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市场

2024-09-24

5G市场(共7篇)

5G市场 篇1

从现在到5G大规模商用的10多年中,5G技术将持续演进,为了应对未来诸多不确定性,运营商现在应该为5G发展做什么准备?

4G、5G等网络和基础设施仍然是运营商最核心的资产,通过围绕“数字经济”需求进行网络演进,打造无处不在的ICT融合网络,运营商将能够夯实其在互联网时代的独特优势。

在2016年MWCS上,5G继续成为众多参展企业展示热点,很多运营商预测其将于2020年商用。但是5G并非在2020年商用后就停滞不前,而是持续部署和演进多年。这使得5G联接存在确定性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可以确定的是,5G定义包括网络速率达到10Gbit/s、时延低于1ms等。但这并非固定值,不同业务对网络性能的需求拥有不确定性。因此,运营商网络架构必须保证一定的灵活性,以确定的网络能力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新兴业务与商业模式。

对此,华为在今年4月“华为分析师大会”上提出了Cloud RAN架构。作为无线领域的新领军者,华为很早投身5G(2009年),6亿美元先期研究投资和约1000人全球顶尖人才投入,让华为在5G发展竞赛中实现领先,Cloud RAN可谓华为针对客户需求的独到创新。

在MWCS举办期间,华为无线网络首席营销官杨超斌详细介绍了华为对5G的最新理解以及Cloud RAN架构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为华为移动创新中心的创始人,杨超斌同时是Single RAN解决方案的创始者。而Single RAN方案是华为此前打开欧洲市场大门的“金钥匙”。那么,Cloud RAN又将如何成为华为打开5G大门的“金钥匙”?

AR/VR、智能驾驶等的确可驱动5G

业界一直在寻找“杀手级”应用作为无线网络演进的驱动力。以移动社交、移动视频为代表的业务应用,驱动了3G向4G演进。此前,业界认为以AR/VR、智能驾驶为代表的新业务,是5G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这些业务对移动网络提出了极高要求:AR/VR要求网络速率大于4.2Gbit/s,网络时延要小于7ms;智能驾驶要求移动网络低时延、高可靠,从而实现业务的更安全、更高效。杨超斌表示,在智能驾驶业务中,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通信要求移动网络必须满足5~10毫秒端到端时延。

但因为并未大规模发展起来,“AR/VR等业务会是驱动力”的说法让很多人心存怀疑。甚至一些运营商认为,过早投资5G网络又没有“杀手级”应用,将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从本次MWCS上看,诸多运营商、终端厂商以及互联网企业等将AR/VR作为重点展示内容,现实中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AR/VR研究中。可见,业界人士不必再犹豫,“AR/VR驱动5G商用”的说法正从理想照进现实。

5G促使RAN架构三大转变

5G标准从去年年底开始制定,运营商均认为5G商用将发生在2020年。那么,以2016年开始到2020年5G商用之前,运营商应该做什么准备?

杨超斌表示,通往5G之路上,RAN架构将面临三大转变:从单连接到多连接;从“以小区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从“烟囱”架构到“云化”架构。

具体而言,首先是多连接提升用户体验速率及连接可靠性。以前手机联网或是4G,或是Wi-Fi,未来5G手机为了提高速率,将同时连接4G/4.5G、5G以及Wi-Fi等不同制式,也可能连接Macro、Micro以及Pico等多层站点,甚至会同时使用不同频段的频谱(未来运营商手中将拥有很多不相连的频段资源)。如此高效率的多连接流量分发需要集中化。

其次是以用户为中心消除小区边界。未来一个基站不仅为一位用户服务,而是一堆基站为一群用户服务。未来移动蜂窝网络接入用户不仅包含“人”,还包含“物”,“人”与“物”接入移动网络的诉求并不一样,尤其“物”的接入需求千差万别。为了满足更好用户体验与更高无线资源利用率,运营商无线架构需要实现协同化。

最后是RAN“云化”。杨超斌表示,从架构看,5G刚开始标准化,2020年开始商用。但从2020年到2030年之间的10年,5G技术还会持续创新和演进。运营商5G网络架构就必须从现在“烟囱式”架构演化到“云化”架构。只有“全网云化”的架构,才可能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Cloud RAN为5G商用提前做好准备

之所有这三大变化,是因为5G业务应用包含三大业务场景,即增强移动宽带(e 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 MTC)和超可靠、低时延(e MTC)通信。倘若运营商为满足这些“碎片化”的垂直行业业务,可能需要建设3张网,但如此一来投资成本会无法收回。而且,未来已经规模商用的4G、正在商用的4.5G以及将商用的5G会共存多年,运营商需要云化的架构让不同制式网络看上去统一。

因此,诸多运营商选择提前构建灵活的5G网络架构,如5G切片技术(一张网可以切换三种模式),以适应未来多种业务诉求。

在此背景下,华为提出了Cloud RAN。据悉,Cloud RAN将帮助运营商实现从4.5G持续演进到5G,让无线接入层具备5G Ready能力。Cloud RAN采用终端业务驱动的架构,使接入网RAN更加灵活与敏捷。

“Cloud RAN是面向4G和5G的跨制式、跨频段、跨层的统一RAN架构。”杨超斌表示,“Cloud RAN为5G商用提前做好准备”。

谈及Cloud RAN与此前Single RAN的区别,杨超斌表示,2007年华为发布了Single R A N,通过把2G、3G、4G不同制式设备集成到一个平台,降低运营商TC O,帮助运营商解决站点部署和运营成本问题。Single RAN站点层,而Cloud RAN是网络部署架构,满足未来用户多样化需求。

“Single RAN满足的是人与人连接,属于基站层面方案,而Cloud RAN则面向离散化更强的人与物、物与物连接诉求,属于网络层面。”杨超斌表示。

与运营商联合推动商用与技术创新

事实上,在今年4月“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就首次向业界公开了Cloud RAN架构。杨超斌透露,华为和全球电信运营商在2015年开始沟通交流,与很多运营商达成共识后决定今年4月发布Cloud RAN架构。目前部分运营商与华为签署了合作协议(MOU),未来3个月大家将陆续看到此类新闻。

Cloud RAN的实现不仅包括基站,还包括传输网,但全球不同运营商的传输网建设情况不同,有的光纤资源丰富,有的以微波为主。对此,杨超斌介绍,华为针对这些不同诉求都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而当被问及未来5G终端形态时,杨超斌介绍5G终端不仅是智能手机,还将包括AR/VR终端、室内外CPE、水表电表等采用5G模块的终端。当然,这些5G终端离成熟还有距离。

谈及5G发展遇到的与垂直行业合作的挑战,杨超斌介绍,不同垂直行业对5G的需求与电信运营商对5G的需求会有不同,华为联手运营商与其他行业企业(汽车、无人机、视频等)一起成立联盟,共同讨论寻找商机并达成共识。“最近举办的5G会议有一半多参会者来自垂直行业。”

而对于Cloud RAN部署将遇到的挑战问题,杨超斌表示,运营商对于发展Cloud RAN的思路非常认可,但是不同运营商现有网络架构不同,面临挑战不同,在向“云化”架构转型的思路就不同。

“整个5G网络演进的过程,就是解决Cloud RAN部署挑战的过程。”杨超斌表示。

据记者了解,华为在5G发展方面优势显著。在国内,近日华为与中国移动联合展示了最新的样机系统。5G频段会部署在现有频段,还会部署在新的频段上。新频段分为两块,一是低频,华为和中国移动在低频段多用户测试中达到了业界最高;在超低时延测试中,空口单向时延实现小于1ms。这印证了华为对于5G已经具备较多经验。

在海外,华为今年2月与德国电信联合展示了业界最快的5G高频70Gbit/s速率的样机和世界上首个端到端网络切片,携手日本NTT Docomo完成了业界首个最高频谱效率的多用户5G新空口外场验证,系统性验证了华为系列化新空口技术,各项测试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事实上,华为已与30多家运营商及行业伙伴建立了5G合作伙伴关系,并开展了联合研究与创新。

此外,华为在5G领域还拿奖不断,如2016年4月,华为在“Informa拉美LTE/5G峰会”上,荣获拉美区首个5G大奖——“5G杰出成就奖”。对于5G长期的投入和持续创新,正让华为获得业界高度认可,也让Cloud RAN发展加速。

5G市场 篇2

TD联盟秘书长杨骅近期在两个有关5G的测试研讨会上都强调, 为了保障5G研发的顺利进行, 5G测试亟需从各方面加快完善, 形成端到端的系统工程, 5G测试将从无线接入扩展到核心网、网络架构、终端芯片等领域, 需要各环节都高效地共同协作。

也正因此, 无论是国内运营商还是国际运营商, 都希望测试企业能够推出针对5G关键技术、大规模天线、毫米波设备等方面的测试方案和仪器仪表, 进一步加快5G试验。

这样的产业环境进一步激发了测试企业的研发速度, 测试领域的老牌企业安立近日宣布, 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以满足中国市场对测试产品和技术的需求。

老牌测试企业加码中国市场

安立通讯科技执行副社长K e n j i Tanaka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 亚太地区尤其中国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市场, 绝大多数的信息通信产品是在亚太地区研发与制造的。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企业研发实力在持续增强, 在很多技术领域开始占据领先地位, 在此趋势下, 此前研发重心一直在日本的安立公司决定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 初期会尽快响应中国市场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研发, 未来还将把市场、销售等功能整合进来, 成为在中国的独立业务板块。

尽管安立在通信全系统上都积累了测试技术与产品的丰富经验, 但近几年也向无线通信、物联网等倾斜了很大一部分研发与市场资源。

多载波一度成为提升4 G网络能力的主要技术。2 0 1 5年安立发布了M T 8 8 2 1 C研发用综测仪表并支持LTE-A三载波等技术的测试, 对于该产品应用情况, Kenji Tanaka表示, 去年安立推出的MT8821C是业界第一款单台支持LTE-A下行4CC 2×2MIMO测试的仪表, 最近又发布了8821C最新的软件选件, 可以支持下行4×4MIMO与下行5CC的测试, 其在4G终端研发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接下来会继续开发新的功能支持最新的技术, 包括移动物联网、LTE-Advanced Pro等。

直面5G测试需求

针对5G目前的业界研发进展与测试需求, Kenji Tanaka表示, 安立目前已可以提供多领域的解决方案:一是无线接口/设备 (新波形和频段、大规模MIMO波束成形、高级天线技术) ;二是无线/固定接入网络 (C-RAN和灵活多路载波网络的演进、Het Net演进、从城域网到接入网的WDM网络扩展、低延迟架构和EDGE计算) ;三是城域网/核心网络 (SDN/NFV、高速数据链接、400 Gb以太网和更高) ;四是网络管理和服务 (5G网络切分、“端到端”服务编制、Qo S) ;五是云计算和大数据 (数据仓储、高速服务器和互联) 。

5G市场 篇3

2 016年10月18~19日, 2 016高通4G/5G峰会 (以下简称峰会) 在中国香港隆重召开。在峰会上, 高通发布了首款5G调制解调器骁龙X50、3款处理器骁龙653/626/427以及智能联网摄像头平台等, 这些重磅发布对产业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骁龙X50峰值速率高达5Gbit/s

目前, 5G已经成为业界热点话题, 5G研发在高通战略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实现5G愿景, 需要大量技术创新的支撑。作为无线技术的领先厂商, 高通已在5G领域耕耘多年, 目前在5G领域, 高通又取得了重大突破, 宣布推出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

通过支持800MHz带宽, 这款调制解调器峰值下载速度最高达5Gbit/s, 旨在支持OEM厂商打造下一代蜂窝终端, 并协助运营商开展早期5G试验和部署, 高通也因此成为首家发布商用5G调制解调器芯片组解决方案的公司。

高通执行副总裁兼QCT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表示:“高通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不仅支持5G系统, 同样也支持4G, 它在移动性上将依赖于4G系统。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预示着5G时代的到来, 该产品在推动5G终端和网络成为现实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这表明, 我们不仅是在谈论5G, 而是真正致力于推动5G发展。”

将于2017年下半年出样

作为行业的领导者, 高通已经在数代LTE技术与产品及802.11ad产品中成功展示了OFDM、毫米波和MIMO芯片及技术。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基于高通长期提供业界领先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芯片和技术经验而打造。

骁龙X50 5G平台将包括调制解调器、SDR051毫米波收发器和支持性的PMX50电源管理芯片。在真实的5G网络环境下, 在终端中集成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 可为采用新兴技术的终端定型提供宝贵经验。高通将利用这些经验和发现帮助加快5G全球标准——5G新空口的标准化和商用。

高通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最初将在28GHz毫米波频段上运行, 通过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 部署毫米波5G网络的运营商可与高通紧密合作, 开展实验室测试、外场试验和早期网络部署;采用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的OEM厂商将有机会率先开始优化其终端, 以应对集成毫米波所面对的独特挑战。

对消费者而言, 5G所支持的增强型移动宽带将为移动用户和云服务间带来前所未有的即时性, 从而增加媒体内容消费、提升媒体内容产生, 并提供获取丰富信息的更快方式。此外, 5G技术的迅速发展将让数千兆比特的互联网服务更经济、更简单地进入更多家庭和企业。

据悉, 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预计将于2017年下半年开始出样, 集成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的首批商用产品预计将于2018年上半年推出。

携手韩国电信将于2018年商用5G

尽管5G的最终标准还没有确定, 但高通正在与韩国运营商Korea Telecom合作, 初步计划覆盖的重点集中在2018年韩国冬季奥运会场馆, 高通也将支持美国运营商Verizon的一些5G试验计划。除此之外, 高通会继续与3GPP紧密合作推进5G标准, 当5G新空口标准化完成后, 高通将会有整套的芯片产品支持更多的5G功能。

谈到中国5 G进程, 克里斯蒂安诺·阿蒙表示:“高通一直都与中国三大运营商保持紧密合作, 最早在2017年, 高通将与中国运营商开始5G网络的测试和工程开发。”

除了在5G领域有重磅发布外, 在峰会上, 高通还宣布与Telstra、爱立信和NETGEAR密切合作, 共同推出全球首款千兆级LTE移动终端——移动路由器MR1100及首个准备就绪的千兆级LTE商用网络。MR1100是首款可实现高达1Gbit/s的下载速度的千兆级LTE消费终端。高通高级副总裁Serge Willenegger表示:“在一款移动终端和已准备就绪的商用网络间实现全球首次的千兆级LTE下载速度, 是推进千兆级LTE服务的又一行业成就, 这将是未来5G网络部署的基础要素。”

克里斯蒂安诺·阿蒙指出, 2017年消费者将看到旗舰手机通过搭载X16 LTE调制解调器实现千兆级下载速率。高通在峰会上也进行了千兆级LTE终端和网络的现场演示。

重磅推出骁龙653/626/427三款处理器

谈到高通, 不得不提其在处理器方面的领先地位, 据悉,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超过150款智能硬件产品 (部分正在研发中) 在使用高通骁龙820处理器, 而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 也会因为搭载高通骁龙820而具备出色的功能。

高通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A l e x Katouzian表示:“我们始终秉承的策略是, 先将业界领先的特性引入顶级的骁龙800系列设计中, 然后将这些特性扩展至我们的其他层级骁龙产品中。”

高通在峰会上宣布推出3款全新的骁龙处理器——骁龙653、骁龙626和骁龙427处理器。这3款处理器比各自前代产品具有更高的处理性能, 可针对高性能、高需求量的移动终端提供更出色的用户体验和连接性。

3款处理器均支持X9 LTE调制解调器, 最高可支持300Mbit/s的下行速率和150Mbit/s的上行速率, 相较于X8 LTE调制解调器, 在最高上行链路速度方面为用户提供了50%的提升;均支持LTE-A载波聚合;均支持Vo LTE、Quick Charge3.0、双摄。这些先进的特性也使得高通处理器可为网络用户带来容量和吞吐量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 “在过去12个月里, 骁龙600系列处理器全球已获得超过400款的终端设计采用, 其中有300多款已发布, 还有100多款目前正在开发中。”高通产品管理高级总监Kadar Kondap透露, “骁龙653和626芯片组预计将于2016年末商用, 骁龙427芯片组预计将于2017年初搭载于商用终端面市”。

“这3款处理器均支持高通参考设计 (QRD) , 帮助客户在全球创造更好的机会。截至2015年9月, 超过1080款采用了QRD的终端已经推出或正在研发中。”Kadar Kondap指出。

此外, 高通全球支持计划能使整个价值链显著受益。它能加速产品通过技术验收, 帮助厂商满足不同区域的产品需求, 加速产品推出时间, 并在相同的品牌和服务软件部署下实现差异化;对ODM厂商而言, 高通全球支持计划能最大化全球机遇, 并最小化研发投资和成本;对于分销商而言, 它能通过灵活的库存管理, 扩大分销渠道, 确保销售的灵活性。

加快物联网发展步伐

除了4G、5G, 物联网也是高通布局的重要领域, 高通在峰会上推出了一款智能联网摄像头平台, 此平台基于高通的骁龙625处理器打造, 拥有出众的图像视频性能, 结合了高通的深度学习技术与领先的连接性能, 具备增强的、面向基于摄像头的深度学习和视频分析的硬件和软件功能, 支持4K HEVC视频编码、Linux操作系统, 具有基于硬件的、稳定的安全特性, 成为高通布局物联网的重要产品, 将在2016年底向指定OEM厂商提供。

此外, 高通还宣布其LTE Category M1/NB-1调制解调器——MDM9206 LTE已获得业界领先模块OEM厂商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更多设计。旨在为物联网提供可靠、优化的蜂窝连接的MDM9206调制解调器, 相较前几代LTE产品, 实现对低数据速率物联网应用的蜂窝连接支持, 高效地支持应用, 同时这些应用覆盖物联网领域广泛的全新商机。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 MDM9206调制解调器支持的Cat M1和Cat NB-1 LTE模式为LTE带来诸多提升与优化, 将帮助减少物联网终端复杂性, 支持长达数年的续航时间, 可提供更深入的覆盖。

5G市场 篇4

而另一份报告则指出,需要加大工作力度满足市场对于统一早期5G标准的需求,以及支持不同市场需求的更为长远的要求。包括NTT Do Co Mo、SK电信、Verizon和AT&T在内的主要运营商和更加谨慎的欧洲运营商,目前正在谋划截然不同的5G发展之路。

Strategy Analytics公司高级分析师杨光认为:5G网络计划在2016年的进展良好,从而带动了一个可在2025年实现5G移动连接占连接总量7%的生态系统。中国制定的2020年5G发展计划缩小了其与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先行者之间的距离。日本正在加快5G部署的进度,以便满足2020年东京奥运会对于宽带接入的需求和应对来自非传统电信运营商的竞争。

5G业务需求分析 篇5

5G指的是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是4G的延伸。2013年2月,欧盟就宣布要研究5G;我国也在2013年6月、2014年3月,先后启动了5G的一期和二期研发课题;在2015年5月28日举行的2015IMT-2020 5G峰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5G无线技术架构》白皮书和《5G网络技术架构》白皮书,标志我国5G进入新的研究阶段。

5G移动通信将与其他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构成应对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不同业务需求,满足用户更高速率、高效率的空口技术。

2 5G业务需求分析

2.1 5G有多快

我国IMT-2020 (5G)推进组在2014年5月发布的《5G愿景与需求白皮书》中指出,5G网络速率初期下载速率将达到1Gbps,未来更高可达到10~50Gbps,这将为用户提供如光纤般的接入速率。这意味着人们用5G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只需几秒!移动通信的发展经历了2G、3G、4G,下载速率不断提高,但没有最高只有更高,5G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该推进组是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牵头,联合通信运营商、制造商以及科研机构共同研发中国的5G标准。

5G的网络延迟低于1毫秒,能有效、快速传递信息,对于未来智能社会交互互联提供可能性,便于实现物联网远程控制,真正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愿景。

2.2 5G提供的业务

5G主要面向的业务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增加了M2M业务。其中移动互联网业务包括流类、会话类、交互类、传输类、消息类;M2M业务包括采集类和控制类业务。在5G以前,人们熟悉以手机或数据卡接入移动网络享受语音、数据业务,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的通信不在局限于人与人之间,已逐渐转换为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5G商用以后,物联网设备将全面接入移动通信网络,让万物互联。

2.3 5G带宽的可能性

移动通信采用的是无线信道,要实现5G的高速率增加带宽是关键。目前移动通信采用的是特高频,5G必须采用比特高频高的超高频甚至更高的频段。国际电信联盟专家预测,将来可能使用30GHZ~60GHZ的频段。由“光速=频率X波长”这个公式知,频率与波长成反比,如果采用比超高频更高频段,则波长就接近毫米波。而毫米波的频率接近红外线,几乎呈“直线”传播,在移动通信中很难准确传输。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引入了微基站技术、高阶MIMO和波束赋形技术。微基站技术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微基站来达到均匀全面覆盖,同时还可接入更多的设备;5G采用毫米波传输,手机天线长度将随波长成正比,故天线长度大约几毫米就可以了,还可以布设多个天线为MIMO技术提供可能,使用MIMO技术可提高传输速率;波束赋形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无线电波束技术提高基站的容量还能使基站定位更精准。

2.4 5G更节能更环保

微基站技术增加了更高密度的微基站,降低了基站的辐射功率,手机的辐射功率也会降低,这样的话,可以大大减少对人体的辐射。而以前使用的宏基站基站个数少,距离远,要实现基站与基站(手机)间的通信必须有足够大的发射功率。另一方面,微基站的架设方式更加灵活多样,电杆、路灯杆等户外设施都可能成为理想地点,可以大大节约5G以前传统常用的铁塔基站式架设所需要的昂贵费用和一系列选站、谈站问题。

2.5 5G市场分析

智能终端的价格越来越低廉,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促使移动互联网高速蓬勃发展。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到8.34亿户,4G用户净增6423万户,4G总用户数达到3.77亿户,预计2016年4G用户超过5亿户。中国移动的4G用户数占了三大运营商总数近八成。截止2015年底,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数已超过9亿,而4G用户数还有望增加,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将超过22亿户,其中这些用户中M2M数接近15亿,中国移动数据流量快速增长,会比2010增长350倍!丰富的用户资源给我们即将到来的5G奠定了基础。用户的需求驱动5G的发展,现有的技术和业务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3 5G新技术

物联网成为5G主要驱动力,5G时代物联网设备将全面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为了承载更加广泛的物联网业务、适应这些业务的需求,特别是行业性需求,传统网络架构和技术要做出很大变化。

在无线传输技术上,引进多址接入技术,多天线技术、MIMO技术、波束赋形技术、编码调制技术等;在无线网络,采用超高密集组网、更智能的网络架构,如采用Wi-Fi作为异构网络进行部署。因为目前的智能移动终端,Wi-Fi已经是不可缺少的配置。加上Wi-Fi是当今使用最广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传输速度快、省流量费、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非常适合移动用户的需要。

5G与Wi-Fi融合组网的场景应用广泛:如应用于校园、无线办公等终端设备高密度聚集地方;无线社区、高密度公寓等终端设备在单个接入点中低密度地方;远程控制、车载娱乐等吞吐量要求较高的地方……

4 5G发展存在的障碍

目前,5G处于标准的研发阶段,正式被广大用户使用要在2020之后,5G的研发存在很多障碍:如监管和牌照,5G核心技术标准,无线频段的划分和使用,涉及物联网通信的有关法律、安全、隐私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 结束语

VOLTE已经正式商用,人们享受着第四代移动通信带给我们的高速率的数据业务、高质量的音视频通话业务的同时,也期待着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强劲推动下即将面世的5G,更高速率,更丰富业务,更广应用,更高智能,环保低耗,这些都给研发5G提供了可能和动力。总上所述,我们需要5G,而且它马上就要到来。

摘要: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正进入研究阶段,预计在2020年商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移动通信发展情况,阐释5G概述,就5G提供的业务和需求进行分析,并简单介绍5G需增加的新技术及发展存在的障碍。

关键词:5G,业务需求,新技术

参考文献

[1]刘明等.5G与Wi-Fi融合组网需求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J].电信科学.2014(08):99.

[2]尤肖虎等.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5):551.

2018成5G关键年 篇6

国家“十三五”规划草案提出了5G商用的内容。目前, 工信部已正式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 5G技术研发试验在2016至2018年期间进行, 分为5G关键技术试验、5G技术方案验证和5G系统验证三阶段实施, 最终到2018年完成5G系统的组网技术性能测试和5G典型业务演示。

我国三大运营商均已积极参与5G研发。中国移动早在两三年以前就已经启动了5G技术的研发工作, 并持续推动虚拟化云端无线接取网络 (C-RAN) , 并已与日本NTTdocomo、韩国KT等国际运营商开展5G合作, 5G关键技术及系统验证, 并与全球标准化组织合作以实现全球协调一致的频谱规划和统一的5G标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已投入巨资进行5G的研究, 目前已经在5G需求、愿景、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听!5G花开的声音 篇7

5G是英文“第五代”的缩写。在移动通信领域, 第一代是模拟技术;第二代实现了数字化语音通信;第三代是人们熟知的3G技术, 以多媒体通信为特征;第四代是正在铺开的4G技术, 其通信速率大大提高, 标志着进入无线宽带时代。

5G技术目前尚无明确定义, 但业界认为5G并不是单一或全新的无线接入技术, 而是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技术优化集成后解决方案的总称。

5G的特征是传输速度更快, 如现在用4G网络要数十分钟才能下载的一部高清视频, 到5G时代可能只需数秒就能下载完。这将为建立“超联通社会”奠定基石, 目前尚处雏形中的物联网、智能城市等概念将借助前所未有的高速无线传输技术变得触手可及, 智能手机在大众日常生活中也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5G就要来了, 将改变什么?

曾经, 移动电话和短信的出现让人兴奋不已, 在地铁或公交车里掏出彩屏手机玩游戏会被投以羡慕的眼光。虽然4G网络日益普及, 但用流量看视频的仍是“土豪”, 而在5G时代, 眼睛一闭一睁, 一部超高清电影就已下载完毕……除了网速快之外, 它还将赋予人类新的“魔力”。

新型的5G“多址技术”可以将移动网络接入数量提高近百倍。目前我们的4G仅可以连接手机等少量设备, 而5G网络除了手机以外, 还可以连接近百件设备, 大到一辆车, 小到一根针。

在5G物联网内, 人们就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通过掌握物品的状态、情况和数据, 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操控它们。比如, 小明出差忘带了一个文件, 可以立刻通过网络控制家庭监控设备找到文件, 操控智能机器人扫描并传输给他, “隔空取物”轻松又便捷。

用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的话说, 就是“‘信息随心至, 万物触手及’离我们已经很近了。”

近期各大车展中, 自动驾驶汽车频频亮相。未来, 汽车变成大“手机”接入网络, 互不干扰自动行驶, 优化道路交通, 解放驾车的碎片化时间。在车内开视频会议、玩游戏娱乐皆可实现。目前, 不少汽车厂商已推出实验车型, 只待5G网络铺开。

同样, 智能化生活方式已慢慢进入寻常百姓家。智能雨伞、水杯、餐具甚至智能女性卫生棉条已陆续面世。

万物互联使得“手机”的概念逐渐淡化。未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将呈现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 移动智能终端的功能将与眼镜、手表等穿戴设备融合。

5G时代何时到来?

首届全球5G大会由中国人召集并选择在北京召开, 这似乎说明中国的自主创新技术已经有机会与业界翘楚们平起平坐。

“通过3G和4G时代的艰苦奋斗, 产业和技术的提升为5G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从以往被动接受技术变为开始输出技术, 逐渐发展成为全球5G技术、标准、产业和应用服务的领先国家之一。”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透露, 中国移动、华为、大唐、中兴等中国企业对5G研发的投入由来已久, 并走在世界前列。

取得这样的成果, 源于国家层面的高位推动。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 为了把握5G的发展机遇, 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于2013年就联合推动成立了5G推进组, 全面推进中国5G需求、技术、频谱、标准等研究工作。

不仅如此, 今年2月, 国际电信联盟启动了5G技术评估, 36岁的中国大唐集团彭莹当选为5G技术评估组主席, 成为评估和决定未来5G国际技术标准的关键人物之一。她的当选, 使中国5G技术标准的预研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并正在逐步得到世界的认可。

预计2018年首个5G技术标准将诞生。2020年我国将实现5G商用。我们已经听到5G的脚步声。

我们为什么需要5G

在4G技术刚刚普及的今天, 包括三星、爱立信、诺基亚、华为和中兴等国内外企业, 都已在5G技术研发上积极跟进。据三星公司介绍, 4G技术更多的是为了提升移动宽带传输峰值速率和频谱效率, 目标峰值速率是1Gbps;而5G会在移动宽带峰值速率上有大幅度增强, 要达到20Gbps。“更为重要的是, 5G是对海量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应用两个新应用场景的性能进行提升。”三星全球执行副总裁、三星电子中国产品战略及研发总裁王彤说。

现在, 移动通信还是以人和人之间的通信为主。随着个人所携带的个人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PC、智能手表、VR等可穿戴设备的增加, 这些设备之间, 这些设备与家庭物品、社区物品如公共交通和物流工具等, 将来都有望实现连接。这样移动通信网络需要接入的连接数将是非常巨大的, 对于传统的网络来讲,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 需要一些革新性的技术来实现海量连接。

在即将进入可以将一切连接起来的时代的今天, 为了保障个人信息与财产安全, 防御各种犯罪和恐怖活动, 需要更高层次的安全措施。否则不仅会造成个人隐私泄露、金融财产损失, 而且还可能威胁到自动驾驶汽车、远程控制等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这些如远程医疗、车联网、智能工业控制等应用, 由于它们的特殊性, 需要非常可靠的信息传输以及非常低的传输时延, 这些应用是传统的4G系统无法满足的, 将会依赖于5G系统进行低时延、高可靠的数据传输。

中兴通讯CTO徐慧俊表示, 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 由于交通堵塞, 急救车没能及时将病人送到医院。那么, 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出现呢?中兴通讯正尝试通过无线通信、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的交通数据和业务的互联互通, 甚至对实时路况进行主动分析。把车与车之间、车与路之间, 乃至更多的道路信息连起来, 彼此分析各自的状态, 比如每辆车在哪里、以多快的速度在行驶、目的地是哪里、路上有没有积水、前方有没有红灯等, 然后得出最佳行驶方案, 提供给驾驶员, 甚至实现安全无人驾驶。“而这些, 都需要5G技术的支撑, 因为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感知和尽可能快的交互。”徐慧俊说。

有哪些技术取得新进展

当前, 5G已经成为国内外通信设备巨头们加紧抢占的一块科技高地。“十三五”规划纲要中, 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网络新技术开发应用, 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和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 启动5G商用。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中国移动从2012年就启动了5G的相关工作, 制订了面向2020年的5G研发、规划、候选频率、关键技术研究和试验验证等一系列工作。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表示, 在未来万物互联的时代, 5G将纵向融合各个领域, 如智能制造、远程医疗、智慧交通等。从这个角度来看, 5G不是封闭系统, 而是开放的生态系统。为此, 中国移动在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成立了5G联合创新实验室。沙跃家预计全球第一个5G网络很有可能会在亚洲出现。

在今年2月份的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 中兴通讯获得了“最佳移动技术突破奖”和“CTO推荐奖”两项大奖。其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网络、多用户共享接入、高频通讯和云感知软网络等技术, 被评委们称为“移动宽带演进上的颠覆性创新”。特别是中兴创新的软空口技术, 使得运营商具有了从4G到5G的平滑升级能力, 可以利用已具备商用条件的部分5G技术, 为4G用户提供接近5G的接入体验。有关专家指出, 这可以将运营商的5G商用时间提前4年甚至更久, 而且在未来网络升级时, 设备还可以接着用。按照中兴通讯的计划, 2016年就有可能在全球规模部署数张试商用网络。

在5G标准化工作方面, 三星加入了3GPP和ITU等全球标准化组织, 也在积极推动与政府 (如中国的IMT2020推进组、韩国千兆项目、欧洲5G-PPP) 及各种领先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三星电子目前已拥有一系列5G核心技术的创新成果, 包括先进的5G毫米波通信技术平台和多连接解决方案。“作为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5G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企业, 三星希望能够对未来中国的5G, 在网络、终端以及芯片方面都作出积极的产业化贡献。”三星全球执行副总裁王彤说。

在5G时代, 万物互联将会变为现实, 所有家用电器、健康监测终端、智能终端等都会实现互联, 并引发如医疗、汽车、工业、交通等行业的变革。在5G时代, 1km2内甚至可以同时有100万个网络连接, 届时人们将会通过无线享用超高清视频、快捷的云服务、远程医疗检查和治疗、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等。在工业领域, 依托5G高可靠、低时延的信息传输, 智能制造将成为可能。

5G标准剑指何方?

随着4G的成熟, 加速发展5G已成国际社会的共识。第一届全球5G大会 (The1st Global5GEvent) 日前落下帷幕, 这次由中欧美日韩5G推进组织首次跨区域合作召开的大会, 第一站选择在北京举行, 意味着在5G时代, 中国将会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本次大会上, 我国的I.T-2020 (5G) 推进组发布了《5G网络架构设计》白皮书, 从系统设计和组网设计两个角度深入分析, 提出了新型5G网络架构的设计方案。中国强势介入制定5G全球统一标准, 从通信技术3G、4G时代的跟随者成为5G时代的引领者, 有望带动信息产业新一轮技术升级。

5G标准制定卡位战打响

不同于4G及其以前的通讯技术, 5G时代有望形成全球统一的标准, 技术、标准将掌握真正的话语权。在这场全球频谱标准制定的角逐中, 中国正在谋求主导权, 国内运营商、设备商等都在加快5G研发布局, 与国际厂商进程相当。

在5月31日召开的“第一届全球5G大会”上,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博士表示, 2017年底, 中国移动将会拥有窄带物联网的部署。易博士透露, 中国移动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阶段关键技术的测试;现在开始第二阶段系统概念的测试;2018年中国移动的5G研究会进入第三阶段, 2020年将实现5G商用。

中国联通近日也与华为在国内开展了5G实验室以及外场联合测试, 对5G的频谱及组网进行了技术验证, 重点关注3.5G频段Massive MIMO技术的组网及性能评估。中国联通与华为的5G联合测试成功, 进一步加强了双方在5G领域的开放合作、联合创新, 也将有力推动5G产业发展。目前, 华为已完成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一阶段无线测试, 2016年6月份将启动第二阶段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和低功耗大连接等场景的5G基站性能测试。

除了华为, 中兴通讯也在卡位5G标准, 加快推动5G产业链成熟。2016年5月, 中兴通讯全面参与了IMT-2020 (5G) 推进组的大规模5G系统试验, 当月即完成第一阶段单点技术验证, 也是首家完成高频测试的企业。在“第一届全球5G大会”上, 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首次提出了新型多址和波形技术, 包括MUSA (多用户共享接入) 、FB-OFDM (子载波滤波OFDM) 、UAI (统一空口) 、Massive MIMO等技术, 这些都是中兴通讯在5G领域的标签技术。

目前, 中兴通讯还与中国移动、德电T-Mobile、日本软银、韩国KT和马来西亚U Mobile等运营商签订了5G战略合作协议。

我国在5G起步阶段获得先机

4G方兴未艾, 5G脚步渐近, 多重利好政策让中国在5G起步阶段部署上获得先机。

5G抢先机, 政府要更积极, 中国从政府到企业都在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中国制造2025》对全面突破5G技术做出了部署和安排;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要积极推进5G发展, 在2020年启动5G商用。5G推进方面, 在中国863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5G的支持下, 中国从2014年开始, 相继完成了总体的技术、网络架构、频谱等研究。2013年2月, 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共同支持产业界成立了IMT-2020 (5G) 推进组, 协同开展5G研发和国际合作。今年1月, 由国内外企业参加的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正式启动, 这是我国首次与国际标准组织同步启动对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测试和验证, 将有力推动5G标准形成和完善。目前, 我国IMT-2020 5G推进组组织的“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正在有序开展, 将在3.4GHz-3.6GHz频段进行5G试验。

一个国家要想在5G时代领先, 需要先进技术的积累。3G、4G时代的积累为我国5G的发展做了铺垫。据悉, 早在2007年底, 由大唐电信和中国移动等中国企业提出, 联合了20多家国际企业提交的TD-LTE标准, 就在国际标准组织3GPP中正式被确定为唯一的LTE-TDD标准。此外, 华为、中兴等通信企业也积累了大量的专利, 让中国在5G技术领域有了足够的储备。

而中国在4G上的发展速度、用户基数、信息应用产业链培育等为5G的快速推进奠定了基础。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参加第一届全球5G大会时表示, 中国目前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网络, 基站的规模数超过了200万个, 用户数更是突破了5亿, 截至2015年底, 中国已经拥有了6.88亿网民, 网民的普及率达到了50.3%, 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的流量超过了400万T, 同比增长了103%。中国通信领域企业的快速崛起, 巨大的用户规模和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 让中国在5G时代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5G时代我国信息产业弯道超车迎良机

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表示, “通过3G和4G时代的艰苦奋斗, 产业和技术的提升为5G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从以往被动接受技术变为开始输出技术, 逐渐发展成为全球5G技术、标准、产业和应用服务的领先国家之一。”2020年, 我国将实现5G商用, 这将为信息产业的弯道超车带来良机。机构认为, 5G移动通信技术未来将广泛应用于车联网、智慧城市、移动云、物联网和新一代娱乐 (虚拟/增强现实、真实3D、全息) 等新兴产业。

相较于3G到4G网速的进步, 5G已经不能用简单的技术升级概念来概括。5G网络速度到底有多快?根据目前实验室阶段的数据, 应用5G网络, 每秒下载1GB的文件不成问题, 一部高清蓝光电影可能只需4s即可下载完成。5G网络速度、覆盖能力的升级对于信息消费、消费电子终端产品、信息应用等都将带来颠覆性影响, 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虚拟现实 (VR) 、超高清视频等更高的网络体验需求。

超高速网络普及升级带动多个新兴产业的发展, 其中, 包括虚拟现实、视频直播、4K超高清等在内的泛娱乐视频产业发展迅猛。日前, 中兴通讯展示了自己独创的Pre5G Massive MIMO解决方案, 它能将部分5G关键技术应用于4G商用网络, 能将20M带宽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提升现有网络频率, 同时兼容现有终端, 成为高清视频和移动VR的最佳承载, 有望引领互联网企业创新升级。

除了网速快之外, 5G还将实现万物互联。业界认为, 未来物联网会有非常大的转变, 汽车、电脑等家庭终端都将成为5G的载体, 并实现工业、交通等行业的变革。人们将会通过无线享用超高清视频、快捷的云服务, 实现所有家用电器、健康监测终端、智能终端的万物互联。目前更多停留在概念阶段的技术, 如虚拟现实、无人驾驶、机器人手术等, 有望真正应用到生活中。5G网络将为我国多个行业转型提供机遇, 并有望实现信息产业的弯道超车。

5G商用何时到来?

随着“2020年5G网络正式商用”的预期渐强, 行业内众多企业均开始加速在5G领域的布局。目前三大运营商均已制定了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的计划, 最快将于明年展开试验网络的建设和相关测试。如果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三大运营商将有可能在2018年开始投入5G网络建设, 到2020年正式启动商用。

业内普遍预计到2020年, 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欧洲在内的众多国家将正式启动商用5G网络。在这一预期下, 包括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和手机芯片制造商在内的行业企业均开始加速在5G领域的布局。

业内普遍认为, 5G网络一旦正式商用, 将有望撬动规模达万亿元的物联网产业。多个市场机构表示, 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家居和无人机等典型的物联网细分行业在技术和应用层面已相当成熟, 但现有4G网络的通讯能力大大限制了上述产业的发展。随着5G的正式商用, 网络问题将迎刃而解, 上述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产业也将随之崛起。

2G时代, 我们几乎都是在跟随, 无论市场产品还是技术标准全都被国外垄断;3G时代, 我们虽有起色, 但因为基础薄弱, 紧追慢赶还是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一大截;从4G开始, 我们“另起炉灶”, 依靠自主创新和经济实力, 当西方人沉浸在发明4G的喜悦中时, 却发现中国人几乎同时推出自己的4G, 并成为国际两大移动通信标准之一, 跻身标准制定者行列。为迎接即将到来的5G时代, 我国的第13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 要积极地推进5G的发展。2020年提供5G的商用。而“中国制造2025”就是对全面突破5G的技术作出的最周密部署和期待。

上一篇:提高教材编写质量下一篇:教育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