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信息管理系统

2024-06-13

劳动信息管理系统(共12篇)

劳动信息管理系统 篇1

1 做好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劳动能力鉴定档案是指专门的机构鉴定劳动者的能力等级, 并将鉴定的结果记录下来的一种档案材料。这种档案材料记录着鉴定机构鉴定的详细结果、劳动者的个人资料、劳动者的身份证或相片资料、劳动者的病例资料等。它是社会机构给予劳动者福利待遇的依据、是保险部门发放保险资金的依据、是劳动者个体申请社会福利的一种依据。随着社会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人们要求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管理能向信息化发展, 这使劳动能力鉴定档案只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2 做好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2.1 信息准确化

劳动能力鉴定档案涉及着多方面的利益关系。以社会福利机构来说, 他们只有确定劳动能力档案的真实性, 才能给需要的劳动者发放福利;对保险机构来说, 他们只有确定劳动能力档案的真实性, 才能定期为劳动者发放保险资金;对劳动个体者来说, 他们的劳动能力鉴定档案只有被社会认可, 才能申请到自己需要的福利。而信息化的档案本身具有不稳定性。比如数字化的文字、图片、记录信息都能被几近“无痕”的修改, 此时若出现数据信息分岐, 那么信息化记录的真实性会被人质疑。

2.2 信息规范化

不同的单位会关注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的侧重点不同, 如果不同单位的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的规格不统一、记录方法不同一, 那么整合相关记录的时候, 可能会出现信息丢失、错失的现象。因此, 相关的部门需要制定一套规范化的信息记录方法, 使人们调阅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的时候, 能用统一的、高效的、便捷的方式搜索出自己需要的档案纪录。

2.3 信息共享化

随着社化信息化的发展, 人们要求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查阅到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相关的信息。这就要求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管理部门能以网站的形式为人们提供自助化的服务, 人们能通过网站快速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2.4 信息保密化

劳动能力鉴定档案里记载有大量的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如果这些信息被人窃取, 将引起很多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在从管理的各个渠道上对数据化信息进行保密, 使人们能放心的调阅自己需要的档案文件。

3 做好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3.1 同步化的档案管理

实体化的档案具有管理成本较高、不易保存、分类以及整理困难、复制和分享困难的特点, 然而人们很难对实体化档案作无痕式的修改。数据化的档案则反之。人们对劳动能力鉴定档案数据有真实性的信息需求,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劳动能力鉴定档案工作人员要用同步化的方式作档案管理。它是指一旦劳动能力鉴定档案被更动, 档案管理人员要同时把更动的内容添加到实体档案中与数据化档案中。如果一旦数据化档案出现数据分岐, 则要以实体档案的记录为主。以实体档案为留底档案, 能够避免信息化的数据档案带来的失真问题。

3.2 标准化的文件格式

如果在做信息化的档案建设中, 人们使用不同的标准制定劳动能力鉴定档案, 那么在合并档案的时候, 会造成数据丢失的问题;如果人们使用的劳动能力鉴定档案数据格式不同, 那么在管理档案的时候, 会带来很多麻烦;如果人们使用不同的标签管理劳动能力鉴定档案, 那么有可能会出现难以搜索到需要的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的问题;如果人们使用的档案分类不同, 人们会不能有效的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劳动能力鉴定档案。为了便于统一的管理, 相关的部门要统一文件的格式标准。它包括分类和编目的方法要统一, 人们不管使用哪台服务器, 都能从同一个分类和编目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档案材料;记录的格式要统一, 目前最常用的文档软件为微软的offi ce系列, 应用最主流的文件档案格式能够避免人们在调阅材料时出现软件不兼容的问题, 或者在整理文档要做格式转换的问题;档案或数据的内容形式要统一, 比如如果要用word的形式记录劳动能力鉴定档案材料, 就用用统一的表格记录每一项资料, 如果使用excel表格的形式记录档案材料, 就要统一字段、统一字段、统一字段单元格式, 以便日后整理和合并文件。

3.3 先进化的网络平台

要让人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调阅劳动能力鉴定档案材料, 就要应用网络平台的优势, 给人们提供自助性的服务。比如劳动档案管理人员要建立一个查阅的网站, 该网站须具有亲和力, 具有操作的便利性。人们能从该网站中了解到最新的劳动能力鉴定的政策, 以便了解自己需要调阅怎样的档案;人们进入网站以后, 能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该信息要能在线阅读、可提供下载;人们如果有疑问的时候, 可以发电子邮件给客服信箱, 然后能够得到相关人员的答复。

3.4 安全化的管理环境

要让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管理的环境安全化,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封闭的运行环境, 使数据化的档案能在局域网的环境下运行, 减少外网对运行环境的干扰;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使管理人员能用安全化的方法操作计算机, 避免管理人员使用带有安全隐患的介质等;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屏磁技术, 以免出现电磁波泄密事件等。

4 总结

在信息化的时代, 劳动能力鉴定档案必须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根据人们的需求做好劳动能力鉴定档案信息化建设, 能使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耿竹菊.建立数字档案馆势在必行[J].山西科技, 2004 (03) .

[2].张素霞.数字档案馆的技术体系结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08) .

劳动信息管理系统 篇2

基于PB6和ORACLE8开发“劳动信息管理系统”

刘茂忠(mzliu99#hotmail.com)

摘要:本文介绍了用POWERBUILDER6.0(以下简称PB6)和ORACLE8开发“劳动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方法和解决的技术性问题,并介绍一些开发经验。

主题词:PB6ORACLE8劳动信息方法技术

1前言

“劳动信息管理系统”一般情况下都做成数字表格、文字描述、图形显示等形式。“数字表格”即具体的人员、工资数据的结构化描述;“文字描述”即用一段文字叙述或补充说明情况等;这里的“图”包括两类,即照片图(例如BMP位图等)和动态生成的指标描述图(如折线图等)。笔者在选择开发工具和数据库方面,经过详细调研后,觉得用PB6和ORACLE8最为合适,现将开发和应用中的一些体会总结成文,供读者参考。

2

系统的运行环境

本系统在CLIENT/SERVER结构上运行,SERVER平台为UNIX,装有ORACLE8数据库。CLIENT端通过HUB、ROUTER与SERVER连接,CLIENT端的开发、运行平台是WIN95/98/,前端开发工具为PB6,总体网络协议为TCP/IP。

3系统功能介绍

该系统包括劳动管理信息的维护和查询两部分,内容充实,立足于应用。表、文、图具全,对比图形由数据自动生成。同类型的数据查询采用了窗口继承的开发方法和动态数据窗口,查询界面统一、清晰。文字部分存入ORACLE库的LONG字段中,用MLE(多行编辑器)作为输入、输出的中间编辑、查询界面。一些原始资料,如照片、背景图等做成了BMP图片,以BLOB数据方式存入ORACLE库中,或存至NFS(网络文件系统)的“虚”盘上,查询时调入图形框(如P_1)内。

4技术难点及解决的.方法

4.1字符集的选择

如果字符集选择错误,会出现汉字显示成乱字符的现象,需要从注册表中选择正确的字符集,具体方法是:在WIN95/98/2000下运行注册表编辑程序regedit.exe,选择HKEY_LOCAL_MACHINE,再选择SOFTWARE,再选择ORACLE,然后选择NLS_LANG(语言的国际支持),键入和服务器端相同的字符集。例如服务器端的字符集为AMERICAN_AMERICAN.US7ASCII,在此也输入此项就行了。

4.2PB6和ORACLE8的连接

PB6和ORACLE8的连接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很多导致调用数据库失败的原因就出于此,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和硬件环境,可灵活选择客户端的接口软件,下面举例子来说明连接方法:

4.2.1//通过NET8连接数据库,支持32位的数据访问,安装ORACLE8的NET8软件

//目前PB6支持到ORACLE7.3,但是也支持ORACLE8,所以设置如下

SQLCA.DBMS

=“o73”

//要访问的ORACLE用户名

SQLCA.LogID=“lz”

SQLCA.LogPass=“lzpwd”

SQLCA.UserID=“lz”

//通过SQL*NETV2和ORACLE库连接

SQLCA.ServerName=“@net80”

Connectusingsqlca;

4.2.2//通过SQL*NETV2连接,可支持16位的数据访问,客户端可选择ORACLECDE的SQL*NETV2

SQLCA.DBMS=“o71”

//要访问的ORACLE用户名

SQLCA.LogID=“lz”

SQLCA.LogPass=“lzpwd”

SQLCA.UserID=“lz”

//通过SQL*NETV2和ORACLE库连接

SQLCA.ServerName=“@snv2”

Connectusingsqlca;

以上的Script语句描述了和SERVER的连接过程,也可以将上述Script语句存入文件(如pb.ini)中,通过调用文件和数据库做连接。

若PB6和ORACLE8连接不通,可查一下C:AUTOEXEC.BAT里边的路径是否包含c:orawin95in(或相应的路径),如果没有此路径说明,PB6和ORACLE8不能连通。

4.3文字类数据(文本)的入库和查询

文本入库和查询可采用PB6的MLE(多行编辑器)作界面,编辑完成后存入ORACLE8的LONG字段中,查询时从LONG字段中取出,放入MLE中查询,下边是一个例子:

//文本的预处理(以去除文本文件中的回车换行符为例说明)

//将文件读入BLOB型变量text中fn=fileopen(txtname,streammode!)

iffn-1then

fileread(fn,text)

fileclose(fn)

//将读入的数据流组合成字符串

article=string(text)

s=len(article)

forv=1tos

t=pos(article,char(13)+char(10),v)

ift>0then

article=replace(article,t,2,“”)

else

endif

next

mle_1.text=article

//将处理后的文件c:ldxx.txt存盘,文件中的回车换行符已全部去掉

text1=blob(article)

劳动信息管理系统 篇3

一、按照把握趋势、寻求突破要求,把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

近年来,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覆盖面越来越广,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重,加上嵊州市原有“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容量小、业务难以拓展、安全性差等问题日益突出,不但对该市劳动保障工作造成了直接影响,也存在严重的社会稳定隐患,成为进一步推进嵊州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嵊州市劳动保障部门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决不是一项可抓可不抓的一项具体业务工作,而是一项事关劳动保障基础性、根本性、长远性、突破性的大事。局党委提出:要把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作为整体推动全市劳动保障事业的一号工程;作为牵一发动全身,整合资源、创新管理的总抓手、总载体;作为推进内部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的一把手工程。

在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中,嵊州劳动保障局按照国家“金保工程”要求,从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大局出发,分析原有系统存在问题,谋划一体化建设方案,把推动劳动保障事业更快更好发展作为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贯穿于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形成了以统一的资源数据库为基础,以“业务一体化、服务一体化、管理一体化”为核心的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二、紧扣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理念,优化办事流程,实现业务一体化

在建设过程中,嵊州劳动保障局按照“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在统一部署规划下,对整个劳动保障系统的所有业务流程进行重新审视、梳理。针对原来存在的系统独立、分工分家、相互分割、基础数据共享性、关联性差、业务协同不够的状况,从整体性、规范化出发,从全新的角度,科学地进行了调整,优化重组了各个业务流程。对全系统主要业务实施统一登记、统一受理、统一审核、统一结算、统一支付的业务一体化流程管理,简化了办理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体化的业务流程设计,为搞好软件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3月,该局完成了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并从4月5日起正式上线运行,全面提升了劳动保障服务能力。一是促进了业务协同。通过整合原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和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统一的个人、单位基本信息库,真正实现了“同人同城同库”,实现了社保、就业、培训、工伤等核心业务间的信息共享和流程衔接,实现了在同一信息平台上办理全系统所有业务,形成了劳动保障各业务科室单位紧密配合、分工协作、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如已在企业参保并按时缴纳养老保险的职工,系统就自动拒付失业金,改变了原先社保和就业因系统独立而造成一边领取失业金一边在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的状况。二是提高了工作效率。以统一的资源数据库为基础,实现了就业、社保、培训等全部业务一体化管理,基础信息得到共享,减少了重复劳动,实行了流水线作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月度结算时间从原来的10多个小时,提速到1小时左右。医保卡读取信息的时间从原来的几分钟提速到几秒钟,大大缓解了医院排长队的问题,改善了对医保病人的服务。三是加强了监督管理。为了保障社保基金安全,检查规范业务经办过程,对社会保险待遇享受相关业务受理后,增设后台审核、审批流程。

三、顺应扁平化管理、信息化规律,重组组织架构,实现管理一体化

实施信息化建设是劳动保障系统推动内部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提升管理水平的大好机遇。搞信息化有两种选择:一是在原来管理层次、管理模式上,把现有业务流程和操作习惯计算机化。二是在更高的管理层次、管理模式上,按信息化规律改革现有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操作习惯,使现代管理和信息化规律相互融合、相互推动、交互提升。

在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中,顺应了国家“大部委制”改革趋势,按照现代管理和全系统一盘棋思想,下大决心实施了内部体制机制综合改革。

科学重组组织架构,形成了“大科室运作”机制。今年3月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嵊州市劳动保障局对全系统原有组织架构进行了打碎重组。将职能相同或相近的科室、下属单位加以合并或合署办公。并对局机关内设科室和所有下属单位实行“机构统一调整、职能统一界定、工作统一考核、财务统一管理”的全系统一盘棋、紧密型管理机制,有效地整合了人财物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

实行业务办理和监督管理相分离,变“点式管理”为“线式管理”。为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和外部稽查,对社保局下属科室从原来按险种设置科室,改变为按业务流程设置科室。设立了业务受理科、待遇核算科和财务稽查科。业务受理科整合了各类社会保险登记、申报、转移、增减等职能,实现了社保业务的统一受理;待遇核算科整合了各大社会保险费待遇审核、计算等职能;财务稽查科集中了“五大保险”的稽核职能,实现了社会保险费的统一稽核,加强了内外监督,为管好用好社保基金从机制上筑起了防线,增强了防患功能。

因事设岗,以岗选人。按照“配精机关科室、配强办案力量、配优窗口服务、配好后勤保障”的原则,对干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中层干部实施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实施双向选择,并根据信息化业务流程测算了每个科室、单位工作量,合理确定了岗位职数配置方案,实现了人尽其才、人岗相适。

在组织架构合理调整、干部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进行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更加有效地推动了劳动保障管理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四、坚持整合资源、效率优先原则,创新服务手段,实现服务一体化

嵊州市信息一体化建设,始终围绕“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惠泽一生”的劳动保障服务要求,拓宽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手段,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推行一站式服务。整合全系统人财物资源,以人性化服务为目标,设立了近1200平米的劳动保障服务厅。把社会保险、劳动就业等劳动保障系统的主要服务和部分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服务厅统一办理。设前台服务、后台支持、自助服务、档案管理等四个区域,并按照业务流程统一设置业务受理、待遇核算、财务稽查窗口,实行流水线作业。使业务办理更科学快速,初步实现了“一站式、一条龙、一体化”服务,大大方便了办事群众。

构建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开通了嵊州市劳动保障服务网。建设了信息查询和网上办事系统,为全市公民和参保人员提供网上职业介绍、网上社会保险业务经办、网上职业培训、信息查询、投诉举报等网上一条龙办事服务,使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及时了解劳动保障相关信息,办理劳动保障业务。同时,正在加快覆盖全市的市、乡镇(街道)、社区、重点村的四级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建设,实现在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事务平台办理劳动保障业务。

提升窗口服务质量。把业务素质好、服务态度好、自身形象好、计算机技能好的干部调整、充实到窗口岗位,使劳动保障服务厅窗口办事服务人员增加到40人,使服务厅窗口无论是在人员数量还是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充实加强。同时,在服务厅建立了值班厅长制度,每天有一名班子成员(或退职老领导)和一名科长值班,重点负责业务咨询、政策解答等。

五、抓住机制建设、责任落实根本,确保一体化信息系统真正发挥成效

劳动保障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做好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和实际应用。

加强领导,统一思想。为搞好项目实施,嵊州市劳动保障局专门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业务科室长为成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把原来社保局下属的信息中心升格为劳动保障局信息科。明确了信息化建设责任制,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信息科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对建设方案、项目招投标、流程优化、软件设计等重大事项,主要领导做到了倾注精力,亲自负责,狠抓落实,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是综合改革,会遇到种种阻力,需要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局党委坚持依靠干部职工,充分发动干部职工,通过大会动员、小会讨论、业务培训等多种途径,促进全体职工统一思想,为顺利推进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科学定位,精心组织。组织人员赴江苏、上海、杭州、萧山等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立足实际,适度超前”的原则,“业务一体化、服务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和建成全省县市劳动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精品的目标定位,形成了嵊州市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方案。想方设法筹集了900万元建设资金。按照“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要求,充分引入竞争机制,严格按招投标规定程序,分期分批组织软件、硬件的招投标,选择了有实力、有经验的上海万达信息有限公司承担软件设计工作。在需求调研、流程优化、软件开发、系统测试等过程中,双方密切配合,相互促进提高,高标准质量管理,完成了核心业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开通了市劳动保障服务网,为全面提升我市劳动保障服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培训考核,强化应用。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固然重要,但只重视开发,不重视应用,最好的信息系统也只是摆设。局党委在去年“基础建设年”和今年“能力建设年”中,把干部职工信息化应用技能素质提升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建立了信息化技能培训机制、应用考核机制、领导带头机制等。对全体干部职工分期、分批地进行业务培训,并专门设立考核奖,以真考推动真学,基本达到了人人通过打字考试、人人学会办公OA系统应用,已经真正实现了全系统无纸化办公。每个业务人员熟练掌握了核心业务系统的操作技能,减轻了干部职工的工作量,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质量效率。

劳动信息管理系统 篇4

“四大工程”分开来讲,基本单位名录库是基础,“企业一套表”改革是核心,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是平台,联网直报是手段。其中统计名录库汇集了调查单位的基本信息,是重要的国情国力资源。如何提高名录库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是统计工作者一直思考和探寻的问题。近年来,中铁特货公司着眼于补充完善铁路总公司的统计名录库建设维护,从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结合目前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开发的需求,在单位内部率先试点启用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全面铺开了所属单位劳动统计名录库建设工作,在劳动统计名录建设维护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劳动统计名录库管理方面的认识

中铁特货公司劳动统计名录库建设维护工作主要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相关统计人员具体负责。

(一)劳动工资数据是信息基础

目前的劳动统计名录库是以铁路总公司的《铁路劳动统计规则》(铁总计统〔2015〕225 号)、《铁路劳动统计报表制度》(铁总计统〔2015〕331号)、《铁路运输单位劳动生产率统计规则》(铁统计〔2011〕148号)的规定为构建依据,对《中铁特货公司2015年年报和2016年定期报表》进行全面更新,劳动统计名录库的数据基础就是劳动统计报表的基础资料,每一年的年报和定期报表制度的更新都要对劳动统计名录库的进行修改维护。

(二)所属各单位是劳动统计信息维护主体

目前,特货公司劳动统计名录库的维护工作主要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和所属各单位劳动统计人员负责。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实际情况对劳动统计信息名录库进行汇总审核;所属各单位的劳动统计名录维护主要针对本单位数据的更新。

(三)数据维护有两种信息更新渠道

所属各单位劳动统计名录库的维护有两种方式:一是所属各单位劳动统计人员主动对统计数据信息进行上报和变更;二是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劳动统计负责人对审核有错的数据直接进行更改,同时通知所属单位相关人员。

二、劳动统计名录库维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特货公司向铁路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所属单位类型变得复杂,单位规模逐步庞大,劳动统计名录库维护的方式需要跟进。目前的劳动统计名录库维护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名录库时效性不理想

如果仅仅依靠劳动统计数据更新名录库,则无法在非报表月(如季报、年报才上报的数据报表)获取实施有效的劳动统计信息,名录库的时效性大打折扣。

(二)现有信息渠道不通畅

劳动统计名录库信息来源有限,与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是劳动统计人员“主动出击”得到的。名录库信息渠道不通或不畅,使得取得的信息不全,影响劳动统计名录库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三)基层信息不衔接

所属各单位相比特货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劳动统计数据更全面,拥有充足的信息资源,但没有名录建设渠道,缺少信息交流平台,导致资源需求和供应不能有效对接。

三、劳动统计名录库维护的设想

针对劳动统计名录库维护存在的问题,铁路总公司计统部和信息中心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突破现有劳动统计名录库管理机制,探索建立起铁路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名录库。延伸拓宽劳动统计数据名录维护渠道,多方面捕捉单位信息,提高劳动统计名录库质量,以充分发挥名录库作为劳动统计数据上报基础库、劳动统计分析参考库的实际意义。

(一)维护对象多样化

以特货公司为例,将公司人力资源部和所属单位全部纳入劳动统计名录库。

(二)维护管理制度化

以特货公司为例,实行铁路总公司计统部、特货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其所属单位劳动统计三级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定,明确职责分工。

劳动统计名录库管理架构及工作职能如下图所示。

四、特货公司级名录库建设维护工作情况

特货公司级劳动统计名录库的建设总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调研阶段

2015 年10 月底前,按照铁路总公司计统部的要求和指示,对特货公司级名录库建设维护工作的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初步方案。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1、劳动统计名录库信息有需求

调查发现,各单位劳动统计基本信息不仅是劳动统计工作的重要资源,而且也逐步成为特货公司制定劳资经营政策的可靠依据。随着机构编制的调整,特货公司所属单位在数量上有较大变化,人员增加,公司完成运输总收入的任务增加,劳动统计在公司劳资经营管理活动中,必须要有更多的数据资源,但是目前相关劳动统计信息量少、滞后,无法满足决策需要。

2、特货公司所属单位级劳动统计信息可取得

为了解所属单位级劳动统计信息采集的可行性,特货公司人力资源部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在与所属单位劳动统计工作人员的面对面交流中了解到,所属单位劳动统计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本单位范围内劳动统计信息名录库的实时管理。

3、人员、设备条件

目前,特货公司所属单位均设专(兼)职劳动统计工作人员,配备先进的办公设备,按照公司严格的劳动统计工作制度,在日常劳动统计工作及临时的统计调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调研结果表明,特货公司劳动统计名录库的建设维护工作具备试点实施条件,可以开展相关工作。根据铁路总公司计统部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名录库建设维护工作要求,结合所属单位的特点,特货公司制订了所属单位级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名录库工作方案,对名录库建设维护内容、维护方式、统计人员岗位职责、信息保密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和规定。

(二)试点阶段

2015年10月开始,特货公司选择所属一个分公司、一个子公司,连同公司机关三个二级单位对劳动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进行试点,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单位分类到位,试点工作选择在北京的单位,其中两个所属单位数据由特货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后期维护,劳动统计名录库中内容包括单位名称、机构代码、人员变动台账(包含人事令、调动单位名称、级别、性别等)、人员数据、工资数据(包含会计凭证号、支付日期、金额等),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名录库以华表模板计算器的EXCEL电子表格形式存储于特货公司内网服务器上。

二是劳动统计培训布置到位。10月初,特货公司人力资源部召集两个试点单位劳动统计人员,对名录库建设维护的操作进行了说明。要求相关统计人员提高责任心,对本单位人员增加、信息变动和工资发放及时记录输入系统,为检测劳动统计名录库建设维护质量,要求两个单位于2016年1月10日前将所有系统需要的数据全部录入,公司人力资源部劳动统计人员根据2015 年纸质报表对信息系统名录库信息进行核对校验。

三是指导检查到位。试点过程中,特货公司在铁路总公司计统部和信息中心的指导下,对所属试点单位加强检查帮助,解答两个所属单位在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名录库建设维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其列为对这两个单位2015年劳动统计工作考核重点,相关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高,基本熟悉工作规范和流程,能够按照要求顺利开展工作。

(三)推广阶段

特货公司作为铁路总公司劳动统计信息系统的试点单位,在2016年1月起全面启动所属单位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名录库建设维护试点工作。结合前期两个单位在名录库建设维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铁路总公司计统部和信息中心对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名录库建设维护方案进行了完善,特货公司转发给所属各单位,全面启动所属单位级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名录库建设维护工作。

五、实施效果

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名录库工作的启动,将为铁路总公司计统部常规性统计数据调查及各项临时性调查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将进一步发挥铁路基层劳动统计单位的职能作用,提升基层统计单位的劳动统计服务水平。

(一)增强统计调查和临时性调查的计划性

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名录库的工作机制是日常建设和维护相结合的维护机制。这种机制,可以为日常的劳动统计调查和临时性调查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以便各级劳动统计部门在开展统计工作时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劳动统计工作的统筹协调。

(二)上下配合,提升劳动统计单位名录库的建设维护水平

通过建立“铁路总公司计统部级、特货公司人力资源部级、所属单位级”“三位一体”的劳动统计单位名录库建设维护模式,可以实现劳动统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双提高”的目标。所属单位级劳动统计人员可以根据名录库积累的信息,轻松上报各项报表,完成定期统计调查和临时性调查工作。

(三)强化基层劳动统计的职能作用,提升服务水平

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名录库工作的建设维护,加强了特货公司劳动统计基础信息的搜集、整理,为劳动统计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真正实现劳动统计名录库管理的电子化,进一步提高劳动统计名录库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六、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名录库后期工作重点

通过特货公司试点证明,在网络支持的情况下推广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名录库建设维护工作是可行的,这也是当前劳动统计工作实现完全电子化的一个必不可少、切实有效的渠道,但是名录库信息繁杂,在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建立使用之后,还应加强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名录库信息的准确、时效性。

(一)加强劳动统计基层人员培训

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名录库维护工作需要基层人员具备一定的劳动统计业务知识、较强的责任心、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还应有主动学习意识。特货公司在2016 年将针对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名录库工作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劳动统计人员的重视意识和业务能力。

(二)加强部门信息共享

基层劳动统计人员在日常维护工作中最大的难点是信息的来源。除了对本职工作范围内工资人员数据的收集统计外,在接下来的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名录维护工作中,还应加强基层的部门信息共享,例如,与人事的平行沟通,掌握人员变动信息(调动单位、人事令号、职务等);与财务的对接,掌握每笔工资支付的会计凭证号和支付日期等。

(三)严格数据保密管理

劳动信息管理系统 篇5

【发布日期】2003-12-23 【生效日期】2003-12-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关于全面实施金保工程统一建设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为全面推进金保工程的实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障信息系统,根据国务院批准金保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有关精神,我部制定了《关于全面实施金保工程,统一建设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通知要求认真搞好本地区的金保工程建设。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关于全面实施金保工程统一建设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意见

2003年8月国务院批准金保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议书,标志着金保工程已经在国家正式立项。为全面推进金保工程的实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任务,加快金保工程建设

金保工程一期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中央、省、市三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集中管理业务和决策信息;搭建中央、省、市三级安全高效的网络系统;建立标准统一的应用系统,包括业务管理子系统、公共服务子系统、基金监管子系统和宏观决策子系统;重构和优化业务处理模式,实现对经办业务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为宏观决策、基金监管和社会化服务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要求和“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指导思想,金保工程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建设数据中心

在省、自治区(简称省或省级)和地级以上城市(包括直辖市,简称城市或市)劳动保障部门,建立统一的劳动保障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设立生产区、交换区和决策区三个逻辑工作区。在生产区建立标准统一的业务资源数据库,支持省级及全市社会保险和劳动力市场各项业务经办。目前独立建库的区县,要将生产区数据按照统一标准定期集中到市数据中心业务资源数据库中,并逐步向全市集中式业务资源数据库过渡。在交换区建立标准统一的各类交换资源数据库,支持各种内外信息交换、异地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和基金监管,为宏观决策提供基础信息。在决策区建立宏观决策数据库,为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统一的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数据中心管理部门和各相关业务部门要共同配合,做好数据管理工作。通过把好数据入口关,确保数据库信息更新及时、准确;通过补齐和记实数据项,确保数据库信息的完整、有效;通过对各项业务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劳动保障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有条件的城市,应直接在生产区完成数据整合;尚不具备在生产区整合条件的城市,要在交换区进行数据整合;最终实现“同人同城同库”的目标。

(二)建设市域网,实现省市联网和部省联网

以城市劳动保障数据中心为中心节点,建设市域网。网络向上连至省级数据中心(直辖市上连至劳动保障部中央数据中心),向下延伸到各经办窗口和社区服务网点,同时要与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财政、地税、银行、邮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连接,通过网络实现劳动保障各项业务和决策信息无障碍安全传输和横向交换。建立统一的门户网站,为社会公众提供劳动保障信息服务。

以省级数据中心为中心节点,建立连接省内各城市劳动保障数据中心的省级广域主干网,同时做好与劳动保障部中央数据中心的连接。省与各城市之间、省与部之间的网络建设,要按照《关于金保工程部省联网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实施。

在2003年实现1/3省份联网的基础上,2004年完成全部省份联网任务。

(三)建设各应用子系统

生产区应用子系统的建设要通过统一业务流程、使用全国统一软件,对社会保险和劳动力市场各项业务经办实行规范管理,实现全程信息化。交换区和决策区应用子系统的建设要在使用全国统一软件的基础上,做好本地实施和应用工作,并做好生产区向交换区的数据转换工作。有条件的城市,可着手整合社会保险和劳动力市场两大子系统。整合工作以数据整合为基础,协调劳动和社会保险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逐步实现系统层次的整合,最终实现劳动保障业务全程信息化的目标。各省要按照部里统一要求,进一步做好全国联网养老保险宏观分析信息应用子系统的建设工作,组织好全省各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季报和综合月报工作。按部里统一部署,做好其他全国联网应用子系统的建设工作。

(四)全国联网重点任务安排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根据劳动保障业务需要逐步统一安排和实施以下全国联网应用任务。

1.养老保险宏观分析

继续抓好养老保险宏观分析信息采集传输工作,认真做好基础数据整理和数据转换,保证数据质量和完整性。2004年底前,实现绝大多数地区的养老保险宏观分析数据的联网采集和传输。

2.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

建立标准统一的失业登记、领取失业保险金和参加失业保险人员数据库,使用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软件,通过网络实现对失业登记人员构成情况、失业保险金支出情况和失业保险业务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和评估。

3.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监测

建立标准统一的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监测数据库,建立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服务设施标准和病种分类等参数数据库,使用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监测软件,通过网络实现对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及部分城市定点医疗服务机构业务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和评估。

4.工伤保险管理服务监测

建立标准统一的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享受待遇人员等管理服务监测数据库,建立工伤保险职业病名单、辅助器具目录、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等参数数据库,使用工伤保险管理服务监测软件,通过网络实现对工伤保险享受待遇人员构成情况、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和业务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和评估。

5.社会保障基金监管

按照资金的性质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分类建立标准统一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数据库,使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软件,通过网络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上级和同级非现场监督,有效实施对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运行状况的监控、分析和评估。

6.异地业务协同管理

分别建立标准统一的异地领取养老金、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异地职介等资源数据库,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信息交换和维护制度,使用异地业务协同管理软件,通过网络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对同一人员的协同管理和社会化服务。

7.劳动力市场信息监测

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和工资价位信息监测工作。各省要确定专人负责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季报和综合月报等监测信息上报工作,对各市数据上报情况和数据质量进行指导、监督。条件成熟省份,所辖各市应将数据上报到省,由省按要求统一向部里上报。对已经实现全国联网的地区,应将月报的上报渠道转移到劳动保障业务专网上来。

全国联网还将逐步开展视频会议、系统内部文件传输、IP电话以及通过接入本地劳动保障公益服务专用号码12333进行异地查询等项应用。

二、提高认识,建设统一的劳动保障信息系统

(一)统一规划部署

全国统一规划和部署金保工程建设任务和建设进度,各地在此基础上,要结合本地需求做好本地的规划和设计工作。社会保险和劳动力市场业务内部及相互间应加强协调,做好总体规划,明确具体建设任务和各阶段的工作重点。金保工程规划到市,区县以下不单独规划,统一纳入市级规划。

(二)统一建设数据中心

各级数据中心是完成劳动保障信息的生产、交换和决策各项任务的关键环节,只能建一个,实现“一条主线传输”,统一支持社会保险和劳动力市场的系统应用。数据中心交换区必须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和联网任务安排,统一建设各类交换资源数据库。原来各项业务分别建设的生产区,要在“十五”期间完成向统一数据中心集中、整合的任务。金保工程实施中,新建系统的生产区一律不再单独建设,必须建到统一的数据中心。

(三)统一标准规范

在金保工程建设中,应严格执行部里下发的有关业务流程、数据、网络、安全、IC卡等各方面的标准规范。生产区业务资源数据库尚未执行统一标准的地区要在2004年内完成向统一标准的转换。交换区和决策区建设必须遵循全国统一设计方案,执行统一数据库标准和联网技术标准。

(四)统一联网环境和安全应用支撑平台

全国广域主干网的拓扑结构、路由协议策略,以及联网设备的命名规则和IP地址分配,必须按照《关于金保工程部省联网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执行。连接省、市两级节点的省级广域主干网,以及市域网的广域网设备和网络边界安全设备应与部省联网设备兼容。部省联网通信线路由部统一选择,省市联网和市域网络通信线路由地方在确保全国联网无障碍的原则下自行选择。在国家和地方电子政务外网建成前,租用国家电信部门专用线路,待其建成后,则利用电子政务外网作为联网平台。已经开通电子政务外网的局部地区,具体联网方式根据当地情况由省、市商部后具体处理。

制定全国统一的全国和省级广域主干网的联网安全方案。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统一的PKI/CA策略确定并投入使用之后,金保工程从其规定;在此之前,先针对劳动保障系统内部联网机构,规划、建设全国统一的安全应用支撑平台。

(五)统一核心应用软件

在金保工程实施中,各地生产区已建应用系统的,暂可继续使用原应用软件,逐步向统一软件过渡;新建系统或系统升级时,必须使用部里统一组织开发的社会保险核心平台软件和劳动99软件。交换区和决策区的各项应用必须使用部里统一组织开发的软件,包括全国联网监测软件(养老保险宏观分析、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监测等)、公共查询和服务软件、社区平台应用软件、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软件、异地业务协同管理软件(异地领取养老金、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异地职介等)、宏观决策支持软件等。

(六)统一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互联网网站、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窗口,要统一门户。各级劳动保障政府网站要统一基本服务内容,并连入劳动保障部的门户网站;根据部的统一要求和各地实际条件,做好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规划建设,统一使用12333专用号码,统一服务流程,实现人工应答和自动语音查询服务;社区服务窗口要统一办事程序,提供一站式服务。

(七)统一社会保障卡应用

发行IC卡的地区,必须涵盖各项劳动保障业务,按照《社会保障(个人)卡规范》、《关于印发社会保障卡发行注册流程等4项工作流程的通知》的要求,发行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确保全国通用,并切实组织好社会保障卡的应用。

三、科学组织,确保金保工程顺利实施

(一)统一领导,统一机构

各级劳动保障厅(局)信息化建设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金保工程统一建设的领导责任,避免分散建设。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要统一负责本地区金保工程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明确并落实相关部门的组织分工,防止推诿扯皮。各地金保工程建设领导机构的具体联系人,要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工作职责。

(二)落实部署,步调一致

各地要跟上全国金保工程工作部署和建设进度要求,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审批、资金落实、数据中心建设、网络连接、应用系统建设等一系列工作。认真执行调度制度,按时上报调度表。建立本地区调度制度,对金保工程实施进度进行检查督导,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分类指导。

(三)集中资金和人力资源

各地要多方努力,积极争取信息化建设资金,并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对参与系统建设的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加强与技术单位的合作,多方面获取技术支持。

(四)重视数据管理,加强网络安全

各地要重视业务数据的科学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和使用机制,确保信息互联互通。制定信息维护制度,明确数据的维护责任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信息安全和保密的规定,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做好各类涉密信息及其载体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人员和基金等集合性信息的安全存储和传输工作,堵塞安全漏洞,消除安全隐患。

(五)确保工程质量

金保工程建设实施过程要严把工程质量关,规划设计要经过充分论证,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诚信的原则,遵守政府采购法的各项规定。加强资金管理,定期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广西劳动力市场招聘信息 篇6

GD110101广州丰彩集团招聘装订技工、计件技工:17-40岁,月薪2600至3500元,包食宿。

GD110102珠海藤仓电装有限公司招聘机控、QC岗位工人:16-30岁,月薪2500-3000元。

GX110107广西罗城玉器木业有限公司招聘带锯工人、机拼工人、砂光工人、贴面工人、热压机工人、锯边工人、锅炉工人、叉车工人、机修工人、板条加工工人:16-45岁,计件工资,月薪1500-4000元。

GD110108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机械、机电、制冷、电子、数控、模具等岗位工人:18岁以上,身体健康,两班工作制,计件工资,月薪2100-4000元。

GD110109伟创力珠海工业园招聘生产工:16岁以上,月薪2700元左右。

GD110114广东顺德美的制冷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招聘生产工:18-25岁,月薪2800元左右。

GD110116广东顺德格兰仕微波炉制造公司招聘生产工:16-45岁,月薪2800元左右。

GD110122深圳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招聘餐厅服务员、咨客厨工、后勤维修工:月薪2600元左右。

GD110125深圳市苏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自净慧芬公司招聘客服专员、茶艺师、保安、保洁员、绿化工:18-35岁,月薪2500元左右。

GD110129广东千石家电(惠州)有限公司招聘生产工:16-45岁,月薪3000元左右。

GD110132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生产工:16-40岁,月薪2500元左右。

GD110133惠州惠阳中建电讯制品有限公司招聘生产工:16-40岁,月薪2800元左右。

GD110136广东大地通讯集团招聘储备店长、客户代表、门店核算员、门店仓管员:月薪2800元左右。

GD110137東莞安美时电子有限公司招聘生产工:17-35岁,月薪2000元以上。

GD110140长城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招聘客户服务工程师:20-35岁,月薪2000-6000元。

ZJ110152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临海基地招聘操作员:18-35岁,月薪2200元左右。

劳动信息管理系统 篇7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步入“转方式、调结构”的转型升级关键期, 随时发生变化的劳动力供求态势, 日趋完善的市场机制, 逐渐增强的市场一体化程度, 以及市场稳定性分析和调控手段的增多, 表明劳动力市场整体态势企稳向好。但是, 仍然有较为突出的问题困扰着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从劳动力市场结构来看, 由于技能型人才的短缺, 造成了整体供需不平衡, 并且专精人才紧缺与相对产能过剩现象同在, 这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亟待扭转。

二、系统研发的背景

近年来, 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呈良好态势, 大量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湖南,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湖南省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但是, 技能型人才供求紧张的现状将成为制约产业升级、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的瓶颈。

目前, 我省职业教育按照“对接产业 (行业) , 工学结合, 提升质量, 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 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 转变发展观念, 优化内部结构, 创新体制机制, 全面提高质量, 努力推动职业教育从“劳务输出主导型”向“服务地方产业主导型”、从“规模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变, 已初步形成与湖南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随着我省经济发展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 机械、食品、有色、石化、轻工、冶金、建材、电子信息等千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积极培育和发展, 产业升级换代和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不断加快。与此同时, 制约我省产业整体提升的诸多因素已逐渐浮现。其中, 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供应不足的现状在我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中显得尤为突出。能为“四化两型”建设提供完备的造血功能, 能源源不断地输送适应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 是湖南省职业院校必须承担的义务与责任。

三、必要性研究

鉴于现实状态, 亟需引进大数据管理机制, 建设“技能型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来合理引导和调整技能人才的供需, 提升产业工人整体素质, 实现劳动力市场整体平衡、向上发展。

建设“技能型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

(一) 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话协作机制, 需要以技能型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为桥梁

通过走访调研, 部分企业反映高技能人才难招聘, 除了人才短缺外,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供求信息不对称, 造成供求结构性矛盾。通过建立技能型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 以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平台为基础, 实现校企人才供需信息无缝对接, 有效解决目前我省产业升级中普遍存在的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有利于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深度合作, 有利于扩大人才培养规模, 缓解企业技能型人才紧缺和用工难之间的矛盾, 有利于推进职业院校办学机制创新, 推进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育内容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有利于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 教育主管部门需要通过技能型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指导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布局调整

从目前来看, 我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 中高职三产业专业在校生人数分别占到了在校生总数的70.2%和69.4%。第三产业专业偏多, 高端制造业相关专业建设力度不够, 造成一些产业领域专业重复设置, 少数领域出现人才断层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对各院校专业建设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 这就需要建设一个技能型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企业用人需求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预测, 进而指导各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布局调整。

目前, 全省各职教集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企人才需求对接活动, 但普遍缺少一个人才需求信息平台, 企业的用人信息和学校的毕业生信息并没有充分得到共享, 人才供求信息不对称, 造成供求结构性矛盾。同时因缺乏动态跟踪与及时调整机制, 数据往往不及时、不准确。

通过技能型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对企业用人需求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预测, 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 发布区域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类别、规模等信息, 进而指导各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布局调整。企业可以定向发布人才需求信息, 从职业院校招聘到合适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则可以跟踪自己的毕业生, 了解本校毕业生在各行业中的状态, 对今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有参考作用。

对政府而言, 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部门汇总统计;毕业生信息则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汇总统计。但是其信息的汇总却不够及时、准确, 两大部门的信息整合与协调也不够充分。因此, 在政府、企业、学校之间搭建一个统一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软件平台是非常迫切的任务。

(三) 现有的商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不能满足政府、企业、学校的联动需求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都是针对单个企业或单位进行自身人力资源管理需求而开发的, 不能满足政府、企业、学校的联动需求, 开发、搭建政府、企业、学校之间的人力资源信息共享与统计分析平台十分必要。

四、总结

综上所述, 运用国际通行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开发及运营理念, 结合湖南职业教育实际需求, 开发一套实用的技能型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 作为政府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 、企业、学校的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和统计分析平台, 为各相关方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信息服务, 并为数据分析与环比评估提供支撑, 能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实际问题:

1.教育主管部门、职教集团、学校对企业的用人需求无法统计、分析、预测的问题。

2.教育主管部门在对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布局、调整时, 缺乏大数据参考和软件平台支撑的问题。

3.职业院校对已毕业学生跟踪调查与管理困难, 不易了解毕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动态的问题。

可以预测, 如果技能型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成功开发, 必将对湖南的职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摘要: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中技能型人才短缺, 整体供需不平衡,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 湖南省的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大力提升,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新突破, 在此背景下, 开发一套实用的“技能型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 作为政府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 、企业、学校的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和统计分析平台, 为各相关方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信息服务, 并为数据分析与环比评估提供支撑。

关键词:技能型劳动力,信息系统,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湖南省经信委等部门.关于深入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若干意见.[EB/OL]http://jwc.hniu.cn/437_40.html.

[2]张放平.对接产业工学结合努力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职业教育[J].湖南教育 (上旬刊) , 2009 (8) .

信息产业对安徽劳动就业影响分析 篇8

(一) 信息产业的内涵

信息产业是当今世界最活跃、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 把信息活动作为一个产业从经济活动中分离出来, 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已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趋势。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 它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领域里的应用, 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系列的产业群体, 信息产业的发展基础包括:信息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舞台上, 信息产业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新增点。

(二) 信息产业发展对劳动就业的影响路径

我国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及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日益突出, 是与当前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国际经济趋势相呼应的。1.信息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劳动就业形势的变化, 同时直接增加这个行业的就业机会。2.信息产业的发展直接产生一些以信息为基础的行业, 比如信息服务中心, 信息收集和管理等, 从而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 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技术。3.信息产业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 使一些原本可能淘汰的行业产生一定的创新, 从而使某些行业又需要增加新的技术性人才和管理性人才, 但通过改造的行业有时也会减少对人员的需求, 因此它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消极方面, 从总体看, 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劳动人员的需求还是增加的。

(三) 信息产业发展对劳动就业的结构不断优化

信息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经济时代的任何产业形态, 信息产业对劳动就业的推动取决于它的生产资料的特殊性。从而使它对劳动就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它的扩散性上, 同时它的效果不是即时转变为实际效益, 而是在长期潜藏中发挥它的作用。

二、信息产业发展对安徽劳动就业的具体分析

(一) 安徽省信息产业中主要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从下面的数字可以看出安徽省信息产业中的广播电视业已经基本进入饱和状态;通信业刚处于起步阶段, 2004年之前全省几乎处于零发展状态, 其中通信业中的高科技行业这几年发展迅速;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也体现了当今社会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 从2005年之后, 安徽省这些行业总收入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从安徽省信息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看, 主要有以下特点:1.全省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产业集聚度得到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3.“数字安徽”建设全面展开, 全省各区域、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4.无线电事业健康发展, 无线电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 信息产业对安徽就业人员分布的影响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信息产业的发展目前遇到的困难, 1.信息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及网络知识不足, 农业信息网络专业人才缺乏, 信息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2.信息服务运行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资金不足, 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 农业信息设施建设与服务体系组织建设不完善, 信息采集、处理手段比较落后, 信息服务工作水平仍处于低端。需要争取各方面的资金投入,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提高信息服务的层次和内涵, 提高信息的质量。但从当前形势来看, 乡镇一级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 必将影响到信息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影响农村信息服务的因素还有农民素质不高、农业信息产业化程度不高, 许多农户对信息服务了解还不够等。

安徽省农村人口占大多数, 从就业人员中看多数是文化水平不高, 年龄偏小或偏大, 大多从事第一、第二产业。

资源源自:安徽省统计年鉴

资料源自:安徽省统计年鉴

首先, 从表中看出在近5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了5万多人, 第二产业减少了20万多人, 第三产业15万人左右, 总体来看就业人数减少了40万多人。明显表明安徽近5年失业人数增加, 我们再横向比较一下不难发现第三产业的总体从业人数最多, 反映了信息产业的行业在提供就业岗位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 安徽劳动就业发展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1. 发展的因素。

尽管安徽省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进程, 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 安徽省市场的需求结构不断深化, 需求倾向高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就是“后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新特征。信息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上的宠儿, 这种带有某种“后工业化”特征的现象使一些国有和集体的企业陷入经营危机, 有的破产倒闭, 有的停业, 造成大批职工失业或下岗。同时, “后工业化”现象的出现意味着过去那种依靠工业扩张实现高增长和高就业的时期已经结束, 仅依靠降低工资来增加就业已难上加难;同时, 这一现象还意味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将可能是一个长期的局面。

2. 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在资本和技术的推动下, 安徽省许多产业的产业结构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 一些传统产业开始萎缩, 雇佣的职工人数也出现了大量减少的状况。此外, 当前就业增长缓慢的另一个原因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容量不足。

3. 城市化进程长期滞后的因素。

安徽省大量的农村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农业过剩劳动力, 主要是安徽省城市化过程长期滞后, 城镇的就业岗位难以满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而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更加大了城市就业压力, 带来新的就业问题。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安徽省对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认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误, 存在理论上的误区, 实践上就不可能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当前这一问题依然很严重, 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并应能在提高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制定促进城市化的具体目标和政策。

4.“所有制偏好”与“超预期偏好”现象。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这种形势下, 安徽省又出现了这样的就业现象:拥有大量下岗职工的企业却雇佣大量的临时工, 而临时工主要来自农村或中小城镇, 因此出现了很多大城市中外来务工者远比下岗工人多的现象。这是一种典型的“所有制偏好”或“超预期偏好”, 为等待有保障和高工资的工作而宁愿放弃已经出现的低工资工作机会, 使许多下岗人员长时期处于失业状态。

四、加快安徽信息产业发展, 促进安徽就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调整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等关联度大的主导产业, 利用信息经济的影响开辟新的就业岗位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而且能够从多方面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信息化对劳动就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它的扩散效应上。信息产业等关联度大的主导产业的发展, 扩散面广, 扩散效应强, 不仅能为其自身带来巨大的收益, 更重要的是能推动安徽省的国民经济中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从而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所以, 大力推进关联度大的主导产业的技术进步, 促进其扩大规模和提高发展水平, 就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就业之间形成良性的必然选择。由于信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小范围发展信息产业对劳动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大, 因为单个信息企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要比相同资金规模的传统产业所吸纳的劳动力少的多, 因而必须大规模全方位地发展信息产业, 才能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就业问题。

(二) 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信息产业

从邻省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增加就业的效果来看, 扶持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是最为有效的政策。中小企业的发展, 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中小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 同等数量的投资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虽然中小企业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要小一些, 但由于它们容纳了更多的就业, 长期来看, 有利于安徽省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信息产业的发展, 对于增加就业岗位, 改善产业结构,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保持社会稳定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产业将成为今后扩大劳动就业的新的主要途径。我国信息产业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甚至还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 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我国工业化的进程, 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我们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抓住就业结构调整这个环节, 是可以缓解当前就业矛盾的。

(三) 采取多种灵活就业的形式促进就业

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就业方式和层次的变化, 信息经济的快速化、数字化和高科技化为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提供了发展平台。同时由于它适应了企业科学经营、人们更新知识、职业流动和提高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需求, 对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一些岗位, 如信息咨询、项目中介、软件系统设计等经常采取灵活就业的方式。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仅非全日制就业和临时就业就占到就业总量的30%多, 再加上自营就业、独立就业、兼职就业、远程就业等其它就业形式, 灵活就业总量可达就业总量的50%左右。安徽省应大力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首先, 应引导劳动者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提高人们对灵活就业方式的认识, 为发展灵活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其次, 制定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政策, 在劳动关系、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方面建立制度, 促进和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使其消除后顾之忧。最后, 政府应为用人单位灵活用工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积极发展劳务派遣组织和就业基地, 为灵活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为社会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岗位, 增加对灵活用工的需求。对积极协助政府扩大就业、灵活用工的单位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五) 重视教育培训,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的力度

信息化发展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安徽省依靠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加速, 原有的劳动力资源素质相对较低的劣势显现出来, 难以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各级政府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大力开发安徽省的劳动力资源, 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就安徽省目前来看, 首先要保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特别要重视农村九年义务教育, 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 提高全民的基本素质和劳动者的基本技能。增加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特别是对广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培训专门基金, 用于对失业者的培训。形成人力资本积累的正常机制, 把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与全社会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结合起来。其次, 根据信息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 在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 加快培养一批信息化建设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支具有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熟悉现代市场运作、通晓世界市场风云的职业企业家群体。最后, 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在大力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 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提高劳动者从受教育到参加工作的就业能力, 提高劳动者从旧职业到新职业的转换和适应能力。

摘要:信息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发展我省信息产业是安徽省今后发展经济一条高效的路径。本文从安徽省信息产业现阶段发展状况和以后安徽省将走怎样的信息产业发展道路从而推动劳动就业高速发展为出发点, 全面系统的分析了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安徽省推进就业事业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安徽,信息产业,劳动就业,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郭媛香.浅议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J].经济问题, 2003, (4) .

[2]杜传忠, 马武强.信息化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J].山东社会科学.2004, (4) .

[3]吴友军.信息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武汉治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4) .

劳动信息管理系统 篇9

一、农五师劳动力市场发展概况

农五师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成立于八九年并于九四年成立劳动力市场, 在当时资金紧人员少的情况下发展比较缓慢, 十多年来, 我们在原始落后的办公条件下逐步发展形成一定规模, 目前, 初步形成了以师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劳动力市场为龙头, 以市区19个工交建商企业劳资科及市内三个社区劳动力管理站为脉络, 以11个团场社政科为骨干, 各团场2006年相继成立劳动力管理站。实现了三级网络管理模式, 在市场建设过程中, 我们始终坚持以信息为导向, 不断促进和完善市场功能, 取得了明显成效。

几年来, 我们始终按照“三化”的要求去推进, 去落实。信息是市场的灵魂, 同时也是促进和完善市场功能建设的催化剂。为了能始终把握好信息这个导向, 我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势来充实完善信息来源。其一:

1、建立用人单位空岗调查和报告制度, 职业供求信息收集、上岗发布制度。

2、在社会上聘请劳务信息员。

3、利用发文件的手法来规范城区所有用工单位的招工招聘形式。

4、利用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各项信息资源, 来规范用工行为。

5、加强劳动监察工作的力度, 经常不定期对各用工单位进行抽查, 使其规范用工形式, 杜绝私招乱雇现象的发生。

6、全面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规范下岗职工劳动关系, 要求所

有从劳动力市场应聘的人员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以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

在以上各项措施的作用下, 目前劳动力市场资源信息、岗位量在不断上涨加快了市场就业的步伐。

其二、以现代化技术手段管理使用好信息, 掌握了大量的供求信息并不意味着信息工作的结束, 必须要让供求主体双方根据信息实现合理匹配, 在这个环节上, 我们由最初的手工抄写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应用, 并且由原先的一台过渡到人手一台, 并利用新闻媒介、电子大屏、以及在闹市区的用工招聘信息栏等, 同时发挥协管员的优势深入各居民小区进行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上门的优质服务。更充分地发挥了现有的技术优势, 为管理好信息和发挥信息的作用提供了保证, 并及时整理反馈各网点的信息。提高市场就业的成交率, 扩大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和信息来源的渠道。以此带动我师各网点市场信息的高速运转, 使他步入劳动力市场的“三化”轨道上来。

二、网络建设的意义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抛弃千人一面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在这个过程中, 将会出现一大批下岗、失业及各类院校毕业生, 职业指导的网络建设将会提高到战略高度来重新认识, 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 国家强盛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为企业改制制造良好空间, 为下岗失业及各类毕业生指导就业、再就业实施网络建设必然会消除管理混乱局面, 因此, 网络建设势在必行, 大有可为。

三、网络建设的特征与作用

1、网络建设就业充分利用各级网络优势系统, 准确全面, 科

学地掌握其发展动态, 实施有效的网络管理, 积极帮助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处理好转型期间出现的各类复杂问题, 消除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

2、网络建设要担负起失业人员思想稳定, 及时发现和解决存

在的问题, 掌握思想动态, 把握思想脉搏, 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认真做好失业和未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的宣传解释工作, 使之从悲观失望自我封闭情绪波动中解放出来, 从而保证职工下岗后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和体能状态。

3、网络建设能对求职者和用人企业起引导和帮助作用, 对于

下岗职工来说, 他们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 常常表现出一种盲从, 他们在择业时往往只倾向于国有企业用人, 以及正常上下班等其他多方面问题上, 都存在着误区, 进而影响到供需双方的合理配置。

4、网络建设可通过系统的渠道搜集丰富的供求信息并利用信

息进行科学地归纳、整理、分析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以及发展趋势, 又以信息的方式传递给供需方, 供需方则可根据自己的要求调整方向, 使之常常处于一种合理匹配的最佳状态, 此乃着眼点。

四、网络建设的基本点应落在基层

在网络建设中信息的源泉来自于基层, 每一个基层单位就是一个贯彻落实基本点, 在这个基本点上务求达到以下状态, 才能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1、坚持目标一致的上下协作, 网络中的系统管理是纵向管理

横向联合的关系, 上下级之间存在大量的协作沟通和相互服务, 而不是单独、片面个性化, 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 应创造有利条件, 彼此互相支持, 互相补充, 分工合作, 确立一盘棋的整体观念, 树立对国家, 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意识。强化网络机构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

2、坚持基层网络的科学管理。基层网络即是企业服务机构,

也是上级联络站, 切实有效地担负起自身建设, 富有成效地为企业、职工服务是处理各类矛盾和问题, 健康网络运行的必须途径, 一般说来, 构筑健康网络需遵循以下原则: (1) 真实有用, 即信息服务与交流对象, 必是其所需的才能有意义, 否则会空洞, 不实际, 网络提供的信息适合于哪类求职者或用人单位因扬长避短, 有其实用。 (2) 新颖健康, 信息的交流与其它的交流不同, 有新颖的信息不一定有健康内容, 综合、分析、筛选、提供、是网络的主题任务, 切忌对网络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3、网络建设应以满腔热情为服务宗旨, 排忧解难为目的:正

确处理矛盾为准则, 使网络作用逐步提高, 这种三位一体的工作方式若能切实落实, 势必会给网络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此乃落脚点。

五、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对策

五师的劳动力市场发展至今, 已基本形成布局合理, 功能基本完善的工作体系, 今后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力气搞好市场体系:

1、是争取实现兵、师、团以及兵团人才人事网三级人力资源

市场网点的计算机联网, 结合五师实际把各网点相互联通, 实现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人员管理信息和用工、求职信息一点登录, 全网络共享。

2、加大加快技能培训工作的力度, 拓宽培训的种类和行业,

建立起比较先进的信息、采集与发布体系以此来促进劳动市场的快速运转, 使得求职人员和用工单位双方尽快达成满意的协议。

3、努力提高服务意识, 一是实行承诺服务。服务到人、服务

到各用工单位, 对求职人员只要不挑不拣五日内上岗。二是特殊群体实行专门服务, 设立职业指导窗口配备在职指导员。前台服务人员做到各项指标全优的质量。

4、广泛开展各项人事代理业务, 托管档案办理退休手续, 代办社会保险手续, 代缴养老医疗保险统筹金等。

5、提高人员素质, 对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工作人员普遍进行

劳动信息管理系统 篇10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也是农村人口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 至今仍有约70%居民住在农村。据统计,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应该是在5亿左右, 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大约是在1.5 亿到1.6亿, 乡镇企业就业大体上是1.3亿左右, 因此, 潜在的农村过剩就业人口应该是2亿左右。[1]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一直是政府密切关注和需要做好的工作。国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文献很多, 但多数是从体制和政策的变革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的转移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忽视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是与工业中技术、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挤同时发生的这一现象, 未能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正是由于产业升级的需要与劳动力密集的矛盾, 使得农村劳动力依靠城市工业就业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所以, 要切实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需要找到能够有效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 而这又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农民就业选择不确定性产生的根源。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一定以比较利益为导向, 比较利益高的行业及地区, 必然会吸引劳动力的流入。但是, 中国农村社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 农民的信息获取渠道狭窄直接制约了其识别各行各地区的比较利益高低的能力, 加之中国社会尚未建立起广泛的一般信任机制, 尤其在农村, 基本上以特殊的血缘、亲缘及地缘关系为主要的信任群体, 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信息获取也就多数以此特殊信任群体为媒介, 造成信息获取的偶然性极强, 进而决定了农民就业选择的不确定性较高。

从社会群体心理看, 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受到自身及用人单位偏好的影响也很显著, 如农民就业的地域偏好和行业偏好以及单位用人的性别、年龄及文化素质偏好等。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及行业利润率的变化会改变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选择偏好;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及教育水平的不断上升, 用人单位的文化素质偏好也水涨船高, 劳动力供需双方偏好的不断变化也加剧了农民就业选择的不确定性。

我们以农村劳动力作为调查对象, 对农民收入、受教育年限、工作地点、就业行业以及偏好的行业等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 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找出农民就业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 从经济学、社会学视角出发, 剖析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偏好状况及相关数据分析

1.数据概况

本研究以广东省北部地区农村为调查对象, 样本取自2005年当地农村劳动力, 有效样本为354人, 其中女性为172人, 男性为182人。访谈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成员 (16岁以上、65岁以下的在业人员) 就业情况、收入、就业期望等25项条目。[2]

2.流动就业的非农就业偏好高于本地就业, 收入也高于本地就业收入

劳动者的工作地点表明了劳动力的流动状况。据我们调查发现, 留在本地工作的农民占了近一半 (46.61%) , 去外地工作的占了53.39%。从表1统计可以看出:留在本地就业的农民有34.55%仍愿意从事农业, 而离开本地的农民中只有4人愿意进行农业生产, 所占比例不到2.12%, 说明外出劳动力基本上都偏好从事非农工作。本地就业的农民愿意从事工厂生产、建筑业和商业的分别占8.48%、9.09%和11.52%, 而外地就业农民的相应比例为26.46%、12.17%和20.63%。可见, 劳动力的流出有助于农民就业偏好的改变, 使其更偏好于非农业生产, 从事具有更高潜在收入的其他工作。从表2中我们可以发现, 在外地工作的农民的现实收入确实比本地工作的农民高出较多, 本地农民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只占7.27%, 而外地就业的农民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则占17.46%;而年收入5000元到2万元的农民本地比例为21.82%, 外地比例为46.03%。

3.偏好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含量高于农村劳动力整体样本

从表3可以看出, 该地区小学文化程度的42.11%从事农业劳动, 初中有15.22%务农, 高中则只有4.76%从事农业生产。说明农村偏好非农就业的劳动力人力资本状况与仍愿意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相比要高得多, 主要表现为年纪轻、文化程度高 (相对于现在仍偏好农业就业的劳动力) 、身体状况好。

调查样本中偏好非农就业的平均年龄为33.4岁, 低于全部农村劳动力样本36.4岁的平均年龄, 说明年龄较轻的劳动力更愿意选择非农就业。

通过对外出打工者文化程度的调查发现, 文盲、小学人口为14人, 占外出打工人口总数的7.41%;初中毕业和肄业生为134人, 占全部外出人口的70.90%人;高中以上为41人, 占外出打工人口总数的21.69%。而留在本地的劳动者中文盲、小学人口占27.27%, 初中毕业和肄业生占58.18%, 高中及以上占14.55%。显然, 外出人口的劳动者文化素质高于在家的劳动力素质, 偏好非农就业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高于农业就业的劳动力。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获取

动态考察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就是一个从确定性的就业状态到就业偏好的改变, 再到不确定性的就业选择过程, 这一过程中事件的信息量在不断变化。根据信息经济学的观点, 事件的不确定性来源于信息的不确定性, 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时获取更多的信息则会降低不确定性。但在中国目前的转轨经济条件下, 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突出, 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获取存在着诸多问题。[3]

1.一般信任机制缺失导致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外出劳动力在市场中通常处于信息弱势地位, 用工单位往往利用信息优势及农村劳动力在外地急于找到一份工作的心理压低工资, 采取歧视性的待遇。而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过于单一也使得其寻找工作的讨价还价能力极为薄弱。

从表5看出, 在样本地区劳动者非农就业中, 依靠熟人介绍工作的占32.49%, 是最主要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依靠自己去找工作的占22.88%, 靠政府帮助和劳务市场找工作的仅有5.64%。这种信息来源结构与中国传统的家庭经营观念有直接关系。“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既意味着血缘关系, 又意味着最为频繁的交往;既有最强烈的感情纽带, 又有对等的工具性交换 (如利益互补) , 成为一个以“自己人”为特征的关系类别。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群的信任主要是基于社会相似性, 即根据他人与自己在家庭背景、种族、原籍、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性多少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 弱化了其他方式产生的信任。因而, 中国社会信任属于特殊信任, 一般信任程度较低。[4]所以, 农村劳动力更加偏好于信任亲戚、同乡等熟人介绍的工作信息。而政府和劳务市场未能发挥真正作用也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特殊信任的程度, 这又进一步增加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无组织性和不确定性。

2.劳动力市场不规范扭曲了市场需求信息

中国正处于转轨经济过程中, 市场经济体制和制度 (包括经济管理体制、分配制度、市场机制和监管手段等) 不够健全, 法律法规也不完善, 加之地方保护主义比较严重, 导致中国劳动力市场秩序很不规范。劳动力市场参与主体在管理、用工和信息提供方面都比教混乱。国务院规定劳动力市场管理的主要机构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其下属机构, 并对其在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方面的主要职能做出了说明。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很不规范, 出现了“多头管理”, 公安部门、计划部门、城建规划部门、计生部门等也越权执法, 但他们却不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和服务, 而更多的是为了利用管理职权强行收取各种管理和服务费用。这种状况给本来就收入微薄的农村劳动力带来了不少负担, 破坏了其在城市中寻找工作的积极性。

作为劳动力市场信息提供者的中介机构的资质和行为也不符合规范, 存在随意开办劳动力职业介绍所、无承诺的高额收费、信息失真以及提供虚假信息, 甚至与用人单位勾结搞假招工, 骗取中介费用, 使得劳动力市场中介成为农村劳动力的鸿门宴, 令其望而却步。

即便找到了工作, 农村劳动力的利益可能仍然得不到保障, 因为目前相当多的单位用工极不规范, 没有完全遵守劳动用工的有关法律, 经常采取招收“临时工”的方式, 不对招工录用登记备案, 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任意压低工资和拖欠工人工资等, 以致近年来多次出现“民工讨薪”的极端事件, 让更多的民工慢慢心灰意冷, 使原计划外出打工的农民对市场是否真的需要他们产生了怀疑, 甚至出现了对用人单位的仇视态度, 这些不规范的市场现象严重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育。

3.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劳动力供求均衡的偏差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已经逐步走向融合, 但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 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造成大量城市职工下岗分流之后, 城市政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地方就业保护政策, 给予城市劳动力优先就业权, 制定了种种政策规则排斥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 促成了新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正规劳动力市场和从属劳动力市场。即城市居民在正规劳动力市场就业,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首先要进入从属劳动力市场, 能否进入正规劳动力市场还不一定, 要视市场和政策的变化而定。

在统一的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 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市场上劳动力的价格和边际生产率, 其均衡原则是工资率与边际劳动生产率相等。但是, 当一个地区存在着正规劳动力市场与从属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时, 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行为就会发生改变。由于从属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价格大大低于正规劳动力市场上的价格, 加之正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价格刚性较大, 而从属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价格弹性很大, 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 所以厂商更愿意在从属劳动力市场上雇佣劳动力。虽然城市劳动力受到较农村劳动力更好的教育, 其劳动生产率一般高于农村劳动力, 但是在普通劳动力市场上, 城市劳动力的优势并不明显, 反而农村劳动力更能吃苦, 更具有雇主所喜欢的“任劳任怨”等优良品性, 所以农村劳动力在普通劳动力市场上基本可以替代城市劳动力,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劳动力的失业压力。

在企业职工下岗和城市劳动力失业的巨大压力下, 一些地方政府基于政治稳定的原则, 不得不做出对农村外来劳动力歧视性的政策安排, 如对劳动力来源地、从业行业、从业数量等做出硬性规定, 或者提高职业准入“门槛”, 设置“户籍”、“学历”等壁垒来限制外来农村劳动力进入正规劳动力市场。[5]这样, 为了满足城市政府在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之间的权衡,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就被人为地强制性推移, 直到市场与政策达到一个新的均衡, 这个新的均衡必然与纯粹的市场供求均衡有一个偏差, 但农村劳动者却无法知晓这个偏差将对其产生多大的影响。

四、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不确定性的根源

1.不稳定的社会偏好

社会偏好是不稳定的, 往往随着群体、文化、地区以及时间等的变化而变化, 这些偏好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状况。尤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中国, 渐进式改革带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渐进式变迁。中国已经从百姓排长队购买物资的短缺时代过渡到市场供给结构性过剩的时代。随着教育、科技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产业中技术和资本的含量不断提高, 产业高度化过程中对资源要素的偏好发生了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资本密集型的转变, 逐渐排斥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 使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选择的不确定性增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也逐渐拉开, 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开始转变, 渐渐出现多元化特征, 社会结构的多元化造成了社会偏好的多元化, 市场需求发生了更加纷繁复杂的变化, 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大。而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特征是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 东西部地区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影响着其对农村劳动力的偏好状况, 如技术和产业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就偏好于招收教育程度略高的东部或中部农村劳动力, 而比较排斥西部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劳动力。

而且, 农村劳动力通常具有强烈的从众心理, 极易受到他人偏好的影响, 这种不稳定的偏好引致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的“民工潮”现象。[6]这种从众心理产生的“羊群行为”往往会导致市场的过度反应, “民工潮”的结果是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量迅速增加, 尤其在建筑业、家庭服务业和手工匠等劳动力市场上, 甚至在短期内使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 工资下降的压力与日俱增, 造成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的隐形失业。

2.不确定的市场信息

中国经济转轨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市场化改革, 而市场化改革的一个不容忽视之处就是市场信息的保障和社会信用的建立。而中国传统的家族主义观念令市场中一般信任机制难以建立, 人与人的交往和信任还是过多地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特殊关系, 仍然存在大量的企事业单位任人唯亲而不看实际能力与业绩, 市场机制被扭曲, 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单一, 社会信用不能良性维持。而且中国劳动力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明显不足, 未能有效发挥其市场中介的真正作用, 再加之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十分严重, 从属劳动力市场上的外来农村劳动力要承担比当地的城市劳动力多支付的附加成本——与政府的交易成本。外来农村劳动力对其就业成本-收益的平衡点的判断不仅要依据工资率与成本的均衡, 而且还要取决于他们与政府交易成本的高低。而政府对外来农村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波动性又加剧了市场信息的不确定性, 更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难度。

3.不合理的二元制度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二元就业制度和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是造成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不确定性的主要根源。尽管这些年的户籍制度改革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划分, 但目前尚有一些城市未取消户口的这种区分, 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依然牢固, 而且更重要的是“户口”仍然具有身份的性质, 外来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找工作, 首要的问题依旧是城市对其“身份”的排斥, 特别是城市的就业制度偏向于保护具有本地户口的居民, 实施了对外来农村劳动力歧视性就业政策, 剥夺了农村劳动力在市场中的平等就业权利, 严格限制其进入的行业类别, 人为阻碍其就业机会, 只把城市居民不愿做的那些脏活、累活、重活, 以及危险性高的工种向农村劳动力开放, 而且给的待遇很差、报酬很低, 即便如此, 还只是一些临时工的岗位, 更谈不上什么社会保障。

五、结论与建议

从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不确定性的根源出发, 当前解决其就业问题的基本原则应立足于制度变革, 以规范劳动力市场为导向, 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 培育和扶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系统,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 加强其对抗不确定性的承受力。

1.消除户口的“身份”性质, 降低城市户口的“含金量”, 改变人们对“身份”的特别偏好

中国的户籍制度对于调控人口增长速度、稳定社会治安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但是其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所起到的负面效果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二元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业已成为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性政策赖以支撑的基石, 是横亘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人为壁垒, 是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居民矛盾的根源所在。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还户口以本来面目:户口本无贵贱之分, 只不过是一种人口登记制度。城市户口之所以为农村劳动力梦寐以求的本质在于城市资源的稀缺性与城市较农村发达的工商业以及由此带来的较高的收入。所以, 要消除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之间的身份差异, 关键在于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好处, 从而改变其对城市户口的特别偏好, 故加快城市化步伐, 大力发展工商业才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根本办法。

2.加强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与现代化建设, 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保障农民工基本权利

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 整顿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 提高就业服务队伍素质;延长就业服务链条, 增强公益性服务功能;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 拓宽农村劳动力信息获取渠道;建立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信息和工资指导价格信息发布制度, 提高信息供给的透明度和可信度;监督用工单位签约及合同执行状况, 杜绝虚假招工、骗取钱财事件的发生, 加强市场诚信建设;适当发挥舆论媒体导向作用, 关心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 协调城市居民与外来农民工的关系, 建立新型的包容性城市社会。

3.提高农民人力资本含量, 增强其承担不确定性的能力

一般而言, 就业者的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越高, 则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越强, 就业的范围和层次也越宽广, 承担不确定性的能力就越强。然而, 前面我们的实证研究发现, 单一呆板的教育体制并没有达到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预期效果。农村教育制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不能仅仅停留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初级层次上, 必须加强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训;不能局限于书本上一些过时的思想和方法, 要与时俱进地传授给农民先进的应用科技和创新型的经营理念和模式, 鼓励农民自发创业以激发其潜藏于心底的企业家精神。

参考文献

[1]林民书, 李文溥, 林枫.郊区被动型城市化农民就业问题研究——厦门市禾山镇农民非农化问题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 2002, (09) .

[2]申明浩, 周林刚.农民就业选择制约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 2004, (01) .

[3]吕炜.中国经济转轨实践的理论命题[J].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4) .

[4]弗朗西斯.福山著, 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南出版社, 2001.

[5]梅金平.不确定性、风险与中国农村劳动力区际流动[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广西劳动力市场劳务输出信息 篇11

地址:南宁市桂春路9号广西就业大厦

GD100173广州红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长期招聘咪表停车管理员、保安、生产工、保洁员、包装工、搬运工、仓管员、质检员、焊工、餐饮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销售员、电话客服、电脑录入员:16-45岁,男女不限,月薪1600-3000元。

GD100184东莞福满多食品有限公司(康师傅控股企业)招聘生产线储备干部:男女不限,18-35岁,高中以上文化,身体健康,月薪2200-3200元,两班倒。

GD100192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招聘生产工:男女不限,男18-35岁,女16-40岁,月薪2000-2800元,伙食免费提供。

GD100197广东中山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招聘(1)乘务员:女性,17-35岁,月薪1800-2800元;(2)驾驶员:43岁以下,有A1驾驶证、大客车从业资格证,月薪2800-4800元;(3)汽车维修工:43岁以下,有汽车维修资格证,月薪2300-4000元。

GD100198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生产工:16-35岁,月薪2000-2800元。

GD100199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轻骑摩托车有限公司招聘装配工:男,18-38岁,初中以上文化,8小时工作制,月薪1500元,免费提供食宿。

GD100201广东得昌(汕头)织造有限公司招聘车工、杂工、包装工:男女不限,身体健康,计件工资,月薪1500-4500元,三班倒。

GD100206索尼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招聘生产工:男女不限,16-35岁,月薪1900-2800元,包吃包住。

GD100209TCL—罗格朗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招聘装配工:男女不限,16-35岁,月薪1600元以上。

GD100212广州嘉骏劳动力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粤语客服代表:女性,18-30岁,月薪2000-3000元。

GD100213广东惠州博罗县长宁喜运来印刷制品厂招聘普工:男女不限,18-40岁,月薪1900-3500元。

GD100218广州南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秩序维护员:退伍军人,男性,18-35岁,初中以上文化,身高1.7米以上,月薪2400元左右。

劳动信息管理系统 篇12

一、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与黑龙江省乡城劳动力流动制度的路径依赖

作为国家在东北的重工业基地, 在计划经济时期甚至更早的时候, 黑龙江省就已经形成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结构。由于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背离了我国人力资源的禀赋优势, 为了保证工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同其他地区一样, 黑龙江省也只能实行城乡隔绝的乡城劳动力流动政策和广泛的农村集体就业制度。虽然从1978年末开始, 具有诱致性特征的制度变迁过程强化了技术选择集合中的劳动利用型技术, 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 技术选择的劳动偏向并没有改变资本和技术密集度提高的产业发展趋势。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决定了黑龙江省发展中技术进步具有多元化的要素偏向, 技术选择多元化的刚性特征限制了劳动力的大迁移流以稳定的、持续的形式直到城市化的完成, 使黑龙江省乡城劳动力流动制度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也就是说, 乡城隔绝的劳动力流动制度虽然被打破, 流动的自由度在提高, 但并没有转变为自由流动的形式, 而始终保持着控制性的特征。黑龙江省初始的技术选择和发展的结构特征是乡城劳动力流动制度产生路径依赖形成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技术选择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资本存量, 这种产业的规模经济性导致了进一步自我强化的资本形成过程。按照产业升级的阶段性划分, 我国尚处于工业化的重化工阶段, 技术和资本要素逐渐显现出阶段性的禀赋优势, “重化工业项目虽然投资量巨大, 资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 并且在长远发展上并不具有可持续性”, 但是长期形成的学习效应和协同效应有利于这些“产值大、利润高、上马容易见效快, 而且便于行政管理, 所以很容易获得各地区的政策支持”的产业快速发展[1]。另一方面, 在纵向分工的国际经济格局内, 大国经济发展的产能潜力与国际市场需求的非对称性限制了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因此需要借助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拓展进一步的发展空间。而且经验分析也证明产业升级的边际技术替代并不具有充分的灵活性, 虽然劳动要素在我国相对价格体系中具有比较优势, 但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劳动密集型产业始终具有强烈的产业升级压力, 这不仅会缩小劳动偏向的技术选择集合, 而且会加速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过程。所以, 尽管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努力从未中断, 但经济结构的刚性特征和由此产生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排斥, 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仍只能随经济周期性的波动表现为一个非永久性迁移的过程。

二、以信息化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由于目前我国的乡城劳动力流动依然保持着控制性的特征, 城市劳动力市场对于农民工而言只是有条件的开放。这需要在城市就业环境紧张的时期控制乡城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另一方面在就业岗位充裕时能够及时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显然, 季节性的招聘会和柜台式的等客服务已经无法满足这种周期性波动的劳动力供需变化。靠传统技术支撑的就业服务方式更是无法针对大量分散的农民工提供跟踪或顾问式就业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互为信源和信宿的居住地农民工和用工企业很难依靠传统方式克服他们所面临的信息供求瓶颈。虽然黑龙江省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压力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较小。从2006年的相关调查来看, 当年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510万人, 而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已达451万人。但是,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度仍不容忽视。这主要是因为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相当长时间内只能是非永久迁移型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周期性变化会对农民收入和城市劳动力用工产生不确定的影响。因此,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一项长期性的经济活动需要建立相应制度将其可能带来的收益内部化, 并将可能的负面影响和不确定性降到最低, 而信息化则是促进这一制度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首先,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劳动节约型技术, 在其应用过程中会引起微观上资本对劳动的替代, 相对提高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但是无论信息技术研发还是信息技术的应用, 资本的中间投入都十分可观, 因此, 宏观上同时会出现社会生产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相关研究表明, 在经济高涨时期信息化投资虽然推动了劳动效率快速提高, 但是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值的增长使劳动力需求水平也同样快速提高[2]。毫无疑问, 产业信息化对提高黑龙江省制造业水平和转变发展方式, 从而通过迂回生产过程的延长来促进劳动力需求, 尤其是对农民工的需求具有积极影响。其次, 信息化通过促进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可以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供积极的手段, 来回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事实上, 对于农民工而言, 缺乏与城市工业、服务业相匹配的职业技能正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个重要障碍。所以, 200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将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和权益保护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之后, 以信息化手段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成本、提高培训质量, 就已经成为广为应用的一种重要手段。再次, 信息化是实现次级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的重要条件。农民工所处的劳动力市场属于二级劳动力市场, 就业环境较差、雇佣期限不稳定, 这使劳动力供求双方经常处于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搜寻状态, 而由于就业信息的缺乏, 往往形成农民工失业和企业空位并存的现象。以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劳动力信息交流网络, 实现次级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则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选择。

三、以信息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产生的问题与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 信息化对农民工需求的影响来自于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第二、三次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性。我国正在形成统一和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格局, 这种由经济增长带来的省内就业岗位增长会带动我国其他省份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力输入。由于存在这种就业岗位的外溢现象, 对地方政府而言, 为促进省域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利用信息化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和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无疑是将收益内化的更有利的选择, 这也是目前地方政府在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上着力进行的政策措施。但是, 从目前政策实施的效果来看, 政策效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方面, 以信息化促进劳动力供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就业培训来看, 信息化手段运用不足, 即使得到应用, 农业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也更习惯于传统的以学历教育为目标的培训方式, 从教育部实行的“一村一个大学生”计划和黑龙江省“村村通大学生”工程的实际运行效果来看, 学历教育很难满足农民和农民工对实用技术的需求。另外, 对农民进行的技能培训往往仅仅局限在家政、维修、保安等有限的培训项目上, 而订单式培训不仅要面临培训师资短缺和财政资金扶植缺口的约束, 还要面对合格培训对象的征集和遴选, 培训质量的提高等一系列难题, 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一部分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目的的职业培训结果并不尽如人意[3]。

另一方面, 尽管黑龙江省已经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网, 但对于劳动力市场信息渠道的建立效果并不明显。黑龙江省劳动力转移系统是一个由“档案管理系统”、“人才资源系统”、“报表监测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 在功能上实行分地区, 分权限管理的劳动力信息系统。虽然系统已经保存了省里900多万劳动力的档案信息, 注册用工单位也可直接调阅全省劳动力档案中的用工信息, 但是由于劳动力无法实现和系统的交互式作业, 不仅系统信息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很难得到保证, 也无法充分利用系统进行灵活的劳动力供求信息检索。而从黑龙江省劳动力转移信息网的利用状况看, 截至2010年1月, 在网站的十个栏目中, 网站市场信息栏目2009年全年发布企业用工信息不足70条, 文件要情栏目和培训园地栏目信息2004年后没有继续更新, 用工查询栏目尚未开通。这种政府农民工转移就业公共服务平台的闲置与我国网络招聘的整体状况基本一致。我国网络招聘市场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根据艾瑞市场咨询 (i Re-search) 推出的系列年度网络招聘研究报告, 中国网上招聘2003年的市场规模为3.1亿人民币, 2004年上升至5.5亿人民币, 预测到2009年将增长到12亿人民币。但是相关分析也表明在获得当前工作的求职者当中, 由于求职者网络熟悉程度和期望的工作类型、找工作的地域范围等因素的影响, 有超过一半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 而初中以下学历者主要依靠社会关系[4]。这一调查结果表明互联网还没有成为低学历农民工的主要求职途径。但是网络招聘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满足农民工需求的不足也表明, 网络招聘对推动乡城劳动力流动的潜力确是不容忽视的, 一方面, 互联网的普及过程会使来自乡村的求职者互联网应用能力逐步提高以满足网络求职的能力需求;另一方面, 网络招聘低成本、高反馈、便于检索和时效性强的特点非常适用于以灵活就业为主的农民工, 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方式很容易整合分散的乡村劳动力资源。所以建立适合乡城劳动力流动的网络招聘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将是今后我国次级劳动力市场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不难看出, 由于便于绩效的评估, 政府更倾向于采用针对劳动力供给的培训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而不是以信息化手段带动次级劳动力市场有序运转;更倾向于以传统手段实现农民工的培训目标, 而不是积极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方式和手段的创新。但是从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来看, 由于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面临长期性的信息瓶颈, 以信息化完善培训手段、健全市场机制无疑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个必由之路。

摘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初始路径选择和发展中的结构性特征, 是黑龙江省乡城劳动力流动制度在改革后依然保持控制性特征的重要原因。虽然信息化有利于将农村劳动力非永久性迁移所带来的收益内部化, 并促进转移过程的完成, 但在实践中仍需进一步探索以信息化完善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的具体实现形式。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就业,信息化,黑龙江省,农村

参考文献

[1]吴敬琏.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6.

[2]刘强.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劳动就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3]金融危机对黑龙江就业不利影响逐步加深[EB/OL].http://www.hlj.gov.cn/zwgk/tjsj/tjfx/200905/t20090527_169327.htm, 2009-05-31.

上一篇:电网调度的安全操作下一篇:全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