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原因

2024-10-26

移位原因(共7篇)

移位原因 篇1

1资料与方法

病例:患儿, 女性, 7岁, 2001年因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来吉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临床医院就诊, 医师开具左颈淋巴结彩超检查, 结果提示2.5cm×1.8cm低回声包快, 根据超声提示又做进一步检查, 做左颈部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 胸部正侧位CR检查未见异常。

1.1染色方法

瑞氏染色。

1.2涂片方法

大量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无纤毛脱落现象, 胞体大小正常, 胞核大小正常, 染色均匀核浆比例正常, 淋巴细胞少见, 并且形态正常, 均为成熟的小淋巴细胞。

1.3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是呼吸道从鼻腔-咽-喉-细支气管的组织所具有的特征细胞, 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的分布情况 (表1) 。

1.4淋巴正常细胞学

淋巴结正常细胞成分中, 淋巴细胞占95%左右, 以小淋巴细胞为主, 在瑞氏染色下可见如下图像分布:

1.4.1小淋巴细胞

占95%~98%, 略大于红细胞, 核染色成蓝色, 染色质成块状, 胞浆少, 中淋巴细胞胞体稍大, 胞浆较多, 大淋巴细胞除了胞体大, 胞浆丰富外, 还可见小圆形核仁。

1.4.2网状细胞

占2%~5%染色质颗粒细致, 排列成网状, 有1~2个小圆形核仁, 胞浆丰富, 淡灰蓝色, 浆内有大小不等的空泡, 细胞界限不清。

1.4.3单核细胞

少见, 胞浆淡灰蓝色。

1.4.4浆细胞

少见。

1.4.5中性粒细胞

更少见, 有可能是穿刺时来自血液中的细胞。

1.4.6吞噬细胞

由网状细胞形成。

左侧颈淋巴结穿刺细胞学分析:根据淋巴结的正常细胞学图像以及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在人体组织的分布情况、穿刺结果能够判定, 肿大的左颈淋巴结并非是恶性肿瘤, 但这种细胞又并非淋巴结的成分, 正常的纤毛柱状上皮不可能转移这种情况可能是颈淋巴结干细胞异常分化增生的结果, 这种病理现象十分罕见, 希望本文能给医学界启发。

移位原因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4 例, 男13 例, 女1 例;年龄8~15 岁, 平均11.5 岁。青枝骨折9 例, 完全性骨折5 例。受伤原因:平地跌倒后摔伤7 例, 滑板摔伤5 例, 骑自行车摔伤2 例。伤情:单纯桡骨下段骨折10 例, 伴有不同程度下尺桡关节脱位、尺桡骨双骨折2 例, 单纯尺骨骨折2 例。非手术治疗10 例, 手术治疗4 例。

1.2 治疗方法

青枝骨折或成角骨折无需牵引, 根据成角的方向及折顶成角处即可使骨折复位, 跨肘、腕关节石膏托固定患肢于旋后轻度尺偏位;对于靠近桡骨远端骨骺的青枝骨折且成角小于5°者无需复位, 仅用超腕关节石膏托固定患肢于旋后位或前臂石膏托固定;对于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的Galeazzi骨折桡骨复位后往往下尺桡关节自然复位, 无需特殊处理, 待桡骨复位后行石膏托固定患肢于旋后位。而完全移位的骨折 (包括侧方移位和短缩移位) 则在血肿内注射2%的利多卡因5 mL, 待麻醉起效后进行手法整复。整复手法时两助手分别握住患者的肘部及手部作对抗牵引约5 min, C型臂X线机透视下观察牵引情况术者再给予挤压、反折等手法整复。满意后用跨肘、腕关节的石膏托固定患肢于旋后位4周。拍片有明显骨痂生长后拆除石膏, 开始功能锻炼。如果复位失败可用C型复位钳钳夹骨折的近端和远端对抗牵引复位, 复位满意后跨关节石膏托固定患肢于旋后位。对仍无法复位的患者行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简单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患肢于旋后位。术后常规换药, 10 d左右拆线, 4周拔出克氏针继续石膏固定2周。术后注意患肢疼痛程度、远端的血运及肿胀、远端感觉等情况, 及时予以调整。拍片有明显骨痂时拆除石膏功能锻炼。嘱患者抬高患肢, 主动活动手指以利于肿胀消退, 口服活血祛瘀中成药。

2 结 果

本组有4名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骨折再移位现象。其中2 例为非手术治疗患者, 2 例为手术治疗患者。第1例:男性, 15 岁, 桡骨不全骨折向背侧成角, 复位石膏托固定, 3周后患者自行拆除石膏, 于1周后再次出现成角, 行再次手法整复石膏管型固定1个月拆除石膏患者骨折愈合。第2例:男性, 8 岁, 盖氏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行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后石膏托外固定, 术后常规换药, 3周因患者旋转患肢出现向尺骨侧成角, 再次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骨折愈合, 患肢功能无明显受限。第3例:男性, 9 岁, 桡骨下1/4骨折, 侧方并短缩移位, 手法复位失败行C型复位钳牵引复位, 小夹板固定, 3周后骨折向尺骨侧成角移位, 测量角度约10°, 行管型石膏固定1个月后拆除石膏骨折愈合。第4例:男性, 8 岁, 尺桡骨双骨折, 桡骨短缩移位, 尺骨轻度成角, 手法复位失败后行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后石膏托外固定。术后3周因患者家属要求其写作业而导致患肢过度活动, 1个月时复查拍片见桡骨向尺骨侧成角约15°, 克氏针松动, 拔出克氏针石膏固定, 后复查成角无明显增大, 2个月后骨折愈合, 前臂旋前功能受限。该组患者多出现在复位或手术后3周, 其中向背侧成角2 例, 向内侧成角2 例, 行再次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1 例, 其余均给予手法复位超肘、腕关节管型石膏固定后愈合。

3 讨 论

小儿尺桡骨下1/4骨折多为跌倒致伤, 损伤机理雷同于成人Colles骨折, 孙广生[1]认为受扭转应力所致, 谭振华[2]则认为存在单纯背伸应力的因素。目前临床上固定多置于旋后位, 如置于旋前位时, 由于肱桡肌处于紧张状态, 以骨折端为支点, 骨折从而出现成角畸形, 而旋后位可使肱桡肌处于放松状态, 却忽略了旋前方肌对尺骨的牵拉及前臂骨间膜对骨折端的作用。在中立位时, 前臂骨间隙和斜索的张力均匀一致, 此时骨周围的肌肉松弛, 利用前后平垫挤压, 使前臂骨间膜处于最紧张位置并保持最宽间距, 而使骨折端维持稳定。本组出现移位的患者均系桡骨骨折, 我们通过分析认为移位原因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过早活动是移位的主要原因

本组移位的患者都存在过早拆除固定、过早活动的现象, 说明过早活动是造成移位的主要原因。因为过早拆除固定后, 骨折尚未达到能够抵抗外力的临床愈合, 仅有纤维骨痂形成, 过早活动必然使尚未愈合的骨折处出现应力集中。

3.2 固定效果不确实

前臂远端骨折特别是桡骨远端骨折属于不稳定骨折[3,4]。克氏针固定只是有限固定, 主要维持骨折方向, 对抗外力效果差。前臂石膏托和小夹板不能限制患肢的旋转活动, 从而丧失外固定的功能, 造成移位。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 当玩耍时往往忘记疼痛, 造成患肢过度活动。同时小夹板固定患者不能及时复诊, 随着肿胀消退出现松动, 当时未引起重视, 出现畸形或患肢疼痛时才来复诊。在与石膏管型和不恰当的内固定相关的报告中, 最普遍的是骨不连和畸形愈合[4]。

3.3 解剖学因素

根据腕关节的三柱理论, 其中两柱位于桡骨, 受力相对较大, 前臂存在桡偏趋势。同时有以下导致移位的力量:a) 旋前方肌的收缩, 使桡骨远折端向尺侧靠拢, 并牵拉其向掌侧移位;b) 肱桡肌牵拉桡骨远折端使其向近侧短缩和尺侧成角;c) 外展拇肌和伸拇肌使桡骨远折端向尺侧靠拢, 向近侧移位短缩, 这些肌肉的致畸形力量在成人骨折病例中发挥重要作用[4]。

3.4

从2例切开复位的患者看完全骨折后影响复位的因素 主要是儿童坚韧的骨膜尚未完全断裂导致牵引时形成三角形原理不能纠正短缩畸形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而前臂为双骨, 一根完整也是影响另一根复位的因素。

4 结 论

儿童的前臂下段骨折是常见的骨折, 如果治疗不当将出现骨折移位、畸形愈合, 从而影响患者的功能, 在治疗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儿童骨骼的塑性能力强大, 但超过自我矫形能力的移位和成角也将影响患者的功能。良好的固定和足够的固定时间是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孙广生, 廖怀章.儿童桡尺骨干下1/5骨折桡骨背向移位[J].中医正骨, 1992, 4 (1) :12.

[2]谭振华, 王华丽, 于兰先.儿童桡尺骨远端骨折背侧移位的损伤机制及治疗手法的探讨[J].中医正骨, 1997, 9 (5) :6-7.

[3]侯树勋.现代创伤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773-776.

“心理移位”的境界 篇3

一天上午的第二节课,王老师正在我班聚精会神地上化学课时,忽然,教室外面的高音喇叭里播放起《卷席筒》来,当曹保山审案叫曹张苍时,有几个学生随口应道:“有。”这下可气坏了王老师,他立即查问道:“谁答应的?”没有人承认,王老师怒气冲冲地走出教室,找到了我,说明了刚才的情况。我不慌不忙地走进教室,眼光朝全班同学扫视了一会,平静地说:“刚才有几位同学开小差,听起戏来了,但这不能全怪这几位同学,我们教室离高音喇叭太近,窗上的玻璃又不全,就是教师也不免听几句,这是我们学习的不利条件,我们怎样克服呢?”说完,我注视着全班同学。这时,有几位同学答道“:专心听讲,就能克服。”我肯定地说:“对,专心致志就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听讲。刚才几位同学没有这样做,对不对呢?”只见几位同学低下了头,我又继续诱导:“不是要批评这几位同学,而是看这几位同学有没有克服这种困难的勇气。”只见最后一张桌子上的两位同学举起手,站起来惭愧地说:“我刚才应声了。”接着又有一位站起来承认了。可见,教师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察或认识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而不是用教师的标准及主观臆断来框套学生,尊重学生并努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可以使学生摆脱困境,对教师心存感激,那么学生就很容易接受批评了,从而使师生能够融洽相处,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教师他要“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他认为这一点对做好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因为不这样,就可能永远不会理解学生。“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意味着教师在面对差生和落后的学生时,要注意进行“心理移位”,想一想自己过去当学生时,不是也犯过错误、做过错事吗?希望老师怎样对待自己?最气愤老师以怎样的方式对待自己?这样想来,就会理解学生犯错时的心情,就会想到学生还是个孩子,对一个不成熟、十分幼稚的孩子出现的过失或错误,当以什么方式、什么态度去教育为好。这样想来,就能够冷静地控制自己,去采取学生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同时也会产生良好的情感期待。

采用心理移位这种方式来调整和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其变得融洽、合作、团结和相互支持,加强了师生之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程度,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教师要做到“心理移位”,具体地体现为:

1.理解尊重学生。做为人民的教师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教师尊重学生,应完全地、无条件地接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乏味、困惑产生的焦虑和挫折,并且接受学生达到时的那种惬意。教师用这种高尚、无私的人格去感化、容纳学生,就会换回学生积极的、自我的、主动的学习,从而产生更大的创造力和自我责任感。

2.给学生台阶下。当学生有了过失或处于尴尬境地时,教师应及时地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可以使学生摆脱困境,这样教师就会得到学生的及时回应———激励自己做得更好。

3.适时教育。心理移位要把握教育的分寸,有分寸地对待学生,这意味着善于化解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同时不再引起新矛盾。教师把握住了教育分寸,在师生交往中才不至失信、失礼,如果把握不好教育时机,意气用事,可能会伤害学生,适得其反,从而失去了心理移位的作用。

心理移位,能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但不仅要求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还要求教师把这种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基本的合作素质。这样,师生之间就很容易沟通,心理距离就很快缩小了,从而创造了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人际基础。

再论“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现象 篇4

关键词:领有名词提升移位,领有名词,授格

“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现象是现代汉语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之一。不少学者在最简方案的框架下, 对领有名词提升移位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来解释汉语中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所谓的领有名词是围绕下面的汉语句式所作的研究。

(1) 张三死了父亲。

(2) 张三掉了两颗门牙。

(3) 桌子断了一条腿。

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上面这些句子有一个共同点, 即主语不是句子的施事者, 前后两个名词短语间存在隶属关系, 表“另有”的名词占句子的主语位置, 表“隶属”的留在宾语位置, 这两个成分之间有领有隶属的关系, 分别被称为领有名词和隶属名词。

1. 文献回顾

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现象近些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兴趣, 国内很多人对此进行研究。在此主要简要回顾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1.1“部分格”的观点

徐杰 (1999) 综合考察了“张三死了父亲”、“张三被杀了父亲”所代表的带“保留宾语的被动句”和“领主属宾句”, 并且认为这种句式有一些共同点, 即推导派生过程中都运用了领有名词提升移位这一语法规则。因此, (1) (2) 的句子都是通过下面的过程生成的。

(4) [e死了[张三的父亲]]。

(5) [e掉了[张三的两颗门牙]]。

为了解释移位的原因, 徐运用了非宾格理论 (unaccusative case theory) , 即认为“死”“断”“掉”等动词不能给后面的名词指派宾格, 要成为合法的句子, 必须通过格鉴别式才能成立, 因此, 在句子的生成过程中 (2) 中的“张三的两颗门牙”整体前移到主语位置获得主格, 或者只将“张三”提到句首, “两颗门牙”留在宾语的位置, 句首主语移位的原因是为了获得主格, 而留在原位的获得部分格, 从而使以上句子合法存在。对于整体前移的原因, 已经达到统一的认可, 是格驱动的结果, 因此, 本文主要讨论留在原位的隶属名词的句法意义。

1.2“格传递”说的观点

韩景泉 (2000) 为解释领有名词提升移位指派格位问题, 以Chomsky生成语法的格理论为参照, 提出了“格传递说”的观点。格传递说认为, 名词词组的赋格是通过如下语链实现的, 即在语链上某个位置获得的格位可通过语链传递。

(6)

韩认为领有名词词组本身具有所有格, 移位时所有格留在原位, 领有名词因无格而移至表层主语位置获得主格格位, 并在原位置留下语迹, 与语迹形成语链。同时领有名词词组通过语链将“主格格位”传递给“语迹e (的) +隶属名词”这个深层逻辑宾语整体, 这样整个句子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1.3“核查理论”的观点

在最简方案框架理论下, 格被视为一种不可解释的特征, 因此在推导过程中要进行核查。温宾利 (2001) 认为, “部分格”和“格传递”的观点不能十分圆满地解释领有名词移位后留在原位的隶属名词的赋格问题。温指出, 汉语I°和DP具有强[D]特征, 在如 (7) 所示的例子中, 在推导的某个阶段, 形成DP“张三的两个门牙”, 该DP与动词“掉 (了) ”合并为VP“掉了张三的两颗门牙”, 该VP再与I°合并, 即形成如下的句子:

(7) [I’I°[VP掉了[DP张三的两颗门牙]]]。

温指出汉语名词性成分的[D]特征是强特征, 而[格]特征是弱特征, 所以[D]特征的核查应是移位的根本动因, 从而解释了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后隶属名词的赋格问题。

以上是对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现象研究的3种主要观点。除此之外, 孙晋文、伍雅清 (2003) 从“论元增容”和“语段推导”分析了领有名词提升移位, 也有其他相关的研究。对于领有名词提升移位这一汉语现象不同的学者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 目前并没有达到统一的认可。

2. 笔者的研究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以往对动态助词“了”的研究, 笔者主要认为“了”字可以分为两类了1和了2.了1被定性为动态助词, 了2则是语气助词。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 它可以表示事件在过去, 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 笔者主要从动态助词了1入手进行研究。

2.1 笔者的理论基础

2.1.1 转换生成语法认为屈折短语IP的中心语I包括的时态有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进行时和完成时等。

2.1.2一种语言都有特定的方式来表示时态, 根据OPH (Overt Parameterization Hypothesis) 假说, 只是汉语与英语的屈折形态很不相同。

2.1.3功能性语类可以呈现显性状态, 也可以呈隐性状态, 功能性语类的显性状态和隐性状态可以涵盖形态丰富和形态匮乏的语言。 (Radford, 2000)

2.1.4功能性语类I在时态分句中, 可以给时态分句的主语授格, 主语与屈折词I保持一致, 与V无关。

2.2 笔者的假设

以往的研究认为汉语是I°, 即无屈折形态的变化。笔者假设汉语中存在一个功能相似于I的屈折词“了”, 可以体现时态的变化, 只不过汉语不像英语那样形态变化明显。

(8) 张三死了父亲。

从上面的句法分析看出, “了”起到了I作用, 笔者正是在此基础上假设:如果汉语中存在类似于“I”的功能性语类, 那么就可以解释这两个句子里面隶属名词的授格问题。“死”、“掉”、“垮”这样的词属于不及物动词, 笔者假设这些词和功能性词“了”一块出现, 增加了授格能力, 给后面的隶属名词授予主格, 因为“死”和“父亲”之间并不是动宾关系, 所以得到的格不是宾格, 而是主格, 而且I本身也只能授予主格。动态助词“了”本身可以体现时态的变化, 这在许多文献中已有提及 (金立鑫, 1998) , 因此本文认为隶属名词“父亲”“两颗门牙”可以留在原位, 正是因为它已经满足了本身的格要求, 没有必要移位, 即形成如下的句子:

(9) 张三死了父亲。

(10) 张三掉了两颗门牙。

汉语中除了可以用动态助词“了”体现时态之外, 还可用“过”“将”“会”“已经”等来表示时态, 虽然没有英语那样有明显的时态变化, 但并不能说明汉语中没有时态的存在, 对于动态助词“了”的研究只是对汉语中特殊语言现象的一个尝试, 还需要更多的理论依据和研究。

3. 结语

笔者在回顾以往文献的基础上, 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解释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后隶属名词的授格问题, 汉语的时态、数、人称等的变化是通过词语的选择实现的。如“着、了、过”体现时态变化, 笔者引用了动态助词“了”去分析这一问题, 认为汉语的动态助词“了”相当于英语的功能性语类I, 可以给后面的名词授格, 这样就解决了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后隶属名词的赋格问题, 从而解释了此类汉语现象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Andrew Radford, 2000, 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韩景泉.领有名词提升移位与格理论.现代外语, 2000, (3) .

[3]孙晋文, 伍雅清.再论“领有名词提升移位”.语言科学, 2003, (6) .

[4]金立鑫.试论“了”的时体特征.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1) .

[5]温宾利.领有名词移位:基于MP的分析[J].现代外语, 2001, (4) .

移位空间上的拓扑性质 篇5

关键词:移位空间,自相似集,度量,拓扑性质

1. 引言

移位空间∑和由它及其上的移位映射σ构成自移位系统 (∑, σ) 以及子移位系统在动力系统及遍历理论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此外, 移位空间还是理解自相似集的拓扑结构的关键。本文在移位空间∑上定义度量, 证明了移位空间∑是关于一相似系统的自相似集, 借助于一定的等价关系, 我们证明了每一个自相似集都是移位空间的一个商空间。

2. 预备知识

定义2.1对m≥1, 我们定义

定义2.2设S={1, 2, …, N}, N≥2是正整数, 赋予S以离散拓扑, 则积空间

3. 主要结果

证明:我们注意到

利用

参考文献

[1]Falconer K J.The Geometry of Fractal Sets[M].Cambridge:CambridgeU niversityP ress, 1985.

[2]Wolff T H.Lectures on Harmonic Analysis[M].New York:Academic Press, 2003.

大型设备移位施工技术 篇6

普光气田净化厂内多数设备坐落在狭小的框架钢结构内, 酸气气田的介质对设备腐蚀严重, 设备寿命短, 更换频繁, 其设备更新的进度直接影响净化厂的产量。我单位在净化厂内数年的施工中, 运用自己独特的施工方法, 在工期紧、任务重、作业空间复杂的环境, 更换大型设备数十台, 解决了狭小空间设备更换的施工难题。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 施工工艺流程

设备移位更换施工流程:

2. 平台地基处理

安装轨道支架平台时, 考虑到设备较重, 承压较大, 可根据更换设备的重量, 拟采用δ=50mm的Q235B钢板作为平台基础。

3. 轨道平台安装

钢板铺设完成后, 安装支撑轨道的平台, 平台采用H型钢和工字钢制作,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平台宽度稍大于设备的直径, 平台水平高度略大于设备底座内的横梁高度, 即保证设备水平位移时框架结构不受力。

4. 轨道铺设

设备移位是由牵引车托举设备在轨道上牵引, 轨道承受着设备与牵引车的重量, 在铺设安装过程中对其精度要求很高。

(1) 小车轨道的定位

为防止小车在牵引设备过程中发生偏移现象, 在滑道支架的轨道上方焊接50×50方钢预制两条小车轨道, 即在HW300×200轨道上方采用断焊方式各焊接一条50×50方钢的小车轨道。在安装HW300×200的型钢轨道前, 先将50×50方钢的小车轨道焊接固定在型钢上, 分别找出型钢轨道两头的中心, 用放线绳定位, 然后分别从中心线向两边偏移25mm定位, 即是50×50方钢的两条边缘线。为防止变形, 应按如下草图制作卡子数个在平台上放样, 在线的周围用L75×75×8角钢焊制8—10抓, 把待组装构件固定, 为减少应力, 部分地方可反变形措施。

(2) 小车轨道的焊接

小车轨道的焊接采用断焊方式, 在轨道焊接过程中, 要严格控制轨道的水平度、桡曲度、扭曲度及顺直度, 如出现变形, 应及时进行矫正。为了减少焊接变形提高焊接速度, 焊缝长度超过0.8米的采用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 其他部位采用手工电弧焊。

5. 附属管道拆除

设备牵引前, 将设备附属的管道拆除, 考虑新设备安装后还需与管道连接, 管道拆除时使用等离子切割机, 尽量不破坏母材。拆除时使用倒链将管道固定, 防止拆除后管道没有支撑而上下摆动。

6. 设备顶升

为使设备能放置牵引车上顺着轨道牵引处框架, 需现将设备顶升离开原设备基础, 根据设备的重量, 拟采用大吨位同步液压千斤顶。设备顶升使所用的托架按照原设备底座加工制作, 按照设备底座尺寸加工制作两个临时托架。用H型钢加工制作2个放置液压千斤顶的平台, 放置在设备顶升处投影部位, 并与下铺的钢板焊接。千斤顶受力座横梁上加筋板, 防止被压变形, 支座底部钢板下面铺设枕木, 以保证其稳定性。

7. 设备牵引

(1) 牵引设备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情况,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 特专门找专业桁车厂家设计制作2台电动台车作为牵引设备的工具, 台车承受重量需满足设备安全拉运。

(2) 设备牵引

准备阶段。

通过同步液压千斤顶将设备顶到合适高度, 然后将2台100T台车安置在设备鞍座下。

设备拉出阶段。

在设备往外牵引的时候, 需要在设备行走过程中应有专门人员控制台车开关并且检查是否台车有跑偏。

8. 设备吊装

单台吊车的承担负荷不得超过其额定负荷的80%。吊装前应对吊装工况进行验证, 确保吊装能够满足吊装要求。

吊装参数计算

⑴吊装负荷计算:

设备吊装负荷P=G+G′

其中G为设备重量, G′为吊装索具重量;

⑵设备吊装负荷分配计算:

设备单台吊车荷载=起重总量*动荷载系数

⑶吊装半径计算:吊装半径=吊车最小回转半径+吊装设备最大半径+工作余量*2

⑷吊装高度计算:吊装高度=滑道高度+设备高度+索具高度+吊钩长度+工作余量

吊车参数及吊车选型

查吊车额定起重量表

三、结束语

本方法在受限空间设备更换中具有通用性, 虽然措施工作量较大, 但相比常规施工方法拆除设备周边的框架钢结构, 甚至拆除设备上方的设备, 无论从工作量、施工周期等多方面考虑, 该方法工艺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以净化厂四联合一系列的末级硫冷凝器 (重约180t) 为例, 采用该施工工艺, 更换使用周期为40天, 而建设时使用周期60天, 相比工期缩短20天, 节省施工费约80余万元,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而证明了其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1]《大型设备吊装施工工艺标准》SH/T3515-2003.

英汉疑问句移位差异探讨 篇7

1 理论基础

1.1 X-阶标理论 (X-bar Theory)

X-阶标理论是生成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是一种短语结构理论。温宾利 (2002) 认为该理论揭示了比词类大的各种句法单位的内部结构和共有的结构特征, 该理论不仅包含了各种短语成分, 而且也包含了各种分句, 包括句子这个最大的句法单位。在任意一个词组结构XP中, 最重要的成分是中心语 (亦X) , 它与其补语 (complement) 合并成为X阶标 (X、) , X阶标是中心语和补语两叉的分枝节点 (node) 。X阶标和指示语合并形成XP, XP是X界标和指示语两叉分枝的节点, 它是中心语X的最大投射。X-bar是个中间结构, 它揭示了自然语言中的词组结构中的反复性 (recursiveness) 。句子的生成就是通过词组和词组间的合并, 按同样的原则完成的。

1.2 特征核查理论 (Feature-checking Theory)

特征核查理论是最简方案理论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特征核查是实现句子语音形式 (PF) 和逻辑形式 (LF) 的重要途径。该理论认为, 投射 (projection) 中的任何一个短语都包含三个句法特征, 即:中心语特征、指示语特征和补语特征。Radfold (1981) 认为有些语法特征是逻辑形式无法解读的, 所以它们必须在进入逻辑形式之前得以核查并且删除才能保持句子的合理性。Radfold认为最简方案中的那些不可解读的特征 (uninterpretable feature) 在形态上被划分为语缀式语素 (affixal morpheme) , 语缀式语素包括两类:强语素 (strong morpheme) 和弱语素 (weak morpheme) 。为了满足特征核查的需求, 句子中的“强语素”, 例如如标志语C位上的疑问语素可以吸引某些语法成分, 使之移至该位置上。而“弱语素”, 如曲折词短语IP中的“曲折语素”I位上的弱语素并不是通过移位来核查的, 而是吸引加缀对象, 通过渗透 (percolation) 来核查特征。正是通过这种特征的核查方式才生成了我们看到的合法的句子。特征核查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英语疑问句的移位形式和汉语疑问句的不移位形式。

2 英语一般疑问句和汉语一般疑问句的移位分析

英语中一般疑问句移位是一种显性移位, 而汉语一般疑问句则是一种隐性移位。与英语陈述句不同, 英语的一般疑问句将助动词移至句首, 句子倒装。例如:‘Can you tell me?’这种移位发生的句法机制是什么呢?Radford在他的《最简方案导论》一书中指出, 由于标志语C在做主句的疑问句中包含着一个“零形式”的有时态特征的疑问算子Q, 并且C具有强特征。因此它吸引了助动词“DO”发生移位, 从原来的I位置移位到了C位置。换句话说就是标志语短语CP中的C位置必须被一个成分填充, 这样词缀就粘附于其他词或者词素上, 从而使其能够通过特征核查而存在。由此产生了一般疑问句中的助动词的倒装。以“Can you tell me?”为例, 句子的最大结构CP是由IP成分和C成分组合完成的, 由于C所携带的疑问算子Q的吸引导致了助动词Can的移位, 使其从I阶标中的I处向上移位至CP短语的中心语C处, 这样便生成了一个合法的一般疑问句。如下图所示:

而要将陈述句“They go to park.”转变为一般疑问句时, 必须添加助动词do, 并且问句呈倒装形式, 如:“Do they go to the park?”。该句的陈述句形式是they go to the park.其疑问句形式中多出了一个助动词“Do”, 并且发生了移位操作, 到底是什么因素促成其移位呢?我们知道C位是不能直接生成Do或Did的这样的助动词的, 助动词DO必须有一个动词短语VP补语, 也就是说DO或Did只能在IP中的I位生成, 对这一问题, 管约论用助词填入 (Do-support) 来解释 (宋国明, 1977:212) 。在英语中一般来说C位是强位, I位是弱位, 强位具有吸附能力, 强位能把弱位的词素吸附走从而使弱位变成一个空位或留下一个语迹。

我们再来看看汉语的一般疑问句形式。同样的一般疑问句, 汉语是不移位的, 很多汉语的疑问句句尾都带有一个显性疑问助词 (overt question auxiliary) , 如:吗、呢、呀等, 由于英语疑问句的C位是强位导致移位, 我们可以假定汉语疑问句的C位是弱位无法导致移位, 我们还可以假定英语的助动词也必然带有较强的照应特征 (如人称、数量) , 较强的照应特征能摆脱较弱的I位的束缚, 产生移位。但是如何决定助动词的照应特征的强弱呢?Rohrbacher (1994) , Vikner (1995) 认为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助动词有较强的照应特征, 而形态变化较弱的语言助动词的照应特征较弱。此外X标杠理论认为一个中节下的两个子节前后位置是可以交换的,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假定C位居后, 例如:你打算读书吗?该句的树形图结构如下:

汉语中的吗、呢、吧等语气词没有照应特征, 也不是从I位生成后又移位出去的, 因为I位有个助动词“打算”, 所以汉语中的疑问助词更像是英语中的连词if/whether起了标句词和疑问词的作用, 占据了标句词C位。汉语疑问句中即使省略疑问助词也能通过核查特征。

以上的移位都是助动词从I位直接移到C位, 看下面的句子:John is a student.该句中动词be是系动词, 变成疑问句I John a student?时移位要分两步进行, 首先, be从V移到I, 与该位置上的时态词素es会和, 然后和时态词素一起移到C, 最终实现为is.并且在I位和V位上留下两个语迹t1和t2因此, 如果助动词是be, 变成疑问句时移位分两步进行 (温宾利, 2002317) 。其树形图如下:

3 英语特殊疑问句移位和汉语特殊疑问句移位分析

英语句子的显著特点之一便是特殊疑问词发生移位。我们知道英语中的特殊疑问词多以wh-开头, 所以称为wh-词, 以wh-词引导的句子称为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词包括who whom, whose, what, where, when, why, whether还包括if和how。不含疑问意义的that在句中起着连接作用。在一些关系从句中that还可以作为关系代词, 与who, whom, which的语法功能相同。从语义上讲, 特殊疑问词的询问意义只能在疑问句中才能体现出来。而在间接分句中, 例如:主语分句、宾语分句和表语分句中, 通常疑问词只具有陈述意义, 但是, 在关系分句中, 疑问词被看作是关系代词, 我们知道关系分句是一种内嵌句 (embedded clause) , 它加插在一个名词词组中, 用来限制该名词词组, 这个内嵌句是由疑问词也就是关系代词来引导的。此时的疑问词既无询问意义, 也无叙述意义, 只是在语法上起引导限制关系子句的连词作用 (Chomsky, 1986;Haegeman, 1991) 。例如:

1) What did you do? (特殊疑问句)

2) I don’t know when they returned. (间接问句、宾语分句)

3) 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farm on which we once woked? (关系分句)

以上各句都有一个显著的句法特征, 即都存在wh-疑问词移位现象。例如:wh-词从x位置移到了Y位置, 并在原先所在的X位置上留下了wh-痕迹 (wh-trace) 。

1) [CP Whati[IP did you say ti]]?

2) [IP I didn’t know[CP whenI[IP you returned tI]]].

3) [IP 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school[CP whichIhe studied in tI]].

以上1) 、2) 、3) 句中What、when和which是从t的位置移到CP的C的位置, what与t同标, 即发生wh移位。温宾利在他的《当代句法学导论》中提到特殊疑问句的生成是一种算子移位, 特殊疑问词从原位移到句首C位置, 这种移位是如何产生的?一种解释是“标志语—中心语一致说”:疑问分句CP的中心语C具有[+wh]的特征, 要求[Spec, CP]具有一个同样特征的短语出现, 以保持标志语—中心语一致。另一种解释与特征核查说相关联, wh-成分之所以移到[Spec, CP]位置是为了将其本身的wh-特征与中心语C的wh-特征相核查, 特征核查必须在“标志语—中心语一致关系”中进行, 没有经过核查的wh-词不合法。这两种观点都能够对wh-移位做出解释。例如:what language did you speak?该句中的I表现为一个时态词素-ed, 它是从I位 (I的中心语位置具有[+Tense, +Agr]的特征) 被C位的疑问词缀所吸附并移入其中的, 经过DO-Support转换, 形成DO+ed, 二者合并为did。由此可见I与CP中中心语C表现出很强的照应特征。既然助动词移位是为了核查照应特征, 我们也可以假设wh-移位也是为了核查相应的特征。在特殊疑问句中CP除了包含C位的疑问词缀词首特征外还包含有疑问指示语特征, wh-算子移入C位指示语位置就是为了核查由标志语短语C携带的指示语特征。What language did you speak?该句的树形图如下所示:

此外, wh-移位假说还可以解释多重wh-移位现象, 例如:

1) Who do you think will say what?

2) *What who do you think will say?

句2) 不合语法, 是因为C位的wh-指示语特征一旦有一个疑问词移入, 就被核查合法, 其它的wh-算子就不能再移入了。

汉语中的wh-成分不发生移位 (wh-in situ) , 例如:

1) 谁给我打了电话?

2) 他告诉了我老师讲的什么?

3) 你喜欢哪个?

以上三句中的疑问词都保持在原位, 没有发生任何移位, 为什么英语中的wh-短语要移位, 汉语中的不移位呢?这是因为不同语言中心语C所具有的[+wh]特征的强弱程度不同, 英语的C具有很强的wh特征, 吸附能力强, 其wh-成分必须移位, 汉语的C具有较弱的wh特征, 所以其wh成分在原位, 同时汉语中较弱的照应特征也不能激发移位, 但是汉语中丰富的语气助词传达了诸如英语中的时态、语气等照应特征。例如:你怎么知道这件事呢?该句中“呢”作为疑问助词出现在了句尾C位置, 疑问词“哪个”留在句首没有发生移位。其结构如下:

但是, 这是不是对汉语疑问词不移位唯一的解释呢?Huang (1982) 对这种现象作了一个统一的分析, 他认为汉语和英语wh-问句都发生移位, 其区别是英语发生在S-结构, 是显性的, 而汉语发生在逻辑式中, 是隐性的移位。按照这种分析, 以下例句经wh-转换后形成的逻辑式如下:

1) [CP什么i[IP他告诉了我[CP[IP老师讲了ti]]].

2) [IP他告诉了我[CP什么i[IP老师讲了ti]]].

以上逻辑式分析可以解释为什么例句:“他告诉了我老是讲的什么”有两种语义解释, 一种是疑问意义, 一种是陈述意义。“什么”在1) 中移到主句的句首位置, 占广域, 所以句子具有疑问意义。2) 句中“什么”移到补语分句的句首位置, 占辖域, 所以句子只有陈述意义。所以英汉两种语言中wh-短语在逻辑式中处于同样的位置。

4 总结

综上所述, 通过生成语言学框架下的X-阶标理论和特征核查理论, 该文归纳性的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疑问句的句法特征的差异, 希望能对语言对比和对比参数的设立有所帮助。

摘要:该文在生成语法的X阶标理论和特征核查理论的指导下, 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结构的生成机制, 旨在通过对比, 解释英汉两种语言中对比参数设定的差异。

关键词:英语,汉语,疑问句,句法特征

参考文献

[1]Radford A 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2]邓思颖.形式汉语句法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3]李定成.疑问句语句的生成机制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 (4) :89-93.

[4]宋国民.句法理论概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5]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画语录》下一篇:英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