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艺术

2024-06-08

采撷艺术(精选6篇)

采撷艺术 篇1

摘要:课堂精华的采撷是一种艺术, 是一种将重点知识与学生学习联系起来的教学方法, 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 同时也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为此, 本文对高中数学课堂精华的采撷艺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采撷艺术,知识精华

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衡量新时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把“标尺”, 而学生的表现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又构成了这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此, 从教师理念看课堂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有很多, 但归根结底应当以生为本。高中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 随着少年的思维渐渐隐退, 个性与性格逐渐形成, 他们对待事物也有了较为客观的见解, 对诸如游戏、手工活动等课堂组织形式已缺乏兴趣。因此,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要创新思路, 优化课堂, 以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构建高效课堂。对此, 本文基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探讨了课堂精华的采撷艺术, 旨在为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提供建议和参考, 并为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作出努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 撷取精华方案

哈尔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组织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 因此, 可以说问题是学生思维的重要导向。在高中数学的教材中, 有很多可供教师进行问题设计的素材, 而高中生自身存在的认知水平与求知心理之间的差异与冲突, 也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计解题方案、引领学生采撷精华的“关键点”。当学生在历经对问题的讨论、交流、思考、采撷和解决的全过程时, 他们的思维无疑会在体验中不断飞跃, 数学课堂也不再是沉寂的“一潭死水”, 而是富有生命、富有活力的动感新课堂。

例如“坐标平移”一课, 笔者在课堂上创设了如下情境:一名学生的课桌坏了, 他想请另一位同学帮他修好, 但是, 这位同学与他的距离较远, 那么, 这名学生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他把课桌修好呢?在这样的情境下, 学生们通过思考和讨论, 很快列出了三个方案:一是将课桌移到这名同学的面前进行修理;二是让这名同学走到他的课桌前进行修理;三是将课桌与学生同时移动到教室外面进行修理。进而, 应如何选择方案?三个方案中哪一个是最优方案呢?最后通过学生们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第二种方案更加实用和简便。此时, 笔者抓住这一契机, 引出学习内容“坐标平移”, 并告诉学生, 坐标平移实际上就是与第二种解决方案类似的一种作法。如此, 通过这种精心设计和引导采撷, 不仅能够让学生们直观地认识到“坐标平移”的内涵本质, 更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们意识到数学普遍存在于生活之中, 而数学亦是解决现实问题最好的工具。

二、把握要点, 精心采撷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交流, 其目的与作用主要是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 实现以优带差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学会如何倾听他人意见, 分享他人智慧, 促使自身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体会以及更全面的理解, 从而开拓和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在实践中, 教师应把握好课题知识的重点, 精心采撷知识精华, 以重点知识为媒介,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1]。在组织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 一是对分组的原则应讲求异质搭配, 即将情感、知识、能力、态度均处于同层次的学生分配在各个小组中, 实现共同提高与发展;二是要根据每个小组不同的层次来对问题与主题任务进行设计, 便于对合作学习进行客观评价;三是提取重点知识, 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如在讲“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时, 当将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引出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后, 立即提取重点知识:已知sinα=cosβ, 且α, β都为第二象限角, 求sin (α-β) 的值。根据知识的梯度和宽度, 让每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每小组均由一名组长负责所有活动, 对一些具有数学意义的问题进行采集和梳理, 争取让小组成员达到共识, 而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则进行记录整理, 以备在全班交流时进行共同讨论, 教师则根据每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三、全面采撷资源, 成就高效课堂

教育资源也称为课程资源, 即一切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以及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各种资源的总和, 它是形成课程的重要要素和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 受课堂区域空间的限制, 可供教学使用的资源极其匮乏, 因此,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采集与课题知识相关的教学媒介, 如数学故事、实例和道具模型等。教学资源分为两大类型, 一是可利用资源, 如教材、学生表现、教学语言和教学环境等;二是设计的资源, 即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是输出媒介信息的重要载体, 在课前采集图片、视频或制作PPT课件, 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 优化展现课题知识, 增强学生的记忆表象, 提升学习效率。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合理运用教学资源, 并由教师在课堂上将其整合, 呈现出一个完善的教学资源媒介体系。全面采撷资源, 是成就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实践中, 高中数学教师应正确认识教育资源的价值, 及其对打造高效课堂的影响, 并将采集和利用资源作为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重要途径, 只有这样, 才能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打造高效课堂, 为我国的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赖庆龙.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协作互动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 (中) , 2014 (1) :72-73.

宏观数据采撷 篇2

国家统计局10月22日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5%,比上年同期加快8.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各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明显增强,投资增长的内生机制逐步形成。但是部分行业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有所加剧,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引起重视。税务总局最新统计:前9个月税收增长21.7%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5243亿元(不含关税和农业税收),比上年同期增长21.7%,增收2716亿元。9月份全国税收收入完成15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增收260亿元。

国内增值税、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和内资企业所得税是增收主体。前三个季度,国内增值税完成5426亿元,增长16.9%,增收784亿元;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完成2061亿元,增长51.8%,增收703亿元;内资企业所得税完成1801亿元,增长27.1%,增收384亿元。三大税种共增收1871亿元,占全国总增收额近70%。

1月~9月,沪市证券交易印花税达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深市证券交易印花税达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其中,沪市9月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为4590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9%;而深市9月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则为20820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2%。

1月~9月,外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0%。而1月~6月的数字显示,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三项所得税共完成2412亿元,同比增长26.5%。由此看出,第三季度的内资企业所得税远高于外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收入所得税。

前三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9%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前三季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表明,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6347元,同比增长9%。农村居民尽管受到非典的影响,但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产品价格上升等多种因素的推动,农民收入仍保持了增长趋势。

统计还表明,前三季度,全国市场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0.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2%,带动整体价格水平上涨0.7个百分点;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拉动整体价格上涨0.5个百分点。其余商品价格多为下降,其中,衣着下降2.4%,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下降2.7%,交通和通信下降2.1%。前三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0.5%。

经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91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比去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

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

与去年同月比,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了1.1%,其中消费品上涨0.7%,服务项目上涨2.3%。剔除鲜菜鲜果影响后,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了0.7%。

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有关负责人介绍,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旱涝灾害以及近期饲料价格的上涨,引起鲜菜、鲜果和肉禽价格明显上涨,9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3.2%,涨幅高于上月1个百分点。

由于水电、医疗保健、学杂费等部分服务项目价格涨幅扩大,9月份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大于去年同期的2%。

我国95%以上的商品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

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价格都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农产品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已全部取消,工业品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只局限于木材、黄金、卷烟、食盐和天然气5种,其中木材、天然气和黄金只是在某些环节或部分产品实行指令性计划。

商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由市场形成。目前,市场调节价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95.8%、92.5%和87.4%。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今年下半年600种商品市场供求排队分析调查显示,下半年,供过于求的商品471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8.5%;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达到129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21.5%;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我国电话用户总数突破5亿户

信息产业部近日发布:到9月底,我国的电话用户总数已突破5亿户,达到5.00442亿户。

用户总数中,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50468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49974亿户。

这位发言人指出,近年来,我国通信发展的增长速度及增长规模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自1882年我国开通第一部电话到1949年的67年中,全国电话用户仅为21.8万户。到1978年,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92.5万户。改革开放后,我国通信业大发展,1998年电话用户总数突破1亿户。今年突破了5亿户。通信的高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坚实保障。

我国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16亿亩以上

从1998年至今,我国已累计补充耕地2889万亩,全国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16亿亩以上,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有效保护。。

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孙文盛介绍,5年来,全国31个省(市、区)逐步做到了当年耕地占补平衡,全国同期补充耕地面积大于建设占用与灾害损毁的耕地面积。通过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建设了一批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的高标准、成规模的基本农田。

据对国家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区的调查,土地开发整理后植被覆盖率增加了2.4个百分点。其中有22个省建立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14个省的政府与国土资源部门双向逐级签订了责任书,确保了一抓到底。

财政部成功发行15亿美元外债

消息人士透露,由于受到市场追捧,财政部发行的美元债券提早定价,10亿美元的美元债券部分定价为10年期美国国库债券加53个基点,比市场预计的65~70个基点低了很多。

此外,欧元债券也受到追捧,目前已获得超过10亿欧元的认购金额。

财政部本次的外币债券分10亿美元和等值5亿美元的欧元债券两部分。美元债券部分此次获得20亿美元的认购金额,超过预定发行额一倍。美元债券部分的票面息率为4.75%,发行价为99.426美元,年收益率为4.823%。

此次发行,55%的投资者来自亚洲,25%来自美国,余下20%为欧洲投资者。来自美国的投资者主要为保险公司、退休基金及资产管理公司,亚洲投资者大部分为零售银行及私人银行。

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280万人

据中国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透露,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280万人,比今年增长68万;到2005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将很有可能突破340万。

前9个月新增就业岗位650万个

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克服非典疫情造成的严重困难,认真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特别是5月份以来,工作进度明显加快。

今年1至9月,全国累计实现新增就业岗位650万个,达到全年目标任务800万个的81%。

1月至8月我国食品工业产值达8011亿元

采撷艺术 篇3

《凤落梧桐》是根据印度小说《断线风筝》改编的古装评戏。描写少女张金凤因嫌吴桐貌丑而逃婚离家, 几经坎坷后痛悔自己以貌取人、失之交臂;后经县令审案搭桥, 二人才始结良缘。该剧排练于1983年, 尚丽华饰演的张金凤, 用今天的话说是相当投入。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对全戏的唱腔和表演手法都做了精心安排”。张金凤第一次出场是在逃婚途中, 这时的尚丽华, 一句轻松的唱腔, “嫌吴桐貌丑我不愿嫁”把张金凤从夫家鼓乐迎娶、老父心急如焚的紧张环境中游离出来。没人怀疑这是个在溺爱、娇惯中长大的女孩。她手持与贾俊交换而来的定情小扇且唱且舞, 表现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而她对幸福的渴求和向往又恰恰在逃婚的背景下发生, 自然使观众坐得住、看得下, 关注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应该说, 这种关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尚丽华的表演, 那借鉴姊妹艺术的抱扇、翻扇, 那急于同意中人相会的情感流露, 都引起了人们对这个幼稚、纯真、初涉人世的少女命运的担忧。与这段轻快、活泼歌舞相反, 当张金凤目睹贾俊沾花惹草的行径后, 索回花伞愤然离去的一段戏, 尚丽华运用了大幅度的串翻身、急促的小碎步等一系列舞蹈身段,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张金凤爱情毁灭后的绝望;狂风吹动下的水袖令人目不暇接, 张金凤因此而付出沉重的代价之寓意却一目了然;暴雨淋打中的花伞, 尽管绕身飞旋使人耳目一新, 张金凤此时翻江倒海的心理也不言自明。表现形式合情入理, 表演技巧精彩传情, 鲜明的层次、恰当的分寸, 足见尚丽华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运用传统程式和把握人物性格的功力。

和《凤落梧桐》一样, 《花魁女和卖油郎》也倾注了尚丽华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这个载入冯氏“三言”的传奇故事, 被历代艺人久演不衰;经尚丽华及其合作者的手,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尚丽华饰演的辛瑶琴, 更为这朵出水芙蓉增添了生机和灵性。当花魁女受恩师点拨后, 尚丽华现场挥毫泼墨、作画题诗。此时, 如若恃此技艺尽量“挥”得帅些, “泼”得潇洒

慢, 声线平稳, 幽幽然, 又凄凄然, 要把握声音都保持在一个平台上。所以气息不能像暴风雨般强烈, 又不能软弱无力。她的诉说目的和态度是坚决的, 但她的诉说方式却是幽柔而又不失力度的。这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运用气息的能力, 所以声乐刚入门者是不太适合演唱这首咏叹调的。

除了气息, 声音的音色、音量和感情也非常重要。柳儿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孩, 她内心敏感, 在演唱是不需要过于明亮、尖锐的音色和过大的音量。她不是一个高调叫嚣的女子, 她的劝说方式是细水长流, 发自内心的。没有较强的控制力和较高的音乐觉悟, 也很难驾驭这首歌曲。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 但是这一点却经常被人忽略。些, 固然无可非议。但尚丽华却是把运用和发挥书画才能置于人物心境的前提下;或工笔、或写意, 疾风细雨于饱经人事沧桑之后, 轻重缓急于领悟世态炎凉之时;“帅”出苦苦求索的思维轨迹, “潇洒”出历经磨难的人生年轮!在“梦幻”一场中, 尚丽华的“荷花舞”和稍后的“抗虎跳”、飞人、扛人等技巧运用, 也无不是花魁坎坷遭遇的逼真写照;带有人物“胎记”的舞蹈语汇, 明显地构成了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和前面的书画异曲同工, 貌似表现花魁女的多才多艺, 以供欣赏, 实则唤起了人们对这个风尘女子的同情和怜悯, 从而使该剧的社会效益较之以前更进一步、更深一层。对于现代观众, 这种由表及里的思考是不难完成的, 但要营造这种思考的环境和氛围, 却绝非易事, 尚丽华多年与“文房四宝”形影不离、潜心研习, 也只能部分地验证其艰难的程度。

每当塑造一个新的角色, 尚丽华总是以极大的热情, 把传统的唱、做、念、打 (舞) 等艺术手段融入新意, 使人物形象既真实可信, 又有观赏价值;在着力深化剧作的丰富哲理和现实意义的同时, 又顾及不同层次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攀登新的高峰。在《五彩水晶山》中, 尚丽华同时扮演相貌相同、品格各异的晶生、石生这一对孪生王子。除了在念白、唱腔上进行“声音化装”之外, 又悉心设计了两套不同特征的表现手段, 其难度可想而知。当乌鸦王附体翠玉而得宠入宫、水晶国乱作一团时, 尚丽华运用朴实大方的表演、宽厚响亮的声音, 表现晶生王子的一身正气、坦荡胸襟:“劝父王”一段戏, 无论是唱腔还是念白, 或陈情述理、或直言进谏, 激越中的情绪留有婉转的余地, 坦诚的申诉又不无哀求的成分, 如同捧着那颗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反之, 当石生面对假翠玉的挑逗、诱惑, 在“天津时调”的韵律中, 尚丽华吸收了晋剧中“小宴”吕布的“舞翎”技巧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人物的狡黠、放荡;而轻飘、娇媚的声音“造型”, 配合着对父王威严的恐惧心理, 则惟妙惟肖地勾勒出石生贪婪、奸诈的嘴脸。

纵观尚丽华在以上三出戏中的表演, 不难看出:采撷众华、融会贯通、不拘一格、为我所用是她成功的秘诀;传统程式的运用、众家之长的汲取, 哪怕是一招一式, 也要服从于剧情, 适合于人物。既不离戏曲表演之宗, 又不断锐意创新, 这是尚丽华所选择的表演艺术道路。

关于吸气和换气。吸气的声音切不可过大, 换气的地方一定要把握好, 千万不可在不该换气的地方换气。很多人在处理这个作品时, 一味的死对着意大利文下面的中文来找换气点, 殊不知这破坏了音乐的流动性和艺术的美感。本来我们中国人演唱意大利文的作品就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不多体会音乐感觉和作曲家的初衷, 只是依葫芦画瓢地把发音背下来, 这样唱出来的作品也不见得能优美到哪去。

采撷生活中“地理” 篇4

【关键词】教学策略;生活情境;采撷;激发

一、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如何贯彻落实这样要求呢?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变较为抽象的书本中的地理为具体可感的生活中的地理。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将学生带入日常的生活情境中,发挥他们既往的生活经验和主体能动作用,再辅以教师的指导,很容易就能让学生达到收获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学习过程,是一种由学生主体“生长”出来的过程,能很好地体现地理的新活与价值。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普及,网络中的地图包含了出行、购物、休闲、娱乐等海量信息,查询网络地图已经成为当前生活的一项基本并且高效的技能。人们已经认识到“地图导航生活”,地图变得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重要。因此,七年级地理新教材第一章第三节《地图上的方向》一课也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时代意义。地图上的方向判读相对较难,尤其学生刚刚由小学刚升入七年级,他们想到的,看到的,是简单的知识、简单的平面,还没有形成空间的概念,怎样让他们从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体是需要老师好好设计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为指导思想,从学过的地球仪上的方向辨别入手,让学生复习用经纬网确定方向的方法,了解在地图上同样可以用经纬网确定方向。边用边学、边学边用是一种十分符合认知规律的高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学生在使用地图的过程中尝试这种教学策略。让枯燥的知识生动化,让学生感受地理是鲜活的、贴切现实生活的,我设计几个生活情境片段:图上回忆;导游学校;过马路;读对联;辨方向;野外定向。

二、案例过程:

片段一、读图思考

(PPT展示:教材P17,图1.24)

师: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师:图中的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A点在C点的什么方向?

生:B点在A点的东北方向,A点在C点的西南方向。

强调: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适用于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片段二、导游学校

(PPT展示:本学校平面略图)

师:读图,我校大门面向什么方向?图书馆在躬行楼什么方向?

生:我校大门面向南方。图书馆在躬行楼东方。

师:客人想要从大门到体育馆应该怎么走?然后想参观宿舍又应该怎么走?

生:从大门往北走大约500米,然后往西约100米就是体育馆。从体育馆往东约150米,然后往北约300米就是我校宿舍区。

得出结论: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示北方。面向北,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

片段三、过马路

情境:周一早晨迎着明媚的阳光,小军愉快的走在上学的路上……小军已经走到人行道的A处,他想以最短路线穿越机动车道,最短时间赶到学校……

师:上学和过马路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遇到,你认为小军应该怎样走?

生:向北横穿马路直接到达学校。

师(追问):这样过马路对吗?

生(积极):很不对,这样不但不安全,而且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走?方向有何变化?

生:先往东,走到人行横道再向正北过马路,然后向西行走一直到达学校。

片段四、读对联,辨方向。

PPT:展示对联,“朝北坐南吃西瓜,皮向东甩;瞻前顾后看《左传》,书往右翻。”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模拟一下对联中描写的有趣的生活场景,体验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

生:前北后南,左西右东。

师:我们在野外看地图应该掌握什么技巧呢?

生:野外看地图最好面朝北,背朝南。这地图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师:可是,在野外我们没有地图,我们怎么判定东南西北4个方位呢?

生:清晨可以根据旭日东升判定东方。

生:晴朗的夜晚可以根据北极星判定北方。

片段五、野外定向。

情境:暑假里,小军和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野营活动,在茫茫森林里,他们不小心与营队走失,迷失方向,他们很急!请大家帮他们想办法走出大山。

三、案例分析及反思:

教学点悟:本节课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信息,采撷生活实例,把学习“地图上的方向”的抽象知识,巧妙的融于学生倍感亲切的生活情境,使地理内容“生活化”。学生兴趣一下子被调到起来,最大限度的处于主动激活状态。“导游学校”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刚进入初中对校园布置既陌生又好奇,让他们以主人角色介绍引领客人,观察起来认真、投入,感觉学习地理知识就是生活体验,极大增强学习地理的乐趣;“过马路”生活气息浓厚,让学生既学了课本知识,又学到生活知识,学生倍感有趣;;演示实际生活情境的“读趣联”融合了学生生活实践的体验,甚至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生动、具体、形象,让学生乐在其中,变得想学,愿学,乐学;“野外定向”则意在对学生进行一些生存能力的地理技能训练,该内容极具开放性,对大部分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难度,但因为把学生放在特定生活场景中,从而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笔者以为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老师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地理课堂上以学生为本,显现学生活动安排的教学策略,比只单纯进行传统教学中的呈现试题和答案的方法要好得多。一节好的课堂教学每个环节都应该是精心设计的。这样地理课堂,才会饱含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理解问题才会深刻,掌握知识才会牢靠,体验情感才会真切。

让地理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让学生自愿采撷生活中的“地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采撷生活点滴,回归游戏生活 篇5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因此,区域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和接受。我园在开展过程中,我们通过平时活动中有针对性的跟踪和细致的分析,就在区域活动中发现的陈旧模式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了教师与孩子们共同探讨的新模式改进对策。

一、还原生活本质,突出幼儿主体地位

区域活动中,教师过多的干涉,忽视了幼儿的自主参与,使区域活动中教师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角色不到位。从区域的设置到区域活动的参与,再到活动中角色的分配、具体的操作,教师都存在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过多地强调自己的预设而忽略孩子的活动生成。而且,有时教师的观察不够仔细,了解得不全面,有的甚至不知道幼儿在想什么,想干什么,不了解孩子已有的经验和水平,只是看着他们在安静地摆弄物品。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区域活动内容时对自己身份的把握不准,难以进行有效的指导。以大班的“娃娃餐厅”为例,总结一下我们的做法。

在“娃娃餐厅”区域活动中,该活动区投放的所有材料,都是幼儿自己准备的,因为之前他们已经有了相关的生活经验。经过大家的讨论,平时做饭需要的调味品也被总结出来,不必老师再作主替他们准备。而且,我们采用的食材并不是橡皮泥、玩具等替代品,而是真真正正的生活中会出现在饭桌上的食材,这样更加能够激起孩子们的参与欲望,因为以前都是家长做饭,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讨论了各种食材的营养以及做法,而且有了明确的分工,在制作完成之后,他们对小伙伴儿发出了邀请,客人来了之后,待客的礼仪之道也得到了体现。目前,独生子女存在的一大缺陷就是交往能力差,幼儿面对的多是长辈和老师,他们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孩子和孩子之间的随机渗透和熏陶却远大于长者的谆谆教导。幼儿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乐趣,容易交流、沟通,他们之间也需要交往合作。孩子们喜欢模仿成人的劳动,扮演成人的角色,因此能主动地学习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矛盾纠纷等。幼儿也在活动中增强了和同伴共同合作的能力。

二、采撷生活点滴,满足幼儿个性需求

在跟踪幼儿园区域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园在区域创设上追求形式、数量,以为区域多总比区域少好,材料多总比材料少好。表面看似热闹,实际幼儿活动盲目,缺乏明确的任务,幼儿的操作纯属好玩、开心。区域的设置与材料的投放与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脱节,不能有效地支持幼儿活动的开展,难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在不断积累的观察发现中不难看出,现有的区域游戏活动中,很少有专门针对男孩子设计的。而比较活跃的男孩往往都是区域活动中让老师头疼的对象。因为他们往往会在无趣中展现自己的破坏力。而传统的活动区域的划分主要是按照各区域的功能来的,面向的是全体幼儿,而没有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发展需求。这个在生活中形成的区域活动,也让孩子真正地融入了生活里面,让他们体会到在生活实际中工作的分配和不同工种的作用。也让很多小男孩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再一味地去捣乱。

三、营造生活情趣,激发幼儿动手愿望

传统的区域活动多是教师把活动材料摆放好,然后孩子再进行操作。在“娃娃超市”中,我们打破以往的模式,只为孩子提供了货架和商品,甚至还有梯子。在摆货过程中,孩子们先是把商品进行分类,然后再讨论,哪类商品摆放在什么位置。高的货架该怎么把货物摆放上去?在摆放的过程中,有的细心的小朋友还会想到货物应该怎样才能让顾客拿着方便,单单是摆货这个过程,孩子们已经从彼此身上受益匪浅。

一段时间以后,在顾客意见表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意见:买包饼干要一直走到最里面,而不经常用到的工具却摆在了一进门就能取到的地方。“店长”立刻找来“店员”开了一个会,会上大家又对货物的排序进行了一番讨论,最终大家根据自己上超市的经验制定出了一个货物摆放顺序:食品区→日常用品区→工艺品区……在进行了一番调整之后,超市的工作又恢复了有条不紊,货物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加中,家长们来接送孩子时看到孩子们的活动,也禁不住夸奖这个超市太真实了,就跟小区的差不多。他们更多的赞美是孩子:“真想不到以前随意乱丢东西的宝贝,现在管理起‘超市’来是那么的熟练,太让人刮目相看了。”

“生活、游戏、综合”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的三个核心理念,三者本来并无明显界限,是我们人为地加以区分的。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重新认识了生活、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通过实践操作、感知、体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并在充满愉悦和自信的体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终身受用的良好品质,更好地体现了“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推进了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进程。

在古名物之间采撷 篇6

扬之水近几年真是出了几本叫座的好书,如《诗经别裁》、《诗经名物新证》等等,通过这些书,我们可以感受到扬之水这些年在潜心想些什么,干些什么,最终完成了什么。她让你不能不惊奇地发现,繁杂的古名物在她的笔下逐渐清晰起来,本来没有头绪的东西有了头绪。去年她又在三联书店出了一本《终朝采蓝》,也是讲述古名物的。据她在后记里说,她本想叫《古名物寻微》,后来有朋友说要用软性一点的名字才好,于是她就从《诗》中拈来这样一句作为书名。书名很雅,也很有含蓄之美,不失为一个好书名。

对于古名物我是知之甚少,以前也翻过这类书,但是即看即忘,从不把这些东西当回事。后来我迷上了书法,看到启功先生谈到桌子,讲宋以前没有高桌,只是矮桌。因为这涉及到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我这才对名物之类开始注意,也才知古名物对了解和理解历史的重要。而且我由此推论出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古代碑帖上的同一个字,为什么横竖撇捺长短不一,各有形态,原来这与古人写字的姿势有关,这也算是名物给我的启发吧。扬之水的这本精雅的书当然对各类名物讲得更具体、更详细,并且书里面还配有图,使人读后既得知识,又饱眼福,大开眼界。不过这本书因为引用的资料太多,所以你只有慢慢去读,慢慢去欣赏,才能更好地领略古名物的风采,了解古人对这些名物的理解。比如她讲唐代的“床”,从对床的解释,讲到床的历史和它的功用,再讲到食床和茶床,还穿插许多故事,有从《文苑英华》取之的,也有从《太平广记》取之的,这就使我们在了解床的同时,还能窥见古人的生活和情思。这也正如李旻在书的序中写的:“扬之水并不泥于古人对名与物的对照考查,她的求新之处在于关注的是诗文和器物间的契合,尝试‘在二者的遥相呼应处,接通它们本来应有的联系’,由此,使物在诗中的生命于两者的契合处复活。”这话说得真好,很准确,想来扬之水的用心用意恐怕也正在这里,采用如此的写法可说是不同于一般的解说,而是使古名物有了生命,使笔下的古名物活了,这恐怕也是写作者所寄托的。该书所涉及到的古名物内容相当广泛,里面还讲到宋代的花瓶,讲到古代的笔筒、诗筒、砚屏、手炉等等,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古人们对物件不仅做工讲究细巧,其设计风格和形式也讲究渊源和流变,体现出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甚至可以说古名物,在某种程度上,承载着一种中华民族的文明,反映出的是中国人的智慧,对宇宙、对人间万事万物的理解和对美的追求。一物一世界,我们看一个物件虽小,但它能反映无穷大的世界,凝聚着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所以说,真的能赏玩古名物的人,是需要一定的境界的。因为他能在不会说话的古名物面前,听到历史的声音,在古名物平静的背后,感到它的不平静,在古名物的斑驳色彩中,看到往昔人物的陈迹。这也是物与人的对话和沟通,是时间上的和空间上的对话和沟通。高明的鉴赏家其实都是有着如此的心志,才会百倍地珍爱那些古名物,视它们为自己的生命。我读了扬之水的这本书,感觉到她也正是这样的一个鉴赏家和学者。

这本书的文字干净,像静静流淌的清水,在眼前流过,了无痕迹,把你带到悠远的历史中去。我们知道,学历史是需要想象的,因为历史不可以复原,但是怎么能看到历史,过去的人们说见其文如见其人,古人说“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人们千里之远无法相见,只有依托于文字。那么我们今天想象历史,最直观的是通过这些古名物,通过那生动的实物和绘画,把我们带入到历史的长河中。《终朝采蓝》正是有着这样的效果和意义、这样的魅力,因此当我捧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到的是一种欣慰,当然更让我感觉到兴奋的是,我发现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扬之水这样的学人,不知疲倦地、不声不响地在采撷这一花一木,然后编纂成册,献给世人。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啊!

上一篇:伟大的西柏坡下一篇:标准回归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