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和谐健康

2024-08-30

“身心”和谐健康(共12篇)

“身心”和谐健康 篇1

关键词:留守儿童,成因,特点,学校,社会资源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留守儿童这一我国农村社会进入转型过程中的产物,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欠佳,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问题。作为教育主要阵地的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充分重视,科学规划,采取有效措施。

一、留守儿童的成因及特点

在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劳动力输出,造成部分家庭原父母的监护责任向祖辈转移,或者向亲戚或同辈转移,形成委托监护。不管是委托亲戚还是其他个人,这些临时监护人都会以孩子的安全为第一责任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监管。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缺少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这种感情的欠缺影响了孩子对外界的认识,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极易出现性格孤僻和无助、自卑、封闭、逆反等心理,使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

因此,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以下问题:1.留守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2.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3.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4.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因此,学校要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的教育措施。

二、教师应采取多渠道的有效性的教育途径

1. 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内容

班主任不仅需要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而且应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2. 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教师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挖掘各科教材中蕴含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素材,加以利用,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使各科教学都能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安全、综合课中要认真备好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及时发现和诊治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主动找学生谈心、沟通、交流,排除心理不健康的思虑,教师应耐心倾听他们的话语,采取有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3. 学校要为学生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平台,利用好地方课、综合课,设置有关的心理教育内容,设置学生心理信箱,请关工委领导或医疗专家给学生上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学生铺设心理健康绿色通道。

4. 学校活动多样化,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应开展一些具有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兴趣活动来吸引学生,如书画展、文艺活动、演讲比赛、写字演示、体育活动、读书交流等,来鼓励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业余活动,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环境。

三、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不光是受学校的正面教育,还受社会和家庭的教育的影响,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他们学到了,没见过的东西他们见过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学校虽然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但学校仅靠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积极配合。

1. 学校应有专门的寄宿生管理机构和老师承担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实施全天候跟踪管理,如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建立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的联系卡,以制度形式保障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2. 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

学校可以把退休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请进学校给留守儿童办讲座;成立“留守儿童管教中心”,加强同社区、村组的合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应主动与当地文化、工商、妇联等部门配合,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力量,启动留守孩子关爱工程、开设关注留守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热线等,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合力效应。

总之,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事关重大,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会给学校教育乃至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社会的特别关注和高度重视。学校的影响是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解决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应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全社会,都是义不容辞的。家庭、学校和社会诸方面的资源应相互整合、相互协作,构筑起以学校为教育阵地的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立体化网络教育体系。

“身心”和谐健康 篇2

开题报告

金川区第一小学体育课题组 李春敏

经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我校申报的课题《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研究》[GS(2014)GHB0420]已被立项。现在实验条件成熟,课题研究成员到位,特申请开题。这次课题实验有以下措施保证完成。

一、课题研究的可能性与有效性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当前学生体质健康及体育运动的现状。中国人用100年的时间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用了100年实现了体育强国的梦想,但目前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不得不让广大教育者担忧。2006年初,专家小组对全国10多万名学生的健康体质状况作了为期一年的调研,结果和结论是学生的肥胖症的比率直线上升,已超过日本;视力、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等健康体质整体水平连续下降,低于1985年;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近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60.4%的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74.6%的学生将体质差归因于体育锻炼不足;28.9%的学生表示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些数据给我们以强烈的警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健康状况一路下滑,以个人为中心,缺少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成为新一代的标志。

2、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思考。直面现实,我们发现,阳光体育运动陷入了“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走入“现场作秀”、“临时抱佛脚”、“瞻前顾后”的尴尬局面,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我校正面临着两大挑战:

(1)更新观念,要改变“阳光体育运动是作秀”的观念,要极大的推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其具体表现在学校教育工作规划中要让阳光体育运动有立足之地,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目标要求要明确、管理要系统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组织机构要常态化。

(2)改变体育工作地位,使学校体育落实“阳光”化,体育与健康课要成为学校的主角课,不能成为“搭配”课。驱散学校体育被“乌云”遮蔽,学生们的“阳光奶酪”被无情瓜分。让学生期盼的学校体育能“拨云见日”,这是当前学校体育急需研究解决的瓶颈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现代教育和现代科技,经济发展规律的反映,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教育努力的方向。把体育与“快乐”密切联系起来,创设一个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坚强毅力合作精神,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当今教育改革与实施的总趋势有利于全面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实施。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本课题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战略举措,是各级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

(2)实践意义

1、在生理上的积极意义 1、1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的吸氧能力,从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解毒过程;体育运动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肌肉得到充分的营养,提高肌肉的代谢能力,使肌纤维变粗,发达、结实、匀称而有力。1、2体育锻炼可促使大脑清醒,提高学习效率。体育运动能增加大脑的供血,改善大脑血糖和氧的供应,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大脑皮质的活动能力。提高神经活动的兴奋性、灵敏性和反应性。1、3 减低儿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会.1、4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1、5可以减少你过早进入衰老期的危险。1、6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在心理上的积极意义 2、1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 2、2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 2、3舒展身心,有助睡眠及消除紧张学习带来的压力 2、4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个性培养,陶冶情操。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种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其勇敢、果断、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体育运动可调节人的一些不健康的情绪和心理如:抑郁、焦虑、消沉、沮丧、紧张等。体育竞赛运动,特别是一些团体运动,它要求团结协作、守纪、力争上游、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作风。2、5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二、制定具体细致的目标任务,使研究方案切实可行。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校本化“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吹响了重视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的号角,号召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努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校有体育特色,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1、确立“健康第一”的价值体系,积极构建校本化、多元化、多层次的校园文体活动,创新学生体育活动的内容、方式和形式,为学生的体质发展打实基础。同时积极拓展学生体育活动的空间,进一步完善“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途径。

2、完善促进“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有效实施的管理模式和支撑体系,完善学校体育的管理机制,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规范、有序、高效进行。

3、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4、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体育教师科研水平。让体育教师积极投身到校本研究中,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科研能力,也为教师培养提供新的途径。

5、转变学校的教育观念,树立“健身育人”的理念,积极探索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新方法、新途径,形成本校工作特色,提升办学品味。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当前本校学生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2、构建阳光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和谐融洽的活动空间,激活学生的运动兴趣,演绎充满阳光的体育教学。

3、构建大课间活动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

4、探索行之有效的大课间活动组织管理机制的研究。制定出校本化阳光体育工作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系。

5、开发多种有效资源,创设校园环境的策略研究。

6、改革评价机制,形成小学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评价体系、运行、保障机制。

7、构建“阳光体育运动”常规,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从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评价办法等方面不断创新,使其生活化、常态化。构建区域性长效机制,将“阳光”效应辐射到了教师、家庭、社区,实现“阳光体育”的校本化、长效性。

8、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系统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指导。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

阳光体育重点在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学生体质的关心。抓好体育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工作。

(四)课题研究的难点

以大课间、体育课、活动课、体育节、体育家庭为载体,开展各项具体活动。要形成自己学校独特的风格,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全面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实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突破点

探索行之有效的大课间和课外活动组织管理机制,制定出校本化阳光体育工作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系

(六)课题研究的假设

通过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常规化,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从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评价办法等方面不断创新,使其生活化、常态化。构建长效机制,将“阳光”效应辐射到了教师、家庭、社区,实现“阳光体育”的校本化、长效性。

(七)研究对象:本校的学生(低、中、高年级段)实验班:一(1)二(1)三(1)四(1)五(1)六(1)对照班:一(2)二(2)三(2)四(2)五(2)六(2)

(八)实验措施

1、立足本校资源,对我校不同年段的学生的体育活动开展调查研究。

2、对同一个年段不同层次的班级的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

3、对同类班级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教学策略研究,实施有效教学措施。

4、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大课间课、外辅导方式,构建阳光体育运动指导策略体系。

(九)研究思路

本课题将立足于本校研发,从学校实际情况,以“切实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依据,以落实长效机制为出发点,多形式构建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践途径,重点围绕我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体育特色项目:跳绳、毽子、呼啦圈、集体舞等来创设各种实践途径,并对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实践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通过(研讨——教学或活动——改进——提高),最终形成阳光体育校本化活动体系,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同时带动本校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科研实施水平等专业能力的发展,使阳光体育运动项目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进而探寻小学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规律性认识。

(六)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其他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结合:理论研究领先,提出阳光体育校本化开发理论后,开展行动研究。

2、文献研究法:多角度开展阳光体育内容研究,把握各地阳光体育的呈现方式,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找到阳光体育校本化实施的切入口、突破口,为本课题提供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3、调查研究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了解教师、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

4、经验总结法:对教师开发利用阳光体育运动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理论联系实际,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做法。

5、数剧统计法:对学生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施前、施后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阳光体育运动中一些共性的规律。

6、个案研究法: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跟踪分析。

(七)课题技术路线

1、构建全面完善的校本化体育特色项目实施办法及研究机制。创新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方式和形式,积极拓展学生体育活动的空间,研究构建多元化、多层次、校本化的校园文体活动,进一步完善“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途径。

2、进一步完善大课间、课外活动 体育课等学校体育活动的实施,完善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做到“有时间、有内容、有人员、有反馈”。同时要合理规划好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确保活动的效果。

3、优秀体育教师团队建设的研究

通过校本化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培养和建设一支优秀的体育教师团队,更好的促进学校的发展。

(八)实施步骤 《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时间为2年,即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4月——2010年6月)目标:组织活动,打好基础。

主要任务:拟定课题研究方向,确立研究课题,撰写课题方案,进行课题论证、申报。1、2015年3月,确定《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研究》课题,及各子课题的研究方向与课题组成员。

2、成立3个子课题组即低、中、高年级段,制定出各子课题的详细实施计划。并进行了具体的实验分工。

3、实验教师一起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查找相关的资料。

4、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收集资料。同时初步研讨整体方案,并组织论证,确定实施方案。

5、撰写课题方案,进行课题论证、申报。成果呈现方式:课题申报表。

第二阶段:调查分析阶段(2014年6月—2014年7月)目标:了解学生,有的放矢。

主要任务:搜集相关文献,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要点。制订课题具体实施方案、相应的工作制度。调查研究我校体育教学现状和学生小学锻炼身体的习惯等,分析原因,提出研究建议。

1、完成学生、家长调查问卷。对我校家长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影响学业的有关因素和学生小学锻炼身体的习惯等然后进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2、建立、健全学生档案。

3、完善自我评价、组间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表。

4、召开第一阶段总结会(2014年7月)。成果呈现方式:调查报告。

第三阶段:探索实施阶段(2014年8月—2015年7月)目标:展开实践 探索总结方法与经验

主要任务:依照方案进行实验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堂为主要研究基地,务实研究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总结应用中经验,积累资料,完善实验中的不足,为进一步开展实验奠定基础。

1、根据拟定的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计划,选择一~六年级为研究对象。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完成各年级重点内容及问题的研究、整理,提出改进方法。针对改进方法进行验证并完善

2、以课堂为主要研究基地,开展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为载体,务实研究课堂教学设计。定期举办课题研究研讨课,邀请兄弟学校的老师参与评课交流。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4、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测工作。

5、撰写实验阶段性报告。

成果呈现方式:实验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和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深入实施阶段(2015年8月——2016年4月)目标:实施计划,形成特色。主要任务:以课堂教学为主,开展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为载体,及时总结应用中经验,积累资料,完善实验中的不足,为进一步开展实验奠定基础。

1、根据拟定的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计划,选择一~六年级为研究对象。继续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2、课题组组织了课题研讨课活动和课题专项研讨活动,通过讲、听、评、议系列活动来研究教学和训练策略。撰写实验论文。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成果呈现方式:实验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阶段性小结。第五阶段:结题阶段:(2016年5月——2016年6月)这一阶段为全面总结阶段。整理和归纳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完善教案、论文等的编写,形成实验结题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我校阳光体育活动在学校里深入人心,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们的体质健康得到进一步提高,且能使学生自觉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为深入了解它是如何实施和取得了哪些成果和不足之处,同时为了更好地统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成绩和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改进我校今后的体育活动实施项目,我决定带领我校体育老师广大教师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实施的效果做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探索出小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前期教学工作的探讨和研究,课题组的老师和学校的其他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了有关的资料,部分老师撰写的相关论文已在教育刊物上发表,唐明天老师的论文《创设教学情境,激励自主学习》、李明老师的论文《构建小学高效体育课堂》、王瑜老师的论文《小学体育课情景创设初探》都发表在《金昌教育》上。有的论文还获奖,教学经验在全校推广,教研成果得到了学校的肯定。

四、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

本课题主要负责人:王瑜、体育组组长,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专业知识扎实,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能较好协调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工作。曾参加过市区优质课大赛,所撰写的论文发表在金昌教育上并获奖。课题组主要参加者李春敏老师、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能较好协调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工作。曾参加过市区优质课大赛,并获得一等奖。课题组主要参加者唐明天老师、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所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曾参加过市区优质课大赛,并获得一等奖,课题组其他老师都是本科学历,通过这次实验,力争使我校教师形成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好风气。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保障

我们充分利用本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既能方便开展座谈、调查、问卷工作又能通过自己的课堂后进行反思。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和共同完成该课题,提供了便利。所有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都是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教学研究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再加上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工作重视,从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的积极支持,确保了课题研究按计划方案有序进行。

本校作为金川区城市学校,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对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学校成立有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体育器材齐备,参考资料充足,科研经费专用,现有省级科研课题4个,省级科研重点课题4个。市级科研课题1个,我们利用本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既能方便开展座谈、调查、问卷工作又能通过自己的课堂后进行反思。本课题的组织者和研究者都是由学校行政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他们工作热情,方法创新,团结互助,和谐共进,具有较丰富的教研经验。学校坚持“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积极倡导教师面向基础教学第一线,开展教科研工作。课题组具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局域网、图书馆等自由,得到理论的帮助;课题组内有研究制度,在研究时间、课题活动、专家引领上给予支持。从而,确保课题的有效地、持续地深入实施和研究成效。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效进行。

总之,我们课题组成员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并能积极挖掘潜力,能创新教学,同时通过前期的课题准备,又有人员、财力的保证,可以保障我们课题的可行性良好,一定会规范地按时结题。

六、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和谐身心 道德清明 篇3

我们在清明慎终追远,在和煦的春风中拥抱自然。

——《中国节典•清明》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节是一个典型的融合了多种主题,凝聚了朝野心愿,沟通着阴阳两界,打破了悲喜阻隔,实现着天人合一,兼顾身心,哀乐和鸣,和谐合奏的重要节日。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状态的风向标,还是反映政府与百姓、国家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征。它们不仅在群体道德的培养方面常常起到深层构建的作用,而且还常常对后人的行为、思维模式起到规范和感召的作用。

“清明”名考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一词,大约起于周代,有明显记载的是在汉代。现存最早记录“清明”节气的是《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节气于《后汉书•律历志》中被正式列入。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转录了一本已经失传的《岁时百问》上的一句话:“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这常常被看作是“清明”节气名称的来历。《三统历》中也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

“清明”节考

学界一般认为,清明节是古代上巳、寒食与清明三个在时间上极为相近的节日合而为一而成的。

上巳和寒食节的历史渊源比清明节更为久远。上巳原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从已有文献记载看,上巳的起源比寒食更早,流行的地域范围也更广。上巳是个美丽、清秀、怀春的节日。《后汉书》称“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临水祓除谓之禊。”祓禊仪式其实是一种象征性的“大扫除”。我们的祖先在面临某一重要事件、重要场合或重要时刻时,往往要举行一些象征性的清洗仪式,把自己身上的晦气驱逐干净,甚至沐浴斋戒以示虔诚和郑重。春天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季在古人心目中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在这个万物萌生的季节里,有一个这样的亲水的节日,理所当然也是青年男女沐浴身心、自由约会的大好机会。所以,《周礼》中有:“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郑玄也认为这是“重天时,权许之也”。

“寒食”即吃冷食,不得生火做饭。寒食节也比清明节早,甚至至今还有人将寒食与清明并提。事实上直到宋代,清明都没有摆脱寒食成为独立的节日。而在唐诗宋词中将“寒食”“清明”交互使用更是司空见惯。据《唐会要》记载,朝廷曾于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赦令“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寒食节实际上是一个以饮食形式承载道德内涵的节日。据宗懔所撰写的中国古代最早、最著名的岁时民俗专志《荆楚岁时记》所记:清明前两天,或者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而在乍暖还寒的时节,人们为何不得生火做饭,必须吃冷的东西,历代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此说为虚构的,不合理、不足信,坚持寒食与古代的“改火”习俗有关。所谓改火,就是熄灭旧火,改用新火。但俗规新火与旧火不能相见,因此有几日人们就只能吃大麥粥或饴糖之类的冷食。现代学者李玄伯说:“钻燧改火每年都有的,因为改火,新者与旧者不能相见,所以中须停若干时候。这停火的时间与改火的时间,各家各邦不一定相同,其中之一即寒食的起因。”虽然此说似乎比较客观也许比较符合实际,但也只是一种推测。事实上,在民间,对寒食节的缘起,最有影响的解释还是广为流传的介之推的传说:

晋国公子重耳当年带着一行人流亡在外,历经坎坷,受尽屈辱。一次,重耳饿得晕了过去。随臣中有个名叫介之推的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

19年后,重耳执政,即晋文公。他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之推。经人提醒,他才猛然忆起,深觉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之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之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让人搜山,但没有找到。这时,有人出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相信大火会逼着介之推走出来。晋文公于是下令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熄灭后,终究不见介之推出来。上山一看,介之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之推的尸体哭拜一场,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之推后背堵着个柳树洞,洞里有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把介之推和他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当初那棵被烧焦了的老柳树,死树复生,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就像看见了介之推一样。他掐下一根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 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晋国的百姓安居乐业,人们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之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不约而同地用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饴糖、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清明时,人们还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这就是众所周知、脍炙人口的“割股燔山”的故事,是隋代的杜公瞻在给《荆楚岁时记》做注时引自《琴操》之中的。不过这则故事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晋文公禁火的日期就是寒食节,《琴操》中寒食节时间是五月初五。《吕氏春秋》和《史记》中记介之推事并未提及焚山之事。因此,有人认为寒食缘起介之推传说也许是后人为解释寒食缘起而人为地将两件事揉捏在了一起。但不管怎么说,介之推的故事确实是为绝大多数人情感所认同并乐于传诵的清明节的来源。

“复调”清明——清明节主题

许多风俗的起源也许是永远没有唯一答案的。从上巳节水边仪式化、嬉戏性的身心洗涤到寒食节缅怀先贤的禁火修行,再到清明节程式化的扫墓踏青,发生在春天的几个节日的合一,决定了清明节的复调式主题。合成的清明节节俗所蕴涵的就不可能是一个单一的主题。至少,悲戚与欢乐,这两种性质迥异的情感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清新而又文明地相逢并相容了。史传清明节的欢乐和繁荣景象大都是在盛唐时期形成的。晚唐诗人杜牧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清明节留下了一个经典性的清明节节俗剪影。盛世的清明,是阳光的清明、春天的清明。虽然大唐亦曾有过对清明作乐的禁令,但大唐更懂得民意可疏不可堵的道理,甚至在公元790年,唐德宗干脆将玄宗时期颁布的“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圣旨延长到了七天,这不仅开创了假日黄金周的先河,也确保了清明节俗展演的宽松时空,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清明节多重主题存在的合法性。

一直到明代,清明仍然是一个充满欢乐情调的春季大节。据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的描绘,每适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钹、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斛斗、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而外方优妓、歌吹、觅钱者,水陆有之,接踵承应。又有买卖赶珍,香茶细果,酒中所需。而采妆傀儡、莲船、战马、饧笙、鼗鼓、琐碎戏具,以诱悦童曹者,在在成市。是夜人家贴‘清明嫁九娘,一去不还乡’之句于楹壁间,谓如此则夏无青虫扑灯之扰”。

即便到了清代,我们还是可以从张岱凝练生动的文字中一睹清明的盛况:“扬州清明日,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虽家有数墓,日必展之。……是日,四方流离及徽商西贾、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不咸集。长塘丰草,走马放鹰;高阜平冈,斗鸡蹴鞠,茂林清越,劈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立者林林,蹲者蛰蛰。日暮霞生,車马纷沓……余所见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拟。”(《陶庵梦忆•扬州清明》)

只是到了清末,清明节的繁荣盛大才逐渐萎缩、蜕化为单纯的“扫墓节”。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将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1936年,国共两党共祭黄陵,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特派代表林伯渠前往参加“民族扫墓典礼”。但弱国难有清明,面对春天,国人只能跪在祖宗墓前哭泣,这不由得人们不感叹清明之和谐、昌盛与否,实乃折射着国道之盛衰。

近现代时期,随着清明节中欢乐内容的退隐,清明节传统文化容量也在相对集中、浓缩,但主题却更加鲜明、突出,且愈来愈显示出道德化、政治化倾向。民间对于清明节,比之其它说法更愿意接受纪念介子推的传说。这不仅因为民间传说这个艺术形式更便于在民间传承,而且由于这则传说本身包含了可以流芳百世的道德精髓。重读介之推传说,我们不难发现,故事中的割股也罢,燔山也好,其实都不免带有几分血腥气,但这则故事中同样也包含了可以演绎出多重道德内涵的由头,并因此使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不断地被再创造,被赋予恒新恒久的精神内涵。

人们在进行审美选择时,往往不约而同地舍弃掉一些东西,也会不约而同地保留、生发一些东西。介之推割肉奉君的情节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审美恐惧,放火焚山的馊主意也没有引起人们的焦虑不安,甚至介之推和其母被活活烧死的惨状也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悲悯,而具有心灵震撼力的介之推的那首树洞血诗几乎在人们耳畔一直回响。“但愿主公常清明”“勤政清明复清明”的祈愿和希望成为这则故事光照千秋、永垂不朽的精神内涵,“清明”二字也成为众心向往的国风、政风、民风、家风以及人格品行的理想境界。人们没有去指斥晋文公的忘恩疏忽,却牢牢记住了他对介之推的深切怀念:更名纪念、寒食禁令、顶戴柳圈、袖藏血书、足登柳履……并年复一年、不厌其烦地重复、传承、改编着清明的故事、仪式和活动。被集中提炼了的“清明”主题,同时也在不断被丰富、发展、衍生,从清明之君、清明之国逐渐扩展到清明之家、清明之人,清明节的道德意蕴被不断挖掘、彰显、强化、弘扬。清明节的主题演变,在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节日文化的道德内涵实质上是节日得以传承、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道德”清明——清明节传统

宽泛意义上的清明节传统是一种道德传统。传统节日的自然属性与文化内涵相比,文化内涵往往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清明节的多重主题中,最为基本且贯穿始终的也正是其传统道德主题:清明的政治、清明的吏治、清明的家风、清明的心性、清明的文风等等,构成了清明节的主要文化内涵。“清明”二字,堪作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人生目标自觉执行的道德通则。

其实,赢得人们喜爱的介之推传说的故事情节和道理都很简单,它所揭示的是最为朴实的做人的道理——为人当清明。介之推人格清明自不必说,晋文公为政清明有口皆碑,清明的统治,带来了晋国的清明。清明对于介之推又是一种政治理想,而之于晋文公则更是一种饱含了感恩意味的行为准则和努力目标。晋文公为保清明而创设新节俗,从穿戴到饮食要求自己也要求人们时时世世不忘介公、铭记先贤。因此,传至今朝的清明节,较多的重心落在了感恩和祭祖方面。这大大彰显了中国人重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也与统率中国历史的儒家之道相吻合。事实上,清明不仅体现在祭祖敬宗的感恩上,还体现在对已故友人、已逝志士的缅怀情谊。祭祖扫墓和感恩戴德,可谓是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清明祭祖已经成为构建和谐中国社会的精神支柱,成为融入中华民族血液之中的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因子。今日畅谈清明、弘扬传统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留给炎黄子孙的一笔宝贵文化财富。

但清明的道德内涵又不仅仅在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清明节所包容的巨大的道德内涵和德育功能还需人们进一步挖掘和认识。清明时节,正是阳气日渐升腾的日子,清明节是一个纯粹的春天的节日。道德清明的核心主题应是出自对生命的礼赞。因为清明既是生命滋生的季节,也是健康生命的品质之一。唯有清明的生命才是健康的生命,才有蓬勃生春的力量。今人尽知清明有扫墓悼亡之礼,却未必知道清明还有冠笄护生之礼,更未必知道古人还曾将人生的重要礼仪之一——成年礼放在清明举行。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在三月“清明节”条下记载:“凡官民不论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成年礼是对严格意义上的“人”的认可,是具有民间法律意义的成人仪式,这一庄严的人生仪式古时确定在清明节举行,可见古人对于清明节所承载的重要的人生意义的深刻认识。寒食禁火,清明出火,寒食悼亡,上巳求子,清明冠笄,一息一生,否极泰来,阴阳相生,正好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和合之理。真正的身心健康也是一种阴阳平衡,对死者的追思与对生者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死之哀痛与生之宝贵意义同等重要。只有对生死有了清明的认识,方能更加敬重生命、珍爱青春,尊重长者、关爱新生。这也许正是当今青少年德育急需强化的一项内容。

感恩祭祖与珍爱生命是清明节基本的人文精神内蕴。作为文化传统的清明节还有着更高的道德追求,那就是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清明节的踏青主题似乎并无新意,甚至常常让人误解为是“有闲”一族的一种宴乐休闲之举,或者仅仅是春天的一项户外活动,无法进入道德视野。这与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缺乏“生态”理念有关。实际上,生命的全部意义远非肉胎本身,也绝非抽象的思想精神。自然对于人类而言,从来就不是一个他者,生命从来就是物与我、天地人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构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强化生命意识,将生之意义与死之价值联通起来考察,对当今的年轻人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清明,这个美轮美奂的节日给世人提供了一个上好的德育环境。沐浴着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人们总是会想出各种理由来认真地享受大自然的惠予。历史上留下的清明诗章无不出自清明之心。“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吴惟信《苏堤清即事》)清明之景饱含着对清明春色的热爱和对家乡山河的赞美。“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唐•张继《闾门即事》) 清明的天,清明的景,清明的兴致,清明的情怀,尽在清明时节的流连忘返之中。“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宋•程颢《郊行即事》)能以审美的眼光看待清明,也是在审美人生。“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百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宋• 高翥《清明》)

春光好,春景美,春天里的河山更美丽。一年四季在人生成长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而对人生的全部热情却是从春天开始培养的:太多的良辰美景好人好事都发生在春天里。春天是最为和煦、最为迷人的。懂得热爱自然,懂得从自然中感悟人生,获得智慧,这是中华民族性格能早熟于其他民族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华文化能彪炳千秋愈来愈受人青睐的原因之一。清明的环境催生了清明的生命,清明的道德哺育着清明的心性。因此,清明也是身心和谐的最高境界。

万物清明,人类有了心旷神怡的环境;心性清明,人生有了许许多多的意义;为政清明,国家有了稳定发展的基石;人际清明,世界有了和平共处的环境…… 清明的故事、仪式或活动都只是清明习俗的某种载体。在我国的几大传统节日中,清明是自然与人类、时间与空间、逝者和新生共同的节日。清明节的全部精髓尽在“清明”。后世对清明节的审美选择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积极的道德选择和弘扬。清明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符号。代代相续、生生不息的清明民俗事象,既反映出忠君爱国、奉亲敬老的人伦美德,也隐含着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清明境界和道德规约,还孕育着珍爱生命与关爱自然、立足今生与关注来世等闪烁着辩证色彩的哲学思想和生活理念。传统节日一直是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语境。无论是官是民,也不论是知识精英还是平民百姓,都是传统文化之子。今天,我们不管是对传统节日的道德内涵进行解读,还是对其他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进行梳理,都是一个令国人心旷神怡而又言说不尽的话题。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民俗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研究”(课题编号: DEA080178)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051】

“身心”和谐健康 篇4

1 高校教师工作现状与压力来源

高校原本就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所,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开展与不断深入,给教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更高层次的挑战,在高校教师中产生了较大的震动和不稳定情绪。这必将引起社会、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对教师的关注。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所在学校及教师自身三个方面。

1.1 高等教育发展给教师带来多方面的压力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快速发展的大众教育。各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招生人数连年增加,而高校师资队伍扩大速度跟不上学生数量增加,明显降低了师生比,显著增加了教师工作任务;升学比例不断增长,人们所关注的能否上大学的问题已让位于更高层次的上什么样的高校,攻读什么样的专业的问题了。可见人们对高等教育从较为初级的数量追求发展到现在的甚为强烈的质量追求,这对高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培养目标、教材教法和教学质量等形成巨大冲击。对决定高等教育质量关键因素的高校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新要求,在催促高校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与水平的同时,加大了其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

教育教学思想与观念的“素质化”、“能力化”,办学主体、规模、办学层次与形式的“多样化”, 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途径与目标。教师要有能力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变革状况。一方面要随着教育思想、办学模式、教育技术、教学手段的更新,调整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乐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坚持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在教学中研究,在学习与研究中提高,使自身的学识水平、执教能力、教学方法能处于不断完善与提升的发展状态;在适时调整或转变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同时,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角色转变。这些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学习强度、工作压力、精神负担,加快了其生活节奏。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种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与更新,教师务必尽快提高教育技术素养,而学习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无疑给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带来巨大的学习、提升的难度与压力。

1.2 学校给教师带来的压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与变更的关键时期,许多高校正在或将实施定岗定编、高职低聘、定职定薪等绩效挂钩等分配制度改革,要求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既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探索教学方法,还得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如申报各级科学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要做到教育与教学、教研与科研同时兼顾。艰巨的任务会造成教师的脑力与体力、心理与精神以及时间等多方面的双倍付出,导致大部分教师在课余时间里,不是在备课,就是在搞科研。高校教师是各种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本科教学评估、学位点建设、各级重点学科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的主力军与实施者,在教学、科研之外有许多具体事情要亲自动脑动手去做,占用了教师部分时间与空间。特别是可能因多种原因对文件、评估与申报条件要求理解或领会不透,或者由于职能部门管理、服务不到位、或者教师对使用的方法与技术不熟练,导致一些工作多次返工或重做,浪费或占用了教师练习内功的时间,增加了教师烦恼,严重影响教师工作情绪与积极性,进一步加大教师压力。如现在有部分教师特别畏惧担任教研室主任、实验中心负责人,因为教研室或实验室是高校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功能单位,在完成教学任务、科研指标的同时,还得承担许多具体的科室建设性工作,科室负责人不仅要在各方面起带头作用,更要负责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确保各种工作的顺利进行,关心各级教师成长与培养,保证教学质量,其工作压力比一般教师更大,工作更难做。此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教学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校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各高校对教师学历、学识水平要求日益增高,教师不得不挤出大量的时间向更高的学历、更深的学识进取,教师压力随之进一步增加。

1.3 职业特性给教师带来的压力

高校教师既要面对教育、教学工作,又有科技创新、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等多重任务。特别是在现代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与个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行为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渊博的知识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思想与愿望;有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要求;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这种职业要求使教师自身对事业期望值增高,当这些要求转化为教师内在需要与行动后,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甚至使许多教师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曾报道:在教师中有37.5%的人常对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有30 %的人社会适应不良,有情绪问题;有20%的教师需要心理医生特别关心;另有30%的人不易与别人相处。显然,这与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有关。

2 和谐教育教学环境的内涵

和谐的人才要靠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与方法来培养,和谐的高等教育教学环境是指构成高等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在时间、空间以及各事物发展进程中相互协调与统一。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内涵应包含了社会环境的和谐(学校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相适应,)、学校内部环境的和谐(一切以教学、教师与学生的需要、发展为重)、教师和学生个体思想及身心状态的和谐,以及社会、学校与个体三者之间相互协调、适应与和谐。构建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的目的是最终实现社会、集体与个人共同发展与繁荣。

现代高等教育需要探索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措施与方法,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用和谐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学生、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换言之,社会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大环境,学校营造和谐的内部与周边环境,而教师需要在和谐环境中,用和谐教育教学思想去探索和创建和谐的教育教学方法。社会、学校如能为教师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周边环境、和谐的内部环境,以及和谐的管理制度,和谐的工作条件,和谐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教师就会勤学乐教善导,更有利于和谐教育教学方法的产生,教师的压力自然减少;否则教师身心压力过大就无法产生和谐的教育思想与观念,形成和谐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此,关注高校教师,减轻其压力,是营造和谐教育教学环境的有效措施。

3 高校教师身心状态与和谐教育教学环境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学校的两大主体,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主题,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构成高校主旋律。高校教师是一个相对封闭、缺少社会支持的群体,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使他们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改革进程中尤其如此。高校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才的复杂的脑力劳动,既要教学,又要科研,创造性很强,造成了脑力上的高消耗;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工作压力不容易消除。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教师工作压力越大,对教学、科研与学生的负面影响越大,越不利于和谐教育教学环境营造与形成;教师整体素质、学识水平、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精神面貌、工作激情与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在一定程度上,教育改革决定于教师的所作所为。不和谐教育教学因素与环境,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教学态度,增加教师的身心压力、工作压力;教师工作、生活、学习、精神压力的增加,可引发校园内一些不和谐音符产生,影响和谐教育教学环境形成。

4 减轻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策略与方法

面对挑战,逃避不是办法,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才是唯一的出路。要减轻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政府应从宏观的社会体制层面上对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学校应从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教师待遇与分配制度等管理层面上关注、尊重教师、鼓励教师,提高教师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教师应从个人层面勇于接受各方面的挑战,敢于挑战自我、与时俱进,勇于接受学生、同行的挑战,乐于接受学校的监督与科室管理,鼓足干劲,努力学习,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迎接时代变迁、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

4.1 社会体制层面

政府应根据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层次齐、形式多样,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变,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形成与产生,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广泛应用,给高校教师带来各种学习、工作、生活压力,以及教师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素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制定各种政策,改革社会分配方案,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改变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的行业收入不公平现象,缩小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与其付出的差距。虽然高校教师收入相对稳定,但与高校教师为工作所付出的脑力、体力与时间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工资收入、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改善高校教师工作生活环境条件。其次,政府应削减教育管理部门与高校内的行政机构与层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人员配备,提高师生比,适当减轻教师工作负荷。加快高校教师工作评价体系的改革,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并杜绝高校教师的消极心理。呼吁全社会来关心、支持、配合教育改革,营造和谐教育教学环境,从数量与质量上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4.2 学校制度层面

首先,高校应“以人为本”,尊师重教,加强对教师的研究和管理,制定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发教师工作、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校领导不仅要清楚的认识到,教师知识结构更新与角色转变,以及新知识的产生、形成及其发展,这些均与学校的环境、条件、氛围有很强的相关性。因为, 在一个崇尚进取和变革的导向下,创新型人才就会辈出,科技成果才会不断产生,这样学校管理者就能为了本校的发展积极主动的为教师提供更好的环境。同时,学校应承认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尊重其劳动, 并给予正确评价, 加大对教师的投入, 从物质和精神上进行激励。教师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个体间的独立性很强,过于统一、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可能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只有营造一个适合教师个体潜能发展的空间,让教师能够较清楚的看到自身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集体和个人不断创造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反之, 就会抑制教师主观能动性, 造成人才浪费。

其次,高校之间或高校与其他团体之间以及国际国内,也需要围绕如何减轻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构建并完善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良好环境的营造与学校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如领导层对教师工作的鼓励与认可,行政管理部门设置及其服务态度与质量,规章制度与管理措施、工作职责、物质生活条件、人际关系等。具体措施如精简行政或管理机构,削减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闲散人员,减少行政管理人员对教师的压力源及其他问题的敏感性,提高群体支持;建立学术休假制度等,给予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自主权,提供更多职前和职中训练时间与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关注现有教师学识水平、课堂掌控策略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同时,应有计划的引进学历高、素质好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确保各学科要有适当师资(人力资源)储备;把教师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放第一位,职能部门务必树立为教师与学生,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理念,作到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不能用管理或管制甚至是瞎管代替服务。总之,学校的组织管理要做到使教师有得到认可和获得社会支持的心理感受,这无疑是当前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有效举措之一。

4.3 教师要勇于接受各方面的挑战

挑战自我,与时俱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造教育、能力教育必须以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前提和先导。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时时注意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与业务能力。“打铁还须自身硬”,教师若不抛弃已有的陈旧知识,或仍握着老掉牙的讲稿不放,或对教研教改不感趣兴、或对学术研究不闻不问,是不能适应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的。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学识水平、学习能力、教学技能、知识结构以及在学校或教学、科研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必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才能为学生的开拓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

勇于接受学生的挑战。在现代信息社会知识来源广,知识传播快,而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敏捷,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的欲望与能力强,其自学方法与途径多、能力强、速度快。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应胸襟宽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正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教师应乐于从学生那里学到知识、获得能力,比如计算机与网络知识、文体娱乐知识、音乐美术知识等。许多学生的网页制作能力强、水平高,网络知识很丰富,许多知识一点不比教师差,甚至强于教师。总之,师道尊严,唯我独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应勇于接受学生的挑战,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质疑甚至是不成熟的批判,有时,在学生那些看似不十分准确、而独特的评判中,常常蕴含着创新的意识和创造性的火花,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去鼓励、引导,在发挥自身启发学生智慧、挖掘学生潜能作用的同时,调节自身的心态、行为,给自己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勇于接受同行和学校的监督。要想成为一名创新型的教师,必须有促进成长和发展的外部条件,要有一个宽松、良好的发展空间。首先应该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其次要得到学校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取得周围教师的理解和帮助;获得学生的认可;取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因为有时创新教育的思想与做法可能被看作不循常理,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也可能在探索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自己的做法有待改进之处。因此,教师要勇于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不断地提高自己,从而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

总之,高校连年扩招,甚至招生人数翻数番,而高校教师发展相对缓慢,与此同时对教师知识结构、持教能力、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工作量增大的同时,确保并提高工作质量,因此,从数量、质量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加之各高校管理制度、聘任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以及对科研的重视,使教学任务繁重的高校教师必须加大对收入、学历、科研的关注与精力投入,更进一步增加了压力。此外,教师职业的特性以及在职业生涯中形成的进取心、好强心,更易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工作压力。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与工作态度,最终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因此,在逐步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设法为学校、教师、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对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师的工作状态与压力来源,初步探讨了和谐教育教学环境的内涵,及其与高校教师身心状态的关系,提出了关注高校教师、减轻其工作压力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和谐,教育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袁静.试论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2(6):60-62.

[2]张国萍.论改革形势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1):85-86.

[3]林春梅,石林,冯蓓,等.大学教职员工的工作压力与其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5):76-82.

[4]郑淑红.从教育的转型谈高校教师角色的更新[J].莆田学院学报,2004,11(6):29-31.

“身心”和谐健康 篇5

姓名:任燕燕

单位:洛阳市瀍河区东新安街小学 电话:*** 地址:洛阳市瀍河区东新安街48号

浅谈如何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优越的环境使当今的一些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缺乏同情心等不良行为习惯。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要想作好育人工作,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会学生心中有爱、教会学生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教会学生心存感激,从而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我们常常听说一些令人痛心的事:一个16岁的花季少女因为害怕考试服毒自杀了;一个12岁的小学生杀了邻居家的小女孩进了少管所;一个年仅10岁的小学生因为期中考试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离家出走,险些被坏人拐卖等等。心理学家认为凡是出现心理问题者,多半是“小学有苗头,中学现症状,大学出悲剧”。当我们静心审视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不禁发出阵阵地颤栗,作为未来主人的孩子们,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那日渐敏感的心在思考着什么?如果,教育者还一如既往地把目光定格在孩子的分数上,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忽视其潜能的开发,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那么我们给予孩子的将不是理智的爱。因此,我们教育者和家长不可忽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重视加强小学生心灵陶冶和心理塑造。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培养合格人才所必需的一环,现代教

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为了塑造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健全人格。

一、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小学生面临着太多的压力和太少的理解,他们被过早地烙上了社会的印迹,纯朴、天真的心灵被抹上了一层阴影,一方面,他们冷漠、孤僻、自傲、缺乏同情心,一方面他们又自卑、自恋、害怕挫折、缺少毅力。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教育合理,引导妥当,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心理障碍,从而发挥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现今小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心理问题。

(一)自我中心

该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坚信自己的判断,往往不屑考虑别人的意见或做法,对自己不善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五年级某位同学在班中成绩属于中等偏上,有一次讲座一道数学题目,几个同学都不约而同想到了这题的一个简便方法,老师请她讲解,她在讲解后补充了一句:“老师,这题的解法是我先想到的。”同学们在课后指责她居功自傲,可她却说:“没有我,凭你们怎么会想到。”该学生就属于典型的自我中心者,这种自我中心危害很大,它会蒙蔽孩子的双眼,会让孩子无法看得更远,严重者会导致矛盾的恶化,具有攻击性。

(二)自私自利

在现今经济的冲击下,人们更看重实惠和物质利益,这种心态通过家长和社会传媒的作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使一些孩子把享受、金钱放在首位,他们做事从不考虑别人的需要,总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对

手,看到别人有困难,不愿伸手授助,还暗自得意,心里等着看别人的笑话。六年级某位同学平时成绩不错,学习也很用功,可从不愿帮助别人,老师有意安排他和一个成绩一般的孩子同坐,希望在学习上能帮助后进生,可他总是敷衍了事,同学来问他题目,他显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有一次,同学打电话问他索要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复习题,可电话里他很干脆地拒绝了该同学,说他要用。该生的行为,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进步,高度分工的时候不需要人们什么都亲自掌握,现代人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必须学会与人相处,只有从内心深处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这样才能在现代社会更好地生存,像上面的那位同学不愿帮助别人,什么也不愿与别人分享,长此以往将会失去朋友,别人也不愿与他沟通,有什么复习资料自然也不会与他共享,他当然也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缺乏同情心

同情心是保证人与人交往的感情基础。孔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总是感到十分伤感。心理学认为同情是由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所引起的与之一致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它使我们有能力置身于他人境地,与之同哀乐、同甘苦。可我们身边的部分孩子就十分缺乏同情心。六年级的两位同学总是让老师和同学头疼,因为他们总是在别人犯错误被批语的时候幸灾乐祸,体育课上有一女同学在参加跑步时摔了一跤,脸上擦破了一块,同学们都围上去表示安慰,可他们却哈哈大笑,还一个劲地说:“活该”。有一次,在校外看到一位盲人,他们故意引盲人到一个石头较多的地方,害得盲人摔跤,旁边的同学都指责他们,可他俩却笑着跑了。以上两位孩子的行为,我们在气愤之余,更多的是感到悲哀。当今的世界仍存在着太多的苦难,我们的孩子们都不能去感受它,关注它,那么当苦难降临到他们头上时,他们又将如何去承受这一切呢?

(四)脆弱的心理承受力

人的成长是无法离开挫折的,有人说:“没有被拍打的皮球,算不得皮球,没有经过挫折的人生,就不能算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真正走向成熟。”可观察身边的有些孩子,他们在面对挫折和顺心的事时,缺少自我调控的能力,觉得世界都在他眼前塌了,他们那脆弱的心理承受力甚至到了不堪一击的程度。五年级的某位同学一直在班中担任班干部,五年级班委改选,没想到他落选了,他一下子对前途失去信心,成绩直线下降。四年级的某位同学因一次考试成绩下降了许多,挨了老师的批评,逃学在家,经老师、家长多方做工作,才到校上学,可每次考试,他都如临大敌总觉得头痛。以上的几位同学,缺乏耐挫折力,在他们的过去有了太多的一帆风顺,一旦遇上磨难,哪怕是极其细小的事,也变得手足无措。这样的孩子又怎么指望他们将来搏击风浪呢?

二、作为教育者面对孩子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该如何处置呢?我们在分析了以上的几种心理问题后,将不得不慎重考虑其解决方法,虽说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应是浅层性的,但处理不妥当将会造成心理障碍。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认为应教会学生以下几点,这样才能

有效地构筑学生健康的心理防线。

(一)教会学生心中有爱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世界失去了爱,那将是一片灰色,有一首歌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爱就是宽容、理解、关心。学会爱人,就不会以自我的好恶来评判这世间的一切。教师可组织学生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用自己的真情去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乃至陌生人。

(二)教会学生心存感激

现在的孩子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缺少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心存感激,告诉他们,你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对你好,也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好当作理所当然。学会感谢别人,每当别人帮助自己,无论大事小事,都尽量开口,说声“谢谢”,要对别人的帮助作善意的回报和感激。要学生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哺育之恩,就会常怀孝心,常行孝道;感谢自然的恩赐,就会关爱自然,爱护环境;感谢社会的关爱,就会常怀仁爱之心,慈悲之心;感谢别人的鞭策,是他磨练了你的意志,觉醒了你的自尊,促使你奋发向上而有所作为„„只有这样,具有极强可塑性的学生才能“心会跟爱一起走”,并以爱心来回报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

(三)教会学生坦然面对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充满着挫折和困惑。至于能不能摆脱挫折和困惑,就要看你是如何做自己的主人了。当遇

到挫折和困惑时,不应该选择逃避,应该奋起直追。失败与挫折就像弹簧一样,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所以,亲爱的同学们,在挫折面前千万别低头。我们要坚信:虽然现在还是黯淡无光,但是那只是被乌云遮住了。一旦拨开乌云,必定光芒四射。教师应组织学生参加远足、军训等专题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坦然面对困难,同时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学会乐观大度。

参考文献:

身心和谐才是硬道理 篇6

那天,我看到一则小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1560年,瑞士钟表匠人塔·布克来到埃及,在游历金字塔时,他作出这种断言:金字塔的建造者,不是奴隶,而应该是一批快乐的自由人!塔·布克是第一个得出这种判断的人。埃及国家博物馆馆长多玛斯通过查阅塔·布克的相关资料发现,塔·布克是从自己制作钟表的经历中,得出这个结论的。

塔·布克原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徒。1536年,他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而被捕入狱。由于他是一位钟表制作大师,入狱后就被安排去做钟表。在那个失去自由的地方,塔·布克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高压手段,都不能使自己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可是,入狱前的情形却不是这样。那时,他在自己的作坊里,制作出的钟表日误差低于1/100秒。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起初,塔·布克把它归结为制造环境的恶劣。后来,他越狱逃往日内瓦,重操旧业,这才发现——真正影响钟表准确度的不是环境,而是制作钟表时的心情。由此,塔·布克推论:金字塔的建设者应该是自由人。金字塔,这么巨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难以想象,一群行为懈怠、怀着对抗情绪的人,能将金字塔巨石的衔接之处,建造得如此精密——连一根刀片都插不进去。塔·布克的推论源于他对自己制作钟表的认识。

塔·布克的推论是否正确暂且不论,我要说的是:一个人成绩的取得是与这个人创造成绩时的心态紧密相连的。这就好比塔·布克在狱中做不出精确的钟表,而回到自由的作坊,他制作的钟表精确无比是一个道理。

那么,我们呢?初三这个阶段正是“创造成绩”的紧要关头,如果没有舒畅的心情,没有和谐的环境,那我们想要的最佳结果从何而来呢?有的同学在读死书;有的同学和父母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因为不喜欢某一科老师放弃这门功课;有的同学因早恋乱了阵脚……如果是这样,“和谐”这两个字就与你无关,在中考之前,你就一定会处在手忙脚乱之中。

想办法给自己创造出一份“和谐”吧!

不要给中考前的自己“上弦”。有的同学,甚至是有的班级,特别喜欢用倒计时的方法提醒大家时间紧迫,务必努力。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好处,可能会使一些同学产生“时不我待”的感觉,进而奋发向上;而这种方法同样有它的害处,让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产生恐慌——我完了,什么都不是!所以,假如你的基础不是很好,一定不要采取倒计时的方式鞭策自己。在这种压力之下,只能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你永远与“日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无缘。你该做的是:放松心情,把基础知识掌握牢。

要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越是临近中考,有些同学和父母的关系就越是紧张。父母整天唠叨,你又急于反抗,结果全家人都没有好日子过,一个“火星”家里就能发生一场“大爆炸”。这样的环境能让你努力学习吗?找适当的机会和父母好好谈谈,说说你中考的准备、努力的方向;说说父母怎样教导自己效果最好……哪怕父母无法理解你、配合你也没关系。练一练“忍”功吧,不和父母较劲也就是不和自己的不良心态较劲,因为你知道制作“日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与良好的心态关系密切。

要与老师和谐相处。中考前的复习阶段,老师也会产生不良情绪,因为,你所承受的压力老师也正在承受。很可能,老师未经考虑说话伤害了你;老师情急之中批评错了人……这时候,只要你想想自己的压力就能明白老师的感受,不必和老师闹别扭。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去向老师请教,聪明的孩子一定会发现,此时此刻,老师对你的问题一定给予详尽的解答。因为,只要老师知道你正在努力,他的心情就能轻松一点点。

王阳明身心和谐论探析 篇7

一、身与心的关系

在身心关系中, 身是指人的躯体、生理、肉体, 心是指人的心理、意识及精神, 身心关系实际上就是指身体和心理、心理和意识及肉体与精神的关系。从生存的本体论上来讲, 身心关系就是存在与意识、物质与精神、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即主体之间和内外之间的关系。

人作为社会个体的人来说, 在其身上存在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性有相同的性质, 是人的兽性的一面;人的社会属性是其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超越于动物性的属性, 是人性的一面。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在于其具有不同于动物性的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人类社会及人性的发展过程就是人性不断改造和扬弃兽性的过程, 这种改造和扬弃是将人的兽性导入人性化的轨道, 使人性得到进化和升华, 这实质上就是身心和谐的过程。

心物之间、身心之间是有机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 强调整体的平衡与和谐, 而身心和谐是所有事物和谐的核心。

二、王阳明身心和谐论

(一) “心即理”———身心和谐的基石

王阳明34岁时, 因为冒犯当权宦官刘瑾, 被贬到贵州龙场驿为驿丞。经过一番大彻大悟之后, 他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不假外求。之后, 他提出了自己的心学命题“心即理”:“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 心外之理乎?”[1]王阳明认为, “宇宙的本原是一个精神性的理, 这个理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 ‘心即理’。”心是宇宙的本原, 是“天下之大本”, 天地万物都不过是心的发用流行而已。他还认为, 心又是人类感觉行为的本原, 心是一切道、理的总源泉。

阳明心学不仅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 而且突出了身心和谐中心的主宰作用。因为心的主宰作用体现了人的心即人的思维、意识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心外无物”即“意外无物”表明了人的活动的自觉性、目的性, 心之所发便是思维和意识, 也就是人的实践、认识活动的目的、意图。这个思维和意识便是人的主体意识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与动物在心理上的区别。人有了这种主体意识, 就可以成为天地的主人, 就可以认识万事万物之理, 在认知“天理”的过程中, 不断完善和改造自己的思维和意识, 达到身心和谐的完美境界。“心即理”是人类身心和谐的基石。“心即理”是阳明心学体系的基础, 也是阳明心学身心和谐论的基础。“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弊, 即是天理, 不须外面添一分……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1]这里的理是指人类区别于动物而具有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原则, 它们是天理的具体表现。而人要做到身心和谐, 就必须具有这种道德意识, 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特征。人只有具有这种经过与外物接触与考验并得到提升的意识, 才能明辨是非, 走向身心和谐。

简言之, 在阳明心学体系里, 心即理、心即性、心外无理、心等于理。此“理”是根植于人的心灵世界, 心灵世界就是“理”的世界。人的内心不仅有绝对的自由意志, 而且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的内心的“理”或尺度是经过不断扬弃和升华的, 这个“理”为人的身心和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致良知”———身心和谐的核心

王阳明在提出并论述了“心即理、心即性”的身心观之后, 进一步对人心, 即身心怎样达到和谐进行了探讨, 认为心的具体内容表现为“良知”, 即人生而具有的良知良能, 进而提出了“致良知”论。

王阳明认为, 人的生命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川流不止, 就在于人的心中有良知, 良知是生命的源泉, 如果丧失了良知, 人也就成了徒有人形的禽兽。以良知为核心, 天、地、人物、我之间, 万物一体, 一体同善。“致良知”论是王阳明用来概括他的全部伦理学说并被他看成是人生实践的最大意义和价值, 也是王阳明身心和谐论的核心意义。

“良知”就是“是非之心”。良知不是今天意义上的任何一种知识, 而是天赋的知是知非、知言知意之心。王阳明把良知扩充为一种贯穿万事万物的普遍原则:“人的良知, 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 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 天地无人的良知, 亦不可为天地矣。”[2]这良知, 无所不在, 无所不包。这良知不在心外, 而是存于心、存于性。”“良知者, 心之本体。”[3]换言之, 良知是一种意识、意念, 天地万物及一切人事, 都是良知的发用流行, 良知是心的本体, 良知就是天理, 就是世界的本原。“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 故良知即是天理。”[3]王阳明把人的主观意识看成宇宙本体, 强调人在社会实践和自我价值实现中的重要作用, 即人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和实现自我价值逐步走向身心的健康与和谐。

依王阳明之见, 致良知即是依良心而行、存善去恶、存天理去人欲, 留存知是知非、知善知恶之心。听从良心做事的人, 私欲会越来越小, 最后私欲被清除得干干净净。这样, 人就变成一个完全的人, 一个“与日月合其明”, “与天地合其德”的人, 即儒家说的圣人。这即是身与心的和谐。

既然良知就在自己心中, 则求理不过是使心中的良知复原、显现, 祛除一切物欲杂念, 存留正气。为此, 王阳明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口号。他认为, 人之所以有圣愚之分, 在于良知受到了障蔽。普通人只要切切实实去欲存理、复明良知, 思想境界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亦可以成为圣人。王阳明认为:“人若复得他 (指良知) 完完全全, 无少亏欠, 自觉手舞足蹈, 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2]恢复人固有的真、善、美的一面, 加强道德修养, 走向人应有的愉悦和和谐状态。

王阳明认为要达到身心和谐, “致良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人得到良知本体后, 依旧需要致良知。人只有不断接受后天的教育和知识, 才能使心中固有的天理复明。只有在此磨练过程中, 人才能辨善去恶、去伪存真, 使身心受到锤炼并得到真知灼见, 从而进入身心和谐的状态。

(三) “知行合一”——身心和谐的实践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身心和谐实践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知行合一”是阳明学身心和谐论的一个基本原则, 也是阳明学身心和谐论的实践观。王阳明认为所谓知, 就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所谓行, 就是去恶正心, 恢复良知, 二者密不可分, 统一于良知本体。为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身心和谐的实践观。这一过程是人自身进入和谐状态的又一重要过程。

“知”和“行”主要是就伦理道德而言。“知”是知善知恶, 即人们对美好事物及观念的认识;“行”是去恶存善, 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行为。知中有行, 行中有知, 即人们在实现身心和谐的过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 二者是不可分的, 是并进的。如果重行不重知, 就会使人进入“冥行妄作”, 即缺乏遵守社会道德的身心状态。如果只重知不重行, 就会“悬空去思索”, 所想和所做就没有根据、没有实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原则强调了人的身心活动从意念、动机的萌发到付诸实践的过程及至完成, 是一个整体的统一的过程, 是身心和谐的完整而统一的世界。知行本为一体, 要达到身心的和谐和统一就必须在知行的一体中实践, 以回复到本真的和谐状态。

简言之, 阳明学身心和谐论的“知行合一”实践观是人做到身心和谐的自身修炼过程。在此过程中, 人的自身修养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条件的约束, 而是通过自身内在的要求和潜能与外部影响相互交流的过程, 是使社会的理想融合于人的主体意识, 并转化为人格内在要素的过程。

三、身心和谐论的价值和意义

当今社会, 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信仰缺失、道德伦丧, 违规犯罪现象严重。许多人身心失调, 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造成了心理扭曲、人格分裂等心理疾病。既破坏了个人及家庭的幸福, 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宁。今天的人们如何安身立命, 培育起崇高的精神信仰, 王阳明的身心和谐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阳明学的身心和谐论把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 对外在于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对内在于调整人的情欲理性、恶念和善意的矛盾。“致良知”即使心理得到净化和恢复来调节人自身的矛盾, 弃伪存真, 进入“实诚、至善、自得”的境界, 使人的身心进入愉悦而忘我的和谐状态。因此, 提升人的意识性或精神性的存在, 使人的物性和灵性、外在和内在、身与心复归于和谐, 这在科技至上、物质欲望极度膨胀、人的本质陷于异化处境的今天, 显得尤为重要。王阳明身心和谐观的意义还在于他对于人类本性良知的理解和善待, 即人类的本性良知存在于人的身心和谐, 这是阳明学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他的身心和谐论的魅力, 均来自于人的本心良知的恢复与升华。

王阳明身心和谐论不仅是哲学、是宇宙观, 而且是人生观, 是人生的境界哲学。它阐明了身与心的关系, 阐明了人自身达到和谐状态的过程和手段。它是人类追求身心和谐的至善至美的理论。不论在过去、现在和以后, 它对我们的社会和人生都同样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摘要:王阳明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为基础, 阐明身与心的和谐关系。其身心和谐论的核心在于存天理、去人欲、存善去恶, 恢复人的本体良知, 扩充人的现存良知, 以达到身与心的和谐。

关键词:王阳明,身心和谐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王守仁, 著, 施邦曜, 辑评.传习一[G]//阳明先生集要.北京:中华书局, 2008.

[2]王守仁, 著, 施邦曜, 辑评.传习三[G]//阳明先生集要.北京:中华书局, 2008.

“身心”和谐健康 篇8

一、场地布置做到舒适与安全并重,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舒适、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直接影响着幼儿户外活动的顺利开展与户外活动的教学效果;因此, 我们要因地制宜地设置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户外环境。譬如, 园中应该尽量做到绿化到位, 应多设置草地, 设计林中小道;有条件的还可以开辟种植园地、饲养角、沙池、水池等, 让幼儿在户外的观察、欣赏中拥抱大自然, 受到美的熏陶。再如, 要合理放置大型的活动器械, 如蹦蹦床、滑滑梯、平衡木、钻爬毛毛虫等, 使户外活动场地变成立体的, 多层次的, 多视角的“教科书”, 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让幼儿在玩中锻炼身体, 快乐成长。

有了良好的户外活动场地, 幼儿们就能舒适地进行户外活动。但活动过程中, 教师就得注意幼儿的活动安全, 教师要对幼儿的活动范围、场地设施及玩具做到心中有数, 清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在每一次的活动之前都得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与教育,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活动之中, 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与变化, 及时调节活动频率, 及时纠正幼儿的危险动作, 杜绝意外事情的发生。活动之后再进行总结, 巩固深化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精选活动内容与优化活动器材相结合, 提高幼儿创新的能力

适合幼儿户外活动的项目非常多。哪一个年龄的幼儿适合哪种活动?有哪些适合本班小朋友的活动?这种活动能给幼儿带来什么益处?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有了深入的研究才能对本班幼儿的户外活动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高效地指导户外活动, 让幼儿随着户外活动身心也得到和谐发展, 从而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在组织户外活动时, 要发展幼儿的各种运动能力, 要满足他们玩的内在需求, 在一些传统的跑、钻、爬、跳、攀的技能上, 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改进了一些玩法, 如利用“玩竹马”来提高幼儿的跳跃奔跑活动的能力, 增强了各部分的运动;如利用“跳房子”“弹球”等游戏, 发展幼儿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能力等等。

成功的户外活动离不开它的物质基础———活动器械。幼儿户外活动的器械需求量比较大, 在活动器械的制作上不仅需要老师的智慧, 也需要家长的鼎力支持, 可谓是各尽所能、各显神通。制作活动器械的材料应选择一些没有棱角, 不会对幼儿造成伤害的材料, 如各种各样的包装纸箱、各种饮料瓶、各种碎布, 海绵、蛋糕盒、挂历纸等等, 这样既环保又安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自由选择活动器材, 自由享受玩耍的乐趣, 在玩的过程中幼儿就会自主参与、认真思考, 不知不觉就会玩出创新意识出来。

三、创设童真情境,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兴趣是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基石, 有了浓厚的兴趣, 幼儿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 才能促进幼儿自主发展。那么, 怎样才能调动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呢?在户外体育活动中, 有童真童趣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 它迎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 能够高效地激发幼儿的积极探索和主动参与的兴趣与愿望。如, 一到冬天孩子们都不太爱参与户外活动, 一个个的缩头缩脚的, 于是我创设一些有童真童趣的师生互动游戏, 游戏中老师带上头饰扮演大灰太狼, 另一名老师扮演羊村长, 孩子们扮演乖巧可爱的小羊, 把幼儿带入到狼羊大战之中, 孩子们又跑又跳, 全部动起来, 一跑一跳, 身子就暖和起来。又如, 我抓住孩子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一特点, 经常来一些模仿小动物动作的户外活动。在学乌龟爬这一户外活动中, 一些动作技能对幼儿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 且极具挑战性, 但是孩子们凭借着对乌龟的喜爱都能自始至终投入到扮演角色之中, 而且在模仿乌龟进行相关动作的练习而不觉疲惫、不畏困难, 很好地达到活动目标, 并始终处于愉快的情绪体验中。

四、多种活动交替进行, 让幼儿永葆参与户外活动活力

户外活动大部分是以体育游戏活动为主。但是, 幼儿对每一项游戏活动的专注时间不能太长, 玩一会儿就会觉得不新鲜, 不好玩;所以教师要尽量把多种游戏穿插进行。在多种游戏活动交替进行之中, 孩子们才能百玩不厌, 才能保持对户外活动的持久兴趣。如, 在玩绳子游戏时, 我先让孩子们把绳子的两头连接起来拉成长方形, 一会把它当作火车厢, 进行火车奔跑游戏, 一会儿把它当作独木桥放在中间走, 也把它当作小沟练习跨跃, 还把它摆成圆形玩跳圈游戏。这样多种玩法交替进行, 孩子们百玩不厌, 既提高了玩具的使用率, 又培养了的创造能力。又如在配乐游戏中, 放一段“鸟飞”律动曲, 孩子们就如轻盈的小鸟翩翩起舞;放一曲“进行曲”, 孩子们就如解放军雄赳赳、气昂昂;放一段“荷塘夜色”, 孩子们, 有的如鱼游动, 有的如青蛙跳跃……伴随着音乐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很好的发展。

“身心”和谐健康 篇9

一、营造个性化班级环境, 让幼儿争做环境的主人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 班级环境是孩子每天都看得到摸得到的“隐性课程”。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只有科学地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 才能让幼儿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尤其是小班幼儿, 这对他们非常重要。小班时期是形成各种常规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的幼儿依恋情绪强烈, 我们更要营造与家庭相似的环境, 通过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直观的综合教育, 帮助幼儿感受快乐和成功, 得到情感的体验和智慧的启迪, 以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形成良好的班级常规, 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们十分注重班级的环境营造工作根据学期计划认真做好每一次相关主题的环境布置, 如在小班新生入园后, 我们布置“我的新家”, 请幼儿把自己最喜欢的照片拿来贴在主题墙上, 让幼儿直接感受主题内容。随着教学主题的变化, 不断更换环境内容, 丰富环境创设。在创设的过程中, 让幼儿充分参与, 请幼儿和家长帮忙收集材料, 并随着活动的进展逐步布置自己的学习成果或作品, 让每一位幼儿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和场所。环境营造给了幼儿探索、展示、交流的平台, 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幼儿积极置身环境中, 成为环境的主人, 而且主题环境不断得到充实, 真正发挥了环境的教育价值。

二、师生共同制定班级规则, 培养幼儿自觉遵守的习惯

一个良好的班级常规能彰显一个班级的班风班貌, 在幼儿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中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规则秩序更有益于班级活动的管理和师生互动。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往往是幼儿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做什么, 教师的期望与要求是什么。教师应与幼儿共同讨论:什么行为是大家接受和赞赏的, 什么行为是不受大家欢迎, 应该被禁止的, 违反规定的结果将会如何, 等等。在日常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采用儿歌、小 游戏、音乐 帮助幼儿 养成常规 , 如上下课 采用听音乐、搬小椅子入座或离场, 整齐且有序, 让优美而有节奏的音乐成为一个讯号, 使幼儿快速做好准备工作;在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让个别幼儿做小老师, 带领幼儿念一些儿歌和做些手指小游戏, 让幼儿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 进入下一环节的活动。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 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强的独立需要, 订立的班规项目不能太多, 因为太多的规则会让幼儿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或无所适从, 收不到良好效果在执行过程中, 教师要有不放弃、不妥协的管理信条, 本着公平、守信、多鼓励、少处罚的原则, 培养幼儿自觉遵守集体规则的习惯, 确保班级常规管理井然有序, 班级每位孩子都朝着良好方向发展。

三、配班教师以诚相待, 营造和谐氛围

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级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补位, 努力为幼儿营造和谐温馨、生机勃勃的学习生活环境。

首先, 在工作中要善于换位思考, 相互理解、体谅, 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人着想, 一切以工作为重。在常规培养和教育活动中, 保持教育一致性, 坚持正面教育。每个老师都自有一套教育方法, 在要求上必须一致, 特别是幼儿的常规, 不能几个老师几种要求, 也不能一个紧一个松, 以免孩子形成两面性, 不能养成习惯。其次, 教师间多沟通、多交流。对于班级孩子的表现, 是进步了, 还是落后了? 孩子最近有什么反常表现? 应该采用什么方法鼓励他们? 某某的性格如何? 及时与任课老师沟通, 交流意见和看法。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师间信息的交流, 还融洽了教师关系, 有利于幼儿教育。对于幼儿园要组织什么活动或临时布置的工作, 老师群策群力, 共同商量具体措施, 取得一致意见后分工合作尽力完成, 这样就会营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最后, 教师间必须和睦相处、精诚合作、取长补短, 才能拧成一股绳, 形成有效的班级管理力量。教师间共同分享、互相观摩的时间较多, 在分享、观摩的过程中, 在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下大胆发表见解, 通过不断互评, 不断自我反思与总结, 吸收他人好的经验, 转化为比较适合自己的教育理念, 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个人专业水平提高了, 班级教育质量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众人拾柴火焰高, 合作是幼儿园教师的必备素质。两个人在各方面能努力做到配合默契, 各取所长, 教师间的合作才有效, 教师工作才会轻松愉悦, 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身心”和谐健康 篇10

一、游戏材料应适应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知识经验不同, 教师在选择、投放、变换游戏材料时, 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

(一)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 其活动受外界刺激的直接影响, 随意性较强, 因而对周围成人活动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此阶段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很强, 其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 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受到环境中具体事物的制约, 在活动中缺乏明确的目的。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思维离不开具体的游戏材料, 离不开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

(二)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与小班幼儿相比, 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 认知范围扩大, 其想象逐渐变得活跃而丰富。尽管幼儿主动选择的角色是有限的, 但选择角色后能简单地设计游戏情节, 把某个角色的几个不同的活动 (或动作) 排列起来, 使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由此可见, 教师需要适当丰富幼儿游戏的连贯性材料, 使幼儿能够积极连贯地开展游戏, 为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打下基础。

(三)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大班幼儿随着对社会认识的扩展和加深, 直接经验不断丰富, 想象变得更加活跃。在有主题的角色游戏中, 伴随着游戏情节的逐渐展开, 材料本身就能够增强幼儿游戏的欲望。

二、游戏材料应具有动态性

(一) 材料的流动性。

幼儿游戏材料要以幼儿的实验为基础, 具有可变性。随着幼儿经验的不断丰富, 游戏材料也要相应地变化。适当变化游戏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如, 同在一娃娃家, 一家有电话, 一家有篮子, 一家有茶杯。这样, 一家若也想有其他家的东西, 就必须想办法:寻找代替物;自己制作;到别家去“借”;去超市购买。这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也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

(二) 材料的可变性。

如, 废旧的笔管可做“理发店”的烫发卷筒, “商店”将其和油泥结合制成许多飞机、帆船等当玩具卖, “饮食店”则当做吸管给客人使用。材料具有可变化性, 能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三、幼儿园区角游戏的创设原则

(一) 尊重幼儿的个性, 利用丰富的物质材料。

1. 及时更换陈旧材料, 激发幼儿操作材料的兴趣。

游戏材料玩久了, 幼儿就会失去应有的兴趣, 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幼儿活动效率。因此我们常常观察幼儿的活动, 发现哪种材料幼儿已经失去兴趣, 就及时更换。有时也会给它换个位置, 或采取过一段时间再提供的方式培养孩子操作兴趣。采用这一方式效果很好, 幼儿又会产生新的兴趣。

2. 资源共享, 引导幼儿共同分享材料。

每个孩子在家里都拥有一些自己喜爱的玩具、材料, 如:拼图、图书、智力魔方、棋类玩具等, 可能有些玩具已经放置太久而不再关注, 于是我们发动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带来和大家分享, 大大丰富了游戏材料。如, 有的小朋友带来的拼图、图书成了热门玩具。

(二) 尊重幼儿的个性, 营造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 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情绪情感、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游戏活动中, 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入手, 为幼儿营造宽松、安全、融洽、和谐、没有压力的精神环境, 使幼儿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动力。教师做幼儿的大朋友, 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通过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 采用有效的手段。如:鼓励的目光、关切的问候、轻柔的抚摸、不厌其烦的启发引导, 与幼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鼓励幼儿坚持活动。关注个别差异, 尊重幼儿的自尊, 接纳幼儿的个性。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困难时, 给予支持与鼓励, 使其坚持活动, 给予必要的指导, 助其完成活动, 获得成功的体验。幼儿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奋发向上, 有自豪感, 精神上获得愉悦, 才能形成“独立、自信、合作、创新”的个性。

2. 形成和谐的同伴关系。

彼此相容、纯洁友爱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摇篮。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大方地与同伴交流, 初步形成谦让、友爱、助人、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 学会文明的交往方式。注重给幼儿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相互接触、相互交流, 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交往与合作, 共同完成任务, 体验合作的乐趣;游戏为幼儿创造了关心他人、文明交往的机会与条件, 发展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身心”和谐健康 篇11

1.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年龄差异选择相应的体育活动

由于年龄差异的原因,幼儿的心理和身心的发展也存在差异,从而他们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也不同。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年龄的差异,制订不同的计划,形成多种多样的教育模式,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1.1根据意识形态的不同分类

年纪较小的小班幼儿由于意识形态还未形成,所以还不具备很强的集体意识,他们的活动模式还仅限于独自进行,竞争意识很模糊,不适宜参加小组活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中班、大班的年纪,幼儿的意识形态逐渐形成,他们逐渐产生了对集体合作、小组合作活动的需求,也逐渐形成了最初的竞争意识,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幼儿便适宜参加小组活动,从而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促进竞争观念的形成,促进身心的发展。

1.2根据运动能力的不同分类

由于小班的幼儿年纪过小,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还较为薄弱,所以应该培养他们的基本运动能力。随着年纪的增长,到了中班、大班年级的幼儿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方面都逐渐有所提升,随之,他们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喜欢展现自身技能,和自身体能,爱好有一定技巧和需要一定身体能力的体育活动。

1.3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分类

越小的孩子越富有童心,越具有童真童趣。所以小班、中班的幼儿大多数属于主观的形象思维,富有童话色彩、具有童话人物的活动模式更适合他们。而随着年龄增长,到了大班年级的幼儿具有了一定的责任意识,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抽象思维。他们对个性和责任感的需求更加强烈,所以角色扮演,例如小士兵更适合他们。

2.通过基本运动,增强幼儿体制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幼儿人才,体育活动便成为重中之重,它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茁壮成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通过下列体育锻炼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显著的提升。

2.1组织丰富多彩的晨练活动

运用早操和器械活动,使幼儿的基本运动得以指导。要为幼儿的晨练提供较好的物质环境。让幼儿通过器械进行跑、跳、攀、爬的训练,使幼儿的身体得到锻炼,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而早操,可以使幼儿精神焕发,以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开始自己新的一天。

2.2体育活动安排要注意动作的协调发展

课程安排一定要统筹兼顾,使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得以提高。要使各项游戏合理展开,让幼儿在进行各项游戏中,身心得到发展,使其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3.开展体育活动,增进幼儿全面发展

3.1使幼儿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得到提升

通过一系列设置障碍的游戏,使幼儿锻炼自身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用游戏的形式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培养幼儿形成乐观向上,越挫越勇的性格。

3.2使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升

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幼儿克服困难和挫折,并且遵守活动的规则,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所以这个复杂的过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幼儿逐渐形成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例如《绕圈接力》、《三人两足》等,来培养幼儿在集体中的协作能力,在增进幼儿的集体合作能力的同时也逐渐培养了幼儿的竞争意识。

4.合理调控运动过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4.1少讲多练,达到运动密度的平衡

在一个活动的时间段,教师应该做到少讲多练,尤其是对中班、大班的孩子,主要采取引导的方法进行教育,使幼儿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来,亲自去体会和感受体育运动对自己身心健康和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在保证幼儿快乐的基础上展开密度平衡的体育运动。

4.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科学安排运动量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生理机能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体育活动,使其体育活动的运动量呈抛物线状。应该采取由难到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幼儿的体育活动运动量进行合理的调控。对大强度的训练进行严格的控制,要注意不要让幼儿承受高强度连续性的训练。

5.实行多样化教育,引起幼儿的兴趣

5.1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

除了课堂上的体育活动,还可以组织幼儿参加户外的体育活动,例如一些亲子活动。可以让幼儿与他们的父母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在锻炼身体和增进幼儿身心发育的同时,还可以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户外的体育活动还可以拓宽幼儿的视野,使幼儿受到大自然的熏陶,更好地协调幼儿身心的发育。

5.2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体育活动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完成体育活动,让幼儿通过模仿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角色扮演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给幼儿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氛围,引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快乐的情绪下完成体育锻炼,由最初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6.结语

体育运动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增强幼儿的体质,使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成长。它的开展,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亲力亲为。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展开各种模式的幼儿体育运动,从而使幼儿能够形成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从而拥有一个更为高品质的生活。

“身心”和谐健康 篇12

关键词:德育,高职生,身心和谐,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群体, 其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特殊性, 与普通大学生有所不同。因此, 关爱高职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需要从特殊的德育出发, 与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相结合, 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为青年。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身心发展问题

考生经过高考后, 依据考试分数的高低被分入不同层次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进行学习, 就此划分了本科生与高职生的分水岭。由于社会公众和家长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低层次教育, 所以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着一定偏见。高职生成为了职业院校学生的代称, 他们作为大学生群体, 又不等于普通大学生, 因此高职生在身心发展问题方面具有特殊性。

( 一) 自卑性

大部分考生都是由于高考失利, “被选择”进入不被社会和家长普遍认可的职业院校。可以说, 他们是身负自卑感进入职业院校的校园的。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和家长的不看好, 造成高职生挫败的心理阴影。与其他考上普通高校学生相比, 他们缺乏自我认同感和认可感, 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认为自己学历低人一等, 具有很大的失落感和自卑感。

( 二) 茫然性

高职生进入职业院校后, 部分学生会产生对学校不满意或者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等现象, 认为所学是没有价值的, 加之家长对孩子的原有期望值降低, 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渐渐松懈, 开始消极地应付日子, 不思进取, 无所事事。此外, 社会在招聘时盲目地抬高学历门槛, 使学历上处于劣势的高职生没有更多的面试机会, 就业很不乐观。这些造成高职生面对未来的职业发展, 没有信心, 缺少希望, 感到很茫然。

( 三) 不适性

高职生在处理师生关系、异性关系和同学关系等人际关系上表现出不适性。大学校园是集体生活的地方, 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风俗习惯的同学聚集在一起生活,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难免会遇到人际矛盾, 处理的不好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业生活。一些学生由于性格方面原因, 对人际交往比较惧怕, 缺乏社交方面的技巧知识, 无法真实表达自己, 也不能很好地与人交流, 陷入人际交往矛盾的困境。还有的学生, 个性和品质不良, 不容易被他人接受和悦纳, 无法与家长和老师、同学和谐相处, 在人际方面感到不适性。

二、高职生实现身心和谐发展的路径

( 一) 更新德育理念

首先, 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趋势, 更新职业教育的观念。全国人大代表沈琪芳说: “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 它不是一个层次。我们一直有个偏颇的误区, 总觉得职业教育是低的层次, 是生产一线的社会制造业的方向, 其实是人才培养的一种类型。”只有当我们社会真正从教育公平、教育发展的角度去认识职业教育, 才能有利于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

其次, 学校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 还要更新德育理念。我们要摒弃旧的德育教育方式, 如灌输教育、单向教育、客体教育等。要践行新的德育教育, 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渗透教育、互动教育、爱心教育等, 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 自主地进行自我德育教育, 把德育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 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作为高职生从入学之初, 就已存在一定的身心发展问题, 因此作为教师, 不要以普通大学生的标准来衡量高职生的优劣, 而应该从其自身实际出发, 找寻学生问题的根源,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 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帮助学生。

( 二) 注重德育实践

高等职业院校属于职业教育, 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为导向的, 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不同的。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社会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 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因此, 教师在围绕教学重点授课的同时, 应注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形势政策课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 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 不浮于理论层面, 能够真正应用于技能岗位。与此同时, 无论是作为班主任、辅导员还是教师, 在生活中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 多与学生勤沟通、勤交流, 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及时为学生做好心理疏导, 追踪学生的心理异常情况, 根据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持续、有耐心地进行开导。

( 三) 拓宽德育途径

学校在加强第一课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等德育教学课程的同时, 要积极拓宽德育的渠道, 积极发挥第二、第三课堂的作用。例如举办大学生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大赛、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 组织大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体活动等, 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积极进取、团结协作、乐于助人、敬业奉献等意识。此外, 学校还要重视网络媒介的作用, 以学校建立的微信、QQ群等作为主要阵地, 搭建学生与学校之间交流的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媒体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参与第三课堂活动的热情, 扩大第三课堂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更好地发挥第三课堂活动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徐隽.从问题视角看高职德育[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4) :79-80.

上一篇:高校思修课下一篇:军事法律顾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