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机梗塞

2024-05-24

急性心机梗塞(精选3篇)

急性心机梗塞 篇1

典型病历1:患者, 男, 45岁, 主因心慌气短不能平卧, 伴心前区闷痛1天, 于2014年6月急诊入院。查体:发育正常, 肥胖体质, 五官端正, 颈部软, 心前区无隆起, 心界无扩大, 心脏听诊肺动脉瓣区可听到第二心音亢进, 心率120次/分, 双肺底可听到少量湿性罗音, 有时可听到喘鸣音, 腹平软, 肝胆未触, 心电图为窦性心率过速, Ⅱ、Ⅲ、F导联T波倒置, ∨1-4导联, S、T段压低, 以冠心病收住院, 入院后及时给予强心、利尿、扩冠等对证治疗, 患者病情无好转, 再次追问病史, 患者10天前因车祸外伤下肢骨折, 在县医院给予骨固定治疗。急查肺部CT, 诊断为右肺缺血性改变, 提示肺梗塞, 确诊后立即进行溶栓治疗, 尿激酶150万单位冲击静点, 患者1天后症状缓解, 巩固治疗7天痊愈出院。

典型病历2:患者, 男、50岁, 主因突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伴心慌、气短急诊入院。患者早晨起床后无明显原因, 出现心慌、气短、不能平卧, 并伴心前区闷疼, 在本村经给予速效救心丸, 心疼定等药物对证治疗, 病情未见好转, 急来我院就诊, 门诊查, 体温为36.6摄氏度, 呼吸35次/分, 心率为118次, 血压70/40毫米贡注, 心电图报告为心肌前臂心肌缺血, 急给予吸氧, 静点硝酸甘油, 极化液, 丹参等药物对证治疗, 而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 再次追问病史, 患者右下肢水肿, 已半年有余, 经查胸片示左肺侵润性改变, 肺部CT诊断为肺梗塞, 立即改变治疗方案, 大量链激酶、尿激酶。强心利尿等药物对症治疗, 患者一天后症状逐渐好转, 巩固治疗7天痊愈出院。

误诊分析:

对本病认识不足, 缺乏警惕性, 肺梗塞呼吸困难是由于肺动脉高压, 低氧血症引起, 查体常有右心衰竭的表现, 强心利尿, 扩张血管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而冠心病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所致, 查体常见左心明显扩大, 对强心利尿药, 扩血管药物效果较好, 所以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是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其次是缺乏合理的检查手段, 冠心病心梗的心电图改变, 有一个规律的演变过程, 而肺梗塞在心电图方面只是心肌缺血, 本例患者因病卧床数天是透发本病的原因, 同时骨折也是肺梗塞的发病因素之一, 本病由于胸疼, 气短, 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等, 应与心肌梗塞相鉴别, 心肌梗塞患者胸疼多呈剧烈持久, 但与呼吸无关, 而肺梗塞的胸疼, 有随呼吸而加重, 因此临床对诊断不清的病例应进一步检查胸片或肺部CT, 或转上级医院诊治, 以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

急性心机梗塞 篇2

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的病症。

 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发病时有剧烈而持久的性质类似心绞痛的前胸痛、心悸、气喘、脉搏微弱、血压降低等症状,服用硝酸甘油无效,可产生严重后果。心电图和血清酶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发病后应立即进行监护救治。

心肌梗塞的预防应首先坚持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又叫病因预防,是预防冠心病发生的根本预防措施,是对没有发生冠心病的人群,针对形成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采取干预措施而进行的预防。 一级预防必须从幼年开始,其预防内容包括:  ①控制血压。

 ②合理饮食结构及热量摄入,避免超重。防治高血脂症,降低人群血脂水平。 ③戒烟。

 ④积极治疗糖尿病。

 ⑤饮用硬水。软水地区需补钙、镁。 ⑥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及过分激动。

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人可根据自己本人的特点选择一至两项有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坚持长期锻炼下去。

二级预防指已患有冠心病者,控制其发展和防止并发症,使其更好地康复。二级预防要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处理、早治疗。只有做到三早才能使冠心病后遗症减到最小程度。一级预防的所有措施,对于二级预防都十分重要。同时应避免冠心病发作的诱因,如饱餐、大量饮酒、过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突然的寒冷刺激等,并定期接受预防性体格检查。在上述方法效果不满意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副作用小的扩冠脉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以防止冠心病的发作与发展。一旦有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如严重的心绞痛,应严格卧床休息,立即用扩冠药物,最好就地治疗,待情况相对稳定后再送往医院。这样可以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长期小剂量服用阿斯匹林,能有效地防止血小板凝聚状态,从而预防冠心病的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禁止搬过重的物品 对于有发生心肌梗塞危险性的人群,应禁止搬抬重物。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

⑵精神放松,愉快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物要能泰然处之,加强个人修养,正确对待生活、工作中的矛盾。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

⑶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 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流向体表,可能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冠心病较严重的病人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洗澡。

⑷注意气候变化 持续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扩冠脉药物进行保护。

⑸冠心病病人日常生活中各种保护措施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4.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处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十分危急、病死率极高的病症。一但发病,急救处理是否及时和妥当,对急性心肌梗塞转归十分重要。急救处理的第一步就是现场应急处理,这往往比医院急救还要重要。那么,急性心肌梗塞院外处理怎么进行呢?凡是疑有急性心肌梗塞者,应就地休息,争分夺秒抢救,切忌让病人行走或搬动病人,立即平卧或半卧位,绝对休息,有条件者可高流量吸氧,含服硝酸甘油,及时与急救站和附近医院联系。就地抢救时应做到下列几项

(1)镇静、止痛、稳定病人情绪,保证病人安静休息(2)吸氧

(3)含硝酸甘油,如有条件,可静脉给硝酸甘油。

(4)抗休克或预防休克,静脉滴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5)充分利用条件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应及时处理。心动过缓者,可皮下注射阿托品1毫克;有室性早搏者,可给利多卡因。

经过上述处理后,病人心绞痛得到控制,心率、心律及血压基本稳定,可由专人陪送,乘急救车送往医院,在送往过程中尽量避免过多搬动病人。

养生指南: 一.起居有常: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宜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二.身心愉快: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可诱发心绞痛。应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养成养花、养鱼等良好习惯以怡情养性,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饮食调摄:过食油腻、脂肪、糖类,会促进动脉血管壁的胆固醇的沉积,加速动脉硬化,故不宜过食。饮食宜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要有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晚餐量要少,肥胖病人应控制摄食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四.戒烟少酒:吸烟是造成心肌梗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烈性酒在禁忌之列。不宜喝浓茶、咖啡。

五.劳逸结合:应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不要劳累过度。走路、上楼梯、骑车宜慢,否则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诱发心绞痛。饱餐后不宜运动。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减少心肌供血而产生疼痛,应注意保暖。性生活时处于高度兴奋,血液循环加快,全身需血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则相对不足,极易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故宜严格节制。在心肌梗塞完全恢复后,房事宜控制在每月1~2次。

六.适当休息:心绞痛时最好稍稍躺卧休息一会儿。平时可正常工作,但不宜过度劳累。心肌梗塞诊断明确后,应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在两周内,病人的一切生活活动均由旁人帮助完成,绝对严禁自己翻身,因翻身会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肌梗塞部位破裂或心跳骤停。宜床上大小便,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无严重并发症,一般卧床2~3周后,可半卧床上,每日3~4次。壹周后如无变化,则可下床坐在椅子上,每日3~4次,每次约半小时,再壹周后,可在卧室内散步。长期卧床对心脏恢复不利,酌情活动是必要的。三个月后可以进行轻便的体力劳动。

七.体育锻炼:运动应根据各人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练功十八法等。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

八.积极治疗:坚持必要的药物治疗,对能加重冠心病病情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都必须服药加以控制。九.猝死急救:

猝死突然发生时,应争分夺秒急救,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将病人仰卧在木板或地上,用拳叩击病人左侧胸部二、三下后,捏住病人鼻孔,口对口吹气1次,时间为1秒钟,然后用一手掌跟(另一手重叠在该手上)按压在胸骨下1/3与2/3交界处,两肘伸直,垂直向下按压,然后放松,连续按压5次。再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此循环。一般每分钟人工呼吸16~18次,心脏按压80~90次,要抢救到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症状:

一、梗塞先兆:多数病人于发病前数日可有前驱症状,心电图检查,可显示ST段一时性抬高或降低,T波高大或明显倒置,此时应警惕病人近期内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

二、症状:

(一)疼痛:为此病最突出的症状。发作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作于安静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可无疼痛,起病即表现休克或急性肺水肿。

(二)休克: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10.7Kpa(80mmHg),甚至昏厥。若病人只有血压降低而无其他表现者称为低血压状态。休克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由于心肌遭受严重损害,左心室排出量急剧降低(心源性休克);其次,剧烈胸痛引起神经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此外,有因呕吐、大汗、摄入不足所致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存在。

(三)心律失常:约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见于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为最多见,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位病人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也不少见,室上性心律失常较少发生。前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束支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于心房梗塞。

(四)心力衰竭: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且不协调,故在起病最初几天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能平卧等症状。严重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可有紫绀及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后期可有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在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

(五)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增快等。此主要由于组织坏死吸收所引起,一般在梗塞后1-2天内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左右。

[检查]

一、心电图。

二、超声心动图。

三、放射性核素检查。

四、血液检查

[治疗] 原则是: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挽救濒死心肌,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及处理并发症防止猝死。

一、监护和一般治疗:

1、监护。

2、休息:卧床休息2周。

3、吸氧。

二、对症处理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3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 护理 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43-01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坏死。是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极昼,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塞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这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死亡率的关键。经过实践,作者认识到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一临床资料

我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收治机型心肌梗塞患者108例,其中男65例,女43例,年龄36—83岁,平均年龄60.2岁,其中前壁梗塞的49例,下壁梗塞的32例,后下壁梗塞的15例,其他部位梗塞的12例。

二护理体会

2.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1.1严密观察血压 由于心肌大面积梗塞,心肌收缩力降低,血输出量减少、血容量不足,心肌再灌注损伤、血管扩张及合并出血均可导致低血压,因此要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有合并症、血压不稳者应每隔10min监测一次,血压平稳后,根据病情延长测量时间;无合并症者每隔1—2h测量一次。

2.1.2心电监护 心律失常是心肌梗塞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常发生于24h之内,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患者心电图变化并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图形。采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护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及时发现心律、心率的变化,并将变化的心电图及时打印出来,标明时间。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时,电极位置一定要固定好,检查导联线连接是否牢固,防止患者翻身时电极脱落。

2.2吸氧 吸氧可以改善心肌缺氧状况,用鼻导管持续中等流量吸氧1—2d,流量为2—4L/min,3d以后改为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为1—2 L/min,吸氧是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主要措施,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早期足量的吸氧可以防止梗塞面积的扩大,及时、通畅、有效给氧至关重要。

2.3合理饮食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给与高维生素、适量纤维素、足量蛋白质、低脂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切忌使用刺激性食物,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每天食用适量的蜂蜜,对吸烟者应强制其戒烟。饮食宜少量多餐,切忌饮食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2.4休息 发病1—2d,绝对卧床休息,3—7d可以在床上活动,8—10d可以在室内活动,6wk后可以每天到室外散步、打太极拳等,8—12wk可以洗衣、骑车,3—6mo可以部分或完全恢复工作。

2.5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分支急性闭塞引起的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致使部分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而产生剧烈持久的胸痛及急性循环障碍。患者一旦发病,心理变化复杂,思想负担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2.5.1建立一个良好的舒适的修养环境;病室安静、整洁、,医护人员语言和蔼可亲,举止大方,让患者心情舒畅。

2.5.2严禁医护人员和家属在患者面前议论与其病情有关的问题,严禁在患者面前讲刺激性语言,不可将过喜、过悲的事情告诉患者。

2.5.3 进入监护室的患者有紧张、恐怖的心理,应将监护室内的环境,各种机器使用中出现的情况详细介绍给患者,使其尽快适应环境,稳定情绪,配合治疗。

2.5.4 对盲目自信、过分乐观的患者,应反复讲明本病的有关常识,劝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合理安排生活,对有焦虑心理的患者,可采取放松治疗法,如气功,使患者自如地应用放松疗法应付内心的焦虑情绪和外界环境的刺激。

2.5.5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劝患者戒烟、戒酒。因为饮酒可以诱发或加重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吸烟可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加快粥样硬化,使病情加重。

2.5.6 向患者客观的讲解病情的演变,讲清病情稳定后要适量的活动,了解不活动不仅不利于心功能恢复,甚至会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鼓励患者活动并在活动方式和活动量上给予指导;患者活动时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让患者有安全感。

2.6 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最早发现的症状,多突然发生,呈持续性心前区疼痛,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护士应严密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的时间。因剧烈疼痛,烦躁不安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疼痛时让患者卧床休息尽快止疼,遵医嘱给予杜冷丁或吗啡肌肉注射止痛。同时密切观察面色及呼吸的变化,以防止药物对呼吸循环的抑制。有效的止痛镇静措施不可忽视。

2.7溶栓患者的护理 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之一。我科收治的患者中有10例在溶栓过程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以溶栓治疗后24h发生率最高。首先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应注意观察;其次注意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观察胸痛的性质、持续时间、意识、语言状态及肢体治疗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再次溶栓常可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因此应连续心电监护及生命体征变化,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和抢救器械。

2.8康复期的护理 康复期的患者的顾虑是担心心肌梗塞再次复发。因此做到加强宣教工作,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治疗以及诱发因素及自我救护等有关知识,改变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介绍成功病例,让患者意识到心肌梗塞是可以预防的。还应鼓励患者早期离开床进行活动。心肌梗患者应解除思想顾虑,不宜长期卧床休息。使患者有合理的运动量,切勿操之过急。

2.9 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 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后应巩固疗效,预防梗塞的再次发生。因此除了遵照医嘱服用有关药物,定期去医院检查外,在日常生活起居等方面尤其注意下列事项:

2.9.1 把每天的生活安排得当,以不感觉劳累为度的活动。如散步,做一些轻微的体育活动,循序渐进,要征得医生的同意,结合自己活动后的感觉来调节掌握,不宜长跑。

2.9.2 饮食要节制,不能吃的太饱,多吃新鲜蔬菜,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保证大便通畅,最好定时大便的习惯,在大便时避免用力过猛。

2.9.3 控制感情,调整情绪,不要过于激动,尽量回避一些对自己影响大的刺激,在感染发生的情况下,也易诱发心肌梗塞,因此在冬季要预防呼吸道感染,夏秋季注意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2.9.4 当有心前区不是或心力衰竭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参考文献

[1] 杨雪松.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49-250.

[2]王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325-326.

上一篇:节能日光温室下一篇:当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