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务总监分析(精选7篇)
金融业务总监分析 篇1
金融业务分析
一、继续扎实开展深度营销宣传工作。
为强化储蓄业务宣传,增加有效客户群体,加快储蓄余额发展,强势扭转当前代理金融业务发展过于缓慢的被动的局面,结合近期下发的《全县邮政储蓄深度营销细化宣传活动方案》,继续扎实推进深度营销宣传工作,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县局将全力做好储蓄宣传的策划和支局宣传工作的支撑,做好全局储蓄宣传工作的统一策划;利用自有车辆作为宣传车,印制宣传单(册)、条幅,购买礼品,为支局做好宣传支撑工作。逢集市时,督促调度支局人员发放宣传品、宣传单宣传;营业员在窗口宣传进行业务宣传;通过随季节变化购买小礼品用于宣传走访。
二、通过包点人员分片包点,加大对支局的帮扶督促力度。进入二季度分级联赛以来,县局先后两次召开了专题会议并将全县24个支局分为8个分战区,每个分战区设立两名包点人员对支局进行包点帮促。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管理分片包点活动,切实增强发展的责任意识,积极推动市、县局的分级联赛竞赛活动、储蓄深度营销活动等工作,县局包点
管理人员要积极帮助落后支局分析了解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措施,明确责任,通过教方法、教点子、教经验,带动落后支局代理金融业务发展,促进全县代理金融业务全面和谐共同发展。
三、加大中间业务发展力度,提高业务质量。
为稳定储蓄业务发展,必须注重单项业务发展,加快推进储蓄余额增长。各局要充分意识储蓄客户是中间业务的客户资源的道理,特别是一些中高收入客户,重视对储蓄潜在大客户的深度挖掘,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快绿卡(通)的发放,提高发卡质量,增加活期余额,调整活期结构。积极发展商户成为商易通用户,不断扩大华商联盟客户群;对低效商易通设备继续进行整合、清理,全面提高设备利用率;本着谁发展谁维护的原则,做好客户的回访、跟进维护,确系重点维护的客户,积极协助客户发展业务,保证每月至少一笔交易;明确清理目标,确保实现无效商易通清理率达到100%的目标。加快发展代发工资业务,增加忠诚客户。抓好电子银行类业务,调整交易结构,提高离柜交易量占比。
四、加强日调度制度,强化重点业务通报。
县局将继续实行一日两调度数据制度,每日及时通报支局各
项重点业务发展情况,对先进支局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推广,后进支局进行通报。
代理金融业务是邮政企业的支柱业务和饭碗工程,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扎扎实实地把市、县局的各项要求认真落实到位,促进全局金融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顺利完成半年收入计划目标,举全局之力,集全局之智,年底全力突破20亿余额大关。
金融业务总监分析 篇2
质押监管融资是指借款人以其或第三人所有的商品质押, 以仓储企业对质押商品有效监管为前提, 向商业银行申请融资的一种授信业务, 主要包括仓单质押和存货质押两种模式。
(一) 仓单质押融资模式
仓单质押是指融资方将其拥有完全所有权的货物存放在金融机构指定的仓储中心, 并以仓储方出具的仓单在金融机构进行质押, 作为融资担保, 金融机构依据质押仓单向融资方提供用于经营与仓单货物同类商品的专项贸易的短期融资业务。
仓单质押业务模式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能为金融机构所认可的固定资产或有实力的第三方为其担保, 它们根本不可能以传统的方式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 而且企业的产品库存占用了它们大量的资金, 如何盘活这部分资金、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也是这些企业一直思索和探讨的问题。从金融机构方面来看, 它们也遇到了放贷不畅和如何规避风险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金融机构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寻求具有变现快且风险低的金融产品, 其中仓单质押就是金融产品创新的一个成果。
1. 典型仓单质押模式。
这是仓单质押的基本模式, 这种模式的操作方式是融资方把货物存储在金融机构指定的仓库中, 然后凭仓库开具的货物仓储凭证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金融机构根据货物的价值向客户提供一定比例的融资。在典型仓单质押模式中, 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融资方与金融机构签订的质押贷款合同以及三方签订的“仓单质押”业务合作协议书。
2. 非典型仓单质押模式。
这是在典型仓单质押模式基础上的一种延伸, 它不仅是仓单质押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更是仓单质押配套设施完善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综合业务型仓单质押模式便是非典型仓单质押模式的一种, 它是在典型仓单质押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它简化了典型仓单质押模式的运作流程, 提高了运作效率。
在综合业务型仓单质押模式中, 金融机构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经营业绩、运营现状、资产负债比例以及信用程度, 授予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额度。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直接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便捷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 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直接监控质押贷款业务的全过程, 金融机构则基本上不参与该质押贷款项目的具体运作。这种运作模式把大部分的业务操作集中到第三方物流企业身上, 金融机构只要负责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统一授信, 其他的都由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
仓单质押是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延伸业务, 同时, 它也被看成是一种金融产品。仓单质押比较适应我国目前企业融资难、金融机构放贷难的市场现状, 能够较好地解决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它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第三方担保人, 有效地规避了金融风险,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目前信用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二)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也称基于动产质押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是指借方企业, 将其拥有的动产作为担保, 向资金提供方如银行出质, 同时, 将质物转交给具有合法保管动产资格的物流企业 (中介方) 进行保管, 以获得贷款的业务活动。存货质押融资业务是物流企业参与下的动产质押业务。
在我国现实实践中, 此类业务已经覆盖有色金属、钢材、建材、石油、家电等十几个行业。粮油、棉花、有色金属、钢材、纸浆、玻璃、汽车、橡胶、化肥、原油等, 因价值稳定以及市场流通性好, 而纳入质押的范围。动产质押品种的选择,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商业银行对风险规避的考虑。另外, 一些商业银行和物流企业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总量控制”和“不断追加部分保证金———赎出部分质押物”等操作方式, 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 增强了质押商品的流动性。
(三) 两种业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两种模式的共同之处表现在: (1) 两种业务模式都属于质押范畴, 被用来作为规避贷款风险的手段。 (2) 两种模式实质上都要关注质押商品的价值及其浮动和变化。 (3) 业务参与方相同, 都包括银行、借方企业和物流企业, 相互关系是比较相似的。
两种业务模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 在法律上, 两种业务的标的物的性质不同。在第一种业务形态中, 标的是仓单, 它是物权的凭证, 为有价凭证;在第二种业务形态中标的是动产, 属于实物范畴。 (2) 业务操作的流程有所区别。权利质押模式需要考查仓单的信息和真实性, 而动产质押模式需要对动产的价值、进出进行管理等。
二、保兑仓模式
这是国内金融资本市场中近几年出现的为保证市场资金流转安全、维护金融机构利益而产生的新的业务项目。它出现的背景是金融资本在国内流通领域的安全性存在较大风险, 市场诚信度缺乏保证, 为了扩大经营项目, 增加经营品种, 提高贷款资金的安全性, 金融机构提出了保兑仓业务。它的基本思路是:金融机构为确保金融资本金的安全, 在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有基本的买卖合同关系以及供应商向金融机构作出相关承诺的前提下, 经销商向金融机构申请以供应商为收款人的贷款额度, 并由金融机构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业务。
保兑仓模式的操作流程是:首先, 由供应商、经销商、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四方签署“保兑仓业务”合作协议书, 经销商根据与供应商签订的《购销合同》向金融机构交纳一定比率的保证金, 该款项应不少于经销商计划向供应商在提货的价款, 申请开立金融机构承兑汇票, 专项用于向供应商支付货款;之后, 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承兑担保, 经销商以货物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反担保。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所掌控货物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按比例决定承保金额, 并收取监管费用。金融机构给供应商开出承兑汇票后, 供应商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库交货, 此时转为仓单质押。这一过程中, 供应商承担回购义务。在该模式的运作过程中, 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 应当在实际操作中注意以下事项:第一, 必须对经销商的资信进行核查。了解经销商背景情况、经销网点分布、销量基本情况、场预测及销售分析、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借款用途及还款资金来源、反担保情况、与金融机构往来及或有负债情况、综合分析风险程度、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调查结论等。第二, 要求货主进行反担保, 其方式为抵押或质押。货主应提供以下材料:抵押物、质物清单;抵押物、质物权力凭证;抵押物、质物的评估资料;保险单;抵押物、质物为共有的, 提供全体共有人同意的声明;抵押物、质物为海关监管的, 提供海关同意抵押或质押的证明;抵押人、质押人为国有企业, 提供主管部门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同意抵押或质押的证明;董事会同意抵押、质押的决议;其他有关材料。
三、物流保理模式
保理又称保付代理, 是指出口企业以赊销、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时, 保理商买进出口企业的应收账款, 并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企业资信评价、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等一系列的综合金融服务。
在物流保理业务的运作过程中, 客户在其产品置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监管之下的同时就能凭提单获得物流企业预付的货款, 货物运输和保理业务的办理是同时进行的。从目前物流的发展趋势来看, 第三方物流企业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客户的供应链管理当中, 因而往往对于买卖双方的经营状况和资信程度都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进行信用评估时不仅手续较金融机构更为简捷方便, 而且其风险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 金融机构保理业务的主要风险来自于买卖双方对它的合谋性欺骗, 一旦金融机构在信用评估时出现失误, 就很可能财货两空。而在物流保理业务中, 由于货物尚在物流企业手中, 这一风险显然已得到大大的降低。即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因无法追讨货款而将货物滞留于手中, 由于其对于所运输的货物市场有相当的了解, 与该行业内部的供应商和销售商也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在货物变现时能够享受到诸多的便利, 使货物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值。
四、几种业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质押监管融资是指借款人以其或第三人所有的商品质押, 以仓储企业对质押商品有效监管为前提, 向商业银行申请融资的一种授信业务, 主体是借款人或第三方。
保兑仓模式的运作主体则是供应商和金融机构, 即供应商作出如果在承兑期限内经销商不能实现承兑金额的销售, 供应商承诺向金融机构退回承兑金额与发货金额的差价的前提下, 经销商向金融机构申请以供应商为收款人的贷款额度, 并由金融机构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业务。
物流保理模式的主体是保理商, 即当出口企业以赊销、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时, 保理商买进出口企业的应收账款, 并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企业资信评价、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等一系列的综合金融服务。
五、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
近年来, 物流中心开展包括金融服务功能的综合物流服务业务, 大力推进现代金融物流业务的创新, 在做实和坐稳既有物流产业的基础上, 加强管理, 完善制度化流程, 积极探索和开发新的延伸增值服务项目及业务模式, 以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机结合, 较好地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物流中心积极探索并创新业务模式, 开发了以动产质押为前提, 在物流供应链中融入以有形市场控货贸易形式的金融物流服务, 控货贸易业务是金融物流的创新产品, 是仓单质押监管业务的延伸和发展, 即物流中心与有业务需求的钢材经销商之间开展以控制其钢材库存现货为前提, 利用金融工具, 通过与钢厂及钢材经销商之间的贸易来获取利润的一种经营方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物流中心自办钢材市场的优势, 在这项业务的开展过程中, 从研发设计、理顺流程、制定规章、模拟运行到机构调整、人员培训、落实职责、过程控制进行一系列流程组装直至最终取得成功。2007年, 金融物流所取得的利润总额占全年利润总额的48.09%;2008年上半年, 金融物流收入已占到企业总收入的78.58%。以上数据显示金融业务创新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 也说明了创新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彭志忠.物流金融的价值链提升要素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 2007, (4) :84-87.
[2]宋兆星.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研究[J].商业文化财金视点, 2007, (7) :15-16.
[3]韩弢.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经济物流—综合运输, 2008, (10) :47-49.
金融业务总监分析 篇3
关键词: 金融资产;投资业务;会计处理
1 类别划分对比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三类金融资产,在公司企业中属投资业务。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旧准则对投资业务分类的传统格局,符合国际上通行的投资分类标准。对于这种分类标准,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存在活跃市场并有报价的金融资产到底划分为哪类金融资产,完全由管理层的意图和资产的分类条件决定的。如公司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券,其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则管理层既可以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可以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资產”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双如,公司购入的在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由于到期日不固定,则管理者对该金融资产可以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可以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但不可以指定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其二,金融资产的分类,一旦确定,就不得随意改变。
2 定义特点对比分析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其特点:一是该资产持有限期不定,即企业在初次确认时并不能确定是否在短期内出售以获利,还是长期持有以获利。也就是其持有意图界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之间;二是该资产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
(2)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其特点:一是企业持有的目的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确认时即确定其持有目的是为了短期获利。一般此处的短期也应该是不超过一年(包括一年);二是该资产具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
(3)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基本相当于原长期债权投资。其特点:一是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是指相关合同明确了投资者在确定的时间内获得或应收取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时间;二是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明确,准备将投资持有至到期,除非遇到一些企业所不能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否则将持有至到期;三是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是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3 初始计量对比分析
(1)公司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产时,会计处理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支付的全部款项扣除交易费用及垫付的股利或利息后的余额)
借: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借:应收股利(购入股票时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借:应收利息(购入债券时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款项)
(2)公司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会计处理为: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借:应收利息(购入债券时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价款)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按记账规则倒挤差额)
(3)公司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会计处理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若为股票即为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若为债券,即为债券面值)
借:应收股利(购入股票时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借:应收利息(购入债券时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价款)
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若购入债券,按记账规则倒挤差额。购入债券业务与持有至到期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相似,只是科目不同而以)
对于以上三类投资业务的初始计量的会计处理,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要点:
其一是三者初始成本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以面值作为初始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成本。
其二是交易费的处理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作为当期损益,冲减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交易费作为初始成本的一部分,单独反映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直接作为初始成本的一部分。
其三就是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类投资购入债券的会计处理相似,只是科目不同而以。
4 资产负债表日对比分析
(1)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时作:
①当公允价值上升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②当公允价值下降时,作上升时相反的会计处理。
(2)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时作:
借:应收利息(若为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若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的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按记账规则倒挤差额)
(3)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时作:
①当公允价值上升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②当公允价值下降时,作上升时相反的会计处理。
对于以上三类投资业务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两个要点:
其一是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化作为当期损益,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化作为净资产,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而“持有至到期投资”此时则不存在公允价值变化的问题。
从业务代表到销售总监 篇4
业.在服 务企业,胜任工作的同时提高自己,朝着职业目标一步步逼近.认识自我是规划 自我的前提和基础,规划自我是认识自我的飞跃和提升.认识自我之后,就要把 自己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找到工作的方向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规划, 才能够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和空间,才会专业专注,越做越顺,跋涉者的脚 步才能把远方的烛光变成下榻的茅草屋.
业务员: 业务员:初级职业积累期
踏入营销行业大都是有一定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 带着憧憬和梦想从基层业务代 表开始工作的.根据进入平台的不同,这个阶段的业务代表都能得到较为正规的 素质培训和业务训练,并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去加以运用和验证.这个阶段如果能 在管理规范的公司,往往积累的更多更深,基本功更为扎实.这期间企业往往最 为认可那些工作认真扎实,不耍滑头,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面对培训态度端正 的业务人员.而对那些缺乏耐心,急功近利,心情浮躁的业务人员则不予看好, 也是其重点改善的对象.努力工作之余, 一般来讲我们至少需要在基层的业务岗位上不倦的耕耘一年以上, 熟悉了企业的核心理念,工作制度和流程,以及淡旺季的差异等等.这时也需要 我们熟练掌握公司培训的内容, 并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一些相关的营销管理知识, 去消化公司以点带面的领路式的培训内容,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同时可在表单 体系,业务流程,客户管理,促销方案等等方面多向分公司或总公司提出合理化 的建议,在自主业务空间里围绕公司销量,利润,市场持久等最大化的发挥自己 的才能,并适时的予以总结和提炼,日经一事,比长一智,这样就会为未来的发 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了上述的业务水准,那么就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业务人员了,已经具备了分 公司督导的素质要求了.小张总是庆幸自己进入了一家很系统正规的外资企业,从线路预售,产品陈列, 成功心态等等基础的教育培训和实战技能都是那时所汲取的.关于营销的深刻甚 至铭心的感受,这段的体验是最鲜明的,例会,总结,促销,铺市,分销,开户, 陈列, 窜货, 销量, 指标……每一个因子都让他感触颇深, 面对指标的层层压力, 他常常感慨销售不是人干的活,真累!但他坚信只要他努力工作这一切会很快改 变的,他会很快得到提升的.因此他能保持一个较好的心态去工作,兢兢业业, 任劳任怨,十分配合领导的工作,常常提出一些改进工作和管理客户的建议被分 公司经理采纳,他精心准备的促销每次效果都比其他同事执行的好.果然刚到工 作一整年,他就被提升为业务督导,工资几乎翻了一翻,小张欣喜的几乎落泪.
业务督导: 业务督导:中级职业积累期
业务督导日常工作还是
是围绕基层的销售工作展开的,只不过视角有些不同罢了.由原来的局部的执行和落实分解销售工作, 变成整个区域团队销售工作的督促检 查和指导培训.所以这个阶段对职业人后续发展至关重要, 很多人到了这个位置, 一旦公司管理松懈或者销量压力不大,再远离公司总部的监督,往往变得悠哉休 闲起来,远大理想都被惰性和恶习所吞噬了.这个阶段,成为督导既不能沾沾自喜以管理者自居,更不能妄自菲薄漠视自己.要认真贯彻,严格落实公司的团队管理政策,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努力建立高绩 效的营销团队,并在执行中不断提炼更科学更务实的管理方法,为思维的高度提
供市场的基础信息.作为初级的管理者,要逐渐学会一些职场的潜规则,善于处 理人际关系,否则督导的职位很容易因为执行的松懈而被公司淘汰,更容易执行 无方法导致人际爆炸而失去发展空间.当然很多公司不设督导职位,一旦你能力 达到可以直接升为业务主任, 那就是幸运的了, 但你要看看你服务公司的前景了.作为督导需要有不断的接受消化培训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更要孜孜不倦的自学一 些营销行业的知识,建议每月读一本营销杂志,看两本专业书,浏览三个营销网 站,这就是营销学习新流行的“一二三”法则.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的提高职业素 养和专业知识,提高管理的智商和情商,为进入更高的层次做好充分的准备,一 般这个职位大约需要一年左右即可洞悉管理的所需的经验积累.小张在督导的行业里初始并不是很适应, 很多原来的同事让他在管理分寸上难以 把握,于是他申请调到了另一个分公司.这样虽然少了一种挑战和积累经验的途 径,但却为其职场发展上起到了两点间直线最短的捷径效果.在新的分公司里, 小张严格落实公司的表单体系,加强过程管理,把自己做业务的感同身受和协同 拜访结合起来,并利用一些雨休等时间和团队一起学习管理知识,学习和研磨康 师傅,可乐等大公司的销售体系和营销手册,并加以改进,为己所用.他没有好 高骛远的和团队学习深奥难懂的营销理论,而是务实的学习一些容易理解,好消 化的知识和技能, 既贴合实际又能立竿见影的为业绩的完成发挥直接的促进作用.业绩的不断超额,让小张多次获得公司的嘉奖和高层的认可.
区域经理 销售主任(区域经理):职业初级管理期
出色的督导升华后就是销售主任了,这是很多外企的营销人力体系内容之一.有 的企业销售主任只比督导高半级,但管理内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销售主任在有 的企业是和区域经理一个性质的,而有的区域经理要求更高些,权限设置也更精 细些.一般一个销售主任或区域经理往往管理一个营销团队或者一
个城市的销售 任务, 一般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 独自的运营系统, 物流系统, 促销资源等等, 区域经理或主任要完全对区域的营销指标负责任, 并对分公司的全部工作质量负 责.这个层次要求区域经理不但能将公司的培训体系熟捻于心之外, 更应该能有理论 和实战结合的能力.学会激励和管理团队,学会分解营销指标和费用预算,能将 分解的具体工作落实的日常的动作分解之中, 这样才能在完成营销团队基本职责 的基础上,团队和自身都能有所提高和完善.同时要求区域经理具备和公司各部 门,高层和大区经理的良好沟通,形成和谐的良性的人际关系,为进一步的发展 创造条件.还说小张吧,由于平时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团队建设也十分卓有成效.因此在一 次公司出现职位空缺时, 破格的提拔了他成为一个人口 300 万城市的区域经理, 其实按照公司规定他应该在一个人口不高于 100 万小城市做一年以上的销售主 任的.明晰这些,小张感觉压力很大,同时也觉得人在职场,真的是付出就有回 报,最无用和无能的表现就是发牢骚.大区经理:职业中级管理期
从区域经理到大区经理的过渡,是真正的营销管理之质的飞跃了.不仅仅是区域 的扩大和权利资源的空间增多, 更多表现的是管理思维的成型和管理方法的成熟, 在公司整体营销的比重和分量也在加重, 因此大区经理是公司销售的真正的中坚 力量和管理者.这个阶段如果能充分发挥公司提供的平台和资源,不断学习和精 于思考,加强和社会营销资源的互动和联合汲取,那么未来就可能有望成为营销 总监,反之可能职业生涯遇到天花板,不是被市场无情淘汰就是作为封疆大吏悠 然度日.由于小张在销售工作之余,一直十分重视团队的素质和学习氛围的培养,带领团 队学习科特勒的营销知识,熟悉定位的理论,利用团队建设费购置图书,让员工 充分学习,公司有差额培训机会(就是选派优秀业务员的培训),他总是努力 的争取名额.因此下属陆续被公司提拔成督导和主任,在他进入这个公司第四年 的职业历程上,他被提升为公司华北区的大区经理.回眸看去,当年和他一起加 入公司,还有十几号人马还在做业代呢,耳边不时听到他们抱怨的电话.
销售总监: 销售总监:职业高级管理期
作为公司的核心龙头营销部门的领导者,营销金字塔顶尖翘楚-销售总监无疑 是公司瞩目的明星,承担一个企业的兴衰的生命线和枢纽,是企业的营销战略的 制定者和产品开发的参与决策者, 但所承担的压力也是前低级别的管理者所无法 参比的.作为一个销售总监,不但要具备领导者的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还要有制定精细 化销售战术的睿智和思维.既能运筹帷幄,又能决
业务总监的工作职责 篇5
1、依照团队销售策略及计划,负责组建营销团队和业务开发管理工作,督促团队成员完成销售目标,达成个人及团队业绩及KPI指标;
2、按照团队要求,督促本团队有效完成面访量、电话数和沙龙等客户体验服务活动,提升客户转化率和满意度;
3、培训团队成员的营销技巧,全面提升理财师多层次技能水平;
4、每日关注团队成员的动态并对其进行相应指导和针对性的帮助,对不能有效完成的团队成员,及时沟通,寻找原因并吸取教训,就下一阶段工作进行规划;
任职资格:
1、金融、经济、营销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丰富的金融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投资理财市场的发展,对于该行业有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3、现任银行个人理财部客户经理、证券公司经纪人等职位,并具有3年以上从业经验;
金融业务总监分析 篇6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历程及现状
(一)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 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作为财政的附属, 缺乏金融创新的微观冲动和宏观环境, 因此这一时期, 我国的金融创新也几乎是空白。改革开放后20多年来, 我国由计划型金融体制转变为市场型金融体制, 这一转变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制度上的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金融制度创新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是1979——1983年, 创新内容是将银行从财政的附属地位中解脱出来, 恢复和成立了四家专业银行和多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第二次始于1984年, 内容是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 形成了管理与运作相分离的二级银行制度;第三次金融创新浪潮始于1992年, 在统一的中央银行体制, 形成了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多家股份制银行为主体的存款货币银行体系, 现有城市信用社改成城市商业银行。
2、管理制度的创新。
中央银行从纯粹的计划金融管制转变为金融宏观调控, 调控方式由计划性、行政性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向经济和法律手段转变, 调控手段上逐步启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以多部金融法律出台为标志, 政府金融管理当局对金融机构的管理己经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的成立, 标志着我国证券、保险、银行分业管理、分业经营格局的形成, 强化了行业监管力度。
3、金融市场环境的创新。
建立了同业拆借、商业票据和短期政府债券为主的货币市场;建立了银行与企业间外汇零售市场、银行与银行间外汇批发市场、中央银行与外汇指定银行间公开操作市场相结合的外汇统一市场;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资本市场体系, 如A股、B股市场。
(二)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入世后, 为了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 我国的商业银行积极应对, 主动地在金融业务、金融活动、金融交易方式、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金融业务综合化。
我国商业银行通过组建金融集团、设立基金公司以及探索设立保险公司, 不断扩大创新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 尝试银行资金的跨业流动, 比如开展高科技贷款、个人消费贷款、CPS票据业务 (以票据为核心的企业短期融资解决方案) 、金融租赁业务、投资及信息咨询业务、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工作等。
2、金融活动国际化。
中资银行开展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 引导国内资金投向国外安全、稳定的金融产品, 从而使我国资本进入了国际市场, 优化了中资银行的业务结构。截至2007年11月末, 已有12家中资银行和9家外资银行在华内地分行取得开办代客境外理财 (QDII) 业务资格。此外, 中资银行稳步开展跨国经营, 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海外机构数也在稳步增加, 截至2007年末, 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行、子银行、代表处等机构。
3、金融交易电子虚拟化。
目前, 我国几乎所有大中型商业银行都开办了电子银行业务, 已初步形成了以互联网、电话和手机为渠道, 包含信息查询、支付结算和投资交易等多种功能, 覆盖企业、个人用户的电子银行网络, 2007年交易额达到347万亿元。银行卡作为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工具, 广泛受到金融消费者的青睐。银行卡的发卡量迅速增加。从2003年至2007年的发卡量的情况如下表:
4、银行金融服务个性化。
为适应目前我国中产阶级日益强烈的特色理财服务的需要, 我国商业银行已开始的这种针对特定客户“量身定做”的财务规划、投资分析和私人银行等个性化服务, 几乎各家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理财品牌, 如招商银行的“金葵花”、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农业银行的“金钥匙”等等。
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开展的金融创新, 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产品创新上都迈出了较大的步伐, 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由于体制、技术、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 存在创新效率不高、创新品种少、原创性低等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面临的制约因素
在我国, 宏观层面上政府对金融业务创新的要求更偏重于社会稳定和银行的服务功能, 在微观层面, 金融机构创新的动机则偏向于在无序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 宏观与微观因素的制约分别表现为商业银行外部金融环境与内部机制的制约。
(一) 外部金融环境制约因素
1、利率非市场化, 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
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利率水平国家调控, 这使得货币市场创新直接受到抑制, 虽然我国已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但利率市场化和市场化利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但对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还是遥遥无期, 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意味着人民币没有市场价格, 这就使得外汇创新受到制约。
2、监管环境限制了银行业务创新活动。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中国银监会组成, 在银行开展新的业务时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批准;我国还没有确立“法律不明文禁止即为允许”的监管理念, 仍存在较多的需要审批或备案业务, 而且审批的时间较长, 不利于新业务的开展。
3、信用基础不理想, 信息障碍大。
信用基础薄弱是造成企业资金需求旺盛, 银行“惜贷”现象的重要原因, 信用基础的缺失成为金融创新的“硬伤”, 造成金融服务无法深入进行, 严重制约了金融创新;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 妨碍金融创新的开展, 比如银企之间往往在信息上相互封锁, 一些企业为了逃避银行的资金监督与贷款回收而不向银行提供真实的经营信息资料, 银行也不向企业提供相关的经济、金融政策信息和必要的咨询, 使银企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4、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
四大国有银行无论在机构数、从业人员, 以及资产负债规模等方面都占有垄断地位, 不利于业务创新。从商业银行市场份额来看, 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和垄断,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总额在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总额的占比分别为55%和54.9%, 这种垄断状况, 使商业银行本身缺乏积极创新、追求超额利润的动力。
(二) 内部机制制约因素
1、银行内部创新观念滞后。
主要表现在:对金融业和创新的发展方向认识不够, 在W T O框架下对与国际金融接轨的认识不够, 对外资银行的冲击缺乏思想上准备;在总体管理上重事务管理、轻战略管理, 目前商业银行对创新业务的管理缺乏明晰的发展战略和实施步骤, 中长期规划缺乏系统性、连续性。
2、经营体制障碍。
主要表现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主体地位不明晰, 地方政府的过多干预致使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因大打折扣;我国商业银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 内部缺少严谨的组织架构, 使得职责定位、激励机制、用人机制还不够完善, 这种机制障碍影响了金融创新的活力。
3、产品定价技术。
商业银行由于没有建立起分产品、分客户的成本核算体系, 又缺乏基本的参照依据, 所以目前的定价基本上多采取比照法, 比照法无法保证定价的科学性, 也无法向客户说明定价依据, 极大地制约了银行的议价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推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对策
(一) 把握金融创新的基本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在充分理解市场和客户重要性的基础上,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起“面向市场、了解市场、融入市场、服务市场、开拓市场、占有市场”新的市场营销观念, 实施以客户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为方向的新产品开发策略, 树立存款与贷款并重、企业和个人客户并重、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并重的新型经营观念, 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在新业务的开发过程中, 不盲目开发, 充分考虑成本收益率, 坚持以效益为目标的集约化经营, 注重人均创利和存贷款平均成本等效益性指标, 既要考虑其对银行利润的直接贡献, 又要着眼于它对银行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注重防范业务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市场风险、营销风险、收益难以抵补成本的风险、信息技术系统风险以及财务、信誉等方面损失, 在有效控制风险和实现风险与收益均衡的条件下, 既稳健又大胆灵活的开展金融创新。
(二) 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创新
资产业务的创新。一是增加新的贷款品种大力发展以个人抵押贷款、票据抵押贷款、定期存款 (单) 质押贷款为主, 银团贷款、高新企业贷款、购并贷款、保理贷款等为辅的新品种体系, 尤其把消费信贷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扩大消费信贷服务领域, 开发新的消费信贷品种;二是大力发展票据贴现、转贴现业务, 从工商企业的发展和所需的金融服务考虑, 提供新颖和有特色的贴现产品;三是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形势、抓住机遇, 在法规健全、信用保险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足够、证券市场发达的情况下努力尝试资产证券化业务。
负债业务的创新。一是在传统存款业务基础上有选择地引入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中一些成熟的金融业务, 如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个人支票账户及自动转账服务等;二是积极发展多功能存款账户, 比如可将活期存款账户发展成为具有存款、取款、自动转账、扣缴工资或退休金或股息并附加其他服务项目的多功能账户, 使其具有融资、储蓄、便利和安全功能, 从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理想化、个性化的储蓄手段。
中间业务的创新。一是继续巩固和推广现有的中间业务项目, 比如银行承兑汇票和信用证等业务;二是逐步开放担保类业务, 比如担保见证业务、保函业务、备用信用证业务、贷款风险担保业务等;三是不断扩大租赁、代理、委托、投资理财、信息咨询等低风险或零风险中介业务的市场份额, 积极介入国有大中型企业破产、兼并、重组和公司化改造及上市融资工作, 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不断提高竞争能力, 为社会提供规范、优质、安全的金融服务。
(三) 建立有效的内部业务创新机制
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在我国银行业内部结构重建中精简、重组机构和人员, 使更多的人员充实到前台、中台部门, 形成前台营销服务职能完善、中台风险控制严密、后台保障支持有力的业务运行架构, 实现前、中、后台的相互分离与有效的协调配合, 并可结合各行实际情况, 减少管理层级, 建立适应金融创新的“流程银行”。为此, 建议借鉴国际商业银行机构设置的先进经验, 设置不超过10个部门的组织机构, 业务部门可整合为公司业务部、零售业务部、资金业务部三大块, 后线参谋及辅佐职能部门整合为:风险管理部、财务控制部、信息科技部、战略发展部、法律事务部, 真正做到精简机构, 提高效率。
建立健全研究开发机构。我国银行内部的研究开发机构应具备三大功能:信息中心, 负责各类信息的搜索、整理、分析与反馈, 为高级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 为客户经理管理营销提供指导;开发中心, 负责新产品和新项目的构思、筛选、设计、论证、牵头研制以及组织试销、推广等工作;咨询中心, 凭借所掌握的信息和对新业务的贯通, 对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 在条件成熟时, 可为客户提供更高层次的有偿服务。
(四) 金融创新过程中关系的处理
要处理好金融创新的可行性与可能性之间的关系。当前, 在商业银行的创新热潮中, 有不少创意好、特色鲜明、贴近市场的金融业务和产品, 为商业银行吸引来了大量的客户, 提高了银行的社会形象, 但也有一些产品和服务忽略了创新产品的市场条件, 而过于注重产品自身, 结果把金融创新引向失败。所以, 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过程中, 既要借鉴国外一些新的业务与产品, 又要结合国内金融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实际, 正确处理好金融创新的可行性与可能性的关系。
要处理好金融创新与依法经营的关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危, 银行业作为特殊的高风险行业, 其经营活动一直受到政策与法律的严格限制。因此, 金融创新必须坚持在政策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 正确处理好金融创新与依法经营的关系。
四、结语
总之, 面对加入WTO后的冲击与挑战, 我国银行业应抓住机遇, 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投身于金融创新的研究和实践, 推出更多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创新产品, 才能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钟俊, 葛志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与管理[M].中国工商出版社, 2005年版
[2]、杨高林.现代商业银行金融创新[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年版
[3]、韩克勇.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思考[J].经济学研究, 2005.11
[4]、张辉, 黄运成.我国金融业自主创新战略探析[J].证券市场周刊, 2007.04
金融业务总监分析 篇7
摘 要:选择中石油控股的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相关指标及数据,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并通过熵值法对其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能有效实现产融结合的协同价值、促进产融企业及产融银行共同发展。为进一步提升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有效性,产融集团应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建立金融管控平台;监管机构应完善相关政策。关键词: 产融结合;供应链金融;熵值法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6)05-0023-08一、引言在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受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因素影响使其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的情况下,为提高获利空间、降低信贷风险,商业银行纷纷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类较新的金融业务,目前国内外研究并没有对此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和定义,国内研究多集中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对供应链金融进行界定,即供应链金融是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的信用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真实的贸易信息,以企业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存货等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通过动产质押授信、应收账款融资等新型金融工具盘活产业链企业的存货和应收账款,为产业链企业提供融资的综合性金融服务[1]。据此,供应链金融作为近年来商业银行针对特定经济实体开展的产业金融服务,在增强银行盈利能力的同时,还能够缓解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高产业链竞争力,实现多方共同发展[2-4]。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型工商企业通过控股金融机构涉足金融领域,形成了“实业+金融”的产融结合模式,并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希望借此来整合产业链,带动主业发展。如昆仑银行的石油产业链贸易融资业务、龙江银行的农业供应链贷款、华润银行的供应商融资等都是具有产融结合特色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学术界对产融集团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其所在产业链的现象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如刘国忱(2013)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以金融资本支撑产业资本,因此,构建产融联盟能带动产业升级[5];赵志龙(2013)指出产融结合型银行能为所属的产业链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进而促进实体产业的发展[6];王志明(2014)认为产融结合形成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能促使金融机构为供应链企业提供更适合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及生产运营信息,有利于对供应链风险进行管控,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7]。由此可见,产融结合型银行①作为产业链链内银行,与非产融结合型银行相比,与实体产业的联系更为密切,能通过与产融企业的信息共享平台获得有效的市场需求及产业链上更加真实的交易信息,来降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运作成本、信贷风险,更加有效地推动实体产业的发展。与实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大多数文献仅局限于对产融结合或者供应链金融单独进行研究,将二者结合起来讨论的研究仍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分析层面。供应链金融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多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进行,其中定性指标包括供应商绩效、供应链柔性等,定量指标包括成本、投资回报率等[8]。朱文贵等(2007)建立了金融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体系,为评价供应链资金流的绩效提供指标参考[9];张秀萍等(2010)认为供应链金融能够通过提升供应链可靠性、反应能力、柔性、降低成本来提高企业绩效[10];房圆晨(2011)通过夹角余弦—灰关联法构建的预付账款融资业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风险、客户满意度等进行绩效比较[11];刘可(2013)通过实证分析我国制造业中小上市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评价供应链金融对其融资约束的缓解程度[12]。在我国企业产融结合有效性方面也有较多的研究。蔺元(2010)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发现,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的层次不深,金融资本没有紧密服务于实体产业发展的需要,为经营绩效带来的正效应不大[13]。李惠彬等(2011)利用熵变模型实证分析得出我国产融结合趋势显著,产融结合有利于产业稳定发展[14]。姚德权等(2011)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实证发现,由于企业和金融机构自身存在风险,产融结合对企业经营的有效性较低甚至无效[15]。王帅(2013)利用成本函数检验产融企业规模经济效应,认为企业与主业联系较大的金融机构进行产融结合能降低交易成本[16]。李维安等(2014)从投资效率的角度对企业产融结合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发现实体企业控股金融机构会造成投资过度,降低企业的投资效率[17]。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在产融结合有效性的研究中,大部分结果显示我国产融企业产融结合效率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实体企业控股金融机构后,没有利用金融资本服务主业的发展,而仅仅追求金融领域丰厚的利润以及获得信贷支持。由此可见,如何提高我国企业产融结合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借鉴耗散结构理论的熵变模型,构建产融结合型银行供应链金融有效性的熵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实证检验产融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否促进了产融集团的发展②[18]。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一)供应链金融能够提高产融资本的协同效用一方面,由于关联交易、客户集中度等管制,产融结合型银行为控股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规模有限,抑制了金融资本对实体产业的支持,供应链金融则能够突破直接融资的限制,将金融资本渗透到产业链各环节,通过向产业链企业融资,降低产融企业流动资金的需求,间接对产融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产融结合型金融机构能够深入了解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状况,降低管控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的成本,并通过与产融企业共用客户渠道、共享产业链资源,降低业务运作成本。同时,金融资本可以利用产业资本拥有的客户资源与品牌效应,为产业链客户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实现产业与金融交叉销售,进而扩大银行的利润来源、优化收入结构,提高盈利能力[19],实现产融协同。据此,提出假设如下:假设1a:产融结合型银行能够通过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降低产融企业的财务成本,进而有助于产融集团的稳定发展。假设1b:产融结合型银行能够借助产融结合形成的优势降低金融业务的运营成本,进而有助于产融集团的稳定发展。假设1c:产融结合型银行能够通过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提高银行盈利能力,进而有助于产融集团的稳定发展。(二)供应链金融能够提高产融集团内部资金的配置效率由于产融企业的融资成本低于市场成本,因此,易造成资金过度集中于产融企业,导致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下降,降低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效率。产融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对整条产业链进行整合与控制,能够获得有效的市场需求以及产业链企业的生产能力、业务规模等信息,对产业链企业的信贷规模进行合理的分配;并将原本借贷给核心企业用来过度生产或投资的资金以较高的利率分配到产业链企业,提高上下游企业的供应能力和购买能力,平衡产业链各企业的生产运营能力。再加上产融结合型银行能够深入参与实体产业的生产运营,更有效掌握产业链企业发展的金融需求和所在市场环境的变动,提供更适合产业链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从而合理配置产业链资源。同时,产业资本往往会受金融资本高额利润的影响逐渐金融化,进而导致实体产业空洞化,供应链金融则能使产融集团内部的金融资本回流到产业链生产运营环节中,重新以产业资本的形态支持产业链的运作,推动主业增长,避免实体产业空洞化。据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2:供应链金融能够通过扩大对产业链企业的融资规模,避免实体产业过度投资于金融领域,有助于产融集团的稳定发展。(三)供应链金融能够控制产融集团的内部风险产融结合型银行属于链内银行,能利用企业的产融信息平台核实产业链企业的信用状况及真实的交易信息,对资金流、物流实施有效监控,确保了资金回收的安全性;同时产融银行通过与产融企业共享信息,能够准确预测市场动向及存货质押品价格变动的方向,为未来可能遇到的存货价格下跌等风险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从而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再加上供应链金融能满足产业链企业资金需求,缓解产业链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运行,产业链企业支付货款、供应物资的能力增强,从而确保了核心企业能够及时收到应收账款及预付账款下的货物,降低坏账规模。据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3a:供应链金融能够降低产融结合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进而有助于产融集团的稳定发展。假设3b:供应链金融能够降低产融企业的坏账规模,进而有助于产融集团的稳定发展。三、实证方法与指标构建(一)研究样本本文选择2009~201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及其控股的昆仑银行为研究样本,考察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对产融集团发展的影响③。(二)实证方法本文将中石油集团与其控股的昆仑银行组成的产融集团看作一个产融系统,通过改进耗散结构④的熵变模型,构建熵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给各指标客观赋权,综合评价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有效性。其中,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想维持有序的结构、实现稳定发展,就必须要降低系统的总熵值[20,21]。供应链金融所在的产融系统具有形成耗散结构系统的特点⑤,产融系统要想维持有序的结构,就要通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或从外部引入资金、技术等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要素即负熵,降低或释放系统内部由于资源不合理配置、信息不对称等不利的因素即正熵,来降低系统内部的总熵值。昆仑银行作为产融结合型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目的是使金融资本更有效地服务于主业,降低主业运营成本、提高资本运作能力,促进实体产业发展。如果供应链金融业务给产融系统输入的负熵能够抵消自身及产融系统产生的正熵,产融系统的总熵值就会下降,系统会向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即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是有效的;相反,若正熵大于负熵,则二者结合对系统的负面影响高于正面影响,即供应链金融业务无效。由于昆仑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时间较短,熵值法能够有效克服数据较少时实验结果出现偏差的问题。(三)熵指标体系的构建将产融系统自身产生或由供应链金融带来的正熵定义为压力熵,即dyS;将引入供应链金融业务来减小系统熵值、促进系统发展的负熵定义为支持熵,即dzS;外部环境对系统输入的熵流定义为外部影响熵,即doS。根据耗散结构的熵变模型,供应链金融所在产融系统的熵变模型可以表示为:dS=dzS+dyS (1)其中dS表示供应链金融与产融结合共同作用引起的产融系统总熵值的变化量。若|dzS|>|dyS|,则dS<0,即银行供应链金融能降低产融系统的总熵值,促进产融系统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若|dzS|<|dyS|,则dS>0,即银行供应链金融加大了产融系统的总熵值,不利于产融系统的发展。1. 支持熵指标。支持熵指标体现产融结合下供应链金融对产融系统的正向影响,主要表现为:金融资本能够提供给产业资本发展所需的资金,满足产业扩大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降低主业的财务费用等运营成本;同时提高产融银行的盈利能力,降低银行的营业成本。其中,X1、X2、X3作为金融资本向主业及产业链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向产融系统输入的负熵流的指标,能够衡量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支持程度[22];X4、X5是供应链金融业务通过提高昆仑银行营利能力对产融系统输入的负熵流的指标,能够反映供应链金融因促进产融协同而提高金融资本盈利能力、降低运作成本的作用[19];X5是供应链金融通过降低产融集团运营成本对产融系统输入的负熵流的指标,能够衡量供应链金融提高产融资本的协同效应、降低产业资本运作成本的效果[13]。其X1、X2、X3值越大越好,属于正向指标;X4、X5值越小越好,属于逆向指标。2. 压力熵指标。压力熵指标反映供应链金融给产融系统及其内部产生的不利影响,如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规避机制存在失灵的可能,会加大银行的信贷风险;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核心企业需要掌控产业链企业的生产运营及信用状况,会增大核心企业对产业链企业整合管理的难度和成本;金融资本巨大的利润空间会诱使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移,不利于产业资本扩大规模;同时产业链核心企业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延迟付款、提前收款向产业链上其他企业转移财务成本,增大产业链企业的资金压力,进而导致产业链企业违约,核心企业坏账损失增加。据此,选择5个指标来衡量产融系统自身产生及供应链金融输入系统的压力熵(见表1):X6反映银行面临信贷风险的程度;X7衡量银行投资金融产业的规模,也从侧面反映出产融系统中金融资本与主业的结合程度,该指标值越大,产融结合程度越低;X8是集团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及预收账款之和,能衡量中石油对产业链企业资金的占用程度;X9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因面向产业链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而使管理成本发生的变化;X10衡量企业因交易伙伴违约造成货款收不回或物资供应中断产生的损失。这5个指标值越大,负面影响越大,因此属于逆向指标。3. 外部影响熵指标。外部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变动都会对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产生影响(见表1)。其中:X11反映宏观经济周期对产融系统的影响。产融结合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实施效果与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属于正向指标。X12反映国际油价波动对产融系统主业营利能力的影响[23]。原油价格波动幅度越大,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越差,价格风险和成本风险越大,属于逆向指标。X13反映主业生产经营成本、利润变动趋势及生产经营的压力状况[23]。购进价格指数越大,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越大、利润空间越小;而过低的价格指数,则会因经济紧缩,市场需求不足,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属于适度指标。X14的大小反映企业融资成本高低以及宏观经济发展的状况[23],过高或过低的利率水平都不利于经济发展,属于适度指标。X15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而影响产融系统的发展[23]。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能促进产业及经济发展;若增长速度超过经济承受能力,则可能导致国民经济发展失衡,对产融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属于适度指标。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选取2009~2014年昆仑银行、中石油集团的相关数据及宏观经济数据作为6个评价单元。(一)实证检验1. 数据预处理。为了使不同指标同向且具有可比性,采用极值熵值法[24]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和同向化处理以消除指标的不可公度性,得到X′ij,即标准化的第i年第j个指标值。为避免每项指标数据中的极值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再取对数求熵值无意义,甚至影响整体评价效果,将极值熵值法处理过的数据正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X″ij。2. 各指标值概率的计算。将预处理的数据利用Pij=X″ij/(∑ni=1X″ij)(i=1,2,…,6;j=1,2,…,15)计算出每年的指标值对产融系统的影响。3. 熵变值的计算。将求出的概率Pij的数值代入ej=-1lnn∑ni=1PijlnPij,计算各指标的熵变值ej。其中i=1,2,…,6;j=1,2,…,15;n=6。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评价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有效性,需对各指标赋予熵权。4. 差异性系数的计算。根据信息熵原理可知,指标值的差异性越大,熵值越小,该指标对评价产融结合下供应链金融业务对产融系统影响所提供的信息越多、作用越大。利用gj=1-ej计算各指标的差异性系数。5. 各指标熵权的确定。根据各指标的差异性系数,通过aj=gi∑mj=1gj (m=1,2,…,5),确定各指标的权重aj。可以看出:(1)支持熵指标中,X1权重最大,X3和X4权重相对较小,说明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够通过扩大银行对集团和产业链企业的资金支持规模、协同产融资本降低产业资本的财务费用,有效促进产融系统的发展;而在提高银行盈利能力、降低银行运营成本方面,取得的效果不显著,对产融系统的促进作用较小。(2)压力熵指标中,X10所占权重最大,X6次之,说明企业坏账损失和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多对产融系统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为保证系统稳定地运行,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企业的坏账损失及银行的不良贷款率。X9所占权重也相对较高,说明中石油应采取有效措施管控产业链企业的整合和管理费用,提高产业链管理能力,否则相关费用的增加也会导致产融系统熵值的增大。X8、X7的熵权虽然相对较小,但中石油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金的占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产融系统混乱度的增加,不利于产融集团的发展;同时,昆仑银行如果将其资产大规模投资于债券、基金、股票等与产业无关的高收益领域,也会削弱金融资本对产业的支持程度,加大产融系统的风险,对产融系统产生不利影响。(3)外部影响熵指标中,X11、X15权重较高,说明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产融系统的影响十分大,产融系统内部总熵值的增减,在很大程度上受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X13、X12是对中石油生产经营有直接影响的外部影响指标,购进价格指数过高或过低及原油价格大幅度的波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中石油所在的产融系统的无序度增大。X14虽然权重小,可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较少,但也并不表明它在评价和决策中不重要,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过程中,利率的变动会从侧面反映出经济形势的变化趋势,对于预测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有一定参考作用。6. 计算产融结合下供应链金融有效性的综合评价值。通过Vi=∑mj=1ajPij计算各指标权重与概率的乘积和得到支持熵、压力熵和外部影响熵每年的综合评价值,结果如表2所示。(二)结果分析1.支持熵变化趋势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2009~2014年,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对产融系统输入的支持熵除在2011年出现了一次小幅度下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是2011年由于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协同效用降低,中石油财务费用在营业收入中占比加大、银行运营成本上升,使得支持熵略微减小;但总体来看,昆仑银行公司贷款规模从2009年97.14亿上升到2014年962.73亿元,产业链融资余额从2010年的6.84亿元逐年上涨到2014年190.34亿元,对产业链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逐年加大,提高了产业链运作效率;再加上银行成本收入比从2009年28.98%逐年降低到2014年18.01%,公司类中间业务净收入占比从4.4%上升到25.85%,银行营利能力增强,都有利于产融系统的发展。由此可见,供应链金融能够为产融系统输入源源不断的负熵流,且对产融系统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大,假设1b、假设1c得到验证,即供应链金融能够通过促进产融协同而降低金融资本的运作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但2009~2014年中石油财务费用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逐年增大,供应链金融没能充分发挥产融资本的协同效应来降低产业资本的运营成本,假设1a没能得到验证,即供应链金融在降低产业资本运作成本的作用方面效果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昆仑银行的体量与中石油集团庞大的业务规模不相匹配,昆仑银行无法完全满足中石油集团业务的资金需求。2009年,昆仑银行总资产为215.8亿元,仅为中石油集团资产总规模的1.4%,虽然2014年昆仑银行总资产快速增长为2782.9亿元,但也只是中石油集团资产总规模的11.5%,是其营业总额的12.19%,是其负债总额的25.5%。同时,出于业务性质的限制,供应链融资的期限较短,无法满足集团的长期融资需求。再加上近年来中石油集团不断扩展业务,融资规模不断增大,而石油行业却面临严峻的下行态势,导致财务成本逐年上升、财务费用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逐年加大。由此可见,昆仑银行单凭供应链金融业务满足不了中石油集团业务巨大的资金需求,但这不能说明产融结合下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没有降低产融企业财务成本的作用,其作用效果还需进一步检验。2. 压力熵变化趋势分析。如图1所示,压力熵在2009~2011年先升后降,2012年有小幅度上升,随后2年呈现下降趋势。这是因为2010年中石油坏账规模增大,2012年昆仑银行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不良贷款,使不良贷款率从2011年的0.03%上涨到1.80%;中石油坏账损失指标和不良贷款率指标的权重最大,二者的变动会引起压力熵较大的熵变,再加上外部影响熵呈下行趋势,共同导致压力熵上升。但总体看来,压力熵在这6年间有一定幅度的降低。这是因为供应链金融通过动产和应收账款质押、核心企业信用担保等方式有效地保证了银行的还款来源,使昆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稳定在0.8%左右,截至2014年末,中石油产业链不良贷款余额为1.35亿元,占产业链贷款总额的0.85%,低于全行的不良贷款率,假设3a得到验证。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通过扩大对产业链企业的融资规模,减小了产业链下游企业因资金短缺不能偿还货款而给核心企业造成的坏账损失,使中石油的坏账损失从2009年的12300万元逐年下降,近三年稳定在3000万元左右,坏账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假设3b得到验证。同时,供应链金融能促使金融资本服务于主业,避免昆仑银行过度投资金融产业而忽略对实体产业的支持,将近5年银行在金融产业投资规模的占比稳定在40%左右,假设2得到验证。3. 外部影响熵变化趋势分析。外部影响熵除2010年有小幅度上升外,总体呈下降趋势,近两年变化趋稳。这是因为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外部经济整体呈现下行趋势。GDP增长率除2010年外逐年下降,由于GDP增长率指标权重最大,它的下降对整个产融系统的稳定运营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另外,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的减少、购进价格指数的下降都能反映出经济下行的现象。而支持熵在下行的经济环境中仍能稳定上升,压力熵也没有因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大幅度上升,说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支持熵与压力熵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即外部环境没有过多地抑制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目前的经济环境及宏观政策不会过度影响产融结合与供应链金融的开展与结合。4. 熵变量变化趋势分析。根据图1可以看出,支持熵与压力熵在2009~2012年呈同向变动,近两年呈反向变动,熵变值dS逐年减小。(1)2009年由于昆仑银行业务管理费用占比较高,中石油坏账规模大、管理费用高等因素的影响,压力熵远远高于支持熵,产融结合带来的负熵不能够抵消产融系统自身产生的正熵,dS>0。(2)2010年,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供应链融资规模增大、银行营利能力提高、不良贷款率下降,再加上整体经济形势向好,支持熵的增幅远远大于压力熵的增幅;但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处于发展初期,规模较小,支持熵仍低于压力熵,但二者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小。(3)2011年,支持熵与压力熵同呈下降趋势,但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大幅增长,其业务收入在昆仑银行总收入中占比上升,加上银行不良贷款及企业坏账损失下降,压力熵的降幅大于支持熵的降幅,支持熵首次高于压力熵,dS<0。(4)2012年支持熵和压力熵同呈上升状态,但由于当年中石油的坏账损失由上年的13700万下降到3000万,管理费用占比下降,所以,压力熵的增幅小于支持熵的增幅,支持熵依然高于压力熵。此后两年压力熵下降、支持熵稳定上升且一直高于压力熵,两者之差的绝对值逐年增大,即dS逐渐减小。可见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的负熵能够抵消自身及产融系统产生的正熵,实现dS<0。因此,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够通过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和不良贷款率、优化银行的收入结构、促进金融资本服务于产业资本、降低产融企业的坏账规模来降低产融系统的总熵值,增加系统的稳定性,促进产融集团的发展,即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是有效的。五、研究结论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支持熵与压力熵绝对值之差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即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的负熵能够抵消自身及产融系统产生的正熵,减小产融系统的总熵值,降低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协同效用,通过降低金融资本的运作成本、提高金融资本的盈利能力、扩大对实体产业的资金支持、降低产融集团内部风险,有效促进产融系统更加稳定地发展。因此,为巩固产融结合给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带来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有效性,应充分发挥产融协同、融融协同的效用。昆仑银行可以积极与中石油旗下的昆仑租赁、昆仑信托、保险、国联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将各金融板块的业务与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整合,打破信托基金等融资规模的限制,创新金融产品以拓宽产业链企业的融资渠道;汇聚产业链节点企业及社会的闲置资金,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专业规范的资金管理和增值服务,为中石油能源项目、产业链油气产业项目提供发展资金;紧紧围绕产业链客户发展对公业务,围绕中石油集团员工家属及油气销售网络终端发展零售业务。 注释:①即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通过股权渗透、人事结合等方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实体企业集团参控股的银行。②将产融结合型企业的范围界定在持股金融机构10%以上股份的企业,将受某一家实体企业控股10%以上股权的银行定义为产融结合型银行,并且认为受一家实体企业控股50%以上股权的银行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面向其控股企业所在产业链企业的。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是国内典型的产融结合型集团,2009年4月,增资控股克拉玛依银行,并更名为昆仑银行,持有该行92%的股权;截至2014年末,中石油集团对昆仑银行的持股比例降到77%,仍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2010年昆仑银行开始为中石油产业链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是向中石油产业链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并且昆仑银行的客户绝大部分都来自中石油产业链企业。④耗散结构是指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交换的非平衡态系统,由无序状态向动态稳定状态运动的宏观有序化结构。⑤形成耗散结构必须具备四个特征:即系统处于非平衡状态、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系统能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及存在涨落运动。⑥是昆仑银行生息资产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及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总额与银行总资产的比值[14]。⑦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主要是集团及成员企业尚未支付给供应商的往来款项,预收账款主要是集团及成员企业提前收到的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销售的款项[9]。⑧数据是根据2009~2014年布伦特原油现货月平均价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得[22]:原油价格波动幅度=近12个月油价样本标准差/近12个月平均价格。 ⑨选择以1990年为基期2009~2014年的购进价格指数。⑩根据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官方网站公布的每个期限品种的日利率,对利率计算年平均值。参考文献:[1]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财经问题研究,2009,(8):76-82.[2]Lee C H, Byong D R. Trade credit of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1,(204):136-146.[3]Kouvelis P. Financing the newsvendor:supplier vs.bank, and the structure of optimal trade credit contracts [J]. Operations Research,2012,60(3):566-580.[4]林至颖.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及作用[J].经济纵横,2012,(6):108-109.[5]刘国忱.供应链上的产融携程[J].首席财务官,2013,(9):62-63.[6]赵志龙.产融结合的商业模式分析[J].新金融,2013,(5):26-31.[7]王志明.基于产融结合的中国钢铁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J].研究与探讨,2014,(6):44-48.[8]Beamon. Supply chain design and analysis:models and method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8,(10):57-66.[9]朱文贵,徐最.金融供应链关键绩效指标的建立与应用[J].物流技术,2007,26(4):73-79.[10]张秀萍,谢墩游.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24(5):38-40.[11]房圆晨.供应链金融预付账款模式绩效评价研究[J].系统工程,2011,(10):25-34.[12]刘可,缪宏伟.供应链金融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基于制造业中小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13,(1):36-44.[13]蔺元.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效果分析基于参股非上市金融机构视角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5):153-160.[14]李惠彬,董琦,曹国华.基于熵理论的我国产融结合趋势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11):85-87.[15]姚德权,王帅,罗长青,黄学军.产融结合型上市公司运营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3):140-148.[16]王帅.产融型企业集团规模经济效应度量模型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34(11):92-96.[17]李维安,马超.“实业+金融”的产融结合模式与企业投资效率[J].金融研究,2014,(11):109-126.[18]刘国银,高莹,白文周.股权结果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J].管理世界,2010,(9):177-179.[19]王曼舒,刘晓芳.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16(2):143-149.[20]HyeonHyo A. Speculation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as a dissipative structure [J]. Seoul Journal of Economics,2001,10(3):172-183.[21]Maclntosh R, Maclean D. Conditioned emergence:a dissipative structure approach to transformation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15(4):297-312.[22]赵奎.昆仑银行产融结合探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5:51-79.[23]刘超.系统科学金融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03-167.[24]朱喜安,魏国栋.熵值法中无量纲化方法优良标准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15,(2):12-15.(责任编辑:宁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