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教学系统

2024-10-08

适应性教学系统(通用12篇)

适应性教学系统 篇1

一、背景

由于适应性教学系统面对的学习者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学习目标、兴趣偏好和认知风格等, 因此教学系统应当具有针对不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的功能。这就要求系统能提供与其学习能力相适应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 教学策略为其实现提供了可能。

适应性教学策略是指通过环境和教学形式的改变来适应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的一种个性化教学策略[1]。而学习者持续学习的特征和能力是有差异的,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系统必须要不断对其进行知识、能力和特征等方面的诊断, 从而及时把握学习者学习的动向。

二、适应性教学策略实现模型

适应性教学策略实现模型它的适应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学习者入口。首先确定合适的学习起点, 即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 教学系统能根据历史记录和能力的计算, 选择学习者没有掌握或是还没有学习过的教学内容。其次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 系统根据估测的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认知风格, 选择最合适学习者的内容呈现方式。第二, 教师入口, 包括浏览学习者的信息功能、实体的修改功能、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修改等功能;克服传统的预先设定教学策略的缺陷, 有经验的教师可以自己进行教学策略的录入工作, 从而使教师模型中的教学策略库得以不断扩充。

适应性教学策略实现模型包括两个入口、推理机, 涉及到四个部分。四个部分分别为学生模型、诊断性测试与评价模型、教师模型、领域专家模块[2]。整个过程要进行两次适应性选择, 见图1。

1. 学生模型:

反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情况, 而且还能详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认知能力, 从而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用它记录学习者的静态信息、动态信息以及评价和错误信息。学习者的静态信息包括学习者的个人资料, 比如姓名、学历、偏好等等, 存储于客户端;动态信息中记录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信息, 如掌握知识的程度等, 存储于服务器端。它动态跟踪学习者的兴趣, 提取并记录教学资源, 并为构建学习者模块提供学习者特征, 也为诊断案例库提供了资源。

2. 诊断性测试与评价模型:

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学习者当前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 为实现教学策略的适应性提供调整参数。

3. 教师模型:

主要解决如何组织教学内容的问题, 即如何教的问题。

4. 领域专家模块:

包括教学材料、教学资源等。教学资源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 (图像) 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充足的教学资源。

5. 适应性教学策略生成:

自适应学习者起点的确定, 是宏观教学策略适应性生成。根据学习者基本信息及教学目标要求, 对教学资源进行初始编列。图中标记为1。

6. 适应性教学策略调整:

微观教学策略适应性调整。根据学习者测试成绩, 结合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的自适应提高, 对教学策略进行修改。图中标记为2。

7. 推理机:

是一组用来控制和协调整个模型的方法、策略的程序, 它根据生模型的输入数据 (例如学习者个人信息、学习情况、测试信息等) 、教学策略、领域知识的内容, 利用教学策略库中的教学规则, 按一定的推理机制 (比如规则指向型推理机制) , 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以此来决定下一步的教学行为, 实现对教学或学习路径的控制。它是教师模型的核心, 是教学策略适应性调整的关键。

三、工作过程

学习者进入适应性教学策略实现模型, 首先进行初始化信息。系统初始化对象根据收集到的基本信息, 对学习对象以及教学环境、教学策略的生成、基本评价反馈等基本模块进行默认初始化操作, 如果系统没有收集到相关信息, 则设置为缺省。然后进行认知能力测试 (比如, 测试测试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判断学习者是否需要学习导航) , 由此也得到适应性选择所需要的数据信息, 存入学生信息库中, 根据这些数据和课程知识结构信息就可以调整学习者课程的学习顺序和内容以适应不同的刚进入学习的原始用户, 这是适应性的第1步。随后, 在学习者按初始调整过的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将会体现学习者的个人偏好, 而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也在不断的提高过程中。学习完一段知识点以后, 进行诊断性测试, 进一步对学习者的学习顺序进行细化的调整, 主要是要针对刚开始的课程排序的不精确性进行改进, 并在此过程中动态地记录和更新学习者信息库中对学习者知识掌握程度的记录数据, 这是适应性的第2步。学习者测试完的评价与错误案例可以放入评价和错误模型中, 作为案例有利于进行教学推理[3]。

教师通过人机界面进入系统, 通过适应性教学策略编辑工具自行添加自己实践成功的教学策略, 修改甚至删除一些对于现在教改下不适用的教学策略, 那么系统的灵活性、高效性就会提高。当然这里考虑的教师都是一线教师, 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 排除教师随意进行教学策略修改的可能性。

四、适应性教学策略的生成规则

教学策略的生成规则是以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各个知识点的学习成绩及学生的学习偏好为生成条件, 从而确定下一步的教学策略, 该规则为系统指导学生学习提供了标准。主要包括适应性导航、适应性内容的呈现和适应性测试[4]。

1、适应性导航

在适应性超媒体系统中, 领域知识是通过非线性方式组织的, 学生很容易会"迷航"。适应性导航是一种适应性的学习方式, 它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进度等, 提供适宜的学习内容, 必须能解决学生该选择哪条学习路径进行学习、如何返回到开始学习的地点的问题。它是通过设计开始学习一个新知识点的算法实现的:当学生到达一个知识点的末尾时, 他直接单击"下一页"按钮, 系统将决定学生下面要学习的材料。这个材料可以是一个小结、测试或开始一个新的知识点。如果学生决定选择下一个知识点, 系统展示给学生一个主题的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标明哪个知识点已掌握、哪个知识点需要重复, 哪个知识点可以现在开始学习了。

2、适应性内容的呈现

学生与系统的交互主要是与领域知识内容的交互。然而。在适应性系统中, 内容不是事先写好的, 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需要同样的内容, 所以内容需要动态生成。系统动态决定需要展示多少材料的方法是, 当系统认为页面内容足够多时, 就会强制进行换页。这样系统能动态换页, 且可对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页面。而且, 要按照学生的需要动态创建页面;并且不准备在开始主题时就设计好所有的主题, 而是希望一开始学生与开始主题的交互影响到后来主题的生成。

3、适应性测试

给学生的测试也是动态产生的。测试中的每个问题由系统从数据库中抽出, 数据库中的每一个问题要被测评, 看是否适合在当前的测试中出现。系统考虑的因素有:问题是否有适当的难度等级;是否覆盖了相关的知识点, 相应的知识点是没有被掌握但又是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当学生的测试完毕, 系统压迫反馈学生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的信息;但不告诉学生回答错误的答案, 而且会建议学生重新阅读相关的材料, 而回答错误的问题将会在将来的测试中再次呈现。

小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适应性教学策略的定义、实现模型及其工作过程, 并简单介绍了适应性教学策略生成规则包括的三个方面。

参考文献

[1]、Singh, J.A.P.;Govindan, V.K.;Sebastin, M.P.An IntelligentLearning Strategy for Managing Usersapos.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Multimedia Applications.2007:145~154

[2]、王陆, 冯红.探索基于教学过程的ITS系统模型.计算机工程[J], 2000, (5) :44~46

[3]、杨健, 杨邓奇, 秦祖启.智能教学系统中基于案例推理的教学策略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J], 2008, (8) :4006~4008

[4]、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8~24, 91~93

适应性教学系统 篇2

根据教材,的确分清什么是系统的动态性,什么是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有些老师干脆把系统的动态性默认为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这就完全错了。

系统的属性,很多,只要你说出来,有道理,都是系统的属性:如层次性、非加和性、多样性、秩序性等等。不同的属性,从不同角度解释系统,针对性有所不同。

动态性,主要是说系统随时间变化的一种属性,有些书把它称“时变性”,一个意思。把电风扇看成一个系统,一方面,这个系统随时与所处的环境存在物质与交换,电风扇的微观结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如塑料构件的老化、铁质构件的老化,都是动态性的表现;另一方面,系统是有一定功能的,存在一定的输入与输出,电流输入,产生风、热量,在这个过程中,零件之间由于相对运动而产生磨损,与原先的系统,略有变化,这也是动态性。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主要是指系统保持和恢复原有特性能力,泛指一个系统在环境中的生存的能力。有些系统,其环境适应能力强,当然有些差。还是电风扇为例,如果制造商使用劣质塑料、劣质钢材,那么这个电风扇的保持原有特性的能力差。

构建“适应性”课堂教学 篇3

随着课改的持续深入和教学反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课堂中需要的是充满创造力的鲜活个体;强调的是学生已有经验、正进行经验和可能最终成为学生自身一部分的经验在教学上的重要价值;通过教学,应该使孩子的大脑充满疑问,懂得怎样去思考问题以及面对问题如何寻找答案……为此,我在教学中着力构建“适应性”课堂教学,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载体。现在普遍认为,适应性教学是指让在成就动机、学习风格、能力倾向、先前经验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的众多学习者达到共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策略,强调教学起点要建立在深入了解学生差异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教学组织也要有助于学生个体认知结构的优化,要积极关注生成资源并加以智慧运用。

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评价

如今,课堂教学与评价机制同步进行并一体化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所以,我们不仅重视对学习过程和知识达成度的评价,同时重视对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课堂参与度和实践能力的多角度评价,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表达和应用并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同时,不仅关注对教学结果的判断,更在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潜在状况和进行状态,及时判断学习的动态过程,调整教学进程。

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实践

为了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首先精心设计富有趣味性、新颖性、艺术性的学习情境,使知识的掌握成为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然后不断创设积极的认知环境,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如游戏、课内外实验、网络交流以及社会调查等,让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特点拥有张扬的空间并得以实现。

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差异

课堂教学还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学习偏好等来组织有效教学。

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互动,引导学生相互质疑答疑,反思借鉴,实现多向交流与教学互动。

捕捉生成资源。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预设目标的达成,更要安排好充分的弹性空间和留白空间,及时捕捉动态生成的各种资源,以适应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进程。

实施分层教学。针对班级授课制下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多样性的学习差异,将学习目标和练习题分为A、B、C三层,每一层代表着某一级的学习水平和深度,学生可以从教师所提供的多层学习任务和练习题中自主选择。当然,这样的“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不同类型的知识时,可以选择不同的目标层,以适应个体发展的需要。

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关注成功

教学中不难发现,有的学生善于应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的学生善于对信息做出主动的加工来进行理解,还有的学生善于通过直接经验来理解信息。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供与所学内容相联系的实际经验,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组织和加工,从而给学生创造空间,让他们更自由地翱翔于知识的海洋,去发现、探索、领悟,体验成功的快乐。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

适应性网络学习决策系统 篇4

1 决策系统图及功能说明

1.1 适应性网络学习决策系统

基于Internet的网络学习决策系统是一种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典型Internet应用。客户端主要用来作为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工具,常用的客户端为浏览器。主要的逻辑计算和数据存储在服务器端实现。服务器常常是并发的、异步的。

图1是基与网络学习决策的系统结构图,用户通过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决策请求,WEB服务器接受请求后,调用数据库中用户信息和知识库中知识信息,对学生模型进行初始化;根据学生模型的参数,WEB服务器再调用知识库中的学习策略,给出学习模型中与用户相对应的学习策略,并通过对象调用数据库中的推理规则推出学生模型的参数,WEB服务器将根据学生模型参数找到与决策模型向匹配的决策,然后用户端获得HTML文档形式的决策项后表现给用户,并将用户新信息返还给服务器,以便进行下一步决策。当决策结束后,得出的用户表现信息和用户决策信息将用于更新学生模型和决策模型,同时将各个参数存入数据库的用户信息和决策资料里,以备下一次进行决策。

1.2 系统的功能说明

网络学习决策系统由5个模块组成,即由知识库、数据库、知识获取、推理机及人机交互界面。知识库中储存学习(教学)知识信息、学习或教学策略、教学经验、推理规则,它是推理机制的基础;数据库中储存用户信息、各种试题、教学评估资料、决策资料;推理机是控制、协调整个决策系统的,并根据当前数据库中学习者的信息、教师的教学信息,应用知识库中的知识按照确定的推理规则进行推理;知识获取部分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内容进行修改、删除或扩充;人机交互界面是用户与计算机对话的媒介,由注册或登陆及身份选择、内容选择、方式选择等几部分组成,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系统是否真正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因此可以看出决策系统实现了以下几个功能:

1)网络学习功能:是本决策系统一个重要思想,学习者通过网络学习子系统,根据自己本身的实际情况在系统的辅助下选择不同的方式学习:独立学习、在线协同学习、听课学习。

2)网络教学功能:教师通过网络教学系统里的可视化界面编辑器对教学设计策略库、教学模版库及媒体进行有效的修改、扩充。

3)检测功能:在线检测子系统是由身份确认库、试题库及抽题策略库构成。身份确认库中确定有该用户的信息后,通过在线检测子系统它会自动生成一套符合用户身份的试题给用户做,进行在线检测,然后把用户新的信息再次输入到数据库中进行更新。

4)决策功能:通过检测功能的检测后,系统把用户新的信息输入到Web服务器里与学生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在与决策模型中相匹配的决策,通过WEB服务器调用在把信息以HTML文档形式显示给用户看。

2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1)贝叶斯网络是一种有向无环图,其结点代表了人们所关心的变量,结点之间的连接代表了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变量间影响的程度由网络中依附在父—子结点上的条件概率来表示。

学生模型的作用就是为系统提供关于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准确信息,以便教学策略部分能够及时、准确做出决断,并从决策模型中给出相应的决策,返还给用户。

利用贝叶斯网络来建立测试项与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更新来达到不断了解的目的。学生对于某种技能的掌握程度采用技能水平上的概率分布来表现。这里给出了贝叶斯建模方法,通过限制学生的模型表现知识的复杂性和用来建立学生模型的概念网络的复杂性,使得网络的更新时间可以与输入数据项的数据量呈线性关系,需要拥有的先验知识的数量也减少了,同时对于输入项来说,也可以模块化处理,以便于添加或删除不必更改模型参数或算法。

我们将每个学习者从几个方面进行抽象为一个特征向量,每一维分别对应一个因素,利用结点的各属性之间的条件依赖关系和样本得出的条件概率,得出联合概率后,就可以对属性的后验概率进行更新;图2是抽象出来的学习者的贝叶斯网络结点图。

其中:1性别;2年龄;3学历;4身份;5所处行业;6学习内容;7认知规律;8应用型知识;9理论型知识;10图形动画知识;11提示语反馈;12结论性展示;13多媒体方式展示;14知识型策略;15能力型策略。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不同身份的学习者由于自身的认识水平不同,因此系统就要根据模型来推理一下目前这个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如何,最后才能根据所测出认知水平的参数对应学习策略中的具体策略,以英语为能力型策略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更新步骤如下:

首先,简化方法在于把问题归类。将问题的难度分为几个等级,难度相近的问题归于一类,然后把答对某类难度问题的条件概率与可能的技能水平联系起来。通过把问题归入不同的类,使同类难度的问题都有同样的条件概率参数。

其次,把问题难度等级与技能等级联系起来,如有4个技能等级:高中、四级、六级、托福,则可有3个相关的问题分类如:四级、六级、托福。

最后,减少条件概率参数的方法是利用技能分类的过渡性:假如某用户已达到特定水平级,则理想情况他只能回答这一水平级以及低于这一级的所有问题。

失误率s和猜中概率g:s和g都是比较小的数字,如果我们选择问题有m个选项,则取g=1/m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如果g=0.25,s=0.1。考察四级题目如表2所示。

表1、表2中,第一行是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贝叶斯网络就是通过表1,推理学生技能在不同等级的概率分布。

S失误率——用户答错应知道问题的概率;g猜中率——用户答对自己所不知道问题的概率;现在给出从表中数据中提取决定决定技能水平的概率分布的等式;

表现数据e的条件下,用户等级的单一离散概率变量X为:

这里xj(=1…4)是特定的学生技能等级,e是某一个用户表现数据,P(e/X=xj)表示某一个难度的问题,在用户级别是xj的条件下,出现数据e的概率。P(e)表示对于特定难度的问题,表现数据e出现的概率。

由(3)、(4)两式构成贝叶斯推理公式,P(e|X=xj)由上表根据s和g的取值给出。

2)决策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活动,是人们基于自己的知识、经历、偏好等行为准则与手段进行探索、判断与决策的过程。现实生活中的决策往往是多准则决策,包括多目标决策和多属性决策,而本系统采用的则是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

考虑一个系统会对学习者进行据测问题的提示,通常采用学习态度u1、学习状况u2和学习方法u3这3个属性作为决策指标,设有5个方案xi(i=1,2,3,4,5)将被决策,并假定属性的权重向量为w=(0.4,0.4,0.2),决策者以区间数这种不确定形式给出了5个方案的属性值,其规划决策矩阵如表3。

为了对各方案进行排序,利用公式求出zi(w)(i=1,2,3,4,5)两两比较的可能度矩阵P,利用公式求得矩阵P的排序向量v,由排序向量V及矩阵的P的可能度,得到区间数zi(w)(i=1,2,3,4,5)的排序,即能表示出方案间的具有可能度的优序关系,则相应5个方案的排序为:

从而得出结论,x2的决策策略最适合学习者现在学习模型下的决策方法。

3 实验结果

本文对130名网络适应学习者进行了决策系统的测试,测试的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贝叶斯方法的正确率可以达到93.7%,本方法与其他方法的统计分析比较,发现不论在最高正确率,还是在同一个正确率要求下的错误率方法比较,贝叶斯方法都有一定的优势。

4 结束语

基于贝叶斯的网络学习决策系统中,系统会根据学习者的自身情况为其准备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进行辅助学习;当学习完成时,系统又会通过检测功能确定学习者新的认知水平,作为下一次登陆学习时为其学习准备依据,并向学习者提供进一步的决策意见。网络学习决策系统毕竟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知识系统,发展过程中尚存在未能解决的问题,如:系统的核心技术中数据库的推理机制等。

摘要:该文对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实现个性化学习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贝叶斯方法和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的适应性网络学习决策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实现的方法进行了初步说明。

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适应性策略 篇5

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适应性策略

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适应性策略 苑 爱 丽 ( 本 溪市第二十二 中学【 摘 要】 体 育教 学作 为 学校 基础 教 育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 是 搞好 其他 学 科教 学的重要 前提 基础 , 身为 中学体 育教师 , 只有 准确 审度现 阶段 体 育 教 学 的基本 现状 , 针 对存 在 的 问题提 出具体 化的 适应性 策略 , 才 能真 正 1 1 7 0 0 0 ) 师应深刻认 识到体育 教学本身 的重要作用 和对于学 生健 康成 长 、 发展的重要 意义 , 通过多种渠 道和多种方 式不 断提 升 自身 的教 学 能力和综合素养 , 同时 , 体育教师应依据不 同学习层次学生 的个 体 差异性开展分层教学 , 因材施教 , 使每位学生 的体育能力都能得 到 最大限度提高和发展 。第三 , 体育 教师必 须要不 断掌握 和提升 自 身的文化素养。虽然大多数体 育教 师都毕业 于体育 院校 , 具有 一 定的体育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 然 而居 于专业 限制 , 整体上文化 素 养都不高 , 使他们 的理论知识 、教学方法及思想交流沟通上都受 到 了较大程度限制 。 ( 二) 不断完善 中学体育教 学制度 现阶段 中学体育教学不够 规范 化 , 教 学 内容 较为 固化 、枯燥 , 发挥 体 育课 程的教 育作 用和 宗 旨 , 以推 进 中学教 育教 学的 最大化 发展 。 【 关 键词 】 中学 ; 体 育教 学 ; 现状; 适应 性策略 前 言 体育教学 是一 种有 计划 性 、针对 性 、组 织性 的特 殊 化教 育 活 动, 它不仅增强 了学 生 的身 体素 质 , 而且 也 培养 了学生 的竞 争 意 识、创新 思维 、归属感 、责任感和团结协作能力 , 在素质教育 中发挥 着无法替代 的重要作 用 。以下笔 者 分析 了 当前 中学 体 育教 学 现 状, 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 了针对性强 的适应性策 略。 现阶段 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同时课外 活动也缺乏 规范 的组织 和安排 , 这样致使 学生对 于体 育 学习和锻炼失去 了浓厚兴趣 , 无法 正确认识 到体 院教学的重要性 , 而无法养成 体育锻炼 的意识和习惯 , 严 重影响 了体 育教学事业 的 健康发展。要着实改变这样 的现状 , 就必 须不 断完 善体 育教学 各 项制度 , 进一步规范课 堂教学 , 调整 和完善教 学 内容 , 使 学生成 为 体育课堂中的真正主人。首先 , 应不断加大体育经费投入 力度 , 将 体育教学场地逐渐兴建和拓宽 , 体 育教学设 备购置齐全 , 为学生 提 供一个宽阔 、舒适 的教学环境 , 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 趣。其 次, 不断加大体育教学重要性 的舆论 宣传 , 使社会上各行各业都 能 支持体育教学的发展 , 同时 , 政府也应深刻认识到体育教学 的重 要 性, 加大资金投入 , 科学规划 和引导体 育教学 , 强化 对于 体育教 学 质量的督 管 , 为 中学体育教育事业 的发展创造先决条 件。最后 , 应 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 对 于体 育教师 的教学成 果进行 准确 、客观、 科学评价 , 制定规范 、合理 的体 育成绩 指标来 全面 、客观地 衡量 整 体体育教学质量 。 ( 三) 进 一步改革传统的教 学模 式 首先 , 应不断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 探索全新 的体育教 学 模 式。教育改革的明显特征就是将传统教师 占主导地位的教学 模 ( 一) 体 育教 师整体上综合 素质 有待 于提 升 整体上分析 , 一部分体育教师 的专业技能不够过硬 , 在对 于体 育教师 的选聘 和安 置上都过 于草率和粗略 , 甚至在一些偏 远地 区, 体育 教师竟然 由略懂一些体 育知识 的基础学科 教师兼任 , 由此 看 来, 国家对于中学体育教学缺乏深刻认识和足够重视 。此 外 , 大多 数体 育教师 的文化知识都较 为欠缺 , 虽然他们 大部分都 毕业 于体 育院校 , 但是他们的文化 知识 、理 论素养 都有待 于提升 , 尤其 在 教 学安排 、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方面都有待于提升 。 ( 二) 体育 管理制度不尽 完善 较多学校都 尚未建立 完善 的体育教 学管理 体系 , 使体 育教学 在基础教育 和整个教学 过程 中的重要 作用不能充分得以体现 。在 开展 中学体育教 学整个过程 中 , 太 过强调教 师在整体教 学 中的主 导地位 , 不能站在学生角度 去分析 、考虑 和解决 一些 问题 , 严 重抑 制 了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锻 炼的积极 主动性。体育教材也都全部 使用 同种教材 , 也不 能依 据不 同学习层次学 生的差异性 开展分层 化教学 , 这样很大程度上使不 同身体素质 、体育 能力学生综合素质 的提升受 到了压制news/559EF1C872CA75B8.hTml 。此 外 , 关 于体育 练习场 地和体 育设施 的设置 上缺乏有 力地 资金 支持 , 有些学校体育设备极度缺失 , 即使有些学 校设备充足 , 也因长期不使用和长久失修而破损 , 这都直接影 响了 体育教学 的正常开展 。 ( 三) 教 学观念较 为固化 、陈旧 式转 变为学生为主体的模式 , 真正发挥学生 的主导化作用 , 切实 提 升学生对 于体育 学习的浓 厚兴趣 , 以获 得令 人可 喜 的教 学效 果 。 例如 , 对于简单易掌握 的动作 , 教师 先不急 于讲 , 应 鼓励 学生建 立 合作 小组 , 互帮互助完成新授 的体育动作 , 只有在遭遇无法解决 的 困难 时才给予指导和帮助 , 并适 时对 于不规 范动作进行合 理引导 。 其次 , 应调整和改革整体 教学 内容。教师应 选择 以推进学 生身 心 健康 成长为标准的教学 内容 , 以培养学 生体育 学习、体育锻 炼 、终 居于传统应试 教育 的.重重束 缚 , 加 之 中学 体育教 师 的教 学理 念过 于固化 和陈旧 , 在体育教学过程 中, 体 育教 师仍 沿用传统机械 化 的应试教育 教学模式 , 过分强 调教师在整体 课堂教学 中的 主导 性地位 , 忽视了对于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的培养 , 重学生体育考试成 绩高低 , 轻学生体育练习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 重 学生体育运动技 能 的掌握 , 轻广谱性体育锻炼习惯的推广 , 整体 上影响了体 育教学质 量 和学生体育 学习质量的提升。 二、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适应性策 略 ( 一) 体 育教 师要 不断提升 自身的综合 素养 身体 育兴趣为主导 , 关 于传统 的教学 内容应取其 精华 、弃其 糟粕 , 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化 、系统化地整合 , 真正提升学生 的体育 文 化素养。 【 参考文献】 [ 1 ] 贾红辉 . 中学体 育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题 及反 思 [ J ] . 教 育教 学论 坛 , 2 0 1 3 ( 1 2 ) [ 2 ]胡妹 妹 . 对 中学体 育教 学现 状 及其 发 展 对策 的探 讨 [ J ] . 黑河教 育 , 2 0 1 3 ( 1 0 ) 第一 , 中学体育教师应及时调整和转变落后 的教育理念 , 由过 去重 知识 传授转变为重身体素质 、技能 、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 的培 养上来 , 将体育教学置于较为重要 的地位全面抓好 。第二 , 体育教 [ 3 ]谢登 攀 . 中 学体 育教 学 现 状 分 析 及 改进 对 策 [ J ] . 时代教 育, 2 0 1 3 ( 0 6 )

适应性教学系统 篇6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现状适应性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023

适应性策略教育是当前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旨在通过策略性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当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教学认识不足、要求太多等写作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教师通过运用适应性策略理念开展教学,能够有效地减轻传统教学中的“教”的程度,并且能够以学生的发展需要、社会需求以及教学要求作为导向,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

一、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一)作文教学要求不严格

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不严格的情况,教师教学态度有失偏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高考的改革制度理解不深,当前高考作文试题多数是让学生题目自拟、自由发挥的类型题,旨在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综合的考核。然而,部分教师将这种自由视为教学上的自由,不会集中时间做强化训练,甚至占用作文教学的时间来进行基础知识训练。其次,应试教育影响颇深,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作简单训练,并且学生在完成写作后,教师也只是简单的批阅。久而久之,学生受教师的态度影响也不会对作文训练重视。教师会在考试前夕教授一些写作技巧与捷径,以得分为主要目的。

(二)作文教学限制与要求过多

高中作文教学除了重视程度不足外,还存在要求过多的情况。部分教师在教育改革以后不能及时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认为只有依照作文规范标准进行教学,才能教育出“好学生”。这部分教师常常认为学生写的记叙文过于生活化、儿童化,难以满足自身对作文写作“深度”的要求。因此,就会将教学重点集中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上,教师通过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的提供,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框架中开展写作。这种教育方法极其不利于学生综合写作素质的培养,一旦在考试中遇到其他类型的文章写作,学生极易陷入手足无措的状态,从而影响整体成绩。更加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与文学素养的养成,失去了写作教学育人思想的教学本质。

二、高中作文教学适应性策略

(一)适应教材的目标导向

教育改革开展以来,高中语文教材的设置也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被分为了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课程,而选修教材则是以学生兴趣为主要导向的。因此,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教材的特性,开展适应性策略教学。作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不同章节要求,对学生必要掌握的知识,以及学生的基本写作兴趣倾向作出总结,从而制定出有效教学计划。如,若每节课程结束后都要求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则会极大地增加学生的任务量,从而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将每章节的写作训练作出总结,将学生的任务量尽量缩短,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二)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创造性。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建设人才,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作文教学是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展适应性策略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现代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便于其发散思维的产生。其次,多引进社会中的实例作为作文写作素材,开拓学生学习视野,便于其认清社会发展趋势。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提出问题,并及时对其进行解答。若是遇到好的写作创意,要引导学生积极运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当前语文教育中,作文的写作形式主要以话题作文为主,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命题。因此,如何命题,如何抓住写作重点,创造出精彩的作文内容,就成为教师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应结合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技巧,提升学生整体作文素质。

物流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研究 篇7

1 物流系统的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产品花色品种不断更新, 社会需求日新月异。物流系统在优化物流结构、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减少产品库存等方面作用越来越重要, 同时也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物流就是以最小的总费用, 按用户的要求, 将物质资料 (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 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管理等活动。物流系统一般分为宏观物流系统和微观物流系统两大类。前者研究的是物质流转的全过程, 主要是对物质从原材料供应开始, 经过流通, 运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循环过程的系统研究, 而后者指的是一个企业内部的物流[1]。物流系统虽然本身是一个社会系统, 但同时处在国民经济这个比它更大的系统之中, 是国民经济系统之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对物流系统的分析, 既要从宏观方面去研究物流系统的运行过程, 也要从微观方面对物流系统的每一环节加以分析研究。

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 理论是霍兰德教授于1994年提出来的。所谓复杂适应系统, 是指由大量的按一定规则或模式进行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行为主体所组成的动态系统[2]。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是:CAS的复杂性起源于其中的主动个体 (Active Agent) 的适应性, 正是这些个体与环境以及与其它个体间的相互作用, 不断改变着他们的自身, 同时也改变着环境[3]。复杂系统中的个体在与环境中的其他个体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或“积累经验”, 并根据经验不断地改变着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大量个体的行为反过来有对所在的环境产生影响不断改变环境, 如此反复, 个体和环境就处于一种永不停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进化过程之中。这个宏观系统演化, 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 新的、经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体的出现等, 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派生出来的。

霍兰根据以往研究遗传算法和系统模拟的经验, 提出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指出了复杂适应系统在适应和演化过程中的七个要素。它们是:聚集 (Aggregation) 、标识 (Tagging) 、非线性 (Non-linearity) 、流 (Flows) 、多样性 (Diversity) 、内部模型 (Internal Models) 、构件 (Building Blocks) 。并且霍兰指出:同时具有这七个要素的复杂适应系统[4]。

3 物流系统复杂适应性特征分析

3.1 聚集机制

“聚集”主要含义是指主体通过“黏合”形成较大的所谓多主体的聚集体, 我们可以把相似的事物聚集成类, 然后再把他们看成是等价的, 即聚合、集合的含义。具有同种功能和为了完成共同功能的主体能够通“黏合”形成较大的主体, 较大的主体再通过特定方式结合起来形成更大的更高层次的个体。这个过程重复几次后, 可以产生典型的层次结构, 从而涌现出大尺度的行为,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的步骤, 往往是宏观形态发生的转折点[5]。

物流系统包含着多个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多个主体, 各个主体之间有通过竞争或合作的关系联系起来, 组成一个新的主体供应链。每个主体都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 他们有自己的目标、取向, 能够在与环境的交流过程中有“目的”、有“方向”地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方式和结构, 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物流系统具有典型的复杂性, 有具有主动性的主体组成, 一个或多个主体构成一个核心企业 (也称主导企业) , 同时它将其他企业吸引在周围形成一个网链 (供应链) , 多个网链又聚集成一个物流系统。在上述主体的不断聚集过程中, 复杂物流系统的组织结构不断形成, 而这种聚集是为了实现获取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这一共同目标。

3.2 非线性特性

“非线性”是指个体以及他们的属性在发生变化时, 并非遵从简单的线性关系, 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复杂适应理论认为, 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是简单、被动、单向的因果关系, 而是主动、适应、互动的, 甚至是互为因果的关系[6]。复杂物流系统的这种各种反馈相互影响、互相缠绕的复杂关系使得复杂系统行为难以预测, 进化经历曲折, 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性质和状态。

物流系统是典型的非线性系统, 表现出强烈的非线性特征。物流系统有众多的主体构成, 而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每一个主体的变化都会受到其他主体变化的影响, 同时也会对其他主体产生影响。如零售商的需求制约着批发商的需求, 批发商的需求制约着制造商的产量, 同时制造商的生产能力也制约着零售商和批发商的供货能力。此外物流系统的能力并不是全部主体各自能力的简单相加, 单个主体实力的增强并不意味着整体实力的增强, 而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物流系统与环境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外部环境的任何一种变化都会波及整体功能的实现, 给系统带来不确定性。

3.3 流特性

“流”被霍兰教授定义为复杂适应系统中主体之间资源的流动[7]。“流”广泛存在于复杂适应系统内部和外界环境之间, 包括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系统越是复杂, 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就越发频繁, 各种流也就越发错综复杂。流的传输速度与效率对系统的演化有重大影响。

物流系统是由地理上分布的许多主体组成的网链, 通过这个网链各层次的主体之间以及主体和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如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在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物理流动过程。其具体的物流方向是:由供应商向制造商提供原料, 制造商通过生产工厂把原料转化为中间产品, 并通过分销渠道把中间产品运送到批发商, 批发商再把产品运送到零售商。信息流在物流系统中通常表现为订单信息的传递, 每个主体从其下游获取订单并为上游主体提供需求等输入信息, 作为上游主体进行库存决策的依据。

3.4 多样性特性

“多样性”是指复杂适应系统在适应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个体之间的差别会发展与扩大, 最终形成分化;即使是同一属性的主体他们之间也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而且这种差异决定着他们在行为上不是完全相同的。

物流系统也具有多样性, 不同地区的主体具有不同基础设施, 不同服务质量, 不同的效率, 不同的流。主体的种类也有多样性, 物流系统中的主体根据管理与决策的权限不同, 可分为从属主体、半自主主体和自主主体。从属主体、半自主主体一般存在于企业内部物流, 自主主体一般存在于企业外部物流。各主体在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信息基础结构及资源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存在多样性, 这种关系用网状结构来表示, 可表现为链状、树状、星状、网状等结构, 而实际问题中的物流系统常常是这些结构的复合, 使得主体间的关系更为复杂。

3.5 标识机制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 个体的标识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起着相互识别和选择的作用, 为筛选、特化和合作提供了合理的基础。它允许主体在一些不易分辨的主体或者目标中进行选择。可见, 标识是为了聚集和边界生成而普遍存在的一种机制。

在物流系统中标识如同纽带, 由它所引导的聚集形成了主体之间的功能耦合。物流系统中主体由少到多, 由结构功能单一到结构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过程中会发生涌现现象, 而在涌现过程中标识既是物流系统形成的生成物, 同时又是物流系统引导不同主体聚集方向的一个图标, 它又反过来促进了物流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3.6 内部模型机制

每个个体都是有复杂的内部机制的, 对于整个系统来说, 这就统称为内部模型。它代表了主体对外在刺激的反应能力。它可以是复杂适应系统主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一个行为规则, 可以是对现实可能状态的一个预期, 也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等。

物流系统中的主体要适应外界环境, 就必须对外在的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 而反应的方式是由内部模型所决定的。内部模型是主体在实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它决定着主体处理问题的模式。主体在适应过程中接受外部刺激, 做出相应反应并合理调整自身内部结构也即内部模型, 使主体能够预知再次遇到该情况时会随之产生的后果, 主体由此来适应环境, 每个主体都在互动中调整自身的内部结构。比如, 物流企业在面对客户的需求时, 企业自身有一个处理问题的“历史经验”, 同时它还记录着与其他企业的相互作用和处理类似问题的行为模式, 于是它就会根据这些数据来逐步形成最终应对这种局面的一个系统策略。

3.7 构件机制

复杂系统常常是相对简单的一些部分, 通过改变组合方式而形成的。因此, 事实上的复杂性往往不在于构件的多少和大小, 而在于原有构件的重新组合。

在物流系统中, 每一时期内的具体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等都是不同的, 但是大多都能在以前的经验中找到类似处理问题的方法, 这样一个系统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那些构件的不同组合, 并且随着系统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不断分解和改变组合方式。例如, 物流系统在面对一个新的需求时, 各主体可以根据以往处理类似问题的“信息”、“知识”、“业务流程”等经验和方法, 进行合理组合, 快速形成一个解决方案。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物流系统具备复杂适应系统的七大要素, 物流系统的各主体具有自主的判断和行为的能力、与其他主体之间交互 (信息、能力和物质) 的能力、对环境适应的能力, 并且具有相互依赖性, 还能根据其他主体的行为以及环境变化不断修正自身的行为规则, 以便与整个系统和环境相适应。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可以判定物流系统是比较典型的一类复杂适应系统, 它具备复杂适应系统的典型特征及现象, 其发展演化符合复杂适应系统的规律[8]。

4 物流系统复杂适应性概念模型构建

4.1 物流系统复杂适应性体现

在上述分析中已经判定, 物流系统是一类复杂适应系统, 它除了具有一般复杂适应系统所具备的七大要素外, 其复杂适应性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的学习演化:物流系统中的各个主体之间以及环境之间不断进行交流, 在这种不断交流的过程中, 主体根据自己的有限知识和资源等条件选择性的“学习”或“积累经验”。为了更好地适应系统环境, 主体根据学到的经验有意识的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 从而产生变异。正是这种有选择的“学习”和有意识的变异, 使主体适应了动态的环境, 得到了进化和发展。物流系统在演变或进化过程中具有目标取向, 与外界环境有所交流, 能够在与环境交互中“成长”或“进化”。

(2) 主体间的协同:Merry (1999) 将协同进化定义为当一个系统适合度的变化改变其他系统的适合度时, 这种互相依赖称为协同进化, 协同进化是进化的相互连接的物种或组织之间的互相改变[9]。在物流系统中, 协同进化发生在交互作用的主体之间, 一个主体所做的决策会迫使或促使其他主体做出其相应的决策。各个主体之间必须通过合作实现共赢。由于物流系统各主体的目标、利益和行为难以完全协调一致, 所以矛盾、冲突难以避免, 需要管理者进行协调控制。因此, 应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角度分析物流系统的协同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3) 系统的动态性及环境的交互作用:物流系统是一个具有满足社会需要、适应环境能力的动态系统。为适应经常变化的社会环境, 人们必须对物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经常不断地修改、完善, 这就要求物流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可改变性。在有较大的社会变化的情况下, 甚至可以对物流系统进行重新系统设计。物流系统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交往, 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不断从环境中吸取物质、能量、信息和知识等资源, 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 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同时物流系统的发展也能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使之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4) 主体集成的涌现性:涌现是构成系统的各个主体 (子系统) 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稳定的系统整体结构的过程。物流系统的成长过程类似于生命结构的自组织过程, 用网格理论来说, 系统中的任何下层都是上层的混沌背景, 任何上层都是下层的性质突现。物流系统中的各主体 (子系统) 通过不断寻求相互适应和自我完善而超越了自身, 涌现出更为宏大的东西———物流系统整体效益的提高。

4.2 物流系统复杂适应性概念模型

根据前面的分析, 可以构建物流系统复杂适应性的概念模型[10]如图1所示。

在图1中, 有意识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变量, 它是经济进化和生物进化的关键区别。主体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通过积累的经验进行有意识的选择, 各主体之间通过竞争与合作不停地发生交互作用, 从而发生协同进化。物流系统是通过各主体之间和外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运行的, 交互作用将会引起主体行为的改变, 主体通过协同进化、自组织和涌现影响其它主体的行为。

5 总结

本文对物流系统以及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进行了分析, 并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物流系统的复杂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物流系统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作用越来越重要。

从复杂系统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复杂性, 为物流系统中主体之间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做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朱卫锋.复杂物流系统订货点量建模与仿真优化[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4.

[2]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 等译.上海: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3]颜泽贤.复杂系统演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Holland J H.Emergence:from chaos to order[M].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98.

[5]周健, 李必强.供应链组织的复杂适应性特征及其推论[J].运筹与管理, 2004 (6) :120-125.

[6]Wen-Yau Liang.Agent-based Demand Forecast in Multi-echelon Supply Chain[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6 (42) :390-407.

[7]陈森发.复杂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 2005.

[8]叶培华, 徐宝祥.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研究[J].情报, 2008 (2) :99-103.

[9]Merry U.Organizational Strategy on Different Landscapes:A New Science Approach[J].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1999, 12 (3) :257-278.

中职商业会计教学适应性研究 篇8

1. 教学观念和课程设置

现阶段, 商业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仍然深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 授课内容方面。由于教材选用和课程吸引力弱、教学板书单调、授课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等因素, 使授课内容陈旧、抽象、枯燥乏味, 不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 (2) 授课方式落后。即教师多采取“填鸭式”或者“灌输式”的授课方法, 不能运用多媒体技术设备,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 忽视了学生创造力和创新力的培养, 整体授课过程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 (3) 课程设置滞后。即教学管理中, 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课时比例上存在较大差距, 违背了中职院校“用则学, 学则专”的办学理念。理论课程课时过多, 实践课程过少, 直接导致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欠缺。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对实践课程逐步重视, 但是改革、调整和创新的力度较小, 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践课程课时过少的问题。 (4) 授课内容存在重复性。例如在会计学和财务会计两门课程的授课中, 其理论知识有许多相同之处, 但是两科的教师不能做到及时交流沟通, 造成了课程之间的脱节。甚至有些教学科目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 忽视了课程之间紧密的联系, 造成理论知识无法系统化的问题。

2. 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失衡

课程设置滞后, 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存在很大差距, 造成了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失衡。在理论知识的授课中, 忽视了实践能力的训练, 导致学生没有真正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能力训练中, 封闭式、固定式的训练模式与理论知识格格不入, 暴露出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这样, 在学习理论知识时丢弃实践训练, 在实践训练时不知道如何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与理论之间的严重失衡, 是商业会计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岗位需要的重要原因。例如在理论学习中, 学生熟练掌握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等技能, 但由于缺少接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实际的账目表格, 不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企业的账目问题。

3. 学生与教师自身的素质

因为中职院校的生源问题, 其大部分学生的文化素质较低、学习能力不足、学习兴趣淡薄, 加之中职院校没有升学压力, 所以造成大部分学生在学校学习中不能专心致志, 认为学习的知识枯燥无味且难懂, 所以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 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中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 从学校到学校, 其自身就缺乏实践能力。商业会计专业教师经验的缺乏和实践能力的欠缺, 不仅使实践性教学项目难以开展, 而且在理论知识的授课中, 不能结合企业的实际运作和真实流程给学生传授有用的知识, 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另外, 商业会计专业的教师不能做到专业知识的更新学习、技能的提高和学术的交流沟通等, 其教学能力一成不变甚至是退化, 不能培养优秀的毕业生。

二优化中职商业会计教学适应性的措施

1. 更新教学观念, 改革课程体系

中职商业会计专业要彻底摒弃沿袭普通高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从根本上变革、创新、建立新的教学观念, 树立“强化能力、人人成功”的服务理念。第一, 中职院校领导应重视商业会计专业教学观念的更新, 从运用全新的理论教材着手, 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投入使用, 积极改善教学条件;第二,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创新授课方式, 更新授课内容, 确保授课的质量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 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施以实践能力为本的教学观念,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自身潜力;第四, 改革课程体系, 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 加强教育教学的管理力度, 拓展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上, 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会计人才市场的走向, 适当地删减教材中偏深偏难的知识点,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调整、整合、比较, 即有选择性地授课, 删减空洞的、多余的内容, 增加适用性、使用性较强的内容;二是结合会计专业特点,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 改革教学计划, 在保证基础理论知识“数量足、质量好”的基础上, 尽量增大教学实践课程所占的课时比例, 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和动手操作的热情, 提早锻炼他们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境地。

2. 建设模拟实验室和实践基地

中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大部分强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模拟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是提高中职院校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商业会计专业的学生, 在本院校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和电算化模拟实验室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最好课堂, 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展示全真规范的凭证、账簿, 一式多联的原始凭证, 如收据和发票等。但在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 大多数中职院校则要做好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可以采取“校园实训商场”式或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的方式, 通过引入式合作形式和培训式合作形式等建立适合商业会计学生技能现状和满足毕业生需求的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另外, 要保持实训资料在仿真度方面的与时俱进, 在信息时代, 新情况、新问题、新政策、新法规扑面而来, 实训资料的仿真度和实践性对于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 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

因为中职院校生源问题, 中职商业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 学习能力较低, 对专业以外的文化课毫无兴趣, 对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极为排斥。但是其专业意识强、尝试欲望大、动手能力好的优势明显, 所以在商业会计专业的授课中, 教学模式可由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方法, 侧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可以采取多方法综合应用的形式, 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和热情, 让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中积极发挥自主性和主动性, 培养其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可以采取尝试教学法、引导文法、案例教学、团队教学、项目教学法等方法, 在基础理论知识授课过程中, 合理结合实践训练,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的财会机构, 让学生感性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工作内容和道德素质要求;另外还可以通过编撰新的理论教材和实训资料, 以适应时代不断变革和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对商业会计专业知识体系的新要求。学校领导和商业会计专业的教师可以自身长期挂钩到企业中收集各种原始资料, 再结合本地经济特色和发展趋势, 编撰新教材和开发校本课程, 用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素质, 使其毕业之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提高中职商业会计专业适应性的手段之一是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其一, 要求中职院校能完善教师的招聘机制, 尽量吸收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管理能力强、基础理论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好的教师, 在其工作过程中, 通过建立适宜的奖惩机制和适当的人文关怀来激励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其二, 组织教师参与学校实践基地的建设项目, 让他们参加实践基地中指导教师的讲座,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素质的提升;其三, 加大教师“再学习、再培训”的投资力度, 让其不断“充电”, 更新自身知识体系, 同时组织教师参加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提升其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

三结束语

商业会计专业是一门集实践性、理论性、技术性为一体的专业, 其要求培养会计理论扎实、职业道德优秀、操作能力熟练的毕业生, 所以其教学必须重视毕业生的社会和用人市场适应性, 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等措施, 以学生为本,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 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业林.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9 (10)

CPC对中系统适应性改造 篇9

莱钢1500mm六辊可逆冷轧机组的作用是在常温状态下, 将材质为电工钢、普通碳素钢和低合金优质钢, 厚度为1.8~3.0mm的经过酸洗切边后的热轧带卷, 经过若干道次的轧制, 使其成为具有所需厚度、表面粗糙度的各种规格的冷轧带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由于来料钢卷的塔形大, 边部不齐, 以及机械设备的原因, 必须使用CPC对中系统来保证带钢在轧制过程中不跑偏, 避免造成设备损坏。原设计采用德国EMG公司生产的光电式控制系统, 在生产过程中, 该系统存在一些问题, 严重影响了生产的稳定顺行, 为此, 对其进行改造, 以适应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

1 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CPC系统主要由液压站、探测装置、控制箱及操作盘、液压随动缸、伺服阀、位移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组成, 可实现手动纠偏、自动边位控制、自动对中 (对边) 3种工作方式。CPC控制系统自成一体, 为连续闭环式电液调节系统, 当带材偏离生产线规定的位置时, 测量系统测出板带位置偏差, 并将偏差值输入到电控系统, 电控系统的输出与液压伺服系统相连, 液压系统驱动纠偏执行机构作相应移动, 这样, 板带就准确地行进在预先调整好的中心 (对边) 位置上。

系统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液压缸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由伺服阀控制, 伺服阀前设有控制箱及操作盘面板。探测装置将钢带的边位 (中位) 信号输入给控制器, 系统通过电液伺服阀控制放大器来控制伺服阀动作, 带动执行机构实现中位自动控制。

2 CPC创新性改造

2.1 检测系统

轧机使用的CPC系统, 现场检测部分为两套EVK式检测框架, 每套EVK式检测部分由一只检测镜头、一只参考镜头和信号采集电路板组成, 如图2所示, 信号电路板之间进行信号通信, 最终再接入到CPC的控制箱中。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 两块电路板之间的通信会出现异常, 导致信号采集错误, 造成自动对中功能失效。为此, 根据CPC控制电路板的接口及其功能, 将4只镜头全部安装在一块背板上, 使用一块信号采集电路板, 将信号全部引入这块电路板中, 有效避免了通信故障的发生, 改造后的EVM式CPC如图3所示。

2.2 控制系统

在EMG控制箱方面, 莱钢冷轧现场其他线上使用EVM式的CPC对中系统的CPU都是MCU24.1, 没有DP通信接口, 只有轧机CPC的CPU是MCU24.2, 带有DP通信接口, 通过通信电缆与PLC进行数据传输, 但出现问题, 不易排查;同时, 因其与其他CPU型号不同, 必须单独购买备件。为此, 将MCU24.2更换为MCU24.1, 其与PLC通信采用硬接线方式, 增加一块ADE接口模板和一套ET200从站, 以实现相互间的信号传输。

改造使用的设备清单如表1所示。

2.2.1 增加ET200从站

新增一个从站, 配有16点的DI模板和16点的DO模板, 将此ET200从站挂到PLC主站上, 并分配好地址、定义每个通道的含义。DI模板的作用主要是接收CPC的工作状态的信号, 如系统准备好、自动状态、手动状态、对中状态、本地或远程状态;DO模板主要用于输出信号, 远程控制CPC动作, 如自动、手动、对中、左移、右移等。

2.2.2 增加ADE接口模板

在CPC控制箱中增加ADE模板, 并配上相应电缆。电缆中每根线的颜色代表不同意义, 在接线时需要特别注意。

通过PLC的DO模板, 将“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对中控制”“手动左移”“手动右移”“自动巡边”等控制信号, 通过硬线接到EMG的DEA模板。PLC信号输出使用中间继电器, 继电器触点的24V电源必须由EMG提供, 否则无法通信。PLC与EMG的硬线通信线路如图4所示。

CPC系统给PLC系统的反馈信号 (如系统准备好、远程、自动状态、手动状态、对中状态、左移、右移等) , 也需要通过硬线连接到PLC系统的DI模板上, 连接方法同上。PLC系统需要给CPC系统提供24V电源, 否则无法通信。CPC数字量输出线路如图5所示。

2.3 供电电源

一般EMG公司给CPC控制箱配备的电源功率较小, 冬季采用伴热带给灯管加热时, 容易发生跳电, 为此, 将原电源更换为功率较大的电源。同时, 为了给现场2根灯管分别供电, 并能够单独控制, 对CPC控制箱的线路进行改造:增加2个1A的空气开关, 分别给灯管供电, 当现场灯管发生问题时, 空开可以起到保护系统的作用, 并有利于故障的判断和处理。

2.4 电位计

在安装光电检测框架时, 框架中心很难和轧制中心线完全重合, 调整机械位置也很困难, 在CPC程序中调整P参数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 但作用有限。为此, 增加本地电位器对位置进行补偿调整, 即引入手动干预功能。在正常生产过程中, 还可以通过调整电位计消除来料板型过差造成的误动作。

3 结语

适应性教学系统 篇10

一、规律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 关于规律

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我们在理解这句话时, 不能断章取义, 把规律简化为“规律就是关系”, 因为虽然关系性或联系性是构成规律的必要条件, 但并非意味着客观事物的任何一种联系都具有规律的意义, 只有那些“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才能称为规律。因此, 某一事物中可能存在着许多的属性或关系, 只有找到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关系, 才能把它上升为该事物的规律。

2. 关于原则

首先, 容易与“规律”相混淆的概念是“原则”。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它代表了事物的普遍必然性, 而原则是一种主观上的要求, 是人们制订的一种行动准则, 是根据人们的主观目的, 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的选择。因此, 规律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原则要解决“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认识, 会制订出一些不同的原则, 因此, 原则可能是正确的, 也可能是错误的;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 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但人对规律制定的认识则是主观的, 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这个问题在体育教学领域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规律与原则没有划分清晰, 教科书中只有体育教学原则, 没有规律, 在之后的教科书中只涉及体育教学规律, 没有涉及体育教学原则, 2006年出版的《体育教学论》中则既包括体育教学规律, 也有体育教学原则的论述。

3. 关于经验

其次, 容易与“规律”相混淆的概念是“经验”。经验是人们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是人认识的基础, 但它并不等于理论, 理论是对经验的科学概括, 是从经验中高度概括出来的结论。因此, 我们可以说“经验之中有规律”, 但不能说“规律之中有经验”, 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不能等同对待。

二、对“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的基本描述

“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是现代运动生理学对于人体运动过程中有机体能量储备等发生一系列变化的一种规律性总结, 对于运动训练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它是否同样适用于体育教学过程?是否也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对于这个问题, 笔者持否定态度。

教科书对“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的描述如下:“当人体开始运动, 身体承受运动负荷, 体内异化作用加强, 体内能量储备逐渐下降, 这一期间称为‘工作阶段’, 经过间歇和调整, 可以使体内的能量储备逐渐恢复并接近或达到运动前的水平, 这是‘相对恢复阶段’, 再经过合理的休息和能量的补偿, 机体恢复功能可以超过原来的水平, 称之为‘超量恢复阶段’”。但它主要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 而且它必须符合以下几个必要条件:第一, 运动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与运动量, 足以使人体产生比较强烈的刺激与能量的消耗;第二, 各个运动训练课之间的运动强度、运动量间歇时间安排要科学, 使运动对人体的刺激有一个比较好的衔接、使人体有充足的时间恢复疲劳;第三, 必须对运动员有一个定量的检测, 用以说明各个训练课次的情况。

三、体育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中所表达的“超量恢复”的现象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以上运动训练中的各种条件是很难达到的。首先, 缺乏需要检测学生的各种仪器与设备, 要测试学生的各种生理、心理变化的指标基本是不可能的;其次, 各节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间歇时间安排达不到科学化;最后, 体育教学的运动负荷安排一般不是极限的, 以锻炼身体、发展身心健康为目的。少年儿童心率上升的时期短而快, 最高阶段的延续时间较短, 承受急剧变化的负担量的能力较低。因此, 对于小学和初中低年级的学生, 体育教学的生理负担量不宜过重, 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青少年稳定阶段延续时间较长, 可以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 但它不是极限的, 不以专项训练水平的提高为目的;在课的安排方面, 一般每周有2节~3节体育课, 课的安排是间断的, 不像运动训练有周密的训练计划;在教学内容方面, 课的内容是多样的, 既有三大球, 还有田径、体操、校本课程内容等等, 而非如运动训练是专项的训练。因此, 在运动负荷安排方面, 不可能达到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能达到所谓的“超量恢复”。

四、对“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的重新思考

1. 体育课中学生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

人的有机体进行身体练习, 机能状况的特点是:开始练习时人体克服生理机能的惰性, 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从相对较低的水平逐渐上升 (上升阶段) , 以后在一段时间内, 机能活动的能力稳定在较高的波浪式变化不大的范围 (稳定阶段) , 人体产生疲劳后机体机能活动能力下降 (下降阶段) , 随后恢复到安静时的机能状态 (恢复阶段) 。人体的机能活动能力是从上升阶段到稳定阶段, 再到恢复阶段的。只有单节体育课才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因此, 体育课中应根据学生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2. 身体运动与学生身体发展的非线性关系

学生的身体发展本身有一定的规律, 这是由学生的先天遗传因素所致, 因此, 学生即使不参加体育活动, 生长发育也在进行之中, 运动只是影响学生身体发展的一个外界因素, 掌握得好, 会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 掌握不好, 则会损害学生的身体, 如运动量过大, 就会造成学生的身体受损, 身体虚弱的人参加过量的运动, 不仅不会增强体质, 反而会损坏身体某些器官。

运动对学生的身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 从结果来看, 这个影响到底是运动造成的效果还是学生本身的生长发育所形成的, 是无法测量的。因此, 可以认为运动过程中给予学生的负荷与学生身体的变化不是相对应的关系, 即非线性关系, 而只有指向性关系。即只是明确给予学生一定的运动负荷, 学生的身体发展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具体的数量则不明确。

3. 教学内容不同对各年龄段学生的身体刺激程度不同

教学内容与运动负荷存在内在的本质联系, 它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保持适宜的运动负荷, 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学内容对运动负荷有直接的根本性影响,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教学内容与运动负荷的相关性,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可以交替安排运动负荷大和运动负荷小的练习, 如强度较小的走、投与强度较大的跑、跳等内容的组合。因此, 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 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

教学内容与运动负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 它是客观存在的。所谓运动负荷 (又称生理负荷) , 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保持适宜的运动负荷, 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学内容对运动负荷有直接的根本性影响, 如某次教学内容是太极, 那么学生的心率是达不到180次/分的;初中生100米快速跑, 跑后即刻心率可达到180次/分以上;慢跑1分钟, 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 为了达到180次/分的心率, 可以通过加入其他教学内容。显然, 教学内容与运动负荷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 两者是直接相关的, 教学内容与运动负荷的相关性规律是体育教学所特有的规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运动负荷较大的教学内容有跑、跳、攀登等, 而走、爬、投掷等的运动负荷则相对较小。

所以,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教学内容与运动负荷的相关性,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可以交替安排运动负荷大和运动负荷小的练习。通常把正常学生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区间确定为120次~140次/分之间, 而一节课上, 将此心率保持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上, 并以中等强度和中等量结合的运动负荷为主, 兼顾学生的课后恢复。因此, 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 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潘绍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复杂适应性系统视野下的学业评价 篇11

关键词 复杂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学业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10-04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Evaluation//Ouyang Ming1, Zhao Tingting2, Bai Xiaohui2

Abstract Traditional school-based evaluation of standardized measurement emphasized standardized procedures, the use of linear and simple thinking.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oday’s emphasis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he primary object of attention to diversity, attention to the need for evaluation of complex situations. To a certain extent, it hindered the teacher’s wisdom and creativity of students. Academic evaluation is a complex system, we should use systems thinking to grasp the complex evalua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make a simple linear thinking under the host-guest diversity, creative thinking of neglect. In this study,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academic evaluation proceeding to prove the introduction of CA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theory of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study for academic evaluation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and with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to were compared.

Key words complexity;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theory; academic evaluation

Author’s address

1 Vocation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China 650091

2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Center,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China 65009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当代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任务落实到教学上,就应该从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重能力的培养。如何通过改进学业评价来引导教与学的发展方向、较好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和社会的重视。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学业评价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从整体来看,其指导思想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评价方式仍然以传统的学业评价为主,存在许多弊端,因此探索一种新的评价理念势在必行。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尝试用复杂性理论和方法来解决教育及教育评价中的问题。

1 我国学业评价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

1.1 学业评价的概念

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1]。

1.2 现存的问题

1)评价内容单一。在传统学业评价中,评价的只是学生学习结果的一部分,评价内容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记忆,却很少涉及学生身心健康、人格的完善、高级思维能力、好奇心等。只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没有将学生的其他能力、情感纳入评价内容范围,忽略了学生本身的系统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评价主体单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业评价应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认知自我,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改进自身的学习过程。然而,现行的学业评价中教师是“权威”,分数和评语均由教师决定和撰写,学生很少有甚至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学生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

3)追求合作而忽视竞争。由于受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当前的学业评价设计过多地追求协商环境的构建及合作的同时忽视了同样重要的主体关系——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会导致学生的从众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为了营造一个健康、良性的评价环境,学业评价的设计应同时关注合作和竞争两种社会关系,使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完成评价任务的过程中共同学习、取长补短、相互激励,这样大家才会都有提高。

1.3 原因分析

20世纪初,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各种统计、测量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一批教育、心理学家开始把这些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各种智力的、学业成就的、人格的测验工具也随之涌现,促进了评价的标准化、正规化和系统化。同时,一战后发展到顶点的工商业的“科学管理运动”,也对学校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学生这个产品是否符合需要,教师教学有何成效,学校教育是否成功,似乎都可以通过“测量”来检验,这虽然为评价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社会需要,但造成的后果却是将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这种理念下的学业评价,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被抽象成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被简化为可能的几个数量,湮灭在这样一堆数字中的是复杂的教育现象和丰富多样的学生个性。

而实际上,真正的教育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比如在学业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学业除了可以被量化的显性知识外,还有大量不适合被量化的隐性知识。只通过对学生显性技能的测量去评价学生是片面的。另外,传统学业评价具有标准化程序,为了便于预测和控制,传统学业评价利用大样本寻求统计的通则,而对于个别的教学状况和现象则予以排除。而学生是具有活性、主动性的个体,评价环境的复杂性,对其评价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整个评价的结果是不能完全预测和控制的。

事实说明,面对复杂的教育评价问题,仅用简单线性的思维是无能为力的。因此,需要找到另外一种新的思维方法来重新审视学业评价系统,以便更好地实现学业评价的功能。笔者认为可以从复杂性思维方式来考虑学业评价系统。

2 复杂适应性系统(CAS)理论概述

近些年,人们逐渐认识到简单思维的局限性,于是开始考虑用复杂性思维来审视问题。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是美国圣菲研究所的霍兰于1994年提出的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理论。霍兰认为,具有主动性的个体组成的系统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进化,并称之为复杂适应系统(CAS)[2]。CAS理论认为,适应性是造就复杂性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主体的内部结构和行为方式与外部环境相协调,系统内部自组织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AS理论把系统的适应性主体看成是具有自身目的的、能调控自己行为的“活性”主体,而这些特性和行为的主要表现就是主体的适应性和因之而产生的复杂性[3]。

CAS理论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在微观方面,其基本概念是具有适应性的主体,简称主体,它具有自己的目标、内部结构和生存动力,是复杂系统中的基本成员。所谓具有适应性就是主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在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遵循一般的刺激——反应模型,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以便更好地在现实环境中生存。在宏观方面,由这样的主体组成的系统的演变或进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及新的、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体的出现等,都是在主体之间和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并表现为宏观系统中的分化、涌现等种种复杂的演化过程。

为了深入研究CAS中主体的适应和演化进化过程,霍兰提出对所有CAS都通用7个概念:4个特性(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和3个机制(标识、内部模型、积木)。这7个基本点的普遍意义在于:1)主体是主动的、不断适应的主体,这就为研究不同种类的CAS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途经;2)主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是系统演化的主要动力,而且主体可以不断通过接受反馈结果,调整自己的“反应规则”;3)CAS反映系统的层次结构或整合作用,并且可以通过建立模型,选择“积木”或重组这些“积木”,建立起一些规则用来创建易于理解的模型[4]。

学业评价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需要在复杂性思维下解决问题。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角度来看,应该从学业评价自身的复杂性出发,以全新的视角审视现状,设计学生学业评价。

3 CAS视野下的学业评价

3.1 学业评价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传统评价观认为学业评价是一个封闭的静态线性的过程,随着学业评价观念的不断演变,人们已经意识到学生学业评价其实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循环的过程。学业评价系统是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的。首先,学生作为学业评价系统中的主体之一,为了完成评价任务,不断地获取信息,和周围的同学或教师沟通,随时调整自身的认知结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学会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并达到发展自身的目的。整个评价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适应的过程。另外,教师作为学业评价系统中另外一个主体,其所扮演的角色是评价者,其实也是不断积累评价经验、学习的过程。其次,学生不断进步和教师不断积累评价经验促使整个学业评价系统水平的提升。系统组分在整个大系统中是分层次的,一个学生、一个教师是一个班级学业评价系统的组分,多个班级的学业评价系统又是一个年级学业评价系统的组分,多个年级又会组成一个学校。不同层次子系统在不断进步的同时,整个上位系统也体现出整体的演化、发展的特征。所以说,学业评价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3.2 CAS理论在学业评价系统中的隐喻

学业评价系统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也应该具有CAS的4个特性和3个机制。

1)学业评价系统中的聚集。在学业评价中,学生和教师是学业评价中的两个主体,教师是评价者,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当学生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评价任务时,学生之间因为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等因素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组成合作小组,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学习、相互协商,最终完成评价任务,从而体现系统功能的涌现。较小的、较低层次的个体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某种特定的聚集形成较大的较高层次的个体。教师和各小组聚集在一起参与到小组任务及小组各成员的评价中,使评价结果更加公正客观。然而单个的学生或者教师个体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在更高一个聚集体层次上出现的个体,是原来的个体在新的环境下的适应学习。

只有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聚集,才会有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个学生学业评价系统才会出现功能的涌现,学业评价的功能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2)学业评价系统中的非线性。学业评价系统包括众多要素,如评价者(学生、教师)、被评价者(学生)、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内容等,其中的非线性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系统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评价标准的制定不但要考虑评价任务的性质和规律,还有考虑评价主体的需要。不同的评价目标,要根据评价主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等。这些因素既相互关联,又彼此依存。并且,它们之间的联系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复杂的交互作用,其间存在复杂模糊的因果网络。其次,学业评价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其上级系统(教学系统、教育系统、社会系统)作为外部环境对其进行影响。学业评价目标要根据教学目标而确定,而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整个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再次,学业评价初始条件与评价结果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学业评价活动的这一特性(多因素参与、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果网络)就使得既不能对某一评价结果(如高分)简单无端地归因(如归因于主观努力程度、教育背景、周围环境),也不能对一个未来出现的评价效果作唯一的预测。

3)学业评价系统中的流。在学生学业评价过程中,不断会有信息的流动。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教师与环境之间都存在大量的信息流。这里的信息流不仅仅是指知识性的数据,而且包括情感、态度等隐性知识的流动。其中,教师和学生是作为信息的节点,他们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交谈、资料交流、台上发言等)作为信息的连接者,知识、情感、态度、经验等随着学业评价的产生在节点之间流动。并且,节点和连接者会随主体的适应或不适应而出现或消失。比如在学业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要组成完成评价任务的小组,如果不适应周围其他同学,他们之间就不会产生作用,当然也不会有任何知识和情感的流动。所以说,这样的流动具有随机性、目的性和偶然性。信息的流动带动整个系统的演化。

4)学业评价系统中的多样性。CAS系统中多样性的含义是多方面的,行动者的多样性、相互作用的多样性、标识的多样性、影响规则的多样性、环境的多样性等。在学业评价系统中,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表达能力等都不同,即使在同样的环境下面对同样的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同时,教师自身的评价水平和评价素养也是有差异的。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以及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等。另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组合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相同兴趣的学生的组合以及强弱联合等也会使得教学系统产生多样性。因此,在学业评价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教师以及其组合方式的多样性,尽可能地实现评价的价值及促进学生发展。

5)学业评价系统中的标识。标识能够使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有选择性。在学业评价中的标识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交往偏好、学号、教师的评价策略等,它是为了使学生或者教师便于识别和选择,便于信息的流动。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认知风格、兴趣爱好或者个性特征自动聚集成风格各异的合作小组。组长根据组员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任务分工以便更好地完成评价任务,小组之间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特征进行合作。

6)学业评价系统中的内部模型。学生和教师在学业评价的过程中,能够面对陌生的任务和问题,做出相应的决策,是根据原来头脑中与此相关的知识、经验、观念,以及这些知识、经验、观念之间组合的方式,统称认知结构(问题解决的能力)。而这种问题解决的能力会随着相关问题解决经验的积累不断加强、进化,但是如果一些原有能力对解决当前的问题一直无效,那么这种能力就会不断地被消减。这些问题解决的能力就是学生和教师主体的内部模型。内部模型要接受环境的评价和选择,成功的模型得到强化,失败的模型被削弱。其实,学生学业的评价就是对学生内部模型的评价。学业评价结果优异的学生,就说明其内部模型适应了当前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发展的需求。

7)学业评价系统中的“积木”。“积木”是内部模型的生成机制和基本构件,使用“积木”生成内部模型是CAS的一个普遍特征。在学生学业评价系统中,内部模型就是学生、教师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积木”就是组成认知结构的知识、经验、观念。通常人们的知识、经验、观念是相对有限的,那为什么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任务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的评价目标选择适当的评价策略?原因就是面对情况各异的外界刺激,头脑中那些知识、经验、观念的组合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问题解决的能力不仅取决于知识的储备含量,更重要的是它们的组合方式。一些简单的知识概念可以组成一些简单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又可以和相应的知识、经验组成更高级的认知技能。“积木”的机制强调层次的概念,当将积木加以组合时,便产生新层次的积木。

4 基于CAS理论的评价与“第四代评价”的比较

“第四代评价”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依据建构主义方法论,针对以往评价的诸多不足而提出的,引起很多教育评价人员的追捧和热议。“第四代评价理论”与笔者所讨论的以CAS理论为指导的评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所不同。下面就分别从评价理念和哲学背景两方面对两种评价进行比较,以便对以CAS理论为指导的评价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4.1 评价理念上的“异质同一”

1)从评价本质上看。“第四代评价”提倡价值多元化,认为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CAS中的自适应个体有着各自的多样性,认为在学业评价系统中,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都不同,所以两种评价观都存在对传统评价“忽视价值多元化”的批判,都认为评价的关键就是通过不同评价人员之间的协商,得出让尽可能多的人都认同的价值判定。不同之处在于,“第四代评价”认为没有绝对客观的评价标准,而CAS理论指导下的评价认为存在客观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在评价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做出个性的评价描述。

2)从评价主体上看。“第四代评价”主张“全面参与的原则”。CAS理论指导下的评价理念中,要判断一个适应性主体、一个聚集体是否适应了环境,进行自我评价的同时也要接受外界环境的评价。主体、聚集体的环境无非就是其他适应性主体和聚集体的集合。所以,对于学生是否已经达到教学目标,需要自己以及其他同学和教师的全面参与。而在传统评价中,教师的“管理主体倾向”太浓,表现在评价活动总把评价对象及其他有关人员都排除在外,容易使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形成紧张对立的关系。这样既影响了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使评价工作不够全面,反应的情况不够深入等。在这方面,“第四代评价”与CAS理论指导下的评价提倡“全面参与”、反对“管理主义倾向”过浓的主张是一致的。

3)从评价方法上看。“第四代评价”提出“回应、协商、共识”的建构性方法论,主张在自然情境的状态下,评价者与评价利益相关者一起通过不断的辩论、协商来建构一种共识。在CAS评价中要体现学业评价系统的开放性,学生完成评价任务的环境也要是一个开放的、相对自然的情境。两种评价都提倡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不会为了追求评价的精确而忽略评价应有的深度和意义。所以,两种评价观在批判传统评价过分强调“科学范式”的主张上也是一致的。

4.2 背景上的“同途殊归”

CAS理论是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一种理论,可以说CAS评价的哲学背景是复杂性科学;关于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第四代评价”[5],有学者直接说建构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思潮[6],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但是在教学领域,建构主义却是后现代主义的实践形式,尽管教学领域的很多建构主义者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建构主义毫无疑问已成为一种实践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心理学运动,它以一套心理学的术语阐发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7]。最后,可以这样说,在教学领域中应用的建构主义,它的哲学背景是后现代主义。复杂性科学与后现代主义大致兴起于同一时代背景下,存在共同的问题意识——对现代性的批判、反思和超越,但它们面对问题的姿态、解决问题的策略、未来的走向上却是不同的。

5 总结

本研究把学业评价系统视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把CAS理论引入学业评价,并对“第四代评价”与CAS理论指导下的评价方法论进行了比较,希望能对通过改进学业评价来引导教与学的发展方向、较好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贾周圣.研究生学业评价改革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2]黄欣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3-8.

[3]周树杰.系统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初探[J].哲学百家,2006(9):155-157.

[4]欧阳明,白晓晖,高山.CAS理论在创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0(S1).

[5]卢立涛.测量、描述、判断与建构:四代教育评价理论述评[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3):4-7.

[6]张红霞.建构主义对科学教育理论的贡献与局限[J].教育研究,2003(7):79-84.

[7]郑旭东.教学设计的研究范式与理论归属[C]//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2004.

复式教学点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 篇12

关键词:复式教学点,学习适应性,调查

在中国西部偏远山区, 地广人稀的特点制约着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师资力量、教育设施的不足使得复式教学至今仍然是当地教育发展当中一种无奈而又必须的选择。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教育革新计划 (APEID) 报告中提到, 复式教学点的教师中蔓延着对复式学校“心理上的疏远”。报告指出了农村复式教学点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农村地区教师空缺无递补;教师职业责任缺失;地方教育官员对教师需求的漠视[1]。这些问题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消极效果”[2], 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2008年7月笔者在陕西省蓝田县四所复式教学点的调查中发现, 复式教学点的学生毕业之后一般会到当地完小上六年级, 再进一步升入初中。但由于受长时间接受“复式教学”的影响,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进入完小以及初中之后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状况, 例如对大班额的教学不适应, 对独立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不适应, 等等。然而这仅仅是个别现象, 还是多数复式教学点的学生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复式教学点的毕业生具体面临的是哪些方面的不适应, 不适应程度如何?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干预?诸如此类问题, 目前尚无探讨, 因此有必要做一次专门、深入的研究。

一、研究方案

(一) 研究工具

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主修的《学习适应性手册》中, 把学习适应性定义为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 亦即学习适应能力。其主要因素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四方面, 并编制了调查量表[3]。笔者根据研究需要, 对量表进行了修订, 编制出《复式教学点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 原问卷共55个条目, 根据预调查回收数据用spss14.0软件进行了信效度分析。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后的球度检验值达到0.833, 解释率约为70%, 适合进行因素分析。通过因素分析, 剔除了5个在各因子上的负荷量均比较低的条目, 保留50个条目, 对这50个条目再进行因素分析, 共提取出5个公因子, 分别是学习动机适应, 学习能力适应, 学习环境适应, 教育风格适应和身心健康适应。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4, 分半信度为0.709, 该量表的各个维度之间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75到0.784之间, 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问卷采用五等级计分的方法, 从完全符合5分到完全不符合1分, 得分越高, 说明适应性越好。

(二) 被试选取

笔者在陕西省蓝田县通过滚雪球抽样方式, 调查了曾就读于当地山区四所复式教学点的38名学生, 以及一直在完小就读, 从未在复式教学点学习的62名学生。目前这些学生分别在当地完小和初中就读, 涵盖6、7、8三个年级。为了称谓方便, 本文中将曾在复式教学点就读, 现就读于当地完小和初中的学生统称为“复式教学点学生”, 将从未在复式教学点就读的学生统称为“非复式教学点学生”。其中, 复式教学点的38名学生包括男生23人, 女生15人, 目前就读于6年级的学生17人, 就读于7年级的学生14人, 就读于8年级的学生7人。非复式教学点的62名学生包括男生34人, 女生28人, 目前就读于6年级的学生26人, 就读于7年级的学生21人, 就读于8年级的学生15人。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 回收100份, 其中有效问卷98份, 有效回收率98%。

(三)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4.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 复式教学点学生学习适应性内部差异性分析

1. 复式教学点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 复式教学点的学生在身心健康适应维度上得分最高, 教育风格适应和学习环境适应维度上得分较低。见表1:

笔者认为, 复式教学点的学生在学习环境适应和教育风格适应两个维度得分较低并非偶然。有研究认为, 农村复式教学存在如下一些特点:多端性, 即“一室多级”和“一堂多科”;交替性, 即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内容交替进行;时限性, 即每一单位时间内都必须对两个以上的年级施教[4]。这种“多人共享”的学习环境和“多级同教”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并不是最佳的, 虽然是无奈之举, 却对学生在学习环境和教育风格两方面的适应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 性别差异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 除学习能力适应这一维度以外, 男女生在各个分维度层面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明男女生学习适应性方面的发展较为平衡。在学习能力适应维度上, 男女生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 女生的适应性好于男生。见表2:

(注:*代表p<0.05, **代表p<0.01。下同)

需要对女生在学习能力适应上好于男生这一现象进行说明。在笔者调查地区, 女生辍学比例远远高于男生, 小学阶段便有辍学现象出现, 7、8年级是女生辍学比例最高的阶段, 能够留在学校接受完整个9年义务教育的女生一般只是学习能力较强, 成绩较好的女生, 其他女孩中很大比例的一部分早早辍学打工或者帮家里干活;而相比之下, 很多男生虽然学习能力不足, 成绩也不尽如人意, 但接受完9年义务教育的比例相对高很多。因此表2中的数据比较实际上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女生和所有男生进行的比较, 并不说明男女生在接受复式教学阶段的学习能力适应是否存在差异;而是说明对于已经升入完小或者初中的学生来说, 女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要好于男生。

3. 年级差异分析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 我们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能力适应、学习环境适应和教育风格适应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且年级越高, 适应性越好。见表3:

我们认为, 在学习能力适应方面, 6年级的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压力, 8年级的学生则处于初二的过渡阶段, 面临着科目增多, 知识难度增大等困难, 因此在学习能力适应上得分并不高, 而刚升入初中的7年级学生则相对较为轻松, 因此得分较高。在学习环境和教育风格适应方面, 随着对学习内容和方法的了解以及对身体状态、心理过程和个性习惯的长时间调适, 较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较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因而对学习环境和教育风格都适应得更好, 而较低年级的学生则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二) 复式教学点学生与非复式教学点学生学习适应性差异分析

1. 各维度差异分析

我们比较了复式教学点学生与非复式教学点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平均得分, 并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见表4: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 复式教学点学生得分标准差普遍高于非复式教学点学生, 表明复式教学点学生内部学习适应性情况离散程度较大。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 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环境适应方面, 复式教学点学生与非复式教学点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在教学风格适应和身心健康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非复式教学点学生在教学风格适应方面明显强于复式教学点学生, 而在身心健康方面, 复式教学点学生明显强于非复式教学点学生。

在教学风格适应方面, 复式教学点学生学业基础相对较差, 而完小和初中的学习有着进度快、独立性高等普遍的特性, 在一些理科科目又会出现课程难度的大跨越,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业, 因此, 复式教学点学生适应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但在身心健康方面, 调查得知, 复式教学点的学生一般在家庭条件、学习条件方面相对较差, 吃苦更多, 锻炼更好, 因而适应性情况反而较好。

2. 性别差异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 是否复式教学点学生在男生和女生总体水平上大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唯独在教育风格适应上, 复式教学点男生和非复式教学点男生存在显著差异, 女生则没有类似的现象。见表5:

笔者在对部分曾就读于复式教学点的男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 发现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对现在的教师教学风格、导学机制和管理模式上并不关注, 普遍的态度是“还可以”、“我无所谓”, 一部分人表示不是很满意, “老师讲的要不我听不懂, 要不没有意思, 索性就不听了呗”。而由于能够升入完小和初中的女生大多是学习能力较强, 基础较好的学生, 因此出现对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风格适应得比较快, 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情况。

3. 年级差异分析

对三个年级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发现3个年级的学生在教学风格适应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非复式教学点学生好于复式教学点学生;6年级在身心健康适应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非复式教学点学生好于复式教学点学生。见表6:

可以看出, 复式教学点学生和非复式教学点学生相比, 存在的最主要适应性问题就是教育风格适应, 这一情况在所调查的三个年级中都普遍存在, 这与复式教学的特殊性有关。在复式教学点, 教师需要同时对多个年级的学生授课, 一般采取的方法是把课时分割为若干段, 每段时间对某一个年级进行教学, 而其他年级的学生则在这段时间里做练习或者回忆、巩固刚才学到的知识, 进度较慢;而在完小和初中, 教师都是针对同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 没有因为年级不同而造成的时间耽搁, 进度较快, 因此习惯了复式教学的学生便显得不够适应。

三、研究结论

1.复式教学点的学生男女生之间在学习能力适应上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教育风格适应上存在显著差异。

2.和非复式教学点学生相比, 复式教学点学生在教育风格适应上得分较低, 但在身心健康适应上反而更好。

3.复式教学点学生和非复式教学点学生相比, 在教育风格适应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

四、对策和建议

复式教学点的学生由于长期接受复式教学, 当他们升入完小或者初中以后, 会表现出不适应状况, 这种不适应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对完小和初中的教育风格的不适应上。受限于山区客观的教育条件, 短时间内取消所有的复式教学点可能性并不大, 而要让复式教学点的老师解决学生今后的学习适应性问题也几乎不可能, 因此我们建议:

1.当地完小和初中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 加强对从复式教学点转来的学生的关注, 并经常性地予以学习上的辅导和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有研究认为:“科学地组织复式教学, 不仅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以及严格要求自己和专心致志学习的优良品质”[5]。笔者认为, 复式教学点的老师只有首先重视并努力解决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 才能使这种科学的组织成为可能,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地方教育部门应对这一情况引起重视。有研究指出, “需要建立和健全复式教学研究网络, 研究复式班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6]。而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要求地方教育部门需经常性地派遣相应专家到校指导, 帮助复式教学点的学生调节心态, 改进学习方法, 加快学生的适应速度。

3.在存在复式教学点的地区开展支教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 可以把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调适作为活动内容, 在心态调节上予以当地学生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蓝健, 章鹏远.国际复式教学的现状与趋势[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4, [1]:70.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调查组.我国偏远山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个案研究——汪来九“七级复式教学法”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研究, 2007, [1]:30.

[3]周步成.学习适应性手册[Z].华东师范大学.

[4]李德善.关于农村复式学校的发展及课程改革等问题的探讨[J].教育学报, 1991, [3]:16.

[5]张素蓉.论复式教学在基础教育规模布局调整中的作用[J].教育学报, 2005, [2]:49.

上一篇:选材教学下一篇:怎样提升员工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