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运动伤害

2024-07-09

学生运动伤害(共12篇)

学生运动伤害 篇1

因其肢体运动量较大, 控球技术要求较高, 往往因为自身或他人的原因导致受伤的可能性也大大高于其他运动项目。比赛时紧张地争夺、反手削球与高压球, 易发生大腿与小腿的肌肉拉伤与断裂。突然改变体位, 小腿的突然扭转、内收或外展, 可以引起膝、肘关节的韧带及骨的损伤。于是在运动之前的准备活动和之后的整理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通过准备活动可以达到:

(1) 代谢水平提高, 体温上升。

(2) 提高循环、呼吸等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 利于克服植物性机能惰性。

(3) 促进与运动有关中枢间的协调,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4) 调节情绪, 使大脑皮质兴奋性处于适宜水平。

因为网球运动与腿部运动关系较大于是准备活动时应着重拉伸的肌肉部位为:大腿后部大腿内侧小腿背部肩部。

1、拉伸大腿后部肌肉

坐在地上, 把要拉伸的腿在体前伸直, 弯曲另一条腿, 整条腿的外侧贴近地面, 与伸直的腿组成三角形, 背部挺直, 从胯部尽量向前屈, 双手抓住伸直腿的脚尖, 保持这个姿势20分钟, 手触脚尖时不允许有弹动式动作 (触不到脚尖也没关系) 。

拉伸大腿内侧肌肉——方法一:

坐姿, 双脚脚底相互贴近, 膝盖向外撑并尽量贴近地面, 双手抓住双脚肘, 保持这个姿势, 数10下, 放松, 然后重复3次。

拉伸大腿内侧肌肉——方法二:

坐姿, 双脚在体前伸直并分开, 保持背部和膝盖部挺直, 从胯部向前屈体, 双手从腿内侧去抓住双腿的脚肘, 保持这个姿势, 感觉大腿内侧被拉紧, 放松, 然后重复。

2、拉伸小腿 (后部) 肌肉

俯身, 用双臂和一条腿 (伸直, 脚尖着地) 支撑身体, 另一条腿屈于体前放松, 身体重心集中于支撑脚的脚尖处, 脚跟向后、向下用力, 感觉到小腿后部肌肉被拉紧, 保持紧张状态, 数10下, 放松, 重复3次, 然后换另一条腿做3次。

3、拉伸肩部肌肉

仰卧, 抬起一条腿, 抓住大腿贴近膝盖一端, 用力拉向胸部, 保持另一条腿伸直并贴近地面, 头部也不能离开地面, 保持姿势, 数10下, 重复3次, 并换腿。

拉伸肩部肌肉——方法一:

用一只手从外、后侧抓住对侧手臂肘部, 拉向被抓手臂的对侧, 保持姿势数10下, 重复3次, 然后拉伸另一侧肩部。

拉伸肩部肌肉——方法二:

双手手指在头顶交插互握, 掌心朝上, 双臂向上、向后伸展, 保持15秒钟。

拉伸肩部肌肉——方法三:

一只手臂向上伸直, 然后前臂向脑后弯曲, 放松, 用对侧手从脑后抓住其肘部, 向其对侧缓慢拉动, 保持15秒钟。

拉伸时要缓慢, 避免突然用力, 被拉伸的那部分肌肉一定不要用力。拉伸之后, 应该做一些一般性的准备活动, 如轻微的原地跑跳等, 既调动了内脏器官, 又让全身的关节得到了预热。可能你会发现很多人不做热身就开始剧烈运动, 但你不要那样做, 因为你知道热身让你健康, 让你取胜。

网球运动中不同于其他运动, 该运动肢体运动量较大, 而且由于运动中的速度较快, 及其自身步法移动问题不及时, 造成的伤害可能要比单纯的肌肉拉伤要严重得多, 在课堂上由于闪避不及时被球打到的同学也不是没有。于是在运动中学会自我保护, 防止运动中受伤也变得极其重要。

因球的间接作用致伤。例如, 用脚外侧着地, 就容易损伤距腓前韧带, 这是最常见的肘关节损伤。在接发球时, 由于膝关节屈曲, 小腿突然因球的作用而外旋外展, 就很容易损伤膝的内侧副韧带、半月板及前十字韧带。

球击伤。例如面部的擦伤、挫伤、腹部挫伤。但最典型而常见的损伤是课堂学生多场地小的手指损伤, 如拇指、食指或其他手指的韧带牵扯与关节半脱位。

摔倒。在运动员击球、或疾跑时很易摔倒, 因此, 发生创伤机会多, 场地不平时尤易发生。

发生这些外伤的原因是, 运动员技术不正确, 是致伤的主要原因, 占外伤发生率的百分比很大。其次是不遵守训练原则, 技术不过硬, 场地不好, 运动员忽视使用保护装备 (如护腿) , 裁判不严及运动员过度疲劳等。因此创伤的预防要针对这些方面来解决。除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全面训练原则外, 必须注意使用各种保护装置。应反复宣传说明, 训练和比赛时使用绷带裹肘, 防止肘扭伤与“网球肘”的必要性, 开始时肘的动作因不习惯而不太灵活, 但换来的是长久的肘灵活。此外, 为了预防肘、膝小腿挫裂伤, 也应使用护肘、护膝及护腿。

二、预防损伤的几个主要方法:

1、护腕、护膝, 护肘等是必要的。

2、10%增加的原则, 一周内不要增加频率、强度、持续时间过10%, 循序渐进。

3、保持有氧运动和无有氧运动的锻炼均衡。同时参加一些力量和柔韧练习防止受伤。

4、你的身体需要时间去恢复, 锻炼但不使身体受伤。

5、运动前不要空腹、运动的前中后要饮足够的水。

6、参加不同的训练, 如交叉训练锻炼不同的肌肉群。

7、应学会摔倒时的各种自我保护方法, 如落地时用适当的滚翻动作以缓冲外力等。

三、比赛中应注意的几个地方

1、技术动作

虽然应在运动中保持良好的品德才是现今大学生应有的素质, 但是也有部分同学在场上情绪过分激动和冲动, 防患于未然。所以如果怕受伤的话, 尽量不要去过人, 尤其是跟动作大的人打球的时候。毕竟我们是业余球员, 玩得开心就好, 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在接发球的时候, 不要太拼命。在这点上最严重的就是崴脚, 这是不可取的, 网前拦截时, 面部只有一层鼓膜包覆, 没有肌肉作为高速碰撞中缓冲物质, 最容易导致骨折, 在这点上要学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懂得自保, 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 在眼见不可为的情况下, 不要硬来, 这样可大大地避免受伤的机率。

2、发球

如果是发球、高压球的话, 抢点应注意不要横冲乱撞。起跳容易失去平衡, 容易摔伤, 如果仅仅是争高空截球的时候, 可用保持身体平衡, 占好身位, 不要硬生生地起打固定点。

3、网前拦截

一般情况下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自己会去封堵对方的大力扣杀或者传高压截击球, 此时可跳起去封堵, 这样即使球打在身上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 如果面对面对封堵的话, 容易被射中脸部及身体。

四、运动结束后应做整理活动部分

放松刚刚过度紧张得肌肉。整理活动的目的是更好的使人体由运动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 消除疲劳, 促进体能恢复。

(1) 可以使人体更好的由紧张的运动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使运动后还保持高水平工作状态的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继续保持一段合理的时间, 再缓慢有序的过渡到安静状态 (神经、呼吸、心血管系统等)

(2) 促使肌肉放松, 利于肌肉内血液畅流, 利于代谢产物的排出和能源物质的补偿, 消除疲劳。

整理活动在对于过度激烈运动之后的肌肉恢复很是重要。

五、心理调节方面

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节作用明显。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主要有4个方面。

1、体育锻炼有助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即可增强人的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坚持性、果断性、自制力、独立性等个性品质, 使人性格开朗、乐观, 情绪振奋, 充满生气, 增进自我了解, 树立悦纳自己的态度。

2、体育锻炼可健全情绪生活, 减轻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指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所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及生理上的变化。一个人长久承受心理压力, 就会产生各种疾病。在体育锻炼中, 可以采用自我宣泄、代偿迁移等方法减轻或迁移不良情绪。

3、体育锻炼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 良好的关系有赖于相互了解和彼此沟通。体育运动的特点要求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解除戒心, 做到相互了解, 相互合作与帮助。这样, 不仅对双方取得成功都有好处, 长此以往, 就会使人形成一种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

4、体育锻炼能产生充实感、满足感。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可使大学生增长知识, 发展才能, 产生充实感。另外, 由于体育锻炼有其独特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参与者常常会获得学会了的愉快、增长了的喜悦、成功了的兴奋、获胜了的欢心等等。这些满足感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 磨练人的性格, 锻炼人的意志, 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结论:适当地抽出一点时间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不仅不会影响运动, 反而会提高学习掌握网球技术, 增进水平的提高, 让我们更好地投入网球运动当中。网球运动的技术水平也是需要有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每周一定量的运动, 大家能从中找到网运动的乐趣, 网球运动又将伴随你一直走下人生的路……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2]周力.网球运动的心理训练与教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 .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田径[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4]夏华.影响网球准确性的因素[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7 (1) .

学生运动伤害 篇2

欢迎来到黑龙江科技大学!丰富多彩的4年大学生活开始了。本着对同学们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关爱出发,对参加体育教学、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课余体育锻炼中必须注意的一些事项,向同学们告之如下:

一、学生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呼吸及循环系统、术后康复等任何不适宜运动的疾患,须第一时间向体育课任课教师告知。如确不适宜参加正常体育选项教学,须按要求出具学校医院诊断书,经体育部教学秘书认定并批准后,参加体育保健课,完成2年的学习。患有运动禁忌症的学生应避免进入体育运动场馆进行强度较高的运动锻炼,对于隐瞒疾患造成的意外伤害由学生本人负责。

二、进行身体锻炼和运动均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运动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并掌握和控制好运动量,运动结束后做好适当的恢复放松。运动过程中,应有意识地避免身体关节、韧带过分牵拉,避免在对抗性运动中的动作幅度过大、强度过于剧烈等危险动作,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夏天运动时避免流汗过多而脱水或中暑,冬季参加运动注意保暖、防潮,尽量选择室内场所进行运动。

三、在运动过程中,如自身遇到身体不适(头晕、恶心、胸闷、气短等)或已经出现扭伤、擦伤等伤害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联系医院就诊。如上述情况发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迅速告知任课教师,并详述症状。

四、在学校公共体育场馆进行运动时,既要注重适量、科学、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也要遵守学校各个运动场馆的规章制度,爱护场馆公共体育设施,发扬体育道德风尚,文明、健康的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五、运动防护(游泳)和滑冰是体育必修课,在游泳馆上课时或自己去游泳馆游泳时,严格遵守游泳馆的各项规章制度,选择合适的深度进行游泳,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严禁酒后游泳、池中打闹等危险行为。冬季滑冰时不许倒、逆滑行和拉手滑行,不能在冰面上追逐打闹,此类行为不仅极易对自己造成损伤,也易伤害到他人。以上所告知内容请同学们务必予以重视,同时承诺已了解以上注意事项。真诚的希望各位同学通过体育锻炼能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祝同学们大学生活愉快!

黑龙江科技大学体育部

201年月日

快乐运动,远离伤害 篇3

1.身体不舒服或有病,仍参加力所不能及的运动。 2.没做好准备活动就进行高强度运动。 3.穿不适宜运动的服装,在运动过程中造成身体损伤。 4.场地不平整,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 5.运动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却仍要使用。

家长平时要多和孩子一起运动,并注意观察孩子的运动能力。如果有需要,应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运动技能,从而避免意外伤害的困扰。在运动时难免会遇到身体失去平衡的突发情况,这时候应该立即向着身体倾斜的方向跨出一大步,以保持平衡,避免摔倒;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这样能减轻跳跃对关节的冲击;一旦发现自己在运动中出现皮肤擦伤,或关节和肌肉疼痛,应立刻告知老师,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作正确的处理。

你想成为校园安全之星吗?你想得到有小编签名的《保护我自己——少儿安全自助36计》吗?阅读每期的“安全小卫士”,回答题目,并将答案寄给我们,每期我们将从答对的同学中抽取三名幸运儿赢取奖品。

学生运动伤害 篇4

一、体育课堂上的学生伤害事件产生的原因与分析

体育课堂上的学生伤害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主观方面的因素, 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有的是学校教师方面的问题, 也有的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由于某种原因体育运动的特点决定, 其本身就存在着较高的危险性。体育教学最重要的场所是在室外运动场上进行的, 是以肢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门特殊课程。如足球、篮球、跨栏、跳高、跳远等大多数体育活动项目对抗性激烈, 速度很高, 强度也较大, 有的项目甚至还需要借助体育器械等进行练习, 这就使体育教学本身就存在了很高的风险性、危险性, 很容易引发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

第二, 教师对体育活动内容安排和教学的组织方式不科学、不合理。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心理适应特征、季节的变化及体育项目活动特性等因素, 严格地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科学选择内容, 安排合理的组织形式、适当的组织方式来实施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安排不科学、不合理和组织方式不恰当、不正确都容易造成学生受伤害事件的出现, 比如常见的情况有:活动前准备活动不够充分, 要点讲解不到位、规则交代不清楚等, 就可能会导致学生在进行大负荷的活动内容训练习中发生运动伤害事件。

第三, 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缺乏安全意识, 保护措施实施不力。相对于室内的课堂教学来说, 体育教学过程组织和管理的难度更大, 且其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致伤害危险性, 如果教师在体育课活动中安全意识不强, 重视程度不够, 或者疏忽大意, 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伤害事件的发生。比如标枪、铁饼等投掷项目进行训练时, 没有严肃强调纪律, 学生乱跑乱动;单杠、双杠、吊环等训练项目中保护措施不力等, 都很容易引发伤害事件。

第四,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安全意识淡薄。有很多情况下, 教师虽然对安全问题下了较大工夫, 但由于学生自身原因, 总认为老师话多, 对安全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按教师的要求去做而造成伤害事件。

另外, 还有些安全事件是由于运动场地、器械存在问题而引起的。如体育器材安装不规范、维护更换不及时、位置放置不合要求、场地不够平整、质量问题严重等因素, 都有可能引起伤害事件。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 因器材、场地等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而引发的伤害事件高达的30%左右, 已成为造成学校体育伤害事件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体育伤害事件对学校体育教学的不良影响

虽然体育运动伤害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也不完全是学校或者教师的责任, 但对学校来说, 由此引起的社会影响是很严重的、长远的,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对一些高致害体育项目产生恐惧心理而避而远之。有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项目需要借助于特定的场地、器材才能开展, 如跳高必须有跳高架, 跨栏需要有栏架等。因在进行这类具有一定难度且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训练时, 容易引起伤害事件的发生, 学生对这类体育项目必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 参与性不强而产生抵触情绪。

二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降低, 青少年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学生体育伤害事件给学校和教师都带来很大的困惑, 再加上学习压力的不断升级, 不少体育教师为了避免体育伤害事件的发生, 尽量减少让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尤其是难度大、风险高的运动项目, 再加上学生和家长的因素,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时间越来越少。据《中国教育报》公布, 教育部在2004年对我国在校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第二次监测结果表明:本世纪以来, 我国在校学生在发胖率增速迅猛, 体质大幅下降。这样, 会使学生在从事体育运动方面更容易产生运动伤害事件,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高危险性的体育项目被学校放弃, 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不少学校把学校的社会评价视为生命, “安全第一”成为学校的共识。许多学校在制订体育课程设置时直接把具有高危险性的体育项目排除在外, 严防体育伤害事件的发生, 对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体育教学中对运动伤害事件的预防策略

对于学生体育伤害事件的危害后果, 无论对学校、对于教师或者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 但因噎废食、消极对待的做法也显然是不正确的。如何预防体育伤害事件的发生, 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考虑的问题。

第一, 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 增强责任心是关键。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体育运动的自身规律。应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做到认真、耐心、细心, 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伤害事件项目做到心中有数, 预防措施得力。

第二, 对于学校来说, 要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的资金投入, 不断改善运动条件, 对陈旧的体育器材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 保证运动场地和器材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 要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不断增强师生的运动伤害防范能力。学校要经常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开展安全教育专题活动等多种渠道, 使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不断得到强化, 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体育运动伤害事件的发生, 使学生不断成长并进而成才。

预防网球运动伤害及其它注意事项 篇5

如何预防网球的运动伤害

1、运动前多做几次反手扣球动作,以减少肱骨外上髁附着部的肌肉压力,帮助预防网球肘的发生。

2、多做敏捷性训练,以提高平衡能力和肌肉、关节以及肌腱对压力刺激的承受度。

3、增强柔韧性和肌肉力量,帮助避免劳损与损伤的发生。

4、选择合适的网球拍,球拍握把的尺寸大小也是预防网球肘的关键环节之一,小的拍头和过紧张力的弓弦都可能对前臂的肌肉造成很大的压力刺激,同样可造成网球肘。

打网球的注意事项

女士选个轻球拍

球拍过重,手臂深肌群更费力,相对更容易劳损,出现网球肘的可能性越高。女性锻炼者更应该选个轻拍子,球拍过重容易让手臂过分强壮,不符合女性的审美要求。

必须做运动前拉伸

无论哪种运动,运动前拉伸韧带,都有助于减少运动伤害。针对网球下肢、腰部、手臂挥动的特点,运动者需要重点“预热”的也正是这几个部位。运动者可以像芭蕾舞表演者一样折腰压腿,拉伸腰部和下肢;扭腰,旋腰活动腰部;一只手扣住另一只手的肘关节,往不同的方向拉,拉升手部韧带;脚尖点地旋转足踝,活动开足踝关节;双手交叉旋转手踝。一般而言,夏季热身10来分钟,冬季热身20分钟左右。

有疼痛可戴保护工具

球员比赛时,我们有时能看见运动者的腰部、腿部、肘部绑着东西。很多人疑惑,这些工具起什么作用,能否增加身体力量,提高成绩呢?当运动者肢体酸痛,有点不够力,但又还要继续运动时,可以根据疼痛部位的不同,戴上护膝、护肘、护腰等保护工具。但是,如果刚开始运动,没任何不适的人就不要戴了,不然反而束缚身体,影响身体的灵活性,反而容易出事。

腰痛膝痛别打网球

警惕潜在的运动伤害 篇6

高尔夫:手腕膝盖很受伤

“0.28秒完成开球挥杆,加速度达到115英里/小时,3倍于赛车启动速度;球杆触球瞬间的重力为100磅;手腕的角速度1400/秒;受伤的左膝承受压力是其体重的15倍……”这是高尔夫名将泰格·伍兹在近日一场比赛中的数据表现。谁也不曾想到,一颗小小的高尔夫球,竟然能让人为其发出身体的极限力量。但也正因为发力过度,伍兹左膝盖及跟腱的旧伤复发。而在其职业生涯中,伍兹正式比赛挥杆超过39000次,这还不算其他时间百万次的练习。ESPN的体育科学栏目对此结论为:“如此磨损,不伤才怪。”

我国高尔夫国家队队医马金宽告诉《北京科技报》,虽然看起来高尔夫运动温文尔雅,是很绅士的,但受伤仍然不可避免。高尔夫是全身性运动,其击球动作由肩膀、躯干、髋、膝的旋转来完成,职业球员常因频繁做某个动作而造成局部过度劳损,腰、腕、膝等都是容易损伤的部位。

足球:韧带易撕裂

以足球运动来看,膝关节的韧带是“不能碰触的部位”。2006德国世界杯,迈克尔·欧文在英格兰与瑞典队的比赛开场仅2分钟时,欧文将球传给队友后突然倒地。结果,队医诊断其左腿为“前交叉韧带断裂”。

对于足球运动员而言,十字韧带损伤是“重伤中的重伤”。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保健康复系老师杨少峰告诉记者,膝关节内有十字韧带(即前、后交叉韧带),分别防止胫骨向前、向后过度滑动。足球运动员膝部损伤中80%以上与其有关,尤以前交叉韧带更多见。在世界足坛有一大批顶级球星深受前交叉韧带损伤之苦,或因伤退役,或伤愈后再难找回最佳状态。

据资料显示,约半数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无接触性碰撞,这与足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有关。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奔跑、带球、抢断、传球、射门等动作都要求在单腿支撑的情况做出急停、转向、踢球等动作,在运动速度与自身重力共同作用下,为支撑腿,膝部所承受的负荷超出了可承受的限度,便会发生前十字韧带断裂,欧文2006世界杯时受伤即是如此。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另一种可能性是由外力撞击引起的。由于足球是一项对抗性非常激烈的运动,双方球员身体接触不可避免,常会发生冲撞使膝关节过伸或过度外展引起前十字韧带损伤。如在屈膝情况下,外力从前向后作用于股骨,或从后向前撞击胫骨上端,均十分危险。可以说,足球比赛中的任何一次拼抢对膝关节的撞击,都可能带来韧带损伤的风险。

篮球:脚踝膝盖易受损

同足球一样,篮球也是下肢负荷很重的运动,所以下肢受伤的几率也最高。2008年和2010年底,姚明两次遭遇了左脚踝应力性骨折,不得不进行手术并长时间休养。应力性骨折是指肌肉过度使用疲劳后,不能及时吸收反复碰撞所产生的震动,而引起小的骨裂或骨折。

篮球运动中离不开跳跃动作,足是与地面的直接接触部位,那么像姚明这样的脚踝损伤是不是篮球选手比较具代表性的运动伤害呢?杨少峰表示,脚踝损伤确实是篮球运动中比较常见的损伤,运动员落地时踩在他人脚上或被踩等情况都有可能伤及脚踝。另外当篮球运动员在起跳时膝关节处于半屈位,大腿肌肉猛烈收缩,膝关节伸直,地面的反作用力作用于人体,这时膝关节受到的负荷比踝关节更大,损伤的几率也更高。

羽毛球:肩背易拉伤

与篮球、足球不同,羽毛球是隔网对抗性运动,运动伤害多发生在上肢,其中尤以肩部的肩袖损伤和腰背肌损伤最为普遍。据统计,我国羽坛大满贯选手林丹在比赛中时常打出时速高达280公里以上的扣杀,最快球速甚至达到300公里/小时,速度堪比F1赛车。但是林丹一直身受肩伤困扰,早在2006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上与队友谢鑫对阵时,林丹的肩伤就曾发作。

事实上,羽毛球运动员肩部损伤很普遍,杨少峰介绍,羽毛球选手在正手大力扣球和发球时,极易发生肩部软组织损伤,其中以肩袖损伤最为常见。肩袖是肩关节周围四块重要肌肉的肌腱的统称,这四块肌肉的肌腱包绕肱骨头,可加强肩关节的稳定性,当肩关节反复旋转或进行超常范围的活动,特别是外展时,就可能损伤肩袖。而羽毛球运动需大力抽杀,各方向救球,肩袖承受反复牵拉摩擦和挤压,很容易发生损伤。

与肩袖损伤一样,腰背肌损伤也是羽毛球运动员的“职业病”。杨少峰介绍,比赛中,羽毛球选手经常需要跨步接球、后仰杀球、扣球等,腰部处于不断地过伸、过屈动作中,使得腰背肌损伤很常见。

网球:肘部易成“重灾区”

网球与羽毛球一样是隔网项目,但是运动损伤却不尽相同。今年一月,在澳网第三轮出局的比利时女将贾斯汀·海宁因肘部旧伤复发,不得不宣布退役,其退役时世界排名第一。杨少峰表示,由于网球球体、球拍的重量与羽毛球不同,比赛场地大小也有差别,使得网球运动除了易造成肩袖和腰背肌损伤之外,肘部也成了“重灾区”,并且有一个很具代表性的运动伤害,即“网球肘”。

学生运动伤害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金山区2所中学(将金山区28所中学中按1,2,3的顺序排序,在所有序号中随机抽取2个序号所对应的学校),对2所学校的预备班、初一、初二3个年级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 800份,回收问卷1 766份,问卷回收率为98.1%,有效合格问卷(凡是有漏项或者逻辑错误的问卷均视为不合格)1 766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生910人,女生856人;年龄11~15 岁,平均 12.4岁。

1.2 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学校保健医生现场发放问卷,调查学生过去1 a内体育运动伤害情况。采用伤害流行病学标准,符合下列3种情况之一者,即判定为伤害:到医院或校医院诊治;因伤休息0.5 d及以上;由家长、教师、同学或同伴对其伤害做紧急处理或看护。

伤害发生人次数=发生1次伤害的人数×1+发生2次伤害的人数×2+发生3次及以上伤害的人数×3

伤害发生率=运动受伤人数/调查人数

伤害发生次数率=伤害发生人次数/调查人数

1.3 统计分析

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并将数据录入数据库,所得数据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伤害发生情况

2.1.1 伤害发生的频率

调查的1 766人中,在过去1 a内因运动受伤的达444人,共633人次,伤害发生率为25.14%,伤害次数发生率为35.84%。按发生伤害次数计算,发生1次运动伤害307人,伤害发生率为17.38%;发生2次运动伤害85人,伤害发生率为4.81%;发生3次及以上运动伤害52人,伤害发生率为2.94%。

运动伤害发生率(按发生伤害人数计算)男生为33.52%(305/910),女生为16.24%(139/856),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6,P<0.01);预备班为25.44%(159/625),初一为23.09%(133/576),初二为26.90%(152/5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4,P>0.05);来自农村的学生为20.88%(19/91),来自城镇的学生为24.25%(290/1 196),来自市区的学生为28.18%(135/4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4,P>0.05)。

2.1.2 伤害发生的时间、空间分布

在633人次运动伤害中,发生在学校体育课上265人次(41.9%),发生在学校但非体育课上137人次(21.6%),发生在上下学路上的45人次(7.1%),发生在其他时间地点的186人次(29.4%);发生在球类运动时有288人次(45.5%),发生在田径运动时有201人次(31.8%),发生在做技巧运动时有40人次(6.3%),发生在做极限运动时有23人次(3.6%),发生在其他运动的有81人次(12.8%)。

2.1.3 伤害发生的性质和部位

在633人次运动伤害中,受伤部位在头面部的有39人次(6.2%),在躯干部的37人次(5.8%),在上肢的158人次(25.0%),下肢的306人次(48.3%),多部位受伤的93人次(14.7%);受伤程度轻微的490人次(77.5%),受伤较严重的143人次(22.5%)。

2.2 运动伤害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2.2.1 伤害发生原因

633人次的运动伤害中,因动作不规范导致伤害的有142人次(22.4%),因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伤害的有202人次(31.9%),因场地或体育器材不合格导致伤害的32人次(5.1%),因准备不充分的有26人次(4.1%),因气候条件引起的有12人次(1.9%),因身体状况不佳的有43人次(6.8%),其他原因引起的有176人次(27.8%)。

2.2.2 伤害相关因素关联

自我感觉学习压力轻松者运动伤害发生率为25.5%(107/419),学习压力一般者运动伤害发生率为23.9%(288/1 204),学习压力紧张者运动伤害发生率为34.2%(49/143),学习压力紧张的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3,P<0.05)。分别对近视、营养状况、运动前准备活动等情况与运动伤害的关系进行χ2检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中学生运动伤害的知信行

调查显示,1 766名中学生中,有1 435人(81.3%)喜欢运动,有1 326人(75.1%)经常参加运动;有1 201人(68.0%)在运动前做准备活动,其中做准备活动有568人(47.3%)少于5 min,有588人(49.0%)在5~10 min,多于10 min钟的仅有45人(3.7%);认为运动受伤是不可避免的学生达834人(47.2%);在体育运动中有170人(9.6%)表示“不太愿意”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损伤,有638人(36.1%)表示“比较愿意”,而仅有958人(54.2%)表示“非常愿意”;当身体受到伤害时,有233人(13.2%)认为“没关系”,933人(52.8%)认为“关系不大”,仅有600人(34.0%)认为“很要紧”。

3 讨论

中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为25.14%,次数发生率年平均为35.84%,低于国内对大学生运动伤害的调查结果[2],高于广东省连平县中小学生运动伤害调查结果[3]。由于中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较重,参加运动的项目和强度低于大学生,而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多数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大学生更多的是自主的运动。体育教师的指导可以正确控制学生的运动强度,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同时指导学生正确的运动技能,从而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由于男、女生的性格差异,参加体育活动时间、强度及身体接触的对抗性均远大于女生,故男生伤害发生率较女生高(χ2=69.96,P<0.01)。男生大多喜爱球类活动,其运动本身的身体对抗程度高,技术难度大,学生活动兴趣大,情绪高,往往忽视准备活动,这是导致受损伤的因素之一。所以如何在体育活动中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及动作不合理等因素而导致的伤害,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学生运动伤害以四肢为主,其中下肢受伤比例达受伤人次数的48.3%,受伤类型以皮肤损伤为主(49.8%),其次为肌肉、韧带、骨骼。运动伤害多数是因为运动过程中,由于重心不稳、场地不平、碰撞等原因造成倒地,而倒地多数为下肢先着地,其次为上肢,所以四肢伤害较多;而多数为擦伤,皮肤损伤为主。

做球类运动更容易发生运动伤害,调查的运动伤害发生情况中,有45.5%是因为球类运动引起。球类运动因运动强度较大,发生冲撞的较多,故容易发生伤害。

从运动伤害原因分析看,31.9%的运动伤害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引起,22.4%的运动伤害是因为动作不规范引起。说明学生在运动中思想认识不足,对体育运动重视不够,因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规范。不管教师还是学生均要从思想上重视,防患于未然。作为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要把体育锻炼中的安全教育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多从安全角度考虑,加强对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管理,让学生不仅了解和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身体力行,为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做好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的准备。

中学生普遍存在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的现象,本次调查中25.9%的中学生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但能使基础体温升高,肌肉深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应激性提高和关节柔软性增强等,也能减少锻炼前的紧张感和压力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伤害的发生[4]。

参考文献

[1]孔庆兰,王继萍.中小学生校内意外伤害情况分析.江苏卫生保健,2001,3(3):22.

[2]陈峰,王勇,闫军,等.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调查分析与预防.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11):75-76.

[3]陈建东,彭力荇,聂少萍,等.广东省连平县中小学生运动伤害现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623.

学生运动伤害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连平县4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及16所小学3~6年级的所有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9 732份,收回有效问卷9 470份,有效回收率为97.31%。其中小学生4 350名,初中生2 245名,高中生2 875名;男生4 804名,女生4 666名。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依据王声湧提出的伤害诊断标准[4]:(1)经医院诊断为某一种损伤者;(2)由教师或医生对受伤者作紧急处置和看护者;(3)因伤休学0.5 d以上者。

1.2.2 调查方法

经预调查后制成统一的调查表,调查员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学员、连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人员组成,在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按统一要求、标准及方法进行调查。收集2005年7月-2006年6月间中小学生在学校运动时跌伤、碰撞伤发生情况。

1.3 统计分析

调查表经审核合格后,采用EpiInfo 2002版建立数据库,双人2次录入,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中小学生运动伤害的报告率为21.45%,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为19.98%,18.98%,2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2,P<0.05)。男生报告率为29.23%,高于女生的13.44%(χ2=350.17,P<0.01),不同学习阶段男生运动伤害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0.05)。见表1。

2.2 运动伤害的发生原因和时间 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依次是同学不小心、没有做好准备运动、场地不好、未熟练掌握技术、其他、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恐惧心理等,依次占32.99%,20.43%,17.18%,13.84%,10.54%,6.25%,1.62%。运动伤害以下午(39.93%)最容易发生,其次是上午(27.38%),中午(17.77%)和晚上(4.19%)相对较少。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2.3 发生运动伤害的活动类型 发生运动伤害时的活动类型主要以球类运动(43.72%)和跑步(20.78%)居多。球类运动造成的运动伤害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增加的趋势(χundefined=14.82,P<0.01),跑步造成的运动伤害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的趋势(χundefined=73.88,P<0.01)。男生以球类运动(55.34%)和跑步(14.96%)为主;女生以跑步(33.81%)和球类运动(17.70%)为主。见表2。

2.4 受伤部位 中小学生运动伤害的部位以手指/脚趾(32.05%)、下肢(31.71%)所占比例较大,其他依次是上肢、头颈部、多部位、面部、躯干等,依次占12.80%,7.83%,7.14%,4.63%和3.84%。

2.5 运动伤害类型 绝大部分的运动伤害均是由于自己(49.73%)或者别人(32.64%)无意造成的,别人故意(7.34%)和故意自伤(1.58%)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别人故意而造成的运动伤害,有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的趋势(χundefined=71.72,P<0.01);相反,无意自伤所占的比例,有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上升趋势(χ2趋=93.43,P<0.01)。见表3。

2.6 运动伤害造成的社会负担

2.6.1 医疗费用 发生运动伤害的2 031人中,201人(9.90%)需要住院/门诊处理,395人(19.45%)经由校医处理,958人(47.17%)经由自己/他人处理,316人(15.56%)没有任何处理。平均每例运动伤害花费1 318.7元。

2.6.2 缺勤 发生运动伤害的2 031人中,5.47%(111/2 031)需要住院,共累计住院751 d,其中48.65%(54/111)住院1 d以上,最长1例住院110 d。444人运动伤害后共休息2 079 d,334人(75.23%)休息1~3 d,最长1例休息120 d,平均每例运动伤害学生缺课1.39 d。

2.6.3 失能情况 在发生运动伤害的2 031人中暂时性失能(活动受损或有不适感者)149人(7.34%),永久失能20人(0.98%)。

3 讨论

有研究报道,学龄儿童伤害约有10%~25%发生在校园或学校周围[5],发生在学校的伤害因运动受伤占半数以上[6]。此次对连平县9 470名中小学生的运动伤害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运动伤害报告率较高(21.45%),提示运动伤害已成为严重影响中小学生健康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学校体育运动的障碍。

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运动伤害具有以下流行病学特点: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发生运动伤害,男生报告率是女生的2.17倍;不同学段男生运动伤害报告率均高于女生,与国内外报道的伤害性别、年龄分布模式相一致[7,8],这和男生生性好动、活动频率高、活动范围广、运动强度高,更喜欢有刺激性的运动(如篮球)以及家长与教师对男孩和女孩教育和保护方式不尽相同有关。因此,运动伤害的预防重点应该放在男生身上。运动伤害发生率有随年龄增加逐步上升的趋势,主要是高中生参与运动的频率和难度增加,而初中生稍低于小学生,可能与其识别危险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增强有关。运动伤害的原因主要有不小心、没有做好准备活动、场地不好和未熟练掌握技术,且运动伤害多发生在球类运动和跑步时,提示在进行球类运动或跑步时,要加强安全教育,平时多对运动场地进行检查,及时维修运动场地,不要在非运动场地踢球、跑步,在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充分热身),在未熟练掌握技术的时候,动作幅度不要太大,要参与适合自己年龄、体质特点的运动。

运动伤害严重威胁中小学生的健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伤害的社会经济损失包括早亡、残疾、缺勤或休息、直接医疗费用等。预防和控制运动伤害的原则是消除一切可能发生运动伤害的隐患,如果认真采取科学的方法,伤害不仅可以预防和控制,而且效果是立竿见影的[9]。

摘要:目的了解中小学生运动伤害现况及其造成的社会负担,为学生运动伤害预防提供资料。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连平县4所中学及16所小学共9470名学生,对其过去1 a中的运动伤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为21.45%,男生(29.23%)高于女生(13.44%,P<0.01)。运动伤害主要发生在下午(39.93%)进行球类运动(43.72%)时。以同学不小心(32.99%)、没有做好准备活动(20.43%)造成的以手指/脚趾(32.05%)和下肢(31.71%)伤为主。9.90%的运动伤害需要住院/门诊处理,平均每例运动伤害学生缺课1.39 d,暂时性失能占7.34%,永久失能占0.98%。结论中小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率高,其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加强运动伤害的预防与控制非常重要。

关键词:运动,创伤和损伤,患病代价,身体部位,学生

参考文献

[1]RICHARD JB,CAROLYN EF,XATHARYN.Reducing the burden ofinjury.2nd ed.Washington:Nat Res,1999:41-43.

[2]PETER B,GORDON SS,SUDAN PB,et al.Injury preventi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epidemiology,surveillance and policy.NewYork:Oxford,1998:4-5.

[3]王声湧,郭畅,张贵云,等.广东省四城市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现况及其社会经济损失.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34(4):203-205.

[4]王声湧.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98,4(3):299-300.

[5]de SIMONE EJ,GOLDMAN L.Safety makes sense:A program to pre-vent unintentional injuries in New York City public schools.J SchHealth,2001,71(5):180-183.

[6]PHELAN KJ,KHOURY J,KALLKWARF HJ,et al.Trends and pat-terns of playground injuries in United State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Sch Health,2001,71(5):180-183.

[7]李湘生,宣英琴,朱敏,等.中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3):146-149.

[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World Health Report.Geneva,WHO,1999:45.

学生运动伤害 篇9

学生运动伤害成为影响学校体育开展的绊脚石,严重影响学校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1]。一些学校特别是中小学,为避免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往往采取减少或取消体育活动、降低体育项目难度等方法来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2]。新疆地处中国西北部,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学校体育软硬件条件参差不齐,发生运动损伤的机制亦有其特点[3]。为保障新疆学校体育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有必要开展有关新疆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学生运动伤害的相关研究,为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方案提供指导。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新疆的初中生和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选择了乌鲁木齐(乌鲁木齐第十三中学、乌鲁木齐实验中学)、伊犁(伊宁市第十三中学、伊宁市第三中学)和喀什(喀什市第二十中学、喀什市第四中学)的6所学校,每个学校各50人,男女各占一半。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在CNKI上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加强对新疆各地区学校体育开展的认识。

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的需要,参考相关文献问卷,自行编制问卷“新疆不同地区中学学校体育开展现状及学生运动伤害问卷调查表”,本次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初中和高中、男女比率均为1∶1,收回问卷289份,有效问卷241份,回收有效问卷率为80.3%。

3. 访谈法

通过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对12名体育专业教师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为问卷的有效性、体育教师情况及所在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数据统计软件对此次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学校体育开展现状调查

乌鲁木齐、伊犁、喀什地区6所调查学校对每天组织体育课外活动全部持肯定态度。由表1可知,新疆不同地区每天课外时间在15'—30'的占50%,其次是15'以内和31'—45'的各占33.3%和16.7%。

由表2可知,新疆不同地区初中学校体育课开设的主要内容是田径、足球、排球,由于不同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因素不同,喀什地区的体育课开设内容较少,产生教育差距。此外,新疆高中阶段每个地区体育课相比初中教育阶段开设内容逐渐增加,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自治区省会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教育的投资[4]。据统计,新疆不同地区中学体育课器材处于严重缺乏状态,每节课使用球数平均在2—15个,每节课的用球数量直接影响学生的练习次数,大大降低了上课效率。

2. 学生参与体育情况

由表3可知,新疆不同地区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受伤率较高,受伤部位比率依次为踝关节、手腕等。据调查统计,学生的受伤原因主要来自场地、器材,其次是自身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动作技术不规范)。

3. 学校体育教师情况

由表4可知新疆不同地区中学体育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平均每个学校3个体育教师,且以男性为主,教师学历集中于本科,占70%。据调查,体育教师由于课时较多,几乎没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导致科研能力较低,上课大纲全部来自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教材。

五、结论

(1)新疆不同地区中学(本次调查学校)对每天学生参与体育课外活动全部持积极态度,但态度坚定,实际行动不突出,学生每天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远远低于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每天锻炼一小时要求。

(2)新疆不同地区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为田径、足球、篮球和排球,且随着学龄上升,学生所学内容增多,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球类器材严重匮乏,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3)学生参与体育课受伤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足球课的场地、器材不达要求,导致学生踝关节受伤率较高。

(4)新疆不同地区中学体育教师处于严重匮乏状态,学历集中在本科且以男性为主,体育教师课时较多,科研能力较低,教学大纲全部来自教材。

六、建议

1. 学校方面

(1)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使学生有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意识。

(2)体育器材是限制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加大体育器材的投资力度,定期对运动场地进行维修,降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受伤率。

(3)学校相关部门应延长学生每天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学生压力。

2. 教师方面

(1)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正确而有效的方法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思想上和体育技能上走向更高的台阶。

(2)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教师应合理安排教材教法,不要只限于课本内容,应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体育教师应以学生安全为首位,采取合理的教学组织,顺利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

3. 学生方面

(1)学生应严格按照教师要求参与体育活动,做好准备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2)学生应加强参与体育活动的风险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宋在国.高校运动伤害事故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2]张佳,马志云.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15):32—34.

[3]丁璐,崔江丽.新疆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5):8—11+18.

学生运动伤害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2011—2012学年度北京市在校中小学生和中专生。按照城郊、学校类别,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 考虑到学校的代表性, 每个区县各随机选取了2所小学、2所初中和2所高中进行调查。根据实际情况, 分别在朝阳区和顺义区各随机选取2所打工子弟小学, 在石景山区、丰台区、顺义区和延庆县各随机选取1所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调查。选中的每所学校中, 从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的全体同学作为调查对象。本次实际调查了16个区县104所中小学校, 其中小学36所 ( 含打工子弟小学4所) , 初中32所, 高中32所, 职业高中4所。向17 086名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16 680份, 有效率为97. 62%。其中城区6 447名, 郊区10 233名; 男生8 185名, 女生9 495名。

1. 2方法本调查为横断面回顾性研究。2012年9月1—30日, 回顾调查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期间在校中小学生发生的伤害事件。调查使用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2011—2012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伤害发生及伤害相关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近1 a内伤害发生情况、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等。本文主要分析运动过程中的伤害及其相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小学一 ~ 四年级学生调查问卷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填写, 小学五年级及以上学生由学生现场填写。

1. 3伤害事件的界定符合以下两条之一, 即可判定为伤害: ( 1) 经医疗单位 ( 医院、校医室等) 诊断为某一类损伤。 ( 2) 因损伤请假 ( 休工、休学、休息) 1 d以上[4]。

1. 4统计分析使用SPSS 19. 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百分率对学生运动过程中的伤害及相关行为现况进行描述;采用u检验、χ2检验等方法, 分析不同特征的学生运动伤害及相关行为差异。检验标准为α =0.05。本研究采用的伤害发生率为人次率, 计算公式为:

2 结果

2. 1 中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情况

2. 1. 1发生率16 680名调查对象中, 共有1 650名学生发生伤害2 146人次。其中有441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伤害505人次, 占伤害总人次的23.53%, 运动伤害发生率为3.03%。其中城区为3.72%, 郊区为2. 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u =4. 15, P <0. 01) ;男生为4.02%, 女生为2.0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u= 7. 33, P < 0. 01) ; 城区男生运动伤害发生率高于郊区男生、城区女生、郊区女生 ( u =3.23, P <0.01) 。

小学一 ~三年级运动伤害发生率为1.28%, 小学四 ~六年级为2.47%, 初中为3.91%, 高中为4.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u =9.63, P <0.01) 。运动伤害发生率, 高中生高于其他年级学生 ( u =6.74, P <0.01) , 高中男生高于其他年级男生 ( u =7.53, P <0.01) , 中学女生高于小学女生 ( u =2.99, P <0.01) 。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发生率/%。

2. 1. 2伤害类型、性质及受伤部位中小学生运动伤害中, 伤害类型 构成前5位为跌倒/坠落 ( 78.42%) , 打击/与人或钝物撞击敲击伤 ( 10.89%) 、锐器伤 ( 3.56%) 、溺水或近乎溺水 ( 1. 58%) 、动物致伤 ( 1.19%) 。伤害性质构成前5位为扭伤、拉伤或脱臼 ( 40. 59%) , 擦伤或浅 表伤 ( 33. 66%) , 骨折 ( 13.47%) , 割伤、咬伤或开放性伤 ( 3. 17%) , 震荡伤 ( 1.19%) 、器官系统伤 ( 1.19%) 。学生运动中受伤部位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手部/脚部 ( 42. 77%) 、下肢 ( 27.13%) 、头面部 ( 10.10%) 、上肢 ( 8.91%) 、多部位伤 ( 3.76%) 。

2. 1. 3伤害发生时的情况见表2。

注: ( ) 内数字为发生率/%。

调查结果显示, 505人次运动伤害中, 365人次发生在学校 ( 72. 28%) , 140人次发生在校外 ( 27.72% ) 。发生地点前5位的依次是校内操场、体育馆 ( 341人次, 占67.52%) , 校外体育运动场所 ( 53人次, 占10.50%) , 社区 ( 35人次, 占6.93%) , 家中 ( 27人次, 占5.35%) , 马路、街道 ( 15人次, 占2. 97%) 。另外, 还有11人次运动伤害发生在楼道中, 9人次运动伤害发生在教室内。

城区学生在校内操场和体育馆、校外体育运动场所、社区中运动伤害的发生率均高于郊区学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家中、马路、街道、楼道中运动伤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1. 4运动伤害治疗情况505人次运动伤害中, 到医院/校医室就诊的377人次 ( 74.65%) , 住院治疗20人次 ( 3. 96%) , 自行处理且 未再就诊39人次 ( 7.72%) , 未进行任何处理69人次 ( 13.66%) 。

截止到2012年8月31日, 有454人次 ( 89.90%) 已经痊愈, 42人次 ( 8. 32%) 尚在治疗中, 2人次残疾 ( 0.40%) 。505人次运动伤害病例共休息2 982 d, 次均休息5.90 d; 缺课1 145.5 d, 次均缺课2.27 d。

2. 2 运动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 见表 3。

注: ( ) 内数字为发生率/%。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 有35. 25% 的中小学生从不 /很少进行运动前热身;45. 39% 的学生在参与滚轴溜冰、滑板车、滑冰等运动时从不/很少佩戴护具; 14. 06%的中小学生曾经到过无人管理的场所游泳;17.58%的中小学生曾经到过无人管理的场所滑冰;30.76%的中小学生曾经在无人管理的场所轮滑。其中男生从不/很少佩戴运动护具, 到无人看管的场所游泳、滑冰、轮滑等危险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女生。郊区学生从不/很少进行运动前热身, 从不/很少佩戴运动护具, 到无人看管的场所游泳、滑冰、轮滑等危险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城区学生。

3 讨论

运动伤害主要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的各种软组织、骨关节的急慢性损伤[5]。研究表明, 美国、加拿大等国每年有大量的青少年因运动伤害而接受治疗, 运动伤害严重阻碍了青少年进行体育运动[6,7,8]。国内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伤害发生率在8. 49% ~ 33. 67%, 是学生伤害的主要原因[9,10,11,12,13]。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北京市中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为3.03%, 占伤害总人次的23.53%;505人次运动伤害中, 到医院/校医室就诊的377人次 ( 74.65% ) , 住院治疗20人次 ( 3. 96% ) ; 造成残疾2人次, 次均休息5.90 d, 次均缺课2.27 d,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与学习生活。有研究表明, 约8%的青少年因为害怕运动伤害而拒绝参加运动, 预防运动伤害应作为促进青少年健康优先考虑的公共卫生问题[14]。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和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 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运动的行列, 学校操场、运动馆不再是学生唯一的运动锻炼场所, 更多的学生来到社会运动场地进行体育活动, 这些场地和运动器材的安全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运动安全。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运动伤害25. 75%发生在校外体育运动场所、社区、家中以及马路、街道, 解决校外运动场地和运动设施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预防控制学生运动伤害的重要内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505人次运动伤害中有15人次发生在马路、街道, 有11人次运动伤害发生在楼道; 而中小学生曾经到无人管理的场所游泳、滑冰、轮滑的报告率分别达到14.06% , 17. 58% , 30. 76% 。在这些不适宜的场所进行运动不只是影响学生健康, 甚至会危及生命。学生运动与安全教育亟待加强, 社区及社会场所的安全管理有待规范。

相关研究表明, 中学生运动伤害的32. 78% 是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引起的[15]。另外, 在运动中, 尤其是在具有一定速度变化、一定冲击力的运动中佩戴运动护具, 是保护运动者减少运动伤害发生、减轻伤害程度的必要保护性措施。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35.25%的中小学生从不/很少进行运动前热身; 45.39%的中小学生在参与滚轴溜冰、滑板车、滑冰等运动时从不/很少佩戴护具。研究者指出, 运动伤害高发的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学生体能下降, 运动基础差, 运动技能水平低, 体育运动协调性、柔韧性普遍较差, 运动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13]。超负荷运动、带伤运动、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就投入运动等现象多见于课外活动和各种比赛中[13]。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中学生运动伤害类型排在第1位的是跌倒/坠落 ( 78.42%) ;伤害性质排 在第1位的是扭 伤、拉伤或脱 臼 ( 40.59%) ; 受伤部位前2位的是手部/脚部 ( 42.77% ) 。这些可以通过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有效防护来减少和控制的。

学生运动伤害 篇11

上海首创的“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专项保障基金”,是由上海市教委在前期充分调研和专家论证基础上提出设想、由中国人寿公司研究制订的公益性基金。与目前较为常见的校园意外责任险不同,该基金提供了免责保障,以意外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为依据,不涉及对学校及学生的责任认定。凡是参保学校组织的体育运动,无论是体育课、体育比赛、体育活动还是体育训练都将得到有效保障。根据这一方案,保障范围涵盖意外身故、猝死、伤残、医疗费用等各项内容(伤残五十万元、身故二十万元、医疗费用十万元并含医保外五万元),且保额能够切实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据悉,当年已参加中国人寿校园意外险的学校无需额外缴纳费用,未参加的学校可按每生每年两元的标准自愿筹集资金加入。相关单位还将定期对基金进行评估,并依据赔付情况及时调整收费与赔偿标准。

上海市教委负责人表示,市教委还将继续探索建构校园体育运动伤害的综合预防和处理机制,将通过编制《中小学体育教学与健身安全指导手册》、建立第三方处理机制、建立学校体育设施的安全检查制度等措施,为青少年学生充分参加体育运动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有序的空间,为学校组织阳光体育运动解除后顾之忧。

安全运动远离伤害 篇12

热身, 体育运动前的必要准备

糖友锻炼除了运动本身外, 热身和放松必不可少、非常重要。开始锻炼前要进行一次彻底的身体检查, 包括血压、肾功能、眼睛、足部、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脏等。如果血糖过低, 那么就需要加餐。同时, 运动前要进行身体的预热, 并进行一些伸展运动。预热可以选择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步行, 使心脏和肌肉进入“工作状态”, 之后就可以进行柔和的伸展运动, 以使关节和肌肉变得有弹性。僵硬的关节和肌肉很容易受伤。

轻松、持久、稳定的锻炼可以为你赢得健康, 否则, 目标定得太高, 或进行激烈的运动容易让你坚持不下去, 甚至受到伤害。通常建议逐步提高运动量, 例如开始每次步行10分钟, 等到第二周就可以增加到15~20分钟, 同时饮食、药物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结束锻炼时, 要使身体逐渐地冷下来。逐渐地减慢运动, 直到呼吸变正常为止, 然后再进行一组伸展运动, 热身后肌肉会更加容易伸展。

有调查表明, 八成以上的运动损伤是由于突然增加运动量造成的。在进入正式的体育运动之前, 要循序渐进地做好热身活动。这样, 就能使身体各关节、肌肉的柔韧度增加, 也能使心脑血管紧张度变得适合运动;并能使人对自己的体能状况“心中有数”, 以便适度掌握运动量和强度。也只有这样, 人们才能在激烈的运动中不容易受伤害。

糖尿病患者安全运动小细节

运动前后都要测血糖。运动前监测防低血糖。如果运动前血糖在4.4~5.5毫摩尔/升之间, 应进食甜食或甜饮料等碳水化合物后再运动, 否则极易发生低血糖。若是运动持续时间较长, 每隔30分钟应监测一次血糖, 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同时, 运动后监测评估效果。做完整理运动后即可监测血糖, 测前饮水不会影响血糖结果。如果运动后血糖几乎没有变化, 说明应加大运动量;若出现低血糖反应则说明运动过量。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宜餐后进行。运动宜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后进行。因为餐前锻炼身体有可能引起血糖波动, 既会因延迟进餐造成血糖过低, 又可因没有服药使血糖过高。而餐后血糖相对平稳, 适合运动健身。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宜每天坚持。每日坚持适量的运动, 常可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运动需要消耗能量, 既可减轻体重, 又可加强糖的利用, 从而减少血中葡萄糖的蓄积, 达到降糖的目的。

备点糖果。运动消耗能量, 血糖会降低, 有些糖友可能出现低血糖。因此, 运动前准备些甜食、糖果或果汁, 有备无患。

不打胰岛素。运动会加快身体对胰岛素的吸收, 运动前打胰岛素很可能出现低血糖。

多喝水。无论是运动前、运动时还是运动后, 适量饮水, 保持体内的水分都很重要, 能预防血糖波动。

2型糖尿病患者当出现较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时忌运动。此时要严格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 因为稍有不当可能会造成血压升高以及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及下肢坏死等情况的发生。

有时, 生命不在于运动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运动, 像有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的人;有心或肾功能衰竭、严重视网膜病变、下肢大血管病变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均不能参与任何运动。尤其像频发室性早搏、严重心律失常的人, 更要卧床治疗, 严禁运动, 否则对身体的伤害是致命的。

同时, 有肺病、哮喘等严重呼吸道疾病, 或肝病等严重传染性疾病的人最好也不要做运动。运动中呼吸加快, 很容易诱发疾病。这时候运动对身体伤害极大, 而且传染性疾病也不适合到公共场所运动。

此外, 很多人工作压力大、休息不好、经常熬夜, 身体总处于疲劳状态。如果这时候再去再去运动, 疲劳运动的结果, 便造成体力不支。

如果感觉身体状态不好, 非常疲劳, 休息后仍然身体不适, 此时你的身体最需要的不是运动, 而是充足的睡眠。

有糖尿病的人, 体能消耗得快, 所以, 不能做长时间的运动。糖尿病人比较适合小运动量、小重量的运动, 像举轻量杠铃、做做保健操等, 但时间要控制好。

刚分娩过的女性先别急着运动, 产后采取运动方式恢复身形是必要的, 但是必须要在体息1~2个月, 之后再进行运动, 而且运动强度要小, 以小重量、小运动量的无氧运动为主, 适当做一些器械练习, 强度逐渐加大。

另外, 大病初愈的人, 也需要静养, 1~2个月才能运动, 否则身体没缓过来, 容易受伤, 而且伤口容易在运动幅度过大或过于激烈的时候裂开, 再愈合就很难了。即使伤口愈台了, 运动的时候也要小量、小动作, 避免伤害。

运动损伤后如何正确处理

运动时出现损伤, 如感到局部疼痛, 活动受限, 外关节部位异常活动、畸形、肿胀、皮下淤血时, 应考虑有骨折发生, 须马上到医院就诊, 切莫自行处理。

出现运动损伤时, 要正确诊断, 根据受伤的情况进行处理。如果是急性软组织损伤, 一般采取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限制活动等措施。慢性损伤需要医生给予系统治疗, 制定出一套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

运动时最好穿运动衣和运动鞋, 可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锻炼要循序渐进, 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要日积月累, 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锻炼效果。

避开场地不平、过硬、过滑, 地面碎石杂物较多, 器械老化的运动场所。

锻炼时集中精力, 不要让别人分散你的注意力, 更不要漫不经心, 边练边聊。

运动时做好自我监测。经常对健康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 适时调整运动处方和锻炼计划, 防止过度疲劳, 避免发生运动损伤和低血糖。

上一篇:酒店的员工激励措施下一篇:薪酬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