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直觉

2024-10-01

语言直觉(精选10篇)

语言直觉 篇1

摘要:文章重点关注2014-2015年国外语言哲学研究中的若干前沿热点问题。其中,较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语境敏感性中的激进主义、温和主义和最小论之争;内在言语活动与元认知和自我觉知的关系;模糊性研究的新课题,即视觉认知神经的研究是否可以从语言哲学中受益;指称问题上对专名问题的讨论;直觉在哲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哲学,语境敏感性,内在言语,直觉

语言、心灵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构成了20世纪西方分析哲学发展的主旋律,语言哲学聚焦于对语言与世界、语言与心灵之间关系的探究。近年来,随着语言哲学与哲学其他分支领域的交叉越来越深入,甚至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问题也不能从对语言的研究中剥离出来,这一趋向体现在2014-2015年国外语言哲学的发展中。2014-2015年国外主要哲学期刊对语言哲学问题的讨论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语境敏感性、内在言语活动、模糊性问题、专名问题和直觉问题。

一语境敏感性:激进主义、温和主义与最小论之争

语境敏感性(context-sensitivity)是指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具有语境敏感性的词、短语、句子时可以得到不同的语义值,这个问题关涉到知识确证、类的悖论、语义学与语用学之界限问题。通常认为,具有语境敏感性的语词包括:“代词(我、你、他、我的、你的、他的等);指示词(这个、那个、这些、那些等);表示时间状态的形容词(现在的,目前的等);副词(今天、明天、这里、那里等)[1]这类词被称为卡普兰集(Kaplan Set)或者基本集(Basic Set),除此之外其他的表达式是否具有语境敏感性则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以特拉维斯(Charles Travis)和塞尔为代表的激进的语境主义者认为,所有语词都处于一定的语境中并且都具有敏感性。而温和语境主义者认为基本集中的语词应该得到扩充,也就是说,尽管并非所有的语词都是语境敏感的但基本集中的语词也并非恒定不变的,但是他们对扩充进去的语词却无法给出合理而有效的论证。最小论(minimalism)的代表人物是卡珀朗(Herman Cappelen),勒波尔(Ernest Lepore)和博格(Emma Borg),他们认为除了基本集中的语词具有语境敏感性,其他语词都不具有语境敏感性。以上三种观点虽然立场不同,但都共同关注两个问题:第一,是否可以为自然语言发展一种合成语义学?第二,确定语义值时我们是否要考虑说话者的意向?也就是说,除了卡普兰在“论指示词”一文中所论的“窄”语境外,语义学是否需要考虑“宽”语境?[2]

近年来,不完整性论证(incompleteness arguments)对语境敏感性问题的证明是语言哲学家们讨论的焦点之一。语境主义者认为,一个句子S所表达的命题在语义上是不完整的,即这个命题没有真值。在对缺失的这些成分进行补全时,他们成功地将语境因素纳入了形式语义学中,由此导致了句子所言说的话语是语境敏感的,从而扩大了语境敏感表达式的范围。如此一来,激进的语境主义者认为英语中所有句子都是语境敏感的。于是,对于如何区分完整句子和不完整句子,以及是否存在最小命题的问题成为哲学家们关注的热点。卡珀朗和勒波尔在《不敏感的语义学》(Insensitive Semantics,Blackwell,2005)中对语境主义的观点进行了反驳。他们认为,不完整性论证犯了不当结论的错误,其结论和前提之间没有逻辑联系,不完整论证的结论是对构成命题的实体之存在的形而上学断言,而其前提则关涉言谈者的心理材料。因此,最小论者认为语境主义者的这种补全策略是一种心理学的解释路径,并且还指出这些所谓的不完整句子所表达的命题是完整的,这个句子在语义上表达的命题是此类句子在语言交际中的最小命题。例如,“天下雨了”表达了命题“天下雨了”,这句话只在天下雨了的情况下为真。在维尼奥洛(Massimiliano Vignolo)看来,“卡珀朗和勒波尔的批评是无效的,因为他们误解了不完整论证的实质,这使得他们忽视了语义学和语言能力之间的联系。”[3]

那么,如何表征不完整句子中的语境敏感性现象呢?勒波尔和塞内特(Adam Sennet)认为可以通过证明对两种现象的传统处理方式是不相容的,由此说明语境敏感性和预设触发(presupposition triggering)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从而更好地阐明语境敏感性。例如,句子(1)“蒂珀没有准备好。”是语境敏感性句子,句子(2)“蒂珀戒烟了。”是一个预设触发式句子。在句子(1)中,当我们用这样一个命题形式进行交流时会对该形式进行补充,例如没有准备好什么,由此通过交流获得的信息会随着语境发生变化。当我们看到句子(2)时,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个预设即蒂珀曾经吸烟。目前对(1)这类不完整性句子的语境敏感性处理方式有三种,分别是语义学方式、语用学方式和词汇学方式。语义学家认为(1)的语境敏感性在句法结构上要么是由不发音的变量(unvoiced variable)表征的,要么就是“准备”这个表达式自身是语境敏感的。语用学家认为(1)表达的是一个不完整命题,或者是一种非常荒谬的命题,所以只有当听话者把它置入特定的语境中才能使其“有意义”。词汇学家认为对(1)的合理使用可以决定不发音的词项,因此(1)言说的句子符号是随语境变化的。对于(2)这类预设触发的现象首先要说明的是在此类预设触发中,预设是被语言学项目触发而不是被预设的语义值触发,也就是说把预设视为一些特定语词和结构的性质,而不是这些语词和结构表达了什么内容。例如(2)中“戒”这个词条自身的性质就预设了曾经吸烟的事实。[4]614-615勒波尔和塞内特从不充分决定论、语境蕴含和指示词指称(demonstrative reference)三个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证后得出结论:首先,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反词汇主义(Anti-Lexicalism),这种观点坚持认为并不能通过假定缺失的词项而接受语境敏感性;其次,与不完全性相关的语境敏感性不应该简单地被看作是被消除的词项材料,大多数语义学中的语境敏感性也不应该被接受。”[4]625

二内在言语(inner speech):与元认知和自我觉知的关系

通常认为,内在言语活动包括内部独白(internal monologues)、内向评论(inward remarks)、无声的自我提醒(self-reminders)、不显现的言语复述(covert speech rehearsals)以及“头脑中的小声音”(“little voice in the head”)等,使用内在言语可以对“这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加以描述。不过,内在言语活动是否以及如何扮演认知角色呢?通过关注我们自身的内在言语活动,我们能够“把想法带入意识中”,从而以一些新的方式使我们自身的想法客观化,那么内在言语活动就促成了元认知的形成。当命题思想发生在内在言语活动中或者被言语活动所表达时,内在言语的因果特性可以使我们觉知自己的思想,否则我们将对其一无所知。[5]511-512一些哲学家认为内在言语活动和元认知之间的联结非常重要,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内在言语活动具有感觉特性,并且包含着听觉的言语意象(auditory verbal imagery),进行内在言语活动就相当于听见言语。第二,内在言语情景是对有意识的命题思想的唯一真正清楚的表达。第三,自然语言的符号和语句具有独特的特征,比如拒斥语境和超越模态的语句。[5]512

汉森(Peter Langland-Hassan)认为内在言语活动和元认知密切相关的立场有问题,因为这些观点错误地理解了内在言语活动的表征内容和结构,汉森对以上三种观点分别予以回应:“针对第一种观点,就其为真而言,它无法使内在言语活动传递命题内容,而这是其发挥元认知功能所必需的。针对第二种观点,一旦我们正确地理解了内在言语活动的感觉内容和命题内容之间的关系,就没有理由坚持认为,在内在言语活动中只有命题思想是唯一有意识的。第三种观点认为内在语言活动具有自然语言中表征的重要结构性特征。但是,这些被质疑的理论家们并不能给出理由来说明,自然语言中也具有和内在言语活动本身相关联的命题内容。”[5]513汉森没有遵循大多数人的普遍认识即内在言语活动扮演着重要的认知角色,而是认为我们面临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如果我们认为内在言语活动包含一种简单的听觉音韵学内容,那么对这种理解的反应只能依赖于对声音的表征。另一方面,有人可能坚持认为内在言语活动在听觉音韵学之外还有充裕的语义和命题内容,那么这只能承认内在言语活动是一种由语义内容和与语词声音相关的内容合成的状态。但是我们不能仅凭假定的语言结构、感觉特性或意识趋向就认为内在言语在元认知中承担着作用。

如何理解内在言语活动和自我知识之间的关系?罗斯勒(Johannes Roessler)质疑了通行的新赖尔式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偷听我们自己沉默的独白”(overhearing our own silent monologues)的方式知道我们自己的思想。也就是通过我们知道我们正在想什么来确定一种渊源,由此使我们“注意到”自己那些未经考究的内在言语活动,即使这种渊源包含“偷听”在内。罗斯勒反对这种阐释方式,他认为这种方法没有明确地指出“偷听”究竟指的是什么,“偷听”指的是一种听觉经历吗?或者是一种隐喻性的表达?在此,罗斯勒更认同另一种阐释方式,这种方式源自赖尔的“系列操作”这一观点。赖尔在《心的概念》中指出,参与“系列操作”就是意识到和知道他自己正在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某人可以说他知道他“在那一刻正在想什么”。罗斯勒把这种方式称为“基于能力”(abilitybased)的解释,例如,假设我们问:“她如何知道她正在进行79乘以45的乘法运算?”,在此给出的解释是,她正在参与一个系列操作,因此她可以意识到她正在做什么,反过来就是说她有这样的能力清晰地阐释她正在做什么,因此可以表达她正在进行乘法运算的事实。[6]

三模糊性问题: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作用

模糊性(Ambiguity)是长久以来困扰着语言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的一个问题,他们关注语词的模糊性以及由此引发的意义模糊性,这又关涉到真理问题、知识的确证问题以及类的悖论等。近年来随着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新进展,视觉认知神经的研究是否可以从语言哲学中受益成为模糊性问题研究的新课题。

在视觉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中,通常对“内克尔立方体”(The Necker cube)及其相关刺激物(related stimuli)的阐释多用模糊性路径进行处理,因为视觉对透视的立方体可以产生出不同的图形效果,因此很难对看到的是什么做出清晰的界定。卡罗拉斯(P.Koralus)认为刺激物是否是模糊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引发了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内广泛存在的多稳态知觉模型(multistable perception models)问题,而语言哲学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他提出多稳态知觉的研究将会从语言哲学的一些重要概念中受益,这些概念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模糊性和非特异性(non-specificity)概念的区分。例如:“英语中的‘bank’一词可以指银行,也可以指河岸,只有将其置于句子中时,才能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意思,所以‘bank’这个词是模糊性问题的代表。与之相对的是非特异性概念:“制作人开始了脚本工作”,这句话可以有很多种解释,“制作人开始了读脚本的工作”,或者“制作人开始了写脚本的工作”,或者“制作人开始了制作脚本的工作”。由此我们不能断定这是否因为模糊性而导致的,因为脚本这个词本身没有模糊性,因此采用非特异性阐释路径来解释这种多义性句子,也就是对我们背景知识进行补充,而不是从大量的非模糊性词条中选出符合心理需要的那个词条。[7]卡罗拉斯认为已有的模型对不同感知的表征本质存在着未经审查的和无根据的假设,以这样的假设为出发点必定会得出产生不同感知的原因就是模糊性。然而,大量类似于内克尔立方体的多稳态物之所以能产生出不同的感知并不是因为模糊性,因此他提出为了解决这种视觉科学的问题应该关注语义学维度的研究,如语义学在哲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中所进行的语义分析。[7]

人类的大脑神经如何处理包含有语义模糊性语词的句子?机读信息(MRI)的研究一直坚持这样一种观点:(1)左前下脑回(the inferior frontal gyrus,以下简称LIFG)和(2)左颞叶的后部区域(posterior regions of the left temporal lobe)处理高模糊性句子。每当我们听到或读到一些语义上模糊的语词时,我们就会迅速检索这个语词的意义,同时还会忽视其他意义。同样,如果这个语词发生在特定的语境中,我们可以借助所有可选择项的解释很快地选择出一个最合适匹配的语词意义。维泰洛(Sylvia Vitello)和罗德(Jennifer M.Rodd)再次回顾了近期关于这一主题的论著并将它们与心理语言学理论和一般的神经认知解释联系起来。一般的认知过程是,当听众或读者遇到模糊性语词时,他们会快速地和自动地同时检索出多种意义之后迅速地选择最正确的一个。然而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反直觉的,因为大多数人的直觉是这样的:当我们听到一个语词或短语时,不会对它的意义进行全部的检索之后才选择出最合适的那个意义。[8]391-392罗德开发了一个实验,其中的参与者听到的句子中每一句都含有多个模糊性语词。对模糊性语词的激活作用(activation)在LIFG和左后颞叶的皮层区域(the left posterior temporal cortex)远高于有固定意义的非模糊性语词,尽管事实上参与者通常不会意识到这些模糊性语词并且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自然的地方。这一研究为全部脑神经确定高模糊语句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路径。然而,激活作用在后颞叶(the posterior temporal lobe)区域的作用还是神秘的,虽然目前这种激活作用可以被高度复制,但是这种活动的作用还面临着挑战。维泰洛和罗德认为LIFG在认知控制的处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对模糊性语词进行筛选,选择的是和语境相关的意义以及重新解释起初被误解的句子,但是左颞叶的后部区域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理解,尤其是需要澄清它在句子合成中的作用。[8]401

四指称问题:对专名问题的讨论

自克里普克发表《命名与必然性》以来,对于专名问题的讨论就分为两大阵营:一是摹状词主义者(descriptivist),他们支持罗素提出的摹状词理论,认为专名的意义是通过一系列的摹状词确定的;二是源自弗雷格的非摹状词主义者(non-descriptivist),他们认为x的专名和满足x的摹状词不能在没有改变模态句真值的情况下相互替换。在此基础上,克里普克提出了历史的、因果指称理论,主张一个名词的指称由使用该词的社会历史链条确定。关于专名的争论因为克里普克的观点而更加激烈了,如果他是正确的,那么专名的语义学意义就会因为它的指称观点而失去其意义。因此,如何解决克里普克理论中的问题,更好地推进理解专名的哲学进程?特克斯特(Mark Textor)和拉米(Dolf Rami)的论文《专名:从哲学和语言学的视角》从哲学和语言学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梳理,他们认为“克里普克提出了一个关于指称的‘图景’,根据这一图景,他认为专名的指称是由因果链决定的,但并没有详细地阐释这一图景”。[9]对于这一问题,塞恩斯伯里(Mark Sainsbury)在其著作《没有指示物的指称》(Reference without Referents)中对空名进行了阐释,填补了克里普克没有详细阐释的内容。而巴克尔(Stephen Barker)在“指称的表达主义与去除迈农式形而上学的非存在的量化”中质疑塞恩斯伯里的观点,他认为空名指称的是非存在物并且可以对这种物体进行量化,无需承认迈农提出的关于非存在物在本体论上的概念,他提出的空名也是可以成立的,表达主义者提出的指称概念就正是这一观点所需要的。[10]在“作为清晰的共同指称手段的名称”中,泰勒(Kenneth Taylor)对于克里普克的交往链(communicative chains)的解释与塞恩斯伯里一致,他认为这些链条对个体的名称发挥着作用。与塞恩斯伯里不同,泰勒认为“这些链条也决定着名称的指称。此外,他还认为这些链条应该被理解为是保留了指称的指代链条,因此,这些链条不仅决定了名称的指称,还对解决弗雷格难题起到重要的作用”。[11]

值得一提的是,坎普和迈尔(Hans Kamp and Emar Maier)把克里普克的观点运用到会话表征理论的形式语义学框架中。坎普利用了外在和内在基点的概念,以及所谓的被命名的实体表征来把握专名的一些重要的语义和认知特征。与克里普克不同,坎普不再将专名在不同意义下的使用和因果链条联系起来,相反,坎普提出了一个心理系统来解释基础性的被命名的实体表征,就此说明关涉到具体对象的专名的有意义的交往。这种心理系统可以通过寄生于他人的实体表征的存在来确定一个名称的指称物,但是它们也准许一个有资质的说话者获得专家身份,因此以一种非延异的方式确定名称的指称物。迈尔认为有三种视角可以从语义学维度对专名进行解释,分别是指称、约束(binding)和预设(presupposition),这三种路径对专名的意义在概念解释上有着明显不同。第一种观点认为专名的语义学是由严格指示词(rigid designator)决定。根据这种观点,专名以指示词(demonstrative)和指代词(indexical)的形式出现(这个、我、明天),但和摹状词(这位总统、他最好的朋友)明显不同。第二种是生成语言学家观点,他们认为专名就是全部指称的名词短语,就其本身而论与代词相反,它是由逻辑形式中的自由或者约束变量进行表征的。根据这种观点,专名以摹状词的形式出现,但是与人称代词(包括像“我”这样的人称指代词)不同。第三种观点把专名作为预设进行一种动态处理,根据这种观点,所有的限定词(包括专名、代词和摹状词)集中在一起与非限定词(例如:一个男人)做比较。[12]通过这三种路径的比较,迈尔提出了一种动态混合和固定指示词的观点,认为专名和其他限定词一样是可以进行预设的,他把话语表征理论中的动态结构与固定指示词的理论恰当地结合起来,为专名的语义学阐释提出了一种新观点。

五直觉问题:直觉在哲学中的作用

从元哲学的视角来看,直觉在哲学中的作用在于,它作为判断可以支持或者反对某种哲学理论,在语言哲学中,直觉是对我们解释和形成语言表达的能力的输出,或者是说话者或听众对这种输出的报告。语言哲学家们通过考察在一个假定的交往情境中我们说了或者理解了什么来研究直觉问题。在克尼茨(Daniel Cohnitz)和豪克加(Jussi Haukioja)看来,直觉的作用可以被划分为“证据式作用”和“建构式作用”,在语言哲学中,尤其是在指称理论中直觉发挥着一种建构式作用。[13]618-619

而实验哲学家迈查瑞(Edouard Machery)和迈克尔·德维特(Michael Devitt)则认为直觉在哲学中的作用是证据式的,无论是用于捍卫还是驳斥哲学的各种理论。为此,他们在语言哲学范围内用“实验主义者的挑战”(“Experimentalist Challenge”)反驳“案例式方法”(“method of cases”)的论证。迈查瑞在语言哲学中使用了思想实验之后认为,非专业的普通说话者在关于案例的直觉判断中展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和相同文化中的非常重大的差异性,由此质疑我们可以对所讨论的特性做出可靠的辨识。然而德维特质疑这种观点,虽然他同意迈查瑞关于直觉在哲学中所承担作用的观点,但是他认为非专业说话者多样和多变的直觉会破坏知觉的证据式作用。对此结论德维特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专家从观察中可以知道更多的语言事实;二是专家比非专业人掌握了更多的理论知识。[13]620

然而,在克尼茨和豪克加看来,迈查瑞和德维特的这场讨论所采用的方式完全是错误的,因此为了阐明直觉在哲学论证中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他们认为必须对证据式的直觉作用和构成式的直觉作用做出明确的区分。为此他们主张考虑两个领域:物理学和朴素物理学。“如果你对物理学感兴趣,那么你一定对世界是如何运行的问题感兴趣。例如当你以一定的角度和速度向空中扔石头时,你可能想知道或者获悉是什么决定了石头运行的轨迹,哪一种力将会作用于石头等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是建立在这样的直觉基础上:人们可能会问其他人对这个问题有怎样的直觉。这些直觉可能或多或少的准确解答了问题,毕竟人们对物质世界的一些直觉是先天的。另一方面,人们也可能会怀疑日常直觉的可信赖性。”[13]621如果人们还是要坚持使用直觉去学习物理学,那么更多关注专家的直觉可能会产生好的效果。然而,当用朴素物理学的观点去处理这一问题时,更多关注的不是这些直觉为朴素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哪种程度的可信赖证据,而是关注是否所有的人类都共享了朴素物理学。

关于直觉在哲学中的作用,卡珀朗(Herman Cappelen)曾在《没有直觉的哲学》(Philosophy Without Intuitions)一书中探究了他所谓的中心性的元哲学论题,中心性旨在强调,当代分析哲学家将直觉看作哲学理论的证据。卡珀朗通过语言分析和文本分析表明,中心性主题是错误的,同时指出,因为大多数哲学家接受中心性论题,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哲学方法抱有错误的信念。而查尔默斯虽然没有对直觉在哲学中的地位抱有极大的理论期许,但他认为很显然许多哲学家包括他自己都会诉诸直觉。查尔默斯试图阐明一种最小论的直觉理论,表明这个术语在哲学上使用的核心内容,厘清哲学家们在何种意义上诉诸直觉。如果哲学家们在最小的意义上诉诸直觉,那么根据卡珀朗的分析,这似乎并无过错。卡珀朗并没有对“直觉”给出定义,但他从文本分析的维度对直觉做出了三种主要的论述:(1)它们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学;(2)它们有一种特殊的认知地位,它们进行证明但自身无需辨明;(3)它们完全基于概念能力。查尔默斯认为,哲学中的直觉理论有的满足了卡珀朗的三个标准,但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而大多数的直觉并不满足卡珀朗的标准。在他看来,上述(1)是关于直觉的一个理论断言,但或许是错误的。上述(3)至多是知觉的一个子集。上述(2)显然是最重要的,但其本身需要被证实。[14]535-536经过详细的论证,查尔默斯认为,可以在最小论的意义上将直觉解释为广义上的非推论性判断,其中包括:(1)这种解释反映了直觉在哲学实践中的使用方式;(2)哲学在这个意义上倚重于直觉是正确的;(3)这种依赖引发了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焦虑。[14]544

语言直觉 篇2

学院:服装学院

班级:服装112

姓名:刘丰源

联系方式:***

读《直觉》有感

2005年底,全世界最大的生物科技丑闻,要数黄禹锡捅出的漏子。受聘调查的首尔大学李旺载教授形容,事件爆发的十二月十六日是南韩的“国耻日”。黄禹锡先前表示,他曾替十一名病患成功订制胚胎干细胞,这项石破天惊的医疗成就,将为帕金森氏症、阿兹海默症与糖尿病带来革命曙光,论文曾发表与权威的《科学》期刊。不料调查发现,其中九个干细胞胚胎根本子虚乌有,唯一成功的两个也是冷冻胚胎,而非取自病患体细胞培养而成。

黄禹锡的骗局早晚会被拆穿,不过还没推到临界点就破功。揭发真相的是黄禹锡原本合作的团队,美国匹兹堡大学的教授。黄禹锡的手下班底金善显坦诚,他曾经帮黄禹锡把两个胚胎的照片伪造成十一张。金善显后来到匹兹堡当交换学者,不得不招出事实真相。丑闻爆发前,黄禹锡主持的“世界干细胞中心”还曾经诱骗首尔大学附设医院投资两亿六千万台币,打造全世界最先进的干细胞临床试验基地。最近台湾书市刚好有两本以生物科技为背景的小说,可以呼应干细胞复制医学的热况。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描写表面看来是典型英国寄宿学校,其实是供应器官移植的复制大本营。朱迪·皮考特的《姐姐的守护者》,则是父母为白血病女儿再生下一个妹妹,专门作为供应姐姐输血、干细胞乃至肾脏移植的“药粮”。

这两本书都有科技与人性的深度观察,具备预言与寓言的双重特质。不过如果要反映“黄禹锡事件”,雅丽嘉·古德曼的《直觉》恐怕更有写真趣味。

《别让我走》与《姐姐的守护者》都是科幻的本质,《直觉》则可说是写实的浮世绘。这本小说以波士顿的菲尔帕特研究所实验室为背景,围绕一桩伪造的动物实验发展情节。麻省理工的博士高材生里克夫投入两年半时间,研究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变异种,希望将裸鼠身上的乳癌细胞转化成正常细胞。这项结果一旦成功,名利双收不在话下,诺贝尔医学奖唾手可得。不过克里夫面临的却是大挫败,不只虚耗两年半光阴,可能还会被迫离职。

小说一开始就有个诗化的象征,克里夫走在澄静、洁白的雪地,宛如一条遭人遗忘的古道。他想出一个大胆的点子,决定徒步越过结冰的查尔斯河面。但踽踽独行几步,脚下的冰块顿时塌沉,河水像冰钳一样夹住他,灼痛他得足盘。这个下班的场景,正象征菲尔帕特研究所实验室的无菌、淡漠与孤寂,克里夫也在冒一场不会成功的险境。

《直觉》主要角色围绕在实验室两位主管,以及手下几个博士后研究员,也可以说是一个封闭的长春藤盟校高级知识分子圈圈,这个圈圈隐然也有贫富阶级的差别,甚至还有种族因素。作者主要的兴趣,不在科技,而在人性。就风格来说,它有晶莹剔透的冷眼旁观趣味,就题旨来说,恐怕更像英国小说家撒克里的《浮华世界》,刻画人往高处爬的挣扎与矫饰。

规则·直觉·用色直觉敏感 篇3

色彩艺术 用色直觉敏感 色彩画学习

既定的学习规则与个人艺术直觉相矛盾,这种情况在学习用色彩作画时会自然发生。这时是严格遵守色彩艺术的规则定律而忽视个人直觉,还是相信直觉而大胆地忽视规则?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关乎教画者与学画者是否能顺利找到提高色彩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

在色彩艺术学习中规则与直觉的关系很微妙。可以说是直觉促成了规则的产生,正是很多前辈艺术家个性直觉艺术的成功启迪后人从中归纳整理出色彩艺术学的规则定律;既定的规则定律可以帮助初学者找到学习的方向与内容,每个学习者都会有各自的传承来源;规则的确会与学习者的直觉发生矛盾,因为艺术特别是色彩艺术如何用色表现直接关联作画者的自我心境,色彩可以诚实地表达出“人们从喜悦到绝望的各种纤细的情感。”而各人心底微妙的个性直觉情感真的很难用既定的规则一言道尽。个性直觉既可以丰富既定规则,又完全可以再创造全新的规则。

傅雷先生曾讲过“雷诺兹与庚斯勃罗”(18世纪奠定英国画派基业的两位大师)的例子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雷诺兹爵士,有一天在画院院长座上发言,说“要在一幅画中获得美满的效果,光的部分永远敷用热色,黄、红或带黄色的白;反之,蓝、灰、绿,永不能当做光明。它们只能用以烘托热色,惟有在这烘托的作用上方能用到冷色。”(以下略有删减)

但庚斯勃罗并不尊重官方人物的名言,提出强有力的反证。他作了一幅《蓝色孩子》(今译《蓝衣少年》),一切都是蓝色的,没有一种色调足以调剂这冰冷的色彩。而这幅画竟是杰作。这是不相信定律、规则与传统的最大成功。

理清色彩艺术学习中规则与直觉的关系后,我们就可以清晰地推断,时刻关注学习者的用色直觉敏感才是提高色彩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

很可能有人会困惑,时刻关注学习者的用色直觉那课堂集体教学怎么进行?还有,用色直觉敏感具体体现在何处,教学引导的着力点又在哪里?

课堂集体教学面对的是一群学生而非一个学生,时刻关注个体学习者的用色直觉即需要教师时刻提醒自己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直觉反映。这与传统的课堂统一进度统一前进风格整齐的学习状况会很不同。有如一月印千江,有的学生会兴奋激动,有的则内敛平和,有的马上进入状态跃跃欲试,有的则一脸茫然无措。有一个学生就要引导寻找一个答案,一群学生则要一群答案。课堂教学的难度增加了工作量翻倍了,教师的大脑得同时想着这一群进度状态各不相同的反映该分别如何引导如何关注。

在课堂讲授环节,面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我认为讲授方法要非常感性非常有弹性。如何感性?那就是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和艺术语言自己先敏感感兴趣再讲解才会有感染力。这也是对教师艺术素养的课堂检验,如自己本身就欠缺色彩艺术敏感是不可能感染学生投入钻研的。弹性又为何?弹性是指讲解要灵活要预先为一群学生预留他们个体直觉反映的空间。

用色直觉敏感,特别体现在学生动手作画环节。这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能检测学生色彩画学习能力强弱的环节,一动手画敏感的老师就看出来了。比如观看临摹一幅色彩画作品,用色直觉敏感的学生会立即对作品的色彩语言很敏感,而能力弱的学生则表现出对色彩语言的茫然迟钝。

这里有个关键词——色彩语言。明白色彩语言的内涵,课堂教学引导的着力点就清晰了。色彩语言的内涵有两个:调色、笔触。

一、调色直觉敏感

无论是初学者还有经验的画者,无论采用何种色彩工具,都要通过一笔笔调色来实现色彩的上色语言。比如用水粉颜料调一块颜色,这块颜色里群青、翠绿和熟褐三种成分,其间各占多少比例这就与直觉判断和各人的手感息息相关了,不可能大家都如印刷厂色彩电脑配比指标那么精准。一群学生当然会调出几十块微妙不同的颜色,虽然大家都知道要用这三种颜色调。还有调色时要不要加水、加多少水合适、是厚点还是薄点等都要凭各人调色直觉。调出新颜色后应用何名称命名(是青是绿还是褐)其实并不需要刻意用语言去分辨。重要的不是你能清晰地说出它的名称(色相),重要的是面对这块颜色你要有感觉,这样调色直觉敏感就开始了。

感觉什么?感觉色阶。我觉得调色训练落实到细微处,就是对色阶的直觉敏感。有如音乐的音阶,色彩的色阶是指色彩呈序列逐渐变化的阶梯。色阶变化越多用色塑形造境越丰富越自如。据现代仪器分析伦勃朗的一幅油画肖像从鼻子到脸庞轮廓边缘竟有60多个色彩变化,如归纳为色阶则有60多个色阶,大师用色之敏感细腻真令观者折服。

色阶还是营造色调(指画面的主要色相)的基本元素,也是掌握多种色彩关系的和谐并实现画面轻松变调的关键元素。如塞尚成熟期的作品“不再使用画笔或画刀有力地涂抹,而是以画笔的细小笔触逐步累积而成”,凑近仔细观看这些并列的细小笔触,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色阶正在悄悄变化,也更能理解塞尚所言:“作画,便是去掌握那多种关系中的和谐,便是在一个新颖而有创意的逻辑中去发展它们,转变它们的调性,置于自己的音阶上。”

随着学习者调色色阶从最初的少到后来的多,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他们的调色直觉敏感正在一步步地增进,哪怕是先天领悟最慢的学生也在进步,如果教师在旁足够耐心足够敏感的话。

二、笔触直觉敏感

凭直觉调出一块颜色随即就要凭直觉用画笔画到画纸(画布)上。这一笔怎么画,在画纸(画布)上会留下怎样的笔迹很有讲究,很值得细品!

笔迹,英语“handwriting”,直译就是手书写的感觉,即画画的手感笔触。中国画论很早就讲“用笔”,更强调手的书写性,如六法中的“骨法用笔”。西洋画与中国画是两个不同的系统,直到近代艺术家的个性笔触才引起了一些眼光独到敏锐的西方美术评论家的高度重视,比如罗杰·弗莱评说塞尚成熟期作品“阴影线的笔触变得越来越空灵,厚涂也变得越来越薄……出现了一些白色的细微空隙,即使当作品已经完成之时。画笔的实际书写也变得越来越松秀灵动。”这一点,到了毕加索来观看时则更深地领悟到了:“现代绘画中的主要东西是:一个画家——比如说丁托列托——要在画布上一笔接一笔地画,只有当他最终用油彩覆盖完整块画布而且修饰完毕,他的画才算完成。而如今,如果你看一看塞尚的画(他的水彩画中这一点尤其明显),就在他画下第一笔的时候,他的画就已经在那里了。”

笔触的最佳境界是旁若无人的自在用笔。纯然自我直觉敏感于瞬间闪现,指挥画者挥动画笔自成面貌自成节奏,笔触连心,心手相一。

好的笔触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气质造就。不过教画者仍可以引导学生细心体会用笔触碰画纸的感觉,提醒他们作画时手要兴奋要自在,不要过于紧张更不要疲劳画画,注重作画状态是呵护笔触直觉敏感的前提。画时必须讲究手的细微感受,细细体会笔触形态、力量、速度、节奏、组合方向、疏密等变化在手臂、手腕、手掌、手指处所引发的细微感觉。若学画者长期坚持细心体会,笔触的直觉敏感就能稳步建立。

三、结语

“作画须有解衣盘礴旁若无人意,然后化机在手元气狼藉,不为先匠所拘,而游于法度之外矣。”(清·恽南田题石谷画)中西画理有时有惊人的相通,三百多年前南田先生的感悟如今读来仍然那么鲜活生动,很值得教画者与学画者静思回味。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芝兰斯基,玛丽·帕特·费希尔.文沛译.色彩概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三联书店,2009.

[3][英]罗杰·弗莱.沈语冰译.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语言直觉 篇4

一、艺术直觉与学术直觉的概念界定

(一) 艺术直觉特指创作主体未经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而迅速直接地把握客体对象的本质及其感性特征的能力, (杨春时, 《文学概论》) 也就是指人们在艺术创作或鉴赏过程中, 不经过逻辑思考而直接创作出或体验到对象美的本质的能力。

另一种说法是根据艺术的典型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的能力, 艺术家由于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能够在众多的表象中熟练、准确地挑选出最能表现对象美的本质的表象, 并对这些表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 组合成比对象 (文学艺术中的原型、美术中的模特儿) 更美更新的艺术形象;有经验的艺术鉴赏者, 能够透过艺术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而这种熟练的审美技能可造成一种假象, 似乎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是凭人的一种非意识、非思维、非逻辑分析的天赋审美功能来完成的。

本文要探究的艺术直觉指的是第二种说法中所说的艺术家由于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鉴别艺术本质的能力。

(二) 学术, 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 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 这个词对应的英文academia更常见的意义是指进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 延伸开来, Academia这个词也可以用来指知识的累积。

本文所涉及探究的学术直觉便是指学者们运用学术上扎实而深厚的知识积累, 直接把握住对象的本质和特征进行学科化的文学叙述的能力。

二、艺术直觉在“申遗”工作中的体现

浙江在开展“申遗”工作时经过不同部门的一系列步骤:首先是从最小的住户单位出发搜集所有的可能成为非遗项目的艺术, 然后经过乡镇部门安排相关的艺术学者们进行审核删选, 再到市级部门安排资深学者进行申遗项目的资料准备, 最后再到省级部门同样的安排相关人员进行“非遗”申报报告的最终确定, 进而进行申报 (1) 。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 在“非遗”的确定工作中是离不开艺术鉴赏家和学者们的学术直觉的评判的, 只有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已经积累了丰富感性经验, 并且自身的艺术修达到了一定深厚程度的人, 才能够在“申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确定过程中, 不被各种艺术的外在表象所迷惑, 深入探索艺术现象或艺术作品的内在本质, 从而鉴别出真正属于我国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学者们在非遗项目确立的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和作用, 即在众多的艺术表象或艺术作品中熟练、准确地挑选出最能表现对象美的本质的表象的能力, 其实正是他们艺术直觉力的充分展现。

浙江开展大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历时5年, 并且在各地非遗发掘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可以是硕果累累:全省城乡共有23.33万人参与普查, 普查覆盖面达到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及行政村, 共上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271.9万条, 其中新发现项目5.3万余项, 汇编普查资料3260余册, 先后公布了第一批64项、第二批24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4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5项, 两批上榜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2) 。

能够有这样斐然的成绩, 一个方面是因为浙江省各地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的存在, 另一个方面便是拥有大批凭借敏锐的艺术直觉能力发掘出这些历史瑰宝的非遗工作者们。

三、学术直觉在“申遗”工作中的体现

处于发掘工作第一线的工作者们完成了挖掘和删选工作后, 要经历的是一项工作便是进行书面材料的汇编和整理, 无论是多么富有价值的艺术, 要让不知道或者不是相当了解的人深入了解这些艺术, 自然就需要具备扎实的学术能力的学者们直接把握住对象的本质和特征进行学科化的文学叙述。

诚然, 对艺术的审美需求是人美本质力量的显现, 而且感性的接受和体验是作为艺术欣赏的第一步, 但是要使我们直观的和感性的体验得到强化和提升, 就应该将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的层面, 也就是要以艺术直觉所掌握到的经验与资料为出发点, 站在学术直觉的层面, 将纯粹感性的经验提炼成为一种理性的概念的范畴, 从而有助于对于挖掘出来的艺术种类的社会宣传与教育———上文中提到的当非物质遗产的名录基本确认以后, 就是要转送到更加高级部门, 经过学者专家的各方资料的整理和汇编, 最后将包装完整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入到申报的洪流中, 也即只有具备了艺术本体的艺术价值和学术层面的理论包装的项目才能真正在众多的“申遗”的项目中脱颖而出。

四、“申遗”工作的成功要求艺术直觉与学术直觉的辩证统一

开展非遗的挖掘和保护的工作者们在艺术直觉和学术直觉方面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换言之, 只有在“申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将艺术直觉能力和学术直觉能力辩证统一起来, 即在艺术直觉的基础上, 深入到学术层面去挖掘搜集到的非物质遗产;并在学术直觉的指导和配合之下, 不断地完善非遗文化的搜集和发掘工作, 将“申遗”工作者们的艺术直觉和学术直觉充分地发挥出来, 并在实践中辩证统一地运用起来, 才能够促进“申遗”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拓展。

五、结语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文明历史大国, 由于国土地域广大,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诸多璀璨的文化遍布在全国各个角落, 全面而且彻底地挖掘出前人遗留给我们的瑰宝, 是我们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个光荣的历史使命, 我们必须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开拓进取, 艺术和学术两手抓, 不断积累丰富的艺术感性经验, 培养深厚的学术理论表述能力, 在非物质遗产的搜集、挖掘和申报的工作中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摘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成为世界热门的今天, 探讨如何更加有利于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问题便成为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时代性问题, 本文以探讨艺术直觉与学术直觉的辩证关系为起点, 从两者在“申遗”工作中的体现出发, 进行相关论述。

关键词:“申遗”工作,艺术直觉,学术直觉,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杨民康.“非遗”保护应该回归“草根精神”——兼论传统音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价值和地位[J].人民音乐, 2009, 11.

[2]马生.非遗保护看浙江.浙江:今日浙江, 2009, 12.

[3]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 2001.

用直觉造句 篇5

2、你也许不喜欢这个结论,它有悖于你的直觉。

3、你是听从自己的直觉还是朋友的意见?

4、但是我们想要你们产生,对于处理效率问题的一些直觉,你应该会意识到为什么。

5、我们本能而迅捷地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对于整个经历,我们有一些直觉的感受。

6、我们对孩子们诚实的同时,也验证他们的直觉。

7、但是直觉无法告诉你在你进入那扇门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8、它违背了我们的直觉,但我们要学会强迫自己接受,理解和相信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复杂的,非常杂乱的,非常不确定的世界中。

9、我们可以尽力争取一致性,争取证明我们的设计决策,而且每个人能够训练自己的直觉。

10、她对正确事物的理解几乎是直觉的。

11、所以学会倾听你的直觉并且跟随它。

12、你的直觉或许会告诉你其中每条需求都有一些不同的东西。

13、他们需要用直觉和胆量玩球尽可能的感受计算出的`精度。

14、他并非根据记忆或者直觉,而是依据数据做出决定。

15、她的直觉当然是对的。

16、用你们的直觉。

17、一个真正有“心”的男人他不会受你的智慧、直觉或敏感的心而左右,他会理解你、依赖着你。

18、当你触发了你愿望的振动,便开始有了直觉。它们将把你领向你想要的东西。此时,你只需跟着你的感觉走。

19、练习听从你的直觉。

20、你的直觉说了神马?

21、而这些偏见正好证明了我们多么需要心理学实验,以及为什么我们不能依赖于自己的直觉去推测别人的行为。

22、你拥有所有去发掘它的工具:你的直觉、感受,以及你内心的罗盘都将指引着你的方向。

语言直觉 篇6

从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不难发现,“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具体能力上,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都与直觉思维息息相关,远远超过了对“演绎证明”的要求,足可见直觉思维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一、直觉思维及其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直觉思维亦称顿悟思维,是一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信息加工活动,是在潜意识中对问题进行酝酿,沟通,分析并瞬间得到问题的答案的过程,而具体的过程我们则没有意识到(钱学森语),是数学思维的两种形式之一,其不受逻辑思维中数学概念和逻辑演绎的规则的约束,更多的是跳跃式的预见,是思维活动中最活跃,也最有创造性的思维,其没有清晰的步骤,以感性认识居主,侧重于对整体问题的感知和把握,是一种对隐匿于数学表象之后的深层的数学事物关联的和谐性与规律性的感受,具有个体经验性、突发性、偶然性等特点。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发现都基于直觉,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五个公式,笛卡尔受发明解析几何,都是对对数学的直觉感悟,这就验证了伊恩·斯图加特的“直觉是真正的数学家赖以生存的东西”的说法。

总的来说,在高职阶段加强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拓宽解题的途径,有助于学生数学审美情趣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直觉思维培养的具体途径

当然,直觉思维不是凭空生产的,也不是学生头脑中固有的,更不是也没来由的凭空臆想,它的形成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生成条件,用科学方法加以引导。

1. 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

直觉的获取的确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还是以丰富的知识储备,扎实的学科基础为前提的,是在对研究对象整体把握基础上的高屋建瓴,这就需要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础,需要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知识积累和数学素养。以前文的举例来讲,若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比较陌生,使用不熟练,就不容易发现两个方程的类似性,那在此基础上就更无法将两个方程归类为一个方程,直接运用有关知识得出两个根的积就无从谈起了。

2. 良好的氛围是培养直觉的沃土

3. 科学的方法是直觉思维养成的推进剂

若想在解题训练中发挥直觉思维的功效,教师除了给学生灌输直觉思维要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想,明确的将直觉思维作为课程目标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外,还要注意多样化的方法训练。(1)观察,观察是直觉的前哨,利用观察这个知觉过程,从整体的角度、结构、功能来完成有目的、有意识的感知活动,触发直觉思维,寻求解题的最佳方案。(2)联想,联想是直觉的先导,是从已知对象连接未知对象的活动过程,通过联想可以进行迁移、顿悟,产生新颖的解决方法。(3)类比,类比是直觉的指引,对新旧情境进行类比,求同存异,并作出直觉判断,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新命题和新规律。

三、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紧迫的教学任务。但值得注意发展学生直觉思维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记加强学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的训练。这样才能杜绝学生毫无根据的天马行空,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思维结果成为科学的结论,真正实现对学生全面思维能力的提高。

摘要:本文以具体实例讨论了直觉在高职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直觉思维,高职数学,作用,途径

参考文献

[1]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直觉思维与数学解题 篇7

直觉思维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具有神秘色彩的思维.在发明创造、艺术创作及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它经常突如其来,又转瞬即逝,对于它的本质,人们还没有统一的看法.

数学家F·布洛赫认为“直觉是把那些已经了解很充分的对事物的认识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1认为“直觉是指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掌握问题或情境的意义、重要性或结构的行为”,“直觉是机灵的推测,丰富的假设和大胆迅速地作出试验性结论”.

法国数学家庞加莱2对数学直觉做了大量的研究. 他认为在数学创造中的直觉是对“数学秩序”的直觉,能使我们感知对象之间的细微关系,他把直觉理解为若干可能的理论或公式的选择.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3认为“直觉是一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对信息的加工活动,是潜意识中酝酿问题而后与显意识突然沟通,于是一下子得到了问题的答案,而对加工的具体过程,我们没有意识到”.

王永元4认为: “直觉是人类一种高于直觉,低于思维的心理能力. ”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数学直觉思维是一种高效思维,主要是指对数学对象、结构关系直接反映的心智活动形式,是大脑能够越过逻辑推理、超越形象感觉,作出种种预测,从而达到对数学对象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它是逻辑思维与形象逻辑协同思维的一种思维.

二、数学直觉思维的特殊作用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无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获得还是对数学问题的求解,都涉及直觉思维,数学直觉思维大大提高了数学问题的解决效率,直觉思维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直觉思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 一) 直觉思维帮助我们呈现出解题所需的数学知识

在数学问题解决的一开始,我们首先要认识所遇到的数学问题,通过认识的过程中,直觉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最快地作出选择,在头脑中呈现出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搁置其他的数学知识.

( 二) 直觉思维帮助我们确定解题思路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同时出现好几种解题思路的情况,而到底选择哪种解题思路进行解题,如果单靠逻辑推理分析有些困难,同时也比较费时间,这样直觉思维可以提供最佳的选择,选择哪种思路放弃哪种,这需要直觉思维去思考.

( 三) 直觉思维帮助我们寻找新的解题思路

在解题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会遇到阻碍,无法将解决数学问题继续下去,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都试过了,但问题还是毫无进展,这时候,直觉思维可以提供我们一些其他的新的解题思路.

( 四) 直觉思维帮助我们自发探索未知领域

当我们学习研究全新的领域,或所研究问题涉及未知领域,无法从已有的认识对新的未知领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时候直觉思维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在头脑中构建一个抽象的模型,对所研究的领域有一个具体的形象,然后可以通过严格的证明论证,从而获得突破.

三、影响直觉在数学解题中的因素

( 一) 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情况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包括同化与顺应,同化指的是数学知识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指的是数学知识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同化可使认知结构更加准确,顺应是对数学认识结构的调整. 不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层次不同,对信息选择加工的能力不同,在相同问题的刺激下,会出现不同的反应.直觉思维产生基础具有经验性,数学基础不同,原有的认知结构不同,数学直觉思维的产生就会受影响.

( 二) 迁移能力水平

一名学生迁移水平和观察、归纳和类比的能力有关系,如果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归纳、类比能力,面对数学问题时,就能通过观察到数学问题的条件、问题,通过仔细地分析所给的条件与已有的知识基础发现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通过直觉的类比迁移发现问题的解题思路. 直觉思维存在于筛选条件、发现问题与察觉条件与问题之间关系之中,所以直觉思维可以启迪解题思路,迁移能力强,直觉思维来的就更快更准确.

( 三) 猜测联想水平

当我们面对数学问题时,一般做法常常通过分析条件观察问题,寻找解题思路,我们也可以分析完条件与问题时,结合猜测联想进行解题,联想其他有关问题,猜测这一问题的答案,通过猜测联想可以加快解题速度,同时有助于直觉思维的锻炼.

( 四) 审美能力水平

数学美在某种程度上指从整体上对数学问题的反应,从而能从局部上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或者运用数学美的思想方法,对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产生美的直觉,确定解题思路. 学生感受美的能力越高,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就越容易产生.

四、加强直觉在数学解题中的培养

( 一) 培养学生细致审题的能力

细致审题,是数学解题的第一步,在拿到数学问题时,首先要进行细致的审题,阅读数学题目中每一句话,注意题目中的每一个数量,有助于发现条件与问题之间逻辑关系,从而可以迅速找出解题思路.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审题,全面收集题目信息,是培养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第一步.

( 二) 锻炼学生迁移的能力

迁移在数学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迁移与归纳类比有关,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认真审题后,可以进行归纳类比,回忆这个数学问题与自己以前学过的哪些问题有相似之处,然后把学过的数学问题解决思路恰当地迁移到这个数学问题上,通过直觉类比联想,学生会主动地回忆旧知识再类比新出现的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完善了数学的知识网络,加强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 三) 培养学生猜测联想能力

数学问题的解决很多采用了“先猜测,后验证”的过程.数学直觉猜测能力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有很大的帮助,猜测联想是在审题、迁移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助于更快更准确地得到解题思路,然后进行验证,所以猜测联想是直觉思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平时的教学中,当给出一个数学问题时不要急于讲解,可以让学生先猜测一下问题的结论是什么,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猜测联想水平,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 四) 培养学生数学审美能力

数学的概念、公式、定理、图形、结构、解决方法及数学思想方法等各领域都体现数学的美. 数学很多发现都是在感受数学美的基础上发现的,学生要想更好地利用直觉进行数学解题,必须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努力地感受美的存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尽力呈现数学美,让学生体会数学定理、公式、数学逻辑、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对称美、简洁美、统一美、奇异美、重要美、比例美等.

( 五) 博览群书,开阔视野

培养直觉思维,提高学生素质 篇8

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形式, 逻辑思维严格遵守数学概念和逻辑演绎的规则, 而直觉思维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定约束, 它直接领悟事物本质, 是一种跳跃式的预见, 因此大大缩短思考时间.虽然逻辑思维在数学思维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直觉是思维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有创造性的思维, 两者具有辨证互补的关系, 即所谓“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事实上, 自然科学史上的许多发现和发明, 文学艺术方面的许多生花妙笔, 政治领域许多不朽佳构, 经济领域的许多经典杰作, 军事史上许多奇谋异略, 刑事侦查方面的许多巧推妙断, 往往都离不开直觉思维的作用.因此, 作为选拔人才的高考命题人, 很自然要考虑对考生直觉思维能力的考查.笔者经过对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的分析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可见,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高度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培养数学直觉思维, 可以从特殊结构 (包括代数式的结构、图形的结构、问题的结构) 、特殊数值、特殊位置、变化趋势、变化极限、范围估计、运算结果、特殊联系等方面进行.下面以解填空题为例分类说明.

1 从特殊结构入手

例1 一个正四面体, 各棱长均为2, 则对棱的距离为多少?

此题情境设置简洁, 解决方法也多, 通常可以考虑作出对棱的公垂线段再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求解.不过若能意识到把这个正四面体置于一个正方体结构中 (如图1) , 则瞬间得到结果, 就是该正方体的棱长, 为1.

例2 已知a, b∈R, 且a+b+1=0, 那么 (a-2) 2+ (b-3) 2的最小值是___.

我们当然可以用消元的方法求解, 不过由式子 (a-2) 2+ (b-3) 2的结构联想到两点的距离公式, 可以看作是直线a+b+1=0上的动点P (a, b) 到定点Q (2, 3) 的距离的平方, 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知[ (a-2) 2+ (b-3) 2]min= (|2+3+1|2) 2=18.

2 从特殊数值入手

例3 已知sin x+cos x=1/5, π<x≤2π, 则tan x的值为 ( ) .

(A) -4/3 (B) -4/3或-3/4

(C) -3/4 (D) -4/3

由题目中出现的数字3, 4, 5是勾股数以及x的范围, 意识到sin x=-3/5, cos x=4/5, 从而得到tan x=-4/3, 选C.

例4 △ABC中, cos Acos Bcos C的最大值是 ( ) .

(A) 383 (B) 18 (C) 1 (D) 12

本题选自某一数学期刊, 作者提供了下列“标准”解法, 特抄录如下供读者比较:

y=cos Acos Bcos C, 则2y=[cos (A+B) +cos (A-B) ]cos C, 所以cos2C-cos (A-B) cos C+2y=0.构造一元二次方程x2-cos (A-B) x+2y=0, 则cos C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由cos C是实数知:Δ=cos2 (A-B) -8y≥0, 即y18, 故应选B.

这就是“经典”的小题大作!事实上, 由于3个角A, B, C的地位完全平等, 直觉告诉我们:最大值必定在某一特殊角度取得, 故只要令A=B=C=60°即得答案B.这就是直觉法的威力, 这也正是命题人的真实意图所在.

3 从特殊位置入手

例5 如图2, 已知一个正三角形内接于一个边长为 a的正三角形中, 问x为 ( ) 时, 内接正三角形的面积最小.

(A) a2 (B) a3 (C) a4 (D) 32a

显然小三角形的端点位于大三角形边的中点时面积最小, 选A.

例6 双曲线x2-y2=1的左焦点为F, 点P为左支下半支异于顶点的任意一点, 则直线PF的斜率的变化范围是 ( ) .

(A) (-∞, 0)

(B) (-∞, -1) ∪ (1, +∞)

(C) (-∞, 0) ∪ (1, +∞)

(D) (1, +∞)

进行极限位置分析, 当PA时, PF的斜率k→0;当PFx时, 斜率不存在, 即k→+∞或k→-∞;当P在无穷远处时, PF的斜率k→1.选C.

4 从变化趋势入手

例7 (2006年全国卷Ⅰ11) 用长度分别为2, 3, 4, 5, 6 (单位:cm) 的5根细木棍围成一个三角形 (允许连接, 但不允许折断) , 能够得到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 ( ) .

(A) 85cm2 (B) 610cm2

(C) 355cm2 (D) 20cm2

此三角形的周长是定值20, 当其高或底趋向于零时其形状趋向于一条直线, 其面积趋向于零, 可知, 只有当三角形的形状趋向于最“饱满”时也就是形状接近于正三角形时面积最大, 故三边长应该为7, 7, 6, 因此易知最大面积为610cm2, 选B.

例8 (2007年海南、宁夏理11文12) 甲、乙、丙3名射箭运动员在某次测试中各射箭20次, 3人测试成绩分别见表1、表2、表3.S1, S2, S3分别表示3名运动员这次测试成绩的标准差, 则有 ( ) .

(A) S3>S1>S2 (B) S2>S1>S3

(C) S1>S2>S3 (D) S2>S3>S1

我们固然可以用直接法算出答案来, 标准答案也正是这样做的, 但是显然时间会花得多.凭直觉你可以估计到:它们的期望值相同, 离开期望值比较近的数据越多, 则方差等价于标准差会越小!所以选B.

5 从变化极限入手

例9 在△ABC中, 角A, B, C所对边长分别为a, b, c, 若c-a等于 AC边上的高, 那么sinC-A2+cosC+A2的值是 ( ) .

(A) 1 (B) 12 (C) 13 (D) -1

进行极限分析, A→0°时, 点CA, 高h→0, ca, 则C180°A0°sinC-A2+cosC+A2sin90°+cos0°=1, 选A.

例10 (2006年辽宁文11) 与方程y=e2x-2ex+1 (x≥0) 的曲线关于直线y=x对称的曲线方程为 ( ) .

(A) y=ln (1+x) (B) y=ln (1-x) (C) y=-ln (1+x) (D) y=-ln (1-x)

用趋势判断法:显然已知曲线方程可以化为y= (ex-1) 2 (x≥0) , 是个增函数.再令x→+∞时, y→+∞, 那么根据反函数的定义, 在正确选项中当y→+∞时应该有x→+∞, 只有A符合.

6 从范围估计入手

例11 (2007年浙江文8) 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 比赛规则为“3局2胜”, 即以先赢2局者为胜, 根据以往经验, 每局比赛中甲获胜的概率为0.6, 则本次比赛中甲获胜的概率为 ( ) .

(A) 0.216 (B) 0.36 (C) 0.432 (D) 0.648

先看“标准”解法:甲获胜分两种情况:①甲∶乙=2∶0, 其概率为0.6×0.6=0.36;②甲∶乙=2∶1, 其概率为[C120.6×0.4]×0.6=0.288.所以甲获胜的概率为0.36+0.288=0.648, 选D.

现在再用直觉法求解:因为这种比赛没有平局, 2人获胜的概率之和为1, 而甲获胜的概率比乙大, 应该超过0.5, 只有选D.

例12 (2007年湖北理9) 连续投掷两次骰子的点数为m, n, 记向量b= (m, n) 与向量a= (1, -1) 的夹角为θ, 则θ∈ (0, π/2) 的概率是 ( ) .

(A) 512 (B) 12 (C) 712 (D) 56

凭直觉可用估值法, 画出草图 (图4) , 立刻发现在∠AOB范围内 (含在OB上) 有向量b的个数超过一半些许, 选C.完全没有必要计算.

7 从运算结果入手

例13 (1997年全国理科) 函数y=sin (π3-2x) +cos2x的最小正周期是 ( ) .

(A) π2 (B) π (C) 2π (D) 4π

因为asin ωx+bcos ωx=Asin (ωx+φ) , 所以函数y的周期只与ω有关, 这里ω=2, 所以选B.根本不必计算.

例14 若 (1-2x) 7=a0+a1x+…+a7x7, 则|a0|+|a1|+…+|a7|= ( ) .

(A) -1 (B) 1 (C) 0 (D) 37

直觉告诉我们, 从结果看, 展开式系数取绝对值以后, 其和会相当大, 选D.或者退化判断法:将7次改为1次.还有一个更加绝妙的主意:干脆把问题转化为已知 (1+2x) 7=a0+a1x+a2x2+…+a7x7, 求a0+a1+a2+…+a7, 这与原问题完全等价!所以结果为37, 选D.

8 从特殊联系入手

例15 (1997年高考) 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 .

(A) {x|0x2} (B) {x|0x2.5} (C) {x|0x6} (D) {x|0x3}

直接求解肯定不是最佳策略:4个选项左端都是0, 只有右端的值不同, 在这4个值中会是哪一个呢?直觉告诉我们它必定是方程3-x3+x=|3-x3+x|的根!代入验证:2不是, 3不是, 2.5也不是, 所以选C.

例16 4个平面, 最多可以把空间分成 ( ) 部分.

(A) 8 (B) 14 (C) 15 (D) 16

这个问题等价于:一个西瓜切4刀, 假设在此过程中西瓜不散落, 则最多可以切成几块?前3刀沿横、纵、竖3个方向切成8块应该没问题, 第4刀怎么切呢?要得到最多的块数, 应该尽可能切到前8块, 所以切法应该区别于前3刀的方向.即斜切, 但总有1块切不到, 所以答案为8×2-1=15, 选C.

也可以这样考虑:假设已经切好了, 则中间必定有1块是没有皮的四面体, 与每一面相邻的有1块, 共4块;与每条棱相接的有1块, 共6块;与每顶点相对的有1块, 共4块;所以总数是1+4+6+4=15, 选C.

论数学直觉思维及培养 篇9

一、数学直觉概念的界定

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 (结构及其关系) 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

(1) 直觉和直观、直感的区别。直观与直感都是以真实的事物为对象, 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直接获得的感觉或感知。例如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概念、性质的界定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证明, 只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感知。而直觉的研究对象则是抽象的数学结构及其关系。彭加勒说:“直觉不必建立在感觉明白之上, 感觉不久便会变得无能为力。”正如迪瓦多内所说:这些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家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于他们对研究的对象有一个活生生的构想和深刻的了解, 这些构想和了解结合起来, 就是所谓“直觉”……因为它适用的对象, 在一般情况下, 我们的感官世界中是不可见的。

(2) 直觉和逻辑之间的关系。从思维方式上来看, 思维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一直以来人们刻意地把两者分离开来, 事实上, 这是一种误解, 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从来没有被切断。初步的数学概念, 是基于直觉, 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发展的, 解决问题不能离开直觉。

数学证明可以分解成许多基本操作或演绎推理元素, 这些基本操作或一种成功的组合演绎推理元素的数学证明, 像是一条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通道。一个个基本运算和演绎推理元素, 就是这条通道的一个个路段。当一个成功的证明摆在我们面前开始, 逻辑可以帮助我们相信, 沿着这条路一定能成功到达目的地, 但逻辑不能告诉我们, 为什么这些路径的选择与这样的组合, 可以形成一个通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把证明过程过分严格化、程序化, 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僵硬的逻辑外壳, 直观的光环被掩盖, 把成功归功于逻辑, 对自己的直觉反而不觉得。学生的内在潜力没有激发, 学习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 得不到思维的乐趣。

二、直觉思维的主要特点

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灵活性、自发性、不可靠性的特点, 从培养直觉思维的必要性角度来说, 我认为直觉思维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 操作简单。直觉思维是从整体上研究对象, 并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快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 它消除了需要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 采取了跨越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 是长期积累上的一种升华, 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 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 但它显然触及事物的本质。

(2) 有创造力。现代社会需要创造性的人才, 我国的教科书很长一段时间, 借鉴国外经验, 过分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 受过训练的人大多数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 缺乏创意能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直觉思维是基于研究对象整体上的把握, 不专意于细节的推敲, 是思维的大手笔。正是由于思维的无意识性, 它的想象才是丰富的, 发散的, 使人的认知结构向外无限扩展, 因而具有反常规律的独创性。

(3) 自信。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有两个原因, 一是教师的人格魅力, 第二是数学本身的魅力。不可否认情感的重要作用, 但兴趣更多来自数学本身。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 直觉发现伴随着强烈的自信。相比其他物质奖励和情感激励, 这种自信是更加稳定和持久。现在中学生很少有直觉意识, 对有限的直觉也半信半疑, 不能从整体上驾驭问题, 将无法形成自信。

三、直觉思维的培养

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水平。徐利治教授指出:数学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数学直觉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1) 我们要注重知识积累。直觉不是靠机遇, 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 但绝不是无缘无故的胡思乱想, 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如果没有深厚的知识, 是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的。一旦你真正感到弄懂一样东西, 而且你通过大量例子以及通过与其他东西的联系取得了处理那个问题的足够多的经验, 对此, 你就会产生一种关于正在发展的过程是怎么回事以及什么结论应该是正确的直觉。

(2) 渗透数学的哲学观点及审美观念。直觉的产生, 是基于对研究对象整体的把握, 而哲学观点有利于高屋建瓴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这些哲学观点, 包括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转化、对称性等。美感和美的意识, 是数学直觉的本质, 提高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数学事物间所有存在着的和谐关系及秩序的直觉意识, 审美能力越强, 则数学直觉能力也越强。

(3) 注重解决问题的教学。教学中, 选择适当的题目类型, 有利于培养、考察学生的直觉思维。例如选择题, 由于只要求从四个选项中挑选出来, 允许一个合理的猜测, 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发展。实施开放性问题教学, 也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方法。

(4) 设置直觉思维的意境和动机诱导。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肯定, 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 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维的悟性。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 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 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

论数学的“归纳”与“直觉” 篇10

下面举个例子:

【例1】 解方程:3x+4x=5x.

分析:直觉1:从整体上感觉3, 4, 5是一组勾股数, 即x=2是原方程的一个解.

直觉2:此题常规方法难以求解, x=2应是其唯一解.

直觉3:题设为指数方程, 证明x=2是唯一解, 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可切中要害.

最终解得的结果果然是x=2.通过上面的例子充分说明了直觉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直觉归纳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归纳, 是一种直觉思维的过程, 人们从几个随机的例子中发现某种共同的性质和关系, 于是顿悟出某种共同的性质和关系, 并把这种性质或关系推广到整个事件中去.亚里士多德把直觉归纳法称为第二种归纳法.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人在偶然的机会注意到月球亮的一面朝着太阳, 他由此推断出月球发光是由于太阳的反射.这的确不是简单的枚举归纳, 是借助直觉猜想的直觉归纳.

直觉归纳法是一种从感觉经验中发现“本质”的能力, 是直觉洞察的方式之一.亚里士多德就是一位很有直觉洞察能力的人, 他是一位卓有成效的分类学家, 他能通过直觉观察把诸多生物加以分类.

归纳直觉是一种非逻辑思维, 它需要有“理智的勇气”、“精明的诚实”、“明智的克制”.在数学解题中, 运用归纳直觉, 虽然是有风险的, 但仍然值得重视.

【例2】 设a1, a2, …, an是一组正数, 证明:a2 (a1+a2) 2+a3 (a1+a2+a3) 2++an (a1+a2++an) 21a1.

分析:本题直接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有些困难.我们用直觉归纳探路, 先取n分别为相邻的两个正整数 (1除外) .

取n=2, 则由原题知:1a1-a2 (a1+a2) 20.

取n=3, 则由原题知:

1a1-[a2 (a1+a2) 2+a3 (a1+a2+a3) 2]0,

[1a1-a2 (a1+a2) 2]-a3[ (a1+a2) +a3]20.

由①②式的结构可以猜想:存在一个正数m, 使得1a1-a2 (a1+a2) 2m0m-a3[ (a1+a2) +a3]20.

这个正数m是什么?考察③④式的结构可以猜想:m=1a1+a2,

1a1-a2 (a1+a2) 21a1+a2.

进而猜想:

1a1-[a2 (a1+a2) 2+a3 (a1+a2+a3) 2]1a1+a2+a3.

1a1-[a2 (a1+a2) 2+a3 (a1+a2+a3) 2++an (a1+a2++an) 2]1a1+a2++an.

这个结论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出来, 充分证明了直觉在数学归纳法中的作用.

又如, 费马大定理:当整数n>2时, 关于x, y, z的不定方程xn+yn=zn无正整数解.

哥德巴赫猜想: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

上一篇:班级管理中的冷处理下一篇:物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