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教学心得

2024-12-17

中职德育教学心得(通用12篇)

中职德育教学心得 篇1

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培养学生不仅应注重其专业的技能,更要注重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英语作为中职学校学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不仅应包括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认为素质及德育的培养。同时这也离不开班主任的有效管理。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作为整个班级的核心,无论是对于班级良好环境的营造还是对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都起到重要作用。中职学校的班主任由于其所教授的学生通常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都不高,基于此,如何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发挥出来,保证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不仅要求其具有专业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样,一个有责任心、凝聚力强的中职班主任更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基本组成,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习教育质量的高低。中职学校作为学生在学习与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班主任工作管理的妥善与否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时,由于中职学校专业划分广泛,存在学校教育与社会接触广泛的特点,也同时决定了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的难度。如何对中职学生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是班主任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人文素质、养成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其中时社会发展的需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将人文教育与课程(包括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对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显著的人文特性,英语的学习不仅是学习其语言自身,更是对一种文化的学习,同时也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由此,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强调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紧密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学校作为学生人文教育的大课堂,班主任应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班级的组织管理工作,学校在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方面其实本质上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好行为,为其遵纪守法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针对于此,班主任应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班级组织工作,促进学校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另外,学校开展的一些法制宣传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等活动也都是意在引导学生与社会接轨,是学生步入社会必须要经历的环节,要求班主任应努力与学校配合,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其次,班主任作为养成教育的实施者,应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学校教育的成功在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学习”的人,而教师教学的成功则是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爱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中职生由于进校时起点较低,对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学习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班主任针对于此应联合各个科任老师对学生逐渐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是对于英语课程还是其他课程来说,都要养成自觉看书、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其学习的自觉性。

三、德育、专业技能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应注意到,无论是哪一门专业课程,毕竟不是专门的德育课,并不祈求能够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教育,而应该是有所侧重。

首先,要求教师应做到言传身教,在日常教学中注意用专业的知识、真诚的态度来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把握好德育的渗透,不可倾斜过度,应知道英语课程的重点在于英语本身而不是德育,既能够实现德育的渗透,又能够尊重英语的主体地位。

其次,德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在各个学科中落实德育渗透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渠道,班级作为实施德育的主要场所,班主任在教导学生时,应坚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魅力人格逐渐感染学生,实现言传身教,激励学生积极行动。

最后,班主任应充分结合中职学生现阶段的特点,包括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但是基础知识薄弱、精力不集中等等,从他们的兴趣点着手,通过组织各种课堂活动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使学生自主渗透德育教育。

四、结束语

总之,在中职教学中,班主任应落实好对班级的管理,强调根据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对中职学生的培养,注重在各个学科尤其是英语教学中将人文素质、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培养专业技能强且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贯穿认为素质教学与德育教学,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进行探讨,以期适应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人文组织,德育

中职德育教学心得 篇2

中职生德育课心得体会【一】

于我而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仿佛永远都只是书面用语,永远只在我的作文中出现。一边写着“学会向父母感恩”之类的话题作文,一边对父母颐指气使、大声吆喝。若不是这次的“五个一”德育实践活动,或许我仍然这般任性。

“五个一”中有一点是为父母做一顿饭。当然,它的含义不仅仅只有这一顿饭。应付任务的做法自是只做这一顿饭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学校的用心是在于让我们从这一顿饭中体会到父母天天为我们作出可口饭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愿,第二次觉得麻烦,第三次更是觉得厌烦透顶。而父母,却天天,从我们出生到现在的十六个年头里,不停地做着这一件事。诚然,他们自己也要吃饭,可是,当你有目的地为了另一个而去做时,会格外的用心。即使饭菜不比餐馆、饭店的可口,可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爱意是独一无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独特的味道。比如说,我永远吃不惯我表姐家的饭菜,太过清淡,只因为我表姐不爱吃重口味的。

在这次实践活动的这一项目中,我所做的,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几顿饭而已。这一点点的小事,却仍不让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饭,无从下手,除了炒蛋什么都不会。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还要时刻担心我是否又被滚烫的油滴溅到、在我操作失误时来挽救整锅菜。第一次做饭的结果并不乐观,但是看着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还是很有满足感的。我的父母并不会像许多中小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老套情节“父母一个劲夸做得好吃而实际上却难吃的紧”这样夸我,而是很不给面子的指出“难吃”,并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后,饭后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给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归来的父亲在水池边洗着我和母亲都不愿去洗的碗的背影时,心里有点刺痛。他胖了,也老了,这些家务不久将不再适合他这样的年纪去做了。我不能总以学习为借口来逃避家务,这是家庭成员的一种责任。

向父母感恩,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项德育功课,明显当时我搪塞过去了。现在才开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应该如何去报答。当我作业做完不去复习功课而是打开电脑游戏时的负罪感,正是我开始懂事的标识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学习便是对父母多年为我付出的爱的亵渎。

也许这些话在有些人眼里很假,但我认为,只有有着这样感受的人才能体会到里面的真诚。

中职生德育课心得体会【二】

最近几年,我们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的结合。让学生定期在村里规定的德育基地(老年活动场所)体验情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品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的美德。我们带领学生向村里的五保户、老复员军人敬献礼物,与老人共贺节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体会到了老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很多同学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钱,买来礼物送给这些爷爷奶奶。孩子们说我们自己少吃点、少玩点,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是我们最大的快乐。爷爷奶奶开心,我们就开心,爷爷奶奶幸福,我们就幸福。老人节那天六年级的刘杰同学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我和同学们与村里的五保户、老军人共贺节日。

当我想爷爷奶奶们献上礼物时,他们笑了,笑得那样开心。望着他们那菊花般的脸,我不知说什么好,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泪,因为老人们幸福了,我也幸福了。”从孩子们的话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对学生们进行尊老、爱老教育是多么重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传统美德需要他们发扬光大。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尤为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们还让学生参加劳动,为老人种一棵菜、浇一瓢水、烧一次火、端一次洗脚水,让学生感受到敬老的快乐。

如何提高中职德育教学质量 篇3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学;兴趣;教学方法;心理因素

当前,社会提倡素质教育,面对中专生我们应如何来上德育课,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中职学生作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的一个失败者群体,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应试教育下的弱势群体。正是因为其弱势,对其进行德育的教学方式方法才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如何提高中职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认识、欣赏与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趣味性是轻松学习公共基础课的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点燃他们参与学习的欲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对自己没信心,学习没兴趣,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德育课有抵触情绪。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精心准备导入语,把学生的兴趣引到课堂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一开始,一段精彩的导入语能紧紧扣住学生心弦,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新课的导入方法很多,可以借助教材内容讲讲学生身边的相关故事,比如:药家鑫事件可以用来讲解公民需要有法律规范意识等。有时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愉快学习法

虽然快乐的课堂不见得就是成功的课堂,但是不快乐的课堂一定不是成功的课堂!

要让学生愉快学习,首先要创造愉快、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收获学习成功的快乐。其次,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启发式教学,适当运用一些当前流行的术语,多讲学生喜闻乐见的事,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方法的变化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职业教育与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我们所面临的学生群体也是不一样的,因而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1.大力精简教学内容

学习犹如吃饭,应吃得少而精。内容精减,更易于教学内容的控制。

2.改变一般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来满足教学需要。

(1)启发式引导法

这种方法是指在讲解知识点时,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比如:在第一册的德育教材“职业伴随人生”这一课中,在讲解职业的概念时给学生提出问题,设

问:“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职业?”学生会说警察、教师、医生,接着提出问题:“如今的新职业有哪些?你能举出例子吗?”继而提出职业的概念。通过这个问题的引入,学生的记忆会更深刻。

(2)讨论式教学法

是指在讲授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教师加以引导。当教师提出问题时,每位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教师可以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合,并反馈给学生。这种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在讲解“货币的演变形式”时,先提出问题:货币的历史演变形式有哪些?各自的特点以及缺点是什么?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说出它们各自的优点及缺点,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这样会使平时在全班同学面前不敢发言的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内向的学生也逐渐增强了自信,敢于展示自我,在其小组成员的赞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案例教学法

这是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所谓案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案例分析、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三、激活学生的心理情绪,营造情感教学模式

情感因素是影响中职学生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认知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积极的心理要素,调动、控制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感因素,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优化德育教学,有效推动学生的学习过程。

1.灵活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主动心理情绪

在公共基础课中,教学的模式一直都是老师满堂灌,使得学生在上理论课时觉得学习内容枯燥、无味,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因此,我们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德育课的魅力,激活学生的主动心理情绪,使得德育课堂动起来。例如,在“讲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容时,可以借助角色扮演情境法,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并且制作图片展示给大家,真实地、直观地表现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内容。有趣的教学情境增强了学习内容的新鲜感,给了学生丰富的感官刺激,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用成功和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的情感体验

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正值青春年少的中职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认真收集和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学生个性的教育目标,让学生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体验成功的愉悦。注重对学习后进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让激励性评价成为活跃德育教学课堂和构建学生积极心理的催化剂。

总之,在中职德育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要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互相鼓励,让学生相信自己、相信老师,让学生感觉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们好,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获取;另一方面,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备课量增大,需要把知识更灵活地传输给学生,需要教学方法多样化,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夏志芳.中职职业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05.

试论中职德育教学策略 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策略

德育教学是中职学校重要的教学工作内容, 关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但就实际情况来看, 很多中职学校并没有给予德育教学足够的重视, 以至于德育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机制、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较为落后, 无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 有必要对中职德育教学问题展开研究, 以便更好地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一、中职德育教学问题分析

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从而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但就目前来看, 中职德育教学显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 一些中职学校的教师一味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 没有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道德行为的管理, 也没能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变化, 继而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其次, 中职德育教学采用的教材内容缺乏可读性, 形式过于呆板,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者, 中职德育教学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 采取的方法脱离实际, 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在教学评价方面, 中职德育教学仍然注重知识的考查, 无法起到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作用。

二、解决中职德育教学问题的策略

(一) 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在德育教学方面, 中职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学, 以便突显职业学校的教学特色。所以, 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宣传教育, 督促教师围绕爱国、敬业、求实和创新的理念开展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以便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了达成这一目的, 学校首先要确保教师能够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从而确保教师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性, 继而使素质教育得以实施。所以, 中职德育教学的改革, 需要教师及时完成教学观念的转变, 并担负起开展德育的责任。而这样一来, 才能使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继而使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

(二) 优化现有教学资源

为了确保德育教学的效果, 中职学校应该优化现有的教学资源, 以便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一方面, 应该选择更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 以便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 教师可以从专业角度完成教学内容的重新排列, 并根据国内外情况完成教材内容的开发, 继而使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增强。另一方面, 学校还需要完成德育教学的实践性资源的挖掘, 以便帮助学生在学习德育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社会, 继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为了达成这一目的, 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时事新闻和热点问题资料, 以建立相应的教学资源库。

(三) 丰富德育教学方法

在讲授德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首先,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适合的教学环境, 并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 继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 教师可以引用经典案例展开教学, 并引导学生完成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 继而引导学生完成对教学内容的自主学习和分析。而这样一来, 学生则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并牢记做事做人的道理。此外, 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 然后让学生完成教学内容的自主探究, 继而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同时, 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职业态度得到培养。

(四) 创新德育教学评价

在教学评价方面, 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德育教学评价的创新设计, 以便全面考查德育教学的效果。除了每学期期末进行学生的德育知识的考核, 学校还应该从日常出勤、课堂纪律、生活纪律和身边人的评价等方方面面考查学生的道德素养, 并将这些内容加入德育教学评价体系中, 继而完成全面的评价指标的构建。而根据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开展德育教学评价活动, 才能够完成对学生的知识和行为的考查, 继而引导学生朝着预期的方向前进, 并达成中职德育教学的目标。

三、结论

总而言之, 为了使现有的中职德育教学问题得到改善, 中职德育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 中职学校应该优化现有的教学资源, 并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完成德育教学评价的创新, 以便取得更好的德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中职德育课教学反思 篇5

一、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是否注意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主体性摆在首位,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例如,在讲授“以礼做客”这个教学内容时,选用了书中的案例:职校学生章飞去同学石翔家中做客的例子。首先让学生阅读材料,然后引导学生找出错误之处,并告诉学生正确的做法。为了强化学习效果,课堂上分别让两组学生演示。先让第一组学生扮演不文明的做法:章飞重重的在门上捶了几下,主人打开门以后,他径直穿着脏鞋子走进铺着地毯的客厅,玩游戏到深夜才告辞回家。接着请第二组同学演示正确的做法:章飞轻轻地叩门,主人打开门之后,他有礼貌地向阿姨问好,主动的换上拖鞋,与同学石翔玩了一个小时左右,便主动告辞回家了。

在案例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找出案例中的错误之处,然后再让学生模拟表演的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成为“学堂”,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收获

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的知识点,但是学生却经常出错,这时教师不应单纯地埋怨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而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出现了问题。

例如,学习“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这个教学内容时,按照教材上的顺序进行了讲解。先讲供求关系是引起商品价格波动最主要的因素,列举手机、电脑等新事物刚刚产生时,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价格不菲;目前,生产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技术发展很快,供过于求,价格越来越便宜。移动公司在搞促销活动时,还有预交话费赠手机的优惠,出现了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学习了“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这个教学知识点的基础上,再学习“商品价值决定价格”这个教学重点。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课后出了一道练习题: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是什么?大多数学生回答是“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此时意识到,学生将“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和“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两个问题混淆了。于是立即重新对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并在黑板上明确板书: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举了新的例子:正版书凝结着作者辛勤的汗水,还有校正、排版等工人参与劳动;盗版书则省略了许多环节,并且纸张质量差、错别字较多。因为正版书凝结着作者大量的辛勤劳动、且价值高,所以正版书的价格要高于盗版书。

学生对知识点“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和“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两个问题的混淆,引起我的反思。在其他班级学习这个教学内容时,我重新调整了教学顺序,先讲解“商品价值决定价格”这个教学重点,学生明白并且掌握之后,再学习“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这两个知识点。

三、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是否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好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乐于学习。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教学中个别教师使用的课件仅仅是大量的文字,且字体设置太小,字的颜色过浅等;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时,让学生拉上窗帘、关了灯,教室里光线黑暗,学生不能正常笔记;有的教师使用课件时,点击的速度较快,学生用于记忆和思考的时间较少。

教学中盲目的使用课件,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走入形式主义的误区。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对学生评教进行反思——教师是否肯定与赞扬了学生

每学期末都要进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一些对学生要求严格,但是不善于与学生沟通的教师,学生评教成绩比较低;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教师评教成绩比较高。在教学中就遭遇到这种情况,自我感觉教学认真,讲解生动,但是在班级管理中由于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批评较多,个别学生发泄不满,因此在学生评教中成绩较低。

面对这种评教情况,不断反思自己的管理和教学方式,把学生的反馈意见作为一面镜子。此后的管理和教学中,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前提下,更加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吸纳学生的有益建议,不断培养自己对学生进行正面鼓励的习惯。

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创设情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自己、体验成功的机会。同时,注意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例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在课堂上遵守纪律、独到见解的回答、丰富的课外知识、成绩的进步、课下见到老师有礼貌的问候等,都会给予及时而诚恳的表扬。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师生之间关系更融洽了。

关于中职德育教学的思考 篇6

【关键词】中职 德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15-01

中职德育课在学校里一直被学生当作“副课”,一直认为德育是很不重要的一门课程,这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内容流于形式,没有办法很好的教育学生。

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简单阐述一下我个人对德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德育教师要弄清中职生的现状,明确德育教育起点

事实表明,来中职学校上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因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没希望升入高中的。这些学生在初中学习期间以自我为中心,时常旷课、逃学、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他们身上有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学生的文化课基础也比较差,自暴自弃、意志消沉、情感冷淡,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够。但是,这些学生并不是不聪明,从他们对电子游戏能玩得很好,有许多体育爱好,有很好的社会交际能力看,他们的智力并不低下。以上这些特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现,作为一名德育教师我们必须要清楚学生现状,要因材施教。中职教育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而我们面对的这些学生散漫、自卑、自尊心强,不爱学习,前途也很迷茫。因此,中职德育课应结合实际,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德育教师要关爱学生,相信学生并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作为一名德育课任教教师,我认为基于中职生现状,寓“爱”于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是不断提高中职生德育教育的法宝。“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心是教育的润滑剂。在关心型师生关系中,尊重与热爱学生能使中职生认识到自身价值,产生愉快乐观、自信等肯定的情绪体验,并由此迸发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故此,德育课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主动与学生搞好关系。在学生学习的时候,老师总是耐心指导,如父母或是兄弟姐妹般关心他们,让学生时时处处都感觉到老师无私的爱。深入了解学生、理解并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潜在才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和思想问题,并平等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以真诚的爱之行动来帮助学生,教育学生。“亲其道,信其师”。只要学生能够接纳尊重老师,也就会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虽说提倡素质教育,但事实上我们都是以考试之“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智商之高低,教师之优秀。于是我们认为分数高,上高中,上大学的就是优秀生、成功者;分数低,读职中或者不上学,那就是失败者。当前的中职生们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要逐步帮助学生找回成功的自信和成才的愿望这一德育教育思想。引导学生认识到成才是多层次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和愿意去做的事情,逐步利用表扬的手段去引导学生从普通的行为中获得自信,从优秀的行为中获得荣誉感,从对困难的克服和劳动创造中真正获得成就感和价值。例如,开展体育活动、晚会、技能竞赛活动等,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力量和长处,从而感受成功。相信通过一定的教育训练和培养,他们同样可以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三、德育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

1.课堂导入讲究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德育课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增强德育课教学效果。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一堂好课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讲讲得好,能先声夺人,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中职学生对未知的事物有好奇心,我们可以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我个人用讨论社会热点、讲故事、欣赏漫画等方式创设情境进行课堂导入比较受学生欢迎。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多样的,但不论采用哪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起来,这样才能如同给学生兴奋剂,为整个课堂的教学做好铺垫。

2.德育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合作探讨学习。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素质。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德育课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课一下,书一合,学生全忘掉的弊端。教师应将所学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或现有的生活现状联系起来,恰当地使用网络、音像、投影、图片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通过启发式、小组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提示、例证或给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们通过小组或集体探讨,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并得出结论,然后将结论记录下来,或者进行下一步的实验以验明结论的正确性。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将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取得一定的提高。从而达到明辨是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中职生的探究能力、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当然了,有些学习内容还是得由教师直接传授,学生接受,但是如果能把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能够灵活的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3.挖掘德育资源,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中职学校的德育活动比较丰富,德育课也要深入其中,形成一个浓厚的德育氛围。德育课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技巧,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挖掘身边的德育资源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把学生所学专业的、企业的德育资源请进课堂,让学生熟知自己扮演的“学生”、“子女”、“员工”、“公民”角色的道德要求,同时要让学生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在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家庭、社区服务、企业实习中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行道德实践和体验,检验和反思所学的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获得偏差行为的矫正从而进行强化,让德育最终走向生活化。

4.德育教师要设计多样的考试评价方式。

依目前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我们在评价方式上也应贴近学生个体,贴近时代,注意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有开卷题,有闭卷题和其他的评价方式。开卷和闭卷题,题目设计上应尽量突破答案的单一性,力求在答案要求和设计上增加多样性和灵活性,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独立思考。其他的评价方式可以是写小论文、调查报告、制作课件、编手抄报等,也可以結合学生在校、在家的平时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

中职德育课程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篇7

一、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进行分层教学

在中职教育中, 教学目标的确立, 可以根据学生能力所在的最近发展区, 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 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达到目标, 而教学目标的多层次是中职德育分层教学的基础。在中职德育分层教学中, 应该依据不同的条件对教学目标的范围予以确立, 最终通过德育教学课程的开展,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提高。我国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 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所以, 为了实现德育分层教学效果, 则必须将德育目标和中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有效结合起来。通常情况下, 在中职教育中, 专业教学目标是根据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等内容来确立的, 而中职德育目标则是由相应的教学大纲来确立, 具体而言, 在中职德育教学中, 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 在计算机专业和旅游专业学生德育教学中, 首先都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而根据计算机专业人才目前的就业发展方向, 在德育中重点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观, 让学生明白, 在信息时代中, 绝不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随便窥探别人隐私或者损害他人利益, 而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 德育方面则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服务观, 让学生明白, 在将来走向旅游行业时, 要学会给予客户更多的尊重, 从而表现出德育教学的差异化和层次化。

二、以课程为依据进行德育分层教学

在中职德育教学中不同的教学课程往往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所以可以将课程为依据进行德育分层教学, 具体而言在中职德育教学中所选择的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 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行业发展情况进行职业规划,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但是,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 其对自身个人情况以及社会经济行业发展情况认识不够深入, 为此, 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 通过各类事实和数据让学生对现代社会经济行业发展状况以及人才需求状况有一个深入了解, 然后教师要对学生自身做出客观的评价, 然后指导其进行职业规划, 这些都是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和职业理想的重要基础, 也是中职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 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从而在中职学习阶段就开始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而且, 在培养自身道德的同时, 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识, 从而不断完备个人素质。通过相关内容的教学, 可以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更快的得到社会的认可, 进而更好的度过自己的职业生涯。通过《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 加强学生对政治、经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从而进一步提供学生的认知能力, 这也是完善其个人品质的重要环节。通过《哲学与人生》教学, 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生, 进而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生中所存在的各类事物, 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 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使其认识到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在参加工作后, 肯定会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情, 但是, 不能因为遇到了挫折就放弃了自己的职业梦想, 自己应该做的就是克服困难, 不断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通过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 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使其能够在步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以教学方法为导向进行德育分层教学

在中职德育分层教学过程中, 首先可以采取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教师自身往往是德育教育的最好体现者, 因此, 在整个教育活动中, 教师通过一言一行所表现出的个人品德往往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则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如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得很随意, 无视课堂教学纪律, 如果经常迟到早退, 这必然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 作为中职教师, 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 注意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 通过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在不知不觉中规范学生的自身行为。其次可以采取榜样激励的方式进行德育教学。在中职教育中, 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传播一些先进典型实例信息, 教师通过多方搜集和整理, 将那些在就业过程中得到理想工作的学生的相关事例进行报道, 也可以对企业家个人职业发展与成长情况向学生讲述, 从而为学生产生较大的鼓舞, 使其更好的完善自己。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那些因自身思想道德素质较高而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名人轶事, 通过这种方式促动学生大的内心世界, 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 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小结

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经验, 就中职德育课程分层教学的相关内容展开了探讨, 具体的分析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分别是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进行分层教学、以课程为依据进行德育分层教学、以教学方法为导向进行德育分层教学等。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 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 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刘淑艳, 赵仕英.论情感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J].大连干部学刊, 2011, (04) .

全纳教育理念与中职德育教学 篇8

一、全纳教育的五个特点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全纳教育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平等性。它要求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二是参与性。它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和学校生活中的主体, 主张要全力促进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三是相同性。它的教育原则是向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教育, 接受普通课程, 在学生遇到困难、问题或挫折时给予及时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在学生取得成绩与进步时给予肯定、赞赏和鼓励。四是特殊性。它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兴趣和学习需求, 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不同专业和不同环境, 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 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五是合作性。它的立足点是集体, 解决的方法是合作。这意味着要能与不同个性、不同兴趣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合作, 也意味着对自己、对他人和对集体的工作要有一种责任感。

二、全纳教育的五个视角意义

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 中职德育教学践行全纳教育理念既是十分必要的, 又是非常适时的。

1. 从教育的本质视角看, 践行全纳教育是必然

中职教育是面向人人、服务社会的平民化教育。因此, 践行全纳教育理念是包括德育教学在内的中职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德育教学的“应有之义”。它应该容纳所有的学生和学生的所有, 接纳包括残疾学生在内的每一位学生。

2. 从教育的主体视角看, 践行全纳教育是使然

中职生大都是在以应试教育、升学教育为主的教育环境里的“失败者”, 他们常常得不到大家的喜欢和关爱, 又易被其他人所冷落或歧视, 成为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不和谐音符, 这种不和谐的现象呼唤我们要全面践行全纳教育理念。

3. 从教育目标职业视角看, 践行全纳教育是应然

中职教育直接为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技术、技能、道德等素质。这是对未来职业岗位的一种应然憧憬、设想和要求。因此, 应当全员育人, 全面负责, 全线服务, 做到一个不少, 一项不缺。

4. 从课程视角看, 践行全纳教育是自然

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与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是一致的, 均应当适应学生的需要, 提供学习各种课程的机会,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以适合不同基础、能力和兴趣的学生。

5. 从教师视角看, 践行全纳教育是超然

作为德育课的教授者、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应该平等、民主、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实现没有歧视、没有排斥、没有轻视的教育, 而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 这种教育品格应优于常人, 这也是教师修养的超然境界, 只有这样才会取得真正的教学实效。

三、在中职德育教学中践行全纳教育的五个方面的实践框架

根据全纳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五个视角意义, 笔者以为, 在中职德育教学中践行全纳教育理念应有五个方面的实践框架。

1. 以和谐课堂为依托, 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发展

在观念方面, 作为主导的德育教师应当有全员接纳的理念, 因为接纳是教育的前提, 也是和谐课堂的开始。不管学生的表现是好还是坏, 不管学生是差还是好, 都应该积极地接纳、理解和宽容。

在基点方面, 教师应当把“为了课堂”、“在课堂中”、“基于课堂”作为着眼点, 学习新知识, 实践新理念, 研究新问题, 从传统的完成教学任务向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转变, 从教材的忠实实施者向教材的创新实施者转变, 从以讲授为主向以师生互动为主转变。

在情景方面, 教师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据, 结合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活动, 为学生提供三种情景体验:参观生产实训基地、企业生产线和区域工业展馆, 了解企业的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感受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情况。

在民主方面, 教师应多一份理解和尊重, 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通过对话、辅导、交谈等沟通方式, 尽可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让学生敢于说真话。

在赏识方面,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力, 放手让学生去探索, 将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错误当做重要的教学资源, 指导学生进行冷静分析, 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在答问、作业、讨论等过程中的良好表现, 及时作出认可、肯定和评价。

2. 以教材改革为重点, 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提高

鉴于中职生底子薄、能力低、问题多的实际, 我们应对现有中职德育课教材进行有利于每一位学生提高的整、改、补、扩, 注重最精华、最实用和最实际的内容。整, 即对教材中抽象、烦琐、暂不需要的知识和学生不易理解的部分进行相应的整合。改, 即围绕具体工作任务作内容上的改进, 增加企业生产过程必需的德育内容;围绕具体工作过程作时序上的改进, 调整单元、章节和框题的学习顺序, 以适应与企业生产对接的需要;对教材中的艰涩部分作通俗化的修改, 注重用案例故事说明、诠释和证明教材的难点或热点问题。补, 即直接补充一些与时俱进的新内容, 包括新理念、新方法、新概念、新信息和新技术等, 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扩, 即根据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 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扩张,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为学生就业发展做好准备。

3. 以师生互动为基础, 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锻炼

师生互动是践行全纳教育理念的基础, 应根据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运用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 引导学生积极广泛参与, 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真正的锻炼。第一, 双向互动。比如, 由学生或教师从前一节课的内容中, 任选几个关键词写于黑板, 然后分别请一些同学把这些关键词连起来说一句或一段话, 之后教师进行有理、有情和有节的点评。第二, 热点互动。即运用所学的知识、观点对新近的、区域的、有趣的社会热点问题或现象进行力所能及的思考、说明和分析,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 情景互动。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景材料导入, 通过通俗的、分层的、合情理的设问, 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分析和总结, 达到对知识的建构。第四, 讨论互动。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材中的案例故事:她为什么能够把自己的园艺公司经营成功?在寻找缘由中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第五, 生生互动。以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哪些新职业为题, 让全班学生各舒己见, 然后由学生们推选一名同学将大家所提的新职业写于黑板,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以改革评价为机制, 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

让德育教学没有歧视、排斥和分类,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评价机制的改革, 以适当的标准来满足学生广泛的需求。在这方面有以下一些元素可以考虑:在原则上, 评价语言应是学生喜欢的语言, 评价内容必须是学生能够接受且富有意义的, 评价情景应该不把学生置于不利地位;在方法上, 可以是实地检查、提交材料的评价, 也可以是反映过程、体现结果的评价;在体系上, 可以是终结性评价, 也可以是形成性评价;在结构上, 可以是笔试、口试、操作, 也可以是制作、作品、设计和参赛项目, 等等。随着前述评价机制的逐步落实, 将调动每一个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无论何种程度的学生, 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有所获益, 有所进步, 从根本上消除歧视差生的现象。

5. 以机动灵活为策略, 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愉悦

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或违规现象, 教师既要坚持依规处罚的原则, 又要采取机动灵活的策略,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学中愉悦起来。

(1) 美丽惩罚的策略。它包括四个方面:其一, 罚之有据。即要依班规、校规和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处理, 不滥罚、不乱罚。其二, 罚之育人。通过恰当的处罚方法, 让学生在思想上接受教育, 在学习上获得提高, 在能力上得到锻炼。其三, 罚之有商。即可以与学生商量处罚的方法, 即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种与学习相关的罚法, 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 让其心甘情愿地接受处罚。其四, 罚之有情。即不为罚而罚, 而应从关心、爱护和维护学生的角度出发, 既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又让学生心情舒畅。 (2) 允许犯错的策略。允许学生在互动中出错, 因为不允许出错的课堂是不正常的课堂。错是为了不错, 错是为了发展。 (3) 减少约束的策略。在课堂上要减少对学生一些统一的思维约束、行为约束、讨论约束、规则约束等。 (4) 沟通理解的策略。跟学生说心理话, 与学生讨论最喜欢的话题, 让学生做最擅长的事情, 为学生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与学生交学习上的朋友等, 这些沟通形式都能为全纳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慧生.课堂创新始于教师[N].中国教育报, 2010-1-8 (第6版) .

[2]林森.怎样才是教育家办学[N].中国教育报, 2010-5-11 (周刊) .

浅探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 篇9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回归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并走向复杂多变的德育课程, 必然要求用生活事件来活化道德知识、道德符号、道德规范, 并使它们在生活事件中被有机组织起来, 共同构建鲜活的道德场景。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是以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例等为媒介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再开发, 将抽象的道德原理具体化、形象化。

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 首先, 精选素材。面对众多情境素材, 教师在选取时既要考虑与教材的联系, 还要考虑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生活背景, 多选择符合中职生年龄及认知水平、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生活实例。中职生毕业后即进入职场, 故可多选取有关职场生活的素材。其次, 情境数量适当。为保证实效性, 针对一个知识点创设的情境在精不在多, 应该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 对之深入挖掘, 切忌形成事例的无效堆砌。

二、设置生活化的问题

中职生对于“非专业”课程往往心不在焉, 加之德育课程中有不少抽象的概念, 使得教师提出的问题因过于“复杂”得不到学生的回应而失去意义。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后, 可借此将课堂问题生活化, 引导学生运用德育知识寻求答案。当然, 答案并不是最终目的, 关键是通过问题调动和发散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思考中感悟生活、内化德育理论。

在生活化问题的设置上, 所设问题要源于教材也要高于教材, 具有发散性和拓展性。问题不应只是对理论知识本身提出的, 而应从学生的生活内部自然产生, 是学生也想知道的问题, 而不仅是为了满足教师的要求。另外, 问题难度要适中, 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开始, 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深化和拓展。中职生是一个思想活跃、性格叛逆的群体, 他们有时会给出一些“另类”的回答, 对此,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答案,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主流价值观。

三、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中职生虽然学习兴趣不浓, 但对社会热词、网络语言等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德育课程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将这些“时髦”的生活语言运用到教学中, 有助于学生“贴近生活”地学习。例如, 在讲授市场与物价的关系时, 引入“蒜你狠、姜你军、油你涨、煤超疯”等生活热词, 能帮助学生理解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等教学难点。

中职生的自我意识较强, 喜欢把自己看作是“成年人”。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教学语言应具有民主性、本真性、启迪性和情感性。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不仅仅是在课堂中引用社会热词、网络语言, 更要与学生平等对话、良性互动, 创设生活化的课堂语境。例如, 采取讨论法, 引导学生在愉悦地交流中判断、分析德育问题。

四、挖掘企业中的德育资源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具有职业性特征, 职业道德教育是其主要内容,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职业道德最直接、最接地气的表现之一。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加强校企文化的对接, 将教学内容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一方面, 充分挖掘本土企业中的德育资源。例如福建星网锐捷公司“追求创新, 创造超值服务, 注重团队精神, 赢得卓越成就”的核心价值观;东南汽车企业“服务用心、待人诚心、品质信心、主动关心、奉献爱心”的服务理念等, 这些优秀的本土企业文化都很好地体现了职业精神、职业价值观等职业道德内容。另一方面, 利用中职学校与企业之间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或实践学习, 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职场生活, “活化”德育课程。

在道德教育的过程和途径上, 应更多地体现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使道德教育与丰富的生活相联系。笔者以为,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和问题, 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挖掘企业的德育资源, 有助于推动中职德育生活化走出实践的困境。当然, 还有很多具体有效的措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易连云, 兰英.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5) .

[2]卫黎敏.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0.

[3]王卿.高职院校德育课程生活化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 .

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10

一、德育教学方法

( 一) 针对教学法

化学是一门科学实验性极强的课程, 对其必须要进行相关的实验以此来巩固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强化要点难点。老师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勇于实践, 不怕失败的学习精神, 对化学教学各个部分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1]。

( 二) 渗透教学法

化学教学中不仅有相关的理论概念和原理, 还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理论的教学过程中, 逐步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其中, 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 也实施了德育教育, 让化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 三) 引导教学法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老师在准备化学教学课件的时候, 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理论知识。

二、加强化学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 一) 创设化学学习情境,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老师在日常化学教学的过程中, 创新教学模式, 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按照教材中的要点难点进行相关的实验的时候, 要培养学生追求真理, 热爱科学, 实事求是的精神,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同时, 创设学习情境, 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创造思维等能力。

在创设化学学习情境的教学中, 老师可以逐步渗透德育教育, 开拓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形式, 同时, 对学生的思想等方面进行教育, 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 对化学知识和事物有一个正确辨别的能力, 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韧性, 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2]。

( 二) 发挥老师的人格魅力, 为学生树立榜样

老师作为中职化学教学环节的引导者, 对学生德育教育渗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中职院校老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 以身作则, 为学生树立一个优秀党员的标杆, 这样就可以带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同时, 中职院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培养了学生的情怀, 有利于学生道德教育意识的形成。在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 遇到问题, 老师耐心、细心的去引导学生, 帮助学生, 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化学中的要点难点。一个优秀的老师散发的人格魅力能够起到积极影响作用,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 三) 利用化学家优秀事迹, 树立学生正确的观念

老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引用我国化学科学家爱国、敬业的优秀事迹, 同时他们还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探索的科学精神, 是我们现代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老师在介绍他们的事迹的过程中, 就是对德育教育进行普及的过程, 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同时老师利用化学家的学习精神、思想水平、道德教育等方面对学生德育实施教学, 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鼓励同学们勇于质疑, 勇于创新, 积极进取, 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3]。

( 四) 结合化学实验,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生活中存在很多化学反应产生污染性的气体或液体, 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的稳定发展, 所以老师在进行化学实验的同时, 可以结合实际发生化学污染的例子进行讲解, 重点解释需要注意掌握的地方, 合理的利用化学反应来服务社会。

近几年, 我国化工污染越来越严重, 导致环境问题频发, 老师可以从环保的角度出发, 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掌握的同时, 也渗透了德育教育,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 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从而做到规范自身的行为, 养成生活学习自觉环保的良好习惯。

三、结束语

对中职化学教育中逐步渗透德育教育, 不仅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而且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不仅能提升学校的整体文明建设水平, 还能为学生适应快速发展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引导学生树立爱国、爱党、爱学习、积极向上的观念。

参考文献

[1]侯德艳.浅谈德育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知识经济, 2011, 25 (17) :160.

[2]郭晓艳.中职化学中的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5, 45 (32) :125.

中职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 篇11

关键词:德育 中职英语

1、引言

德育渗透在各门学科教学之中,从而影响着学生自我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尤其是中专职业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单纯的应试英语教学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纯粹说教式的德育方法更无助于他们的态度转变和人格调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英语教学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我们要利用好英语教学这块舞台,开展有特色的德育工作,是新课程的迫切需要。

2、如何实施德育渗透教育

2.1充分利用课外教材,陶冶学生美好心灵

除了课本知识的传授,老师应擅长挖掘课外的教材。把知识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延伸,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感受体验,用作品鲜明、感人的形象和优美的语句陶冶他们的心灵。英语不止在语音和语调上抑扬顿挫,还有文化底蕴之美。富有爱国情感的歌曲,具有时代风采的范文,以及可以用于各种场合的风度礼仪用语,无不具有教育人、启发人的作用。一篇篇美文如孔雀开屏,将社会和人生的各种画面通过事例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在美的感受中或认识、或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生经验也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并引发他们的反思。如:对于教材中提到保护动物的章节,我们可利用文中相关内容,引入有关因森林被乱砍乱伐、珍贵动物濒临灭绝、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相关报道,并让学生就这些相关内容展开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设计“救救小动物”或“做地球小卫士”等活动,让他们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讲卫生、讲道德的良好习惯,逐步确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2.2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果说课堂是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那么课外实践活动则是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阵地。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些无不需要学生对社会与家庭生活的亲身参与。他们将在实践活动中切实地体验、感悟、学会辨识并且精神世界得到提升,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例如,母亲节到了,可要求学生用英文制作送给母亲的“Mother's Day”卡片,内容可以是对妈妈说“I love you,mum.”或者是“Happy Mother'sDay。”等,既使他们了解了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又表达了中国人孝顺父母、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德育教育不再是停留在课堂上老师枯燥乏味的灌输,使德育内容扩展到学生的现实生活空间,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3优化英语教学的育人环境

英语教学环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人格塑造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英语教师对此不可忽视,而应加以利用,特别是教室英语环境,主要体现:(1)黑板报。将黑板报辟出一隅,作为固定的英语德育小故事的刊登地。(2)学习园地。教室后方黑板任意一侧,发动学生,创新设计,作为专门的英语交流场所。(3)英语格言、谚语、名句。不但简单,而且激励学生,催人奋进。(4)英语美文和英语歌曲欣赏。课余十分钟,教师可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播放没有负担的英文歌曲,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同时,给学生一种惬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5)亲情树。根植于师生和同学之间的这颗小树,只要有了大家的共同浇灌,就会发芽、开花、结果。

2.4提升英语教师的育人魁力

为人师表即德育,英语教师在德育生活化的推进过程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学生一起构成学校这个大的生活环境,教师的一言一行势必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品质形成。只有教师的身体力行,用自己的魅力去影响和引导学生,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一定会在心灵上有所触动、有所进步。

3、德育渗透要注重渗透成功教育

中职学生本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成功教育对中职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德育渗透不能忽视成功教育方法的使用。我们所面对的中职学生进入中职学校是他们无奈选择,他们自卑甚至自弃,对人生前途失去了自信。这不仅仅是中职教育内部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试想一下如果每年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人以“失利者”的心态步入社会,会给社会和谐带来多么沉重的压力。只有通过成功教育才能调整中职生的心态,引导他们从浓重的失败心理阴影中走出来,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困难,挫折。恢复青年人应有的自尊和自信,以積极向上的“成功者”心态步入社会,无疑成为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德育教育中的成功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4、总结

总之,只要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处处注重细节,勇于实践,那么处处即德育实践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J].

[2]魏贤超.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现代德育理论的重要命题[J].

谈谈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定位 篇12

综观国内外学者的观点, 对于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从教学投入 ( 或教学所耗) 与教学产出 ( 或教学所得) 的关系来考察有效教学。另一类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来界定有效教学。综合这两类定义, 有效教学即是指以最少的教学投入, 成功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进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提高教师教学效益和学生学习效益的现代教学理念。

一、有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促进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之所在, 也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有效教学的“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 实施有效教学, 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学生是学习、认识、发展的主体, 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要善于在教学中创造一种良好的激励性的学习环境, 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发展。

德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德育教育应该融化在教学与生活之中。“入格———合格———品格”的三格递进教育理念, 为德育提供了详细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入格”教育指一年级侧重习惯养成教育,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和就业指导及法制教育;“合格”教育指二年级侧重能力培养, 使学生活用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会审视美、欣赏美和培养美, 具有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 “品格”教育指三年级侧重个性张扬, 使学生生成和张扬个性特长, 具有实现目标和理想的恒心, 增强自己追求卓越的信心。同时德育课应该顾及到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 制定不一样的德育教育内容和要求, 使德育教育事半功倍。

二、有效教学应关注教学效益

一方面, 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有时间观念,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关注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 有效教学还要求教师有效益观念, 不能把教学效益简单地理解为花费最少的时间教授尽可能多的学科内容, 要认识到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中职的德育课课时较少, 课堂讲授知识有限, 所以应该更多地关注课堂效果。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青少年对金钱义利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成就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将逐步形成。同时, 在青年学生中“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金钱至上”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思想也开始蔓延, 这是极其有害的。因此, 在德育课教学中, 发挥德育课德育功能, 加强理想信念、集体主义教育, 才能克服腐朽思想,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作为职校承担着思想教育功能的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 帮助他们“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发挥德育课的德育功能,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德育课的有效教学应该做到: 一是精心预设、促进生成。构建德育课有效教学要转变课程观, 不能“先教后学”, 也不能“我”讲你“听”, 而应该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相互促进、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 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二是多元评价、激励成长。为构建德育课有效课堂, 实现激励学生学习和推进教师教学的教学, 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 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师生共评等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客观评价, 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接纳、尊重、理解、赏识的人际关系,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三是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构建德育课有效课堂要把实践性教学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精心设计, 认真准备, 围绕教学内容和目的, 选择恰当的形式来组织实践性教学, 务必使之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有效教学应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者量化

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把教学目的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 必须把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具体化、可操作化,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进行排列, 使之形成一套具体可测的、量化明确的、行为可操作化的教学体系。

在德育课的有效教学中, 要明确制定教学评价策略, 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行为要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在教学评价中, 涉及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是主要内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即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因此, 它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也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假如评价的结果是学生取得了进步, 说明该教师的教学是有效的;反之, 假如评价的结果是学生没有什么进步, 说明该教师的教学就没有多少效果。

诚如以上所述,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教学科学化运动。因此, 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复杂的教学活动被分解成很多具体的教学行为, 以便于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但是, 有效教学同时也强调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 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

四、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教学反思, 是指教师回顾检验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思想观念的思维活动, 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进行批判和提高的过程。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 有效教学十分注重实施反思性教学, 并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反思。换句话说就是, 在这一反思过程中, 教师监督学生反思, 同样, 学生也在监督教师反思, 并且, 在有效教学过程中, 如何反思既有原则, 又有措施, 还有检验方法与手段。这与以往传统教学方式对反思的要求相比较, 对教师来讲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上一篇:游戏与幼儿的成长下一篇:高压往复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