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背景

2024-08-30

哲学背景(精选7篇)

哲学背景 篇1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杜威哲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杜威哲学对实践进行了强调, 这一点在现在来看也是十分重要的, 它还促进了西方哲学的发展,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有着共同点。

关键词:杜威哲学,现代意义,经济背景下

在当今的经济社会大背景下, 杜威哲学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好杜威哲学对现代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运用其中的哲学原理, 分析社会实践中的问题。

一、杜威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有着共同点

我们要从不同的方面来对杜威哲学学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它们都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础, 从这个方面来看, 两者是具有共同点的。

杜威哲学对我国现实问题的使得它不可避免的被认为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矛盾和对立的。从而使其遭受到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批判, 这种批判来自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但是在批判的同时, 社会中的各方面又受到了杜威哲学实用主义的作用。有时杜威实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很难进行清楚地划分, 这是由于二者所倡导的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是相同的。人们在遇到实际问题时, 不仅是对其基础性原则进行关注, 还对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投入了更多的注意力。在解决问题时, 在做到维护社会的利益的同时, 还要使社会中个体的合理需求得到保证。不管是杜威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都注重实践,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进行批判, 从这个角度山来讲, 它们是存在共同点的。对二者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我们会发现, 它们在原则上其实也不全是互相对立的。杜威哲学所倡导的社会理想, 不是要对资本主义进行升华和改造, 确切的说是要构建一个新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 人们充分享有自由和民主, 人人平等。虽然这种理想的社会在目前的资本主义环境下不可能得以实现, 但依靠这种想法, 杜威被人们成为伟大的改革家, 他的这种改革是对资本主义的改革。因此, 我们不能将国内认同杜威哲学的人, 统一的称作资产阶级, 因为这部分人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求真务实的革命人。这使得杜威哲学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杜威哲学都是对近代哲学的的一种改造, 充分说明着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从这个方面看, 二者是相同的。

二、杜威哲学对实践有着特别的强调

杜威哲学虽然被作为一种形而上学进行批判, 但是它们又不同于传统的形而上学, 其目的也是为了摒弃形而上学。由于各种原因和认识, 这种哲学又成了一种形而上学, 例如经验自然主义, 它与人们的实践和行为有着紧密的关系, 因此, 虽然是一种形而上学, 但是与传统的形而上学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 它所说的不是观念或物质的存在, 它是把人看作生物的一种, 并与环境产生了作用。因此, 经验就成了自然中的有机物, 它对环境产生着作用。它们两者紧密的存在于一种相互联系的过程之中, 而这个过程就是人们的实践过程。所以, 我们可以说杜威哲学的基础也是实践,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者将杜威哲学划分到过程哲学之中。从总体上来讲,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最为重视的是人的方面, 这里的人都处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内。它着重解决的使人们怎样利用自己的实践或者行动处理好现实中的人和人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间的关系, 怎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是由于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对这些的关注, 我们将其定义为和人的行为与实践有关的哲学。

三、杜威的哲学促进了西方哲学的发展

杜威哲学的最核心内容是对时间和社会生活的关注, 这是对以前哲学家在对实践和行动方面重视的继承, 也符合西方哲学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杜威将前人有关实践的哲学进行了发扬, 突破了西方哲学的某些局限, 促进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和转型。杜威哲学认为, 在环境和主体进行作用的过程中, 人们进行探索和研究。探索和研究不仅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 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它能够将主观和客观有效的结合到一起, 将实践同人们的认识结合, 打破了二元论和形而上学的束缚, 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杜威哲学中的实验主义和经验自然主义等都是对近代哲学的一种发展。杜威哲学认为人与自然等之间的作用是一个不断发展而且无穷无尽的过程, 这个无限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实践过程。

总结

以上就是对在经济背景下杜威哲学的现实意义的思考。在现代社会中, 杜威哲学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在某种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相似之处, 同时又为西方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其在根本上是对实践的强调。对杜威哲学显示意义的讨论, 能够促进我国哲学体系的发展。由于本人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以及个人能力的有限, 对杜威哲学相关的内容的研究, 还需更多的哲学专家共同努力, 这样才能将杜威哲学运用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来, 为国家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云, 余源培.论杜威教育哲学的意义[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5 (7) :65-66.

[2]刘放桐.杜威哲学的现代意义[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5) :121-123.

[3]曹利群.重估杜威哲学的价值[J].中华读书报.2013 (4) :55-56.

哲学背景 篇2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研究的哲学视角

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凭借其政治、经济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以儒家传统为底蕴的.中国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和挑战.在批判西方文化中心论及其文化霸权的扩张的同时,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哲学反思.

作 者:王平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5刊 名:理论月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年,卷(期):“”(10)分类号:G02关键词:全球化 中国文化 哲学反思

哲学背景 篇3

我们发现语文教师哲学素养缺失现象并不少见, 部分语文教师缺乏辩证思维, 矫枉过正、顾此失彼;不从教学实际出发, 使得新课改百病缠身、步履维艰。在新课程背景下, 语文教师哲学素养的缺失至少会导致:

一、学科定位不明, 本体观缺失

“语文是语言文化”, 乃是语文教育哲学层面的本体观。《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 “没有离开工具性的人文性, 也没有离开人文性的工具性”, 二者是统一于语言文化本体, 此中有彼, 彼中有此, 不可偏废, 也不应分离。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不是完全对立、绝对排斥、水火不容的关系, 恰恰相反, 只要本体在场, 掌握分寸, 它们完全可以融为一体。新课程背景下, 部分语文教师对课标解读失当, 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完全忽视其工具性。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批评:“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 成了课堂上的另一道风景线”;曹文轩教授则指出由此造成的后果:“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比如说, 大学生写论文时病句连篇, 知道有错, 却不知错在什么地方, 这实际上是语文忽视工具性导致学生语言能力不足的表现。”

构建综合性的课程新体系是本次课改的新取向。于是, 老师们教学时都特别注意学科间融合、课内外沟通, 努力打破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 试图通过艺术活动、科学实验等手段来活化语文教学,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拓宽学生的视野。出发点很好, 可惜很多时候未考虑语文教学这个实际对象, 一味追求“综合”却忘了语文自己的本体使命。学生都在画画、唱歌、跳舞、表演, 课堂气氛极其活跃, 可就是静不下来阅读、写作, 直到下课, 很多学生连课文都没有读流利。像这样为气氛而“艺术”, 为整合而“凑合”, 语文教学怎会不在喧宾夺主的吵闹喧嚣中迷失自己!

二、学习方式偏执, 系统观缺失

课堂学习的模式包括接受模式和发现模式, 或者称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模式对人的发展都是必要的,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 二者往往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针对过去接受性学习一统天下的状况, 特别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些老师没有吃透课标精神, 以为探究性学习是唯一有意义的即最好的学习方式, 接受性学习是无意义的应被淘汰的学习方式。于是, 将接受与被动相提并论, 将讲授与落伍画上等号, 上课回避、害怕讲解, 拒绝、排斥接受, 结果导致探究讨论泛滥成灾, 课堂随意, 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影响教学进度。

其实, 学习方式是一个系统。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 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 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 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践证明, 割裂学习方式系统中各要素的关联性, 采取极端偏执的做法是要不得的。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只是众多教育形式中的一种, 既有独特价值, 也存在局限, 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不可能包打天下, 解决所有问题。最好的方式只能对特定的内容、特定的对象而言, 只有适应特定内容、特定对象的最好方式, 没有适应一切的最好方式。课上究竟该采取何种学习方式, 要由教学目标、课文内容、教学对象以及客观条件决定。因人、因课、因时制宜, 不能一刀切, 更不能强调一种, 排斥另一种。

三、师生关系失衡, 主导观缺失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师生交互作用的共同价值取向是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学的主要方式不再是知识本位的灌输、能力本位的训练, 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努力让他们自主建构。为此, 必须讲究民主, 牢固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服务于学的思想, 尊重学习主体的独立性, 重视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习惯了主宰课堂、贩卖知识的一些教师, 一下子不能适应师生角色的巨大转换。无法辩证处理师生之间的新型关系, 以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就意味着教学放任自流、教师无所作为。于是师生关系失衡, 新课程语文课堂出现了不少所谓的“自主学习”现象, 由于缺乏明确的目的, 缺乏教师精心的组织、参与、引导, 该深化的得不到及时深化, 该提高的得不到有效提高, 课堂看似热闹, 学生的自由度看似很大, 自主性貌似很强, 但学习和认识活动过于肤浅、散漫, 参与度低, 效率不高。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否定教师的主导性, 损害的恰恰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物极必反, 辩证法就是如此无情。

四、文本解读随意, 辩证观缺失

接受理论认为, 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得以建构, 它的生成与存在离不开读者的阅读创造, “必须由读者来实现”。只有重视读者阅读对文本意义的创造与建构作用, 才能赋予文本以生命和活力, 揭示文本的潜在意义。为此,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强调“解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倡导多元解读。

一些教师曲解了个性、多元、创造, 以为个性解读就是随意解读, 多元释义文本就是无限衍义文本, 解读的创造性无需顾及文本的规定性, 鼓励肯定学生五花八门的惊人发现、感悟: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阿Q的精神胜利法, 因为可以使其在精神满足中忘却痛苦。因此, 被解读成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背影》里翻越栅栏的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

解读文本就是与文本展开对话, 对话不仅仅是发言, 也包括倾听, 而且首先是倾听。文本是个潜藏着巨大可解释性的主体, 但读者在对它作出解释之前必须先要听听文本向他说了什么, 这样才能找到对话的“话题”, 读者与文本才会有“视域融合”。像以前那样惟书是从, 以为解读就是复制文本的意义, 显然不是对话;但像这样惟读者是尊, 以为解读只不过是将自己的主观意愿投射到文本中, 也不是对话。对话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之间的, 它同时受着读者与文本的制约, 一切解读的创造性, 当然必须以文本的规定性为先决条件。将多元感悟与尊重文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错解为互相抵触的关系, 以为多元解读有绝对的弹性, 可以随心所欲地断章取义、天马行空地曲解误读, 这是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

五、语文传统消解, 历史观缺失

新课程改革声势之大、影响之巨前所未有, 广大语文教师投身课改, 洗心革面, 陈腐的思想得以冲刷, 落后的观念受到荡涤, 僵化的模式遭遇冲击。在气势磅礴的改革大潮面前, 不少人自然而然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课程改革就是对以前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否定, 应该充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 勇于自我批判, 割断与传统的联系, 将一切推倒重来。因此, 舆论上, 他们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理论驳得体无完肤, 将传统语文教学实践说得一无是处;行动上, 他们摈弃以前用过的所有方法、手段, 刻意求新, 怪招频出。

辩证的否定观告诉我们, 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态度, 既不能肯定一切, 也不能否定一切。语文新课改是对语文传统的扬弃, 而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东西不一定落后, 新鲜的事物不一定先进, 国外的经验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的国情。我们必须从辩证唯物史观出发, 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语文课程改革, 要以联系、发展、辩证的眼光对待与古老文明相伴共行了数千年的传统语文教学, 认真总结, 耐心梳理, 将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东西大胆去除, 将宝贵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大胆继承, 并根据时代的新情况加以改进, 融入新的思想与方法, 不断地丰富, 促进其创造性发展。要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国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 在不违反母语特点和母语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借鉴, 合理吸收, 为我所用。

成熟的新课程渴望语文教师拥有成熟的教育哲学, 执着于自己的教育主张。只要我们的教师能实现个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增强专业成熟度和成功解读力, 不断从经验中学习知识, 有效地和他人对话, 检验和修正自己的哲学观点, 就能实现个人哲学观的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文教育哲学二题[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 .

[2]朱国忠.教师, 你可有哲学家的气质[J].探索, 2006, (12) .

[3]周庆元.承传与创新:语文教育改革的哲学思考[J].湖南教育, 2006, (1) .

[4]魏本亚.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哲学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9) .

哲学背景 篇4

一、存在与思维间具有同一性

1、绝对观存在的自我同一

以绝对思维中的自我发展为着眼点,了解精神与自然不同形态的统一性,是黑格尔提出的哲学必须完成的任务。此意义上,其撰写的《精神现象学》中阐述:所有问题的重点在于,既要将真理或真实事物认识和叙述成实体,其认识与叙述本身也是主体。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细致分析此思想:就哲学意义而言,真理是思想与自身的结合。思想的客观性表现为:既是人类思想,也是事物自身以及对象性事物呈现出的本质。黑格尔的理念中,绝对观念借助自然属性体现自己,而后又体现出精神形式,进而实现自我同一、自我认识。其并非是单纯的自我等同,而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属于矛盾的同一。

2、存在与思维间能够转化

黑格尔指出,存在与思维不是相同事物,而是同一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它们彼此依存、彼此独立,当满足某种条件时,两者可以实现相互转换。此思想是基于唯心主义前提下进行分析的,其蕴含着辩证法因素,且体现在其哲学体系的各个环节中。黑格尔的精神哲学、自然哲学、逻辑学,对“绝对观念”发展的逻辑、自然以及精神等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此三阶段深刻的阐述了思想与存在间的相互转换过程。关于客观和主观(存在与自然)思想的彼此转化,黑格尔指出“人们思想中认为客观与主观是相对且始终不变的,事实上并非如此,两者可以实现相互转变。”

3、思维可以印证存在

黑格尔认为,思想可以阐述事物的本质。由于思维是体现在所有记忆、表象中。通常而言,思想是存在于所有精神活动、欲望、意志中的事物。当思想认识成为所有精神与自然事物的共性时,它就成为控制一切的前提性条件。以此为基础,黑格尔认为事物与思想间并非是绝对矛盾的,思想既是人类思想,也是对象本质或事物本身。

4、存在与思维有差异的同一

黑格尔不赞同形而上学的思想理念。在分析存在与思维同一性的相关问题时,他阐述两种性质各异事物的同一性,既形而上学的同一性、辩证与抽象的同一性以及具体的同一性。他重点提出“正确认识同一的真正内涵,是特别重要的事。为实现此目标,不能将抽象同一与同一单纯的理念相混淆,当作是排斥所有差异性质的同一。导致所有坏的哲学明显区别于真正哲学重点所在。”黑格尔提出的同一性,并非是无差别、抽象、形而上学的、非此即彼的同一,而中矛盾复杂的、有差异性的、具体的、辩证的同一。

二、认识论与本体论间具有同一性

黑格尔提出的存在与思想具有同一性,其基础是“绝对精神”。而绝对精神既是存在主体,同时也是思维主体,因此存在与思维间具有同一性。“绝对精神”不但是主体了解世界而进行的思维运动,也是本体建立并发展世界的过程。所以存在与思维具有的同一性,是同时在本体论领域与认识论领域中实现同一。

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并非人类精神或个人精神,而是世界与人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根据黑格尔的理论,“绝对精神”体现出绝对性,其原因在于它不但高于存在、客体、思维、主体,也涵盖上述因素,是全面涉及客体与主体、存在与思维的更高层次的存在,其是所有认识与创造活动的主体。因此绝对精神是存在与思维间同一性、认识论与本体论间同一性的前提与基础。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逻辑学、认识论、本体论三者间存在的同一性,其既体现在内容与对象上,也出现在结构上,进而在哲学方面也要实现三者之间的同一,让西方哲学体系与西方哲学内容在存在与思维上实现同一。为实现此点,黑格尔指出一定在研究与探讨西方哲学时运用逻辑与历史同一的方法。

三、逻辑与历史间具有同一性

逻辑与历史具有同一性,包括两方面意义。其一是逻辑的内容与历史的内容存在同一性;其二是研究逻辑与研究历史的方式具有一致性。黑格尔在哲学史、逻辑学、认识论、本体论等著作中对其运用的方法论原则进行分析。

1、逻辑与认识方法体现出逻辑与历史的同一性

黑格尔指出,按照逻辑发展的阶段,认识方法的发展阶段也相同,即正题阶段、反题阶段、合题阶段。以此方法分析逻辑与历史之间的同一原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念的历史格局就此建立起来。在其哲学体系中,“绝对精神”是根据正、反、合的运动节奏与固定格式进行发展:正、反、合的三个阶段分别对应逻辑、自然、精神三个阶段。按照逻辑与历史之间同一性原则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进而建立起黑格尔哲学最著名的三部曲:逻辑学、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

2、哲学结构上彰显出逻辑与历史间具有的同一性

黑格尔既根据正、反、合等不同阶段建立起哲学体系,在结构上彰显出逻辑与历史间的同一性,在各个部分的内容分析上也体现出三段式的分析方式,让精神本身、历史范畴、自然范畴和逻辑发展保持一致。在自然哲学领域中,黑格尔指出自然发展同样遵循“正-反-合”的过程,即先机械性而后物理性、再后有机性的发展过程。在最后的有机性阶段的论述中,分析自然领域中地质、植物、动物等三种有机体的发展过程,而后分析人类的发展,彰显出人的精神意识,黑格尔的哲学也从自然哲学逐步发展到精神哲学层面。在精神哲学理念中,包括主观精神(个人意识)、客观精神(社会意识)与绝对精神(绝对意识)三个阶段和过程。因此关于西方哲学意识形态及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各种问题,黑格尔认为精神哲学可以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如美学、哲学史、宗教哲学、法哲学、历史哲学等。

四、结束语

黑格尔提出的思辨同一性哲学理论,其为分析西方哲学体系中“形而上学”思想提供视角。此理论既是黑格尔构建哲学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对哲学体系具有支撑作用的骨架,也是西方哲学体系历经发展后的目标和归宿。黑格尔指出在理论形态中构建起认识论与本体论之间的辩证统一,在途径上研究逻辑与历史间具有的统一,进而建立起精神、历史、自然间的统一。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存在与思维、认识论与本体论、逻辑与历史的相关理论,在西方哲学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平.矛盾学说:对立、同一性、非同一性——以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阿多尔诺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

[2]吴晓明.黑格尔法哲学与马克思社会政治理论的哲学奠基[J].天津社会科学,2014(01).

哲学背景 篇5

关键词:哲学,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量农民工返乡是现阶段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的认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问题的理论工具。我们有必要运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联系、发展等观点全面认识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问题, 坚定解决问题的信心, 理顺工作思路。

1 矛盾理论下的返乡农民工问题

1.1 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体现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金融危机下农民工返乡, 从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的角度来看, 体现了与社会经济生活矛盾对立和统一的属性。

1.1.1 矛盾的对立方面。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升级, 全国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潮, 对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和负面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农民增收。目前, 农民务工收入是家庭增收的主要途径, 承担着家庭教育、医疗、住房的大部分开支。一旦失业, 收入就会缺乏保障。二是影响社会稳定。失去经济来源的农民工, 回家后无法就业, 又不愿从事农业劳动, 有可能整日无所事事, 精神空虚, 从事赌博活动, 影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更有甚者, 有可能因为生活困难而以非法方式解决生存问题, 从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三是增加了农村社会管理难度。农民工的子女教育、住房改善、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将对农村社会本来就非常脆弱的管理体系形成挑战。

1.1.2 矛盾的统一方面。

大规模农民工返乡对社会发展也是一个机遇, 具有积极的因素。一是有利于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低成本劳动力的供给减少, 迫使生产技术落后型企业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完成技术改造, 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二是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工返乡提高了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 同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动力。三是推进农民工培训和创业机制的完善。农民工返乡, 增加了当地政府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迫使政府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一部分有技术有资本有管理经验的农民工, 充分利用机会, 以极大的热情回乡创业, 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我们要看到对立的一面, 客观估计形势, 做好应对准备;又要看到统一的一面, 坚定信心, 扑捉机遇。更要以切实的行动推进对立向统一的转化, 化不利为有利, 推进经济社会有序发展。

1.2 矛盾的特殊性方面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解决返乡农民工问题首先是对这一群体要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对不同层次的农民工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据贺雪峰对贵州湄潭县聚合村的调查, 35岁以上的农民工, 文化程度相当较低, 对农业劳动和农村生活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也能感受到农村生活的意义, 这类农民工适合留在乡村发展。35岁以下的农民工, 身强体壮, 头脑灵活, 文化程度高, 不适应农业劳动和农村生活, 适合培训后, 进城务工或本地创业。贺雪峰的调查从一个侧面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即对农民工进行必要的分流。一类是通过掌握新的职业技能实现异地就业;另一类是运用所掌握的职业技能, 依靠各级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实现本地就业;再一类是通过掌握农村实用技术, 成为新型专业农户。

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是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效的方法。培训按照分类分层、彰显个性的原则进行。返乡农民工的学习需求出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因而创业培训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 共性培训与个性培训相结合, 突出个性培训。对于共性培训, 可以集中进行, 以奠定全民参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能力。对于个性培训, 一方面要根据返乡农民工打算创业或者已经开始创业的产业领域或组织形式等分类分层培训,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 要建立短期集中培训和产期分散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机制, 形成专家与学员之间长期的互动关系, 及时了解和掌握学院的创业动态, 对学员进行个性化的跟踪服务和个别指导, 以提高创业培训的时效性。

2 联系发展理论下返乡农民工问题

联系和发展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 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多样的。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2.1 外部条件与农民工返乡是有联系的

国际金融危机和农民工返乡的联系。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演变成战后影响最严重的危机, 并很快波及实体经济领域, 把全球经济实体推向危机边缘。我国沿海出口生产企业遭遇困难, 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 使得大批农民工失业。没有倒闭的企业, 为了降低成本, 纷纷降低产量, 一些农民工工资甚至接近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有养家糊口压力的农民工都选择了返乡。

国家相关政策和农民工返乡是有联系的。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使企业用工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 “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失去竞争优势;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大种粮补贴, 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以及允许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农业等政策, 对农民返乡建设新农村有很大的吸引力。

2.2 农民工自身素质与返乡是有联系的

社会发展急需教育程度较好的高素质农民工, 但大多数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和基本素质都比较低。据统计, 目前农村受教育状况是“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为6.5年, 只相当于小学文化程度, 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占3.4%, 接受过中级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 接受过短缺培训的为20%, 三者总计只有23.53%, 而其中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只占9.1%, 没有受过培训的占76.47%, 另外还有不少文盲存在。”农民工群体低技能与用人单位要求形成巨大反差, 造成失业回家。

与被动返乡农民工不同的是一批文化素质高的农民工主动回家创业。这批人在打工过程中初步实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包括资金、技术、信息、阅历、企业家精神等要素。利用金融危机影响、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惠农政策实施等条件, 投身于创业大潮, 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2.3 通过解决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内因是根本, 外因是条件。农民工返乡问题的解决在于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 同时努力创造有利的发展氛围, 排除外部不利影响的干扰。

我们要立足现实,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推进发展。一是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拓展农村融资渠道, 规范法制建设,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二是发挥农民工主体作用。农民工要转变观念, 加强学习, 增强竞争力, 立足现实, 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创业项目。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修订版.

[2]贺雪峰.农民工返乡的逻辑[J].东岳论丛, 2009 (7) :38-41.

[3]周婧.金融危机形势下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思考[J].农业考古, 2009 (3) :286-288.

哲学背景 篇6

一、目前与未来的关系, 即发展劳动密集型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目前, 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经济结构必然呈现多层次性, 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很大需求和发展潜力。人口多, 人力资源丰富, 这既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也是我国的一个突出优势。从这一国情出发, 既要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又要继续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各产业的发展都要根据比较成本原则。在当前技术条件下, 相当部分劳动仍然无法被技术取代, 即使取代, 对于资本短缺而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使用技术的成本往往高于使用劳动的成本, 可以多使用劳动力, 在生产关键部位和工序要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 在一般工序则可以采取人工操作。我国正处于劳动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阶段, 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现阶段实施竞争优势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二、基础与方向的关系, 即发展传统产业与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关系

传统产业是高科技产业的产生基础和发展的平台。这也正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而不是别的国家出现的原因之一。随着传统产业的高级化, 不仅为知识经济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准备;而且出现了消费能力和需求水平与传统经济的供给手段不相协调导致的矛盾, 从而产生出对高技术产业的需求。比如传统交易方式不再能适应人们方便、快捷的生活节奏, 才导致了电子商务的出现。同时, 建立在知识经济基础之上的高技术产业是需要和有形的物品结合在一起才能具有其存在的价值的, 而建立在土地资源、能源、原材料等有形实体基础上的传统产业为高技术的运用和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动力。比如在制造业领域, 吸收了计算机集成制造、敏捷制造、供应链管理、清洁生产等先进技术, 创造出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先进的产品, 又使制造业的科技水平跨入一个崭新层次。当纯网络公司经历了Bto B、Bto C之类的泡沫经济折腾之后, 也都慢慢与传统企业结合或将自己定位成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而不是纯粹的网络公司。这也正说明了高技术产业是不可能脱离传统产业而独立存在和发展的。

高科技产业是传统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有关专家指出, 过去40年里, 传统产业的成长壮大, 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带动。在传统农业领域, 通过广泛采用节水灌溉、温室栽培、基因工程、生物化学等高新技术, 可以成功地建立起产业化的高效农业。在传统工业领域内,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 对工业生产工艺设备进行改造;通过对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节能降耗, 提高原有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和手段, 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实际上, 传统产业发展的本身也是不断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增加产品技术含量的过程。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出现的买方市场及内需不足等问题, 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传统产业部门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弱, 工业发展缺少新技术的支撑, 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 导致了产品结构失衡,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

三、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宏观是对微观的概括和总结, 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和体现。产业结构调整, 既要有宏观的视角, 也要有微观的视角。所谓宏观的视角, 就是要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全局利益出发, 甚至要考虑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和国际分工的新趋势, 从而在整体上, 全局上把握好调整的目标、重点和方向。所谓微观的视角, 就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 甚至一个企业的实际出发,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 把握住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目标重点和措施是不可能一律的。“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不同类型的地区, 其产业结构变动的导向应有所区别, 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资源耗竭地区的发展问题, 老工业基地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途径与对策, 应从老基地实际出发, 全面优化工业结构, 重塑和增强老工业基地的经济中心功能。资源耗竭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实际上是发展动力不足, 应将促进产业向新的领域扩展, 缩减衰退产业生产能力, 使生产要素从这些产业转化出来, 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和产业政策的新内容。再如新疆棉花, 云南旅游和花卉, 广西蔗糖等地区特色产业, 应当继续做大做强。

四、产业结构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系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前者是手段, 后者是目的。产业结构的合理与优化要靠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来体现和检验, 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又作用于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一个时期以来,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来维持的, 因而在追求高速度的过程中, 资源与浪费、环境的污染、生态系统的破坏就表现得特别突出, 而解决此问题则必须把重心放在经济结构, 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上, 这正是我国实施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的主要内容。

如何搞好产业结构调整, 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上, 要坚持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 对新兴产业的选择和旧产业的调整既要着眼于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又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产业, 限制资源浪费型、易造成环境污染产业的发展。二是合理确定主导产业, 选择那些生产效率高、开发潜能大、能够带动和形成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 既能发挥资源优势, 又能带动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要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 加大投资力度, 确保投资方向, 提高投资效益, 形成新的增长点。三是要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 在经济体制不健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特别需要政府的保护。

参考文献

[1]丁湘城, 罗勤辉.论我国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J].科技与经济, 2006.

[2]周晓娟.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J].企业创新, 2007.

[3]李京文等.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M].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哲学背景 篇7

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管理哲学, 因为哲学基本上就像一只罗盘, 能指引企业经营的正确方向, 帮助企业迎接挑战, 可以获得职工、消费者、社会的大力支持, 从而帮助企业追求成功。“爱的循环”的提倡者吉田忠雄是YKK拉链公司的总裁, YKK拉链公司制造的拉链占世界总产量的35%, 他将利润分成三份:三分之一是以质量较好的产品以及低廉的价格交给消费者;三分之一交给销售我们产品的经销商和代理商;三分之一用在自己的工厂。“不为别人得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繁荣。”如果我们撒播善的种子, 那么, 善还会循环归还给我们的, 善在我们之间不停的循环运转, 使大家都得到善的实惠。

企业管理哲学不仅仅关系到企业一般的经营理念, 而且涉及到企业对内和对外的一种生存的哲学思考, 它关心的不仅仅是管理层面的因素, 还有企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它是企业的辨证思维方式, 是企业处理企业与社会、员工、顾客和相关利益群体各种矛盾的方法。不仅在国内可以适用, 而且在国外也能大行其道。这也正是我们在跨国经营时代所应强调建设具有很强适应性的企业管理哲学的根本所在。

二、中国企业管理哲学建设的必要性

1.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迅猛发展的需求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 中国不少企业已经初具规模, 已经具备了开展海外投资的条件。中国已被联合国评为新兴的海外投资国, 其中一批优秀企业, 如海尔集团、上海广电、万向集团、杉杉集团、东方集团等, 都已不同程度地走向跨国经营。在讨论企业跨国经营的有关问题时, 笔者以为, 中国跨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与理念体系构建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 它对企业在迈向跨国公司的重大转型过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 我们更应该强调构筑自己的企业管理哲学和管理文化, 以免被别的国家文化所同化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2.西方企业在中国本土经营的成功启示

据统计, 世界上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中国登陆, 中国企业面临着全球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经验和哲学的严峻挑战。加入WTO后, 形势更加复杂。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都是具有超强实力的巨型企业, 它们有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世界跨国公司咄咄逼人的进攻势头, 使中国处于起步和初级发展阶段的跨国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挑战是中国的企业在西方多国公司面前是亦步亦趋还是自我崛起, 这是一个技术问题, 更是一个制度问题, 也是一个企业发展高度问题, 任何一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好, 都会影响中国企业的长久生存。为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不妨借鉴西方公司的做法。西方公司不仅愿意采取国际统一的标准化管理, 而且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入乡随俗创立相应的管理模式。比如:把人员流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一个不变因素;扩大招聘范围, 不只局限于招收名牌大学毕业生, 着眼于立足本地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改变过去的一贯做法, 减少外国经理的数量, 多给中国员工晋升的机会, 避免中外冲突;与中国的大学合作, 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等。这些做法对于中国的企业怎样在本土各地经营以及走出国门开展异地经营都是很好的借鉴。西方公司在中国经营的本土化成功, 直接打压着中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如果我们仍一味模仿西方公司的经营方式, 不去做挖掘深层的本土和异域的生存土壤的努力, 形成一种更能符合中国本土和国外文化的企业文化和哲学, 中国公司的生存、发展道路将会变得比入世前更为艰难。

3.体现赋予本民族文化传统特征的内在要求

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首先应该是能够充分挖掘与利用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能够建立起符合全体国人的企业哲学。中国传统的企业文化, 讲求以伦理为本位, 强调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 讲求道德诚信, 崇尚美德, 而诞生于西方文明下的西式商业精神, 在被中国企业照搬进来时, 却忽略掉了一些重要而基本的前提, 这使得理念变形的情况比比皆是。况且, 即使这种学习不走形, 以西式商业精神为视角的亦步亦趋, 也很难造就出强大的可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中国企业。盲目照搬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事实上我们有太多的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来构筑企业哲学和文化, 因此, 在市场竞争中找不到自己的特色、地位和方向, 其成效显得非常有限。一个连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都缺失的企业, 它是不可能在国内立足的, 更谈不上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三、企业管理哲学的阶段性构建分析

在讨论怎样构筑企业管理哲学时, 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 企业的发展有其阶段性, 因此, 在不同阶段企业应该具有不同的文化和哲学价值追求, 给它们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赋予不同的意义, 否则, 我们在构筑企业管理哲学时发挥不了管理哲学的正确引导作用。

在公司创业初期, 重要的是生存与扩张, 是产品和市场, 所以出现了索尼的开拓、独创精神和松下的饥饿精神, 也出现了华为的压强精神。但当一个公司的规模扩展到相当程度, 即它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已成为或即将成为一种“社会力量”的时候, 企业文化和哲学的探讨就被赋予更高更新的含义。对内而言, 随着企业的扩大和员工的增加, 企业领导者迫切需要一个发挥增强企业内聚力、形成企业思维以统一员工思想、确认工作评价标准、确认接班人标准等作用的企业自身价值体系——即企业的文化体系, 对外而言, 此时, 随着企业在业务过程中触及的社会利益日益广泛, 人们已从文化的角度评价其合理性和利益的得失, 企业文化中的使命与宗旨、服务精神、社会意义等因素凸现出来, 文化又成为对外营销问题, 部分企业甚至以自身的企业哲学作为营销主要述求点之一, 使之成为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爱的循环精神就为企业的成功获得了国内外的强大哲学支持。

到了企业跨国经营的时期, 对企业的管理哲学就变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此时的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不仅只是关注国内的可接受问题而且也应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外认同问题。构建一种更具普遍性的体现本土化全球化的实质性的企业管理哲学可以说是事关企业跨国发展时期生死成败的核心问题。世界许多成功的企业发展到跨国公司阶段时都已形成自己能被尽可能多的民族认可的独具特色的“管理哲学”, 并发展出一整套“企业理念体系”。如IBM公司“尊重个人、服务、追求卓越”企业哲学;美国麦当劳的“质量、服务、清洁、价值”的理念。那么, 中国众多企业面临跨国经营时, 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经营哲学呢?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现在国际大舞台呢?笔者以为结合中国正处于向外发展初期, 中国企业的经营哲学应该体现出一种饥饿精神、自主独立的精神和敢于搏强的精神。这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虑一个企业经营哲学的构建:产品研究与创新性上, 追求自主, 我们不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与专利, 而且更要主张自我开发与创新;生产上, 要自创品牌, 延长自己的生产链,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不能过于满足贴牌生产;营销上, 可以借助国外的营销渠道和手段, 但不能完全依附, 否则, 企业的独立性永远难以实现, 在国际上仍无法展示自己的身影。总之, 反映这种经营态势的企业管理哲学, 应该是一种力求自主、拼搏图强的哲学观, 而不是一种盲目屈从国外大公司的经营范式。随着经济的一体化, 我们的企业在经营时应该审时度势, 及时转变自己的经营指导思路, 不惧怕诸强, 拼搏挤压, 构筑起能反映目前自身经营特点的企业哲学理念, 指导本企业打造为世界真正强大的成功大企业。

摘要:在开放竞争的时代, 中国企业要经受住来自内外强大的竞争压力, 重要的一条是思想观念上的到位。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一个企业的成功经营必须构筑好自己的经营管理哲学的重要性, 认识到构筑这种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的迫切性, 更应认识到构筑企业管理哲学的阶段性, 建立起适合目前经营特点的管理哲学体系。

关键词:管理哲学,特征分析,阶段性构建

参考文献

[1]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黄伟文.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文化准备[J].决策借鉴, 2001.

上一篇:电影作者下一篇:学科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