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争端(精选8篇)
法律争端 篇1
一、案情简介
我国稀土储量虽丰富, 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我国对稀土过度开采, “2010国际稀土峰会”上数据显示.中国稀土探明储量已经从1995年的4300万吨、占全球43%, 下降到2009年的3600万吨、占全球36.52% (2011年12月9日, 国家关税税则委员会下发通知 (税委会[2011]27号) , 公布了《2012年出口关税实施方案》, 该方案自2012年1月1日实施。数据显示, 与2011年相比, 2012年我国将对镨、钇金属以及氧化镨新征收25%的出口关税;对钕、镨、钇的氟化物、氯化物、碳酸盐类新征收15%的出口关税;对镧、镨、钕、镝、铽、钇的其他化合物新征收25%的出口关税;对钕铁硼速凝永磁片新征收20%的出口关税 (其他产品关税不变) , 现有稀土资源仅能维持未来15—20年的需求。同时稀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1998年政府已实施稀土产品出口配额许可证制度, 并把稀土原料列入了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到。2010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 首次把稀土列为重点行业兼并重组的名单。2011年中国仍对稀土出口实行配额管理且配额有所减少。中国政府多次表示, 加强稀土开采、生产和贸易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不再遭受严重破坏, 实际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但对中国政府为保护环境采取的稀土出口管理政策, 美国、欧盟和日本等WTO成员对此表示不满, 认为中方扭曲贸易, 多次向中方提出交涉, 要求中方改变这一政策。在与中国政府交涉未果的情况下, 它们向WTO提出了申诉, 希望WTO争端解决机制作出不利于中国的裁决, 从而迫使中国政府改变上述政策。
二、有关出口配额限制的法律规定
1、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
WTO原则上是禁止对进出口限制的, GATT 1994第11条是关于一般数量限制的重要条款, 此条规定:“任何缔约方不得对任何其他缔约方产品的进口货向任何其他缔约方出口货销售共出口的产品设立或维持处关税﹑国内税或其他费用外的禁止或限制, 无论此类禁止或限制通过配额, 进出口许可证或其他措施实施。”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出口限制措施, 例如出口禁止, 出口配额, 出口许可证, 出口税等具体做法。但是本条第2款也规定了3中例外援引的情形, 第2款 (a) 项:“为防止或缓解出口缔约方的粮食或其他必需品的严重短缺而临时实施的出口限制或禁止, 是符合世贸组织例外规则的。”此处的“其他必须品”就解释为防止国家资源枯竭而必须保护的产品, 本案涉及的稀土就是不可再生资源应当归于其他必须品的行列。“严重短缺”就解释为不需要等到资源枯竭时才采取限制措施, 可以在这之前就实施相关限制禁止措施, 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比重从43%下降到31%, 足以证明了中国稀土已经严重短缺, 需要急切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临时措施”, 中国的相关措施经常在一年或半年之内调整, 故是符合临时措施的要求的。
另外, GATT 1994第20条的核心是豁免成员方为保护人类生命健康以及可用竭资源等目的而采取违反WTO规则的贸易限制措施, 是WTO成员方可援引用以环境保护的重要例外条款。中国稀土储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 却承担着世界90%以上的供应。长期以来, 低廉的价格、过渡的开采, 极大破坏了环境, 消耗了资源。中国作为主权国家有权为了保护环境,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不可再生性资源提出抗辩,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根据今年1月争端解决机构对2009年涉及的9种原材料出口限制的判决, 今后中国政府均不能引用GATT 1994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对出口产品采取出口税措施。这项裁决显然对本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应诉, 发挥主权国家应有的效用, 打破霸权主义。
2、中国入世法律文件的相关规定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1条 (对进出口产品征收的税费) 第3款规定:“中国应取消适用于产品的全部税费, 除非本议定书附件6中有明确规定或按照GATT1944第8条的规定使用。”根据该条规定, 没有出现在附件6上的84种商品列表上的产品, 原则上是被禁止征收出口关税的。稀土确实不在这84种8位税号的商品列表中, 中国今年对稀土相关产品征收15%到25%不等的税率。这看起来好像违反了附件6的规定。但是附件6尾部注释:“中国确认本附件中所含关税为最高水平, 不得超过, 但例外情况除外。中国进一步确认将不提高现行实施税率, 但例外情况除外。换句话说, 中国在例外情况下市可以突破附件6征收出口关税的商品列表的。但是文件未对“例外情况”作出解释, 我们可以本着保护环境, 促进全球生态健康发展的目标, 所以这可以成为中方的辩护理由之一。
三、相关法律政策及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 WTO虽然原则上禁止成员方限制或禁止进出口, 但是为了公共秩序,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国家安全等其他一些至高的战略意义, 设定了各种例外规则赋予了出口国一定的限制权力。要想摆脱9种原材料败诉的结局还需要下大功夫。笔者认为做到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1、明确限制稀土的环保目的
中国有关出口限制政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保护环境和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 毫无其他损害他国贸易利益的企图, 然而一向打着环保旗的西方国家尤其是打着“碳关税”牌的美国对此却熟视无睹, 对此, 中方应积极收集整理关于稀土在生产挖掘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不良影响的证据, 并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环保之目的, 我们相信WTO还是支持成员方可持续发展宗旨的。
2、限制稀土出口方式多样化
美国的稀土储量也相当丰富, 为什么不开采而来与中国打官司, 就是因为中国的稀土太廉价。那么我们不一定要通过出口配额的方式限制出口, 我们可以通过提高稀土价格, 由周边农民以耕地遭到破坏为由向采矿企业高额索赔, 矿工以安全为由要求企业发放各种福利和安全保障金, 政府强制统一提高稀土价格, 严厉打击私自低价出卖企业等方式提高稀土的成本价格, 这样叫嚣的欧美日自然而然就会减少进口数量。
3、建立合理的立法制度
WTO环境下, 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促使我们积极学习借鉴外国先进巧妙保护环境的方法, 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分析研究稀土的生产, 消费, 开发与利用的各种实际情况, 加快建立稀土资源保护立法以及相关的国内环境立法, 增加适当的环境保护税收, 尽快改善私挖滥采现象, 提高中国稀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并逐步掌握稀土定价话语权, 以避免欧美等掐我们脖子, 掌控中国稀土的现象发生。
摘要:中国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稀土实施限制出口政策, 却惨遭美欧日的联手诉讼。中国将根据世贸组织的有关法律规定和入世时的承诺, 妥善处理磋商请求, 利用资源优势完善国内相关产业之都,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关键词:稀土,出口限制,法律分析
参考文献
[1]曾令良.世界贸易组织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193.[1]曾令良.世界贸易组织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193.
[2]苏文清.中国稀土产业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2]苏文清.中国稀土产业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3]贺小勇.WTO框架下中美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的法律问题[J].国际商务研究, 2010.[3]贺小勇.WTO框架下中美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的法律问题[J].国际商务研究, 2010.
法律争端 篇2
Trade Economics 中国渔业经济
Chinese Fisheries Economics 个人意见(非专家意见),专家组(panel)也可以决定 采纳他的意见与否。征求意见的采纳与否完全取决于 专家组(panel)的决定。如果征求的建议中涉及机密,在没有得到信息征求人、组织的同意前不能随意泄露。
2、专家组报告
要说明事实情况、双方提交争端说明的书面材料
中涉及条文是否适用、事实合理性和专家组的建议等。DSU规定专家组的最终报告应在专家组成立后的 六个月内完成,但是也有例外,如果案件过于复杂使 专家组不能完成判案工作。最终报告提交给各方,并 在三周后,在所有WTO成员方中传阅。除非一方声 明其决定上诉,或者争端解决机制一致反对通过该报 告,专家组的报告应在其传阅60天内由DSB通过。在专家组报告分发给各成员后的20天内不可以提出 上诉,上诉期限在报告分发之日算起的20天后60天 前。
(四)上诉
(1)上诉:上诉机构(A.B.,Appellate Body), 由DSB指定的7人组成A.B.,从中选择3人组成上诉 庭负责一个上诉案件。上诉评审范围则仅限于该专家 小组报告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及专家小组所作的法律 解释。上诉机构可以维持、修订或推翻专家小组在法 律方面的调查和结论。整个上诉过程一般不超过60 天,特殊情况下不超过90天。上诉机构报告的通过几 乎是自动的,除非DSB在向各成员国放散发上诉机构 报告后30天内协商一致决定不通过,否则该报告应由 DSB通过并赢得到争端当事方无条件的接受。(2)上诉方:只有争端当事方才有权利就专家小 组就报告向上诉机构上诉,但与案件有着重大利害关 系并已将此事通知DSB的第三方,亦可向上诉机构成 熟期意见并提交书面的陈词。对于上诉方而言,他也 可能原告方也可能是被告方,导致上诉的案件中,上诉方也是被诉方,被诉方同时也是上诉方。具体的 上诉过程如图5所示。
3、上诉通知
其中涉及的内容有,专家组报告的名称,争议对
方的名称,简要说明上诉的情况包括专家小组终期报 告中不合法和错误的情况。上诉通知交与上诉机构(A.B.,Appellate Body)。
4、上诉方的书面材料
明确的说明上诉的依据包括专家小组终期报告中
不合法和错误的情况和支持所述错误的法律依据,清 楚的说明支持自己看法的法律条款,希望上述机构做 出怎样的最终判决。
5、应诉方的书面材料
详细陈述反对上诉人材料中的专家小组终期报告
中不合法和错误的情况,对上诉人书面材料中涉及的 内容同意和反对的条款,清楚地说明支持自己看法的 法律条款,希望上述机构做出怎样的最终判决。应诉 方的书面材料应该针对上诉方的书面材料进行辩解和 说明。
6、第三方
第三方也可以参与到上诉过程中,但是第三方的
权利有限,只涉及针对争议提交书面材料,参与听证 过程并作发言。
(四)判决的执行
1、报告
专家小组报告和上述机构的报告在DSB自动通
过,除非在WTO成员传阅过程中所有的成员方都对 上诉方向A.B.提交上诉通知 上诉方提交书面材料 A.B.举行听证会
A.B.向成员方分发最终报告 60/90 天
应诉方和第三方提交书面材料 0天 第10天
第15天其他上诉方提交书面材料 第25天
图5上诉过程
DSB授权中止让步并进行报复
申诉方请求DSB授权报复的方式和水平
如果在合理的时间内不能实施,双方可协商达成补偿协议 执行方向DSB通报对所通过报告中提出建议打算采取的措施 在没有对“合理期限”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仲裁 如果不能立即执行裁决,在合理的时间内执行判决 DSB分发(上诉)判决报告
在合理时间结束后的20天内,如果补偿协议没有达成,申 诉方可向DSB申请强制中止让步 图6判决执行过程 收到双方第一次提交的关于争端说明书面材料 第一次听证会有原被告双方和第三方参加 收到双方反驳的论点
第二次听证会只有原被告双方的参与 给双方分发报告中陈述的部分 中期报告
两周内收到双方关于报告中陈述的部分的意见 分发给原被告 双方最终报告
最终报告发给全体成员方 注:根据双方意见进 行简单修改后形成 最终报告,实际情况 是基本不会做大幅 度修改,仅就措词等 进行调整,时间不超 过2周
图4专家组判案过程42 2007年第3期 No.3,2007 贸易经济
Trade Economics 中国渔业经济
Chinese Fisheries Economics 报告持反对意见。通过的报告,双方应予以执行。专 家组的报告或上诉机构的报告通过后即成为正式的建 议或裁决,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及有效的监督措施。
2、执行
对于判决的执行DSB要求立即和马上执行,但是 如果判决不是立即可实现的,那么应在合理的时间内 完成。DSB的裁决如果得到迅速的执行当然是最好的,通常是应当执行裁决的成员方首先向DSB通报,表示 愿意完全执行DSB的裁决。如果不能立即实施,该成 员各方应提出需要的一个合理期限。专家组报告或上 诉机构报告通过30日内,执行方必须向DSB通报其 对所通过报告中提出建议打算采取的措施。
3、合理期限
合理期限首先是由执行方由于不能立即实施裁决
而提出的,延迟执行裁决的期限,首先这一时期应由 DSB给与批准,如果DSB没有同意,该成员应和案件 其他当事方进行协商,以确定一个合理的期限,如果 这样仍不能确定,则申诉方就会要求通过仲裁解决。然后双方选择仲裁员,并将任选通知WTO总干事。总干事通知仲裁员,仲裁员同意后,开始仲裁:当事方 提交书面陈述,仲裁员召开听证会。被诉方应该提出 一个合理的期限,并证明其理由(提出的时间越长,就需要充分的证明),申诉方也可以反驳,最后仲裁员 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裁决。仲裁的结果是有约束力的,当事方应当遵守。DSB规定仲裁所确定的合理期限,一般不超过15个月,起算时间是专家组或上诉机构报 告通过之日。但是此时间可视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
4、赔偿
如果双方认为在合理的时间内不能按照判决完成
执行,双方可以在为了双方共同利益的情况下,在合 理时间没有结束时,进入磋商阶段,就是否能为通过 补偿来替代不能实现执行判决达成一致,做出让步。补偿是在双方磋商后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自愿采用的,原告方没有义务接受补偿的要求,同时补偿应符合 WTO的相关协约。如果双方在合理时间结束后20天 内仍未能达成一致,申诉方可以申请DSB强制终止让 步。赔偿是在未遵守DSB建议和裁决时对过去造成的 损害予以弥补,却无法弥补现在仍在进行的损害。
5、报复
如果仍不能使当事人执行裁决,上诉方可以申请
报复,在DSB授权后实施报复,但是报复不是为了补 偿原来受到影响的企业,而是促使该成员遵守协议。请求授权报复的成员应当提出具体的报复水平和方 式。报复只是一种临时安排,如果违反协定的措施已 经取消,被诉方已经对受影响的利益提供了解决办法,或者双方已达成相互满意的解决办法,则报复应当停 止。报复是以即时的惩罚抵消现在的损害,过去的损 害不予以追究。
6、监督执行
DSB有义务监督判决的执行,在判决被采纳后,在“合理时间”结束的后六个月内,DSB会监督判决 的执行情况直到事件被解决,在每次DSB的会议前至 少10天,有关方应向DSB提供判决执行进展的书面 数据报告。
在WTO执行程序中,已经遵守DSB的建议和裁 定,败诉方就无须再履行其他义务,即使曾给对方造 成了损害也无须补偿。
(五)争端解决过程时间表 表1争端解决过程时间表(1)收到双方的诉状
原告方------------------------------3-6周 被告方------------------------------2-3周(2)第一次庭审的时间、地点,包括第三方的参与-------1-2周(3)收到双方书面的反驳论点--2-3周(4)第二次庭审的时间和地点--1-2周(5)给双方分发报告中陈述的部分---------------------------2-4周(6)收到双方对报告中陈述部分的修改意见------------------2周(7)给双方分发中期报告,其中包括证据和结论----------2-4周(8)一方申请再审查中期报告的最后期限---------------------1周(9)专家组对报告的再次审查,包括与双方的必要会见---2周(10)分发终期报告给存在争议双方----------------------------2周(11)给WTO所有成员传阅终期报告---------------------------3周
三、案例——日本-韩国关于干咸紫菜进口配额的 争议(2004年12月-2006年2月)
(一)回顾
原告:韩国,被告:日本,第三方:中国、欧盟、新西兰、美国;申请磋商:2004年12月1日;申请 建立专家组:2005年2月4日;双方达成协议:2006 年1月27日;专家组报告:2006年2月1日。
(二)磋商
2004年12月1日,韩国向日本提出磋商申请,关于日本对进口的干渍紫菜设立配额问题,韩国认为43 2007年第3期 No.3,2007 贸易经济
Trade Economics 中国渔业经济
Chinese Fisheries Economics 日本的这种做法违反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Trade)第十条第三款和 第十一条,农业协定的第四条第二款(除了正常关税 外的配额和关税或者其他收费都是一种约束),进口许 可证程序协议的第一条的第二、第六款;2004年12 月3日磋商申请被分发到WTO各成员方手中;日本 认为从GATT第十一条第二款的第三和第九点、第十 条第三款第一点的规定看来,紫菜的进口配额是不属 于农业协定的管辖范围的;在2004年12月23日到 2005年1月21日通过双方的磋商韩国和日本没有达 成满意的结果;
(二)组成专家组
2005年2月4日韩国向DSB申请成立专家组进
行调查,同时将日本这种做法违反了关税与贸易总协 定(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Trade)第 十条第三款和第十一条,农业协定的第四条第二款(除了正常关税外的配额和关税)写进申请书中。中 国、欧盟、新西兰、美国作为第三方申请加入;2005 年5月18日韩国向WTO总干事申请按照DSU第八 条第七款的规定组建专家组;2005年5月30日,总 干事选择来自巴基斯坦、巴西和挪威的三位专家组成 专家组。
2005年8月30-31日/2005年10月11-12日
专家组召开听证会,原被告双方和第三方国家参加提 交书面报告,并作口头陈述;2005年11月18日,专 家组报告的陈述部分完成并分发到原被告双方和第三 方手中,2005年12月有来自韩国、日本和新西兰关 于报告的陈述部分意见呈上;2005年11月30日专家 组主席告知DSB由于案件的复杂性,将时间延迟到 2006年3月,以便给双方充分时间准备各自的证据。
(三)案件结果:双方和解
2006年1月DSB得知双方达成和解;2006年2 月向成员方分发简短的最终报告。
(四)注意
存在争议的双方可以在任何阶段达成彼此满意的 解决办法。参考文献:
法律争端 篇3
关键词: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ICSID;WTO争端解决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113-02
一、国际投资的争端解决机制
国际投资争议,是指外国私人直接投资关系中的争议,具体说就是外国私人投资者(个人或公司)同东道国政府(或其机构)或企业、个人因外国私人直接投资问题而发生的争议。
由于国际投资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而投资争议又难于消除,妥善解决投资争议对于维护和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便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法律形式确定解决投资争议的方法。
解决国际投资争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协商或谈判解决。(2)东道国当地救济。(3)外国法院诉讼。(4)外资保护。(5)国际仲裁。本文着重讨论的是第五种方法,即国际仲裁方法。
仲裁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将争议提交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断并做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仲裁有国内仲裁和国际仲裁之分,国际仲裁又分为国家间仲裁和国际商事仲裁。所谓国际商事仲裁,是指专解决国际商事交易中争议的仲裁,包括对外经济贸易仲裁和海事仲裁。
国际投资争议仲裁一般是属于国际商事仲裁范围之内的。实际上,自二战以来,国际商事仲裁解决投资争议的方法逐步得到推广,在解决投资争议诸方法中已占据重要地位。国际商事仲裁既可以用来解决私人投资者之间的投资争议,也可以用来解决私人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议。
但是由于投资者与国家之间的投资争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些国家在世界银行的倡导下于1965年缔结了《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议公约》(又称1965年《华盛顿公约》),并据此设立了“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ICSID),专门解决私人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议,解决的方法包括仲裁和调解。ICSID的仲裁程序和裁决的执行自成体系,故本文以它为例进行阐述。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国际贸易争端日益增多,为了和平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其手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势力导向型”,即发生争端的各方以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谈判结果通常与各方政治和经济势力的强弱有关;另一类称为“规则导向型”,即各方以事先制定的规则作为依据,由独立的第三方对争端进行裁决。二战结束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模式逐步由“势力导向型”向“规则导向型”过渡,其中GATT1947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乃至最终形成的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演变历程见证了这样的发展趋势。“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协定》(DSU)使得GATT1947从一个“势力导向型”为主的贸易体系向“规则导向型”为主的机制转变。贸易争端的迅速解决对于世贸组织的有效运作是至关重要的,因此DSU详细规定了解决争端所应遵循的程序,包括磋商程序、专家组程序、上诉机构复审程序、DSB(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对建议与裁决执行的监督、贸易报复以及仲裁[1]。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中,仲裁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学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仲裁并非是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必不可少、主要的手段,而是一种可替代性手段,仅仅是一种辅助性工具,是主要手段的补充[2]。持相反观点的认为,通过解读《WTO争端解决规则及程序的谅解》(DSU)第25条,①普通仲裁程序与专家组程序在WTO争端解决中是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根据DSU的规定,普通仲裁程序可以作为专家组程序替代选择的一种争端解决工具,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低专家组程序一等的地位,而是可以平行的。这种制度的安排,可以使争端解决不拘泥于一种手段,两种方法相互借鉴,分析利弊,选择更有利的解决方案[3]。笔者在此倾向于后一种观点,即承认仲裁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重要性。
三、两者进行比较
ICSID和WTO在解决争端上各有自己的特点,作为在各自领域内已成气候的争端解决方法,二者互相借鉴,各取所长,各避其短,势必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WTO应借鉴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方法中的仲裁制度
如上文所述,WTO争端解决机制中,专家组程序是主要方法,仲裁在实践中应用得非常少,下面一组数据可以证实。截至2009年7月,WTO争端解决机构已受理贸易争端395起,在这395起申诉案件中,和解的66个,进入专家组程序的300多个,其中涉及仲裁的案件46起,适用WTO仲裁机制核心条款的仅有1起。与适用专家组程序相比,仲裁程序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适用可谓少之又少。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据分析如下:上文已提到,WTO争端解决机制是在GATT的基础上发展的,从GATT到WTO,专家组程序的实践远远超过仲裁程序,尽管WTO建立了完整的仲裁制度,但它毕竟是一项新程序,由于在以往的GATT时期仲裁在解决贸易争端中的缺失,WTO的规定也只能是概括而不全面,抽象而不具体的,适用起来不如专家组程序更容易。
但是,众所周知,仲裁具有其他争议解决方法所不可比拟的优点,更为重要的是,WTO现在的专家组程序解决争端,将会很大程度上削弱WTO的合法性,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在解释WTO各涵盖协定的过程中创造性地确立了一系列新的规则,而这些“造法”的行为将改变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体系。这对于以惯例为主的英美法系国家来说或许习以为常,但对于向来以成文法为主的大陆法系的国家来说,弊大于利。因此,应重视仲裁在解决WTO争端中的作用。WTO可以学习ICSID在成员国之间达成一个公约,建立一个常设的机构来付诸实施。上文提到,当今国家间解决争端的趋势是“规则导向型”,并不是某个或某几个经济或政治大国主导,达成统一的公约符合发展趋势,也有利于争端的解决。当然,作为国际法意义上的仲裁,仲裁主体是国家的情况下,WTO仲裁在各个方面与ICSID都会有所差异,包括适用的法律、裁决的执行等,而且要更大程序上体现当事双方平等自愿。
(二)ICSID应向WTO借鉴上诉机制
近年来,国际投资仲裁的案件迅速增加,在这些案件的处理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诸如:仲裁员对国际投资条约的条款解释过于随意而不符合缔结国缔约时的初衷、仲裁程序的不透明、仲裁员受某些市场法则的影响而忽视保护东道国的公共利益和国家主权只片面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仲裁裁决对投资条约中的相近条款解释不相同甚至会有冲突。WTO中的上诉机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尽管ICSID有其自身的废除裁决机制,但分析后不难发现,该机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纠正仲裁裁决的错误,这是一个重要缺陷。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提出废除仲裁裁决的理由仅有以下几点:仲裁庭人员组成不当、仲裁庭明显越权、仲裁庭组成人员受贿、仲裁程序严重违背基本程序、仲裁裁决没有解释清楚做出该项裁决的依据。从以上五点可以看出,ICSID裁决废除机制审查的范围仅限于程序性事项,对于实体问题,比如事实的认定以及法律适用问题都无法有效解决。而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上诉机制就可以纠正专家组的条约解释错误。尽管ICSID和大多数商事仲裁机构都允许对严重违背程序或不公平的裁决进行纠正,可以借助的途径可以是机构内部也可以是国内法院,这表明,仲裁裁决的正确和公平是各方追求的结果。因此,借鉴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上诉程序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贺小勇.WTO法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李耀芳.WTO争端解决机制[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3]陈剑.WTO仲裁制度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0.
法律争端 篇4
关键词:海底地形命名,标准化,权益争端,法律效力
海底地形命名是指对特殊海底地形地貌经过科学判别和认定后对其进行命名的行为。海底地形名称的标准化和统一性对于船舶航行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 国际通用海底地形命名的确认程序是沿海国将命名提交SCUFN审议通过后, 作为世界海底地名共同使用。虽然海底地形命名从实质上来说是一项科学工作, 但是有目的的海底地形命名却极易引起沿海国的权益之争。那么, 海底地形命名行为在国际法上究竟能产生怎样的法律效力呢?对此问题, 虽然现有的条约法并没有直接的依据可循, 但是从传统国际法理论和相关判例却可以探究海底地形命名与国家领土主权及主权权利之间的关系。近年来, 国际社会对于海底地形命名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但相较于其他国家, 我国的海底地形命名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为了争取成功命名更多的海底地形, 切实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我国应进一步深入开展与海底地形命名有关的各项工作。
1海底地形命名的产生与标准化
1.1地理名称与海底地形命名
地理名称是指地球表面 (包括陆地与海洋) 所有地形的地理位置或地形的适用名称, 它是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地理名称不仅用于称呼具体的地形, 还可用于与地理和地形有关的认知、辨别和交流。地理名称是地形确认或鉴定工作中的决定性因素。地理名称使用的不统一会导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错误理解, 并影响政策的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执行, 因此地理名称的统一性和标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地理名称的一个特殊种类, 海底地形名称是对特殊海底地形地貌经过科学判别和认定后对其进行的命名, 是沿海国在实施海洋制图和海洋测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地理要素。
在全球海洋水下面积3.61亿km2中, 0.6亿km2海域是被海水覆盖的大陆边缘区域, 剩下的3亿km2则为深海底 (deep sea floor) 部分。海洋地质研究一般先研究的是海底地形。公元19世纪以前, 人们以为海洋底部是没有起伏的大平原。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期, 随着船舶制造业、海洋探测技术、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 地质学、测绘学、制图学理论不断完善, 海底地形地貌逐渐被人们发现和认知。经过一个世纪的海洋研究才发现海面之下有海沟、群等诸多的地形地貌, 并将所发现的海底地形进行命名。可以说, 人们对于海底地形的关心最早源于船舶航行过程中的需要, 将发现的海底地形进行命名并作为重要的标记事项记载在海图中。这个时候对海底地形进行的命名具有偶然性、零散性和随意性, 没有系统和全面的针对命名主体、命名程序、命名原则等事项的规范。
随着海底测深等技术的发展, 深度测量持续增加, 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和海洋学家开始就海底地形的合理术语和命名问题进行认真讨论, 海底地形命名的标准化进程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飞速发展。
1.2海底地形命名标准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1877年, 德国制图专家A.Petermann和英国海洋学及湖沼学家J.Murray开展了海底地形命名标准化最初的基本工作, 采用船只或人名对太平洋最深部分的地形进行了命名[1]。德国的极地探险家和科学家G.v.Neumayer于1882年提出了一项关于海底地形命名的原则, 即应当依据附近区域内的地理特征对海洋地形进行命名。
之后, 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与海底地形命名有关的两种理论体系:一种是以A.Petermann为代表的“不列颠学派”, 主张利用人名、船名和机构名及通用地理名称对海脊和海底高原进行命名;另一种是以G.v.Neumayer为代表的“德国学派”, 主张利用最近的陆地或水域名称对除深海以外的所有地形特征进行命名[2]。
1899年在柏林召开的第七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上通过了第一套正式的国际地名术语, 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此次会议期间, 科学家们对海底地形命名的相关内容和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有科学家提出了出台海洋地理实体命名国际协议和系统术语的建议, 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分委会专门负责海洋水深图的制作事宜, 这是全球海洋通用海图GEBCO (the general bathymetric chart of the oceans) 的前身。1903年4月15—16日, 在摩纳哥召开的第一届大会标志着国际组织GEBCO的正式成立, 此后GEBCO致力于全球水深图的制作。1973年, GEBCO被纳入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 (IOC) 和国际水道测量组织 (IHO) 共同指导。至1974年, 加拿大联邦共和国、美国海底命名分委会已经颁布了海底地形实体命名规则, 1975年, GEBCO成立地理和海底实体命名国际分委会 (Sub-Committee on Geographical Names and Nomenclature of Ocean Bottom Features) , 并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召开了第一届会议, 主要负责全球海洋海底地形命名的审议, 该分委会在1993年更名为海底地形实体命名分委员会SCUFN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 , 主管审议有关国家提交的海域与海底地形实体命名申请。
SCUFN在促进世界海底地形名称的标准化和统一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按照惯例, 海底地名是由沿海国海底地形命名委员会决定后提交给SCUFN;SCUFN则依据《海底地形命名标准》, 即国际水道测量局 (IHB) 出版的B-6文件中规定的指导原则和术语对命名提案进行审议。通过后, 命名中的地形名称将被纳入SCUFN海底地形地名辞典 (IHB出版的B-8文件) 中, 作为世界海底地名共同使用。地名辞典采用的是数字化目录形式, 除坐标外, 还包含有关地形的属性信息。
2海底地形命名背后的权益争端
2.1国际社会对于海底地形命名关注度的提升
虽然“海底地形命名”从本质上看仅仅是一项科学工作, 但是与“海底地形命名”有关的政治、文化和历史分歧却屡见不鲜。近年来, 各国对于海底地形命名工作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许多沿海国家, 包括美国、德国、俄罗斯、巴西、日本、韩国、法国、葡萄牙、哥伦比亚、墨西哥、摩纳哥、印度、马里兰、阿根廷、澳大利亚、越南等国, 早已参与国际海底地形的命名工作。美国的海底地形命名工作由美国海底命名分委会负责, 该委员会不仅积极参与SCUFN命名工作, 还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海底地形命名政策和程序以处理海洋地名标准化问题。德国针对SCUFN的地形命名标准和流程, 借鉴英国的海底地形命名规则, 也形成了本国的海底地形命名准则。我国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早就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就参与GEBCO事务, 韩国也在几年前派专家加入了SCUFN。日本、韩国目前审议通过的海底地形实体命名的提案共计100余个。之所以国际社会对于海底地形命名工作的关注度提高, 是因为看似仅仅是一项科学工作的海底地形命名实际上与命名国家的海洋权益息息相关。
2.2沿海国对于海底地形命名关注背后的动因
根据SCUFN的相关规定, 海底地名一经国际通用, 难以进行变更, 因此有目的的海底地形命名极有可能引起沿海国的权益之争,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日韩独岛附近海域的命名之争。自2005年开始, 日韩就针对双方提交的海底地名引发外交之争, 争端一直似了非了, 尤其是双方都坚持用本国语言为独岛附近海域海底命名, 并提交至SCUFN。从表面上看, 双方争论的是海底地形命名问题, 实际上背后却牵涉了独岛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归属。一方面以本国语言进行海底地形命名能起到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作用, 制造命名地形与命名国有紧密联系的印象;另一方面, 确定某些海底地形的特征属性是为了实现进一步的权利主张。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外大陆架划界中的地形属性之争。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七十六条 (以下简称《公约》) 的规定, 大陆架是沿海国领海以外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海底高地 (如, 海台、海隆、海峰、暗滩和坡尖等) 作为位于周边或相邻海底平面之上的海底地貌, 是大陆边缘的自然组成部分。深洋洋脊则是深洋底特有的地貌;而海底洋脊可能与大陆边缘有联系, 但不是其自然构成部分。当沿海国的外大陆架划界问题涉及洋脊时, 可能会因为洋脊属性问题, 即属于“深洋洋脊”“海底洋脊”还是“海底高地”, 而就采用何种公式线和限制线产生争议。因此, 在海底地形命名中, 将涉及的海底地形确认为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 (如, 海底高地) 有利于沿海国实现外大陆架划界主张。
虽然SCUFN一再强调不介入有争议的海域与海底地形实体命名, 以免引起海洋权益争端。但从提案的审议程序上看, 主要是靠SCUFN的成员讨论并表决通过, 难免带有委员所代表国家利益的倾向性与局限性。加之国际海域与海底地形实体命名有点 (point) 、线 (line) 和多边形 (polygon) , 多边形实际上是一个区域概念, 委员会在判断提案是否主要位于申请国的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区域时, 可能会出现误判, 或者提案本身就位于有争议的海区或是有争议的海底地形实体, 都可能引发相关国家的权益争端, 为日后的海洋划界留下隐患。因此, 国际海域与海底地形实体命名工作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沿海国家的重视。
作为一项科学工作的海底地形命名竟能引发诸多的权益争端。那么, 从国际法的角度看, 海底地形命名具有怎样的效力, 其对于命名国的权利义务又有哪些影响呢?目前, 包括《公约》在内的国际条约鲜有条款涉及海底地形命名事项, 更不用说对其法律效力作出规定。因此, 在没有条约法可循的情况下, 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应从传统国际法理论和实际判例中所确定的原则进行分析。
3从国际法看海底地形命名的效力
从理论层面看, 传统国际法理论对于确定海底地形命名的法律效力当然适用。从实践层面看, 海底地形命名的发展历史并不算长, 因此目前并没有涉及海底地形命名法律效力的实际判例, 但是与海洋地形命名有关的却很多。海底地形是海洋地形的一个特殊种类, 涉及后者法律效力的判例所确定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前者。从现有的判例来看, 与海洋地形命名有关的争论主要就是海洋地形命名在主权确认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及其与主权权利之间的关系。
3.1海洋地形命名在领土主权确认中的作用
传统国际法上关于国家领土的取得与变更的方式, 其方式主要有先占、失效、添附、割让和征服5种。其中, 先占是过去国家取得领土的主要来源。
先占亦称占领, 是指国家通过对无主土地的占有而取得对该土地的主权的行为。从中世纪末叶到18世纪, 在发现和占领无主土地或土著居民居住地方面, 国际法上的先占规则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在18世纪之前, 一般认为, 国家发现无主土地即可取得其主权。从中叶开始, 这一规则逐渐发生了改变, 国家取得无主土地不仅要先行发现, 而且要对该土地实行有效统治。至于有效统治的方式和程度, 国家可视具体情况决定, 如可以公开发表占有无主土地的声明或者以其他方式表现其主权[3]。虽然目前, 以先占的方式取得领土已经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 但是在解决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时, 有时还会考虑先占作为领土取得的方式所具有的效果, 而早期的海洋地形命名行为往往是先占国行使主权的重要体现。国际法院1953年关于英法海峡群岛案和2002年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岛礁争端案的判决便是涉及地理命名行为与主权主张的关系问题的典型案例。
3.1.1 英法海峡群岛案
英、法两国对英法海峡的敏基埃 (Minquiers) 与艾克里斯 (Ecrehos) 群岛存在主权争端[4]。1950年12月29日, 两国签订特别协定, 将该案提交国际法院审理。审理过程中, 两国均提出对争议群岛享有历史性权利。法院认为双方所提供的证据中, 其中许多是远古时期的历史文献, 无法明确区分其真正含义, 与占领有直接关系的证据才具有决定性意义。
英国以对于岛屿及其附近地理特征的命名作为其行使主权权利的依据, 指出艾克里斯岛附近的地理特征虽然没有名称, 但泽西岛的渔民已经为这些岩石起了各种名字。英国的海图为航海目的对敏基埃岛附近的地理特征进行了命名。法国则认为, 英国没有在任何相关官方文件中对争议岛屿进行命名, 这就显示出争议岛屿位于英国政府控制之外。
法院最终将这些小岛划归英国所有, 其主要依据是在大部分的时间中, 英国持续对这些岛屿行使国家权力。该案件所确定的原则是:地理命名行为并不是获取领土所有权的充分条件, 但是却可以作为一国对某一领土实施了统治行为的重要证据。决定争端中领土主权是否存在, 关键是在较近时期, 国家有无实际行使权利的行为。
3.1.2 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岛屿争端案
早在1969年,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因互争沙巴州岸外的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的主权而起纠纷。1997年5月31日两国签署特别协议, 商定提交国际法院解决两岛的主权争端问题, 并愿意接受法庭的最后裁决。2002年, 国际法院裁定, 印度尼西亚依据1891年英国和荷兰之间的一项条约对争端所涉两个岛屿提出主权主张, 但该条约并没有确定主权归属问题。最后, 法院依据“实效”原则 (证明实际、连续对岛屿行使权利的活动, 即行使主权的意向和意愿) , 裁定岛屿的主权为马来西亚所有[5]。
在该案件中, 印度尼西亚尼主张该案例中的争议岛屿不包含在1878年和1903年苏禄苏丹与英国北婆罗洲公司的“割让确认”协议中, 因为争议岛屿在文件中没有特别提名, 而只是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印度尼西亚认为, 这就证明西班牙的前身, 苏禄苏丹, 从来没有认为该群岛属马来西亚管辖。法院却认为, 虽然马来西亚没有在任何相关的法律文书中对任一岛屿进行命名来证明所有权或所有权转移, 但马来西亚却有对争议岛屿实施主权行为的充分证明, 其主张的依据不是争议岛屿的名称来源及其文化意义。此外, 法院还认为争议产生后的有效统治行为是必须予以考察的。此时的有效统治包括颁布有关的法律和规章, 这些法律和规章必须要明确说明争议岛屿的名称。印度尼西亚1960年颁布的海域法并没有明确提到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这两个岛屿。印度尼西亚提供的证据也不能充分证明其行使主权的意愿和能力。
通过该案件, 国际法院确立了以下原则——地理名称不是确定主权的依据。虽然名称可能在主权争议中具有重要地位, 国家也可能依据命名行为提出对地形的权利主张, 但法院倾向于关注主权的客观证明。正如地图代表“相关的一国或多国的实体表述”, 其“变化的可靠性或不可靠性”堪比地名问题, 它不是法院决定海洋地形的权力归属和在国际法中应用的影响因素。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我们可以推断出, 沿海国的海底地形命名行为并不能作为确认其享有海底地形主权的依据, 国际法更倾向于其他客观的有效统治的证据, 但是地理命名行为却可以作为统治管辖及主权行使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沿海国的权利主张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3.2海底地形命名权与主权权利的关系
沿海国对海底地形进行的命名有一部分是位于其管辖范围之内的。那么, 沿海国对管辖范围内的地形进行命名是否是其行使主权权利的体现呢。如果是, 海底地形命名与国家主权之间的联系则更加紧密。
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属性, 这完全符合国际法的理念, 如一国对外缔结国际条约就是其行使主权的体现。各国凭借主权所获得主权权利是广泛的。主权权利是国际法赋予主权国家的一种自由, 从质上看, 主权权利可以看做是主权派生的权利, 从量上看, 主权是不可分的, 而主权权利是可分的。
主权权利主要是国际上的概念, 比如沿海国家在领海享有主权, 其在领海的主权权利可以表现为属地管辖权、对资源的专有权、沿海航运权等。现在的疑问是——国家对其所管辖海域的主权权利是否包括对管辖海域内海底地形的命名权?
国际法对此项内容没有明文规定。许多学者认为只要国际法没有明确禁止, 那么国家就有从事该行为的自由。持此观点的学者经常引用的是1927年国际法院关于“荷花号”案的判决——1926年法国邮船“荷花号”在地中海的公海与土耳其船“博兹—库特号”发生碰撞, 导致后者被撞沉, 8名土耳其人死亡。当“荷花号”抵达土耳其港口伊斯坦布尔时, 土耳其法院依据本国刑法对“荷花号”负责值班的法国上尉戴蒙进行了审判并作出了刑事判决。法国立即对此提出抗议。之后, 两国签订了一项特别协议, 将此案提交国际常设法院裁判。1927年法院作出判决认为——国际法上没有一个规则禁止犯罪结果所及的船舶所属国把该行为当作是发生在其领土上的行为, 除非有一习惯国际法规则规定船旗国有专属管辖权, 但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存在这样的规则;相反, 国家对在外国船上所作出的行为根据本国法律加以处置的事例却屡见不鲜。因此, 国际法并不禁止犯罪结果地国家土耳其对罪犯行使刑事管辖权。
法院认为, 国际法“远远没有订下一项禁止国家将其法律及其法院的管辖权扩大适用于在其境外的人、财产和行为的普遍规则”, 国际法让国家在这方面享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国际法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对此加以限制, 而在其他情况下, “每个国家在采用它认为最好和最适合的原则方面则仍然是自由的”。
正是基于国际法院的此判决, 许多学者认为1982年《公约》对海底地形命名避而不谈并不排除沿海国可能会创建一项新的主权权利——即对于其管辖海域内的海底地形进行命名的权利[6]。通常, 一个国家是否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成功获取权利, 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 国家必须有依据国际法要求某种权利的意愿;第二, 这种单方面行为必须向国际社会公开;第三, 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7]。从某个程度上来说, 一个国家将其管辖海域内的海底地形名称提案提交SCUFN审议, 并得到通过, 便是将单方面行为公开并获得国际认可的过程。
目前, 虽然没有专门的条约法和国际判例来确认, 沿海国对所管辖海域内海底地形的命名权是主权权利的一种;对此问题的讨论也主要是集中在学术层面且尚无统一的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沿海国对其管辖内海底地形进行命名在强化其管辖权以及扩大国际影响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4我国海底地形命名工作近况及维权建议
近年来, 我国对海底地形命名工作高度重视, 多次派人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SCUFN的会议。2011年9月12—16日, 我国承办了SCUFN第24次会议, 这是我国首次承办SCUFN委员会会议。此次会议主要审议了中国、德国和日本等8个国家向该分委会提交的81个海底地名提案, 并讨论修订了相关技术规程。此次会议我国专家首次以委员身份参会, 也是我国首次提交提案并获得通过, 实现了我国海底地名零提案的突破。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海底地名国际合作事务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根据分委会的命名标准规范和我国的相关规定, 结合我国传统历史和现代文化元素, 经审议通过的7个提案分别命名为鸟巢海丘、彤弓海山群、白驹平顶山、徐福平顶山、蓬莱海山、方丈平顶山、瀛洲海山, 除了鸟巢海丘位于东太平洋外, 其他均位于西北太平洋。
近年来, 海底地名命名工作不断推进, 越来越多的沿海国家对海底地名命名给予了高度关注, 逐渐加大投入有计划地开展海底地形调查和海底地名提案研究工作, 抢先对新发现的海底地形特征进行命名。我国周边的日本和韩国两国提案数量在逐年增加, 南海周边的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也正在加紧海底地形地貌调查, 并分别得到俄罗斯和美国的技术支持, 抓紧开展海底地名提案的研究工作。相比之下, 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相对滞后, 与海洋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为此, 我国应尽快启动国家海底地形命名分委员会的筹建工作。抓紧开展我国海底地名命名工作规划和计划的研究制订, 把海底地名命名研究和提案提交工作真正纳入海洋领域国际合作和维护海洋权益的工作范围。在整合数据的基础上, 加紧开展对公海及我国专属经济区的海底地形地貌的研究工作, 提出更多的海底地名命名提案。此外, 还应积极开展与海底地理实体命名相关的技术培训。提高我国海底地名领域专业人员的技术实力。
总之, 我们应不断积累经验, 进一步深入学习了解和掌握SCUFN的指导方针、原则和议事规则, 加强对海底地形特征的调查研究和论证, 充分利用掌握的调查数据资料, 争取今后成功命名更多的海底地形, 为国际海底地名领域的国际合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MURRAY J, HJORT J.The depths of the ocean[M].London:Macmill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Company, 1912.
[2]FAIRBRIDGE R W.Basis for submarine nomencla-ture in the South-West Pacific Ocean[J].Ocean Dynamics, 1962, 15 (1) :2-15.
[3]梁淑英.国际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87-88.
[4]I C J.Reports of judgments, advisory opinions and orders:the minquiers and ecrehos case[R].A W SIJTHOFF’s Publishing Company, 1953:11-17.
[5]朱利江.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岛屿主权争议案评析[J].南洋问题研究, 2003 (4) :65.
[6]ZEMANEK K.Unilateral legal acts revisited[C]∥WELLENS K.International Law:Theory and Prac-tice:Essays in Honour of Eric Suy[M].Hague:Ni-jhoff, 1998.
中国海洋争端(形势与政策) 篇5
(一)、遵循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我国一直坚持通过平等协商,按照公平原则划定各自的管辖权界限。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已与越南就北部湾划界问题进行了协商与谈判
(二)、尊重历史的原则。目前我国被其他国家侵占的岛礁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在历史上早就属于中国,只是由于发现了丰富的资源或战略位置日益突出,而使周边国家顿生凯觑之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承认沿海国享有“ 历史性所有权”,我国在南中国海享有的历史性权利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我国在南中国海标注的九段断续国界线为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周边国家所认可,在很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上也标示了这九段国界并注明属于中国。
(三)、自然延伸原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大陆架的定义是“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大到大陆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这充分说明自然延伸原则是大陆架制度的主导原则。我国是宽大陆架国家,大陆架面积居世界第七,我国历来主张大陆架是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大陆架的划分也应该依据自然延伸原则,这一原则不仅是国际法中划分大陆架的主导原则,也是我国捍卫海洋权益的有力武器
(四)、公平合理原则。海洋权益和海域边界的划分还必须兼顾公平合理的原则,要全面考虑岸线比例、人口的规模和密度等因素。
(五)、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搁置争议并不是对邻国侵占我国领土和海洋权益的认可,而是在双方认识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主动回避,以求国家关系的大局不受局部争端影响的一种暂时性的措施。搁置争议也不意味着消极等待,而是要通过保持克制,避免摩擦,缓解紧张的矛盾,然后通过在一定年限内的共同开发,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为未来解决争端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我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战略的实施,我国能够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解决与邻国间的海洋权益争端,为我国的和平崛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鉴于周边的环境,我国政府的态度及应当采取的进一步措施
(一)、作好战略性长远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更好地防止周边国家侵害我海洋权益,保护我海洋资源,针对有关国家所采取的手段,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从战略高度作好我国海洋产业、海军发展的规划。
(二)、建立高效协调机构。维护海洋权益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管理或是各个部门各管一摊,力量太薄弱。必须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联系协调有关海洋权益维护的工作。使我国外交、海洋机构、海军、科调、民间力量有机地协调起来,互为补充,平时作好预案,一旦有事便能快速反应。
(三)、加快联合性调查开发。
(四)、加强持续性实际控制。
中欧光伏争端艰难和解 篇6
7月27日,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5家行业组织发表联合声明称, 经过中欧双方艰苦、细致的谈判, 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盟委员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联合声明指出, 该价格承诺体现了中方绝大多数企业的意愿, 使中国光伏产品在双方协商达成的贸易安排下, 继续对欧盟出口, 并保持合理市场份额。
“大多数中国企业对此表示满意, 总体来说光伏行业能保持住在欧盟60%的市场份额, 但出口数量的配额如何在国内企业中分配还在研究阶段。”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主任陈惠清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则确认, 价格承诺下限或在每瓦0.57欧元左右, 但具体结果还有待提交欧委会审议后公布。
在产能过剩没有根本改变的大背景下, 由于受到价格和出口数量的双重限制, 国内光伏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这一过程将加速过剩产能的淘汰以及行业整合。
从地缘政治看南海争端 篇7
一、地缘政治理论概括
目前, 学术界对地缘政治的界定存在较大的争议, 较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地缘政治的界定如下:“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 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要素, 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 对国家的政治决策有相当的影响。”但无论怎么界定, 相同点都是从地理的视角探讨政治。
目前, 主流地缘政治理论包括马汉的“海权学说”与麦金德的“陆权学说”。马汉是“海权学说”的典型代表, 其核心论调是:“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与安全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要想控制世界贸易与财富, 夺取世界霸权, 必须控制公海。这就要求建设一支强大的有作战基地, 拥有庞大商船队辅助保障的海洋力量。”“陆权学说”的杰出代表, 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心脏地带”理论, 把欧亚大陆中心部位称为“世界的中心”, 外围是“新月地带”, 由此他提出著名的三段论:“谁统治东欧, 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 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 谁就能主宰全世界。”
地理性和政治性是地缘政治的两大基本特征。所谓地理性是说, 国家行为发生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 其目的或为资源、战略位置或为生存空间等而相互行为。也正因如此, 地缘政治甚至可以理解为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产物。所谓政治性是指国家间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发生相互行为的目的是国家利益。地缘政治的行为主体一定是主权国家或国家间结成的组织, 为了国家利益行为主体之间进行竞争与合作、战争与和平等交往形式。
二、南海地缘政治环境分析
对地缘政治理论有一定了解后, 我们再从地缘政治视角分析南海所处的环境, 以期更深入地认识南海问题。
(一) 南海是亚洲的“立交桥”
地处“十字架”的南海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与大洋洲的桥梁, 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交通线。据估计, 每年有41000多艘船只通过南海, 世界上的超级油轮有一半以上要航经南海海域, 每年有一半多的世界商船队驶过南海。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油轮比航经苏伊士运河的多3倍, 比航经巴拿马运河的多5倍。另外, 对于中日两国, 南海有特殊地位。众所周知, 日本资源短缺, 据统计日本进口所需石油的80%, 铜的42%, 铁矿石的17%要经过南海, 每年仅进口总额的半数以上都离不开南海。因此, 日本称南海海域为“海上生命线”。同时, 南海是中国的“经济命脉线”。在我国通往外国的39条航线中, 有21条要经过南海海域, 60%以上的外贸运输要经过此海域, 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船只总量的60%是我国船只。
(二) 南海是亚洲的“聚宝盆”
南海石油资源十分丰富, 享有第二个“波斯湾”的美誉。根据中国地质部门调查, “据南海生聚油气的地质环境, 整个南海至少有250个油气田, 其中12个可能将成为大型油气田”。俄罗斯的《外国地理研究》认为南沙群岛储存着大约60亿桶石油。在能源紧张之际, 南海石油的发现无疑提升了此区域的地位。此外, 南海水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 已知的鱼、贝、虾、鸟等资源就有数千种。仅鱼类就有2千多种, 是中国渔民传统的捕鱼场所。
(三) 南海是亚洲的“火药桶”
南海是众多国家较量的场所, 各个国家的南海政策与行为, 使这一地区成为亚洲的“巴尔干”。首先, 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南海争议国是主要责任方。由于南海自然资源丰富, 战略位置显著, 越、菲等国不顾历史事实, 利用地理优势大肆抢占南海岛礁, 甚至曾挑起中越西沙海战、南沙海战, 引发美济礁事件、黄岩岛事件及仁爱礁事件, 南海局势一度剑拔弩张。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随着海军实力的发展, 主权意识的增强, 越菲等国得寸进尺, 我国维护南海主权的行动越发频发, 态度更加坚决, 有力地回击了越菲等国的挑衅。另外, 美、日、印在南海的“利益”助长了南海局势的升温。美国的利益, 一方面体现在遏制中国的需要上;另一方面体现在维护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上, 但是美国的最终目的是显示其世界霸主地位。印度与日本的利益体现在南海的战略位置影响到他们的国家安全及与越菲等国共同开发南海资源的企业利益。因此, 美日印出于自己在南海的各种利益, 频频干预南海问题。
三、从地缘政治格局思考中国南海战略
南海是中国的战略屏障, 是战争期重要的缓冲区, 是和平年代中国经济的“命脉线”。同时, 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总之, 南海是中国的重要利益区。中国需要从地缘政治的视角重新思考我国南海战略。
(一) 同时兼顾维权与维稳
有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无论何时的国际法都证明中国拥有南海主权。鉴于越菲等国对南海岛礁的不断侵蚀以及南海岛礁在我国国家利益层面上的地位, 中国应通过多种方式积极维护南海主权。同时, 我国还处在发展的关键期, 国内外矛盾突发期, 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因此, 我们应继续坚持“主权在我,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的原则, 处理南海问题应从大局出发, 在应对菲律宾等国强势姿态时应努力使局势降温, 尽量避免冲突, 维护我国周边环境的稳定。
(二) 同时兼顾区内外国家
南海争端不仅有各方, 还涉及美日印等区外国家。因此, 我们在思考南海战略时要同时兼顾区内外各国。对区内国家来说, 我们应从多个领域与层面主动和它们加强联系, 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加强战略互信建设, 培养区域认同。湄公河开发合作, 中国—东盟自贸区运转便是典型的举措。此外, 我们应加强同区外国家特别是与美国的沟通协调, 建立战略互信。美国希望继续保持其地区主导性地位, 但也希望以低成本维护这种地位, 因此, 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美国的利益需求。这是中美双方在南海地区沟通协调的基础。对于印度和日本, 我们应通过多个领域与手段加强接触沟通, 表明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三) 同时兼顾软硬实力
南海局势的紧张与缓和主要由越菲等国决定。由于东南亚南海争议国家的经济发展对我国依赖性较大, 国际政治影响力小, 军事发展远不如我国, 因此, 我们在应对南海挑衅时要做到软硬兼施。面对他们无视我国底线而肆无忌惮地侵犯我国南海主权时, 我们应整合各种维权资源主动出击。同时, 我们也不忘记软实力的应用, 要依靠经济上的优势, 对他们进行经济制裁, 利用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及国际地位, 努力让区内外其他国家站在中国一方, 取得舆论制高点。
摘要:地缘政治理论的主题是在一定地理条件下研究一国的政治行为。利用地缘政治理论分析南海问题, 既可了解争议各方的行为动机, 也可从新的视角思考中国的南海战略。
中美肉鸡争端形势不容乐观 篇8
长期以来, 美国鸡肉制品凭借其价格优势大量出口中国。来自美国的肉鸡及肉鸡产品 (鸡爪之类的鸡杂碎) 所占市场份额一直超过80%, 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利润和正常销售。业内人士认为, 正是美国在上游饲料的优势才导致了中美鸡肉贸易的不公平。中国畜牧业协会2009年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了针对美国进口鸡肉的 (倾销) 立案调查申请。应企业的要求, 2010年9月, 中国商务部先后认定美国白羽肉鸡存在补贴和倾销行为, 令中国国内相关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 因此裁定, 对美国进口的白羽肉鸡征收4%~30.3%的反补贴税和50.3%~105.4%的反倾销税, 期限均为5年。这是中国对美发起的首例“双反”调查。
2011年9月,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 对于中国征收美国肉鸡高额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的行为, 美国方面打算诉诸WTO。美国贸易办公室代表柯克同时称, 中国一年前的课税之举违反了WTO协定。
2013年8月2日, WTO专家组裁定, 中国的“双反”措施在倾销进口产品的成本分摊、产业损害的价格影响分析和调查程序的透明度等方面, 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
WTO“中美肉鸡争端”裁决结果可能带来的影响
【法律争端】推荐阅读:
争端解决09-21
国际争端10-13
投资争端01-23
国际争端解决01-19
投资争端解决11-17
争端解决机构12-26
形势与政策南海争端11-14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论文06-12
WTO争端解决机制与司法诉讼制度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