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网络(精选7篇)
扩大网络 篇1
博科进一步扩大博科SLX系列,新增具有无与伦比的网络可视性的创新交换机,并添加了Brocade Workflow Composer自动化套件作为交钥匙式自动化套件。这是行业首个在数据中心堆栈所有层都实现敏捷性,同时通过开放性而为客户提供各种选择的数据中心网络产品组合。通过博科产品,企业机构能够构建帮助他们快速地适应技术过渡,以云的速度交付新服务并加快数字转型的网络。
在充分利用博科SLX Insight Architecture的同时,在今年九月推出的博科SLX 9850路由解决方案基础上开发的全新博科SLX 9140、SLX 9240和SLX 9540数据中心交换机能够提供灵活的Leaf、Spine和边缘的连接。通过把网络可视性嵌在每个路由器和交换机上,企业机构能够在整个网络上实现普遍可视性,以便迅速识别问题,加快平均修复时间,并提高整体服务水平。Brocade SLX 9140和9240通过一个可编程ASIC扩大了这些功能,这个可编程ASIC提供从实体网线到虚拟网络和负载的可视性服务。
包括Network Essentials、数据中心矩阵和面向Brocarde Workflow Composer的Internet Exchange Points在内,采用StackStorm的全新自动化套件能够提供自动化网络配置、验证、故障排除和修复工作流程。这些自动化套件非常适合那些希望通过一个预构建流程开始自动化之旅,从而加快实现价值的客户:今年早些时候推Hi的Brocade Workflow Composer是一个基于月服务器、DevOps类型的网络自动化平台,跨IT域进行集成,以实现端到端工作流程自动化。
据IDC的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全球2000强企业中三分之二的首席执行官都把数字化转型放在其企业战略的核心位置。首席执行官意识到,他们必须成为数字化企业,才能加快创新节奏并提高竞争优势,否则就会面临被更灵活的竞争对手所取代的风险。只有拥有敏捷的IT基础,才能进行快速创新。在这个IT环境中,自动化无缝支持网络可视性,同时能够通过数字方式把所有IT域和功能连接到一起,从而消除孤岛,并实现端到端自动化。
博科交换、路由和分析产品事业部高级副总裁Jason Nolet表示:“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机构需要一个极为敏捷、大规模自动化并高度可见的网络。博科所提供的深入而广泛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让我们在其它网络提供商中脱颖而出。能够在整个数据中心堆栈中进行垂直数字化转型,而在数据中心的各个域上进行水平转型一同时每个层都是开放的。”
博科SLX系列的增强功能
●全新Brocade SLX 9140Leaf交换机在一个1U固定结构中提供48个本地25 GbE面向服务器的端口和6个100 GbE端口。它还采用灵活的1/10/25/40/100 GbE配置选项;
●全新博科SLX 9240 Spine交换机在1个1U固定结构中提供高密度32个100 GbE端口;
●博科SLX 9140和SLX 9240交换机都采用同类首个可编程ASIC,从而让博科能够通过软件快速交付新功能。当客户把新技术和协议引入环境时,这种做法消除了昂贵的叉车式升级。ASIC基于博科SLX InsightArchitecture,一个开放式基于内核的虚拟机(KVM)环境,可运行第三方和针对具体客户的监控、故障排除和分析应用,通过加入可视性服务而提供对虚拟网络和负载的洞察力。可在交换机内或通过交换机外的应用和工具,如Splunk或Brocade Workflow Composer来采取行动;
●博科SLX 9540交换机在一个高成本效益、专为数据中心互联、WAN边缘和互联网交换点部署而优化,在1 RU固定结构中提供运营商级的功能特性。它提供48个10 GbE端口和6个100GbE端口。
Brocade Workflow Composer自动化套件
旨在与Brocade Workflow Composer平台一·起运行的博科自动化套件,非常适合那些希望拥抱自动化,但是自动化开发技能和资源有限的IT企业。针对经常执行的任务,该套件提供开箱即用的网络生命周期自动化;并且可以打包使用,以满足主要用例。每个自动化套件都包含文档和一系列交钥匙式,且可定制的工作流程、服务、传感器、行动和规则。客户可不做任何改动就使用博科自动化套件,或者将其作为启动套件,用来构建或自定义针对其数据中心需求的工作流程,从而缩短实现价值的时间。
扩大网络 篇2
所谓循环消费是指提倡消费品的充分和多层次利用, 在一层消费结束后转入新一层消费。以此类推, 直至消费品被充分、全面的利用后丧失使用价值, 其后完成对产品材料的回收和再次利用。
从产品再利用角度看, 循环消费也可认作是对一切未被使用消费但处于闲置状态的产品或已在生产、流通、交换使用环节被消费过但尚可利用的产品的使用和再利用。
从流动方向来看, 传统的消费模式是单向流动, 资源被生产成产品, 产品用过以后就被丢弃, 而在循环消费中, 资源被生产成产品, 产品消费后还可以“再资源化”。循环消费的核心, 是“3R”原则, 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 通过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 反复利用产品和包装容器, 以及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从时间上看, 循环消费是对一种消费品做到二次或多次消费, 以达到充分利用;从空间上看, 循环消费将会使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地点达到重复消费的目的;而从产权属性上看, 循环消费是一种消费品的产权在从一个消费者转移到另一个消费者, 以致在不同消费者之间发生多层次消费。因此, 循环消费是消费品被多次利用、充分消费的过程, 从而有利于社会资源的节约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国内网络购物的发展态势
网络购物就是网络模拟现实的交易环境, 消费者在网络上实现购物的过程。网络购物的主要特点是商品信息和款项以电子的形式在网络上进行双向传递, 商家与顾客互不见面。网络购物可以降低商户的经营成本, 减少商品的销售成本, 对消费者来说同样也可以节约时间和体力, 但同时也可以使消费者通过网络对商品信息的了解更加深入, 并有力地减少消费者与商家的面对面冲突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推广, 使得网络购物相比商场购物的优点也越来越呈现出来, 逐步成为一种较流行的购物形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0年6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 突破了4亿大关, 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在互联网的带动下, 中国网络购物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网络购物市场不仅实现用户规模的增长, 也实现了交易规模增长的双增长态势。譬如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达4980亿元, 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同时, 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也达到1.48亿, 占网民比例30.8%。与2009年同期相比这两个数据都有了显著提高, 特别是网络销售额几乎同比增长将近一倍。
与商场购物相比, 网络购物克服了商场购物环境对消费者的阻碍, 使得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商品可供选择, 同时也更具有便利性, 这也使得网络购物模式更具有现实性, 特别是它为没有时间进行商场购物和追求时尚的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购物渠道, 引领了购物时尚的变革, 从现实到网络, 也是未来消费发展的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今, 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 消费观念新潮, 加之金融与网络的联盟助推, 网上购物已势成燎原。
3 国外循环消费的发展实践
网络购物国外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开展了循环消费, 而且对循环消费都非常重视, 循环消费渠道也比较健全, 既有以临时出售为主体的庭院销售, 也有日益发展的慈善旧货交易, 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一些专门的商业网站进行旧货买卖。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环保主义流行的国家, 其十分重视循环消费, 现以美国为例来加以说明。
3.1 庭院销售
庭院销售是最朴实的一种旧货售卖方式, 它有多种形式。其中, 庭院销售就是住家在自己的院子里销售自己不用的物品;车库售物, 就是住户把物品摆在车库里供人选购;搬家售物就是住户搬家临走前将已不需要的东西临时销售;以及教堂组织的义卖等。庭院销售的商品种类很多, 可以是衣服、餐具, 可以是书籍、玩具, 也可以是家具装饰、工具等物品, 还可以是被住户淘汰下来但仍可以继续使用的家具、电器等。这种销售的目的, 通常并不是为了获取利润, 其主旨是废物利用、调剂余缺。美国最有名的庭院销售当数1987年由田纳西州芬特雷斯县县长瓦尔克发起的地方性活动, 时间从每年8月第一个星期四开始直至星期日, 连续四天。在127公路上, 当地居民沿路销售自己不需要的商品。现在已经发展成庭院售物廊, 长达630英里, 横跨包括佐治亚到密歇根的六个州。在美国, 为鼓励庭院销售, 绝大多数地方庭院销售不受商业和税务法律的管辖, 也不需要交纳销售税, 这直接推进了庭院销售, 以致周末尝试庭院销售或去欣赏、体验庭院销售, 已成为不少美国居民周末消遣和娱乐的一种方式。
3.2 网站旧货交易
由于住户及销售商品方面的限制, 庭院销售的交易范围受到一定制约。但随着网络的推广和使用, 空间和时间已不再成为旧货交易的问题, 通达的网络已为旧货交易铺平了道路。电子港湾是比较著名的网上交易旧货拍卖市场, 在这个网站上人们可以买卖很多二手商品, 由于所售商品较多, 系统完善, 因此成为美国网民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之一。除电子港湾外, 其他的互联网站中也有进行旧货交易的服务, 亚马逊网站就是这样一个网站。作为最大的世界书类零售网站, 不仅为新书也为旧书提供交易服务。除商业网站外, 为鼓励循环消费, 美国政府也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利, 举办相关的交易网站, 开展各类商品的旧货交易, 免费供大众使用。例如, 加州迈克斯物资交换网站就是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开办的。由于得到政府的推广, 美国旧货交易网站的影响力大大增加。
3.3 节俭商店
循环消费中的商品产权转移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节俭商店的存在。国外节俭店多为慈善机构所办, 所售出的物品的收入也多被用于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 比较著名的如日本友善实业公司。这家公司是一家开有节俭商店的慈善机构, 目前开办有1900多家节俭商店, 所售物品的收入被广泛用于各种残疾人事业。销售物品涉及衣服、玩具、床上用品、家具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等。节俭商店的商品虽然是二手商品, 但在销售前都进行了整理、清洗和消毒, 以使品质绝对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 购买者不必担心卫生和安全等问题。由于节俭商店销售的是二手商品, 其售价一般较低, 并且每到周末, 部分商品还可以打折, 对公众颇具吸引力。
这种做法不仅在美国甚为常见, 在其它许多发达国家也都比较流行。目前, 由于低碳环保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各项规章和机制的不断完善, 循环消费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也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益借鉴。
4 国内循环消费的发展需求
4.1 改变消费模式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 全球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 迫使人类开始寻求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自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以来, 人们都意识到如果仍然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 地球很可能因此而毁灭。只有发展循环经济, 整个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开始逐渐发展循环经济, 而循环消费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西方各个国家力图走出传统消费的误区, 提倡多层次、成系统消费, 在消费过程中尽量延长消费品服务的时间, 推进现代循环消费的发展。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很缺乏, 消费模式还是传统模式, 这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也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改变传统模式刻不容缓。
4.2 新价值观的要求
循环消费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 并已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国外许多国家, 特别是一些较为发达的国家, 积极引导与要求消费者在消费时有所选择, 优先选购简约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易于环保处理的商品;减少一次性物品的生产与使用;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包装和商品应多次利用;消费结束以后, 对包装废弃物、生活垃圾进行合理分类, 以便进行合理的废物利用。而这种行为方式的出现是以价值观的改变为先导的, 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的表现出来, 这也是循环消费在行为方式上的体现。而这种价值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这种价值观的推行将会优化我们的消费环境, 全面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4.3 低碳经济的要求
低碳经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它提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生活消费方式,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与循环消费的目标基本一致。循环消费不仅包括节约能源, 还包括消费品的多层次利用, 通过充分利用从而改善消费环境和生态环境。可见, 低碳生活和循环消费虽然在内涵上不尽一致, 但无论是低碳生活还是循环消费, 其都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形成合理的消费方式, 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和谐统一。显然开展循环消费, 有助于实现低碳生活, 这对于促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4.4 协调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人民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中东西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不平衡性, 消费能力各有不同,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之间在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伴随着较为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生活用品等的更新换代也呈现出一定的加速度, 而那些在此处“无用”将被淘汰的物品, 在彼处却是有利之物。另一方面, 年轻人喜欢新潮, 数码产品、服装等的更换绝不是以“能否使用”为标准的, 这些被废弃的物品也是一个极大的可用之源。倘若能将这些物品加以合理使用, 无疑有助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
5 我国实施循环消费的现状
虽然循环消费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也不长, 认识程度不够深, 不过循环消费政策法规正在逐步完善, 各地发展循环消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河北工商部门于2008年就曾开展专项整治打击超薄塑料购物袋的生产和销售;为满足群众梯次消费、引导循环消费, 天津市大力推展周末“跳蚤”市场, 并有了一定的影响。但这只是一些典型代表, 总体上看, 我国开展循环消费还处于起步阶段, 与国外相比, 各方面的差距都非常明显。
5.1 观念滞后
循环消费是一种新型的物质消费模式, 也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因此, 它要求人们首先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 增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然而, 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04年, 显然起步较晚;国民对循环消费的认识远没有国外公众认识深刻。在现实生活中, 公众对发展循环消费的意义和对未来的利益均缺乏充分的认识, 对发展循环消费缺乏紧迫感, 对循环消费的主体意识还亟待进一步加强。
5.2 法制缺失
科学、严格的法律法规是循环消费在我国正常推广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多部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标准, 不过尽管这些法律法规、标准中涵盖了一些循环消费的思想和内容, 但总的来说, 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还没有形成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 譬如包装废弃物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规建设还很薄弱, , 从而使循环消费在我国的推广面临很大的困难。
5.3 机制障碍
循环消费是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 它在开始推行时必将遇到来自多方面的强大阻力。因此, 它需要政府、消费者、企业等各方的大力支持、协同配合, 形成一种助推的合力, 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方能变为现实, 取得成效。然而, 时至今日, 我国在循环消费方面还没有建立起比较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些机制的缺失显然对调动各方推广循环消费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亟待完善。事实上, 循环消费的健康发展必然会涉及到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 需要各职能部门协调和合作, 长效机制的建设工作也亟待加强。
5.4 监管不力
消费可以说是个人行为, 其实是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因此, 为了使人们按照循环消费的准则来进行消费活动, 符合生态和社会发展要求, 这就需要政府对社会消费活动进行合理管理, 合理引导。但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还非常薄弱, 有关循环消费战略规划还没有制定, 也缺乏推行循环消费的系统和调控措施, 造成我国目前对循环消费的监管无力, 不仅仅阻碍了循环消费本身的发展, 也为未来我国资源的充分利用埋下了隐患。
6 网络购物下循环消费的发展对策
推广循环消费, 要让循环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 就需要利用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 各方协调、相互配合, 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
6.1 加大宣传教育, 改变消费者观念
循环消费的推行要各方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这就要求要发展循环消费, 就必须要加强循环消费观念的宣传, 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使消费者在平时的消费中和旧物品的处理上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同时, 要鼓励循环消费, 鼓励自觉节约资源, 鼓励消费者对产品的多次循环使用, 并通过宣传让循环消费逐渐成为寻常百姓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并加大向网络市场推广的力度, 逐渐把网络购物引入循环消费机制中, 从而促进网络购物和循环消费的双赢。
6.2 建立完善法律法规, 规范循环消费
健全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 以经济和法律手段约束消费者的行为。为推进循环消费, 达到循环消费的目标, 必须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明确消费者废弃物处理、消费品重复利用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引导消费者自觉在日常行为践行循环消费理念, 推进循环消费, 促进循环消费的健康发展。
6.3 充分发挥宏观调控, 完善循环消费经济政策
要推行循环消费, 就必须完善循环消费政策, 通过税收、财政等相关政策的完善, 来激励和约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鼓励循环消费。同时应鼓励技术创新, 使生产出来的商品符合循环消费的要求, 增加商品再次利用的机会, 促进循环消费。此外, 政府还应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 组建社区“跳蚤市场”, 开办旧货网络市场等, 规范循环消费市场, 让循环消费在政府的引领下真正走进群众的生活。
6.4 加强安全性建设, 提高网络购物接受度
循环消费最终必将在网络上展开, 维系必须首先加强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 健全网络的安全措施, 规范网络信息发布等, 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同时逐步完善法律法规, 健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针对网上购物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实质问题应及时进行解决, 在制度和相关政策方面进行完善, 使网上购物更有法可依, 促进网上旧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6.5 完善现代物流体系, 保证网上购物顺利完成
真正在网络上推行循环消费, 就必须完善现代化物流体系, 才能凸显网络交易的高效、低廉的特征。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应创造条件, 鼓励企业间异业联盟, 增加物流实力, 为网络购物创造良好的条件, 为旧货走向网络, 实现循环消费创造机遇。我国的运输企业众多, 合理的组织和协调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从而为循环消费在网络的开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解振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求是, 2003 (13) .
[2]李正明, 马永等.科学发展观与循环消费[J].消费经济, 2004 (6) .
[3]付丽娜, 龚志民.循环消费与构建和谐社会[J].消费经济, 2006 (6) .
扩大网络 篇3
1 普及紧急避孕知识的必要性
紧急避孕是在非安全性生活之后采取的一种有效的防止意外妊娠的紧急措施, 它可以避免不安全的流产所带来的危害。在美国有调查结果显示, 在无保护性生活后仅有1%的妇女采用了紧急避孕方法, 仅有4%的妇科医生为需要的妇女常规给予紧急避孕处理。我国妇女和紧急避孕对我国妇女来说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概念, 许多人只知道计划外妊娠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而不知道在避孕失败后, 还有紧急避孕措施可以采取, 往往找到医生时木已成舟, 只能作人工流产。而一些妇产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不做紧急避孕宣传, 甚至不知如何去做。有报道显示, 在我国紧急避孕的知晓率仅为28.20%[3]。知道紧急避孕方法的妇女, 其人流率和人均人流次数较不知道的妇女低。如果未采用避孕措施的妇女了解并且能够及时得到紧急避孕服务, 则可减少约30%的人流次数;而采取避孕措施的妇女中, 如果觉察到避孕失误, 并能及时采取紧急避孕方法则人流率也将大为降低, 因此探索一种高效、安全、简便的紧急避孕措施, 同时大力宣传, 推广紧急避孕常识, 建立紧急避孕服务网络是今后广大医务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2 紧急避孕的药物及方法
2.1 高剂量雌激素雌激素的避孕效果在排卵后, 它能阻断胚泡在子宫内膜着床, 故能防止宫内妊娠, 但不能防止异位妊娠。
用法为无保护性交后72h内开始每日服乙烯雌酚25~50 mg或乙炔雌二醇5mg, 连服4~6天。该方法失败率或妊娠率为0.3%~1.6%。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乳房触痛, 少数人出现月经紊乱, 由于高剂量雌激素用于紧急避孕的不良反应明显, 故已不做为首选方案。
2.2 复方雌孕激素法又称Yuzpe法。
作用机制为抑制排卵及作用于子宫内膜, 使其发育和受精卵不同步, 干扰着床。这种方法已通过药物安全委员会审评, 目前在国外广泛应用, 被称为紧急避孕的经典方法。用法为无保护性交后72 h内口服乙炔雌二醇0.1 mg和左旋18-γ甲基炔诺酮0.5 mg, 12 h后重复1次。失败率或妊娠率仅为0.2%~2.3%。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此外, 头痛、头晕或乳房疼痛也有报道。我国目前尚无同样剂量, 可用复方18-甲基避孕片代替, 首次4片, 12 h后重复1次 (4片) 。
2.3 单用孕激素对一些使用雌孕激素复合片有禁忌证的妇女, 可改用纯孕激素应急避孕。
这类药以毓婷为代表, 毓婷每片含左旋炔诺孕酮0.75 mg, 性生活后口服一片, 12 h后再加服一片, 服药后妊娠的几率可以降低到1%~3%。患者在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度恶心及少量出血, 是一种常用的紧急避孕药物。
2.4 丹那唑丹那唑是一种合成的雄激素, 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其紧急避孕的作用机理主要为改变子宫内膜, 阻止受精卵着床, 丹那唑还有较强的溶黄体作用。方法是性交后72h内口服丹那唑400mg, 12h后重复2~3次, 其失败率为1%~2%。由于各学者的研究不一致, 故丹那唑应用于紧急避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2.5 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抗孕激素药, 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
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 与孕酮竞争受体而达到拮抗孕酮的作用, 其应用已不仅限于早期妊娠终止。终止中期妊娠及死胎引产的临床效果比较肯定。现研究证明, 米非司酮可干扰卵泡的生长、发育、成熟、排卵以及胚泡着床与子宫内膜分泌的同步化等多个过程, 甚至对输卵管内胚泡的运行也有影响, 从而具有紧急避孕的效果。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比较低, 但下次月经延迟者较多。即使如此, 米非司酮的副反应及效果亦优于其他紧急避孕方法, 且易于管理, 具有更多的优点。最新临床研究表明, 小剂量单次口服米非司酮10mg、25 mg作为紧急避孕药使用, 效果肯定。但月经延迟的问题仍存在, 势必增加妇女的忧虑, 担心避孕失败, 其最佳有效剂量尚在研究中。为筛选最佳紧急避孕药物和最佳用药方案, 目前WHO资助的对这些紧急避孕药作用机理的基础研究正在深入进行之中。
2.6 放置带铜宫内节育器 (IUD) IUD是一种简易、安全、长久的避孕措施。
它是作用于子宫内膜, 从而影响孕卵着床。同时, 铜离子也能抑制受精卵的酶活力, 从而阻碍孕卵着床。方法是在无保护性生活后5天内放置。其失败率为1%, 是现有紧急避孕中效果最好的方法, 优点是可作为长期避孕方法继续使用, 特别适合于希望长期避孕的女性。缺点是IUD必须到医院由医生放置, 放置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感, 而且在放置前应慎重地除外感染性疾病或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迹象或危险因素, 特别对未产妇女应更加慎重。
3 紧急避孕的副反应
3.1 紧急避孕使用带铜IUD的副作用紧急避孕使用带铜IUD的副
作用与常规放置IUD的副作用相同包括月经改变、不规则出血、腰酸、腹痛、白带增多等, 多数程度较轻, 不需特殊处理。
3.2 紧急避孕药物的副反应
3.2.1 恶心服用Yuzpe法的妇女发生率最高, 约为50%;LNG次之, 约为25%;米非司酮最低, 约6%-7%。一般持续不超过24h。
3.2.2 呕吐服用Yuzpe法的妇女约有20%发生呕吐;
LNG者约5%-6%;米非司酮者1%, 与食物同时服用或睡觉前服用可减少恶心和呕吐, 如果在服药后1h内呕吐, 应补服1次。
3.2.3 不规则阴道出血有些妇女服药后会有点滴阴道出血, 一般无须处理, 随着药物剂量的减少, 阴道点滴出血发生率有所下降。
3.2.4 月经改变多数妇女服药后月经按期来潮, 有一部分妇女月经提前或延迟。
用药后的月经延迟是米非司酮紧急避孕的最主要缺点, 虽然随着药物剂量的减少, 月经准时来潮率有所上升, 月经延迟的平均天数明显减少, 但是, 月经延迟的发生率仍有25%-28%。
3.2.5 其他副反应头疼、头晕、乏力及乳腺胀痛症状, 一般不超过24h, 严重者可用止痛药对症治疗。
虽然紧急避孕药物有这些副反应, 但程度均较轻。与常规避孕方法不同, 紧急避孕是在性交后使用。在月经周期的任何时间都可以使用。紧急避孕方法中除放置宫内节育器 (IUD) 可作为长期措施继续使用外, 激素类药物对妇女的保护都仅为一次性, 且不宜长期反复使用。至今, 尚未发现可以在每次性交后常规使用的事后避孕方法。服用紧急避孕激素类药物失败而妊娠者, 可尊重妇女本人意愿, 终止妊娠或继续妊娠。现有的资料提示, 即使在妊娠早期误服了紧急避孕药, 对孕妇和胎儿并无损害。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失败的妇女, 可以选择继续妊娠。
4 如何扩大紧急避孕服务网络
4.1 首先, 有研究表明, 不同年龄、婚否、生育史、文化程度、职业和经
济收入的妇女紧急避孕措施知识的知晓率存在差异, 并与其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来源途径多少、保健意识水平有关。因此就需要加强对人工流产妇女、产后妇女、从事商业服务行业妇女和年轻的女青年紧急避孕知识的宣传。采取多层次的宣传普及知识的方式, 重点是对紧急避孕种类、使用时限、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宣传;如社区宣传窗, 印发宣传单及电视媒体、网络、杂志以及报纸公益广告等大众媒体的宣传方式, 提供多渠道的来源途径, 来扩大宣传面。
4.2 其次,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直接面对广大育龄妇女的窗口单位, 应
发挥其窗口作用, 采用多方法的紧急避孕咨询指导, 定期举办专家讲座、设立电话热线咨询。如可成立专门的紧急避孕咨询门诊, 因人制宜的指导制订适合个体的紧急及长期的避孕方式, 建立个人档案。4.3另外, 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医生专门针对紧急避孕知识的培训, 进一步促进紧急避孕门诊咨询网络的建立, 相信随着紧急避孕服务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女性紧急避孕知识的普及, 安全、简便的紧急避孕药物及方法的继续探索, 女性生殖健康水平会得到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Trussell J, Stewart F, Guest F, et al.Emergency contraceptive pills:a simple proposal to reduce unintended pregnancies[J].Fam Plann Perspect, 1992, 24:269.
[2]程利南.紧急避孕的现状和发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9, 34 (6) :325.
扩大网络 篇4
一、互联网上的知识沟在扩大
如今在网上, “坐地日行八万里”已无法形容信息高速公路的快捷, 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 在这个村庄里, 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个体可以轻易地接触到相同质和量的大众媒介信息。然而, 当人们纵身跃入信息自由的浩瀚大海时, 他们之间的知识沟在缩小吗?2002年Heinz Bonfadelli在《互联网和知识沟:理论和实证调查》一文中提到, 在1997年至2000年间使用互联网所导致的知识沟在扩大而不是缩小。原因在于, 受过更多教育的人更积极地使用互联网并且他们的使用更加信息化;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看起来只是对互联网的娱乐功能特别感兴趣。相对娱乐使用而言, 对媒介的信息使用更有利于人们的知识获取。
诚然, 在面对相同量与质的信息时, 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人们所获取的知识却各不相同, 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更多地是使用网络的娱乐功能, 把网络当成玩具, 在网络玩乐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不少深度网虫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 甚至每天深更半夜爬起来在各个网站的聊天室里畅所欲言或是在游戏网站里厮杀, 他们不但没有用网络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反虚度了光阴, 对社会各方面事物难以正确认识, 遇到事情容易非理性地、简单化地甚至极端化地处理, 最终酿出了悲剧。而社会经济地位高亦即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能够较合理地使用网络, 主要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等。
那么,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是如何分配上网时间的呢?关于上网时间分配问题, 我走访了沪上10家餐饮店近50名餐饮服务员和近30名的基金经理和其助理。调查显示:餐饮服务员下班后在能上网的情况下平均有91.80%的时间用于视频聊天和网络游戏, 而浏览新闻获取信息的平均率只为7%;基金经理或其助理平均高达94.50%的时间用于了解国内外行业状况和最新新闻, 而用于网上娱乐的时间仅为0.60%。以此看来, 这必然导致了知识沟的扩大。
二、互联网上的知识沟也在缩小
互联网上的知识沟在扩大, 那么是否在某些特定知识方面, 网络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人们的知识差距。Bonfadelli从教育程度的角度来阐释了互联网的使用差异比传统媒介的使用差异所导致的知识沟更大。
在网络时代以前, 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可能有更多的社会联系, 并与他人就新信息和新知识展开讨论;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却可能找不到与他们的价值观和态度相协调的公共事务或新科技的信息。传统媒体信息负载量极其有限, 本身具有迎合维护精英阶层的特性, 只会选择性地在报纸、广播或电视上传播讯息。
而在网络时代, 微博、博客和BBS等则极大地缩小了这一因素导致的知识沟。比如, 作为网络新媒介的微博, 除了能够迅速便捷大量地传播新闻, 也是言论表达的开放平台、网络问政的绿色通道、网民交流的互动空间。在微博里, 你可以轻易地成为李开复、俞敏洪、赵薇等各个行业名人的粉丝, 他们往往掌握着在专业领域方面的第一手讯息, 关注他们甚至发表评论与他们互动变得尤为简单, 微博像是打开的一扇门, 把大家召集起来, 随时随地共享讯息。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交体系, 某微博的广告语“与其在别处仰望, 不如在这里并肩”, 恰如其分地指出了微博平等交流的实质。不得不说, 互联网很好地解决了获取信息不平等的问题, 使相当一部分具备求知欲望的人得以在信息高速路上驰骋并缩小了知识沟。
三、知识沟扩大的最关键原因
但是, 从知识总量来看, 网络以其快速、高效、便捷的媒介优势依旧进一步加剧了知识分布的不均衡。就如Bonfadelli所指出的, 即使同样提供给你电脑和网络, 但是由于文化水平的不同和使用意向的差异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知识沟的扩大, 部分缩小远远来不及弥补迅速扩大的知识沟。
蒂契纳等人曾分析了导致“知沟”产生的五大理由, 他们认为, 社会经济状况的不同是在众多的因素中最为基本的。但是, 在社会经济状况差不多的情况下, 亦即同时拥有电脑网络和时间, 是否存在知识沟呢?如果存在, 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Heinz Bonfadelli在《互联网和知识沟:理论和实证调查》一文中提到的受过更多教育的人更积极地使用互联网并且他们的使用更加信息化;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看起来只是对互联网的娱乐功能特别感兴趣。正是不同的文化教育程度, 而不是经济状况才导致人们追求知识的动机的强烈程度不同, 文化教育程度越高的人, 他们寻求知识的动机越强烈, 相反文化程度越低的人, 他们的求知动机越弱, 即使使用的是同样的媒介工具, 他们也难以真正地利用它来求知提高信息量, 有些人甚至会无知地滥用电脑网络等媒介工具进行娱乐, 虚掷光阴。可以这样说, 文化教育程度等产生的求知动机的差异, 才是导致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知识沟差距不断加大的最关键原因。
四、小结与展望
在网络时代, 信息在瞬息之间即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毋庸置疑, 能否获得信息将影响知识沟是否增大。与传统媒介相比, 网络新媒介有效地缩小了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与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之间的知识沟, 尤其体现在社会经济地位低但能够积极主动获取新知识的人群。
人类已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互联网中平等地接触信息, 但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并不是不分巨细、不加分析地照单全收, 而往往是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的。鉴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个人动机, 人们往往选择性地注意、理解和记忆, 在平等的网络平台上, 不同的人行为各异, 人们总是选择那些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信息和功能, 并加以理解和记忆甚至执行, 由于文化教育背景不同而导致的信息使用差异, 网络时代下的知识沟差距在不断地增大。传播格局中的这种不平等现象, 有可能加剧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 只有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提高人们的求知欲, 以此才能走向良性循环, 最终最大限度地缩小知识沟, 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
参考文献
[1]张国良.传播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7) :254-257
[2]Heinz Bonfadelli, “The Internet and Knowledge Gaps: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17, No.1 (2002) , P:65-84.
扩大网络 篇5
10年来, 网络技术迅速发展, 网络生活也日新月异, 这一代中学生的网络生活及其道德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存在哪些需要引导和关注的问题?这些都是家长、教师、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
为了回答各方对新生代中学生网络生活及其道德状况的关切, 笔者通过“中国青少年道德发展监测平台”, 再次集中收集安徽、北京、福建、吉林、浙江、重庆、四川等7个省市的2157份中学生的有效数据, 对中学生网络生活开展10年跟踪的深度研究。
积极变化: 重学习、 沉迷少、守规则
经统计分析, 与10年前相对照, 笔者发现中学生参与网络生活的情况呈现出一些积极的变化趋势:
( 一) 参与网络生活的整体情况
1.中学生的网络生活时间在增加、花费在减少。
首先从上网频繁程度上看, 现在的中学生每天都上网的比例是13.9%, 相比10年前的3.6%, 增长了10个百分点。
其次, 从上网时长分析, 今天的中学生每次上网少于2小时的比例相较10年前降低了13个百分点, 并且时长在2到4小时的中学生比例高于10年前10个百分点, 差异性显著。可见10年间, 中学生网络生活的用时在增长。
最后, 在网络消费支出上, 有七成中学生选择零支出, 比10年前的中学生网络零消费人数增加了一成。表明今天中学生的网络消费趋向理性, 更多学生享受花钱少的网络生活。
2.网络学习正在成为中学生网络生活的“主角”。
对比10年前只有20%的中学生选择“经常借助网络促进学习”, 10年后, 这一比例增长为45%。同时, 基本不用网络来学习的人数下降了20%左右, 差异性显著。说明网络的学习功能日渐被中学生重视, 网络学习成为网络生活的重要内容。
同时, 学生对“一边上网玩, 一边学习”的态度有所改观, 相较于10年前近一半中学生认为可取, 而今天这一人数降至30%。可见, 中学生对网络的娱乐功能与现实的学习生活界限有所明晰。
( 二) 网络游戏参与情况
1.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中学生百分比降低。
本次调查显示:有22.32%的中学生经常玩网络游戏, 55.83%的中学生很少玩。而在这些学生中,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数比例达10%左右 (玩电子游戏时间每次超过5小时, 每周玩的次数超过4次) , 而10年前是12.6%, 通过检测发现中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有显著差异, 如今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数有所减少。
2.体验刺激不再是玩网络游戏的主要原因。
10年前, 中学生玩网络游戏主要是为了消磨时间、释放压力、锻炼智力、体验刺激。而今有57.2%的中学生认为玩网络游戏只是为了消磨时间, 也有缓解压力和益智的, 但很少有为体验刺激而去的。
调查显示, 有76.91%的中学生对周围玩网络游戏的同学采取不干预的态度 (10年前为62.2%) , 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多数中学生逐渐对网络游戏持开放态度。
3.网络游戏中与人相处更守规则、懂合作。
在网络游戏中, 如果与合作者共同获得“战利品”, 79.1%的中学生愿意按游戏本身的规则去分配或者由电脑随机分配, 这比10年前多了18个百分点;10年前有11%的中学生认为要去抢“战利品”, 谁抢到归谁, 而现在只有4.9%的人愿意这样做, 在今夕对比中, 能看出中学生参与网络游戏时更守规则。
10年前, 有31%的中学生认为无需考虑网络游戏的竞争者, 做好自己即可;而今约有80%的中学生认为要合作、公平竞争, 能看出中学生在网络游戏中越来越具有团结精神与合作意识。
( 三) 网络交友情况方面
相对于10年前, 中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的情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信、微博等新交友平台受青睐。
这次调查显示, 66.5%的中学生有经常联系的网友, 40%的中学生有1—5个网友, 11.3%的学生表示有6—10个网友, 15.2%的学生有10个以上网友;而2006年的调查中, 有46.5%的中学生没有网友, 29.1%的学生有1—5个网友, 9.4%的学生有6—10个网友。
从开始结交网友的时间看, 在小学便开始网络聊天的人有1873人, 占67.8%, 764个人在初中时开始接触网络聊天, 占27.7%, 高中才开始的比例最少。目前, QQ依然是活跃在学生中的通讯软件, 而近年来新出现的微信、微博等带有通讯功能的软件, 开始抢占即时通讯市场, 受到青少年学生的青睐。
2.中学生对网友依赖程度和依赖人数有升高的倾向。
本次调查显示, 11.5%的中学生对网友有中度以上的依赖, 其中重度依赖的比例为3.1%, 而2006年调查中, 达到重度依赖的不到1%。网友对部分中学生的生活产生着明显的影响, 其中, 有32.6%的学生下网后难以忘记与网友交流的一些内容、交往时的体验, 25.1%的学生每次与网友交往实际所花的时间都比原定时间长, 21.4%的学生将与网友交往作为逃避问题和排遣消极情绪的一种方式。
我们发现, 中学生对网友的依赖, 存在着一定阶段性特征, 初中生对网友的依赖程度要高于高中生, 而且从一年级到三年级, 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年龄的成熟与学生压力的增加, 高中生对网友的依赖程度整体低于初中生, 但也呈现出随年级而不断升高的趋势。
这种变化与网络普及速度的加快有关, 但也说明网友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正在扩大。
问题: 网络游戏中不文明现象依然严重
通过调查, 笔者发现, 当前, 中学生在网络生活中依然存在着以下需要关注的问题:
1.中学生网络游戏中文明缺失、暴力倾向依旧严重。
在网络游戏中, 有42.9%的中学生会说脏话, 其中超过一半的中学生认为说脏话的原因主要是发泄情绪, 16.19%的中学生表示说脏话已成为一种习惯, 网络游戏中的不文明现象令人堪忧。
有47.5%的中学生认为周围同学有模拟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行为, 这比10年前多了将近4个百分点, 表明中学生受网络游戏中行为方式的影响一直比较大, 但没有显著的统计差异。
2.约两成中学生难以区分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
在与游戏近似的现实情景中, 中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在电子游戏中基本一样的有19.8%, 比10年前少了2个百分点, 偶尔一样的有48.2%, 比10年前多了8.1个百分点;但整体并没有显著改进, 依然有约两成的中学生不能清楚地区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3.中学生对玩网络游戏的认同度明显提高。
本次调查显示, 中学生对“花费很多时间玩网络游戏的行为”认为“很正常”的比例是22.5%, 比10年前增长了7.5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学生网络生活的状态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 绝大多数中学生能够合理地使用网路, 发挥网络的正向功能,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沉迷在网络游戏中, 而部分同学认为“很正常”。
4.网络游戏对现实影响利弊参半, 有利影响范围缩小。
与10年前的调查结果一样, 有约70%的中学生认为网络游戏对现实有影响, 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成绩和生活作息上, 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上。
总之, 相比10年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网络生活新奇光环的逐渐退却, 中学生参与网络生活的普遍与深入程度都有了提高, 而且呈现出沉迷少、守规则、重合作和通过网络扩展学习资源, 不再通过网络游戏寻求刺激等积极的变化倾向。但在当前的中学生网络生活中, 也表现出对网络游戏的认可度增高, 参与网络游戏时的文明缺失现象与模拟游戏的暴力倾向依旧严重的问题, 也还有少部分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切换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模式, 从而将游戏中的暴力行为与不文明语言带入到现实生活中来等, 都是当前中学生网络生活引导中需要密切关注与重点引导的问题。
建议: 讲究引导策略
( 一) 网络游戏引导策略
根据调查结果, 我们建议, 对中学生参与网络游戏, 可以改变以往以禁止为主的策略, 转向对参与网络游戏的时间、方式以及如何参与网络游戏的具体引导上来。
1.建议与孩子协商每周玩网络游戏的时间, 并监督其遵守约定。
根据调查, 中学生认为玩网络游戏可以缓解学习压力, 已经成为这些中学生的一种正常的休闲娱乐方式, 中学生正在游戏中实践合作、守规则等积极的行为方式, 因而, 不必完全禁止中学生参与网络游戏, 而是协助自制力尚不健全的中学生, 根据整体生活的安排, 协商制定每周玩网络游戏的时间, 并进一步帮助他们遵守自己的时间约定, 以使其在享受网络游戏乐趣的同时, 避免沉迷网络游戏。
2.提醒并监督网络游戏中的语言文明。
网络游戏中存在着普遍的语言文明较差的现象, 经常使用发泄性、侮辱性的语言, 不利于放松与缓解情绪, 反而可能增加不良情绪, 因而, 需要进行引导与纠正。与10年前的情况非常不同的是, 目前电脑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的普通电子用品, 当前孩子玩网络游戏, 很多是在家庭中进行 (住校生除外) , 因而, 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注意语言文明, 引导孩子在网络中以宽容、平和的态度对待他人, 也放松自己, 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
3.学校可以以群体辅导的方式, 引导学生区分网络游戏与现实生活情境。
模仿游戏中的暴力行为, 是目前中学生网络游戏对现实生活的主要不利影响之一, 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可以开展群体辅导, 通过深入、生动的亲身体验及现实案例的方式, 锻炼提高学生社会角色辨识能力, 严格区分网络游戏与现实生活情境, 不能把游戏情境中的行为方式带入现实生活。
( 二) 中学生网络交往引导策略
首先, 要引导学生区分网络交往的特殊性, 提高鉴别网友的能力。
网络交友环境复杂、多变, 中学生容易盲目对网友产生信任和依赖, 因此, 要加强对网络交友的引导, 让学生学会判断和识别不同的网友, 注意在网络交往中对自我的保护。特别要重视加强女生的安全意识, 不要随意将自己的个人真实信息透露给陌生的人, 更不要与陌生的网友约会见面。
其次, 可以对中学生网络交往进行时间上的约束, 避免网络沉迷。
中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自制力比较差, 容易在网络交往中花费太多时间。因此, 家长和教师对中学生的网络交往要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帮助中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网络交往与线下交往平衡进行, 避免中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扩大网络 篇6
近多年来, 农村消费市场一直委靡不振的原因在于, 农民增收缓慢、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增收基础还比较脆弱, 增收门路和渠道还不多,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收入增加了, 农民才有能力去消费。当前, 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增收难度大的原因主要在于:
1. 务工工资性收入较低而且不稳定。
据统计, 中国农民工总数已达2.1亿人, 2000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28.3%, 2005年提高到38.2%, 提高了9.9个百分点;2007年农民工月人均工资性收入1 596元, 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6%。2008年, 中国农民平均收入达到历史最高的4 761元, 其中非农收入也就是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到57%, 说明近两年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是, 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很不稳定。一方面, 农民工就业的单位多属于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这些行业受国际、国内经济影响波动较大, 工资收入自然也随其发生变化。如受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下半年东南沿海大部分中小企业停工、停产导致一半以上农民工返乡。2008年上半年外出就业劳动力月平均工资为1 240元, 而下半年的月工资水平仅为1 064元, 比上半年减少14.2%。另一方面, 工资拖欠严重, 由于农民工就业的大多是一些民营的中小企业, 由于受业主的逐利行为加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限制, 在企业经营困难, 订单减少、开工不足、资金周转难等原因的影响下, 一般会采取普遍减薪或拖欠工资等手段, 导致农民工收入无法保证。
2. 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所占比例逐年下降。
2000年, 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67.1%, 2005年下降为56.8%, 下降了10.3个百分点, 年均下降2.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中, 由于农业本身为弱质产业, 受自然风险影响较大, 加之基础设施落后, 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农作物价格不稳定。另一方面, 土地流转推广难度大, 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受到约束, 使得农产品生产无法形成专业化、产业化经营, 形不成整体经济效益, 农产品质劣价廉, 难以走进大市场, 缺乏竞争力, 出现卖难情况, 农民种粮收益不断下降。养殖业也受市场价格、原料成本及疫病威胁, 收益面临较大的风险。第二、三产业的收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方面, 多数农户缺乏资金和技术, 无能力或条件进入第二、三产业。调查显示, 在当前发展第二、三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时, 77%的农户认为缺乏资金, 47%的农户认为项目选不准, 难决断, 32%的认为技术没保障, 28%的认为缺乏经营管理人才。当前, 农村餐饮业、服务业、旅游业也不断扩展和壮大, 但还是星星点点, 形不成线和面, 对农民的收入造成一定的影响。
3. 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比例不断上升, 但不可能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增收难问题。上半年农村居民转移性现金收入大幅增加, 为人均189元, 增加45元, 增长31.4%。上半年农村居民获得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人均达到57元, 增加18元。但是在中央不断加大对农民种粮补贴的同时, 各地不同程度的仍存在占用、挪用支农资金等现象。2009年5月审计署发布的4号审计公告中, 公布了10省区市财政有关部门违规使用财政支农资金26.93亿元, 不规范管理资金45.75亿元。财政支农投入政策在一些地方未完全落实到位。中央对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加大补偿, 只是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负担,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的解决。
4. 在财产性收入中, 农民主要靠利息、租金和土地征用补偿, 一方面收入结构单一, 渠道不畅。
另一方面, 存在政策上的压制等因素的影响, 收入甚微。从2006年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构成看, 增加较多的是土地租金收入和土地补偿收入, 其中土地租金收入人均25元, 比上年增长22.6%, 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人均22元比上年增长21.7%。可以看出, 虽然农民土地财产收入增长速度较快, 但由于基数很小, 土地的财产性功能尚未显现, 土地作为农民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财产, 但由于产权主体不清晰、产权内容不明确, 导致土地市场化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在土地征用和流转过程中, 相比土地增值总额, 得到的收入和补偿都是微不足道的。利息作为传统的理财方式虽安全、可靠, 但是存款利率低, 对农民来说增收效果甚微。
5.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导致农民有钱不敢花、不能花。
农村虽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 也给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补贴, 但在边远山区好多乡镇缩编、生源减少的情况下, 出现了合并、撤校现象, 导致生源向较大、较远的乡镇集中, 为此农民为了子女上学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生活成本, 如交通费、生活费用等支出不断上升。另一方面,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虽缓解了农民看病压力。但农村仍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现象, 看病扎堆集中向城里跑, 造成城里医疗资源的紧张和乡镇医疗资源的闲置。某些地方还存在侵占农民医药补贴和变相卖药现象。农村养老问题虽在不断的改革和推进之中, 但基础养老保险的55元难解农民饥渴。在各种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 农民存在不敢消费、不能消费之举动, 使得农村消费举步不前。
在目前农村消费持续低迷不前的情况下, 应抓主要矛盾, 解决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 在家庭经营收入仍占农民收入的主导地位下, 应优先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多下工夫, 保证农民最基本收入来源的稳定和持续扩张。首先, 加快土地流转的规模, 充分发挥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种植的优点和效益, 使中国农业种植向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其次, 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组建。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产物, 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 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
第二, 在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不断持续提高、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的情况下, 继续大力支持农民工外出就业、创业, 保持农民工工资的持续性、稳定性的增长。一方面, 保持农民工就业岗位的增加, 降低城市就业准入门槛, 让农民工享有就业平等权, 必须实行市场化就业机制。在这一机制下, 农民与市民应一视同仁, 在就业领域、条件和机会面前一律平等。这是农民工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和权利, 也是实现农民市民化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 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 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首先要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岗位职业能力和经营能力, 提高就业能力。
第三, 财政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从2008—2009年, 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农民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提高了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 又实施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补贴。农村各种税费的减免、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农村新合作医疗的实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逐步建立都为农民切实减轻了负担。今后, 国家财政还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倾斜力度, 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设施, 如农田水利、基本农田建设等投入力度;二是对农民生产生活设施, 如农村安全饮水、电力沼气、交通、垃圾处理设施等不断加强;三是对农村社会事业设施, 如文化、教育、卫生等不断提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不但可以直接增加农村投资, 还可以带动农民投资, 而且通过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刺激农民扩大消费。
第四,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促进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一方面, 农村商业网点少, 布局分散且规模小, 再加上通讯设施落后, 农民消费余地不大。在农村许多地方至今仍延承过去的消费模式, 农民只能逢集赶会采集所需要的日用消费品, 消费环境脏、乱、差, 拥挤不堪, 物品、市场的排放无序、简单, 且农村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大力建设农村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 鼓励城市商业和产品下乡, 建设城乡一体化的销售网络, 创新市场流通形式, 开展农村连锁、代理、配送服务, 大力开发适应农村市场质优价廉的商品, 适应农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
第五,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提升农民消费信心。农民消费水平低下、消费结构单一、消费观念滞后的主要原因除收入增长缓慢外,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导致农民有钱不敢花、不能花, 用于预期的看病、养老、子女教育、婚丧娶嫁、住房修建等费用的储存。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 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 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是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如果真正解决了农民的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 农民就会减轻基本的生活负担和压力, 增加消费支出比例, 提高生活标准。
摘要:当前, 扩大国内需求是中国保增长、保就业的关键。扩大国内需求从长远来看, 要从扩大人口基数较大、内在需求较旺的农村居民入手。但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不健全是阻碍农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原因, 当前应主要从农民务工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解农民增收难的原因, 从多方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扩大农民消费需求, 保证国民经济的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民,消费需求,增收,扩大内需
参考文献
[1]李跃.中国农民市场消费分析[J].农村经济问题, 2009, (5) .
[2]魏杰.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与投资拉动性增长方式都不可取[Z].中国经济之变局, 2009:4.
[3]陈锡文.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N].经济日报, 200-07.
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篇7
国家发改委收入分配课题组负责人李实认为,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主要有7个方面的原因。
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造成的财产性收入差距急剧扩大,行业垄断造成行业收入差距扩大,被认为是造成城镇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两大主要原因。报告显示,金融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相比,在2003年高出49%,在2009年高出87%;金融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与制造业相比,在2003年高出64%,在2009年高出125%。垄断行业工资的过快增长,虽然反映了这些部门员工人力资本的提高,而更多地反映了这些部门垄断利润的快速增加和利润向工资的转移过程。
城市化进程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在推高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这是因为城镇经济规模扩大会提高资本收益,也会大幅度增加对高技术和高学历员工的需求,从而带动这些人群的工资水平快速上升;城镇经济中新兴行业的高速发展,对特殊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也会提升他们的工资水平。由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指出,企业高管与农民工工资收入差距最大达4553倍,企业内部近5年来高管工资增幅明显超过普通职工工资增幅。国有和私营部门员工的收入也差距巨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4556元,仅相当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的近58%。
社会保障制度的分割造成不同人群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这方面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不同花样的退休金制度带来了老年人退休收入的巨大差异。在城镇中退休保障制度可谓是“百花齐放,花香不一”,公务员退休保障制度是最“香”的一种,其次是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保障,还有是企业单位退休制度,最差的是无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障制度。李实领导的课题组则更多关注城乡收入差距,他们估算,在考虑公共医疗、养老、教育补贴等社会福利项目后,2002年城乡居民的人均“暗收入”大约为4200元,而农村居民为250元。如果将这部分收入计入城乡居民的平均收入中,那么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率会上升到4.35∶1。
研究还显示,最近3~4年全国收入分配差距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是灰色收入、腐败收入等因素给总体收入差距变化带来不确定性。由于受到统计数据的限制,我们还很难对腐败收入的规模及其导致的收入差距做出准确的估计,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可以对腐败规模和程度有一个大致的估计。过去几年中对贪腐官员的“捕获量”有增无减,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腐败的范围在扩大;被“捕获”贪官的人均腐败收入额也在直线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腐败的程度在增加。
还应该看到,在过去十年中,收入分配不公恶化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无序和再分配手段的缺失。比如,个人所得税没有有效调节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虽然高收入人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要高于低收入人群,但是个人所得税占其收入的比例并不是很高,许多高收入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避税。又如,城乡的低保政策对于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相当有限。相关研究表明,根据2007年数据推算,中国城市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在获得低保金后下降了不足1%,可见低保政策对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作用非常有限。还有,农村中一亿多贫困人口(新扶贫标准下)的大部分并没有获得有效的救助,他们中能够转移性收入的比例不高,而且获得的数额相当有限。
另外,较高的通货膨胀,特别是食品价格拉动的物价上涨,往往对穷人和低收入居民更加不利,他们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幅度超过高收入居民,因为穷人和低收入群体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更高,从而具有更高的恩格尔系数。
不难看出,我国收入分配状况的未来变化趋势并不令人乐观。对于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稳定来说,过大的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都是不利的因素。在过去,中国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同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主要有赖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低失业水平。然而,如果经济增长出现下滑或出现长期衰退,过大的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就会凸显出来。这样的局面并非杞人忧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然而,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并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相反,很多人仍感到自己很贫困,自己是穷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剥夺”。社会上曾一度流传的“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就说明了民众的这种心态。
应该承认,收入差距的存在并不一定引起人们的不满,相反,如果收入差距来自于被人们认可的原因,如劳动贡献、知识能力、个人天赋、个人机遇等,它不仅不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反而会成为提高效率的激励因素。民众的相对剥夺感很大程度上是对不正当致富的不满。现在许多民众一提起致富,就想到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等非正常手段。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曾在北京和石家庄两地完成一项调查,问:“您认为在目前社会上的一些富人中,有多少人是通过正当手段致富的?”结果,回答“很多”的仅占5.3%,回答“较多”的14.5%,回答“不太多”的占48.5%,回答“几乎没有”的占11.7%。由此可见,正是不正当手段致富才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并使他们在心理上将现实中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放大。此外,一些暴富者有着强烈的暴富心理和暴富之后的露富心态,由此在社会上引发一股奢侈糜费之风,使得一些人即使“碗里有了肉”,但在富豪们的映照下,他们的自我感觉也不会太好。这些人尚且不能满足,更何况那些处于温饱或贫困状态的人们,他们的被“剥夺”感必然被强化。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民众的心理失衡程度也会随之加剧。如果没有适当的方法予以疏导,就会危及社会稳定。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认为:“拉大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在一段时期内仍将持续存在,收入差距将在较高水平持续一段时期,然后才走向下降。这个时期的长短,取决于未来的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