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创新的基点(精选10篇)
教育管理创新的基点 篇1
在应试教育的理念甚嚣尘上的当今社会, 人们渐渐意识到素质教育的真正实现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教育理念及思想的转化。那么, 在教育形势日新月异, 素质教育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 我们怎么做才会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更趋向于素质化, 更符合教育发展的本质呢?我们该选取什么样的切入口来实现素质教育呢?这也许是困扰着每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者的问题,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及管理的经验, 联系近年来实施“减时增效”教育教学的一些思考, 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以供同仁商榷。
一、理论必然性与现实必然性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 学生的自我意识获得空前发展, “80后”、“90后”等概念陆续出现, 这些现象无形中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命题。同时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趋于成熟的时期, 理性思维开始形成和深化, 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意识正在萌芽和成型, 他们心理性格中的反抗性逐渐战胜依赖性而占得主体地位, 开始习惯并乐于独立思考社会和生活的一些问题。他们强烈地希望自我的思考得到成年人的理解甚至尊重, 若这种心理得不到很好的平衡, 将严重倾向于一方———孤僻甚至玩世不恭。
另外, 出色地完成学业是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渴求, 但对许多中学生来说, 高考的最后结果并不是圆满的, 能够获得高考通行证也并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他们可能因为学习方法和考试方法不当, 或对学习内容不适应, 而感到困难重重, 但事关命运前途的学业成绩却不得不时时挂在心上。他们对考试心存恐惧, 却又必须面对。而这些状况可能对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不注意引导, 他们将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负担。
然而, 现实的教育教学形式并不能很好地顾及学生的身心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成长, 拼挤集体学习时间, 加大学生作业的训练量, 课堂教学本身仍以讲授为主,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给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时间, 使学生丧失亲身观察、体会、思考的机会, 反倒让学生去研究老师, 研究老师的思维逻辑与角度, 通过拼凑老师的思维形成自己的“思维”, 这种思维层次极浅, 不能灵活应变, 还要靠“题海战术”强化。这本质上将钝化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近年来高分低能效应已经给我们一次次地敲响了警钟。那么, 怎样在缩小集体教学时间和减少作业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应该是每一位教育者都必须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就目前教育教学形势而言, 若不从课堂和学习效率上切入, 素质教育就难以大踏步前进;若不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从教学时间与教学形式上改革, 就不能从根本上冲击传统教育中最顽固的思想和最落后的教育方式。然而, 减时能够增效吗?减时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呢?
二、“减时增效”实施的粗浅探索
人类每一次大发展的初级阶段大都是以牺牲时间为代价。近代科技发展之初, 机械动力的速度效率还不如牲畜方便快捷, 然而科技的快速发展促使它很快取代了牲畜的地位。毋庸置疑, 我们的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走着一条时间高耗路线, 但面对社会对教育教学的高层要求时, 我们有必要转变观念, 应深刻地意识到减时的本质就是提高效率, 以期用更少的时间、更小的负担取得更好的成绩, 而非以牺牲教学成绩为代价。基于这种思考, 我们做出了很多管理与教学方面的尝试,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 在教育责任感社会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 应该能引起同仁的重视。
1. 回归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以“育人”为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研究当今之教育者必须研究当今之学生, 不宜把学生定格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思想水平上, 学会结合社会民众的社会典型心理解剖分析学生心理, 认真细致地研究学生的思想认识状况和思维特点。由于教育忽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造成的学生的学习的被动性、思维的惰性、学习方法的笨拙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 这也的确是学生学习效率低的根源之一。我们过去所坚持实施的学生励志教育、学生心理疏导、学生典型生活心理调研等形式对学生的心理性格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这也有力地证明了研究学生是提高效率的必由之路。
2. 改变教师教学理念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面和基本形式。
教育改革必然要以教师的改变为前提, 当今教育教学改变最快的是设备, 改变最慢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 大多教师都是用最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重复着一条多年不变的知识链条。我们认为当今教育形势下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研究学生的能力、学习接纳新知识的能力、很强的教育责任感、很强的爱岗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很高的教科研能力、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要正视自己, 改变自己, 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凡事只需用心都可成功, 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有心用心, 就一定能提高自身的素质, 就一定能担负起育人的社会责任。
3. 学习先进理论与方法, 避免在教育探索中走弯路。
当今教育界, 也的确涌现出了很多教育教学改革的模范典型学校, 比如洋思中学、后六中学、杜郎口中学等, 它们大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育教学模式, 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减时并不是让所有学生都不去学习, 而是让他们自主学习。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即学校。”学生并不是非要在教师集中的课堂就是学习, 事实是学生若有兴趣无处不可学习, 无处不可有收获, 我们要不断学习创新教学思路,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如何利用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学习, 如何在课堂上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型课堂, 都有赖于我们在转变自我教学观念的基础上, 培养自我能力, 形成我们的教学模式。
4. 创造教师与学校教学改革的宽松环境。
当前的改革之所以进展缓慢, 举步维艰, 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极力倡导改革的同时, 并没有封堵住传统教育的生存空间。得心应手的传统教育方法仍然受到钟爱, 也常常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 因而教育者在教育改革中表现出很大的惰性和被动性。客观的环境在逐渐改变, 学校与社会应逐步转变对教师教学实绩的评价机制, 让勇于创新的教师得到应有的认可与评价, 这应该是促进改革的最为“温暖”的环境。
5. 挖掘“教师即课程”资源。
教师在课堂上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 因此应让每个教师的个人资源得到充分挖掘, 释放教师教学的情感和艺术灵感, 与学生实现情景交融, 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同时加大学生评议教师力度, 让学生的评价增强教师的教学投入,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改革是形式的创新, 更是观念的转变, 转变已经“统治”多年的传统教育理念, 需要我们所有教育者的不懈努力, 更需要每一位教育者有巨大的信心、勇气、胆识和智慧。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教育随笔《关于推广山东经验, 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建议》.2009.3.7.
[2]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9.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
[4]高慎英, 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 (IS-BN:7540654295) .
[5]中学课堂有效教学的20条建议.吉林大学出版社.
教育管理创新的基点 篇2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历史教学 基点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98
当前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教学的三维目标:教习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视教育的过程以及教育的方法,强调个人的情感和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其中,历史是一门重视学生情感和价值观树立的学科,但现实的教学中,通常更加重视前两者的把握和执行,对重视学生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这一方面还有所欠缺。笔者认为,学生不仅仅需要学习知识,还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情感认识和感知,从而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教育的根本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还需要“树人”。所谓“树人”就是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举例说明如下。
第一份材料:“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东史郎日记》(日)
第二份材料:《南京大屠杀的虚构》成功地印刷并且出版,日本右翼对其作出了极大的认可,独步生意还在书籍护封中书写了这样一段话:“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下列图片为第三份材料,其显示了南京屠杀的一系列暴行:
搞杀人比赛
枪杀中国军俘虏
活埋中国平民
根据材料回答:
(1)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以及其保存状态的好坏,史料证据通常可以分成口传、文献、实物这三种证据,请划分上述三份材料中的证据种类。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中,田中正表示:“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请说出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3)第一份和第二份材料都是由日本的观点组成,但两者的观点却存在巨大的差异,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这一情况能够说明什么?
(4)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段历史。
这些问题使历史和理论相互结合,不仅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检测,还是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进而体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学生是否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其后,在检查学生给出的答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第四道问题的答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其回答的内容通常为:尊重历史,以史为鉴;中日要不断加强友好交往等。笔者不禁陷入了沉思:学生写出的回答是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吗?为了明确心中的猜测,笔者就这一问题与学生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如果这不是考试,你对于题中的这些历史图片有何感想?”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很快学生就此进行了活跃的话题讨论: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我永远无法释怀,我恨他们!”
“不要让历史重演,让无辜的人民再次坠入深渊!”
“中日建交不代表忘却这段历史,而应时刻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同时也要高度警惕法西斯主义的死灰复燃!”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彻底清算法西斯主义!”……
学生内心的想法不断展现出来,其中甚至有一些过于激烈的言论。面对这一情景,笔者陷入了思考:可以看出,这些才是学生内心真正的感受,但是这些感受却被忽视。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对中国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重罪,学生理应有这样的愤怒情感。虽然这些言论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错误的观念,但这却是学生最真实的情感体验,这也需要尊重与认真对待。
因此,笔者进行了总结:“同学们的真情实感令我大开眼界,虽然一些同学的言论甚至有过激之处,存在很多情绪化的成分,不过老师很高兴了解到你们的内心感受。这段苦难的历史不容忘却,罪魁祸首不在日本人民,要把账记在罪孽深重的法西斯主义及其右翼势力的头上。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们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应该怎样?”……
注重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的真实体现,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做能够加强学生的公民素养,将学生培养成为有自我感知、能够表述内心情感、对待问题有正确判断能力的人。这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重视三维目标的实现与统一,确保学生情感观念的正确养成,进而提高其知识与能力的水平。自觉关注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千万不能将情感体验摆在教学过程的从属地位。
教育管理创新的基点 篇3
第一份材料:“在 (南京) 马群镇警戒的时候, 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 每一中队两三百人, 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 (俘虏) 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 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东史郎日记》 (日)
第二份材料:《南京大屠杀的虚构》成功地印刷并且出版, 日本右翼对其作出了极大的认可, 独步生意还在书籍护封中书写了这样一段话:“读了此书, 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 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下列图片为第三份材料, 其显示了南京屠杀的一系列暴行:
根据材料回答:
(1) 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以及其保存状态的好坏, 史料证据通常可以分成口传、文献、实物这三种证据, 请划分上述三份材料中的证据种类。
(2) 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中, 田中正表示:“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 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 (口述) 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请说出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3) 第一份和第二份材料都是由日本的观点组成, 但两者的观点却存在巨大的差异,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这一情况能够说明什么?
(4) 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段历史。
这些问题使历史和理论相互结合, 不仅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检测, 还是对学生学习的引导, 进而体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 以及学生是否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其后, 在检查学生给出的答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第四道问题的答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其回答的内容通常为:尊重历史, 以史为鉴;中日要不断加强友好交往等。笔者不禁陷入了沉思:学生写出的回答是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吗?为了明确心中的猜测, 笔者就这一问题与学生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如果这不是考试, 你对于题中的这些历史图片有何感想?”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很快学生就此进行了活跃的话题讨论: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罄竹难书, 我永远无法释怀, 我恨他们!”
“不要让历史重演, 让无辜的人民再次坠入深渊!”
“中日建交不代表忘却这段历史, 而应时刻以史为鉴, 继往开来。同时也要高度警惕法西斯主义的死灰复燃!”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彻底清算法西斯主义!”……
学生内心的想法不断展现出来, 其中甚至有一些过于激烈的言论。面对这一情景, 笔者陷入了思考:可以看出, 这些才是学生内心真正的感受, 但是这些感受却被忽视。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对中国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重罪, 学生理应有这样的愤怒情感。虽然这些言论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错误的观念, 但这却是学生最真实的情感体验, 这也需要尊重与认真对待。
因此, 笔者进行了总结:“同学们的真情实感令我大开眼界, 虽然一些同学的言论甚至有过激之处, 存在很多情绪化的成分, 不过老师很高兴了解到你们的内心感受。这段苦难的历史不容忘却, 罪魁祸首不在日本人民, 要把账记在罪孽深重的法西斯主义及其右翼势力的头上。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我们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应该怎样?”……
分析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五个基点 篇4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教学;基点
一、创新教育理念
1.重视课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生发展是物理课堂教学的根本,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需求。在教学的设计上,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精神层面放在首位,提高学生对物理课程的热情和求知欲望。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物理学中的魅力所在,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多关注学生,亲近学生,让学生培养出积极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2.重视学习的深入探究。新课标里,科学的探究和内容是同样重要的。学生在对理论知识得到了本质的理解和掌握后,对科学、正确的价值观的树立,与学习基本科学知识一样重要。对科学的探究,既是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也是在物理教学中采用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对科学探究思想的培养,将其作为教学课堂的思路。
3.做好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析。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能力的培养必须在知识的获取和运用中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物理知识当做现成的理论进行简单教授,应当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师生之间多加互动,教师积极引导,与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上共同探究。
二、创新教学内容
1.教师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新教材调整了知识的内容选取,呈现知识上也适当的进行了调整。高中物理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种课程。学生在必修的课程里,能全面较完善的学习到物理的基础知识,能力强的学生,在选修的课程里也能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差异灵活、科学的运用教材进行指导教学,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
2.教师科学利用各种教材。现代教育不断,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新的知识不断出现,我们的物理教学也应顺应发展,与时代同步,在物理的教学上也要发挥创新机制,灵活、科学的整合各类有利教材,让学生得到最新、最全、最科学的教育知识,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三、创新教学方法
1.优化物理学习的运用。教师应科学、合理的整合多种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和活力性。既要重视对物理科学知识理论的教授,也要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等。并以新课标为指导,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从而转变学生学习物理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效率。
2.物理学习的开放式转化。伴随新课标改革的深入,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不断出现,模仿成功的教学方法,借鉴优秀的教育方式,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在模仿借鉴的过程中,不可机械复制,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去粗取精,不断创新,找到真正适合学生的方法方式。
四、创新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教学,创造生動教学环境。多媒体能具体、浅显的表现原本抽象、复杂的理论,使物理课堂上物理知识的表现更有趣味性,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物理的魅力。结合多媒体表现物理科学的原理,运用各种工具描述物理现象,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使用先进设备,采用新型教学。物理教学必须是以物理实验为基础,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的基础条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实验仪器也在日益改进和更新,教师和学生可以自主的设计实验方案,以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需求。
五、创新师生关系
1.教师转换为引导者。随着新课标深入改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关系上,已经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和知识接收的关系,而是转变为引导与自主创新学习的关系。在新的教学方式和环境下,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创新的意识,注重知识获取的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价值取向。
2.教师转换为交流者。信息化不断深入,媒体飞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知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而是从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构建和谐、平等的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再是居高临下的统治者,而是和学生处于交流、合作的关系。
3.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在传统的教学方法里面,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是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的模式进行知识教授,一讲、一听、一问、一答的呆板模式,使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新课标要求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提问的能力,让学生了解要学习什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发问意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新课标的深入改革,要求在教育模式上要创新化、人性化,广开思路,大胆创新,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更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构造良好教学环境,发挥五个基点在物理教学创新中的作用,让高中物理教学走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廖伯琴.普通高中物理选修与学习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教育管理创新的基点 篇5
一、中学语文课立足生命体验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世俗社会一向没有宗教信仰, 人的善恶意识多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积淀与自身潜意识的道德判断。与西方有宗教信仰的国家相比, 缺少民族共同宗教信仰与共同的道德约束性。在中国寺庙, 人们求神明保佑时, 貌似尊崇, 实则轻蔑, 带有急切的功利性。只想得到, 不想供奉, 不到需要时不来“施舍”。一个民族共同精神的沟通与约束的缺乏, 也许需要历史文化积淀悠久、人文精神浓厚的语文课来填补, 打下共同的精神底子。
然而目前的语文课对生命体验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吴非在他的《不跪着教书》中讲了一件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真实事情 :校园花房开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 全校师生感到惊讶, 每天都很多同学前来观赏。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一个4岁小女孩摘下了它, 他亲切地询问她摘下花想送给谁, 小女孩说是送给生病在床不能前来观看的奶奶。因为奶奶不信, 看完就送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 他又摘下两朵大玫瑰对孩子说 :“这一朵是奖给你的, 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 ;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 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当把这个故事的前半段作为材料作文题, 让学生续写, 几百个中学生的文章中心内容写的都是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 甚至要对小女孩做种种惩罚……面对4岁小女孩, 唯独没有生命教育的关怀。语文课中的生命教育要求有助于道德教育落实。
目前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报道令人触目惊心, 浙江金华高中生徐力杀死了母亲, 还在学校继续上了两天的课。当记者采访他时问他走出监狱后怎么生活, 他说好好读书 ;再问他有什么话要对天下的父母说, 结果只是让家长多给孩子一些理解、一点空间等, 唯独没有对母死不能再生的忏悔。读书求功名竟然超过了对母亲生命的珍视。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锤杀四位同学, 近年来, 与学生、学校、老师有关的伤人事件频频发生, 且逐年上升。学生们被应试教育弄得神情迷惘呆滞, 学生生命成长的快乐无处找寻。正如肖川所说 :“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 教育的真正价值失落了, 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 成为塑造‘单向度的人’的工艺流程。我们的教育无助于生命尊严的提升, 却有愧于学生生命尊严的失落。”
当下的学生主体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自我意识膨胀、盲从, 缺少宽容与信任, 面对困难和挫折常常会选择极端的方式。学校里的说教抵挡不住媒体的暴力侵染。生命教育企图通过专门课程达到“一劳永逸”如同痴人说梦。意识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语文课生命教育的引领应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加以持之以恒的潜移默化。
语文课在提升学生境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课是母语课, 学生接受理解相对容易, 会有一种亲切感与信服感。每当新学期发下新课本, 学生首先翻看的就是语文书。语文课是育人课, 当语文课将学生的生命体验与语文课的特质有机相连时, 才是思品课。语文课那些文质兼美的励志故事、思辨性的论说文和哲理性的抒情散文都会给予学生生命体验性启迪。语文课堂就要借助这些文化资源, 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的意义, 悟得人生真谛。生命教育设计四个方面的关系 :人与自身 (知己) ;人与他人 (知人) ;人与自然 (知物) ;人与宇宙 (知天) 。这些都蕴含在语文课中。
随着“三生教育”与新课改的推进, 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上越来越得到重视, 然而现在课堂上存在着一些与此相悖的现象, 如在作品解读时, 不是帮助学生进行“生命体验”, 而是“政治泛化”、“道德强渗”, 无法达到语文课最基本的“言意转换”, 使学生走向“生命遮蔽”。如笔者听一节《别了, 不列颠尼亚号》新闻特写观摩课时, 几乎所有的参赛教师为了“响应”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而把民族自豪感单独作为一个环节剥离出来, 进行单向的说教与拔高, 而不是通过作家的用词、场景的选择来让学生自己进行体验, 将其蕴含在教学过程中, 三维目标融合贯通。三维目标是三个向度, 而不是三个环节或过程。基于语文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 语文教学应从“语言”和“人文”相统一的特点出发, 发挥文本与语言的载体功能, 实现学生“人”的步步跨越。文本的基本要素是语言, 语言的本质属性是生命意识的符号。人文情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理解的基础上体验的结果, 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如果离开文本与语言, 那么生命教育也便成为无本之木。语言的习得不是纯语言的过程, 而是一个生命存在与创造的过程。语文教育应该成为学生的生命体验之旅。
二、中学语文课立足生命体验教育的方法
生命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切入点与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是现实的, 关注生命价值, 提高生命质量必须关注人的现实生活是否幸福, 是否充满希望与期盼 ;生命是体验性的, 体验是生命的存在方式, 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最直接的审美感知。中学语文课是融美于心灵的隐性生命教育, 挖掘其生命教育因素, 在文学作品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 激发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在生命审美意识中实践生命的优化与提升, 到达生命教育的终极意义。
1. 要注意挖掘文本背后的生命体验教育因子。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生意蕴能够直接对学生的心理气质和情感世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生命体验的方式融入作品, 在学生品读、鉴赏中渗入学生心灵世界, 使之发现并感受生命之美, 最终完成生命的塑造。培养人的诗性智慧和生命精神, 提升素质教育中最为缺失的部分, 实现人文关怀和生命价值的升华。在散文作品体验、分享体验作者的情感与意蕴 ;在小说、戏剧的解读中, 丰富和延展人生经历。陶渊明的诗那种追求生活的闲适, 郁达夫文章的文化厚重, 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通过与经典的互动实现生命价值的深度挖掘。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让学生品味情感人生, 浇铸道德人生, 从而做到生命体验的发展、丰富、完善。
2. 要关注学段特征。从道德发展的阶段来看, 初中生的道德情感正由朦胧走向清晰、由单一走向多元。他们的生命体验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与道德体验, 伴随着自觉的人格提升。语文课上引导其进行生命体验, 就是引导自觉的生命发展意识。通过语文学习, 引导学生体验自己的幸福, 赋予生命以从容淡定。对幸福感的体验就是引导其更清晰的感知生命的存在与不易, 从而认识生命, 尊重生命, 珍爱生命。引导学生以文字记录生命成长与生命启示, 使人格形成自律性特征。高中阶段的生命体验伴随着强烈的碰撞意识, 在碰撞中观念或改变、或修正与丰富发展, 进而生命获得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弱化功利意识, 强化审美意识, 尤其是慎独能力、悲悯情怀、自身意识的生命体验发展。在文本解读时逐步体验到力透纸背的生命意识, 如李白的《梦游天姆吟留别》, 要引领学生通过认识登高体验境界的逍遥, 进而理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屈的民族品性。
3. 要注意文本特性。文本解读要注意文本的体裁特征与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独特处, 要注意生命体验的特异性。如《故都的秋》, 作为一篇抒情性的哲理散文, 体裁与题材的特异性要解读到位。如郁达夫为何如此偏爱“故都”, 偏爱“悲凉”的秋?这就要从文中所描绘的生命现象来玩味了, 作家的审美对象选择体现了其所生命关怀, 生活中的悲情美最能体现现实生活的本质。从作家独特的生命体验出发寻求作家“爱”故都的根源。秋 :哀惨, 悲凉 ;故都 :孤独之谐音, 衰危, 文化味。另外从古代文论中“知人论世”的角度, 郁达夫深爱着中国传统文化, 他的作品既有鲜明的现代色彩、个性色彩, 又有传统韵味、爱国情怀。另外他性格敏感忧郁, 所以《故都的秋》有着一种对悲苦生命的细腻感怀。
语文知识的学习, 伴之与理性的指导, 是提高学生生命基础的基石。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被师生看作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是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生命教育是语文课堂文化建设的根基和指导思想。语文课堂应该赋予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共识的核心价值观, 赋予学生生命关怀, 在文本中体验生命。把语文课营构成叩问生命、丰富生命内涵的生命体验提升课。
摘要:把人文性作为课程目标主要组成部分的语文课程应该立足生命教育, 强化其育人立人功能。对于处于中学年龄阶段的学生, 语文课更应该紧扣其生命体验性的学习过程与内容, 把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落到实处, 打好学生的“精神底子”。中学语文课立足生命体验教育要注意的问题:要注意挖掘文本生命体验教育因子;要注意学段特征;要注意文本特征。
关键词:语文课程,生命体验,立人
参考文献
[1]吴非.不跪着教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4.
[2]黄荣华.生命体验与语文学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2008.
[3]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教育管理创新的基点 篇6
一、学前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与政府投入
1.学前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投入的必要性
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是为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利益服务的,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重要特征。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市场经济主体都想不付或少付成本享受公共产品,长期的市场竞争得出结论:公共产品的成本由政府承担比较合理。
从公共财政的角度考虑,学前教育政府投入最大的受益者是社会。佩里研究小组自20世纪60年代起对123名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进行了近40年的追踪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待这些儿童长大到27岁时,财政投入回报率为1∶7.16;到40岁时,投入的回报率已高达1∶17.07。其中,对幼儿个人的回报率为1∶4.17;对社会的回报率为1∶12.9。[1]
与小学、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相比,传统观念更多地认为学前教育属于家长的责任(如许多人认为,幼儿园的功能在于将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其成本自然要由家长承担),属于私人投入为主的范畴。但是,“以国家公共财政投入保障学前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可以提高一个国家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水平,形成良好、稳定的学前教育环境,最大程度保障和支持本国儿童的发展。”[2]从这个角度考虑,学前教育政府投入的最大受益者也是社会。既然学前教育政府投入的最大受益者是社会,学前教育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政府自然要承担学前教育的主要成本。
2.学前教育社会化不能排除政府的投入责任
1997年前后,“学前教育社会化”受到一部分人的吹捧,我国各级政府纷纷从幼儿园撤资或减少投资。以2002年国务院第二批中央企业脱离社会职能试点工作为标志,我国学前教育财政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量的企业办园、事业单位办园甚至教育部门办园被撤销,或被简单地推向市场。这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政府投入的目的产生了种种困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政府在学前教育中到底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学前教育社会化能否排除政府的投入责任?
笔者认为,之所以会有人用学前教育社会化来排除政府的投入责任,关键在于对学前教育社会化的错误解读。学前教育社会化源于教育社会化,其正确理解应当是:幼儿教育从家庭转移到社会,由家庭完成对幼儿的教育之责,转由社会托幼机构(包括公私立的,正规和非正规的)对幼儿进行教育。即幼儿教育部分从家庭转移至社会(包括政府)。[3]教育社会化既是社会分工精细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力量日益强大、在教育领域内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必然结果。教育社会化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对教育撒手不管、任由市场自由竞争,而是要求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样,学前教育社会化也不意味着政府财政投入责任的免除。
3.作为公共产品的学前教育不能混同于历史上形成的福利色彩浓厚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其成本应当由政府承担,那么这种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学前教育与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在今天仍然占有很大比重的、带有浓厚福利色彩的学前教育是否一样呢?
解放之初,政府缺乏足够的管理城市的经验,将管理军队的经验扩展到对社会的管理,再加上学前教育主要定位于解决妇女就业问题,这直接决定了学前教育由单位供给的格局。随着计划经济的逐渐确立,我国从制度上完全确定了幼儿园归属后勤服务开支的准则,强化了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单位福利属性。[4]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与计划经济财税体制相适应的学前教育体制。截止到1990年,我国以单位供给制为基本特征,分散化投资、人员分散管理、业务统一指导的格局已经形成。[5]虽然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学前教育因为定位于企业福利而随国有企业改制处在改革的风口浪尖,但是今天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带有福利性质的幼儿园,这些带有福利性质的幼儿园提供的学前教育是否属于公共产品?福利性质的机关办园、事业单位办园和企业办园归根结底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产品根本不能同日而语。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带有福利性质的幼儿园先天占有大量的公共资源、后天又获得大量的财政投入,但并不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享受这些福利待遇的大多是具有特殊“身份”的幼儿。这些幼儿园不但挤占了公共资源,而且造成了巨大的不公平,因而需要对这些幼儿园进行改革,使其清除单位福利性质,转化为服务全社会的普惠性幼儿园。
学前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学前教育社会化并不能排除政府的投入责任,同时基于学前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学前教育政府投入对象应当是面向全体幼儿、真正提供公共产品的普惠性幼儿园,目前带有福利性质的各种幼儿园只有经过改革才能纳入政府投入的范畴。
二、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与政府投入
学前教育虽然属于公共产品,但并不是纯公共产品,而是“一种集合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两种属性的准公共产品”[6]。基于“公共产品”属性,社会是学前教育最大的受益者,学前教育的主要成本应当由政府来承担;基于“准”公共产品属性,学前教育的成本应该由家庭、社会各方面分担,目前还不适合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
1.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学前教育成本必须由家庭、社会分担
学前教育的主要受益者是社会,但是学前教育不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其一,就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而言,存在着接受学前教育的量和质的差异。学前教育可以拓宽幼儿的视野,启迪幼儿的学习意识,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接受过学前教育、特别是接受过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儿童明显比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或者接受有限的学前教育的儿童具有优势,因此“学前教育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和排他性”。[6]“学前教育的种类和层次差别极大,不能笼统地判断学前教育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只有针对一般民众、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才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征,才需要政府以政权组织的身份,依据政治权力,在全社会进行以市场失效为范围的,以执行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为目的的政府分配行为。”[5]其二,就学前教育理论而言,到底是让孩子接受社会化的学前教育还是让孩子在家里接受学前教育,人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社会化的学前教育有利于孩子心智的成熟,家庭式的学前教育有利于孩子情商的培养。这就决定了学前教育不可整齐划一,虽然整体上可归入公共产品的范畴,但只能算是“准公共产品”,受益各方、特别是家庭应当分担学前教育的成本。
2.政府财力的有限决定了政府学前教育投入的导向
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开始,我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终于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经使许多地方的财政步履维艰,短期内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对许多地方财政来说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2009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1 223 109 354 000元,用于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6 627 392 000元[7],仅占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1.4%。从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来看,地方政府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如2011年,河南省共利用中央财政学前教育资金8.7亿元,省财政提供1亿多元,各地财政投入10亿多元。[8]但从这些数字也可以看出,省级地方政府投入的比例明显偏低,主要是利用中央财政的专项资金和督促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地方财力有限决定了地方政府不可能将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等同对待、给予一样的财政支持,因而学前教育政府投入应当起到主导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发展学前教育。
3.学前教育不能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的时候,鉴于“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许多人提出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这实际上是对学前教育成本承担的误解。义务教育首先是“强迫”教育,然后才是免费教育。之所以有人提出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主要是他们将义务教育简单理解为免费教育。小学、初中教育被纳入义务教育,这是法律赋予学生、家长强制性的义务。当然,基于学前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政府应当逐渐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逐步降低家长承担的比例,可以考虑在条件成熟时将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因此,基于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学前教育政府投入只能由政府来主导、而不是政府包办,更不能将学前教育作为义务教育来对待。
三、正确理解学前教育政府投入模式建构基点必须解决的问题
学前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决定了政府投入解决“入园贵、入园难”问题的基调:政府投入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学前教育;政府投入应当以提供公共服务的普惠园为投入重点。合理定位与正确理解学前教育政府投入模式建构的基点,必须妥善处理公办园改革与民办园发展、硬件建设与软实力提升、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等问题。
1.公办园改革与民办园发展问题
学前教育政府投入属于公共产品投入,因此其投入对象应当是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普惠性幼儿园。只要是为社会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幼儿园,不管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都应该在政府投入的范围之内。可惜的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公办园、民办园与学前教育的公共产品服务要求相差甚远。许多公办园获得了大量的财政支持,但是却具有浓厚的单位福利色彩,与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公平性要求存在着严重的冲突,不符合公共产品的要求;部分民办园同样也提供公共产品,但是却不能或很少得到财政支持。
改革公办园,应当将公办园定位于公益事业法人,尽快完成去身份改造,切断举办者与公办园的身份联系,使得举办者只享有举办者权利,真正使公办园成为面向全体社会大众的普惠性幼儿园、实现教育公平。发展民办园,首先要对民办园进行分类管理,区分对待营利民办园(即广义上的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幼儿园)和非营利民办园。作为营利组织的教育服务机构,营利民办园提供的服务基本上属于私人产品。对于营利民办园,政府要按照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可以在公共财政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对其服务成本提供适当补偿。对于非营利性质的民办园,由于其性质为非营利机构,面向社会提供学前教育公共产品,政府应在严格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给予其与公办园一样的支持。
2.硬件建设与软实力提升问题
作为公共产品投入,政府投入应当发挥持续的作用,这就要求政府投入不但要抓硬件建设,而且要重视学前教育软实力的提升。但是地方政府或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或完成上级指定的任务,或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经常采取简单化的做法,弄虚作假、采取所谓的变通措施。追求政绩,政府当然希望政府的投入用在硬件建设上,建立新园、扩容班级等,这样就会出现不符合现实需要的问题。譬如农村地区,许多家长外出打工,幼儿数量根本不足以支撑幼儿园,建起了漂亮的幼儿园,却没有多少孩子入园,导致公共资源浪费。因此,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政府投入,既要关注硬件建设,又要关注软件建设,改造薄弱园,减轻优质园的压力。提升幼儿园软实力,大力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政府投入应当将重点放在对幼儿园教师与管理人员水平提高的支持方面,特别是对民办园的师资与管理水平提高的支持方面,如可在师范院校试行“免费学前教育生”制度,还可以通过顶岗实习、支教、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薄弱园的教师水平与行政管理水平。
3.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问题
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五个基点 篇7
关键词:教育体制改革,高中物理,教学创新,五个基点
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五个基点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手段、理念进行创新, 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五个点的创新。
一教学理念
1. 重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养成
新时代的教学模式, 学生应该具有主体作用, 高中物理教学遵循“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 全面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设计物理课程时, 要深入思考并不断创新教学理念, 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学习, 还要重视更深层次的学习, 调动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外, 高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身体健康状况。
2. 创新教学重视学生养成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树立良好的科学观, 重视学习科学知识, 有利于学生物理的学习。创新教学的教师要通过在课堂中安排一些探究性活动, 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体会学习的乐趣, 还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和探究技能。教师也可以传授一些学习的方法,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
3. 重视对学习的评价
高中物理的逻辑性很强, 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布置的任务, 通过学习物理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 融洽的课堂气氛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 教师应该多和学生互动、交流, 通过物理实验和资料让学生发现物理知识的规律, 发现物理的无穷奥秘。
二教学手段
物理教学的内容非常抽象, 仅仅看书本知识很难理解它所表达的真正意思。这就需要采用一些辅助设备, 让物理知识变得生动起来, 多媒体就具备这样的功能, 它可以把深奥的问题简单化, 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通过声音、画面效果, 把物理知识全面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培养逻辑思维。学校引进物理实验器材, 实现实验教学, 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物理知识。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多让学生做物理实验,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
高中物理教材采取两种课程, 选修和必修。对于好学者, 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选修课程, 充实自己的物理知识。教师也要适应创新教学要求, 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必须对物理知识相当了解, 可以正确回答学生提出的物理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制订教学计划, 让学生能够高效的学习物理知识。
四教学方法
1. 运用综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学方法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2. 开放式教学
学校可以综合自己学校的情况, 吸收其他学校优秀的教学方法, 对它进行改善和利用, 就可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式。以前封闭式的教学方式不适合创新教学模式, 实行开放式的教学, 创造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之路。
五师生关系
1. 教师转变为引导者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适应教学方式的转变, 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增添学习物理的乐趣。
2. 教师转变为交流者
创新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可以是平等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不懂的问题可以和教师一起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正确角度和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参加大型实验, 通力合作, 解决物理难题。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大型物理竞赛, 给他们讲解物理问题和物理实验的实际操作流程, 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由提问者转变为培养学生提问
以前学生处于一种很被动的地位, 都是教师提问, 学生作答。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 同理教学方式也要视情况而定。慢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思维模式。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如果学生不问, 教师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只有把问题说出来才可以解决学生的困难。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就需要学生开发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六结束语
新时期的高中物理教学, 需要对教学内容、手段、方式、理念以及师生关系进行调整。改善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综合学校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 采取适合学生发展和学校长远发展的教学方式, 也可以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莉莉.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五个基点[J].中学生导报 (教学研究) , 2014 (12)
教育管理创新的基点 篇8
1. 养成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养成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学生进入高校时基本已步入成年阶段。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行为习惯、个人性格方面虽然还存在一个成熟、稳定的过程, 但由于经过近二十年的成长, 其很多行为习惯已经固化, 要想让其一进入高校校园就能够改变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过教育实践发现, 要想通过强制性的教育或说教来改变学生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则是徒劳无功的。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 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 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 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 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 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对大学生们的习惯进行纠正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既然通常的课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均无法有效实现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那么该怎么办呢?
文化是一种上下传承的内在软实力, 一所高校如果没有一种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文化是很难大批量地培养出具有这种品质的学生的。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非常有必要考虑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在顶层设计中进行充分的贯彻体现, 又要以合理的路径进行长期的坚持。
2. 在校园文化构建过程中体现养成教育路径
养成教育需要靠高校的特色校园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具有了学校文化的特色, 无论其将来走向社会的哪个方面, 都能体现高校的校园文化的烙印。然而校园文化的建设却是非常费时费力的, 尤其要做好文化构建的顶层设计。
在学校硬件建设上要体现文化特色。如绿化建设中选择纯洁的玉兰、傲寒的梅花、高洁的松柏、挺拔的翠竹等能够体现清爽宜人效果的植物, 如此涵养学生的性情, 净化其心灵。学校的建筑也不能千篇一律, 要蕴含审美的人文文化品位, 校园建筑的造型与布局要尽可能地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追求。学校制度的顶层设计中要体现养成教育。学校制度文化隐藏在学校的仪式、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目标、传统与习俗, 乃至心理氛围中。因此学校在制定文化建设长期目标时需要结合学校的历史沿袭实际, 提出自己的特色文化, 并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日常德育中体现养成功能, 这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明确的顶层制度规定下实现日常德育中的养成功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要体现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等观念。如充分调动学生社团的积极性, 形成一种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理论文艺并重的特色。也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通过这些体验让学生们体验“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使其养成服务大众的良好品质。
3. 总结
本文从高校管理者与教师的角度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特点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养成教育为基点建设校园文化的思路, 并对该思路进行了路径探析, 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手段和方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为当前高校尤其是省级以及民办普通高校建设校园文化提供理论指导。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学校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笔无形的资产, 而养成教育中对学生们德行的规范与养成则是在学校整体文化背景下的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当前的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尚存在目标不明确、步骤不清晰等诸多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校园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养成教育为基点的方向, 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校园文化,养成教育,大学生教育,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 1941 (01) .
融合的基点与原则 篇9
互联网、信息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媒体形式、传播的方式,更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接触媒体的习惯和运用媒体的方式。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方式发生了变化,比如人们的获取信息、交往方式、购物方式、发表言论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营销方式和手段也要与时俱进,营销人要识别这样的变化,并随之不断创新你的营销方式,同时一定要将自己的品牌策略贯穿其中。2013年,方太品牌进行了定位重整,突出“高端厨电领导者”的品牌核心信息,新电视广告力证其“连续9年销量真正遥遥领先”的领导者地位。那么,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让这个新的品牌定位快速传递给消费者?我们策划了一个涵盖广告、公关、数字营销、线下参与的整合营销活动“方太最配音”,活动获得了2.4亿人次网络曝光,64万人次活动页面浏览量,1500余个参赛作品。
这个活动的成功除了有效支撑品牌定位的传播之外,还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名人效应+草根文化,引爆全社交网络传播。首次尝试了和大牌娱乐明星的网络合作(周星驰御用配音石斑瑜倾力加盟并担任评委),实现953万人次社交网络曝光,入选3条新浪热门微博。第二,首次跨界合作热点娱乐事件,借势《中国好声音》宣传《方太最配音》,并成功邀请《好声音》主持人华少参与配音活动。第三,首创PC和移动微信端配音结合参赛模式,突破微信端技术难题,创新微信营销,大大提升移动端用户体验,影响手机端网民。期间微信粉丝增长6000余人,互动数量共计近10000次。
一个成功的营销活动,首先,它是否符合品牌策略的要求,支持品牌定位和策略,营销的每一个动作都要能不断累积品牌印象;其次,有创意,是否会吸引受众乐意参与其中;最后,成本如何。花最少的成本,做出最大的影响力,是我们营销人重要的价值体现。当然,从活动策划、运作的角度,成功的营销还离不开外部专业资源的协同。
品牌营销往往需要寻求某个专业领域的合作伙伴,由于沟通和理解的成本很高,只有在一起工作久了才更容易理解品牌的策略和要求。因此,方太更愿意选择长期的合作伙伴,有句话说的好“有一种力量叫默契。”其实,与专业资源公司的合作也像谈恋爱一样,中间会有波折,我们更强调双方要有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意识。一方面,品牌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可以促使专业公司持续创新,以及其在专业核心领域的不断加强,跟上脚步。同时,专业的合作伙伴会帮助品牌内部员工在相关领域的学习与进步。
需要注意的原则是,在协作过程中品牌应该发挥统筹的“大脑”作用。作为品牌的营销人,要充分了解定位与需求,明确自身的品牌战略和策略,把握和利用好资源公司的核心强项,知道他们可以在哪个领域为你的营销加分。
归根结底,营销离不开融洽的“关系”——企业与顾客之间、与媒体之间、合作伙伴之间,只有经营好这些关系,企业才能赢得竞争、持续发展。正如家庭关系——父母之间、夫妻之间、子女之间,只有关系和睦了,你才能收获家庭幸福和事业成功。所以,企业经营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关系营销,过去如此,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
以信息化为基点创新会计前提 篇10
1 传统会计前提的形成
伴随着工业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理论界对会计前提的研究逐步达到了高峰, 并形成了目前公认的四大传统会计前提 (理论界常称之为传统会计假设) , 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分别从会计核算的空间、时间等方面对会计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限定。
由此可知, 会计前提是一种基于社会环境而作的判断或者条件, 是与一定的客观环境相联系的, 其形成是一个对客观环境总结和提炼的过程, 但是这一过程却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价值判断, 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使得会计前提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1]。
2 信息化对传统会计前提的冲击
(1) 信息化对企业会计模式的影响
随着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出现, 人类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和经营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相继出现, 大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进步, 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企业开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传统的会计模式进行重整, 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 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2]。
(2) 信息化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冲击
企业信息化的到来将会使企业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使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 从而对传统会计前提产生冲击:
会计主体, 规定了会计工作的特定空间范围, 为确定特定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和进行经济业务核算提供了基础, 也为规定记录和报表的范围提供了基础。在信息化时代, 一方面随着虚拟公司等的出现, 企业与外界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企业的会计主体越来越难以把握;另一方面, 为了更好地核算企业的社会成本、进行社会绩效考核及掌握人力资源等信息, 急需突破企业的界限, 将会计主体延伸到企业外部[3]。
持续经营, 即会计上假设在不存在反例的情况下企业将继续存在下去, 而不会在可预见的将来清算解散。在信息化时代, 一方面, 具有动态性、临时性和短暂性特点的虚拟公司的出现对企业的持续经营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 由于竞争加剧、风险加大, 企业随时可能被并购、清理和整顿, 使得企业的持续经营难以维持[4]。
会计分期, 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 人为地分割成长度相等的会计期间, 并按期计算损益, 编列报表, 以使用户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在信息化时代, 一方面, 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出于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考虑, 对企业信息的及时性需求越来越高, 而企业的信息化也使这种需求成为可能, 从而使得固定的会计分期假设面临着挑战;另一方面, 虚拟企业经营的短暂性以及人力资本、经济资源流动的快速性, 使得企业很难通过判断对信息进行分割, 即使分割成功也易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5]。
货币计量, 是指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经济活动的最好单位且货币的单位价值是不变的。在信息化时代, 一方面, 企业的诸如主要竞争对手、核心能力等非货币信息越来越被信息使用者所重视, 使得货币计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另一方面,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扩大和经营不稳定性加大, 汇率、通货膨胀等风险对币值不变假设提出了挑战[6]。
3 创新会计前提——经济信息可度量性
(1) 经济信息可度量性的提出
会计从产生之日起, 就在以一定的前提为基础进行确认和计量, 这些前提逐步被认定为会计前提或会计假设, 而会计所处的客观环境在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着, 只有形成顺应科技发展潮流的会计前提, 才能正确地指引会计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到来, 使得会计所处的客观环境发生复杂的变化, 因此需要对传统会计前提进行重新思考, 从经济业务的客观事实出发, 创新会计前提。
从客观事实出发, 一项交易的双方交易者、交易地点、交易时间、交易物品、交易价款等要素是描述这项交易的必要条件, 即要完整地记录一项经济业务, 必须有关于时间、空间、质和量这4个方面的度量, 才能以此来说明从“会计主体”的识别到计量、记录会计要素, 以及编制会计报告等一系列的会计活动, 才能生成正确、合理的会计信息。
因此, 本文提出以经济信息的可度量性为会计前提, 达到对抽象意义上的经济活动时空、价值量的识别、辨认和测度[7]。
(2) 经济信息可度量性的合理性
众所周知, 会计是一种处理信息的技术方法或是以收集、处理、利用经济信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 会计前提是会计进行核算的前提条件, 具有如下3个特征: (1) 客观性, 即是对会计工作规律的反映; (2) 确定性, 即是一种明确的可据以执行的规定; (3) 广泛性, 即适用于各方面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要求。经济信息可度量性是为适应时代的需求而提出的, 符合会计前提的3个特征, 具体如下:
首先, 经济信息的可度量性是对企业发生的客观的经济业务的度量, 反映的是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经济环境中的运行信息, 是企业与客观环境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也是不同时期会计处理规律的外在体现, 具有客观性。
其次, 经济信息的可度量性中的度量包含以下3层含义:其一是使用货币性或非货币性的工具对经济信息的测量、测度, 其二是暗含着经济信息可获得性的前提;其三是意味着企业可采用适宜的会计方法对经济信息进行处理。这3层含义充分体现了会计从经济信息的度量到经济信息的取得、处理的规定性, 使会计人员有据可依, 据实处理, 具有确定性。
最后, 经济信息的可度量性不仅适用于同一时期的不同类型企业的会计处理, 而且适用于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的会计处理, 便于企业之间的竞争与联盟, 也便于企业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战略, 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4 经济信息可度量性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1) 经济信息时空可度量性的包容性与适应性
时间和空间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 客观存在的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 对于任何交易和事项, 均能度量出时空的基本属性。
首先, 对于经济信息空间的度量, 依赖于地理空间和经济活动存在空间二者的结合, 通过对经济活动中特定的经济组织的空间识别, 可以确定会计所服从和服务的经济单位, 即传统会计假设中的会计主体, 从而可以将特定的经济组织与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区分并核算某个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 反映其经济状况。在信息化时代, 对经济信息空间度量的准确性和通变性的特点, 能更好地适应虚拟企业及多层次、多方位的会计主体, 从而解决了会计主体模糊和急需突破会计主体等问题。
其次, 对于经济信息时间的度量, 不仅能更好地记录经济活动的发生时间, 而且能够清晰地记载企业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全过程, 为企业资产的划分、损益的计量提供了依据。
一方面, 对于经济信息时间的度量可以根据企业周围不同的客观环境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更具灵活性。当企业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稳定时, 企业的经营是连续的, 形成了传统的持续经营假设, 企业的会计核算使用持续经营下的核算方法;当企业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不稳定时, 企业的经营可以是暂时的、不连续的, 企业的会计核算可以选择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经济状况的其他方法。在信息化时代, 经济信息时间的度量具有及时性、适应性等特点, 可以使企业更好地应对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加大等挑战。
另一方面, 对经济信息时间的度量性, 可以满足各种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由于企业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加大, 各种信息使用者对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及时且需求的时间是不同的。在信息化时代,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记录经济活动的时间特性, 并按照信息的时间特性向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信息已成为可能, 既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及时的信息, 又可以根据社会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定期可比的信息, 即传统的会计分期的假设。
(2) 经济信息价值可度量性的包容性与适应性
会计所反映的核心内容是经济活动的价值量, 因此, 经济信息的价值的可度量性是度量的重要内容, 也是会计信息获得性的前提条件。
对经济信息价值的度量是在经济信息时空可度量的前提下推出来的, 暗含着货币时间和地域的差别。当企业的经营环境稳定, 经营范围固定时, 货币成为主要的计量手段, 即传统的货币计量假设;当企业的经济环境不稳定, 经营范围扩大时, 如信息化时代给企业带来的冲击, 使得信息度量的手段多元化, 包括非货币性计量手段、电子货币等尺度, 从而能更好地对经济信息进行度量, 获得更加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
综上所述, 经济信息可度量性不仅包容了传统的四大会计前提, 而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作出了回应, 从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能够指引会计的发展, 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韩静.对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探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3) :59-61.
[2]胡爱花, 冯爱兰.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J].中北大学学报, 2006 (4) :35-37.
[3]郭小金.21世纪:四大会计基本假设的内涵及外延[J].企业经济, 2003 (1) :128-129.
[4]张立新.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再认识[J].财会研究, 2000 (2) :21-22.
[5]王永生.变革会计分期基本前提之辨析[J].财会研究, 2007 (10) :32-34.
[6]韩静.关于企业资金管理的探讨[J].经济师, 2005 (8) :198-199.
【教育管理创新的基点】推荐阅读:
管理基点10-18
全民教育下教育管理的思考08-17
诚信教育的班级管理05-08
班级管理的情感教育05-30
院校教育的人本管理08-26
班级管理中的创新教育10-23
幼儿教育管理的艺术08-13
教育管理的人文定位08-25
技校学生的教育及管理10-02
班级管理中的激励教育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