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点(通用12篇)
管理基点 篇1
一、学校安全管理面临的困境
1.安全主体缺位
当前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任主要由校长和管理层承担。学校安全规章和安全流程的制定与执行基本由校长牵头负责, 由管理人员具体实施, 对于学校的大多数师生来说, 只有学校的校长和管理者对安全负有主要责任。在这种安全管理模式中, 校长和学校管理者承担着监督师生的职责, 他们必须对师生遵守安全规章和安全流程的行为负责;师生员工很少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流程的制定, 只是被动服从与遵守, 完全依赖管理者保证安全。
这种主体缺位的安全管理方式, 使占校园人数主体的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既缺乏执行安全管理的责任感也少有改进安全绩效的义务感;既难以充分激发师生个体的安全意识, 也难以有效促进师生互相的安全监督。在此情况下, 师生不是为避免使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而自觉安全地完成活动, 而是因为屈从于管理者的压力, 必然造成学校安全工作实施乏力。
2.安全注意缺失
学校安全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理应受到学校管理者与师生员工持续高度的重视。但就具体学校而言, 如果一所学校已经取得了出色的高水平的安全管理绩效, 就会使该校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变得非常小, 这可能使该校的师生员工在执行学校的安全操作规程时产生自满情绪, 认为百分之百地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没有那么重要。这种自满情绪会导致校园安全主体在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时为了个体的方便、舒适和省时而变得投机取巧。结果造成原本可以预见和避免的学校伤害事故的发生。
3.安全奖罚失当
在学校安全管理中, 管理者通常都会制定严明的安全奖惩制度, 并将其与学校安全管理的责任目标和师生员工的个人利益紧密挂构。这样的奖惩制度如果运用不当, 操作失度, 只会造成安全管理的导向偏差。如果师生如实报告安全事故就会受到严厉处罚, 或者是潜在收入的损失, 或者是提升机会的损失, 这些政策只会鼓励师生不去如实地报告微小事故和伤害事件, 特别是当发生了轻微伤害事故而又没有严重后果时, 师生员工可能会隐瞒不报或谎报事故。因而, 这种以惩罚为基础的安全管理方式虽然在减少不安全行为方面具有效果, 但在鼓励安全行为方面却会产生阻碍作用。如果安全奖励足够诱人, 同样会造成对安全事故的隐瞒不报或谎报事故, 只会造成事故报告的统计数字变小, 实际上事故的发生率并没改变。
二、学校安全困境的归因分析
1.缺乏实现校园安全目标体系的共同愿景
当前校园安全管理中缺失一种能够让相关主体认识统一、行动一致的价值力量———实现校园安全目标的共同愿景。与校园安全相关的各类主体, 从校长到学校管理者, 再到普通的师生员工, 他们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取向都会从根本上影响校园安全管理的绩效。校园安全维护不仅是校长和管理者的责任, 也是学校每位师生员工的责任。进行校园安全管理, 需要激发学校内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 保证学校内部每个成员都能对安全维护作出承诺, 自觉自愿地承担起学校安全事故预防的责任。
由于缺乏实现校园安全目标的共同愿景, 当前校园安全管理的各类相关主体, 在承担校园安全管理责任时, 并非自觉自愿地勇于担当, 而是坚守分工,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在此背景下, 关注校园安全的终极价值不再是避免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 而是服从管理, 完成任务, 从而导致管理主体缺位, 使安全管理变成了校长和管理者的事。
2.缺乏执行学校安全防范要求的行为流程
当前校园安全管理中缺乏一种能够让相关主体持续稳定地保持安全注意的约束机制———执行学校安全防范要求的行为流程。在校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注意缺失现象, 足以说明当前校园安全管理的机制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这种缺陷具体表现为:当前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虽然能够激发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关安全主体对于校园安全问题的注意, 取得一定的安全管理绩效。但是, 却缺乏落实校园安全管理的稳定流程。在校园安全管理过程中, 这种约束力量的缺乏, 无法持久保证校园安全的维护主体能够始终如一地遵循校园安全管理的程序、坚守校园安全管理的准则、落实校园安全管理的要求, 特别是当校园安全管理的绩效达到较高水平的时候, 这些安全主体更易产生自满思想和投机行为, 放松对校园安全的持续注意, 将关注点和注意力转向更为紧要和急迫的工作, 造成安全注意的缺失和间断, 事故的循环发生和难以预见也就在所难免, 甚至成为必然结果。
3.缺乏保证学校安全防范质量的卓越团队
目前, 由于受人员编制的限制和政策的影响, 学校几乎都没有专门的安全工作机构或安全工作人员[1]。在安全管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背景下, 从事校园安全工作需要具有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与技能。但在学校组织的管理培训中, 以提升学校管理者与师生员工安全知识与技能为主题的培训相对于学校其他主题的培训, 可以说频次稀少, 形式单一, 内容俗套。由于缺乏紧跟时代的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校园安全的实施团队往往习惯于采用司空见惯的传统方法, 例如设立安全工作机构、强化安全奖惩措施、改善安全工作条件等, 对已被证明的有效的新的安全工作方法缺乏认知和认同, 很难及时从现代安全管理学的发展成果中汲取提升学校安全管理绩效的养分, 造成安全工作的知识与技能提升缓慢, 跟不上安全防范的现实需求。
三、学校安全困境的破解路径:塑造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
目前发生的学校安全事故中, 95%以上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要改变事故多发的局面, 就要从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做起, 从建设安全文化做起[2]。
1.构建以价值为基础的安全愿景
所谓“以价值为基础”就是要借助文化特有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扩张力, 引发师生员工安全观念的变化, 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 使安全工作获得广泛的支持基础, 进而形成共同的安全愿景。创建一个以价值为基础的清晰体现校园安全共同目标的愿景, 是重塑校园安全文化的关键要素和基础工作[3]。
在构建以价值为基础的安全愿景的过程中, 学校管理者需要吸引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 接受全体师生员工的检视与监督, 给予师生员工讨论和表达的机会与时间, 充分获取和慎重考虑师生员工的想法和建议。这种做法有益于统一师生员工的价值观, 增强他们对校园安全愿景的理解, 提升他们维护校园安全使命的内在力量, 使他们更有可能按照与安全愿景一致的方式自觉行动。这就保证了在执行以安全愿景为基础的行为安全流程时, 参与讨论的师生员工不是因为程序的要求去完成安全任务, 而是出于对同事的关心, 自愿诚实地去完成任务并认真及时地提供反馈意见。
在开始表述以价值为基础的安全愿景时, 最好先用抽象的语言进行概括, 然后对学校的师生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使学校的每位成员都能够更好地理解校园安全愿景的价值声明, 在此基础上再对学校的安全愿景进行具体表述。表述安全愿景的使命宣言可以是一个非常容易被记住的使用清晰简单的语言对所期望的状态进行描述的短语或短句, 也可以是对校园安全目标和安全管理流程细节的详细描述。
2.构建以愿景为导向的行为安全流程
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学校安全防范中存在的注意缺失现象, 及时预见校园安全事故, 避免校园安全事故的循环发生, 仅仅通过传统方法实现安全管理是不够的, 要求学校要有更多的安全管理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的实现, 要求学校要改变安全管理驱动的方式, 创建一套使校园安全主体能够持续稳定地保持安全注意的行为安全流程。这种安全流程必需能够把参与学校安全防范的一切主体和一切工作组合到首尾一贯的工作流程中, 使学校安全防范成为一项持续性的工作, 而非一项运动式的活动。这种安全管理流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 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改进过程[4], 能够始终按照预先设计的连续环节稳定运行, 始终如一, 不会受到管理绩效水平、管理主体情绪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而只是按照流程设计的环节和要求运行, 具有持久的执行力, 始终没有终点。
校园行为安全流程的构成,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关键环节:一是现状评估。通过搜集数据和开展调查, 对校园当前的安全形势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估。二是方案设计。安全流程的恒久实施需要持续相连的方案系统的支撑, 应由设计团队设计改进校园安全状况的规划与方案系统, 方案系统中的每一套方案都应具有一个固定的生命周期, 并能与学校的其他工作密切配合。三是实施反馈。建立一个有规律的安全观察流程, 以便及时全面地发现校园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方案实施中产生的问题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四是问题处理。由安全实施团队对观察团队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审核发现的问题, 及时提出解决策略或给出处理结果。五是定期例会。安全管理团队需要定期召开安全会议, 部署相关安全工作, 对周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情况通报, 开展安全表彰与庆祝活动。
3.组建以安全流程为链接的卓越团队
要实现持续卓越的安全表现, 需要实现学校安全管理的专门化与专业化, 设立学校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配备学校安全管理专业人员, 组建以安全流程为链接的卓越团队[5]。通过团队方式设计和执行行为安全流程, 这是确保持续性高水平安全注意力的最好方法, 也是吸引师生员工参与优化和保持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最有效的方法。因而, 成功实施校园行为安全流程的关键, 就是要组建一支以安全流程为链接的团队。通过应用安全团队的方法, 伴随管理层对安全的经常关注和持续高水平地使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 可以有效提升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质量。
首先, 在学校行为安全流程的创建阶段, 需要组建两支团队:管理团队和设计团队。管理团队, 主要由学校校长等领导角色构成。其职责应该包括:制定设计团队的工作章程;批准设计团队的计划并提出建议;积极参与设计团队所确定的支持活动。设计团队, 一般由学校管理层的代表、安全专业人员、师生员工代表组成。其职责主要包括:对学校安全状况的评估;提出流程方案;完成包括表格、程序、培训材料等在内的实施指南;评估流程的实行情况并修订相关材料;明晰不同层次与类别团队的职责与分工。
其次, 在学校行为安全流程的执行阶段, 需要组建两支团队:程序团队和区域团队。程序团队指对行为安全流程的实施负有最终责任的团队。其人员构成同设计团队的人员构成基本相同, 其职责主要包括:对安全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予以公布;解决问题并确保行为安全流程的持续性;设定工作改进的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并予以完成。区域团队指负责学校不同功能区域安全的团队, 其人员构成主要包括:区域安全管理者、教职工安全代表、相关学生。其职责主要包括:参与观察、设定重要目标、恰当地执行行动计划[3]。
加强学校安全防范的工作提升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与探索, 呵护生命与健康的神圣使命要求学校安全管理团队要与时俱进, 不断从新的安全理论中汲取养分, 努力提升学校安全防范的知识与技能, 持续优化学校安全管理的工作流程与行为系统, 能够不断适应学校安全防范工作面临的新环境和新需要。
参考文献
[1]万华.学校安全工作中的难题与立法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2]张爱玲, 潘文峥.文化的力量.中国安全生产, 2011 (6) .
[3][美]特里·E·麦克斯温.安全管理:流程与实施.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4]李乃文, 马跃.基于流程思想的矿工安全行为习惯塑造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3) .
[5]陈红燕.学校安全管理:从边缘化走向专门化与专业化.教育科学研究, 2011 (4) .
管理基点 篇2
当今社会流行的“家教”,是以给孩子请家庭教师补习文化知识为内涵的。其实,在中国本来的传统中,评价某个人是否有家教,主要不是指文化知识,而是指道德修养,其外在的表现就是行为举止是否合乎礼仪,通俗地讲就是懂礼貌或懂礼数。传统家教的名著《颜氏家训》就贯穿着礼仪教育,作者颜之推指出:“吾家风教,素为严密。”其礼仪家教十分系统,“晓夕温清,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即早晚实行奉养父母的温清之礼,行走言谈都要合乎礼仪的要求,神色安详,谦恭谨慎。颜之推编撰这本家训,是为了使这样的家教门风得以传承,“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而著称。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礼仪家教正是儒家修身的第一课,是构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基点。现在重振礼仪之邦已成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题,只有让礼仪回归家教,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传统才能得到继承和发扬。
一、礼仪之邦:儒学价值观制度化的产物
中华民族成为礼仪之邦,是儒学价值观制度化的产物。这是礼仪家教作为构建礼仪之邦基点的前提。
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即以礼治国,这一主张在汉代以后一直主导着中国社会。儒家之礼仪集中表现于“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典,内容包罗了政治制度、宗教仪式、法典刑律、道德规范、日常生活准则等。广义的制度是指组织人类共同生活、规范和约束个体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儒家之礼仪正可以这样的制度概念予以概括。对于价值观念之“仁”和制度规范之“礼”的关系,孔子认为前者必须通过后者才能得以普遍实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因此,礼仪的实施就是儒家价值观制度化的落实,礼仪之邦就是在这落实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
显然,礼仪之邦形成的历史起点是儒学价值观成为主流价值观;而这又是通过确立礼仪即儒学价值观制度化而实现的。儒学价值观成为主流价值观无疑是在汉代。但这并非如一般人们印象中那样简单: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于是儒学三纲五常的价值观就得到了确立。历史的事实是:汉武帝宣示“独尊儒术”的53年以后,在公元前81年召开的盐铁会议上,官位仅次于丞相的御史大夫桑弘羊和贤良、文学等儒生展开激辩,前者批驳后者的儒家重“仁义”的价值观,并明显地占据了上风。这表明儒学价值观即使在最高领导层内也没有得到普遍认同。盐铁会议是在汉昭帝时召开的,继汉昭帝之后的汉宣帝还是强调:“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汉书·元帝纪》)
历史从西汉演进到东汉,公元78年召开了白虎观会议。这距盐铁会议已经有近百年之遥。陈寅恪认为根据这次会议编撰的《白虎通义》标志着儒家三纲五常价值观通过制度化而得以确立。他说:“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夫纲纪本理想抽象之物,然不能不有所依托,以为具体表现之用;其所依托以表现者,实为有形之社会制度。”在他看来儒学价值观在汉代以后的有效确立,不在其思想学说之精深(就此而言不如佛道),而在其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制度化:“儒者在古代本为典章学术所寄托之专家。李斯受苟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制实为儒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即太史公所谓‘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之‘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而于始皇之身,而得以实现之也。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遗传至晋以后,法律与礼经并称,儒家《周官》之学说悉采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为,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实为儒家学说之具体实现。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所谓“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就是指儒家礼仪对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生活制度的影响,这说明了儒家价值观依托礼仪而成为了制度化的存在,由此深入地左右了中国社会。这同时也使中国社会成了礼仪之邦。
二、礼仪家教:文明的养成与化习惯为德性
礼仪家教作为构建礼仪之邦的基点,就其作为个体德性培养的作用而言,主要是文明养成的最初实践;就其作为个体德性培养的过程而言,主要化习惯为德性的自然而然。
重视礼仪家教对于文明养成的作用,是与中国传统社会以家族为本位的特点分不开的。在以家族为本位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如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指出的:它有两个西方文化没有的概念,一个是“礼”,一个是“族”。“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正因为西语中没有‘礼’这个概念,西方只是用风俗之差异来区分文化,似乎文化只是其影响所及地区各种风俗习惯的总和。如果你要了解中国各地的风俗,你就会发现各地的风俗差异很大。然而,无论在哪儿,‘礼’是一样的。‘礼’是一个家庭的准则,管理着生死婚嫁等一切家务和外事”;“中国文化还有一个西方文化没有的概念,那就是‘族’”,家族的形成是与“礼”所规定的准则从家庭成员延伸到所有亲戚相联系的,“只有‘礼’被遵守时,包括双方家庭所有亲戚的‘家族’才能存在。换言之,当‘礼’被延伸的时候,家族就形成了,‘礼’的适用范围再扩大就成了‘民族’。中国人之所以称为民族,因为‘礼’为全中国人民树立了社会关系的准则”。这就是说,由于作为全民族社会关系准则的“礼”,首先是以家庭为原点,然后扩展到家族和民族,所以,中国传统的家教就把礼仪放到极其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了。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的形成和延续无疑是依赖于家教的,各家的家规会有不同,但它们都是以普遍性的“礼”为依据的。因此,旧时所谓书香门第,在住宅的大门上,往往写着“诗礼传家”四个字,以标榜门风家教。这样的家教传统在孔子那里就已经存在了。《论语·季氏》记载,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是老师的儿子,一定得到老师特别的传授吧?”孔鲤回答道:“父亲对我的教育,其实和大家是一样的。如果说有单独的传授,那只有两次。有一次,他老人家独自站在庭中,我从他面前走过。他问我:‘学诗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习诗,就不会说出有文采的话。’于是我开始学习诗。不久,他又站在庭中,我又从他面前走过,他问我:‘学礼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于是我又开始学礼。我独自受到父亲教导,就是这两次。”陈亢听后高兴地说:“我问了一件事,却得到了三件事,我知道了诗、礼的用处,知道了君子要求孩子继承的家风是诗和礼”。以后儒家思想被称作“礼教”,其中的重要涵义就是以礼为教,即通过礼制而实现教化的价值。因此,传统社会把礼仪作为家教的基本内容,并以是否知书达礼来评价某个孩子是否有家教。
在《论语》中孔子几次强调“不知礼,无以立”,把对于礼仪的家庭教育看作是孩子将来立足于社会的根基,是有见于人和动物的区分。人们呱呱坠地时是自然人,也就是说只具有类似动物的本能,要从这样的自然人成长为被社会所认同的人,就必须按照社会通行的行为准则即礼仪来规范自己。这就是说,家庭礼仪教育是孩子走向文明的第一步。所以,《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分不是语言的有无,而是是否有礼。就是说,如果没有礼仪的规范,人只是衣冠禽兽。正是有见于此,传统礼仪的有些规定是为了抑制人依然遗留着的动物习性。如《礼记·曲礼》中的如下规定:“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喔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歌醢。”取饭时不要把饭抟成团,不要把手中的余饭放回食器,喝汤时不要倾流不止,上菜时舌头不要在口中作声,不要把骨头啃得有响声,不要把咬过的鱼肉放回食器,不要把肉骨扔给狗,不要专吃最好的食物,不要用手扬去饭的热气,吃黍时不要用错餐具,吃羹时不要连羹中的菜都不嚼就吞下去,不要重调主人已经调好的羹,不要当别人面剔牙,不要重调主人已经调好的肉酱。如此详尽的规定,是为了使人们自觉意识到,即便吃饭,也应该在端饭举筷之际体现有别于动物的进食习惯。就是说,家庭作为孩子文明养成的最初的摇篮,首先是从养成其合乎礼仪的行动规范开始的。《论语·宪问》记载:有位“阙党童子”常为党正(基层行政单位负责人)传信,孔子见其行为不合乎礼仪,大模大样地与长辈并排同坐和并肩而行,于是断定他只是急于出人头地,成人后无论在学问上还是在品德上都将不足为道,“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这个童子有如此举止,显然是缺少礼仪家教所致。可见,没有礼仪家教的最初文明养成,孩子很难真正地健康成长。
融合的基点与原则 篇3
互联网、信息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媒体形式、传播的方式,更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接触媒体的习惯和运用媒体的方式。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方式发生了变化,比如人们的获取信息、交往方式、购物方式、发表言论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营销方式和手段也要与时俱进,营销人要识别这样的变化,并随之不断创新你的营销方式,同时一定要将自己的品牌策略贯穿其中。2013年,方太品牌进行了定位重整,突出“高端厨电领导者”的品牌核心信息,新电视广告力证其“连续9年销量真正遥遥领先”的领导者地位。那么,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让这个新的品牌定位快速传递给消费者?我们策划了一个涵盖广告、公关、数字营销、线下参与的整合营销活动“方太最配音”,活动获得了2.4亿人次网络曝光,64万人次活动页面浏览量,1500余个参赛作品。
这个活动的成功除了有效支撑品牌定位的传播之外,还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名人效应+草根文化,引爆全社交网络传播。首次尝试了和大牌娱乐明星的网络合作(周星驰御用配音石斑瑜倾力加盟并担任评委),实现953万人次社交网络曝光,入选3条新浪热门微博。第二,首次跨界合作热点娱乐事件,借势《中国好声音》宣传《方太最配音》,并成功邀请《好声音》主持人华少参与配音活动。第三,首创PC和移动微信端配音结合参赛模式,突破微信端技术难题,创新微信营销,大大提升移动端用户体验,影响手机端网民。期间微信粉丝增长6000余人,互动数量共计近10000次。
一个成功的营销活动,首先,它是否符合品牌策略的要求,支持品牌定位和策略,营销的每一个动作都要能不断累积品牌印象;其次,有创意,是否会吸引受众乐意参与其中;最后,成本如何。花最少的成本,做出最大的影响力,是我们营销人重要的价值体现。当然,从活动策划、运作的角度,成功的营销还离不开外部专业资源的协同。
品牌营销往往需要寻求某个专业领域的合作伙伴,由于沟通和理解的成本很高,只有在一起工作久了才更容易理解品牌的策略和要求。因此,方太更愿意选择长期的合作伙伴,有句话说的好“有一种力量叫默契。”其实,与专业资源公司的合作也像谈恋爱一样,中间会有波折,我们更强调双方要有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意识。一方面,品牌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可以促使专业公司持续创新,以及其在专业核心领域的不断加强,跟上脚步。同时,专业的合作伙伴会帮助品牌内部员工在相关领域的学习与进步。
需要注意的原则是,在协作过程中品牌应该发挥统筹的“大脑”作用。作为品牌的营销人,要充分了解定位与需求,明确自身的品牌战略和策略,把握和利用好资源公司的核心强项,知道他们可以在哪个领域为你的营销加分。
归根结底,营销离不开融洽的“关系”——企业与顾客之间、与媒体之间、合作伙伴之间,只有经营好这些关系,企业才能赢得竞争、持续发展。正如家庭关系——父母之间、夫妻之间、子女之间,只有关系和睦了,你才能收获家庭幸福和事业成功。所以,企业经营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关系营销,过去如此,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
管理基点 篇4
管理学上, 也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零度管理, 是由荷兰作家弗兰克·莱坎·德普雷[Frank Lekanne]和勒内·蒂森[Rene Tisen]提出来的。二位作者在其专著《零度管理》[1]指出:所谓的零度管理, 就是将管理的成本降低到最低的限度, 这也是零度管理的核心要素。专著中还特别提出了零度空间组织的概念, 并指出零度空间组织的四个方面是网络、伙伴关系、群体和信息技术, 这是零度管理的要求, 在这四个方面, 组织必须做出改变才能进行零度管理。同时还提到:零物质、零时间、零差距、零滞后、零管理、零排斥、零障碍、零技术, “零度管理”这八个零, 正是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问题的法宝。
如果将物理学上的“冰水混合物”和管理学上的“零度管理”这两者联系起来, 来研究和探讨当下新闻广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以及新闻广播各种运营要素如何科学动态管理的话题时, 笔者发现, 也会产生很多神奇的效应。
一、“动”起来:新闻广播轮盘运作的内在需求。
轮盘式广播新闻也叫滚动广播新闻, 它以不超过半小时的时长为单位, 将全天划分为二三十个新闻单元, 每时段滚动刷新即时资讯, 通过这些单元不间断地轮盘式播报, 将海量信息迅速传递。浓缩的新闻量、无与伦比的时效性, 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听众认可。[2]由于轮盘新闻最大限度突出了广播媒介“快”的优势, 一时间也得到了业界的追捧, 同时也预示着这是新闻广播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2006年1月1日起, 东广新闻台全天连续播出45档、每20分钟刷新一次的每天15小时的《东广滚动新闻》, 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采用格式化轮盘运作理念运营的全新闻频率, 并打出“每20分钟刷新全球资讯, 全力争取第一时间的报道权”的口号。2009年1月1日起, 中国之声全天推出12.5个小时格式化轮盘新闻《央广新闻》, 实现新闻标准化生产, 新闻专业化加工, 力求用新闻的自采率、首发率、原创率、落地率带动播出模式的质变, 播报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实现新闻最准、最快、最全, 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广泛好评, 也再次掀起了全国各地新闻广播新闻轮盘改革的热潮。2010年7月26日,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轮盘新闻频率《陕广新闻》开播, 全天新闻轮盘6个小时, 因为传播速度快, 开播不到两个月后, 《陕广新闻》就在陕西实现了家喻户晓, 赢得了受众的认可。2011年11月15日, 福建泉州人民广播电台889新闻频道也同样推出全天6小时连续直播的轮盘式新闻《泉新闻》, 填补了福建省轮盘式新闻节目的空白。而在美国, 早在1965年, 当时隶属于西屋集团的纽约1010WINS就已经改为全新闻电台, 并且首创了滚轮式全新闻广播格式, 每20分钟一个新闻单元, 全天24小时滚轮播出。40多年来, 这种新闻播出格式从未改变, 牢牢吸引了有车族、公务繁忙人士、流动人口等需要即时信息的人, 听众不管什么时候打开收音机都能听到新闻, 被称为“全美收听率最高的新闻台”。[3]纵观这些轮盘运作的新闻广播, 不管是新闻“大轮盘”还是新闻“小轮盘”或者是全新闻电台, 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快!而要达到“快”的目的并非易事, 它要求新闻广播各种运营要素必须齐全而且必须全方位地“动”起来。简言之, 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全方位覆盖的“全要素”动态管理体系。
【图表一】:新闻广播运营“全要素”。
从表格中, 我们可以看出, 新闻广播运营要素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基础资源、人力资源和渠道资源, 而核心要素就是“人”。笔者认为,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以“人”要素为核心的联系整体、覆盖全局的动态管理体系才能有效调动“全要素”来运营新闻广播, 保障新闻轮盘永续运作。只有这样, 在轮盘运作下的新闻广播才能达到新闻业务、节目培植和经营创收齐头并进、跨越发展。也只有这样, 才能把新闻广播运营成本降下来、运营效率提上去, 才能真正避免多数地方台在追赶“轮盘”潮流的过程中陷入“被轮盘”[4]的尴尬境地。
二、“冰”管理:新闻广播动态管理的核心基础。
“冰”是晶体, 不仅透明而且形状相对固定, 环境温度大于零度时将逐步融化为水。新闻广播“全要素”动态管理是否可以从“冰”的这一特质中获取有益的启示呢?搜索百度百科: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 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 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 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冰”管理就是结合新闻广播具有媒体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和产业属性这一特点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要求, 建章立制、制度为先并尽量“固化”标准和机制的一种管理模式。新闻广播“冰”管理主要包含以下主要内容:一、新闻广播的频率定位, 是全新闻台、大轮盘、小轮盘还是综合台等, 这就是频率定位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二、新闻广播运营“全要素”如何科学管理必须建立科学有效可执行的覆盖全局的细化的管理制度。三、岗位设计、岗位价值、人员排班以及相应的奖惩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冰”管理的特点及其优点:百分百机制固化, 凡事有章可循, 操作性很强, 标准化运作, 执行成本、协调成本相对较低。但也有它的缺点:建章立制的过程成本高, 对于建章立制的前瞻性要求也很高, 同时, 运营模式化、缺乏创新, 无法很好地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 就如同“冰”遇到环境温度大于零度时就会融化一样, “冰”管理下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也会不合时宜, 甚至会退出实际监管、形同虚设。比如, 绝大多数新闻综合广播就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 大到频率定位、时段编排、节目类型管理, 小到每期节目的环节设计、时间安排、新闻条数、音乐类型、播音速度等都有具体规定, 都要管控。这种管理方式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该放开的没有放开, 只强调“物”要素的充分利用, 而忽视了“人”要素的能动发挥。但是, “冰”管理作为新闻广播动态管理的基本手段之一, “固化”一些科学合理的运营规则是十分必要的, 这也是新闻广播“全要素”实行动态管理的核心基础。
三、“水”管理:新闻广播动态管理的人本诉求。
“水”是液体, 不仅透明而且形状依容器而定, 环境温度小于零度时将逐步凝固为“冰”。而与之相对应的“水”管理就是紧密结合并跟紧新闻广播作为文化产业属性的市场反应和需求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致力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相关要求, 强化文化自觉和以人为本并尽量放大个性、放开约束的一种管理模式。当下运作相对成熟的交通广播、音乐广播以及在个别地方异军突起的女主播电台等, 就是实行这种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纵观这些类型化的广播电台,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专业化很强、各档节目之间定位基本类似、各节目主持人能力水平和个性色彩大同小异, 编排上格式化运作较为明显, 较易形成统一的具有鲜明个性的集体价值判断和团队价值追求。另外, 由于此类电台不开设或较少涉及新闻性节目所以管控风险较低, 也允许节目及其主持人“大尺度”张扬个性、释放动能, 这也是此类电台能够“表现活跃”的一个前提条件。对于人员成本和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的新闻广播来讲, 如何在兼顾效率与效益的前提下, 充分调动各种“人”要素参与流程管理和业务管理, 最终在运作理念和运行机制上为新闻广播彻底解压和有限松绑, 也是新闻广播“全要素”实行动态管理的一个永恒的关键性话题。
四、“冰水混合”管理:新闻广播动态管理的和谐基点。
“冰”管理偏重强调“物”要素 (各类规章制度) 的齐备周全, 注重引导运营各要素按部就班、规范运作;而“水”管理则偏重发挥“人”要素的主动作为和创新作为, 突出展现具有鲜明特性的集体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但是, 新闻轮盘运作下的新闻广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 单靠“冰”管理或单靠“水”管理都无法全部解决, 只有通过综合手段才能有效应对、成功化解, 新闻广播“全要素”动态管理追求“管理成本最低”的目标也才能够实现。而这个“综合手段”就是“冰水混合”管理。冰水混合物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零度!如何牢牢把握并维持其“零度”的基本特征和动态平衡, 就是“冰水混合”管理所要探讨的精髓所在。那么, 什么是“冰水混合”管理的“零度”呢?《零度管理》这本书给予了精辟的概括:管理成本最低。其实, “零度管理”和“冰水混合”管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那么, 在新闻轮盘运作大行其道的大背景下, 新闻广播应该如何依照“冰水混合”管理的有关原理和要求, 实现在管理上对运营“全要素”管控与放开的动态平衡, 真正让运营成本降下来并达到最低呢?主要做法有三:一、注重基础建设;二、切实以人为本;三、确保渠道畅通。下面, 就以泉州人民广播电台889新闻频道制定新闻轮盘《泉新闻》的播音员排班表为例作具体阐述。
【图表二】:泉州人民广播电台889新闻频道播音员值班方案。
2012年5月1日起, 泉州人民广播电台889新闻频道开始对所有参与每天6小时的轮盘新闻《泉新闻》的12个播音员进行动态管理。主要做法:一、只对岗位进行“序号”标注, 不对主持人进行固定排班;二、只对极少数有特殊任务的播音员安排固定的值班序号, 其他播音员通过统一抽签的方式确定排班顺序;三、值班序号的编排、固定序号的数量以及排班表的有效期限等关键环节根据需要实行动态管理;四、该方案执行前889新闻频道向12位播音员进行广泛征求意见, 并对《泉新闻》的标准流程和有关业务要求进行了强化培训。这个做法实行三个多月以来, 受到参与者、管理层以及广大听众的积极评价。该做法的主要优点有:一、顺应了新闻轮盘标准化“滚动”运作的基本要求;二、改变并切断了以往播音员主持人与节目“一个落一个坑”的刻板联系;三、突出强调了对节目的管控水平和质量;四、减少了人员排班的协调成本和管理成本, 提高了排班表制定环节的科学性, 保证了管理的公平公正;五、排班表实行动态管理为新闻广播未来扩充业务、扩展市场在人力资源的调配上提供了足够的灵活空间。
其实, 新闻广播实行“冰水混合”管理并不排斥制定并出台一些必要的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 因为这是新闻广播建立科学合理的“全要素”动态管理体系的核心基础和有效根基, 这也是“冰”管理的范畴。但是, “冰水混合”管理更加强调按照一定规则对新闻广播“全要素”进行科学管理、充分流动和高效运营, 这则是“水”管理的范畴。至于什么是其中的“冰”、什么是其中的“水”、什么时候应该及时调整“冰水”比例、如何实现“冰”管理与“水”管理的动态平衡, 这就得综合该新闻广播的发展战略、整体规划和媒体环境等基本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并制定相应的运营规则进行跟踪式的长期的动态管理。比如, 在频率定位上我们选择的发展模式是全新闻台、大轮盘、小轮盘还是新闻综合台等, 这些“大前提”就是新闻广播实行“冰水混合”管理制定具体运营规则和运作措施必须考虑的最核心的前提条件。
五、“冰水”环境监测:把脉新闻广播未来走向的关键要素。
把握“冰水混合”管理的精髓就是“零度”管理, 而把握“零度”平衡的关键环节却是环境监测。环境有大小之分, 也有松紧之别。如何及时准确判断环境要素, 快速调整、出台对应的有效措施, 对于新闻广播建立健全并维护好“全要素”动态管理体系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图表三】:冰水混合物、“冰水混合”管理环境监测与应对管理对照表。
通过上表, 新闻广播“冰水混合”管理在环境监测与应对管理上主要考虑的问题是:一、环境“收紧”时适度“放开”管理, 必须给运作机制适度“松绑”并加大激励机制和激励手段, 以便在一个科学合理的水平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全员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力;二、环境“宽松”时适度“收紧”管理, 及时就有关空白领域建章立制、对部分原有领域强化监管, 切实保障整个团队及其业务始终运行在“零度”平衡的轨道上。简言之, 必须随时根据环境监测结果灵活掌握“冰”管理和“水”管理的动态平衡。只有这样, 新闻广播“全要素”动态管理才能真正走进“冰水和谐”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荷]弗兰克.莱坎.德普雷[FrankLekanne], [荷]勒内.蒂森[ReneTisen].零度管理[M].中信出版社, 书号7-5086-0053-3.2004 (1) .[1][荷]弗兰克.莱坎.德普雷[FrankLekanne], [荷]勒内.蒂森[ReneTisen].零度管理[M].中信出版社, 书号7-5086-0053-3.2004 (1) .
[2]方曦.轮盘式广播新闻.告别节目单时代[J].视听界, 2009 (5) .[2]方曦.轮盘式广播新闻.告别节目单时代[J].视听界, 2009 (5) .
[3]刘佳.透过纽约1010WINS解读全新闻电台[J].视听界, 2012 (1) .[3]刘佳.透过纽约1010WINS解读全新闻电台[J].视听界, 2012 (1) .
取舍:阅读教学设计的基点 篇5
取舍:阅读教学设计的基点
唐惠息
摘要: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教师应该以文本价值、教学功能和学生需求为标准,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努力实现课文被赋予的教学价值,基于学情作出取舍。教师的学养以及对学科与学情的理解把握,是确保阅读教学取舍得宜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阅读教学 合理取舍 文本价值 教学功能 学生需求
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教什么与不教什么),就成为阅读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
取舍的标准有哪些?华东师范大学郑桂华博士的意见是:一是合题,即合乎作者原文本意,合乎教材编写思路;二是显示教师的学识、个性,能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启迪帮助;三是趣味,使学生喜欢读这篇课文,喜欢上语文课,喜欢阅读。这样的认识有其合理性,但我以为,更恰切的标准可定为以下三条:文本价值、教学功能和学生需求。
先说文本价值。一篇选文往往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信息系统,既包含作者的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又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风尚,还具有语言表达的示范意义等多种信息,是语言文字学习的好材料。但是,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这种综合性很强的材料的学科知识往往不够明晰,难以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我们认为,教学设计应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而适当弱化文本中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教学《过秦论》,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弄懂秦灭亡的原因,而是文章的逻辑关系和表达气势;教学《岳阳楼记》,不只是让学生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更要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行文中的起承转合的结构艺术和语言表达艺术。
又如,汪曾祺的散文《金岳霖先生》相当突出的是逼真而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此作为学习重点,当然也可以;但如此的细节魅力在同一板块的《亡人轶事》一文中也有鲜明而显豁的体现,为此,我在教学此文时,着重取其“闲笔”作为抓手,指导学生细品其中的真情味,从而深入感知作者丰厚的情感世界。具体说来,文中典型的“闲笔”有三处:各色各样的衣着、构图奇特的画作、现在的年轻人多不知道的林徽因。限于篇幅,这里仅就“各色各样的衣着”略作分析。作者说“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怪异之一是金先生经常穿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由此作者宕开一笔,写到了联大其他穿着怪异的教授,如闻一多先生和朱白清先生。难道作者仅想借此说明联大教授衣着奇特的不仅金先生一人吗?教师可指引学生探究一下闻一多、朱白清先生的穿着为何如此怪异。相关原因是:时值国难当头,联大的教授深明大义,对物质生活并不奢求,“惟望每月薪津……俾仰事俯畜,免于饥寒”,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也难以实现。闻一多一家八口人,他在联大微薄的工资仅够家里维持一周左有的生活。家里能典卖的很快卖光了,最后,闻先生只剩下那件式样过时的旧夹袍和一件长衫,一年四季替换着穿。而朱白清则窘迫到连布棉衣也无力缝制的地步,只好在集市上买了件云南当地穷苦赶马人穿的最廉价的“蓝色毡子的一口钟”,既当被褥又当外衣。然而,尽管生活条件窘困不堪,联大的教授不仅依然谨于治学,而且保持着人格独立、敢于批判的铮铮风骨。文中特别提到,在蒋介石干儿子龙绳舞家召开的校友会上,闻先生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于是,在各色衣着背后,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联大教授们在衣饰方面的旷达随意,更看到了他们不以物质鄙陋为苦、重于品行节操的风采。闲笔之下,追忆之中,作者表达出了对西南联大风骨铮铮的教授们的崇尚与敬意。
有了这样的理解后,可要求学生联系文本开篇的“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和文末的“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进一步来思考、探讨。为什么要“好好地写一写”联大的许多教授?作者并未明说,但他在散文《修髯飘飘》中的一段话可移于此处,作为注脚。“或问:你为什么要写这些胡子教授?没有什么,偶然想起而已。为什么要想起?这怎么说呢,只能说:这样的教授现在已经不多了。”是啊,在这个时代,这样淡于物质享受、谨于治学育人、重于风骨节操的“有趣”的教授已不多了!我们民族需要这样一种风骨,而这,正是汪曾祺于“闲笔”中所寄寓的殷切期待。
再看教学功能。教学功能是指教材编写者根据教学的阶段性统一要求(即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学习要求)编选课文时,所赋予每一篇课文的用途和价值。我国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大多属于“文选型”。每篇文章被编入教材后,就成为了整个教材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再是单个独立的文本。因此,成为课文的选文在其“原生价值”的基础上,又被赋予了“教学价值”。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实现课文的教学功能。同样一篇文章,在不同的`教材体系中,它被赋予的教学功能很可能存在差异。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肖邦故园》一课,所属专题为“祖国土”,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式,教科书编者为该专题确定的教学重点有三项:
(1)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自己的体验与认识,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
(2)能掌握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家的身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能在以往学习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散文与诗歌的特点,能根据对作品的理解,设计朗诵方案,通过朗诵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依据以上建议以及《肖邦故园》本身的独特性,我在开设苏州市级公开课时,设计了一个有所“舍弃”、善于“举要”的课例。主要教学流程是:
1.通过“学案”提供肖邦简介(略)和罗素名言――“哲学家们既是果,也是因。他们是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他们(如果幸运的话)也可能是塑造后来时代的政治制度信仰的原因”。
2.简要导入后,师生集中赏读课文前两段。
(1)轻声诵读,体味课文语言之美。
(2)问题研讨:两段文字中包含哪几组对比?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慨叹?
包含三组对比:①昔日的“热热闹闹,充满生机”与19世纪(即肖邦诞生)时只“留下一座简朴的小屋”相对比;②贵族老爷们“被人忘于脑后”与肖邦备受尊崇相对比;③小屋长期“伶仃孤苦”与“一跃而成了波兰人民所能享有的最珍贵的古迹之一”相对比。
蕴含的慨叹是:随着时间的无情流逝、沧海桑田的世事变幻,荣华富贵等的消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长留于人的记忆深处并被看作巨大财富的,必然是那些具有强大力量的、能够拨动人们感情之弦的文化艺术、精神品性等。
3.结合课本彩图,赏读第20~27段。
(1)请几位学生朗读,再全班齐读。
(2)问题研讨: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最美的是冬天”?
(3)艺术特色鉴赏(以第22段为例):
比喻贴切生动、新奇别致(如将“睡莲的倒影”比作“歌中的叠句”、将“阵阵幽香”比作“一串琶音”、将“亭亭玉立的树干”比作“叙事曲开头的几节”,这些属于特殊的比喻――通感),使原本平淡无奇的景物,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光彩;让人分不清是故园美景为肖邦的音乐增色,还是他的音乐让故园景色生辉。
善于多角度、多侧面描绘景致:①“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树影婆娑”等――从视觉角度写景,写出了景物色彩、光影、线面的组合,营造出绘画般的效果。②“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从嗅觉角度写景,“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从听觉角度写景――以此配合视觉描写,对景物细微美妙之处的表现就更为充分,给读者直观、立体、全方位的阅读感受。
4.略读文章另三个部分,针对“文本主旨”开展讨论。
(1)另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分别写“‘乐’与‘园’契合”、“‘乐’因‘情’而生”、“‘乐’以‘神’(民族精神的‘支柱’)而传”。
(2)先填空:课文以肖邦故居为切入点,内容大多在描写肖邦诞生地的自然景色,但主题却在揭示肖邦音乐与故乡、祖国的关系,在表现、颂扬肖邦的爱国情怀。再结合“学案”上的罗素名言加深认识:本文着力表现的是“祖国与人具有双向的意义(影响)”、“个人受益于故园又反哺故园”。
该课受到听课教师一致好评,被赞为“重点突出,推进爽捷”,“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体现了执教者的眼光”。
最后谈一谈学生需求。顾及“学生需求”就是要把握学情,基于学情作出取舍。所谓“学情”,指的是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情况,主要包括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三大要素。把握学情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如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习状况的层次性,又如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淀与体验能力、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与个性特征。一般而言,教师可对班内中等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分析,分析他们已掌握了什么,最需要的又是什么。为了准确判断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状态,除了凭经验,教师还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比如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之前,我针对“阅读疑难点”作了调查,学生普遍反映对文中两个问题心存疑惑:一是文末为什么要写“怅惘”、“敬慕”;二是前文似乎有意在贬低这位国文老师,这是为什么。明了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需求后,我有针对性地备课,课堂上师生就紧紧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对话、探讨与交流。如针对“怅惘”、“敬慕”的理解,分三个步骤展开:
第一步,明确原因。这里的“怅惘”、“敬慕”可谓点睛之笔:“怅惘”是因为一直“未能与先生一通音讯”,且先生已不在人世(作者梁实秋先从时间的间隔上写自己的怀念,“将近五十年了”,但先生的音容笑貌竞记得如此清晰,足见怀想之深;又从空间的间隔上写自己的怀念,“听说他已早归道山”,阴阳两隔,更添惆怅之情)。“敬慕”则是因为让“我”在写作方面、在对国文的兴趣方面“受益最多”。
第二步,对比分析。教师追问:“敬慕”仅仅是由于以上原因吗?还是回到本堂课开头的问题:徐老师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真的很凶吗?为什么作者要花大量笔墨描写他生活习惯上的随意乃至衣着邋遢?学生各抒己见,逐渐理解了文本内涵:(1)所谓的“凶”,一来属于“正当防卫”(维护自身尊严),二来因为“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2)文中特别写到其他――“国文先生呢,大部分都是年高有德的,不是榜眼就是探花,再不就是举人。他们授课不过是奉行故事,乐得敷敷衍衍”,在对比中凸显了一层意思:看起来是“凶”,实则体现着对学生的爱与负责。(3)而且他心胸宽广,“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这些都是写他为人方面的真性情,即人品之真。生活习惯上的不拘小节,与他教学上的投入、专注暗相比照,突出其敬业精神,即学业之精。
第三步,作出小结。作者同时“受益”于先生的是该怎样做人;“敬慕”是因为先生敬业、爱生,具有出众的才华和高尚的人品。作者对他满怀感激与崇敬。
这样的设计,内容集中,线索清晰,教学质效良好。
巧定基点 “给力”读写结合 篇6
一、因势利导,水到渠成
读写结合的采用,必然有它最合适的时机。教学过程中,必然有学生书写表达的最合理情节。因此,我们的教学就需要在这种最恰当的时刻因势利导,使写在教学中水到渠成。
课文《穷人》通过桑娜抱养邻居西蒙家两个孤儿的情节,展现了一对普通渔民夫妇善良的人性光辉。在文中,对于桑娜抱养孩子后的描写一共有七处省略号,这些省略号就是桑娜抱回两个孤儿后矛盾心理的体现。因此,抓住这七个省略号,引导学生想象并写出主人公当时的心境,学生既理解了省略号的作用,又能真切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课件出示相关的内容)请你自由地读一读这几处句子,从中你读到了桑娜怎样的心理活动?
(生自由朗读)
生:害怕。
师:(板书:害怕)为什么害怕,她会害怕什么?请你在纸上写一写。
(生书写)
师:你还能读到什么?
生:我读到了紧张。
师:(板书:紧张)也请你写一写她在紧张什么。
生:我读到了桑娜的勇敢。
师:从哪句话中最可以看出桑娜的勇敢呢?
生:“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师:桑娜宁可被丈夫揍一顿也要抱回两个孩子,足可以看出桑娜的勇敢,你能读出这份勇敢吗?
(学生练习朗读)
师:(板书:勇敢)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也能读出不同的感受。你还读到了什么?
生:我读到了桑娜对两个孩子的同情。
师:(板书:同情)是的,她想到了两个孤儿,是因为同情才会抱走他们。那她又会怎样想呢?请你也在纸上写一写。
师:还有吗?
生:我读到了桑娜的担心。
师:(板书:担心)担心什么?你来写。
(生书写;师生交流)
师:是的,同学们,作者在文章中留下了这么多的省略号,更让我们体会到了桑娜的心里带着害怕、勇敢、担心、同情,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
生:忐忑不安。
师:就在这样一种忐忑中,我们更能感受到桑娜的伟大、善良。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这样的处理,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之后,发现文本中省略号所蕴含的价值,通过有效的阅读,引导激发学生有目的地思考,展开合理的想象,并进行叙写,进一步体会其中的内涵。这个读写结合的过程不仅让学生理解了省略号的作用和作者独具匠心的表达方式,更是在补白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感悟,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学生想要写,也乐于写,真正达到读写结合的效果。
二、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一堂课的结尾部分,往往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与提升。在潜心阅读之后,利用书写表达,引领孩子把整个文本的阅读感悟表达出来,能够有效地促进文本内容的进一步深化,达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
如一位教师执教《生命 生命》时,是这样结束的:
师:生命是什么?这个一开始我们回答不了的问题,现在你能回答了吗?
生:生命是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
生:生命是香瓜子顽强的生命力。
生:生命是杏林子珍爱生命的一种精神。
师:(课件出示:生命是什么)早上,我来到校园,听到同学们的朗朗书声,我想到——(课件出示:生命是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看到操场上很多同学在训练,我又想到——(课件出示:生命是操场上矫健的身影)。在你们的眼中,生命又是什么呢?请同(下转第62页)(上接第20页)学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句对生命的感言,让大家感受生命的存在。
(生书写)
师:请你来读一读自己的感言。
生:生命是房间里弟弟哭泣时的哇哇声。
生:生命是墙角边野草开放的淡黄色小花。
……
师:请把这些句子贴上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们一起完成的诗歌——生命感怀。
生:(齐读)生命是什么?生命是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是香瓜子顽强的生命力……
这样的设计,在课文感悟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开展仿写,通过把自己看到的、感悟到的生命感触写下来,并进行有效朗读。如此读写结合,写读结合,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既总结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凸显了语文的工具性,丰富了文本的人文性,使写成为一课结束的点睛之笔。
三、有的放矢,扎实有效
教材中的很多文本,都是有不少可以写的地方,但并不是所有可写的地方都要进行书写表达。因此,在教学中写的采用必须在语言生成的过程中因需要而有所选择、有所舍弃,使练笔的效用最大化,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更具有实效。
如一位教师第一次执教《妈妈的账单》,就设计了五处书写表达的地方。
其一:读一读小彼得的账单,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也请你在纸上写一写你为爸爸妈妈做过哪些事。
其二:当妈妈看到小彼得的账单后,她会想些什么呢?请你在纸上写一写。
其三:妈妈也为小彼得留下了一张账单,在账单上写下了为小彼得所付出的劳动与报酬。请你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自身写一写你的爸爸妈妈为你都做过些什么。
其四:当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他是怎么做的?请读相关的句子。(生读)当时他的心灵深处也会激起点点涟漪,他想到了什么?又会对他的妈妈说些什么?也请你写一写。
其五:课文学到这里,你们心里一定也有许多话想说,那就让我们来说一说吧!你想对谁说就对谁说。
(师出示:说一说)
生:我想对彼得说。
生:我想对小彼得的妈妈说。
生:我想对自己说。
生:我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生书写表达)
回顾这个教学过程,五处的练笔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即从文本解读中体会母子亲情。但本课的教学把书写表达穿插在整个教学中,使过程过于零碎。同时,过多关注了书写表达,弱化了文本的阅读,也显得拖沓。故在第二次教学中,该教师就直接选取了其中的一处书写展开,即第五处。
师:学习了课文,让我们见到了一对充满亲情和爱意的母子。老师也相信在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也会这样为我们无私地付出他们的点点滴滴。在此,你一定会有很多话要说吧。请大家拿出笔,写下这时的感受。
(师出示:说一说)
生:我想对彼得说。
生:我想对小彼得的妈妈说。
生:我想对自己说。
生:我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生书写表达,其余的练写只是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述展开)
这样的处理,既加强了文本解读的效率,又不至于为写而荒废了课文编写的目的,这样的读写结合才能更加扎实有效。
以上几点,都是笔者肤浅的认识。对于读写结合,我们要在深入研读文本、把握文本主旨、感悟人文内涵、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找准读与写结合的最佳切入点,精心设计,有效指导学生在读中有所收获、有所应用,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 考 文 献]
[1]赵艳艳.在阅读教学中“从读学写”[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1(3).
[2]姚卫平.让感悟悄然和“生命”相遇[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1(3).
(责任编辑:符 洁)
管理基点 篇7
一、理论必然性与现实必然性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 学生的自我意识获得空前发展, “80后”、“90后”等概念陆续出现, 这些现象无形中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命题。同时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趋于成熟的时期, 理性思维开始形成和深化, 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意识正在萌芽和成型, 他们心理性格中的反抗性逐渐战胜依赖性而占得主体地位, 开始习惯并乐于独立思考社会和生活的一些问题。他们强烈地希望自我的思考得到成年人的理解甚至尊重, 若这种心理得不到很好的平衡, 将严重倾向于一方———孤僻甚至玩世不恭。
另外, 出色地完成学业是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渴求, 但对许多中学生来说, 高考的最后结果并不是圆满的, 能够获得高考通行证也并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他们可能因为学习方法和考试方法不当, 或对学习内容不适应, 而感到困难重重, 但事关命运前途的学业成绩却不得不时时挂在心上。他们对考试心存恐惧, 却又必须面对。而这些状况可能对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不注意引导, 他们将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负担。
然而, 现实的教育教学形式并不能很好地顾及学生的身心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成长, 拼挤集体学习时间, 加大学生作业的训练量, 课堂教学本身仍以讲授为主,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给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时间, 使学生丧失亲身观察、体会、思考的机会, 反倒让学生去研究老师, 研究老师的思维逻辑与角度, 通过拼凑老师的思维形成自己的“思维”, 这种思维层次极浅, 不能灵活应变, 还要靠“题海战术”强化。这本质上将钝化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近年来高分低能效应已经给我们一次次地敲响了警钟。那么, 怎样在缩小集体教学时间和减少作业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应该是每一位教育者都必须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就目前教育教学形势而言, 若不从课堂和学习效率上切入, 素质教育就难以大踏步前进;若不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从教学时间与教学形式上改革, 就不能从根本上冲击传统教育中最顽固的思想和最落后的教育方式。然而, 减时能够增效吗?减时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呢?
二、“减时增效”实施的粗浅探索
人类每一次大发展的初级阶段大都是以牺牲时间为代价。近代科技发展之初, 机械动力的速度效率还不如牲畜方便快捷, 然而科技的快速发展促使它很快取代了牲畜的地位。毋庸置疑, 我们的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走着一条时间高耗路线, 但面对社会对教育教学的高层要求时, 我们有必要转变观念, 应深刻地意识到减时的本质就是提高效率, 以期用更少的时间、更小的负担取得更好的成绩, 而非以牺牲教学成绩为代价。基于这种思考, 我们做出了很多管理与教学方面的尝试,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 在教育责任感社会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 应该能引起同仁的重视。
1. 回归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以“育人”为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研究当今之教育者必须研究当今之学生, 不宜把学生定格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思想水平上, 学会结合社会民众的社会典型心理解剖分析学生心理, 认真细致地研究学生的思想认识状况和思维特点。由于教育忽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造成的学生的学习的被动性、思维的惰性、学习方法的笨拙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 这也的确是学生学习效率低的根源之一。我们过去所坚持实施的学生励志教育、学生心理疏导、学生典型生活心理调研等形式对学生的心理性格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这也有力地证明了研究学生是提高效率的必由之路。
2. 改变教师教学理念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面和基本形式。
教育改革必然要以教师的改变为前提, 当今教育教学改变最快的是设备, 改变最慢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 大多教师都是用最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重复着一条多年不变的知识链条。我们认为当今教育形势下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研究学生的能力、学习接纳新知识的能力、很强的教育责任感、很强的爱岗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很高的教科研能力、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要正视自己, 改变自己, 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凡事只需用心都可成功, 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有心用心, 就一定能提高自身的素质, 就一定能担负起育人的社会责任。
3. 学习先进理论与方法, 避免在教育探索中走弯路。
当今教育界, 也的确涌现出了很多教育教学改革的模范典型学校, 比如洋思中学、后六中学、杜郎口中学等, 它们大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育教学模式, 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减时并不是让所有学生都不去学习, 而是让他们自主学习。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即学校。”学生并不是非要在教师集中的课堂就是学习, 事实是学生若有兴趣无处不可学习, 无处不可有收获, 我们要不断学习创新教学思路,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如何利用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学习, 如何在课堂上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型课堂, 都有赖于我们在转变自我教学观念的基础上, 培养自我能力, 形成我们的教学模式。
4. 创造教师与学校教学改革的宽松环境。
当前的改革之所以进展缓慢, 举步维艰, 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极力倡导改革的同时, 并没有封堵住传统教育的生存空间。得心应手的传统教育方法仍然受到钟爱, 也常常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 因而教育者在教育改革中表现出很大的惰性和被动性。客观的环境在逐渐改变, 学校与社会应逐步转变对教师教学实绩的评价机制, 让勇于创新的教师得到应有的认可与评价, 这应该是促进改革的最为“温暖”的环境。
5. 挖掘“教师即课程”资源。
教师在课堂上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 因此应让每个教师的个人资源得到充分挖掘, 释放教师教学的情感和艺术灵感, 与学生实现情景交融, 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同时加大学生评议教师力度, 让学生的评价增强教师的教学投入,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改革是形式的创新, 更是观念的转变, 转变已经“统治”多年的传统教育理念, 需要我们所有教育者的不懈努力, 更需要每一位教育者有巨大的信心、勇气、胆识和智慧。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教育随笔《关于推广山东经验, 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建议》.2009.3.7.
[2]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9.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
[4]高慎英, 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 (IS-BN:7540654295) .
德育:质量提升的基点 篇8
科学定位,让德育回归本真
关于教学与德育的关系,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能娓娓道来,头头是道,然而现实中,德育的首要地位却难以落实,德育与教学呈现“两张皮”现象,重智轻德倾向严重。一些学校把德育工作局限于对学生的管理和班级纪律维持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学生重“分数”而轻“品德”。这种“重智轻德”教育不仅没有使学生之“智”得到预想中的发展,反而偏离真正的教育宗旨和目的。更可怕的是,当我们背离教育规律和教育政策,一味地不择手段地去追求所谓“教学质量”的时候,当我们在以牺牲学生宝贵的品德发展和长远幸福,牺牲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场幸福为代价的时候,没有达到所谓的“提升质量”的功利性目的。说到底,还是我们对德育的教学功能、德育的育人功能,以及德育的同化功能认识不够。
试想在一个没有秩序和规范、没有良好风气和集体凝聚力、没有动力的育人环境中,我们的校长和老师天天为学生大量的德育问题耗尽精力、疲于奔命,而因为缺乏对德育工作的整体性认识,使得学校始终处于“师生冲突屡屡发生,校风班风无法保障,教学秩序没有稳定”的管理漩涡当中,怎谈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整天忙于“救火”,又怎么能腾出精力和时间来潜心研究教学,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先进理念引导的教学实践,又何谈“轻负担高效率”的教学?
当前,很多学校和教师以牺牲自己健康和生活为代价,避开德育而单纯的抓教学,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课外补课上。其实“学生学得痛苦,教师教得辛苦”。试想,疲于应付的学生会主动地跟随教师求知上进吗?说到底,我们忽视了学习真正的主体———学生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也一再强调“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
一节课中,即便教师有再精彩的讲授,如果学生没有主观学习的意愿,没有求知的欲望和动力,处于被动状态,那么师生的劳动大部分都将无效,教师所履行的就只能是无效教学行为。所以当“回报”远远低于“付出”时,我们是否要反思这种“高耗低效”的教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如果我们还只是一味地埋怨学生厌学,而不去剖析导致教学困境的根源,即使补再多的课,也是白补,再多的时间、金钱、精力的投入,也只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对师生宝贵生命的耽误。有人说,“脱离了德育的教育注定失败”。对于由“德育缺失”所引起的校风班风问题、学生道德心理和纪律问题,并由此严重危害到的教学质量问题,追根溯源,还是要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认识。即决不能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应该大力加强学生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健康心理的积极引导。综上所述,我们明确了德育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即,良好的德育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没有德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德育与智育齐抓, 育人与教书共管”。
立足全员,让德育形成合力
毋庸置疑,班主任作为学校委任负责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等德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对班集体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负全责。班主任工作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当前班主任囿于班级琐碎的事务性管理环节上,这不仅难以改善班主任工作负担过重的现状,也难以提高班级层级德育工作的效率。更为紧迫的是,班主任难以组织和调动任课教师群体的教学合力,客观上也难以提高任课教师参与班级德育工作的积极性。要建立班级教师德育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关注对任课教师对班级德育建设的参与度的考查。否则,任课教师只是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了,对学生的德育似乎完全是班主任的事。因此,改革现有班级层级德育管理体制,构建教师“班管会”,完善工作绩效考核机制,把班级所有任课教师真正纳入学校德育管理体系中来,这种“全员育人”学校德育管理制度模式,是符合学校发展的潮流的。
尝试建立教师“班管会”是一种可行的模式。教师“班管会”,以班级所有任课教师为成员,由班主任总体负责与协调,任课教师分工负责,建立教学问题协商制度,定期组织班级任课教师开展教学问题会诊,参与和配合开展班级层级德育工作。这样有利于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全体教师真正纳入德育管理体系中来,切实形成“人人抓德育,德育人人抓”的局面。
教师“班管会”以班级“德育导师制”和教师“班管会”的“首遇责任制”为工作载体。教师“班管会”每月至少召开两次班级德育管理研讨会,共同总结前段时间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误,分析现状,思考对策。教师“班管会”可以是务虚会的形式,对班级各项工作作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也可以是针对某些具体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重在发挥班级德·校长参考2011|11育智囊团的作用。
班级“德育导师制”,可由班级任课教师兼任德育导师,一般每人接手4~8位学生,承担“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等任务,其具体工作职责是:在班主任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当好班主任的助手和参谋,注意发现学生思想问题,及时与班主任交流意见,与班主任共同承担教育责任:负责学生的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组织学生开展特色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学生特长;指导学生课外、周末和节假日活动;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家长、社区、社会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及时参与处理和学生有关的突发事件等。班级德育导师制改变了以前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有利于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班级管理工作新局面。
教师“班管会”的“首遇责任制”,要求教师班管会所有成员,在校内外遇到任何有利于班级学生德育常规建设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契机,都负有开展行为规范建设和教育的责任。任课教师首先要落实自己学科课堂教学的班级纪律和延伸的学生思想行为问题,然后在课外积极实践教师“班管会”“首遇责任制”和班级“德育导师制”。
建构机制,让德育增强实效
多年来,我们都把德育放在学校的工作计划中,与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后勤工作等并列。从逻辑上说,相对于“德育工作”,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就属于“非德育工作”;从事德育的专兼职人员是“德育工作者”,而从事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就成了“非德育工作者”,教务处和总务处就成了“非德育机构”。实践也在不断证明,将德育设置成一项具体的工作,虽然强化了学校少数工作人员和机构的德育责任,却会妨碍学校更多的工作人员和机构参与学校德育,授予了普通教师推卸德育责任的借口,最终削弱学校的德育功能,甚至导致越加强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越难开展。
教务处、总务处等机构主管的是学校一类具体的工作,但德育处或政教处并不是主管一项具体的工作,而应该加强对全校德育的领导和协调,特别是应该加强对各科教学中德育的指导,要打破教务处与政教处的分工壁垒。如果把教务处和政教处变成两个职能机构的话,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很有可能使政教处行使的是弥补性的职能,而不是建设性的工作,学生出了事情就去处理,出了问题就去处分,政教处就像一个判断是非的“衙门”,政教处的教师掌管的是针对学生的“大棒”,对自己“建设性”的职能反而淡化了。因办“宏志班”而知名的北京广渠门中学在进行的管理机构改革中,“革掉”了人们熟悉的德育处,还撤销了教务处和总务处取而代之的是学生部、课程部和资源部,校长吴甡说:“德育处改成学生部,绝不仅是管理机构名称上的变化,其德育功能不是没有了,而是由原来单纯的一个部门强化成全员德育。所以要取消德育处,就是要让人意识到德育绝不仅仅是德育处几位教师的事,现在学校似乎看不到德育,其实处处有德育,时时有德育。学生的道德、公德等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综上所述,建立“全员育人,全员育德”的理念,推进学校管理体制的优化和改革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找准基点, 细化概念教学 篇9
如何在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的教学中, 通过开展一系列数学活动, 使学生成为数学概念的自主建构者, 深刻理解概念的意义?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以数学活动为基点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对学生来说, 获得数学概念一般经历“感知—表象—概念”这样一个过程。由此可见, 不管是概念形成或概念同化, 学生都要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正如美国数学家格朗所说“数学的基础是逻辑和直觉、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 只有数学活动才能真正形成数学科学的生命力以及至上的价值”。数学活动把数学学习视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形式, 它所关心的不仅是活动的结果, 更注重活动的过程。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活动既有外部的具体行为操作, 又有内部的抽象思维操作, 是学生由外及内的活动, 并且以内部的积极思维活动为主要形式。
二、以数学活动为基点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原则
(一) 自主性原则
认知建构主义原理认为, 自主性学习实际就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 是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 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自主的思维, 单凭教师的灌输, 学生的认识无法实现;如果只有学生自主的思维, 而没有教师的引导, 学生的认识同样无法实现。因此基于数学活动的数学概念教学时必须遵循自主性原则, 因为它是实现以数学活动为基点的数学概念教学的前提。实施自主性原则要注意: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时间和空间;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强化学生的自主精神,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直观性原则
1.提供感性材料, 丰富感性认识
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 是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去进行教学的, 因此教学中应选择那些能充分显示被引入概念的特征性质的事例, 正确引导学生去进行观察和分析, 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事例中归纳和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 形成概念。但概念引入时所提供的材料要注意两点:一是所选材料要确切。二是所选材料要突出所授知识的本质特征。
2.引导动手操作, 从活动中学
在教学中, 应重视操作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要让学生摆一摆、摸一摸、折一折、拼一拼, 让他们在玩中学, 学中悟,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 通过操作更能够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牢固的概念, 帮助他们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
(三) 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相结合的原则
思维和语言是密切联系的,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知识建构最终要在内部的抽象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层次上完成, 语言形式是数学活动中经验的抽象和概括。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需要借助适当的实物操作和直观认识, 辅助他们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但是仅有实物操作和直观认识并不能保证能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利用语言来对它进行调节, 往往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因为语言能指引观察的角度、帮助学生将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突出本质特点, 形成功能结构等等。在形成数学概念的抽象与概括的过程中, 语言具有加工的功能。因此, 在学生操作和观察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不仅是对所见所做的感性知识的梳理, 也是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
以上的教学原则是一个密切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在概念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结合学生和教材的特点, 互相配合运用。
总之, 数学中的法则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概念的基础上的,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概念教学过程中, 为了使学生顺利地获取有关概念, 常常要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 对感性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 最后再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通过一系列的判断、推理, 使概念得到巩固和运用, 为他们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 对它的理解和掌握, 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加强概念教学, 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 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的教学中, 通过开展一系列数学活动, 使学生成为数学概念的自主建构者, 深刻理解概念的意义。探讨了以数学活动为基点的数学概念教学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关键词:数学活动,数学概念,基点
参考文献
[1]李星云.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建构的有效策略.广西教育, 2006.
略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基点 篇10
一.审视作文序列
《文章作法》一书除第一章为“作者应有的态度”, 第二至六章按文体编排, 依次为:记事文 (相当于今天中学语文教学中所说的社科文) 、叙事文 (相当于今天通常所说的记叙文) 、说明文、议论文、小品文。纵观全文, 重在根据不同文体介绍相关知识与写作技法, 形成一个针对当时初中生写作训练的序列 (不过, 当时初中生的国文功底只怕比现在的高中生的语文水平只高不低) 。以第三章“叙事文”为例, 在第一节“叙事文的意义”中第一句就是先给叙事文下个定义:“记述人和物的动作、变化, 或事实的推移的现象的文字, 称为叙事文。”然后承第一章知识, 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 在第二节中先阐明记事文和叙事文的区别, 此后依次阐明叙事文的要素 (第三节) 、叙事文的主想 (第四节, 即今天所说的主旨、中心思想) , 最后重点阐明观察点的变动 (第五、六节) 与叙事文的流动 (第七、八、九节) 。关于“叙事文的流动”, 书中如此阐述:“叙事文的对象是事物的现象的展开, 这展开的情形被叙述成文字的时候, 就成了文字上的流动。”这相当于今天表述中的文章组织与行文节奏。由第三章来看, 叙事文一章以叙事文的写作知识为主框架展开, 依次说清相关知识是什么, 并佐以具体文段帮助学生理解, 由此形成一个关于叙事文的写作训练序列。
这一写作体系思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于继承中有了较大发展, 出现了一系列重视文体技法训练的实践研究, 比如黑龙江常青老师的“写作基本功分格训练”, 引导学生从五味七情辨析入手, 按一定规格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表达力。八十年代初北京的刘朏朏、高原老师的“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法, 观察是基础, 分析贯始终, 表达是目的。这二例在当时实践中其实已初见成效。
行行重行行, 直至今日, 写作训练其实还是基本停留在民国二三十年代学习西方而来的写作知识体系及教师凭个体认知水平自行操作的层面上。比如, 《语文教学通讯》A刊2008年第9期刊登的《作文教学应该有一个系统》一文, 文中把作文训练系统归纳为“文字、材料、新意、修改、个性”五个方面。《语文教学通讯》A刊2008年第12期刊登的《也谈作文教学的“系统”》一文, 则认为应建立一个“立足教材, 分步规划, 师生全程参与”的作文教学系统。
两篇文章固然有其实践中的合理性, 但是二文的背后不容忽视的第一个事实是:我们的语文教材大多未能较好地发挥应有的构建一个可资使用的写作训练序列的作用。笔者所在的浙江省目前使用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2005年6月第2版。教材中的写作安排依附于“阅读与鉴赏”专题, 以人文性为主导, 突出了开放性和选择性, 但整体上却淡化文体意识, 编排上无写作能力训练的序列性。实际教学中笔者所在的县市教师互相交流的一个共同做法是:舍弃教材中的“写作”内容, 自行安排。认真负责的, 想办法有序训练;敷衍对待的, 随意想个题目应付一下。反映的第二个事实是:没能更好地整理继承中前进。而要继承写作序列的合理性编排, 其一, 要厘清序列性的必要。按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来看, 学习过程中, 当学生主动地所学的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 有意义的学习便发生了。这个过程亦为意义的同化。反之, 所学知识是无序的, 则不易同化。按加涅的智慧技能分层来看, 写作技能当属“高级规则”, 而学习在习得规则过程中如何更有序地形成网络储存, 则更有利于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中适当地运用规则。从生情出发认清序列性编排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方不致于一边“创新”一边丢弃。其二, 我们需要整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教育家与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实践经验, 在此基础上指导课标的修改与写作教材的编写。
二.深思写作心理
在《文心》的“题目与内容”一章中, 王先生澄清学生习作中可能存在的错误认识, “作文是生活, 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要求诸练习, 只好规定一个日期, 按期作文。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并不是作文这件事情必须出于被动。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日期干的”。然后说明命题作文的特点:“题目虽然由我出, 你们作文却还是应付真实的生活。”在《文心》的“触发”一章中, 提及读书与习作的关系, “读书贵有新得, 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 就是由一件事来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 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 是触发;觉到自己的生活有交涉, 得到一种印证, 是触发……”文中接着写学生乐华此后对触发的感悟, 例如由洗衣领想到“领袖”一条:“把衣服穿在身上, 最污浊的是领和袖。因为污浊的缘故, 洗濯时特别吃亏, 每件衣服先破损的大概是领袖部分。领袖是容易染污浊的, 容易遭破损的。衣服的领袖如此, 社会上的所谓领袖何尝不如此!”其实书中“文章病院”“文章的组织”“习作创作与应用”等章节中莫不从学生心理出发, 力求唤醒学生主动写作的心态, 以期养成恰当的写作习惯。其实, 《文心》一书的小说体编排就是以激趣为旨的。
同样的, 《文章作法》中但凡列一条写作知识, 就会举一二相应事例。在“叙事文流动的中止”一节中提出概念后, 就举了《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王夫人房中所见一节为例。最妙的是其后的评论:“这段文中, 除了第一句是叙事文以外, 流动全然中止, 以后都成了王夫人房中的记事文。若非把这一大节叙上不可, 应当将所记的情况都改成由黛玉眼中看出的, 而将末了‘基馀陈设, 不心细说’的话删去, 那么流动就没有停滞了。”这里不但涉及到用例当与不当, 还涉及到如何充分使用, 更好地促动学生的理解。《文章作法》中举一例作“西湖”的记事文, 第一步就是要求学生“先查地理书”。假定得到下面的材料:“ (一) 西湖在杭州城西, 又名西子湖。 (二) 西湖是东南的名胜。”然后要求学生把自己游西湖的经验列举出来, 书中罗列了二十一条假定出现的经验, 最后让学生对材料进行精密的整合。这个过程就是精细地引领学生开展写作的操作程序。如果学生能养成这一习惯, 读书与生活自然相合, 只要题目合乎学生的学习层面与生活特点, 又怎会愁“无内容”呢?
如果说训练序列意识与唤醒学生的写作心理主要由学习西方当时的教育哲学思潮而来, 那么二书中诸多不经意的细节中涉及的写作习惯的指导, 是符合汉语言的认知特点与规律的。例如, 《文心》“语汇和语感”一章中王先生的提示:“我们真要语汇丰富, 只留意于普通用语是不够的, 须普遍地留意于各地各种人的用语才好。此外, 还有一种功夫应该做, 就是对于词类的感觉力的磨练。”其实读写结合与缘于生活, 都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 也符合汉语言的语感养成特点。而二书中关于词语辨析, 串词成句等具体做法, 也深合汉语语感的养成规律。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阐述的正是汉语言学习的特点。
《文章作法》的第三篇附录《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末段如是:“自己努力修养, 对于文字, 在知的方面, 情的方面, 各具有强烈锐敏的语感, 使学生传染了, 也感得相当的印象。为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 这是国文科教师的任务。并且在文字的性质上, 人间的能力上看来, 教师所能援助学生的, 只此一事。这是我近来的个人的信念。”这是教师、作家、读者身份兼具下的反思, 仅此一语, 就需我们今天一想再想。
行文至此, 想到一节在浙江萧山听的作文课《感受·唤醒·表达———关于自由写作实践的一次对话》 (2006年省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 。教学主环节是:1、让学生听马思聪的《思乡曲》。第一次听, 让学生自由感受, 然后交流。2、教师向学生陆续展示自己发表在《散文》2005年第6期上的一篇文章《这个世界很美———关于马思聪及〈思乡曲〉》的相关片断, 并不断介绍自己的创作心理。3、学生二听《思乡曲》, 学生自由写作, 写出感受。这节课, 其实就是唤醒学生写作意识并教给学生写作策略的一个具体流程。而且教学中提供了学生写作的内容与语言学习的范例。如果长期训练, 学生必有收获。
切入生活是习作的基点 篇11
新课标指出“实行课程改革,要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的内涵”。我们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纯朴的人文底蕴,也有都市的现代气息。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我们应大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飞出单一、封闭的课堂,接触自然、社会,在广阔的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根据教学实践,学习同仁的经验,结合课标理念,笔者认为农村小学习作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让学生想写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要精心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想把自己的感想表达、释放出来。
二、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知道写什么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是想象之源、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引导学生捕捉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
1.体验家乡自然风光。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同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当学生心盈自然之美时,稍作点拨,玩得高兴吗?美吗?你喜欢吗?说说好吗?学生跃跃欲试,争相畅叙心中之美。因为这不是冥思苦想地作文,而是在叙述享美之乐,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的家乡,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2.体验家乡富饶。生活在农村里的小学生可以闻到农田里的幽幽清香,体验丰收的喜悦,可以看到植物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可以目睹昆虫入眠、蜕皮,小鸟叽叽,自由飞翔,也可以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儿、横行的螃蟹。
3.体验家乡飞速发展,学会感恩。农村的发展亦可谓日新月异,特别是我们的地震灾区,虽受巨大创伤,却因有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令我们每个人不断地惊喜,更无比的振奋!可以在班上开展讨论会,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变化”:有的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谈起,有的从自家的新楼房说起,有的从门前新路说起……同学们还情不自禁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带着一颗颗童心飞向未来……学生太兴奋了,这时提出作文的要求,就会促使学生把这种振奋之情流于笔端。同时,也教育了学生要学会感恩,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要热爱家乡,促使他们从小树立起把农村建设得更繁荣的理想。
4.感悟纯朴民风,体验乡情亲情。“邻里好,赛金宝”,农村人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纯朴的民风。和睦相处之情,尊老爱幼之德,勤俭节约之风等等,这些方面生动的事例层出不穷,活生生地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一年一度的春节、男婚女嫁、移风易俗等等,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而不由自主地赞之于笔端。
5.体验农活艰辛,说劳动苦甜。“农活”也是我们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在家学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少上网打游戏。让学生多体会到劳动的苦与甜,减少网络的虚幻,感悟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学会珍惜,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学会作文方法,知道怎样写
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二是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文时,文中对刘老师的外貌描写部分,既写出了刘老师身有残疾的特点,又流露出了刘老师忠厚老实的性格以及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描写人物外貌时,既要抓住主要特点去写,还应从外貌描写中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再如课文通过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两件事情来表现刘老师的身残志坚,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明白写人要选择典型的事例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三是要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
四、做细作文的修改、讲评、互评,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1.“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学生作文也算是创作,不可能一次写好,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需要精雕细刻。
2.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
3.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并表扬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4.倡导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在相互修改中学习他人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相当于增加阅读量,积累经验。
人生态度——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点 篇12
我们需要追求这样一种境界, 心灵在光风霁月之中, 高高超越于世间狗苟蝇营之上, 不忮不求, 纯然表达心之对教育事业的坦诚与热爱, 凝聚一切力量, 为提升人生价值打下牢固的基础。我们在奔赴神圣的教育之旅中, 要努力营造, 去追寻这种境界。
天真无邪的孩子是我们走向生命至高境界的宝贵的媒介。我们要保持爽朗清举的容止, 还要有透明澄澈的眼光, 更要有一颗空灵纯净的内心, 才能全身心地去感受和接受他们给予我们的毫无保留的、毫不造作的爱, 感受他们对我们感情上的崇敬和依赖。我相信, 每一位教师都会对这样小而纯的处于原初状态的生命肃然起敬。这种敬意应该是发自灵魂深处, 与世俗之中的种种对金钱、权位、名声的敬畏天差地别。这种敬畏是人类最原始, 最本初的情感,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最真最善最美的、不容我们有丝毫玷污和轻视的生命。在这种敬畏中, 一种境界悄没声息地形成, 它是以爱为凝聚点, 以爱为起点, 也以爱为终点。这种大爱可以让我们生命中原有的、固有的阴影、悲观、消极应对工作和生活等负面的东西落荒而逃, 消失隐匿, 让我们感觉到我们的生命渐渐呈现出孩童般的状态, 回归到生命的本体。我们在这样的境界中沐浴, 充分享受它带给我们的宁静、愉悦和幸福。我们为心灵的尘埃落定而欢欣鼓舞, 而柔软流动。
那么, 我们教师自己的灵魂由谁来塑造呢?———我们自己的灵魂也应由自己来塑造。这种塑造之漫长与坚韧只能通过读书来和思考来完成。读书不仅止于知识和内容的记忆和吸收, 更在于吸收思想, 形成精神, 把人类精神领域的营养内化和吸收到自身的整个精神体系中。
《论语》我早就开始读了, 直到今日, 我仍每天早上或背, 或诵, 或默思一会, 把记忆中与净化心灵有碍的杂芜的成分剔除,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认清世间之理, 事物之理, 尽力把自身的生命状态调整到与之高度相融。如果说《论语》教给了我积极的处世观, 那么《老子》则教给我一种与之相对应的在消极中追求积极的东西。我在渐渐地读着他们, 把他们的所思所言所感与我的生活与世界互为观照, 我不奢望完全读懂, 但我在读着他们的同时, 渐渐地懂得了自己的初心, 使命感及完成使命的路径也愈加清晰, 脚步也愈加坚定。在这个过程中, 我已学会把两者的精髓置于相融相谐的局面, 使我看世界、看人和事、看具体问题时能抛弃个人主观成见, 尽量跳出事情本身, 客观冷静地去理清和思考其中的来龙去脉, 思维清晰, 心胸开阔, 能包容很多以前认为不可思议的东西, 不再热议和过度关注外部世界, 而是秉承塑造灵魂的同时更要严肃地塑造自我的原则, 读各种书, 汲取营养, 丰富知识体系, 调整看待事物和感受事物, 解决事物的思路和眼光。
在从无间断的读书过程中, 我感受到了在文字中游走着的幸福和精神上的满足。有了这些做铺垫, 我的教书育人的整个基础更宽厚、更牢固了。我在学生面前不再有当初的局促, 而是朝着把自己逐渐立成一个大写的人迈进, 我的眼神不再是当初的飘忽不定, 变得沉着, 坚定, 能向学生传达人生的智慧了。
教师在不断地读书学习中, 自身生命境界得以不断提升。教师的生命不只是属于教师个体, 更属于整个社会。教师生命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思想, 继而推进社会文明进程。所以, 教师的生命还需要充实专业知识, 需要不停地观照自己的教育教学生命进程。在学习、思考和实践这种立体交互式的框架中, 教师应该能学到很多, 能感受到生命的跨越带来的质感。其实, 教师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 是有许多乐趣可寻的。王崧舟、于永正等大师每节新的公开课, 善于学习的教师总会在第一时间寻找到机会反复地观看, 欣赏。教师还需要学习理论知识, 让实践与理论融会贯通, 互相促进, 终究会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看课也罢, 读文也好, 我认为都必须根植在个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专注投入的教学境界之上, 才能看出其中的真、美、妙, 才能有所取舍、有所批判地吸收, 才能丰富和充实自我的职业体系。
专业知识固然重要, 我以为专业素养中的专业态度, 最终决定了一名教师的专业之路能走多远, 能走多宽, 能走多深。一个人的生活可由态度来改变。先天的东西我们往往无法去改变, 但态度却可以靠意志来实现控制、改变和完善。态度是内心观照的一种显性表达, 显而易见, 而又融入到专业行为体系之中, 久而久之, 形成了一定的行为特征。教师的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以虔诚和敬畏的态度来对待它。
由此, 教师应心常念之, 勿玷污之, 勿轻视之。教师的专业态度也应纳入整个人生态度体系中, 一个一贯保持理性、严谨、热情等专业态度的人, 同样也会有与之相等的人生态度, 两者相得益彰, 促使教师的专业实现持续跨越式的成长。
摘要: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 自身生命境界得以不断提升。教师的生命不只是属于教师主体, 更属于整个社会。教师生命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思想, 继而推进社会文明进程。本文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人生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基点
参考文献
【管理基点】推荐阅读:
教育管理创新的基点10-30
基点计算11-14
基点爱的爱情诗歌05-14
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09-03
以学为基点的语文教学09-10
构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语文教学06-07
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05-27
5S管理标语6S管理标语7S管理标语09-21
德育管理内涵管理07-24
危机管理媒体管理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