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研究

2024-10-06

报道研究(共12篇)

报道研究 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考察时强调:“党中央做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 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 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而且要有新开拓。”随着改革的深入, 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短时期内失衡, 会造成改革进程矛盾增多, 正确、适宜地处理社会矛盾已经成为保障改革继续前行的重要举措, 各级党政部门都把处理社会矛盾, 尤其是处理因矛盾激化产生的突发事件作为工作的重心。在过去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 由于党政部门与媒体没有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合作, 媒体在突发事件处理中也并未起到良性作用, 反而造成突发事件持续性恶化, 突发事件双方的矛盾激化, 酿成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削弱了党政部门的公信力, 对我党执政之基造成不良影响。为避免类似突发事件持续发生, 党政部门与媒体之间必须建立起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党政部门在化解突发事件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媒体, 引导媒体朝着解决突发事件的正确方向报道, 维护和提升党政部门公信力, 让公众相信党政部门能够秉承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处理突发事件。

一、危机与政府危机公关需要电视新闻报道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辞海的说法, 突发事件就是意外地突然发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 包括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社会冲突、丑闻等等。突发事件专家也称之为危机, 各个国家都针对突发事件制定了应急措施, 电视新闻媒体也都制定了突发事件报道机制。

突发事件与公众安全息息相关, 党政部门处理突发事件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始终以公众生产、生活、安全作为处理突发事件的前提。党政部门要清醒认识到, 人民是执政之基, 党政部门是为人民服务的, 要以人为本, 只有站在人民的角度处理突发事件, 才能正确解决突发事件, 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 才是正确的处理问题方式。

二、电视新闻危机报道的举措

发生突发事件后, 电视新闻机构能够及时启动突发事件报道机制, 派遣记者到事发现场, 重新组织结构安排新闻报道时序, 对突发事件进行全方位、全天候跟踪报道, 通过电视新闻报道让公众知晓突发事件的进展,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谣言总是在信息渠道无法畅通或者是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发生的, 因此电视新闻等媒体要掌握主动权, 对突发事件要及时报道, 避免流言蜚语的传播。

突发事件通常涉及面广, 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 往往需要新闻媒体高度介入, 国家政策也鼓励电视新闻等媒体透明、公正地报道突发事件, 降低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危害。突发事件多是由于自然灾害、社会危机造成的规模比较大的事件, 这种事件如果不能公开、正确地报道, 就会扩大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危害, 影响到危机的后期处理, 尤其是影响比较大的突发危机, 政府和新闻媒体都应该以公开、公正、公平的新闻报道作为处理危机的首选。新闻媒体介入危机报道, 可避免因谣言造成的社会动荡和不安,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公众对突发事件的猜疑。电视新闻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过程中, 要始终坚定报道的核心, 要以社会稳定作为报道的前提, 要真实报道, 不能道听途说, 要深入现场听取各方的想法和意见, 要报道有价值的突发事件。以2003年的“非典”疫情为例。疫情初期, 大家对“非典”认识不足, 电视新闻媒体介绍“非典”的危害及防治知识, 并及时报道疫情的真实情况, 使公众获得知情权, 在此基础上策划重点报道、连续报道, 则进一步增强了民众战胜“非典”的信心和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当“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 恢复信息平衡以及反映日常生活全面状况就显得更为重要, 2004年电视新闻媒体对于北京、安徽SARS疫情的报道更为理智, 既及时、公开、全面地报道了疫情的详情, 又没有铺天盖地地过度报道, 很好地掌控了舆论方向, 为疫情的及时有效控制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电视新闻危机报道的重要性

电视新闻媒体既是强大的舆论工具, 同时也肩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电视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伴随大众传播的发展和普及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因此电视新闻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过程中, 一定要谨言慎行, 要查清楚来龙去脉后才能报道, 不能留给观众错误的信息, 造成社会的动荡。■

摘要:电视新闻危机报道研究是新时期电视新闻面临的重要课题, 电视新闻要从角度、深度等方面妥善处理危机报道, 让危机报道更加规范, 让社会更加和谐。

关键词:电视新闻,危机报道

参考文献

[1]廖玲, 李明文.《危机事件的报道策略》[J].《写作》.2007 (23)

[2]刘茂华.《媒体在危机报道中的角色定位》[J].新闻前哨.2009 (03)

[3]郭飞.《大众媒体与社会事件生成——两种文化与科学大战的比较视角》[J].《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4]严三九, 王虎.《危机事件中的信息公开与媒体报道策略分析——以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报道为例》[J].《新闻记者》.2008 (06)

[5]甘恬, 卢艳.《在危机中抢占舆论引导高地——解析〈今日美国〉的一次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报道》[J].《新闻实践》.2007 (03)

[6]张宗鹭《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策略》[J].《青年记者》.2007 (16)

[7]沈正赋, 顾娅.《危机事件报道中的媒体功能——以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08 (08)

报道研究 篇2

1、报道前由班长先留下联系方式,将信息表登记完整,并收取同学们的一寸彩照,照片背面需填写科室、姓名、是否党员,凭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开具的介绍信前来报道。

2、报道后学术型研究生学习计划表与导师协商制定,按计划进行,进入实验必须到科教科报备,与考勤、生活费挂钩,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计划由班长收集交科教科存档。

3、专业型研究生须填轮转计划表,导师与教研室分别签字后方可安排全院的轮转计划。

4、进入临床学习后,根据教育部的培养规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必须首先跟随导师学习半年后再进行为期一年的相关专业的轮转学习,每阶段必须有出科考核,完成一年轮转后再继续回本科学习半年,全部完成后再进行答辩;

5、为了同学们能更好的进入临床学习阶段,请同学们参加院组织的岗前培训,讲解医德医风、院感及病历书写等相关内容;

6、研究生必须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7、研究生学习必须经历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开题——中期检查(专业型不参与)——答辩}几个过程,请各位同学根据大的学习阶段及早做好准备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

8、根据卫生厅的相关规定,毕业当年可从医院报考执业医师,由班长收集汇总名单报考人员名单,到科教科报备——医务科报名;

9、请假必须由学生申请一式两份,三天以内导师及学位点、教研室先签字同意后,经科教科长签字同意,一份交科教科备案,一份交科室备存;三天以上还须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同意方可批准,否则按旷课论处。

2011年突发事件报道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突发事件新闻报道 分析研究

突发事件往往在短促的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发生,像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温州动车事故,上海火灾等等,这些突发事件通常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影响之大一般事件无法比拟,所以突发事件都是媒体报道的重点。本文就2011年具有代表性的突发事件报道进行分析,查阅了47篇学术论文,在以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的同时,兼顾学报和其它期刊。笔者据此将2011年突发事件报道研究整体状况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发事件媒体的应急机制及如何发生作用

在进行突发事件的报道时,媒体首先要做出应急机制,确保新闻准确、及时、全面、客观公正。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应注重实效性抢占报道先机,建立指挥中心统一策划,并以现场感强的直观报道来真实展现出事件发生的全过程,满足群众的知情权。除此之外,应急团队应确保迅速反应,并且要迅速投放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在报道效率上要简洁明了,广度和深度相结合,在广泛寻求信息源的基础上统一口径报道,报道时挖掘更深层次,并坚持持续性原则,后续和连续报道必不可少,在报道中还要坚持适度原则,把握节奏,平衡报道。

有些学者在分析突发事件报道时将事件的发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根据不同的阶段对报道进行分析:在事件发生的初期,媒体应给予真实的报道,引导舆论,缓解危机,及时辟谣,抢占主动权;在事情中期,要不断刷新报道,进行持续报道,适当加以评判,设置议题,精心策划;在时间后期,挖掘事件的背景,进行深度报道,进行教育和总结。而在微博出现之后,在新媒体环境下,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被分成了不同的阶段,并且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二、突发事件报道中新老媒体的各自优缺点及融合趋势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它正在逐渐成为重大突发事件的第一信息源,这在舟曲泥石流和温州动车事件中都有所体现,由于传统媒体记者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而当事人可以凭借手中的移动终端现场直播事件的发生过程。当今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的前提下,在突发事件中新媒体不仅做到了传播的及时性,并且有多角度全方位、现场感强和更广阔的信息源、碎片化语言以及其裂变的效果等等,成为引导舆论的新生力量。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改变着突发事件的报道模式,正走向“边发生,边发展,边发现”的一体化传播模式。事件发生的不同阶段,微博具有不同的传播功能。在潜伏期,主要发挥危机教育与危机预警、防范风险的功能;在爆发期,通过及时传播信息满足公众了解事态的信息渴求;在延续期,对突发性事件进行动态追踪,全面报道;在解决期,提供情感交流渠道和灾后重建的舆论监督平台。

微博有时候因为公信力不足、事实审核机制不明确等原因,也成为谣言传播的一大温床。针对这个缺点,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又出现了新的谣言治理模式——微博辟谣。微博辟谣与传统辟谣方式相比,拥有时效性快,直接,互动迅速;树状传播结构,渗透性强;个性化交流,草根式对话,语言亲切、平等的优点。微博辟谣有两种模式:谣言-用户-辟谣中心-辟谣平台-用户;谣言-辟谣中心-辟谣平台-用户。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传统媒体虽然在时效性和互动性上不及新媒体,但是其权威性和公信力以及报道深度是不可撼动的。突发事件之后谣言四起时,传统媒体凭借专业的采编团队和信息来源,它的出面能粉碎谣言,百姓选择相信传统媒体给的说法,其强大的舆论领导能力也是传统媒体自身的优势。

所以,未来的突发事件报道趋势就是新老媒体的融合,一方面传统媒体应该善于利用微博信息,辨别真伪后快速报道真实新闻,并且对传统媒体的记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对突发事件进行跟进式的连续追踪报道。另一方面,新媒体在进行有限的信息审核时应该多关注获得官方认可的新闻媒体、政府机构或其他社会机构的官方站点的信息,报道出官方的权威信息,并且,微博的意见领袖应该汇聚力量进行理性引导。

三、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的舆论引导和议程设置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危机性的特点,公众的信息需求尤为急迫,政府和媒体不仅要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信息,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并且应该在人们慌乱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议程设置的功能,这不仅需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适应能力,而且情感要真,采访要深,角度要广。

总结说来,媒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坚持第一时间的原则,建立应急机制,快速拟定报道方案,抢占第一落点,掌握话语主动权,赢得舆论引导先机;搞好宣传策划,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政府与媒体之间形成“宣传策划—媒体报道—群众关注—群众支持”的良性互动关系,充分利用官方新闻资源,构建权威性的新闻发布平台,统一口径,统一新闻源,进行有效管理;在议程设置时要以正面宣传为主,以人为本,回归自信;在舆论引导中要把握好“度”和时机,要根据事件的发展、群众的反应,在报道时机、报道数量及报道方式上,把握好突发事件的传播程度、社会反响及效果等等。

四、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的社会责任

在突发事件后,不少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顾社会责任,瞒报、漏报、虚报突发事件,一味追求“眼球效应”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责任缺失的现状分为几种情况:媒体“炒作”现象日益严重;“媒体审判”屡见不鲜;假新闻层出不穷等。面对这些现象,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需要培养自身的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

在制度上,需要有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来构建负责媒体;在报道模式上,要有全方位多渠道的报道模式,保障信息通畅,营造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平衡各方声音,力求全面客观,在减少新闻观点的倾向、预判,增加新闻镜像的平衡、真实,坚持报道问责;在新闻报道理念上,要坚守新闻伦理,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应树立人本意识,突出平民视角和人情味。在角色定位上,媒体人既是记录者和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因此,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理应以人为本,以生命为重。

综合这一年学界和业界对于突发事件报道的研究,笔者发现,研究者对于突发事件报道内容上侧重于个案分析基础上的定义界定、原则和建议归纳,较少有自身的特点的深层挖掘、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前景展望以及与国外同类研究的对比等。具体说来:

1、研究的话题同质化。从选取的论文统计中可看出,突发事件报道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新老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优劣及融合的趋势占到约35%;简单的突发性事件报道原则罗列占约30%,突发事件报道的社会责任研究占20%等。并且内容上缺乏新的见解,大同小异。

2、研究缺乏深度。大部分文章只是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方法进行总结,针对问题提出简单的解决方案,对深层的问题很少涉及。

3、大都聚焦国内事件。绝大多数研究者只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国内突发事件报道的研究上,而没有拓展到国际领域,较少有与国外突发事件报道的对比和取长补短的分析。笔者在搜索“突发事件报道 对比分析”关键词时,只出现了两篇关于国外突发事件报道的对比研究,并且两篇都是中日地震报道的比较研究,虽然有一定的新意和现实意义,但是对比分析还不够全面。

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突发事件报道研究中,应该突破概念陈述和对基本原则的罗列,开辟深层次的话题,拓宽视野,增加与国外突发事件报道的对比研究,追究差别产生的原因,分析各自的利与弊,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报道方式,与国外的报道方式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①冉志敏、赵晶,《从日本大地震看微博信息传播作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1(5)

②唐宏伟,《从上海11·15火灾报道看媒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J].《新闻实践》,2011(1)

③郭琳,《电视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危”与“机”》[J].《新闻观察》,2011(7)

④陈钟,《构建网络应急机制 应对突发事件报道》[J].《中国传播》,2011(4)

⑤隋安辉,《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做好突发事件报道》[J].《新闻传播》,2011(6)

⑥侯莹,《广播记者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怎样做好新闻报道》[J].《都市家教》,2011(8)

⑦王春平,《国际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七大原则》[J].《对外传播》,2011(1)

⑧丁为,《论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功能——以突发性事件报道为例》[J].《新闻窗》,2011(3)

⑨邱正康,《媒介议程与突发事件报道的舆论引导力分析》[J].《东南传播》,2011(6)

⑩伍晓阳,《面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与媒体应对》[J].《传媒》,2011(7)

(作者:均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新闻报道策划研究 篇4

1 新闻报道策划的原则

1.1 实事求是原则

新闻报道就是对某件事进行播报。新闻报道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原则,对一件事进行新闻报道时,首先要保证报道的真实性,将事件真实的展现出来。如果新闻报道不能保证事件的真实性,那么策划的再好也是对这件事的炒作,这样就失去了新闻报道的意义。

1.2 创新性原则

新闻报道策划还要打破传统思维,融入创新性原则。没有创新性的新闻报道策划存在性将大大降低[1]。对新闻报道策划要尽量能够吸引受众,创新要考虑策划实行时的可行性,对策划方案进行有效分析。

1.3 灵活性原则

对新闻报道的策划工作做的越好,整个新闻报道才更有质量。但是,事情发展是不可预见的,任何事情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变化,所以对新闻报道策划时还要有应急预案,根据新闻事件的变化随时修整策划方案,进而保证新闻报道的质量。

1.4 效益性原则

对新闻报道进行策划时还要保障效益最大化。这里的效益是指社会经济效益和读者效益,所以对新闻报道进行策划时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对策划的新闻事件进行全面思考,使新闻报道之后能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还能满足普通读者的经济需求。

2 新闻报道策划的类型

2.1 按照报道课题发生状态进行划分

2.1.1 可预见性新闻报道策划

可预见性新闻报道策划就是能够提前知道事件的发生,比如重大会议、体育赛事等[2]。可预见性新闻报道可以事先知道事情的发生,因此可以进行提前策划。但是这种报道思维模式较为固定,创新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提高观众或者读者的积极性。

2.1.2 不可预见性新闻报道策划

不可预见性新闻的报道策划就是对突发的、预想不到的事情进行报道策划,比如地震、火灾、泥石流等。由于事件发生的比较突然,策划也会比较困难。不可预见性新闻一经报道一定要很能吸引读者或者观众阅读兴趣。

2.2 按照新闻报道策划运行时态进行划分

2.2.1 周期性新闻报道策划

周期性新闻报道策划就是新闻采集部门对日常新闻报道进行常规的策划,这种周期性新闻报道策划比较规范化,制度明确,在执行时要求明确,也能对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提供保障。

2.2.2 非周期性新闻报道策划

非周期性新闻报道策划和周期性新闻报道策划有着明显不同,非周期性新闻报道在策划时要根据需要对策划内容进行临时修改,比周期性新闻报道策划增加了灵活性。

2.3 按照新闻报道策划运行方式进行划分

2.3.1 独立型新闻报道策划

独立型新闻报道策划就是指策划者不介入新闻事件,只对新闻进行策划,报道者通常是以第三人称进行报道,保证事件报道的客观性。

2.3.2 参与型新闻报道策划

参与型新闻报道就是新闻报道者让自己的主观意识融入到事件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新闻事件的发展方向。新闻报道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既是参与者也是报道者。

3 新闻报道策划出现的问题

3.1 内容倾向娱乐低俗化

新闻报道策划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在报道时偏向娱乐低俗化。这种策划方式虽然能被受众所关注,但是内容不符合法律法规,所以这种以不正当方式吸引受众的策划方式应该摒弃。

3.2 将新闻策划等于捏造新闻

很多新闻报道策划者认为新闻策划就是捏造新闻,为了吸引受众,将新闻事件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改变,使事情的真实性被扭曲。这种现象的弊端很大,十分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报道策划者必须摒弃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坚持真实客观的报道。

3.3 忽略形式策划

很多新闻报道策划只对新闻的内容进行策划,而忽略了报道形式的策划,这种策划方式存在报道弊端[3]。这种只注重内容不注重报道形式的策划表达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所以在策划时应该综合策划。这样才能在报道时将策划内容全部展现出来,突出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

3.4 缺乏可行性

对新闻报道进行策划时,只有将策划内容落实,策划效果才会凸显出来,新闻报道策划的可行性也是能够进行新闻报道重要的一步。许多新闻报道策划看起来很好,但是可行性不足。不能很好地将新闻报道想要表达的思想表达出来,所以对新闻报道策划以前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新闻报道的可行性。

4 新闻报道策划中问题的优化

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对于新闻报道策划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许多新闻报道策划者钻法律空子,做出对国家不利的事情。想要有良好的新闻报道策划环境,必须有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托。这样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策划的方向正确。

4.2 提高策划者专业素养

经济不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新闻报道策划者也需要与时俱进,加强专业素养,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更好的对新闻报道进行策划,策划出受群众喜欢的新闻报道,避免娱乐低俗化新闻出现。

4.3 加强受众属性研究

新闻报道在策划时往往没有目的性,没有明确的针对对象,所以报道的新闻不能很好激发受众的兴趣,因此在新闻报道策划之前,应该加强受众属性研究,使策划出来的新闻更能被目标人群接受。

4.4 健全新闻报道反馈机制

新闻报道策划完成之后还应该接受群众的反馈,通过群众的反馈,了解新闻报道策划的成功与否,还能了解新闻报道策划完成之后的产生的影响。只有收到合理的反馈,才能对新闻报道策划进行改进,使新闻报道策划体系更加完善。

5 结束语

随着经济发展,现在信息传递速度也越来越快,人们对新闻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渐提高。所以新闻媒体应该加强报道策划能力,良好的新闻报道策划能够帮助受众更好地获取信息,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群众的支持,新闻媒体在激烈竞争中才能更好发展。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新闻报道如何吸引受众也成了需要讨论的问题。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它们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文章对新闻报道策划进行研究,以求增强新闻媒体的竞争力。

关键词:新闻,报道,策划

参考文献

[1]刘洋.浅析新闻报道策划[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3):37-39.

[2]张秀芸.浅析新闻报道策划[J].新闻传播,2013(6):55-56.

中西灾难新闻报道理念比较研究 篇5

2010-02-26 09:57:35

由于中西方长期以来存在着意识形态、历史人文背景以及媒体功能认定等方面的冲突和差异,中西方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理念也有所不同。我们所说的灾难性新闻的报道理念,就是指媒体和记者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所采取的报道方式、报道思想,以及对灾难本身的看法。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中西方灾难新闻报道理念进行比较: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方面表现为信息发布的快速性和公开性。这一点西方记者向来比较注意。西方国家非常看重媒体的社会环境监测功能,同时媒体最关注的也是这种突发性、灾害性的事件,只要发现有涉及公共安全或者涉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异常情况,媒体就会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秉承的理念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无所不能的西方记者甚至连捕风捉影的灾难也要报道出来,哪管它仅仅只是传说呢。像美国炭疽袭击,最后就证明多是谣言或恶作剧。中国新闻界向来是以正面宣传为主,像灾难这样的“负面报道”要遵从统一口径,等到政府批示之后才开始报道,时效性明显不强。但是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以5·12地震为例,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8分钟后就发布了第一条确认地震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32分钟后直播《关注四川地震特别节目》。36分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断原有节目插播地震消息,19时电台推出特别直播《汶川紧急救援》,全面关注灾情和救灾工作。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媒体纷纷向灾区最前线派出得力记者。从5月13日起,四川省政府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快速、及时地向国内外发布抗震救灾的最新情况。经由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不间断的覆盖式报道,5·12汶川地震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和公开,成为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的一个典范。

报道的内容

我国记者擅长波澜壮阔的全景式素描,西方记者则注重事实和细节的仔细描摹。中国媒体一向认为“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对于灾难的报道向来多停留在全党全国救灾的宏观场面,突出党和政府的领导,以及全民面对灾难无所畏惧的乐观主义精神。

西方记者在写作上善于从小切口入戏,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展开对灾区灾情的报道。2000年春夏,巴基斯坦南部遇到3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井水干涸,河流枯竭”,人们饮水困难,不少人和大牲畜渴死。美联社记者在报道当地灾情的一篇电讯中这样写道:“在巴基斯坦南部一个名叫巴西马的小镇,农民布希罗因再也无钱买水买粮,一家人身陷绝境,夫妇二人万般无奈,不得不把15岁的女儿扎胡拉从老远的家乡带到集市上,等着有人把她买去当佣人或者是做新娘。赶集的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布希罗悲哀地说:‘有什么办法呢?没有粮食没有水,我们都快要死了。如果卖掉她就能救活家里其他20口人。”尽管最终扎胡拉逃脱了被卖的命运,但是作者通过描述受灾地区再普通不过的一家人的故事,把旱灾的严重性,救援的急迫性,以及灾难给当地人造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苦难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读者了。

表达方式

我国记者在报道抗灾救灾的同时,不仅通过客观的叙事描写来表达主题思想,还会通过抒情议论等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方式来表达强烈的感情。2005年6月黑龙江局部地区连续暴雨引起沙兰镇洪水肆虐,《光明日报》的一则新闻《洪水无情人有情》这样写道:“灾难来得那么突然。一场猝不及防的山洪,在大地上留下了淤泥与悲恸。但在灾难中,有一样东西却没有被淹没,那就是爱,就是职责,这种爱,这种职责,不仅使受难者得以获救,更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温

情。”这里作者还没有讲述事实,就用先声夺人的抒情议论抓住读者的眼球,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同时这样的抒情和议论不仅有力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更加强了文章在抗灾救灾期间对人们精神的引导和启发,增强了文章的指导性和思想性,能够激发抗灾救灾的自豪感和英雄主义精神。

西方记者在报道中倾向于纯客观主义的叙事,对灾情只做白描式的刻画。2005年美国遭受飓风袭击,《纽约时报》在9月3日的头版刊登《新奥尔良情况依然悲惨——可能需要数月才能把水抽干》的报道写到:“飓风卡特里娜袭击海湾沿岸5天以后,新奥尔良国际机场的混乱景象使这个城市陷于希望夹杂着绝望的复杂情感。哪儿都没有秩序,成千上万目光茫然的幸存者,带着不过装了几只垃圾袋的物品,排着长得没有尽头的队伍等着逃离的机会。机场成了急救场所,在一角,有一排躺在担架上的人,还有其他困在轮椅上的人,有的人已经死去。在一个候机厅里建起了一个太平间。”这段话里完全是在描写和叙述,并没有对事件做观点鲜明的评价,也没有明显的抒情议论,作者的感情只是在字里行间通过单纯的叙事描写表达出来。

感情基调

中国记者对于抗灾救灾的报道总是不乏激昂和奋进,其着力点在于对人民群众抗灾救灾精神劲头的赞扬和描写,向外界传递的是中国人的坚韧、自强、众志成城、抗灾必胜的信念,包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理念。5·12地震震惊全国,当时国内媒体几乎步调一致进行大规模的抗震救灾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舆论氛围,媒体在报道中着力反映党和政府不惜一切代价营救灾区人民的努力,以及全国人民慷慨解囊对灾区的大力援助,抗震救灾在当时成为全社会一致认同的基本价值理念和自觉行动。这些有关抗震救灾的报道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此时的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回望当时的报道无不充斥着一个昂扬不变的主题,那就是“爱我中华,抗震必胜”!

西方记者在灾难报道中倾向于描摹灾难对人类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摧毁,表现人类在巨大灾难面前痛苦悲惨的处境和不加掩饰的毁灭感,凸现自己在巨大灾难面前无助挣扎的悲观意识和迷茫情绪。1986年旧金山发生地震,马尔科姆·麦克福特悲观地写道:“地震的最糟糕结果是终于使人惨痛地意识到,面对这样突然而来的自然力量,我们所有的人多么无助。高度进化,握有科技的我们是怎样脆弱。”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大概知道中西方对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不同取舍,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国的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的舆论工具,受党和国家的指导和控制。建国初期考虑到一些政治因素以及维护大局稳定的需要,对灾难的报道比较慎重,秉承“正面宣传为主”的理念,对灾难的报道倾向于宣传人们如何同灾难作斗争以及取得的胜利。受这个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灾难新闻报道在信息发布和报道内容上就和西方有了上文所述的差别。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闻媒体是“第四阶层”,受政府的控制性较弱,新闻自由度相对较高,在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方面就占了先机。而且西方新闻界一向秉承客观主义的报道理念,这就造成了西方记者在灾难新闻报道内容上客观主义的描写以及表达方式多为叙述描写,很少抒情议论的格调。

同时,中国几千年来的“大一统”思想使人们倾向于形成一个统一的“思想战线”,中国媒体或者记者总会以政府代言人的口吻来报道灾难,这种一致性倾向和代言人身份使媒体或记者在报道中容易关注抗灾救灾的宏大场面,也容易因此激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就不难理解中国抗灾救灾新闻中充满的昂扬基调和乐观主义精神。经历过启蒙思想的完整洗礼以及近代文明高度发展的西方,人的思想极为开放活跃,正如美国一位脱口秀主持人所说,在美国,哪怕让所有人都承认天空是蓝的都是一件极不可能的事。所以西方对于灾难的报道很少会统一到政府和全国的口径上,只是在客观主义的基础上发表个人观点,记者以个人的眼光看待灾难,记录灾难,表达个人对灾难的无助和思考,感受到的通常是人在自然力的巨大破坏面前无所作为的悲观和迷茫。

(作者单位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美国媒体涉华环境报道分析研究 篇6

关键词:美国媒体;环境;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14-01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当前各个媒体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 研究视角集中;2. 研究主体单一;3. 研究内容不全面。在此背景下,立足于基础语言研究,结合新闻传播学相关原理,依托于美国各大主流媒体,研究其新闻报道的内容及语言选择上所渗透出的意识形态意义。同时,利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对上述媒体中涉华环境报道进行历史性的梳理和解读,从而理解媒体语篇、意识形态和权力的关系,为国内媒体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对正确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二、美国媒体涉华环境报道标题的研究

(一)报道内容的选择。

长久以来,在美国媒体的涉华报道中,关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的报道占有较大的比例,而对于环境的报道则相对较少。对于中国环境的报道比例,高的在1%左右,低的仅达0.2%,这样低的报到率,非常不利于国内外受众全面了解中国环境的真实状况。而这些报道的态度中表明中国环境比较糟糕的在50%以上。美国各大主流媒体的大部分文章,都采用讽刺揭露的手法,认为中国环境非常恶劣。

(二)报道用词的选择。

新闻标题用词的选择上非常考究,不同的动词过程类型,施事者与受事者,句子结构的转化,特别是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使用等语言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读者了解这些新闻标题是如何表达不同意识形态等内容的。如:在标题China Is Buying Up The World’s Coal中,主要强调中国的能源消耗驚人,为其它国家的能源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标题中突出了中国能源消耗咄咄逼人的趋势,使受众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又如在标题中:The Climate Goal Is Supported by China and India, 被动语态的使用突出了气候作为主语,至于是哪些国家支持已经不是报道的重点了。新闻标题作为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达的是本篇报道中最重要的信息,通常能准确地暗示出作者的报道倾向和评论角度,从而达到影响读者的目的,并了解和传递其背后报道人的立场和意识形态。

三、美国媒体涉华报道正文的研究

(一)词汇分析。

词汇是构成篇章的重要单位。不同词汇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其报道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立场。因此,通过了解新闻报道中的词汇,可以了解美国媒体报道是如何利用价值观的差异来影响受众的。如在涉华环境报道中,经常会用到heavily polluted(严重污染),threaten(威胁),environmental catastrophe(环境灾难)等词汇。这些词汇的使用反映了美国媒体对中国环境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不仅在美国群众眼中,在世界的读者中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引语分析。

在英语表达中,直接引语更具有表现力,更能忠实地引述别人的原话,而间接引语在这方面的效果就逊色许多。新闻报道者在报道中,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其报道目的,更倾向于使用间接引语。在对美国媒体涉华环境报道的研究过程中,间接引语的使用非常普遍。其引语来源广泛,主要包括:中国官方、外国官方、中国媒体、外国媒体等。在引用各方面材料时,力求展示给读者的是客观真实的新闻内容。殊不知,在引用的过程中,引用谁的话,引用什么话,怎样引用,这些都与报道者的立场和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Fairclough曾指出,新闻语篇有一种倾向,即引语和引述者话语之间的界限趋向模糊。

四、意义

媒体,一直以来都为政府制定对话政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另外,媒体还能够反映出美国民众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和认知,这也为政府制定对话政策提供了民意信息。

虽然近些年来,美国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与过去相比,客观度有了明显上升。但总体而言,美国媒体的涉华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在误导公众舆论,使外国民众在了解中国方面有失偏颇,甚至造成不必要的隔阂与摩擦。

为此,我们国内媒体应该努力本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一方面,大大增加中美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为美国民众正确全面了解中国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我们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对客观、真实的报道及时予以肯定;对那些夸张、片面的不实报道予以否定。中国媒体在改善中国国家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随着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种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中国全面的展示给美国媒体和民众。

参考文献:

[1][英]休曼.古普塔.美国和英国媒体的报道:2005年观察[J]欧阳闻捷译,跨文化对话,第19辑:144.

[2]Applegate, Edd. Print and Broadcast Journalism: A Critical Examination Westport, Connecticut: Praeager Publishers,1996, 转引自潘志高《纽约时报》对华报道分析:1993-1998[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FAIRCLOUGH,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M].London&New York: Longman.1995.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张艳红,1982.5.1,2005年工作至今,在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讲师。

第二作者:苗珺,1981.2.24,2005年工作至今,在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讲师。

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研究 篇7

关键词:采访,调查性报道,调查

大多数调查性报道的目的在于揭丑, 内容是揭露性的。在调查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当事人或者当权者产生威胁, 损害其原有利益, 所以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 记者会面临比较大的风险以及阻力。因此, 进行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研究非常必要。

一、采访前的准备

1. 发现新闻线索

调查性报道的起点往往是来自于记者自身产生的怀疑与好奇心, 怀疑的过程也正是发现新闻线索的过程。新闻线索的来源非常广泛, 有的线索来自于见报文章的破绽, 以及不同报道中相互矛盾的说法, 有的线索来自于政府公布的资料中的一点, 还有的线索是知情者提供的, 他们有的是出于公心, 因为对某个媒体的欣赏或是信任而决定把事件的内幕透露给他们, 有的则纯粹是处于个人目的, 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近年来, 还有不少地方媒体“有奖征集新闻线索”等, 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独家报道的线索。

2. 提出假设

记者手中已经掌握了一条线索,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提出一个明确的“假设”, 确定自己要在未来的调查中证明什么。一个简单明了的假设非常重要, 它可以给记者提供明确的采访思路, 使记者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访活动。还可以帮助记者顺藤摸瓜, 检验手中已掌握材料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记者确定采访线索的重要性, 确定记者是否需要花时间或需要花多少时间来进行调查。

3. 收集材料

确定了想要采访报道的线索, 并提出假设之后, 需要做的就是艰苦细致的材料收集和案头分析工作, 以期发现问题。材料的收集可以从公开的文件、资料或者新闻报道中入手, 也可以在相关的可信度高的网站进行检索。材料的收集是进行调查性报道中的基础性的工作, 要通过对零散的、片段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从而揭示事实的整体面貌。

4. 撰写采访计划

一份详细周密的采访计划可以使记者在纷繁混乱的材料中有条不紊、切中肯綮, 也会使其不会忽略任何重要的材料和新出现的线索。调查性报道的采访计划首先要确定采访对象以及采访对象间的利害关系。因为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往往不受欢迎, 需要记者灵活机动, 详尽考虑被采访者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彼此的影响, 考虑谁最有可能提供更多的情况, 谁可能阻碍采访的进行等问题。其次要安排采访的顺序, 如果对某一个人的采访可能走漏消息, 导致其他重要的被采访者“失踪”等, 那必然对他的采访要放在最后进行。一个人提供的消息可能会引出其他更多的人或情况, 则应该先对其进行采访。采访计划的最后还要预先设想具体要提问的问题, 既可以保障采访的顺利进行, 也可以确保采访活动的控制权始终掌握在记者的手中, 不会因被采访者的漫谈而导致偏离采访主题。

二、采访面对面

1. 创造良好的采访气氛

《焦点访谈》的主持人敬一丹曾经说“成功的采访气氛是要实现真正的对话”。而好的采访气氛是从采访前的精心准备开始的。很多记者采访前的准备时间往往几倍于采访时间, 甚至更长。而记者的实力也是影响采访气氛的要素之一, 记者是否缺乏经验, 一个采访老手很快就能识别出来。平等的姿态也是必不可少的。试想一个西装革履的记者跑到田间地头去采访, 农民自然而然会产生排斥, 甚至是恐惧心理, 那么采访活动必然不能顺利进行。

2. 讲究提问的艺术

尼克·科普尔在《深入的报道》一书中曾经强调:如果记者知道什么事正确的提问, 他在竞争中就能百战不殆。提问的深度直接关系到调查能否成功。提问的方式有很多种, 关键是如何在正确的时候正确地运用。对待有经验的被采访者, 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的提问会让他们觉得比较舒服。而对于没有接受过采访, 对采访还存有疑虑的被采访者则需要耐心沟通和进行引导式提问。

3. 劝服态度

在调查性报道中, 能够得到被采访对象的配合至关重要, 但更多的是沉默和阻挠。有的人害怕暴露真相, 影响自身利益, 而中立态度的人则大多怀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 很多受害者更是敢怒不敢言。这时, 记者的劝服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受害者, 记者应当使他们确信公义是站在他们这边的;面对中立者则需要向他们讲清事实, 激发他们的正义感, 并且分析其所处的利害关系。最难对付的采访对象, 也就是企图掩盖事实真相的人, 也不是不能被劝服的, 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 一旦向他亮出大量不利于他的材料, 他必然千方百计为自己辩解, 而这时就是获得材料的最好机会。

三、证据收集

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很大程度上是记者对自己产生怀疑所作的假设的一个证明过程, 从而揭露出被掩盖的事实真相, 所以调查性报道的证据收集尤为重要。这些证据包括:采访笔记、音频和视频文件、照片、文件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等。所有这些能够证明采访真实无误的证据, 都应当分类并妥善留存, 从而可以在以后的对质过程中有的放矢, 证明报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张威.“调查性报道:西方与中国”, 《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

[2]《晨报》 (南京) , “BBC新记录片列出斯大林之死5大嫌疑人”

西藏体育新闻报道研究 篇8

对西藏自治区来说, 其在体育产业的开发上本身就在全国处于落后的地位,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 其在这一方面仍有着较大的成长空间。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媒体的持续性曝光和引导。西藏体育新闻报道, 无论是在报道内容、报道方式还是新闻策划等方面的能力都与内地有着较大的差距。西藏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西藏新闻事业的发展来带动。

一、西藏体育新闻报道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 带有政治气息, 硬新闻不足

西藏体育本身的发展就较为落后, 媒体事业也处于发展之中, 这导致了西藏体育的信息报道内容不足的问题。此外, 其还存在缺乏专业的体育报道人才等问题。这使得西藏体育新闻报道不仅很难满足区内人民的需求, 对区外人民来说, 其也更难对西藏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有所了解。

报道内容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中国西藏新闻网》的很多体育方面的消息, 都是从新浪、腾讯、搜狐等国内较大的体育网站直接转载而来。相比较而言, 其所涉及的西藏区内的体育报道内容可谓是寥寥无几。事实上, 在最近几年, 体育旅游一直都是西藏地区的一大热门, 西藏地区的职业体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再加上西藏传统少数民族体育本身就是西藏自治区内的一大特色。因此, 西藏地区的体育新闻事业并非是没有新闻可报道, 而是由于媒体不重视, 这才是西藏体育新闻报道内容不足的症结所在。

(二) 体育新闻报道重视程度不够, 体育新闻策划能力不足

如今, 随着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即便是在少数民族地区,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世界主流文化的融入, 西藏地区的人们开始对职业体育项目有了更多的认同;而区外的人们处于猎奇、满足求知欲或者是实际需要的情况下, 也会从西藏的一些相关媒体上寻求相关方面的信息内容。

但在目前西藏几个主要的相关网站上还很难找到相关的栏目。如果用户想要获取相关信息, 只能通过搜索引擎实现, 这就大大降低了用户获取信息的便捷程度, 甚至会影响到网站新闻的阅读量、影响西藏体育新闻产业的发展。事实上, 用户量的累计是一个递进的过程, 只有报道内容、报道质量、新闻数量得到提升, 西藏的新闻产业才能随之增长。而且, 新闻产业发展到现在, 体育文化已经成了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此, 西藏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应该是全方位的发展。

(三) 报道的新闻时效性不足

时效性是体育新闻的一大特性, 是衡量新闻的一个决定性标尺。在媒体高度发达、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 人们对于时效性的要求变得更加苛刻。与内地的媒体相比, 西藏的媒体在体育新闻报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目前来看, 西藏的媒体并没有将这种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一般而言, 体育新闻报道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以竞技运动报道为主、具有娱乐休闲性、国际性、情感性。而这其中, 对于竞技运动的报道, 尤其是比赛项目的报道是特别讲究时效性的。由于竞技报道一般都涉及两方面的新闻媒体, 如果西藏本身的媒体报道滞后, 就会导致受众流失以及其对媒体专业性的印象下降。

由于网络媒体已经逐渐趋于完善, 纸质媒体的生存压力增大, 互联网媒体、新媒体迎来发展良机;加之最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西藏的体育媒体需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吸引更多的受众, 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西藏体育新闻报道发展的对策

总体而言, 西藏体育新闻在媒体和新闻报道两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只有顺应媒介发展的潮流才能在媒介舆论环境中掌握话语权。

(一) 西藏地区媒体应该侧重加强在体育新闻方面的新闻报道

如今, 体育新闻已经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的必争之地, 随着体育的产业化融合, 一些地方性的大型网站即便不开通专门的体育专栏, 也会在文化等其他媒体中有所提及。对于西藏的媒体来说, 单一的政治新闻报道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将国内、国际、政治、民生、旅游、体育等方面的新闻与西藏地区的实际相结合, 做成有西藏地域特色的新闻才是最为重要的。

对于西藏媒体来说, 目前的纸质媒体中, 《西藏日报》等国家级的报刊依然是最具权威性的媒体, 而在网络等新兴媒体中, 新浪、腾讯等大型网站分站并没有对其进驻。面对相对优良的发展环境, 西藏媒体应该利用这一优势将自己的网站、报刊、新媒体做大做强。

(二) 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媒体的扶持, 西藏媒体要把握好新媒体发展的契机

报道研究 篇9

媒介融合的概念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 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认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主要特点是媒介融合方向的一致性, 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影响下, 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工具表现出趋同的属性, 开始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融合彼此。 (1) 进入21世纪以来, 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催生了微博、微信等一系列新的社交工具, 形成了新的媒介形态, 媒介融合有了更加广泛的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指出:媒介融合不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的叠加, 也不是传统媒体业务与新媒体业务的并行, 而是要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 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的共享融通, 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和传播体系, 总之, 媒介融合要理解成“内容生产+产品形态+渠道占有”的一体。 (2)

科技新闻报道, 顾名思义, 指的是对科学技术领域内最新发生的科技研究成果、国家科技政策、科技前沿动态、科技工作者取得的重大成就、科技界的活动等科技事件的报道。 (3) 纵观近年来科技新闻的报道不难发现, 由于科技新闻本身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知识性的“硬新闻”, 我国科技新闻报道存在着科技新闻数量少、科技报道投入力度低、报道方式单一、受众参与度低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科技新闻报道无法及时、全面反映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因此, 在媒介融合时代, 科技新闻报道的创新需要优化内容生产方式、创新产品形态、充分利用不同媒体平台优势, 力求科技新闻报道方式的多元化、立体化, 推动科技新闻的传播, 进而推动全社会科技水平的提升。

2 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看科技新闻报道方式创新

2016年9月15日, 恰逢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央电视台及央视“两微一端”对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成功发射进行了直播。在这次科技新闻事件直播过程中借势媒介融合, 既发挥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 又充分利用新媒体以及社交网络的渠道优势, 促使新旧媒介边界消融, 真正实现跨媒体、跨平台、多角度、全方位的科技新闻报道的创新。

2.1 新闻语言表达与文本可读性创新

众所周知, 科技新闻的学术性、专业性与知识性强, 在报道过程中难以避免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和术语, 加之从事科技新闻报道的专业记者相对少, 科技新术语难以转化为受众容易理解的文本, 这就造成了科技新闻可读性差, 传播效率低。在媒介融合时代, 科技新闻报道者需要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 充分利用各媒介的优势, 将复杂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知识转化成喜闻乐见的语言, 从而创新表达方式, 增强科技新闻文本的可读性。

网络语言与科技新闻相结合, 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 寓知识性与娱乐性与一体。要在科技新闻报道中追求简约、拟人、搞笑卖萌, 追求“小而美”的新媒体的叙事方式。 (4) 在天宫二号发射之前, 宣传团队注册微博ID“@天宫二号”, 运用拟人化手法, 发表博文“再见, 我的故乡。再回望一眼地球,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再见了, 地球故乡, 我会想念你们的。#天宫神舟发射#” (5) , 将天宫二号比喻成一个远离故乡, 探索未知的人物形象, 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与网友互动。对天宫二号发射的准备过程、发射过程以及在太空运行的状态进行发布, 并且紧跟网络热点, 运用网络化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科学理论。同时, 在发射当天利用微博传播的优势, 截取发射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制成GIF格式的动态图片;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实时更新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的运转状态、太空任务的进行过程;与网友进行互动, 用通俗@NASA中文易懂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对太空知识、物理知识、科技信息进行科普;转发国外科研机构如“NASA中文”发布的有关太空研究的最新动态;转发天文科普博主的漫画, 对复杂的太空知识进行解读。

2.2 技术融合与科技新闻产品形态创新

纵观人类新闻传播发展历史, 科技与传播看似两个没有交集的概念始终联系在一起。一方面, 科学技术的进步运用于传播领域, 催生了新的传播媒介, 提高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另一方面, 大众媒介具有教育功能, 传播方式的创新、传播效率的提高加快了科技信息在全社会的流通, 提高了整个社会知识结构的提升和改变, 促进科学技术的再创新再发展。循环往复, 科学技术与新闻传播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因此, 要加快科技新闻的传播速度, 提高科技新闻的传播效率, 就需要当前新闻工作者充分利用新技术, 适应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传播环境, 促进技术融合, 促进科技新闻产品形态创新。进入2016年, 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 简称VR) 成为科技界与传媒界学者热议的话题。

VR不仅仅是网络时代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更是一个推进人类社交与传播的平台, 一种新的新闻产品形态, 开阔了新闻报道的新方向、新视野, 也给受众提供了与以往不同阅读新闻的方式。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闻传播者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尽可能地还原事件现场, 使受众成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而非观望者, 增强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感与现场感。

2016年9月15号, “天宫二号”成功发射, 新浪新闻、新浪新媒体实验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制作“‘舟’游天宫”“VR星际秀”以及一系列可视化新闻产品, 将可视化场景与科技新闻报道相结合, 让科技新闻报道可触摸、可体验。新浪网开发轻应用“太空迷途之发现‘天宫二号’”给用户创造可视、可感、可触摸的产品形态, 用户可以进入应用, 通过触摸手机屏幕来认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新的新闻产品形态给用户带来更多的趣味性以及主动探索的求知欲, 在此应用中, 用户可以通过探索的方式逐步打开心中的疑问, 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趣味性。同时, 依托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渠道优势, 此类形态的科技应用可以随时生成链接与二维码, 即时分享。而“VR星际秀”采用线下明星VR体验+线上直播的方式, 穿插专家的科普与讲解, 通过技术手段搭建了一个与网友互动的平台, 实现了科技新闻报道内容与形式的并重, 既满足了用户的娱乐心理, 又在其中融入了新闻报道和科普知识, 弥补了传统新闻单向传播的缺憾。

2.3 组织融合与科技新闻报道方式创新

当前, 传统媒体依旧处于转型过程之中,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寻求新闻的全媒体报道之路。在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媒体的基础上开发各自的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以及微信、微博公众账号等一系列新媒体。

所谓组织融合, 就是要打破新旧媒体的壁垒, 消解新旧媒体之间的隔阂, 调整现有的媒体组织架构, 实现新闻采编与运营一体化。在当前新旧媒体相互借鉴的基础上, 实现传统媒体内容优势与新媒体渠道优势互补。一方面, 内容优势仍是传统媒体最大的法宝, 在科技传播领域更是如此, 网络媒体自采的科技新闻量相对较小, 仍需大量转载传统媒体采编的稿件。 (6) 另一方面, 新媒体拥有渠道优势以及强大的用户资源, 能够实现科技新闻的精准投放, 与用户价值共享。

此次“天宫二号”发射直播, 央视新闻凭借其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以及信源优势, 独家占有直播版权, 除了电视直播外, 主动寻求与新媒体的深度合作,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渠道和用户资源, 在央视“两微一端”平台上进行直播, 吸引用户参与。在此次直播报道的前夕, “@央视新闻”微博账号发起话题#中国天宫二号#, 获得2 700多万的阅读量;在微博新媒体端与电视端的直播过程中, 用户互动、参与度高。在此次跨媒介报道过程中, 电视媒体的直播收视率也获得极大提升。据实时收视统计, 央视直播平均收视率达到3.05%, 瞬时最高收视率达3.21%。 (7)

2.4 跨媒体直播与科技新闻互动模式创新

弹幕视频系统源自日本弹幕视频分享网站 (niconico动画) , 大量吐槽评论从屏幕飘过, 效果看上去像是飞行射击游戏里的弹幕, 所以NICO网民将这种有大量的吐槽评论出现时的效果叫做弹幕。 (8) 弹幕, 即大量以字幕弹出形式显示的评论同时在屏幕上飘过的现象。我国视频网站引入弹幕系统以来, 业界对弹幕的评价褒贬不一。而天宫二号发射首次实现重大新闻报道的突破在于推出了“直播弹幕”, 实时呈现“两微一端”中网友评论并实时更新参与直播互动的人数。同时, 在北京搭设演播室, 并邀请嘉宾坐镇, 为网友带来专业解读和趣味互动,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航空航天知识。实现了科技新闻报道的互动性与双向性。

除了科技新闻报道中首次使用弹幕, 央视新闻在客户端以及微信公众号推出H5——筑梦天宫。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在科技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并取得了有效的传播效果。在获取“筑梦天宫”的方式中, 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平台融合, 在央视新闻直播中出现二维码, 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应用。在“筑梦天宫”应用中, 用户可以实时获取视频直播、与专家即时互动, 天宫二号发射的所有新闻信息都可以一键获得。在应用中设置三路信号可供用户选择, 电视画面、手机直播画面、独家机位实时画面, 使信号实时切换, 实现多屏转换, 用户亲身当主播, 三路信号实现多视角、无缝隙的报道地球及星际宇宙信息, 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

3 创新我国科技新闻报道的思考

3.1 科技新闻报道语言通俗化、内容形象化

说话, 是一门艺术。对于从事文字工作的新闻工作者而言, 如何让自己的语言快速高效地传达给受众并让受众理解和接受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科技新闻的报道难度相对较大, 在报道过程中应借助媒介融合, 汲取新兴媒体中文本表达的优势, 让科技报道语言不再晦涩难懂, 真正成为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样式。

首先, 实现科技新闻报道语言通俗化、形象化, 科技新闻报道者要做好“翻译”工作。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专业术语纷繁复杂, 科技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当好科技新闻的“翻译者”, 条分缕析, 将复杂的学术问题和技术性问题转化成受众容易理解的通俗语言。在科技新闻文本的写作过程中, 要将网络化的语言与新闻语言有机结合, 使用拟人化、形象化的表达方式, 使其更贴近生活, 贴近受众。同时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也是增强科技新闻可读性的有效手段。

其次, 改变科技新闻的叙事模式, 用故事化的写作思路增强科技新闻文本的可读性, 增强技术发展与社会和人类的联系。在科技新闻报道中, 运用描述性语言展现某一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以及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 体现技术与人的关系。

3.2 科技新闻报道作品实现可视化、立体化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传统媒体与次媒体在寻求融合的道路上也在不断探索可视化的新闻报道方式。对于科技新闻以及专业性强的“硬新闻”, 可视化是实现这类新闻传播的有效途径。但目前传统媒体虽然意识到可视化新闻的报道优势, 但是在报道内容上缺乏深度, 要以二维可视化新闻形式占据主体, 这部分缺陷是科技新闻传播应该改善的环节。 (9)

首先, 实现科技新闻报道的可视化、立体化, 要抓住媒介融合的契机, 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 创新科技新闻报道, 将动态图片、VR新闻、直播弹幕、H5轻应用等多媒体报道形式相结合。

其次, 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背景和不同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 创新科技新闻语言表达方式, 促进科技“硬新闻”的“软着陆”, 将网络语言应用在科技新闻报道中, 通过描述性的语言使科技新闻生动活泼, 喜闻乐见, 可触可感。

3.3 科技新闻报道传播有效利用新媒体渠道优势

在媒介融合时代, 传统媒体需要关注新媒体发展的最新动向, 在新闻创作、发布、传播、反馈等各个环节实现资源共享。在信息化时代, 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 即用户生成内容, 在新媒体领域得到长足发展, 不仅解决了信息实时传播问题, 同时也给用户提供互动、参与的机会和渠道。社交媒体的发展也使新闻能够更快更广地得到传播。

一方面, 科技新闻传播者应当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以及新闻客户端、门户网站等新媒体的渠道优势和丰富的用户资源。科技新闻报道中设计文字有声传播内容、真正做到科普报道数字化, 丰富传统报道载体形式, 拓展视频、音频、图片、文字, 整合传播的全媒体平台。另一方面, 由于新媒体平台门槛低, 新闻信息发布者良莠不齐, 一旦产生谣言, 虚假信息也会得到迅速扩散和传播, 影响范围广。在科技新闻报道中, 传统媒体应当做好“守门人”:及时澄清新媒体平台上的“伪科学”和“伪技术”的传播。

摘要:近年来, 以多媒体、跨平台、多渠道、可视化、大数据为特点的融合媒介在科技新闻报道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16年9月15日, “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成功发射, 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兴社交媒体跨界联合, 用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创新报道方式, 全面展现这一重大新闻, 这无疑是媒介融合时代科技新闻报道的一次成功尝试。

关键词:媒介融合,科技新闻,报道创新,“天宫二号”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 (2015) [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5.

[2]刘洋.创新对科技新闻传播的重要性及实践[J].新媒体研究, 2015 (19) :3-5.

[3]张煜.科技新闻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J].新闻战线, 2014 (8) :56-58.

[4]矫健.科技新闻传播如何贴近受众[J].科技传播, 2012 (4) :1.

[5]陈爽.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创新[J].科技传播, 2015 (20) :148-150.

[6]乔然.媒介融合所引发的新闻传播变革探讨[J].新媒体研究, 2016, 2 (8) .

[7]于跃.用户至上优势互补——纶科技传播中的媒介融合与媒体创新[J].科技传播, 2014 (20) :164-165, 176.

[8]张晓琪.从“嫦娥三号”报道看科技新闻“软着陆”[J].中国记者, 2014 (2) .

[9]俞哲旻, 姜日鑫, 彭兰.《丰收的变化》:新闻报道中虚拟现实的新应用[J].新闻界, 2015 (9) :61-65.

中美主流媒体就业报道比较研究 篇10

中美主流媒体比较的相关说明

1.本文选取两国公认的主流权威媒体《人民日报》 (以下简称《人》) 、《纽约时报》 (以下简称《纽》) 作为比较样本。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使之对其他媒体具有示范和引导的作用。以它们为代表研究就业报道, 标本意义突出。

2.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 波及范围广、影响深远, 时至今日仍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影响。对这一背景下的就业报道的比较、分析, 在一定时期里, 对媒体而言都有典型意义。

3.鉴于本次金融风暴, 是随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2008年9月15日宣布破产而集中发作的。《纽》就以此为起点, 选取9月16日至22日一周的有关报道、评论。至于《人》, 则综合考虑危机传导效应的滞后性、事件的延续性、中国媒体的属性, 同时结合就业报道的时间特点, 我们把《人》的抽样日期定在2009年1月2日至8日这一周。

4.本文中的就业报道或评论, 是指以就业为报道中心, 或是从就业角度分析探讨问题的。反之, 只是旁涉或兼及的报道或评论, 则不是本文的选取对象。

《人》报与《纽》报的比较

总量。《人》的就业报道篇数为41篇 (含纯图片报道1篇) , 《纽》的就业报道篇数为53篇 (含纯图片报道1篇) , 篇数之比为0.77;《人》日均5.9篇, 《纽》日均7.6篇。鉴于《纽》的版面数量大 (《纽》总版数是《人》总版数的十多倍) , 相对而言, 《人》的就业报道比重要高于《纽》。这反映出金融危机后中国对就业问题的重视。

登载版面。首刊头版。《人》有5篇 (其中头条2篇) , 与总篇数之比为0.12。《纽》有7篇 (其中头条2篇) , 与总篇数之比为0.13。

任意版头条。《人》有6篇, 与总篇数之比为0.15。《纽》有13篇, 与总篇数之比为0.25。

《纽》的就业报道在版面上更多地出现在重要位置。

报道类型。《人》有消息报道21篇、深度报道13篇、评论7篇, 与总篇数之比分别为0.51、0.32、0.17。《纽》有消息报道11篇、深度报道 (特写) 38篇、评论4篇, 与总篇数之比分别为0.2、0.72、0.08。《人》的消息报道比重过大, 而《纽》的深度报道则占据主导。这也可从篇幅中看出。两报报道 (不含纯图片、评论) 若以0~300字、300~800字、800字以上划分:《人》分别是14篇、9篇、10篇, 与总篇数之比分别为0.42、0.27、0.3。《纽》分别是7篇、8篇、33篇, 与总篇数之比分别为0.15、0.17、0.68。《纽》较之《人》, 更倾向于用长篇幅报道就业问题。《人》刊发的评论是《纽》的近两倍, 这与《人》所担负的舆论引导职责有关。但《纽》的评论包括2篇社论, 《人》无社论, 都是短评与专栏。这表明《纽》的舆论领袖意识强烈。

报道范围。《人》有国际报道4篇, 国内报道37篇, 与总篇数之比分别为0.1、0.9。《纽》有国际报道9篇, 国内报道44篇, 与总篇数之比分别为0.17、0.83。《纽》的国际报道比重略大于《人》, 这与《纽》的国际影响力有关。

报道对象。中美媒体就业报道所涉对象差异明显。中国有较为清晰的就业群体的媒体呈现, 就业群体整体划分为: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在《人》的37篇报道 (不含国际报道) 中, 大学毕业生报道有15篇, 与总篇数之比为0.41;农民工报道有12篇, 与总篇数之比为0.32;再就业报道与其他报道有10篇, 与总篇数之比为0.2。而《纽》的44篇报道 (不含国际报道) , 没有明确的就业对象群体划分。

报道性质。正面报道是对先进人物、事迹的经验成就报道;负面报道是对社会进步具有阻碍或破坏作用的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性报道则介于二者中间或无明显褒贬偏向。

《人》的正面报道有35篇, 与总篇数之比为0.85;中性报道有6篇, 与总篇数之比为0.15;无负面报道。《纽》的正面报道有7篇, 与总篇数之比为0.13;中性报道有21篇, 与总篇数之比为0.4;负面报道有25篇, 与总篇数之比为0.47。《人》的正面报道比例高达85%, 负面报道则没有。与之相反, 《纽》的负面报道的比例则接近50%。这突出反映了在“宣传喉舌”功能定位下, “报喜不报忧”自然成为《人》的报道主调。而西方新闻价值观信奉“坏”事情等于“好”新闻, 展示丑恶、揭露弊端成为美国新闻报道的主旋律。《纽》负面报道占据主导, 就顺理成章了。

报道视角。报道视角是报道者观察、分析、反映新闻事实的角度, 它大致可分为平民视角、专业视角、政府视角。《人》的政府视角报道有23篇, 与总篇数之比为0.56;专业视角报道有10篇, 与总篇数之比为0.24;平民视角报道有8篇, 与总篇数之比为0.2。《纽》的政府视角报道有3篇, 与总篇数之比为0.05;专业视角报道有29篇, 与总篇数之比为0.55;平民视角报道有21篇, 与总篇数之比为0.4。可以看到, 《人》习惯于采用政府视角。这既反映了《人》的性质地位, 也是中国市场经济中“政府主导型”模式在就业问题中的鲜明体现。其好处是体现出相当的高度, 不足的是与平民不够贴近。而《纽》采用了“透过百姓个人视野看待社会生活变化”的平民视角和“突出专业深度, 全面解读新闻事件对一个或若干个专业领域的影响”的专业视角。 (1) 以具体的人或事实来加以说明验证, 强调具象思维。“Hard Times for Drivers of the Wall St Powerful”一文, 通过昔日汽车公司的主管、现为华尔街兼职司机的Emmy Perez个人经历, 把金融风暴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的影响具象地呈现在眼前。

图片 (表) 使用。对于报纸而言, 在基础的文字报道上, 综合运用图片 (表) 是当下趋势。《人》配有图片 (表) 的报道为9篇 (含纯图片报道1篇) , 与总篇数之比为0.22, 图片 (表) 数为11张 (图片9张, 图表2幅) 。《纽》配有图片 (表) 的报道为34篇 (含纯图片报道1篇) , 与总篇数之比为0.64, 图片 (表) 数为38张 (图片29张, 图表9幅) 。《纽》的图片总量、比率都高于《人》, 在使用上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纽》的图片不是简单的文字的补充或说明, 而是较好地与报道融合, 强化了报道的视觉冲击力。图片中无论是手捧纸盒走出写字楼无助的白领、大厦下一脸落寞的经理人, 还是街道上惶恐的求职者……都给你一种仿佛置身于漩涡之中的感觉。而图表的使用则起到文字难以企及的功效。在“The Finance Crisis”中, 《纽》使用了4张数据图:短期政府债券下跌的趋势图、美联储承诺的救市方案、股市一反弹一下跌的两张走势图。把政府举措、投资者的恐慌、实施救市的效果对比清晰地呈现出来, 直观地反映了文章的精华要义。

两报比较的总结

通过上文的比较研究, 能够看出, 《人》和《纽》在就业报道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相同之处:同为严肃报纸, 都用相当篇幅来报道当今世界面临的就业难题。这反映了两报对新闻价值观中重要性认识的趋同。两报都按照自己所遵循的新闻理念去处理、报道就业问题, 力求范围广大、反映各个社会群体。

由于观念、体制和传统的不同, 两报的就业报道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纽》的就业报道置于经济范畴之下。40篇报道 (不含评论、国际报道) , 有20篇放在Business版。《人》把就业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加以呈现, 相关报道散见于社会、教育等版面。在对就业的专家解读中, 8位专家有明确社会学背景的达到4位。《纽》的评论不以某一报道事件为依托进行, 评论视角独特。社论“The King Is Dead”, 以酷玩乐队的歌词开篇, 对眼前的衰落, 进行文化反思, 唱出的却是华尔街的“新生”, 与“覆巢”之下人们的恐慌相映成趣, 体现了西方评论界“对读者和报纸新闻版, 评论界始终不信任, 甚至是反对态度” (2) 。《人》的评论, 强调与报道在舆论引导上的合力作用。2009年1月就业报道的主题是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大学生创业问题。评论《从农民工返乡说开去》是对返乡农民工的引导, 《重新调整自己》、《去农村放飞理想》则是对大学生择业观念改变和创业理想的指导。

两报国际报道数量不多, 但特点显著。《纽》把美国以“老大”自居的心态表露无遗, 对别的国家指手画脚, 横加指责。如“Porsche Takes a Controlling Interest in VW”, 就是对德国大众公司兼并保时捷引发大裁员的质疑与责难。而《人》的报道, 则是拓展视野、开阔思路。如《西班牙刺激经济创造就业》、《墨西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等, 不乏对别的国家经验的介绍、引荐。

通过比较分析, 应当承认《纽》的一些方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纽》注重揭示就业领域中的矛盾、问题, 因而它的负面报道数量比重高。在当前复杂的媒体环境下, 尤其在就业陷阱五花八门、就业歧视时有所现、“被就业”众人皆知的当下, 一边倒的报道无助于消除媒介现实与公众感受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中国媒体应当在以正面为主的前提下, 正视现实, 客观反映就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纽》善于从个体角度切入就业报道, 增强了报道可读性。就业报道无论属于哪个范畴, 它都是个体挣扎、进取的命运写真。中国媒体善于从宏观、全局视野看问题。“站在高山上也许能让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视野, 但是在那里我们看不到活生生的人物面孔。” (3) 因而中国媒体的就业报道, 要兼顾这种从具体、鲜活的人物出发的手法。

《纽》的报道体现出强烈的为读者服务意识。1.对关键信息的报道直观清楚。2.注重解释与分析。在发布每一个就业信息时, 都会有相关的解释与原因分析, 让受众能清楚地理解信息与自身切身利益的关系。这也是它长文多的原因所在。3.注意对信息数据的延伸。美国劳工部说, 由于经济不景气导致8月在纽约的失业率猛升。作者马上进行解释与扩展:The city’s unemployment rate rose to 5.8 percent from 5percent in July-the largest monthly increase in more than 30years–as about 5200 private-sector jobs were eliminated, the department reported. (有关部门报告纽约7月失业率由5%上升到5.8%———是30多年月增长率最高的一次———削减了5200份私企岗位。) “30多年月增长率最高”几个字被加上去, 读者有了强烈的对比、明确的概念, 对目前的失业率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深刻的印象。

相比之下, 我国媒体在这方面的差距明显。《人》的《河南六项措施促就业》, 遍寻全文, 关键的六项措施无法找全。《今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900万》一文, 既没有数据出台的解读, 也无数字与就业群体间关系的清楚说明, 目标意义的阐释过于笼统。因而, 《纽》的服务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在报道方式上, 中国媒体一直以来的直接引语习惯性缺失、形式相对单一、报道手法机械刻板等问题, 《纽》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样板, 中国媒体应当认真吸收改进, 以增强报道的感染力、悦读性。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新闻’到新闻报道———新闻产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07BXW005)

参考文献

[1]林晖:《新闻报道新教程:视角.范式与案例解析》,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34页。

[2]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250页。

报道研究 篇11

【关键词】《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十年变化

第一节报道内容的丰富

在进入新世纪以后,为了更好地报道每年“两会”,《人民日报》推出了新的版面《两会特刊》,在版面增加之后,内容也得到了很大的充实,以2015年的“两会”报道为例,自“两会”开始,每期的第十一版都会有名为“议改革、论发展、建真言、献实策”的专版,每期都有二十位左右的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人民日报》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打破了对于某位代表的提案的独立报道,实现了将相似的意见从不同邻域与角度的阐述,使单版的报道内容极大地提升,使读者可以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大。

除此之外,“两会”报道的内容也非常地干净养眼,《人民日报》创刊于1946年,至今已经有了14次改革,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13年,而本文的研究样本就包括了这个时间节点。在2013年的那次改版中特别强调了要服务读者,注意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改进文风,说老百姓能听懂的话,增强可读性。对于“两会”报道的变化更是其改版的集中体现。使近几年的“两会”报道中出现了“形式新、内容活、版面靓、服务性强等特点。

《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也确实是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一批新闻人才,自2006~2016《人民日报》的版面设计也是在不断优化,在内容无论怎样多的情况下都是多而不乱的,就如前文中提到的那个“议改革、论发展、建真言、献实策”的专版中,每期近二十位代表的建言被有层次地安排在了那一版中。

在2015年3月3日的《人民日报》上,推出了一版专题报道叫做“全面深化改革,勇闯关键年”其中重点介绍了简政放权、财税改革、户籍改革等不同方面的问题。在每个问题下都分有三个部分,分为新闻回放、代表委员有话说和数字点睛。

第二节报道形式的创新

在近几年《人民日报》对“两会”报道中极为出彩的就是对政府工作报道的报道,1.8万字的政府工作报道这种大部头的东西如何报道才能让老百姓看得懂、愿意看是一个大问题。

笔者认为《人民日报》对于“两会”的报道可以说是举重若轻的,以四两拨千斤之巧化解了政府工作报告报道之难。首先在3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报眼的位置,推出了数说政府工作报道,从GDP、CPI、就业人数(新增)、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保障房建设数量五个方面回顾了2014年的主要成绩和

2015年主要预期目标,这一下子就捞出了政府工作报告的一批干货。

更出彩的是“两会”特刊的第一版,一张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从回顾2014和2015年工作总体布置两个方面铺陈政府工作报道。回顾中有一稳一进、增速稳、就业稳、价格稳,数字大而醒目,直观易懂。

2015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在头版设置了热议和代表委员议国是,还在“两会”特刊中推出了“两会”e客厅,2014成绩单,声音2015,“议改革、论发展、建真言、献实策”,解码会内会外,而且在报道之中还利用了大数据加以例证。

重视民意,将百姓的意见提升到了一个高度,在报纸编辑中,报纸头版右上角的位置被称为报眼,因为它与《人民日报》的报头平行,所以虽然它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醒目的在过去一年的《人民日报》中,以习近平为关键词的新闻在报眼的位置出现的频率近70%。

2015年的“两会”报道中,在报眼的位置出现了一个名为“热议”的专栏,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各级的人大代表都在这里发言,上至各个省市的一把手,下至村主任、村支书和普通的人民代表,这体现了对于民意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我国的民主建设的发展。

关注普通人,在2015年的“两会”特刊中,有一个栏目叫做“两会”表情,都是那些代表们在会场内外的表情,值得一提的是在每组报道图片集的最后一张照片往往都是一张拍摄记着的照片,他们或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架设长枪短炮,或在人民大会堂的东门外做现场报道,这种媒体关注媒体的方式也很有意思,而今年也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赢得了国内国际的更高的关注。

通过对于“两会”报道的变化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两会”的代表们更加珍惜自己手中的权利,《人民日报》也给他们的意见的表达搭建了一个意见建议充分表达的平台,《人民日报》对于“两会”的报道也越来越接地气,贴近群众。

【参考文献】

[1]《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贺蕾复旦大学

[2]《从<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话语分析看中国社会变迁》李建楠中国海洋大学

[3]《<人民日报>2003—2012“两会”报道研究》贠琪兰州大学

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研究 篇12

关键词:新闻报道,人文关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当前新闻报道涉及的范围与所含信息量也在不断增大, 与此同时, 由于人们精力、活动范围的限制, 无法同整个外部环境直接产生接触性行为, 大多来源于传媒提供各类信息, 在此种情况之下, 新闻报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在明显增加。从一定程度上来讲, 新闻报道几近成为决定与引导人们行动、思维的一种社会调节机制, 而对于人文关怀而言, 新闻报道不失为一种主要载体, 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大多数受众所需, 优化生存环境, 提高整个社会当中的精神品格[1]。

一、概述人文关怀

西方人文主义是人文关怀的源头所在, 最早出现的人文主义可以追溯至罗马、古希腊时代, 但将其列为一个具体化的名词并予以提出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早期的文艺复兴阶段, 人文主义的含义仅仅是指人, 即为世俗教育之意, 随着这项运动的不断发展, 人文主义也在不断发展, 最终成为概括文学者人生观与世界观的主要手段, 他们肯定人存在的尊严与价值, 赞美人的力量与本性, 主张意志平等与自由, 主张解放人的个性, 与此同时也主张全面解放人的天性。就我国传统文化而言, 当中也早已有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比如孔子的“人为贵”思想, 墨子的“兼爱”提倡不分贵贱、等级, 人人平等。当前, 尽管中西方文化对人文关怀的描述很多, 但对于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具体涵义仍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 本文所谈的人文关怀, 核心仍然主张以人为本, 而就当前而言, 主要是指在不断改善物质条件之时, 也要尽可能对人的精神世界投以关注, 努力构建和谐的、适合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当中具体作用的剖析

在新闻报道当中引入人文关怀这一概念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笔者认为最为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最大程度降低媒体逐利风潮的产生。新闻媒体具有两种基本的属性, 即经济性与社会性, 然而当前, 新闻媒体利益追逐风潮越演越烈, 如果不对这种行为加以制止, 那么媒体本质就有可能发生变质危机。在新闻报道当中引入人文关怀, 是媒体体现社会属性、实现社会效益的必然要求[2]。

第二, 平衡公众个人隐私权、话语权及公众知情权。在以人为本的条件下, 公民有获取社会信息、用传媒表述自身意见与心声的权利。当前, 随着政治民主化的不断推进, 广大人民群众在表述自身意见之时拥有较高的自由度, 群众的呼声也日益得到重视, 然而在某些情况之下, 公众的话语权、知情权同新闻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相关权益也会产生一定的矛盾, 加大新闻报道当中人文关怀的力度, 可有效减少或者缓解这些矛盾。

第三, 消除或降低客观主义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于新闻报道中强调的客观性, 不仅内容必须客观真实, 而且新闻表达形式也必须客观, 比如在做雅安地震报道之时, 广大媒体的焦点同汶川地震之时就有所改变, 多将焦点集中在抗震救灾的感人画面当中, 很少将镜头直接对准受难者, 这对于灾区重建来讲, 充满了人性关爱与鼓励。

三、新闻报道中实现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文关怀?笔者将其做了两方面的分析。

首先, 怎样在新闻报道当中最大程度地突出人文关怀。在这里,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环境与生存状态进行关注, 是每位新闻从业者最基本的责任。新闻从业人员必须一切从百姓出发, 尽最大可能为他们排忧解难, 比如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留守儿童的关注, 可以使他们感受到社会与媒体的关爱。第二, 涉及个人隐私的新闻应当规避。新闻媒体有时候为了追求发行量与收视率往往会严重侵犯新闻当事人的个人隐私, 进而影响到人的正常生活, 特别是在关于法律案件等相关的新闻报道之时, 新闻采编一定不能透露当事人的个人具体信息, 必须以案件为主体, 关注事实本身, 做到在揭露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 也可对广大百姓起到教育性作用, 有效减轻新闻报道对当事人可能产生的某种伤害。第三, 建立健全新闻制度。实现媒体有效运营的前提条件即是拥有完善的新闻制度。当前, 对于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当中的具体细则, 相关部门还未制订十分完善的新闻报道制度, 新闻工作者在工作当中, 必须对日常工作加以总结, 好的现象要提倡、不好的要坚决抵制, 只有如此, 才能做到切实有效地推动制度建设的合理化与完善化[3]。

其次, 未来人文关怀的走向。这主要包括两点, 第一, 媒体清晰的自我定位, 如果没有科学的自我定位, 必将使人文关怀走入误区。从理论上来讲, 传媒充当着大众教育与引导之责, 而从实际层面上看, 由于受到经济等方面利益的影响, 媒体往往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卖点而对新闻资源进行滥用, 进而造成新闻报道缺乏人文关怀、品位缺失, 使新闻报道较为肤浅甚至有失偏颇。针对这一问题, 媒体必须摆正自身位置、明确自身定位、传递人文关怀[4]。第二, 把握受众所需。对媒体而言除了对传统物质层面上的事物加以关注之外, 更多地应将目光投入到精神层面上。由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 受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 他们的视野也不断变得开阔,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 他们更希望媒体可以对人类发展提供长远帮助。基于此, 笔者认为, 必须把握受众所需, 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温暖, 媒体不能成为发行量与收视率的奴隶。

最后, 作为引人注目的信息载体之一, 新闻传媒在报道实践当中坚持以人为本、传递人文理念与关怀是新闻媒体以及现代受众的需求。然而, 由于受到商业利益以及传统新闻观的影响, 在现代报道当中, 对人文关怀实则还缺乏一定的理解, 错位与缺失现象可谓比比皆是。新闻工作必须不断坚持人文主义原则, 将人文关怀多层次、全方面地渗透于新闻编排、采写与选题等所有流程当中, 才能切实提高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当中的地位与作用。

注释

1[1]郭军.人文关怀是气象新闻的核心理念——《陕西日报》气象新闻报道的认识和探索, [J], 新闻知识, News Research, 2012年09期

2[2]任晖.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人文关怀——以央视《新闻调查》为例, [J], 青年记者, Youth Journalist, 2013年08期

3[3]刘程, 安然.海外孔子学院网站新闻传播案例分析——以美国孔子学院为例,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2012年04期

上一篇:质量安全状况下一篇:激光焊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