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暴力问题

2024-11-04

体育暴力问题(精选8篇)

体育暴力问题 篇1

1、前言

功利主义包括边沁功利主义、密尔的功利主义、行动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指行为的非道德意义后果对于评价行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高对抗、高难度、高竞争体育运动中, 常常伴随着“暴力事件”、兴奋剂和种族歧视等的发生。这些事件违背了体育运动的初衷, 同时又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混乱问题和不稳定因素,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 暴力问题阻碍了体育运动自身的良性发展。体育暴力作为一种重要的体育文化现象, 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2、从功利主义分析现代竞技体育暴力的成因

其实, 功利主义在现代竞技体育中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现代竞技体育就是利益至上, 而其中的竞技体育暴力也是由功利主义引起的。许多的运动员在平时刻苦训练, 也就是为了在重大比赛上能够获得荣誉, 能够名利双收。

2.1、教练员与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

这是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大多在国家体训队或各级体委集训, 训练和求学的环境都是专门的体校, 与一般的大学相比, 缺少了文化学习的氛围。有资料显示, 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中的文化课程学习虽为“必修”, 但队员的精力都放在技能训练上, 体校及运动队只注重队员运动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其文化素质的培养, 从而导致队员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另一方面, 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是重竞技的体制, 导致各体校只重视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轻视了他们的文化学习。其次, 对运动员而言, 每天与之接触的就是教练员, 教练员的言行对其有巨大的影响。我们国家大多数教练员都来自于专业的运动队, 他们的文化素质及教育水平也不是很高, 对于日新月异的体育学科知识也没有很好地理解与运用, 从而也对运动员文化素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2.2、竞技体育自身的竞争特点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其自身的特点。所谓竞技, 它本身就是体育运动技术的较量, 是一种高对抗, 高强度的体育比赛。而比赛本身就有输赢之分, 避免不了运动员之间的相互冲突。在运动场上运动员之间产生摩擦在所难免, 使运动场上的队员很难控制情绪, 运动员的情绪很容易失控, 甚至相互挑衅。另一方面, 竞技体育背后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也刺激着运动员的求胜心理。在金牌和巨额奖金的诱惑下, 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 少数运动员常常使用不当的手段取得胜利。使体育背离了公正、公平、准确、客观的原则, 把人类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引向歧途。这些竞技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导致了体育暴力的产生。

2.3、裁判员职业道德的丧失

裁判员是竞技体育比赛场上的“法官”, 他们的工作是按照比赛规则的规定在比赛中建立公平的比赛秩序, 保护合法的权益和活动, 惩罚非法的行为和动作, 以保障比赛在气氛良好和条件均等的状态下顺利进行。裁判是执法者, 他们在比赛过程中执法公平公正将保证和促进比赛的良性发展,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 对运动员而言, 公平是最重要的, 因为他们磨刀十年, 为的就是在自己的领域里获得骄人的成绩。因此, 裁判员秉公持法, 运动员就会服从裁判, 尊重裁判, 甚至在比赛中爱护对手, 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进行比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竞技体育比赛染上了浓厚的商业性和职业性, 在利益的诱惑下, 部分裁判员丧失了自己的职业道德, 行贿受贿, 滥用职权, 他们不公平的判罚直接导致了运动员赛场暴力的产生。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 裁判问题是导致场上运动员暴力行为的最直接的诱导因素。

2.4、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三者之间的畸形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 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被称为“举国体制”。我们举全国之力, 发展竞技体育运动, 以期在国际赛场上取得骄人的成绩。由此使我国形成了“锦标挂帅、金牌至上”的趋势, 同时它也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更加快速, 但却使体育中最重要的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则较为滞后, 成为边缘化的体育。另一方面, 国家体委和各级体委系统在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倾向于竞技体育, 而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造成了体育内部的发展不平衡, 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歪曲了体育的本质。

2.5、观众对竞技体育比赛的影响

在比赛中, 对运动员而言, 观众就是他们最大的鼓舞和安慰。他们的眼神, 动作, 语言都影响着比赛运动员, 甚至他们的鼓励会让运动员激动万分和信心倍增。但同时, 他们的鄙视和责难也可能使运动员情绪低落和灰心丧气, 还可能使他们激愤难挡, 造成双方矛盾。所以观众过激的言语与行为也会引发场内局面的混乱, 激化比赛双方的矛盾, 间接地导致了暴力事件的发生。

3、解决体育暴力问题的对策

每举办重大体育赛事, 各级组委会都会把安全放在首位, 因为安全是体育比赛顺利进行的保证。纵观历史, 国际上的重大体育赛事都或多或少的发生了一些安全事故, 这些安全事故大多来自赛场上的暴力问题。因此, 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或杜绝体育暴力事件的发生, 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

3.1、重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 加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自身理论文化素养

在运动员体育技能训练的同时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 使运动员的内在道德素养得到提升, 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另一方面, 也要加强教练员的培养工作, 在现代的竞技体育运动中, 我们需要的教练员不仅仅要使运动员拿到好的成绩, 同时更应该具备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所以, 国家竞技体育管理部门应不定期的举办各种教练员培训班, 提高教练员的理论素养和文化修养。

3.2、充分发挥观众的积极作用

观众是竞技体育比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应当对观众加强竞技体育比赛知识的教育, 使观众懂得合理的观赏比赛, 冷静地对待运动场上所发生的情况。对观众骚乱应当从严处理, 对闹事观众进行刑事处罚。观众是赛场气氛的重要部分, 我们应该发挥观众对竞技体育比赛的积极作用, 使竞技体育比赛更加深入人心。

3.3、完善赛场的安全管理

加强赛场的安全措施, 完善保安系统。在比赛场的各个出入口进行安检, 严禁非法人员和物品进入赛场。另外, 为使观众的情绪得以宣泄, 也可在运动场专门开辟特定区域, 让观众在这样的区域能更自由地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避免发生冲突。

3.4、净化裁判队伍

裁判是竞技体育比赛中的权力行使者,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而他们的评判更是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成绩, 所以裁判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裁判员的道德观, 是减少竞技体育暴力的有利因素。我们应该定期举办裁判员培训, 提升裁判队伍的整体水平。对于那些违背体育道德的裁判员决不姑息, 严惩不贷。

摘要:体育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脉, 主要是关于竞技体育的道德矛盾与冲突、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学说。而现代竞技体育由于金钱和名誉的诱惑, 在一些重要的竞技体育比赛中因为相互的竞争也会偶尔夹杂着体育暴力, 触犯了道德底线, 与体育本身的公平公正相冲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就体育暴力的体育伦理学基础以及如何减少甚至是避免竞技体育暴力问题的出现进行阐述, 以期推动竞技体育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竞技体育,体育暴力,体育伦理,功利主义

体育暴力问题 篇2

4班

2012010919

别用暴力解决道德问题

近日,杭州一辆公交车上发生了这样一幕:一个小伙子因为没给抱孩子的妇女让座,被女子的丈夫连扇五个耳光。事情传出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说年轻人不给让座活该,但更多的人倾向于批判女子丈夫的暴力行为。

让座是种美德,不给老弱病残行动不便者让座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道德风气不好的一面,但道德毕竟是一种自律而不是他律,当事人就应该用暴力去要求别人遵守道德吗?不让座就该挨打吗?很显然男子扇小伙耳光这一行为是错误的,让座是小伙的义务,不让座也是小伙的权利,让不让都取决于小伙子的道德觉悟,当然也可能存在小伙子工作太累,想坐下休息这样的情况,这些即使有人批评,那也只是道德层面上的。但男子打人这一行为,就不仅仅道德的问题了,而是违反了法律,大家同样是付了车费坐公交的,男子把别人让座想的理所应当,动手打人,这就不对了。让座只是一种道德上的、内心上的善事,坐着的和需要帮助的都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一下。

我们的社会道德风气日渐衰败,男子这种靠武力来解决问题的行为,不仅成为不了“道德英雄”,还有违社会公德,更有人身伤害之嫌。挟道德暴力以行,是比不道德行为更加令人厌恶的。道德的问题是不能用暴力来解决的,中国有句古话叫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有以及人之幼”,这句话要求我们要多照顾老幼,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一直都是一个礼仪之邦,高尚的道德品质一直都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更需要对真善美的道德进行宣传,而不是以一种丑陋的方式来规范道德。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体谅、包容和理解,也需要全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参与。

男子的暴力行为可以理解为是对小伙子不给妻子让座这一行为的惩罚,但是如果所有的不道德行为都用暴力来规范来惩戒,那么社会将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风气呢?这是我们绝对不允许发生的。我们是一个文明的社会,需要通过文明的行为来规范道德,暴力是绝对不能采用的!

体育暴力问题 篇3

随着《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现代课堂教学中, 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不受到体罚、辱骂、性侵等暴力行为。而语言暴力的发生较为隐蔽, 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 逐渐呈上升趋势。教师的语言暴力对学生的影响并不亚于体罚, 严重的甚至导致学生抑郁、自杀等后果。这与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理应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充分重视。为了具体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语言暴力情况, 笔者选取了长沙市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 各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问卷300份, 其中有效问卷287份 (小学94份, 初中96份, 高中97份) , 有效率为96%。

1.1 中小学生遭受体育教师语言暴力基本情况调查

从表1中可以看出:小学和初中有一半学生曾受到过体育教师的语言暴力, 高中生的情况相对好一些, 但也有超过1/3的学生受到语言暴力;调查显示, 男生受到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人数要比女生多得多, 主要是由于性别特点的影响, 女生比男生更文静、乖巧, 自尊心更强, 更乐于遵守课堂纪律, 因此遭受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女生很少。

1.2 中小学生对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态度

从表2中可以看出:仅有极少数的学生对体育教师语言暴力“没感觉”, 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语言暴力对自身造成的心理影响很严重;从年级上来看, 高中生比初中与小学生对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看法更深刻, 这与学生的年龄和见识的增长有关。

1.3 中小学生对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反应

从表3中可以看出:小学生中有54%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语言暴力是老师为同学好”, 中学生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语言暴力会伤害学生人格尊严”, 并且有一部分中学生认为“体育教师没有权利对学生使用语言暴力”。可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对于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认识也逐渐增加。

2 中小学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

2.1 心理问题

体育教师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引起的, 由于中小学的体育课没有得到学校领导应有的重视, 导致学校对体育教学方面的经费投入不足, 还出现很多主课教师占用体育课的上课时间去“补课”。在这样的氛围下让体育教师感到同为教师, 学校的重视及对待的程度区别很大, 造成了体育教师的失落感。由于经费上面的不足加上教育体制本身的问题, 体育场地、设备、器材没有得到更新和添置, 体育教师也很少有机会出去进修、培训, 体育教师无论在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还是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上都得不到充分满足, 这种种因素都可能加重体育教师的心理压力, 这一系列压力带来了负面情绪, 而这些情绪得不到有效缓解时, 学生就成为了他们释放压力的对象, 语言暴力也就随之产生了。

2.2 话语权失控

话语权从狭义上来说就是说话权, 即控制舆论的权力。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指人们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权力。后现代哲学家福柯在《关于语言的话语》中这样论述话语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他说:“在任何社会里, 话语一旦产生, 立刻就会受到若干程序的控制、筛选、组织和再分配”。在体育课堂上, 体育教师具有“话语权优势”, 更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这是因为在体育教师与中小学生的交往过程中, 学生是处于知识和智慧都基本上弱于体育教师的劣势方, 而体育教师掌握着课堂上的主动权, 在对待学生的行为上就更加随意。当体育教师认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后, 学生的表现仍不如意时, 就难以掩饰自身的不满情绪, 嘲笑、谩骂、贬低等语言暴力现象随之发生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对教师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制约不够多,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语言应当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约束, 以确保学生免受来自教师方面的心灵伤害。

2.3 课堂管理能力不强

在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方面, 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明显高于其他文化课教师。这是由于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活动场所基本上都在室外, 环境较为宽广, 体育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管理, 而每项运动都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可见体育课无论在教学形式、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是与其他文化课大不相同的。体育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既要注意学生的安全, 同时还要把课堂秩序管理得有条不紊, 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这就对他们的教学组织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部分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缺少相应的管理经验和能力, 在面对失控的课堂秩序时, 先耐心地说教, 但是发现这种方法不管用后, 便使用非理性的语言暴力来“教育”学生。而中小学学生本身就处于活泼好动时期, 体育课上的好动表现更加强烈, 大部分学校历来不重视体育课, 学生大多数也只是把体育课当成一门娱乐放松的课程, 在课堂上表现也因此更加随意, 无论对体育教师还是体育课程都丝毫不放在心上。在这种状态下, 体育教师一味地使用语言暴力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只会使学生更加地排斥体育教师和体育课, 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2.4 自身口语素养欠缺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最重要的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体育教师教学用语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了符合教学需要而逐步形成的, 作为一种职业语言它遵循与该职业相关的语言规律。部分体育教师不注意加强个人的学习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学识不够、修养不足、人格不够完美。这样就导致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责任心和爱心, 脾气也会相对急躁。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不能以相互平等的心态处理与学生间的关系, 经常扮演权威者的角色,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说话过于随意, 不考虑学生的感受, 也不考虑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随口便对学生进行厉声斥责或尖酸刻薄地讽刺和挖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做到示范动作准确到位, 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口语水平, 掌握一定的口语技巧, 所以体育教师的语言修养相对于一般人的语言修养而言, 显得更为重要。体育教师的语言修养对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它可以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成败。尖酸刻薄的语言会抑制学生的思想与思维,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消极、厌烦的情绪, 进而影响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3 防止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

加强体育教师对语言暴力的危害意识是防止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首要任务, 体育教师应当自觉约束自己在课堂上的言行。可以通过宣传讲座等形式向体育教师展示语言暴力给学生带来的严重后果, 运用社会各界的力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学校对体育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重视, 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采取相应的监督手段或者举报措施, 对违反规定的体育教师予以相应的告诫或处罚, 为维护安定和谐的教学环境做出努力。

学校应当加强对于体育教师的培训, 并且不能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 更应加大对于体育教师个人道德素养方面的倡导。

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在对待体育教师与其他文化课教师上应一视同仁, 在对待体育课与文化课上也应保持相同的态度, 保障体育教师应有的工作待遇, 尽量减少体育教师可能受到的工作压力。

完善法律法规对教师语言暴力的制约制度, 使体育教师意识到自己没有权利对学生使用语言暴力, 从法律的角度维护学生的权益, 减低学生可能受到的心理伤害。

参考文献

[1]李长庚, 白素英.中小学教育“软暴力”现象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 2005 (11) :32-34.

[2]李秀娟.“教育惩戒”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 2005 (22) :31-32.

[3]耿振勇.从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看教师口语素养的提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80-81.

[4]轰桂兰, 张霭云.对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理性思考[J].修辞学习, 2008 (1) :64-67.

[5]范运祥, 吴鹏, 马卫平.对体育教师课堂语言暴力的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 (1) :82-86.

[6]辛学伟.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浅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10 (23) :35-36.

[7]鲁晓平.教育语言暴力问题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 2007 (12) :47-49.

[8]邢思珍.社会学视角下的教师话语权[J].当代教育科学, 2004 (7) :36.

[9]王红.对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8 (8) :49.

家庭暴力问题浅析 篇4

近年来, 世界各国对家庭暴力问题表现的尤为重视。就目前而言, 我国对家庭暴力问题法律法规的提出显得尤为不足。在此基础上, 便无法使受害者得到切身的合法权益, 进而影响了社会长期的安稳发展[1]。鉴于此, 本课题对“家庭暴力问题”进行探究具有尤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二、家庭暴力的特点分析

家庭暴力和其他暴力比较起来, 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下面从多个角度分析家庭暴力的特点。

(一) 家庭暴力受害者与实施者

在家庭暴力中, 由于小孩、妇女以及老人无论在生理上还是经济上都处于劣势, 因此很容易成为受害者。其中, 最突出的受害者属妇女。而男性在家庭中很多方面都处于优势, 因此普遍可能是暴力实施者。

(二) 隐蔽性

在家庭暴力中, 隐蔽性是尤为突出的。受传统观念思想的影响, 受害者都不太愿意在外公开家庭暴力,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 这便导致了受害者将其隐蔽。

(三) 多发性

家庭暴力的多发性是普遍存在的, 多发性也是在隐蔽性的基础上进而产生的。在受害者将家庭暴力行为隐蔽后, 施暴者便会产生无所顾忌的心理, 进而形成经常性实施暴力的恶习。

(四) 多样性

多样性是指暴力手段的多样化。施暴者在对受害者实施暴力的时候, 其手段呈现各式各样的手段, 并且对受害者造成的后果也有轻有重。轻伤、重伤以及死亡等都是普遍存在的后果。

(五) 举证困难

家庭暴力举证困难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自身的隐蔽性所造成的。另外, 有些施暴者的施暴手段很难留下证据, 因此便造成了举证困难的特点。举证困难也在很大程度上让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2]。这样便导致了在有些法律制裁方面, 受害者与施暴者之间发生了很大的争议, 进而导致司法难以掌控的局面。

三、家庭暴力的后果及其有效防范策略

家庭暴力主要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后果:其一, 施暴者对受害者实施家庭暴力, 导致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遭受严重影响。其二, 让受害者在长时间内处于精神忧郁状态, 严重影响受害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其三, 让受害者的心理遭受扭曲, 甚至造成人格分裂的严重后果。其四, 对家庭其他成员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例如:在家庭中, 丈夫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 如果实施暴力的全过程被子女看到, 便会让子女在心理上感到恐惧与挣扎, 进而影响子女的学习与身心健康。鉴于此, 面对家庭暴力所产生的种种严重后果, 对家庭暴力的有效防范策略进行探究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 制定专门的家庭暴力法律法规

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多发性以及多样性等特点, 面对这些特点, 制定专门的家庭暴力法律法规便显得尤为重要。跟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起来, 我国专门的家庭暴力法律法规在制定方面显得明显不足。这是我国的社会环境与现有法律的缺陷所造成的, 因此制定专业的家庭暴力法律法规不能一蹴而就, 应该循序渐进, 首先通过地方立法, 进而逐渐实现专门的家庭暴力法律法规的制定。

(二) 优先制定地方立法

面对我国在家庭暴力方面现有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的情况, 优先制定地方立法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优先制定地方立法, 也需充分结合现有的法律, 让两者不产生矛盾冲突, 并根据实际情况, 从而制定出具有实效性与科学性的地方立法[3]。目前, 我国已经有十几个省、地区、市以及县制定了关于家庭暴力方面的地方立方, 这便为制定专门的家庭暴力法律法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充分利用现有法律制止家庭暴力

虽然我国在家庭暴力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但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制止是防范与解决家庭暴力的主要策略。目前, 我国有关维护儿童、妇女以及老年人的法律法规普遍存在于《宪法》、《刑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当中。充分运用这些法律法规, 对防范与解决家庭暴力便有着尤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 强化公众意识,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对家庭暴力进行防范与解决, 是因为在当今社会中家庭暴力行为普遍存在。无论怎样, 将当今社会家庭暴力现象降到最低化才是防范与解决家庭暴力的最终目标。因此, 想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就应该强化公众意识,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家庭成员充分认识到实施家庭暴力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唤醒家庭中每一位成员的意识, 以此促进家庭的和睦, 让社会能够保持长久的安稳。

四、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分析与探究, 充分认识到家庭暴力的几大特点, 例如:隐蔽性、多发性、多样性以及举证困难等。进而也认识到实施家庭暴力可能产生的影响后果, 面对一系列的影响后果, 便需要制定出相关的防范与解决策略, 例如:制定专门的家庭暴力法律法规、优先制定地方立法、充分利用现有法律制止家庭暴力以及强化公众意识,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相信做好以上这些, 我国普遍存在的“家庭暴力”现象将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解决, 并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稳态发展。

摘要:家庭暴力是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家庭暴力的发生会对家庭造成严重的影响, 甚至可能会致使家庭破裂。本课题首先分析了家庭暴力的特点, 进而针对家庭暴力的后果对其防范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家庭暴力,界定,防范策略

参考文献

[1]章志图.遏制非犯罪性家庭暴力行为的法律制度构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 09 (11) :12-13.

[2]任凤莲.关于家庭暴力立法的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9 (11) :13-15.

体育暴力问题 篇5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暴力,成因,对策

1 校园体育暴力的相关概念界限

1.1 校园体育暴力

校园体育暴力是指在体育竞赛、体育教育、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活动中, 个人或群体有意对他人或财物进行伤害或损坏等违反校规、校纪, 造成他人身体、心理或财务上伤害或损失, 影响体育活动正常展开的行为。高校的体育暴力行为多发生于课余他的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活动中, 主要的暴力行为有学生之间相互的言语辱骂、推搡和打架斗殴等互相伤害的行为。

1.2 校园体育暴力行为的划分

依据体育暴力行为对社会危害度程度, 我们把校园体育暴力行为划分为三种行为。一是犯罪行为, 是一种触犯刑律并要受到刑罚的行为, 是严重的越轨行为;二是越轨行为, 是一些违反相关法规法纪的行为, 没有构成犯罪, 对社会的危害不大;三是偏差行为, 是指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并赞成的行为, 违反有关规章制度, 且偏离公众认可的行为标准的行为。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大连旅顺口区高校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连科技学院、大连交通大学、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校园体育暴力行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 查阅中国学术期刊网知网和互联网以及相关图书馆书籍、新闻报道等资料, 以“高校校园”、“体育暴力”等为检索关键词, 查阅有关高校校园体育暴力活动的相关文献资料, 以此作为本报告的调查依据。

2.2.2 逻辑分析法

运用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逻辑学方法, 结合体育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多学科理论与知识, 对高校校园体育暴力的现状进行描述与分析。

2.2.3 访谈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 访谈学校处理这类事件的相关负责人, 并对访谈结果进行文本整理, 为本报告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2.2.4 问卷调查法

根据访谈结果和相关研究成果, 结合旅顺口区高校的特点, 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00份, 收回有效问卷282份。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四所高校校园体育暴力行为统计

根据暴力行为对社会危害性程度, 我们把高校校园体育暴力行为分为三种行为———偏差行为、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们对大连市旅顺口区的四所高校的体育场地进行实地观察, 共发现暴力行为71次。

高校校园发生的体育暴力行为主要是表现是偏差行为, 越轨行为占少数, 犯罪行为相对微乎其微但也偶有发生。偏差行为我们或多或少都看见过, 主要表现在体育活动或者体育竞赛的赛中和赛后, 比赛双方之间的言语冲突。越轨行为主要表现为比赛双方之间轻微的身体侵犯或者干扰赛事正常运行的轻微暴力行为。犯罪行为的主要表现在比赛双方打群架和对体育场地设施等的打砸行为, 此类行为多是因为把赛场上的怨气与怒火蔓延到场下, 心理动机则多半是报复、找尊严等不成熟心理活动。

3.2 四所高校学生对校园体育暴力的认知

经调查数据和访谈记录, 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体育暴力”这个词相当陌生, 个别同学对体育暴力的了解也仅限于网络报刊上关于国际足球联赛引发的恶性暴力事件的相关新闻报道, 多数学生认为校园暴力离自己很远。从表2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认为“分别得身体侵犯行为”、“打砸场地设施”和“群体斗殴”属于校园体育暴力行为;而“组织或自发对特定人员的谩骂行为”则被较少数同学认可为校园体育暴力行为。

3.3 校园体育暴力成因分析

3.3.1 高校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偏差

体育价值观指体育价值在我们脑海中的反映, 是我们对体育价值的基本观点, 是我们发生体育行为的基本指导。高校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能够最直接的反映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动机与态度等客观因素。我们认为最直接有效的引导体育价值观的因素是情趣爱好。激发高校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直接影响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情绪状态等。不成熟或不正确的价值观我们统称为价值观偏差, 指的是高校学生带有功利性的想法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过于注重比赛的结果而忽略整个比赛过程本身, 又或者根本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缺乏正常的体育锻炼。

3.3.2 体育活动或竞赛的目的与氛围

当前校园体育活动或者竞赛的举办趋于程序化, 缺乏体育精神, 从而导致目的越来越功利化。积极的体育竞赛最后演变为班级之间或各学院之间的对垒, 在一些身体对抗明显的项目, 如篮球和足球等项目, 其中的火药味直逼职业赛事。赛前有摩擦的个别学生、班级或者学院往往会把赛下的敌对心理带到赛场上, 这很容易把小摩擦转换为敌对情绪。加之个别高校学生有意无意的粗糙动作很容易引爆场观众的情绪, 而这种情绪的感染下会导致越来越多的拉扯冲撞和明显带有恶意的犯规动作。

3.3.3 高校体育活动的管理和监管不到位

高校校园体育活动或竞赛内容丰富、种类繁多, 组织者也可能是学校、学院、年级、班级、社团等, 很多体育活动或竞赛的组织都是由学生团体或协会组织管理。学校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的政策支持, 体育竞赛中负责裁判的大多数学生都没受到过专业的裁判员培训, 只是熟悉规则而已, 他们对竞赛的相关规程和流程安排了解的不甚详细, 对于竞赛现场的突发事件处理、现场调度等方面极为欠缺。所以很难保证所有的体育活动或竞赛都公平、公开、公正。很多体育暴力行为多发于小范围组织的体育活动或竞赛。调查问卷中有69.5%的学生认为在参与校内体育活动或竞赛。

3.4 遏制校园体育暴力的策略

3.4.1 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积极发挥体育的德育功能, 全面科学地认识体育运动的价值, 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学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让学生知道体育比赛的目的是强身健体、调节情绪。同时要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位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 规范自己的体育行为, 理性对待体育活动或竞赛, 构建和谐安定校园。

3.4.2 积极发挥校内体育协会的作用

高校体育协会聚集了广大学生体育爱好者, 隶属于学校体育工作部。它在高校体育文化中不可或缺, 起到承接作用。它对学生的各种体育学习、体育锻炼, 对学校的体育事业发展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高校应该重视体育协会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面对广大学生群体, 他们可以更有效的宣传体育活动精神、体育道德教育和体育文化教育, 丰富高校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 提高高校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 引导广大学生正确锻炼、文明竞赛、理智观赛。

3.4.3 规范并强化校园体育活动或竞赛的监管工作

高校应该制定关于举办体育活动或竞赛相关制度, 规范场所、裁判员等相应的规程设计, 做到校园大大小小的体育活动或竞赛都有备案。

高校体育教师应努力提高体育社团对体育活动或竞赛的组织管理水平、遇突发情况的快速处理能力和现场调度场地与人员的能力, 培养学生裁判员的体育文化知识和体育裁决技巧, 争取在体育活动或竞赛中做到公平、公正, 打造出让参与学生满意, 让观赛学生满意的校内体育活动或竞赛。

参考文献

[1]李映红, 文建传, 黄玉保等.大学生发生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5, 8 (21) :463-464.

我国婚姻暴力问题的成因探究 篇6

一、我国婚姻暴力问题的外因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法律上人人平等。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但是封建思想文化在部分人心中仍然根深蒂固;道德观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一定与政治制度同步发展;再加上男女之间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不同以及大多数妇女未能获得经济上的独立等因素的影响,男性强权统治的观念迟迟不肯退出历史舞台,传统封建礼教仍在影响着信息时代的男人们。男权主义仍在不知不觉地存在着。但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上升和教育程度的提高,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她们向歧视妇女的夫权文化提出挑战,在夫妻关系上,她们追求平等地位和独立人格;在家庭事务上,她们要求有平等的发言权;她们也不再把贤妻良母作为唯一目标,而是要走出家门成就自己的事业。女性的这种现代意识和男性社会中存在的夫权至上意识必然会发生冲突。当二者难以协调时,不少男性就会凭借体力上的优势,以暴力手段来解决分歧,实现自己的控制欲,强迫女性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从而导致家庭暴力的发生。

(二)功利化趋势的增强。

婚姻家庭要以一定的物质基础做保障,但从根本上说,决定婚姻家庭生活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是夫妻双方的情感性、精神性因素。夫妻双方情深意切,恩恩爱爱,粗茶淡饭仍会令人感到家庭生活的幸福;反之,没有精神的相通,情感上的融洽,再富裕的物质生活都不能营造出令人舒心快乐的家庭生活氛围。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它所奉行的等价交换和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也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使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功利化倾向增强。当这种功利性渗透到婚姻家庭中时,经济因素成为调整夫妻地位的重要力量,财富多寡成为影响家庭稳定的重要因素。过强的功利化追求给家庭伦理道德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不少夫妻之间重物质轻精神,重权利轻责任,重实惠轻理想,功利因素影响和左右了婚姻家庭的感情基础,情感世界出现功利化倾向。在实际生活中,夫妻双方经济收入拉大,往往会改变一方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形象,导致双方感情出现危机,产生婚外情和婚变,从而引发家庭矛盾和家庭暴力。如一些家庭原来并不富裕,但夫妻二人关系融洽,而一旦丈夫突然“暴富”了,便变得颐指气使,引起妻子不满,导致家庭矛盾和家庭暴力的产生。

(三)道德调控机制的弱化。

道德调控机制运用的关键在于调控手段的可行性和稳定性。道德调控以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权威榜样为手段,对个体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进行调控,使之符合社会的要求。就家庭暴力而言,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已经有漫长的历史了,成为一种较普遍现象。在中国,甚至认为“打是疼,骂是爱”。可以说,家庭暴力在某种程度上已为习俗、舆论所认同。在这样的一种社会氛围里,施暴者没有习俗和舆论的外在压力,也不会因为施暴而内疚。有人认为,当今社会,家庭暴力是“邻居不劝,居委会不问,单位不管,不出人命案,执法机关不理”的四不管地带。受害妇女也往往“爱面子”而“家丑不外扬”。结果,导致家庭暴力大行其市,几乎不受道德和舆论的制约和谴责。此外,道德调控机制的弱化主要表现在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弱化。基层组织的社会控制如何,对于能否保障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然而,在经济转型期,职业组织有效性降低,组织力相对减弱,原有的社会组织发生断裂、离散乃至解体,与新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整的社会组织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在这种背景下,一部分有组织的人转化为无组织的人,由于行为缺少约束,对于道德水平低的人来说,就可能采取暴力手段来处理家庭矛盾、家庭纠纷,而单位对此都不闻不问,使得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而不断升级引发家庭暴力。

(四)家庭伦理道德的失范。

家庭伦理道德作为调整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邻里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准则,是维系家庭稳定、和谐的重要手段,是使家庭有效地发挥其社会职能,保证家庭成员幸福生活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现代家庭正经受着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旧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的冲击与碰撞。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道德观念的利益化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价值观念而日益被公众所接受和认可,使得家庭道德领域出现了种种道德失范现象,这严重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基本的道德风貌,给家庭中夫妻关系的处理和调适造成诸多困难,甚至导致婚姻暴力的出现。

1.家庭伦理道德标准的评价失范。

道德评价往往会对道德主体高尚的道德行为、优秀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理想给予肯定,对卑下的行为、庸俗的品质、低级的趣味进行否定。目前,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受到了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等倾向的影响,在道德评价标准上,渗透着浓厚的金钱至上的观念,亲情的疏近以金钱的多寡为导向。在一些人眼里,财富成了衡量人价值的标准;家庭中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拥有至高无上的道德权威,人们对他们的道德失范现象由于受到一定的经济利益的驱使,往往采取一种视而不见或随机附和的态度。在家庭生活上,情感、亲情的因素在弱化,经济、功利的因素在增加,使人们近利远义,重钱轻德,失去情感和爱心,以至于使人们在道德选择问题上出现了迷惘,导致了道德选择的矛盾冲突,出现了盲目的拜金主义的倾向,只要能弄到钱,就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和道德,出卖自己的灵魂、肉体、人格及一切,使家庭伦理道德失去昔日的稳定性,严重影响家庭关系的稳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易导致家庭暴力的产生。

2.家庭伦理道德生活中出现了非道德主义的现象。

非道德主义是指反对任何道德约束,主张放任自流,用虚无主义来对待社会提倡的道德理想和行为规范的一种行为取向。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个人主义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势头,中国人的伦理精神正在发生历史性嬗变,传统的道德约束相对松弛,在婚姻观念、性行为、家庭生活方式上出现了种种越轨和失范现象。如传统的贞操观念变得淡薄,性行为的严肃性降低,非法婚姻、事实婚姻、试婚、婚前性行为、婚外恋等现象越来越普遍,家庭婚姻方面的“第三者”现象、“性自由”、“形式夫妻”、“换一种活法”等失范行为往往受到社会舆论某种程度的宽容,甚至许多在封建社会中才出现的丑恶现象,如纳妾、吸毒、赌博等现象又沉渣泛起,令人深恶痛绝的“包二奶”现象已严重破坏了婚姻家庭制度,给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潜伏着引发社会道德危机的巨大隐患。

3.家庭伦理道德生活中出现了爱情与义务不统一的现象。

爱情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互为补充和辅助。在爱情和夫妇生活的持久性之间,不存在单一意义的依从关系。当新婚的浪漫和令人难忘的蜜月过后,进入日常平凡的家庭生活之时,相互之间的爱情和热恋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此时,要培养双方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义务感,夫妻双方必须为组织家庭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有些人只强调爱情的美好,而不愿或忽视承担家庭的义务,只索取而不付出,只求回报而没有经营,要知道,婚姻并不同于恋爱,“只要爱情不要面包”的婚姻生活是不现实的,婚姻要在强烈的义务感驱使下成就爱情和延续爱情,否则,当一方拒绝付出时,婚姻便出现了危机,危机的一个特殊表现就是婚姻暴力。或者由于家庭外在压力,或者由于主观期望的失落,夫妻之间产生了“婚姻便是恋爱的坟墓”的观念,无心认真经营婚姻,或以暴力形式尽快结束婚姻,或以“感情外移”的方式向对方“示威”,于是,婚姻的基础便开始倒塌,随之而来的便是婚姻宣告解体。因此,认识不到“爱情与义务的辩证统一”以及必要的付出,那么,婚姻便潜在着巨大的危机,不利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二、我国婚姻暴力问题的内因

(一)道德水平的低下。

道德修养如何是家庭暴力行为能否发生的内因之一。所谓道德修养,是指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活动。道德修养的任务是:个体提高自我在道德生活中的选择能力;同自身道德上的弱点作斗争,克服自身的矛盾,达到人格的自我统一;增强道德信念的力量,提高自我按道德信念去追求行动的自主性。而这一切在道德修养中是通过对自我的思想、言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和自我剖析而实现的。因此,如果没有高度的自觉性,没有严于解剖自己的决心和勇气,矛盾就会被掩盖。道德修养既包括个体道德意识的修养,又包括个体道德实践活动的修养;既包括个体自觉的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磨炼,又包括道德行为、道德交往、道德调节的锻炼和升华。总之,道德修养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作为修养者的个体对自我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开展斗争的过程。一个能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就是一个道德水平高,道德品质好,道德人格高尚的人,能自觉地抵制社会上各种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家庭暴力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行为人不能及时地对自己的思想、言行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检查和自我解剖、自我纠正,从而导致暴力行为的产生。

(二)道德心理的失衡。

道德心理的失衡,概括的说是出现在心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平衡现象,是需要调节又尚未得到调节时的心理波动或心理呆滞状态。广义上来讲是指道德心理现象的平衡状态的失重;狭义上讲,则是指道德心理过程中某一因素的不及或过分,诸如认识中的好高骛远,想像中的过于放纵,情感中的控制不度,思维中的偏颇等等。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道德心理的失衡是心理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一运动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是旧的平衡系统破裂而新的平衡系统尚未建立起来的心理状态。 从婚姻暴力中的施暴者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施暴的道德心理的失衡的表现,如自卑心理、憎女心理等失衡心理的影响,这些特质作为其行为的心理动因,驱使着他们的行为,左右着他们的感受,这些特质并不一定能被施暴者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往往并不认为是受心理失衡的影响,却深深地存在于他们的内心。

(三)道德人格的缺失。

道德人格是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尊严、道德规格和品格的总和,是人类道德境界高低的标志,它作为衡量个体人性的标志,是人类弘扬人性、减少或摆脱兽性的艰辛努力的结果。婚姻暴力是施暴者道德人格上的异化、扭曲导致的暴力行为,是严重的道德人格危机的表现,它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从过程上看,它是由偶然的非道德行为转化为强大的、有系统的、经常的反社会系统行为。从结果上看,则是个人道德意识发生裂变所导致的无视、蔑视和敌视道德规范。 变态人格是导致家庭暴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无情型变态人格。

为人不真诚坦率,极端利己;对人冷酷无情,经常感情用事,动辄冲动攻击,行为受偶然的动机驱使,往往作出违法犯罪的行为而毫无悔意。

2.偏执型变态人格。

敏感多疑,过分警觉,心胸狭隘,好嫉妒,骄傲自大,爱空想,遇到挫折或失败后,怨天尤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爱冲动攻击,盲目报复。这种人容易怀疑配偶不忠,并采取暴力行为“教育”、报复配偶。

3.暴发型变态人格。

这种人经常因为非常细小的精神刺激就突然爆发非常强烈的愤怒而实施暴力行为。

4.性变态人格。

体育暴力问题 篇7

《天注定》是由贾樟柯2013年编剧、导演的电影, 在国外屡次获奖, 一举斩获了: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BBC2013年度十大佳片、美国《电影评论》杂志2013年度十大佳片、美国《纽约时报》2013年度十大佳片等诸多奖项, 国外的好评如潮与国内禁止上映来说, 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其根据中国近几年发生的大事而改编, 聚焦社会问题, 聚焦小人物, 以底层的视角来纵观中国社会的生活, 纵观本片, 批判当今社会的怪现象, 针砭时弊, 反映现实问题, 可以说是一部反映现实社会底层人民真实生活的一部佳作。

二、人物形象分析

(一) 大海:时刻穿着军大衣的“大衣哥”, 操一口山西话,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可是这个农民却有着不一样的志向:要告倒村长和焦老板。可是在这个伟大的“志向”面前, 大海个人的力量却是微不足道的, 面对村长的冷嘲热讽, 焦老板恶意的雇凶打人, 全村对于大海“老高”的戏谑称呼, 使得矛盾进一步升级, 一个原本老实巴交的农民终于爆发了, 他开枪打死了让他愤怒的“牲口”。大海是一个倔人犟人, 一个不向社会屈服的人, 在大家都在巴结村长和焦老板的时候, 他却要讨个说法, 结果得到的是大家的更为无情的鄙视和瞧不起。村长和焦老板以及村内依附于权贵的人来说, 大海是一个对立面, 正是通过这样人物的比较才更加使得大海更加的可怜也更加的高尚。

(二) 三儿:影片的开始, 三儿在路上遭遇劫持, 他掏出枪来打死了拦自己路的三个人, 没有丝毫的犹豫, 似乎这已经是他人生当中的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从他的眼神当中可以看出他对这个社会都抱有敌意, 在剧中他说:“枪响那一下有意思”。他用枪打死人, 然后抢钱, 把抢来的钱再寄回家中。他有老婆也有孩子, 不知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了原本安逸的日子, 他至始至终都没有笑过, 也许生活的残忍使得他失去了嘴角勾起的力量。剧中没有说明造成他这种状况的原因, 他对妻子让其踏踏实实过日子的行为置之不理。剧中没有说明, 也许原因就在现实之中。

(三) 小玉:是一个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 最后因为“贞洁”杀死了两名嫖客。看似相矛盾的两件事确实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 高高梳起的发髻使她显得有些桀骜不驯, 她远离家乡来广州打工, 生活的窘迫迫使她背井离乡, 孤身一人。先是被原配妻子带来的人打的遍体鳞伤, 然后被嫖客人格侮辱, 最终做出了“毁灭”性的选择,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动手杀害了嫖客, 同时也使自己又再一次“背井离乡”。小玉的行为既是毁灭, 同时也是一种解脱, 是长时间压抑在自己心头的一种情绪的宣泄, 在快剧终时台上唱戏的人像是在问小玉一样: 苏三, 你可知罪?你可知罪?你可知罪?其实这是在问众人, 到底谁该知罪呢?

(四) 莲蓉:性格开朗, 喜欢助人为乐, 相信多做善事, 来生就能解脱, 看似正值花季少女, 本应沉浸在美好爱情中的她, 却已经是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了, 现实让她不得不相信“欢场无真爱”为了孩子, 即使遇到真爱小辉, 也不能跟他走, 自身的渺小与改变命运的无能为力使得她在面对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面前选择“放生”, 可是谁又来“放生”她呢?

(五) 小辉:起初, 清一色的流水车间是小辉的工作单位, 因为工友的意外受伤为了躲避为工友白打工的债务, 小辉选择了离开, 胆小、懦弱, 会耍些小聪明。当爱情在现实面前显得一文不值时便再次选择了逃离, 从而自暴自弃, 每日流水线的工作, 令他烦躁不安, 被生活重压, 当爱情的无奈, 友情的离失, 亲情的淡漠一股脑的来到这个青年的生命来的时候, 他最终被迫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三、主题思想分析

社会是否公正是决定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因素, 社会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不公正的社会不可能和谐。贾樟柯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尊严的问题是所有一切暴力问题的触发点。”当社会不公平, 把人向上的道路给堵了, 必然会产生问题。当人的尊严丧失就如同失去灵魂和精神支柱, 从而道德和法制的制约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究其根源, 是沉重的, 同时也是最值得反思的。

四、艺术特色分析

(一) 叙事

影片由4个真实的故事改编, 整部电影也以5个人物的命运相互勾结, 人物关系并不错综复杂, 相反却是极其简单, 以五个人物的擦肩而过来串联起整个故事, 但就是这样的人物关系, 随着叙事的不断向前推进, 使得矛盾逐渐升级。

(二) 镜头语言

影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转换很多, 因为不同的人物身处不一样的生活环境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少了一些纪录片的写实, 多了一些诗意化的拍摄, 镜头简练不拖沓, 效果处理也干净利索, 镜头移动缓慢, 远全中的镜头使用较多, 多机位展现场景中所呈现的状态, 在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时特写、近景镜头共同表意, 极富有导演个人的镜头语言与独到见解。

(三) 音乐

广播音的穿插, 都是时事的, 反应当时的时局状态。同时广播音中的国内形势一片大好, 与现实的不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晋剧《林冲夜奔》, 与村人评价大海是生错了时代相呼应, 确实如果大海早生些时候, 他的这些行为足以让它成为梁山的英雄好汉。晋剧《铡判官》的音乐与大海面对恶势力终于忍无可忍拿起手中的枪的行为同时进行, 大海去捍卫自己手中的权利, 来表明他这种“英雄”行为的士气。在大海举枪打会计的时候, 警笛声的音效响起, 大海为此而有些犹豫, 但后来却是更为坚定的开枪, 后来大海持枪去找村长的时候, 在村委大楼的走廊里, 光线阴暗, 同时配有音调的低沉, 这样一来, 有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紧张感, 反应人物的内心状态。

小玉在送自己的情人上火车之后, 独自走在繁华的街口, 远望灯火霓虹的都市, 此时的音乐却是低沉而又伤感的, 正好符合小玉当时的心境和在无依无靠无比凄凉的处境。

影片结尾仍是晋剧《玉堂春》, 小玉在杀人之后, 看到了台上苏三的遭遇, 与自己的遭遇相比对, 唱词中的“你可知罪”既是在问苏三, 同时也是在问小玉与芸芸众生, 使得人物的命运显得更加的悲怆。

(四) 意象的使用

圣母圣婴画像和毛塑像、佛像等一系列宗教色彩的物象在剧中出现, 象征着美好。信奉的人本应获得幸福, 却在剧中遭遇着苦难, 当小辉在车中向莲蓉表白时, 现实的残忍不得不使两个人分离, 这时漫天下着大雨佛像在车外受着雨淋, 佛在雨中哭泣, 对现实也无能为力。信仰在有些时候显得一文不值。

老马、鸭子、蛇、鱼这一些动物, 象征了大海、三儿、小玉、小辉和莲蓉, 就像这些动物一样, 他们摆脱不了任他人随意摆布的命运, 命运在他们的面前是不公平的, 只有“命”而没有“运”。

五、结语

如果说人生就像是在演一部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的话, 那么《天注定》中剧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可以说是相对等的, 各种意象的使用, 真实的人物刻画, 平稳叙事的流程, 地方特色与主题人物的心境几乎完美融合的地方戏的使用, 使得影片看来的确震撼心灵, 引发深度的思考。

参考文献

体育暴力问题 篇8

一、我国暴力袭警现状

近年来,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 刑事犯罪的智能化、暴力性、流转性和武装反抗性的日益加剧、暴力袭警事件频频发生并呈上升趋势, 袭警手段不断升级。据不完全统计, 2001年全国有68名警察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英勇牺牲, 3429名警察受伤;2002年全国有75名警察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牺牲, 3663人受伤2003年全国有84名警察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牺牲, 4000人受伤2007年公安机关受理侵害民警执法权益案件8214起;2008年全国共发生侵害民警案7719起。在法治社会中袭警行为本应鲜有发生, 但是, 我国的袭警之风却愈演愈烈, 席卷全国。

根据媒体的报道与统计, 近几年我国袭警案件更是频频发生:2010年上半年, 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75起车辆撞击拖行交警案件;2010年4月1日到10日, 长春市共发生6起袭警事件, 其中3起是交警遇袭, 三起派出所民警被打事件;2011年1月4日上午, 山东泰安市发生歹徒持枪袭警事件, 嫌疑人在民警调查情况时向警察开枪, 将民警打伤后抢劫汽车逃跑, 逃窜过程中向民警射击, 事件导致2名民警、1名协警抢救无效殉职, 6人受伤;2011年5月13日, 湖南道县一派出所所长在调节村民家庭纠纷时被该村民用锄头打死, 同往的另一警员佩枪被抢夺并被枪击受伤;2011年7月23日, 佛山市三名民警在调查一宗近日发生的破坏生产经营案件时, 遭到该村少数村民起哄围困, 部分不法分子将民警驾驶的车辆推倒, 将3名民警捆绑在侧翻的车旁……通过以上数据统计并结合最近发生的多起袭警案, 我们清楚地看到, 现阶段我国警察执法的环境不容乐观。

二、暴力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

人民警察本是维护和平的中流砥柱, 为何成为某些人破坏和平的袭击对象?他们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朋友和公仆, 为何成为群众围攻的目标?总结之下,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内部原因

一些警察自身素质不高, 执法行为不规范, 特别是还存在一些滥用警察权力或者严重不作为的行为, 导致相对人或者人民群众对警察不满, 容易引发警群关系的紧张和矛盾升级。近些年, 发生在警察队伍中的司法腐败屡见不鲜, 很多警察利用自己的身份胡作非为, 甚至警匪勾结, 或者沦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如成都火车站的“警贼勾结案”;还有一些警察刑讯逼供, 恶意报复陷害, 公权私用, 从根本上站到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 如河南周口市六警察杀人案、哈尔滨市六警察杀人案;还有的警察在接处警行为中对群众的态度恶劣, 在作风上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状况, 少数警察的特权思想依然存在, 没有真正树立起服务意识和法治观念, 或者对受害人的正当合法请求漠不关心, 或者以权代法、滥用职权, 如此种种行为导致了警察与人民群众关系的疏远。也许正是因为警察内部的这些原因, 造成了一方面警察容易受到不满群众的袭击, 另一方面使得人民群众对警察失去敬重和信任, 在警察遭到袭击时, 很多时候周围群众都是持一种冷眼旁观、看热闹的心态, 而不愿去帮忙报警或者援助。

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严重不足, 而任务繁重。目前我国的刑事、治安案件发案数和特种行业、公共场所的新增数, 以及出入境人员、外来流动人口的总量, 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而公安机关警力的增加速度却远远滞后。这就导致单位比例的案件出警或巡逻时人数过少, 很多时候都只能是一名正式警察带领若干辅警出案, 使得出警行为缺乏安全保障, 这也是暴力抗法者有恃无恐的原因之一。

警察执法行为缺乏具体规范, 容易产生警民纠纷或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由于警察在进行执法活动时对盘查、传唤、拘捕, 使用武器、警械等缺乏一个统一、有法律强制力的装备配置、执法语言和执法动作方面的具体规范, 因此就造成警察在执法行为中任意发挥的空间较大, 也就容易与执法行为的科学性相悖。比如语言的不规范性容易让行为人产生误解, 在拘捕或者盘查过程中没有统一的关于自我保障程序的法律性的规定。

2、外部原因

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各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激化, 这是袭警行为发生的主要外部原因。我国目前正处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增长发展期, 也是世界公认的犯罪高发期、突发事件频发的危险期, 急剧的社会变迁, 必然带来严重的社会失范和社会动荡。于是“在社会转型中, 建立在旧体制基础上的利益格局不复存在, 新体制又还未真正建立, 因此, 出现了权威真空时期”。在这个转型时期, 传统的警察权威对相对人而言不再绝对神圣不可侵犯, 对袭警行为人也不再具有绝对的约束力和规范力, 这一点在现阶段表现得特别明显。

执法环境较差, 执法对象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低下。这里的执法环境主要是指警察执法过程中所接触到的行为人群环境及社会对警察权的认识状况环境。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特定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 人力资源的配置更具自由化, 社会人群的流动性增大, 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增多, 而这些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对于警察权的行使存在不正确认识。特别是很多人员的法律意识存在偏颇, 只讲权利不讲义务, 有这种实用主义观念的人在面对警察权的行使时很容易产生冲动, 进而产生一种“仇警”心理, 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就很容易与警察权产生冲撞, 进而发生袭警事件。

三、加强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建议

1、完善立法

暴力袭警不仅是侵害了警察本身的权利, 更重要的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亵渎, 对国家权力的直接挑衅。加快袭警罪立法, 加大对暴力袭警犯罪的打击力度, 将会显著减少暴力袭警犯罪的发生, 有效遏制暴力袭警的发案率。公安机关应主动适应社会形势的新变化, 借鉴西方警察权益保障经验, 强硬立法应对袭警。

第一, 加快袭警罪立法, 加大对暴力袭警的打击力度。在西方,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对警察执行公务都赋予了较大的权利, 建立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制度。对“袭警”行为严惩不贷也是这些国家的共同点。如有的国家法律规定, 警察在正常的执法过程中, 当事人辱骂经查实要负法律责任。一家报纸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消息, 悉尼奥运会期间, 澳大利亚一男子因向一警察丢一片废纸被警察控以“袭警”而被逮捕。为了严惩袭警者, 很多国家在刑法中都单独设立了“袭警罪”, 以此来区别普通的“伤害罪”和“妨害公务罪”。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立法经验, 在《刑法》中考虑采取对现有规定予以完善和加强的方法引入袭警罪:一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刑法修正案, 增设袭警罪;二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妨碍公务罪做出立法解释, 将袭警行为明确规定为从重处罚的情节;三是提请最高人处罚法》中增设关于袭警行为的规定, 即增加设立诬陷警察、扰警、袭警罪等相关罪名, 并且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设定不同的处罚幅度, 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对暴力袭警的打击力度。只要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范, 就能形成一个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打击防范袭警行为的完整法律体系, 使任何形式的袭警行为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第二, 尽快制定《人民警察适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实施细则, 对人民警察可以使用警械或武器的条件或情形进行细化, 以发挥武器和警械在保障警察执法权益上的震慑作用。对人民警察盘查、缉捕等执法、执勤时的规范用语、行为方式、被盘查对象应遵守的行为方式作出规定, 为执勤警察正当使用警械、武器提供法律依据。

2、提高警察职业素质和战术技能

首先, 更新观念, 增强敌情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强调警察制敌功能的同时, 重视对自身安全性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增强敌情观念, 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在执行勤务前, 必须认真制定行动方案, 在执行勤务中, 要明确分工, 注意观察, 加强控制。要把握好勇往直前与提高警惕的关系, 既要发扬勇往直前的精神,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克敌制胜, 又要假设几个意外情况下的对策, 未雨绸缪, 合理冒险;要把握好完成任务与保护自己的关系, 讲究防卫技术和保护自己。其次, 端正态度, 勤练战术。民警要熟悉和掌握各类案件的特点, 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针对性的战术方案, 刻苦练习, 以便实战时能以合理、有效的技战术手段来实施缉捕战术和应付事态可能发生的变化, 做到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实战训练是警察的生命工程。要坚持/练为战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新警教育训练的长效机制, 制定和建立民警必需的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和规划, 切实增强教育训练工作的针对性、实战性, 不断提高民警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要始终将基本功和应变能力的训练摆在重要位置。要严格按照公安民警体育锻炼标准组织民警开展全警体育锻炼达标活动, 不断增强民警的身体素质和战术技能。

3、严格司法

当前时期, 袭警行为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司法活动的不严有关。这主要表现在:司法过程中对袭警犯罪的认定比较严格而对其的刑事制裁却又比较宽和, 这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立法本意, 放纵了犯罪分子, 削弱了刑罚的特殊预防效果。《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四款规定, 行为人对公安机关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按照妨害公务罪定罪。根据当然解释和体系解释原理, 只要行为人对警察使用了暴力行为当然就构成本罪而不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但是在司法实践中, 对于袭警行为, 司法机关一般除了要求有暴力、威胁行为外, 还要求必须造成“严重后果”, 即要求民警的伤情要达到轻伤以上的程度, 才能进入刑事司法程序, 追究袭警者妨害公务罪的刑事责任, 判处刑罚。这使得相当数量的暴力抗法行为被作为一般违法、违规行为对待, 因暴力袭警被单独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的极为罕见。据不完全统计, 2000年以来发生在上海的暴力袭警、暴力抗法案达1200余件, 然而此间该市检察机关受理的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此类案件仅为227件, 这意味着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仅占19%。即使追究刑事责任了, 量刑也普遍偏轻, 被告人被判处拘役或管制等非徒刑刑罚的占较大比例。如某区法院2000年以来受理的妨害公务犯罪案件中, 有43.6%的被告人被判处拘役;而另一区法院公诉的17件妨害公务犯罪案件中, 量刑最重的仅为有期徒刑7个月。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 在司法实践中, 很多实质上属于犯罪圈的袭警行为被司法机关不适当地进行了排除或者弱化, 导致了立法的虚置和减效。很多呼吁对袭警行为单独立法的人大代表和学者事实上正是忽视了司法层面所存在的这种缺陷, 从而步入了片面强调立法功能主义的误区。对此, 笔者主张:对我国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对袭警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后果”才能进入司法程序这一非规范性条件予以排除, 明确针对警察的妨害公务罪“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三部门下发单独或者联合通知, 要求各机关对妨害公务罪中袭警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必须以《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为唯一依据, 纠正以“严重后果”为必须要件的做法, 同时要求各法院在对妨害公务罪 (特指袭警犯罪) 进行判处的过程中, 正确理解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严格遵守法定刑要求, 杜绝不分情况一律轻刑化的司法误区, 对于情节恶劣的袭警行为必须严格依法从重惩处。

四、结束语

上一篇:抗噪性能下一篇:哲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