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编辑要点

2024-11-23

电视新闻编辑要点(共12篇)

电视新闻编辑要点 篇1

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中, 不但信息数量资源丰富, 传播媒介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 新媒体的加入以及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等因素, 使得电视新闻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如何发挥电视新闻的优势, 把握电视新闻编辑过程中的要点, 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成为相关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

一、电视新闻特点分析

(一) 电视新闻现场感强, 极富感染力。电视新闻集声音、画面与字幕于一体, 既具有纸质媒体的视觉效果, 又具有广播媒介的听觉体验。同时还具备其独特的动态感和形象性。受众可以结合电视新闻中的声音及画面还原新闻现场, 透过电视新闻的报道对新闻发生真实的情境进行再现。现场感是电视媒介的特性, “眼见为实”的现场感往往是感染受众、引起受众共鸣的重要因素。

(二) 电视媒介广为普及, 受众的接触率较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电视已基本普及, 并且已经形成自己的传播网, 最重要的是电视新闻受众几乎不存在学历限制, 处于任何知识水平阶段的受众都可以收看电视新闻节目。

不过, 电视新闻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最大的弊端就是电视新闻的信息转瞬即逝, 受众难以对信息进行保存再查询。另外, 就是电视新闻制作的成本较高。

二、电视新闻编辑要点研究

(一) 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新闻是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 是舆论宣传阵地, 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与桥梁。这一理论适用任何媒介的新闻。这就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在选择稿件与修改稿件的过程中, 要把握方向的正确性,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严把新闻稿件质量关。准确地宣传和解读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与路线等,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真实地反映民生民情。在电视新闻节目形式和节目理念不断变化的情况下, 就需要编辑在原有工作如图片编辑、文字修改等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 用新的思维方法, 通过生动的形式,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编辑记者要有敏锐的新闻视角, 切实联系实际, 抓住受众的兴趣点, 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 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政治素养,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坚持正确的报道思想, 在国家政策的解释与贯彻落实方面对受众进行积极地引导。

(二) 树立良好的大局观念, 统筹编排稿件。编辑不能只针对单篇的稿件进行编排, 这样做不仅会使稿件之间缺少联系性以及互动性, 淹没主题, 甚至还会造成单个新闻报道脱离大背景的发展轨迹, 难以准确地对新闻事实进行价值定位。所以编辑编排稿件时要对全局进行准确把握。编辑也要注意不要炒作“卖点”, 一味地追求电视新闻节目的关注度。编辑在工作中要时刻持有大局观念, 站在全局的高度对稿件进行统筹编排, 使得栏目的新闻报道既能体现其鲜明的报道风格又能突出重点, 既恰如其分又真实可信。

(三) 编辑在对稿件进行编辑的过程中要理解记者的采访意图。有一部分电视新闻编辑主要是处理文字与图片, 如果编辑不理解记者的拍摄意图, 在修改通讯员或记者发来的稿件时就会出现困难。所以作为合格的编辑, 要想实现对新闻事件的精准报道, 就要做到从记者的视野看问题, 还原记者真正的采访意图。

(四) 加强自身编辑技能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的提升。媒介平台的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 技术的高速发展给记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 也相应地对编辑记者的技能与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编辑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此外, 编辑要处理来自各个方面的新闻事件, 需要同电视系统内的众多部门紧密联系协同合作, 需要对各方资源进行整合以及与记者和通讯员建立默契关系, 指导他们进行新闻采编等。这些复杂的工作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电视新闻的传播需要通过编辑有计划、有规律的组织活动, 来保证其传播活动的质量与效果。

结束语:

电视新闻编辑既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在新闻的编排过程中要把握编辑要点, 遵守规矩, 同时又不能墨守成规, 需要电视新闻编辑人员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实践, 电视新闻编辑通过对社会上各种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进行一系列的加工, 形成健康文明、有思想高度的、可视性较强的新闻, 传播给受众。随着新闻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形成, 直播方式成为电视媒体提升竞争力的手段, 这种情况就对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挥、展示电视新闻的魅力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键.做好电视新闻报道的三点思考——新闻嗅觉·现场感·动画特技[J].宜宾科技, 2013 (4) .

[2]张大平.试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技巧[J].华章, 2012 (33) .

[3]欧阳丽虹, 邹馥宇.电视新闻写作应注重“看”与“听”[J].传播与版权, 2013 (7) .

电视新闻编辑要点 篇2

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三、什么是电视新闻编辑? 第一,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节目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工种。作为一个工种而言,电视新闻编辑是节目的把关者、生产者与播出者。他负责节目的构思、采访、后期剪辑、合成等一系列的工作,甚至,还有可能负责节目的经营。

第二,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节目的制作环节而言,电视新闻编辑主要是指电视新闻节目的后期制作阶段。

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是节目艺术和电视技术二者的结合。

四、所谓大编辑部机制,就是把整个频道、整个节目甚至一次报道都当作一个有机的系统,以整个频道、节目甚至一次报道为管理单元,由一个大编辑部来对新闻资源进行统一协调、配置,统一策划,统一调度,进行新闻素材采集工作,将反映同一内容却不同角度的节目同归在一个频道或一个节目、一次报道中,使节目的制播充分体现一种整体性,展现新闻的深度性和深刻性。

五、栏目及其基本特征 所谓栏目,是由固定主持人主持、内容主题明确、风格和形式统一、定时定量定期播出的节目单位。

栏目的基本特征是:固定的节目主持人;定时定量定期播出,定时就是固定的播出时间,定量就是固定的时间长度,定期就是固定的播出频率;相对稳定的节目定位;固定的目标收视群体;统一的风格和形式。第二章

一、电视的构成元素包括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

二、视觉元素包含的内容及其功

能或作用

视觉影像是电视对受众最具冲击力的传播手段。在电视屏幕上,视觉元素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形态。视觉元素主要包含:

1、画面画面就是记录新闻事件有关信息的动态影像。

作用:(1)再现。第一,再现现场(现场环境),以现场视角去报道新闻,用纪实的手法去拍摄新闻。第二,再现过程(关键情节),情节是新闻事件的主体,而那些能够反映事件核心进程和本质特征的关键情节更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当然也是电视画面展现的重点。第三,再现细节,细节能够揭示事件表面背后的隐藏信息,能够昭示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例如:报道中人物的手势、动作、神态、表情、语气、语调等。(2)实证。电视画面因其直观性、连续性而具有很强的实证功能。(3)表意。画面的组接可以产生新的意义。

2、屏幕文字(字幕)字幕是很重要的视觉符号,虽然附属于画面却具有独立的表意功能,能有效弥补画面信息传达方面的不足。

字幕的功能 :(1)提示(新闻标题、要点提示)强调性字幕,主要是对画面或语言解说所表达的意义、重要论点等的强调,以引起观众的注意。(2)补充说明性字幕,主要是对画面作辅助性介绍。如人物身份、时间、地点等事实要素(3)传递新信息(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屏幕下方的滚动字幕新闻)信息性字幕,主要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单元传达某种相对完整的信息

3、图表、图形和动画

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字、地理方位或者新闻人物、新闻事件之间复杂的关系等,光靠语言、画面和文字无法解释清楚,或者不便于受众理解,这时就需要绘制一些图表、图形,甚至要制作动画来加以形象化处理。

4、照片或者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有关的实物资料

有些新闻事件,当时没有拍摄下来,通过电视画面显然无法表现。这时可以借助一些相关的照片或者实物资料。

三、听觉元素包含的内容及其功

能或作用

(一)人物同期声人物同期声是指在拍摄新闻时同步采录的人物讲话。采访形式出现,包括记者的现场报道、与采访对象的谈话、人物的讲话。

人物同期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2个性化的同期声语言。

3通过同期声的追述可以表现过去的形象。(二)环境效果声

环境效果声也称为实况音响或者背景声。体现现场环境表意性

比如公鸡打鸣,狗的叫声,救护车的嘶鸣,钟表的滴答声等。(三)旁白解说

旁白解说主要通过记者或播音员的有声语言来表述新闻事件。它主要用来解释、议论、介绍背景、表达作者观点、补充画面表达多义性的不足等。

(四)音乐包括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在专题片渲染情绪、烘托主题时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电视新闻节目主要分为三类:

(一)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中最常见的节目形态,在真实、客观的基点上,旨在迅速、广泛、简短地报道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件通常,是电视新闻报道的尖兵。由于它天天同受众见面,影响面广,人们习惯地称为电视新闻,即狭义的电视新闻。

特点:

1、快。如何实现快?第一,第一时间的快速反应,抓核心要素报道;第二,利用编排手段,敢于突破常规,尽快播发;第三,利用技术手段,比如,直播手段,口播报道,飞字幕;第四,报道手段,变结论式报道为进程式报道,在事件还没有最终结果的情况下,随时报道最新进展,利用电视的优势及时追踪报道。

2、短。

3、活。电视新闻节目的分类:(分三类): ·消息类分为口头报道、图像新闻与图片新闻、电话采访与连线、字幕新闻 ·专题类分为专题报道、深度报道 ·评论类

(二)电视新闻专题是就某一新闻题材所做的充分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而且有深度。它或对新闻事实做出比较详细、系

统的解释和分析,或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追踪报道。在时效上,它和消息最为接近,是报道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内容上,它是消息类新闻简要报道的延伸、扩充,是较为全面、深入的报道。

(三)评论类电视新闻是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和态度。

五、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它不仅交代事实,更侧重于揭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后果,它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与意义有全面、纵深的理解。第三章

一、新闻信息的六大构成要素是我们判断新闻价值的主要信号:五个W(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和一个H(如何)-----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过程(How)

二、显性信息和隐形信息

1、显性信息显而易见,比较容易确认;构成新闻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 :“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

隐形信息需要对新闻事实做进一步的深入挖掘 ;隐藏在事实的表象之下: “为何(Why)”,“如何(How)”

三、新闻价值判断的两个维度:

1、绝对价值——透过新闻事实本身所传达出来的原生信息考察其作为“新闻”所具有的基本价值

2、相对价值——将单一的新闻事件放到整体的传播环境中去考察,衡量其在整个传播环境中所具有的价值

3、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的统一

四、判断新闻的价值标准一般有:时效性(包括时间性与新鲜性两层意思。·时间性:发生与被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差越小,时间性越强。信息时代,要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出报道。新闻事业发展史即是争取时间性的历史。·新鲜性:新闻报道的新鲜感,表现在内容、视角、切入点、形式、主题等方面)、重要性(事实对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和国家的工作及国际政治生活、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影响的大小)、显著性(是指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具有引人注目、非同一般的意义)、接近性(核心是指新闻事实与共同主体特别是接

收主体的各种“距离”关系)、趣味性(奇特反常幽默的新闻事实具有令人喜闻乐见的意义)。

五、对新闻的绝对价值产生修正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受众、目的、语境。第四章

一、导语的功能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导语往往以主持人(播音员、记者)图像口播的形式出现。导语的两个基本功能:吸引受众和揭示主旨。

二、正文写作的结构

正文是对导语的深化和补充。它要对导语中涉及的新闻要素做进一步的注释和充实,对导语中没有涉及的新闻要素要做交代和说明。电视新闻正文写作的手段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现场画面、同期声等声像手段。结构:按照逻辑顺序展开的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结构、混合式结构

三、电视新闻报道中细节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报道的可信度和真实性(2)揭示主题

(3)表现情感、塑造形象(4)渲染气氛(5)增强可视性

四、电视新闻中背景材料的运用要注意的方面

1、服从主题的需要。背景是依附于主题而存在的,所以背景的运用要根据主题的需要,要简明扼要而不喧宾夺主,如果面面俱到,反而会冲淡主题,给人以主次不分之感。

2、立足于释疑解惑

3、与报道主体有机结合。第一,紧扣主体,服从并服务于主体表现的需要;第二,背景材料的选择要精当,不能不加选择地一股脑儿往上搬;第三,背景的运用要灵活,要有机地分散到报道的不同部分,大段的背景会打断报道主体发展的逻辑线索。第五章

好的故事应具备哪些特质?

1、好的故事以“人”为灵魂

对于受众来说,“人”总是新闻报道中最

富感染力的因素之一。在一个故事化的电视新闻报道中,我们所见到的“人”,应当是具体的、鲜活的。

2、好的故事以“情节”为主体好的情节一般具有如下特质: 一是新闻主角的代表性言语和行动; 二是典型的时空环境;

三是新闻主角的言行与典型环境之间的戏剧冲突

3、好的故事以“细节”为血肉 一是细节首先是可视的形象 二是细节折射事件的本质三是细节往往是情节中的兴奋点

4、好的故事有戏剧冲突

一个好的新闻故事应当具备一定程度的戏剧冲突,只不过产生这种冲突的矛盾主体都是真实存在的第六章

一、电视新闻栏目编辑的基本意

(一)全局意识全局意识是栏目编辑意识的宏观体现

1、宏观传播环境

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党和政府一段时期的工作重心;一段时期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2、本媒体一段时期的传播重点

3、新闻栏目的整体布局

(二)责任意识栏目编辑要时刻考虑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要坚持原则,吃透两头;要维护个人权益;要防止不良模仿平衡意识

(三)平衡意识是大局观的另一种表现地域的平衡,领域的平衡,形式的平衡,力度的平衡,观点的平衡,热度的平衡

(四)栏目意识

1、注重对栏目风格的凸显

2、着力于栏目整体形象的塑造

3、增强竞争意识、展现栏目实力

(五)人本意识

1、受众意识

(1)栏目设置栏目的定位、题材的选择、表现的手段

节目处理抓住百姓关注的新闻点,突出新闻与百姓的关联性;用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解释专业内容

2、人文关怀

(六)评论意识

新闻不仅要提供关于事件的客观信息,而且要提供关于事件的意见性信息 新闻评论是媒介树立权威、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

栏目编辑应当善于利用电视新闻的传播手段为评论服务 第七章

一、新闻策划是对于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形式、程序、时机、角度等的策划。

二、新闻报道常见的形式(1)集中式 好的报道角度 一定的规模(2)连续式 追踪报道 系列报道(3)特别报道 特别的时间 特别的形态 特别的组织

(4)日常的单篇报道

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阶段:制片人、策划、责任编辑、记者、编辑、撰稿、摄影师、灯光师、字幕员、美工、主持人。·主持人、播音员、主播三者的不同:播音员的主要任务是将节目的文字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传播出去,放置解说词的配音,每条新闻的导语以及现场播报。主持人的任务处理将游资语言转换成有声语言外,还要参与到节目的策划、撰稿、现场采访等环节中区。主播是整个新闻节目的把关者,不仅参与新闻节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而却具有最终的决定权。

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录制)阶段:导播、现场导演、视频切换、音频切换、摄影师、灯光师。

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流程:分为两类,一类是日播或周播的常规电视新闻节目:

(一)常规电视新闻节目:.策划阶段。确定选题应考虑的原则:1.注意新闻选题的新闻价值。要符合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即新鲜性、重大性、异常性、接近性、趣味性。2.注意舆论导线的需要。任何一个时期的社会

都有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发挥自己的“喉舌”作用,合理引导群众,有效实现自己的传播意图。3.注意受众的需求。一是对信息的需求,二是对知识的渴求,三是娱乐需求,四是生活需求,4.密切关注其他媒体的报道。当代新闻媒体的竞争无外乎就是“快”“准”。新闻素材采集阶段。后期编辑阶段。成片的送审与播出阶段。一类的大型专题直播节目。1.确定选题;2.前期准备;3.直播方案申报;4.构建直播团队;5.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6.直播现场的设计与考察;7.工作台本的制定;8.直播准备阶段;9.现场直播。·电视纪录片编辑能力训练

一、获取选题

(一)获取选题的路径

1.来自上级布置的任务和集中策划。2.来自其他的媒体; 3.来自观众;

4.来自编导生活中的发现和感悟。

(二)题材的价值标准 1.是否具有史料记载的价值; 2.是否具有社会普遍性; 3.是否具有人情味 4.是否新鲜,具有趣味性

(三)题材选取的实务化过程

·调查时步骤:1.了解相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知识。2.查找观摩相同题材或相似题材的同类型片子。3.深入拍摄现场实地研究。

·调查手段:1.现场调查;2.采访谈话,社会中对立的两极,对于某个问题持完全不同观点的人士;4.拍摄地当地的居民好了解情况的群众;5.某领域权威的领导或专家。·调查那内容。

(四)影响选题的因素

1.创作者的知识结构和对同题材的把握

能力。2.观众的审美期待和欣赏趣味。3.题才的内在意义和价值。4.题材的可拍性。

二、组织创作团队

三、策划文案写作

(一)拍摄计划书

(二)拍摄大纲

(三)拍摄进度表

(四)设备清单

(五)预算草案

四、物资准备

(一)摄影录音器材的准备

1.电视摄影机,2.三角架.3.监视器4.收音话筒

(二)摄制组成员食宿和交通的安排

五、实训练习第六章

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关系:电视专题片是中国电视界一个约定俗称的名称。目前在国内,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二者之间的关系以“等同说”“从属说”“独立说”“怪胎说”等说法为代表。电视专题片的类型:

(一)按专题片的内容划分人文类、社会报道类、自然环境类。

(二)按专题片的风格划分为纪实类与写意类,中央电视台教社衷心主任高峰将专题片分为纪实类、表现类、思辨类。

(三)按专题片的结构分旁白加画面的主观式、由采访构成的采访式、既无旁白也无采访的纯观察式、由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互动构成的反射式。

浅析广播电视新闻编辑 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一个思维过程,一个信息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体现价值标准的过程,编辑的主观意识体现在编辑内容上,因而编辑部的建设关乎新闻媒体的定位与传播效果。如今的新闻传播过程中编辑技巧越发显著重要,新闻编辑对时事的评估关乎国家政治、思想,筛选出来的稿件既要典型又要文明健康,符合主旋律,作为人民的精神粮食,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将有限的新闻资源焕发无穷生命力,是指拥抱热度与新鲜度。

一、把握好新闻标题、导语、结构编辑技巧

广播新闻编排是一门艺术,编辑人员当用一定的艺术功力,用正确的舆论指导思想,在具备强烈的新闻敏感的同时,当学习必备的技巧,在编辑过程中对内容进行合理配置,优化整合结构,挖掘人们的视野习惯与听觉规律,是新闻有意思、有趣味、有深度。广播新闻编辑的标题要比报纸更为实在更有热度新鲜感。例如报纸标题不能直截了当完全表露稿件主要内容,加副标题适当引出文章中心思想。而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则要鲜明、生动,具有吸引力,既能唤醒观众的观看兴趣,亦能是新闻主题鲜明呈现,如果二者兼得,则新闻标题拟定成功。虞城广播电台的访谈节目《大爱结成大家庭》观点鲜明,主题直截了当的标题,令听众听之酣畅淋漓,效果立竿见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曼切认为,好的导语应该具有这样的魔力,导语一唱歌,读者就跟着哼哼。广播新闻的导语与报纸文章导语有共同之处,但与之比较又有不同点。共同点在于导语既要开门见山,又要简单形象,中心思想突出。不同点在于广播新闻导语只要简单明了突出新闻时间即可,对于多余的事件再试试叙述过程中交代即可,导语拟定为一句话最好,导语的精炼在于不繁文冗杂。广播新闻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广播新闻的结构形式。如何让听众对广播新闻长时间收听,那么它的结构形式就要结合它的特点构建。在报纸中,如果采访对象为两人,那么在文章的内容中可以对二人的话语进行穿插安放,以对话结构构建文章形式。而广播新闻则不然,二人对话不可穿插,要单独分离开来,顺序要有先后,内容具有层次感,结构简单明了,内容简洁化就是广播新闻的最突出特点。

二、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

官方媒体要求对党的政策动向,政府的行政制度必须了如指掌,编辑部对此需要深入研究,因为广播新闻编辑决定着媒体的生死命运。社会上的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及背景,编辑部一定要知道了如指掌,心中有数,以此把握好新闻报道的方向,制定好报道策划,正确引导舆论。

战役性报道是编辑部常常采用的报道方式,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报道、收集群众反馈意见等等都是战役性报道的内容。通讯联系网络在如今的电视新闻报道过程中极其重要,设备不全系统就容易瘫痪,这个系统主题必须包含记者站与广大通讯员。编辑部与他们的关系形同鱼水关系,二者之间信息交流当频繁,二者信息不可间断,通报有关的稿件要定期有序二者相互发表意见,互换讯息,二者指点错误,相互促进在新闻业务方面可以适当选时培训。

三、新闻编辑对DV拍摄素材的运用技巧

如今,各类行业和部门对自身的宣传看得特别重要,而媒体便是他们宣传的重要阵地有的单位还会设置自己的专门机构,安排相关人员,什么资料科、宣传科.....单位的活动内容都有这些相关部门进行拍摄整理,文字记载,以便媒体宣传时将信息供给他们使用。这些相关的单位部门与媒体的联系十分紧密,宣传队伍逐渐日益壮大。与此同时,数字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DV摄像设备正以惊人速度普及国内,不仅是媒体和单位部门,普通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进入拍摄行列,成为自由的摄影记录者。

当前,电视台已经启用了来自民间的拍摄的视频资料,充分利用这些朴实的画面,将其剪切编辑成片子,做新闻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这些新闻素材来之不易,拥有天然优势,作为新的新闻资源,必将在未来的时间里大放光彩,丰富媒体的多样性。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来,这两者也略显不足,此时就需要通联编辑在处理选择稿件之时高度重视,因为民间拍客专业素养良莠不齐,视频与内容的真实性也不能得到证实。专业记者与摄影师有一定的保质的专业素养新闻叙事与内容组织方面强于民间拍客,所以来自民间的视频资料存在专业性的质疑,与媒体的新闻视频差距也就相距甚远。尤其是大量的DV拍摄者提供的素材中,拍摄主体常常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社会体验也不尽相同,再加上其他的因素,拍摄的内容与事实的实质相背离。

四、新闻编辑的模糊化处理技巧

模糊处理在编辑新闻写作时能时常运用到,在新闻处理中不可避免。所以,新闻模糊处理的常识性技巧知识的掌握在这里非常必要,什么要模糊处理,什么不需要处理,什么要模糊清晰处理等等都要巧妙结合。当我们遇到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是稿子要及时必须播发每次当以谨慎,不可盲目,可以采用模糊技术,既保证新闻新鲜热度,又不至于丧失新闻时效性。

当然,模糊处理在新闻报道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有道德要求,尊重他人。在新闻报道中,对于报道对象的个人隐私要从分尊重,比如未成年人的肖像、姓名、家庭住址以及在刑事案件中被害者的可能会引发名誉争端的信息,此时当以模糊处理。此外,侧面拍摄与马赛克也当以利用,凡是涉及个人的隐私,我们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遵守法律,又要崇尚社会道德。如今模糊技术与方式正在不断探索中,编辑部门在工作中也在挖掘与创新。

电视新闻的编辑 篇4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编辑的核心工作, 编辑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拟订播出大纲。播出大纲是用以指导当天播出的新闻节目的计划。与此同时, 每个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 毫无例外地需要有一个详细的节目单。大纲重在组织, 而节目单侧重具体的实施。

与报纸排版相比, 电视在规划版面时有自己的特性。

其一, 报纸是在单位面积中布置文字, 电视则是在单位时间里安排节目。单位时间的固定和客观时间的流动, 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电视的版面, 时间就是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活跃空间, 是电视编辑追求的目标之一。

其二,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同一个新闻事件, 由于版面的限制, 19:00的新闻中, 可能安排得短一些, 而在21:00的新闻时段中, 则可能介绍得详尽一点;上一个时段播出可能没有交代背景, 而在下一个时段中则可以较充分地展开。编辑应该具备这样的功夫:将超出既定播出长度的节目缩短, 将达不到播出长度的节目延长。对庞杂的素材进行合理提炼, 从剩余的材料中发现精华, 当然其中需要节目主持人和节目制作人的鼎力配合。

其三, 新闻类节目的相互呼应。在一天的新闻类节目中, 消息、新闻专题节目以及现场直播、现场录播节目往往不在一个时间段播出, 中间穿插有电视剧、文艺节目、广告等, 所以受众不会因重复而感到腻味。从另一个角度看, 不同的时间段拥有不同的观众面, 对某一新闻的延伸和展开, 无疑有助于提高收视率。

综合以上三点, 我们不难看出, 电视新闻的编排可以根据原料和作料的供应情况随时修订菜单 (节目单) , 同时可以一菜几吃 (一个新闻事件分期传播) , 也可以玩特殊的拼盘, 同样的原料做出不同的菜来 (多种电视宣传手段一起上) 。这些特点, 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多样性、连贯性和灵活性。

在了解了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普遍原理后, 并不意味着我们掌握了编排这门学问。换句话说, 要想编排好电视新闻, 还必须懂得与宣传心理学、宣传艺术学密切相关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以及如何将规律行之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来。电视新闻编排既要有规矩, 又不能墨守成规。有成就的编辑往往得益于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 除了必须有其他新闻媒介的编辑相同的思想、文化素质, 还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技能呢?

第一, 当编辑先要当好记者。电视新闻编辑仅有文字功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他们日常大量的工作是与图像打交道。如果对电视新闻采访拍摄一窍不通, 就很难修改记者和通讯员发来的消息。

第二, 要有组织、协调能力。电视新闻编辑不仅经常与社会各个层面打交道, 而且每天都与本系统的各个环节发生关系。如果将整个电视宣传队伍比作一个庞大的乐队的话, 那么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是乐队指挥, 而编辑则是吹大号的角色, 既接受指令, 又发布指令, 并确保指令百分之百地执行。

第三, 要有熟练的节目剪辑技术。节目剪辑包括单条新闻的剪辑成片、多条新闻的组合和后期的切换导播三个部分。这些工作通常都是由编辑完成的。纯熟的节目剪辑技术, 不仅是为了搞好新闻包装, 而且有利于分秒必争。

第四, 要有敏捷的思维和文字、口头表达能力。电视新闻的播发有时带有一定的随机性, 那么便要求编辑迅速作出反应, 是否发、如何发, 都需在短时间内决定。需要表明编辑部看法的述评部分, 如果来不及写稿, 则由编辑拟定腹稿向节目主持人转述, 而后直接见诸屏幕。

第五, 要有社会活动家的本领。电视新闻飞入千家万户, 千家万户都可以介入到电视新闻中来。双向传递的实现, 更要求我们的编辑成为社会活动家。经验告诉我们, 同社会各个层面接触得越多, 越能及时获取新闻信息。这对于编辑制定报道计划、编写播出大纲是极为有益的。

电视新闻编辑期末复习 篇5

2、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中国无线电公司(上海)1922年建成,1923/1/23开播第一座电视台 ;1958/5/1北京电视台试播,9/2正式播出

3、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36.11.2【英】BBC广播电视公司建成开播

4、列宁——您所发明的广播是:“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

含义是:广播同报纸一样是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声音,不需要印刷发行;在时间空间上几乎是零距离。

5、广播的优势是什么?

①传播迅速:传受同步

②受众的范围广:覆盖面广,受教育程度低

③诉诸听觉:联想自由

④收听方便:移动收听(跟你走)

⑤费用低廉:广告的千人成本低——CPM=(广告费/受众数)×1000⑥忠诚度高:受众的换台率低

6、广播的局限是什么?

符号保留性差——转瞬即逝

选择主动性缺失——线性传播、限制性选择

同时空的排他性——选定了甲,其他都排除不存在了

会产生误解或歧义——同音不同字,说出来会产生歧义

7、广播编辑的职责:经办节目

宏观——各频道、频率定位;各类节目设置

微观——每档节目的内容、编排、制作;做到节目可听可见

8、广播编辑工作的特性:

①听的编辑工作——树立听众观念,用耳朵编辑

②节目的编辑工作——节目的艺术,生产出可供编辑的节目

③更强的时效性——从TNT到NNN

④更强的专业技术和相对繁杂的后期工作

92部分组成。把现场录音部分删去,报道仍完整那就不能称为录音报道。

10、主持人节目的特点(特指新闻节目)

①采编播合一,节目整体感强

②以第一人称出现,交谈式传播

③主持人长期固定,节目形象人格化

记得看3天新闻联播!· 记得看3天新闻联播!

11、主持人节目的条件

①确保真实——真实的人讲真实的故事交流真实的思想情感

②相对固定——节目名称、定位、播出时间和主持人相对固定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收听群体、收听习惯

③直接交流——“我在(同你)说”一对一沟通交流

④个人形象依靠节目策划和主持人的个性特色

⑤真实主持——是节目的核心、是高水准全面性的广播工作者而不是“传声筒”

12、主持人的素质,是能力和修养的综合体现

①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分析判断能力

②业务素质:

发现新闻的能力、现场采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论能力(专业能力)现场控制能力、现场引导能力、现场协调能力(现场驾驭能力)

③人格修养:尊重听众、有修养说话文明分寸得当亲和可信、有协作精神

13、编排广播节目树立2个观念

①听众观念,考虑听众的需求

②树立节目全局的整体观念

14、两条消息同等重要?短在前、长在后

15、写作内容提要

①原则——适当多写几条,反映节目概貌

每条简练一些

②写作要求——宜实不宜虚、准确贴切、明白易懂

16、电视的优势?

①传播符号的特殊性——视听结合、声形色兼备

②广泛的参与性

③影响的家庭性

④特别需求的满足性——电视数字化以后,从看电视到用电视

⑤传播迅速

⑥受众广泛

17、电视的局限?

①信息传达上——短于抽象理念的东西、长于形象动态的东西

②信息的度量上——深度有限

③与广播共同的局限——符号保留性差、选择的主动性缺失、同时空的排他性

18、电视新闻选择的特殊性要求

①可视性——必须具备真实、生动、关键的画面

②可听性——真实、清晰、典型的同期声

19、彩色电视制式:制作、传输和播出系统的技术标准

PAL(德1962)NTSC(美1953)SECAM(法1958)

MAC(英——兼容,适合通讯卫星转播)

20、蒙太奇:源于法语建筑学词汇,是“构成、组合、装备”的意思

意思发生改变,前期——后期剪辑时一个个镜头按生活逻辑和美学原则组接起来

中期——特有的叙述和结构手段

后期——一种思维方式,形象思维

21、画面剪辑的要求:事实进程

长短适度

剔除空费

合乎逻辑

声画合一,解说词画面基本一致

22、同期声:与画面同步采录下来的现场实况音响

同期声的性质:真实性、现场性、感染性

23、同期声的作用:体现现场实况、体现矛盾冲突、体现新闻个性(人物、事件)

24、解说词的作用:

①构思作用

②补充作用,补充画面的不足;补充无法交代、无法展示、展示不足的内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可从新闻要素、主题思想、知识方面补充

25、解说词的特点

①特殊的用武之地——补充画面无法展现的、表现不足的、强调不够的地方

②特别的结构形态——断断续续、不那么连贯、不那么完整的只有和

电视画面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整体。

③特别的判别标准——是否和画面巧妙结合、是否实现了信息有效传

26、解说词的写作

①为看而写——让观众看懂新闻

②为听而写——做到:通俗口语、容易听、愿意听、朗朗上口、生动活泼 ③不要当做一篇独立的新闻稿写,应该要依据画面的需要

④力争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⑤声画合一

27、直播题材:重大性——重大的新闻、活动、政党活动等

事件性——能形成事件必须有有进程和人物活动动态性——有运动发展的过程

悬念性

28、现场直播的元素

①事件现场——关键所在②演播室是由主持人嘉宾和专家组成的调度中心;

起到调度作用(调度现场、灯光等)、衔接作用、补充背景知识作用和评述作用

③现场记者——关键人物

要熟悉现场,准备好各种充分的资料

引导受众来关注焦点

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探析 篇6

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模糊化处理技巧

在编辑新闻处理工作和记者新闻写作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新闻模糊处理。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什么新闻需要模糊处理、什么新闻不能模糊处理、新闻模糊处理技巧等常识性知识。对急发稿件的模糊处理。我们往往会遇到一时没条件弄清的事情或问题,而稿子又必须及时播发,这时就不能盲目确认,而应当采取模糊处理,这样做既保证了新闻时效性,又可以避免新闻失实。对需要防止泄密的稿件进行模糊处理。军事报道中有关驻某地、某部官兵及科技报道中的一些技术数据等,这些是需要保密的内容。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据权威人士透露”模糊语言,就比用精确的语言表述更合适。为遵守法律和道德对新闻进行模糊处理,新闻报道也必须遵守法律,尊崇社会道德。在新闻报道中,涉及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肖像、姓名、家庭住址等、性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姓名及有可能引起名誉纠纷的事件和人物姓名,应该做模糊处理。另外,出现当事人清晰图像的,也往往需要打上马赛克或采取侧面拍摄的方式模糊处理。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报道,新闻工作者都应慎重处理,不能违背法律和社会道德。模糊处理的技巧编辑应在事件中不断摸索。

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

编辑部应该是整个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同时,电视新闻离不开完备的通讯联系网络,这一网络的主体由记者站和广大通讯员组成。编辑部不仅要与他们形成鱼水关系,更得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通报有关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

三、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对民间DV拍摄素材的编辑技巧

不少行业和部门都很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像公安、消防、工商、质监等部门,有的还在内部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比如宣传科(或资料科)、宣传员等等,负责拍摄、整理和保存本单位活动的资料,并部分提供给新闻媒体使用。这些机构及其中的人员,与电视台的联系密切,并逐渐形成一支通讯员队伍。他们提供给电视台的新闻素材,往往具有独特优势:代表单位提供新闻素材,真实性有保障,可信程度较高;在所报道领域较为专业、内行,在表达上不容易出现常识性错误;拍摄及时、全面,特别是一些执法现场的镜头捕捉,常常能够提供记者赶到现场之前的精彩画面,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迅速进步,DV摄像设备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国内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有条件加入到电视新闻素材的拍摄队伍中来。目前,已经有不少电视台采用由这些民间DV拍摄者拍摄到的画面,编辑加工成完整的新闻加以播出。这部分的新闻素材,作为新出现的新闻资源,今后在数量上将会逐渐增大,它们具有其他新闻来源不容易具备的一些天然优势。但另一方面,这两者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需要通联编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如因专业能力欠缺而造成画面素材和文字稿质量良莠不齐。通讯员和DV拍摄者大多未受过新闻业务的专门训练,因此,不论在拍摄水平和新闻叙事组织能力上都与记者有较大差距。对于他们提供的素材,从画面组织到文字措辞、叙事逻辑,都需要编辑认真地加以重新改造。如因知识层次、生活经验不一造成对所拍摄事物的理解存在偏差。特别是在为数不少的DV拍摄者提供的素材中,拍摄者往往受到自身知识结构、社会经验等等方面的限制,不能正确把握所拍摄事物的实质。

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制作舆论监督节目技巧

一是坚持建设性监督。要始终坚持重在建设、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为出发点。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抓住那些群众关心、政府重视、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舆论监督,要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着眼于推动问题的解决,向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二是坚持科学监督。开展舆论监督,应当有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做到事实准确、客观全面、以理服人。三是坚持依法监督。舆论监督受法律保护,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严格依法办事。舆论监督报道的内容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不能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泄露国家秘密,不能干扰和妨碍政法机关依法办案,不能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舆论监督的手段、方法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获取新闻素材、核实报道内容都要通过合法的途径、程序和正当的方式,不能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进行采访。

五、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后期控制指挥技巧

电视新闻制作的新闻编辑功能 篇7

一、画面的选择、剪辑以及与解说词的配合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中一项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画面或者电视镜头的选择、剪辑与衔接, 以及画面与解说词的配置。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

(一) 画面选择组接的原则

画面的选择、剪辑与组接是提升新闻质量的关键所在。新闻编辑首先要认真研究新闻题材, 了解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 找到逻辑点, 再选择能够支持新闻事件主题思想及新闻事件整个过程的画面, 进行连接, 而且剪辑后的画面要完整有序, 基本能反映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如果画面实在表达不了的, 可以用解说词进行适当的补充。

(二) 画面组接的要求

在对画面进行选择和组接时, 要遵守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 视觉匹配规律

视觉匹配规律要求画面符合轴线规律。具体来说有三点:一是要用特定镜头来间隔;二是要注意轴线的互换规律;三是要注意环境根据与人物交代要自然, 合情合理, 不能给人以嫁接和造作的感觉。

2. 画面切换规律

在画面的组合中, 要根据主题要求选择剪接点, 科学合理地衔接上下镜头。镜头的切换主要有三类:一是静接静;二是动接动, 三是静接动或动接静。

3. 掌握蒙太奇节奏

蒙太奇节奏指的是镜头转换的节奏。影响蒙太奇节奏的重要因素是镜头的长短, 选择镜头的长度要注意三点:一是根据画面表现的内容, 二是要根据景别, 三是要看视觉效果, 避免画面混乱。

(三) 声画的配置

在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中, 如果解说词和画面不相配合, 就会导致电视新闻的图像与主题严重脱节, 让观众如坠雾里, 不知所云, 大大降低电视新闻的质量与收视率。

1. 声画同步

要做到声画同步必须遵守两点:一是要尽量使用同期录音, 这样现场感就会极强, 让观众如身临其境。二是尽可能让解说词更加贴近画面。电视的最大特点就是画面的直观性和可视性。所以, 电视新闻的解说词要根据画面来写, 不能不顾画面去单独叙述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有时以画面为主, 解说对画面内容进行解释或补充, 有时以解说为主, 画面来显示事件情况。总之, 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配合。

2. 声画分离

电视新闻主要依靠画面来叙述新闻事实。但是这些画面只是采访时所拍画面的一部分, 画面不能表达的内容只能用解说词进行补充。这样就要求新闻画面和解说词的分离。当然, 这种分离并不意味着让解说词和画面各不相干, 彼此脱离, 而是要彼此相互辉映。要做到这点关键在于对画面剪辑位置的选择, 因为电视新闻后期制作前, 解说词就已经写好了。

二、新闻编辑的高效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 从新闻这个角度看, 任何一个电视媒体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必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播出最有价值的新闻, 这不仅对我们的新闻记者还有编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时记者采访回来已经很晚了, 但播出的时间是不能改变的, 这就要求我们编辑又快又好地完成后期声画编辑。这时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一) 抓重点

因为时间很紧, 所以新闻编辑不能对新闻题材进行细致地分析, 打磨, 这时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从大处着眼, 在很短的时间内抓住新闻题材的主旨, 理清其脉络。

(二) 声画剪辑以文字为主

上文我们谈到声画剪辑的几种类型, 那么在时间很紧的情况下, 我们主张以文字为主, 画面进行补充, 因为文字相对来说, 逻辑性更强, 更能把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其次, 最好用现场的录音。

最后, 我们想补充一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实行现场直播, 这不仅增加了电视编辑的工作内容, 而且对他们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直播时, 十分紧张, 节目主持人、栏目编辑、技术人员都必须各就各位, 随时准备听从导播的调遣。有时在新闻的直播过程中, 要临时插播重要的新闻, 这意味着要打乱原来的节目播出程序, 那么插在什么位置, 如何和上下新闻很好地过渡和衔接, 对时间如何把握和控制, 都是我们新闻编辑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三、结语

在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中, 新闻编辑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对新闻的选排、组织到画面的选择、剪辑、再到图画和解说词的配合, 新闻编辑都要充分发挥编辑的功能和技巧。是否成功运用此功能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新闻的内在表达效果和外在画面品质, 所以一定要引起我们新闻编辑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摘要:电视新闻与其他新闻有很大的不同, 它是用迅速的、真实独特而又完整连贯的画面来吸引观众, 向观众传递信息。在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中, 前期拍摄很重要, 但后期制作也更为关键。本文就来探讨一下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时如何发挥新闻编辑的功能。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制作,编辑,组织,解读,功能

参考文献

[1]吴晶.浅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素养, 瓤翘天地, 2011 (9) , 52-53

[2]从红霞.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青年记者, 2010, (23)

[3]周磊.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编辑[J].青年记者, 2009 (20)

[4]陈琳娜.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能与技巧[J].今日科苑, 2009, (08)

[5]朱彦明.电视新闻编辑要有创新意识[J].记者摇篮2005, (04)

电视新闻编辑要点 篇8

关键词: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编辑能力

现今, 新闻受众、媒体竞争以及网络平台等之间相互影响, 并且已发展成当前新闻编辑进步的一个主要动力[1]。新闻媒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新闻编辑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与较强的编辑能力。

1. 强化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电视新闻编辑是对创造性要求较高的一个工作, 新闻编辑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持续不断地发展与创造。[2]也就是讲, 新闻编辑活动的关键就在于创新, 缺少创新的新闻便没有了任何的生趣。创新精神的强弱是衡量一名新闻编辑人员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 也是新闻编辑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标志。

新闻编辑拥有创新意识与否, 主要表现在其是否拥有较强的拓展精神。新闻编辑在对节目进行编排的过程中, 应该突破传统、老旧的新闻编排模式, 大胆假设, 提出自己的意见与主张, 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 在新闻节目中渗入自身的创新思维, 并且全面贯彻到新闻节目的各个环节当中, 进而有效推进电视新闻节目的丰富性、独特性以及多元化, 使其在诸多新闻节目中彰显个性, 赢得广大受众的欢迎。

2. 提升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的对策

2.1 转变角色

现今的时代是一个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存的时代, 针对这种情况, 新闻编辑的工作不但要确保新闻供给的速度, 还应该对信息加以分类与梳理, 在新闻编辑的功能与角色上, 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 即从之前的信息把关人转变为信息管家。新闻编辑作为信息把关人, 在面对大量的同质新闻与信息时, 必须让受众知道新闻的真实意图, 在选取和加工新闻的过程中, 应该采取立体思维, 冲破单一角度的约束, 把新闻事实置于社会大环境下, 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新闻报道, 使广大受众能够从多个角度掌握整个新闻事件的实质涵义。

此外, 转变受众的观念。纸质媒体缺少信息反馈体制,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 受众利用数字化的手段能够对新闻事实进行及时的反应, 作为新闻编辑, 应该充分尊重受众对新闻产品形态的确定, 准确、真实地掌握受众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进行新闻传播, 在新闻编辑竞争这一环节中, 寻找到不断发展的动力与增值点。例如, 对于一位重要领导人的讲话、一篇社论亦或者是典型性的经验, 传统纸质媒体将其放在头条是可行的, 但是电视新闻媒体则不行, 电视新闻编辑在对新闻头条进行确定时必须了解, 最吸引受众关注的才是最为重要的, 这一点对于电视新闻而言, 就是来自事件现场的、最新的新闻事件报道。

2.2 提升新闻编辑人员的素质

电视台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与编辑能力的提升, 首先是加强新闻编辑人员的自身素质, 使其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与学识。具体来讲, 新闻的第一素质是政治素质, 新闻媒体的重要属性就是政治性, 作为新闻各个部分把关人的新闻编辑, 应该密切关注时事, 善于由小见大。另外, 在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 新闻编辑仅仅具备传统编辑的采写编评能力是不行的, 同时还必须具备多媒体的传播水平, 也就是讲, 新闻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熟练掌握操作多媒体计算机的能力与互联网的使用方式, 掌握最新型的新闻写作形式, 例如电子输入技术、超媒体的阅读等[3]。

2.3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新闻编辑人员是新闻传播的灵魂, 因此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必须端正自身的立场与态度, 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使命,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与理念。务实是新闻报道的一大前提条件, 新闻必须具有时代性、真实性等特点, 必须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展开报道, 在对新闻加以筛选时, 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敏感性, 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

3. 结束语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比较繁杂, 需要较为缜密的思维, 新闻编辑不但需要一定的人文科学基础与自然科学基础, 还必须具有较为健全的人文精神作为支撑。由此可见, 新闻编辑工作应该不断创新, 突破当前的发展现状, 在持续不断的创新过程中提升自身。因此, 树立创新精神, 加强自身新闻编辑的能力和基本素质, 是当前新闻编辑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话题。

注释

1[1]袁萍.新时期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思路研究[J].读写算 (教研版) , 2013, (17) :150.

2[2]李艳馥.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培养创新能力[J].科技传播, 2011, (18) :6.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研究 篇9

电视新闻为一类视觉艺术形式, 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的丰富变换、综合处理、后期的巧妙编辑制作, 将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赢得大众的广泛认可与赞许。由于电视新闻信息量大、传播快捷, 因此成为当前传媒发展的主导力量。如何提升电视新闻整体质量水平, 则成为新闻工作人员应主力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优质的新闻节目应体现突出的思想性, 同时后期编辑制作应形成良好的效果, 编辑人员应将采访获取的各类价值化新闻资料通过有效的提炼、合理的编辑、全面的汇总、有效的加工, 配以适当的解说词, 同新闻画面形成良好的一致性, 进而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 深化其内涵, 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由此可见,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制作尤为重要, 只有掌握实践技巧, 明确操作方略, 提升编辑制作水平, 方能创建出真正优质精品的电视新闻节目, 打造形成行业的亮点品牌。

2 电视新闻画面应配以适宜的解说词

电视新闻节目后期编辑制作阶段中, 对于一些需要说明的新闻画面应配以适宜的解说词, 形成对新闻内容的良好补充。同广播以及报刊媒介相比, 电视新闻节目后期编辑体现了更高水平的操作要求。因此编辑解说词应做好布局谋篇, 激发其生动直观性, 获取受众的全面认可。对于需进行气氛渲染的电视新闻片段, 群体活动报道, 在制作编辑解说词时也应力求简明扼要, 避免应用大量重复的辞藻堆砌, 这样将令观众产生厌烦之感。而对于表述人物内心世界、喜怒哀乐, 或展现优美形象的景观等新闻素材, 则应由不同的视角入手, 应用丰富手法、各异的景别, 多元化、丰富层次的镜头, 运用适宜的画面展示新闻内容, 并就画面背景配以适当的文字解说。令观众感受的视觉以及听说信息良好结合, 深刻、全面的感知电视新闻传达的内涵。倘若新闻画面浅显易懂、观众可一目了然, 则不需进行详细的解说, 仅作稍微的提示便可。另外, 播音员倘若在电视新闻中出镜, 则需要位于新闻画面之前添加导语, 也可在新闻画面播出之后加入编后话。该类后期编辑方式适用于具有一定传播力以及重大新闻的报道播出。

3 电视新闻同期音的科学制作

为提升电视新闻收视率, 深化新闻节目宣传效果, 可依据表达需求位于电视新闻之中合理的加入同期音。可将采访者、当事人的身份、姓名、职业等信息借助字幕清晰呈现出来, 促进同期音以及新闻画面、导语解说词的良好结合。同期音的加入可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新鲜感, 可在后期制作采编阶段中依据新闻结构以及现实表达需要, 利用受众好奇了解热点新闻内容的心理, 合理的引入同期音, 进而促进电视新闻节目的内涵深化、外延拓展, 扩充新闻节目信息量。相比于单一应用新闻画面以及解说词的电视新闻, 将更加具备吸引力, 凸显新颖性。对于重要会议、大规模社会活动的电视新闻报道, 更应合理的应用同期音, 令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被同期音渲染的现场气氛所感染, 提升政府组织号召力、亲和力, 强化大众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民族自豪感。在报道采访领导, 追踪其深入基层、关怀群众的典型新闻事件时, 可配以领导慰问群众的同期音, 体现领导对基层施以人文关怀的亲民、爱民之情, 塑造典范领导形象, 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达到良好的新闻舆论效果。编辑同期声阶段中, 应参照电视新闻节目的中心思想, 明确其内容结构, 选择适宜的同期声编辑制作长度。有关采访面谈相关政策举措的新闻同期音, 可适当延长时间, 而对于群众的感受与想法的新闻同期音, 则可做精炼、简要的概括。应确保同期音的编辑加入过度自然, 衔接良好, 做到丝丝入扣, 不突兀、不冗余, 进而令电视新闻节目更加和谐、良好与自然。

4 优化电视新闻后期字幕编辑处理

电视新闻后期字幕的编辑处理, 可对其解说词、新闻画面以及同期音形成良好的提示作用, 令画面构图更加均衡, 声音影响更加协调。一些电视新闻倘若单纯应用画面则较易令观众产生片面、错误的理解, 无法准确的传递新闻表述内容。倘若加上适宜的后期字幕, 进行科学准确的编辑, 方能令电视新闻节目内容更加清晰、准确, 令观众快速理解, 全面接受。例如新闻采访对象的身份、不同地区的方言等需要通过后期字幕的处理编辑明确显示, 还可用于对新闻事件的背景做进一步介绍, 呈现总结全面的分析数据等, 进而令观众清晰掌握新闻信息内容, 扩充视野, 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忠实观众, 有效提升节目收视率与美誉度。

5 结语

总之,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制作环节尤为重要。我们只有把握后期编辑制作实践技巧, 做好字幕的编辑处理、同期音的科学制作、配以适宜解说词, 方能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影响力, 优化新闻节目制作质量, 赢得受众的广泛认可, 实现良好的发展与提升。

摘要:本文就电视新闻后期编辑处理技巧、科学实践策略展开探讨。对优化电视新闻画面效果, 提升电视新闻节目价值及影响力, 强化后期编辑处理水平, 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视新闻,后期编辑,技巧

参考文献

[1]向延桃.论文学修养与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的关系[J].魅力中国, 2011 (15) .

浅谈电视新闻编辑 篇10

1 电视新闻编辑的概念

电视新闻编辑是节目的把关者、生产者与播出者,电视新闻编辑负责节目的构思、采访、后期剪辑、合成等一系列的工作。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2 电视新闻的编辑要领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按照分工分为外采和编辑两大部分,前期就是外采,后期就是编辑,新闻记者在前方冲锋陷阵,编辑在后方整理“战利品”。

电视新闻编辑的前期工作是组织和指导。编辑工作十分繁琐,组织指导要摆在首位。编辑应该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策划栏目、组织拍摄系列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此外,编辑部还应该成为记者站和通讯员的良师益友。

中期的主要工作是编辑、制作。在这一阶段,要立足于全局,从当前的客观实际出发,审视、配置、修改、加工稿件,核实新闻事实,确保内容正确、事实真实。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字的编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视解说词的修改和节目内容的提示。二是节目的制作。这是由电视新闻的特性决定的。记者拍摄了画面,撰写了文字稿,并不等于完成了一条新闻。编辑的任务是让每一条新闻达到播出的要求,至少有下列工作要做:镜头的剪辑、使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相一致、将字幕迭现在适当的位置、画面的技术处理、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计算该条新闻的长度等。

后期是控制、指挥。按一定的意图编排节目内容,撰写配套稿件,安排播前的节目录制、合成和播出时的导播、监听工作。这里所说的控制,指的是对新闻播出过程的控制。控制者通常称为导播。在直播式节目中,播出过程是最紧张的时刻,节目主持人、技术人员、栏目编辑,乃至该时段准备发布的消息,都必须各就各位,随时听从导播的调遣。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当编辑先要当好记者,要有组织、协调能力,要有纯熟的节目剪辑技术,要有敏捷的思维和文字、口头表达能力,要有社会活动家的本领。

3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原则

3.1 立足全局的取材原则:

这是所有媒介新闻编辑的共同原则。电视新闻编辑在体现这一原则时,有着基于电视自身实际的特殊要求:电视拥有较大规模的受众群,是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图像符号既有特殊的表现优势,又有不容忽视的局限。

3.2 新闻真实性原则:

这是新闻编辑应注重的基本原则。电视新闻编辑在这方面所要做到的主要是怎样维护摄录真实和图像的逻辑真实,此外,还要遵循声画协调原则和节目有序化和整体化原则。

4 要在文字语言风格上求新求变

新闻报道常见的形式有集中式、连续式、特别报道和日常的单篇报道等。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要用流畅、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主持新闻,切实改变居高临下的播出新闻的方式,更出色地表现新闻生活事件,原汁原味地突出新闻真实性,要易于观众接受,拉近观众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距离。

5 电视新闻编辑的流程

电视新闻节目编辑的流程分为两类,一类是日播或周播的常规电视新闻节目;另一类是大型专题直播节目。常规电视新闻节目在策划阶段要确定好选题,注意新闻选题的新闻价值,要符合五要素,新鲜性、重大性、异常性、趣味性,要注重舆论导向,合理正确引导群众,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传播意图,要关注受众的需求。

6 结语

作为一名新闻编辑,要充分认识传媒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努力培养自身素质,提高专业水平,真正做好新闻选稿的把关人,使新闻编辑不断出新,打造精品,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推动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健康发展。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做好新闻编辑工作,不仅能够有目的的传播、弘扬中华文化,还能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多方位需求,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广播电视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

摘要:合理编排是电视新闻节目编辑的核心工作,现代科学技术与广播电视紧密联系,现代电视特技手法使编辑工作能够发挥更多的优势,并为其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可以说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正由“排列组合型”进入复杂的“创作型”时代。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原则,技能

参考文献

[1]陈秀芳.地方广电新闻的编辑技巧[J].魅力中国,2013(6):76.

[2]王秀红.浅谈电视新闻编辑技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4):163-164.

提升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分析 篇11

电视新闻节目编辑对稿件要进行创新,这是由电视新闻宣传工作的特点和新闻节目编辑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一篇篇电视稿只有经过编辑,成为整体之后,才构成完整的新闻节目播出。这一过程经历了策划、拍摄、制作,最后完成播出。这一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连贯在一起,构成一个新闻节目的完整连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协调者的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起着关键的作用。新闻编辑能力的大小和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作为记者,关心的是自己采编的新闻,而作为新闻编辑,其所关心的应该是整个新闻栏目,所以应该从更高的角度审视,组织好整体的新闻采访。因此电视新闻节目编辑对稿件的创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综合评价当日稿件,要“抓”出其中最精彩的内容,进行重点处理,突出处理。每天,汇集到新闻节目编辑手中的稿件可能很多,但节目时间优势限定的,用什么,不用什么,先用什么,后用什么,突出什么,坚固什么,新闻节目编辑不能完全以撰稿人的要求来定,也不能把它当作鼓励的稿件来权衡其轻重。更不能以“把时间填满为算”,不分轻重缓急地把稿件排起对即可交叉,要想对稿件进行理性的选择,新闻节目的编辑在组织整理性的选择,新闻节目的编辑在组织整理稿件时,必须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所处的实际要求出发,对所有的稿件进行组织、比较。要具有慧眼,发掘新、鲜、活的稿件。比如,把精于拍摄画面、对大型活动的拍摄具有驾驭力的记者多派去做现场直播等工作,把善于在小事情中體会大道理的记者,组织进行深度报道,等等。在稿件集中后,再对稿件筛选,在其中挑出适合在适当时间播出的稿件。

总之,新闻编辑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记者应具备的新闻敏感性,创造力,还要具备编辑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更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因此,作为一名好的新闻编辑,要加强责任心和进取心,努力学习,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组织新闻节目的任务。

其次,要合理、精心地运用节目时间的顺序强势,正确引导新闻舆论。电视新闻稿件如何编排,也是向广大观众间接表明新闻立场,倾向和吸引观众的一种手段,电视新闻以其传递信息快、节目容量大吸引着受众。要做好新闻节目,编排是一门艺术。新闻编辑对稿件的选取、稿件所发篇幅的长短、配发评论还是编后、简讯怎样穿插等等,这对于发挥电视新闻的传播功能,提高电视新闻的收听率,办好电视新闻节目有着重要的作用。

再次,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在电视新闻的“快、新、活、深、多”上下功夫,做文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闻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视新闻改革的内容之一,也就是要在发挥电视时效性强的前提下,在新闻节目时间容量固定,时间要求性强的情况下,在稿件的短小精中求得增加新闻信息量,同时加强新闻报道单位深度,许多记者和通讯员总希望自己的稿件长些,甚至有些节目编辑认为“文章太短没有分量”在“头条”新闻的选择和安排上,脑海中存在着一个无形的“条条框框”有的认为,新闻节目的“头条”稿件最好是“事件大,稿件大,单位大”的稿件。有的片面理解新闻宣传的“指导性就是工作性”而不注意从听众的角度出发去研究问题,以至于一些新鲜活泼生动的稿件不是放到最后就是便不上来,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对于新闻节目的编辑来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辑必须在注意指导性和可听性的前提下,多从听众角度出发,始终遵循短中求多,求快,求新,求活的原则,则优运用时效性强,新闻题材新颖,报道方式灵活,文字生动活泼,反映问题深刻敏锐的稿件,在新闻节目这一“方寸之地”给听众更强烈的新闻“冲击”。

最后,要进一步强化稿件和电视手段的配置,深化报道思想。就像化学中的分子不同组合所形成的物质不同一样,电视新闻稿件的不同组合,其表现力和宣传效果也是不同的,相同题材方面单篇稿件,如果组合成一组稿件,其表现力很可能得到升华。有的新闻稿件事实很好,若在配发电视评论,宣传效果无疑会更加增强,这些都说明了稿件配置的重要性,电视新闻稿件的配置。主要两个方面:一个是组织,二是配合。

组织就是根据稿件间的相互联系,将稿件组成统一的稿件群,配合就是根据稿件内容的实际需要,增加各种新材料,如配发评论等。一些电视手段的合理利用也是必要的,如配栏目音乐,配现场录音或背景录音等。并学会对稿件的组织和配合,并适时地加以运用,是办好电视新闻节目,提高其质量必不可少的手段,而能否恰当地创造性得用这些手段,又是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时时都会碰到的问题。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节目编辑工作,是一项对业务人员思想性和业务性要求都很强的工作。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节目编辑,其在编辑工作的创造性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电视新闻的质量,编辑的创造意识,还是新闻保持活力和吸引力的内在因素,需要不断培养,才能使编辑成为常春藤,保持业务活力,同时也使新闻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电视新闻节目编辑工作,研究电视新闻节目编辑工作,充分发挥电视新闻节目编辑工作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唐莉.浅析电视新闻编辑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新闻传播,2012(1):6667.

[2] 宋金铭,王洋.浅析广播电视新闻编辑[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4546.

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浅析 篇12

关键词:电视新闻,样式创新,报道形式,栏目编排,版式

目前, 新闻竞争的程度加剧, 电视新闻不创新, 不仅难以胜任宣传任务、发挥喉舌功能, 而且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观众。只有创新, 电视新闻才能提高竞争实力, 才能获得生存空间。那么电视新闻应如何创新呢?这是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问题。

1 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的受众心理和需求的出现, 传统电视新闻的宣教式传播已经不能吸引受众欣赏和接受新闻。在电视新闻编辑方面, 目前部分电视新闻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编辑思想陈旧、编辑模式老套、编辑方式单一的问题, 使受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媒体上, 削弱电视竞争优势。

首先, 电视新闻的信息量少, 内容空洞枯燥, 没有吸引力。一些新闻, 观众之所以不感兴趣, 多犯此类毛病。文字不少, 数字堆砌, 有物无人, 平淡无味。新闻内容枯燥, 新闻报道内容对客观事实的表现, 时政新闻大量堆积, 经验性稿子反复编排, 而且语言晦涩难懂, 画面单调、没有美感, 让人看而生厌。一些电视新闻只满足于传递信息, 至于能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就顾不得了, 这样受众的审美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 电视新闻自身的吸引力也降低了。

其次, 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差, 受众没有新鲜感。在一些新闻里, 时常可以看到“前不久”、“最近”或“今年以来”等时间概念模糊的稿件, 违背了新闻规律, 引不起受众对新闻的兴趣。在新闻形式上, 符号运用单一, 画面单调, 不少新闻还仅限于同期声出字幕, 画面加解说的形式, 一成不变, 没有美感。

最后, 编排方式没有变化, 模式陈旧。一成不变的编排节目, 会让观众厌烦, 也会让观众忽略既定收看时间以外的节目。但是一些电视新闻节目, 前边是国内新闻, 后边是国际新闻, 这种格式, 多少年不变, 毫无疑问对收视率有所影响。

2 电视新闻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的内容本身就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物, 但这并非意味着电视新闻已经是创新的先行者。目前, 在电视新闻采制、传播中, 有许多陈旧的思维需要突破, 有许多领域需要拓展, 有许多形式需要更新。电视新闻如何创新?

2.1 电视新闻观念的创新

电视新闻要取得突破, 首先观念必须创新。当前社会各方面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 电视新闻工作者要适应这种变化, 在思想观念上要融入平民意识, 用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电视新闻的主要标准。因此, 电视新闻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应是人民群众, 采制的内容和形式只有面向群众、被人民群众认可, 电视新闻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魅力, 才能发挥它的影响力。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地超越自我, 敢于突破思维障碍, 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2.2 电视新闻内容的创新

对电视新闻来说, 内容就是对报道题材的确立, 对报道对象的确定。作为现代传媒的电视新闻应将更多的报道内容着眼于送达信息、传递知识。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更注重用最简单、快捷的方式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电视新闻应顺应这个要求, 实现新闻的信息化, 成为电视观众获取信息的权威平台。此外, 还要把电视新闻的新闻性与知识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传授新知识的功能和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并不矛盾。实现新闻信息传播功能是电视新闻的本份, 而传授新的知识, 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电视新闻功能的一种拓展。

2.3 电视新闻形式的创新

电视新闻形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因此, 应在报道形式的多样性上创新突破。一是实现新闻采制直播式。新闻采制直播式是指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采访制作, 直接发射播出的报道方式。二是实现新闻播出滚动式。电视新闻播出实行滚动式, 对重要新闻反复播放, 而且或补充最新信息, 或变换不同角度报道, 不仅强化了新闻的时效性和时新性, 也弥补了电视“稍纵即逝”的不足, 而且还增大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量。三是加大互动成分。在电视新闻中使用互动, 可以使新闻传播更为迅速, 覆盖更为广泛, 气氛更加融洽, 反馈更加及时。

3 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具体措施

电视编辑工作中只有在每一个环节树立起创新意识, 将自己的隐性劳动最大限度地融入新闻节目中, 才能转化为人们看得见的东西。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重视头条新闻。

会议报道、领导活动居多, 并且一般都在头条编发。领导活动、会议新闻既然避免不了, 编辑应尽量使其简短, 除非是具有头条价值的, 一般不要在头条编发。那些紧紧围绕大局、积极弘扬主旋律的新人、新事、新经验、新成绩以及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反映群众关心问题的“新闻”才应多上头条。

3.2 注重有效信息量。

有效信息含量是指受众从该媒体传播中获知的与认同的信息数量。编辑不能仅仅注重新闻的信息含量, 提高其有效信息含量才是最终目的, 要时常站在一个受众的角度, 审视自己编排的新闻究竟能给受众多少信息, 对于受众度, 审视自己编排的新闻究竟能有多大帮助。只有自己对自己的“作品”满意了, 才可能使受众满意和接受。

3.3 突出地方特色。

地方特色是地方台新闻与其他媒体竞争的资本。每个区域有每个区域的特色, 每个区域的受众最关心最乐于接受的也是他们身边的人和事。要进行选择、组织那些具有当地经济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色彩、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新闻内容、编排形式如何突出地方特色,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3.4 发挥电视优势。

声画合一是电视的特点, 也是电视的优势。电视新闻节目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编辑要注重同期声的运用, 注重各种报道体裁的选取, 注重画面文字的搭配, 尽可能少用画面加解说的最原始的报道形式, 尽量不用口播, 增强新闻的生动性与贴近感, 使电视新闻“活”起来。

3.5 编排要有美感。

电视新闻以具体可感的形态反映现实生活, 传递新闻信息, 其本身就具有美学价值, 而好的新闻编排可以使其美学价值得以更充分的体现。如何润色稿件语言、如何搭配画面文字、如何逻辑地技巧地联结每条新闻, 使电视节目一定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才会更有看头。

3.6 要有新的思维方式, 跳出常规的思维定式, 独辟蹊径想“新点子”。

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不仅表现在编辑过程中, 而且还表现在对自身素质的修炼上。因此, 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取决于记者编辑的素质, 提高素质主要靠个人修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是做好编辑工作 (也就是创新新闻节目) 的前提条件, 因此说, 好的编辑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有明确的社会导向意识;要培养自己较强的预测力、决断力和创造力;要有广博的学识, 使自己成为“杂家”。

一档完善的电视新闻节目来自方方面面的精细操作, 而新闻编辑对题材的精心组织, 对稿件的细致处理, 对编排的巧妙布置, 则是新闻节目上台阶的前提。

结语:电视新闻编辑虽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律, 但应该看到, 这种规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编辑工作既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就注定了编辑要不断创新, 不断探索。可以说, 创新是一切新闻工作的灵魂, 当然也是电视新闻编辑的灵魂。有没有创新精神, 是一个平庸的编辑和一个优秀的编辑的本质区别, 这也是电视新闻节目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刘存宽.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J].视听界, 2002 (1) .

[2]张全标.新闻电视节目创新[J].电视技术, 2006 (12) .

上一篇:芜湖地区下一篇:项目比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