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浅探 搜索结果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最能调动学生学习、思索、答问的积极性。质疑求异是探索新知识的不竭之源。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大都是教师...
2025-01-16语文教学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就必须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语文教学都是重读写、轻听说, 听说能力在考查中难以体现, 教师们认为既然听说能力不考查, 又何必下工夫训练呢?因此听说能力训练被长期忽视了。久而久之, 就形成学生惯于“听讲”, 造成越少说越不爱说, 越不会说的状况, 他们“以笔代口”导...
2024-06-26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 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 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 疑是思维的火花, 是探究的动力。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 以解...
2025-03-01“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从反面说明了“思”在学习中的作用。而“思”则是以“疑”为先导的。因此“谈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学生就在这种“无疑——有疑——无疑”的思维矛盾中, 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掌握知识。质疑就是提出问题。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个现象, 提出了问题思考, 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025-01-18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主要途径, 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敢于质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
2025-03-27新课标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不少于260万字,高中生不少于150万字,就是说到高中毕业,一个孩子的正常阅读量应该在500万~600万字之间。其实,这个标准,只是非常基础的一个水准,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许多学生都不爱阅读,沉迷于看电视、玩网络游戏。久而久之,...
2025-02-11摘要:农村小学对质疑训练少, 一些学生求疑、质疑能力差, 有些学生对质疑甚至茫然无着手处。我尝试践行分析法求疑;比较法求疑;推测法、联想法、逆众法求疑。让学生有渔夫一样的眼睛, 一读课文便知何处有疑。锻炼学生紧扣课题直接质疑, 根据内容深入质疑, 抓住难点探究质疑, 真正掌握求疑、质疑方法, 培养学...
2024-06-16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小学生学习数学往往满足于“知其然”, 而很少有人“知其所以然”。因此, 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学会质疑问难, 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结果, 使许多小学生都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 造成唯师、唯书的依赖心理。这就需要教师...
2024-06-19明代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强调:“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 质疑在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应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 保护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学生勇于提...
2024-06-28“问”,源于思。小则小进,大思则大进。善思考就会学习,使自己由被动变主动。课改以来,我听了无数堂课改课,总体感觉是: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课堂检测。听完之后难免有些遗憾,老师设计的导学案太过于完美,学生照本宣科汇报完了事,无形之中学生还是被牵着鼻子走。学生的表达合作能力虽有所提高,但学...
2025-03-03一、营造和谐气氛, 激发学生质疑赵凯华教授认为:“好的教师不是讲得学生没问题可问, 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曾经有记者访问一位荣获国际物理奥林匹克金牌的学生:“老师给了你什么帮助?”, 他回答是:“我的物理老师对我的最大帮助是批准我不...
2024-09-06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可见, 质疑能力是反映学生思维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物理教学中, 创设一定的情境, 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动机,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这对教学的成败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都会起到重要作用。教学中, 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
2025-02-24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 是获得真知的必要步骤。学生在领会知识的过程中, 只有大胆、积极地质疑与思考, 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并学以致用, 学生的质疑与思考是新课程教学的关键。一、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是质疑能力的基础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调整自己的角色,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
2025-02-20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 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 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 疑是思维的火花, 是探究的动力。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 以解...
2024-11-20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把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常规中, 以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取得较好的效果。结合实际教学经验, 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课前找疑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次布置预习作业, 让学生养成预习时在书上作批注的习惯, 把自己已经理解了、弄清楚的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2025-01-12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科学是极富创造性的, 其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质疑。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 提高阅读能力, 而且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促进思维的发展, 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
2025-03-24摘要:质疑意识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学生只有主动去发现问题, 才会有兴趣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但学生敢于质疑需要一定的勇气, 需要教师创造积极的氛围和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疑和思很好地结合起来, 使大部分学生都敢于质疑, 乐于质疑, 如何营造积极创新的课堂气氛, 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
2024-09-28一、问题的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提问、质疑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我国中学生的质疑能力普遍较低。大部分中学迫于社会、学生家长的压力和经济因素诸方面的原因,还存在不少片面追求升学率,人为地约束学生的质疑能力等现象。特别是对于学生问的超越“考纲”的问题不够重视或不予解答,有的教...
2024-05-17一、问题的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提问、质疑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我国中学生的质疑能力普遍较低。大部分中学迫于社会、学生家长的压力和经济因素诸方面的原因,还存在不少片面追求升学率,人为地约束学生的质疑能力等现象。特别是对于学生问的超越“考纲”的问题不够重视或不予解答,有的教...
2024-09-08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问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然而长期以来, 学生习惯于教师提出什么问题, 自己就思考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却很少会想还有什么问题。学习处于被动接受、被动回答的状态, 缺少主动性和探索性。如何转变这种状态, 以适应新课程理念...
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