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理论(共7篇)
现有理论 篇1
一、前言
公允价值自1953年会计程序委员会 (CPA) 的第43号会计研究公报上首次提出后, 便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务实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之后, 公允价值因为具有“顺周期效应”被指责为“放大了金融危机, 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信心”而饱受争议, 会计界更是加快了公允价值的研究步伐, 各方面的研究文献日趋增多, 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公允价值方面的论述的最新文献, 特别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权威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比较, 以期为初学者整理提供公允价值计量的最前沿理论, 同时初步探讨对未来我国公允价值理论体系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二、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这一提法很具有艺术性, 这个词听起来很好, 而“历史成本”则听起来比较消极 (Penman, 2007) 。使用公允价值一词是一种有趣的策略:这个聪明的标签使得反对者在辩论起始便处于守势 (Sunder, 2008) 。所以在讨论公允价值时, 可能最好的办法是先把“公允”放到一边, 先来分析现行的公允价值概念。换句话说, 现行的公允价值定义并不一定就是“公允”价值的最佳定义, 只是在目前的理论水平和务实发展情况下对“公允”价值的一种认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 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清偿的金额 (财政部, 2006) 。目前IASB的公允价值定义为, 在交易中熟悉交易情况的有意愿的各方交换资产、清偿债务和被授予的权益工具可以被交换的金额 (I-ASB, 2009) 这两个定义很相似, 他们的缺陷也很明显:债务清偿的指向不明确;不是针对债权人, 而是针对熟悉交易的有意愿的各方;没有明确说明交换或清偿是否发生在计量鈤抑或是别的日期。
相比之下, FAS157则明确指出计量日出售资产收到的或负债支付的价格, 即脱手价格。
三、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产生之必然性
传统的“基于交易会计”注重以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进行计量, 这种面向过去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所生成的会计信息虽然在计算程序方面可靠性强, 但计量结果的公允性令人怀疑, 并且相关性很差, 因而很难满足企业外部人的决策需求 (郝振平、赵小鹿, 2010.10) , 特别是在衍生金融工具计量中, 历史成本的无能为力暴露无遗, 它不仅无法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甚至会扭曲真实的财务状况和收益, 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 (任世驰、李继阳, 2010.4) ;而“会计的重心是计量” (Iriji Yuji, 1975) , 会计的最基本和核心职能就是通过货币计量 (表现为计价) 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即会计的反映或核算职能) , 这就要求企业按照各个报告时点上的现行市价调整账面记录, 通过动态反映使账面价值与真实价值始终保持一致, 目标是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反映, 又由于市场上物价变动的必然性, 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开始逐步取代历史成本计量, 并逐步得到广泛的认可。
四、公允价值会计涉及的三个层次基本理论问题
讨论有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问题应当分三个层次进行, 不同层次上的分析, 结论会有所不同。从概念框架层次上看,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目标, 应当坚持和发展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与规则 (Barth1994, Nelson1996, Eccher1996) ;从会计准则层次上看, 需要具体准则具体分析, 因为并不是所有公允价值信息都具有价值相关性, 具有价值相关性的报表应当继续发展和完善相应的财务报告准则 (郝振平2010。10) ;从具体方法层次上看, 应当保持和完善公允价值定义与其相应的操作指南的可理解性和一致性, 不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取值没有必要提供相应的指南, 对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取值重在提高其可靠性。
五、公允价值的本质探讨
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目前国内会计界关于公允价值本质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 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 独立计量属性观。
“独立计量属性观”认为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一样, 是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这种观点不仅体现在葛家澎 (2001、2007) 、卢永华和杨晓军 (2000) 、李红霞 (2008) 、周繁和张馨艺 (2009) 、刘思淼 (2009) 、陈旭东 (2009) 等相关学者的研究文献中还体现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 复合计量属性观。
“复合计量属性观”认为公允价值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 而是一种复合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是价值的直接计量 (现值) 和间接计量 (历史或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和短期可变现净值) 的总称。 (谢诗芬2006)
3. 计量目标观和检验尺度观。
这两个观点本质上是一致的, 它们认为公允价值本身不是一种计量属性, 而是会计价值计量试图达到的一种理想目标, 它们的产生和推广源于对经济活动中公平性的追求 (刘浩和孙铮2008, 石本仁和赖红宁2001) 。
上面四种观点中, “独立计量属性观”属于对公允价值本质的狭义理解, “复合计量属性观”、“计量目标观”、“检验尺度观”则属于对公允价值尺度的广义理解, 其中, “计量目标观”与“检验尺度观”都超出了计量属性层面来理解公允价值, 认为公允价值是价值计量的目标, 对各种具体计量属性现实应用时的一种约束和要求。
这些广义类的公允价值定义具有如下两个重要的特点:
(1) 重点强调了如何保证计量结果公允性; (2) 没有明确公允价值究竟如何计量的问题。正是由于广义的公允价值定义过于强调如何保证计量结果的公允性, 而没有明确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基础, 也没有明确公允价值的具体计量时点, 因此, 我们既可以采用面向现在的计量属性———现行成本、现行市价或可实现净值对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也可以采用面向未来的计量属性———现值对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实际上, 各国会计准则中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一些具体条款正是遵循了这一思路, 即当资产、负债存在活跃而透明的市场时, 公允价值可以用当时的市场报价进行计量, 当市场不活跃、市场标价无法代表公允价值时以及当市场不存在、无法取得市场报价时, 可以采用一些其他计量属性 (如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 对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因此, 按照2006年前各国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广义界定和一些具体规定, 公允价值本身确实不是一种具体的计量属性, 而必须通过其他计量属性来进行计量。准确的说来, 公允价值与具体计量属性是一种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公允价值是采用各种计量属性进行会计计量的目的, 而具体计量属性则是为了实现公允价值这一计量目标而必须采取的手段 (董必荣2010.10) 。
由于复合计量属性的定位与会计界长期以来对会计计量属性的狭义理解和应用惯例不符, 公允价值也不适合被定位成一种复合计量属性。
因此, 未来我国在构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时, 应对公允价值进行更高的定位, 把公允价值定位成超越于具体计量属性之上的计量目标。
六、总结与启示
本文从四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现有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成果, 基本上反映出了国内外研究的概况比较充分的介绍了该领域代表人物的有影响的文章和观点, 纵观现有文献, 笔者认为, 国内外现有文献关于公允价值的论述还有以下不足:
1. 权威的公允价值定义大多都强调了“交易”, 但实际上, 公允价值更多的体现在非交易以及虽有交易但没有可观察的金额的情况下。FASB第七号财务公告中表示“一个企业必须按照市场价格来获得一项资产或或结清一笔负债而不论他的目的和期望如何”, 不论公允价值是否具备管理者预期所不具备的优势, 但从公告内容来看, 不难发现这与会计假设之一的持续经营假设以及资产负债的定义是相矛盾的。
2. 目前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和可实现净值均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观点, 在理论界是被公认了的。但如何看待公允价值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关系尚存在问题。
3公允价值大多被看成是一种计量属性, 或者说是多种计量属性的总称, 但是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与与历史成本的关系却不明晰。
公允价值计量标准无疑会成为未来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石, 如何克服现有的缺陷, 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逐步完善公允价值操作的实际操作标准, 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摘要:对于会计人员来说, 公允价值理论及运用的掌握是不可逃避的, 本文就有关公允价值的定义、理论发展历史、三个基本问题以及公允价值的本质问题的文献进行了整理评述, 并提出了理论中的缺陷以供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公允价值,定义,必然性,本质,理论缺陷
参考文献
[1]Penman, S.H.2007.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is fair value a plus or a minus?[1]Penman, S.H.2007.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is fair value a plus or a minus?
[2]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Special Issue 33~44 Sunder, Shyam.2008.Econometrics of Fair Values.Accounting Horizongs, 22 (1) :111~125[2]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Special Issue 33~44 Sunder, Shyam.2008.Econometrics of Fair Values.Accounting Horizongs, 22 (1) :111~125
[3]郝振平, 赵小鹿.2010.公允价值会计涉及的三个层次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研究.10:12~18[3]郝振平, 赵小鹿.2010.公允价值会计涉及的三个层次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研究.10:12~18
[4]任世驰, 李继阳.2010.公允价值与当代会计理论分析.会计研究.4:13~23[4]任世驰, 李继阳.2010.公允价值与当代会计理论分析.会计研究.4:13~23
现有理论 篇2
1:成平与半成平区域划分不明确
2:废料没有及时清除并集中放置
3:折弯机模具没有清洗
4:机器走线为做防护
5:半成平及呆料摆放
6:图纸的规范
应用办法
1:成平已经划分区域,半成平设立标识,同一工程的放一起并且摆放整齐。2:废料及时清除,不需要的彻底清除。不拖延,当天的废料当天清理用黄线在靠墙画出废料专放区,3:每周班长监督模具的清洗情况,并制作机器安全调查表,每周对机器安全性能等情况检查,由专人负责。
4:做走线槽,对电源保护以免影响生产,和人员安全。
5:冲床或折弯以后的料,一定要摆放整齐,不可随便放置。
6:图纸可配文件夹对图纸集中管理,避免丢失或缺损。
总装车间:
1:员工任务分工不够细致
2:班长未起到监督带头作用
3:一次装配物品摆放不够规范
4:员工工具缺损严重
5:工作过程中现场的维护
6:装配过程中柜体的防护
7:图纸的放置
8:配排区呆料、废料、的管理及机器的维护周检
应用办法:
1:每天车间主任对班长做当天任务分配,班长再对任务进行细致分配,并做好
人员的协调。下午下班前半小时,班长对当天工作进度进行报告。车间主任
做好记录,并对第二天的工作做具体分配。
2:班长首先是起到纽带桥梁的作用,是对上级工作转述及下级员工任务分配的,班长应做好监督员工现场卫生,闲散人员的任务分配等。班长工资也可做适当调整。
3:未装配的电气件可放二次库房,多余的的电气件应及时反库。
4:对员工工具做彻底清查盘点,并对工具重行配备实名签名制,每月对工具盘
点,如有遗失丢失人自行配备,保证工具齐全。
5:工作过程中班长及车间主任及时提醒员工打扫。
6:壳体装配过程及转用制作工装,对柜体进行防护。
7:图纸发放后下班统一放到工具盒内,如用遗失及时复印。
8:配排区呆料可放置于专门的货架上,作为后期用,并拜访整齐。废料应及时
做报废处理,清理出工作现场。配排区机器做周检表,每周检查并定专人检查。
库房:
1:货架太少不利于货物摆放。
2:货物分类不明确。
3:标准件分类不明确
4:管理不够严格
应用办法:
跳出现有框架调房市 篇3
从去年底开始,政府对房地产政策进行了重要调整,在过去一个月内,接连出台了五项政策:
2009年12月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
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
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增加供给、抑制投资投机、加强监管、推进保障房建设等四大举措。对失控的楼市进行调控,从而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这一政策被称为“国四条”。
2009年12月17日,中央政府五部委发出通知,将土地出让金首付比例提高至50%。
最近的一次房地产控制政策,则是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它是对国四条的细化,提出了包括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等十一条措施,被称为“国十一条”。
上述政策之出台,可谓紧锣密鼓,显示了决策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和信心。上述旨在追求两个相互关联的目的:抑制投资和投机性购房,遏制房价的非理性上涨;同时,促使房地产行业转型,回归民生,致力于满足普通民众对住房的消费型需求。
为此,《通知》提出了一些颇具新意的政策:比如,首次提出“五类住房”的概念。明确提出要增加中低价住、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的建设规模和用地供应。在这里,曾经面临尴尬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又被重新强调。国十一条还强化对房地产销售的监控,明确提出开发商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针对目前土地市场的疯狂局面,国十一条首次提出,要探索土地出让综合评标方法,未来土地出让不一定实施“价高者得”原则。
不过,很多人对于这个政策能否发挥作用,抑制房地产目前的疯狂投机,似乎仍表怀疑。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从经济专家到投资者,乃至开发商,几乎所有人都明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处于严重的非理性繁荣状态,某些城市房价一年飙升30%、50%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但另一方面,就在政府已经明确表明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态度之后,新“地王”仍在涌现,房价仍在上涨,专家们则仍在预测今年房价将继续上涨。
出现这样的反差,也是有原因的。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政府不可能容许房屋价格下跌,政府最多只不过是想让房屋价格上涨稍微平稳一些。因为,种种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已经患上了房地产依赖症。2009年的经济强劲恢复主要依赖房地产市场的拉动。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在其他领域不甚景气的情况下,更是主要依靠土地财政。2009年,全国各地方政府通过卖地获得了1.5万亿元收入,在有些城市已占到政府财政总收入的一半。
在这样的情势下,人们清楚地知道,中央政府的政策回旋余地其实非常之小,地方政府也未必严格执行中央政府抑制房地产投机的政策。人们就完全可以形成一种预期:房屋价格肯定会上涨,只不过是上涨幅度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的问题。由这样的预期支撑,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恐怕仍会相当严重。政府面对这种局面,对于特别严厉的措施会十分慎重,比如大幅度升高利率——对于房地产泡沫,这是最管用的措施,但政府为了稳定增长态势,几乎不大可能出手这一措施。
这样看来,“国十一条”依然有可能将像2006年以后政府出台的种种抑制房地产过热的政策一样,无法发挥预期作用。也就是说,房屋市场仍将具有强烈的投资性甚至投机性。房价越来越严重地超出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这样的房地产市场,确实可以继续发挥“保增长”的作用,但也会越来越遗憾地偏离“惠民生”的目标。
过去十几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已经证明,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乃是结构性的,一般性政策调整很难有效抑制根深蒂固的投机倾向。而中国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又无法承受房地产价格下跌之重,而人和强硬的宏观措施都可以导致市场预期突然转向,从而导致现有价格体系波动。
现有理论 篇4
一、布鲁纳的“适切性课程”理论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也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是最具感召力的教育改革家之一, 其课程理论对现代大学课程体系建设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布鲁纳论著颇多, 以《教育过程》和《教育适切性》最具代表性。
“适切性课程”理论是布鲁纳课程论思想从结构主义转向人本主义的一个标志, 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 关于课程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布鲁纳认为, “为了求得智力优异而努力, 和为了从根本上改革社会而斗争, 应该是并行不悖的。”教育改革不能脱离社会需求。因此, 课程改革应立足于现实社会的需求。社会在不断进步变化, 那么, 教学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将随着社会进步而动态发展, 以实现与社会的适切性。
另一方面, 关于课程设计的相关问题。布鲁纳指出, 课程要针对我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课程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课程要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因此, 课程不仅局限于课堂学习, 还应延伸到社会生活、工作中。
二、布鲁纳的“适切性课程”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重建的现实启示
从布鲁纳“适切性课程”理论我们可以看出, 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首先应立足于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 满足其所处社会的需求。作为学校教育目标的支撑,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必将基于社会环境。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够仅仅停留于通识教育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或是止步于基础教学阶段, 而应凸显其工具性特征。这样, 其教学才能够真正服务于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现存问题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是进行具体教学活动的指挥棒, 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要素之一。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存在的不足必将折射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影响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因此, 对现有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不足进行剖析必将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重建, 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1.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现存问题
首先, 大学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目标重叠。《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均指出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从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目标重叠现象不难发现, 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处于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基础英语的教学无法体现高校各具特色的办学定位, 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其次,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空泛导致其被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取代。《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是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但是, 由于学生缺乏语言使用环境, 学生对英语培养目标理解模糊。加之长期以来,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已成为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四、六级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大学英语教学以应试为导向。因此, 以四、六级应试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与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背道而驰。
2.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对其教学的影响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对其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和教学团队建设三个方面。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仍以英语基础教学为主, 与中学英语教学有太多重叠现象, 大学生逐渐丧失英语学习兴趣。加之,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压力, 学生们渐渐将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英语学习的唯一目的, 英语工具性功能被忽略。
从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看, 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普遍偏低。笔者在对部分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访谈中发现, 很多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满意度低, 学习动机缺失。他们抱怨为了应对四、六级考试, 他们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做模拟试题, 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 而且大学英语学习跟他们专业学习毫无联系。
从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看, 大学英语现有教学目标不利于大学英语创新教学团队的建设。由于大学英语停留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 这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不具挑战性。而且, 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英语学习懈怠使得教师得不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长此以往, 大学英语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不愿意继续学习研究。笔者在对大学英语教师师资调研中发现, 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这不利于双师型创新教学团队的建设, 也阻碍了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学习融合的理念。
综上所述, 大学英语应该是基于“双目标”的教学。一方面, 大学英语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提高其语言素养, 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 大学英语应与学生专业学习融合, 体现其工具性、应用性, 使英语学习服务于专业知识的学习, 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但是, 笔者坚信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将从本质上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徐同文.大学课程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3]、徐文彬, 王爱菊.布鲁纳的课程理论:从美妙理想回归现实生活[J].西北师大学报, 2005 (5) .
[4]、章木林.“后大学英语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3) .
曾经现有知多少散文 篇5
生命有人生看不见的灵魂,话语有来生找不到的相见,心灵有难寻的故土,思绪能否找到花开,还要用心中的表达来等待,也许,也许一个人能调整心中的季节,却无法改变自己的休息,很多的很多,太少的太多,我们需要学习根基和修正自己,学一片人生,修一颗属于自己的心,要什么,看什么,走什么,得什么,一片一片的得到看不见,一片一片知道的学不会。
一种能量,被称为一点一滴,随时付出自己的生命,不怕辛苦,不怕累积,不怕未来有人谈论,也许是失落,也许是错过,但是人生就是如此,一味的付出,一味的等待,不知等来的是什么,看见的能否让自己整理心绪,问来一问,春来难寻,话落无声,人走无情,还是那个秋,又是这个冷暖,在身边,却似天涯,在内心,却拉泪带情,在遥远,是自己看不见的花开。
一种分离,分了多少的相聚,散了多少的回忆,不知不觉,不问不看,还是有那么一刻等待的心,春天走过,冬天问冷,也许时间看不见自己,碎语断梦不曾留恋,可是自己还是有着那么一份前进的心,哪怕未来苦,哪怕明天没有收获,依然走在自己设定的布局里,一份爱意,一份诚实,写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人生,带走了自己滴血的命运,离开了曾经的灵魂。
一次开心,也许是别人幸福的给予,也许是别人怜悯的微笑,也许是对自己的谴责,对自己来说,成长是重要的,可以得到冷落,可以等到无情,但是永远不要封闭自己的心,不要控制自己的灵魂,能想的时候就要学习,能练的时候就要懂得改变,自己的驾驭,加上外方的学习,练就一个明天的自己,驾驭一个属于心灵的灵魂,那是生命的归宿,那是人生的自己。
一步人生,成长为主,学习为辅,分析伴随,判断在心,驾驭自己的灵魂,掌握自己的命运,需要知识,需要能力的支配,更需要朋友的认识,在自己的世界认识别人,那是猜测,在别人的思维里成长,那是计算,在位置的判断里学习,那是根基,在话语的周旋里改变,那是见识,在人生的速度里改变,那是成就,在**的方向里寻找自己,那是希望,更需要行动。
一个梦,一片希望,也许你能坚持十年,也许一个人能改变你的动力,能否成长,能否改变,还要看自己的修行,你可以继续奋斗自己的付出,你也可以走进别人的世界,而自己的路,自己的血滴,需要人生的命运来完成,需要的不止是一次转变,也许你走出了起点,再次从起点开始,看不见终点,问不来话语,找不到人生的阅读,会发现自己的看法变了,自己的解释变了。
一次心跳是人生的开始,一次结束是话语的变动,一次周旋是灵魂的开发,一次希望是自己的祝福,一次面对是自己的修正,一次挑战需要更多的曾经,一次相聚需要很多话语的未来,一次酒场可以改变你的眼神,一次阅读会让你拥有再次奋斗,一次学习会让你再次修正心灵,一次等待会改变你今天的沉默,一次离散会聚集很多的.断梦,一次相送却无法离开自己等待的心。
一的青春你看不见,你的梦想在一的身边,你能得到所谓的一,一能猜测你所得的价值,你可以用灵魂修正,一可以用心跳来衡量,所谓人生,还是一等,也许等的不会变,变的等不来,看见的是自己的身边,听到的是自己的心跳,一等还是一问,要看自己的表达,也许解释的话语不够明确,也许问答的不够清楚,只有用阅读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见解。
改革现有教师质量评价制度 篇6
对这样一支庞大的年轻教师队伍,构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师质量评价体系,积极引导他们规范和提升各自的教学实践,使他们尽快成长并胜任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对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提出如下建议:
1.制定国家教师素质指标,供高等学校教师招聘时衡量教师应备素质的尺度。纠正高校改革重科研、轻教学能力的偏颇做法,在招聘中把教学能力考察放在首位。
2.在各高校广泛推行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根据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承担的教学任务,帮助青年教师制订培养计划,对其教学方法、讲课技巧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使青年教师尽快达到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要求。
3.进一步完善和改革教师资格制度。加强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明确教师资格证书的时效性及使用范围。完善教师资格证书的种类、建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制定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确立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等。
4.改进高校教学评价制度,引导高校着手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构建教学督导部门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自评等多种形式、层次分明的评价体系,并在现有教师评价制度中,拟定科学的评价项目和指标,加大对教学学术的评估,加大同行评价的权重。
5.在当前高校人事制度中,针对科研成果相对少但教学水平很高、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应为其提供晋升高级职称的机会,提升教学评价的公平性。
五河民歌现有风格的研究 篇7
关键词:五河民歌 风格 分类 艺术特点
五河民歌作为淮河中下游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的优秀代表,在2006年便被安徽省省政府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在2008年被国家文化区定位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把五河民歌代表作品《摘石榴》收入央视民歌博物馆。随着国家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五河民歌的继承与发展需要我们去重视,而进行五河民歌现有风格的研究是对当前现状的明确认识,更是对继承发展五河民歌有着重大意义。
一、五河民歌的发展
五河县自古便有“鱼米之乡”之称,五河民歌便是在如此优质的物质条件和丰厚的历史土壤中产生的。根据已有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五河民歌自明代以来的内容、题材、体裁、形式都是十分丰富。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以霍贤伦为首的著名民歌歌手诞生,他们在推动五河民歌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大批工作者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深入民间搜集五河民间民歌、舞蹈等,并进行了整理,推出了多首优秀的曲目。五河民歌在继承与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具有传唱度的曲目,如《摘石榴》、《秧号子》、《十月探妹》。总体来说,五河民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不同流派之间的音乐主题、节奏、旋律等都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只不过是用了不同的手法而产生了不同的特色。五河民歌的发展是交融的,随着交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将不同地方的民歌带向了五河县,但这些民歌在五河地区流传之后,就改变了原来的面貌,逐渐具有了五河民歌的特色。
二、五河民歌现有的音乐风格
五河民歌在发展进程,逐渐发展为既具有自身风格,又具有现代社会文化生活气息的音乐形态。五河民歌现有的音乐风格也不在局限于传统的五河民歌形态,现在已经发展为综合性的形态,所以在讨论五河民歌现有的音乐风格中,我们既要从传统的分类出发,也要联系实际挖掘其现有的艺术特征。
(一)五河民歌的分类
五河县的地理环境特殊,所以形成的民歌中有小调、号子,而没有山歌。
1.号子
号子主要创作演唱于劳动者的生产劳动过程之中,常常与生产劳动具有直接的联系,并体现出了劳动者的生产劳动状态。五河县优质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为五河县带了天然的优势,但在雨水季节中会因为雨水过于丰沛导致河水破堤而出,淹没了农民们辛辛苦苦种植的庄稼。所以,当地人民会通过修建堤坝的形式来维护当地的环境,以防产生意外。在修建堤坝的过程中,农民就喊“打夯号子”。打夯号子采用的是“一唱众和”的形式,领唱会唱出歌词的主要部分,和唱的便是部分衬词,《淮河大堤长又长》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打夯号子的具有旋律简单、节奏性强的特点,在喊号子的过程中,大家会根据号子的节奏来进行劳作。打夯号子婉转有力的声音常常会响彻在堤坝之间,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候,用号子喊出了他们的乐观积极,喊出了他们的热情。
五河民歌中的号子还有一类便是秧号子,这类号子是劳动者在从事田间劳动中演唱的,秧号具有节奏律动长的特点。领唱一共会唱四个小节,大多落音的G宫上。和唱与领唱之间是采用一问一答的模式,这样形成了十分有趣的互动。秧号子的代表主要有《秧号子》、《起秧号子》等。总得来说,号子大多是以已有的唱腔,不同号子编有不同歌词,所以具有很好的流传性。
2.小调
小调是五河民歌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流传最广、演唱价值最高的。在五河县文化体育局编著的《五河民歌选》一书收录的六十首民歌中,小调就有五十四首,可见小调的在五河民歌中的地位。在众多优秀的小调中,受到评价最高的便是《摘石榴》了。《摘石榴》是一首男女对唱形式的情歌,主旋律平稳悠扬,演唱起来十分上口,故备受传唱。《摘石榴》的总体调式结构为“A宫——E宫——E徽——B商——E徽”,一共有五句,每一句的句法形式也是不同的。《摘石榴》丰富的调性色彩、句法结构,从形式和内容上实现了一种融合,这也是为什么《摘石榴》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唱的原因之一。
(二)五河民歌的艺术特点
五河民歌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形成了更为多样化的形态,题材内容更是涉及到更为广阔的领域,开始具有时代性的艺术特点。五河民歌的艺术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类:
1.对劳动生活的赞美
劳动生活是滋生五河民歌最为原始的植被,丰富有趣的劳动生活,让人们感受了生活的快乐、丰收的喜悦。五河民歌的歌词中常常生动地描绘出了劳动人民的画面,展现出了一幅幅优美的山水风光画卷,表达出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就以《金山银海收到家》为例,歌词中将劳动果实比喻成了金山银海,就形象的表达出劳动人民对自己辛勤劳动果实的喜爱。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民歌来表达对劳动生活的赞美,是劳动人民最为质朴的表达方式。
2.赞扬爱情的美好
不管在任何一个时代,爱情都能成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在五河民歌中,就有大量优秀的民歌是歌颂爱情的。人民是质朴的,他们对爱情的理解也是纯真的,音乐是他们最为大胆的表现,在《摘石榴》中就用诙谐的语言来表达着他们之间质朴简单的爱情,更表达出那个年代人民对自由爱情的向往。
一首首简单质朴、生动优美、情感丰富的民歌,串联成了一幕幕生活故事,表达出人民对爱情的向往,对美好爱情的赞扬。
3.描绘优美的风景
五河地区优美的自然风景是五河人民创造民歌的重要灵感来源之一,他们将日常事物进行加工创作,用“麦田”、“荷花”、“蝴蝶”、“桃花”等最为简单平常的事物组合成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美景,唱出了一首首动听的歌。正是人民怀抱着用歌声唱出美景的愿望,实践着大声唱出自己家乡的想法,造就一大批与风景相关的歌曲,如《四季颂淮北》、《五河五条河》等。
参考文献:
【现有理论】推荐阅读:
现有情况07-02
现有技术09-29
现有保护10-06
现有技术抗辩06-28
现有管道加固方案06-20
我国军用帐篷现有状况分析08-16
搬离现有办公室的通知06-18
国家陕西省现有基金会10-23
从现有文献看中国出兵朝鲜决策过程06-12
怀孕第一个月的表现有哪些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