愿景的力量

2024-09-27

愿景的力量(精选4篇)

愿景的力量 篇1

智慧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目前, 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首尔等城市相继提出智慧城市战略举措, 我国已有两百多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相关规划。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英国标准研究院、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等组织已从不同层次启动了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但从全球看, 智慧城市建设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 不少地方对于城市当前状态和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缺失是各地在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中遇到的核心问题之一。为促进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标准体系规划、关键标准制定以及标准应用实施, 我国各有关方面针对智慧城市标准化进行了一系列运作, 多个标准化机构已开展了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和部分标准的研制工作, 地方层面也有部分省市开展了智慧城市标准研究, 并成立了地方标准化组织。

2014年, 为加强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住建部等有关部委, 成立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组、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专家咨询组, 建立国家层面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织, 从国家层面规划智慧城市标准战略、标准体系, 整体协调各相关标准组织的工作。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委指导下, 适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成功起步, 一路向前。

为此, 本刊专访了智慧城市标准化领域相关领导、专家, 关注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进程和发展, 分析问题和方向, 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沿全面、健康、可持续道路发展。

共同愿景的构成要素与作用 篇2

个人愿景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渴望实现的美好愿望和远大目标, 是其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所期望的未来意象或景象, 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追求及其终极目标, 属于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精神层面。个人愿景根植于个人的价值观和内心深处的热望、期盼和理想。个人愿景与个人私利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想要”的东西, 而是人们心中真正的梦想与渴望, 是对人生态度做出基本选择之后, 对自己的未来所做的承诺, 它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构想, 更是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

共同愿景 (Shared Vision) 是被组织成员所接受和认同的组织的愿景, 是组织成员共同勾画出的组织未来发展的远大理想和蓝图, 是组织中个人愿景的交集部分。共同愿景是建立在组织及其成员价值和使命一致基础上的共同愿望或理想, 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共同愿景描述了组织未来的可能性, 组织成员相信它是可实现的, 并愿为之付出努力。

共同愿景与个人愿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共同愿景高于个人愿景, 个人愿景包含在共同愿景之中, 共同愿景是个人愿景与组织愿景的有机结合。共同愿景建立在个人愿景基础之上, 个人愿景需经过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协同并达成共识后, 才能成为组织成员共同的愿景, 这是通过个人愿景的互动作用和协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只有共同愿景成为组织中每个人真心向往的“我们的”愿景时, 它才能成为共同愿景;只有组织成员不把自己看作是组织的附属物时, 他们才能将共同愿景视为个人愿景的体现, 并愿意为共同愿景的实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共同愿景源于个人愿景, 而又高于个人愿景, 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全息摄影来说明:全息像的底片中每一部分都能完整呈现影像, 如果把每一部分合起来, 整个底片反映的影像虽然不变, 但却变得更清晰、更真实。同样, 每个人对共同愿景可能有各自不同的意象, 但当有更多人分享共同愿景时, 愿景本身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但却会变得更为生动、真实, 共同愿景变成既是“我的”也是“我们的”愿景。对组织成员来说, 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与其他成员一起追求共同愿景, 能获得在个人单独努力时所达不到的效果;在实现共同愿景的同时, 也实现了成员自己的个人愿景。

共同愿景的构成要素

共同愿景包括三个要素, 即组织的目标、价值观和使命。目标是组织期望在短期内达到的里程碑, 是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实现共同愿景所付出的努力不仅仅需要广阔的愿景, 同时也需要具体可行的目标。由于远大的愿景决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 我们通常都需要确定分阶段的实施目标,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为组织发展设立具体的、可以落实的规划, 同时也将使得组织成员对组织发展的远景确立信心。事实上, 如果组织仅仅告诉各个成员, 我们在30年或50年后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组织, 其最可能的结果是令人们感到愿景过于远大而觉得高不可攀。目标与愿景的不同之处在于, 共同愿景强调从多种角度以极其生动的方式来表达, 从心理学上讲, 目标给人的感觉比较正式而且带有压力, 而愿景比较轻松、个人化, 较能引起兴趣。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个人目标与愿景的表述来对二者加以区别。目标———每个月阅读两本书;愿景———今年我希望每个月能阅读两本有益于工作的书籍, 总共阅读24本, 这些书要分成四类, 在专业知识、管理技能、人际关系以及个人管理上分别阅读6本, 读完这些书将使我的工作更为得心应手, 主管更重视我, 部属对我更服气, 时间上的安排也将更为合理, 我也将受到更多朋友的欢迎, 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我相信我能做得到, 并且能有极大的收获。

价值观是组织为实现蓝图、达到目的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组织的价值观是共同愿景最根本的要素。价值观是一个体系, 是组织精神的灵魂, 一个组织成功与否就要看这个组织能否构筑起科学的、先进的价值体系。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价值体系才能使全体员工向一个方向前进。

组织的使命是对“组织为什么而存在?”和“组织是什么?”的阐述。目的和使命是组织存在的理由, 人们寻求建立共同愿景的理由之一, 就是他们内心渴望能够归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明确组织使命, 通常要回答下面一些问题: (1) 我们在做什么样的事业? (2) 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 我们生产或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 (4) 我们怎样看待所服务的用户? (5) 我们在为谁的利益而努力? (6) 我们将带给用户什么样的有独特价值的产品? (7) 我们的使命具有独特性吗?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表明一个组织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同时也告诉员工组织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

当组织的目标过于现实而缺乏崇高的理想或缺乏高层次的价值观念时, 共同愿景对组织成员来说, 就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引导作用, 而只可能降低个人的愿景, 使得组织成员丧失了自我超越、终生学习的动力。愿景若与人们每日信守的价值观不一致, 不仅无法激发出真正的热忱, 反而可能因挫败、失望而对愿景改为嘲讽的态度。只有当目标、使命感和价值观这三个要素融为一体, 成为组织的共同愿景, 才能使组织在同一方向形成巨大合力, 推动组织健康地发展。

共同愿景的作用

共同愿景对于组织的作用在于, 它使互不相干的人走到一起, 协同工作, 并产生一体感、信任感、亲切感。在追求共同愿景实现的过程中, 所有员工会激发出潜能, 从而使组织发展产生不竭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晚年从事出色团体的研究时发现, 出色团体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对于促进合作学习、共享知识、创建学习型组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彼德·圣吉曾指出, “如果没有共同愿景, 就不会有学习型组织”。具体说来, 共同愿景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首先, 凝聚作用。共同愿景是组织的凝聚力所在。共同愿景就像粘合剂, 将具有个性差异的组织成员凝结在一起, 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 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这种感觉弥漫于组织的所有活动之中, 将分散的个人力量, 聚集为巨大的能量, 进而释放出无穷的创造力, 激励着员工为实现共同愿景而不断地学习和奋斗。一盘散沙难成大业, 捏紧了拳头出击才有力量, 要提升组织学习能力, 必须树立一面“旗帜”, 这面旗帜就是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会改变成员与组织间的关系, 使成员凝聚在“我们的事业”中, 而不再是“他们的事业”, 转变工具性工作观, 而使组织成员感到“公司兴则我引以为荣, 公司衰则我引以为耻”, 并乐于为组织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学习能力。

其次, 激励作用。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 动力和信念的缺失是最致命的, “如果没有一个拉力把人们拉向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 维持现状的力量将牢不可破”。传统的组织目标也具有导向作用, 使组织成员清楚前进的方向, 但组织成员是否愿意朝这个方向努力, 则不在组织目标的视野之内。而共同愿景是组织成员真心向往和期待的, 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因此起着内在的激励作用, 能激起大家对共同愿景承诺的奉献精神, 在人类群体活动中, 很少有什么事物能像共同愿景那样激发出这样强大的力量。共同愿景一旦建立, 将孕育无限的创造力, 形成强大驱动力, 它能激励组织成员共同努力, 奋发向上, 追求卓越, 不是因为他们被要求这样做, 而是因为自愿如此做。共同愿景可以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愿景而百倍努力, 发挥创造性的劳动, 使组织的创新活动达到从单项创新到系列创新、从一次创新到持续创新、从能人创新到群体创新的境地, 使组织的知识资产不断积累、增值。

第三, 导向作用。愿景意味着发展、奋斗的方向, 它为组织发展提供了焦点与能量, 它是一股强大的驱动力。对远期目标来说, 愿景宣言应能指出组织发展的方向, 以及达到此目的地后, 组织将会获得怎样的成就, 例如将形成怎样的规模、在社会、市场中占有怎样的地位、组织对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 等等。对整个组织来说, 共同愿景就像是组织发展道路上的指南针, 在组织发展遇到波折、阻力和迷茫时, 特别是组织处于转型阶段时, 共同愿景可以使每个成员看清方向, 看清目标, 依据共同愿景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学习方向。

第四, 规范作用。共同愿景能够在本质上揭示目的, 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 整合大家共同奋斗的力量, 使之乐于为实现愿景而做出贡献。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一定有所差异, 如果彼此不能包容差异, 就不能融合为一个整体, 也无从互相学习与合作。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 就是调和分歧, 相互认同, 形成共同追求和共同理想的过程。共同愿景将每个成员的不同的行动同步、融合起来, 使组织成员放弃固有的心智模式, 勇于承认个人和组织的缺点, 激发组织整体的活力, 进行创造性学习、合作学习以提升组织学习能力。

关于国内物流发展的愿景展望 篇3

一、国内物流起源

中国“物流” (Lohistics industry) 作为舶来品, 早期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20世纪80年代初, 北京物资学院王之泰教授撰写了《物流浅谈》, 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物流概念、物流管理、物流结构以及物流信息等, 自此国内开始出现“物流”一词。

二、若干影响因素

中国现存一个基本的状况, 在行政地图上, 从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画一条线, 并以此线为界, 右面为90%以上的全国人口和工业农业生产能力, 左边为不足10%的人口和工农业生产能力, 而全国一半以上的资源在左边, 这是一种状况。再看一个状况, 以长江为线, 东南地区占地36.5%, 耕地占了36%, 水资源占了81%。西北和东北这么大一片, 耕地占了50%, 水资源占了10%, 华南地区有水无地, 西北地区有地无水。到本世纪30年代, 中国人口将增加到16.5亿, 增加4亿左右。我们这4亿人到哪儿去, 粮从哪儿来?物流构架不一样。第一种办法, 让更多的劳务者在浙江、广州、华南打工、安家;第二个办法是搞南水北调、西电东送, 把水调到西北, 由水渠替代道路, 由运水代替运粮, 由线路替代道路, 由送电代替运煤。

全球一体化就是以全球为单位的自给自足。中国将会成为世界工厂。美国人把飞机造好, 德国人把汽车造好, 瑞士人把手表造好, 中国人把纺织品造好, 经济模式各异, 对物流影响非常大。企业的走向, 必将是由销地产转向一地产异地销。

物流不能及时形成信息流, 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 最根本的反应是不能减少空车资源, 减少迂回运输, 减少货物库存, 减少仓库。

商流带动物流。北京的蔬菜哪儿来的?从山东寿光来的, 东北的菜先运到寿光, 再从寿光运到北京, 海南的菜先运到寿光, 从寿光再运到北京, 这就是中国的物流的一个明显特点。因为寿光有一批非常能干的蔬菜商人, 中国现代有很大一部分的物流是商流, 因为由商流带动了物流。

三、国内物流概貌

现阶段中国物流管理部分属于货主企业自营阶段。

个别地方搞物流就是一味地建仓库。物流就是建仓库, 这是错的。因此, 我们要用信息经济的思维来思考传统物流, 用传统经济的思维是仓库少了, 那么我们现代经济的思维就是仓库太多了, 需要重新整合。

20世纪90年代前, 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 使各部门普遍存在自给自足的现象, 导致货运市场出现货源封闭, 信息不畅状态, 物流专业化服务程度低, 功能单一, 缺乏特色。

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增长必然推动货运市场向高效率、高灵活、高服务质量发展, 这就要求必须具有完备的信息系统, 沟通各运输企业之间的信息, 发挥互助补缺优势, 避免各运输企业各自为阵, 相互之间存有各种利益冲突, 阻碍运输市场向综合物流运输系统方向拓展。由于整个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而货运市场的主体目前还停留在各自经营、激烈竞争阶段, 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上述种种矛盾, 必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 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

物流技术是物流管理的重要保证。在企业物流管理上, 少部分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 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 但还没有形成系统, 更没有形成网络, 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加速发展的建议

1. 加强物流学科建设, 加快人才培养。

物流服务应进入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成为大众化的事业。物流业的发展需由相应的管理人员, 需要适合中国的物流经营策略, 最终将物流业大众化, 一般化, 转变为人人都能消费的服务。

据统计, 2002年物流学科教育方面, 中国以专业的形式或方向出现的大学仅40所;有50多所高校开设了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电子商务专业等与物流相关的专业。因此, 培养、造就物流人才是当务之急。

2. 降低物流成本, 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反映在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和获得客户持续满意的能力。这两个能力体现在对市场信息的把握程度和反应速度上, 通过对市场先机的把握去创造更大的需求市场, 积极参与竞争, 竞争的最终表现是价格, 价格竞争的本钱是成本, 成本下降的空间取决于物流成本。物流降成本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要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 首先必须了解物流的实际情况, 建立物流成本数据库, 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在物流各项功能之间, 某一种功能成本的降低, 会使另一种功能成本增加。由于构成物流成本的元素众多, 各种费用互相关联, 工作千头万绪。因此, 应建立物流成本数据库, 开展“供应链整合”的管理创新活动, 采用“成本倒逼法”, 从产品最后的售价, 推导出各环节的造价, 进行技术改造, 增加合格率, 降低消耗。

3. 加快物流标准的制定, 规范行业经营活动。

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 制定系统内部物流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 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 形成全标准化体系。

4. 积极探索新方式, 推动适合实情的物流模式有序发展。

在当前中国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状态下, 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 服务于企业物流的运行机制应立足于:灵活、高效、动态、优质服务与管理, 并能与国际物流运作惯例接轨的运行机制。

在全国相关货物集散中心设立若干受理网站, 向货主提供信息源、网络联系、上门服务、实现直接的门对门服务, 达到方便、省时、经济的物流全过程。在动态运作与管理中, 不断改善服务内容与质量, 增强自身素质, 提高资质标准, 向货主提供全方位的合理运输与仓储方案, 提出尽力减少货损货差的措施。不断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 既保证自身经济利益又考虑货主的切身利益, 货运过程做到安全、可靠、到达及时 (JIT) 。

5. 创造的良好环境, 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治标须治本,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间合理配置, 以产权为纽带, 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 理顺权益关系, 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从而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 吸引和留住人才, 激发企业活力, 向现代物流业转化。

完善服务功能, 强化增值服务。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 要根据市场需求, 不断细分市场, 拓展业务范围, 发展增值物流服务, 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 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提高服务质量, 以服务求效益。

6. 合理培育物流市场, 灵活调整经营策略。

物流企业应从培育物流市场做起, 自我规范、自我约束、量力而行, 采用灵活的物流策略来弥补自身不足, 靠实力说话。国内物流企业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 除了民营和外资企业外, 许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 基本上都有特定的服务领域, 彼此间竞争不大。

加大物流企业的宣传、推广力度, 努力扩大客户范围。针对国内企业对现代物流认识不多, 企业内懂物流的人员少等特点, 物流公司应针对那些有能力开展物流活动但又无从下手的企业, 培育、挖掘潜在的顾客群。参与到企业物流环节, 建立共存共荣的合作关系。针对国内企业“重生产、轻流通”的特点, 物流企业从帮助对方改进供应与生产物流, 提高生产效率。供应、生产物流是销售物流的前提与基础, 很难想象存在巨大浪费的企业会有出色的销售物流服务。物流公司可以凭借自身在流通领域的优势帮助企业采购原材料、零配件等, 并以企业生产流水线为中心展开配送。

7.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物流综合效益。

经验表明, 综合物流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极具重要作用。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于资金的筹集, 破除低水平的扩张及垄断保护等陈旧观念, 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 发展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等。

加快网点建设, 采用多种途径发展物流网点。健全的经营网络体系是物流的现实基础。现代物流就是最大限度地优化从制造者到消费者之间的运输和运输流动信息的分配, 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专业能力尽可能地减少库存, 降低运输费用, 加快交货时间, 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系统。

8. 提高服务质量, 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质量是生命, 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将物流活动纳入系统化的统一管理, 一体化物流既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 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内部不仅需要实现一体化, 相关的企业间还需通过合作, 形成一体化供应链。迅速从“大而全”误区中解脱出来, 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结成战略联盟, 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实现互惠互利。

五、结束语

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 关键在于管理, 水平在于科技。中国经济再跃新台阶, 有赖于物流业这根传送带实实在在地顺畅运转, “理顺传送带, 打造新物流”是一项有益的课题。

摘要:国内物流企业始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 与企业内部的物流发展几乎同步, 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创业, 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因起步较晚及曾经的分销体系给物流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从市场环境、信息化建设入手, 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市场环境,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日通综合研究所.物流手册[K].北京:物资出版社, 1986.

[2]宋华, 胡左诰.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3]野中郁次郎.知识创新型企业[EB/OL].哈佛商业评论, 1991-11-12.

一个农民工家庭的城市愿景 篇4

2002年, 初中毕业的叶新 (化名, 其子) 带着对父母的思念以及对城市的向往也来到了这个省会城市。过了几个月, 叶新的女朋友小刘也从广州辗转来到了福州, 她的想法很简单, 就是他走到哪, 她跟到哪。

都说, 只要家人在一起, 到哪都是家, 就这样, 一家四口在福州定了下来。十几年过去了, 物质水平提升了, 他们也逐渐适应了城里的生活, 虽然有时也会想家, 但习惯了这么多年, 他们与城市已经难解难分了, 尽管遭遇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然而现在的他们还是对城市抱有期许, 用他们的话说是“也像个城里人”。

趁年轻走出去

“趁还能干点, 出去吧。”这就是当时张红和丈夫的唯一想法。张红一家居住在四川绵阳市三台县刘云镇的一个小村庄里, 村里大多数人都以农业为主, 种植水稻, 饲养牲畜。在张红看来, 这样的生活也挺简单, 相对自由, 但唯一有一点不足之处就是要看天吃饭。一年脸朝黄土背朝天, 要是运气不好, 那么今年主要的收入就受影响了。再加上身边同龄的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 灌输给夫妻俩的观念是:还是出去做事吧, 赚的多, 咱们农村人不怕苦, 能行!

可以说, 他们来到城市, 更多是受身边人的影响。张红说, 他们那个年代出去的人不少, 很多都是一带多, 她还生动地打了个比方, 就如“串烧”似的, 就这样, 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前人的带领下走了出去。他们也动过心, 当时她的妹夫在城里干得好, 挣得多, 于是让在家务农的哥哥和嫂嫂也来城里。但那时, 他们的儿子叶新是他们最大的顾虑。“那时候小孩还小, 我们也不放心让他在家, 他爷爷奶奶也要人照顾, 我们怎么走得出去。”于是外出的想法就这样搁置了。直到后来儿子上了初中, 夫妇俩才决定这个时候走出去。对于进城的生活, 他们没有想太多, 因为他们还是奔着要过好生活的念头去的。“其实村里人像我这样年纪出去的很多, 他妹妹和妹夫也都在福州, 过得不错, 于是我们就琢磨着自己也还年轻, 小孩儿也大了, 那就走出去看看吧, 能多赚点是一点。”就这样, 夫妇俩背着行囊, 从此踏上了他乡之旅。没想到的是一去就是十几个年头。

如果说父母是因为要赚更多的钱, 改善家里的生活, 那么叶新的想法就单纯许多, 也许是因为自己对于父母的挂念, 也许是因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有好吃的, 好玩的等等。在这些诱因下, 两年之后, 这个毛头小伙决定去城市感受下外面不同的世界。他憧憬着, 既然学业无成, 就去城里学一门技术, 在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城市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初到福州, 夫妇俩明显感到了城市与农村生活的差异。首先就是住的, 为了省钱, 当时夫妇俩就只能租一个破烂的民房, “我们在老家有自己的房子, 到城市里就要租房子, 房子的价格都很贵, 所以只能住的差点。当时生活条件是艰苦了点, 但刚开始肯定是不容易的, 后面习惯了就好。看, 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说完张红笑了起来, 可以看出她乐观的背后是有着一颗坚强的心和对生活的热情。

对于他们来说, 最难的不是物质生活条件的艰苦, 而是对远在故乡的儿子的挂念。张红回忆道:“一直习惯儿子在身边, 后来去福州后就只能通过电话诉衷肠, 以前又不像现在这样用手机这么普及, 那时候只有公用电话, 每次我都得掐着时间给儿子打电话, 打不了多久又得挂了, 越说只会越想念。其实有时候想想是不忍心, 可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只能暂时忍受。”

所以叶新初中毕业后, 向夫妇俩表明了要来福州的意愿, 夫妇俩考虑再三, 最终同意了儿子的想法。那时张红在公交车站做保洁工, 丈夫在另一个车站做洗车工, 儿子在修车行学修车。一家人在一起, 各有各的工作, 互相有了照应, 日子也开始有了起色。就在2006年的时候, 叶新和小刘结了婚, 成了家。人多了, 房子就不够住了, 当时房子正好面临拆迁, 为了改善住房条件, 夫妇俩决定去更远的地方租两间房子, 这样一来可以住的更舒服一些, 二来也可以省一些费用, “现在的生活环境虽然不算太好, 但我们知足了, 吃好点就行, 我们已经明显感觉现在生活的改善。”张红还说:“现在家里电器也比较齐全了, 生活挺方便的, 我们生活得挺舒心。”好在一家人齐心协力, 并没有为生活的琐事所牵绊, 那时简单的想法“我们农村人能吃苦”一直让他们坚持到了现在。

我们能留下来吗?

从农村来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大多从事的都是基础服务行业, 他们给城市带来了许多便利与服务。在很多人看来, 张红现在从事的工作———公交总站的保洁员是一份不起眼的工作, 但城市的运转都离不开像她一样从农村出来的勤劳、质朴与踏实的农民工们, 他们足以值得被尊敬。

和她一样, 她丈夫也在公交站清洗车辆。遗憾的是两人在不同的地方, 难得的是, 这份工作需要一年365天的默默付出, 但为了能多赚点钱, 张红还主动承担了其他的工作, 她爱人也主动承担洗两条线路的公交车, 这样一辆100快, 一条线路有十几辆, 那么一个月就能增加1000多的收入, 两人合起来就有5000多的收入。工作量的增加, 换来的一定是收入的回报。“其实, 在城市也好, 都是靠自己双手挣钱, 只怕你不做, 勤劳的话一定能好好生存下去。”张红也一直相信, 城市里打工要比在农村种地强, 因为这样不用担心颗粒无收没有收入, “只要每个月踏踏实实地把现在的工作做好, 我就有工资。这也是我一直留在城里最大的动力。”

都说人往高处走, 但在他们夫妇俩看来, 在城里生活就要稳定与踏实, 夫妇俩都是60年代的人, 或许着是他们这个年代人所特有的品质。今年已经是他们两人在城里的第12个年头。十几年如一日, 但随着时间流逝, 很多事都会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大, 体力是渐渐吃不消了, 我想我们再干个几年吧, 等干不动了, 我们就只好回家了。”说到回去, 张红眼神里透露出一些无奈与不舍, 可以理解, 十几年的青春都给了这座城市, 这种情感是对城市的眷恋之情逐年累积而成的。

但现实是, 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城市里当然好, 我们也想留在这啊, 但我们在这买不起房子啊, 而且我们始终是四川人, 落叶归根, 所以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回到原处。”张红的话也说出了当下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真实感受。

各有各的期盼

现在的他们, 工作稳定, 生活也有了基本保障。但在张红心里, 有一个困扰她多年的问题, 她说:“以前在农村的时候只买了医保, 没买社保, 后来来城里, 由于是私人公司, 他们没给我买, 直到现在我也没买。我也不懂怎么操作。我老公也没买, 我在想, 等我们老了, 干不动了, 我们该怎么办?”这确实是摆在他们面前很棘手的一个问题, 现下, 由于工作的性质、工作的调动等因素, 使得农民工参保率很低, 有些是政策的不完善, 有些也是因为参保意识薄弱, 对于有关社保知识缺乏了解造成的。因此, 张红有时也会觉得没有安全感, 总担心年老以后的无依无靠。张红夫妇俩最大的期盼就是希望政策能够有所改变, 随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明确提出, “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说, 无论生活在农村, 还是城市, 都能够享受到统一的养老保险保障, 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这无疑是让社会保障体系走向更加公平、合理的一种进步。统筹城乡, 受益最大的是城乡流动群体, 包括农民工及其家属, 因此有理由相信, 这对于张红多年的心结的打开是一个重要的福音, 像张红一样的农民工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梦想将不再是梦。

与张红不同的是, 作为新生代的叶新在目前的工作上蒸蒸日上, 最早是修车师傅, 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无师自通学会了开车, 后来轻松拿到驾照。现在的他主要是司机, 附带着帮助公司装货卸货, 一个月也挣得不少。在叶新看来, 眼前自己已经有一门技术, 并且自己还在学习相关物业管理的知识, 他希望以后能自己买部车子, 然后专门作运输的生意。而其妻小刘生下女儿后就在家带孩子, 或许是宅家的缘故, 使小刘觉得自己和社会有些脱节, 有些融入不了城市里的生活。她还是想念老家, 于是和叶新在是否留在城市这一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那就是在城市好好发展几年, 等到掌握了一定技术就回老家发展。就在前几年, 他们一家四口通过在福州多年的积蓄在老家的镇上买了一套房子。在他们看来, 城市生活是好, 但是压力也大, 尤其是房子、子女教育方面。同时也考虑到, 父母老了也还是要回家, 那他们也得照顾两老。因此城市, 最终只是追逐梦想的地方, 考虑到现实也只能妥协。

上一篇:计算机排课系统设计下一篇:以人为本企业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