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价值(精选12篇)
专业价值 篇1
随着传媒科技的进步和我国传媒事业的不断发展, 新闻这一职业的“泛专业”特色日益凸显, 似乎从事新闻的门槛越来越低。另外, 市场化的竞争对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回顾30年来的高校新闻教育, 一直在“泛”与“专”之间游移不定。一面是不断扩张的新闻教育规模貌似蓬勃发展, 一面却是新闻业界的不认同。这一尴尬境地, 使得多年的新闻教育努力显得黯淡无光。对于当前的新闻教育来说, 亟待从新的传媒背景下重新思考新闻专业教育的定位与价值。
“泛专业化”的新闻教育困惑
新闻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最大不同, 在于“泛专业化”, 这是由其职业特性决定的。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院长劳伦·吉里奥尼曾指出, “新闻学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 (1) 。尽管对于“新闻”, 人们的认知还存在诸多分歧, 但是“新闻”必须报道社会各方面的变动, 是不争的事实。在职业要求方面, 除了具备新闻自身的规律之外, 还必然涉及众多专业领域的知识, 并加以大众化的报道———这是职业的要求。新闻工作者的主体是“记者”, 俗称“小灵通”, 言下之意就是要见多识广。正是在此背景下, 新闻学教育大多定位于培养既“专”又“博”的专业目标, 与新闻业界对“复合型”人才的期望在理念上是吻合的, 但是为何在实践中却表现出如此之大的反差呢?
追根溯源, 关键是在培养方式和路径方面出现了偏差。当前各大新闻高校的课程设置, 大多分为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三大类。虽然不同的院校设置的比重有所差异, 但是对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通过设置专业核心课程, 系统讲授新闻学的知识体系, 把握新闻工作的一般规律, 从而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专”的素质。但是对于“博”的培养, 并不是简单开设几门课程就能解决的。我们在看新闻报道时, 发现部分记者难以与采访对象对话, 仅仅是一些无关痛痒、没有新意的报道, 有的甚至不着边际、曲解原意, 更不用说采访到切中肯綮、醍醐灌顶的主题了。对于媒体涉及经济、金融、法制等领域的新闻, 尤其要深度报道, 所需的不是皮毛, 而是深刻见地, 这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训练才能获得的。但学生往往顾此失彼, 其结果是既不“专”, 也不“博”。新闻媒体在招聘人才时, 青睐经济、金融、法学等专业的学生, 也就不足为怪了。从媒体招聘的事实看, 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在新闻职业中占有重要作用, 而当前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在这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
当前新闻教育面临的“泛专业”难题的另一表征就是新媒体崛起, 行业门槛降低, “做新闻”不再是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专利。随着数字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一些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 如手机、DV、博客、播客、论坛……开始步入人们的视野, 甚至正在拓进传统传媒的领地。与传统媒体相比, 这些新兴的传播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其中之一就是准入近乎“零门槛”, 使得新闻业界和学界竭力维持的新闻专业化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诚然, 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还处于稚嫩阶段, 但是, 一些知名博客、新闻博客、贴吧、论坛, 俨然成为社会公众甚至一些传统媒体的新闻源。最近几年发生的重大突发性事件, 第一时间发出报道的往往是在这些事件现场的亲历者, 而并非专业新闻人士。例如在有关“5·12”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中, 就有不少手机拍摄的珍贵图像, 网络论坛、博客, 成为众多公众了解震区信息的窗口。据报道, 百度贴吧的一条重要信息, 为空降部队选址提供了及时的线索帮助。在公民新闻日益勃兴, 打破传统媒体的垄断之后, “以用户创造内容”为主旨的新兴新闻传播平台, 使得新闻工作泛专业化, 人人皆可成为记者。尤其是在传统媒体未能企及的时刻或地方, 看到一些草根记者具体、及时的新闻报道, 我们意识到这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不可否认其中鱼龙混杂, 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这些新兴的传播方式不足以撼动传统新闻媒体的主导地位。但是在公民新闻浪潮袭来, 新闻职业泛专业化的趋势中, 高校新闻教育如何凸显其专业教育的优势?这些都为新形势下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闻实践教育的误区
检索目前新闻业界对高校新闻教育的评价:认为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脱离, 新闻专业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等观点的居多。为了适应新闻教学实践化的需要, 高校纷纷将强化新闻实践作为专业教学的重心, 加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比重, 积极与媒体建立合作基地, 甚至将课堂开到社会上。但是, 新闻业界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的改观, 而学校似乎更像是一个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而不是高等教育意义上的“大学”。新闻媒体的传统职位接近饱和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由于传媒新发展而衍生出的高水平的采编播人才、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 媒体求之而不得, 反映了新闻教育滞后, 不能与传媒发展良性互动的尴尬。因此, 当前高校新闻教育界应该自我反思, 新闻专业的学生缺乏的不是从事新闻工作的“技能”, 而是献身新闻事业的“思想”。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 当前的新闻专业教育已经进入“高投资”的时代, 但是并非每一所新闻院校都能达到上述教学条件。尤其是新办的地方院校, 媒体资源不发达, 提供实践的机会极其有限。
毫无疑问, 新闻专业实践性强。但是目前新闻教育普遍有一种模糊的认识, 将新闻实践等同于采、写、编、评等新闻技能。这种认识误区, 正是众多高校努力图志而效果甚微的症结所在, 导致学生创新力不足。通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育的方式培养“专家型”的“杂家”, 即学者型记者, 是当前新闻专业教育的基本模式, 但是具体运用到教学实施过程中, 很难在二者之间保持一个相对平衡。这种失衡状态, 加之就业市场的压力, 使得教育的天平首先倾向于新闻业务技能的培养, 解决新闻“怎样做”的问题。应当承认, 通过熟悉新闻业务, 了解整个新闻运作的程序, 这是必要的。但这只是初步阶段, 而新闻教育却往往把它视为终极目标, 未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为何要这样做新闻”的能力, 忽视了对新闻公共角色的职业教育, 不利于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负责任的新闻从业者。
另外, 包括学校和学生在内, 很多人将新闻实践的领地仅仅局限于报社、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 而这些媒体提供的机会非常有限。这种错误认识, 导致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生活完全割裂, 忽视了日常学习和生活对于培养新闻素养的重要性,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能力的锻炼与提高。甚至相当一部分新闻专业的学生, 平时很少关注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的新闻报道, 缺乏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热情。殊不知, 社会调查、民间采风, 甚至平常交流都能够提升新闻的敏感和采访技能。范敬宜在2007年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论坛上, 提出新闻专业学生“固本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知情 (国情、社情、民情) ”、“厚养 (文化修养与文化底蕴) ”三大功底。显然, 相对于媒体技能训练, 这些功底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
从某种意义上说, 新闻实践蕴涵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对新闻的敏感首先源于对自身周围生活的高度关注和热情。浏览当前的新闻报道, 武断臆测、分析偏差、价值观与社会主流观念背离的现象不乏存在。社会公众和新闻业界对新闻从业者的不满与失望, 并非抱怨他们不熟悉新闻操作的技能, 而是对他们的职业水准、价值判断、思想境界产生质疑。美国学者布伦特曾经指出, 知识体系并非新闻专业教育的全部内容, 判断能力才是新闻教育的关键。这种能力来源于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理性判断, 这才是新闻职业的价值所在, 理应成为新闻专业实践教育的重心, 或者说是当前新闻教育的第一要义。而当前的现实是, 相当一部分新闻教育止于技能操作, 乏于新闻专业理想的追求。
回归新闻教育重心
2005年,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2》显示, 我国目前新闻队伍结构中, 仍然亟须高水平的采编播人员, 亟须培养更多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和名评论员。这些“复合型人才”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较高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近年我国的新闻专业教育探索已经触及, 但多数改革的落脚点放在回应就业的短期目标, 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理性判断”意识不足, 或者意识到了但措施不力, 治标不治本, “培养复合型人才”往往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
显然, 当前的新闻已经由“资讯时代”进入“解读时代”, 受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信息, 还有观点。新闻从业者已不是单纯的事件“记录者”, 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社会分析专家”。公众需要的是具有卓越新闻信息处理能力、分析能力、解读能力、评论能力的专家型记者。怎样才能为受众呈现客观、全面、有深度、有价值的报道, 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怎样才能在信息爆炸时代成为受众值得信赖的“资讯管家”和“意见领袖”?包括教育界和业界的很多人士在内, 普遍认为毕业的新闻专业学生并没有准备好理解世界的能力, 在学识上没有准备好如何报道复杂的现实世界。李希光考察国外的新闻教育模式时, 看到新闻与传播学教授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而非知识的记忆”。 (2)
因此, 必须首先突破医头治脚式的改革, 着力培养学生的新闻思维, 在“泛专业”中确立专业性定位。新闻职业化以来所倡导的新闻专业主义, 强调报道的公正性, 事实报道与评论相分离, 强调报道可以验证的事实, 以及消息源的多样与平衡。高校新闻专业教育须对这一职业理念达成共识, 并以此为基点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理性判断”, 使学生具备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能力, 逐步实现从专业知识到职业技能、专业精神的梯级跨越。新闻教育只有围绕事实、准确、公允、真实、同情等基本价值, 培养学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智慧, 才能真正建立其专业教育的权威与尊严, 才能在“泛专业化”的趋势中确立新闻职业的合法性。
其次, 要处理好专业教育与新闻实践的关系。新闻实践新闻专业教育的题中之义, 但不应该是为了实践而实践, 而应该着眼于适应未来动态的新闻事业。这样才能在“泛专业化”的背景下凸显新闻教育和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价值。正如Angela phillips所指出的, “如果我们想要年轻的竞争者们能面向未来, 对新闻学进行重新定位的话, 我们应要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拥有一个广泛的、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教育背景。课程无关紧要”。 (3) 不管新闻实践的实现方式有何差异, 但是达到“多看、多闻、用心、动手”的教学效果, 打破以往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的条条框框, 也符合新闻教育融通的专业属性。
再次, 在教育方式上, 积极开发和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尤其对于教学资源不充足的地方院校, 通过博客、论坛等新兴的传播方式, 尝试网络版的报纸、杂志, 以专业的视角开展新闻报道与评论, 与专业教学相配合, 搭建学生能力培养与资源共享的平台, 强化专业理念, 提升学生采访、写作、编排、管理等基本能力, 同时也有助于探索网络传播以及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的新动向, 这也是未来新闻传播的大方向。
学科架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平台, 是构成专业教育的四大基础元素, 也是决定新闻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而当前新闻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碍是教育理念滞后, “泛专业化”的媒介现实表明, 将当前新闻教育的问题一股脑地归结到教学设施的落后和不完善, 是一个不攻自破的谎言和托辞。借助我国传媒体制的转型和“泛专业化”带来的契机, 新闻教育必须回归专业教育的价值, 将培养学生公正、独立、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纳入专业教育的核心框架, 真正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跨越。 (本文为湖南文理学院2009年校级教改立项一般项目“‘泛专业化’思维在新闻学专业办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晓白:《新闻教育:专业化, 还是职业化?》, 《青年记者》, 2004 (4) 。
[2]李希光:《新闻教育改革的希望在哪里》, 《新闻与写作》, 2008 (5) 。
[3]Angela Phillips[英]:《新闻教育培养什么样的记者?》, 《新闻与传播》, 2007 (3) 。
专业价值 篇2
什么是专业?我理解的“专业”,和大多数消费者一样,来源于自己的消费体验,我们进美发店,技术总监收费比一般美发师要贵,你如果问为什么,老板会说:因为他专业!我们到医院看病,挂一个教授或者专家的号,比普通挂号费要贵上许多,你如果问为什么,有人会告诉你:因为他专业!所以,在我看来,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价值。如今市场竞争激烈,平安要想立于不败,唯有掌握“专业”这把利器披荆斩棘,赢得市场,赢得尊重。
那如何做到“专业”? 借用一句职场经典:态度决定一切!我的看法,就是做专业思想的巨人。理赔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只有靠专业的知识才能做到信守承诺,如实履约,而专业知识对于理赔人来说仅仅只是一个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去运用和维护这个工具。所以,我们所学的和工作实践中得到的知识,只是让我们拥有“专业”这把利器,要想运用地游刃有余,还需要加强自身思想上的认识,从本质上理解“专业”对公司发展,对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从而成为专业思想的巨人。只有成为了专业思想的巨人,才能由内到外,自主地学习专业,比外部压力,填鸭式的学习更加持久,更加有效。
专业价值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 专业认同 意义
教师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高校教师不仅仅肩负着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职责,在现代大学中,大学教师更承担着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任。伴随着职业成长,高校、学生以及社会对大学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自身的专业认同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教师专业认同的涵义
教师专业认同是个体心理认知与社会环境互动的心理过程,是衡量教师内在品质改变的重要指标,是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视角。教师的专业认同是教师个体对自己作为教师的概念,也就是教师对其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意义的整体看法,主要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从事专业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自身工作的感知、理解和情感态度。从本质上看,专业认同是社会认同的一种具体类型或表现,是社会认同在专业的工作领域的一种表现。
因此高校教师的专业认同即为高校教师在从事其专业工作时逐渐形成的感知、理解和情感态度。
二.高校教师专业认同对其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1.高校教师的专业认同是其专业成长的内在基础
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承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任务,还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对于自身想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等问题的思考,是其专业成长的基石和出发点,对高校教师专业实践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专业认同的形成不仅有助于教师积极正确地认识自我,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行为。
2.高校教师专业认同是影响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师的专业认同不仅是其应对教育变化图、制度变革和教育变革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同事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因此,教师的专业认同与其未来的专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专业认同,才能在自己的位置上适应教育中的不同变化,建立起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享受教育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通过其个体经验和感受建构起来的,因此,考虑、构思如何在教师教育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高校教师建构合理的专业认同,对促进其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高校教师专业认同是其有效开展专业实践的重要保障
我国当前的高校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专业发展的环境基础,让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但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外在的角色规定性和政策的规约性,而不是建立在教师自身的专业认同的基础之上。因此,高校教师对于这些期望缺乏真正的认同,以致其逐渐陷入对工作、环境甚至自身的迷茫之中。只有认同高校教师自身的身份,他们才能清楚地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拥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性,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当中去。
三.高校教师专业认同形成与发展的策略
外在的环境和教师个人的特质都会影响高校教师专业认同,促进高校教师专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的策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激发高校教师专业认同意识。没有充分的自我意识是不能提出认同问题的,其生命无法呈现出主体的自我体悟与构建。高校可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培训引导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空间,激发教师的内心意愿和对自身专业认同的自觉意识。第二,加强高校教师专业认同情感方面的培养。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积极引导,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教师培养积极的情感,克服不良情绪。第三,关注高校教师实践过程当中专业认同的落实。加强对高校教师专业实践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其专业认同的内化与重构,加强教师专业认同的深化与发展。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大学教师专业自我认同对提升教学品质的作用”(SQ161039).
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篇4
一、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根据对“教师专业发展”短语的不同解读, 教师专业发展有两方面的含义: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的发展。在本文中, 前者指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 在专业上取得的进步;后者指教师作为群体, 整个教师职业在社会上获得发展, 主要指专业地位的提高。当前, 反思作为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国际上被普遍看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1. 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⑴反思可以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长久以来, 教师的角色被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是按照上级指定要求行事, 在课堂上“我讲你听”, “我出题你做题”等等。如此往复, 教师工作成为毫无新鲜感的简单劳动, 这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首先有赖于自身发展意识的苏醒。反思是一种批判、质疑精神。有了反思意识, 教师将不再满足于“我讲你听”, 而是进一步思考“我为什么这样讲”、“怎样讲学生听的效果会更好”;教师将不再停留在“我出题你做题”, 还要更深一层反问“这些题目是否适合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讲授方法”等。在教学活动后,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 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采用是否得当, 自己的教学观念、目标情绪是否需要改进, 教学行为是否得体等。此外, 在教学活动之前进行反思, 教师能够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动态变化, 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通过反思不断审视自己的工作, 找出其中的问题并力图解决。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已经成为专业发展的自主者。
⑵反思可以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创造性。教师面对的是具有多种差异的个体。从时间上讲, 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从空间上讲, 同一年级、同一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其特殊的特点。这些都决定了教师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时, 不能完全仰仗经验, 而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一方面, 经验是从过去特定的实践情境中得来的, 具有不可重复性, 但是它可以为教师解决新问题提供借鉴。另一方面, 教师应当结合新情境, 充分考虑当下教学主体、客体、工具的特点, 寻求问题解决的突破点。反思正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实际上, 教师在寻求突破中进行的正是反思。反思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力, 从而促进其在专业上的发展。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对原有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评价导向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调整, 这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也改变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课程环境下, 教师应该把目光投向自己天天踏进的课堂, 天天见面的学生, 通过反思, 不断创造新形式、新内容、新方法,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而适应并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
⑶反思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性。“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目前在欧美教育界广为盛行, 我国教育界也给予了关注和研究。教师身处教育教学实践的第一线, 他们具备进行教育研究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 教师不可能像专家、学者那样潜心于宏观的、“书斋式”的研究, 而反思则成为他们走上研究之路的可行途径。在实践活动中遇到问题, 教师首先求诸己, 通过反思认清“问题是什么”, 追问“为什么会出现问题”, 并探讨“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预防此类问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得以澄清之后, 教师有可能找出解决最初问题的方案或改进措施。无论结果怎样, 教师都经历了一个探究的过程。反思是一种自觉的研究行为, 促使教师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形成教育理念。如果教师在工作中能经常运用反思, 对各种教育活动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 那么在整个教学活动日趋优化的同时, 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也将日趋成熟化、系统化、科学化。教师通过反思能够冲破经验的樊篱, 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2. 反思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教师专业的发展意指整个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教师群体专业化的必然结果, 而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又有赖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师个体在接受专业训练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过程中, 不断接受新知识、增强专业能力, 同时也推进和发展了教师专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专业组织、专业道德和专业自主, 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因此,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 反思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也就是在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我国教师专业的发展主要是从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和师资培养两方面进行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教师资格制度不完善、师资培养标准低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 影响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解决这些问题, 反思不失为一种可行策略。
二、反思游离教师专业发展
反思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 也呈现出游离教师专业发展之态,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反思自身的“痼疾”
反思具有反省性。教师运用反思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审视、考察和评价, 其所得结论难免由于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而有失客观。反思又具有反观性。教师反思的对象是过去发生的实践活动, 这就需要他对反思的“度”有较好把握, 如果一味地沉湎于过去, 那么将会陷入猜疑不定。无论反省性还是反观性, 都体现出了反思的个性化。教师若局限于个人反思, 将导致“孤芳自赏”, 竖起重重专业壁垒, 从而阻碍其专业发展。可见, 反思并非一剂能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2. 反思在实践中的缺失
由于反思可行性、操作性强, 它受到了教育研究者、教育决策者的普遍欢迎, 同时也得到了一线教师的认可。然而, 在教育实践中, 反思面临着新的困难。
⑴教师缺乏反思的时间。迫于升学压力, 我国大部分学校的一线教师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之中。笔者曾任某高级中学的数学教师, 当时学校已反复要求教师写“教后记”并指出要检查, 但真正行动起来的教师却很少。学校实行“坐班制”。一般来讲, 在工作期间, 除了中午两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 教师需要从早上7:20至下午5:30待在学校, 要完成上课、备课、批作业、辅导等日常教学任务, 有时还要应付各种检查。由于班容量大, 平均每班60~70人, 这些工作已经占据了教师的绝大多数时间, 很多时候还不得不占用休息时间, 这使得教师无力也无暇进行反思, 更不用说认真反思了。
⑵教师缺乏反思的空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 学校已经普遍意识到教育科研在学校和教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长效的科研机制还没建立起来, 科研的呼声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学校一般不能组织和开展行之有效的交流研讨活动。教师不熟悉教育科研方法, 缺少研讨手段和形式, 也就很少真正进行反思实践。如上文所提到的学校, 尽管教务处做出了要检查教师“教后记”的承诺, 但最后并没有实际行动, 也就不了了之了。
缺乏反思的时间和空间, 反思对教师来说, 要么成为不得不做的硬性任务, 要么成为“听到过”的时髦词汇, 反思沦为形式化的代言。
如今, 反思已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理论上看, 反思作为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已经融入教师专业发展之中, 成为其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然而, 在实践层面上, 反思还需要继续拓展它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空间, 只有它和一线教师的工作紧密结合, 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力。这需要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 学校形成反思的氛围;而这一目标的达成, 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 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人员、学校领导和其他管理人员对教师的支持、引导与合作。
参考文献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价值理念 篇5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保健、老年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老年方面的政策法规,能胜任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工作岗位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它的专业核心能力是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技能。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是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老年学概论、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政策、老年福利机构经营管理、老年病学、老年护理与老年保健、社会调查、课程实训、寒暑假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是一个综合研究老年群体及其它附属机构的专业。
老年服务与管理这个名词具有两种意义:一个是老年服务,另一个是老年管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历史,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反对以片面或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老年服务与老年管理同时存在,二者具有联系;
老年服务包括供养和生活料理服务、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教育服务、社会参与服务、文体娱乐服务及其它方面的服务。
供养和生活料理服务:一是街道、社区提供长期性和临时性养老(托老)场所,如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老人日托站、老人食堂等;二是成立老人家庭服务中心,上门帮助料理生活;三是资助老年人活动辅助器材;四是进行适当的康复医疗知识教育和咨询,使家庭更好的了解老年人的问题和需求;五是在社会服务业中,增设老年人生活服务点,如老人商店、专柜等,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方便;六是紧急救助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等。
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社区建立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并建立80岁以上寿星老人健康档案向老年人提供常见病的护理和治疗。
教育服务:开办各类老年学校、老年大学,为老年人再学习、再教育提供机会和便利条件。
社会参与服务:为老年人晚年继续参与社会活动提供条件,如加强老年人和青少年以及社会的联系,为关心教育下一代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在公共场所、桥梁、道路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中,要有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服务设施;组织老年人成立老年人技术服务部、科学技术咨询服务部、老年人协会,义务协助和参加街道居委会工作等。
文体娱乐服务:兴办各种文体娱乐设施,组织老年人成立各类协会、研究会,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如建立老年人活动室、活动中心,成立老年书画社、旅游服务部、戏社等。
其它方面的服务:如开办老年婚姻介绍所,帮助老年人再婚和重建军爱听,并在就医、乘车、旅游等方面提供优先照顾老人服务。
老年管理主要包括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心理管理,更主要的是对老年机构的管理。众所周知的的老年机构有托老所、养老院、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护老(养)院、敬老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所等。本专业主要培养怎样管理老年机构,让老年人的在机构中得到更好的待遇的人才。这些针对老年人所开设的机构的服务宗旨是安排、照料、护理好老人,让老年人满意、子女亲属放心,为政府和社会分忧。绝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老人的安危、冷暖和利益,这样的机构将会招致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政府的制裁。我们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就是要践行监督养老机构的服务宗旨和理念。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与老年人息息相关,与老年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要面临衰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所有人所不可能避免的,是所有人所逃脱不掉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老年这个过程走向生命的终点,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怎样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可靠,过得无忧无虑是每个老人所向往的。这个专业是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所产生的专业,它主要的目标是解决老年人在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方案。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包括横向的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也包括纵向的与历史未来的联系。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及其内部各要素、部分、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另一方面事物又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即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相区别而相对独立地存在。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事物的相对独立存在是互为前提的。
事物的存在是普遍联系的,老年产业的产生是和老年人的社会发展分不开的,老年人的吃穿住行都是本专业所要研究的范畴,怎样让老年人吃不犯愁,什么都能吃什么都咬的动,什么样的衣服适合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穿,老年家庭的房屋布局、家具摆放、安全措施,老年人代步工具,怎样让行动不便的老人能简单行走……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普遍存在老年群体当中,这些问题也都是普遍困扰老年人生活的,本专业所要帮老年人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
联系的多样性:从大的方面说,联系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等。
在生活中,每个老人所遇到的问题虽然不尽相同但又千差万别,对待每个问题不能统一解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老人都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习惯,对待不同的老年人要用不同的方法。事物都是多样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所要向学生们传授的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有的就是在对待老年人诸多问题是的解决方法。老年人行动不便是困扰老年人出行的主要问题,如果单一的说所有出行不便的老年人都配备轮椅出行,那有的老年人可能由于身体疾病不能长时间坐着,只能趴着或卧着,那对于坐轮椅出行就是不可取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所谓矛盾,在辩证法中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双方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恩格斯认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毛泽东更强调: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换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从一定意义上说,事物就是矛盾,世界就是矛盾的集合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或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或世界的发展。
在所有发生的问题上所有的问题都是矛盾的,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由于不能适应行动不便,耳聋耳背等诸多老年特征时,往往会产生焦虑或忧郁的消极情绪。在和老年人相处过程中由于这些老年特征所给老年人带来的困扰会使老年人厌恶生活厌恶社会,造成心理问题。但这是老年人不可避免的,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所有的老年人都不想具有这些老年特征。这就存在着矛盾,如果老年人没有出现老年特征那老年人就不会产生厌恶生活厌恶社会的低迷情绪,但这是不可改变的,除非随着老年人的消亡而消失,但同时也会出现在新的老年人身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通过各种方法深入老年人内心了解老年人所产生的矛盾,尽量减少老年人与矛盾的接触,从而通过其他方法化解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过程,过程是由状态组成的,状态是过程中的状态;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有生必有灭,无灭必无生;旧事物灭亡的同时,就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
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个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一个“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的波浪式前进、循环往复式上升的过程,而一个个有限的过程就组成了无限发展的世界,换言之,世界也可以被看作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的集合体。
老年人是一群迎着夕阳生活的特殊群体,也是社会最需要关注的群体。他们虽然不再为社会创造价值,但也不能被社会所抛弃。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所需要的是怎样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何为老年人价值? 所谓老年人的价值是指处于人生暮年的老年人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或者说是老年人所具有的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对于老年人的价值,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待。首先,与一般人一样,老年人的价值也是由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所构成。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老年个体对社会或主体人的需要的满足;老年人的个人价值是指社会或客体人对作为价值主体的老年人的个体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尊重和满足。其次,从时间的纬度看,老年人既有现实价值,也有历史价值。老年人在年轻时为社会尽到了应有的责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是他们的历史价值之所在;同时,他们在进入老年期后仍然可以一定程度的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他们的现实价值之所在。
首先,老年人具有重要的物质(经济)价值。
从经济学的视角考察,老年人价值的存在是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化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们记载和利用现实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是依靠生产和生活经验,所以,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年人便作为“智者”而倍受社会的尊崇。作为知识和智慧的载体,老年人的才能、经验、高尚的品德和优良作风都是传世之宝。及至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中的作用更为突出。这一变化,也同时会带来如下影响:一方面,生产过程中的体力劳动因素被淡化,从而使老年人与年轻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受年龄和体力上的差异的影响程度减轻;而另一方面,则像过去一样,老年人作为生产经验、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的创造者和记录者,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将会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因此,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足以表现出老年人价值的经济学意义。经济价值不但体现在物质性的劳动中,也体现在精神性的劳动中。
另外,老年人的相互照料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老年人之间的相互照顾是比较普遍的情况。那么,提供照料的老年人的作用也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或者说是一种间接的社会价值。
其次,老年人除了具有经济价值(物质价值)外还具有精神价值。
精神价值是老年人的主要价值。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当中,整个社会愈来愈强调各生产要素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但这并不是说老年人的社会价值首先体现为经济价值。老年人由于生理方面的变化,其直接的经济价值已呈下降趋势,但精神价值依然存在,甚至有所提高。
第一,老年人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道德维护力量。首先,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老年人身上凝结了由“历史”而产生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这对社会发展和下一代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或影响作用。其次,老年人的精神道德力量也不可小觑。道德是维护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老年人群体经历了生活的考验和磨练,绝大多数人在道德规范方面更臻于成熟,在对调整人际关系方面运用的更加娴熟,更多地表现出谦和、忍让。
师范专业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分析 篇6
[关键词]师范专业 学生 职业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曹丽蓉(1965- ),女,山西怀仁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生物教育。(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中图分类号]G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094-02
职业价值取向是现实生活中职业价值在人们脑海中的体现,人们将其作为衡量各种职业好坏及其对社会和自身意义的尺度。职业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人们对职业行为、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评价以及职业情感相统一的过程,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态度。
一、师范专业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现状
本研究对1000名师范专业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其中女生占45%,男生占55%,有效回收率为98%。调查结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职业选择过于重视个人发展,忽略了社会价值。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最重视的择业因素中包括自身发展、发挥兴趣特长以及经济收入,选择自身发展的占49%,选择发挥兴趣特长的占51%,选择经济收入的占84%。这些数据表明,个人发展和经济收入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在选择职业过程中最重视的两个因素,也可以说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越来越现实。此外,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区域时普遍倾向于经济发达城市,选择到偏远地区学生只占2%,由此可见,当前的大学生比较重视自身利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忽略了社会利益。
2.职业认知比较清晰,部分学生的职业认知太过狭隘。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大学生在总体上已经对职业形成了明确的认识,并能充分了解职业最基本的谋生作用。但是,在众多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5%认为职业是一种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途径,仅有2%将职业当作生命的信仰。由此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太过狭隘。
3.对职业理想比较模糊,缺乏对自身职业发展的信心。所谓的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在职业上根据自身的条件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并借助想象树立起的奋斗目标。但目前,我国众多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比较模糊,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或者职业规划比较模糊,更加严重的是竟然有4%大学生根本就没有职业规划。此外,也有部分学生在被问及自身未来的职业前景时表示没有十足的把握甚至完全没有信心。
4.职业情感基本上呈现积极向上的状态,小部分呈现扭曲的状态。所谓的职业情感是指人们对职业所具备的体验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职业情感在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于用阿谀奉承和溜须拍马等手段来获取晋升机会的行为,有40%的大学生对此表示鄙视,49%的大学生表示能够理解,4%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不会做出这种行为。针对利用裙带关系晋升的情况,有47%的大学生表示可以接受, 9%的大学生表示羡慕,44%的大学生对经常跳槽的行为表示反对。如今现实社会中司空见惯的潜规则让大学生在面对一些原本应该受到批判的现象时,却给出了接受的态度,这正是大学生职业情感出现扭曲的表现。
5.职业评价标准过于务实,功利化色彩突出。职业价值评价以及评价标准作为职业价值取向的关键部分,是人们用来衡量职业的好坏的评价体系。调查结果显示,最重要的职业发展影响因素是诚实守信、技能知识以及交际能力,其中选择诚实守信的占47%,选择技能知识的占68%,选择交际能力的占73%。虽然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社会职业对劳动者的要求,但是还不够充分,因此,选择通过勤奋努力获得成功的大学生只占36%。在针对普通工人和高层白领的评价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两者社会和经济地位存在较大差距,只有小部分学生认为两者之间的差别只是在于社会分工不同。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职业评价标准已经逐渐和社会标准相统一,但其中体现出了较强的功利色彩。
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问题的成因
1.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大学生都具有独特的兴趣爱好,因此,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方向也各不相同。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每种不同性格特点的人会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职业价值的评价也各不相同。因此,大学生必须充分激发自身的性格特点,从而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完全符合自身特点职业价值取向。
2.家庭层面的影响。家庭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和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在最初的人际活动中依赖于家长的教导,职业价值取向正是在这种教导的过程中被传递给大学生,这些诞生于家庭的教育方式、价值取向以及家长的言行举止将会对大学生的职业行为、态度以及观念带来深远的影响。此外,家庭的社会地位以及经济条件都会给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形成造成不同的影响。
3.学校层面的影响。近年来,社会价值观变革的不断深入使学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受到了更多严峻的挑战。由于学校的德育价值体系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造成了学生所学习的东西无法和现实生活相融合。此外,众多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过分重视对就业信息、就业政策以及择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忽略了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三、解决师范专业学生职业价值取向问题的对策
1.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体系。师范院校应该以职业价值观为基础建立就业指导教育体系,改变以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就业信息、传播就业政策为主的职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首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增加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理想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其次,在教育形式上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使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知识性和思想性的融合。此外,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来传播职业价值观教育,并将职业价值观深入到各门学科,教育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处理一些价值冲突问题。
2.开展自我教育,高度重视职业价值取向的形成。大学生应该不断地提高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修养,并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追求既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又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价值取向。此外,大学生还应该严格规范个人行为,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检验和完善自身的职业价值。
3.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由于家庭成员的示范作用以及家庭氛围的变化对大学生树立职业价值取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必须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以发挥出良好的言传身教作用。此外,家长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由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培养具有良好涵养和素质以及健全人格的理念,让大学生形成自主、自强、自律、自学、自护等精神以及良好的个性。此外,家庭教育中的民主也十分重要,有利于营造出和睦、平等的家庭关系。
[参考文献]
[1]凌文栓,方俐洛.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3).
[2]李西彩,付俊贤.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原因及引导方略[J].教育与职业,2008(4).
[3]宁维卫.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研究,1991(2).
[4]闰锋,白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大学生就业研究,2007(11).
[5]唐昆雄,扬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贵州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6]徐东芸.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
[7]余新丽,费毓芳.论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调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3).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涵与价值 篇7
一、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师自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外研究表明,教师自主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对教师自主的认识并不深刻,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师自主的研究缘于古希腊的自主概念。自主最初作为一个哲学名词出现,其基本含义是自己指导自己,不受他人约束。2002年美国教授Ridgers认为,自主是建立在个体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上,自主的行为是一种自愿自发的、自我选择的、自我控制的,并为之负责任的行为。前苏联心理学家科恩区分了自主的两个基本内容:一是描述个体的客观状况、生活环境,是相对于外部强迫和控制的独立、自由、自决和自己支配生活的权利和可能;二是对主观现实而言,是指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目标,坚忍不拔和有进取心。自主这一概念引入到教育领域之初,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自主。之后,教师自主也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并被认为是学生自主的前提,没有自主型的教师就难以培养出自主型的学生。总之,教师自主被视为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国外目前的研究主要强调了教师控制、支配教学情境的权力与教师自己控制自己的权力。
自主也是专业的一个基本特征,专业自主是专业人员的必然要求和基本特性。因为,只有对专业活动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他才能自由挖掘、运用自己的智慧与潜能,顺利进行专业活动,最大可能实现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对于教学专业来说,教师专业自主不仅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和权利,也是教师教育追求的目标。从教师专业自主的主体类别上看,教师专业自主分为个人自主和团体自主,当前,人们更倾向于重视教师的个人专业自主,即教师“在其专业领域里依其专业智慧,包括课堂教学、学校或是组织决策,以维持其专业品质,及不受非专业的外界干预的状态”。
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价值审视
教师专业发展与专业化的理念一样,既有深远意义,又难以得到确切把握。无论是在思维习惯上,还是在教育的潜在意识中,人们一般是把人的发展当成一种“外化”结果或者外在价值的实现,这种观念在教师专业化实践中是根深蒂固的,以至于教师教育中“目中无人”的状态一直延续至今。这种教师发展观在教师自主发展的理论及其实践中,重新得到了价值层面的审视。下面笔者就从哲学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它进行一番审视。
1. 哲学层面的价值审视
发展可以说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的历史和人类的产生一样久远。人类在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同时也开始了对发展意义的探求,从而形成了发展观念。
人在出生之时,对世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比起动物,人在本能上有着天生的“匮乏”。人没有固定的生存环境,缺乏天然存在的生存手段,但是人能够使用自己的创造性潜能来补偿。这样,人与世界就互相敞开着,原来否定意义上的“未确定性”、“未完成性”变成了发展意义上的开放性,人因此被置于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之中。事实上,也正是通过社会文化和教育,人在个体与动物之间划开了一道动物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
正如切尔·兰德曼所说:“人只有在担负着传统的、他自己同类的群体中成长,才能完全成为一个人,他的文化方面只有以这种方式才能发展起来。”人的发展不单是以自然的安排和赐予为基础,而是以人自己的生产和创造及其结果为基础,同时又都渗透着人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的意识,因而都体现了人文精神,具有扬弃和高于自然的文化性质。人作为社会存在,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存在物。社会作为人的世界,就是一个文化世界。换言之,文化就是人的生存、生活方式。人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也为文化所创造。只有在社会的文化环境中,在参与文化创造的活动中,人才能实现自我塑造,才能把自身的潜能转化为现实的理性力量。
人自觉、主动地从事文化活动,不断生产和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的世界,从而不断创造自己的新的存在状况和规定性;另一方面,活动作为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方式,现实地决定着人的发展状况。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在活动过程中,人始终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人不仅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同时也是认识和改造自身的主体。社会环境和教育固然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环境和教育归根到底只有通过人的主体活动才能发生作用。因此,教育应该定位到人的发展上来。无论是教育目的还是教育过程,都应该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把人仅仅看作是消极地适应环境、接受教育的对象,忽视人的主体活动的意义,就不能正确理解和解决人的发展问题。
教师专业发展本质上涉及人的发展这一根本问题。主体教育理论指出,个体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即客观条件方面。没有外部世界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和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人的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二是在客观条件相对丰富的情况下,人的主体性发展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则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自身的条件,包括唤醒人主动发展自身的意识即主体意识和驾驭外部世界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能力即主体能力。对于个体而言,要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要使自己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不仅需要主体意识,还需要个体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即主体能力。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个体人实现自我发展的主体条件,因此,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具备这种主体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专业自主发展。
按照人的发展一般规律,教师是根据自己的内在本性与要求去支配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或者说教师至少应是自我发展的自觉主体。因此,在教师的发展问题上,教育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立足于人的自由本性和自主实践能力,使之成为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积极能动的主体,才能产生实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2. 实践层面的价值审视
教师自主发展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教师主体性的一种重要表现,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自主发展命题的提出及付诸实践不仅有理论上的渊源和依据,也反映了一定的现实需要并以一定的客观条件为基础。
首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培养主体性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其中自主性品质的形成是核心目标,这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师是学生素质培养的关键角色,教师的主体性状况直接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学生自主性品质的培养必须以教师自主性的发展为前提,没有自主型的教师就不会培养出自主型的学生,没有教师的自主性品质,也就不会有学生的自主性品质。因此,从学生的发展要求这一角度来看,教师理应成为一个具有专业自主性,能不断自主发展的人。
其次,在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培训效果不佳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合法途径——在职培训因此备受诟病。教师培训的弊端在于人们往往视教师的发展为被动发展,因此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地位几乎被忽略。针对这一弊病,教师教育必须使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权回归教师本身,积极创造外部条件,激励和引导教师以独立的力量自觉地参加到专业发展实践中,让教师积极寻求自主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教师教育的过程,达到有效的教师专业化。
再次,教师的自主发展事关教师的身心健康。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按照一种全新的理念去实践,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又没有典范的模式可以参考,只能靠自己学习和探索。这既意味着教师要进行超常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去备课。也意味着在摸索中的生存必将遇到更多的问题,产生更多的矛盾。因此,在这些种种矛盾现象面前,教师自然会产生一些心理失调的问题,一些教师的身心健康处于危机状态。在新课改背景下,国家和教师是放弃、应付课改,还是“外减压力、内强素质”?新课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系国家方针大计,放弃与应付是不可取的。全部出路在于外减压力、内强素质。外减压力是相对的,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教师内强素质。主动、积极、及时地调节自己的身心,更新自己的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更新自己的角色等才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自主发展是教师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的调节器。
德利得:以专业服务创造价值 篇8
该公司于2015年成功改制为天津德利得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利得”),并于2016年4月在“新三板”挂牌,开启了公司发展的新篇章。
定位专业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我们是一家专业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商,主要为大型或集团型制造业、分销业客户提供专业的供应链物流服务。”采访伊始,德利得运营总监恽绵就向记者明晰了公司的市场定位。
在恽绵看来,整个现代物流服务市场主要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依靠网络和资源提供服务的社会公共物流服务市场,也可称为标准服务市场,如运输、仓储、快递、货代等,主要是在客户价值不变的约束下实现成本的降低;另一类是基于供应链和价值链流程提供物流服务的专业物流服务市场,如制造物流、分销物流、汽车物流、医药物流、食品冷链物流等。这些物流企业提供的是专业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同时也是非标准化的定制服务,更侧重在成本约束下追求客户价值的最大化。而德利得的市场定位正属于后者。
“作为现代物流企业,不应该仅仅关注自己的直接客户,更应该将目光延伸到客户的整个供应链上,通过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实现物流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达到提高整体供应链效率的目的,进而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样的服务才是客户最需要的服务,这也正是我们16年来不懈努力追求的方向。”恽绵对记者说。
主营业务及发展阶段
据恽绵介绍,德利得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主要分为现代供应链物流服务与特种供应链物流服务两大板块。现代供应链物流服务包括:供应链物流咨询与规划设计服务,原料、制造、线边、分销、售后、逆向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仓储、分拨、包装、加工、配送、装卸、安装、就位、市场营销等物流服务,信息化、金融等增值服务;特种供应链物流服务包括:大件运输规划设计、大件货物运输服务,危险化学品供应链物流服务。德利得把主要客户群定位于化工、电气、快消、高端医疗、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跨国大型集团企业等,为他们提供全流程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长期以来,德利得依托上述“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核心服务,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利益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管理为基础的个性化和柔性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商业模式,即结合第三方物流服务积累的服务经验与资源整合能力,把第四方物流的解决方案及咨询智慧融入于协同服务的实践中,持续优化服务,从而不断挖掘供应链的价值,使之成为客户的核心竞争力,并逐渐由企业级客户供应链服务模式升华到产业级客户供应链服务模式。
德利得供应链物流的发展进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1.0阶段,是供应链节点成本优化阶段,也是德利得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初级阶段,主要是通过优化运输、仓储、包装、分拣等供应链上相关节点的运作,通过招标等形式,最终实现降低客户不同环节成本的目标。这是德利得以往的主要服务模式。
2.0阶段,是供应链一体化服务阶段。主要是在1.0阶段各节点成本已经得到较好控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采用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的模式,解决供应链各个环节、多家企业分别操作造成的低效率与资源浪费的问题,按客户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使德利得在进一步拓展自身业务的同时,提高了客户粘性。在这一阶段,成本权重减少,关键服务能力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德利得供应链针对大型医疗设备客户提供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就涵盖了一个完整的产品供应链,包括国外工厂运输→保税→报关→国内运输→存储→在终端医院卸货→就位→安装辅助调试等诸多环节。德利得将从接到国际物流到港订单起至安装调试环节进行整合,将供应链相关信息统一纳入SCM系统云服务平台,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物流管理成本,为客户提供全程贴心服务,使制造企业、代理商与及终端客户更省心。目前,德利得正在全力进入供应链V2.0阶段。
3.0阶段,属于跨供应链物流服务阶段。在这一阶段,供应链的优化将不仅仅局限在某一条供应链,而是在进行多条供应链的共同协同和优化,实现跨供应链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跨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服务。这是德利得未来的服务定位
服务能力与核心优势
供应链物流服务,主要考察的是服务提供企业的综合能力,如专业服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等。德利得的优势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专业的服务团队
德利得拥有五大供应链服务团队,包括:①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团队,主要是针对客户的关键需求设计规划相应的解决方案;②信息化研发/实施团队,主要是通过强化信息化管理推动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实施,如信息系统的设计、构建、对接等;③物流技术研发团队,侧重于技术创新,借此支撑供应链物流活动,重点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目前德利得几乎每年都有一百多项创新成果在物流操作与物流管理中应用;④物流实施管理团队,具体负责客户供应链物流服务各个项目的应用操作与实施,目前500多位公司员工的约80%属于这一团队;⑤供应商管理团队,主要是负责对合作伙伴供应商的协同、支持、服务与管理,把客户供应链物流服务中的个性化需求转变成标准化的操作,再外包给协同的供应链共同完成服务。五大团队形成了德利得供应链的核心力量。
2.关键服务能力
在恽绵看来,对于供应链物流服务商来说,要想站在供应链一体化的整合端,除了常规的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之外,“关键服务能力”尤为重要,如规划设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等。
如在为大型医疗设备客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过程中,在医院的设备安装就位环节,由于每个医院的环境不同,所以就位项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针对复杂的设备就位环境,德利得量体裁衣,分别应用高层吊装就位、平台就位、地下电梯井就位、地下破拆就位等多样化的就位技术和设备,很好地满足了客户的具体需求。
3.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对于从事供应链物流服务的三方物流企业来说,体系完整、运行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服务客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目前德利得已经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包括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私有物流云平台。前者主要是与社会信息系统对接,同时针对部分客户开放;后者则囊括了WMS、TMS、VMI、LVS、OWS等诸多系统,主要是为专业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化服务。如专门为企业供应商提供信息服务与考核的LVS系统,把供应商与核心制造业客户紧密地联系起来,解决了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信息分隔的问题,实现了信息的无缝传递,提升了整个高端制造供应链的效率;针对现在逐渐专业化的广宣品物流服务,德利得配置了专业的OWS信息系统管理客户的广宣品,提供从采购、委托、配送到结算等一整套解决方案。
为客户创造价值
据恽绵介绍,做我国本土最专业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商,是德利得的企业愿景;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是德利得供应链的企业使命。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德利得在供应链物流服务领域已是声名显赫,不仅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物流服务体系,还建立了多家物流企业协同发展的物流服务联盟,通过可靠、高效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获得了广大客户的青睐,其中包括电气行业的松下,医疗领域的西门子、GE,快消品领域的宝盛道吉、德国汉高,制造领域的ABB、北京现代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1.解决客户供应链物流难题
例如,一些高精密、高价值、高要求的“三高”大型医疗器械高端客户,其供应链物流往往会遇到一些共性问题:如这些高价值的医疗设备都有一些特殊性,有的核磁共振仪器里安装有超导设备,需要在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环境下运行,在物流过程中每间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进行通水、通电或增加液氦,否则将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另外,部分大型医疗设备的生产周期很长,对于具有一定的放射性的设备,需要在医院做好设备间基础屏蔽工程之后、进行精装修之前进场,而且项目工程师还要在这一天同时进场,时间上要求严格,各种各样的信息、物流需求都要集中在一点实现,计划难度较大。针对这些客户的物流难题,德利得依托自专业的服务能力,为其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涉及到方案的设计、货物的仓储、运输、就位等诸多环节,高水平地满足了客户的物流需求。
2.提高客户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
提高客户供应链效率、降低客户物流成本,这是德利得作为专业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一直追求的目标。例如,针对松下电器的供应链物流服务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便充分展现了德利得供应链的整体实力。
最初,松下电器只是将退货物流委托给德利得来做,在看到德利得专业、高效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后,才不断深化双方的合作。德利得不断整合资源,协同松下电器打通了供应链各环节的“肠梗阻”,使其物流成本明显降低,供应链效率实现较大提升。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代表大泽英俊先生2015年8月到北京考察了德利得后,发表了长篇博文,对其优质服务给予高度评价,并感谢德利得这个幕后英雄对松下电器物流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3.满足客户特种物流需求
以减震运输为例,我国长期以来减震资源稀缺,减震运输成本极其高昂,购买一辆减震运输车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针对客户低成本减震运输的需求,德利得供应链专门研究开发了用于精密仪器设备的空气减震托盘,替代进口气垫减震汽车。经过严格测试,震动由7.24G降低到0.99G,大大降低了颠簸造成的货物损毁率。同时减震运输可以利用普通卡车,成本减少20%~30%。近期最新研发的空气减震气囊可以更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降低减震运输成本。
专业价值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是学校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古今中外对教师都给予极高的期望和赞美, 同时人们也对教师职业渐渐形成了一定的职业价值观。在我国古代, 人们认为教师的文化学识最渊博, 国学教师被称为“博学”;道德观念上被视作“道”的化身, 所谓“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行为规范上所谓“师者, 人之模范也”, 被公认为世人的楷模。在国外, 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也是很丰富的, 夸美纽斯曾指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第斯多惠也提到:“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 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 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到了现代, 人们的教师职业价值观, 基本上是在继承传统的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的, “教师是人师”这一社会要求已作为一种从业精神便是最直接的体现。直到今天, 仍有不少人坚持把教师誉为“春蚕”、“蜡烛”、“人梯”、“铺路石”、“园丁”、“托起太阳的人”类似的教师职业价值观。然而, 这种歌颂并未涉及到教师职业劳动对教师本人现实生命质量的意义;并未涉及到教师能否在职业工作中感受到对自己的智慧与人格的挑战、对自己生命发展和生命力展现的价值, 感受到因从事这一职业带来的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满足。
1. 对工具性教师观的反思
“春蚕”、“蜡烛”和“园丁”这种纯粹奉献式的教师观以及我们为教师所设计出的种种规定与规范, 都具有充分的社会价值取向, 但同时却产生了教师的被动性、工具性, 限制了教师向积极发展的主体性。因此, 只有强调主体性教师观, 唤起作为职业主体的教师, 反思和重建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 成为自觉主动创造教师职业生命和职业内在尊严的主体, 才能解放教师的思想和行动, 进而在专业化的平台上, 确立自己的教育理想、专业自我发展, 获得创造、成功和收获带来的生命价值的充盈, 获得专业人员应有的自我发展尊重, 使教师完全可能成为富有时代精神和创造活动的人, 成为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
2. 对技术主义倾向下教师群体专业化的反思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开展了对教师专业本质的理论研究, 研究主要从“特质模式”和“权力模式”两个维度进行, 试图自上而下通过系统的研究工作来构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合理模式, 希望通过对教师专业地位的认可和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来为教师勾画谋取社会承认的价值蓝图。但没有考虑到教师的工作是以“不确定性”为主要特点, 带有浓厚的个性色彩, 没有把宏观群体教师专业化问题和作为教师个体成长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另外, 传统的教学论将教师看作是课程的实践者, 认为教师个体与课程的研发之间是一种分化的关系, 教师只要能够熟练地掌握课程所阐述的知识, 并把它合理、全面地复制给学生, 就可被认定为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这种专家型课程体系实际上也暗示了教师专业评定的一种价值取向。“以‘技术熟练者’为范式的教师实践性知识, 通过尽可能单纯地明显复杂状况的概念、原理的抽象概括, 朝扩大‘确凿性’的方向发展”, 它以类的一致性要求代替了带有浓厚个性色彩的实践性认识。因而, 这样的专业化也明显带有“被动”的烙印。
二、问题的出路
不少教师在对人生、对职业的反思中, 存在着“身份认同危机”, 就是教师对自我职业发展、人生的意义、自我发展实现等存在着主体上的焦虑感、不信任感、失落感和危机感。不可否认, 这些都属于教师“非”专业化发展的范畴。但我们始终认为, 人都是有主体思想和思维的, 不解决教师主体自身的思想和态度问题, 则不论新课程改革也好, 专业化发展也好, 教学相长也好, 都注定因失去教师的主动支持而告败北。因此, 根本问题在于启发教师的职业自我发展意识, 让个体的专业发展在主动、动态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1. 打开枷锁的钥匙———教师职业自我发展意识
教师作为职业, 存在着职业体验和职业认同问题, 教师作为人也存在意义定位问题。只有让教师切身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幸福, 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也才能使教师具有在其职业生活过程中不断发展向上的勇气、信心和动力。即只有转变教师对其职业的观念, 提高教师的职业自我发展意识才能够真正打开束缚教师的枷锁, 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主体性的发挥才是教师提高自我发展意识、转变观念的根本保证, 因此, 我们应该重构一种主体性的教师观。
2. 个体专业动态成长——职业价值的完全实现
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的缺失及个体动态专业发展受滞的原因何在?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自由”的缺失或超强的控制。教育过程中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各种自由, 导致教育目的、方法、过程等方面教育意义的失落和蒙蔽, 失去了教育概念应有的内涵和价值。教师在教育场域中压力大, 无专业自主权, 无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 使得很多教师远离了“愉悦、快乐、发展、激动、自豪、幸福”等诸多美好的人生中珍贵的情感体验, 机械地按照高考的指挥和所谓“教育专家”的规训, 日复一日地为了学生的分数而打拚, 他们距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远, 失去了应有的才智和热情。
因此,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以教师积极主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 以教师的职业发展周期为线索, 在充满生命活力的师生动态交往过程中展开的, 它以积极、动态、渐进为主要标志, 使教师在持续的学习中实现专业发展。它强调教师个体专业动态发展, 以此为基础自下而上累积起教师整群专业化的坚实基础。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重树教师职业价值观, 实现个体教师专业化动态发展
教育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爱的活动, 是一个需要参与者全身心投入的活动, “教师”这个语词或者这个职业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专注, 诉说着一种品位、一种个性, 践行着一种辽远、一种深邃。教师个体外在社会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置衡器和契合器正是教师主体的个体专业发展及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
1. 要确定主体性教师观
主体性教师观的确立就是唤起作为职业主体的教师, 反思和重建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 成为自觉创造教师职业生命和职业内在尊严的主体, 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主体性的发挥是教师提高自我发展意识、转变观念的根本保证。主体性教师观的重构使教师完全可能成为富有时代精神和创造活动的人, 成为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
(1) 应当把教师确立为“自觉主体”。教师应该是一个具有反思意识和能力的主体, 即成为对教育充满反思和研究的自觉主体———“反思性实践者”。
(2) 教师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 通过对教育生活世界的反思、探究和创新, 不断发现教育生活的问题和意义, 并不断创生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实践方式, 形成解决教育新问题的方案和策略。教师在自主、主动和创造性的工作中, 真正理解了教育工作的意义并享受到了教育工作的欢乐, 同时也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和欢乐, 实现了自我发展价值。
(3) 主体性教师观应从教师的需要、教师的实际、教师的利益出发, 体现以人为本, 确立教师在选择和从事教师职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主体性教师观不是单纯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也不是单纯强调教师的内在价值而忽视甚至否定其社会价值, 而是在坚持社会价值为主导的基本前提下, 充分确立教师自身的主体角色、主体价值, 解放教师的思想和行动, 进而在专业化的平台上, 确立自己的教育理想、专业自我发展, 获得创造、成功和收获带来的生命价值的充盈, 获得专业人员应有的社会尊重和自我发展尊重, 实现教师的社会价值与教师内在价值的统一。
2.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 实现教师个体动态专业发展
(1)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 是指确立教师在专业化中的主体地位, 在适宜的专业背景保障和促进下, 通过教师个体和集体的能动与自觉, 实现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教师专业实践水平和专业地位的全面提高。
首先, 要确立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和发展方向, 提升教师的专业标准, 使教师职业具有自身的专业特质和不可替代性。
其次, 要建构教师个体专业动态发展的策略。教师专业发展越出了结构功能主义的静态专业模式, 注重教师与其专业生活环境的积极互动。教师教育应当主动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和阶段性特点, 建立服务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
再次, 应确立教师作为学习者、研究者的角色, 加强学校学习型组织和充满合作、交流、探索和创新的学校文化的重建, 重建教师教学、学习和研究相结合的专业生活方式。
(2) 借鉴外国的人员开发模式, 探索教师专业动态发展的途径
办好21世纪的学校依赖的是投身教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借鉴外国尤其是美国人员开发专家提出和采用的有效人员开发模式, 探讨教师专业动态发展的途径具有重要的价值。
如:个别指导的人员开发模式。即让教师自己设计自己的学习活动, 或通过正式的人员开发方案促进教师积极进行个别指导的学习。还有观察和评估的人员开发模式、参与课程研制和学校改革过程的人员开发模式等。
专业价值 篇10
关键词:中职,护理,诚信,教育,价值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我们每个人应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品德要求。诚信是一切美德的根本来源, 是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社会的根本。然而,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扩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多样化趋势, 道德适应明显滞后, 诚信问题成为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诚信危机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中职生中, 具体表现在:中职生缺乏社会责任心、纪律散漫、缺乏法律意识、虚假伪善、言行分离、盲目签约、随意毁约等, 这些状况已经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注意。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其心理和认识上有其特殊性, 诚信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具有特殊意义。而对于护理专业学生,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 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强、自律、自重、奉献、敬业、救死扶伤、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高尚的品德, 要有慎独的修养, 因而是否具有诚信的道德品质是评价护理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诚信教育是中职护理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一、诚信教育是中职护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 积淀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诚信就是其中流传至今长盛不衰的传统美德, 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弘扬。诚信不仅是个人的事, 而是关乎民族进步、生存和发展的大事, 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是民族健康发展的保证。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诚实守信成为对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在市场经济化的今天, 诚信显得愈加重要。现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契约经济, 更是信用经济,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规则。它一方面依靠法律和规则等硬性措施来保证运行, 另一方面要求以信用为基础建构道德秩序, 以人们之间诚实守信、相互信赖为前提条件。市场经济时代要求市场主体必须诚实守信, 相互之间以诚相待, 任何一方的违约、失信或欺诈都会导致交易关系的最后消亡。中职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 要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做一个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的人, 以诚信求生存, 以诚信求发展, 以诚信赢得更多更好机遇和利益, 为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努力奋斗。
我们把诚信作为处世为人的根本, 作为人们行为的一种范式, 作为一种制度用以引导社会风气。当今社会, 诚信不仅广泛渗透到了经济领域, 而且在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也都有广泛的体现。诚信水平能否提高不仅仅关系到经济能否协调发展, 也关系到整个社会能否健康、和谐地发展。由于中职生的特殊身份, 对其进行诚信教育, 不仅有利于在道德层面上为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有利于诚信风气在全社会的传播和弘扬, 也必将有利于社会信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有利于国民整体诚信素质的提高。我们必须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强中职生诚信观念的培育, 并引导其积极践行社会诚信道德, 为整个社会的信用体制建设献一份力量。
二、诚信教育是中职护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诚信作为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 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 其首要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诚信自然不可或缺。有研究显示中职生在主观上是不愿意违背诚信的道德, 但是在具体情况下, 却有可能会作出有违诚信的行为;在面对不诚信的行为的时候, 大部分人采取的是一种回避的态度, 反映出学生自身在实践诚信方面相对较差, 同时也体现出学生是非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中职生处于青春期, 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正日益成熟, 他们认知能力低, 是非观念不强, 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此时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是塑造诚信品质的良好契机。在这个关键时期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听之任之, 缺乏诚信教育可能导致人格缺陷或偏离, 甚至走上相反的道路。
三、诚信教育是中职护生培养良好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11月美国民意测验和调查机构盖洛普公司 (G allup) 进行了一项有关“你心目中最诚信职业”的调查, 结果护士职业登上年度诚信道德调查排行榜榜首, 排名第一, 连续十一年享受到公众赞誉, 81%的美国民众称护士诚实度、道德标准“较高”或者“非常高”, 护士是美国人心目中最诚实、最有道德的职业。我国虽然还未有相关调查的报道, 但伴随着近年来全国范围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的现状、频频发生的“医院暴力事件”等问题, 医疗诚信越来越成为广泛关注的一个课题, 护理工作的诚信缺失也被是导致医患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搞好护理队伍的诚信建设, 杜绝护理工作中的诚信缺失, 也已成为护理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诚信的价值在于诚实、真诚、可靠、可信, 这恰恰是从事护理专业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因此加强护生的诚信道德建设, 建立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诚信教育体系已成为必须。护理专业是一门助人的专业, 这一职业特点也就要求护士必须建立忠诚的职业理念, 建立起助人为乐的价值观, 这样才能真正忠于职守。良好的医德是取得病人信任的基础, 诚信是行医者必备的职业道德。“无诚则无德”, 缺乏诚信品德的护士既无法取信于病人, 也无法胜任护理这一“人命关天”的工作。以诚信的职业态度、诚信的专业作风对待病人、对待工作, 对于护理质量来说至关重要。对护生的诚信教育可以培养护生诚信的职业品德, 使护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做到与病人以诚相待、以信相处, 通过自己真诚的职业行为、高度的责任感和“慎独”修养, 体现对病人的尊重与关爱, 将“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落在实处, 密切护患关系, 帮助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真正成为病人信得过的护士。
总之, 诚信教育是中职护生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诚信教育对护生的自身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加强对护生的诚信教育, 增强诚信观念, 培育诚信品质, 养成诚信的行为习惯, 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适应职业要求、高素质的护理事业接班人, 是学校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我们护理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职业要求, 针对实际需要, 切实做好诚信教育工作抓紧抓好, 为培养合格的中等职业护理专业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媛航.护士学校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18) .
专业价值 篇11
建设校际专业集群,从理论上大胆探索、实践上大胆试验,克服一个高职院校内专业集群建设发展的局限,和中原经济区系统相衔接,作好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的智力支撑。
一、高职校际专业集群建设要系统衔接、智力支撑中原经济区发展链
高等职业教育担当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技术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在中原经济区产业链的发展中,大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中原经济区发展链条与高职校际专业集群智力链的衔接,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面对这个宏大的中原经济区发展链的人才需求,建设高职校际专业集群,才能更好地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链的智力支撑。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术应用人才,其职业能力对应产业群、城市群的发展和提升,是中原经济区的集聚效应、规模效益、优势互补、整体效应、综合竞争力得以形成的人力资源基础。
高职校际专业集群的建设发展,从系统优化、规模整合、资源配置方面,与中原经济区产业链联接,可以规避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制约作用。依据高职教产合作协会建设发展平台,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人才需求衔接。它克服了校内专业集群与中原经济区对应、衔接的局限,信息的判断更准确,对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更有量化的定位,对应市场的能力更强。高技术人才培养中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使校际专业集群得以和中原经济区系统衔接,作为城市群产业群发展的智力支撑得以和中原经济区发展相协调、相融合。作为大区域经济內的校际专业集群,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形成的合力,是一个高等职业院校内的专业集群无法比拟的。在智力支撑上,人才质量要比一个高职院校内的专业集群培养得更高,能力也会更强。
二、高职校际专业集群建设要使集群效应最大化
产业群的发展,使产业的集聚、融合、产业系统更加优化,也使产业链的发展得以提升到新的高度,中原经济区产生的集群效应也更充分。高职校际专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对应城市群、产业群的建设发展,使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沿着产业链、智力链集群发展轨迹演进、提升和持续,使高职校际专业集群内的专业培养结构对应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 、职业结构、就业结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对应中原经济区产业企业的企业岗位、职业技术标准,从而使校际专业集群效应最大化。
三、外部规模经济
一个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校内教学资源配置、结构优化、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水平,与其学校本身的管理水平,对区域经济、产业群职业结构状况、人才市场需求的把握准确度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表明,在学校内部管理上,近几年在教师资源提升、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课程改革方面有很大进展,但在对区域经济、城市产业群、人才需求结构把握方面需提高。
高职校际专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就是要解决高职院校办学外部不经济、信息的过滤和判断不准确问题。建设高职校际专业集群,就是要通过高职教产合作协会这个发展平台,实现与中原经济区发展信息的对接。一个大区域经济内的城市群,其高等职业院校地理位置集中,信息沟通快,资源流动便捷。建立校际专业集群建设、改革、发展的平台,形成集群运行发展机制,使一个城市群区域经济内的高职院校专业和中原经济区的产业链对接。校企在中原经济区发展架构内合作,实行教产合作、产学研结合,这样就能更好地过滤、判断信息,形成产业链和智力链结构认同、价值认同、供求均衡,从中原经济区所需要的人才结构、职业结构、就业结构出发,形成高等职业院校校际专业集群的建设发展架构,达到外部经济。
四、优势互补,实现溢出效应
依托高职教产合作协会这个平台,高职校际专业集群内的各高职院校专业,在系统内流动、开放、交流机制形成的前提下,使教师资源提升、专业建设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与中原经济区对应。高职院校教师可到中原经济区内另一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其产学研是处在融合状态的,这一高职院校教师把自已学校的职业教育价值观、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技术经验和研究,与所在流动的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价值观融合,共升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新的高职教育价值理念。通过这种对接,管理和教学的优势会得到互补。溢出效应的产生,将使整个校际专业集群成为受益者。这样,高职院校培养的生产、技术、管理 、服务人才和中原经济区对接得更有效,高职院校对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把握得更准确,对高职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质量会更高。
五、学习机制,挤压效应
在高职校际专业集群内,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在系统开放和流动机制下,教师资源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和研究的信息交流是持续的,这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知识的交流和融合,由此,产生这种交流、融合、学习、共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方法、学生实践技术能力培养的学习机制,从而也产生了挤压效应,集群内某一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和创新,会带动集群内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创新,使校际专业集群具有了发展的可持续性,集群专业达到共升、共荣的多赢局面。
六、高职校际专业建设要使资源配置达到高效
高职院校校际专业集群内教师资源的流动配置,可使某一高职院校内的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资源效益发挥到集群内其他多个院校,从而使高职校际专业集群内的同专业教师在教学方法、技术等多方受益,对整个校际专业集群内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这种交流机制的形成和演进,也可使整个校际专业集群内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对新进教师的培养和带领,也突破了原来单一院校内一个专业内的教育价值熏陶和技术引导,在校际专业集群内,学科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对新教师在文化传承、伦理示范、知识拓展上的引领,可使新教师在一个更广的平台上发展提高。专业集群内的高职学生,在教师资源流动机制下,职业能力得到更大提升。
信息资源共享是持续的高职校际专业集群系统开放和交流机制运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提升教师教学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平台。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课程项目、实训模式、项目化教学等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将在整个集群内全方位实施,从而使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得以全方位推进。这种改革的推进和经验的推广、问题的争鸣和探究全方位展开,对集群内专业结构 、课程结构、专业教师资源结构和学生职业能力结构的优化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会持续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使教师对教学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形成共识,形成校际专业集群中教师资源素质的整体提升,同时也使专业集群内高职学生的职业学习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就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只有不断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发展。
(作者系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副教授)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困境解决对策 篇12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从西方社会中引入和传进的, 完全是一个舶来的价值理念。笔者认为在中国社会中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确立并不是急于将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作为一个完全参考的理念, 也不是探讨具体某个国家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更加适用于中国社会工作额发展将其引用过来, 而是应该通过中国社会文化要素找到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共同的焦点, 结合中国的实际, 真正使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 而且还要对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进行批判式的吸收,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为此, 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相通之处, 开发利用传统文化中优秀价值理念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相融合, 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当然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价值观也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因为只有找到二者的融合点才可以让我国社会工作者价值观更好的确立, 也让未来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受助群体更加主动和配合社会工作者的工作。
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教育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教育主要是社会工作教育, 我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 而且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层次分明。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教育阵线, 在今后社会工作教育的过程中是长期坚持的教育理念。针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要不断地加强其精神理念教育, 而且同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才能更好地不断融入到受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学习者的心中。为此, 笔者建议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构建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 坚持学习价值观理论的同时结合现实的实践, 不断完善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体系。
三、借鉴本土社会工作价值经验
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对于解决社会工作价值观困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途径, 中国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就是指导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基础, 当然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也是来源于社会工作实践, 通过社会工作价值观实践上升到社会工作价值观理论, 再由社会工作价值观理论反映到社会工作实践当中, 从而有效地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行为。从整个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实践过程中来讲, 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实践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但是也积累了几十年的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实践经验, 积累了一系列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经验教训, 我们应当积极分享和总结这些由于社会工作价值观实践而遭遇困境的丰富经验和典范, 及时帮助其他社会工作者在开展相似社会工作价值观实践时更多的经验。尤其是近些年社会工作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 朝着更加专业化、职业化方向的发展, 此时不能只注重对专业和职业的发展, 更要注重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这些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升华将对本土化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确立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四、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产生的社会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实践和价值实质内容也在发生相应的改变, 所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为适应社会整体的变迁而必须有所改变和创新。首先, 要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伦理中的共识思想。将二者的共通点充分体现在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中, 无论是在培养新的社会工作者或宣传社会工作这一行业都应该尽可能的现实二者的共通之处, 这不仅有助于生活在传统文化下的人们接纳社会工作, 而且可以更加可以帮助社工自身站在更加理性和正确的角度开展工作。其次, 社会工作已经由传统的关注个人问题转到关注社会整体问题, 运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视角来认识弱势群体存在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创新社会工作价值观。再次, 随着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帮助水平越来越高, 对弱势群体的道德谴责越来越少, 这也就意味着社会工作者也必须要调整自身的价值判断, 来满足社会对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最后, 一些后发性社会问题的出现, 使得社会工作出现一些新兴的领域, 在这些新领域出现一系列需要社会工作者进行价值判断的问题,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进行符合实际的发展创新。
五、多方积极参与动员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确立是适应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 需要动员各方的力量才能实现。各方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确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 在中国任何重要制度的改革和建设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 尤其是现在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必须要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政府部门独自掌握着职业和专业审批权, 所以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确立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随着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政府也开始越来越多的购买社会工作服务, 笔者认为只要要正确运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这一宣传方式, 借由这种机会来宣传社会工作更加容易, 也可以让社会工作者树立更加有公信力的形象, 人们对社会工作的了解就更深, 社会工作者的存在性也就更强, 社会工作价值观实践也就更强。其次, 中国的非盈利组织或民间组织虽然不是很发达, 许多社会团体是官办的, 带有一定的行政化色彩, 但是他们在资金、人员、活动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和政府的关系也相当密切, 这些为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确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化不可或缺的条件。
摘要:社会工作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价值观实践的困境, 需要广大的社会工作者自身不断努力去探索和解决产生的价值困境, 笔者认为面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色彩背景的前提下, 社会工作价值观首先是要进行本土化, 将西方社会社会工作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到中国特色的文化背景之下, 通过社会工作实践一步一步解决实际的价值观困境。
关键词:社会工作,价值观,困境解决
参考文献
[1]赵婧.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山东理工大学, 2010.
[2]黄耀明.对话与融合: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福利, 2012.
【专业价值】推荐阅读:
专业价值理念07-07
专业价值观07-08
专业创造价值演讲稿初本09-08
生活价值≠数学价值10-12
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07-10
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08-22
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10-08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论文06-03
乔春洋:品牌价值体系和最高价值05-19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