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调整绩效

2024-12-04

风格调整绩效(共3篇)

风格调整绩效 篇1

对于开放式基金, 识别投资风格后, 就可以计算出投资风格对基金总体业绩的贡献, 从而可以准确的将基金总体业绩分为投资风格的贡献和基金经理的贡献。如果投资风格基准指数收益率高, 则相应的投资风格对组合投资总体业绩贡献大。对于风格调整绩效的计算方法有很多, 鉴于笔者在先前的研究中选用夏普模型对基金的风格进行的识别, 因此本文选用Lobosco方法对基金的风格调整绩效进行计算分析。

1 Lobosco方法

Lobosco方法是基于Sharpe风格识别方法和Modiligliani的风险调整绩效指标RAP而产生的。

如果已知组合投资i的投资风格, 并且市场上存在个投资风格基准指数, 采用Sharpe的带约束条件的回归模型为

undefined

所以在因子敏感度bij中, 最大值bis所对应的因子就是该组合投资的投资风格。将Sharpe风格识别法与风险调整绩效指标RAP相结合就可以得到风格调整绩效, 即用风格基准的RAP值作为投资风格对总体业绩的贡献。设组合投资i、对应的投资风格基准组合以及市场组合的收益风险情况如表1所示, 则组合投资i的风险调整绩效和风格基准的风险调整绩效值为:

RAP (i) = (σm/σi) (Ri-Rf) +Rf

RAP (s) = (σm/σs) (Rs-Rf) +Rf

投资组合i的风格调整绩效就是RAP (i) -RAP (s) 。

其中:Ri、Rm、Rs、分别表示组合投资i、市场基准组合、组合投资i对应的风格基准组合平均收益, σi、σm、σs分别组合投资i、市场基准组合、组合投资i对应的风格基准组合风险。

无风险利率 (Rf) 采取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按照算数平均值, 从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一年定期利率平均值为0.0245。

市场基准指数采取复合指数, 复合指数收益率按照如下公式获得:市场指数收益率=80%×中信A股综合指数收益率+20%×中信国债指数收益率。

其他收益的均值都是其算数平均值。

2 实证分析

2.1 样本选取

鉴于本文以开放式基金为研究对象, 由于开放式基金2001年才得以发行, 总共才经历了7年时间。本文选择2004年12月31日之前成立的开放式基金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在78只中随机抽取5只样本基金:华夏成长、长盛成长、大成价值、博时裕富、德盛稳健。契约约定风格包括1只成长型、2只平衡型、1只收益型 (价值型) 和1只被动指数型, 发行份额均超过20亿, 比较具有代表性。

由于子样本区间时间跨度不长, 为了获得更多的数据, 而且基准指数也是计算周收益率, 所以在计算样本基金是一律使用周数据。

基金周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其中:

NAVt——第t周周五基金单位净值

NAVt-1——第t-1周周五基金单位净值

Dt——时点t的单位基金分红额

2.2 风格调整绩效的计算

笔者在先前的研究中选取中信风格和中信国债作为基准指数, 运用夏普模型分析所选样本的投资风格, 结果如表1:

表1 各基金的资产配置及风格识别

根据表2判定的结果可以计算基金的风格调整绩效, 计算结果如表2:

在该模型中, 市场指数的风格调整绩效为0, 如果基金的风格调整绩效大于零, 则说明基金的投资能力超于市场;如果小于零, 则说明基金的投资能力低于市场;如果等于零, 则说明基金的投资能力一般, 只能取得市场平均组合的收益率。

从表2可以看出, 在该模型分析结果中, 有4只基金的风格调整绩效小于零, 说明这些基金经过风格调整后的业绩不如基准风格指数, 没有战胜基准风格指数获得超额收益;有1只基金的风格调整收益大于零, 说明这些基金经过风格调整后能够战胜市场, 为投资者获得更多的收益。

本文还统计了目前最为流行的衡量基金风险调整收益指标——Jensen风险调整后指标。经过比较发现这两种模型的统计结果基本相同, 都没有表明基金能够显著的战胜市场获得超额收益。

3 结论

配合Sharpe模型, 我们采取Lobosco方法对模型进行风格调整绩效的分析, 并且与Jensen指标进行对比, 得出如下结论:两个指标都证明基金经理有可能优于基准风格指数取得超额收益, 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 还是无法战胜市场。分析原因:

(1) 主观因素可以大致归结为四点:较多的管理费用、较高的交易成本、较大的现金储备、较重的税务负担。

其次是基金经理们往往会频繁地进行证券交易, 以显示出其决策能力、管理水平及敬业精神, 这就导致了交易成本的增加。

另外是管理型基金通常会保持5%左右的现金储备, 以供基金购回时用, 而指数基金中基本不含现金。由于美国股市主要为牛市所主导, 所以较大的现金储备就成为基金的包袱和累赘。这使得基金的长期表现大打折扣。

最后是管理型基金会使投资者的税务负担较重。

(2) 客观原因:大型股票导向, 外国股票拖累, 指数进出效应。

大型股票与小型股票的长期表现谁优谁劣一直在学术界中纷争不休, 使用不同数据、或在不同时段便会得出不同结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当大型股票和美国股票傲视群雄之时 (如十二世纪九十年代) , 持有小型股票或外国股票的基金都将会望尘莫及。

此外, 指数基金的风行造就了市场上的指数进出效应从两方面强化了指数基金的表现。一是没有投资“入指股票”的管理型基金无法分享股价飙涨的喜悦;二是含有“离指股票”的管理型基金却会因此而招致飞来横祸。

参考文献

[1]Lobosco.Angelo Style/Risk-Adjuste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orfolio Management, 1999:65-68.

[2]Modigliani F, Modigliani L.Risk-adjuste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1997:45-54.

[3]戴方.中国开放式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5, (2) :58-62.

[4]方军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 2002, (4) .

[5]杨朝军, 蔡明超, 杨一文.现代证券金融:理论前沿与中国实证[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155-158.

风格调整绩效 篇2

1.1 广播娱乐节目语言风格比较通俗

现在, 我国的广播娱乐界主持者大部分的表现是, 语言风格通俗, 但有的主持人出现口若悬河、哗众取宠和虚假煽情等缺陷, 有的主持者在维护广播节目时出言不逊, 或向听众传播错误极端的思想, 甚至还有对听众的询问带来不合理抵制等, 这类错误都会降低广播娱乐节目的档次, 让节目逐渐平庸, 而最后肯定是被时代淘汰。

1.2 广播娱乐节目主持者缺少个性

这些年, 伴随广播电视业不断加剧激烈的竞争, 广播电台为寻求在竞争中获得好的优势, 设立了很多同种类的广播娱乐节目, 而所聘用的主持者在风格中也可谓基本相近, 缺乏个体风格, 引发节目收听反响的急剧下滑。此外, 现有的广播娱乐节目主持者或是经验不足, 或是主持专业水准较低, 导致其主持节目常常要根据台本生搬硬套, 在接收听众来电回访, 不能依照听众情况进行有效回答, 引发听众给节目的不好印象, 导致节目的收听率迅速降低。所以主持者本身风格的构成与专业水准的提高关于提升广播娱乐节目收视率, 提高娱乐节目反响有着关键意义[1]。

2 广播娱乐节目主持风格的调整与创新

2.1 广播娱乐节目主持者的素养需求

对节目主持者来说, 需拥有五个素养:政治素养、思想素养、职业素养、文化素养与心理素养。在思想素养层面, 娱乐节目的融合性、沟通性强, 因此主持者在遇到不同情况的受众需进行不一样的回复。许多互动型节目中, 主持者会表述自身的看法, 假如主持者缺少一个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就会将受众带到错误的方向。由于主持者的职业效应, 自身有着一种权威感, 因此要对自己讲的话负责, 不可掺杂较多的个人观点, 最关键的还需倾听。在政治素养层面, 广播娱乐节目的愉悦性决定节目主持者更要时时告诉自己, 必须要实现引导正确, 在潮流的轨迹中, 一直能够正确地掌握方向, 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理念, 传达正确、乐观的文艺愉悦信号, 抵制庸俗。在文化素养层面, 关于文艺愉悦型的信息要及时关心, 累积文艺层面的信息, 要拥有足够的文艺鉴析力, 关于多种艺术方式进行掌握。很多广播电台的卓越节目主持者, 都具备充足的知识理论, 在艺术层面有较深的探究。职业素养是评定主持者的一个关键参数[2]。因此, 娱乐主持者言语“度”的调整, 是节目顺利的保障。在身心素养层面, 表现一个积极进步的外在造型。卓越的娱乐节目主持者在节目中要有激情活跃“风趣乐观”, 不但需给听众美的感受, 还需给听众构成欢快的氛围, 这当然也满足节目的目的--愉悦受众。

2.2 广播娱乐节目主持风格的发展形势

在电视传媒与互联网传媒产生后, 广播节目的位置出现变动, 要想保持广播独有的特色, 广播节目就需完成较多的更新。这些年, 娱乐节目成为广播节目里的新生成分发展迅速, 有着无尽的创新可能与开发潜力[3]。在以适应频率定位、成本低、人力资源合理和简单操作等为根基的情况下, 娱乐型节目能够完成较多更新, 节目能够更贴入生活, 更贴合百姓。例如, 现在角色饰演的主持方法正慢慢变成广播娱乐节目主持者的新型发展趋势。此外, 也能把广播和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综合, 完全借助现代传播方式, 利用微博等当今的沟通方法和受众完成沟通, 增加广播媒体的信誉。精准的定位是广播娱乐节目主持者的关键途径, 第一, 广播电台的播音人、主持者, 是用有声语言跟听众进行沟通, 缺少场景、场面、体态言语等视觉效应, 主持者在节目过程, 通常都出现了发挥的主观可变性[4]。关于广播电视节目总体来讲, 主持者不但是老师也是朋友;不但是记者, 也是演员;不但是普通的媒体工作人, 也是公众造型;因此, 在坚守“把关者”的效应时, 还需实现新闻精准、引导清晰、品格高洁。

3 结语

广播娱乐节目主持者语言风格跟栏目品牌有着紧密关联, 节目主持者的言语个性化, 也接关系到节目内容的传播反响。主持者的个性化言语是个体的整体素养与人格的表现和精华, 它与节目的品质和活力密切相关。因此, 电台和主持者个体都要适当重视本身潜力的发掘与关于基础素养的培训, 还有关于其个体个性特点的归纳和提高。

摘要:广播娱乐节目通过特有的轻松节目方式、滑稽搞笑的节目气氛、形式多样的节目内容变成听众用于舒发情感、缓解压力的好方式。而广播娱乐节目主持者语言的风格也变成了推进传播效应的关键方法。在广播娱乐节目非常受欢迎的当今, 一味寻求收听反应与商业利益, 导致盲目寻求“主持风格独特性”的怪圈慢慢进入受众的视野。所以, 这就需要主持者在具备言语特点时, 适度调整, 用恰当的语言传播方法指导自身, 寻找语言风格和广播语言两者相平衡的点。

关键词:广播娱乐节目,主持风格,调整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陆雨晨.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主持人传播角色的转变[D].合肥:安徽大学, 2013.

风格调整绩效 篇3

一、国外研究综述

目前有很多国内外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看法。国外的M ikael H olm gren C aicedo(2010)认为公司管理控制风格对于企业绩效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并相应的提出了公司管理控制其中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和外部管理控制,外部管理控制侧重于经济市场中与其相关的企业,而内部管理控制就是从企业内部算起与其相关的控制部门,M ikael H olm gren C aicedo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对于绩效管理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企业外部的影响,虽然可能从形式上来看有些偏颇之处,但企业内部的主导作用其实是不可估量的。所有公司都有自己特殊的管理控制风格,在企业的管理控制上可以体现出公司领导的管理水平,并在管理中体现出领导的公司经营的价值观[1]。基于目前公司工作企业中不同的管理控制机制和绩效测评体系,Joongw ha K im指出想要帮助企业快速发展那么就必须将企业的管理控制风格进行详细的划分,通常情况下普通的公司管理控制风格其中包括资本投资型、运营管理型、战略设计型和控制型这四种类型。这四种风格的选用会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Joongw ha K im(2013)认为前人曾提出双层管控过程,双层管控过程是一种采用管理控制机制和绩效测评体系相结合的方式促使企业的实施管理控制超越财务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对于企业的管理控制和绩效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方式也是值得企业去运用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现阶段研究公司管理控制风格与企业绩效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

二、国内研究综述

关于公司管理控制行为风格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至今为止仍然是经济管理专业学者的主要研究对象。国内相关学者的对公司管理控制行为风格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建立在前人和国外的研究成果之上,并对其进行扩展的。牛艳(2008)认为影响绩效的相关因素具有很多,企业的管理控制风格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将公司实际发展情况添加到管理控制风格之上,才能真正的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但是往往公司管理控制会受到企业领导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这样发展不均衡的管理控制风格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实际发展[3]。相比较而言,郭启伦认为当前时代发展大背景就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就必须要满足市场的实际发展需求,然而企业的管理控制机制和绩效测评体系的发展和建立依赖着多种因素,郭启伦通过分析了企业发展社会大背景后,提出了要根据企业的绩效测评体系的实际发展状况,将公司的绩效测评建立在员工的个人能力、工作效率、工作环境、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基础之上,并相应的提出了工作企业中个体员工的工作绩效模型,但是这种模型对企业的发展影响作用,目前还有待证实。后随着关于企业管理控制风格和绩效之间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郭启伦也对其研究成果进行了不断的完善,郭启伦(2010)认为必须将国内外的绩效考核方案相互融合,然后再根据公司实际发展状况后再提出公司的绩效考核方案,而具体的考核方案其中应该包括勤绩评价、主观评价、平均赏罚和量化与目标考核这几方面内容,但是这种绩效考核的方式往往不能准时的执行,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绩效考核方式会受到公司管理控制风格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是较为深远的[4]。

汪金龙(2010)指出在现今的企业制度中,工作企业的管理控制机制和绩效测评体系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其是企业实现现代化制度的首要前提。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作企业的管理控制机制和绩效测评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企业受到传统工作企业的管理控制机制和绩效测评体系模式的影响,使得企业的工作企业的管理控制机制和绩效测评体系没有办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唐健雄在对母子公司管理控制风格的种类进行的一系列的分析后指出,运用LSD分析的方式对母子公司管控风格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是一种正确的研究手段。唐健雄认为企业的活动管控、目标管控、文化管控、风格管控实施这几种风格的企业在获利绩效上均无显著的变化。之后白贵玉(2014)等人也开始研究公司管理控制风格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但是白贵玉等人的研究成果与其他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差异,白贵玉提及到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管理研究现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企业发展中的方方面面,其中公司的管理控制风格就是其中一项影响因素,白贵玉认为企业领导人的管理控制风格并不存在固定的评价方式,管理控制风格不能准确的划分出好坏。但是单红梅(2014)却不赞同这种评价结果,单红梅在分析了工会实践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基础之上,后单红梅指出各个企业的管理控制风格各有不同,其主要是受到企业的领导者、企业营销的手段以及市场变化的影响。不同风格的管理控制对于企业的绩效影响也是不同的。徐习兵在分析了治理与管理视角下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的交契后,在分公司的管理控制机构上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在构建模型的基础上徐习兵(2013)指出了关于企业管理控制风格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时还要考虑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控制行为这几方面的内容,然而母子公司管理控制行为表现的是母公司影响成员实现组织目标的方式和过程,并且绩效制定的多个标准对于管理控制风格的设定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两者是相关影响相互关联的。从其研究的结果上可以看出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公司内部管理控制机制制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公司良好的发展,因此才会创作这样的一个契约,以便于促进公司组织整体的良好运行。

综上所述,现阶段,虽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企业的管理控制机制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是目前这些探讨的实际操作性还不完善,有些探讨的内容还是不是很深入,因此企业的管理控制机制和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牛艳.中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上一篇:课堂情感下一篇:迁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