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切除

2024-09-22

快速切除(精选7篇)

快速切除 篇1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去除术前留置胃管和尿管, 并采取术后早期进食。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00例, 男56例, 女44例, 年龄如28~58岁, 平均51.2岁。考虑老年男性患者有前列腺增生等原因, 故将60岁患者剔除, 不列入本组范围。本组患者中急性胆囊炎患者15例, 其余为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患者35例, 胆囊结石患者32例, 两者兼有为33例。

1.2 方法。在常规腹部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去除术前留置胃管和尿管、并术后早期进食。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2.1. 1 基本情况了解。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 做好患者一般状况评估, 并行中医体质辨别。

1.2.1. 2 入院宣教:入院后主动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制度、人员结构及业绩;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和疾病预后。

1.2.1. 3 术前宣教。

术前宣教对象包括病人、家属和陪护人员, 主要告知手术可能采取的方案、患者术前应做的准备、术中的配合、术后的康复计划。术后康复计划内容包括:a.详细地告知康复各阶段所需的时间。b.对促进康复的各种建议。c.鼓励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的意义及措施。

1.2.1. 4 术前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 担心手术能否成功、术后疼痛能否忍受、术后的恢复情况及手术是否会发生并发症等, 术前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 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 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 讲解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并发症, 麻醉的效果;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很成功, 以及下一步的康复目标, 让患者了解其在此计划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1.2.1. 5 术前准备:按照医嘱执行术前准备, 如备皮、肚脐消毒、术前用药等;不常规停留胃管、尿管。

1.2.2 术后护理

1.2.2. 1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 常规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及吸氧, 如出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师。

1.2.2. 2 液体管理

术后应严格控制输液量及盐分输入量,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研究表明, 过多输入盐溶液将延迟胃肠功能的恢复, 并增加术后并发症及延长住院时间。

1.2.2. 3 术后保温

为了避免术低体温的发生, 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如:a.加强覆盖, 避免不必要的暴露;b.保持环境温暖, 提高病室温度;c.加强供氧;d.加强体温监测;e.对静脉输注的液体或血液加温等。

1.2.2. 4 术后按摩、电针康复:

a.背部按摩:指腰背、脊椎至双肩井穴的按摩棕一种广泛的物理疗法, 可疏通气血和经络。术后行腰背部穴位按摩, 可使体表的特定部位受到刺激, 起到调理气血的作用, 尽快使肠道蠕动恢复, 促进肛门排气。b.足三里电针:选择足三里穴, 使用电针的方法, 选择连续强刺激, 可达到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疏通肠胃的作用, 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 缩短排便排气时间。

1.2.2. 5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胃肠耐受能力按照少量多次、逐渐增量的原则早期恢复进食。患者完全清醒后给温开水20~30 ml少量多次饮用, 以缓解患者口干、口渴的症状, 同时试探胃肠道的反应, 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6小时后可进食米汤、稀粥等流食, 次日进半流食, 根据情况少量多次、逐渐增量并过度到普食。

1.2.2. 6 术后早期康复锻炼:

患者回病房后即给予四肢的被动活动, 完全清醒后鼓励患者床上自主活动, 甚至下床活动, 活动量由小到大, 量力而行。

2 结果

2.1 精神状态恢复迅速。

因为没有胃管, 尿管的刺激, 术后患者在麻醉苏醒后, 可以自由活动, 不受管道的困缚, 再加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创伤也较小, 因此, 患者精神状态恢复非常快捷, 常出现主动下床、主动要求进食的现象。

2.2 输液量大幅度下降。早期的进食, 可以大幅度减少输液量, 不仅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也同时降低了医疗费用。

2.3 住院时间缩短。体温正常, 无明显疼痛的患者, 可在术后第二天出院。

2.4 不良反应。

本组病例中除少数患者术后初次进食时有恶心或呕吐等不适症状, 经暂缓进食处理后都能缓解, 未出现其余不良情况。

3 讨论

3.1 快速康复外科是近年在胃肠手术学科中提出的新理论, 但由于受一些传统理念的约束, 这个观点还没有广泛地被提广。

我科引进该理念后, 结合本科的实际情况, 运用于肝胆外科的临床工作中, 得到了较大的收益。快速康复外科的实施的目的是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 实施的过程, 不仅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外科护士, 也包括病人的积极参与。护理在快速康复外科中具有重要地位。

3.2 护理宣教的意义。

在本组病例中, 一些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与传统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 如术前不再常规留置胃管和尿管、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出院时间可能提前等, 因此, 这些均须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并取得配合。适当的术前告知与交流均能减少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

3.3 术后早期进食的意义。

传统观念以肛门排气作为术后肠麻痹恢复和开始进食的标志, 但大量病例的分析表明, 术后12~24小时内肠道即可进入不规则性蠕动期[2]。研究表明术后胃肠道麻痹主要发生于胃和结肠, 小肠的蠕动在术后数小时就开始恢复。腹腔镜术后麻醉完全清醒后饮用温水, 6 h后进流食, 次日半流食, 逐渐过渡到普食的进食过程是安全可行的, 可以为患者的加速康复赢得时间。临床观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麻醉完全清醒即少量多次进食低脂流质, 不仅可经肠道补充营养,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改善负氮平衡, 还可加快肠道功能恢复、促进肠蠕动, 维护肠黏膜功能, 防止细菌移位, 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减少静脉输液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等优点, 而且早期进食并不会增加术后腹胀、恶心、呕吐等发生率。可作为术后加速康复的护理常规之一。

摘要:目的:总结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去除术前留置胃管和尿管, 并采取术后早期进食。结果:本组患者具有精神状态恢复迅速、静脉输液量大幅度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等优点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参考文献

[1]江志伟, 李宁, 黎介寿.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27:131, 133.[1]江志伟, 李宁, 黎介寿.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27:131, 133.

[2]王明才.实用外科急腹症学[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9:484.[2]王明才.实用外科急腹症学[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9:484.

快速切除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资料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进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 其中男70例, 女50例, 年龄25~71岁, 平均年龄 (46.3±3.6) 岁;具体病况为:急性胆囊炎41例、胆囊结石36例、胆囊息肉27例、坏疽性胆囊炎16例;所有患者均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本组严格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硬化、糖尿病、严重全身性疾病等基础疾病及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根据患者手术理念分为常规组和FTS组各60例, 组别间在以上患者基本资料上差异不大。

1.2 手术方法

(1) 常规组:本组60例患者进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操作, 术前不进行心理护理, 除对剧烈疼痛患者进行镇痛、解痉外, 对一般疼痛患者不进行疼痛护理及预防工作。术中全部采用静脉麻醉法, 术后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 4d后拔除, 并使用抗生素至血象正常, 待患者身体基本康复后自行下床活动。 (2) FTS组:本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前进行对症心理疏导工作, 术中均进行疼痛护理工作, 对必要者 (手术时间较长、排尿困难者等) 留置导尿管, 对术区组织明显水肿、炎症渗出较多患者留置腹腔导流管[2], 采用吼罩麻醉、短效药物麻醉方式, 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 具体FTS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疾病的困扰加上手术对患者机体可能会造成的损伤使患者或多或少产生恐惧、担忧、焦虑等消极心理, 对手术是否成功的疑虑、术中疼痛的惧怕和术后预后效果的担忧使得患者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 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对此, 术前医护人员通过认真观察和双向沟通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并通过解释患者具体病况、说明手术方法及效果、转移注意力、列举成功案例等方法来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安慰、疏导工作, 以使其用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2) 饮食护理:常规胆囊切除术要求患者术前必须禁食禁水, 但FTS理念认为术前2h进碳水化合物或水有利于保证患者基本的营养需求, 且能有效防止长时间禁食禁水引起的患者饥饿、头晕、脱水、低血糖、血容量减少等不良情况。因此, FTS组鼓励患者术前1晚进食, 术前2h口服250mL GS (5%) , 以满足患者机体的营养需求。

1.2.2 术后护理

(1) 疼痛护理:本组对术后疼痛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泵持续镇痛48h, 均明显消除患者的疼痛状况, 且本组尽量避免阿片类药物镇痛, 从而降低术后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 早期保温:术中及术后输液时根据天气状况及时采取保温措施, 术后嘱咐患者注意保暖, 提供保暖床垫以保证患者体温正常, 室内温度上以25℃为宜。 (3) 饮食护理:本组患者术后5h即可饮水, 并按照50mL h的水量递增, 同时每4h给予患者1块口香糖供其咀嚼, 以促进患者胃泌素、胃液素及促胃动素等消化液的分泌。此外咀嚼口香糖还能促进唾液分泌, 进而反射性引起胃、胰活动, 促进胃肠液的分泌和肠胃蠕动, 从而减轻腹胀。本组术后24h即为患者提供清淡、高营养的流质食物, 此后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饮食也逐渐恢复正常。 (4) 早期康复锻炼:FTS主张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活动, 以积极预防和应对长时间手术或卧床引起的肌肉损伤、肺功能下降、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本组在患者清醒后身体能承受的前提下, 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四肢活动练习和床上翻身等, 每次进行10min左右。术后2d鼓励患者下床适当活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长、费用, 术后下床活动、进食、排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 FTS组的住院时间 (3.6±1.5) d、住院费用 (3.42±0.25) 千元、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4.1±0.5) h、进食时间 (4.1±1.0) h、排便时间 (2.1±0.9) d均显著低于常规组 (P<0.05) 。术后并发症上, 经过精细的围术期护理, FTS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 常规组则出现伤口感染6例、术后恶心、呕吐5例, 总并发症率18.3%, 显著高于FTS组 (P<0.01) , 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 FTS护理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手术中, 为手术的高效、顺利进行提供了更为强劲、有力的保障。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中, 配合以FTS理念指导下的系统的术前、术中、术后系统护理, 能够更加有效的巩固和强化手术效果, 减轻此种传统术式对患者机体的损害。结合本文FTS在胆囊切术术中的应用来说, 术前心理疏导能够加强患者对手术的了解程度和积极配合, 饮食干预能保证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术后疼痛护理能对症解除患者的痛苦, 体温和饮食护理则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更加科学的生理支持, 早期功能锻炼则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因此, 结合本文研究, 笔者认为FTS理念在胆囊切除术手术及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促进患者术后消化功能和早期日常活动的恢复,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是一种经济、高效、安全的治疗及护理模式,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 (FTS) 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比较案例分析法, 将我院近年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分为常规组和FTS组各60例, 两组围术期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FTS理念指导下的系统护理, 比较组别间手术时长、费用、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FTS组的住院时间 (3.6±1.5) d、住院费用 (3.42±0.25) 千元、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4.1±0.5) h、进食时间 (4.1±1.0) h、排便时间 (2.1±0.9) d均显著低于常规组 (P<0.05) 。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8.3% (P<0.01) 。结论FTS在胆囊切除术术及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促进患者术后消化功能和早期日常活动的恢复,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是一种经济、高效、安全的治疗及护理模式。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胆囊切除术,护理

参考文献

[1]江志伟.快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27 (2) :131-133.

快速切除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 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48岁;观察组男25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50岁。患者均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进行术前相关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均无手术禁忌证, 无上腹部手术史, 无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等。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术前禁食禁饮12 h, 根据需要留置胃管及尿管, 术后输液3 d~5 d, 24 h下床活动, 肛门排气后进食流质, 逐渐过渡到普食, 低脂饮食3个月。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术前行健康宣教, 疾病情况的告知及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的具体过程,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禁食6 h, 禁饮2 h, 不常规留置胃管及尿管。术中采用全麻气管插管。术后镇痛, 鼓励患者及时自解小便, 早期进食, 早期下床活动, 避免大量及长期输液。

1.2.1 术前护理

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的相关知识, 知道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介绍手术的基本情况, 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详细告知患者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即减少手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应激反应, 使患者快速康复, 了解术后早期康复训练,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术前1 d进行常规备皮, 特别是脐部的准备。术前禁食6 h, 禁饮2 h, 术前晚不进行肠道准备及清洁, 让患者有一个舒适、充足的睡眠。进手术室前常规排空膀胱, 不留置胃管及尿管。

1.2.2 术中护理

术中注意保暖, 术中室温夏季保持在25~27℃, 冬季在20~25℃, 维持术中静脉输液温度约37℃, 腹腔冲洗液温度约40℃, 将患者体温控制在37℃左右。维持患者体温在35℃以上, 能降低手术风险, 有效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SSI) [1]。术中控制患者的输液速度及输液量。术中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各项操作动作轻柔, 慎用引流管, 减少应激反应。

1.2.3 术后护理

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小剂量芬太尼镇痛泵持续静脉泵入24 h, 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 达到患者的耐受范围内, 让患者得到充分休息, 降低手术创伤带来的应激, 有利于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 促进快速康复。术后2 h听诊患者的肠鸣音, 达到3次/min时给予温开水20 m L, 无不适, 2 h后再给予20 m L温开水, 6 h后予以米汤等流质。如果患者无恶心、恶吐、腹胀等, 术后24 h予以半流质饮食, 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食。术后恢复早期口服进食, 有利于肠功能的恢复, 可以减少腹部手术的感染, 缩短住院时间[2]。术后有效的早期活动, 有利于促进肠蠕动恢复,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肺功能恢复, 防止肺部感染等。因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全麻完全清醒后的患者可给予半卧位, 术后4 h~6 h可搀扶患者下床及时排空小便, 术后12 h患者下床活动, 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4) 术后患者由于常规使用抗生素、禁食, 为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常导致过量输液, 引起肠道水肿, 加重术后肠麻痹, 影响肠蠕动[3], 增加患者的心肺负担, 引起心肺疾病的发生。因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 避免大量输液。缩短住院时间, 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术后进食、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术后住院时间的情况, 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自行设计调查表, 向2组患者及其家属调查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以0~10分计数, 分值越高表示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总结

尽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众多的优点, 如手术创伤小, 术中出血少, 脏器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 术后恢复快等, 但依然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应激。快速康复外科是指在术前、术中、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 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的一门学科。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向患者提供优良的服务, 让手术对患者的伤害降到最小, 加快患者康复, 同时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升患者康复速度, 减少住院时间,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护理, 观察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进行围术期护理, 对2组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满意度、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在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方面均提前, 满意度提高, 住院时间缩短,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加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康复, 患者及家属表示满意。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快速康复外科,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小红, 谢小玲.结肠及直肠手术围术期低体温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关系研究[J].护理研究, 2011, 25 (5) :1239-1240.

[2]戴燕.快速康复理念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 2011, 26 (8) :1234-1235.

快速切除 篇4

关键词:肝癌,手术切除,快速康复外科,早期进食,胃肠功能,肝功能

快速康复外科 (FTS) 护理是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探讨围术期的护理措施, 将原有的常规措施进行科学优化改良, 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 加速病人术后康复[1]。快速康复外科需有严格的临床路径来保证其实施, 其最关键的3个技术环节是优化术后镇痛、早期活动及促进肠功能的恢复[2]。为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及早期进食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在肝癌切除术后应用效果, 促进病人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对我院肝胆外科肝癌切除术病人按快速康复外科术后早期活动及进食方法, 并与常规活动及进食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1月将行肝癌手术切除病人60例, 肝癌均为单个、直径≤3cm, 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好, 无癌症转移, 无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精神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男23例, 女7例, 年龄33岁~66岁 (48.42岁±2.51岁) ;观察组男18例, 女12例, 年龄30岁~67岁 (46.76岁±2.35岁) 。两组病人年龄、病情、手术方式、术后镇痛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1) 对照组病人术后采用常规活动及进食方法, 术后3 d内床上活动, 术后第4天下床活动;在肛门排气和胃肠功能恢复后, 拔除胃管, 术后3 d~4 d指导病人进食流质饮食, 术后第5天、第6天进食半流质, 再到软食和普食。 (2) 观察组病人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行早期进食及活动方案, 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术前肝癌切除术后快速康复早期活动及早期进食计划表, 让病人术前了解早期活动及早期进食的时间, 说明早期活动及进食有利于胃肠功能及肝功能的恢复。观察组术后返回病房即实施被动活动, 麻醉清醒主动活动为主, 被动活动为辅, 指导病人行深呼吸、有效咳嗽、翻身叩背2 h 1次。术后第1天先床上坐起, 然后由人扶起在床边行走每天2次, 每次15 min~20 min, 病人感觉有头晕、疼痛不适可停止活动。第2天走出病房每天3次或4次, 第3天活动增多可自由活动。术后进食方案是麻醉清醒返病房后给予口咀嚼木糖醇口香糖1次, 术后6 h拔除胃管后予温开水10 m L~20m L口服, 4 h 1次。术后第1天给予清流质如温开水、米汤, 2 h 1次, 每次20 m L~40 m L, 总量不超过500m L。术后第2天:给予流质, 如稀粥、菜汤等, 每次50m L~80 m L, 总量不超过1 000 m L;术后第3天:半流质, 如瘦肉及鱼汤、瘦肉粥、鱼及菜粥、汤面;术后第4天:过渡到软食, 如蛋糕、饺子、面条、烂饭等逐渐增加饮食量和次数, 每次量不能过多, 以病人不感觉到饱胀为度, 少量多餐, 每天5餐或6餐, 观察病人进食后有无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

1.2.2 观察指标

记录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第1天及第5天肝功能指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血浆白蛋白、血清直接及间接胆红素;术后胃肠道不适、切口及肺部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 (胸腔积液、胆瘘、肝功能衰竭、腹腔内出血等) ;术后住院费用、住院时间。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h

3 讨论

3.1 快速康复外科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有利于肝癌切除术后病人的胃肠功能快速康复

快速康复外科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对病人进行术前教育调整, 主张早期进食, 早期活动, 促进病人机体胃肠道功能尽快恢复。实际上, 肝癌切除术不同于胃肠道手术, 前者并没有直接损害胃肠道功能, 所以主张早期进食, 这不但不会引起腹胀, 反而可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在进食后, 食物对咽、食管和胃的机械刺激使迷走神经兴奋, 反射性引起胃肠运动加强, 刺激胃肠道激素释放, 通过体液因素增强小肠蠕动, 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3]。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病人肠鸣音、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表明肝癌切除术后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能加快胃肠功能恢复。

3.2快速康复外科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有利于肝癌切除术后病人的肝功能快速康复

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促进食物营养在肠道的吸收。肝癌病人术后处于高应激状态, 如术后较长时间禁食, 有明显的负氮平衡, 有必要早期进食补充营养, 改善负氮平衡。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后, 可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 纠正术后的负氮平衡。食物通过肠道, 改善肠腔功能, 增加肠道的血液灌注与氧的供给, 促进肠道激素与免疫蛋白的释放, 利于肠道的黏膜渗透维持屏障功能, 预防肠道菌群失调[4]。对于肝癌病人, 术后早期进食还能有效减轻肝脏负担, 对促进肝功能恢复也有一定的效果[5]。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病人术后第5天肝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表明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有利于肝癌切除术后病人的肝功能快速康复。

3.3 快速康复外科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有利于降低肝癌切除术后病人的胃肠不适、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术后6 h开始进食有利于减少病人口渴感、口唇干裂、胃饥饿感、胃痛、恶心、呕吐等胃肠不适。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增加肺活量预防肺部感染、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病人胃肠不适、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表明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有利于降低肝癌切除术后病人的胃肠不适、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 快速康复外科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对肝癌切除术后病人能加快胃肠功能恢复, 有利于促进肝功能康复, 有利于减少肝癌切除术后病人胃肠不适、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住院时间。快速康复外科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能促进肝癌切除术后病人各器官功能的康复。

参考文献

[1]Fehat H, Buchler MW, Bear RW, et al.Care after colonic operation:Is it evidence-based results from a multinational survey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J].J Am Coll Surg, 2006, 202 (1) :45.

[2]江志伟, 黎介寿.快速康复外科——优化临床路径[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 (1) :12-13.

[3]吴孟超, 陈汉, 沈峰.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附5524例报告[J].中华外科杂志, 2001, 13 (6) :75-80.

[4]周奇, 匡铭, 彭宝刚.肠内支持并发症[J].肝胆胰脾外科并发症学, 2000, 3 (4) :44.

快速切除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6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 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 每组患者为83例。在对照组患者中, 男性为52例, 女性为31例, 年龄均在38~63岁, 平均年龄为 (43.8±6.9) 岁, 在对照组患者中, 男性为48例, 女性为35例, 年龄均在39~65岁, 平均年龄为 (45.4±7.6) 岁。55例患者为急性胆囊炎, 39例患者为胆囊结石, 41例患者为胆囊息肉, 31例患者为胆囊结合并胆囊息肉。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无显著差异, 不具有统计系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围术期护理方法, 手术前需禁食以及禁水12小时, 手术前应予以肠道准备, 并服用导泻药, 手术后需要进行输液, 输液持续为3天, 每日2000~2500ml。当患者胃肠功能有所恢复时才可以适当地进食进水, 患者可以自行选择是否下床进行活动。

观察组患者则选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 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 确保患者在手术前晚的睡眠质量, 当发生特殊情况时可予以其镇静药物, 手术前6小时应禁食, 手术前2小时应禁水。手术前一天晚8点应饮用1000ml葡萄糖, 手术前2小时应饮用400ml葡萄糖。在手术中还应重视患者的体温变化, 对患者进行关心以及安慰。手术后指导患者应及时进行排小便, 并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手术后镇痛, 告知患者应在手术后进行早期进食, 其具体内容如下:

1.2.1 手术前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

手术前患者的紧张程度会对手术形成一定的影响, 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则说明,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对临床治疗起到一定的协助作用, 从而减少患者的康复时间。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室的整体环境, 手术方法以及手术中所注意的事项, 以此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感[2]。并向其介绍围术期治疗以及护理内容, 同时还需要告知患者快速康复理念的主要内容以及康复训练内容, 利用健康教育等方法指导患者如何正确进行呼吸、下床的方法以及床上的肢体活动等, 告知患者手术后应早期进食, 向患者家属详细的交代在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现象。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1.2.2 手术前的肠道准备

手术前长时间的禁食会使患者出现饥饿、头晕以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而美国麻醉医师在术前禁食指南中说明, 手术前2小时进食并不会造成误吸的现象。按照快速康复护理理念, 手术前不进行常规肠道准备, 手术前一天晚间不进行清洁灌肠, 以此来增强患者的舒适度, 并提升其睡眠质量[3]。手术中不放置鼻胃管。

1.2.3 手术中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暖, 手术中的温度应保持在20~25℃中, 患者的体温应保持35℃, 以此来减少手术所存在的风险, 从而降低SSI的发生率。护理人员还应和麻醉师进行沟通, 麻醉方法应选取短效静脉麻醉药物, 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还应对其输液量进行控制。

1.2.4 手术后护理

对患者采用镇静药物能够减少其应激反应发生, 而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止痛是一个重要内容, 有助于患者早期活动。护理人员应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 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评估, 在手术后及时予以止痛药物。并指导患者如何缓解疼痛的方法, 例如予以患者舒适的体位, 对其肢体进行按摩, 告知患者多听一些轻音乐, 以此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4]。

手术后早期进食能够有效地减少肠黏膜功能受损现象, 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患者在手术后早期可以少量进食, 减少感染现象以及住院时间。患者在麻醉清醒后的6小时可以适当地饮用温水, 随后可以食用少量的流食。

手术后进行早期运动, 可以降低肠麻痹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并且有助于肺部腹胀, 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患者在手术清醒之后, 护理人员应予以半卧位置, 告知患者在膀胱没有显著充盈现象时应及时将小便排空, 手术后4~6小时可以协助患者进行下床小便, 并在床上进行适当的翻身, 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以及有效的咳嗽方法。手术后1天则可以下床进行适当活动, 随后逐渐增加下床活动时间。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 降低围术期的补液能够降低患者心肺疾病的发生率, 从而减少组织间水肿现象, 有助于胃肠道功能的缓解。手术后患者在返回病房后则对液体量进行控制。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手术后排气、进食、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自制满意度调查表, 选项分为非常满意, 满意以及不满意三种,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 所得结果以计数资料n (%) 来表示, 组间以P<0.05为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其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间以P<0.05为差异,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 达到非常满意的例数为68例, 达到满意例数为9例, 达到不满意的例数为6例, 满意度为92.77%;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 达到非常满意的例数为51例, 达到满意例数为12例, 达到不满意的例数为20例, 满意度为75.91%, 两组间经比较, 差异较为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2。

3 讨论

胆囊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则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此种手术方法具有较小的创伤性, 同时术中出血量较小, 即使胆囊疾病具有较多的优势, 但是依旧会对机体形成一定的伤害。一旦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其手术引发的疼痛以及炎症会致使患者的血压、心率产生改变, 同时患者在手术后会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等, 并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会产生死亡现象。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是一种新型的医学护理模式, 不但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还对临床护理提出来更高的标准要求, 有助于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 从而提升了手术成功率, 并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然而患者在手术后其疼痛感、外科手术应激、手术后器官功能出现障碍现象以及手术后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均会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此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其住院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首次下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 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间以P<0.05为差异,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方法, 能够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够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同时护理业务能够显著提升, 并创建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薛秀成, 王全, 杨俊杰, 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1, 23 (5) :387-389.

[2]张文权, 周承刚.快速康复外科在围术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14) :3074-3075.

[3]郭小虎, 刘晓燕, 徐小东, 等.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应用的Meta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1 (9) :1110-1115.

快速切除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因子宫良性病变如症状性子宫肌瘤、保守治疗失败的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等疾病于该院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398例, 年龄范围38~59岁, 用随机化分组的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 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199例病人, 研究组采用FTS的围手术期处理, 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FTS组平均年龄为45.7岁, 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6.1岁, 两组年龄、体重指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既往均无内外科严重合并症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无严重器官功能障碍、凝血功能试验异常、肌瘤快速生长史, 既往下腹部手术史<2次, 除外中转开腹者, 遵循知情同意原则。

1.2 围手术期处理

FTS组:术前重视宣教, 給予充分的心理疏导, 告知子宫的功能、子宫切除对性生活的影响程度、疾病及治疗过程;术前不常规备皮, 不常规服用导泻药或给予清洁灌肠, 仅给予温盐水500~1 000 m L灌肠1次;术前1 d正常进食, 禁固体食物6 h, 禁饮2 h, 于术前2 h给予口服10%葡萄糖溶液250 m L;术中、术后保温措施:室温25~26°C、温盐水冲洗腹腔、控制冲洗液量在1 000 m L内、术后保温毯等;术中控制静脉补液量为1 000~1 500 m L;术中麻醉为静吸复合麻醉, 术后镇痛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术后6 h要求饮水、进流食;术后第1天要求下床活动;术前30 min及术后24 h内短期使用抗生素;术后第1天起给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及红外线照烤伤口;术后24 h内拔除腹腔引流管及导尿管;重视术后沟通如:术后及出院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 随访时间, 完全康复所需时限, 有无后期治疗等, 同时预约复查。对照组:术前仅进行常规宣教;常规备皮、术前晚及术晨各清洁灌肠一次;术前整晚禁食、禁饮;术中、术后未常规采取保温措施、未特殊控制静脉补液量;术中采用传统气管插管全麻, 术后疼痛时给予曲马多肌注止痛;术后未要求6 h饮水、进流食;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但未要求时间;常规术前30 min及术后72 h使用抗生素;术后仅当出现咽痛、咳嗽等症状时給予生理盐水雾化, 未常规给予红外线照烤切口;常规术后24 h拔除导尿管, 48 h拔除腹腔引流管, 未特殊强调术后及出院前沟通。

1.3 手术操作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术前均行宫颈细胞学排除宫颈恶性病变, 行彩超及妇科检查评估可施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 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术中均取头低臀高、15~30°膀胱截石位, 双腿置托腿板加垫避免腘窝受压, 双腿外展70°。术中操作步骤:切除子宫体后, FTS组以可吸收线缝合宫颈残端后, 行“8”字缝合盆腹膜仅使宫颈残端腹膜化, 保留其余部分腹膜开放;对照组以可吸收线缝合, 将残端完全腹膜化;余步骤相同。

1.4 判愈标准

生命体征平稳, 无疼痛, 生活基本自理, 可自由行走, 能正常进固体饮食, 术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 有出院意愿。

1.5 研究指标

术后排气时间, 进食时间,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不适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等。

1.6 统计方法

实验中所获得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显著性;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的进食时间, 下床时间, 排气时间, 住院天数及费用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TS组及对照组各有1例术后第3天体温>37.5℃, 查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升高, 考虑术后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后出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组仅1例出现轻微恶心, 经调整镇痛泵药物浓度后症状消失, 对照组有8例出现明显恶心、呕吐,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6例出现咽部不适, 不伴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升高, FTS组仅1例发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S组拔除导尿管后未出现尿路刺激症状, 对照组2例拔除导尿管后出现轻微尿路刺激症状, 尿液分析未提示尿路感染, 给予对症处理后出院;两组均未发生如手术部位出血、切口感染、下肢血栓形成等严重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众所周知, 微创手术的核心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因而微创手术即快速康复外科的核心[2]。目前大多数临床医生仅仅强调手术的微创效果而忽略微创手术的围手术期的处理[3]。围手术期的治疗、护理措施与传统的方法有很多不同, 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医患沟通, 减轻患者担忧心理。快速康复理念的实施对器官功能有保护及促进作用, 通过早期护理教育介入、鼓励指导早期下床活动、术后早期加强营养摄入等方法, 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4,5]。

在该研究中, 遵循FTS理念, 借鉴狄文教授等的FTS理念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6], 针对围手术期的各种应激原, 通过术前的详细宣教及结合影像学手段的沟通, 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在术后保持积极的心态, 术后及时关于术中治疗的沟通, 出院前充分告知术后康复各阶段所需时间、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等, 给予患者及家属充分的心理支持, 利于减轻焦虑[7,8]。该研究术前改良灌肠既软化粪便、排空肠腔内容物, 减轻肠道胀气而有利于手术操作, 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减少肠道细菌移位、不改变肠道生理环境, 有利于康复;术中、术后各种保温措施防止低体温、降低应激原, 同时可减少切口感染率;术前适当减少禁食时间且术前2 h口服葡萄糖水、术后尽早进食、术后镇痛减轻疼痛能等, 均能有效减轻术后胰岛素拮抗, 改善预后;术后使用静脉可控镇痛泵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 保证病人尽早起床;术后早进食、尽早起床活动可促进胃肠功能、肺功能恢复, 并有效维持电解质平衡, 明显缩短术后排气时间, 减少术后并发症;英国皇家妇产科指南中推荐可以开放腹膜, FTS组术中保留部分腹膜开放, 形成向腹膜腔的自然排放口, 腹膜及淋巴管吸收功能可明显减少腹腔液引流量, 减少腹腔引流管安置时间, 降低感染机会;围手术期合理的抗菌药给药时机, 在预防感染的同时, 减少了静脉补液天数, 降低了医疗成本;术后预防性给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 有利于减轻气管插管全麻引起的咽部不适;红外线照烤伤口促进伤口愈合。FTS的最终目标是缩短住院时间、功能恢复快、低并发症和再入院率。

综上所述, FTS理念的应用, 能够促进术后患者器官功能的恢复, 降低医疗成本, 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 同时也减少并发症, 近年FTS理念在外科领域已广泛开展应用, 亦是妇科的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 值得在妇产科领域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中运用快速外科康复理念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2月期间于该院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398例, 分别采用FTS理念和传统处理原则管理围手术期,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恶心呕吐、术后进食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为 (4.0±1.2) d, 对照组为 (6.7±1.3) d, 研究组住院费用为 (5684.4±213.7) , 对照组为 (6 754.6±179.9) , 研究组术后进食时间 (6.0±0.9) h, 对照组为 (9.4±2.6) h;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 (14.5±3.8) h, 对照组为 (22.3±3.3) h;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均为0例, 研究组较传统组住院时间短, 住院费用低, 术后进食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 术后并发症少, 康复快,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将快速外科康复理念应用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子宫次全切除术,腹腔镜

参考文献

[1]江志伟, 黎介寿.快速康复外科-优化的临床路径[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 (1) :12-13.

[2]狄文, 邱丽华.加速康复治疗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 24 (7) :487-488.

[3]江志伟, 李宁、黎介寿.加速康复外科与术后胰岛素抵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 24 (7) :484-486.

[4]李秀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手术患者为首期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 (3A) :54-55.

[5]冯春蕾.快速康复外科应用在直结肠癌根治的术中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21) :5121.

[6]张科明, 王彤, 周雄.加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1, 16 (2) :119-122.

[7]周大胜, 陈建华, 祁洁.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 2010, 36 (10) :1202-1203.

快速切除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术前未接受过介入及其他治疗方法,肝功能Child-Pugh A级或术前接受保肝治疗可见肝功能达到A级;手术类型均为不规则性肝局部根治性切除;排除术前存在肝癌结节出血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术后存在消化道出血者[3,4]。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4年5月~2015年5月)与观察组(2015年6月~2016年5月),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6~70岁,平均(55.22±3.45)岁;右叶生长20例,左叶生长21例,双叶生长4例;肝细胞癌40例,胆管细胞癌5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8~72岁,平均(56.31±3.03)岁;右叶生长21例,左叶生长22例,双叶生长2例;肝细胞癌41例,胆管细胞癌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符合医学伦理会规定。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循环、感觉等,给予用药及营养指导、心理护理、家庭支持、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快速康复护理:(1)护理人员术前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其术后康复护理操作、正确翻身及尽早离床的重要性,在早期快速康复护理期间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等[5],也可向患者介绍康复效果较好的病例,发放早期快速康复护理手册等,面对所提疑问给予耐心解答。(2)术日为患者进行康复操作指导,如深呼吸动作: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用鼻缓慢吸气,见腹部膨隆后,摒住呼吸5 s,缩唇缓慢呼气,对于有长期吸烟史者给予呼吸机训练仪,训练30 min[6];有效咳嗽排除痰液: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缓慢吸气的同时保证上身向前方倾斜,咳嗽时将腹肌收缩,一次吸气伴随连续3声咳嗽,停止咳嗽后缩唇将多余的气体尽量呼出体外,于晚睡前训练30 min,对于在咳嗽期间出现伤口疼痛的患者可借助双手或枕头使用适当的力道按压伤口,以减轻咳嗽时产生的张力;踝泵运动:护理人员为患者摆放合适的体位,将其下肢放平,足背部过屈、过伸,脚趾尖进行下压及上翘互相交换,每次停留5 s,以反复进行的20次为1组,训练30 min[7];床上翻身:护理人员为患者摆放合适的体位,对侧下肢弯曲,用脚蹬创面,双手抓住床栏进行翻身,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其肩膀及臀部少许力度协助翻身,每隔2 h翻身1次。(3)术后1 d进行的康复护理内容同上,并在坐起前加用1次镇痛类药物:于护理人员帮助下,患者在床上完成翻身、活动上下肢的活动,待患者可以侧卧后,将双腿放在床沿上,手扶其肩膀帮助患者坐起[8];若患者可以自行稳坐,于护理人员观察下,静坐5~10 min,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若患者不能自行稳坐,于护理人员及家属的帮助下静坐,采用背靠背静坐法,也可将床头摇高,于背部放置软枕[9]。(4)术后2次进行的康复护理内容同上,护理人员观察患者是否可以完全独立自行稳坐,待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情况,一手拖住患者腋下,另一手拉住患者裤腰,使用适当力度向上拉,帮助患者完成站在床边的动作[10]。(5)术后3 d进行的康复护理内容同上,护理人员利用输液架加各种引流管及补液袋固定,指导患者一手扶输液架,一手扶护士,缓慢于床边以外的部分移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1)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2)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则老年患者疼痛程度越重[11]。(3)术后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咽喉不适等。(4)抽取患者肘静脉外周血3 m L检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5)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30)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项目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各个项目满分均为1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1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咽喉不适发生率及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术前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术前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术后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由于早期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发现后已为晚期,部分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也增加了临床治疗及术后康复的难度[13,14,15]。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原发性肝癌不仅将重点放在了传统护理上,而且对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胃肠功能恢复、早期拔管等引起了足够重视[16]。早期快速康复护理以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基础,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提高对早期快速康复护理的正确认知,促进护理服务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少残障中的应用,从而改善护理结局,提高临床效果[17]。

在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实施期间,护理人员于术前沟通了解中明确患者的病情,告知其此种护理方法的重要性及优越性,面对所提疑问给予耐心解答,介绍康复效果较好的病例给予现身说法等,以消除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树立面对术后康复的信心[18]。按照康复步骤为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指导,包括深呼吸训练、咳嗽排痰训练、踝泵运动、床上翻身、床旁静坐、床旁站立、床外活动等,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及陪同下,逐步完成上述训练,期间交代注意事项[19]。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给予密切观察,并询问其感受,对活动量进行适当变动与调整[20]。此种护理方法相比于传统护理更能够发挥对机体组织及器官的保护与促进作用,更好地维护术后肌肉功能,帮助进食与消化,恢复正常胃肠功能,吸收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并增强心血管功能等[2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术前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较术前升高,观察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快速康复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康复时间,肝功能的恢复速度也增快,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2]。另外,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咽喉不适发生率及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快速康复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加强了对患者的关注度,避免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更高,患者耐受性好,生活质量高。

综上所述,早期快速康复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有限,仍存在一定缺陷,可通过深入研究以获得精确结论。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4年5月~2015年5月)与观察组(2015年6月~2016年5月),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咽喉不适发生率及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术前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快速康复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快速切除】推荐阅读:

全长切除05-29

肺叶切除05-30

联合切除06-07

显微切除06-15

肝脏切除06-27

腮腺切除07-03

结肠切除07-23

鼻甲切除07-23

小梁切除08-09

乳房切除09-22

上一篇:控烟干预下一篇:医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