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肌移位术

2024-06-09

水平肌移位术(共3篇)

水平肌移位术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选择水平直肌移位术对斜视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斜视患者4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临床选择水平直肌移位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采用水平直肌移位术完成治疗后,对于表现为共同性水平斜视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但是未合并出现垂直肌功能异常患者共包括14例,完成治疗后,患者上斜视矫正2△8△;患者残余上斜视为2△5△。所有患者的眼球运动均未出现异常的现象。对于未合并出现斜肌功能异常,表现为V型斜视的患者,临床对其实施垂直矫正,最终结果为非共同性8△30△。对于合并出现斜肌功能异常A型斜视患者,对其实施垂直矫正非共同性8△25△以及10△30△;最终获得的临床矫正效果均显示良好。结论 针对斜视患者,临床采用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的共同性垂直斜视症状以及AV型斜视症状进行有效矫正。

关键词:水平直肌移位术,斜视,临床应用效果

斜视属于医院较为普遍的一种眼外肌疾病,主要指的是患者的两眼无法在同一时间对目标进行注视。根据疾病的性质,临床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共同性斜视症状以及麻痹性斜视症状。对于斜视疾病,其致病机制极为复杂,对此对于疾病原因不明确的患者,临床需要选择对应方法加以干预[1]。为了探讨采用水平直肌移位术对斜视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斜视患者4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临床选择水平直肌移位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斜视患者4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临床选择水平直肌移位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6~4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5.09±1.55)岁;所有患者全部满足斜视的相关诊断标准。针对所有患者临床全部选择水平直肌移位术进行治疗。其中属于共同性水平斜视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但是未合并出现垂直肌功能异常患者共包括14例,未合并出现斜肌功能异常V型外斜视患者8例,表现为V型内斜视患者6例,合并出现斜肌功能异常A型外斜视患者8例;出现了A型内斜视患者4例。

1.2方法

1.2.1对患者实施临床检查:在对所有斜视患者临床实施手术前后,对患者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以及眼底按照常规实施检查,选择三棱镜遮盖法或者选择同视机法对患者的眼位实施测定,主要包括原在位以及相关诊断眼位斜视角以及眼球运动,将属于外麻痹性斜视的患者加以排除[2]。在临床手术前后,选择同视机法对所有患者同一眼上方实施单眼水平直肌移位术主观旋转斜视进行观察,选择眼底照相检查法对所有患者的客观旋转斜视进行认真评估[3]。

1.2.2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1)对于垂直性斜视临床选择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进行治疗。对于垂直性斜视患者,选择外直肌以及内直肌肌止端垂直方向移位术进行治疗。于患者同一眼上方实施水平直肌肌止端向下移位术进行治疗,将患者的要求位置加以降低,并且联合水平直肌肌止端向下移位术进行治疗,将患者的眼球位置有效降低,并且配合对患者实施直肌后移术进行治疗或者选择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肌肉移动距离同肌止端进行比较,为后者的二分之一[4]。(2)对于A~V型斜视患者,选择水平直肌垂直方向移位术进行治疗。单纯对患者选择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且对患者实施外直肌后移术配合对患者实施向下移位术治疗。针对合并出现上斜肌亢进A型外斜视患者,选择此种方法可以进行有效进行矫正。而对患者选择内直肌后移配合向上移动的方法进行治疗。针对合并出现上斜肌亢进A型内斜视患者,通过此种方法可以进行有效矫正[5]。对患者选择水平直肌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且对患者选择双外直肌后移配合实施向上移动,针对未合并出现斜肌功能异常V型外斜视患者可以进行有效矫正。针对患者选择双内直肌后移配合实施向下移位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未合并出现斜肌功能异常V型内斜视患者可以进行有效治疗[6]。

2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采用水平直肌移位术完成治疗后,对于表现为共同性水平斜视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但是未合并出现垂直肌功能异常患者共包括14例,完成治疗后,患者上斜视矫正2△~8△;患者残余上斜视为2△~5△。所有患者的眼球运动均未出现异常的现象。对于未合并出现斜肌功能异常,表现为V型斜视的患者,临床对其实施垂直矫正,最终结果为非共同性8△~30△。对于合并出现斜肌功能异常A型斜视患者,对其实施垂直矫正非共同性8△~25△以及10△~30△;最终获得的临床矫正效果均显示良好。

3讨论

当患者的眼球在原位置时,其外直肌以及内直肌肌肉作用平面可以有效确保同视轴一致,在此种形势下,水平直肌可以对正常作用进行维持。如果患者的水平直肌肌止端发生了移位,向垂直方向,在此种形势下,患者的外直肌以及内直肌肌肉作用平面无法同视轴保持一致,从而导致水平直肌出现了异常的现象。对患者实施水平直肌移位术进行治疗,主要利用将肌肉作用平面同患者眼球旋转中心之间的关系加以改变,将肌肉功能有效恢复,此外还能够将肌肉同视轴方向进行改变,最终将患者的斜视有效矫正[7]。

对于共同性斜视患者,临床疾病特征主要体现为眼球出现了无运动障碍以及出现了眼位向颞侧偏的情况。如果患者的水平直肌附着点出现了异常的情况,会导致患者垂直斜视的现象。利用手术将患者的内外直肌附着点实施上下移位,可以将出现垂直斜视的概率有效降低。针对共同性垂直斜视患者,选择水平直肌垂直移位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发挥显著效果。

患者眼斜肌功能水平作用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后,最终会导致患者出现A~V型斜视的现象。对患者选择单纯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进行治疗,可以将垂直非共同性有效减少或者进行消除。对本次研究结果加以观察发现,所有患者临床采用水平直肌移位术完成治疗后,对于表现为共同性水平斜视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但是未合并出现垂直肌功能异常患者共包括14例,完成治疗后,患者上斜视矫正2△~8△;患者残余上斜视为2△~5△。所有患者的眼球运动均未出现异常的现象。对于未合并出现斜肌功能异常,表现为V型斜视的患者,临床对其实施垂直矫正,最终结果为非共同性8△~30△。对于合并出现斜肌功能异常A型斜视患者,对其实施垂直矫正非共同性8△~25△以及10△~30△;最终获得的临床矫正效果均显示良好。

综上所述,对于斜视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可以将患者的共同性垂直斜视症状以及A~V型斜视症状进行有效矫正,显著提高斜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蔚茹.水平肌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并伴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2(1):55-57.

[2]贾莹莹.A-V型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的临床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2012.

[3]王涛.单侧直肌截除术治疗儿童残余性和复发性水平共同性斜视的疗效观察[D].济南:山东大学,2014.

[4]袁瑞芝,任芬花,连丽英.水平直肌移位术治疗A型斜视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5):457-458.

[5]薛岩,高雅玲,康与明.上下直肌止端部分移位术治疗外伤性外展神经麻痹性斜视[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6):441-442.

[6]谢照林.探讨水平直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2):128-129.

[7]秦萍,李志刚.垂直直肌移位术治疗外直肌全麻痹的疗效[J].眼科新进展,2010,30(10):982-983.

水平肌移位术 篇2

关键词:水平直肌,移位,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效果

在临床进行矫正共同性水平斜视的手术中, 会遇到一些患者拥有水平斜视且还伴有小度数垂直斜视, 并且未发生明显垂直肌的功能异常。通过分析研究, 有专家、学者认为在进行手术矫正水平斜同时对内外直肌行上、下移位, 从而实现同步矫正患者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的共同效果, 且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患者需要进行手术的次数与降低手术痛苦[1]。我院在对80例患者进行矫正时, 矫正其水平斜视的同时, 把水平直肌进行上下移位, 来矫正小角度的垂直斜视,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的水平直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患者80例 (121只眼) , 男42例, 女38例, 年龄5~45岁, 平均年龄 (19.2±3.2) 岁, 共同性斜视71例, V型外斜者9例。行双眼手术的32例 (64只眼) , 单眼手术的39例 (39只眼) , 不伴有下斜肌功能异常V型外斜视的9例 (18只眼) 。水平斜视度为30°~80°, 垂直斜视度为5°~20°水平直肌的垂直位移范围是5~7 mm。

1.2 治疗方法

①一般检查:术前行常规检查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患者眼位、眼底, 裸眼与矫正视力, 采取三棱镜遮盖法和同视机法来检查眼位, 包括眼原在位和诊断眼位的斜视角。对患者各眼位斜视度进行科学检测和评估, 排除麻痹性斜视。②手术治疗:在进行常规对内外直肌徙后或者缩短手术的同时, 把其附着点向上、下移位, 移位止端和角膜缘相平行, 通常在主斜眼做垂直的移位, 如果主斜眼为高位眼, 把附着点向下进行移位, 主斜眼为低位眼, 把附着点向上进行移位。手术移位量:对垂直斜度为5°~7°的患者垂直移位为5 mm, 对垂直斜度为8°~20°的患者, 垂直移位为6~7 mm。对于不伴有下斜肌功能异常V型斜视患者, 把双眼的外直肌徙后, 并向外斜的V字开口的方向移位6~7 mm[2]。

1.3 疗效标准

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术后垂直度≤2°为满意, 术后垂直度≥3°~5°为欠矫。

2 结果

见表1。

所有的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患者在手术后都没有出现眼球运球运动异常进而垂直性或者旋转性的复视。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

3 结论

当人体眼球保持处于原在位时, 由于眼睛内、外直肌肌肉作用的平面和视轴相一致, 其水平直肌作用比较趋向单一水平作用, 若水平直肌肌止端沿着垂直方向进行移位, 那么肌肉作用的平面和视轴就不再一致, 很可能会改变眼睛移位肌肉正常作用。

通常认为由于水平直肌的附着点异常, 会导致一定程度垂直斜视, 如进行手术把内、外直肌的附着点进行上下移位, 也能产生或者减少眼睛垂直斜视, 由于眼外肌作用是由肌肉牵引的方向和视轴所成的角度决定, 当眼睛水平直肌的附着点移位之后, 肌肉牵引方向不再和视轴位于同一平面, 产生了一定的夹角, 这时的内、外直肌不仅有内转向的作用, 还能有一定上下转作用。向上移位能够加强上转的作用来矫正下斜视, 向下移位能够加强下转的作用来矫正上斜视, 而且其移位量越大, 矫正的垂直斜视作用越强[3]。我院的80例患者中43例的垂直斜度5°~7°, 把单眼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5 mm, 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 (5.82±0.68) °, 治疗效果很好, 28例的垂直斜度8°~20°, 把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6~7 mm, 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 (7.13±0.86) °, 其中8例的垂直斜度16°~20°, 欠矫。对于垂直度>20°的患者无法完全矫正, 要另选其他手术, 水平直肌进行垂直移位对矫正垂直斜视作用上有一定局限性。9例不伴有下斜肌异常的V型外斜者, 其垂直斜度为8°~20°, 把双眼的外直肌进行徙后并向上移位6~7 mm, 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手术简单容易操作。

因为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改变了视轴和肌肉之间的夹角, 在产生上、下转的作用时, 还可能产生旋转作用。相关的研究提到V型斜视在进行手术中, 单眼水平直肌的垂直位移不会使旋转斜视出现, 可能和其垂直移位量比较小有关, 因此在小角度垂直斜视中, 不用担忧水平直肌垂直移位可能带来旋转斜视而产生不适感[4]。

总之水平肌移位可以有效的治疗小度数垂直斜视和不伴下斜肌功能异常V型外斜视, 经过临床应用, 效果良好, 水平直肌肉移位量都在5 mm以上, 平均矫正的垂直斜视度数非常明显, 而且安全可靠, 值得在医学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夕, 牛兰俊.水平直肌移位术在斜视治疗中作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8, 26 (11) :1247.

[2]吴河坪.上斜肌减弱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J].中华眼科杂志, 2010, 42 (10) :883-884.

[3]龚淑贤, 戴鸿斌, 黄华林, 等.应用水平直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垂直斜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0, 18 (18) :99-102.

[4]Roma no PE.T he dow n slde of[too much]f reedom a nd liberty:chans.Plus V-exotropla, screening in France, slipped muscles, a new test for torsion[J].Binocul Vis Strabismus Q, 2004, 3 (2) :542-543.

[5]余新平, 麦光焕, 余焕云, 等.V型斜视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J].中华眼科杂志, 2005, 41 (7) :585-589.

水平肌移位术 篇3

关键词:老年臂丛神经损伤,斜方肌移位,重建肩关节功能

老年臂丛神经损伤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也是创伤骨科的难点。老年臂丛神经损伤后,一期行神经吻合、移位来恢复肢体功能已经形成共识。近年来研究表明:一期神经吻合、移位后肱二头肌的恢复比三角肌要好,即肘关节功能恢复预后要比肩关节好[1],因此在老年臂丛神经损伤晚期肩关节的功能重建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对肩周附近肌肉的解剖及力学研究的深入,斜方肌的移位术被逐渐广泛应用于臂丛神经损伤后的肩关节功能重建,使术后患者的健侧肢体得到根本上的解放。本文对臂丛神经损伤晚期应用斜方肌移位重建肩关节功能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110例符合条件的老年患者进行术后的随访。年龄37~73岁,平均(45.91±6.124)岁,其中男90例,女20例。临床110例患者中,全臂丛损伤10例,上干损伤70例,上中干损伤30例。

1.2 治疗方法

110例患者,60例采用改良Mayer术式,50例采用Betaman术式。改良Mayer术式[2]与Betaman术式[3]均为斜方肌止点的重新选择,其中前者除斜方肌止点改变以外,又应用了髂胫束,以增加斜方肌的力臂,减少所需外展力。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侧卧位,患侧在上。对侧腋窝、髋关节垫软垫。自锁骨中点向外经肩峰至肩胛冈中点做“U”形切口,再由肩峰到三角肌止点做直行切口,两切口相连成“Y”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斜方肌。从骨膜下游离斜方肌,并切断斜方肌锁骨、肩峰和肩胛冈上的肌止点,然后向近端掀起,直至上中部纤维充分游离为止。显露三角肌,于三角肌粗隆近端纵行切开三角肌,显露上端外侧皮质。于三角肌肱骨干止点处钻孔、开骨槽备用。取同侧大腿髂胫束约20 cm×10 cm大小,光滑面向下铺开,一端置放于斜方肌深面,靠近肌肉根部,将其与斜方肌前后缘及游离端缝合到一起。另一端做修剪术并穿扎粗丝线,以备纳入骨窗。向远侧牵拉骼胫束及斜方肌,将骼胫束前后缘与三角肌前后缘缝合在一起。将丝线引入骨窗,由骨孔穿出、拉紧,将肩关节外展135°、前屈20°,使骼胫束游离端进入骨窗并保持一定的张力后打结,关闭切口,术后患侧肩关节于外展135°、前屈20°位固定于外展支架上。

1.3 术后固定及功能锻炼

术后牢靠的外展固定需6~8周。术后2周即开始在外展架固定下行斜方肌主动收缩锻炼,每日3次,每次20下。术后8周左右将外展支架降到肩外展90°,继续在外展支架上行主动及被动肩外展锻炼,每日充分被动外展上举100次,主动500次,可分多次完成。以后每2周将外展支架放下30°,直到肩关节恢复至解剖位,并逐渐增加锻炼的次数。术后功能锻炼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疗效。术后2,4,8,12,18,24个月左右进行门诊随访。

2 结果

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肩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分别对两种术式于术后12个月时进行肩关节功能疗效评价,见表1、表2和表3。

110例患者中肩关节功能恢复优20例,占18.18%;良50例,占45.45%;可30例,占27.27%;差10例,占9.09%,优良率63.64%。

3 讨论

3.1老年臂丛损伤修复后神经再生的问题

老年神经损伤后再生速度缓慢是术后恢复差的主要因素。神经再生的速度缓慢,直接对神经移位后的临床效果产生影响。顾玉东[4]通过多年总结认为膈神经移位的有效率为84.62%,副神经移位的有效率为79%,肋间神经移位有效率为73.8%,健侧C7神经移位的有效率为70%,而颈丛运动支移位有效率仅为46%。因此,不能只是依赖神经移位来恢复肢体的生理功能,治疗臂丛损伤更应该是两种或多种方式共同运用。神经修复和肌肉移位两者的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臂丛损伤的治疗水平。

3.2 老年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与功能恢复问题

在影响功能重建效果的因素中,除移位肌肉的肌力、力线方向及张力调整等外,康复训练也是关键。术后早期、积极恰当的功能训练对患者以后的恢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多数老年臂丛损伤后,不只是患者一侧肢体丧失功能,同时健侧肢体也受到拖累[5]。因此初期的信心树立极其重要,锻炼初期要给患者树立信心,并要坚持不懈的指导患者康复。当患者不需要用健侧托住患肢,将健侧肢体解放出来的时候,对患者将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同时也是下一步真正意义上的功能锻炼的良好保证。

参考文献

[1]徐向阳,顾玉东.臂丛神经损伤后三角肌与肱二头肌功能恢复的比较.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6,16(6):410.

[2]Mayer L.Operativ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ralyzed,upper extremity. J Bone Joint Surg,1939,21(2):377-383.

[3]Bateanan JE.The shoulder and environs.St.Louis,MO,CV Mosby Co,1955:384-387.

[4]顾玉东.臂丛神经损伤与疾病的诊治.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30-47.

上一篇:条块分割下一篇:毒理学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