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银行进军中国(精选10篇)
日本银行进军中国 篇1
摘要:外资银行正向中国农村市场扩张, 展开布局行动。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军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必然性, 并深入剖析了内资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以及经营策略方面应做出的转变, 旨在促进内资银行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和发展。
关键词:外资银行,农村市场,转型
一、外资银行进军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诱因
被国内银行认为是风险很大, 赢利很差, 没有发展前景的农村金融业务;被国内银行视为“洪水猛兽”, 纷纷吓退、撤离, 只害怕沾上“农”字使自己“变穷”的中国农村, 却被外资银行看中了。那么, 外资银行究竟看中中国农村什么了呢?
1. 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农村拥有9亿农民, 有1.2亿农户有贷款需求, 但目前这一市场的满足率只有60%, 还有40%的空间未得到金融服务;中国3.5万多个乡镇中, 金融服务空白率为6.7%, 还有2500个乡镇处于金融空白状态。农民收入正在迅速增加, 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每年汇往农村的资金非常庞大;中国农业以及与农业关联的产业正在崛起;中国县域以及乡镇工业正在进入新一轮的迸发期;随着交通瓶颈问题的彻底解决, 沿海一些产业正在向西部以及农村转移。这些都给农村金融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给农村金融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中间业务提供了拓展空间, 是商业性金融业务发展的潜力和赢利点。
2. 农村金融的薄弱点
城市金融资源丰富, 竞争异常激烈, 业务介入难度大, 成本高, 加上竞争不规范, 带来的风险也是巨大的。而农村金融由于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现象凸显。这几年来, 当大型商业银行纷纷撤离、远离农村后, 农村信用社几乎在农村金融中成了“独家生意”。
3. 国家的惠农政策
早在2006年12月22日银监会就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1月22日出台《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 2007年8月, 中国银监会发布进一步放宽银行业金融机构进农村地域的政策, 2008年10月15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 决定在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相信今后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二、外资银行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经营战略
从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市场开始开放的三年来, 众多外资银行纷纷涌入中国农村开拓市场, 展开新的战略布局。澳新银行集团拥有上海农村商业银行19.9%的股份, 并与2009年9月在中国西部设立了重庆澳新村镇银行;2010年, 西班牙国际银行和中国建行合资组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并拥有其中40%的股权等。目前汇丰、花旗、渣打三巨头占据了中国主要的农村金融市场。
1. 汇丰银行
汇丰创造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农村之“最”。是最早申请进入中国农村的外资银行, 并最终首家获得批准。2007年12月13日, 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开业, 开启了外资银行进军中国农村市场的大幕, 2008年9月2日重庆大足汇丰村镇银行开业, 成为首家进入中国西部农村市场的外资银行。10月15日, 永安汇丰村镇银行挂牌成立, 是首家进入华南农村市场的外资银行。2010年9月湖北天门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业, 是最新的一家。此刻的村镇是未来的城市, 此刻的村镇银行可能是未来的城市分行。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 汇丰银行已经在多个省份精挑细选设有八家村镇银行及部属的五间支行, 已笼盖西部、中部、华东、华北、华南和东北地域, 分袂位于湖北随州、重庆大足、福建永安、北京密云、广东恩平、重庆丰都、大连普兰店和湖北天门。成为在内地拥有最广农村金融网络的外资银行。汇丰银行运用的典型投资模式是利用农村的比较优势成立村镇银行, 下一步还要积极发展无抵押贷款业务, 新推出的企业+农户“贷的乐”, 选择的网点基本都是经济外向型地区。
2. 花旗银行
与汇丰不一样, 花旗银行青睐的是贷款公司。早在2005年11月8日,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的魏国祥获得了由花旗集团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颁发的首届“全球微型创业奖”一等奖, 花旗进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野心已昭然若揭。2008年12月花旗在中国的第一家贷款公司湖北荆州公安县贷款公司设立, 2009年3月18日第二家贷款公司湖北咸宁赤壁花旗贷款有限公司成立, 下半年第三家小额贷款公司选址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目前来看, 贷款公司模式非常合适花旗开拓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一方面发展比较稳健, 业务模式得到了当地客户群体和监管部门的认可, 另一方面贷款规模的增长速度比预期也要快。
3. 渣打银行
渣打在中国农村的选址主要考虑当地的金融贡献能力以及是否便于融入市场等, 进驻中国农村市场的经营模式也不拘一格。2007年12月21日, 渣打中国有限公司与香港溢达集团在乌鲁木齐签署合作备忘录, 在新疆共同推出针对当地农民的小额贷款试点项目, 并成为外资银行首次在中国参与设立直接面向农户的贷款项目。2009年2月4日, 和林格尔渣打村镇银行在内蒙古正式成立, 这是渣打银行在华设立的首家村镇银行, 也是首家落户内蒙古自治区的外资银行。同时渣打银行正考虑在上海市崇明县开设农村银行。
三、对内资银行的启示
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农村金融市场, 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经济的信心, 同时还可以促进就业, 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机遇, 更带来了挑战, 迫使中国金融机构的决策者做出新的思考和判断。汇丰银行能够寻找金融业务发展的空白点和敢于率先抢占竞争相对较弱的农村地区, 值得国内商业银行深深思考。最值得思考的是, 要看长远利益, 潜在利益, 而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和短期效益;要深入地分析宏观经济形势, 特别是分析国家政策、导向、指向, 紧跟国家政策才能抢占先机。
1. 抓住新农村建设“战机”
中国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战略方针提出后,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就成为实现这个战略方针的工作重点之一。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归根到底要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而发展农村经济就离不开金融的支持。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把农村金融作为整个金融工作的重点,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对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做出了明确的部署, 政府将会推出一系列优先发展农村金融的政策。外资看好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力图解决农村问题的政策, 就像改革开放初期看好政府支持沿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一样。
2. 学会控制风险
金融本质上是信息产业, 信息只要做到对称, 就能降低很多风险。控制风险是银行开展农村金融业务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外资银行相对于内资银行来说, 不太熟悉中国国情, 直接在农村设立金融机构往往不是他们开拓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手段。为了有效规避风险, 他们采取多种形式与中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合作。由于在农村直接设立金融机构成本太高, 没有办法在农村地区广布网点, 参股合作是他们涉足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形式。比如, 荷兰合作银行早在2006年已经参股杭州联合银行, 持有该银行10%的股份, 目前正在积极筹划入股天津和辽宁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澳新银行已经出资5亿美元, 收购上海农村商业银行19.9%股权;花旗银行则出资100万美元, 打包给10多家小额信贷机构, 让他们在农村放款。
3. 着眼长期而不在乎短时期的得失
外资银行刚进入农村, 可能短期内赢利较低甚至亏损, 但从长远战略利益来看, 其意义不可忽视。外资银行到农村, 它是从长远来考虑的, 有两方面对它有吸引力, 一是他们相信中国农村经济会向少数人集中, 将会出现龙头企业, 外资银行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农村中的龙头企业;第二, 就是土地今后可以成为抵押品, 这方面的金融收益是非常巨大的。虽然这两个期待对中国的农民及中国的农业安全是有害而无益的, 对外资银行来说却是无限的商机。
4. 寻求合适的金融业务模式
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的空间是巨大的, 未被满足的融资需求非常旺盛, 关键是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特征找出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金融服务模式, 大的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在农村金融市场行不通, 这也是当年国有商业银行抛弃这一市场的根本原因。目前来看, 花旗的贷款公司模式、汇丰和渣打的村镇银行模式以及格来岷信托的入股农信社、西班牙国际银行和中国建行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等创新金融模式都非常适合各自开拓中国农村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谢靓:给农村金融机构输入更多动力[N].人民政协报.2009 (1)
[2]吴耀祥:破解农村金融的“马太效应”[N].国际金融报.2008-10-17
[3]唐双宁: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迎来新机遇.中国金融网.2008-11-2
[4]蔡京:外资银行在中国农村设贷款公司开闸[N].市场报.2008 (10)
[5]刘泽平:外资银行进军中国农村金融市场[J].环球.2008 (1)
美国“精子银行”大举进军英国 篇2
据称,在过去的10年中,英国的精子捐赠量减少了60%,就在这个时候,富有挑战性的美国佬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向英国人提供了有关捐赠人的外貌特征、人物个性以及家庭情况等详细资料,英国的同行们都认为美国人的工作做得到位。新英格兰冷冻中心主任克里斯托佛说:“智力和长相是人的关键,这是客户最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当然要提供许多优秀人才供他们选择。”
目前想进军英国的美国精子银行大约有20家。早在2年前,美国每年大约有8万-10万人捐献精子,平均每小瓶精子200美元。这种行业属于粗加工,因此每年国家增加税收2000万美元。许多人认为该行业应该再提高档次,做得更好一点。然而在英国捐献精子的人员逐年减少,据英国官方透露,在1992-1993年间,每年约有25623人捐精,而到1998-1999年间,每年只有11035人捐献。据专家称,在英国越来越多的由捐精所生的孩子要寻找自己的亲生父亲,这使许多捐精者失去了捐精的勇气。伦敦的一位法律专家迈克尔说,目前英国的法律允许这类孩子寻根,了解有关他亲生父亲的年龄等详细资料。尤其是随着“儿童维权运动”掀起,欧洲国家的法律准许捐精所生孩子长大后去了解捐精者的所有详细情况。而且在英国捐一次精只得23美元,美国一次能得到50美元,比前者的2倍还多。
美国的精子银行对捐精者的要求很严。新英格兰冷冻中心要求捐精者提供的资料包括家族三代之内的健康状况、学历情况,还要回答包括个人生活目标、业余爱好、喜欢看什么电视或电影,甚至喜欢什么颜色,喜欢吃什么冰淇淋等问题,内容多达3页。还要警方提供有关人员的侧身照片等。
昆明中信银行进军医疗行业 篇3
4月15日, 中信银行昆明分行与昆明鑫源堂医药物流中心签署合作银企协议, 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将为该医药物流中心提供供应链金融、现代服务业金融等该行特色的综合金融服务。据悉, 全面进军现代服务业是中信银行的战略举措, 而医疗行业则是该行大力推进的重要子行业, 在合作的过程中, 双方将进行多种模式的探索, 创新合作方式, 拓宽合作面, 同时对医药物流中心的客户群进行分层, 对应不同的产品及模式, 拓展合作深度, 实现共赢。
日本银行进军中国 篇4
智能时代体验为王 中信引领“0等待”潮流
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都在提升电子银行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这恰恰是因为各行都瞄准了未来移动支付带来的广阔市场。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预计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万亿元交易规模,达到13583.4亿元。与此同时,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各方面条件成熟,未来几年,我国手机近场支付产业或迎来爆发式增长。
结合目前成熟的二维码技术和手机银行技术,中信银行开发了手机二维码支付应用,并创立自有品牌“异度支付”。据中信银行负责人介绍,“异度”一词,源自cyberspace(异度空间)的中文翻译。“异度支付”除了体现银行科技力量的强大,更是传递一种服务理念,即在无界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中,通过现实与虚拟的多种方式,为客户提供“0”距离的贴心服务。在“异度支付”这个体系下,客户可能并不能看到中信银行的银行,但是中信银行无处不在,无卡支付使整个支付行为都可以在银行的概念货币支付中进行。二维码支付正是这一理想的体现,它有效地解决了线上线下的融合,使支付不再受物理网点和PC终端的限制,只需扫一扫便可随时随地完成支付操作,为消费者带来快速、便捷的体验。上述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技术与服务方式的提升,而是一个全新生活形态的实践。
目前携手苏宁推出线上线下二维码购物支付计划正在积极推进中。届时消费者可使用苏宁无线APP各种应用扫描店内和易购网站上的商品二维码,便可进入到HTML5的中信银行支付页面,通过首次绑定银行卡后,输入密码即可直接付款。在支付后,消费者凭借中信银行发送支付完成的动态二维码凭证,可选择送货上门或当场拿货和取发票,这样可以为客户节省排队等待收银、拿货的大量时间。为消费者带来“短消费”、“0等待”的消费体验。
互联网金融战升级 中信银行发力突围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越来越大,涉及的用户越来越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推动金融业的深刻变革,尤其是对银行的传统支付业务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面对阿里金融、腾讯金融为代表的“新势力”凶猛的进攻态势,各家银行开始纷纷施展出全身绝技,要力争扭转这场硝烟纷飞的互联网金融战的局势,重夺主动权。
随着2012年提出“再造一个网上中信银行”的发展愿景,中信银行便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频频布局,大展拳脚。
2012年12月6日,中信银行与中国银联签署移动支付合作协议。2013年1月16日,中信银行与腾讯集团及旗下非金融支付公司财付通约定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并提供网络贷款服务。2013年1月份,中信银行打破传统银行转账汇款的“提交”、“确认”和“完成”等繁琐的操作环节,在业内首推摇一摇转账支付功能。2013年3月6日,正式推出金融商城业务,“金融商城”采用理财产品开架式结构,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网购体验。2013年4月12日,中信银行与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在美国纽约宣布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期在中国大陆和海外拓展二维码及虚拟支付领域的业务合作。2013年7月1日,中信网络银行部正式推出“在线开户”业务。此业务免去需到柜台的要求,客户可通过网络,享受相关的服务。
此次中信“异度支付”品牌的推出,标志着中信银行吹响向消费金融、网络金融进军的号角。据悉,目前中信银行已与众多主流商户签署二维码支付合作协议,包括我国零售业巨头苏宁云商集团、红星美凯龙、三胞集团、北京首商集团、厦门航空、深圳海王集团、广州金逸影视传媒等。谈及未来的发展时,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表示,“目前中国的经济驱动力已经发生变化,在未来的发展中,消费将成为经济主流,消费金融必然成为银行业务的新热点。客户可以通过银行的“概念货币”实现支付,客户可能并未看到银行的身影,但却享受着银行无处不在的服务,这就是网络概念下消费金融服务的最高境界。”
CNE进军中国市场 篇5
CNE亚太区副总裁林佩诗向来自50家公司的80多名客户及代理商介绍了该公司的品牌构建宏图。她指出中国市场发展潜力庞大, C N E将凭借其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势头, 力争在中国市场把该品牌打造成出类拔萃的儿童娱乐供应商。“对卡通频道来说, 中国市场无疑有着庞大的发展潜力, 它对优质、安全及精美的产品需求殷切。我们相信现在是CNE大举扩张中国业务的好时机, CNE计划把其多样化的业务, 包括出版刊物、游戏及家庭娱乐等商品引进给中国的广大消费者。我们一系列的DVD和VCD在亚洲各地均获得骄人的成绩, 其销售量比预期大幅超出350%, 我们相信它们在中国也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CNE将首先推出极受欢迎的BEN 10系列产品, 以作为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步。BEN 10风靡全球小朋友, 其故事内容能满足小朋友变身成外星英雄的幻想, 相信BEN 10在中国定能掀起另一番热潮。林佩诗指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不景气, 但BEN 10及我们的其它知名卡通品牌在全球仍然取得巨大成功, 此外, CNE的整体业务表现也十分出色。我们深信中国定将成为CNE的主要市场之一。”
据悉, 可利可!将替卡通频道享誉国际的各个卡通节目推出各类商品, 例如《BEN 10》、《BEN 10外星英雄》、《爱吃鬼巧达》及《飞天小女警》等, 并负责宣传代理工作及寻找商品的发展机会, 同时为卡通频道构思更多别出心裁的产品, 包括服饰、潮流饰物、运动用品、家居摆设、游戏、礼物及精品等类别。林佩诗表示:“作为儿童娱乐事业的领导品牌, CNE全力以赴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独特既新颖的产品, 与可利可!合作, 将有助我们的业务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加强我们为目标客户及消费者提供更多卓越商品和零售服务的实力。我们深信, 凭着可利可!的丰富经验, CNE的长远目标必能达成, 使卡通频道的卡通主角突破电视的范畴, 让小朋友从更多途径接触到我们的品牌。”
中国重汽:向世界500强进军 篇6
虽然市场萎缩, 但对于中国重汽来说, 风景与以往并无二致。
“2011年,面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资金政策紧缩、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等不利影响,中国重汽还是战胜了各种困难,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业绩。预计全年产销整车达到17.5万辆,其中重卡14.3万辆;9L以上重卡继续保持了国内首位;出口整车超过2万辆,实现翻番;实现利税总额约45亿元,企业效益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基本满足了上市公司的效益目标要求。企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在不久前举行的2011年商务年会上,中国重汽董事长、党委书记马纯济不仅对2011年企业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可,还对来年的市场行情充满了信心。
“曼项目实施以来,中国重汽总投资已经达到了70亿元,通过高强度投资、引进欧洲现代装备及管理,中国重汽的产品工艺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我相信,中国重汽新一代的重卡产品上市,必将会使得中国的重卡产业朝着国际先进水平迈出坚实的一步。”马纯济认为,目前中国重汽主要的产品样机已经完成试制,整个项目正在按照合同的进度积极推进。科学谋划精心操作,使得中国重汽与曼的合作项目正在全面顺利展开。
马纯济表示,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重汽取得了行业内令人瞩目的成就。面对成就,中国重汽没有盲目自满,而是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反思。“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企业在产品结构、轻量化水平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规模和速度,但更重要的是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机制的转换。”
经过2011年市场的磨砺,中国重汽对2012年的工作充满信心,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马纯济表示,“2012年,中国重汽的目标是:确保产销整车24万辆,其中重卡16.5万辆,各项主要指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确保重卡产品质量竞争力强、用户满意度高、对市场有明显拉动作用,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确保实现效益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在确定2012年目标的同时,马纯济还表示,要以进入世界500强为目标,在十二五末期将中国重汽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不可替代的,以重卡产业为主导、全系列的商用车大型企业集团。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重汽一是要继续坚持区域化战略,在营销服务网络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二是要继续坚持高质量低成本战略,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三是要继续坚持技术领先战略,在产品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
“2011年,中国重汽面向市场,将产品划分为五个平台,针对各平台产品做了大量的研发、试制、验证工作。2012年,中国重汽将继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利用部分具备条件的成熟曼公司技术,使A7的水平更加适应市场要求;中重卡形成市场批量,产品轻量化、燃油经济性有明显市场效应;济宁商用车奔驰技术新产品,将全面推向市场;矿车、长头牵引车将崭露头角。同时,全力推进与曼公司合作项目,按照曼公司的排放标准,确保推出产品一炮打响。”
特斯拉进军中国引爆资本市场 篇7
特斯拉入华, 谁将成为特斯拉的中国合伙人引发了市场强烈关注, 投资者纷纷在互动平台提问上市公司, 询问是否与特斯拉有合作, 多家公司也做出了回应。
绯闻公司股价大涨
据此前媒体报道, 万向集团可能与特斯拉开展合作, 相关报道称, 万向集团正在竞购破产的美国电动车制造商菲斯科资产, 不过可能在高价前却步, 转而同另一家电动车领域明星特斯拉合作。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向外媒表示, 公司在菲斯科资产竞购中占据优势, 也对同特斯拉电动车结盟合作持开放态度。万向钱潮昨天发布异动公告确认, 万向集团公司目前正在参与竞标收购菲斯科公司, 关于有媒体报道的万向集团公司与美国特斯拉公司结盟合作事宜, 目前尚未开展实质讨论, 也未达成合作意向。
尽管万向集团所属的上市公司万向钱潮明确表示, 公司与特斯拉不存在供货关系。但这种模糊的预期却挡不住资金的步伐, 近期, 万向钱潮股价坐上了火箭, 连续大涨。此外, 为特斯拉电池供货的金瑞科技也是连续涨停。
两公司承认有接触
根据梳理, 目前公开承认与特斯拉有过接触的上市公司只有两家, 分别是天汽模和长信科技。天汽模近日在互动平台表示, 截至目前, 公司与特斯拉公司有过互访的接触, 并未签署具体协议及订单。如果特斯拉与天汽模有业务需求的话, 公司很愿意为其提供服务。若公司与特斯拉公司签署订单达到披露标准要求, 公司将及时发布公告。此前, 公司曾表示, 公司客户覆盖奔驰、宝马、大众和美国的通用、福特在内的绝大多数知名汽车企业。特斯拉公司作为汽车企业之一, 如果向中国采购汽车模具也应该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
长信科技对于投资者的提问则明确回复称, 公司与特斯拉有技术层面的交流, 但没有业务的合作。
日本银行进军中国 篇8
现在, 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 胰岛素注射是最有效且不良反应最小的治疗方法。而患者在自我注射的过程中, 往往会因为注射所产生的疼痛而抵触治疗。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无痛注射技术倍加关注, 无痛、安全、便捷成为胰岛素注射的最大需求。
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是个长期过程, 针头品质的高低对长期血糖控制和维持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头选择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粗细和长度。针头的粗细由英文字母G表示, G前面的数值越大, 代表针头越细。一般而言, 针头的直径越细 (也就是G值越大) , 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和组织瘀伤就越少。
此次泰尔茂推出的纳诺斯NANOPASS胰岛素注射针为33G, 是世界上最细的胰岛素注射针, 同时凭借世界首创双锥形结构, 尖端外径只有0.2mm, 注射时皮肤上出现轻微的压力, 几乎没有针刺感, 有效减少了糖尿病患者对注射的疼痛及抗拒。泰尔茂公司秉承“通过医疗贡献社会”的企业理念, 力求为世界奉献更为温和、更易于使用的医疗保健产品和先进技术。此次泰尔茂推出的纳诺斯NANOPASS胰岛素注射针就是融合其温馨医疗的理念和先进技术, 有效缓解了糖尿病患者在自我注射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 尤其为遗传性1型糖尿病的青少年患者带来了福音。
(1型糖尿病:遗传性糖尿病, 多发于青少年和儿童。2型糖尿病:由于肥胖等后天因素引起。)
据了解, 泰尔茂解放疼痛胰岛素注射针纳诺斯NANOPASS于2005年在日本上市, 至今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同和赞誉。因其无痛、安全、温和、舒适的使用特点, 受到了广大糖尿病患者的青睐。2005年, 该产品获得了“日本2005年度设计金奖”。此次该产品首次进军海外市场, 泰尔茂把首站就选在了中国, 充分显示了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信心。发布会上, 泰尔茂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三村孝仁表示:“经过多年的研制使得纳诺斯NANOPASS带来解放疼痛的使用体验, 此技术使医疗过程更人性化、更轻柔, 充分体现了泰尔茂温馨医疗的理念。希望纳诺斯NANOPASS可以减轻中国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抗拒, 相信舒适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疼痛的注射体验定会给中国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中国品牌如何进军海外? 篇9
中国品牌何时能海外盈利?
凭借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处于主导地位。然而迄今为止,大多数中国企业一直满足于充当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为世界最大的品牌企业和零售商的自有品牌供应从玩具到电视的众多产品。不过,政府如今正力促中国最大的一些企业向海外销售品牌产品——许多企业本身也确有理由要在发达国家树立自己的品牌。这是因为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对价格产生了挥之不去的压力,而品牌产品可以比OEM产品更有利可图。同时,参与海外市场竞争会迫使企业创新和改进,从而帮助他们摆脱廉价商品生产商的形象。
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在新兴市场建立起品牌业务,产品包括:家用电器、消费电子产品和摩托车等。下一步是要进军发达市场,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厂商已经迈上这个征程。中国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商海尔已经以自己的品牌在美国销售小电冰箱,并雄心勃勃地计划到2005年抢占美国标准容积电冰箱市场10%的份额。与此同时,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联想推出了全球品牌Lenovo,以利于自身的海外扩张。为了建立知名度,手机生产商科健出资赞助英超球队埃弗顿队。上海的上广电则通过Coscto Wholesale等美国连锁零售商销售其自有品牌的等离子电视。
但是,中国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厂商具备在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些市场销售品牌产品并且盈利的条件吗?我们认为:这些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发达市场树立和维护品牌的过程不但复杂、成本高,而且充满不确定性。最大的障碍是中国制造商缺乏必备的市场营销技巧。而日本和韩国的消费电子巨头也是在投入了多年时间和巨额资金之后,才在国外站稳了脚跟。
中国企业能在海外成功吗?
中国的消费电子企业扎根在一个巨大的开放市场中,它们的产品日复一日地与世界上最好的产品在性能、质量和价格等方面短兵相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得中国的商品比较便宜,其节省可以部分地转移给西方的渠道合作伙伴和消费者。此外,中国还拥有一支日益壮大的高素质工程师队伍,以及用于投资新产品的资金。
因此,问题与其说在于中国企业能否在产品性能和质量方面上档次,不如说在于他们能否为品牌产品制定恰当的市场营销战略。一些企业将通过向那些打算另辟蹊径的分销商和零售商提供实惠来找到突破口;那些行动迅速的企业将在日益火爆的价值渠道中觅得商机。此外,全球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放缓也是个好消息,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找到立足点,学到在发达市场销售产品的生意经;同时他们谨慎地与分销商达成交易,在无需斥巨资开展营销活动的情况下将其尖端技术产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但这些可能还只属于初级水平。
品牌运营的挑战在哪里?
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产品市场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品牌代表着性能和价值,在最发达经济体中的大多数消费者都十分青睐自己所熟知的品牌。而品牌产品的高价格则转化成了巨额利润。
尽管中国最好的OEM制造商能够达到与品牌产品销售不相上下的利润水平——毕竟他们不用承担研发和营销成本,但他们仍将销售品牌产品视为分得更大一杯羹的一种方法。品牌产品的生产商之所以能收取更高的价格,原因之一是他们能保证更高的质量,这对在发达市场进行开拓的中国企业而言至关重要。上广电北美业务市场营销副总裁Robert Rodriguez就说:“正像多年前消费者因为担心质量问题而不愿购买日本和韩国货一样,中国产品现在正面临着类似的障碍。上广电试图改变目前消费者的这种误解,即在美国市场上的中国电子产品品牌一无是处。”
实际上,中国企业已经令人信服地表明,它们完全有能力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格兰仕以OEM方式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领先消费电子企业生产微波炉;长虹电子曾向沃尔玛供应电视机,打的却是ApexDigital这个毫不相干的品牌。那么,最有可能在海外市场成功树立自有品牌的中国企业,正是那些在国内已有低成本、高质量制造经验,并在当地层次上展现出市场营销才干的企业。
但总体而言,中国制造商在国内市场上依靠的是一种全面综合化模式。开始先使用国外技术,然后努力开发自有技术和产品。这些企业中的大多数非常依赖资产规模,拥有庞大的制造体系,几乎都有自己的经销网络和大规模、低成本的销售力量。可要想在发达市场上利用传统产品复制这种模式,不是因成本高昂而举步维艰,就是因耗时过多而旷日持久,或者干脆为企业现有管理技能所不及。更特别的是,中国企业没有海外分销渠道和服务网络,对促销或广告知之甚少,定价方面的技巧也十分有限。这些企业对西方客户在设计和性能方面的偏好能否迅速找到感觉,也是一个未知数。
渠道经营能否找到好模式?
我们发现有两种业务模式,能够帮助中国消费品企业一面逐渐熟悉发达市场,一面将自己的品牌产品迅速打入发达市场。
第一种模式,是采用步步为营法,通过面向折扣渠道的独立分销商,使中国的出口产品打入海外市场。这种逐步推进的过程将使中国企业取得对客户行为的认知,并且建立品牌知名度。
第二种模式,就是中国企业将收购一个业已成型但因时运不佳而没落的海外品牌,然后将该品牌的生产业务迁至中国,以借助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获益。
步步为营怎么做?
在先进市场,渠道整合一向被视为阻止外部企业进入的一种壁垒。例如在美国,大众市场零售商控制着消费电子市场的一半以上,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加快。这一发展,使作为制造商的推销对象并相互竞争的商家数量少了,制造商对定价的控制能力也降低了。独家协议也会阻断通向消费者的渠道。不过,如今零售业的一大问题是彼此雷同。零售商们正在寻找与众不同的品牌和产品,如果制造商能够提供较好的利润并给消费者合理的价格,那就不妨多多益善。
美国零售商Sears的一位高级采购经理Roebuck就告诉我们,该公司始终在寻找价格有吸引力的拳头产品来吸引顾客光临,如果中国企业能提供这样的产品,他们当然会考虑。零售商还可能有意与中国企业达成独家产品供应交易。还有些零售商强调:他们的货架寸土寸金,产品上架竞争非常激烈,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必须提供索尼、松下等顶级品牌,但他们又表示愿意放弃目前的二流产品——即使是知名品牌,而引入制造精良、价格有吸引力的中国产品。
上广电如何打通美国市场?
上广电近两年来在美国市场上就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步子。
该公司从一个并不出色的传统彩电生产商一跃成为了领先的电子集团,它以大规模生产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该公司目前还不能确信自己在中国以外市场上的营销能力。由于中国企业的优势和弱点与上广电大体相同,因此,上广电在美国的经验也许可以为其它企业所借鉴。
上广电一进入美国市场就做出了几个重要选择:
首先,它决定主要依靠IngramMicro和D&HDistributing等在促销和服务方面向制造商提供支持的分销商。与分销商合作,为他们提供了更多了解美国市场和建立自己海外营销能力的机会。尽管上广电也直接对一些零售商进行销售,但它逐渐认识到,沃尔玛和Best Buy等最大的零售商在物流、服务和促销方面会提出自己所无法达到的要求。而这些连锁零售商只会提供一次机会,因此,轻率进入而让这些商家失望,将是愚蠢的行动。
其次,选择在行业层面的促销活动中与分销商合作,包括参加行业会议,而不是花费数百万美元来建立品牌知名度。分销商们发现上广电很有吸引力,因为它能使分销商向顾客提供低成本产品,这对那些与沃尔玛之类竞争的中小电子零售商来说颇有价值。
再次,避开低端彩电市场,因为在那里,它可能遭遇来自以OEM方式进行销售的其它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它将重点放在等离子显示器和TFT-液晶显示器、电视机等高端市场产品方面。这些产品的销售正在迅速增长,而这里遇到其它中国企业的竞争相对较少。上广电希望树立这样的形象:它是在向那些对技术十分在行而对知名度并不在意的客户提供物有所值的产品。因此,该公司产品的定价远低于日本和韩国竞争对手,但又高于那些单纯走低价路线的制造商。它通过亚马逊网站、BJ's Wholesale Club、Buy.com、Costco和Office Depot等商家进行销售。2003年来自行业展览会的反馈显示,由于消费者对美国经济感到担忧,上广电这种“物有所值”的定位大有前途。
最后,尽管中国公司并不总能认识到了解当地市场的重要性,但上广电却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需要有一支当地团队来经营公司的美国业务。除了以企业股权作为回报聘用美国当地的管理人员外,该公司还聘用了一些日本籍的前索尼生产经理来帮助自己控制生产质量,并与国外企业共同改进其产品的设计。上广电还利用消费者座谈会帮助其完善在美国市场上的产品阵容。结果它在销售方面初战告捷,2003年的收入达到8000万美元。
如果稍加调整,这一保守的进入模式就可以被应用于美国以外的市场。欧洲消费者的品牌和质量意识比美国消费者更强,这可能意味着让他们接受新东西会多费些周折。而在日本,中国企业必须在当地制造商与领先连锁零售商之间的传统关系中见缝插针。但就在这些市场上,零售商也越来越难以抗拒价廉物美的产品。日本的消费者已经开始在用自己的钱包投票选择,睁大眼睛寻找便宜货。不过,中国企业要向大型全球消费电子厂商发起挑战还需要几年时间——但不是说这种趋势应当被忽略。
“买路”进入怎么做?
除了步步为营法以外,要进入一个市场,还可以通过并购“买路”进入。合适的并购目标应当是拥有有价值资产的企业(品牌、客户基础、技术或渠道),但其产品价格已经过高,原因是企业管理层未能监控成本、将生产业务转移到低成本地区、从海外工厂或离岸OEM那里取得最佳价格等。
中国收购企业可以将被收购企业的大部分生产业务迁往本国,同时保留其品牌名称、分销渠道和部分当地人才。一段时间后,它可以在该产品上加上自己的名称形成联合品牌,从而在消费者中建立对中国品牌的认知。一旦这种关联和认知被牢牢确立,收购企业就可以逐步停止使用目标品牌。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如何找到胜任的管理人员,使通常处于困境的目标企业扭亏为盈,因为中国企业内部不大可能拥有并购后必须的管理和市场营销技能。
TCL国际控股在2002年以800万美元收购了一家资不抵债的德国电视机生产商施耐德。这一收购价格中包括施耐德的生产厂以及由连锁店、大卖场和邮购店组成的分销网络和对一系列品牌的商标权。TCL希望避开欧洲对中国电视机实施的进口配额,所以计划继续在欧洲进行生产。TCL正依靠一个专业化管理团队来了解当地市场和销售网络。同时,施耐德的部分员工被重新雇来监督生产。如果这一战略获得成功,该公司有朝一日将把TCL的品牌推向欧洲市场。打着TCL品牌的产品已经出口到澳大利亚、中东、俄罗斯、南非和东南亚。别出心裁的是,TCL正利用施耐德的品牌来将其移动电话定位在中国国内的高端细分市场中。最近,TCL还收购了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Scottdale的DVD播放机生产商GoVideo公司。
对许多中国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制造商而言,走向世界是它们的唯一选择。这些企业天生就处在一个开放的世界性竞争环境中,因此它们必须到跨国公司自己的地盘上去争取规模——这也是它们可以这样做的唯一一个地方。然而,要投入品牌运营,中国企业需要拥有多种价格诱人的产品、良好的服务和一流的技术。而要站稳脚跟,中国企业还必须建立或购买一大批新技能。当然,如果能始终保持高标准的质量和服务,一些中国企业的品牌产品将会跻身发达市场的货架,甚至终有一日获得如今仍由某些日本和韩国竞争对手所专享的品牌溢价。
日本银行进军中国 篇10
一、展品运输的特点
展品运输是一个涉及较多领域的系统工程, 需要国内参展商、国内招展公司、国内展览运输服务商、国外展览运输服务商等共同协作, 并遵守我国海关相关法律及目的国海关的有关规定, 从而保证展品及时送达展位, 使参展商顺利布展, 取得最佳参展效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展览物流对时间的要求要比普通货物出口严格得多, 如果开展时展品还没有到达展位, 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
二、中国邮政的网络和资源优势
(一) 网络优势
1.“两网三流”网络优势明显。
邮政速递物流拥有综合计算机网、实物投递网两大基础网络和集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三流合一”的网络资源优势, 可以为客户提供信息发布、物品寄递、资金结算的一体化服务, 这一功能成为邮政速递物流的核心竞争力。2.实物揽收投递网。邮政速递物流依托中国邮政雄厚的网络资源, 发展了邮政速递物流航空快速网、邮政速递物流航空陆运网、邮政速递物流揽收投递网三大主要网络, 覆盖全国、通达世界220个国家和地区的邮政运输网络。邮政速递物流对现有的快递网、物流专线进行整合、优化和改造, 在全国建立了8个一级集散中心。邮政速递物流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采用专人车、定时定点, 提供一对一的上门揽收服务。
(二) 品牌优势
中国邮政是一个事业单位, 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要履行普遍义务, 在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是中国邮政的子公司, 在社会上也同样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三) 产品优势
中国邮政国际包裹价格便宜, 通关能力超强, 是中国邮政与世界邮政万国联盟推出的一项服务。按其运输方式不同, 分为中国邮政航空大包、中国邮政空运水路大包、中国邮政水路陆大包三种服务。这三种服务时效最快的是航空大包, 慢的是水路陆大包, 其中价格最高的也是航空大包, 最便宜的则是水路陆大包。
1. 中国邮政航空大包。
又称Air大包, 其运输方式为全程航空, 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出口直飞目的地, 中途无需中转其他国家。其时效通常为7-15个工作日, 价格在三种国际包裹中最高, 对于追求时效的包裹可以使用此种服务。2.中国邮政空运水路大包。又称Sal大包, 其运输方式是空运加海运联合运输, 其定义为有航班的国家使用航空运输, 无航班的国家使用水运运输。该服务方式通往欧美、澳洲、东南亚国家时效较好。部分中南美国家、非洲国家、太平洋岛国由于无航班, 基本采用先空运到经转国, 再采用水运方式中转到目的地。采用此种方式发货的占多数。3.中国邮政水路陆大包。又称Surface大包, 其运输方式为全程海运, 时效超慢, 邮往欧美发达国家时效大概60-90工作日。
三、中国邮政进军国际展品运输市场的对策
(一) 加强与国外邮政在展品运输市场上的合作
以德国为例, 通过借鉴德国邮政的做法, 同时加强与德国邮政的合作, 利用“邮政包裹运输业务”进军国际展品运输市场。具体做法如下:1.中国邮政的网点遍布全国各个角落, 因此邮政员工可以主动去企业的厂区提货,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 这将省去参展商发货的困扰, 并极大降低其运输成本, 从而体现出中国邮政的优势。2.中国邮政航空大包有着较高的性价比, 是其他渠道的包裹运输所不能抗衡的, 因此一些泡货展品, 比如鞋、服装、家用纺织品、面料等很适合采用邮政航空大包的形式进行运输。3.中国邮政空运水路大包和中国邮政水路陆大包与其他航空快件相比, 比较慢, 但价格便宜;而相较海运来讲, 它又要快很多。因此, 对于那些需要低价而又没有太多时间要求的参展商来讲, 它们是最佳选择。4.中国邮政参与展品运输的最大问题在于谁接货, 因为邮政包裹需要有人签收, 而国际展览会的展品通常需要送到展馆展商的摊位上, 这就需要在某些城市有中国邮政的合作伙伴来帮助签收包裹, 并按照指定的时间将展品送达展商的摊位。
(二) 加强与外贸企业、展览公司、政府机构的合作
【日本银行进军中国】推荐阅读:
中国动画与日本动画05-20
中国离日本有多远09-18
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05-20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08-12
中国与日本动画体制的区别总结09-12
盗版在中国不是问题 留学日本是问题05-16
日本战后改革和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对比10-05
中国蒙养院与日本教育的区别与反思10-02
中国银行手机银行营销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