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共11篇)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事业单位对财务的管理要求也更高, 不仅需要事后算账, 更需要活动前的资金合理分配、资金使用计划、资金审计等工作。新时期, 只有加强对单位内部财务会计的管理监督, 将财务管理监督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整个过程中, 才能提高单位财务会计监督质量, 才能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一、健全单位会计监督制度的意义
在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建立中, 健全单位的会计监督制度, 不仅可以确保单位建立的制度得到完整实施, 同时监督会计也可以反映出单位日常工作和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费用支出, 可以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方法, 对单位今后建设实施有效的成本预测、成本计划以及成本决策, 为单位计划的制定提供良好决策环境。同样, 对于当前单位制度建立中, 可以优化健全其会计监督制度, 还可以提高单位会计职能, 提高单位竞争力, 为事业单位管理中创造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 将会计监督与单位制度建立工作有效的的结合起来, 使单位的资源得到合理地利用, 有效地强化单位的内部管理, 使单位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对事业单位实施会计监督, 保护其资产安全性、完整性, 保证单位的经营活动可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提高单位的经营管理效率;健全我国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 提高单位会计监督能力, 同时对单位实施会计监督, 也可以对单位的会计实务进行监督, 确保事业单位制度符合国家需求, 避免单位制度失真, 提升会计监督地位。
二、当前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会计监督工作难度大
对于单位会计制度建立中, 其会计监督工作中, 需要面临物价变动的风险, 单位在建立制度中, 只有根据会计报表的数据及时调整单位的运营模式, 才可以提升单位的战略决策水平, 使单位有更好的发展, 然而, 由于单位会计报表处理中, 物价的频繁变动给其带来工作量大, 操作复杂, 难以维护的弊端。
(二)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
因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财务是密切联系的, 应该对其各个环节都进行综合的监督控制, 这样才可以避免单位管理中财务控制中存在薄弱环节, 提高单位中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度。由于在当前单位会计中, 缺乏全面的监督控制制度, 对于单位监督中, 单位还不够重视其财务监督问题, 缺乏规范的预算模式, 缺乏严格的监管条例, 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严重影响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效果。
(三) 缺乏对会计监督的重视
在单位制度建设中, 对单位监督中的内部会计工作重视度不够, 不仅忽视单位内部监督管理问题, 还制约单位财务控制发展, 降低单位资产的使用率, 并且对于当前单位管理中, 会计电算化普及不够, 对于单位会计要素的名称规定并不统一, 对于单位基金中的资产、负债、基金以及收入、支出的核算中, 都还缺乏重视, 影响单位会计发展。
二、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对策
(一) 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
对于单位相关设备、材料的购置, 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如果购置物资归属于政府采购目录范畴, 应由职能部门提出物资采购申请, 填写申请表, 在获得职能部门领导同意后, 及时对采购手续进行办理, 进行采购。当购置项目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项目时, 需按照招标采购的规定进行采购。同时, 对于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 还应对资产台账进行固定, 定期清查资产, 确保账目真实完整, 在清查中, 如果发现存在盈亏问题, 应及时查明问题缘由, 依据规定对问题进行处理, 有效防止资产的流失。
(二) 加强会计核算
部门的财务管理的第一负责人是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 其应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与国家财经法规。要按照与预算口径一致的口径进行各职能部门的核算, 同时, 在本部门预算过程中, 应依据单位财务机构、财政局下达的预算指标进行, 对各部门的各项开支情况进行明确的反映。在会计核算中, 还应向负责人及时汇报资金使用情况, 使领导及时、全面掌握资金使用情况, 便于资金的合理安排。
(三) 监督审计每项经济活动
监督审计人员需要对单位日常工作中的每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对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对经费支出的完整真实性进行审查, 同时监督审查活动经费财务处理的变通行为等。具体包括对资金支出的合法性、资金审批的完整性、承包公司的投标条件、费用的消费清单、会计记录等进行审查监督, 确保支出数目的真实, 账目的准确等。另外, 在单位外部会计监督中, 应该针对单位发展中多元化利益主体, 实施审计监督、政府监督等会计监督策略, 根据《会计法》中的规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督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 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对单位发展实施控制, 提高执法部门的惩罚力度, 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效益, 确保现代建立的单位制度可更稳定持续发展。重视单位制度建设中的会计监管工作, 完善会计管理对策, 可以鉴国外先进理念, 优化会计部门结构, 结合我国单位会计实际, 推广现代单位会计监督方法, 设计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会计处理软件, 改革单位建设中的经济体制, 提升单位制度建立中的会计监督质量。
(四) 遵守财经纪律
财务管理人员应认真核算日常工作及活动中的每笔开支, 严格按照财务手续进行经费支出使用等。在经费使用过程中, 有关人员应保存好原始凭证, 财务管理人员对手续的完整、合法进行审查, 及时记账管理, 确保账目核算的准确性。对于接待费用等, 应对会议的人数、餐费、住宿费等进行认真审核, 当出现费用超支时, 应及时进行书面报告, 在经过领导批准后才能进行核销。对于每一笔资金的使用, 都应严格依据财经纪律, 严格按照各个环节进行, 填写报销凭证、财务部会计审批、领导签字等。
(五) 加强费用清算工作
对于日常工作中的财务管理与监督而言, 不仅应注重日常工作中的经费使用、账目管理, 也应注重账目清算, 财务报告编写等, 以此确保财务监督的完整性。财务管理人员应及时结算差旅、食宿费用、往来账户, 并对单位购置的器材设备进行清理处置、费用记录。在费用清算工作中, 当遇到不能及时结算的问题时, 应及时向财务机构提出书面说明, 结合意见进行处理, 并及时做好结算统计数据, 认真核查费用的使用, 编制财务决算报表, 对整个活动的财务支出情况进行客观、完整的反映, 及时上报财政部, 并在不违背保密规定的基础上, 向群众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
三、结语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欲监督管理对保证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发挥单位会计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单位在开展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管理工作中, 应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 对活动成本进行核算, 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等, 确保活动中财务管理与监督管理的顺利开展, 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 减少资金浪费。
参考文献
[1]陈艳玲.财务监督和财务服务相关问题的探讨[J].商业会计, 2012, (5) .
[2]贺新.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管窥[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 (10) .
[3]武燕.略论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4) .
[4]周娟.浅谈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监督[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3, (20) .
[5]王洁.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研究[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2, (9) .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篇2
关键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财务工作;安全运转
一、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规范单位财务行为
财务制度建设,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本前提,是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只有制度建设好了,才能做到财务工作有章可循。同时,也是加强财务监管的前提条件,只有制度建设好了,才能依据制度实施监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是各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舞弊行为发生的重要基础,也是强化单位内部管理,确保单位事业发展和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措施。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保证会计工作和单位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运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贯彻执行《会计法》的具体体现。《会计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里所说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实际上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单位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管理不规范,责任不清,监管不严,国家和单位的财产受到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对资金运作全过程进行监督
财务监督不能仅就资金某一环节进行监督,应当贯彻在资金运作的全过程,贯彻在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只有做到全过程监督,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监督。预算管理不仅仅是几张预算表的编制工作,它是涵盖预算、试算、平衡、执行、调整、分析、评价、奖惩等环节的完整管理过程,是实现单位发展目标的重要管理制度。
为合理筹措资金,提高对资金和成本的全面控制力度,科研单位可以考虑把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引入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将单位一切经济业务纳入预算管理,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反馈。
通过几年的实践,这些措施对控制经费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这些工作都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与现代财务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程序强化预算,以达到获取最大效益的目的。
三、独立行使监督权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由单位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的专职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主要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有助于单位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自觉遵守财经法纪,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1.规范审计行为,突出评价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企业经营决策依赖于对经济活动的执行及其结果的客观检查和评价等信息的反馈。要拓宽内部审计领域,规范审计行为,逐步建立内部审计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审签制度,突出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
2.明确工作重点,发挥内审作用。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要积极参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经济活动的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并要从单位实际出发突出决策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3.做好后续审计,实施审计认定。内部审计管理应建立对审计事项的后续审计制度,对单位重要经济活动、重大资产重组和经营结构调整实施跟踪审计方法,通过后续审计对其帐务处理的合规性与合法性进行审计认定,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延续性和规范性。
4.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内审效率。随着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内部审计工作要引进现代管理理论,充分运用现代管理方法,积极加快计算机审计的应用,不断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和内部审计管理水平。
四、规范操作程序,加强会计管理
根据会计工作客观性原则设置合理的会计岗位,做到按事设岗、按岗设人,人员精干、各司其职,达到会计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保证会计过程管理的有效实施。为此:
1.注重岗位之间相互牵制作用
在财务机构内部通过会计岗位的设置做好组织结构控制,除了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岗位牵制外,还可以依据企业单位的特点,针对生产经费的管理设置生产经费使用的不同岗位并进行牵制,以达到控制目的。
2.认真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与基本操作要求,要把经济活动中与会计有关的重复出现的经济业务按照客观要求来规定其处理程序,使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化、标准化,避免会计工作手续不严与职责不清的现象发生,使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达到规范要求。
3.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
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应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账簿设置与记账要求等内容。通过会计处理程序控制、手续控制和复核控制等措施,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达到真实、及时和完整。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 篇3
关键词:会计,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
事业单位主要指国家机关或者一些其他的组织通过国有资产的利用而创办的企业, 该企业主要将实现社会公益作为主要目标, 不断的从事一些文化、教育以及科技等方面的活动。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此, 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应该注重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实施的效率, 防止以及避免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出现舞弊等方面的违法行为, 从而为确保内部会计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保障。
一、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状况分析
首先,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在事业单位中实施控制工作主要是了保障单位会计人员的资料以及单位资产的安全性等, 并且保证财务的支出能够与相关的法律规定相符合。虽然现阶段我国有很多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但是这些制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还需要不断完善。这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组织机制需要健全与完善。这要求事业单位在内部应该建立起与自身运营相符合的自我约束机制, 以此来强化内部会计工作的执行。另外, 还需要在单位的财务支出方面, 将其工作提升到内部控制的层面上来, 以有效的避免事业单位规章制度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之间出现混淆的现象。
另一方面, 需要明晰事业单位内部审批制度与岗位职权[1]。因此, 事业单位要建立相应的授权以及审批制度, 以便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等进行限制, 确保能够避免出现不明确收支的状况。
除此之外, 要健全单位财产清查制度。现阶段有很多事业单位没有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检查制度, 并且对于已有的资产也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查, 缺少定期检查制度, 导致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严重的缺少盘查意识, 导致单位内部出现财产和账目异同的现象。
其次, 事业单位没有认清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有很多事业单位管理者将单位规章制度与财政部门等制度当做会计内部的控制制度, 这导致内部控制效应职权无法真正的发挥出来, 使得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形式化, 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
二、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实施的有效措施分析
1. 有效的提升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要确保财务监管作用能够被有效地发挥出来, 并且保证财务制度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与实施,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做支撑[2], 从思想上改变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等, 并且加大对员工的培养力度, 不断的鼓励对员工教育工作的实施。另外, 针对那些缺少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认识的领导, 需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加强自身内部控制意识以及职责观念。
2. 健全事业单位内部风险预警机制
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建立的今天, 企业如果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那么就需要企业领导人员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风险预警机制, 确保能够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在财务管理中真正的发挥出来。同时, 还需要不断完善与健全事业单位的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随时做好处理风险以及一些突发事件的准备, 并且要不断地鼓励工作人员树立此观念, 深化他们的思想, 以有效的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效率。
3. 加大事业单位财务内部监督力度
实践表明, 内部监督工作在具体的实施当中往往会与实际规定不符合, 并且监督中存在着不同的监督部门[3], 例如执行监督、结算监督以及账目监督等等, 这些监督工作的存在, 共同构成了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这要求事业单位需要将自身的实际情况作为预算、结算监督的依据, 加大监督力度, 从而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案例分析
我国某事业单位在发展中忽视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的实施, 在该事业单位运行中, 领导人员没有风险意识, 在会计内部控制方面没有给予一定的保障, 导致该事业单位在财务方面常常出现舞弊的现象[4], 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 导致该事业单位无法更好的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 该事业单位也逐渐的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分别从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以及内部会计控制方法等方面着手, 有效的缓解了该事业单位存在财务方面的问题。
首先, 该事业单位着手于财务会计系统机制的制定, 明确其预先控制工作的流程。事业单位内控机制的涉及面比较广, 它涉及到了事业单位的目标、控制流程以及监督机制等, 这有利于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结算工作的实施, 并且确保财务结算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在监督与协调工作共同实施的背景之下, 推动该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的有效实施。
其次, 该事业单位采取了一定的内部会计制度控制方式。在内部会计制度中, 应该注重会计工作所涉及到的一些业务以及相应的岗位[5], 做好财务处理工作, 这要求该事业单位做到:要将集体决策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众所周知, 在事业单位中的决策权是其职能与法律给予的一种权利, 但是, 该决策权并不是在事业单位中不受到任何控制与监督的, 它还需要企业内部实施横向与纵向联合监督的形式, 以确保集体决策机制的作用能够被真正的发挥出来。
四、总结
本文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展开了一定的分析, 明确现阶段我国还有很多事业单位在会计内部控制监督中存在着不足, 很多领导人员不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更加不能确保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有效的实施。因此, 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事业单位这一现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所以, 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地加大监督力度, 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警制度, 确保在事业单位中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 能够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件, 从而为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萌.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及监督分析[J].财经界, 2014, (8) :167-186.
[2]王洁.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研究[J].财经界, 2012, (18) :143-144.
[3]高洁萍.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及其监督[J].现代商业, 2013, (9) :204-216.
[4]岳忠艳.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J].中国经贸, 2014, (12) :210-211.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调研报告 篇4
xx县粮食局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也称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为了保证经济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采取的制度和方法。《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内部会计
监督制度是各单位的法定义务。
一、内部会计监督现状
内部会计监督是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从目前单位内部监督的总体情况看,内控制度不严、监督职能乏力、守法意识淡薄,不仅导致一些违规、违法问题通过会计工作“合法化”,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也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一是内部控制不严。这是一个单位会计机构设置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的不严密,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不清,达不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会计要求,这不仅使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流于形式,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会计监督乏力。虽然《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权,但由于缺乏会计依法行使职权的保障措施,会计人员往往是“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一些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实际上已是徒具虚名。
三是守法意识淡薄。一定时期人们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单位领导还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法规、税收法规等政策的“有法必依”意识尚相当薄弱,甚至为了集体利益、团体利益或个人利益,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置于脑后。
二、内部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是首要原因。我国会计监督的法律约束机制不建全,使得会计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企业会计监督不力。比如,新的《会计法》虽已颁布,但是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
(二)人事管理体制的影响是直接原因。任何信息都来自于人的活动,会计信息也不例外。不同的人事管理体制,对人的意识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一、一些企业单位领导的人事管理仍然集中在政府部门,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使单位领导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家。面对上级下达的“硬指标”,单位领导在这种压力下,不越过会计监督粉饰报表、编造假数字就难过考核关,严重的将被“一票否决”,“乌纱帽”难保;而且许多领导在“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为迎合领导意志,不得不以虚假报表上报,所谓的“假业绩能引金凤凰”,就是这个道理。其
二、由于目前企事业单位掌握着对本单位财会人员的评先、评优、任命、提拔、调动、晋升等职权,会计人员“捧”的是本单位的“饭碗”。尽管国家规定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会计工作,每一位会计人员也都想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的从业原则,做一名出色的会计人,但在单位领导为了自己以及小团体利益而不顾国家财会法规和财经纪律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不得不违反会计监督的要求而屈从单位领导的意志。
(三)会计人员素养的不高是主要环节。一般而言,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监督的直接参与者,一些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意识不强,主观性、随意性较大,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自我管理能力差,惟命是从,在权大于法的思想下支配下,将会计监督置之一旁。如果会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就能够自觉抵制来自于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严格执行会计监督的相关内容,拒绝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但是,治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完全依赖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道德素质的提高,更要有良好的法制环境、经济秩序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共同促进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有序运行。
三、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控制体系的基本内容
健全单位内部监督控制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性”。一是安全性。通过适当业务权限的设置和合理的授权,保证货币资金进出企业的安全性;二是可靠性。通过准确的会计记录、计量及记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三是可操作性。通过确认、核算方式的制度化,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操作性;四是完整性。通过及时的实物盘点,建立定期盘点制度,保障企业各项资产的完整性。
强化会计内部监督管理的思考 篇5
一、内部会计监督管理的薄弱环节
(一)思想观念上。一是会计风险意识淡薄。会计风险是会计人员在办理各项业务的活动中因种种原因导致破坏单位信誉、造成资金损失、损害经营成果的可能性。主要包括核算风险、结算风险、财务风险、出纳风险、会计监督风险、人员管理风险等若干方面。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大多数会计人员停留在强调会计工作要做到“账平表对”、“账证、账账相符”、“钱账分管”等规章制度的表面,对风险形成的环境要素研究不深,对控制风险的紧迫性重视不够,对如何强化会计内部控制没有予以充分的关注和及时的研究。二是对内部控制存在模糊认识。具体表现为:1、将内部控制等同于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是现代经营管理中的一个特定概念,包括制度设计、制度执行、制度评价等诸多方面,是一个监督制约业务运作过程的动态控制体系。2、认为内控仅是上级对下级的管理行为,或是监督稽核部门对业务职能部门的检查监督,忽视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认为内控的作用是防范内部案件和业务差错,忽视了内控更主要的作用是约束自身的经营行为。重业务、轻监控的现象比较严重。3、认为执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行的检查,目标不明确,造成制度被动执行,流于形式。
(二)制度建设上。近年来,会计工作改革力度较大,会计业务不断拓展,新法规、新制度不断颁发,会计电算化不断深入,但相关的制度和核算手续却不配套,一些新法规、新制度虽颁布实施,却缺乏相应的具体操作办法,缺乏与会计业务处理微机化相适应的会计核算系统管理办法和实用性较强的规章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一些单位要么没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要么对已建立的内控制度缺乏及时的修订和补充完善,如岗位责任制中各岗位的控制程序和业务操作流程不够完善细致,岗位之间相互分工、相互牵制的关系不够明确,两个不相容职位缺乏相互制约,会计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内控制度的衔接不够紧密,权责不明,出现控制环节的漏洞;还有一些单位内控制度虽然健全,但在实际工作中,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
(三)制度执行上。一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近六年来,财政部门对上千户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查出各类有问题金额近千亿元。一些单位会计人员片篡改会计数据,以谋取私利,粉饰领导政绩;有些单位填报虚假会计报表,挤占挪用财政各种专项资金、基金;有些单位自收自支,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有些单位巧立名目,滥发奖金。二是会计工作独立性较差。现在单位实行局长、厂长(经理、主任)负责制,单位的会计业务处理、人事任免受到本单位行政命令的支配,会计部门迎合领导的意图,不遵守会计核算真实性的原则,随意调整账、调整表的事情时有发生,使本应真实、及时、完整记载业务经营活动的工具,有时却变成经营者为应付上级任务考核,掩盖各种违规行为的调节手段。三是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少单位存在往来账户长期挂账不清理,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不规范;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不按规定程序处理和报批各项经济业务,或财务处理不及时等问题。
(四)检查监督上。一是会计监督手段落后。目前会计部门的内控仍主要采取过去的手工监督方法和方式。有待于向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操作控制手段转化,以适应当前经济信息快速传递的需要。二是单位内部审计不力。一方面单位内审部门缺乏超脱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监督活动取决于领导意志,发现问题不敢暴露,不敢处理;另一方面部分稽查人员自身业务不过硬,在会计业务处理电脑化和业务知识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对有关规章制度、业务操作规程不熟悉,工作力不从心,造成事后监督失效。同时,检查方法方式上有待改进,还存在一定程度上“走过场”现象。例如稽查人员未到,检查的内容、范围、标准、条条框框早知道,这样做有它有利的一面:让被检查部门早作准备,进行自查自纠;却忽视它的弊端:被查单位在“查”、“纠”的同时,有充分的时间采取措施做点“手脚”过关,不利于符合生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三是专业监督乏力。由于现行的法律法规授权各个部门可以对会计资料实施检查,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专業监督为主,内外结合、以外部监督为主体的经济监督格局。财政、税务、审计、物价、工商、银行、社会审计及内部审计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国民经济监督体系。但是这种现行的经济监督体系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运行机制,推行符合国际惯例的现代企业制度相比较,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运行中,也暴露出许多弊端:1.经济监督机构众多,法定的查账验证业务被各自授权分割,功能交叉,内容重复;2.经济监督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缺乏信息沟通渠道,难以形成监督合力;3.各部门执行标准不一,自相矛盾,处理问题时畸轻畸重,使逃避监督者有机可乘;4.经济监督部门自身缺乏制约,影响了监督效果。
(五)队伍建设上。会计监督是否可以得到加强,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是否可以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归根到底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与现代化经营管理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队伍。目前,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而且参差不齐,新聘用的、工作实践较短的青年职工居多,甚至一些单位的负责人在会计人员使用上搞任人唯亲,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也能从事会计工作。由于认识不足和其行为的非约束性,给内部控制带来了较大影响。从会计部门发生的案件来看,除存在内控严重失效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计人员法律和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思想水平和职业道德低下,以及对有关规章制度、业务操作不熟悉所致。
二、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树立“内控优先”观念。内部控制是单位的一种自律行为,是规范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风险的关键。对此,各单位特别是单位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要有充分认识。在经营活动和业务处理过程中,应树立“内挖优先”的观念。处理任何业务必须有制度作保证,明确操作规则、程序和各项具体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内控制度,服从规定,在经营中要处理好业务发展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克服控制滞后现象,充实内控组织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
(二)完善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结构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控制环境。主要反映单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的思想和经营作风;组织结构;管理者的职能及对这些职能的制约;确定职权和责任的方法;监控和检查工作时所用的控制方法和影响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等。二是会计系统。为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单位的业务活动,应建立有效的方法和程序。确认并记录所有真实的经济业务,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经济业务作出适当的分类;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表达经济业务和披露相关事项。三是控制程序。对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批准权;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凭证和账单的设置和使用,应保证业务和活动得到正确的记载;财产及其记录的接触使用要有保护措施;对已登记的业务及其计价要进行复核等。
(三)明确会计监督管理重点。内部会计监督管理主要应有四个方面:一是组织规划控制。对单位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控制,既要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又要对组织机构进行相互控制。二是授权批准控制。明确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的界限和责任,每类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建立检查制度。三是预算控制。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详细的预算或计划。预算或计划必须体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在执行中,应当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同时还应当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四是实物控制。实物控制的措施应主要有:限制接近,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及与实物资产有关文件的接触;定期进行财产清查等等。
(四)健全会计监督管理职责。一是明确单位负责人职责。为确保单位负责人依法实施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工作,应当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建立和实行单位负责人负责制,确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会计工作第一责任人。主要职责应当有:以身作则,带头执法,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要重视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使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发挥作用;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通过有关制度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章办事,严格把关,保证会计行为规范和会计信息资料质量;支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明确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有权监督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会计内部控制不力是发生案件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强化会计监督,是有效控制和防范基层央行内部风险的重要环节。
(五)加强内部审计,狠抓制度落实。各单位根据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原理和会计工作实际情况,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主要对内部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审计,对会计工作实行控制和再监督,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明确对财务、会计信息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使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做到半年初审,年终终审,发现问题按照《会计法》、《审计法》和国家的财经法规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为避免会计信息失真把好第一关。一方面单位负责人应对审计部门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单位审计人员的人事关系和业务应由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便于审计部门独立开展审计工作。
(六)实行多策并举,根治会计假账。会计假账是不符合会计契约真实完整义务而给守约方造成损失的法律关系状态,由体制型假账、客观型假账和主观型假账构成。任何以回扣、折扣、信息费等形式出现的商业贿赂行为,都无法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入账,必然体现为不同形式的会计假账。解决会计假账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会计理论和工作本身,只有结合会计学、法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理论,用宽阔的视野进行分析,注重制度建设,采取综合配套的举措,才能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一是建立以追究假账伦理责任为基础、以追究假账民事责任为主导、以追究假账刑事责任为重心、以追究假账行政责任为补充的反会计假账责任体系;二是建立独立的会计法院和会计检察院,专门负责会计纠纷、会计假账、会计犯罪的司法诉讼活动;三是建立独立的会计审计院,专门负责会计法律制度的行政执法和会计假账治理职能。随着电子化时代的到来,电子会计假账也随之出现。电子假账比纸面化的会计假账更难认定、鉴证、监控、对经济社会和政治危害更大。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尽快建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假账认证为根据、以立法规制为主导、以司法治理为主线、以国际合作為支撑、以过程监控为重点、以行业自律为基础的电子假账治理和预防体系。
(七)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会计风险防范的始终。一是要把好用人关,对会计人员的任用必须择优安排。会计人员的调整,必须征得会计主管人员同意,要保持会计队伍的相对稳定,特别是业务骨干的相对稳定;二是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准,使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行使职权和办理业务;三是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开展方式灵活、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活动,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项业务技能;四是要培养造就优秀的会计主管人员,会计主管必须由政治素质好,会计业务精通、组织能力强,公正廉洁,坚持原则,以身作则,敬业爱岗的人来担任;五是要科学考评会计工作,改变长期以来认为会计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逐步建立一种奖优罚劣,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
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 篇6
一、事业单位里会计内部控制概念
事业单位想要最大程度上的实现预期经营效果, 并真正将事业单位经营理念落实以及对事业单位资产安全还有会计方面信息进行制约, 以此来提升事业单位最大经济效益和实现事业单位的有效管理, 因此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体制就由此产生, 前期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运行和发展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保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也加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 形成了一种现代化的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的控制体系。
二、对事业单位里会计内部控制问题的分析
(一) 管理者不重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当前, 社会中事业单位内部的相关管理者对单位中会计控制这一理念的认知性不足, 同时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以及重视的程度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 并没有完全的了解和明确这项规定, 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实质性的进行。并且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与管理方面的内容也不容易整理, 全面性和系统性也很模糊, 这就导致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
(二) 会计信息的质量不达标
通过电视以及媒体让我们经常看到企业负债还有会计管理出现的问题方面的报道屡见不鲜, 这也从侧面上反映出了当前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经营态势是不容乐观的, 某些事业单位在私人利益的诱惑下, 对单位内部的虚有财产进行盲目的增加, 通过非法的手段来实现其私人的利益, 对社会经济的秩序和稳定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会计信息质量较差对会计内部控制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 增强会计内部控制中管理者执行的能力
事业单位想要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发挥出最大化, 必须在会计内部的掌控体制还有管理者执行的能力方面, 大多数事业单位对单位内部的控制制度的管理不加重视, 使得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体制只是作用在表面, 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事业单位某些控制管理人员的专业性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 对与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控制当中所出现的问题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评测, 使得会计内部的控制体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其次就是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或者是绩效考核的体制还不够健全, 这也对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管理和控制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的作用。
(四) 会计师素质较低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 还有事业单位的不断增加, 然而任何事业单位都必须具备会计师, 这就导致了会计师队伍的壮大, 而我们对会计师各方面的要求也随之不断的提高, 但是仍然有少部分的会计师素质与专业能力程度较低。还有一部分的会计师对法律法规知识的认识十分模糊, 从来不为自身职业道德考虑, 仅仅为了自身利益置道德谴责于不顾, 这就导致了会计信息数据不够准确;并且部分会计师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 虽然参加过内在进修的培训, 但也只是走形式, 无法与时俱进。这也是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监督不足的原因之一。
三、提高我国会计内部控制措施
(一) 使事业单位领导认识到会计内部制度的重要性
会计内部控制的制度能否完善且有效, 基本上取决于管理者态度以及管理者的水平。由于市场经济快速的发展, 事业单位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也进行了进一步改革。使事业单位里会计内部控制的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事业单位里会计内部控制的制度进一步的完善, 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十分有利, 还可以保护财产安全, 保证法律规范能够贯彻执行, 从而降低事业单位风险。进而使会计流程正规化, 最重要的是能够保障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事业单位领导必须意识到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处于事业单位管理中重要的地位。不断的完善事业单位里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与执行的能力, 学习相关的知识, 严格遵守事业单位管理的规范, 并以身作则, 从而保证会计内部控制的制度能够有效的实施。
(二) 加强事业单位里会计内部控制执行的能力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任何单位管理都离不开考核, 因此在会计内部控制里也需要增加相应考核制度。其具体考核内容:对事业单位里会计内部制度执行的能力考核, 并且考核的人员应该记录考核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 同时及时的改正。另外, 事业单位会计考核的制度, 必须做到赏罚上的分明, 一视同仁。可采取绩效考核的制度, 并且将责任真正的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 这样才能保证在出现问题时可以找到相关的负责人, 并且这样便于奖励和处罚, 对于工作人员也起到较好的约束作用。
(三) 提升事业单位中会计管理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属于单位中会计内部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了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 是事业单位中实施各项财务活动的必要前提与根据。预算也是我国实施相关的方针、相关的政策以及进行财政方面的收支进行管理的重要措施, 同时也是确保事业单位中各项事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保障。依照我国《预算法》的相关规定, 我国各级政府、各个相关部门及其下属的单位都应该依照国家所编制的运算, 在相关预算编制、实施、调整、审核、监督以及管理的权限上都要严格的依照内部的相关管理控制程序, 建立起科学的有效的会计管理体制, 使得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应用。因此, 提升事业单位中会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 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不仅仅监督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面, 还对企业的组织和行政方面进行监督, 并且还对事业单位的审计进行监督。通过具体的实践, 证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的加强有效的提高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对于重大事件的决定必须要相关的领导进行书面的授权和批准, 对于不具备授权的不允许执行, 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情况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严厉的处罚。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情况的发生。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可以有效的解决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五) 增强事业单位中的资金运转的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的专项资金, 它是事业单位中依照政府相关政府部门的规定, 来对事业单位中重大的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在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财政支出经费, 主要是通过财政部门所下发的。具备规定的用途、项目专用的款项、单方面的核算特征。提升专项预算收支来实施专项的核算, 确保专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提升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运用效果。因为财政部门所下发的专项资金在财政收支资金当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所涉及到的项目很多。因此各个事业单位需要对专项资金实施分类管理, 专项款项只能专用, 并实施统一化的核算, 这样可以保证专项资金能够合理的使用。增强事业单位中的资金运转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
四、结语
想要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就必须要进一步的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以及监督的工作, 使其会计管理的作用在事业单位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以及内部控制的机制, 同时, 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对于内部控制的职能。同时动员社会的力量对其事业单位进行监督, 从而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以及监督的机制, 使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更加规范化, 使事业单位能够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左瑞忠.当前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 (下半月) , 2012 (08) .
[2]武燕.略论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02) .
[3]崔慧芹.浅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中国农业会计, 2014 (08) .
[4]董良科.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3 (20) .
[5]陈洁, 杨尚懂, 钟球, 周琳.论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J].会计师, 2013 (09) .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分析 篇7
1. 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在内部财务控制和监督中存在的不足的分析
首先,事业单位在行政经费支出时经常控制不当,尤其是缺乏控制标准的缺失预算管理,造成了费用的支出缺乏合理性;其次,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虽然政府采用了集中采购制度,对固定资产购置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效,但在管理方面还缺乏一定的力度,一定数量购置的固定资产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最后,由于监督制度的缺乏,致使在财务监督过程中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很混乱。
2.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的措施
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并结合当今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下面几项具体措施:
2.1 加强培训,培养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意识
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工作的好坏是由事业单位会计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决定的。只有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会计专业素质高、思想素质高、道德水平高的从业队伍,才能更好、更全面的发挥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职能,规范单位管理。事业单位应该保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定期的接受到会计法规制度等的业务培训,着重于学习《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职员道德》《事业单位财务规划》等知识,只有让职员们充分了解到内部控制和监督工作的具体情况,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意识,并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良好道德观。另外,事业单位的相关领导也应该转变自己的传统观念,深刻认识到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的制约、防范、反腐的职能,充分提高内部监督意识和责任意识,所以要起到带头作用,主动积极地学习会计内控和监督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动员干部职工也参与到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中来,完整内部、外部会计监督体系,通力合作,形成监督合力,同时,相关领导也应该履行其本身的领导责任,并支持和鼓励会计工作人员利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和监督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
2.2 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和制度
只有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才能确保控制的有效性。促进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就是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如果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细分责任,就应该建立一个相互制衡的体系。具体就是同时建立授权批准制度和集体决策制度。在对重大事情进行决策时,需要相关责任领导的书面授权批准,否则,不得执行。当然,在授权批准制度被执行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集体决策制度,因为集体决策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个人独立专断行为,这样就形成了内部的横向和纵向监督,从而适应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另外,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不仅要健全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还要完善事业单位内部风险预警机制,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确保能够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在财务管理中真正的发挥出来。同时,事业单位也应该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随时能够以最高的效率处理风险以及一些突发事件。并且不断鼓励工作人员树立此观念,深化他们的思想,才能有效地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效率。
2.3 加大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力度
事实表明,内部监督工作在具体的实施中,与实际规定往往存在不同,而且,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的监督部门,例如,执行监督,结算监督以及账目监督等。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是由这些单位共同构成的,缺一不可。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有机结合显得至关重要,要想形成监督合力,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发挥各自的功效,加强协作。对于外部监督,财政、税务、审计三个经济监督部门要分工明确,最大限度发挥政府综合监督力度。对于内部监督,事业单位要保证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法规建设,保障会计机构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并明确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地位。而且,还需改变事后监督的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事前预测、控制、检查分析、总结评价的方法体系,加强对预算、结算的监督和检查,并进行依法编制。此外,使会计工作人员处于独立地位,防止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会计工作人员产生利益关系。及时制止违法乱纪现象,并加大惩罚力度,最大限度地杜绝腐败舞弊现象的发生和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从而,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事业单位需要继续加强监督力度,完善安全风险预警制度,确保能够当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及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从而,为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加强内部监督,提高执行力,最大限度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规范水平。
总结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的必要性,仔细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在内部财务控制和监督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实行改进措施,是当今新时期背景下的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责任。事业单位还应该致力于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和制度,利用内外结合的方式加强内控和监督,致力于创新和发展财务管理观念,致力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内控方法,完善内部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及监督的有效性。
摘要:我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在现代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许多问题仍存在于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之中。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进行一定的分析是本文的主要目的,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最大程度提高事业内部控制成效。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
参考文献
[1]杨萌.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及监督分析[J].财经界,2014(08):167.
[2]杨鑫.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J].中国集体经济,2015(18):124-125.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问题,措施
1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含义
事业单位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极为密切, 是国家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它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 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是事业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 提高经济管理效率, 防止舞弊, 控制风险等目的, 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
2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必要性
2.1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是各单位应尽的法定义务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也称内部控制制度, 是指单位为了保证经济业务的有效进行, 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新《会计法》强调了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是法律赋予各单位应尽的法定义务。
2.2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加强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
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会计监督管理制度, 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制度的建立, 对确保单位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治理会计秩序的需要
当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秩序混乱、信息失真等问题, 除有关人员故意违纪外, 内部管理失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法律引导、督促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3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弱化原因
3.1 领导责任意识差
《会计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是有些领导责任意识差, 指使财务人员造假, 掩耳盗铃。
3.2 处罚力度不到位
历史经验表明, 法令行, 则国治邦安;法令弛, 则国乱民殃。我国现已发布的一些法规, 比如《会计法》第45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 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 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很明显处罚力度太轻, 还有不少条文只是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行为, 却没有给出“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这类条文的规定, 威慑力严重不足, 这样, 只要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行为可能获得的不义之财, “造假者就有‘博弈’的理由和冲动”。
3.3 内部监督不得力
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不明确, 建立的账务处理程序制度不科学, 内部牵制制度不合理, 未建立严格的稽核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制度和财务会计分析制度。单位支出只要单位领导“一支笔”就可报销。
3.4 外部监督不得力
财政部门由于长期重视财政资金分配过程, 轻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陈旧管理观念未曾得到根本解决, 对有些专项资金管理不严格, 跟踪问效流于形式, 形成专项资金“跑”“冒”“滴”“漏”, 支出效率不高。政府审计基本都是事后监督, 未介入监督全过程, 力度不够。社会监督存在滞后性, 会计监督弱化。
4 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对策
4.1 加强对原始凭证及会计账簿的审核监督
事业单位要提高会计核算监督质量, 必须从会计信息源头控制着手, 掌握虚假信息识别技巧和科学的核算方法, 力求核算精益求精。会计监督的查错防弊工作首先应从原始凭证审核开始, 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基本形式和重要手段。审查其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 审查有无篡改、伪造等舞弊行为, 会计人员通过监督原始凭证, 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相应措施, 制止、纠正和揭露经济业务的违法行为。《会计法》规定, “会计机构, 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 不予受理, 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 要求更正、补充。”会计人员对于原始凭证的相关判断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 严格按《会计法》秉公办理, 不徇私情;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账簿或者账外设账的行为, 应当制止和纠正, 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
4.2 加强财务收支的监管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财政预算拨入经费, 还有一定规模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及各种罚没收入等。在对收入审核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有些事业单位利用权力之便, 巧立明目收费或乱收费及开据不合规的三联据, 有些以各种名目截留、自用, 设账外账和“小金库”, 收入不规范, 科目运用混乱。对支出审核监督的重点是, 接收的支出票据是否为合法票据和有效票据;审核财务支出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规定, 其内容有无变通或虚报冒领问题;审核是否有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问题;注重基建支出、购置支出和其他大额支出的监督;支出的审批程序是否规范;支出科目运用与支出核算办法是否符合会计法规的规定等, 保证资金使用效率。
4.3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 分离控制权, 保证会计监督效果
在事业单位中, 由于会计人员不具有独立地位, 其利益关系依附于事业单位及其领导, 从而使其内部监督软弱。解决的办法就是消除事业单位的领导与会计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由事业单位的举办机关或同级财政部门掌握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任免、升迁、奖惩, 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地位。此外, 事业单位的举办机关或同级财政部门在聘任、任命单位财务机构负责人时, 还应检查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密切的利害关系, 若存在, 则应更换财务机构负责人, 保证他们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 防止他们联手进行违法违规活动,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牵制。明确具体工作人员的相关职责权限, 即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 并相互分离, 各种权限相互制约, 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4.4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由单位内部所设置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所进行的审计。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经济监督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并纠正单位会计核算、会计资料乃至财务收支、经济活动中的一些不合规、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纪, 保证单位财产的安全, 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完整。
4.5 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
《会计法》第一章第四条明确规定,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账簿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做为行政单位的一把手, 怎样用好“一支笔”的审批权限, 也就是法人负责制, 这种权责对等的关系, 更应该让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清醒地认识到, 有权就有责, 因此做为领导人必需有一定的会计知识和法律意识。认真学习《会计法》不仅仅是会计人员必修课, 也是领导熟读和认知的。
4.6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树立人民公仆为人民的思想。首先, 应敬业爱岗, 诚实守信;熟悉财务相关法律, 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努力钻研业务知识, 提高业务技能, 掌握不断变化的国家财务政策;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能正确领会和合理运用各项法律、法规。其次, 做为会计人员应客观公正, 依法办事, 处理会计事务应实事求是, 依法履行监督义务, 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不弄虚做假, 绝不做假账。
会计内部监督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工作, 加强会计内部监督是保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发挥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作用的必要措施, 也是防治腐败的根源之一。事业单位做为国家的公益机构, 拥有庞大数量, 如何让我们的公益事业越来越阳光, 使我们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规范化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利丽.论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及对策[J].时代经贸, 2007, (7) .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 篇9
一、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
(一)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
会计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内控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重要性远超过业务控制及管理控制。现阶段, 事业单位会计控制主要体现在会计制度的重要性作用方面, 任何个体均不能超越基本的会计制度, 会计行为包含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工作以及预算制度、授权批准制度及集体决策制度等, 这些制度共同作用于事业单位内部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机制主要是指事业单位会计机构、会计工作人员、政府相关机构与工作人员、社会审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等依照国家相关法律规范的规定及会计制度规范, 以记录、计算、分析与检查等方式为基本途径, 对事业单位内的会计核算进行检查与监督, 分析其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以及各项财务收支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二、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给予了每一个会计工作人员行使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督的基本权利, 但通过对会计行为进行深入及细节分析, 可以发现现阶段很多会计行为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缺乏体系性的框架构建。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内经济的深入持续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成熟, 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制度也不断完善起来, 但还存在很多不够严密的问题, 比如预算改革相对滞后、监督机制不完善、权利相对集中、管理观念相对落后等问题。会计的控制体制与监督机制还停留在传统的一把手管理阶段, 制度性较弱。
第二,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督机制执行效率相对较低。虽然随着事业单位会计控制与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会计行为与会计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但整体还表现出执行效率不高的特点, 导致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能充分的发挥其功能与意义。分析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的工作执行状况, 可以发现很多会计控制与监督机制基本上没有发挥其作用, 更多的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设置的闲职, 缺乏有效的执行。同时事业单位内部的一把手领导制度导致领导阶层很大程度上掌握了会计部门的控制与监督权力, 使得会计工作人员不能充分的进行会计行为, 最终导致不规范的会计行为的出现。
第三, 监督机制缺乏系统性, 多元化的监督主体不能有效配合。虽然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的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及单位内部监督的系统化监督体系已经形成, 但还缺乏必要的配合, 导致监督体系的监督功能不能最大化的发挥。从现阶段的事业单位内部机构分析, 很多单位都缺乏专业的检查与监督机构, 社会性监督机制处于缺位的状态, 更多的监督依靠于审计部门、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 因此监督体系过于单一, 无法充分保障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 导致事业单位中有效监督体系缺乏, 会计控制制度不能充分的建立起来, 使得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无法顺利进行, 影响到事业单位整体的循环与发展。
三、如何有效推动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体系的发展
首先, 不断完善领导人责任制度, 提高事业单位内部领导人对会计控制与监督的重视程度。在事业单位内部提倡责任制, 将会计控制与监督的基本任务安排到领导人的责任范围内, 加强领导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督的重要性认识, 有效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督。同时事业单位内部领导人应该深入加强会计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有效认识单位内部的财务发展状况, 以提高对会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进而提高会计工作的执行效率。
其次, 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工作能力。事业单位内部会计部门的工作能够有效推动单位的整体运行与发展, 可以说会计工作人员的会计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单位的有效运行, 因此需要不断完善会计工作人员的有效选拔与任用机制和流程。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在职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积极鼓励会计人员进修, 以保证会计人员能够很好的满足本职工作需要, 推动单位的有效运转。
最后, 不断完善并加强多元主体的监督机制与监督体系建设。事业单位会计控制与会计监督的发展是有效保证单位良性循环的基础因此应该积极贯彻以政府控制为基础, 综合社会控制与单位内部控制的多元监督体系的有效执行, 推动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提升。在事业单位会计控制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建设, 合理对单位内部会计人员、财政人员、审计人员、税务人员进行分工, 以有效推动单位工作效率的提升, 进而保证事业单位的持续良性运转。
四、结论
综上所述, 事业单位在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良性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尤其是在会计控制与会计监督方面, 因此有效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督机制, 不断将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纳入到整个会计监督体系中, 推动更加合理完善的监督机制的形成, 才能有效推动会计控制过程的顺利发展及整个实验单位内部会计行为的完善进而推动会计监督体系与会计发展之间的有效沟通与进步。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经济体制也开始逐步实现转轨, 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发展制度也逐步成熟, 会计控制与监督体系更加系统。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督机制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督状况进行分析, 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以推动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会计监督
参考文献
[1]张秉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浅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12)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篇10
摘要会计监督是指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善性以及本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建筑施工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由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失效,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现象。本文阐述了会计监督的作用以及目前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现状,然后根据现状提出的优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监督现状措施
目前,施工企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内部财务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企业会计的监督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它的作用。施工企业行业比较特殊,施工点比较分散,流动性较大,给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施工企业内部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如会计基础比较薄弱、工程资料数据不真实、报表作假等。这些都需要发挥施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去优化改善,建筑施工行业利润很大,容易滋生腐败,必须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作用
在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中,内部会计监督是第一层次、最基本的监督,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十分必要。建筑施工内部会计监督是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加强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能够保证企业制定的经营方针和决策贯彻实施,能够减少企业内部徇私舞弊的现象的出现,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加强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能够保证会计工作按规律完成,会计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得到收集,各单位各领导以及单位的职工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单位的信息情况,提高经济效益。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能够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够规范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发挥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完成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能够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反腐败建设的重要环节。
二、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现状
1.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难以保证
近年来,国有施工企业正在转换经营机制,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在这种体制的转换过程中,有很多的治理结构尚未健全,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和约束机制十分薄弱。企业内部分工不明确,岗位的设置不合理,有很多公司的项目经理承担了会计监督的职责,导致私权使用泛滥,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规范,会计监督工作不能很好的完成,不能发挥它的监督作用。
2.施工项目点多、线长、分散,会计监督到位难
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包括公路、、桥梁、港口、码头等,这些施工项目有其本身的特点和难度,其结构、性能以及生产工艺都不同,不同的施工项目有不同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而且建筑施工的时间周期比较长,点多容易分散,企业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的人本身就只有那么几个,很难顾全所有的施工项目,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工作很难监督到位。
3.项目经理责任制不完善,制约了会计监督
在施工企业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般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主要是项目经理在施工项目中进行协调和工作。项目经理的权限很大,所以企业的管理层与项目经理层关系不协调,項目经理的权利过大,容易滥用私权,并且承担了会计监督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按照项目经理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导致企业内部制度混乱。
三、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措施
1.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能力
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有利于减少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过程中,会计人员如果拥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就会意识到项目滥用私权的重要性,就会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另外,提高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能力也有助于会计人员的监督工作的完成。
2.建立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完善建筑施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构建完整的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有利于把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工作合理的组织起来,让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监督工作时有一个参考依据,能够让会计工作人员更好的进行会计工作。完善建筑施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会计工作的开展,良好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将企业管理层和项目经理层分开的,这样,会计人员就能够依据公司的规章制度更好的进行会计监督工作了。
3.加强会计监督应从源头抓起
让会计监督工作能够更好的完成,应该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核和监督,以及对原始凭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和监督。企业内部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作假现象十分严重,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保证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等。
总之,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工作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施工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工作必须独立进行,与其他的工作分开运行,保证会计监督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工作存在很多的弊端,必须得到改正,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工作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程运木,黄董良.企业财务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陈勇.浅析目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海南广播电视大学报.2003(2).
[3]刘旭昭.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评审初探.会计之友.2003(8).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会计监督,会计信息,失真,质量,内部审计
会计监督是会计两大基本职能之一, 其目标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 对特定对象经济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已保证经济业务活动的有效性, 保证资产安全完整, 是预防会计信息失真和保证会计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会计工作中, 只有实行完善有效的会计监督才能发现并纠正错误和舞弊,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原始凭证审核是对会计信息质量实行源头控制的重要环节, 是会计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基本形式和重要手段。会计监督的查错防弊工作首先应从原始凭证审核开始, 才能理出头绪。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是审查其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 审查有无篡改、伪造等舞弊行为在审核原始凭证的过程中, 一定要把握好原始凭证审查重点, 做到有的放矢, 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视对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审核监督。假账是对单位财务状况的歪曲反映, 有的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 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 假账真算, 真账假算, 造成账实符、账表不符。必须加强对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监督, 对伪造、变造、故意销毁会计账簿和指使、强令编篡改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予以坚决制止和纠正。《会计法》第15条规定, 会计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或者隔页、缺号、跳行的, 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更正, 并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 (会计主管人员) 在更正处盖章。这主要是为防止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人员人为造假账, 加大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对更正账簿等事项的关注力度, 便于明确责任和违法后的处理。《会计法》第18条对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问题, 明确要求“确有必要变更的, 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 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突出了会计更正的法定性。
3对实物款项的监督。财产清查是会计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 单位内部应建立并严格执行财产清查制度, 对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予以明确。单位的会计机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填制、审核会计凭证, 登记会计账簿, 记录和反映单位资产、权益的增减变化和结果时, 必须做到账簿记录和款项物资实际结存数一致。这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和财产清查制度, 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对各种财产物资进行实物盘点, 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进行核算, 检查帐实是否相符。对账实不符的, 应查明原因, 追究责任。
4对财务收支审查监督。财务收支审查监督是对单位在经济活动中贯彻执行党的财经方针政策和国家财经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以促使单位遵纪守法。财务收支审查监督的内容应包括是否建立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特别是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决策是否建立审批制度, 明确审批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 防止私营舞弊, 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加强对会计资料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对单位会计工作和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和评价, 是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定期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通过对会计资料的审计,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揭露经营活动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 保证国家财经法纪的有效执行。
6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必须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实现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体系化和制度化, 将内部会计监督变成单位内部所有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具体行动。《会计法》第27条规定,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明确规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内容。《会计法》第37条将“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单独予以明确。这些都表明我国会计管理工作法治化方向, 即逐步从人治走向法治。
7重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从制度上规范会计行为, 确保会计监督实效固然重要,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也同样重要。会计人员素质包括一般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素, 应组织单位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共同学习《会计法》, 增强法律意识, 强化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内部监督意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严格执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守则;完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推荐阅读: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10-18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08-21
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07-06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问题12-14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分析论文10-22
事业单位内部风险控制10-25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10-17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08-02
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08-12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