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理论

2024-05-15

市场理论(共12篇)

市场理论 篇1

一、有效市场理论评述

有效市场理论作为金融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自提出之日起,经济理论界学者对它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这些发展和争论不仅使得有效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不断完善,还促进了许多其他学科的蓬勃发展,所以,该理论也就成为了现代证券市场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尽管如此,该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像欧美等成熟的证券市场也远远没有达到有效市场的标准。所以,该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有诸多局限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有效市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篇讨论市场有效性问题的著述是Gibson于1889年曾描述过这一理论的大致思想。最早描述和检验随机游走模型的是法国经济学家Bachelier。他认为,价格行为的基本原则应是公平博弈,投机者的期望利润应为零。Kendall在t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第一篇:价格》一文中研究了19种英国工业股票价格指数和纽约、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棉花、小麦的即期价格周期变化规律,在做了大量序列相关分析后,发现这些序列就像在随机漫步一样,下一周的价格是前一周价格加上一个随机数构成。实际上,Kendall的结论已在1934年由Working提出过,只是Working的论述缺乏像Kendall那样有力的实证研究证据。1959年Roberts揭示了这些股票市场研究和金融分析的结论所隐含的意义。但他们并没有对这些假设进行合理的经济学解释。直到1965年、1966年Samuelson和Mandelbrot在仔细研究了随机游走理论后,才揭示了有效市场理论期望收益模型中的“公平博弈”原则。

市场有效性的确立是以Fama发表的《有效资本市场:对理论和实证工作的评价》一文为标志的。他对EMH的研究做了系统的总结,还提出了研究EMH的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此后,又有Grossman、Stiglitzs等著名经济学家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目前,这一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

(二)有效市场理论的分类和检验

第一,弱势检验。检验过去的收益对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信息集仅为历史价格。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股价所包含的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第二,半强式检验。检验证券价格对公开发布信息的反应速度,信息集是所有公开的信息,如年收益公告、股票分割等。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不仅无法从历史信息中获取超额利润,而且也无法通过分析当前的公开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第三,强式检验。研究是否投资者或机构组织有与价格形成有关的信息垄断力量,信息集还包括没有完全反应在市场价格上的内幕信息。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即使拥有内幕信息也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强式检验研究的对象是专业投资者或内幕认识的收益率。(图1)

总之,有效含义的方向是:强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弱式有效市场,一个强式有效资本市场必定是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而一个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则暗示着弱式有效资本市场。

用随机变量表示风险:

期望收益率则为:

在强有效市场中,上述公式完全可以得到期望与方差。但在半强有效及弱有效市场中则未必。

二、有关有效市场理论的争论

(一)信息方面。

随着市场的发展,人们发现有效市场假说很难反映出市场的真正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对信息的界定不明确,尤其是为了实证检验的需要,它引入了理性投资和竞争均衡等概念,发展出多种模型,有效性的内涵更为广泛,对信息更加无法精确测量。其次,信息不对称现象成为市场中的常态,具有复杂性、混沌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特点,由此诱发投资者试图获取更多的信息以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率。再次,投资者获得信息尤其是私人信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而这种信息的内涵是丰富复杂的,其成本无法精确度量,并抵减了由信息所带来的超额收益。

(二)投资者方面。

首先,EMH假定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但现实中的人其实是有限理性的,他们具有不同的偏好,对于市场走势有着不同的预期和不同的判断。其次,投资者能够对新信息立刻做出反应,未来与过去或现在无关,这对于将中心极限定理应用于资本市场分析是必要的。但是,人们以一种非线性方式对信息做出反应,当信息水平达到某个临界值,人们才对他们曾忽视的信息做出反应,并直接达到该临界值,因此未来的价格与过去及现在都是存在密切关系的。EMH认为投资者以线性的方式对信息做出反应,简化了市场行为,便于进行分析。然而,正是这样的假设,可能掩饰了市场的真实特性。

(三)市场方面。

首先,无摩擦的、完全的市场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其次,EMH没有涉及到市场流动性问题。投资者需要从市场获得流动性,市场为投资者获得流动性提供了可能。EMH认为,不管流动性是否存在,价格始终是公平的,或者始终有足够的流动性,从而EMH不能解释股灾和股市火爆。当流动性消失时,获取公平价格并不比不惜代价完成交易更重要。一个稳定的市场与EMH所描述的有效市场并不是相同的,一个稳定的市场是一个富有流动性的市场。再次,市场有效并不一定意味着服从随机游走,对随机游走模型的偏离,并不能代表市场是无效的。

(四)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方面。

首先,检验仍然主要停留在最初的随机游走模型上,而这一模型严格要求连续价格波动间的独立同分布,因此用随机游走模型作为市场有效性假定的检验存在问题,满足随机游走模型只能作为市场有效性的充分条件,却不能保证不满足随机游走模型的市场就一定是无效的。其次,市场有效性检验和交易成本检验都只能证明市场的非有效性,而不能说明其是有效的。最后,收益的季节性效应、大小效应,对EMH提出了最直接的质疑。

三、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挑战

有效市场假说把实际决策过程抽象为一个理性投资者追求主观预期效用最大化,从而具有无法克服的缺陷。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人们存在诸多的行为认知偏差,并广泛吸收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成果重新解释金融市场上的异常现象。它针对现代金融学有效市场假说的三个假设分别提出了质疑:非理性行为或有限理性行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发生;套利会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使之不能发挥预期作用。随着行为金融学不断发展成熟,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行为金融学强大的生命力。

(一)行为金融理论对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上的批驳和质疑。

有效市场假说是建立在理性投资者假定的基础之上的,并由此得出市场有效和股价随机游走的结论。但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者们发现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是与此假定不符合的。

1、投资者决策行为的非理性不符合FMH关于理性投资者的重要假定前提。

所谓理性投资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金融市场各参与主体在进行决策时,都是以实现主观预期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也即都是回避风险的。第二,在不确定条件下市场各参与主体能够根据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对市场的未来做出无偏估计。但有关研究表明,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并非如此,他们系统地偏离了这一假定前提。这主要体现在:

(1)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选择时,并不遵循标准金融学、效用理论的两条重要假定,即投资者都是回避风险。相反,人们的效用取决于盈利和损失,而非总财富,并且人们总是回避损失,即效用函数曲线在损失定义域要远比在盈利定义域内陡峭,某一数量的损失带给人们的痛苦要远远大于同等数量的盈利带给人们的欢愉。人们的这一偏好同样也体现于证券市场的投资决策中。

(2)Kahneman和Jversky发现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决策时,经常会用一种叫做启发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这系统地背离了标准金融学中的贝叶斯法则和其他预测不确定性结果的概率理论的公理。

2、投资者不会退出市场,甚至会暂时主导市场。

上述投资者决策行为过程中的这些系统性偏差有力地说明了EMH理论中理性投资者这一假定是难以立足的。在这种情况下,Friedman、Fama、Samuelson等有效市场的支持者都坚持认为即使市场上存在着一些非理性的投资者,但由于他们会受到一些理性套利者的抗衡,并且在这一抗衡的过程中,那些非理性的投资者因为判断错误、遭受损失等而从市场上消失。而理性投资者会不断地获利,使证券价格接近其基础价值,并最终主宰整个市场。对于EMH支持者的这种理论,行为金融研究者也进行了有力的回击。

(二)行为金融理论从实证方面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的批驳和质疑。

行为金融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的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实证分析结果和证券市场异常现象,从而形成了对有效市场假说更为有力的挑战。这些异常现象主要有:

1、证券市场存在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有效市场假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的价格信息获得超额收益。但一些行为金融学家利用实证分析表明市场上存在着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而且利用一些行为投资策略,投资者是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

2、证券价格波动异常,存在过度反应。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在一个理性的世界里,只有新消息到来时,价格才发生变化。但Shiller通过对1871年~2000年间S&P综合股票价格指数与实际股息现值关系的研究指出,美国综合股价超过了价格增长的趋势,这种综合股价的变动不能由股息的变动来说明。这一结论表明,股票价格的波动要比有效市场预期大得多。

3、证券市场交易过于频繁。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很容易推导出市场无交易的结论。因为在一个所有人都知道交易是理性的有效市场上,对于交易对方报出的任何买入和卖出价格,另一方都会担心对方拥有你所没有的信息,所以交易很难达成。

总之,长期以来,有效市场假说一直是研究证券市场效率问题的理论基础。但是,近年来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理论和实证结果不断涌现,尤其是众多基于实证研究的市场异常现象的发现,更是对有效市场假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行为金融学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它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批驳和质疑的同时,也对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做出了有说服力的解释。

摘要:有效市场假说(EMH)作为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石曾被作为主流的金融市场理论而广为传授,但它在受到追捧的同时,对它的检验也是最多的,而行为金融理论无疑是其中最具影响力、最具有解释价值的理论之一。

市场理论 篇2

一、营销观念的演进过程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营销历史,可以发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生产观念,产品观念,销售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各个阶段皆有其发生的历史背景及任务。

营销观念的演进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它的演变是动态的,顺应竞争潮流的。

1.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产生于工业革命初期,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产品大多是生活、生产必需品,产品供不应求,选择性少,销售不成问题。该观念是以生产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企业的重心在于大量生产,力求产品标准化,通过降低成本而获利。

2.产品观念

产品观念出现在生产观念后期,同类产品不只一家生产,消费者开始比较产品质量的差异,愿意出高价购买更优质产品。该观念以品质为中心,企业管理重心在于产品创新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3.销售观念

销售观念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生产大规模发展,产量迅速增加,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逐渐出现某些产品供过于求。该观念以销售为中心,企业的重心在于推销工作,用尽各种推销手段和工具,通过提高销售量而获利,不管产品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4.市场营销观念

该观念产生于20世纪50~70年代,在买方市场形成后产生的。注重消费者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消费者需求是市场营销活动的起点及中心,企业的任务在于认清消费者的需求,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开发产品以满足市场需要。

5.社会营销观念

该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出现能源危机、通货膨胀、失业增加,环境污染严重、消费者保护运动盛行的新形势下,企业以兼顾顾客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顾客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为中心而开展营销活动。总之,要统筹兼顾三方利益,即企业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利益。

二、对观念演进的哲学思考

1.五种观念的比较

从上述五种观念的变化,可以看出工商企业在社会中逐渐从小发展壮大的成长历程,同时其观念也在不断进步,由以企业为中心逐渐转变成兼顾企业、消费者和社会三方利益,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革命初期,原先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式生产开始向工厂生产过度,企业相对比较弱小,主要任务是自身的生存,关注的重心在于内部的生产,注重提高产品数量。

当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增多,有了竞争,企业发现同等价位的产品质量好的销售得快,这样产品观念的产生成了必然。该阶段比生产观念有一定的进步,不仅注重产品数量,还注重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但是管理重心仍然停留在企业内部。

基本观念变化不大。

在市场从卖方向买方过渡过程中,由于许多产品相对过剩,一些企业的产品不象过去好卖了,销售环节出现了问题,这时企业自然从内部生产开始关注到商品的流通领域。同时过去的积累使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日趋成熟。这样就出现了推销观念。这个阶段的进步在于企业开始关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流通环节,重心开始从内部向外部过渡,不足之处是仍然站在自身的立场上。以企业利益为重。

买方市场形成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许多成功的企业意识到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改变观念,首先确定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提供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推销观念注重企业自身利益,而市场营销观念开始注重消费者的需要,也就是交易对方的利益;推销观念仍然以企业为出发点,考虑的是如何把产品变成现金,而市场营销观念开始站在顾客的立场上考虑如何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企业突破了自身的局限性,明白要想实现自身价值,必须能给对方提供其需要的东西。因此它是新旧观念的分水岭,是一场营销革命。标志着企业总体营销管理水平已走向成熟。经商哲学发生了质的飞跃。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首先解决自身的生存,然后是发展,当企业逐渐强大起来后,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也开始承担些社会责任,因此,大企业在行业当中起领导作用,同时又是市场秩序的重要维护者。担负社会责任的多少也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成熟水平。

2.营销观念的特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持有观念具有以下的特征:

第一,历史性。市场观念源于企业长期经营实践,是一种理性感悟,各种观念的形成和演变,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们都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和竞争的因素相联系和适应。是企业市场营销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营销观念的发展并不是对原来营销观念的彻底否定,而是站在不同的层面对营销活动的理解,新的营销观念是对原有观念的补充和完善,反映了企业的发展历程第二,共存性。尽管五种观念在历史上依次以主流形式出现,但是,并不能简单认为社会上每个企业都如此。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相对比较成熟,而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也就20多年,虽然发展较快,由于社会生产各个行业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企业规模大小不同,经营时间长短不一,经营者的观念和经验有差别,因此在同一时期,同样的大背景下,不同企业往往持有不同的市场观念,这是营销观念的共存性。

市场营销观念其本质是一种经营哲学,主要反映了经营者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经营思想的变化。

美国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的早期竞争是个很好的例证。20世纪20年代初,新任总经理詹姆斯.库兹恩上任后,实施了三大决策:改革内部生产线,通过建立大规模装配作业线缩减了装配汽车时间,大幅降低了成本;在全世界设置了7000多家代销商,广设销售网点;对主产品“T型车”降价。决策的成功,使“T型车”走向全世界,市场占有率居美国汽车行业之首。到了1919年,亨利.福特解雇了库兹恩,自任总经理,仍采用低价策略。提出“不管顾客需要什么,我的车都是黑色的”,以产定销,以“黑色”作为福特公司的象征。而这时期,市场环境已发生了改变,原来购买汽车的消费者少,大多追求高贵,气派。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买车的人数增多,大家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有些消费者也追求经济、实惠。需求呈现了多样化。而福特公司傲慢自大,看不到环境的改变,没有及时调整观念,结果在竞争中日益失利,1927年被迫停产,1928年退居第二位。

美国通用公司是由杜邦财团控股,1928年前仅是个一个弱手,斯隆任职通用后,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经营组织,高层领导抓经营、抓战略性决策,同时提出“汽车形式多

样化”的经营方针,满足各阶层消费者需要,1923年市场占有率仅12%,远低于福特公司,1928年达到30%以上,1956年达53%,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

从这个例子看出,跟随时代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理念,才能比较成功,否则,固守传统观念,不去顺应市场变化,就会落后,甚至被淘汰出局。

三、促进现代营销观念的形成正是由于营销观念的历史性和共存性,即使在当代,不同企业可能持有不同的营销观念,有的小企业还停留在推销观念阶段,而比较成功的企业已持有社会营销观念,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因此,有必要倡导企业持有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这样,才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1.改善市场环境,从外部促进现代营销观念的形成企业采用何种营销观念,既与其内在动力即盈利性有关,也与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压力有关。

从企业立场看,种种观念孰优孰劣还依一定的外在环境而定,能在特定市场环境使企业逐利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就是最优观念。

环境压力越大,企业市场观念对顾客和社会的有利程度越高,反之亦然。从宏观角度来看,促使企业实行现代市场观念的关键是改善市场环境,建立高压环境,使企业不得不考虑经营安全性问题。主要是加强法治建设,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强化舆论监督,维护合法竞争等。

2.提高企业自身素质,从内部促进现代营销观念的形成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树立以社会和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现代观念。在现实社会中,营销观念经常被忽视或走样,有些企业,将市场营销等同于产品销售;将“顾客是上帝”、“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目的”等仅视作策划宣传口号;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具体的促销技巧和方法上;将企业竞争局限在打价格战,这些表现说明许多企业骨子里固守的仍然是推销观念,还处于不成熟阶段。

事实上,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人类开发和生产新产品的能力提高极快,任何一个企业很难凭借其产品长期保持垄断优势,而能够保持生命力的总是那些能够紧盯顾客需求变化的企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越来越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顾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家们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真正认识到持有何种营销观念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观念。同时,还要将现代观念通过培训方式灌输给企业的每个员工,让其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用现代市场观念来指导企业的营销实践。海尔集团是我国目前在家电市场上较成功的企业。海尔人认为企业间的竞争已从过去直接的市场竞争转向客户的竞争,他们推出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即CRM系统,通过CRM客户关系管理网和企业资源市场链,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达到共享数据信息资源。海尔总裁张瑞敏认为海尔成功的秘诀是“主要不在有形的东西,而恰恰相反,在于无形的东西,这就是观念、思维方式的彻底变革。”张瑞敏提出:“市场营销的本质不是卖产品,而是先买进用户意见,再根据意见改进,最后买到用户忠诚度。”这使得海尔用十几年时间创造了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并挤进世界家电十强行列。2001年8月,张瑞敏成为著名刊物《福布斯》封面人物。

“长尾理论”与利基市场 篇3

[关键词]长尾理论 利基市场 网络营销 营销策略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买方市场早已形成,激烈竞争和销售困难成为常态,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由市场营销、社会营销、关系营销等相结合的整合营销时期,在庞大、多样化的市场中,主流大企业占领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吸引着人们近乎所有的关注。同时,小企业在被主流企业忽视的专业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演绎着市场补缺者的角色。这个专业市场就是“利基市场(Niche Market)”。但是,利基市场是否只能在市场中扮演拾遗补缺的角色?在传统的营销理论中似乎很难找到恰当的解释。美国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其“长尾理论”中却给出了较为令人信服的答案。

利基市场营销产生的背景

在市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于商品消费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企业激烈竞争成为常态,竞争导致产品或服务同质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纷纷找寻市场中被行业领导者们遗漏的“盲点”,关注这些“盲点”,了解市场情和消费者需求;配置营销资源,从而催生了利基市场。

个性化的营销受到人们的欢迎,市场已经进入到个性化营销的时代。专注于做财务软件的用友,做餐厅专用奶的妙士牛奶获得了成功,说明了利基市场存在的价值。尽管市场空间被区隔成众多微小的局部,但是利基市场营销总会通过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满足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专注于市场细分,定位于专业化的目标市场、实施差异化战略、提升服务质量是利基营销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核心内容。

“长尾理论”对利基市场的意义

“长尾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1.利基市场是被无限细分的长尾市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市场被无限的细分。一个小众文化世界实际上是个极度丰饶富足的世界,那些满足无数细分市场的利基产品经过长尾集合器,变得易于寻找,又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的过滤器的强大指引作用鼓励人们更多地探索。长尾市场重视的挖掘细小需求聚沙成塔的价值贡献,正是利基市场的追求。

利基市场的分销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过滤器能帮助消费者找出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信息,减少消费者的“搜寻成本”从而发掘“长尾市场”上的潜在需求,延展“长尾”。这是利基市场营销的重要方向。

对企业而言只有利用互联网便捷的信息查询,低成本的营销运作费用提供众多可供选择的商品并实现了销售,才能同时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和培养顾客忠诚度;买方则通过网络节约了大量的搜寻成本、获得了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和服务。企业通过网络营销可搜集和积累利基市场消费者的大量信息,经过处理后预测消费者的需求并精确定位,以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网络的交互性与开放性,建立起利基市场厂商和消费者数据共享,实现更大程度的双向选择和低成本营销。同时,网络搜索引擎可以发挥出信息过滤器的作用,使个人能进行充分的沟通,从而加强营销。例如,亚马逊公司利用协同式信息过滤的做法,通过用户的浏览模式和采购模式来引导个体消费者,从而把过去的大众市场转变成“长尾市场”。

2.长尾理论使非主流的小众市场获得了关注。许多企业致力于开发那些标准化的产品并鼓励消费者购买,这样,大众市场就停留在同质化的状态,追求主流热点的企业都拥挤在一起,使主流的畅销产品走向了滞销。长尾理论关注那些没有被满足的利基市场。Amazon的在线书店、Apple的 iTunes在线音乐商店,以及Google的搜索引擎,它们都一改过去的面向大众化的商业运营模式,经营个性化的“非热点流行服务”利基市场,表现出巨大的盈利潜力。

3.长尾理论揭示了“富足经济”状态下利基市场的存在价值。富足经济意味着各种特征的商品数量繁多、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很大,市场呈现出繁荣的状态。在富足经济状态下,大众主流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消费者需求大量个性化产品。由于互联网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使小企业效率提升;另外,经营成本的降低使得原先看起来难以经营的个性化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为可能。企业的类型将越来越多样化、专业化,而企业的规模方面,一部分企业将会越来越庞大,而同时又有大量的小企业涌现,这正好解释了长尾理论提及的众多利基市场。

“长尾理论”对利基市场营销的启示

基于互联网条件下的娱乐业和传媒业正享受着长尾理论带来的好处,Amazon在线书店正在利用搜索引擎将它的冷门书卖给读者。传统行业中,美国信用卡公司Capital One把用户的信誉等级细分,然后根据每个用户的情况发放相应额度的信用卡,使很多在其他地方拿不到信用卡的人获得服务。由此,我们认为,长尾理论对基于市场细分的所有利基市场营销都有重要的启示:

1.选择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利基产品。长尾理论认为,抛开二八法则,不要管那些少数的热门商品,而是要注意过去被忽视的其他选择。单一的小众商品成绩不亮丽,但小众商品联合起来创造的收益,不会输给热门商品短时间内创造的销售收入。

为赢得市场商家绞尽脑汁;同时消费者需求体现出多样性。在这种趋势下,我们不能看到什么产品走俏而盲目投资生产;同时我们也不可能满足众多消费者的所有需要。为了避免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独辟路径,根据利基市场特殊的顾客需求,开发具有独特性能或专门化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或新功能,满足利基市场发展的需要。实行产品差异化,寻找自己的利基产品。

2.以专业化的营销策略满足个性化的营销需求。长尾理论的前提是富足经济学状态下的技术创新,然后因为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销售成本的降低致使大量的个性化产品能够被生产制造出来,依据网络平台进行产品的宣传和销售。这部分个性化的产品是对需求的进一步满足,是一种产品的专业化延伸,这些都可以在利基市场中得到实现。

虽然适用长尾理论的企业Google、亚马逊公司等公司都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取得了长尾市场的成功。但是,对大量传统行业的企业来说,长尾理论提供了一种适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新思维,通过重新定义产品和服务,发掘现有市场的利基,从而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顾客价值,获取竞争优势,这对利基市场的营销具有重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德森著.《长尾理论》.

[2]基于“长尾理论”的利基市场营销分析——《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10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商学院.

市场理论 篇4

一、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其主张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在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等方面, 作出了系统的回答。

首先, 市场是一种手段, 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 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而且应该利用市场。在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中, 就提出了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 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的观点。米勒在《一种社会主义的构想它的动作及其问题》的论文一开始就说道:“苏东欧共产主义制度的瓦解再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即在发达的社会, 是否存在一种可以接受并得到广泛支持的社会主义形式。极为坦率地讲, 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使人想到, 这样一种制度必须依赖市场机制。”[1]从米勒的这段论述可以看出, 他认为市场不过是一种组织经济的手段, 它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 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依靠市场、市场机制。证券市场社会主义者罗默在《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中宣布:“这本小册子的任务, 是提出和捍卫一种把市场体制的力量和社会主义力量结合起来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既要考虑效率又要考虑平等。”[2]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罗默认为市场体制与效率相关, 而社会主义与平等相关。由此可见,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者均认为市场是中性的, 而且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可以带更多的效率, 社会主义应该实行市场经济。

其次, 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上,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做到真正的平等和民主。罗默指出:“社会主义的目标最好被考虑成一种平等主义, 而不是被考虑成一种具体的财产关系的实施。换句话说, 我的意思是, 社会主义者评价财产关系必须根据这些财产关系提供平等主义的能力。”[2]他还进一步论述了这种平等。他认为, 社会主义者需要的是在自我实现和福利、政治影响及社会地位三个方面的机会平等。关于平等, 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 市场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上, 是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批判, 提出要实现经济平等、政治平等的价值目标。

再次, 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普遍主张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但其实现形式是多样化的。罗默的证券市场社会主义, 设想让每个成年公民从社会领取数量相等的有价证券, 用以购买企业的股票收取股息, 但不得买卖证券, 死后证券回归公共财产。米勒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更强调合作社会内部经济剩余的“公有”, 与此同时, 他还强调劳动者当家做主民主管理企业, 公平分配。施威卡特则强调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和工人的民主管理, 国家的基本财产被视为集体财产, 由利用他们的劳动者来掌握。总之,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均认为劳动者要占有生产资料, 实行公平分配。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1.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志。“计划多一点, 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3]这就从根本上打破思维定式, 突破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束缚, 实现了思想解放。

2.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标准来评判市场经济的优劣与是非, 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谈话多次指明这一中心思想, 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内涵。“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 多年的实践证明, 在某种意义上说, 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就更能解放生产力, 加速经济发展。”[3]

3.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手段, 是方法, 具有工具价值, 不是目标价值, 是为目标价值服务的。“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 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 就是社会主义的, 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3]

三、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联系

1.两者均认为市场是手段和工具, 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20世纪80年代, 英国市场社会主义提出联姻论。联姻论既批判了社会主义思潮由来已久的所谓市场与社会主义颇难相容而不能联姻, 计划与社会主义联姻不可分解的观点, 也批判所谓市场与资本主义之间联姻不可分解的观点。联姻论认为资本主义完全脱离市场是极不可能的, 但市场完全脱离资本主义则是极可能的。美国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者施威卡特认为, “把资本主义等同于市场是保守的自由放任主义的辩护者和大多数市场改革的左翼反对者的致命错误”[4]。在施威卡特看来, 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固有的, 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该搞市场经济。

同样,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这种传统思维定式进行了突破。1979年11月26日,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时, 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不正确。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 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3]

2.两者对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资源配置中的地位认识趋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者认为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主导作用。在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上,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者突破早期的兰格模式市场为辅以及后来苏东欧改革中的计划与市场并存的二元制论, 形成了市场机制主导论。其核心思想是:市场机制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主导机制成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

与之相比,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过程中, 同样经历“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阶段。“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 也结合市场经济, 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这是1979年邓小平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思考。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时, 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3]。关于资源配置上, 要引进市场经济, 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1992年,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 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4]实际上, 这就表明市场经济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主导机制, 同年, 党的十四大召开时, 就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目标。

(二)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区别

尽管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存在着许多惊人的相似, 然而, 两者都有本质的不同。从两者的产生的背景、理论主张和实践效果来看, 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 从理论产生的背景来看,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是西方左翼理论家对苏东剧变的困惑和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的双重反思中建构起来的, 主张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 改变或替代资本主义社会, 实现社会平等、公正。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曲折后的反思, 同时又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 它是集正反两方面教训, 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主张通过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提高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 从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其次, 从理论主张来看,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是想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改变资本主义现行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的政治民主平等自由。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已突破了经济障碍, 同时涵盖政治上的真正的民主平等自由。如“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米勒代表作《市场国家和社会: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更多地从非经济视角研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本立足点是:社会主义如何发展市场经济来解放发展生产力, 消灭贫穷, 实现共同富裕, 其理论主张是经济方面的, 通过引进市场机制, 发展经济, 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再次, 从实践效果来看,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心脏英、美等国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探讨如何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发展社会主义, 以市场社会主义替代现行资本主义,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描述只能说是一种天才设想, 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从现存资本主义社会通向他们理想的市场社会经济模式的中间道路如何走?依靠什么政治力量来实现变革?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对此避而不谈。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途中, 提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案, 有广泛的实践基础, 并且在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取得了丰硕成果。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生产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美]黄安年.争鸣[R].1991年夏季号:406.

[2][美]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6:6-11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48-373.

[4][美]伯特尔·奥尔罗.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学者的争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7.

市场理论 篇5

一、市场主体及其地位(P28-29)

1、市场主体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存在关系的总和(P29),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市场主体=企业组织+其它经济组织+居民+政府 ②狭义: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的经济实体

2、市场主体可化分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主体 ①公有制经济主体:国有经济主任+集体经济主体+混合经济中的公有制经济主体

②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个体经济主体+私营经济主体+外资经济主体+混合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主体

3、市场主体处于核心地位和关键地位(P29)--市场主体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①市场主体是推动市场经济活动的最基本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体现在:市场主体是商品生产或服务及其市场供给关系的核心要素;是商品或服务及其市场交换关系的核心要素;是社会财富的核心要素;是市场活动关系不断开放、拓展的核心因素。

②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运行取向的最主要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体现在:市场主体的多元活动是有目的的选择与创新,是有方法的创新与建构,是有动力的建构与发展;市场主体的多元活动及其规模 1

层次、水平、效益,构成市场经济运行取向的最主要因素。

4、经济活动的层面化分

④宇观经济(全球经济)

③宏观经济(国民经济)

②中观经济(部门经济、地区经济)

①微观经济(企业经济)-涉及到市场主体部分

二、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P29--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在国民经济整体实力中的作用决定的:

①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国有企业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在国民经济主要领域、重点产业、关键环节,国有经济始终居于主体地位,决定经济社会的走向、趋势。

③在上缴利税、国家财政收入总额中,国有经济占绝大部分,居于重要的主体地位。

④国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关系国民经济运行的全局和方向,占有根本性的主体地位。

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的市场主体地位的凸显。

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控制力P30

①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主要领域、行业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处于决定性的优势主体地位。

②公有制经济在国际税收、财政收入总额中占主要份额,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主导性因素方面,决定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主要层面,处于关键性的优势主体地位。

③公有制经济在于多种所有,是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作用,影响和制约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整体运行格局、过程、方向。

④公有制经济在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占突出地位,其改革的力度、影响的幅度,决定着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系统制定与实施。

⑤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决策自主权的提升,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

四、民营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民营经济从广义上看相当于非公有制经济:

广义: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

狭义: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

2、性质和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险市场营销理论研究 篇6

摘要:本文从服务营销的角度,对保险市场营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服务营销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模型,第二部分对中国保险市场服务营销的现状以及服务营销实施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根据我国保险市场服务营销现状和已有的服务营销理论,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些关键步骤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保险市场;服务营销

一、服务营销概述

1.服务营销定义

要理解服务营销的概念,首先需要理解服务的概念,近几十年来,专家对服务这个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总体来说,服务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行动、过程和表现的有机结合。而在本篇论文中所涉及的保险市场,正是服务业中的一员。

在理解服务的基础上,服务营销则是将“服务”理论化和系统化。服务营销是企业在充分认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为充分满足消费者需要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在服务营销的理论体系下,顾客的重要程度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服务营销的所有理论和原则都是围绕顾客这个概念展开的,因此,在对于保险市场服务营销的研究中,顾客也就成为我们考虑的中心。

2.服务营销基本理论模型

服务营销的基本组合策略经历了由4P到4C到4R的演变(见下表),更加明确的体现了服务营销观念的实质。

在服务营销基本组合策略的基础上,顾客的让渡价值理论可以被认为是服务营销的核心理论,在此基础上衍生了服务竞争理论,服务管理理论等涉及服务营销过程的各种理论。顾客的让渡价值理论可以有用右图形象表示:

该理论指出每一位顾客都是让渡价值最大化的追求者,同时由于不同的顾客对于构成总价值和总成本的各因素的判断不同,应当对其分别对待。

3.总结

总而言之,服务营销的核心是顾客,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企业改善其服务水平的动力来源,也是其利润源之一。

二、中国保险市场服务营销现状分析及服务营销必要性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险市场的发展也是备受瞩目,国内的保险市场积极向国外学习先进经验,与国内实际相结合,并且不断创新,开发出许多新的保险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除了提供更合理,更优质的产品以外,保险市场上的服务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种进步和发展之下,我们也看到、感受到中国保险市场的不足,尤其是在保险服务上的不足,消费者不能得到很好的服务,甚至是合法的权利受到侵害,消费者的满意度由此下降,由于保险理赔上的纠纷层出不穷,使得保险行业的发展陷入尴尬局面,也遭遇了继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在论文的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对中国保险市场服务营销现状的分析以及服务营销的重要作用的分析,更进一步了解保险服务营销的必要性。

1.中国保险市场服务营销现状分析

(1)从保险服务产品上来看,现在的中国保险市场上,保险品种还是过于单一,在许多领域都还是空白,比如寿险产品中的老年险种还是比较少,而在老年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形式下,开发这种保险服务是必要的,同时,保险行业的一个普遍缺陷在于对顾客缺乏专业的服务,一般的顾客对于保险产品的理解不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保险产品的条款中的专业术语较多,而保险公司对条款的解释又不明确,这就为保险公司以后的服务质量造成了隐患。

(2)在理赔方面,保险公司的服务营销做得也很不够。一个普遍的理赔问题是理赔服务效率差,大多数的被保险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的勘察不及时,有的很晚才到现场,甚至有的根本不进行现场勘察,勘察和定损的延迟给顾客带来了许多麻烦,甚至成为保险公司和顾客产生纠纷的导火索;另外,“投保容易理赔难”的尴尬局面仍然难以得到根本解决,理赔标准不统一,理赔程序复杂,手续繁多等都成为“理赔难”的直接原因。

从以上的基本现状看来,保险行业的服务营销还是没有能把顾客放在第一位,这才是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研究服务营销对于保险行业的重要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2.服务营销对于中国保险市场的积极意义

(1)服务营销的核心是顾客,采用服务营销的理论,并且实践服务营销的原则,可以帮助保险市场真正做到顾客至上,将顾客的利益视作高于一切,使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最终可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保险产品的销售,实现利润的增长,也提高了保险公司在公众中的形象和信誉,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服务营销中“人”的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顾客,员工同样作为一个要素成为服务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服务营销强调员工的参与和互动,从而激发员工的服务热情,有助于公司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最大程度的挖掘员工创造价值的能力。

(3)服务营销观念扩充了竞争方式,认为服务企业应主要依靠规范、专业、差异化和便利周到的服务取胜。这符合保险产品的非价格竞争性,防止保险业的恶性竞争行为。

(4)服务营销理论不仅涉及到了服务准备过程和具体的服务过程,还涉及到了服务失败与补救的过程,从而使整个服务营销理论显得更加完善和周全。我们不能要求每一次的服务都是尽善尽美的,但是在服务失败后,如何实行服务补救更能体现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的服务水平,从而决定其在顾客心目中留下的形象。运用这个理论,有利于保险行业重视服务补救过程,尤其是在中国保险市场服务水平还不成熟的阶段,如果保险公司能够运用服务补救理论,这将对公司的发展和形象形成正面的影响,从而推动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通过以上充分性和必要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服务营销对于保险行业的意义不可忽视,而当务之急是要寻找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保险行业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三、提高保险市场服务营销水平的具体措施

首先,在上述的内容中提到,服务营销中最重要的“人”的概念,那么,提高对“人”的关注度成为保险市场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第一,从顾客的角度来讲,保险公司必须对顾客的心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会管理顾客的期望和顾客需求,预测顾客的需求,了解顾客对于服务的容忍域,从而为服务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而在正式服务过程中,服务营销则强调与顾客的互动,这就要求公司将服务营销和关系营销相结合,与顾客形成良好持久的关系。第二,从员工的角度来讲,服务营销同样强调公司对员工的管理,毕竟员工是直接与顾客接触的人,他们的言谈举止以及态度将直接影响着顾客的判断,一个热情的员工会使原有的服务增值,而一个冷漠的员工则会造成服务破坏,因此,保险公司必须加强对于内部员工的培训和绩效考核,并且制定合理公平的服务标准,以此来激励员工的服务热情。

其次,提升保险市场的服务营销水平的关键环节就是“理赔”环节,这也是服务质量能够得到最大提高的环节。第一,保险公司要建立一支乐于奉献的理赔队伍,提高理赔的效率,使现场勘查能够做到随叫随到,使顾客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保险公司的相关理赔指导信息;第二,保险市场必须简化理赔手续,实现理赔的快速处理,从而使顾客的心理预期得到满足,甚至是超过顾客的心理预期;第三,在这个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险市场也必须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和强大的信息沟通平台,使理赔效率达到最大。

再次,在未来的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保险市场必须不断进行保险产品创新,以满足社会结构不断改变的需要,也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要。即使是“冷门”的保险产品,根据Ch ris Anderson的长尾理论,也能为保险公司创造高销售量和利润率。因此,作为发展的动力之一,保险市场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积极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刨新。

最后,服务补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同样要引起保险市场的注意。第一,保险公司必须意识到出现服务失败是公司的责任,而不是推卸责任;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主动的解决;第二,保险公司可以鼓励顾客提出意见,并提供便于提意见的通道;第三,保险公司应当让顾客了解问题解决的进程,并为服务失败提供适当的经济赔偿,还要关注服务失败对顾客精神所造成的伤害,第四,建立有效的服务补救系统,授权员工解决服务失败;对于保险公司,有必要设置专职的服务补救经历来支持服务补救系统的高效运行。

以上是解决保险市场服务营销关键步骤不足的方案,事实上,为了真正提高中国保险市场服务营销水平,保险市场还必须关注其他方面的提高和措施,比如服务营销与网络营销,体验营销,精准营销等其他营销方式的整合等,在多种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保险市场的服务水平一定会有大幅的提高。

四、结语

电力期货市场理论 篇7

1.1 电力期货市场形成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了电力期货市场, 直到1996年在纽约商业交易所上市交易的第一份电力期货合约标志着电力期货市场的真正诞生。作为特殊商品的电力具有无形不可储存、通过电网输送以及生产与消费同步且必须保持实时平衡等特点, 因此, 对于电力期货市场的研究在没有出现电力期货市场之前一直停留在电力能否和其他商品一样进行期货交易的争论上。

1.2 国外电力期货市场

最早引入电力期货交易的是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在1996年, 美国就针对加利弗尼亚-俄勒冈边界电力市场 (COB) 和保罗福德地区电力市场P (V) 设计了两个电力期货合约并进行交易, 此后于2000年又针对PJM电力市场设计了PJM电力期货合约并进行交易。在1996年, 北欧电力期货市场作为世界第一家跨国电力期货市场在Nord Pool进行电力期货交易。在亚洲, 新加坡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一直走在其他国家前面。2002年, 新加坡开始了新一轮电力市场改革, 新加坡的主要任务集中在建立完善的电力衍生品市场尤其是建立电力期货和期权市场上面。

2 电力期货市场基本理论

2.1 期货市场基本理论

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 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以确定的价格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即为期货, 又称作期货合约。这里所说的标的物除了指原油和铜等某种商品外, 还可以指外汇以及债券等某个金融工具, 甚至还可以指股票指数等金融指标。

2.2 电力商品的期货特性

所谓电力期货交易是指在高度组织化的交易所, 交易者支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并在未来某一地点和时间交割某一特定数量和质量的电力商品标准合约的买卖。在电力远期合约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高度标准化的合约即为电力期货合约, 电力期货合约作为电力期货交易的对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 由于电力商品需求广泛, 因此, 交易量大。

第二, 由于电力传输是靠输电线路瞬间完成的, 因此, 电力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同步性, 虽然其传输具有极强的便捷性, 但是同时也要受到网络的约束。

第三,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改革, 出现的各种发电厂商和众多的购售电商等市场参与者都会集中到期货市场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决定电力期货的价格。

第四, 电力作为一种商品, 由于具有高度的标准化, 从而在各地区的标准是一致的。

2.3 电力期货的特殊性

2.3.1 电力期货交割困难

与电力期货相比, 金融期货能够在交割期中的任何时刻进行瞬时结算, 但是由于电力期货不适合储存且生产消费瞬时同步, 从而导致其交割持续在整个交割期。对于一个具体的交易上来讲, 电力需求不断变化的特点使得不同日期和不同时段的电力生产和消费具有较大的差别, 因此, 通过设计电力期货合约很难真实的反映电力的实际供需变化, 这无疑降低了套期保值的功效。如果按不同时段设计合约如设计峰荷合约和基荷合约等, 有可能会影响流动性。此外, 电力传输还必须满足网络的约束, 这也可能会造成根本无法实现电力期货交割。

2.3.2 电力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关性差

由于电力不能够进行经济储存从而无法进行套利交易, 最终使得今天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不受套利限制。电力商品所具有的这种不可存储性可能造成两者价格的相关性较差。

2.3.3 易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电力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 从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因此, 在改善垄断或寡头垄断局面方面寸步难行, 从而使得占有过大市场份额的发电商和购电商具有加大的市场影响力, 对于社会投机者参与交易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从而影响期货交易的流动性。

3 电力期货的功能

3.1 价格发现功能

期货市场最基本的市场功能之一就是价格发现。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 本文认为功能的界定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意义为期货价格是对期货合约到期日现货价格的条件期望。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FT, t——到期日为T的期货合约在时间t的价格, ST———到期日现货价格, It时间t的信息。根据此公式, 期货价格在市场有效的情况下应当能够反映时间t内的所有信息, 期货价格应当是对到期日期货价格的条件期望。若FT, t≠E (ST, It) , 说明期货价格没有充分反映时间t的信息, 此时, 市场参与者为了获得额外的利润, 可以利用额外的信息进行重新预测并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直到FT, t与ST重新恢复相等。由此可以看出, 此功能的实质就是市场有效性。

第二层含义:由于此功能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反映市场信息, 从而能够对现货价格的未来趋势做出提前反映。

3.2 套期保值功能

信用风险、经营风险、政策和价格风险等是电力市场参与者在电力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遇见的风险。由于在竞争性的电力市场中, 电力价格的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远远高于其他一般产品, 因此, 电力市场的参与者一般都会在电力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来避免、转移以及分散电力现货市场上的价格波动风险。

投资者利用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使得他们持有资产的价值不遭受价格变动带来的损失即为规避风险, 这也是期货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投资者在标的资产数量一定的情况下, 为了避免他们持有的资产不会遭受不利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 需要决定采用多少期货合约。也就是说, 在进行套期保值时, 投资者面临确定每个单位标的资产需要持有多少期货合约或如何确定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问题。

通过最小二乘法, 采用传统回归模型能够估计最小风险套期保值比率。在计算套期保值比率中, 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传统回归模型。将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自然对数分别记作St和Ft, 则在时刻t, 两种资产的实际收益率分别为ΔSt和ΔFt。对于单期的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比率, Ederington证明了可以采用ΔSt=α+βΔFt+εt来估计。

其中, α———截距项;εt———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残差项;斜率系数β的估计给出了最小方差保值比率的值, 即h*=β=Cov (ΔSt, ΔFt) /Var (ΔFt)

4 结论

电力市场的竞争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变得越来越激烈, 越来越明显。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工具的一种被引入电力市场除了活跃市场外, 还能够为电力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一种预测电价和规避风险的参考。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 电力期货市场的发展必将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曾鸣.电力市场理论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2]周浩, 陈建华.关于发展电力期货市场的探讨[J].中国电力, 2003, 36 (6) :31-34.

[3]刘思东, 杨洪明, 童小娇.电力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8, 28 (7) :57-61.

[4]杨洪明, 刘思东, 冯伟林.电力期货市场的效率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9, 37 (4) :9-15.

[5]何川.电力期货市场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生论文, 2010.

市场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篇8

一、市场理论的内涵

市场理论研究的是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运行本身内部各个方面的联系。市场理论研究包括市场结构理论、市场机能、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分析以及市场的管理等几部分。

1、市场结构理论。

市场结构理论是揭示和说明市场体系内部结构, 组成状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市场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的运动着的庞大系统, 本身的构造既存在着横向结构系统, 又存在着纵向结构体系, 其结构内部多固有的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的经济关系, 是市场体系形成的基础。

2、市场机能理论。

市场机能是市场理论中最基本的经济范畴之一, 包含市场机制、市场功能和市场作用等经济范畴的内涵, 市场功能是市场机制在现实经济运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客观职能, 与市场机制有着内在联系, 市场作用是市场机制和市场功能的外在表现, 它决定于市场机制和市场功能, 作用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不同层面。

市场机制主要有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等。供求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首要机制, 市场供求是市场经济中一个突出问题, 经济失衡导致供求失衡, 供求失衡又引致经济失衡, 二者互为因果。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要增强市场机制在经济调节中的作用, 就要充分发挥价格的各种职能, 市场价格是市场协调机制中传递供求变化最灵敏的信号。

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动力机制,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 是市场的天然性格和活力的源泉, 竞争在外部给市场主体以压力, 在内部给市场主体以动力, 市场竞争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3、市场管理理论。

市场管理是国家依据经济管理职能对市场运行目标、运行方式、运行主体及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协调、指导与监督, 以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 保证市场有效进行。深入开展市场管理理论与运作的研究, 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又是培育和推动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使市场管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需要。

二、市场理论的思想演进

市场作为经济范畴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1、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已有漫长的历史, 社会分工是产生市场交换的物质条件。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的出现以及社会分工的发展, 在原始公社边界上出现了最初偶然的产品交换以及剩余产品的产生, 市场便开始萌芽。当偶然的、个别的和少量的产品交换发展成为经常的、普遍的、大量的并且有相对固定地点的交换活动时, 市场便逐渐形成了。

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和商品交换的扩展, 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市场便逐步冲破了自然经济、封建国家管制经济的重要阻碍, 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到了当代社会, 市场已成为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 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制度安排。

2、市场理论思想演进的过程。

在市场的发展进程中, 人们对市场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讨。早在古希腊时代, 柏拉图、色诺芬和亚里士多德就曾讨论过交换的问题, 重商主义对教会、封建势力对市场活动范围的限制进行的深刻抨击, 为市场范围的扩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阐明了经济自由主义的实质。并建立了一整套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 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亚当·斯密坚持经济自由, 反对国家干预, 在对外贸易方面主张贸易自由, 国家之间相互提供机会均等的市场。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 构成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和那个阶段商品经济的运行原则。

1803年萨伊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形成了著名的萨伊定律, 即供求自动创造需求, 总供给和总需求一定相等。与此同时, 马歇尔和他的追随者形成了新古典学派的资本主义自动调节的教条, 认为供给和需求是两条相交的曲线, 在交点上, 供给等于需求, 该点为均衡点, 这时达到了市场均衡, 在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和调节下, 会慢慢地向均衡点移动, 最终实现供求均衡。

西斯蒙第最早对市场制度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在181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中察觉到自由市场制度存在两个方面的障碍:分配不均衡和孕育着生产过剩的危险。他反对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认为造成生产与消费, 供给与需求的经济比例失调的原因之一就是市场力量运动的盲目性和自动调节的困难。

继西斯蒙第之后,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1820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 对自由市场制度显示出了某种担心, 认为国家应创建适当的政策, 对于财富增长有关的一些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比例关系加以引导。

斯蒂格勒曾描述, 一直到19世纪中叶, 虽然古典经济学家们在理论辩论中对市场经济制度存在戒备之心, 但总的说来, 市场经济制度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是, 到了19世纪中叶, 经济学家们对自由放任的竞争性市场制度的运转结果开始大胆怀疑, 改良主义思想开始萌芽, 穆勒就是代表人物之一, 他对竞争市场机制的局限提出了五点:第一, 竞争的根本缺点是它不选取事物的本质, 而是采取事物的外在属性;第二, 在竞争中, 人们不禁因为自己的工作而获刑, 而且也由于别人工作的失败而取胜;第三, 竞争市场制度不可避免地产生“商业危机的商品市场状况”;第四, 大多数产品落到完全不劳动者手里;第五, 他认为“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但绝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 他所求的不是颠覆私有制, 只是改良它。

西方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创立了凯恩斯主义, 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实现供给与需求的自动均衡, 需要国家通过财政性政策实行国家干预, 推行需求管理。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 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 在就业和供求关系上, 他抛弃了新古典的充分就业的假设以及总供求均衡必然是充分就业的观点, 区分了失业下的均衡和充分就业下的均衡, 认为存在非充分就业的均衡。他批判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两分法, 把经济理论用货币理论, 也即把市场理论、就业理论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 对总产量和总就业量的决定进行了分析研究, 创立了以国民收入和就业理论为中心的宏观经济理论。

二战后, 在凯恩斯主义理论发展中, 出现了两个相对立的主流学派:一是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托宾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 他们把凯恩斯的理论同新古典经济理论结合起来, 形成了“需求决定论”的宏观经济理论;二是以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和卡尔多等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 认为凯恩斯的主旨不是需求决定论而是分配论, 强调凯恩斯理论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之间的对立, 反对把两者调和起来。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 就业价格与供求关系相互调节, 相互适应的双向运动过程, 正是在价格与供求关系中间相互调节、相互适应的过程中, 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在不断的波动中大体地维持着平衡。马克思认为市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抽象规定, 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范畴, 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运动规律是市场调节的内在机制。

邓小平对市场理论的普遍适用性问题作了科学论述, 指出市场和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利用, 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利用, 也就是说, 他具有了市场和市场经济是社会资源基本配置方式的思想, 邓小平的市场力量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市场理论的突破和发展。

市场经济经过两个世纪的演化, 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它的实质和基本原则变化不大, 市场经济虽然存在各种流派, 各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的具体经济运行模式也各不相同, 但依靠市场调节资源配置, 这一根本前提是普遍存在的。

历史上, 所有对市场进行过理论探讨的学者对有关理论的思考, 都为市场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财富及资料, 都为市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市场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研究市场理论不仅有利于促进政治经济学和市场理论的学科建设, 还可以为市场运行实践和人们的市场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起主要调节作用, 通过对市场配置资源, 能够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配置效益,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只有用市场理论提供的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去指导发展经济的实践, 企业才能主动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发展变化, 灵活地进行生产经营, 从而增强经济实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政府也会根据市场规律的需求, 实施自己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应有的职能, 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 各个市场主体都会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 规范自己的市场活动,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市场理论及其应用[M].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5.

[2]当代西方经济学说[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3.

内部资本市场的理论综述 篇9

一、国外内部资本市场相关研究

(一) 资金的筹集方面

理查德森 (1960) 认为由于外部资本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使得企业与外部资本市场之间存在摩擦, 企业无法从外部资本市场获得生产资金梅耶斯等 (1977, 1984) 指出, 当外部投资者和公司管理层之间存在有关公司现有资产价值及投资项目预期收益方面的信息不对称时, 优质公司为实施投资项目所发行的融资证券有可能被低估, 企业可能会因为无法按照合理的成本筹措到足够的资金而不得不放弃一些具有正净现值的投资项目。Stein (1997) 指出内部资本市场通过包括协同效应在内的多种效应缓解了企业所面临的信用约束, 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外部融资满足营利性项目的资金需求, 因而内部资本市场具有更多的货币效应功能。Stulz (1990) 指出, 由于多元化经营企业创造了一个很大的内部资本市场, 它将有效地解决企业投资不足的问题, 使多元化经营企业比单一经营企业能够更多地利用净现值为正的投资机会, 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约束可以有多种情形:一是通过内部资金缓解项目融资约束, Shin和Stulz (1996) 发现多元化企业的部门投资强烈依赖于其他分部的投资;二是通过外部资金缓解项目融资约束。斯坦因 (1997) 认为内部资本市场的一大优势在于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从外部资本市场融资, 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下, 借款给一个多元化的企业比借款给一组独立企业的投资组合对于投资者将更有利, 从而使得多元化企业更容易从市场上融得资金。另外多元化企业一般为大型企业, 在市场上具有“声誉效应”, 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从外部资本市场融资, 并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实现多元化投资。Giachinta Cestone和Chiara Fumagalli (2003) 认为, 多元化企业各分部所需的资金由总部资金配置方案内生决定, 总部所掌握的内部资源数量决定着外部投资者与内部经理间的代理问题, 并通过内部资源的分配方式影响各分部的产品市场策略, 而单一化的企业则是通过外部资本市场来融通资金。多元化企业的总部在分配资金时会按照各部门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激烈程度来分配资金, 而如果是单一的企业去市场融资, 外部投资者就会面临太多的委托代理关系, 所以通过母公司去融资可以减少这种代理问题。

(二) 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问题

(1) 有效性方面。Gertner、Scharfstein和Stein (1994) 基于GHM理论构建了GSS模型, 认为相对于外部资本市场的出资者, 企业总部是资金使用部门资产的直接拥有者, 具有剩余控制权。正是由于剩余控制权的存在, 企业总部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监督和激励作用, 从而实现费用的节约和价值的创造。Stein (1997) 在比较内部资本市场与银行融资之间的区别时认为, 由于在内部资本市场内的公司总部拥有剩余控制权, 因此公司总部比银行有更大的激励和权力进行优秀项目的挑选, 并且通过各个项目间的相互竞争, 将有限的资本分配到最具效率的项目上, Stein将这一过程称之为胜利者选拔过程。在Stein (1997) 的模型中, 认为内部管理者比外部投资者更了解项目的有关信息, 因此可以将资本有效地分配到边际收益最高的部门。同时Stein也注意到了集团的CEO可能会从所拥有的控制权中谋取私利, 而且因渴望进行“帝国缔造”而进行过度投资。但其又认为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帝国建立者, CEO总是会将其可用的现金流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进行有效地分配并最终使帝国企业达到最优规模。如果是这样的话, 内部资本市场的建立相对于外部资本市场而言将会减少代理成本。这是因为CEO在追求自身利益或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也符合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因此, 虽然作为代理人的CEO会倾向于过度投资, 但其目标是为建立更有价值的公司, 对于单一部门的公司直接从市场上融资也会发生“过度融资与投资的可能”。 (2) 无效性方面。20世纪80年代美国多元化集团公司的归核化浪潮, 又引起了学者对多元化集团公司内部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郎咸平和斯图尔兹 (Langand Stulz, 1994) 的数据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多元化公司的托宾值要明显的低于相同投资组合的专业化公司。Morck等 (1990) 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多元化的并购降低了股东的财富, 并认为使多元化走向失败的原因在于公司内部资本市场的失败, 内部资本市场并没有将公司资源进行最有效的分配。对于内部资本市场的无效性, 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了解释。第一, 双层代理问题。Scharfstein和Stein (2000) 通过一个双层代理模型 (也称SS模型) 描述外部投资者与集团总裁CEO以及集团总裁与下属部门经理间的利益冲突关系。认为集团总部CEO与部门经理都要追求其私人利益, 部门经理从其所在部门中追求其利益最大化, 而集团总部则从各部门公司中追求效用最大化。在内部资本市场这样一个双层代理模式下, 集团总部CEO与部门经理之间的私下交易会损害外部投资者的利益。部门经理会通过寻租活动, 来使自己的私人收益最大化。这个模型最重要的结果就是较差的投资项目 (从投资的机会来衡量) 会从较好的投资项目上得到补贴, 即交叉补贴现象, 而且认为在联合大企业组织内部存在着一种公司“集体主义”现象, 即对于相对好投资项目投资不足, 而对于差的投资项目却投资过度。Matsusaka和Nanda (2002) 认为, 内部资本市场存在两方面的消极作用:一是由于多元化企业总部负责资源的融通和配置, 其决定企业资金应该配置的部门和数量, 所以就会受其个人利益和个人偏好的影响, 过度投资于对其有利的行业;另一方面, 当多元化企业的某一个部门进入某一行业, 或者与所在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进行竞争时, 总部就需要用一定的资源对该部门给予支持, 这样总部分配给该部门的资源增加就必然会导致分配给其他部门的资源减少, 使得该企业在其他新的行业竞争情况下变得更加脆弱。这两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整体竞争实力的下降, 在与其他企业竞争中失败。第二, 无效率投资假说。内部管理者对项目识别能力的优势仅局限于内部的投资项目或外部的相关类似行业投资项目, 一旦离开这个前提, 内部管理者的也就没有了信息优势。而且往往内部管理者过多地关注于内部投资项目, 在内部资本市场资金充裕的时候会导致对项目的过度投资。而且经常仅是对内部投资项目进行效率高低的比较, 但一个内部高效率的项目未必在外部也是高效率的, 这可能会导致对低效率项目的投资。这一观点首先来自于Jensen (1986) 和Stulz (1990) , 认为资金充裕的公司容易在差的投资项目上进行过度投资, 有内部资本市场的企业通常有较多的现金流, 因此更容易产生低效率的过度投资。Matsusaka和Nanda (2000) 发现由于内部资本市场在资本配置方面具有灵活性, 这可能导致投资的无效率, 因为外部投资者对于集团内部的监管能力己经降低, 资金很容易在公司内部进行无效率转移。

(三) 资本市场监督与激励问题

(1) 有效性方面。Holmstrom (1986) 建立了一个模型, 将企业的过度投资归因于经营者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对称信息。一份完整的工资合同会使经营者规避那些容易暴露其缺陷的项目, 而抓住那些能显示其能力的项目, 即优厚的工资合同为经营者提供选择其能力的期权, 于是经营者往往会选择过度投资项目, 资金配额则会消减这种过度的投资, 内部资本市场能够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Gertnereta (l1994) 认为由于企业总部通常拥有对企业资产的剩余控制权, 为集团的高级管理人员监管分部的投资提供了更强的激励, 通过内部审计、绩效考核等多种内控手段对分部经理实施监控, 有助于提高投资效率。 (2) 无效性方面。20世纪30年代伯利和米恩斯 (1932) 发现经理凭借实际控制权可以获得各种私有利益, 经理的努力不仅是为股东和工资奖金收入, 更为其可获得的各种隐性私有利益。Gertner, Scharfstein和Stein (1994) 从所有权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认为由于在内部资本市场总部因其有足够的监督能力而具有更多的剩余控制权, 这虽然提高了监督效率, 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理人的努力程度。Brusco和Panunzi (2002) 通过研究也认为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源调配造成了部门经理的激励缺失。这是由于部资本市场虽然具有灵活调配资源的优势, 但由于其监督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剥夺了部门经理的实际控制权, 经理人员可以得到的额外私人收益也随之降低, 因此其努力程度也会下降。

三、国内内部资本市场相关研究

(一) 内部资本市场:

有效的替代与互补我国的企业集团出现在1978年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发展起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 企业集团的形成和规模扩张速度不断加快。为了解释企业集团的形成、企业集团的效率,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内部资本市场作为一个视角进入了学者们的视线。随着研究的深入, 学者们发现内部资本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缓解外部资本市场的信用约束, 成为外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替代和补充。然而内部资本市场并非十分完美, 它的存在又会形成新的治理问题, 如管理者控制和终极人控制问题。正是由于这种矛盾的存在, 学者们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柳士强 (2003)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在我国当前外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 内部资本市场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 但内部资本市场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会造成效用的损失, 所以在利用内部资本市场的同时, 要积极完善外部资本市场的运作环境形成二者之间的合理边界。周业安和韩梅 (2003) 以华联超市借壳上市为例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 并指出在转型和新兴市场上企业决策者会主动构造出一个内部资本市场, 并利用内部与外部资本市场的互补性或替代性来创造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积极作用。陆军荣 (2005) 对内部资本市场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内外部资本市场相互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另外由于H型组织中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使公司治理更加复杂化, 所以应控制H型组织的发展, 鼓励M型组织的发展, 实现内部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韩忠雪和朱荣林 (2005) 认为多元化与内部资本市场之间呈现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的关系。但多元化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代理成本会随着内部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而相应增加, 这会影响公司的运作效率。此外, 公司内部多种现金流组合的特性变化也会影响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因此多元化公司必须不断调整内部资本市场规模以达到公司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之间的平衡。

(二) 内部资本市场:

掏空的工具林旭东等 (2003) 通过建立内部资本市场的代理模型, 研究了我国内部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 发现成员企业经理的寻租行为可能会导致内部资本市场配置功能的失灵, 而集团总部决策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非一致性激励使CEO可能采取不利于外部投资者的资本预算补偿方式, 而不是现金补偿方式。成员企业间的生产率差异越大, 投资分配扭曲的可能性就越高, 较弱的成员企业极可能获得较强的成员企业的投资资金转移。郑国坚和魏明海 (2005) 从控股股东的内部资本市场及其背后的利益动机出发, 认为影响上市公司IPO股权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IPO前的业务关联性、组织形式和产权性质等特征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 并认为控股股东将内部资本市场作为利益输送的渠道。万良勇和魏明海 (2006) 利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三九集团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果。杨锦之 (2006) 通过对华通天香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公司治理尚不完善、代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 金字塔股权结构存在的内部资本市场部分地被异化为进行利益输送的渠道;尽管市场业绩的下滑不能完全归因于内部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 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的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低下。

三、结论

从对内部资本市场的理论综述研究来看, 内部资本市场既有有利的一面, 也有不足的一面。内部资本市场是以拥有企业剩余控制权为基础, 对以资金为主的企业综合性资源在多层级企业内部实行集中融资、统一分配的一套资源配置机制。在我国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ECM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ICM能够把有限的资源有效地在项目之间重新进行配置的意义就更加重大。但内部资本市场在发挥信息监督、激励、内部竞争、资本的低成本配置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同时由于代理问题使得内部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又存在着巨大的成本, 因此如何确定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边界, 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资本市场优势的同时又尽量降低内部资本市场中的代理成本, 就成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对国内外ICM理论进行归纳和梳理是进一步研究的逻辑起点。

摘要:内部资本市场理论是研究企业内部资金配置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回顾了中外学者的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综述, 认为对国内外ICM理论进行归纳和梳理是进一步研究的逻辑起点。

试比较中西市场学理论 篇10

关键词:中西方市场学,差异,趋向

一、中西市场学的差异

中西市场学存在明显的差异, 首先, 市场细胞———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不同, 表现出市场机制运转灵活性的差别。西方企业以私有制为主, 利润最大化为其营销目标的最终选择。而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企业, 在实现利润目标的同时, 满足为人们物质生活服务、为社会主义生产建设服务的客观要求。加之体改的不彻底, “两权”的不界定, 挫伤了营销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 所处商品经济发展阶段、条件各异。西方市场学, 是近百年来, 在经济学、行为学、现代管理学等理论的引导下, 对西方工商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 流通关系手段尚简陋;发达与落后的商品经济意识并存, 传统营销观念根深蒂固。从市场转化过程看, 仍处于卖方市场, 竞争主要围绕买者之间争取商品货源而进行, 企业所受市场环境压力不大, 市场营销功能作用未体现。

第三, 可控因素的可控程度复杂化。如价格因素, 在西方完全受价值规律支配而自发作用, 成为企业推进营销的强效手段。在我国则受双 (多) 重规律制约, 如价值规律与有计划按比例规律共同作用, 形成三种基本价格形式, 即计划价、指导价、市场调节价;其中有一部分价格形式分化为不可控因素。产品因素在西方企业是完全可控的, 而在我国则有国家干预的一面, 如规定经营范围未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属非法经营, 必予取缔, 这至少在目前有利于保护正常竞争, 或为有计划商品经济所必需。地点、促销因素也受到地区封锁、行业壁垒、“诸侯经济”, 以及伪劣假冒的干扰, 选择空间变得相对狭小, 增加了复杂化因素。

第四, 不可控因素表现特征亦有所不同。如我国消费总水平远比西方国家低, 消费者收入更难于高就。但因种种原因, 表现出消费欲望过高, 如借钱发奖金、工资侵蚀利润倾向明显等。

第五, 我国市场发展的曲折性。医治战争创伤, 计划经济指导, 变落后农业国为工业化强国, 以城市为依托的商流体系, 特别是排斥市场机制的理论桎梏, 加之中西方的长期互相封锁, 使我国失去了参与世界市场角逐的许多机会。

二、中西市场学发展的趋向

1. 在求生存发展中, 企业与消费者关系协调发展, 变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为企业营销机会过程, 形成两种发展形式。

一种是从满足需求转向创造需求。二战后的西方, 经济稳定生活水平提高, 消费需求有高层次发展:从数量满足转到讲求品种质量、造型、款式或时尚需求, 驱使西方企业不断创造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把创造新需求作为营销的重要战略目标。这个过程, 把营销近视症, 或如经营目光短浅者、经营目标狭隘者的弊端, 彻底暴露无遗。我国市场不发达的事实使有些企业家, 开始把信息流、商流、物流三者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处理, 为消费者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时间、地点效用, 这就是对市场学理论的应用。

另一种是保销运动。在西方, 以美国政府有关“消费者权利”文件为标志, 明确规定消费者有安全权、认识权、选择权和申请权。这意味着企业营销不仅要满足需要和欲望, 而且要为收费者安全、健康负责。近年我国相继成立消费者协会, 配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起着有效的市场监督作用。

2. 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 企业对社会的依赖性加深, 市场

营销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观念形成过程中, 朝着两个方向前进。一方面, 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出发, 努力创造“绿色产品”倾向。不敢再片面强调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更新速度的加快, 而是提倡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我国有些企业家在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的指导下, 大办“绿色产品”工程。另外, 强化了为整个社会繁荣服务的营销导向。国际市场学研究, 把市场营销功能概括为:传递→创造→提高→发展四个趋向。1988年有经济学家提出“为发展经济而运用市场”的观点, 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 先后提出“提高社会生活水准”的销售原则。而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决定其企业的本质必须着眼于人民利益、造福于人类社会, 因此, 为社会经济繁荣多作贡献的营销导向, 已成为变革传统营销观念的强大动力。

3. 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间由“两派俱伤”到真诚合作关系的发展, 孕育出两种营销新理念。

为改善企业间“无益竞争”或“不择手段”带来的危害, 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法律和措施, 以反对垄断, 限制不正当竞争。一些西方市场学专家也认为“势不两立”的营销策略绝非上策, 如1985年加拿大市场营销协会主席兰·戈登, 在加《商业季刊》曾提出“把市场营销导向与竞争导向统一起来”的新型营销理论。这种通过寻找潜在需求或发现未被满足需求, 采用产品与市场创新并举来发展市场营销的理论, 也受到我国企业界的普遍效法。如广东明珠球阀集团公司, 把各种竞争对手组织起来, “打擦边球”拓展市场的成功道路, 于此得益颇深。企业间由真诚合作关系发展———合作营销, 继《共生营销》理论的推广应用, 八十年代美国企业研究所所长颜彼得提出企业发展新模式。他把研究、发展、利润、产品、营销、预测、合作等要素, 分别拟化为人的眼、胸、腹、手、脚等器官, 认为只有很好合作, 才会有更高层次竞争局面的出现。我国企业界则有把市场主体———企业合作比喻为“木桶原理”的说法。认为企业间合作效应, 就在于能把最短块补齐, 从而创造出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这种优势互补的合作经销策略, 无疑有其特殊营销效果。近年供流被经济联合取代, 于此不无实现依据。

4. 在通往国际市场中, 寻求政府———“守门人”支持, 有两种新主张值得一提。

从钟摆理论角度看资本市场动荡 篇11

我没有如歌中所唱的哀怨,而是想起了资本市场中有关钟摆的理论。

钟摆运动可以解释大多数资本市场现象。虽然弧线大中点是最具代表性的所谓“平均”位置,但实际上钟摆停留在那里的时间非常短暂,相反,钟摆甚至一直在朝向“平均”或背离“平均”进行运动,只要摆动运动接近轨迹的两端,钟摆迟早必定要摆回中点,比如市场情绪的兴奋与沮丧之间,在过高的定价和过低的定价之间,再比如贪婪与恐惧、乐观与悲观、轻信与怀疑、风险的容忍和规避之间。

规避风险是理性的市场参与者的重要原则,但实际上从1929年大衰退、2008次贷危机到今天中国A股危机,不恰当地规避风险才是市场泡沫化及严重崩溃的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投资者在市场崩溃时会恐惧过度,即使价格已经充分地反映了悲观情绪,估值已经低得离谱,过度的风险规避也会导致他们仍然不敢买进任何资产。

在普遍恐惧的基础上,投资者当然不喜欢风险,若要他们承担风险,必须以更高的预期收益来引诱他们。简单来说,当投资者风险容忍过度时,证券价格体现的是更高的风险而不是收益。当投资者过度规避风险时,价格体现出来的收益高于风险。

我们可以将投资的风险笼统归结为两种:赔钱和没赚到。大幅消除其中任何一个都是有可能的,但二者不可能同时消除。这就形成了以两种风险均衡为中点,一种风险或另一种风险一次又一次地占据上风。当形势大好、价格高企时,投资者迫不及待地买进,把所有谨慎忘在脑后。随后,当一片哀鸿遍野、资产廉价待沽时,他们又完全丧失了承担风险的意愿,迫不及待地卖出。永远如此。

形势严峻时股票最便宜,大多数人惶惶不安,只有少数精明且勇敢的人进场。他们的购买行为吸引了某些注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市场是否开始复苏。入场者越多,市场似乎真的好起来了,人们买进股票的价格逐渐反映股票的公允价值。

然后,人们受到经济以及企业表现进步的鼓舞,大家似乎都成了经济学家或股评家,不管什么专业的人都踊跃地对资本市场发表看法,似乎人人都在其中赚到钱,似乎繁荣期将永远存在。而投资者意识到,市场不会永远称心如意,需要采取规避风险的措施,他们开始卖出,当这一动作和情绪传染开来时,更多投资者会意识到势态的恶化,逐渐的人人都出来哀叹,相信形势只会更糟。

在市场钟摆最黑暗的极端——只有具有强大的分析力、客观性、决断力乃至想象力,并且足够幸运的人,才敢相信一切将会更好。少数具备这些能力的人能够在极低风险的基础上获得高额利润。

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理论综述 篇12

一、4P理论

最常用的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市场营销专家麦卡锡提出的4P策略, 即产品 (Product) 、渠道 (Place) 、价格 (Price) 与促销 (Promotion) 策略。

(一) 产品 (Product)

旅游产品的范围实际上包含很广, 它是指一切可满足游客需求的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 也包括思想观念。旅游产品包括三个层次:核心产品、形式产品、附加产品。核心产品指旅游产品能满足游客特定需求的使用价值。形式产品指旅游产品向市场提供的实体和产品的外观。附加产品指旅游产品提供给游客的附加利益和优惠条件。

(二) 渠道 (Place)

旅游营销渠道是指旅游产品从旅游生产企业向旅游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各种独立组织的组合。营销渠道包括:选择产品销售地点, 选择合适的旅游中间商, 维持有效的流通中心等。旅游企业能通过旅游营销渠道将旅游产品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 以“特定的方式”提供给“特定的旅游消费者”。

(三) 价格 (Price)

价格是旅游产品价值的反映形式。价格不仅与产品本身相关联, 也与品牌的附加内涵和价值相关联, 与市场的供求关系相关联。旅游产品的定价方法包括成本导向法、需求导向法和竞争导向法。

(四) 促销 (Promotion)

促销关心的是如何将旅游产品信息有效的传递给潜在购买者, 其作用包括:刺激旅游需求, 扩大旅游产品销售;提供信息, 沟通供需关系;突出旅游产品特点, 强化竞争优势;树立旅游企业良好形象, 提高抗风波能力。广告、营业推广、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是促销的四大工具。

二、7P理论

关于4P是否能够全面地反映旅游企业的营销组合要素还有一些争议。1981年, 布姆斯和比特内还提出另外必不可少的3P。

(一) 人员 (People)

在旅游产业中, 人即旅游从业员工, 是相当重要的。他们必须有能力、有技能、有知识。他们要谦虚、友好、懂礼貌, 能为游客提供始终如一的准确的服务。他们还要努力理解游客, 清楚地与他们交流, 能对游客的问题和要求做出迅速的反应。

(二) 过程 (Process)

过程即指旅游服务通过一定的程序、机制以及活动得以实现的过程, 如精心设计旅游线路, 精确组织旅游活动, 强化对整个旅游活动过程 (包括售前和售后服务) 的管理和控制。

(三) 有形展示 (Physical Evidence)

即旅游企业应该采取措施向潜在和现实游客提供各种有助于使服务产品有形化的表征, 例如, 对于住宿接待业, 要考虑家具、装潢、环境、氛围、陈设、清洁和防噪声水平等。

三、8P理论

阿拉斯塔·莫里森还提出旅游服务营销的8P营销组合:除了传统的4P外, 还包括合作 (Partnership) 、人 (People) 、项目包装 (Packaging) 和活动策划 (Programming) 。

(一) 合作 (Partnership)

合作营销是指旅游企业与其他组织共同合作, 提供产品/服务的组合、联合促销及其他合作营销力量。由于旅游行业涉及到各种类型的组织, 因此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既有同一行业组织的合作, 也有相关行业组织以及不相关行业组织的合作。例如, 画廊与游轮公司的合作是不相关行业产品/服务组合的典型案例:画廊在游轮内举办艺术拍卖, 给游轮的游客提供了另一种类型的娱乐和休闲活动。这对双方来说是个双赢的举措:画廊提高了艺术品的销售量, 而游轮则丰富了其服务产品。

(二) 人 (People)

旅游企业营销涉及两组人群———客人 (即游客) 和主人 (即旅游企业的所有员工) 。处理好主客关系是本行业最关键的工作之一, 主要涉及四个部分:员工的选择、管理与培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TQM) 和服务过程控制 (SERVQUAL工具的应用) ;关系营销;顾客组合。由于旅游企业的顾客互相混合, 并且彼此影响, 不良的顾客言行可能会打扰或侵犯其他顾客, 友好礼貌的顾客也会提高其他顾客的服务满意度。因此, 旅游企业需要对顾客组合进行更仔细的管理, 以便保证有些顾客不对另一些顾客产生消极影响, 争取通过顾客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服务满意度。

(三) 项目包装 (Packaging)

项目包装就是针对需求把一些相关和互补的单独产品组合为包价产品 (package) 。这个过程增加了每个产品的吸引力。比如食宿组合、旅游线路组合等。

(四) 活动策划 (Programming)

活动策划就是开展一些特别的活动, 让游客提高他们的花费, 增添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比如, 特殊节事、主题公园开展的游行活动、快餐店出口处的卡通人物等。大量包价产品都包括活动策划, 因此项目包装与活动策划密切相关。例如, 许多高尔夫球和网球的全包产品中都带有指导服务。

四、4C理论

20世纪80年代, 美国市场营销学家劳特朋提出了4C营销组合理论, 即顾客 (Customer) 、成本 (Cost) 、便利 (Convenience) 和沟通 (Communication) 。

(一) 顾客 (Customer)

暂时先把旅游产品抛到一边, 先研究游客的需求和欲望, 根据游客的需求来提供旅游产品。同时, 旅游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 更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游客认同感和满意度。

(二) 成本 (Cost)

暂时先抛开研究价格策略, 先研究游客愿意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支付的成本。这里的成本包括金钱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精神成本、风险成本。由于游客在购买旅游产品时, 总希望把有关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以使自己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因此, 旅游企业必须考虑游客为满足需求而愿意支付的总成本, 努力降低游客购买的总成本。

(三) 便利 (Convenience)

即所谓为游客提供最大的购买和使用便利。强调旅游企业在制定分销策略时要更多的考虑游客的便利, 而不是企业自己的便利。要通过好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来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 也享受到便利。便利是客户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 沟通 (Communication)

旅游企业为了创立竞争优势, 必须不断与游客进行积极有效的双向沟通。这不再是旅游企业单向的促销和劝导行为, 而是侧重于同游客进行情感交流、思想融通, 使游客对旅游企业、旅游产品等的理解、认同, 以寻求旅游企业同游客的认识的契合点。

五、4R理论

21世纪初美国学者舒尔茨在4C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4R理论, 即关联 (Relevance) 、反应 (Reaction) 、关系 (Relation) 、回报 (Return) 。

(一) 关联 (Relevance)

在竞争性市场中, 游客具有动态性。游客忠诚度是变化的, 他们随时有可能转移到其他旅游企业。要提高游客的忠诚度, 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 最重要的是把旅游企业与旅游市场联系在一起, 达到供给与需求的高度对应, 形成一种互动、互求、互需的关系。

(二) 反应 (Reaction)

在相互影响的旅游市场中, 旅游企业需要提高市场反应的速度, 以抢占先机。这就需要旅游企业站在游客的角度及时地倾听游客的需要和需求, 并及时对其进行答复和迅速做出反应, 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 关系 (Relation)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旅游企业争夺旅游市场的关键已转变为谁能与游客建立更加长期而稳固的关系。关系营销是通过不断改进旅游企业与游客的关系, 实现游客固定化的一种重要营销手段。

(四) 回报 (Return)

对旅游企业来说, 市场营销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为企业带来短期和长期利润的能力, 而对于游客来说, 回报是旅游企业给游客带来的一定的使用价值。一切营销活动都必须以给游客及企业创造价值为目的。

总之, 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理论是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而万变不离其宗, 4P是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理论的经典, 它奠定了其他理论的基础, 其他理论是对4P理论范畴的扩展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由于旅游产品的特殊性, 旅游产品这一营销变量本身可能延伸扩展出新的营销变量, 7P中的另外3P (People, Process, Physical Evidence) 和8P中的另外4P (Partnership, People, Packaging, Programming) 都是旅游产品范畴的扩展。4P、4C和4R还是存在着实质上的关联:从思考如何设计和研发“产品”到强调从“顾客”需求的角度思考如何设计和研发产品, 再到强调从企业和顾客关联的角度设计和研发产品;从考虑如何制定产品的“价格”到强调从消费者“成本”的角度考虑如何制定最合理的价格, 再到强调从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回报”的角度制定价格;从“促销”到强调从与消费者如何实现“沟通”的角度思考促销的方式, 再到强调从与消费者建立长期“关系”的角度思考促销;从建立营销“渠道”到强调从消费者购买的“便利性”的角度来确立营销渠道, 再到强调从提高市场“反应”速度的角度来确立营销渠道。4C和4R仍然没有逃逸出4P确立的营销框架, 只是对4P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毅, 等.新编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 (英) 史蒂芬.佩吉, 等.现代旅游管理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3] (美) 阿拉斯塔.莫里森.旅游服务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公路收费站下一篇:NX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