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审计风险

2024-09-27

事业单位审计风险(共12篇)

事业单位审计风险 篇1

一、新形势下内部审计风险及内部审计质量

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独立审计准则中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最初开发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内部审计风险与外部审计风险在审计风险的基本原理上是相同的,是指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弊端和漏洞, 而内部审计人员认为财务报告是合法、公允以及经营管理是健全有效的,并因此提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内部审计工作时出具了不准确的内部审计意见,对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的设计与执行提出的改进意见缺乏针对性或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内部审计质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部审计工作的优劣程度, 它直接影响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和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直接关乎审计目标的实现和内部审计价值作用的发挥。

内部审计风险与内部审计质量具有辩证关系,一般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各种风险控制手段和方法来控制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从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存在的原因及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存在的原因

1. 内部审计法规不健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于2013年发布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仅仅是行业规范,在内部审计法律体系中层次较低,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内部审计法律制定不全面,操作性较差。部门规章力度不够,刚性约束不够且执行力不强。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 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工作时由于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和对审计人员自身权益的保障依据,导致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深入全面开展,审计人员普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专业能力不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层次不齐,现有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基本上都是财会专业,不是科班出身,只是经过短期的学习取得内部审计资格,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内审知识贫乏,再加上专业工作实践经验少、工作能力不够,审计过程中多从财务基础与财务管理的角度审计, 而不是从专业审计角度进行审计,直接影响内部审计质量和结论,形成审计风险。一些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较弱,责任心不强,对工作质量要求不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未能将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应用于审计工作中,也提高了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

3. 内部审计机构缺乏权威性。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设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单位经营管理服务,有些单位虽单独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只是形式上独立,并非实质上独立,所属层级较低。领导重视成为提升工作质量,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权威性的关键因素。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利益限制,迫于单位内部各方面的压力,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直接导致了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缺失,也使内部审计权威性大打折扣,不能最大可能地规避审计风险。

4. 内部审计模式落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仍以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 主要审计目的是“查错防弊”,内审人员风险观念淡薄,审计风险控制因素考虑较少,更谈不上运用最新的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审计人员只是通过对账表上的数字进行核实、判断是否存在舞弊行为和技术上的错误。传统审计模式与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相比,由于较少考虑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因素,在无形中提高了内部审计风险。

(二 ) 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1.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组织机构缺失 ,人力资源缺乏。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组织机构缺失, 没有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无法组织协调内部各部门的质量控制活动,致使各部门之间质量目标不统一,质量管理信息不畅通。审计任务与人力资源不相匹配,从现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来看,一般财务审计人员多,这些审计人员对管理知识、科技知识、金融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低,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单一,应对新形势和复杂审计工作任务的能力较弱。

2.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基本遵循国家审计法律规范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开展,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制度建设尚不完善,缺乏规范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有的审计人员不知道自己要做哪些工作、通过怎样的方法开展工作、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以致所取得的审计证据证明力不够、审计意见不准确、审计评价不恰当,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

3. 内部审计工作成效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收集的审计证据不充分或审计数据不可信甚至错误,不足以支持审计结论,致使审计质量不高。一方面因缺乏对审计报告中审计重点的归集和总结, 造成应有的审计价值无意间流失;另一方面,因缺乏对审计方法和审计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好的审计方法及经验没有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效难以发挥。

4. 缺乏科学、统一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不完善,没有形成统一、系统、规范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标准,而质量评价标准是衡量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准则,是评价工作成果的尺度。在没有科学、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往往凭借个人经验做出判断,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弹性较大,可操纵空间也比较大,这样势必会导致内部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如何在有效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基础上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质量越高,内部审计风险就越小,反之,内部审计质量越低,内部审计风险就越大。内部审计风险客观存在、无法规避,而且贯穿于审计全过程,但通过一定的措施,完全可以把其控制在较低程度。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合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并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以保持较高的内部审计质量。

(一 ) 防范法律风险和合规性风险 ,加快内部审计法规制度建设,科学管控内部审计质量

健全和完善审计法规体系以及审计法规与其他法规相关内容的衔接。尽快制定与颁布专门的《内部审计法》,从而以具有强制力与权威性的法律形式对各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与工作开展做出准确说明与指导。同时,修改完善《审计法》,实现与《内部审计法》的契合,认清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二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从而协调与完善内部审计法律体系,形成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使内部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 二 ) 防范组织风险 , 合理设置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 , 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执业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保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才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对经营管理实施有效监督,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使审计工作较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正常运行。

( 三 ) 防范舞弊风险 ,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 以制度强化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作为风险管理框架中的监督者,要努力协助组织建立起由管理层、流程参与者、存在风险的相关部门、风险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等所使用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流程组成的风险监督框架,以便提供及时和富有前瞻性的风险信息,并提出控制和化解风险的措施。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工作,这是内部审计的中心环节之一。内部控制除了保护资产和检查财务资料准确可靠外,更重要的是贯彻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以达到系统目标, 同时提高经营效率、经济效益。因此,内部审计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决策管理层不断完善内部控制。

(四 )防范思想道德风险和岗位职责风险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职业地位和专业能力

加强职业化建设,以胜任能力为核心构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化教育与岗位培训体系。以内部审计职业化来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使内部审计人员充分运用职业思维对待实务中的问题,正确处理各项审计业务。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首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内审人员的职业水准;其次,进行专业任用,选派那些具有相应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内审队伍;再次,持续职业发展,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其了解、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专业知识、技术方法和审计实务,熟悉审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提高内审人员的审计查证能力、审计沟通能力及审计表达能力,以适应新形势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

( 五 ) 防范固有模式风险 , 转变内部审计观念 , 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随着现代经济管理的迅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不再仅仅是强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还应注意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化,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也应逐步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以克服固有审计模式所带来的风险,从技术层面上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六 )防范制度机制风险 ,建立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审计评价体系制度化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于2012年4月发布的《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以下简称《手册》),质量评估是由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员,以《准则》为标准,对组织的内部审计活动进行检查,评价内部审计的管理和实施情况是否遵循《准则》,同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内部审计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增加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以评估内部审计价值贡献为导向、以内部审计实现目标的程度为衡量标准,主要作用是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履行职责的规范化水平,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推动内部审计的专业化管理。 (阎银泉,201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框架,从审计环境层面、内审增值层面、审计程序层面和审计人员层面等四个层面作为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建立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采取相对灵活的方式进行,可以对某一单维度进行评价,对评估主体来说也显灵活,审计人员可以自评,也可由团队成员互评,还可由审计机构负责人评比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可以充分应用《手册》,并借鉴阎银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框架”,建立切实可行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完善奖惩机制,根据质量评价考评结果对审计工作成绩显著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项目和审计人员予以精神和物质的奖励。与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晋级升职挂钩,对玩忽职守、内部审计业务质量低下,造成损失或影响单位社会信誉的内部审计机构和相关审计人员予以处罚。同时不断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及其工作质量的定期评比考核,从而减少人为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军利.我国内部审计法律体系研究——现状分析、缺陷不足及改进之道[J].中国内部审计,2014(3).

[2]张庆龙.中国内部审计行业的现实问题调查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4(7).

[3]王长山,窦红娟,韩秀珍.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2(11).

[4]阎银泉.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视角[J].财会通讯(综合),2012(11下).

事业单位审计风险 篇2

一、传统风险导向审计

(一)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

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在利用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评估财务报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审计方法。这一方法的重点在于审计风险模型的运用,即“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其中“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控制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

(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缺陷

1.注册会计师没有从被审计单位的整体出发,不能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将审计重点放在了控制测试这一环节中,着重于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思路。

2.审计程序的实施完全取决于对检查风险的评估。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模型倒推检查风险,检查风险越高,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就越少;反之,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越多。但这种主观的估计对于审计质量是有较大影响的。

3.实践中难以对固有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各个层次,二者之间很难作出严格的区分,而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层面仅仅评估固有风险,这种估计显然是十分不可靠的。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从而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一种审计方法和技术。它改进了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以“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来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在这个模型中,“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会计意见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包括两个层次,即会计报表整体认定层次和认定层次。

这一方法强调的是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来源于整个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审计应建立在企业所处社会和行业的宏观环境、战略目标和关键经营环节分析的基础上,注册会计师需要综合评价经营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优点

1.对风险的把握更加全面,对审计风险的评估更加可靠。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为背景,综合分析企业面临的各项挑战,整体评估审计风险。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是站在战略的角度,以经营环境、经营模式为风险分析的起点,把被审计单位和周围环境联系为一个整体,从宏观上判断和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

2.审计目的明确,审计效率提高。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着手点是重大错报风险,从而确立检查风险。它将企业内外部的风险转化为财务报表错报风险,从而更快的确立审计重点,审计效率明显提高。

三、两种方法之区别

(一)本质不同

从本质上来说,传统风险导向审计还只是停留在观念层面,并没有使审计过程和审计方法产生巨大变化。因为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所采用的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基本方法,增加了风险定量评估的内容,并将风险定量分析视作审计风险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审计人员依然采用一种自下而上的审计思路。它还只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延伸。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是一种全新的方法,它有一套全面并且科学的审计方法,并且有完整的审计思路,即“企业整体层面的分析――经营环节层面的分析――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分析”,将会计报表风险与企业经营风险联系起来。虽然这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仍然要用到制度基础审计的方法,但它并没有局限于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分析。

(二)审计方法不同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采用“自下而上”的审计方法,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入手,了解内部控制、实施控制测试,根据控制测试的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即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是以交易为基础,从交易的角度确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这种方法虽然有了较大突破,但主要依赖实质性测试,范围过于狭窄。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经营风险为基础,运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先“自上而下”对报表形成预期,再“自下而上”地根据预期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在这一过程中借助于“战略分析―经营环节分析―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从企业的战略管理分析入手,通过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导向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一步一步推导和落实审计的范围和重点,确定相关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然后通过实施审计程序和取证的结果,结合重要性的判断,判断整个财务报表的风险并形成最终的审计意见。相比之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引入了企业战略管理分析工具,逻辑性、专业性和准确性都得到了提升,大大提高了注册会计师发现客户会计报表中重大错报的能力。 (三)对风险的认识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中将风险的范围局限于会计方面的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时忽略了许多外在的重要因素,更加侧重的是会计报表项目本身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但在实际情况中,固有风险是很难从经营风险中单独剥离出来的,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和估计,所以,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在可靠性、准确性上存在不足。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风险的概念除了包括会计报表项目本身的风险外,更多的考虑企业的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从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条件到经营方式和管理机制等内外部各个方面来分析,以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评估为审计工作的重点,进而控制会计报表的风险。在风险上的延伸和改进无疑又增加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可行性。

(四)审计证据的范围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证据主要包括实施控制侧试和实质性测试获取的证据,大部分情况下只是局限于内部证据。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扩大了审计证据的范围,也就是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现了审计证据有内部向外部的转移。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会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整体经营环境,并从外部获得大量的证据来评价风险评估的恰当性,以此来评估客户的经营风险及审计风,这样也就大大增加了审计证据的范围,为注册会计师实施进一步审计增添了信心。

(五)审计程序由单一化向个性化转变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程序倾向于是一种标准化形式,对不同的被审计单位都使用标准相同的审计程序。这种标准化审计程序存在很大问题:一是不能对症下药,没有充分贯彻风险导向审计思想;二是限制了审计人员的临场发挥,由于很多客户的财务人员都是注册会计师出身,或者系统学习过审计,或者有与注册会计师打交道的经验,使注册会计师无法突破客户预先设置的障碍或防范措施,难以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

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评估及识别的审计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相结合,针对不同客户以及客户不同的风险领域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相比之下,这种量体裁衣的方式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找到适合于不同的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程序,使得审计更加适应环境变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程序的标准化而疏漏的错报,提高审计质量。

(六)对注册会计师的能力要求逐渐提高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侧重于会计层面的评估,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只是在会计和审计的方面。

由于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后审计重心的转移,使得审计结果主要依赖的不是控制测试而是风险评估,因此也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具备丰富的会计审计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战略管理和行业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在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对注册会计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但对于审计来说,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一种途径。

事业单位审计风险 篇3

【关键词】风险管理;內部审计;风险识别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化时代下的运营活动主要向社会生产生活中提供诸多服务及公共产品,行政事业从理论上而言并非属于盈利性组织和单位。因此,使得风险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由正常性的相关业务活动和资金运作等转化为财务资源的安全性与资金运作时的合法性。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转过程中的安全性,加强其内部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内部审计的相关概括

1.内部审计的内涵

内部审计主要是建立于相关组织内部并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性检查、评价和监督活动,内部审计即可以用来对组织内部限制制度进行充分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评价,同时也能够用于对组织内部会计以及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相关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及对企业自身经营效益和经营合规性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内部审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对于维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公开、合理以及防范风险的意义十分重大。

2.内部审计的特点

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中的应用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内部审计主要作用于国家宏观调控。通常情况下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包括熟知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过程中对资金的调动数额和方向、财务部门具体的收支情况以及收入的来源等。通过内部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够对本单位的相关工作执行情况进行大体的评估,内部审计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提出正确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能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通过内部审计,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快速有效的发现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浪费情况以及是否存在以权谋私的情况,因此通过内部审计规范资金的使用情况,能够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

三、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1.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评价作用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评价作用是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对于通过内部审计识别的风险评估,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同时,也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情况综合对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与影响性进行考虑。行政事业单位在风险管理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评价作用,不仅针对相关管理风险的类型和性质进行评价,为风险的防范提供了较为可靠性的依据,同时也对单位本身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进行评价,从而完善了向单位领导提供的整改意见,促进了单位内部审计的实施和发展。

2.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监控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监控是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应在风险管理中对相关的具体内容与活动进行相应的监控,从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着手进行评价,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运转以及各环节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有效对风险进行识别和防范。通过对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评价,及时有效的识别风险,并加以防范,同时,对于可能引发风险的环节,加强了对风险管理的监控,提高了对风险管理过程中相应环节的效率和质量评价,完善了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协调作用,有效避免了风险的产生。

3.加强对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的确认和分析

加强对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的确认和分析是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应对风险管理过程中的相关监督、检查和评价工作遣派专业工作人员负责,对于单位组织通过相应的风险管理进行识别,并对所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归类和分析,检验其是否正确。在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的作用,做到遣派专业工作人员负责相关监督和评价工作。另外,对于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通过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多种研究管理方法对相关风险的要素进行分析,并仔细识别,同时与单位的风险管理情况进行详细对比和检验,为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评价工作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繁荣与国家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内部审计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发展中日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降低单位风险方面的管理。本文从内部审计的内涵和特点两方面对内部审计进行概括,同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评价作用以及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监控等方面对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雷洋昆.面向业务、风险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探析——基于内部审计视角[J].审计与理财,2015,07(01):18-19.

[2]刘德菊,崔思明,田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探析[J].财会研究,2015,09(05):66-68.

事业单位审计风险 篇4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综合起来无外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审计对象和社会法律环境及自身组织建设方面的因素属于客观方面的原因, 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及在审计过程中选用审计程序和方法等因素, 则属于主观方面原因。

(一) 客观原因

首先, 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欠缺直接带来审计风险。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机构, 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为本单位内部管理服务。因此,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如外部审计, 在审计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限制, 内部审计人员很难客观、公正地对所进行的审计事项发表准确、公正的审计意见。

其次, 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作业标准不规范。虽然现在有国家审计署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但法律级次明显偏低, 操作性不强, 并且对于具体作业标准未有明确规定。因此, 内部审计法律依据不充分、不健全, 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 只有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论的正确性, 增大了审计风险。

(二) 主观原因

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 包括从事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的政策法律水平、专业知识、经验、业务技能、审计职业道德等。审计经验是审计人员应有的一种重要专业技能, 需要实践的积累, 相对于复杂多变的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 审计人员如果经验和能力有限, 在工作中就会无从下手, 使应该查出的问题没有查出来, 出现漏审或查的不深不透, 不能就一些现象和有价值的线索挖掘出深层次的问题, 也会作出误判等。内部审计人员是否遵守职业道德、具有工作责任心也影响审计风险, 如审计工作中未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应有的职业谨慎, 徇私舞弊、打击报复、故意放弃对重大问题的追查和披露、提供与事实不符的审计结论等, 不仅直接影响审计质量, 还大大增加审计风险。

此外, 被审计对象制约也会导致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 甚至有抵触情绪, 有意无意地设置障碍, 致使审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二、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所谓审计风险, 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的错误或漏报, 而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对于审计工作而言, 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一) 固有风险的形成

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 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 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即经济业务及其记录本身产生重要错误的可能性。主要成因及表现有:

1.参与经济活动者, 书面资料编制者由于工作疏忽或业务不熟造成的错误。

2. 被审计单位为了达到某种不良目的, 故意在会计资料及其他资料中弄虚作假、掩盖真相, 扭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更有甚者提供假账、假凭证等假会计资料。例如某市审计局对下属县轧花厂进行审计时, 该厂提供假销售账, 收入只反映当年业务的1/2, 市局人员对县轧花厂情况又不熟悉, 这样审计一开始便存在着审计风险。

3. 由于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复杂性 (如企业集团化、规模化经营) 和审计时限等因素制约, 造成审计本身不便全部使用详查法, 往往采用抽查法, 进行抽样审计, 因而不可能对每本账册、每笔业务、每件存货数量价值、每项往来款项一一审计, 也就不可能将存在问题全部查出。例如某省审计厅对某大型钢铁厂审计, 业务量上亿元, 审计人员限于经济、人员、时间等因素, 只能采取抽样审计, 结果漏查一笔业务, 该业务少记收入1千多万元, 从而加大了审计人员的潜在风险。

(二) 控制风险的形成

控制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 而未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主要成因及表现有:

1.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薄弱, 不具备健全有效性。

一般情况下,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应同时具备健全性和有效性两方面特征, 但也存在少数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或部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健全, 而执行不力, 有效程度不高, 形同虚设等情况, 造成审计风险。

2. 未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评审。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操作程序, 没有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认真调查和测评, 以确定具体项目审计程度, 从而引发审计风险。

(三) 检查风险的形成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未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它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能够通过审计人员工作加以控制的风险。主要成因及表现有:

1. 事实不清楚, 证据欠充分, 证明力度不足。

审计人员在核定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事实、证据时, 不能认真核实、核清、核细, 相关数字不精确, 甚至前后矛盾。收集的证据材料不具备可靠性、相关性、合法性、时间性、充分性的特征, 而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证明力不强。

2. 评价不确切, 定性不准确, 处理处罚不恰当。

对审计核实的事实没有采取必要的方法手段加以综合归纳、分析、判断, 并以此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情况, 处理处罚缺乏原则性、政策性、针对性、灵活性, 引用的法律法规欠适用、欠时效, 不具备、不完整。

3. 建议、意见不适当, 审计效果不明显。

向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审计建议和意见看不出深度、高度和水平, 缺乏宏观性、建设性、可行性, 针对性、服务性不强, 提出措施不得力, 起不到审、帮、促作用, 甚至有些结果提供了不准确的审计信息, 而造成直接关系人的损失。

4. 审计人员不遵守审计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

某些审计人员自律性不强, 在审计中未遵守保密规定和审计回避制度;违反廉政规定和审计工作纪律;以审谋私,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查实问题避重就轻、化大为小、弄虚作假、隐瞒违纪违规问题及循私舞弊等, 给审计工作带来较大风险。例:某县审计局对某局国家扶贫资金的审计, 查出挪用扶贫资金修路80万元, 发工资60万元, 列支机关经费18万元, 但修路和发工资140万元有县长签字, 碍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各种人情关系, 未将此问题反馈给上级审计机关, 导致审计报送资料失实, 形成审计风险。

5. 社会对审计工作期望值过高。

由于宣传力度等原因, 社会上可能存在对审计可以解决全部问题的过高的期望值, 而审计的职责和权限又决定了审计不能超越审计管辖范围, 因而对审计工作而言, 一旦没有达到这种期望值时, 将可能引起社会的误解, 诱发审计风险产生。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审计风险的潜在性、客观性、无意性、危害性对审计执法主体提出严峻的挑战。如何防范、控制、规避、降低审计风险, 笔者试提出以下看法:

(一) 要正确分析和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1. 分析固有风险。

固有风险是一种潜在的, 难以计量的审计风险, 要借助于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来分析和评估, 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1) 分析与报表层次有关的固有风险时, 审计人员要通过询问、查阅、观察等方法, 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性质、经营业务的复杂程度、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财会人员的变动情况、管理人员受到的异常压力、影响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因素及被审计单位执行财经法规的经历等各方面情况, 运用职业判断初步分析与报表层次有关的固有风险。 (2) 分析与账户或业务有关的固有风险时, 在对报表层次固有风险分析的基础上, 审计人员要采用分析比较等方法, 分析待摊费用、递延资产、预提费用、产品销售成本、往来账款等易产生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分析现金、有价证券、存货等流动性大、变现力强, 容易受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项目;分析需要利用专家工作结果予以佐证的重要交易和事项的复杂程度;分析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异常和复杂交易以及在正常的会计处理程序中容易被漏记的交易和事项。 (3) 估量固有风险时, 审计人员应在综合分析以上因素后, 运用职业判断, 大致估计报表层次及每个报表项目的固有风险水平。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即使在各种情况较好, 出现重要错误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 固有风险的水平也应高于50%;相反, 只要有某种迹象表明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就应将固有风险确定为100%。

2. 评估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有关, 审计人员要按照操作程序认真评审: (1) 初步评价控制风险。首先应调查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 并对控制环境和有关其他内部控制进行适当测试, 进而对控制风险作出初步评估。评估时, 应遵循稳健原则, 宁可适当高估而不可低估, 尤其是相关内部控制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失效或难以对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价时, 应当将控制风险评价为高水平。 (2) 确定审计策略。当相关内部控制风险初步评价为高或内部控制测试的工作量可能大于进行内部控制测试所减少的余额测试的工作量时, 审计人员不得采取依赖内部控制审计策略;当相关内部控制风险初步评价低于高水平时, 采取依赖相关内部控制的审计策略。 (3) 设计内部控制测试的手续、时间和范围。并非所有审计项目的审计都需设计内部测试手续。只有在采取依赖相关内部控制审计策略的情况下, 才能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测试, 进一步评估控制风险。

(二) 要认真测算, 正确对待检查风险

1. 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

现代审计是建立在测试内部控制基础上的抽样审计, 审计人员难以100%地对被审计事项作出保证, 只能总体上合理保证。可接受审计风险就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结束后准备承受的风险, 没有具体的标准和尺度, 主要取决于审计事项的重要程度, 审计报告使用者的范围和要求, 被审计对象所处的法律环境以及对审计成本的考虑等因素。

2. 确定检查风险, 设计实质性测试的程序和范围。

在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一定的情况下, 检查风险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呈反向关系。审计人员在合理确定和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可接受的审计风险, 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之后, 可根据审计风险模型来确定检查风险。

(三) 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部, 审计人员要从完善自身出发, 科学防范

1. 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 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学习者发展, 不学习者淘汰。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技术变化、环境变化。通过学习, 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从而达到避免审计风险的目的。

2. 贯彻执行法律法规, 坚持依法审计。

1982年修改宪法, 1994年颁布《审计法》, 在我国初步建立起以宪法为基础, 以审计法为核心, 其它与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审计法律体系。审计人员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 坚持依法审计, 一方面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计, 依法行事, 依法监督, 防止越权和随意行政行为;另一方面对于违纪问题要依法进行处理处罚, 做到证据充分, 法律依据明确。

3. 遵守审计准则, 促进审计工作进一步规范。

审计准则是依据审计法和行政法规规定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 按照审计工作运行的内在规律而制定的, 对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作了明确规定, 提出了具体标准和工作要求。按照审计准则开展工作, 能够保障审计工作依法、科学、有序运行, 在实现审计法制化、制度化的基础上, 实现审计工作的规范化,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4. 职业道德规范,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审计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组成部分, 审计人员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 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并把道德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要忠于职守, 客观公正, 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 要奉公守法, 廉洁自律, 管好自己手中的权, 不为自己谋福利, 要谦虚谨慎, 平等待人,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四) 提高风险意识, 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1. 牢固树立审计风险意识。

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审计风险教育和审计风险事例剖析, 促使每位审计人员都能真正了解各种审计风险可能产生的原因及具体表现形式, 自觉意识到审计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及危害, 增强审计责任感和事业心, 严格按法律和审计程序办事, 认真细致, 尽职尽力, 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职工作和每项具体审计任务。

2. 营造良好审计环境。

要加强审计宣传, 使全社会了解审计, 知悉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各自作用和职责范围, 以及审计法律体系组成等, 从而使审计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重视、配合和支持, 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对审计对象的走访、回访工作, 并形成制度, 从各方面广泛征求和交换意见, 促使审计建议和审计决定的真正落实和审计工作的进一步提高;要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人大、上级审计机关汇报工作, 争取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支持和帮助。

3. 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在开展审计工作的同时, 还要处理好各种关系, 包括宏观调控与微观监督的关系, 审计执法主体与审计对象的关系, 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 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关系, 提高人员素质与提高审计质量的关系, 本级与上下级的关系, 本部门与有关部门的关系, 审计预期与审计效果的关系, 审计覆盖面、审计周期与审计力量的关系, 审计全年计划完成与交办专项任务突击完成的关系, 正常审计工作与开展活动、学习的关系, 改进原有审计手段与掌握现代审计方法的关系, 事后审计与事前、事中审计的关系, 完善内部制度与加强审计监督的关系, 转化应用审计成果与利用信息的关系等等。解决问题, 化解矛盾, 以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发生。

综上所述, 审计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相当风险的职业, 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其所面临的风险因素更加复杂, 风险存在于整个审计活动中, 可以控制, 却不能完全消除, 因此, 这要求审计人员要不断调整自我, 并在调整中开发风险分析和防范方法, 加强风险理论研究, 深化审计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遏制风险的目的, 才能更好地为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审计风险是一个重要的审计概念, 审计风险正一天天被人们所重视, 摸清审计风险, 增强审计意识, 最大限度地规避与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是当今审计工作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也是提高审计质量和信誉的关键, 对审计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文章着重探讨审计风险的有关理论与措施。

关键词: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参考文献

[1].李金华主编.审计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1

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风险研究 篇5

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风险研究

姓名:饶彬学号: 201003034340

摘要:审计工作底稿不仅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也是证明审计人员完成审计工作,履行应尽职责的依据。然而审计存在CPA无能为力的固有风险以及控制风险,加之CPA和助理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违法违规、未能保持谨慎的执业态度、重大问题上的执业判断失误、重要审计证据的缺失甚至与委托单位串通、合谋出具了虚假的、不恰当的审计报告的检查风险,而这些无一不与执业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有关。为此,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风险研究的课题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审计工作底稿审计风险质量特征

一、审计工作底稿扮演角色与存在的编制问题及其分析

(1)审计工作底稿在审计工作中扮演者着重中之重的角色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实际上是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进而作出审计结论的过程。注册会计师和助理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通过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把已收集到的数量众多但又不系统、没有重点的各种审计证据资料,系统地加以归类整理,从而使审计结论建立在充分和适当的审计证据基础之上。因此,审计工作底稿不仅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也是证明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要求完成审计工作、履行应尽职责的依据。

(2)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及分析

问题一:在审计工作底稿中注重抄账,而不记录审计人员实施的审计程序和

方法。一些审计人员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就是简单地抄下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账,再做些简单的试算平衡,这样的审计工作底稿既没有说明审计人员为测试该单位项目是否真实实施了什么程序,采用了什么审计方法,进行了怎样的判断,也没有得出什么结论,因此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是无用的工作底稿。

问题二:夸大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按照“原样拷贝审计工作底稿就能形成审计报告”的标准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现行的《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中明确要求,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做到内容完整、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用词恰当。在审计实践中,一些审计人员据此夸大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在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时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其目的是要将这些经过复核的审计工作底稿原样拷贝作为审计报告。个人认为,严格、认真、负责地编制和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过分夸大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就有些不妥,而将其原样拷贝作为审计报告使用则更加错误,甚至可以说是头脑僵化的表现。

问题三: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方案、审计报告相脱节。其

一、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方案脱节。目前的审计实践中,绝大部分审计人员仍然沿用过去的习惯做法,只对有问题的审计事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对于没有重要问题的审计事项不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这样一来,对于那些没有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审计事项,审计人员是否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就成了说不清的问题;其

二、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报告的脱节。这突出表现在,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报告对同一审计事项的描述或审计结论不相同时,没有编制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记录和反映,造成审计底稿与审计报告“两张皮”,互相脱节,原因不明、责任难辨。

二、鉴于底稿的基础性与重要性加之底稿编制存在的漏洞与弊端给审计工作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在这对审计风险进行分析。

(1)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描述,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和检查风险(DR)三个构成要素。在实际执业过程中,IR和CR与委托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是否有效有关,CPA对此无能为力。我们仅能通过研究和评价委托单位的内部控制,在对其IR和CR初步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便将DR以及总体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这是我们称之为审计业务风险。但对于一个事务所而言,除存在审计业务风险外,影响事务所的规范运作并制约其健康发展的风险因素还包括业务监管风险和法律诉讼风险。

(2)业务监管风险

业务监管风险是指行业主管部门或外部监管机构在对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过程中存在未按规定的标准、程序、方法而遭受行业处罚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和执业过程中存在的DR不同,是事务所都可能面对的非系统风险。无论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内部规章制度完善与否,也无论事务所的规模和执业水平高低,都会由于新形势下外部职能部门对CPA行业的监督加强而增加 法律诉讼风险是指事务所由于审计失败、违约、不正当竞争等原因被动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的可能性。这种风险随着社会对CPA行业过高的期望值、“深口袋”理论的曲解和滥用以及入世后CPA行业的重新洗牌而日趋突现。当然,作为任何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构成细胞,事务所和其他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事业单位一样会面临这种外部风险。但重要的是,依靠质量和信誉生存的会计事务所,一旦卷入法律诉讼,任何一次的诉讼失败会招致灭顶之灾。

三、审计风险与审计工作底稿的关系凸显风险探究的必要性

CPA的审计活动作为一般经济活动的具体形式,其产生的法律后果和其他一般经济活动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执业CPA通过抽样、分析性复核、计算、函证以及其他方法形成自己的工作记录,即审计工作底稿,用规定的语言表述审计主体的专业意见,尽而完成受托的合同义务。其提供的社会化产品是审计报告,如同其他一般商品和服务一样,如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或瑕疵,CPA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在我们的专业领域,审计报告是否存在瑕疵,亦即是否为虚假报告、是否对报告使用人和社会公众造成了损失,唯一能证明或者辩驳的就是你的工作轨迹和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如同诉讼证据一样,构成是否应承担审计风险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抗辩依据。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是否完整、规范,审计过程中所搜集的审计证据是否足以支持CPA所发表的审计意见,代表着审计质量的高低。而审计质量的高低恰恰与审计风险呈负相关的关系。审计质量越高,审计风险越低。

四、审计工作底稿应具备的质量特征

要控制审计质量,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审计工作底稿至少应具备以下质量特征:内容的真实性、形式的规范性和措辞的恰当性。

内容的真实性是指审计工作底稿所反映的经济事项和行为应该是真实的,应有充足的客观事实做保证。这是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质量属性。如果没有客观事实做支持,我们的工作底稿哪怕再好看,也是无济于是的。不仅起不到保护自己,相反会成为CPA提供虚假报告的借口。比如在实际工作中,可能由于外勤时间短,CPA(或助理人员)并未参与委托单位的存货监盘,而为了粉饰审计程序的合法性,将空白的抽查表让委托单位的人签字,外勤结束后再补填所谓的“抽查记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欺骗自己,也无法保证审计质量。真实性是核心,内容真实的工作底稿才能真正起到化解审计风险的盾牌作用

(二)形式的规范性是指所编制的工作底稿要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要素齐全,即要符合“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在此不再详述。形式上的规范能保证我们是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的,这一定程度上能减少CPA的执业风险。

(三)措辞的恰当性是指记录在工作底稿中的语言、符号、公式等能恰如其分地反映我们的工作轨迹,能保证任何一个CPA在同样的执业环境下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和意见。《审计报告》准则中为我们提供了标准的审计报告的措辞以及适用的条件,但对于审计工作底稿中相关事项的描述无详细的规定。当然,这其中有很大的职业判断成分,不同的审计项目、不同的审计目的、不同的CPA都会针对同一张工作底稿做出不同的描述。但我们要保证措辞的恰当性,防止模棱两可甚至让人产生歧义的词句。

五、结论

世界经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做好审计工作成为防范风险的先锋。对于企业而言,财务状况良好,关系着企业的发展以及战略的实施,然而良好的财务状况得益于自身良好的审计工作以及积极配合CPA以及政府的审计实施;对于一国而言,良好的审计体系,关系着一国经济向着良好态势发展。我国对审计制度作了大幅度的改革,旨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由此可见,审计工作的重要,审计结论如实反映客观现象的必要。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篇6

一、审计重要性的概念

1、审计重要性指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2、审计重要性的作用

首先,审计重要性是确定具体审计内容的依据。一个审计项目有多少审计内容,什么内容列入审计范围,什么内容是重点,较大程度上决定于审计重要性水平。

其次,运用审计重要性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人员对审计重要性水平不一的审计事项,采用不同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再次,根据审计重要性来报告审计结果。在审计报告阶段,审计人员要根据审计重要性水平,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以此决定发表何种审计意见。

3、审计重要性的评估原则:①重要性评估需要合理运用职业判断。②重要性的评估要兼顾审计效果与效率。③重要性的评估要同时结合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及性质。④重要性的评估要注意小额错报或漏报的金额的累积。⑤重要性的评估要从财务报表和交易帐户的两个加以考虑。

二、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也即指出现坏的结果和损失的可能性,他是主观与客观的偏离。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客观性 由于审计风险形成的条件是客观存在的,所以风险的发生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复杂性 复杂性表现为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和形成过程是复杂的。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的;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潜在性 审计风险是必然的,但对于一个具体的审计事项,其存在的具体时间、空间和形式是潜在的。

三、审计重要性与风险的外在关系

重要性与风险的关系:一是重要性与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二是重要性与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一)审计重要性与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

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规划审计时实际存在或评估的审计风险。

1、实际的审计风险

实际的审计风险是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的,是所审项目本身所存在的风险。如果会计信息使用者十分关心流动性较高的项目,该项目就是审计人员实际面对的审计风险。也就是说: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高、越敏感,较小的错报或漏报就会影响其判断或决策,则审计人员实际的审计风险就越高,重要性水平就应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就应越高。因此,重要性与实际的审计风险成反向关系。

2、评估的审计风险

评估的审计风险是针对被审计单位,指审计风险决策中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越高,即评估的审计风险越高,被审计单位出现重要错报的可能性越大,则重要性水平就要确定得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就要确定得越高。因此,重要性与评估的审计风险也成反向关系。

3、合理利用这种反向关系

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以便确定将要进行的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二)审计重要性与期望的审计风险之间成正向关系

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不仅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或漏报,而且也应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不同要求。固有风险既应包括被审计单位出现的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也应包括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被审单位在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和负债的性质、金额以及融资的能力、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所导致的风险。

重要性与期望的审计风险成正向关系。即重要性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期望的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则重要性与期望的审计风险成正向关系。

四、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内在关系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是不可分割使用的两个概念。审计报告对被审事项中的重要性错误未予纠正,就会导致审计风险。因此,重要性是审计风险控制的核心和重点。审计过程中同样的事项,其重要性程度提高时,审计风险必然降低。反之,审计风险必然提高。因此,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之间是反向对应关系。

在实施审计前,对不同规模企业的重要性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認同,即有一个大致相同的重要性数量水平,这个水平应该是相对数。重要性数量水平越大,则对同一个项目的重要性程度认识就越低,从而审计风险也越大。反之,审计风险就越小。所以,重要性数量水平和审计风险水平成正向对应关系。

五、重要性应分为以下4个层次:

报表总额,如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报表项目金额,如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负担;账户余额,如现金帐户余额、银行存款账户余额等;业务发生额,如差旅费等支出类业务的金额。根据项目内容的不同,重要性所针对的项目有税前利润、总资产、权益、总收入等。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作为运用重要性数量水平的入手点的观点,理由是:(1)损益表上当期净损益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来,也就是资产负债表中事实上已包括了当期的净损益。尤其我国现阶段国企效益状况不佳,成本利润不实现象严重,以资产总额代管税前利润或净利润有其合理性。(2)根据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负债权益共中的错误,又都能反映在资产类总额上。

事业单位审计风险 篇7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一般来说,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相对来说较为复杂, 因而, 在进行相关的工作时, 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都会给审计工作的进行造成一定的影响。经过一定的分析和总结, 我们可以知道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内部审计认识不够到位

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中, 领导对其并不够重视, 他们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并不像别的单位一样有一定的盈利或者收益, 因而不需要进行相关的审计工作;并且, 有些单位对审计工作这种督查性质的工作比较抵触, 甚至一些单位对此是非常反对的。正是因为这些错误的想法, 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2.内部审计的制度不够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是否健全, 是非常重要的。其一, 到目前为止, 我国还没有制定出专门的法律法规, 现在制定的内部审计的一些相关制度主要是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实施的《内部审计准则》来制定的, 从法律上来说, 这些法规的法律效力是明显不够的, 规定比较笼统, 对于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来说, 很明显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其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够合理。一般来说, 内部审计的工作独立性非常高,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 但是, 目前一般的行政事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比较随意, 甚至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都没有独立的审计机构, 也没有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 这样一来, 会导致内部的审计工作很难开展;其三:审计单位内部的职能定位不够准确。就一般而言从,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应以本部门的工作为中心服务于本部门的整体目标。但是, 到现在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定位并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 这个问题时非常严重的, 应予以较大的重视。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防控

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审计风险防控时, 我们首先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也要意识到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树立内部审计的意识

在很多事业单位经常会出现内部审计无意识的情况, 很多财务人员在审计方面并不重视。所以要深化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明确审计工作的职能目标。一般来说, 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主要是由领导来主导并进行的, 但是一般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对部门内部的审计工作不够重视, 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 要加强领导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认识, 意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对整个部门的重要性;还要进行相关人员的工作调配, 使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更加专业, 这样才能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 促进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2.建立出更加健全的审计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各个单位的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阶段。那么这个时候, 之前制定的一些相关的内部审计的制度就不能够满足单位内部现有的需求了, 因此, 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根据国家规定的相关制度, 再与现在的实际相结合, 从而制定出符合自己部门的内部审计制度, 这样才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同时, 在进行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中, 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审计制度, 这样才能让审计制度更加周密全面。

3.要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制度

在初步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以后, 就要使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能够更加充分挥发出来。现在我国的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够健全, 并且, 现有的一些相关的规定法律效力明显不够。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作用, 首先要设置出独立的内部审计制度, 并配备专门的审计工作人员, 这样才能够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的职能, 使得审计工作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益。

其二:要找准内部审计的位置, 对单位中内部审计这个环节进行一定的优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时代的不断更替,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与时俱进, 找准自己的位置, 正确处理好服务与监督之间的关系, 强化内部的管理。此外, 还要加强审计的力度, 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和资料, 确定出理想的内控模型, 这样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才能够不断地被完善。

三、结语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 其不仅能够让事业单位的发展更加完美, 还能让内部审计工作逐渐趋于完善。所以在对内部审计风险进行防控时, 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健全相关的准则以及制度。为财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内部审计意识。从而实现事业单位在风险环境下的协调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也有了新的要求。其要求在财务管理方面更加科学合理, 而且还要尽量规避审计的各种风险。但是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依旧存在很多风险。所以对其内部审计模式进行分析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基于风险导向谈行政事业内部审计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风险导向,事业单位,内部审计

参考文献

[1]徐根平.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刍议[J].中国农业会计, 2012, (7) :112-118.

[2]毛定荣.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2) :15-22.

事业单位审计风险 篇8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作用丝毫不逊于外部审计, 如何强化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李金华审计长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强调指出, 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是四个字:“管理+效益”。“内部审计作为一个控制系统, 而不是一个检查系统”, “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 “内部审计要以事前、事中审计为主”积极开展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 对逐步实现我国内部审计事业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特点及原则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强化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措施, 它是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 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因此, 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事业单位组织内部监督部门的一员, 与纪检监督部门具有不同的监督职能, 担当着事业单位经济运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专业监督任务, 有着其他部门难以取代的地位和作用。为了保障事业单位及其内部各单位健康运作, 运作行为完全符合事业单位目标及发展战略, 更好地实现事业单位价值最大化。因此实施有效的内部审计, 有利于对事业单位进行监督管理, 有利于事业单位长治久安的稳定发展。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时, 内部审计人员的立场和使用的方法应是客观的、公正的。即在分析、判断、审核、验证各项审计业务过程中,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实事求是, 不主观臆断, 不歪曲事实。虽然内部审计提供的报告在社会上不起公证作用, 但就其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来说, 首先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出发点必须公正, 没有偏见, 否则就难以取得信任。客观性是内部审计权威性的基础。

2、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公正或免除偏见地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 也是卓有成效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 它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应与其所审查的活动保持应有的独立, 为他们能够自由和客观地完成审计任务, 取得期望的工作成果提供足够的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业务的独立性。

4、职业审慎性原则。

所谓职业审慎是指审计人员在复杂的环境中, 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熟练性和技巧, 识别出损害组织利益的行为, 对故意做假、疏忽、差错、低效、浪费、无效、利益冲突和不正当行为保持警惕, 对不恰当的控制系统提出改进建议。职业审慎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能根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范围, 拟定审计程序;对需要提供保证性服务事项的复杂性、重大性和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和建议;对不正当行为保持警惕;对所采取措施的成本效益作出评定。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

1、风险后果的间接性。

由于事业单位的直接经济活动有限, 加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一般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因此一般不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但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的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 比如对领导干部的任期评价, 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对被审人的任用, 从而影响被审计人甚至其所领导的一个部门的发展;又如, 审计建议影响到单位对某些方面或领域的重大决策, 从而影响单位的改革、发展, 审计风险带来的后果是间接的。

2、风险表现的隐蔽性。

内部审计风险造成的各种损失特别是对事业单位生存、发展的宏观方面, 没有直接的数据可用来衡量, 故不被一般人所知晓, 有的损失甚至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者本人都未觉察到。

3、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集中在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本身。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既有领导不重视, 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的原因, 也有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原因, 但更多地表现为内部审计自身的原因, 如审计风险意识不强, 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能胜任日益广阔的审计领域等等。

4、描述现状, 不进行评价, 不表示意见也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一个特征。

随着事业单位各种环境的改变, 事业单位遇到许多以前未曾出现过的事项。一方面, 由于许多事项本来就在发展变化中还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 暂时还看不清孰是孰非;另一方面, 有的内部审计为了避免审计风险, 对所审计事项不敢定性, 甚至不敢揭露, 对所见的事项只就事论事, 或罗列事项、数据, 或描述现状, 不进行评价, 就更不要说提供一些处理意见或为领导提供建设性决策意见了。这样的内部审计机构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就是自身的生存风险。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对于内部审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停留在查错账的层面, 认为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相对简单, 依靠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的会计控制活动就足以完成有效的控制, 没有意识到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内部审计有其特定的程序和方法, 能够发现其他财务控制活动不能识别的一些错误甚至舞弊现象, 否定内部审计的科学性或者错误的认识内部审计的实际的作用都会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使内部审计的作用进一步弱化。此外, 内部审计的鉴证、评价和指引职能不单单是一个查错误的过程, 还是一个完善企业自身管理的途径。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涉及到单位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 离开领导层的支持很难有效的开展,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必然面临层层阻力。

2、内审机构设置不健全。

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检查职能的部门, 其任务是检查和评价单位的各种经济业务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财经法规。内部审计对其所检查的经济业务活动要提出分析、评价、建议、咨询, 其基本要求是内部审计要具有独立性。目前的事业单位内审机构的设置状况是:少部分主管部门设置了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大部分主管部门虽然也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但基本上没有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而是与财务部门两块牌子一班人马;部分主管部门虽然配备了审计人员, 却没有相应的独立审计机构。

3、缺少专门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理论体系。

目前, 关于内部审计的理论基本上是以企业为基础的。然而企业和事业单位在目标任务、管理方式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企业的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其内部审计以健全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而且对此有一套系统的定量和定性指标作为评价标准。事业单位的目标和任务是创造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 由于两者的目标任务和管理方式的不同, 企业的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理论不能满足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要求。事业单位所作的工作主要是公益性的, 主要看重社会效益, 而社会效益目前又缺少系统的定量和定性指标加以衡量。企业针对购货、生产、销售、筹资与投资等环节设计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不太适合事业单位以人员公用支出和项目支出为主要内容的业务活动等。正是缺少相应的理论指导,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只能在工作中自己摸索, 完全凭自己的理解来做工作, 工作质量受到影响。

四、事业单位内部风险的防范及控制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单位领导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内部审计人员应不断创造成绩, 给单位带来直接或间接利益, 使领导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改善管理及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而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并在人员与经费上提供有力的支持, 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能顺利开展。

2、全方位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 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 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理论和审计技能, 以及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 还要有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

要具备经营管理知识, 熟悉财政经济法规, 还要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及技术方法有一定了解。但是, 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远远达不到上述要求。因此, 各内部审计部门要制定长远的培训计划, 加大培训力度, 培养内部审计人员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 并使其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分析、判断和预测经济活动的能力, 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审计工作队伍, 从而达到主动控制风险的目的。

摘要:本文明确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特点及其存在风险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事业单位在风险防范方面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赵保卿.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1, (1) :24-27.

事业单位审计风险 篇9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既包括合规性、合法性审查, 又包括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 这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这种审计风险和其他审计风险一样, 无处不在, 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也正是因为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以及其与干部管理、调整、任免和考核的相关性, 经济责任审计产生风险的可容忍程度低, 并具有政治性强、审计内容广、关注层面多、工作要求高等特点。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分析

1.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类型: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形式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单位领导干部认真履行了经济职责, 成绩突出, 而审计人员获取了与责任者的经济责任不相关的审计证据, 将不属于经济责任范畴的内容纳入审计范围, 如工作方式、方法等内容, 并写进审计报告, 而对领导人做出不正确的评价。二是单位领导干部任期内在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及本人遵守廉政纪律等方面出现了问题, 未完成责任目标、发生了经济损失、而审计人员未能发现或取得的审计证据不完备, 不能满足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 导致审计结果偏离事实, 从而作出错误的评价。

2.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特征: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风险成因具有一定的特性。首先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层次高, 责任人一般为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者, 同时审计的内容错综复杂, 评价事项多而敏感, 审计的评价标准还不很规范, 各类因素都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二是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其成因和表现形式具有多重性。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不确定性因素多、社会影响因素多、牵涉面广的工作, 尤其是对具有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员进行监督。因此, 监督的层次更高, 政策性更强, 审计内容更复杂, 要求更严格。三是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可预防性。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 但只要审计人员具有充分的专业知识, 认真负责的态度, 不断总结经验, 通过改进审计手段, 采取有效措施, 准确、客观地判断风险水平, 就可以控制审计活动过程中的风险产生因素, 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3.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

(1) 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其中职业道德素质是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点。审计职业道德是每个审计人员应当恪守的行为规范, 如果审计人员接受被审计对象的好处, 则会丧失其客观公正的立场, 造成审计风险。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审计质量的保证, 是控制审计风险的根本所在。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 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查账能力, 还要熟悉宏观经济管理知识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 具备综合判断分析能力等。但是目前大部分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够全面, 经验和能力有限, 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造成监督失控, 制约和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容易导致做出错误的评价和结论, 从而形成审计风险。

(2) 审计人员所采用的审计技术、方法滞后形成的审计风险。审计工作本身在不断发展, 要求审计技术也要不断发展。然而目前一些审计技术方法弊端突出, 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审计工作的要求。传统的审计方法注重于实质性测试, 未能采用以内控制度测评为主的现代审计方法, 而不能确定审计重点, 从而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3) 审计评价标准不规范形成的风险。大多数部门、单位内部没有建立规范、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任期内应负的责任、任期目标、考核标准都没有给出科学、明确的界定。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等内容, 即使决策失误、管理不当, 造成经济损失, 但追究何种行政责任也无明确金额标准界定。由于国家的相关审计评价细则和标准的欠缺, 使得审计评价丧失了具体的参照而形成一定的风险。

(4)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不强形成的风险。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合理, 不能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 与其他部门如财务、纪检监察等合并办公, 不处于最高领导人的直接领导之下。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对象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审计公正的关系, 都会对审计人员造成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诱惑, 进而影响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公正。这无疑会使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原则性、独立性和责任心受到挑战, 从而加大审计风险。

(5) 有关经济责任审计法律法规不完善形成审计风险。审计部门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造成审计风险。审计人员由于没有具体的奖惩措施和责任追究制度的约束, 不能严于律己、认真工作。同时, 对审计对象的处罚没有建立统一明确的处罚措施制度, 处罚尺度比较难以掌握, 造成审计风险。另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存在、不健全或没能有效实施, 管理行为处于无控制状态。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点之一, 若内部控制制度不存在或失控也会造成审计风险。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一项由多个环节组成的工作过程,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 均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不能仅局限于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的评价, 也不能将范围扩展到所有领域, 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的确定要考虑审计机关的审计力量和审计能力, 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时间的紧迫性使审计工作必须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 不能面面俱到。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有以下五个措施:

1. 完善机构设置, 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

要完善健全审计机构设置, 对审计的机构设置、职能、权利、责任以及工作范围等予以明确规定, 并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经济责任审计的高风险属性, 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经济责任审计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 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增强其责任心, 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降低。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 不断更新知识, 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

2. 根据新情况不断更新审计方式方法, 采用多种审计方法降低风险。

以保证质量为前提, 统筹运用各种审计方法相结合来获取审计证据。探索引进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 通过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定量分析和风险警示系数的引入,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总风险水平的控制效果将大大加强, 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使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揭露和阻止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 而且可以保证提供资讯的真实性, 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提高管理品质和运作效率。同时要加强复核、征求意见、化解风险。对出具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力求措词适当、评价公正, 审计报告要征求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人的意见。这样才能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最大限度地化解、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审计风险。

3.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在目前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尽快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法规制度。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行政执法责任的相关法规和制度, 从法律上明确审计人员执法的权限, 加强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减少审计工作和审计判断的随意性, 使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一项权责对等、机制平衡的经济监督形式。使审计内容、操作程序、方法体系、评价结果应用以及部门协调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并逐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的规范性。同时, 应加大执法力度, 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不经审计不得离任、不经审计不得提拔等硬性规定, 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力, 提高审计部门的权威性。

4. 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要充分考虑到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各项决策的正确性、合法性、个人经济行为的廉洁性等共性方面外, 还要考虑他们不同岗位所具有的个性特征, 制定一套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使审计人员的审计评价有据可依, 以进一步增强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环节, 审计评价应建立在查清审计事实、准确界定经济责任的基础之上, 尽可能用量化方法来进行, 杜绝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以外的多余评价。另外, 评价时注意区分是前任责任还是现任的责任、是直接责任还是管理责任、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造成的经济责任、是职责范围内还是范围外的责任等, 以有效地防范风险。

5. 建立审计督办制度。

对审计查实的问题, 进行审计督办, 要跟踪检查审计报告中要求被审计单位纠正、整改的问题是否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整改、落实。通过审计督办, 达到既监督审计意见的落实情况, 又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维护审计工作的严肃性, 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事业单位审计风险 篇10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一、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解

所谓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指的是审计全过程中审计人员对一系列风险因素加以相应的评估分析,并基于其在传统审计模式方法中融入风险控制方法,从而取得相应的审计证据,并最终获得审计结论的活动形式。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出现风险的原因及其特性

(1)形成原因。一是法律法规缺乏完善性。在此方面的法规中,除了一些行业部门的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之外,并无国家层面的审计准则和实施细则。这一现状也导致了难以认定审计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也使得审计过程中内审人员不得不以职业判断完成,而这样的差异又会进一步造成审计风险。二是内审队伍建设和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影响。就数量而言,内审人员数量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就结构而言,因为内审人员大多年龄较大且多为转岗或兼任,故多不够熟悉审计工作。就人员自身而言,其往往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对自身审计知识加以更新和充实。这就会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存在必然性。三是缺乏机构独立性。纵观我国此方面工作现状,不少内部审计活动实际上都是财务负责人分管或兼管。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内部审计监督必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难以展示出其作用。四是缺乏健全的内控制度。这样的情况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内部审计机构难以第一时间找出业务活动中的一系列问题,如此造成内部审计风险大增按照审计风险=检查风险控制风险固有风险这一审计风险模型,可见审计风险和内部控制质量关系密切。五是有意识舞弊行为数量提升。有意识舞弊和无意识的差错相比,其隐蔽性更高(尤其是串通舞弊),内部审计风险也因此被加大。六是审计方法选择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审计方法模式滞后、抽样审计误差之类的情况。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特性。一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目前抽样审计是现代审计方法中最常见的,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但其中抽样必然会和总体之间存在特性差异,进而造成判断误差。由此产生的内部审计风险必然是不可消除的。二是审计风险自始至终存在。导致审计风险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选择被审计单位不当、方案不周、用人不当、证据不全、报告有误之类。三是风险有潜在性。内部审计风险带来的损失一般都难以从数据角度做出衡量,所以难以第一时间被发现。而一旦风险被引发,潜在风险就会立即实际化。四是内审结论描述现状的特征难以对审计意见加以表示。首先,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的事情会因周围情况变化而碰上很多前所未有的事项;其次,事项的变化发展会造成很多无评价标准的状况;同时,不少内部审计也会出现不敢揭露、不敢定性审计事项的情况。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和方法

(1)审计计划制定。应讲究从实际出发,对共性、个性因素加以同步关注,内审人员应对本单位诸多方面情况加以综合考虑,量身定做风险分析评估模型。摒弃先前的仅凭主观判断做法。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将审计资源合理分配,以此来提升其效率和效果。

(2)实施内部审计。主要以目标风险控制这一路线将审计程序划分为组织目标确认;分析风险,确定风险水平;提出改进措施和风险管理建议;后续审计,检验管理或控制风险情况四个阶段。

(3)内部审计报告。审计实施结束后,内部审计人员要依据相应的审计证据(经核实),从而形成并出具基于结论与建议的审计报告。从而将审计工作的风险防范、完善控制、督促纠正问题等方面的作用落到实处。

(4)后续审计。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应开展相应的后续跟踪,从而确定纠正措施恰当与否以及预期的效果达到与否、纠正的措施落实与否,或者确定相应管理者是否承担了其中风险。

四、行政事业单位如何防范内部审计风险

(1)提升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首先要做到内部审计的全面性,具体方法就是将内部审计的时间段由事后向事前、事中延伸,由此形成对各种活动的全程监督。其次则是要在其中突出重点,根据具体活动的实际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内部审计。为此,则要将经常性内部审计和针对一些事情的突击内部审计、全面内部审计与专项内部审计,纠错内部审计与预防内部审计相互有效结合。

(2)避免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管理人员出现交叉任职。有必要通过明确管理权责来体现职务不兼容。主要表现为:授权进行各种经济类型业务的职务不能有兼任情况;执行一系列有关于经济的业务的职务和对该业务进行审核的职务不能有兼任情况;对财产加以保管的职务与对该项财产进行记录的职务不能有兼任情况等。从上述方面来有效杜绝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管理人员出现交叉任职的情况。

(3)完善治理机构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在当今国情条件下,对内部审计进行合理定位作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治理、推动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极其必要的行为,故而,应将内部审计的定位在原有定义的基础上与当前各方面条件相结合,来进行补充修订,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基础上,迎合客观实际情况和国际规范的要求。

(4)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觉悟,并掌握相应的政策。为此,必须对内部审计人员在上岗前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从而将其道德修养和政策水平提升到应有的层次上,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牢固掌握国家和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制定的一系列法纪和规章制度,以此来对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各方面的活动进行有效的内部审计,并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其次,则应保证内部审计人员有着较强的业务能力,要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在相关各个方面都拥有足够的知识,具体方法可以采取同一团队中不同个体各司其职的方式。再次,则应令内部审计人员在学习中不断更新观念。将培训教育工作常态化、动态化,有效地提高队伍的总体素质。

(5)完善我国内部审计准则。首先,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具体做法应将实质和形式两方面同步做到独立。具体而言应从三个层面上保证其独立性:其一是机构独立,应单独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将其打造成独立的专职机构,使其在行使内部审计权的过程中与被内部审计者没有组织关系。其二是人员独立,具体而言就是内部审计人员不可以被内部审计单位的原成员担任,也不能与被内部审计单位中的成员有直系亲属关系。与此同时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能独立执业,不受外部力量影响其判断。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是,被内部审计单位的成员应予回避。其三是经济独立,即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内部审计单位或个人二者之间不应有任何形式的利害关系,同时也不应以各种形式参与被内部审计单位的活动。在此方面可以援引法庭中的回避原则。

参考文献

浅析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防范 篇11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  审计风险  防范措施  研究

一、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及审计风险问题成因

(一)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重要性是审计工作范围内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其中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自身就包含着重要性这一概念。在计划审计以及就审计证据对审计意见支持的充分性进行最终评估时,审计的重要性概念非常的突出。在计划以及执行审计过程中,审计测试精确度,应当与财务报表重要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般而言,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对于实务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由于当前的社会环境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组织结构逐渐趋于复杂化,而且各项经济事项非常的频繁,对其进行详细的审计几乎不可能。在该种情况下,抽样审计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审计方式,其中重要性概念为有效解决审计人员在大容量抽样决策问题时,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应当合理地确定审计工作的重要性,选择合理、客观以及切合实际的抽样方法,以此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第二,有利于审计工作成本的降低。基于对费用和时间预算层面的全面考虑,实践中审计人员应当对成本、效益进行综合权衡。在重要性原则运用过程中,可适当地减少一些审计程序,最大限度地缩小审计工作的范围,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基础上,使审计人员能够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方面,以免因过分地强调面面俱到而影响综合审计质量、增加审计成本。

第三,有利于审计风险的降低。在抽样审计基础上,通常审计人员应当对没有审计的部分承担相应的风险,其中风险大小与审计重要性的设定和判断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同时,对审计重要性的恰当判断,可以有效降低审计工作中的各种风险、对于确保审计质量和提高审计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审计风险问题成因

从当前审计实践来看,出现审计风险及审计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审计工作独立性差。实践中可以看到,审计对企业或者单位的监督、服务职能行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为领导层及管理人员正确决策的做出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审计工作的合法合理性,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然而,从实践来看,因审计工作受领导层限制,各项业务的开展也要接受上级部门(审计机关)的指导,双重领导机制下的审计工作,难以真正做到依法办事;加之部门利益或者小集团利益的驱使,以至于审计工作难以确保其独立性,审计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审计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原因二: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就审计工作而言,其业务处理中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所以对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要求非常的高。一般而言,审计人员应当具备法律、经济以及管理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素养,在取得职业从业资格证以后才能持证上岗。然而,从实践来看却并非如此,尤其表现为审计人员普遍存在着综合素质低、专业技能差以及知识结构单一和只是技能更新速度慢等特点,以至于审计效果不理想。同时,审计执行过程中,部分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在发现问题时因与被审单位、具体人员存在利益关系而放弃追查和揭露;或者因害怕对方打击报复而不作为,以至于审计工作难见成效。

原因三:审计方法以及审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之后。据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各很多领域和行业的审计工作中,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措施,比如对财务收支合规性进行审计,审计人员采用原始的查账方法,只是简单地以账论账,或者以事后财务审计来查错防弊;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其他方面的风险和问题,比如将财务数据的差异性、准确性作为审计要点,严重忽视了现有资金应用的合理性、高效性,以至于审计深度不够,审计范围非常的窄,而且内容相对比较单一,无法真正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以抽样审计法为例,虽然该种审计方法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但是审计人员仅凭个人的主观臆断、所谓的经验来确定或判断样本的规模及其结果,很容易产生审计误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审计风险。目前来看,审计技术手段非常落后,虽然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电算化,但是审计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查账方式,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应用还比较少,而且应用效率非常的低。

二、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审计重要性以及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原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有效的防范审计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从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和重视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对于领导层而言,一定要对审计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应当强化思想层面的重视,从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和重视审计工作,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氛围;同时,还要改进和完善审计机制和模式,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以此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实践中可以看到,单位、企业自上而下,都要对审计工作进行重新的认识,从思想层面上真正地看到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审计工作提供支持,才能避免审计工作的盲目性。审计部门应当在维护主体根本利益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经济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及内控管理机制,在全面提高经济以及管理效益方面做文章、下功夫。实际操作过程中,审计人员还应当及时向分管领导进行汇报,为他们决策的做出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参考依据;在此过程中,树立设计权威性也是必不可少的,由审计人员直接对单位、企业负责,提高和丰富审计机构的层次,从而使审计工作真正地脱离出来,体现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二)采用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

如上文所示,目前使用较多的审计方法是抽样审计法,所以在样本选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的理念,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各项变动进行确认,以便于查阅和应用。同时,审计人员还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审计风险防范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审计程序符合现实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监督小组,并且针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着的各种风险和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基于现实情况,不断改变审计方案。当前国际社会上比较盛行的一种风险防范方法是风险基础审计法,从应用效果来看,比较科学,笔者建议在国内审计领域考虑适当地引进该种审计方法,针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信息资料,进行搜集,并且将各种审计方法有效地应用在审计风险防范过程中,并以作为审计风险防范和问题处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对审计客户进行严格的挑选

在审计客户选择时,应当以品行端正、资信良好的委托单位为宜,这样的客户作弊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审计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风险问题比较少。如果所选择的单位信誉不好,则可能会在审计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风险问题,甚至会导致审计风险严重失控,处理难度非常的大。与此同时,还应当确保审计客户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详尽说明,以确保审计的高效性。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他们所要面对的行业、领域非常的多,彼此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审计业务非常的复杂,较之于其他行业而言可能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和压力。实践中,如果委托单位出现财务问题,则可能会面临着破产,此时投资者会不惜一切手段转移财务压力,审计单位也因此而面临着诉讼。由此可见,在审计风险防范过程中,应当严格挑选合适的审计客户,这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四)对审计过程强化督导和管理

审计过程中,管理层应当对项目组进行质量管控、对业务进行督导和管理。通过网络技术、组织架构以及经费预算等形式,对审计项目进行有效的督导。比如,可对审计项目进行编码,其内容有客户类别、年度、内容以及业务承接部门等,采用编码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每一项目组的处理时间以及审计费用核算和审计实时状态管控。

结语:总而言之,审计风险难以避免,而且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常的严重,因此应当处理好造成审计风险的各项影响因素,不断创新和改进审计风险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才能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

参考文献

[1]黎红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07).

[2]孙婷婷.浅析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方法[J].商场现代化,2013(07).

[3]《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中国注册造价师职业道德准则》.

事业单位审计风险 篇12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性质和功能的特殊性,其内部审计也具有区别于其他单位内部审计的风险特点和作用。 如何辨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风险特点,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特殊作用,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风险特点

内部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具有区别于其他单位内部审计的风险特点。

(一)风险后果的间接性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直接经济活动有限,加上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一般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因此一般不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内部审计机构主要是通过提供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对决策层在各方面的决策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其带来的审计风险后果是间接的。

(二)风险表现的隐蔽性

由于内部审计风险后果具有间接性, 造成的各种损失,特别是对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生存、发展的宏观方面,没有具体的数据可以衡量,一般不容易被人发觉,甚至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者本人都很难觉察到。

(三)内审人员的差异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有领导不重视、内部审计独立性弱、审计程序过于简单、审计方法不够先进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集中在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本身,如审计风险意识不强,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能胜任日益广阔的审计领域等。

(四)评价不准确,不能提供建设性意见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一个特征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变,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兴事项。 一方面,由于与新兴事项相适应的评价标准还未建立,暂时还很难下定论;另一方面,受人员专业水平和领导、同事等人际关系的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对所审计事项往往不敢定性,避重就轻,仅仅就事论事,或罗列事项、数据,或描述现状,不敢挖掘深层次的原因,不进行评价,就更不能提供正确的处理意见或为领导决策提供建设性建议了。 这是内部审计机构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关乎自身生存的风险。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风险特点隐蔽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使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不能充分的发挥,甚至使大部分人看不到内部审计工作所发挥的作用,以为内部审计是可有可无的。 其实只要实施得当,内部审计不仅能规范单位的经济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更能有效地规避本单位的财务风险和决策风险,这些作用集中表现在监督和服务这两大职能上。

(一)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是指对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审计,还包括对本单位内部制订的政策、规章、制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的监督、检查、反馈、跟踪等等。

1. 约束作用。 内部审计人员按照国家的法律、财经法规以及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对本部门、本单位财政收支、会计信息及相关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活动在合法的轨道上运行,对各种违法、违规现象起到约束作用,从而保护国家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

2. 防护作用。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本部门、本单位会计信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起到了抑制非法、保护合法、加强防护的作用。

(二)内部审计的服务功能

1. 参谋与助手的功能。 内部审计通过对各项活动的全过程审查,能及时地发现问题,找出管理中的漏洞,并提出改进建议,为领导出谋划策,促进管理,提高效益。

2. 建设的功能。 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参与某些项目、工程等有关规章制度、计划方案的制订,提供相关的审计建议,并监督项目实施全过程,保障项目建设的合法性、合规性。

3. 保护的功能。 内部审计通过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本单位事业的平稳发展扫清障碍。

4. 沟通协调的功能。 内部审计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一项审计工作常常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能在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中搭建一个沟通协调的平台。

5. 其它服务功能。 内部审计机构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为本行业的其他单位提供咨询服务等。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在很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内部审计机构应不断加强自身力量,尽可能地降低审计风险,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本部门、本单位的健康、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吴彩霞.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措施〔J〕.现代商业,2010(17).

[2]胡小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科技论坛,2011(8).

[3]乔娟.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

上一篇:绝缘失效保护下一篇:博物馆与城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