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追求

2024-10-03

职业追求(精选10篇)

职业追求 篇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和所有人一样, 教师也承受着来自家庭、住房、赡养老人、孩子上学等方面的生活压力, 承受着来自单位的学历进修、职称评定、评优、聘任、幼儿安全、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压力, 这些都对教师的人生价值追求、工作态度和工作目标产生着影响, 很多教师对职业的认识与追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消极倦怠感。

如何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一颗快乐的童心, 为孩子的成长奉献自己的人生, 永远热爱幼教事业?这促使我们将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将鼓励教师树立“爱事业、爱园所、爱孩子”的人生追求作为第一工作要务。

首先, 学习时代人物, 弘扬时代精神。我们生活在高速发展的时代, 这个时代造就了很多时代弄潮儿。他们的精神、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快乐的奉献, 感人至深。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省市级模范教师、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都是生动的人生观讲座, 他们的创举、奉献是很好的教材, 时代人物、时代精神为教师职业追求注入了新鲜因子。教师的境界高了, 责任心强了, 也就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与幼儿园的生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其次, 引导教师正视自我、超越自我。如果常被现有的荣誉、光环笼罩, 教师就容易产生自我满足情绪, 觉得工作目标到头了, 就会降低工作追求。我们应及时了解园里教师这样的心理变化, 随之调整工作目标, 组织大家进行全面的园情分析, 剖析本园的方方面面, 用自己的弱势去和其他幼儿园的优势相比, 把其他幼儿园的优势放大, 进而使教师产生危机感, 如, 我园坐落在老的居民区, 居民区内生源少;教师年龄偏大, 缺乏年轻教师的朝气、热情与活泼, 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我们的硬件条件还有欠缺, 规模不大, 只有六个班硬件条件达标;我们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还需要提高, 等等。分析之后, 教师们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同时也激励了教师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念。

再次, 加强交流, 相互培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我们要求教师每年读一本好书, 写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并定期安排交流。每学期, 我们会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本市、外省市参观学习, 回到幼儿园后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 交流学习情况。这些都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追求。

职业追求 篇2

福安一中物理组 吕少永 我知道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虽然在理论方面,我可以夸夸其谈,但心里非常明白:还是缺少实践,纯粹的眼高手低。因此,我将在此设定我两年的职业规划。

首先,明确——在岗即是一份责任。

现在,福安一中开始新课程改革,对所有教师来说都是新生事物,那就说明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可以着手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付诸于行动。也许,这一过程会有许多坎坷,毕竟理论掌握容易,实践起来也许就会磕磕碰碰。因此,我首先就得权衡好自己的心理,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学心态,真心地付出我力所能及的一切。

其次,发扬——不懂就问就是好精神

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中,尤其是第一年,对于我来说也许不会的还有很多,例如:教学的模式、学案的编写、教学难度地把握等等。不懂就问,多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这就是我快速适应并且融入新课改的最好手段。不懂就问,可以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不懂就问,可以是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不懂就问,还可以是班会课的形式、新课程改革下学生的心理问题等等。相信在各位前辈老师们的热心指导下,我可以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学习并消化。

再次,坚持——个性化的教学发展

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统一的教学模式,但每位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我应该也坚持。通过在一中这几年的教学积累也树立了自己的教学模式。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一种模式,是完全贴切我的风格而不违背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对于这点我应该坚持,并不断地在实践中去完善属于我自己的这种教学模式与风格。

最后,历练——各种活动积极参与

在参与的各种活动中历练。古人云“能者多劳”,我的体会却是“劳者多能”。一个人的事业必须与岗位相融,必须与所在的团队需要契合,这样既可以为学校赢得荣誉,又能为自己获得一个又一个的平台。所以我在物理组会中,认真听老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的各种观点,并做一定的记录;在备课组中,与老教师一起分析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如何突破解决等。而且主动要求参与校本练习的编写,学案的编写等。渐渐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

我知道,很多刚进入一中的人都会满怀激情,胸怀远大理想,而日常工作却充斥着细细碎碎的种种琐事,有的人难免眼高手低,哀叹命运不济,终究一生碌碌无为。其实有远大理想本身没错,不过理想 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如放眼未来,着眼当下,在不同人生阶段制定可以触摸可能实现的目标,并全力以赴面对每一个工作,一直保持“在路上”的状态,当机遇这匹骏马奔驰而来时,你就能勒住缰绳飞身上马,奔向你的理想之地!

职业追求 篇3

第一,是往哪儿走。一般,当大家接到走基层的任务时,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该去哪里呢?其实,基层是一个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概念,有时间有条件,就往下走、往远走。没时间任务紧,那么基层就在身边,只要确保出发和行进的方向是向下的就行。一条街道、一个社区、一所学校或者是一户人家,眼光所看之处、脚步所到之处,都是我们的去处。走基层的过程也是一个展示和锻炼新闻发现力的过程。

第二,是怎么走。就是人们常说的要带着感情走基层。最简单的就是带着所有的情感、启动所有的感官,还要带着会思考的大脑。如果对农民手捧庄稼的喜悦感受不到,如果对农民工拿不到工资的痛楚感受不到,走不走也罢。

“走”是手段是方式而不是目的,不是为了走而走。在迈开腿、张开嘴的同时,做好奇的、合格的倾听者,拉近距离,获得信任;做聪慧的思想者,把唠的家常、把来自群众鲜活的话语加工出来,让写出来的稿子土豆就是土豆、牛排就是牛排,不别扭、不变味儿。

第三,是“走什么”。 这是内容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走基层的稿子可以说是“三少一多”,即后续报道少,深度报道少,问题报道少,成就报道多。

记得6年前,我曾经采写过察右前旗县委县政府在小平房办公的一个稿子,当年的小平房已经经历了51年的沧桑岁月,这在全区甚至全国都不多见。那么这6年来小平房是否安好、6年之后的今天又是什么样的,虽然经常想起,但一直没有跟进后续。现在总觉得对自己、对读者缺一个交代。关键是这个问题现在仍然存在,常常正是群众关心的新闻事件在一次报道后就销声匿迹、再不见踪影,常常是一次报道之后蕴藏的更大的新闻被忽略、被抛弃。

其实,用新闻工作者敏锐的双眼发现基层存在的问题,推动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也是“走转改”的目的之一,也是现在欠缺的。“走转改”稿子内容大多倾向于成就展示,很少提及一些基层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难以为基层真正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为群众真正排忧解难。

要背负起一份社会责任,深入和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带着真心下基层,带着热情下基层,带着问题下基层,真正去体验和了解基层百姓工作生活情况,真正了解基层和群众在想什么、缺什么、盼什么,为党委政府的“怎么办”的决策提供一份媒体依据。不回避、不粉饰、不失真。

第四,是怎么写。当前,采访方式不深入、写作方法跟风、缺乏自己特色、缺打造精品的意识是我们走基层的一大顽疾。一是片面追求稿件数量,为了完成任务,把心思都花在凑数上,对稿件不负责任。二是即使去了基层,去的仅仅是基层管理部门,采访的主要是干部,研究的主要是材料。材料拿了一大堆,群众一个没见上,报道中出现的就是“相关部门”“相关负责人”、“記者看到”“记者发现”,没有群众的只言片语,读起来不生动也不真实。三是不雕琢。我们缺乏的是对自己稿件的精雕细琢,缺精品,看到别人怎么写,自己就照葫芦画瓢,甚至从题目到段落划分到语言引用都一模一样,味同嚼蜡。

第五,是形式创新方面。一是可以加强对采访选题的策划。采访时不仅仅是单枪匹马的单一形式,可以各媒体联动发挥出合力效应,对一段时间的宣传主题做全方位立体式报道。二是把走基层活动长期坚持下去,让记者走基层常态化。比如是否可以多些我们的《北梁日记》,是否可以学习借鉴《人民日报》的《走基层蹲点调研》,是否可以用新闻连载的方式选择一个典型做深入报道,增加报纸的可读性、贴近性,增加新闻的可信度、趣味性。

第六,要有推进机制和激励机制。要将“走转改”明确为记者工作的常态,突出质量考评,加大优秀“走转改”作品的宣传和表彰力度。通过价值引领、领导示范等,使“走转改”成为记者的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

责任编辑:赵萱瑞

职业的追求不仅仅是薪水 篇4

朋友说, 当年, 苏桑在这家企业只待了一年就另谋他处。她辞职, 并非有职业目标和规划, 而是一切向“钱”看。为了高薪, 她不惜丢弃所学专业和特长, 哪行工资高就改干哪行, 哪家公司开出的钱多就跳槽去哪家公司。在她毕业后的6、7年时间里, 几乎是每年换一个工作。折腾来折腾去, 苏桑虽赚了些小钱, 却仍是小职员一个, 她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迷茫而担忧。因为她渐渐发现, 频繁换工作换岗位, 自己对每个行业都是蜻蜓点水, 一点也不具备竞争好工作的优势。苏桑这才渐渐收起为薪水而跳槽的心, 静下来慢慢梳理长期发展的规划。为了寻求一个好的职业发展方向, 苏桑只得回到了原点, 在一家新的企业里从最基层做起。

而黎锦则一直在那家企业工作, 在会计岗位上兢兢业业, 不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 踏实肯干, 渐渐赢得同事的好感和领导器重, 工作4年后, 黎锦就被任命为财务总监, 薪水是原来的三倍多。今年1月, 公司还安排黎锦去法国总部学习深造, 前途一片光明。

职场有一种说法:毕业后的前5年是决定差距的关键时期。是说在毕业后的5年中, 是否从事同一份工作, 坚持同一个职业目标, 对于一个人的职场成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从苏桑和黎锦身上, 我们真切地看到了这种说法的佐证。

俗话说:"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追求高薪是人们在工作中比较普遍存在的心理。薪水虽是工作的一种最直接的报偿方式, 但如果我们只盯着薪水的数字而忽略了职业目标和规划, 那对自己职业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高薪虽然非常有诱惑力, 可天上不会掉馅饼, 如果我们的个性、能力等并不能适应这个行业, 高薪也许只是海市蜃楼。

选择职业, 薪水不是唯一的衡量指标。拥有一个适合自己又有发展空间的工作, 实为重要。现在很多公司都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薪水跟业绩挂钩, 对公司贡献值越大, 薪水则越高。一步一个脚印, 从基础做起, 瞄准一个方向, 能够在自己喜欢擅长的领域长期坚持, 深耕细做, 高薪自然会是水到渠成的事。

拿破仑曾说过:“提供超出你所得收入的服务, 很快收入就将超出你所提供的服务。”

一个人如果总是算计自己能拿到多少工资, 而忽视工资背后的成长机会, 那他就得不到决定未来发展的技能和经验。我认识几位事业上小有作为的朋友。他们最初选择的, 无一例外都是些收入低收获大的工作。那些看似没人稀罕遭人贻笑大方的工作, 他们却能长期坚持乐在其中, 不断发掘出自身的价值和潜能, 从而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

在工作中, 很多人都私下抱怨过老板。说每月给公司创造了1万元的价值, 而老板却分给自己1000元的报酬。其实, 不用抱怨。这恰恰说明自己有很大的上升潜力, 自己不仅很适合这份工作, 并且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相信, 老板的眼睛雪亮, 员工对公司有多少价值, 留住人才抑或滥用庸才, 老板心中掂量的比谁都清楚, 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 相比薪水, 我们更看重的应该是收获。当自己的收获大于收入时, 那么成功也就离自己不远了。

传承井冈山精神,坚定职业追求 篇5

2014年第二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习体会

各位同学:

受我们二班二组同学的委派,我代表我们9位同学谈几点感受。在昨天分组研讨的过程中,大家认为,在这里的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大家感受最深的是,心灵受到了震撼、灵魂得到了净化、精神得到了升华,在细细品味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的过程中,增强了我们做好思政课教学和研究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专业化的培训水平,新颖的教学模式令我们印象深刻,终身难忘

一来到井冈山,学校接站的老师已在火车站等候,坐上校车,每位同学均拿到一本学员手册,每个班的分组情况,每位学员的组别、单位、房间号清清楚楚,今后几天的学习安排更是具体到了授课老师。匡胜副院长亲自参加开班式并讲话,给予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学院组织员王国梁老师、联络员赵洪志和教学评估员蔡明老师全程跟班,无论是专题教学还是现场教学,都考虑周到细致,井井有条,我们感到非常温馨和舒适,充分展现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特有的校园文化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体现了干部教育的“井冈品牌”的独特魅力。优美的校园,舒适的住宿,可口的饭菜,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样的培训机会此生难得,可能不会再有,所以每位同学都十分珍惜。

在这一周时间里,我们充分领略了井冈山学院独具魅力的激情教学、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访谈式教学等新颖教学模式给我们带来的思想冲击。那一曲曲雄浑激越的歌声,那一次次内容丰富、史论结合的现场教学活动,那一节节深入浅出,精彩纷呈,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的专题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老师们广博的学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尤其是姚玉珍老师主持的访谈式教学引人入胜。袁文才、王佐、曾志、甘祖昌等几位井冈山红军后人的坦率真诚,让我们对那段已经有些遥远的历史有了立体的了解。我的思绪也随之跌宕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心头一次次冲击着热浪,泪花一次次涌出眼眶。通过重温井冈山的艰苦岁月,自己的心灵得到进一步洗礼,灵魂得到进一步净化。现场教学、学员身临其境,通过参观革命旧址和旧居,大家仿佛回到了井冈山革命时期的实情实景,在情感共鸣中实现了心灵的净化和境界的提升。这给我们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启迪。

二、井冈山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培育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使我们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灵魂得到了净化

当87年前的那段井冈山斗争史在老师的讲授中在我们面前复活时,我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不少同学有脱胎换骨的感觉。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现场授课的欧阳慧老师介绍说,井冈山长眠着4.8万烈士,留有姓名的仅1.5万多人,还有3万多烈士连姓名都没有留下,让我们的步伐不能不沉重;重走红军小道,体验当年

红军战士挑着粮食百里跋涉上井冈的艰辛,体会到朱毛红军官兵平等的可贵,体会到星星之火终于燎原的重要原因,在体验中,我们付出了汗水,收获了启迪,也被勇敢和坚持的那束光照亮;在小井红军医院,翁建华老师讲解红军如何克服今天我们难以想象的困难,因医疗物资奇缺,红军医院基本靠中草药进行治疗,医护人员自己制作医疗用具,没有消毒水,就用盐水,甚至用石灰水消毒,截止用普通的木工锯,而且没有麻药!在小井红军烈士墓,匡小明老师讲述革命先烈不畏牺牲、忠诚奉献的品格,来不及转移的重伤员牺牲130多人,能回忆起名字的仅10多人,最小的只有14岁;在访谈式教学中,我们感受到最智慧将军,甘祖昌,出生入死,永远记得当年“出发是为了什么”,一辈子过得很幸福,不为名利为信仰。在罗庆宏老师的专题教学中,我们感受到最强大的内心,毛泽东,站在井冈山,身处革命最艰难时期,困境中,高瞻远瞩,对中国革命的前景作出如此描画:“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不仅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还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怀揣着夺取全国政权的坚定信心。在讲到袁王被错杀的历史教训中,我们体会到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对党的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的影响,无数革命者如激流归大海般的来到井冈山,其中不乏留洋的学子、黄埔的精英、出身豪门的富家子弟。他们抛弃了个人的荣华富贵,心甘情愿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在这种震撼和洗礼中,我们也在对比自己的差距,我们也在思考井冈山精神的传承中,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三、传承井冈山精神,增强做合格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络技术越来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信息呈现碎片化,学生缺乏系统化的思考,留给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将越来越重,做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并不容易。我想这也是国家一直强调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因所在。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与结晶,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传承包括井冈山精神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一名合格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做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就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真学真信真用我们所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热爱我们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老师给我们做了那太好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崇高职责。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要有火种;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素质;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首先必须塑造自己完善理想的人格。要引导学生坚定三个自信,首先自己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要引导学生坚定对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自己首先要勇于追梦。

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较强的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教师要做到道德高尚、胸襟开阔、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爱憎分明,在工作中身体力行,优化自身道德认知和行为,以德感人,以德树威,以德服人。

做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我国近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

师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涉及到人、自然和社会的全部历史和现实因素,涉及到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而且要有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如教育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知识等,同时还要不断更新观念、知识、技能。除此之外,教师要卓有成效地进行教育教学,还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能够对教育对象和客观事物全面把握,既能看到现象又能看到本质,既能看到现状又能预见未来,从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牢牢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要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包括调节知识结构的能力和控制自己情绪能力,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教师还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适时地驾驭自我,调控自己的行为、情绪,保持理智。时刻提醒自己学术研究无禁区,三尺讲台有纪律。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才能在学生思想出现混乱时给学生以明灯。

做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就要关注关心关爱学生。加大情感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有着丰富的感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共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般不管钱、不管物,没有权力,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方面不占优势,这就更需注重情感的感化教育效能,在教学中处理好“理”与“情”的关系,让知识的交流融于情感交流之中。实践证明情感直接影响思维活动,如果心情愉悦、热情饱满,思维将更加敏捷。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要理解、关心、激励学生,要经常深入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切实做到真情疏导、亲情关怀、实意帮助,这样才能达到感情融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要做

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乏力、效果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说”和“做”严重分离,言不顾行,言行相背。对别人讲马列主义,自己却践行自由主义;要求学生讲奉献,自己却斤斤计较;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自己却对工作马虎应付。“台上他讲人,台下人讲他。”这难免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既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又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造成严重影响。“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良好的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以自己的崇高人格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职业精神——当代教师的应然追求 篇6

一、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痴情

选择了教育, 就是选择了奉献, 选择了执着。“教书匠”“园丁”“孺子牛”“春蚕”“蜡烛”“人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 无论哪一种称号, 都不能简单代替教师对教育的一种痴情。对教育痴情, 就是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贫穷的山区, 无论物欲横流、多元价值的影响有多大, 也不论是从事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 教师都能坚守着心中的那份信仰:“教育是基于生命、直面生命、为了生命、通过生命所进行的人类生命事业”[3],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4]。对教育痴情的教师, 不会在意个人的得失, 不会随波逐流, 不会得过且过, 更不会在教育这个神圣的领域中“混日子”。他也不会太在意社会和他人的评价, 固守清贫, 淡泊名利, 行为世范, 为教育而活, 为自己的信仰而活, 他在这简单而又伟大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着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

二、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教育改革的一种坚信

社会进步需要改革, 教育发展也需要改革, 没有改革教育只会停滞不前, 教师不支持和参与改革, 改革也会流于形式, 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教育改革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 没有可资借鉴的现成模式可以模仿, 我国的教育是在摸索中创新, 在改革中“立序”, 在一次次的“推倒重来”中逐渐积累属于我们中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智慧。目前, 尽管我国的教育改革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还有许多的困难横亘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 还有数不清的挑战在等待着我们, 但我们要充满信心, 教师要积极参与改革, 主动引领改革, 在日常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改革。改革的成功需要我们对改革的一种坚守, 需要广大教师群体对教育改革前景的一种坚信:改革能带来教育的生机, 改革能带来学校的重生, 改革能带来师生的生命提升, 改革也能带来教育本真的价值实现。

三、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教育理想的一种追求

教师应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是当代教师应有的职业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物质享受的关注、对金钱的索取、对消费的过分追求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逐的目标。作为教师, 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也在理想和现实、谋生和事业、生活压力和信仰之间徘徊着、困惑着。但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它有特殊的任务和价值取向, 它要为中国培育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它要为我们中国更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而精心“奠基”, 它要为我们的未来一代能平等地和世界“对话”而“施肥耕耘”, 它更要为年轻一代将来对世界做出我们中国应有的贡献而积蓄力量。没有教师的教育理想, 就没有教育的更新和进步, 也没有教育的发展和创造;没有教师的教育理想, 就不能培养出有理想的学生;教师没有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也不会从中体会生命的美好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一个没有理想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 一个没有理想的民族是没有生命的, 教师没有了教育理想, 其实也就失去了“教者”其所蕴含的本真意义。

四、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尊重

对教师职业的尊重, 不仅是社会公众的外在承认和给予, 或来自于家长和学生的肯定和赞同, 更是我们教师自己, 我们所有从事教育的共同体对教师职业的尊重。这种自尊, 是来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独立的创造, 并以创造性的劳动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这种自尊, 来自于师生“教学相长”、互动提升过程中的“双向滋养”、和谐共处;这种自尊, 还来自于教师愿意并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喜欢学习、享受合作、对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和欢乐。尊重自己职业的教师, 会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美, 因为他知道仪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和示范作用, 他会每时每刻通过自己的情态、语言、服饰、行为影响着学生, 向他们展现着自己的美, 也提高着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尊重自己职业的教师, 会有自己的精神空间, 他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 有自己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他们总是从教育的立场出发, 不趋炎附势, 不阿谀奉承, 不混天度日, “教书育人”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主题曲”, 面对外在的不解、非议、纷扰和诱惑, 他们总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寻求一份心灵的宁静, 享受一份幸福的人生。

五、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学校的一种归属

学校是什么?是一个普通的工作场所, 一个总想逃离的地方, 还是一个温馨的“家”?不同的选择表达了教师对学校归属感的不同。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学校的一种归属, 把学校当做另一个“家”。只有把学校当做家, 才能把学生当做自家的孩子去爱护、去照顾和教导, 把同事当做亲人去交往和共处。在家的氛围中工作和生活, 我们不会感到有压力, 不会感到工作的枯燥无味, 不会想到“离家出走”。我们愿意把自己的家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温馨、更加充满生命的精彩, 以便吸引更多的孩子“来家坐坐”, 感受另一种“家”的温暖。对学校的归属, 要求教师要时常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学校管理和改革, 参与学校制度建设, 为学校的发展和规划献计献策, 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 学会合作, 不断创新, 顺应时代发展, 为实现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而不断努力。

六、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全体学生的一种热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是一种特殊的爱, 它不是一种血缘之爱, 也不是一种利益之爱, 它是对国家、对生命、对未来合格公民的热爱;它不是个别的爱, 也不是有差别的爱, 它是一种对全体学生的无私的爱。这种“爱”源于师德, 如果说师德是一种高度, 那师爱就是一种深度, 这种深度体现在师爱方面就是一种理智的、科学的爱, 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爱, 是对学生的尊重、宽容、理解、赞赏、同情等不同情感的合理运用。尊重学生, 也是教师的基本师德。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教师的尊重不是“应得的”, 而是“赢得的”。宽容学生, 也就是对学生的错误、恐惧、失常等常有一颗包容之心, 不打击、不体罚、不苛求。赞赏和批评学生其实是一个整体, 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 但对学生的错误, 必要时也需要合理的批评, 及时进行教育, 这也是师爱的体现, 也是“善爱”的运用。同情学生就是对学生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实际、家庭等情况要学会推己及人, 多了解学生, 多和学生沟通。一言以蔽之, 教师爱学生就要把学生真正放在心坎上, 这也是一个教师的品质、修养和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教师的这种职业精神应内化为教师的一种常态, 应成为教师日常化工作中的一个习惯。

总之, 当代教师的职业精神是当代教师应追求的“师魂”, 有职业精神的教师会不断从教育教学中获得内在的乐趣, 也会不断超越自我, 赢得更广阔的精神空间, 更会赢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尊重。有职业精神追求的教师, 会把热爱教育事业当做一种“精神生命自觉”, 会在真诚奉献、坚守教育改革、尊重教师职业和爱护学生的过程中, 不断地净化自己的灵魂和人格, 也在不停地书写着教师的幸福人生。但是, 对教师职业精神的追求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教师的职业精神在当代社会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亟待提高的方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这些挑战、问题和困难也正是我们继续探索前行的空间, 未来的路还很长, 但毕竟我们已经“在路上”。

参考文献

[1]赵国忠.教师最需要什么——中外教育家给教师最有价值的建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55.

[2]吴小华.论教师职业精神[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888210.htm.

[3]叶澜.命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42.

追求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篇7

一、领导给的“位”

1. 领导的职业认同。

领导对教师工作的认可是教师工作成就感的重要来源之一。学校领导不够重视, 即使教师出色的完成任务, 也很难得到认同, 这样, 势必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引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因此, 领导对比赛、评优评先等的认同, 给予教师一定程度的“位”, 向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与机会, 会很大程度上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 领导的人文关怀。

各个学校成立领导工作小组, 通过不定期的听课、评课, 督促教师上课质量, 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召开座谈会, 定期总结、分析工作, 反馈教师的工作质量;每月一次聘课, 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使教师通过交流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校长不仅要关注教师等的教学水平及其能力的发展, 还要关注教师的身体状况, 关注教师家庭的收支情况, 关注教师配偶的工作情况, 使校长的人性化管理给教师带去温暖, 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教师的“为”

1. 高效课堂的追求。

教师自身要改变自己的成人心理, 由课堂的“控制者”变为课堂的“引领者”, 知识的“传播者”。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享受学科知识所带来的快乐, 与学生相处快乐,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同练习, 解决遇到的困难, 共同提升;与学生融洽相处, 使自己的兴趣与学生的兴趣保持一致。

2. 专业发展的获得。

教师通过自身努力, 想尽一切办法挖掘教材, 提高课堂效率, 提升教学效果, 使教师在学生体质得到增强, 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知识技能得到发展的过程中体验幸福;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语言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得到提升的过程中体验幸福;使教师在训练、赛课中, 知识技能得到提升, 专业得到发展, 自身地位在学校中得到提升的过程中体验幸福。因此, 教师通过自身的内驱力, 成为领导眼中的关注对象, 同事眼中的佼佼者, 在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获取职业幸福感。

3. 科研能力的提升。

在当前学校教育者中, 存在一个极端, 即“事务型”与“研究型”, 前者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对工作学习失去信心, 对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整天怨天尤人。而后者却有很大不同, 他们不甘只做“传教士”, 他们会把生活、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不断的阅读思考、归纳分析, 撰写文章。他们会因完成一篇小小的初稿而沾沾自喜, 会为因退稿而发现文章不足, 提高自身写作水平而喜不自禁, 会因文章得到杂志、期刊录用, 得到专家认可而喜出望外, 会因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而兴高采烈, 会因课题申报下来感到幸福。

4. 学习能力的培养。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无止境地学习, 是每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师所必要的。比尔·盖茨层讲过这样一句话:在21世纪, 人们比的不是学习, 而是学习的速度。而在现今的企业环境里, 没有打不破的铁饭碗, 你的工作在今天可能不可或缺,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明天这个职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因此, 我们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 来防患于未然。未来社会的竞争, 必将会从今天的人才竞争, 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只有坚持学习, 才会有深刻超凡的思考, 才会将自己的知识技能逐渐转化升华成自已的理论, 灵活运用于实践教学, 这样才会在各个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 作为教师, 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新课程理念, 并用之于教学实践。一个教师, 如果要想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 那么你首先得让学生喜欢自己。我们作为教师, 必须要改变自已的成人心理, 了解青少年学生心理, 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 与学生坦诚地进行交流、沟通, 和学生打成一片, 成为和学生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与学生形成这样一种关系, 才会有利于自已的教学。我们每个教师, 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 并做到在学习中工作, 在工作中学习, 真正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在人生的道路上, 只有永远地不停学习、思考和超越自我的人, 才是走得最远的人, 才是最幸福的人。

领导给“位”, 体育教师能“为”是教师追求自身职业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有“为”才有“位”, 二者不可颠倒, 但现在教师却分不清主次, 将二者弄反了, 认为有“位”才有“为”, 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 教师在追求职业幸福感的道路上, 要先从自身因素出发, 不可怨天尤人。

参考文献

[1]孙英.幸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2]付文宁, 刘冰.商洛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 (5) .

职业追求 篇8

关键词:走改转,记者,职业追求

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部出版社等五个部门召开视频会议, 对于新闻战线展开相关活动的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人出席会议讲话, 其中强调的就是要贯彻和落实胡锦涛书记的精神, 着力于把握新闻舆论中的正确向导, 着眼提升新闻队伍的能力和人员的素养, 扎实实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 有针对性的解决其中的问题, 也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下面本文针对“走改转”中如何实现记者的职业追求做出贡献, 以期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1 转变是往哪走

在一般情况下, 在媒体部门接到了走基层的任务的时候, 很多人的最先反应就是:该去哪走?其实, 基层的概念是相对的, 只有在时间和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够继续往下走, 而且走的很远。这其中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绝对的。在出发前媒体工作者就应该意识到走基层的时间短, 任务还非常紧迫, 所以在基层就在身边的情况下, 主要能够保证出发的过程中方向和目标都是正确的, 就算是完成任务了。走基层的过程正对于所涉及到的基层中街道、社区、医院、校园, 甚至是每一户人家, 只要能看见的地方, 脚步能走到的地方, 都是“走基层”的去处[1]。同时新闻媒体界的人物“走基层”也是一个能够展示和锻炼自身的机会, 同时还能发现新闻内容, 对新闻媒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2 该往哪走

该往哪走, 指的就是媒体工作者在走基层的过程中还需要带有真情实感,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意象, 只有带有意象和情感, 充分发挥走基层者的身体感官, 才能够带着感情去思考基层中发现的事情和人, 才能把最真实的情况展现出来。在基层寻找和发现最新的新闻内容[2]。

而走基层中走只是一种手段, 并不是最终的想法, 这一点就需要媒体人考虑到, 不能够为了走基层而到处走访, 还需要在四处查勘的同时做一个好奇、合格的倾听者, 这样才能够保证有最新的新闻出现, 拉近媒体人和基层人民的距离, 获得人民的信任。这就要求媒体人做一个聪明的思想者, 通过记者的思维, 把和基层人民聊的家常话、来自群众口中的话语用专业术语加工出来, 同时还需要保证加工出来的稿子是实事求是的。

3 转变主要是走的内容

这点主要就是在走基层的内容方面着手, 现在这个阶段, 很多走基层的媒体都只是走过就结束了, 而后期所整理出来的稿子很多都出现对于后续报道少、深层内容报道少、基层问题报道少的情况, 但是在后续报道中对于基层人民的成就所报道的就非常多。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走基层就是需要了解到基层人民的最终需求, 对此进行报道, 这样才能够保证基层没有白走, 基层人民的生活受到关注[3]。

4 该怎么写

当前, 我国媒体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采访的方式不深入, 写作方法存在跟风现象, 缺乏自身特点等。一味地提高稿件的数量, 这样的做法也就是为了完成最终的交稿任务, 很多走基层的记者都关注稿件的数量, 写出很多稿子进行凑数, 这样的做法完全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并没有真心地对稿件负责。还有一部分是走了基层, 所有的采访也只是面对基层中的管理部门, 并没有关心到群众。同时很多采访的材料整理出很多, 但是却没有一件事情是关于群众的, 最终写出来的内容也不生动真实。最主要的就是记者缺乏对于稿件的精雕细琢, 很多稿件从题目到内容都是一模一样, 群众也不喜欢看。

5 形成的创新方面

记者在“走基层”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采访的选题, 不可以仅仅使用单一的形式, 需要发挥出媒体的合力效应。同时还需要把走基层的活动长期坚持下去, 使记者走基层成为一种常态。利用最新的写作方式和采访方式, 多发现基层中一些人们不了解的内容, 进行相关报道, 这样的稿件也会更加吸引群众的眼光, 投其所好。

6 结论

综上所述, 在走基层过程中, 新闻工作者还需要在走访的过程中, 看出基层人民生活和工作出现的问题, 发出稿件帮助其中实际问题的解决, 实际上这也是我国倡导媒体人走基层的最终目的, 也是其中非常欠缺的内容。很多媒体人在“走改转”中整理出来的稿件都是倾向我国基层人民创造出来的成就, 但是却没有了解到基层人民的劳苦生活, 也就不能够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问题, 就很难达到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目的。

同时媒体人还需要了解自身所背负着的对社会和对人民的责任, 在走基层的过程中彻底融入到基层人民的生活, 带着自身的激情和心理的情感还有自身的疑问去走基层, 真正了解基层人民劳苦工作中的需求和生活情况, 并且给政府提供的解决政策作出媒体依据。

参考文献

[1]郑保卫.在深入“走转改”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J].新闻与写作, 2014 (3) :34-37.

[2]王红卫, 杨咏.从“走转改”谈新闻职业精神[J].新闻战线, 2013 (3) :35-37.

职业追求 篇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 更应当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三项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 对于推动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立场, 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在我看来既是一种作风建设, 也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延伸。它能促进新闻媒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更多地倾听民情、解读民意, 能不断提高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的科学化水平。因为, 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源, 所以, 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 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 要用真心服务社会、要用真情服务人民。

作为重庆市三大主流媒体之一的重庆新闻广播, 从2011年8月开始启动“走转改”活动, 为了能做到既有创新又有实效, 台班子成员反复论证, 找准活动的切入点——既能让全台员工真正走进基层, 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 又能真真正正为群众做点实事。“感谢师恩”关注山区教师特别行动月活动是新闻广播依据全社会关注乡村教师这一新闻热点, 结合“走转改”活动, 在去年教师节来临之前精心策划推出的大型新闻系列报道。选择了我市边远山区30个乡村教师, 30名编辑、记者、主持人奔赴各地区县, 采写了大量声情并茂的录音专稿, 尤其是走出直播间的主持人第一次到偏远山区采访, 乡村教师的朴实, 留守儿童的困惑, 其情其景, 让大家感慨万分, 激发了采编播人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一活动既提升了新闻广播品牌的影响力, 又锻炼了队伍, 提高了新闻素养, 转变了采访作风。同时, 这一新闻系列报道涉及全市各个区县边远的山区, 因深入实地, 采访深入, 报道极具感染力, 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通过记者的采访, 我们了解到铜梁县维新镇新滩村皮球桃基地需要从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进行帮扶。2011年9月26日, 由采编播组成的新闻广播“走转改”小分队来到该基地, 详细了解了基地运行情况, 当即确定把这里作为我们“走基层”的联系点之一。记者用最鲜活的材料、最朴实的语言, 用记者体验式形态做新闻, 连续报道了这个基地的情况, 引起社会的关注, 同时还多方协调相关部门, 帮助该基地协调解决了水源、销售、道路建设等问题, 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走转改”主题活动的真正意义。

武隆县火炉镇地处武陵山区, 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质的蔬菜、生猪养殖规模, 却因为道路、信息等原因发展缓慢。重广记者今年初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 再次把火炉镇确定为“走基层”的又一联系点。从总监到一般员工走进农户家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走近养殖大户, 与他们一起分析市场、寻求市场, 为当地蔬菜种植大户和养猪大户找到了较好的销售渠道。大山环抱中的火炉中学有80%的留守儿童和50%的贫困学生, 我们推出“关爱山区贫困学生”大型公益活动, 组织近百名听众到火炉中学对贫困优秀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这样的“走基层”活动, 让编辑、记者、主持人走出了办公室、走出了会议室、走出了互联网, 与群众贴得更近、把新闻实践的根扎得更深、把与群众的感情融得更切, 为群众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在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 彰显了责任媒体的作用和力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还说:“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 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 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这样, 我们的所作所为才能在群众中入耳入心。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党的新闻事业的目标也是为人民服务。服务干部职工, 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本质, 只有扎扎实实做好本质工作, 才能推进这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在工作中的作用。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只有真正脚踩在这一片黄土地上, 心里才能踏实。”这是我们的一位编辑在参加“中央新闻单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后感慨, 我想这也是所有编辑、记者、主持人的真实体会。不可否认, 现在的一些作品、文章、制作的节目, 甚至是新闻消息, 都弄得风花雪月, 离群众真正的需求相去甚远, 被戏称为“水中月、镜中花”, 让群众看不懂、听不明白。“走转改”就是要让新闻工作者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话题, 讲实事求是的话、说群众的话、用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创作作品, 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更具感染力。我以为, 只有走进基层, 才能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 养成回应群众关切的报道风格。只有深入基层, 才能知道群众衣食住行生活百味, 也才能找到我们采写的着力点。

重庆新闻广播走基层的做法就是着眼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真正改进作风, 走进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灵世界, 用真心、动真情,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倾听群众的意见、表达群众的意愿、解决群众的难题。重庆新闻广播的《阳光重庆》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档节目是市纪委和我们联合打造的一档政风行风热线类节目, 新闻广播充分利用《阳光重庆》这一品牌节目, 把直播间搬到区县, 植入群众中。在去年8月中下旬, 连续两周做了璧山和綦江两期大型户外直播活动。璧山、綦江两县的县领导和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面对面与群众交流、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 为当地百姓解决了不少具体问题, 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开播于2007年4月的《阳光重庆》节目, 每周一到周五早上8点到9点直播, 我市各政府部门负责人轮流做客直播间, 在线接受市民的咨询、建议和投诉, 开播5年多来, 已经为广大市民解决了近三万个问题, 大到涉及资金几百万上千万的案件, 小到老百姓的一户一表、一草一木, 问题的解决率达到90%, 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问题反馈率达到100%。在每天早上8:00—9:00的节目中, 市级各职能部门的领导走进直播间, 直接接听听众的电话, 现场解答、解决听众的问题, 使责任媒体的桥梁作用凸显。既能直接听到群众的声音, 又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真正体现了“三贴近”, 这样的节目才是群众喜闻乐见、是群众欢迎的。为了使“走转改”活动有所创新, 重庆新闻广播还不断拓展媒体外延, 把广播与新媒体紧密融合在一起, 在《阳光重庆》节目已经被群众真正接受的基础上, 打造了“阳光重庆网”, 让广播与群众的交流渠道更加广泛, 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 使媒体力量更加强大。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神圣使命。新闻工作者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更应该在具体工作中,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服务, 让“走转改”活动成为群众路线教育路线在新闻战线的深化和具体化。

把基层作为课堂, 是重庆新闻广播走基层的又一做法。走出高楼大院、文山会海, 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 用真情倾听百姓心声, 用话筒捕捉时代变迁, 采写了大量鲜活生动、感人至深的报道, 做到了“真下去、真深入、真转变”, 让编辑、记者、主持人真正了解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不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阅历, 在实践中提升思想境界,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品格, 既记录城乡基层的可喜变化、展示区县群众的崭新风貌, 也反映来自基层的各种矛盾和困难, 推动了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的解决, 发挥了媒体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职责和作用, 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搭建了理解、沟通的桥梁。

为总结分析“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效和重要经验, 挖掘“走转改”活动的精神内涵和实践意义, 新闻广播以“关爱山区教师和贫困儿童”公益活动和“阳光重庆”节目为研究对象, 力求对“走转改”的新闻实践做出理论思考和阐释, 归纳出启示思考如下:

一、“走转改”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 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应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打造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 领导带头全员参与, 走基层蔚然成风

从我们的活动和节目中可以看到,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开展, 是对媒体担当的社会责任的重新审视, 它提醒广大新闻工作者面对中国转型期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变化, 深入思考新闻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内涵和意义, 清醒认识实现这一社会责任的途径和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是一般性教育活动, 而是对历史的传承, 对传统的发扬, 更是面对现实的与时俱进, 是改进新闻工作的根本途径, 代表着新闻宣传的正确方向, 应当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当今时代, 信息传播技术空前发达, 群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十分便捷, 借助媒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意识逐渐增强。党的新闻工作必须成为新闻传播的主干道, 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程度上影响群众、引领群众。

二、“走转改”活动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增进党与人民群众感情的本质要求, 电台要把笔触、话筒对准群众, 把时段留给群众, 真实反映社情民意,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 满腔热情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缩短与群众的距离, 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强化报道百姓视角, 彰显民生情怀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开展, 是我们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认识。新闻工作传播党的主张, 反映人民心声, 通达社情民意, 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不仅有利于提高新闻宣传工作水平, 而且有利于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活水源头, 深入基层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拓宽视野胸襟, 回答好“依靠谁”的问题;才能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 回答好“我是谁”的问题;才能让新闻生动鲜活、群众喜闻乐见, 回答好“为了谁”的问题。

三、“走转改”活动是反映群众愿望呼声,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提高服务群众能力的迫切要求, 媒体应准确把握群众脉搏, 强化服务意识, 为民排忧解难

“走转改”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是媒体深刻体察民情、真诚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 也是及时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在联系实际, 贵在取得实效。当前, 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 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多维度看问题、多角度解难题, 关注群众需求、维护群众利益, 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反映, 把群众的诉求作为第一信号, 把群众的意愿作为第一要求, 是新闻工作的价值所在, 更是新闻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在“走转改”活动中, 新闻广播采编播人员不断挖掘与时代的契合点、与群众的共鸣点, 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 服务群众更及时更贴心。相关报道在宣传导向和基调上充分体现大局意识, 在多元利益诉求中把握群众脉搏, 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着力排民忧、解民难, 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回应群众关切,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阻隔可能发生的燃点, 从而化解矛盾, 消除隐患;同时加大对热点难点问题的阐释力度, 不回避矛盾和问题, 帮助群众理清思路, 不避重就轻, 也不刻意拔高, 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 进一步强化新闻报道的建设性作用。在把握报道基调时, 既正视基层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又充分反映各级党委政府做出的积极努力, 科学地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本质和主流, 辩证和发展地看待问题, 防止片面单纯地揭示问题、凸显矛盾, 有的注重为解决民生难题提供服务, 带着人文关怀, 积极为政府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和建议;有的注重揭露社会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和消极现象, 但不是站在对立面, 而是以建设性的态度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 做好正面宣传, 进行热点引导, 开展舆论监督, 向公众传递文明观念和健康理念。

四、“走转改”活动是落实“三贴近”要求, 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途径, 大批编采播人员深入基层拜人民为师, 向实践学习, 注重使用群众语言, 新闻表达鲜活生动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 新闻的感染力在于鲜活。新闻报道只有围绕群众关心的话题, 说实事求是的话, 说富有生活气息的话, 说老百姓自己的话, 才能更加生动鲜活、更有激情、更有感染力。在这次“走转改”活动中, 新闻广播积极引导编采播人员深入一线“接地气、抓活鱼”, 在新闻报道中充分使用群众语言, 写老百姓感兴趣的事, 提高了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许多参加“走转改”报道的编采播人员反映, 只有走进基层、靠近群众, 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 从而在采编报道中激发灵感, 使报道变得清新朴实、鲜活生动, 让听众产生共鸣, 尤其是对年轻的编辑主持人拉近与基层群众的距离、找回清新务实的文风大有好处。

五、“走转改”活动是一项长远的举措, 重在实际, 贵在坚持, 要把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让“走转改”活动成为媒体人的自觉行为, 成为新闻人的精神追求

“走转改”活动不是单纯的到基层“抓活鱼”, 也不是单纯的走马观花的纪行见闻, 更不是“一阵风”似的一次活动。要按新闻规律办事, 在“走转改”中进一步强化新闻职业精神, 并将“走转改”活动与锤炼采编播人员的业务素质结合起来。从时间上看, “走转改”是长期的, 要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从覆盖面上看, 要将“走转改”精神贯穿到新闻宣传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让新闻工作者真正把心留给群众, 把根扎在基层, 让“走转改”精神成为新闻工作者永远的职业追求。

职业追求 篇10

一、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僭越

职业教育的工具性追求并非毫无意义, 但片面地或过分地强调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个体的需要是社会需要的组成部分, 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人是教育的对象。离开了人, 教育将不复存在。离开了教育的个体价值……就不能充分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1] 过分地追求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是很危险的, 正如杜威所言, “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因素, 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2] 。然而, 现实的职业教育实践是不容乐观的。只要细细加以考究就不难发现, 将个体视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人”的现象时常存在于职业教育领域中, 而“本体人”的影踪却往往难以追寻。无论在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中, 还是在职业教育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中, 上述现象都普遍存在着。

(一) 教育目的的偏“社会性”

职业教育偏“社会性”目的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职业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定位的表述中。这些文件在表述职业教育的目的时, 常常将个体视为“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工具”, 而对“本体人”的“生存状态”与“个性发展”却很少甚至不屑提及。

首先, 在有关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决策性文件中,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现象的存在。在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条文中, 笔者多次发现关于职业教育“社会性”的规定, 如职业教育旨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以“服务”、“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等等。从以上多项条款的表述中不难看出, 职业教育的落脚点乃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其中介点就是所谓的“高素质劳动者”或“高技能专门人才”之“工具”。也就是说, 个体被作为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劳动性”工具而接受培植和塑造, 而对于作为“本体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却很少提及, 这似乎就存在着把人作为“客体性”工具对待的偏颇。

其次, 在相关职业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中, 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相关表述的存在。诸如“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初中级”、“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等等, “市场”、“社会”等“社会性”的名词几乎充斥着所有职业教育机构有关培养目标的规定中, 而“个体”这一单词似乎早就与职业教育不相干了。“社会”固然重要, 无“大我”便没有“小我”。然而, 更多的办学者却早已忘记了自己是在办教育。教育的对象与核心是人, 职业教育的对象与核心是职业人。如果把“职业人”排除到了培养目标之外, 仅仅培养面向“社会”的“劳动者”, 那么职业教育终究会走向“功利”。的确,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必须担负起“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责, 但不应仅仅追求“工具性”甚至“功利性”, 还要看到“个体”和尊重“个体”。

(二) 教育过程的重“输入性”

在职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 个体常常被视为知识与技能的“输入器”而存在。因为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中, 个体的“本体性”位置经常受到“输入式”客体角色之僭越与侵蚀, 很少能取得自我独立性的位置或主体性角色。我们不得不反问自己, 所谓的为了“个体”的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是否真正地、经常性地考虑过、尊重过学习者个体的需求呢?现实中的职业教育往往是把所谓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知识和技能一股脑儿搬到了学习者的面前, 进而进行机械性的灌输。在此情况下, 社会经济驱使下的个体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作为“机器”的角色, 消极地吸收“服务于社会”的单一性知识与技能, 从而失去了主宰个体自我生存与成长的命运和权力。正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说, “往一个人的灵魂中灌输真理, 就像给一个天生的瞎子以光明一样是不可能的”[3] 。

由此可以想见, 处于职业教育课堂甚至实习、实训场域中的个体怎样才能健康地成长?本应该属于学习者主宰的书本和机器却成了控制学习者的强加之物, 与学习者倒换了角色, 使得学习者成了被控制的“机器”。这样, 失去自我的学习者个体将会对以书本和机器承载的知识和技能毫无兴趣, 因为他们不喜欢这些东西, 这些知识和技能不是他们所真正需求的, 也不是乐于从事的。与此同时, 本该与学习者处于“平等”地位的教学中的教师也不负责地将学生视为填充知识和技能的“机器”, 他们很少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在课堂中很少具有主动发言和提出质疑的机会。这就使得学生个体丧失了在课堂或实训场域中作为“本体人”所具有的自我尊重和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 实际上就像蒙田笔下的“一个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 他“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 也寻找不到什么东西”, 反倒会产生一系列的破坏行为, 诸如对课堂中的课桌、实训场域中的机器造成的破坏。

(三) 教育结果的过“输出性”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偏“社会性”导向和实施过程的知识与技能的“输入性”模式, 注定了职业教育结果中的人是社会财富创造的“输出式”工具人。离开制造机械性“机器”的职业院校后, 投入到功利背景下的社会, 他们不仅没有从“机器”的头衔中解脱出来, 反倒真正地成了渊源不断输出自身心血、服务于经济社会进而实现社会财富累积的“机器”。因为自身已经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性财富是按照社会需求“输入”的, 同时也是应对社会需求的次级载体“学校”、“课程”和“教师”给予的, 因此要将这些财富还原于社会。

事实证明, 这种源于教育产出的“工具人”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是不敢恭维的。他们仅仅会在企业绩效目标的驱使下机械地做出纯技术性的“输出性”工作, 而从中所得的工资有时还不能勉强维持生计。他们往往是“被驯服”的“工具”, 诸如职业环境中的安全意识、相互尊重、集体凝聚力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则严重缺失。职业生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是个体作为“本体人”而存在于自我职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是个体作为职业人在追求生命存续和个体发展中不可逾越的基本内容。之所以这些职业意识在工作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显现, 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职业教育过程的“工具性”倾向。这种职业教育结果的“输出式”工具人丧失了个体作为“本体性”存在的本真意义, 原本具有的相应层级的需求被压抑和驳回。这种环境下的个体, 俨然如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福柯所预言的“人”那样, 他们就像“海市蜃楼”或者“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 注定要被外部世界所“消灭”或“抹掉”[4] 。

二、职业教育的人本性追求:

两种教育服务的实现

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僭越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给职业教育实践者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职业教育是“职业”性的教育, 而职业是面向“人”的职业, 因而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应该是具有“本体性”的“职业人”。职业人不是“巧妙安装起来的可以移动的抽水马桶”[5] , 更不是“我们把称为食物的东西填进去并且生产我们称为思想的东西的机器”[5] , 他们是具有生命性和主体性的, 他们基于职业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职业教育的“人本性”追求正是源于职业人的“本体性”需求, 体现为生存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两个方面。

杜威曾经指出, 在历史上教育存在有“为有用劳动做准备”和“为闲暇生活做准备”两种功能[7] 。前者是为了个体的生计与生存, 后者是为了个体的生活与享受, 这恰恰是上述的同一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然而, 二者在早期阶级社会却被分别赋予了职业技术教育和自由教育两种不同的教育实践模式, 从而造就了两种相对独立的个体——劳动者和统治者。但是,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个体“自由意识”的觉醒, 如今越来越要求教育的这两种功能通过同一种教育模式赋予同一个体。这就是要通过职业教育造就职业人, 使得职业教育为了个体的“生存需要”而尽职, 为了个体的“发展需要”而尽力。

(一) 生存性职业教育

当代教育学者普遍认为, 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 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 这就使得作为面向职业、培养职业人的“末端”教育即职业教育更有理由为个体奉上维持生命存续的精髓和要素。

马斯洛所说的人的“生存性”低级需要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原发性的动力之一, 而阿德勒关于应对“贫瘠地球”所应有的“一席之地”以及杜威关于供给“生活资源”的劳动则为职业教育满足个体的“生存性”需要提供了可行的途径。个体生命本体的维持和延续, 需要基本的生活来源作为保障, 而生活来源的获取则需要通过以职业为媒介、靠自己的努力去牟取, 这就需要个体具备围绕职业“谋生”的能力。然而, 这种“谋生”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 需要经过后天的习得与教化。于是, 这项职责就自然地落在职业教育的功能范畴里, 这也就生成了“生存性”职业教育。

杜威所提到的“为有用劳动做准备”的教育必须先于为“为闲暇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一个人为了过有价值的生活, 他必须首先要活下来”[7] , 因为闲暇生活的追求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生存性基础作为保障。这里的为了个体的“有用劳动”而“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所谓的为了“本体人”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的“生存性”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所造就的“劳动”之所以“有用”, 是由于个体通过“劳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可以为自己谋得一职并获得经济生活的来源, 从而满足其“本体生存”的需要。因此, 从个体层面来说, 为了“生计”或“生存”需要的“职业技术”性“教育”, 即“生存性”职业教育, 乃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

早在20世纪上半期, 中国早期职业教育学者面临当时特殊的国情, 也在努力推崇职业教育的个体“生存性”服务功能。清末民初时期, 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导致毕业生失业现象严重, 大批社会流浪人员“求一饭之地而不可得”。对此, 黄炎培先生认为, “补救之法, 惟有全力提倡职业教育”[9] , “苟并个人生活之力而不具, 而尚与言精神事业乎?”[10] 与此同时, 邹恩润也认为, 职业教育“乃准备能操一技的长处……藉以求适当之生活”[11] 。还有学者甚至将职业教育与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中的“民生”政策联系在一起。如潘文安认为, “民生主义是解决人民经济的主义, 职业教育是解决人民生活的教育[12] ;杨鄂联指出, “民生主义包含职业教育”, 而“职业教育”为“达民生主义之一种方法, 亦一种工具”[13] 。这些论述都赋予了职业教育作为供给个体“谋生”之能力的重要功能与角色, 也体现出当时学者们对职业教育解决个体“生存”之保障的功能抱有的坚强信心和决心。

在当今时代, 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为个体“谋生”而传授所谓“有用”的知识与技能的功能, 但是重视程度尚远远不够, 有时甚至还往往将这一功能扭曲。职业教育更多地践行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 没有对个体的这种最基本的“生存性”需求加以充分的考虑, 使得个体的职业人常常为自己的生存问题而顾虑, 从而不能真正地投入工作。要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要从宏观的法规层面规定职业教育为“本体性”个体的“生存性”技能的获得而服务的职责与功能。与此同时, 还要加强区域性和阶层性群体的分析与调查, 针对区域资源优势以及群体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个体需求的“生计性”职业及其教育, 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以及教学过程的主体性。只有如此, 职业教育培育出来的个体才能真正地拥有自食其力的能力, 从而使“本体人”之“本体” 获得存续的基础与前提。

(二) 发展性职业教育

生命的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生命之肉体和虚壳的教育。生命需要焕发光彩, 生命需要提高质量, 这同样需要教育。职业教育理应、也必须为未来的职业人走向生命的卓越和人生的成功而奉献和累积职业财富。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个体的“发展性”高级需要是促成职业教育向更高一级生成的进一步原发性动因。在一定的“生存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 个体就会产生迫切需要成长为“像人的样子”、达到“完人”状态的欲望, 使其不再甘愿屈膝于眼前仅有的物质利益之享受, 而是重新捡起曾经为了一时的苟延残喘而降低甚至丢掉的自由和尊严, 向着另一个更加有意义的、更加卓越的高峰攀登。无论是亚里士多德对“休闲”和“尊严”的追寻, 还是杜威对“艺术”、“科学”和“公民意识”的向往, 都使得职业以及职业人具有更为深刻的含义。个体对这些“发展性”需求的追寻, 便催生了“发展性”职业教育。

在接受了“为有用劳动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即“生存性”职业教育的基础上, 职业人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了足够的满足, 随之便会产生对诸如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满足感以及追求卓越与自由等方面的高级需求。由此所决定, 职业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为个体的“谋生”而进行的简单的工艺性或技术性教育即“生计教育”, 它还要更进一步地指向个体的发展。也就是说, 职业教育不仅要为个体的“基本生存”负责, 更要为个体的“完满发展”承担责任, 即要指向杜威所倡导的“为闲暇生活做准备”。因此, 曾经长期为统治者所独有的“自由教育”要还原给拥有“生计能力”基础的普通的个体, 演化成职业教育的另一种功能, 即“发展性”职业教育。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早期职业教育学者虽然处于民不聊生的特殊困境, 但在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 也没有忘记职业教育面向个体“发展性”的服务功能。黄炎培认为, 职业教育是“给人们以互助行为的素养, 完成他共同生活的天职”[14] , 不但要“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同时更注意共同之大目标, 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 ……为其健全优良之分子也”[15] 。庄泽宣指出, 职业教育可以使人人“获得适当的职业, 并成社会健全分子”[16] ;潘文安指出, 职业教育可以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12] ;何清儒进一步指出, “完满”的“职业生活”是个体“完满的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因此职业教育要为个体“美满职业生活”负责[18] 。诸学者的言辞与诉说代表了当时他们对职业教育“发展人”功能追求的心声与愿望, 经典性地体现出“发展性”职业教育的要义。

上一篇:翻译中译者的认知语境下一篇:大学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