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主义

2024-09-27

理性主义(精选10篇)

理性主义 篇1

后现代主义视角的现代理性主义观照

以理性主义文化模式为核心的现代工业文明在极大地促进人类历史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自身发展的困境.后现代主义在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激烈批判下却无法掩饰其与传统理性主义的历史渊源关系.现代理性主义以其有限性、不完善性和悲剧意识的新特点昭示着成熟理性的一种人的生活世界的内在机理和人的生存的内在人本精神.

作 者:谈忐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刊 名: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0(1) 分类号:A81 关键词:传统理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   现代理性主义   观照  

理性主义 篇2

真正的理性主义的证明方式在欧洲大陆发展大约在十九世纪前后, 欧洲出现了两种司法裁判模式———纠问式裁判模式与对抗式裁判模式, 其中, 大部分的纠问式裁判模式出现在了欧洲大陆, 而对抗式的裁判模式则出现在了英国;基于纠问式裁判模式在诉讼过程中更多地强调裁判者的作用, 因而在欧洲大陆理性主义的证明理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但是在英国, 或者说在对抗式裁判模式的作用下证据的公正性、合法性与关联性本质被放在了更为重要的地位之上, 理性主义的证明理论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 在某种意义上说对抗式的裁判模式成就了证据理性主义。所以在对待理性主义证明方式的态度上, 通常的观点有三种:其一, 理想的理性主义;其二, 满足现状的理性主义;其三, 乐观的理性主义。证明方式的另一个重大转变———由文书中心主义向认证中心主义的转变。这种转变就其理论根源而言依旧是证明方式的理性化转变的结果, 最后的发展结论也就顺理成章的表现为以文书证明方式为主的“书证中心主义”, 随之而出现的是证人中心主义, 其内容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 证人的能力与资格;其次, 证人特权规则;其三, 证人询问规则;其四, 传闻证据规则。现存的英美法证据规则已经大多采用了证人中心主义, 在其现有的证据适用规范当中, 书证中心主义已然成为非主流的证据适用规范, 且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及证人中心主义。关联性证据规则也是英美法或称西方证据法理论的基本规则之一, 曾经的证据法理论学者将人类的盖然性确信理论归纳为以下几个层次:从完全相信到猜测、怀疑、不信赖和不相信。此种盖然性的确信规则后来为边沁等理论学者所继承和接受, 进而成为了西方特别是英美法国家证据理论的经典理论。就证据适用规则而言, 无论是最佳证据规则亦或是关联性证据规则都属于严格证据规则的适用范畴之中, 就严格规则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而言, 严格规则主义在相当长的时期之内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这种证据规则在要求裁判官严格遵守已有规范的同时也极大的限制了裁判官利用自身理论与地位优势寻找案件事实的能力, 从而限制了裁判官可能的正义性裁决的机会, 并有可能极大增加正确性裁决的审判成本。

在现有的司法审判模式当中, “法官不审理事实内容, 陪审团不审理法律内容”是其基本的认识基础, 简而言之, 法官以裁决人的身份“管理”整个审判过程, 但却不参与到具体的纠纷审理过程之中。第二个就是“事实”的含义与概念范畴, 所谓的众所周知的事实, 即为一般人所熟知的能够在法律上认可, 并无需证据证明的客观事实。这样的事实在裁判官的裁判活动当中具有优先的认定效力, 但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什么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又有谁能够定义众所周知的事实?显然, 裁判官没有这样的权力, 否则裁判官的中立性属性就变得无所依靠。那么, 可否以一般性大众的共同认知为基础借以确定所谓的“公众认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何为“一般大众”, 这个看似无意义的命题却是相关概念的关键性环节, 原因很简单, 在人类历史发展史上, 从来都不曾出现过一个单一的社会群体, 人类社会自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 人类的群体层次性特征就变得越来越明晰,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存在着“层次”的印记, 不同的教育程度、不同的家族背景、不同的政治地位等等都决定了人类社会不可能找到一个普世性的“一般群体”来作为规则指定的基础性群体, 因而也就提不到所谓的一般性认知;当然, 这样的矛盾并非不可解决, 至少在有限的范围内可以得到解决———以“一般化”的标准界定“一般化”的群体概念, 以达到裁判者在依据此项一般性规则的基础上所做出的裁判决定可以为一般性的大众所接受。

而在对事实采用司法认知的发展趋势这个问题上也有不同的采信标准, 原因就在于基于不同的事实类型采信的标准也会不同, 其中比较突出的观点是严格事实原则, 依据此项原则, 裁判官的证据采信原则应绝对或至少尽力实现证据的“一般性认知事实”或称无需证据证明的事实认定, 然而, 这样的证据采信标准是无法在事实裁判过程中加以实施的, 理由在于绝大多数的纠纷来源于事实认定的不一致。而后产生的证据采信标准就是证明事实和立法认定事实, 但是, 现今的证据采信标准被证明以任何一种单一的证据采信标准加以认定都是不可能实现或达到争议正确认定的目的的。

证据采信标准的多样化与事实认定标准理论是现今各国, 特别是英美法国家证据采信标准研究的重点内容, 所以研究相关课题对于发展我国的证据法学理论, 提高司法从业者的学术素养与职业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约翰·W·斯特龙.麦考密克论证据[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2][美]约翰·W·斯特龙.麦考密克论证据[J].环球法律评论, 2007 (2) .

理性主义 篇3

关键词:西方哲学;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B9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80-02

理性主义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从哲学最早期的发源时期古希腊哲学到哲学思想繁盛的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的位置不断被推进,其理论也逐步被完善。直至19世纪下半叶,理性主义仍居于西方哲学的主导地位。在此之后兴起了非理性主义,冲击了理性主义的位置。非理性主义不是无源之水,其理论主要是针对理性主义的观点进行批判、反驳,非理性主义在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哲学家那里得到了发扬。20世纪6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者再次掀起了批判传统理性主义的热潮。后现代主义不单是对非理性主义的继承,而且它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加倍深入。就此而言,后现代主义是非理性主义理论继续发展与延伸。由理性主义处于哲学殿堂中高居不下的地位发展到非理性主义的出现冲击理性主义的地位,再到后现代主义猛烈批判理性主义的演进过程看,其内在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性和逻辑性。而且,三者在本体论、认识论等方面的理解阐释也必然存在着差异性。故而,根究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对西方哲学研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西方哲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而言也是一项要务。

一、理性主义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理性概念在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在那个哲学之源的最初阶段,理性主义便有了全面发展,成为西方哲学理性思想取之不尽的源泉。其间逻各斯和努斯两大概念的提出,是理性思想的彰显,为理性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基础的思考方向;苏格拉底对善的追问,对灵魂的思考是以理性为根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人的灵魂包括理性、勇气和欲望三个部分,灵魂特有的和基本的东西正是理性。柏拉图把理性放置于最高的位置,认为灵魂是永恒不朽的。他作为这一时期理性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为后来理性主义的发展开辟了路径;亚里士多德则延续柏拉图对理性地重视,把理性主义和他的哲学思想融合贯穿在一起。他提出人为政治服务,为其政治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简而言之,在古希腊哲学时期,理性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存在的基础和本质。

后来发展到中世纪时期,虽然神学于当时备受重视,哲学是为神学服务的,而且托马斯阿奎那甚至提出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然而理性主义在这一时期并无断裂,其理论思想仍居于统治位置。这是因为,要想使大家承认上帝存在,也需要采用证明和推断的理性主义方法。即使在宗教神学反对哲学的中世纪时期,各理论中依旧充盈了理性主义,神学和理性是不能分而立之的。至18世纪,众多哲学家主张用理性对待一切,这一时期也被后来的哲学家们称为近代哲学开始的转折点,更进一步确立了理性主义的权威。笛卡尔强调理性在哲学思考和人类生活中的位置,更进一步地提升了理性主义的地位。他用“我思”证明“我存在”,对整个哲学和认识的发展影响重大;培根认为在自然界中求取生存的人类只有通过自己的理性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而斯宾诺莎尝试调和理性和非理性这两个对立因素,但最终并没有成功。

到了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繁荣体现了理性主义发展的鼎盛,期间的多半哲学家们都持有理性是所有存在的根本的看法。哲学家康德同样承认理性地重要性,对于甄求完美理论的他在理性主义中发现了其中内在的局限性,不过并没有影响他对理性地重视且由此树立哲学普遍原则。黑格尔极度赞同理性主义,又提出“理性本身恰好在于把对立面作为观念性的环节包含于自身之内。因此一切理性的东西同时又可称之为神秘的,但这只是说,它是超出知性之上的,而绝不是说,它是完全不能为思维接受和把握的。”[1]直至今日,理性主义作为西方人文的传统概念,作为西方社会的传统思想,并没有因新的思想潮流而泯灭。

二、非理性主义

卢卡奇说:“19和20世纪反动哲学的决定性主流”[2],可见理性主义所处的首要地位直到19世纪才被冲击,非理性主义一反往常的附属位置,成为哲学家思想理论的主要成分。叔本华认为:“生存意志是一切生物最深层的核心”[3],主张从意志出发认识世界和自我,他是非理性主义的第一人;柏格森提出人的生命意志只能依靠直觉延绵下去;尼采则指明并不存在绝对真理,在叔本华的对理性主义批驳的基础上,致使真正的非理性主义转折的开始;萨特否认历史的规律性,在他的存在主义中极端的认为人已经丧失了主体性,并追求绝对的自由。总之,19世纪下半叶非理性主义成为西方哲学的发展主流。

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的新探索对哲学家曾建树的世界图景致以破坏,政治领域的新观念对思想家曾提倡的理论框架致以瓦解,使得西方社会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家们对于理性的态度最为激进。可以说,非理性主义正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出现形成的。以德里达、福柯和罗蒂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面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针对理性主义的主张,传达一种不确定的哲学态度。非理性主义否认本体的确定性,其中的哲学理论都是对传统哲学思想的瓦解与解构。他们主张的哲学思想是多元化的、模糊不清的,他们对理性的认识进行翻天覆地的改变,致使这种认识方式从形而上学的领域扩展至社会生活和政治领域。德里达较为著名的论断即“本文之外,别无它物”,就是说除了本文的语言和文字之外,是不存在隐含的真理,不用追求事物表面背后的本真;福柯直接宣称“人类已经死亡”,认为人在知识与社会的发张过程中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罗蒂试图摧毁传统哲学至高无上的地位,解构传统哲学如镜子反映存在物的思维理论,宣扬哲学和其他学科的平等地位。

非理性主义的出现虽然动摇了理性主义的主导位置,但是西方理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的传统,并没有因为非理性主义的出现而终结。在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矛盾中,两者都在寻找一条为自身找到归宿的路径,而后现代主义在对理性主义的彻底瓦解过程中确是飘忽不定的,不停地对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进行解构。

三、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比

(一)本体论

在传统哲学的理论思想中,理性是一切存在的根本。人可以利用自己的理性解释自然世界,探求一切的本质寻找真理。本体论方面,理性主义者认为宇宙万物的存在、成长过程都有规律可循。人的理性能掌握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其内在缘由,因此能准确认知世界。固然理性主义哲学家们都承认事物存在内在规律,但是对于其具体理论解释却各持己见:柏拉图用理念论解释存在,认为是理念构建了现存世界;笛卡尔在普遍规律的背后寻找出一个存在者——也就是上帝,并用这个全知、全善、全能的存在解释一切,作为一切的根基;黑格尔追求历史规律性,用辩证法肯定了精神自我的规律性,主体通过理性指导一切实践活动。

情感、情绪、激情、意志、欲望等非理性因素,在非理性主义理论中作为源于人的生理本性的因素存在。非理性因素更像是人的动物性本能的延伸,一种无序的、随意的、零散的不可控因素对人的影响,让主体本能地追求享乐,做出非理性的行为。意志作为世界存在的来源,一切的事物都显得充满活力,生生不息的。而后现代主义则是把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推向极致,延续着非理性主义之路走得更深更远。

(二)认识论

传统哲学主张用理性的方式认识世界,例如概念、推理和判断等,在他们的观念中真理不会因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改变。而非理性主义则是通过人的直觉、本能、体验去直观世界,把主体的感受、情绪、想法作为世界的本质来认识,把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看作是非理性因子的活动,强调直观感受。后现代主义在非理性主义的基础上更深一步地否认现实存在物,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所有的事物都没有被认识的必要,甚至是历史也是断裂的发展,彻底的否定消解理性主义。

传统理性主义认为一切表象背后还有真理的存在,坚信人们有了理性就可以认识世界,对真理的存在深信不疑。认为人是一切的行为的最终目的,追求人的幸福、权利等。非理性主义强调通过人的观察来认识世界,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视角就会看到不同的真理,就像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后现代主义认为一切都处在流动变化之中,否认事物背后真理的存在,对待现实只能是游戏的态度,而且没有必要制定规则的游戏。

(三)历史观

传统理性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像一条不停前进的线路,既有方向又有路径。理性主义者对历史的发展持有乐观的态度,科学技术属于人类促进历史进步的一种手段。当然,除了利用科技手段之外,还有一种至关重要的手段——理性。正是通过人的理性力量的运用,自然界才能得到应有的改善,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的步伐。

然而,非理性主义的历史观却不再延续理性主义者的乐观态度,他们否定历史的规律性与前进性,甚至否认人类的存在。对待科学技术、理性和人类社会三者的态度,非理性主义者则和理性主义者恰恰相反。在非理性主义者看来,理性并不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手段,只有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后现代主义那里,社会历史的发展被看成是断裂的、凌乱的、无规律的过程。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后现代主义者只是割断联系,他们自称要持存的全部就是断片”[4]福柯的历史观理论是最能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中心思想,他认为要做历史分析,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对不连续性的探究。

总之,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作为一对矛盾式的存在,研究者们必须正确把握两者内在的辩证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要求的那样,只有正确认识矛盾双方,才能在矛盾中稳步前进。当然,研究之外的实际生活中,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只坚持理性会让人的生活乏味、枯燥、死板,只坚持非理性的方式会使人的生活充满不确定性、无规范无秩序。因此,充分明晰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在哲学研究或现实生活中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84.

〔2〕卢卡奇.理性的毁灭[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9.

〔3〕叔本华.悲喜人生[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97.

理性主义 篇4

论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两大对立思潮.从古希腊开始,理性主义获得了系统和全面的.发展,然而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非理性主义兴起,他们的批判促使理性主义逐步走向衰落.

作 者:李丽 LI Li  作者单位:淮南工业大学,经管与社科系,安徽,淮南,23 刊 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1 10(1) 分类号:B5 关键词:理性主义   非理性主义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及自由主义 篇5

近日在课堂上看了三部视频,不禁让人引发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自由主义的思考。遂将个人浅薄理解陈述如下。

一、关于个人主义,顾名思义,是以个人私利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指的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强调个人利益、个人需要、个人尊严和个人权利是至高无上的,强调了极端的个人特征,否认客观真理,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的其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根本原则。而对于我们大学生,个人主义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一,个人主义使我们大学生的挫折感增强,压抑感、郁闷感也随之出现,这就使我们的个人中心人生取向变得沉甸甸与僵化;第二,是我们的道德变成虚无主义;第三,个人主义很容易使我们变成一个只懂得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人;第四,个人主义使我们大学生远离群众与同学,交际关系恶劣,不利于团队合作,对个人的长远发展有很大害处。

所以,个人主义的危害是巨大的,为了国家的繁荣发展与日益强大,为了我们大学生以后的发展,我们必须批判个人主义、摒弃个人主义。面对个人主义,在现在的大学生活中,大学生变得冷漠,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极端的自私自利,对待同学反应淡漠,个别学生好逸恶劳、见利忘义,甚至违法乱纪,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主义的影响。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用高尚的思想理念来指导人生。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了解到个人主义的危害,及时从个人主义的迷雾中走出来,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誉,才能在社会中发挥出我们大学生的最高人生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

二、关于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在价值取向上,集体主义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相互关系的互动目标取向方面,认为集体高于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等集体主义基本原则普遍得到认同。但是,奉献意识不强,集体责任感淡化。有一定数量的群体奉献意识不强,或者其行为规范倾向介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其实际行为中的集体主义观念可能要根据当时的情境、环境等因素决定,我们倡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存在一定距离。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或矛盾时,个人主义思想明显,集体观念淡薄。在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活中,甚至有部分大学生把独立狭义理解为“万事不求人”,生活中高傲自私,目中无人,很难赢得别人的好感和信任,人际关系不和;不愿与他人合作共事,把依靠集体力量解决问题视为个人无能的表现,缺乏团队精神和团结意识;不能客观对待挫折,往往以逆反心里看待老师、同学的帮助和指正等等。

诸如上述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种种表现,虽然不是主流,但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相悖。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弘扬集体主义的,要提高对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理念的认知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新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强化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的人生观,实现个性张扬与集体观念在大学生身上的和谐发展。积极支持开展以班集体为主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支持班集体活动项目的创新,尤其是那些贴近社会,既能发挥学生个性优势,又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主题活动,让大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社会主义集体的温暖,再现集体主义精神。

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当代大学生意气风发,事事敢做敢为,飞扬青春的风采。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庆贺。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心中有他人,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心中有集体,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心中有国家,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三、关于自由主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把学习和集体利益为第一,襟怀坦白、无私奉献,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正确的原则,反对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巩固集体内部的团结,认真负责的做好学生本职工作。

但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反对自由主义。一是反对自由主义要树立从点滴做起的思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向一切好的事物学习,努力工作,培养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作风,更要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培养优良的作风,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二是反对自由主义要有严于解剖自己的勇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每个人都难免产生不对的思想苗头,难免遇到困难和疑虑,面对不正确的倾向,个人要及时汇报,及时与领导和同志们交流,征求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加以改正。若是学生党员,就要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三是反对自由主义要不断加强理论的学习。我们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其理论上的先进性。因此,平时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大学生要努力做到:

1、以文立身,不断提高文化素质。作为学生,平时自己要做到多学、多练、多积累,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为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2、以诚立身,维护同学之间团结。真诚是对同学和老师的尊重,促进团结,增进友谊的基础,无论何时,都要胸怀大局观念,诚心待人。

3、以勤立身,勤奋学习好基础,以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4、以谦立身,保持自我的持续进步。面对困难,要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在磨炼中提高自己;面对成绩,更要力戒浮躁,踏实学习,更虚心的向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不断促进自己的进步。

理性主义 篇6

主观主义

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感情、愿望、意志出发,从狭隘的个人经验或本本出发,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使主观和客观相****、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狭隘经验主义。

教条主义

从根本上意义讲,教条主义就是一种僵化的态度。其外在表现:要么是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僵化地对待某种既成的精神产品(某种理论、观点、教义乃至只言片语);要么是用某种既成的精神产品,僵化地规矩和剪裁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实践。两种表现所内涵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僵化。

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通常指相信对现代科学方法,认为理论应建立於对於事物的观察,而不是直觉或迷信。意即通过实验研究而后进行理论推导优於单纯的逻辑推理。与经验主义相对的是欧洲的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是笛卡尔,根据理性主义的说法,哲学应经由思考和演绎推理而得出结论。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亚里斯多德、托马斯·阿奎纳、托马斯·霍布斯、弗兰西斯·培根、约翰·洛克、乔治·贝克莱和大卫·休谟。

经验主义通常做为形容词与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起出现,用来表示通过主观臆断作出判断,而不是通过观察和实验。

形式主义

1.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际的作风,或只看重事物的现象而不屑于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

2.文艺创作中的一种倾向。它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艺术形式的绝对化,认为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内容,从而否定内容的意义,割裂形式与内容、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它的理论和创作实践都置内容于不顾,而把形式强调到一种绝对化的程度。赫尔巴特的形式主义美学认为,美只能从形式来检验,即从构成美的个别因素和艺术作品形式之间的关系来检验。

3.形式主义的主要特征是脱离现实生活,作品的内容空虚,表现形式怪诞、离奇。在表现形式上则因侧重点的不同,形成各种不同的流派,如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都属于形式主义流派。这些流派与现代的抽象艺术有区别。前者基本上仍

以现实事物作为临摹对象,而后者却是所谓“没有表现的对象”或非写实图形的自由组合。官僚主义

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官僚,中国古代指在衙署办事的官吏。后常用作贬义词,指不负责任的****官员。官僚主义一词在汉语中出现较晚,是从西方转译过来的。官僚主义的特征是领导者脱离实际,不了解下情,高高在上,贪图舒适,满足现状,做官当老爷;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推诿,办事拖拉,不负责任;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独断专行;讲求官样文章,繁文缛节等等。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领导人的讲话、上级的指示等,不考虑实际情况,往往表现为不重视实际经验的重要性;

经验主义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往往表现为不重视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二者在形式上是对立的。

联系:二者产生的根源是共同的,实质上都是唯心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二者的出发点是相同的,都是从主观出发,行为上都是不问具体情况,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认识要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一刀切,瞎指挥,都是主观主义的工作和思想方法。二者的结果相同,都必然会给工作带来损失甚至失败。

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是生于官僚主义而且是应付官僚主义的最简单的手段。官僚主义一日不消除,形式主义一日存在。主观主义与教条主义

主观主义实际上是主观的教条主义,个人主义的教条主义。教条主义者是偏持狂,而主观主义者是妄想狂。

教条主义是主观主义的第一个形态,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第二个形态。

经验主义同教条主义的区别,是在于它不是从书本出发,而是从狭隘的经验出发。

本本主义是指只注重书上的东西。“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任何事情在没有得到书上的印证之前都不去做。教条主义指只注重理论的东西,任何事情在理论的框架内不能得到答案,就被认为是不正确的。

经验主义指只注重过去的经验提炼出来的东西。这既包括自己的经验,也包括他人的经验。只要跟经验不符合,就认为是不正确的。

本本主义忽略了书是人写的,人可以写正确的东西,也可以写错误的东西。相对于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危害更大。因为教条主义还有一种依靠理论纠正错误的途径。本本主义则是只要上了书,就成了伟大的真理。

理性主义 篇7

关键词:西方设计,现代设计,理性主义

西方社会在步入二十世纪以后, 其社会形态呈现出了全面的现代化特点, 而在这其中, 现代形式的确立与工业化是最为明显的特征。出现于西欧的现代主义设计正是以此为基础的延伸, 与此同时, 它也被贴上了工业时代的标签, 这些标签的存在让后来者看清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下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而在不断的设计实践与探究中, 理性主义的存在则宣告了一个时代的来临。究竟如何理解西方现代设计与理性主义的有效结合? 本文将对理性主义设计观及形式特点、理性主义在现代西方设计中取得的成果以及两者的有效结合展开一一论述, 希望对现代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理性主义设计观概述

了解西方现代设计和理性主义的有效结合, 首先弄明白何为理性主义设计观, 以便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与把控。

实用至上、数理概念、消除装饰, 这三者是理性主义设计观最具体的强调, 这种设计思想最早源于上世纪20 年代的德国, 并最终在二战后传向欧洲各国, 欧洲各国为此受到广泛影响, 并一直延续成为现代设计的重要设计观念。

据悉, 1907 年的德意志工业同盟宣言中明确提出了设计艺术与机械技术相结合的观点, 鼓励标准化产品的设计, 而后形成了重理性与功能性的设计原则, 这无疑是理性主义在设计中的初步形成。

20 世纪20 年代, 德国进一步促进了理性主义概念在设计中的运用, 强调设计的理性与功能性, 与此同时, 理性主义在设计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二战后, 理性主义设计发展迅速, 尤其在工业方面更是不能忽视。

二、理性主义设计的形式特点

( 一) 理性主义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设计思想与设计形式两方面, 非装饰的几何造型是理性主义设计当中最常用的语言, 它的形成源于为了满足德国包豪斯学院的批量生产的目的, 最终促成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理想实现, 对非装饰的几何造型的提倡成为了当时设计的主要特点, 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抽象的表达来进行对产品设计的改造。

( 二) 在随后的发展中, 理性主义设计开始注重在色彩上的运用, 目的就是将理性主义设计简单明了的风格得以突出展开, 这便是理性主义设计的简明化强调, 在历史发展的运用中, 最具典型性的代表事件就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荷兰风格派对颜色运用的表现, 他们注重抽象的表达, 代表人物蒙德里安更是认为纯粹的几何造型与色彩的组合才是艺术最本质的表现。

( 三) 注重简洁: 简洁向来是理性主义设计的根本着眼点, 他们认为只有简化一切不重要的东西才能更加凸显重要的东西, 甚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极少主义”, 进一步论证了人们对简洁形式的看重。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 非装饰性的几何造型一直发展到上世纪六十年代, 由于其单一的色彩性, 普遍引起了人们的反感与排斥, 从心里上人们认为这种简单的形式表达忽略了人们的内心世界, 不能满足大众心理需求, 这种形式的单一性表达显得太过机械与呆板, 而这些并不是最要紧的问题, 最严重的还是, 非装饰性的几何造型具有排他性, 要怎么理解这种排他性呢? 排他性主要表现在对不同民族文化特色的不融合性, 这种不融合性直接导致了历史传统不能一脉相承, 最终引发了理性主义设计颠覆的到来。

三、理性主义在现代西方设计中取得的成果

上文我们讲到了理性主义设计的颠覆, 不少人开始质疑其设计思想, 尽管如此, 理性主义在现代设计中的成果时不容忽视的, 即便是在今天, 理性主义设计依然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 究竟理性主义在现代西方设计中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不妨看看下文的具体分析:

( 一) 理性主义设计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理想打造或者说是历史任务, 并且完整的解决了工业革命后所遇到的历史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 理性主义设计思想的存在具有十分重大的引领意义, 让设计师通过理性科学的设计理念最终完成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实践任务, 单从这一点来说, 理性主义设计观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与促进也是功不可没的。

( 二) 理性主义设计开创了新领域、新形式, 也就是简单几何造型的现代设计。在理性主义出现之前, 设计风格往往偏重于装饰, 感性与唯美成为设计师着眼的一部分, 这种设计思想虽然以自然为基础, 但是其实质还是逃脱不了装饰性。理性主义设计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局面, 与之前设计风格的装饰性不同, 理性主义设计师更注重整体风格的简洁性。

( 三) 理性主义设计对于现代设计而言具有引领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对强调功能的引领。理性主义顾名思义, 具有理性, 并且强调理性, 注重人的思考, 这便是理性主义设计与装饰为主的设计最大的区别, 前者更加强调以理性为主的思考建设, 强调功能性, 而后者更加强调以装饰为主的设计思想, 停留在物的层面。

四、实现西方现代设计和理性主义的有效结合

( 一) 促进西方现代设计的发展

实现两者的结合有哪些现实意义? 实现西方现代设计和理性主义的有效结合, 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将理性主义渗透到自身的发展当中, 从理性的角度思考设计, 注重设计的功能性是现代设计在很多领域提出的要求, 因此, 理性主义与西方现代设计的有效结合很有必要, 设计者不能一味的注重设计的华丽性, 而忽视其功能性与简洁性, 当然了, 构图的美感是人们提出的最普遍的一个要求, 但是美感一定要建立在最基本的功能性之上。

( 二) 西方现代设计应合理把握设计的功能性

理性主义与西方现代设计的结合将有效的把握设计的功能性, 理性主义设计本身就强调功能性, 我们知道, 不管哪种领域的设计, 其设计最初都要着眼于设计的功能上, 如何理解功能性·这种功能性的理解不能一味的停留在以往的简单认识上,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 这种功能性需求包括多方面的, 比如技术的、艺术的、物质的或者是精神的, 而功能性的表现形式也具有多样性, 它可以是千奇百怪的, 比如说在我国历史上各种建筑的修建, 像长城, 像宫殿等等。

对设计的功能性把握是理性主义设计强调的一大特征, 在手工、农业时代, 人们对功能的需求往往通过某种艺术化方式来实现, 从这一点来说, 功能、需求与艺术三者完全不必要站在对立角, 甚至可以通过西方现代设计得以融合。然而, 在进入工业时代后, 工业生产的标准化造成了设计中重功能轻艺术的局面, 之后, 随着市场参照目的的变化, 生产制造便像一台复印机一样, 制造出千篇一律的东西, 这就是功能性的片面化强调造成的后果, 在这种片面性到的强调中, 忽略了现代主义设计中对风格和艺术的建设。因此, 在实现西方现代设计和理性主义的有效结合时, 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把握好功能性在其中的运用, 不可过分强调, 适宜为最好。

( 三) 完善西方现代设计的构成模式

简洁性是理性主义设计的又一大特征体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玻璃幕墙的摩天楼便是简洁性一个最具典型的代表, 在这些幕墙的建设中仅仅运用了工业制造的必需品, 更别提装饰性的存在了, 组成幕墙的元素仅仅包括钢、铝、玻璃等, 透过这个建筑难免使人产生对机械化大生产的标准化联想。然而, 物极必反, 相信没有谁会喜欢一种僵硬的表达模式, 单一性、机械性的生产导致了当时社会千篇一律建筑物的出现, 令人感觉压抑, 甚至恐惧, 因此, 为了避免西方现代设计的单调性, 一定要进行多种设计理念的融合, 构成西方现代设计模式的多样性, 完善西方现代设计的构成模式。但是在西方现代设计和理性主义结合的过程中, 一定要避免理性主义设计的单一化与偏激化, 最终实现两者相结合的有效性与优化性。

五、结语

西方现代设计与理性主义, 这两者既相互独立区分又相互融合促进, 但是只有实现西方现代设计和理性主义的有效结合, 克服理性主义的历史弊端, 才能使得西方现代设计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本文中对西方现代设计和理性主义的有效结合的阐述希望对西方现代设计的发展有一个切实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俊.西方现代设计与理性主义[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9, 7 (4) :39-42.

[2]韩慧君.论西方现代设计中的人文思想[D].苏州大学, 2008.

[3]刘海平.论西方现代设计观念的发展[J].美术界, 2012 (12) :95.

[4]黄宏.浅谈现代设计艺术[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3 (12) :182.

理性主义 篇8

关键词: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 实践 语言学史

一、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概况

(一)理性主义(Rationalism)

在理性主义的哲学观中,认为人的理性才是一切知识和科学的源头。人类通过自己从具体到抽象的推论,得出自己的科学观点。

这种产生于17到18世纪的哲学观点曾经在欧洲大陆掀起一股理性主义研究的风潮,很多人认为“理性主义本质上体现资产阶级的科学和民主,是启蒙运动的旗帜。”(王红梅,2007)

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勒士、亚里士多德、爱丽亚学派等。

(二)经验主义(Empiricism)

经验主义是与理性主义相对的一种认识论学说。它是建立在对人类既有经验基础上、从大量已有材料或语料库中得出科学知识的哲学方法。

经验主义者在科学研究中所践行的研究方法是归纳法,他们认为人们不可能跳过经验而获得科学论断,只有通过一定的系统性归纳,才能得到知识。

这种观点最早诞生在2400年前的古希腊,代表人物是洛克、弗兰西斯·培根、托马斯·霍布斯等。

(三)理性主义(Rationalism)和经验主义(Empiricism)之争

在哲学发展史上,经验主义一直和理性主义作为对比,但又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时常完美融合,很多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双重支持者。

从对立方面来说,理性主义认为大部分知识来自于感觉上的独立思考。而经验主义认为知识的提取应该来自于对经验的演绎和归纳。这种过于简单的对立分法,让很多学者成为了极端的理性主义者或经验主义者。

严格来讲,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没有很明确的分界线,近代的欧陆理性学者也倡导利用科学方法去取得实际经验,以笛卡尔和康德为代表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很多都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综合结果。

二、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研究的科学判定

作为语言学的研究者,对于这两个哲学理论我们总是会去比较和评析,难免会得出一些是非论断。因二者在客观上的确存在一些优缺点,这种研究是有意义的。至少说明我们意识到了它们的不同,因而有研究的价值。

假如我们试图排序,用条框告诉语言学以后的学习者哪个是先进的哪个是落后的,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只有把它放在有确定对象和目的上才可以看出,要先有针对性,离开这些针对性,任何说法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语言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各执己见的观点比比皆是,但是我们仍然接受着洪堡特、布龙菲尔德、乔姆斯基的理论成果,没有因为哪一方选用单一的哲学观点而摒弃它,这就说明在这一阶段,这种现行的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需要占优势,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但并不是说另一种观点和方法就可以退出历史的舞台。

三、从实践运用的角度评析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现在就以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学说来分析实际运用中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时期的经验主义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把有关各种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的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历时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对应关系和异同的一门学科。”(阿尔斯顿,1998)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基于大量历史材料上的研究,目的是比较拟建原始母语。这就决定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只能采用经验主义,它只能在经验主义的指导下采用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从许多个别事例中获得一个较具概括性的规则,通过对已有语料抽丝剥茧地分析,得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

(二)转换生成语法时期的理性主义

1.转换生成语法

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界兴起了一种新的语言学说——转换生成语法。它的创始者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先天机制。他认为人类具有一种普遍语法,也就是说,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它要研究的是人类内化了的语言,所订立的目标也是描写和解释语言,这就决定了理性主义对转换生成语法的决定性影响。

2.理性主义的运用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大致可以看出,转换生成语法主要研究人的语言能力,研究人类世界早就存在的“普遍语法”,研究一切人类语言所必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系统。所以这些语言学家的语言观是理性主义的,是心智主义的。它所需要的是从抽象到具体到演绎法,也就是在理性主义方法指导下的假设和推论,然后再采用逻辑和数学的方法在具体语言中检验和验证这种推论的正确性。

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理性主义为指导,不是说到了20世纪第二个时期,理性主义已经占了上风,而是这一时期从结构主义一些理论发展而来的转换生成语法需要理性主义的指导。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它的研究目的,才成就了乔姆斯基,但没有人会否定布龙菲尔德。

(三)现代语言学发展中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从现代哲学的发展来看,理性主义有上升的趋势,如果事实确实如此,可以预见未来的研究者将会比较普遍地使用演绎法”(罗宾斯,1997)。这是现在普遍的一种说法,但是在某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误解,有些人会过度强调理性主义演绎法在现代的重要性,以至于忽视经验主义的归纳法在现代研究中仍然处于很重要的位置。

另一个方面是濒危语言的问题。罗宾斯曾说:“在目前的社会和经济状况下,如果不采取行动,这些语言很可能过不了下一代就会消失,连记录也留不下来。”(卜时红,2002)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现在正在面对的状况。这种情况下,假若想对濒危语言有所整理保留,理性主义的演绎法就起不到有效作用,我们只能在既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在经验主义的指导下分析研究。

四、结语

贯穿语言学史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对语言学研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是采用经验主义的归纳法还是理性主义的演绎法,要从一个客观辩证的角度去选取,不能简单地人云亦云。研究理论不能脱离实际。纵观整个语言学史,要把具体的方法论放入具体的时代背景中,才能对其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徐小波,2006),这对于语言学史哲学观点的把握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红梅.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在近代语言学史中的对立[J].石家

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8).

[3]阿尔斯顿.语言哲学[M].北京: 三联书店,1998.

[4]罗宾斯.简明语言学史[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卜时红.论哲学思想的演进与语言学理论的发展[J].湘潭大学

社会科学学报,2002,(3).

[6]徐小波.语言学史中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J].宜春学院学

报,2006,(1).

理性主义 篇9

普遍主义的崇高,浪漫主义的深度,实用主义的狡诈

在几乎长达25的历史之中,相对主义一直是哲学讨论的一个核心论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哲学这样一个观念,恰恰是柏拉图对普罗泰戈拉所谓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加以反对的产物.柏拉图对智者派和真正的.哲学家所进行的区分包含着下列坚定信念,即人们必须加以尊重的标准是由存在于人类之外的某种东西确立的.柏拉图曾经竭力试图使人们认为“相对主义哲学”是自相矛盾的.

作 者:R.罗蒂 艾彦 作者单位:Universalist Grandeur,Romantic Depth, Pragmatist Cunning刊 名:国外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ABROAD年,卷(期):“”(5)分类号:关键词:

理性主义 篇10

主要表现

形式主义(formalism),指在艺术、文学、与哲学上,对形式而非内容的着重。有形式主义行为的人,被称为“形式主义者”。中国社会形式主义:政府官员或部门通过做一系列表面工夫,而这些工作仅仅为了得到上级赞许,从而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民间认为这种消耗人民财产的行为十分可恶,但表面上对这些工作内容则表示支持。

形式主义的产生,有其思想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根源,思想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社会历史根源是习惯势力和传统文化负面影响。具体到一个单位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有二:

一是名利思想。功利主义的私心是滋生形式主义温床。个别领导为了个人和单位出名,显示所谓“成绩”,热衷于搞一些声势大、规模大、影响大的“明星工程”;不考虑单位实际和能力,到处出国考察,每天大吃大喝,浪费国家大量财力、物力;有的眼睛长到头顶上,“只要领导满足,不怕群众骂娘”;有的抓工作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以牺牲单位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个人名利。

二是懒惰作风。惰性引发飘浮思想,只管形式,红火,喜欢把功夫下在形式上,只管快,不管效果怎样。有的满足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只满足上级指示原本传达,该抓的问题没有及时抓,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

形式主义给基层带来的危害:形式主义妨碍了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没数,崇尚空谈,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影响党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

其次是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助长思想懒惰,巧于应付上级的不良倾向,影响干群关系,影响部分干部健康成长。同时破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势必助长了一些单位歪风邪气的蔓延。

再就是导致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样货色。共同生长,互为支撑。形式主义的产生根源同官僚主义产生根源是一样的。官僚主义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布置工作拉架子造声势;成绩和荣誉方面争,在工作中大搞形式主义之风,远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切工作讲套路,拿出一些数字应付上级。这样势必贻误工作,贻误事业,对党的事业造成损害。

形式主义表现方面:

一、用华众取宠代替实事求是;

二、用投机取巧代替实干苦干;

三、用粗枝大叶代替一丝不苟;

四、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实际;

五、用僚草应服代替严谨作风;

六、用高喊口号代替实际工作;

七、用三心二意代替全心全意;

八、用虚张声势代替雷厉风行;

九、用欺上瞒下代替求真务实;

十、用表面文章代替表里如一。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

1、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形式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弄虚作假、作表面文章,以赢得上级肯定和领导满意。有的单位开展大型活动,既不认真领会上级指示精神,也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实情,为寻求“轰动效应”,在准备工作不充分匆匆忙忙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层层鼓动、全面铺开,重形式、轻实效;有的抓工作,满足于开会布臵了,领导强调了,要求也提了,至于工作是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则全然不闻不问,只做上篇文章、忽视下篇文章;有的哗众取宠,欺上瞒下。

2、好大喜功,欺上瞒下。有的在领导面前,不报实情、不讲真话,报喜藏忧,讲成绩夸夸其谈,长篇大论,讲问题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有的一味取悦领导,把领导的喜好做为行事的准则,更有甚者当本单位发生事故案件时,首先考虑的是对个人升迁的影响,不是严肃查处,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而是在要不要上报、怎样上报上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把客观的、偶然的因素强调的多一些,把主观因素讲少一些,以减轻或推卸责任。

3、脱离实际,照搬照套。有的把上级的指示当教条,不吃透主要精神,不注重结合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照搬照套。有的抓工作,片面认为“想到”就是“做到”、“能写”就是“会做”,计划措施很周密,却不注重深入实际抓落实。凡此种种,表面热热闹闹、兴师动众,实际效果却不明显。

官僚主义(bureaucratism):“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官僚主义是不负责任的领导作风。官僚,中国古代指在衙署办事的官吏。后常用作贬义词,指不负责任的政府官员。官僚主义一词在汉语中出现较晚,是从西方转译过来的。官僚主义的特征是领导者脱离实际,不了解下情,高高在上,贪图舒适,满足现状,做官当老爷;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推诿,办事拖拉,不负责任;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独断专行;讲求官样文章,繁文缛节等等。

官僚主义的表现方面:

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一些领导干部,只要能安坐办公室,就绝不愿下基层“受苦”,甚至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喜欢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后遗症;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喝五吆

六、横眉立眼,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思维僵化,机械执行上级决定,生搬硬套,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官气十足、独断专行,总觉得“自己高明、别人不行”,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凡此种种,做官心理浓厚,惰政思维盛行,权力观念错位,映照出官僚主义的病症和丑态。

表现之一:脱离领导群众型

1.高高在上,孤陋寡闻,不了解下情,不调查研究,不抓具体政策,不做政治思想工作,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旦发号施令,必将误国误民。

2.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主观片面,粗枝大叶;不抓业务,空谈政治;不听人言,蛮横专断;不顾实际,胡乱指挥。这是强迫命令式的官僚主义。

3.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对事情没有调查,对人员没有考察;发言无准备,工作无计划;既不研究政策,又不依靠群众,盲目单干,不辨方向。这是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

表现之二:老爷式

1.官气熏天,不可向迩;唯我独尊,使人望而生畏;颐指气使,不以平等待人;作风粗暴,动辄破口骂人。这是老爷式的官僚主义。

2.不学无术,耻于下问;浮夸谎报,瞒哄中央;弄虚作假,文过饰非;功则归己,过则归人。这是不老实的官僚主义。

3.遇事推诿,怕负责任;承担任务,讨价还价;办事拖拉,长期不决;麻木不仁,失掉警惕。这是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

4.,遇事敷衍,与人无争;老于世故,巧于应付;上捧下拉,面面俱圆。这是做官混饭吃的官僚主义。

5.学政治不成,钻业务不进;语言无味,领导无方;尸位素餐,滥竽充数。这是颟顸无能的官僚主义。

享乐主义(Hedonism)又叫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是一个哲学思想,认为享乐是人类最重要的追求。词语的来源是希腊语的“pleasure”。享乐主义是所有动作皆可被一个人会产生的享受与痛楚所决定,力求将享乐与痛苦的距差增至最大。

“享乐主义”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享乐主义是指把追求一切能够引起自己各种感官快乐的刺激看作是自己的人生目的的思想观念。这种人一生都是在极力追求最大限度的感官享受中度过的。由于感官刺激只能由本人来体验因此与享乐主义并存的是自我中心主义。

2、所谓享乐主义是指那种把享受快乐(包括感官快乐、物质的肉体的快乐)当作人生唯一目的,并以此为判断是非、善恶、美丑标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享乐主义”是指把享受玩乐作为人生的根本欲望和追求,并且不择手段地去实现和占有。“享乐主义”具有典型的资本主义奢侈思想的色彩。

4、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被后人称为“享乐主义”。他也指出:“我们称愉快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结束因为我们认识到愉快是我们内心所固有的第一桩好事我们从愉快出发开始每一项选择与回避的行动。

5、有人把威尼斯画派的艺术称为享乐主义,这似乎是在对一个纸醉金迷的社会的暗示。要让作品具有表现力,油画家应明白艺术的生命在于真情。

享乐主义是产生于西方的一种观念。认为感观上的快乐就是人生的目的,光凭感官上的快乐就能使人幸福和满足。享乐主义必然导致自我陶醉或自我中心主义。因为感官的享受只有自己体验,谁也不能代替别人体验感官的快乐。享乐主义特别表现在性行为及其习惯方面。在西方世界,享乐主义导致婚外性关系、青少年性关系、同性恋.....享乐主义使人们尽情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容易使人们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的状态之中。

享乐主义是艰苦奋斗的大敌,是腐败堕落的渊薮,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一个国家走 3

向衰亡的起始。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更要高度警惕享乐主义的侵蚀。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作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之一加以强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意义。

享乐主义的表现方面:

形势下享乐主义有多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

新形势下,享乐主义有多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是:

在精神状态上,不再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人民的利益克服困难、奋发向上,而是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享乐安逸才更“现实”;

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遇到困难和矛盾绕着走,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和单位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

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

奢靡之风

所谓奢靡,一般是指花费大量钱财和社会资源追求过分享受。即古人说的“暴殄天物”、“害虐丞民”。奢靡同正常消费和享受的区别在于,一是大大超越当时普通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二是无度地挥霍社会财物而不能物尽其用。

通观历史上的奢靡现象,有两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值得注意,一是搞奢靡的人多是有权势的人,或政治上权柄在握,或经济上富可敌国,或两者兼而有之,“既贵且富”。二是盛世更容易出现奢靡之风。西汉立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物资极端缺乏,连天子都不能配齐四匹一样颜色的马拉的车,将相乘牛车,百姓无积蓄,统治者就是想奢靡也没有条件。因此,汉初,以黄老思想治国,推崇“寡欲”、“无为”,在生活消费上极力保持节俭。而一旦到了所谓的盛世,情况就大一样了。财富多了,环境相对安定,享乐思想必然滋长。

历史上因奢靡而亡国丧身或被赶下台的统治者不胜枚举。尧的儿子丹朱,是有记载的奢靡第一人。他依仗自己有个好爸爸,整日整夜地“高消费”,结果为人们所不齿。禹教民有方,却教子无道。禹的孙子太康继承了帝位以后,奢靡成风。《尚书·虞夏书·五子之歌》说:“太康身居高位却不理政务,贪淫女色,沉迷游猎,嗜好饮酒没有节制,纵情歌舞不知道满足。”太康这样腐化堕落,老百姓能不造反吗?于是,老百姓就把太康赶下了台。到了夏的末代,桀更加奢靡暴虐,剥削人民,耗尽民力,老百姓恨之入骨,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消失呢?我们愿意同你一起灭亡。”如此腐败,夏朝能不灭亡吗?商代的后期,纣王的荒淫暴虐是大家都知道的,“酒池”、“肉林”,与苏妲己“作长夜歌”,已经成了后世总 4

结历史教训的首选资料。春秋战国,“千金买笑”、“烽火戏诸侯”等典故,史不绝书。后世总结历经八百年沧桑的周王朝历史,归结为四句话十六个字:“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灭亡。”

奢靡之风的表现方面: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互为表里的两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充裕,一些干部在得到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之后,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一味追求更豪华、更高档的享受,是为享乐主义。当他们的享乐主义心态外化成实际行动,便是金表华服,珍馐佳酿,豪宅别墅,名车美人,是为奢靡之风。官员接待上级的宴席不够高档,是“不给面子”;开会时不在五星级酒店,是“没有重视”;领导出行若不是警车开道,则是“不够隆重”。那些并不艳羡享乐、奢靡的官员亦被裹挟其中,只能老实遵守“潜规则”。久而久之,这种不正之风更是异化成一种“官场标准”,腐化干部队伍,更腐蚀了党的各项制度规章。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共同表现:

A.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B.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C.挥霍公款,吃喝玩乐。

上一篇:《银行日记账的登记方法》教学设计下一篇:新目标英语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2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