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意义

2024-06-21

身心健康意义(精选12篇)

身心健康意义 篇1

摘要:田径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表明田径教学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对高校田径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有一个全面具体的了解, 该文主要就田径运动对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指出了当前田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希望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校,田径教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意义

田径被称作运动之母, 历来是广受社会大众所喜爱的一项运动, 因此田径教学便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体育教育尤其是田径教学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以至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田径教学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 实际中仍然有许多学校或教育工作者未认清这一现状, 在开展体育教学时颇有偏失之处, 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探讨高校田径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1高校田径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分析

1.1加快学生身心代谢速度,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田径运动中有很大一部分为有氧运动, 而有氧运动可以加快细胞的繁殖, 从而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 最终使得人体内各器官、系统出现适应性的变化, 在提高个人运动技能的同时, 推动个体生理的发展。同时, 田径运动能够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 进而改变人体的形态, 使得学生的体型更加健美, 这对于改善学生的人际交往,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 调查还发现, 经常参加田径等体育运动的学生, 其出现感冒、发烧等疾病的几率大幅度减少, 其体重、身高等都处于标准状态, 体质明显优于不爱运动的学生。因此, 田径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质,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2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高校学生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学习、考试以及找工作等压力, 因此学生群体中常见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这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来说十分不利。而通过田径教学, 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体验到竞技体育的乐趣, 能够在激烈的竞争比赛中忘记各种压力, 排解不良情绪, 从而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样有调查发现, 经常参加田径等体育锻炼的学生对待生活常以乐观的心态, 较少出现情绪持续低沉的情况, 而且这部分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的几率极小。因此, 可以说, 田径教育给了高校学生更多排解不良情绪的渠道, 有助于学生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对待挫折更加积极, 心理承受力增强, 学生的未来发展受益无穷。

2当前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问题

2.1高校田径教学被公共体育教学忽视

随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田径教学排除在公共体育教学之外, 田径课在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属于不被重视的内容。究其原因在于, 高校中仅有少部分学生会选修田径课, 进一步了解发现, 之所以学生很少选修田径课, 是因为当前高校田径课缺乏创新、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师对田径课教学态度冷淡

研究发现, 高校体育教师对田径课的认识是比较清楚的, 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认清高校田径教学的重要性, 都能够充分肯定高校田径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对田径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忽略田径教学的教育功能、健身价值等。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田径教学不适合对公共体育课的学生进行教学。

2.3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不高

为了解学生对田径课的认识, 通过对573名高校学生的调查发现, 超过96.0%的学生并不喜欢田径课, 超过85%的学生认为田径课的价值可以被其他课所代替。通过数据分析发现,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学生对田径课完全没有兴趣, 大多数学生对田径课的价值认识度较低, 不了解田径运动对自身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以上是当前高校田径教育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3.1重视田径教学的开展

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并且鉴于田径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有必要在政策方面进行变革, 使开设田径课成为一项政策。当前虽然部分高校有体育选项课, 并且田径运动也是自选对象之一, 但是由于田径课过于枯燥, 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因而很少有学生选择田径课, 学校也不愿意开设田径课教学。学校要提高对田径教学的重视程度, 加强对田径教学的改革, 吸引学生投入到田径教学中来。

3.2加强理论教学, 提高高校学生认识

以往田径教学中, 教师往往过于关注技术教学, 而相对忽略理论教学, 导致学生并不能全面地把握田径运动的意义。因此, 在今后的高校田径教育中, 教师要加强理论教育, 系统地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基础知识, 深入地了解田径锻炼身体的健康原理, 从而使得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一个透彻的认识, 进而提高学生对田径教学的重视程度。一旦学生对田径运动的重要性产生准确的认识, 那么学生便能够自觉参加田径运动, 自觉养成长期参加运动的习惯, 进而达到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

3.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正如前文调查所示, 高校学生之所以对田径运动缺乏兴趣, 很多是因为学生感觉田径运动缺乏趣味性, 教学内容枯燥, 教学模式单一。因此, 要想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高校应该在改革方法模式方面入手。例如:适当将健身操、健身跑、健身跳等新兴锻炼方式引入到教学中以增加教学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帮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魅力, 唤起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积极性;还可以结合学校传统田径教学构建田径精品课程, 使得校内田径教学取得质的发展。

3.4高校要优化田径教学的内容, 最大程度地增加田径课程的吸引力

课程内容重复一直是高校田径教学为学生所诟病的原因之一, 因此高校教师要努力改革教学内容, 使其更加富有层次性, 教学之间的搭配更加合理。例如:引进户外定性或者野外生存等受当下社会喜爱的项目, 进而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3.5兼顾个体差异, 建立多元考评标准

摒弃当前单一的考试的教学评价模式, 按照客观及主观结合的原则, 建立多元化综合评定体系, 从而能够兼顾定量与定性、静态与动态、单项与综合等等, 进而使评价模式真正能够达到对学生积极性进行激励和发展的功能。通常来说, 综合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对田径运动的态度、考核学生的努力程度、考核学生对田径技术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情况、考核学生日常表现等等。

4结语

田径教学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体验到竞技体育的乐趣, 能够在激烈的竞争比赛中忘记各种压力, 排解不良情绪, 从而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并且鉴于田径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因此有必要在政策方面进行变革, 促进田径教学的发展, 借助田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妮.高校田径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 (4) :74-77.

[2]孙凌云.高校田径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探讨[J].品牌:下半月, 2014 (11) :228-229.

[3]刘武.高校田径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1) :60, 62.

[4]韩冰楠.高校田径教学与学生健康发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S3) :481.

[5]颜敏.高校田径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 (24) :145, 147.

身心健康意义 篇2

1、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什么是职业健康检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有什么好处?职业健康检查是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筛查性的医学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健康检查。

通过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可以预先发现职业禁忌症;在岗期间后通过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可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和可疑职业病患者(观察对象),从而可进行及时治疗处理;离岗时通过职业健康检查确定劳动者在停止接触职业病危害时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在岗期间是否患了职业病,故离岗时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3、职业健康检查是劳动者应享受的合法权益

身心健康意义 篇3

关键词 八段锦教学 医学生 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1身心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且进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一是拥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二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七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八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九是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十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

2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超重及肥胖的比例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机能与素质方面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形势令人堪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趋加剧,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感受最灵敏、对自己期望很高,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强的一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也受着极大的威胁和考验。健康的各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而是互相联系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不仅对健康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而且这两者之间也相互影响。体质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对心理会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当人的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长期的心情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的人也易产生身体不适。大学生身心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

3医学生的身心健康现状

现代社会对人的健康要求愈来愈高,没有强健的体魄,在现代社会快速生活节奏、高信息负荷的压迫下将会感到难以应付和适应。尤其对于医学生,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自然科学,值得他们永远地探索,因此他们身上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便难以承担。由于现在所有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必须接受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培训结束后参加统一考试,考试合格才可以从事医生工作,这可能会使得医生培养成长周期拉长,要想毕业后直接成为医生的愿望显得不那么容易实现。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一方面是所学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足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面对家人的期望以及所付出的时间与资金、医患关系复杂化的社会环境等等。面对现今各种不确定因素,许多医学生倍感压力。医学院校虽然课程繁重,然而许多学校对学生的体质水平却并不十分重视,体育基础设施也相对匮乏,学生还往往由于情感得不得宣泄而导致一些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关注医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4八段锦教学的现状

4.1八段锦

“气功”,古代称之为导引,意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即通过气功的锻炼使气息和顺,肢体柔和。气功作为中国独有的健身养生的运动,自上古流传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深受人们的喜爱。“健身气功·八段锦”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多方面的专家学者在中国经典气功基础上,结合现代人需求,重新整理和改编,向社会推出的四套安全有效、筒单易学的功法之一。

八段锦符合中医基础理论,配合脏腑、经络学说、阴阳学说,遵循了三调合一的规律,能使人体大脑皮层得到相应调整,人体的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渐处于平衡稳定状态。长期参加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气血,具有保精、养气和存神的作用。

4.2八段锦教学的现状

八段锦锻炼通过协调呼吸与肢体动作,采用言语暗示引导、控制意念人静,调动心理能动性的方式调整人体生理功能趋于正常,从而达到缓解和消除亚健康的效果。参与健身气功练习能使大学生有效调节紧张情绪,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压力,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八段锦和五禽戏、太极拳等,都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健身方法,是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育委员会发出通知,把八段锦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在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八段锦作为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之一。健身气功八段锦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目前在全国各高校广泛开展。在部分高校健身气功八段锦已作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其简单易学,也深受大学生喜欢。许多高校都组建了健身气功代表队,参加全国性健身气功比赛。因此,许多医学院校也将它纳入了体育课程。

5随机抽样调查研究医学生对八段锦教学的看法

(1)研究对象:某医学院临床学院随机抽取36名已学过八段锦的学生,男女比例不作要求。

(2)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人员访谈的形式进行,问卷题型为单选。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结果处理然后分析。

(3)结果统计

(4)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结果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医学生还是喜欢八段锦,并有适当的练习,也觉得练完八段锦之后感觉身心舒畅,全身放松。然而,八段锦教学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通过人员访谈得知了一些看法,有的认为练八段锦时的音乐很容易让人静下心来,去除浮躁;有的人认为八段锦的动作缓慢,基本上要重复动作很多遍,偶尔会感觉到耗时长、枯燥乏味,这使得他们没有多大的耐心去学习八段锦;有的认为八段锦对于我们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帮助,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传承与发扬八段锦。八段锦对医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大多数人都没有深刻地认识和意识到八段锦教学对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具体内涵,甚至还有些人认为八段锦对他们身心健康毫无效果。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一部分医学生这样的认知呢?

nlc202309020040

(5)医学生对八段锦的认知错误原因

首先,没有真正地了解八段锦,包括八段锦的历史渊源、优点、能够对人体产生的作用。由于医学生学习时间有限,只能在体育课堂上对八段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不深刻,而且八段锦教学的课堂时间也是有限的,可能会导致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学习的动力不够;然后是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有认真听老师讲的动作要领,所以做的动作不到位,因此学习的效果不佳;又由于课后没有经常练习八段锦,不能达到长期锻炼的效果,身体就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反应。综上所述,这些就可能导致了医学生对八段锦产出了一些错误的认知。

6八段锦对医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八段锦是以肢体运动为主的传统导引术,健身效果明显,其基本要领主要有身体端正、呼吸深长匀细和心神宁静。

6.1八段锦对医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1)有利于改变医学生的身体形态

八段锦的运动强度比较小,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质主要为脂肪。八段锦对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有一定的作用,但对身体各部位的影响却不尽相同。在研究中发现:臀围的变化是在长时间的马步动作基础上完成的,使臀部肌肉紧绷,改善赘肉的堆积,同时骨骼也会更坚硬有力,随之臀围会有显著变化。“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要求向前和向后弯腰,以腰部动作为主,长时间这样拉伸,可减少脂肪,腰围在实验前后有显著变化。八段锦对躯干、腰、髋关节活动锻炼比较多,通过全身性的伸张、扩胸、拔背、牵拉按摩和提肛收腹,可疏导医学生的三焦、调理脾胃、疏通经络等地方,达到养生保健和全面健身的目的。

(2)有助于增强医学生的呼吸系统功能

八段锦的练习是动作与呼吸的配合,包括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经常练习八段锦,可以强化个体的心肺功能和增强肺活量。八段锦的第一、二、六式的三个动作,要求不断加大呼吸幅度与呼吸深度,从而使呼吸肌肉群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增加胸腔体积,提高肺活量。八段锦锻炼有利于氧供应能力的提高,机体肺活量逐渐增大。

(3)八段锦可以调节血糖

八段锦运动可促使肌肉组织对糖的利用,使血中胰岛素水平下降,直接或间接地利于控制血糖,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治代谢综合征。

6.2八段锦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八段锦不仅注重身体的锻炼,更注重心理的调节,是一项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调心,主要是通过意识的调节来练心,使心静,进而练精神、练思维,在良性意识的指导下,达到思维敏捷、反应灵活、气血通畅,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八段锦要求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心神宁静、身心健康。从而有益于医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压力下得到放松,调整心理状态,愉悦身心,减轻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焦虑,保证了健康的心理状态。

八段锦的练习,在降低大学生的忧郁、紧张和焦虑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使医学生的情绪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在强迫、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八段錦的演练要求静心用意,做到“心中无一物”,虚静闲恬,有一种虚怀若谷的平和心境,用意识协调自如地引导动作运行,因此,它锻炼了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能缓解大脑的疲劳,调整情绪,保持人体身心平衡。它既可以使积极的情绪得以加强,又能够释放、转移、缓和情绪的负面作用。

7结语

八段锦教学不仅可以让医学生认识到八段锦教学对他们身体健康的好处,解除一部分学生对于八段锦的错误认知,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八段锦对于身心健康的意义。八段锦教学可以丰富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也能为医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别样的风采,它可以改善广大医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减压放松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好途径。其次,它也能够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推广和普及,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以及让社会更多地关注医学生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让他们能更好地为祖国未来的医疗事业作出贡献。当然,八段锦教学实施是有差异的,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人们不断地对八段锦教学进行改革,使之更易于学生接受并掌握。

参考文献

[1] 杨洪杰.高校八段锦教学中经络养生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1).

[2] 黄海圣,李其明. 浅谈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教学教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2,2(8).

[3] 翟向阳.健身气功锻炼与提高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3):47—48.

[4] 李才宝.健身气功一一八段锦对大学生健康影响研究.商情,2013(10).

[5] 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99—100.

[6] 薛志慧.八段锦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12,32(1):46-49.

[7] 武小路.八段锦的健身作用研究现状[J].民风(科学教育),2013(4).

[8] 杨洪杰.八段锦对大学生心肺功能指标影响的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研究生论文专刊),2011,(26):198-200.

[9] 张中超.内分泌科主治医生245问[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347.

[10] 姜霞.浅论八段锦与中医养生的辩证关系[J].中华武术·研究,2012(2):96.

护齿的健康意义 篇4

“牙好, 胃口就好, 吃嘛嘛香, 身体倍棒”, 电视上这句广告词让人耳熟能详之余, 也简单明了地传递了牙好、胃口好与身体健康的道理;同时, “牙痛不是病, 痛起来要人命”, 这句人人皆知的俗语, 又让人明白了牙病的严重危害。

医生说

成年人有32颗牙齿, 上下对称各16颗, 我们可以通过牙齿的形状来判断它的功用。前面是切齿, 用来切割食物;后面的磨牙, 用来磨细食物;而两边的犬齿是用来撕肉的, 我们人类的犬齿基本上已经退化了。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地都会遭到牙病的折磨。

临床上常见的“牙病”是龋齿和牙龈炎, 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和保护牙齿, 发展下去将会发生牙髓炎、根尖炎、牙周炎等牙病, 严重者会造成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牙齿及牙周的疾病, 临床表现多为慢性, 早期无明显的自觉症状, 容易被忽视, 而当发现时, 往往已发展得较为严重, 因此平时做好全方位的预防、护理、定期检查是十分重要的。

造成牙病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

过多食糖

过多食糖容易诱发龋齿, 这个概念作为一种常识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口腔内的有害细菌是牙病的第一致病原因。我们口腔内共生着许多细菌, 当进食甜食后, 牙菌斑中能发酵糖的有害菌高酸菌就会表现得非常活跃, 将糖发酵成酸侵袭牙釉质, 形成龋齿;同时增加菌斑的积累, 导致牙龈炎的发生;还会降低白细胞对有害菌的杀灭能力, 造成齿龈疾病。

牙齿清洁度差

这是造成牙周病的重要原因。造成齿龈疾病和蛀牙的“罪犯”是相同的, 即细菌斑的积累。当我们进食后, 口腔里的食物残渣、唾液里的黏合物等混合成细菌斑, 紧紧地贴附在牙齿和牙龈相邻接的部分, 如不及时刷掉, 菌斑就会和唾液中的矿物质结合变硬成为牙石。菌斑长期依附牙齿表面, 就会造成龋齿。牙石依附于齿龈线上, 会刺激牙龈, 使牙龈发炎, 造成不洁性牙龈炎。

牙齿的不合理使用

不合理使用会造成牙齿损伤、松动, 使菌斑积存条件更为有利, 更容易形成牙周病。

其他可伤害牙齿的因素

糖尿病、慢性溃疡、口腔唾液过少、老年牙齿脱钙, 都会增加牙齿及牙周病的发生几率。

保健篇

莫贪吃甜食

食物分为致龋性和非致龋性两大类。致龋性食物主要指糖以及含糖高的食物, 如糖果、糕点、蜜饯等。对于这类食物尽量不要多吃。因为这类食物黏性较大, 容易粘在牙齿上, 帮助酸性菌产酸伤牙, 助长有害菌繁殖, 形成龋齿。对于儿童更要注意少食糖果。

可以多选择豆浆、豆奶和牛奶等食物, 因为它们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外, 还含有很高的钙、磷等矿物质, 可以提高儿童和老年人牙齿的钙化程度, 辅助降低牙齿易龋度。

勤漱口刷牙

保持牙齿清洁是预防牙病的根本办法。无论是菌斑堆积, 还是食糖导致有害菌过度繁殖, 或是食物残渣在口腔内腐败, 只要我们及时把它们清除掉, 这些致病因素就会大大减少。

其实, 保持牙齿清洁的方法很简单。一是饭后一定要漱口。饭后漱口可以及时地把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冲掉, 减少其在口腔内腐败的机会。二是要一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清晨刷牙可以清除夜间睡觉时所形成的细菌斑;晚饭后刷牙可以清除一天内积存下来的食物残渣,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但是刷牙方法是有讲究的, 不能匆忙刷几下草草了事, 这样既不能将菌斑和食物残渣刷掉, 也不能让牙膏充分和牙面接触来发挥它的保健作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应该用牙刷顺着牙缝竖着刷, 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 而且认真地刷到牙齿的每一个部位。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菌斑形成和防止形成的菌斑长期停留危害牙齿和牙龈, 还可以对牙龈起到按摩作用。

常叩齿保健

“齿常叩”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健齿方法。做法是:将上下牙齿轻轻咬合, 轻叩有声, 每日早晚各一次, 每次叩200下。这样可以使牙体和牙周组织的神经、血管和细胞兴奋起来, 促进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 增强抗病能力, 提高牙周韧带的功能和牙齿的稳固程度。

也可以用舌头在牙齿和牙龈上按摩, 对牙齿也能起到保健作用。

常补维生素和矿物质

叶酸、维生素C、E和矿物质钙、磷对预防和治疗牙病有一定作用。

牙病要及早治疗

一旦牙病发作, 可先用简易止痛法:

1.按压穴位止痛。用大拇指在虎口处的合谷穴上下按压, 并左右揉动, 每分钟100下, 每次3~5分钟, 一天可重复按压数次。

值得注意的是, 此时按压要用力, 酸痛感越强越好。

2.把生姜、大蒜捣碎或切片, 咬在或敷在痛处, 可以止痛。采取这样的做法只能救一时之急, 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治疗。因为牙病大多是龋齿引起的, 而龋齿在早期并无症状, 只是在发病处红肿时才有感觉, 所以要经常对镜自查, 或到医院检查, 及早预防和治疗。当牙病发生时, 不要误以为“牙痛不是病”, 服止痛片了事, 因为不及时治疗, 发展到牙龈炎、牙髓炎的严重阶段, 就会吃不下、睡不着, 有疼痛难忍、生不如死的感觉, 甚至引起心脏血管病发作, 造成严重的后果。

老年人发生牙齿脱落是正常现象, 但是, 掉了牙后要根据具体情况, 按照牙医的诊断要求及时修补或镶上假牙。

要保持好心情, 治好相关病

当人体出现着急上火的情况时, 容易引起牙病发作。保持好心情同样是避免牙病的好方法。

心理健康重要意义论文 篇5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发现,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后果。

本文对这个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

1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固有的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见增加,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服从长辈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惟我独尊,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有意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经常用反抗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种心理如果加以引导,可以激发青少年求异的思维和创新的火花成为一种积极的因素,否则就会养成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

2脆弱、孤独的封闭心理现在的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而他们的父母因忙于事业,大多无暇顾及他们,有些青少年就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与老师同学谈心里话,把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有些青少年从未吃过苦、受过挫折,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这种脆弱封闭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事就会惊惶失措,甚至精神崩溃等。

3应试教育,是孩子心理不健康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激烈的升学竞争,家长们都望子成龙,这种迫切的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使他们逐渐失去自信。此外,父母的离异,或亲人的死亡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的不健康的心理。

中学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来源于成绩的不理想和同学相处不好。老师要对学生的挫折心理给以正确的指导,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比如,用远大的理想激励学生,并要及时地告诫学生,有了远大的理想是好事,但理想和现实有很遥远的路途,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汗水。经过恰当的教育和激励,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了,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成绩也将随之提高。

总之教师要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细节决定成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质要从细节开始,因为道德体现在细节里。细节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习惯与品德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好的道德品质,自然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反之,如果一个人具有了良好的道德习惯,那么他的道德品质也会稳定下来。所以,各种稳定的、良好的细节或行为,既是德育追求的目标,也是评价德育水平的重要标准。

5青少年要有道德准则我国城乡青少年大多存在社会体验不足的缺陷。一方面,我国城市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接受信息方面较过去有很大变化,但是这些知识的获得大多来自书本、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广播等,是间接的。虽然父母们常常苦口婆心地对青少年说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讲卫生容易生病、要学会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等等,但对青少年来说,父母的话仍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要让青少年们形成良好品德,道德实践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6尊重青少年的主人地位尊重青少年的主人地位,还要深入了解他们,根据青少年的天性来教育他们。如果不能对青少年有足够的了解,德育教育很容易走弯路,走错路。明明青少年的性格是内向的,非要培养成一个外向的人,这是比较难的,也是违背青少年的本性的,形成了心理障碍。

另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帮助青少年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学校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不仅如此,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社区工作中健康教育的意义 篇6

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健康教育的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是所有卫生问题、预防办法和控制措施中最重要的[1],是一种进行宣传和普及医药健康知识的活动[2],也是人们预防疾病保持和促进身心健康的必要方法。健康教育在社区工作中之所以重要就在于-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轻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在社区服务中心的意义

健康教育是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重要职能: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的主要内容,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改变以往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模式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已不仅仅停留在维持生命和没有病痛的水平上,而是需要不断的保持和促进健康,健康教育也成为了社区医务人员的重要职责。

健康教育是一种治疗手段[3]:目前国内外认为影响健康因素分成7大部分:健康环境、生活方式、社会影响、经济状况、个体健康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以及生物遗传等。现代医学证明,要从根本上治疗许多疾病,不是依靠药物,而是通过健康教育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突出作用为健康教育是一种增进健康的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4],引导人们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对临床的诊疗工作起到增效作用。

拓展知识面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所利用的原则,来自医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在医院健康教育中行为科学、传播学和预防医学是应借鉴的主要基础学科[5]。健康教育是培养健康行为的科学,所以行为科学是健康教育基础理论的主课。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基础上,为适应健康教育的需要,经常进行学术交流,编写规范健康宣教材料,积极拓展知识面。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低投资,高产出,效益明显的保健措施。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千预,帮助他们掌握医疗保健知识,树立了健康观念,改变了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从而降低社区内的发病率、残障率和死亡率,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群体健康水平,减轻个体、家庭和社会负担。

健康教育是全球推进“人人健康”的核心策略:卫生服务的社区化是国际潮流,国外开展了“非住院化运动”,使患者回到社区,得到家庭照顾,大力推进健康教育,探索具有社区特色的健康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保障。健康科普教育如果做好了,基本可以使各种疾病减少一半,寿命延长10年。

健康教育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重要渠道:为预防、发现和治疗疾病,自己采取的卫生行为角度上看,健康教育是一项效益大大的保健措施,也有助于居民为维护和增进健康自我保健。只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才能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增强其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居民实行躯体上的自我保护、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行为生活方式上的自我控制、人际关系上的自我调整有很大帮助。

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卫生服务形象: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沟通局限,医护人员在诊疗中能开展健康教育,既满足患者的需求、解除心理负担又营造一个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的治疗环境,可以大大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健康教育的工作细则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发放:根据每位门诊患者所患疾病的问题,每个家庭成员的人员结构、年龄层次、生活习惯不同,中心选择预先印制的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给他们,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以保证其正确实施。

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应用:按季度定期对中心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宣传栏的作用。宣传栏内容做到具有科学性、易懂性、生动性、针对性,将常见病、多发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做到图文并茂,并采取反复循环宣传,使居民加深理解和认识,最终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的实施:依据居民需求,主要讲解饮食与营养平衡、四季养生、健康的新理念,并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中心每個月为老年大学的学员举办一场专题健康讲座,为孕妇课堂学员举行两场妇儿保健、优生优育讲座,讲座后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

充分利用“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世界糖尿病防治日”、“世界高血压防治日”等宣传日,积极组织下社区面对面义诊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在社区大力推动健康教育工作,使更多的健康和亚健康的社区居民受教育。

讨 论

通过以上方法,使辖区居民个人和群体全面理解、掌握了日常生活中影响健康的因素、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妇儿保健及优生优育、合理用药知识及各种疾病的防护知识。转变社区居民从“普及专科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的健康观念,激励社区居民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改善人们健康相关行为已成为人们实践的共识,对社区健康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性。

参考文献

1 耿庆茹.社会医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39.

2 陆江,陈琳.社区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9.

3 王大伟,余红梅.校园警钟声声惊心[J].人民公安,2004,10:19.

4 张振路.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南.广州:广东科技术出版社,2002:10.

身心健康意义 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

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 传统的农村生产结构受到影响, 为了更好发展进行了调整, 农民谋求新的出路发财致富。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 将儿童留在农村, 留守儿童或单独生活, 或与亲属生活。这一群体的不断扩大, 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 发现该类群体孩子因缺乏父母的陪伴, 普遍存在缺乏热情、心理敏感脆弱、成绩不佳等问题。如何调整留守儿童的这种心理状态,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年龄普遍为7~14岁左右, 该年龄段为儿童的性格、品德、情感初步发展以及形成时期, 对于儿童而言, 这是一段重要时期。而作为留守儿童, 这时期只能自我发展, 没有父母的陪伴, 周围的孩子甚至会对其进行侮辱、歧视, 导致留守儿童产生消极和自卑心理、缺乏热情、无安全感, 极易形成偏执性格。这样的性格存在一定的缺陷, 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 调查某地的留守儿童, 结果一些留守儿童, 有抽烟、喝酒、偷窃等不良习惯, 因此, 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健康教育, 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给予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在农村地区, 学校在家长以及孩子的心里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认为其是一个最正规、最值得信赖的教育场所, 农村学校作为教育留守儿童的一个关键机构, 应充分发挥其教育以及管理作用。学校以及教师应在生活以及学习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及爱护, 为其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 促进其健康成长。

1. 学校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第一, 学校可先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资料, 并调查统计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地、联系方法, 儿童代养人的住址、电话, 将这些具体资料信息进行统计备案。并建立畅通的学校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机制, 学校应多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以及代养人进行沟通, 彼此共同关注儿童,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也可以建立帮扶制度, 督促并辅导儿童学习, 并多与他们进行沟通, 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 督促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让儿童感受到关注、关怀。

第二, 定期开展留守儿童的家长见面会或必要的短期培训, 让孩子的监护人了解儿童的学习情况, 了解如何更好地与儿童进行沟通, 改进教育方法, 调整之前固有的教育方法及教育观念。父母可通过电话联系或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子女的关注, 从精神方面重视鼓励孩子学习。同时学校可采取有效的手段、方法, 针对存在思想方面问题的孩子进行教育座谈, 并与家长进行沟通, 让家长更好地配合给予儿童教育。

第三, 学校可组织一些手拉手互助小组活动, 选择一些有担当、有责任心、有爱心的老师组织孩子们, 积极参加活动。留守儿童多存在一些明显的心理特征, 通过组织互帮互助小组活动, 增进孩子们之间的感情, 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彼此分担快乐、烦恼以及疑虑, 这样有利于有相同经历的留守儿童之间产生共鸣, 情感方面相互支持, 消除其不良的消极心理情绪。

2. 老师方面应采取的心理教育措施

第一, 开办关于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让农村教师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相关临床研究表明, 留守儿童其焦虑以及敌对性明显强于一般儿童, 同时不能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 不能有效疏解心理的不满、不快, 儿童心理会产生不满, 积聚的心理问题导致产生偏执的人格, 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儿童未来的健康成长。针对儿童的这种心理状态, 教师应掌握产生的原因, 并了解如何给予儿童有效的心理护理, 排解儿童的不满情绪, 帮助他们进行适当宣泄, 有利于其良性性格的健康发展。

第二, 教师应不断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 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 注意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以自我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学生。在学校教学工作中, 避免自我的不良心理情绪影响学生, 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与尊重, 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学习氛围。

三总结

作为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应共同努力, 创造一个和谐、关爱的氛围, 同时这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 社会方面也应发挥其教育作用, 营造一个有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环境, 以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井坤.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 (小学教师) , 2012 (4)

[2]袁梅.农村小学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神州 (下旬刊) , 2012 (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背景及意义 篇8

1 健康档案的定义

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 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 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 是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的参考依据。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应当在县 (市、区) 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体负责。通过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门诊、健康体检、医务人员入户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并根据服务提供情况做相应记录。健康档案信息应当齐全完整、真实准确。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配合做好健康档案的补充和完善工作。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组成。

2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背景

2.1 社会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其中高度重视人民健康, 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内容, 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宗旨。在这种科学理念的支配下,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需求应运而生, 它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 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 更是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举措。居民健康档案同时也是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新医改方案对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是历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对某一领域提出具体详细的目标及要求。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化将对卫生行业发展、国家经济腾飞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 健康档案的产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满足强化国家经济发展, 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2.2 直接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 要变无知为知之, 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从主观意识来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认识到健康是人生的第一大财富, 把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作为对自己努力工作的一种报答。更有甚者, 把健康体检作为一种礼物馈赠, 彻底改变了只有生病才想起去医院的传统观念。通过健康体验, 可以及时了解身体所处的状态, 及时找出隐藏在身体内的隐患, 同时也可以警示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形成系统化的自我保健档案。从客观方面来讲, 健康档案对医生节约诊治时间、对医院制定健康计划、对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制定卫生政策都能产生一定影响。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健康档案的产生和长远发展。

3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产生的长远影响

3.1 对全科医生的影响

第一、系统完整的健康档案可为全科医生提供患者全面的基础资料, 是全科医生全面了解患者人体及其家庭问题, 做出正确临床决策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 能够详细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社区家庭问题和卫生资源。第二、传统的门诊病历杂乱无章, 而全科医疗病历记录是连续而规范的。全科医疗健康档案记录的内容和形式可克服以往门诊病历过于简单、不规范、医疗及法律效力差等缺点, 成为基层全科医疗服务领域内重要的医疗法律文书。第三、完整、系统的健康档案记录是医生本身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料。第四、健康档案记录为解决健康问题提供资料。通过对社区居民疾病谱、死因谱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全面了解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卫生服务规划;利用社区内外一切可利用的卫生资源, 提供系统性、协调性和连续性的卫生服务, 解决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第五、健康档案是评价全科医生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工具之一。

3.2 对居民个人的影响

第一、方便居民就医。健康档案内含居民的基本健康信息, 可使全科医师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减少相关诊疗时间, 及时确诊。第二、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及趋势, 提供有益的指导, 提供相关服务。第三、享受基础卫生服务, 如:小儿注射疫苗;六十岁以上老人, 每年免费查体两次等, 均有完整记录和系统分析。可使居民个人更多地了解自身的身体信息。第四、个别医疗机构为鼓励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提出相关优惠政策。如有的给予五免服务:免普通门诊挂号费;免普通门诊诊查费;免肌内注射费;免住院诊查费;免住院二级护理费。第五、看病实行转诊制度。看病必须经由基层社区转诊介绍等, 使居民切实感受到健康档案带来的好处, 进一步提高建立健全自身健康档案的自觉性。

3.3 居民健康档案为逐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奠定良好基础

2010年, 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的两项重点工作是拟定今后5~10年医疗信息化发展规划, 推行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也就是说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是今后10年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而重点之一是建立标准化的居民健康档案, 并根据需要不断加强居民健康档案标准和规范研究, 开发制定统一的、适应各方面需求的居民健康档案标准和规范。这就要求我们从现在起建立标准、规范、健全的居民健康档案, 并为实现电子档案打下良好基础, 真正实现为每一个公民建立从出生到临终关怀的健康数据档案, 全部记录在案并且以电子数据形式呈现, 以提高我国卫生领域信息化进程。

3.4 居民健康档案对国家的长远影响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建立电子档案奠定良好基础, 电子档案为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提供保证, 而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已成为各国首脑所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 甚至成为强化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推进行业发展, 增强综合国力的又一竞争焦点。归结到底, 居民健康档案成为推进我国卫生行业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的又一重大变革。所以, 我们要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作为近几年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从组织领导、保障措施等方面都要给予政策倾斜, 确保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既将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落在实处, 又能推进卫生行业更进一步发展, 进而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总之,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 特别是在国家医改方案出台后, 卫生部及时下发了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 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首次提出目标和要求, 这是国家在新形势下对人的健康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我们应严格按照相关方案和要求, 尽早建立健全本辖区内的居民健康档案, 达到十七大提出的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

[2]《卫生部关于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方案》。

浅谈健康体检的目的和意义 篇9

1 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体检3000例, 其中:男性1240例, 女性1760例。患者年龄15~89岁。职业:干部2120例, 学生197例, 其他683例, 社区、单位、学校、各社会集体组织的体检2609例, 占86.97%, 自我体检391例, 占13.03%。

2 体检中问题及应对方法

2.1 忌随意不检或放弃检查项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压力的增大, 摄入热量不断的增加, 生活习惯的不良, 许多疾病特别是一些儿慢性老年性疾病的患病年龄一直在下降, 所以, 给患者设定的检查项目切忌随意放弃体检检查。

我院在一些儿单位体检时发现有些同志自己不检查, 把体检单给亲属、朋友检查, 有些儿干脆不来查, 典型的1例31岁女职工, 单位体检不来把体检表给他人, 结果患者相隔8个月后在一次洗澡中无意发现乳房肿物, 结果手术后病理回报乳腺癌。尤其是有些检查受检者因怕麻烦自动放弃该项身体检查项目, 还有体检时重视身体的重要器官, 忽视了眼、耳、鼻、喉小科检查, 我们应把握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 指导患者如何检查, 比如一部分人出现不愿意监测随意放弃检查项目的患者, 一定要规劝患者, 特殊检查项目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特殊意义, 要让患者认识到检查身体的重要, 从心理上不要否认或害怕, 心理上的安抚及解释工作在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也非常重要。

2.2 体检前、中、后健康宣教:

体检前发放体检单, 告知体检人员在检查前3 d禁酒、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品, 禁忌辛辣, 不要服用药物, 不宜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因为各种药物在体内作用, 可能会影响到体检的准确性。晚上应早休息, 避免疲劳, 体检前需禁食至少8 h, 第2天早要空腹抽血, 否则如果进食食物可直接要影响血糖、血脂、肝功能结果的准确性, 体检化验要求早上7:00~9:00采空腹血, 最迟不宜超过10:00抽血, 时间太长会由于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血液状态发生变化, 虽然仍是空腹采血, 但检测的值易失真, 失去化验的意义。

我们科室早上7:00前准时到岗, 护士长在大厅迎接体检者, 热情指导体检者有序的采血及各项检查, 体检时请携带身份证和体检单, 对体检表中的各项信息要严格核对, 以免因集中体检, 单位发放错体检表, 检查中不要隐瞒病史, 防止误诊, 抽血后立即压迫针眼3 min, 切记不能搓揉, 防止出血。高血压患者按常规服用降压药, 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患者, 抽血后请及时服药, 在超声、X线检查时不要佩带饰物、隐形眼镜, 做前列腺B超或妇科B超抽血化验后我们给准备白开水, 叮嘱体检前列腺B超或妇科B超需要憋尿检查, 体检过程中如果有问题时, 我们及时了解情况并与体检医师联系。

检查后我们认真仔细的检查您所有体检项目是否完成,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如无特殊要求的正常进食, 如胃镜、肠镜、喉科检查的护士要指导体检者2 h后进温凉饮食, 当您的体检项目全部结束后体检者将体检表格交回到总服务台, 计算机录入体检系统, 并将体检结果1周后统一返回单位, 我们体检资料统一回报医师的检查结果发放个人妥善保存, 我们会给体检者身体作一次全面的健康评估, 检查中身体状况良好会请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并且定期检查, 如果健康评估存在一些常见问题, 根据医师的建议告知合理地调整好目前的生活及工作, 尽快用药、饮食、锻炼等改善健康状况。我们科在检查过程中如有不良结果, 如:发现肿瘤以及需要进一步检查的体检者我们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 一定要进一步住院检查治疗, 及时就医复查。针对体检结果我们有的放矢的制定健康计划, 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的目的。

2.3 妥善保管体检档案:

有些受检者体检后不重视复查, 不保留体检的档案, 有很多人看完体检的档案结果随手扔掉, 对体检结果没有认真对待, 体检后我们提醒受检者重视体检的结果, 好好保存, 体检报告单很有必要仔细关注, 如果两年体检结果中某项指标有了很大变化医师不知详细数据对比, 有些疾病的发展速度很快, 复查就是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明确诊断, 体检档案的保存有利于体检医师及时对受检者健康现状做出判定、指导的重要参考依据。及时提醒受检者要引起重视, 及时防范, 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3 结果

本组中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人群, 17%健康人群, 8%需住院治疗患者。在职职工、社区居民健康体检人群主要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甲状腺瘤、乳腺瘤、胆囊炎、胆结石、脂肪肝等疾病, 社区老年患者冠心病、肺气肿、前列腺等慢性疾病较多, 检出乳腺癌7例, 1例肝癌、胃癌2例、9例甲状腺癌, 肺癌2例、1例直肠癌, 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

学生查出主要是近视、龋齿、发胖、偏瘦, 检查出1例肺大泡, 1例血液病、1例乙型肝炎感染者, 3例学生体型偏瘦, 主诉近半年总劳累、没劲, 学生和家长既往不知患病, 告知进一步住院做检查治疗。

4 结论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世界卫生组织一直重申“健康”是多维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1]。健康检查是健康不容忽视的基石,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们为体检的3000例受检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特别是老年患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炎、哮喘的患者, 定期健康体检使疾病及时给予治疗及健康指导, 加强患者自我对身体功能的充分认识, 达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目的, 实施有效地健康教育, 使其充分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如高血压患者他们定期检查随时掌握自己的疾病发展, 及时调整用药, 达到治疗的最好效果。

糖尿病患者至少应每1个月检查一次血糖、眼底, 并检查是否有合并症发生, 有助于早期发现潜伏于体内的疾病, 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 最终达到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其经济负担的目的[2]。

如果在肿瘤早期亚临床阶段, 早期胃癌、肝癌、早期肺癌、宫颈癌、乳腺癌、白血病等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将有效的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健康体检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受检者大多是健康人、亚健康人, 不是主要针对疾病症状和不适感觉, 我们在工作中根据受检者的性别、年龄、工作、遗传基因、饮食、睡眠、社会环境因素而进行常规项目, 还要有一些心理、体质等综合项目等, 及早发现不良因素, 定期的健康体检能够及早发现影响健康的因素, 改变非健康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 通过体检对一些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早期进行调整和治疗, 帮助国民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 有效地检出高危人群,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预防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对于早期乳腺癌、宫颈癌、肝癌、肺癌等的早期发现、治疗, 将疾病控制于萌芽状态, 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米光明.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身心健康意义 篇10

1. 生态发酵床标准化规模健康养猪新技术是确保猪肉产品安全的客观要求

畜牧业标准化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一项不可缺少的要素, 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畜牧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必须依靠畜牧业标准化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畜牧业作为尧都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目前正处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重要时期, 提高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化经营程度和标准化生产水平, 对于实现畜牧强区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养猪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推广标准化养猪生产技术具有十分的必要性。一是有利于提升养猪业的整体水平。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可以尽快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 全面提升养猪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畜产品的质量。二是有利于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高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示范带动作用, 可进一步提高养猪业的科技含量。三是有利于疫病防治。建设标准化规模养猪场, 实现场区建设的标准化、猪的品种标准化、饲养工艺或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环境控制的标准化、卫生防疫的标准化和猪肉产品的标准化, 更有效地防疫灭病、控制疫病传播。四是有利于环境保护。随着国家文明化进程不断加快, 环保意识与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而目前面临的最大污染就是养殖环境污染, 据统计粪尿污染的数量与程度都远远大于其他污染。所以生态养殖就成为各地方务必实行的养殖模式, 其中发酵床生态养殖是指综合利用微生物学、生态学、发酵工程学原理, 以活性功能微生物作为物质能量“转换中枢”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 实践证明发酵床养殖真正做到“零排放, 无污染”, 解决了养殖环境问题, 同时粪尿变成了一种优质的肥料。可以有效避免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

2. 建设标准化规模猪场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畜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主攻产业, 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手段。当前, 随着规模化饲养比例稳步提高, 畜牧业生产已逐步由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向畜牧养殖猪场、园区和高效标准化场区转变, 畜产品生产方式已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畜产品消费由消费型进入追求质量安全阶段。因此, 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采取有效措施, 建设标准化规模场, 走节约型、无污染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之路,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使标准化规模健康养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则是当前政府和我们广大投资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标准化猪场将结合牧业结构调整, 将畜牧业经济区与自然区交叉和融合, 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畜牧业标准化学原理设计建设的一种新型畜牧业组织形态, 它具有资金集中投入、展示高新技术、实现人畜分离、实行集约管理、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化环境良好、畜禽产品优质、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是集繁育、养殖、加工、技术开发、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现代化牧业园地和标准化牧业、有机牧业、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生猪产品生产基地。因此, 将具有极佳的发展前景。

3. 生态发酵床新技术推广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生态发酵床技术具有节省饲料、节省用水、节省劳动力、减少在栏时间等优点, 可以提高生猪抗病能力, 增加养殖效益。发酵床养猪模式不需要用水冲洗圈舍, 仅需要满足猪只饮水即可, 所以较传统集约化养猪可节水85%~90%。在发酵床的制作过程中, 需按一定比例将锯木屑等加入, 通过发酵床专用菌的发酵, 这些配料和猪粪、尿分解转化为可被猪食用的有益微生物和菌体蛋白, 其中的有益微生物还可改善猪肠道环境, 提高饲料转化率, 降低粪尿臭味。猪通过拱食发酵物, 可节省精饲料15%~20%。由于猪场不需要清粪, 饲养人员仅保证及时喂料、翻扒调匀过于集中的粪便、根据垫床干燥程度及时调整湿度即可, 所以一个正常劳力批次饲养可达到800头育肥猪, 较集约化猪场节约一半的劳力。

发酵床养猪, 发酵床中的有益菌可快速繁殖建立优势菌群, 能抑制和消灭多种虫卵与病原菌。同时猪恢复了拱食和沙浴的生物习性, 适量的运动使应激减少, 采食垫料中发酵出的菌体蛋白, 又使抗病能力增强, 减少僵猪的产生, 猪不易或很少生病, 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较传统集约饲养有大幅下降, 用药费用减少8~15元/头, 大大减少抗生素、抗菌性药物的使用, 对目前我国复杂的猪病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猪肉产品社会需求巨大, 发展标准化规模养猪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是世界猪肉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饲养猪的数量几乎占世界的50%, 猪的存栏、出栏、猪肉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虽然我国在猪肉产量上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但我国居民的营养消费结构与世界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 居民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居民畜产品消费需求仍将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另外, 我国城乡居民在畜产品消费量上还存在巨大差距, 农民畜产品消费仍有较大潜力。2010年, 我国农民人均肉类消费量只有23 kg, 而城镇居民人均肉类消费在35 kg以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畜产品消费量必将出现稳定上升的趋势, 占我国人口总量70%的农村居民将成为未来畜产品消费增长的主体。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意义探析 篇11

1948,世界卫生组织(WHO)年对“健康”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当前社会,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发展的前提,早在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有关人士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主要内容为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以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和健康危险因素为重点,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坚持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参与,实现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状况的基本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综述别人研究成果。本人将健康教育理解为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1世纪既是知识的世纪,同时也被认为是健康的世纪,健康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健康促进”运动,主要内容是推动全世界对健康的关注和健康理念、健康行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研究人员、专家也一致认为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儿童和青少年。通过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将有利于健康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学生时代,学校是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学习度过,这就使得学校的健康教育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大学时代是人的一生中十分重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性格、习惯、世界观进一步完善巩固,同时,在这个关键阶段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提高自身健康素养的水平就十分重要。筆者曾经参与了一项有关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1)华北科技学院大一新生健康知识素养的平均得分是40.13±2.46 分(百分制得分79.86±5.03),健康行为素养的平均得分是21.00±1.67分(百分制得分61.34±3.87),健康技能素养的平均得分是8.05±0.59分(百分制得分80.06±8.24),健康素养总分的平均分是69.50±2.55分(百分制得分73.61±3.30)。(2)华北科技学院大一新生健康素养总分与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得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得分以及健康素养基本技能得分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显著性。(3)大学生健康素养得分与性别、民族、专业类别、不同户口类型、父母受教育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总体来看,华北科技学院大一新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一般,需要加强学校教育、个人学习及大众传播影响的作用,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当前在我国,各个高校的健康教育内容较为缺乏,基础十分地薄弱,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第一,高校管理人员对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健康教育资金、设备投入较少,很多学校健康教育课只是列为选修课,甚至没有开设该课程。第二,缺少健康教育师资,中小学阶段该课程主要是由生物教师、体育教师等学科老师担任;但在高校往往缺失、责任不清,到底应该如何设置课程,由谁来教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和解决。第三,缺乏较好的、实用性较强的教材和以及参考资料,很多现有的健康教育课本内容过于枯燥,形式简单,过于抽象、乏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第四,大学生自己对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也缺乏足够认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自主学习,即便学习相关知识,也缺乏对自身健康行为的管理能力。

当前环境下,大学生的健康是不容忽视重要问题,如果健康水平过低势必将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和成才,所以在全国高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事情,此项工作的成败将会影响我国人才培养的最终质量,对整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发展也会产生十分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研究》钱华美 复旦大学 2010

[2] 《2008年长沙市高校新生健康素养调查研究》梁昌标 中南大学 2009

[3] 《太原市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杨昆 山西医科大学 2011

身心健康意义 篇12

受发展空间、资金、人力资源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尚不能为每个人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患者在各个医院就医的病历各自独立, 不能联网, 因而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健康记录, 给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诊疗状况造成一定困难。

1 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面临诸多问题

1.1 信息不能共享, 办公自动化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使用的管理软件五花八门, 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 远远跟不上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为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要及时更新、不断完善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资料, 实施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目前, 全市已相继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 按照省卫生厅的工作部署, 白城市疾控中心要求各地积极组织开展了社区居民健康普查、体检及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患者管理及居民健康档案更新建档工作。截至6月末, 全市共更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88432人份, 更新建档率为9.29%, 对建档的慢性病患者开展了定期随访, 监测管理, 指导患者规范用药并进行行为干预及健康教育。

1.2 人力资源不能满足需要

受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的影响, 多年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引进工作极为困难。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 在数量、年龄、学历、专业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等方面, 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要。

1.3 保护个人隐私问题

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很多, 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职业、工作单位、教育程度、婚姻、民族、家族史、吸烟、饮酒、曾患疾病的症状、体征、用药、转会诊结果等。这必然涉及到个人隐私。个人隐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如残疾、基因缺陷, 精神分裂症等。这些隐私的泄密, 可能给当事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使其产生自卑、心情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

2 对策

2.1 继续加大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投入

随着基因检测、疾病预测等项目的相继开展,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将逐渐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投入,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2.1.1 应用计算机操作软件, 实现档案的信息化

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化, 使健康记录的内容更加全面、细致。医生可以随时随地提取有关信息, 快速全面的了解患者的情况;有利于快捷输入, 迅速检索查询、调用处理各种诊疗信息, 为临床、科研提供大量实用资料;有利于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资料的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 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2.1.2 提高人员工资待遇

继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 吸引高端人才加入到这项工作中, 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并促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2 保护个人隐私权

目前, 我国正在进行医疗体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的改革, 医疗法制尚不健全, 医患纠纷日益增多, 作为医疗保障体系之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也将逐渐纳入法制轨道。如何有效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露, 这一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机构应从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起双方密切的信任关系, 抵消提供个人信息的顾虑;制订完善的个人隐私制度与隐私保护技术;开展个人隐私保护教育, 提高隐私保护意识与行业自律管理意识等几个方面入手, 保护居民的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 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与保护个人隐私权紧密结合起来。

2.3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2.3.1 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制度

居民要有自我保健意识, 尽可能地将与自身健康相关的所有记录全面、妥善地保管起来。各个卫生服务机构, 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健康服务机构等要形成制度, 从个人出生开始建立健康档案, 把居民健康资料纳入各个医疗保健机构的档案管理流程中。

2.3.2 要确定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机构

居民健康档案是个人健康情况的原始记录, 具有从属性与唯一性, 其归属权属于个人所有。医院等健康机构在管理的期限内, 负有形成、收集、归档和妥善管理的职责, 严禁健康档案的散失。

2.3.3 不断积累经验, 探索新方法

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不断积累经验, 探索更好的管理方法,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 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利用价值, 从而更好的满足居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3 意义

在发达国家, 几乎人人都有自己完整的、连续的健康档案, 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健康情况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一旦健康状况发生改变, 医生可以比较轻松地调出其健康档案, 及时、准确地进行诊疗。随着我国社区居民健康体检项目的逐年增加, 建立完整、系统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

3.1 开展全科医疗的需要

全科医生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背景, 才能正确理解和鉴定患者所提出的症状与体征, 全科医生对患者的许多背景资料应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而这些资料在居民健康档案中有详细记录, 它是全科医生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和背景的工具, 也是临床上做出正确、快速决策的重要基础。

3.2 医学教学、科研的需要

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是良好的教学资料与科研资料。居民健康档案中详细记载了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婚姻、民族、家族史、吸烟、饮酒、曾患疾病的症状、体征、用药、治疗经过、转归等健康记录。重视背景资料的作用, 反映了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具有连续性、逻辑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和医生的临床思维和处理患者的能力。

3.3 评价医疗质量的需要

居民健康档案可用于评价全科医生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有时还可作为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

3.4 实施社区预防医学措施的需要

通过了解居民健康档案中的健康记录, 使医生可以迅速发现患者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 有利于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服务。

上一篇:债务风险防范下一篇:学习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