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统计学(精选11篇)
企业经营统计学 篇1
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我国企业应对自身生产经营的结果负责, 企业基本已经实现了财务的独立。企业经营成果指的是企业所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的价值度。企业应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成果进行统计, 这对于企业明确自身财务、生产状况, 分析市场情况, 制定企业经营战略有着重要意义。企业经营成果主要由实物成果和价值成果构成, 它们分别从产品和价值角度反应了企业的经营状况, 是企业完善企业管理,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改善企业财务统计情况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经营成果,收入,统计
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果指的是企业在单位时期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收益, 其代表着企业经营效益的成果。对于企业经营成果的统计是明确企业经营业绩, 为管理层提供企业经营数据的重要环节, 企业的经营成果的统计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关键部分。企业经营成果统计的方式主要由实物成果的统计和价值成果的统计。
首先, 企业的实物价值统计指的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 主要是有形范畴, 其中包括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品类和产品的质量水平。企业产品、服务和种类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的具体表现, 也代表着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 企业的实物成果的统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要素, 对于企业实物成果的统计主要从企业的经营成本、总销售额、净收益三个方面进行。简单来说, 企业的实物经营成果主要包括企业的市场销售额、总产出、生产运营总成本、利润、纳税额等一些财务指标。
企业的总产值代表着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所实现的价值体现, 这个体现是由相应的资本或劳务产出为单位衡量的。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产出主要是通过劳务参与生产资料的生产而产生的, 因此, 器可以代表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总体成果和价值; 另外, 企业经营成果的增加值代表着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所产出的劳务产品和服务的货币表现; 企业的销售额指的是企业在市场内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总量的货币价值表现; 企业的净利润指的是在企业销售额中减去企业生产成本、运营成本、相关税务和其他相关费用后的资金余额; 最后, 企业的纳税额度指的是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下, 税务机构依法征缴的纳税值。
因此, 可以看出, 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结构的, 企业经营的成果应当既有劳动价值的和资本价值来体现的企业具体经营成果, 对于企业经营成果的统计结果也是最终由企业的财务报表体现出来, 起主要项目包括企业的资产变动情况、总生产成本、销售额、劳务成本、纳税额等方面。对于企业经营成果的统计, 能够准确、直观的反映企业的市场表现、盈利能力和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 是企业战略决策、提升核心竞争力, 取得市场优势的关键过程。
企业的销售额是企业市场表现的资本表现, 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最重要方式, 企业的销售额包括了企业市场中的产品、服务、投资、资本运作管理等各个层面收入的总货币值成果。销售额成果的统计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主要表现在: 销售收入的获得, 可以及时补偿企业各种已消耗的价值, 确保或增加国家税收; 销售收入的统计可以为企业及时确认盈亏, 正确评价企业的销售效益和经营业绩提供可靠保证。
销售收入是一个可数值化的指标, 与其直接相关联的是企业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售价。为了充分反映产品或商品的价格层次, 就需要衡量并统计企业产品价格的差异与不同形式, 进而研判企业的市场价格策略的制定与实施的正确性, 以及工业产品和商品的价格指数。综上所述, 进行明确、细致的产品服务的售价干预和研究, 能够极大的提升企业定价的精确度, 提升企业销售额。此外, 需要强调的是, 当前的企业的产品价格策略的实施通常将会有三个案件是国家定价, 指导价, 市场价格。
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利润的统计能够正确反映出企业的盈利状况, 企业的利润指的是企业提出所有的生产、经营、资本运作、纳税后的净值。企业利润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活动, 生产, 成本和资本, 也受到企业外部条件的制约。
企业的利润指的是企业产品净销售额, 在扣除了企业一切相关的成本后的结余, 这部分利润是企业盈利的主体和决定因素, 也是衡量大小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经营利润的稳定性为基础的符号; 总利润通常是一个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收入的总的净销售成本和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产品销售和其他业务支出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外收支业务。
利润额事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在衡量企业活力能力变动时, 利润总额及其构成项目的变动分析, 对评价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几经实力的经济效益的必要的, 但仅从利润总量上评价是不够全面的, 利润总额难以直接在不同行业进行比较, 也无法准确地反映生产要素的利用情况, 因此需要运用利润率指标来评价企业的获利。由于计算利润率所采用的基础对比数据不同因而可以计算不同的利润率, 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
一般利润率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反映经营获利能力的利润指标;另一类是反映投资获利能力的利润率指标。企业经营获利能力的利润里主要是测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利润的能力, 一般采用的指标有, 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产值利润率、人均利润率等。企业投资获利能力的利润率只要是测算工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融入的各类资产, 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投入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的盈利是以一定的资本投入为基础, 以销售取得的利润来实现的。一般采用的指标有:净资产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等。
综上所述, 通过对于以上统计指标与方法的运用, 可以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静态结果的对比, 主要指相同竞争领域单位的对比, 其统计对比基于相同市场中的类似规模企业的比较, 是一种横向的对比。第二是纵向的对比, 也是企业自身数据的统计与对比分析, 主要指的是相同企业在不同经营周期内经营结果的比对, 是企业自身的统计分析。通过两种统计分析方式的综合运用, 企业能够很好的明确经营效益、管理层面和成本变动等信息, 是统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照指标。
参考文献
[1]苗敬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统计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 2002.
[2]李瑛珊.对统计工作改革的几点思考[J].统计与决策, 2003.
[3]刘颖, 李新.企业统计在新经济中的改革[J].科技信息, 2007.
[4]卢蓉, 我国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 2009.
企业经营统计学 篇2
企业生产经营指标解释
——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1)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①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其中的最终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内销售,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就应包括在内。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
②最终产品的原则。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③“工厂法”原则。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工业总产值,是其报告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量。
(2)工业总产值的内容
包括三部分: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①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
-1-(半成品)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报告期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账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
②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报告期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则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报告期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
③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为了使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中的物耗价值一致,以便同口径地计算工业增加值,规定本指标的计算原则是:凡是企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工业总产值中必须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反之则不包括。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等于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价值减去期初价值后的余额,如果期末价值小于期初价值,该指标为负值,企业在计算产值时,应按负值计算,不能作为零处理。
(3)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几种具体规定
①凡自备原材料(包括自备零部件)生产,不论其加工繁简-2-程度如何,一律按全价,即包括自备原材料的价值,计算工业总产值。
②凡来料加工,加工企业只收取加工费,则加工企业一律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即不包括定货者来料的价值。一般分两种情况:a、工业企业之间的来料加工,加工企业(即承包单位)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委托加工的企业(即发包单位)按全价计算工业总产值。b、工业企业与非工业企业之间的来料加工,当工业企业作为加工企业时一律按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
③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原则上应计入工业总产值,但如果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不计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不计入工业总产值;如果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的,则计入工业总产值。
区分来料加工与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依据是加工企业与委托加工企业间的财务结算关系。如果委托企业提供原材料而不与加工企业结算,加工企业收取加工费,产品返回委托企业销售,则这种模式是来料加工;如果委托加工企业提供的原材料与加工企业是结算的,制成品由加工企业返给委托企业也是结算的,则这种模式是自备原材料生产。
——建筑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建筑业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建筑业总产值包括建筑工程产值、安装工程产值和其他产值三部分内容。
劳务分包企业建筑业总产值指劳务分包企业与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签定劳务分包合同后,从事建筑安装工程取得的所有劳务收入。
-3-注意事项:根据税法规定,在劳务分包合同中,支付给劳务的报酬不缴纳税金,所以有部分劳务企业就把这部分人工费没有核算到建筑业总产值中,包括装饰装修产值、营业收入甚至人数也没有统计,所以,在填报本表时,一定要按照签定的合同全口径的填报建筑业总产值。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服务业营业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营业收入合计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
——金融企业营业收入:指金融企业提供金融商品服务所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保费收入、租赁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汇兑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
——住宿餐饮业营业额:指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因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等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客房收入、餐费收入、商品销售额(含增值税)和其他收入。不包括法人企业附营的其他行业产业活动单位的餐费收入、商品销售收入等各项收入。
——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指对本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出售的商品金额(包括售给本单位消费用的商品,含增值税),在批发和零售业中,本指标反映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商品以及出口商品的总价。
——应交增值税: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不含期初未抵扣税额。根据会计相关科目贷方累计发生额,按下-4-述公式计算填报: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销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综合能源消费量: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扣除能源加工转换和能源回收利用等重复因素)的总和。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需要将各种能源品种的消费量换算成按照标准计量单位(如:吨标准煤)计量的消费量。
——用电量: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电力数量。用电量通常是按照报表规定的计量单位(千瓦时)计算。
——从业人员人数: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从业人员不包括:
1.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2.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3.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如:建筑业整建制使用的人员。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指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号令)进行修订,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
-5-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和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之和。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6-抄送: 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企业经营于经营企业 篇3
从根本上讲,企业之间竞争就是企业成长的竞争。而企业的成长,是由其经营和管理造就及控制的。管理与经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首先,管理是经营的前提。没有管理,企业如同一盘散沙,经营就无从谈起。管理是对企业行为的治理,其实质是实现对企业行为的控制。其次,经营是管理的目的。经营是实现企业发展的现实手段,实质是缔造企业的行为能力。权力是实施管理的前提,智慧则是经营的手段。管理可使企业从无序变为有序经营可使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简单地说,管理是解决人们愿不愿干的问题;经营则是解决人们能不能干的问题。许多企业之所以折戟沉沙,往往是没有处理好管理与经营的关系,不是缺乏有效的管理使经营无法进行,就是用管理代替经营而使企业无法成长。
一些企业虽然能够比较好地处理了管理与经营的关系,但却犯下了另一个错误:将企业经营与经营企业混为一谈。殊不知,这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概念。
企业经营的内涵在于经营产品,旨在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经营产品
产品是企业满足消费者欲望与需求的载体。在公平、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能够满足消费需求的产品是经营创造的。设计虚拟产品、实施产品开发、生产产品是经营产品的三步曲。经营产品的实质是经营产品由产生并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主体是持续不断的研究和创新。经营产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依赖于企业各方面的能力。
经营企业的内涵包括经营团队、资产、品牌,目的是实现股东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经营团队
在某种意义上,军队和企业颇有相似之处。军队是遂行军事任务的团队,企业则是为实现共同愿景而工作的团队,两者都拥有完备的组织结构和训练有素的成员。在团队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既开放而多元,又和谐地统一在企业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之中。经营团队即是不断发现、实现团体中个体共同价值,提炼团队精神、智慧及能力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团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每个想有所作为的企业都需要去用心去经营自己的团队。
经营资产
企业资产由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组成。有形资产由机器、厂房、设备等组成。无形资产由企业文化、技术、品牌等构成。企业资产为生产而构建、围绕产品而运行。经营资产由经营资产构建及运行两部分构成。经营资产的原则是确保企业高效地运行,使组织结构不断优化。支撑资产经营的主体是企业管理者驾驭资产的智慧和能力。
经营品牌
品牌是价值巨大的无形资产,它由品牌忠诚度、品牌知名度、心目中的品质、品牌的联想和其他独有资产五大因素构成。
企业经营统计学 篇4
1 统计工作在油田企业中的功能和作用
中原油田井下特种作业处是一个系勘探开发于一身、集生产科研于一体的技术密集型石油工程服务单位, 主要从事油、气、水井大修、侧钻、压裂、试油、油层整体改造、煤层气钻采等工程技术服务。规划计划科作为作业处的统计分析部门, 肩负着全处计划统计分析和服务职能。
随着企业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入和科学的运作, 统计分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将一些枯燥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汇总、罗列上报, 而是更深入的进行分析和广泛应用, 不但做到了统计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同时对这些枯燥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析, 挖掘数据背后所揭示的规律、问题以及所反映出的关系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等方面内容, 这也反映了统计分析的真正意义和其固有的服务职能, 使其得到了应有的应用和发挥。规划计划科坚持立足统计服务职能, 做到全面服务于全处生产经营这个中心, 收到了良好效果。其服务功能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强调统计分析的针对性, 善于捕捉领导的“关注点”
统计的过程主要包括: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汇总、统计分析、信息反馈, 其中, 统计分析是最为关键的阶段, 有经济学家这样描述, 一个企业没有了统计分析, 企业就没有了活力和发展。进一步强调了分析的目的在于应用, 对统计部门来说, 就是要将研究成果转换为领导决策。为了实现这种“转换”, 应增强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选择领导最为关心的问题, 善于捕捉领导的“关注点”, 针对当前经营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
1.2 发挥优势, 快速反应, 适时为领导送上“及时雨”
调研分析不仅要想领导之所想, 还要急领导之所急。兵贵神速, 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统计信息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优势, 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分析报告的撰写, 迅速及时地向领导发送各种动态信息和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预警分析报告,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剖析, 并提出整改的对策和建议, 为领导进行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1.3 切实提高统计分析质量, 为领导“报实情”
统计分析的质量基础是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准确性是统计的生命所在, 要坚持客观公允态度, 发扬唯实精神, 讲实话, 报实情, 在保证数据准确的基础上, 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对当前经济运行状况提出恰当的分析, 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和理论依据。
1.4 对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超前分析, 要向前“抢半拍”
要善于时刻把握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变化点”, 具有敏锐的眼光, 为各级领导做好超前服务。统计部门重视提前进行调研, 并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联合, 编制了关于外部施工服务的分析报告, 并及时上报给处领导研究论证, 最终得到批准, 并在实际中得到验证。
1.5 在“新”字上下工夫, 分析要有“新鲜感”
写分析文章切忌老三段、冗长的平铺直叙和没有自己主见的“对策建议”, 不能过多重复一般概念和别人说过的话, 对问题的研究要与时俱进, 有新角度, 要有独到见解, 不仅立题要“新”, 而且见解更要“新”。针对基层队伍管理、队伍人员整体素质以及设备老化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为此, 提出整改问题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如加强队伍的培训方面, 提出了分层次、分类型技术学习。
2 现阶段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扎扎实实地统计工作, 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咨询、建议作用, 但在实际工作中, 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统计员知识欠缺, 由于工作岗位的设置, 目前大多数基层单位没有专职统计人员, 多为兼职人员, 这些统计人员对统计分析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全面;统计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硬件配置有待完善, 为统计分析服务的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不健全, 填报统计指标存在随意性, 统计数据质量下降, 统计工作基础设施落后。
3 对统计工作的建议
3.1 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积极开展统计人员的多方面素质教育,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 开展统计职业道德教育, 形成热爱统计、求实进取、改革创新的好风气;抓好岗位知识培训和定期考核, 提高统计业务, 为统计人员提供学习现代经济理论和统计理论的条件, 用现代化科学知识武装统计人员, 努力把统计干部队伍造就成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合理文化结构、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群体。
3.2 全面提升统计工作质量, 完善统计工作配套设施
推进统计工作基础设施及方法的改革, 强化统计分析的基础工作, 采用现代化微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 实现统计数据的采集、处理、服务和管理现代化, 逐步使统计信息化工程快速整体推进。加强对统计应用软件的开发, 加快对具体分析数据软件、综合各专业分析数据软件、共享网络统一软件、预测决策软件等的开发研制, 真正形成统计工作专用的分析预测系统、统计数据库系统、查询拼接数据系统、数据网络和传输系统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平台。
4 对统计工作的展望
统计分析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 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 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 为防范和化解风险, 发挥其预警作用, 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 以创新的精神完善和发展企业统计分析工作, 新经济是高科技为核心的创新经济, 它迫切需要具有改革意识、现代化知识、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从事企业统计工作。使企业统计分析充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为企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企业经营统计学 篇5
关键词:统计法规;统计工作;企业统计;发展
企业统计是企业经过统计数据的搜集、汇总及计算,以反映事物面貌及发展规律,企业统计信息具有数量性与综合性的特点,不仅能反映企业某时点或某特定时期的现状与动态,还能反映企业规模、结构及数量等特征,而统计法规作为企业统计的重要构成,对统计工作的开展具有调整作用。
一、统计法规的作用及存在问题
1.统计法规的重要作用
统计法规在统计工作中具有调整作用,能够调整国家统计部门、行业统计组织与企业统计部门之间的统计关系,让各方在统计工作不同层面上负责不同职责,国家统计部门担负宏观层面职责,将统计制度、方法及培训等有关职能下放到研究组织及行业统计组织的中观层面上,并给予中观层面组织相对应统计职能,且协调中层与微层间的统计关系,促进企业统计良好发展,中层组织在积极研究统计理论及方法的功能上,为统计发展提供有效的统计服务,加强统计法规理论研究,还能改善企业的统计工具,增强统计成果应用能力,提高统计效率,统计法规包括国家统计管理办法的制定,统计方法及工具的推行,以及统计能力培训等内容,使统计体系得到不断完善。
2.统计法规推动统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统计工作中,统计法规起到了调整作用,能有效促进我国企业统计的良好发展,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各方面原因,统计工作开展并不是很理想,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一是企业统计方法科学性不强,我国有关统计学研究较为注重社会及经济统计问题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企业统计也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但对企业微观方面的统计方法应用更为需要,我国企业统计工作在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方面,其科学性不强,定性统计分析指标缺乏合理性,在统计信息建模方面,定量分析工具选择恰当性有待提高;二是统计法规执行存在表面化问题,国家将部门统计职能下放到政府与企业统计之后,企业的统计理论研究被大大削弱了,统计理论较多倾向于宏观方面的研究,而企业自身在统计方面研究较为缺乏,高层功能统计体系并不具备,多数企业的统计工作只局限在国家统计执行上,统计法规变成了表面工作,未能发挥出统计分析管理作用;三是统计职能不完善,统计法规主要阐述了统计对象与机构间的关系与义务,规定了企业统计范围,从微观层面来看,尽管政府统计关注了企业运行状况与资产质量,但较多的是在宏观角度的统计调查,如劳动力就业、采购经理调查及社会经济增长等,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趋势进行结构化分析,并且在统计信息、监督及咨询等方面,企业统计并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使得企业统计成果局限于政府统计信息服务方面,丢失了统计工作源动力。
二、加强企业统计发展的统计法规对策
1.提高统计理论及方法的科学性
统计法规能够研究出行业统计方法,并制定统计指标,充分了解统计发展中的问题,运用科学统计理论与方法,完善企业统计发展的基础条件。在统计理论方面,应该根据现代企业特征进行定位,并找出相适应的统计内容、运行模式与统计方法,同时,还应积极引入合理的行业统计评估体系,不断创新发展统计理论,灌输有价值信息。在数理统计方法上,企业统计信息应按照管理需求层次不同,实施战略、策略及作业等级方面的划分,通过原始信息的收集整理,依照企业不同层面管理需求进行加工再处理,使其成为企业内部统计的产品,在加工处理当中,需要大量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统计方法不断改良,能够有效促进统计工作开展,充分发挥统计在企业战略管理与相关领域的支持作用。
2.加强企业统计的规范化
与国家统计部门相比,行业统计具有行业自身特点,能够更全面掌握企业现状,根据了解企业状况,设计合理统计规章,对企业统计的管理方面更具有统一协调性,让企业统计更具有规范性。在企业统计中,统计理论指导不完善,统计标准与方法缺失,企业仅能依据自身经验,实施生产经营信息的收集整理,并按照政府统计要求进行统计上报,为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合理性,统计法规应规定有关行业组织制定行业统计,使其标准规范化,通过集中研讨、问卷调查及专家咨询等形式,明确企业的统计需求,尽量建立符合政府统计要求与企业发展需要的标准统计。
3.加强企业统计的信息化与培训化
统计法规给予了行业组织实施企业统计的信息化职责,行业统计应进一步规范信息标准,监督统计的信息化建设,让统计信息带来企业统计质的发展,实现统计信息的自动化收集、经营诊断与安全管理,并利用统计软件当中有关的分析模块,辅助支持生产决策与战略规划,运用信息化改进企业统计的方法,增强统计质量,及时服务企业。在统计法规调整下,行业统计应该做好统计培训工作,利用行业共性,有效解决企业收集、信息分析及处理等方面问题,增强统计规范性,通过培训形式增强企业有关统计方法及经验等方面学习,并充分了解企业的统计工作进展,根据其实际状况进行统计创新的指导。
三、结束语
我国在企业统计发展方面相对落后,其主要原因是统计理论、实践及方法规范等方面不合理造成的,有效促进企业的统计发展,需要从统计法规着手,加强统计理论及方法的科学合理性,落实企业统计的规范性、信息化,并提供培训服务,以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更好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经营统计学 篇6
关键词:数理统计,市场预测,滚动计划,差量分析,决策,效益
一、企业概况
N公司是一个在有着50年历史的国有企业的基础上,通过资产重组设立的国有绝对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历史上曾获国家二级企业、国家一级计量企业称号、管理基础工作较为扎实。主导产品为手扶拖拉机,原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2万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农机具的不断推广应用以及农民购买力的不断增加,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历年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大了手扶拖拉机的生产能力,2006年产销手扶拖拉机达到了创纪录的6.45万台,实现利润总额570.9万元。
二、问题的提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企业的经营特点之一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这样,企业就面临着市场需求与企业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市场需求与企业生产能力平衡,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二是市场需求少于企业生产能力,企业开工不足,经济效益下滑,如产量未达到盈亏平衡点,企业将出现亏损,剩余的生产能力必须另寻出路,进行转产;三是市场需求大与企业生产能力,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必然加大投入,通过挖潜改造,提高生产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06年N公司手扶拖拉机的产销量已创历史最高水平,那么,2007年的市场前景如何,必然会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安排。所以,必须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预测,以便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进行决策。
三、市场调查预测
带着上述问题,该公司组织了市场调查小组和驻点销售人员,通过走访广西、山东、湖北、湖南、云贵、广东、海南、安徽等地的农机经销商进行农机市场调查,最终得出结论:2007年市场前景将好于2006年,但也不排除局部地区因天灾等原因造成农民购买力下降而影响当地的农机销售情况。这是定性预测。那么,市场需求的量到底是多少呢?这就必须借助于现代的科学定量市场预测技术,对市场需求的量进行预测。据历史资料显示,该公司1997~2006年手扶拖拉机历年销量如表1所示。
根据图1所示,除个别年份的销量因受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因素影响而大幅下滑外,其余年份基本趋于上升趋势。能否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销量进行预测,必须经过相关程度分析判断才能决定。根据相关系数公式:
计算相关系数。为便于计算,令时间序列为奇数排列,
ti分别为-9,-7,…-1,1,…7,9。计算过程见表2。
相关系数r>0.8,可见时间序列与实际销量之间是强正相关关系,可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a+bt对销量进行预测。根据表2的计算结果,代入公式:
预测方程为:y=4.066+0.1902t
其倾向变动线(即回归线)如图1所示。
令2007年时间序列为11,2007年手扶拖拉机销售量预测值为:
y07=4.066+0.1902×11=6.1582(万台)
为了确定回归直线对预测值的可靠程度及其可能波动范围,需要计算预测值的标准误差,并求得回归直线的置信区间。根据标准误差计算公式,计算出标准误差值σ如下(数据见表2):
根据数理统计原理,预测值的实现在y±2σ范围内的概率为95.5%,因此,求得2007年销售值上、下限为:
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与企业生产能力的关系,该公司的领导班子认为,在企业现有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劳动效率,充分发掘潜力,本着跳一跳才能达到的目标,实现7.5万台手拖的产销量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为此,制定了保证完成手扶拖拉机产量7.5万台、实现利润800万元的经营生产计划并上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四、制订滚动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目标
制订滚动生产计划I(简化),见表3。
一月份执行结果:生产手扶拖拉机7015台,销售6312台。根据市场信息反馈,二月份手拖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预计销售量可达8000台,并且这一需求量有可能持续下去。于是,根据市场需求,制订滚动生产计划Ⅱ,见表4。
二月份,全公司职工甩开膀子大干,日夜加班加点,月产手扶拖拉机9007台,销售8704台。市场需求扯动的结果,暴露了市场需求与企业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生产能力有限,二月份产量大幅增加的结果,使得企业完工半成品及零部件库存已趋于零,二月的高产量是基于前期完工半成品、零部件库存充足的情况下,依靠日夜加班加点取得的。若不迅速扩大企业生产能力,单纯靠拼设备、拼人力、拼库存的粗放型高速增长将难以为继。
另外,根据该公司信息网络收集到如下信息:市场需求继续趋旺,预计三月可销售手扶拖拉机9000台,而且国家将加大对农业的投入,2007年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对国家鼓励推广的适用农机产品实行农机补贴政策,预计年内手扶拖拉机市场火暴的局面将持续下去。该公司原制订的年产销手扶拖拉机7.5万台的计划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企业要么在竞争中发展,要么在竞争中衰落。N公司的经营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抓住当前的市场机遇迎接挑战,提高本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保持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应有的地位。于是,果断地将年度经营目标调整为产销手扶拖拉机10万台,实现利润1400万元。
随后,根据调整后的经营目标,制订2007年滚动生产计划Ⅲ,见表5。
这样一来,企业生产能力不足的矛盾就更加突出了,按企业现有生产能力根本达不到这个目标。采取什么措施使企业在短期内形成年产10万台手扶拖拉机生产能力的问题就摆到了企业决策者的面前。
五、2007年形成年产10万台手扶拖拉机生产能力决策
制约N公司形成年产10万台手扶拖拉机生产能力的环节主要有:第一,设备加工能力不足;第二,劳动力不足;第三,要使生产能力有效发挥,还必须注入相应的流动资金。解决上述问题,有两个不同的方案可选择。
(一)方案Ⅰ
立足于技改投入,并注入相应的流动资金。需新增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955万元,其中自筹260万元,695万元依靠银行贷款;增加劳动力300人,增加流动资金1810万元。由于技改投入需要时间,最快可在第四季度形成10万台手扶拖拉机生产能力,此方案当年手扶拖拉机产量最多可达81250台,比原计划7.5万台增产6250台,每增产一台手扶拖拉机可增加销售收入2732元(加权平均价),单台手扶拖拉机变动成本2035元(加权平均成本),新增固定成本745.7万元。
(二)方案Ⅱ
“借鸡下蛋”。抓住关键的少数,放开次要的多数,加大自制零部件扩散生产的力度,企业集中力量抓关键件、主要件的生产,将非关键件、非主要件尽可能地扩散出去,利用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力量,扩大企业生产能力,走集约化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此方案的优点是投入少,见效快,只需增加技术投资108万元(自筹),进行个别工序生产能力的填平补齐,注入流动资金900万元,劳动力不需增加,年内即可完成10万台手扶拖拉机的生产,可比原计划7.5万台增产2.5万台,每增产一台手扶拖拉机增加销售收入与方案I相同。缺点是增加的手扶拖拉机产量单台成本变成为2634元,每台变动成本比方案I多599元;新增加固定成本57.68万元。
应用差量分析法对比两个方案进行决策,见表6。
(三)决策
经过比较后,N公司决定采用方案II。这样既能够抓住市场机遇,抢占市场,谋求年度经营的最佳经济效益,又可以规避因市场需求下滑企业生产能力过剩而引起经济效益下降的风险。
六、实施效果
大政方针已定,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生产计划部门积极联系扩散厂家,技术部门上门进行技术指导,技改及工艺部门统筹实施计划,迅速补齐短线生产能力,到3月底止,已将原来自制的全部球铁件、部分小箱体铸件以及三分之一的钣金件向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扩散,使该公司能腾出力量集中抓关键部件的生产和总装能力的提高,10万台手扶拖拉机生产能力迅速形成;营销部门会同技术部门多方出击,投标申报各地政府农机购置补贴,有4种机型分别先后入围广西、广东、海南、云南、贵州、湖南、山东、安徽各地政府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到年底共生产手扶拖拉机100088台,销售95332台,分别比上年增长56.6%、47.8%,实现利润总额1431.5万元,比上年增长150.7%,企业的经济效益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创该公司历史最高水平。
七、本次应用成果经济效益
本次应用成果综合运用了市场调查预测、滚动计划、决策技术等现代管理技术。根据广西区现代化成果评审委员会发布的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对本次应用成果经济效益评价如下。
1.市场调查预测经济效益评价:根据市场调查预测制订的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年产手扶拖拉机7.5万台,可实现利润P2=800万元,调查预测费用(差旅费等)C≈6万元。上年实销手扶拖拉机6.45万台,实现利润总额P=570.9万元,P0及Q均为0,按评价公式经济效益W=p2±p0-p1-Q-C计算,得:W1=800-570.9-6=233.1(万元)。
2.年度经营目标由年产手扶拖拉机7.5万台提高到10万台并形成10万台手扶拖拉机生产能力决策经济效益评估。
2007年产手扶拖拉机100088台,实现利润总额p2=1431.5万元,基期总效益P1=570.9万元,应用其他管理方法产生的效益Q=Wl=233.1万元,按评价公式W2=p2-p1-Q计算,得:
W2=1431.5-570.9-223.1=637.5 (万元)
本次应用成果共获经济效益:
W=W1+W2=233.1+637.5=860.6 (万元)
八、应用总结
通过本次现代管理技术应用实践使笔者体会到,对市场的调查预测必须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并且对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要有敏捷反映。各种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也不是相互割裂开的,而是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综合运用。决策必须要用数据说话,并且不能受某些表面现象迷惑而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如本次决策方案I和方案Ⅱ。谁是优化方案?表面看方案I每台变动成本比方案Ⅱ少599元,方案I优于方案Ⅱ,但从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和市场竞争需要,在年度内方案Ⅱ取得的经济效益要远比方案I大得多。但如果条件发生变化,市场需求在中长期内持续旺盛,从长期战略的角度看,则方案I要优于方案Ⅱ。只有不断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企业科技含量,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武装企业,企业发展才有后劲。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对市场中长期需求的预测,需要对企业技改的投资方向、投资力度、投资风险的控制等战略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鲍学曾.现代工业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2]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奖励办法.附件:部分企业管理.
药店客流量统计与经营策略 篇7
一、药店客流量概述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 药店管理的质量是决定着营销工作是否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药店形式已经从以往的坐商逐渐转换成行商, 这样就使相关管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相关单位应当在较短的时间里面能够对市场的发展情况加以掌握, 一定要具备市场动态的了解, 而且尽可能节约单位成本。合理的客流量能够对实践以及空间进行研究, 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经营决策做好恰当的转变, 这种营销能力在当代市场竞争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对客流量进行分析, 能够对管理工作提供主要的依据, 对日常经营的舒适度等方面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二、客流量的统计流程与技术
1. 药店经营决策制定流程。
(1) 调查统计阶段。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在恰当的地方安装摄像设备, 如出入口、重点位置等, 通过对相关客流数据进行识别, 将数据记录下来;相关管理人员还可以采取人工统计客流的方式。 (2) 数据分析阶段。从录像中获取客流数据, 结合药店的内部数据 (如:销售数据、人员安排信息等) 和人工调查的问卷数据, 对药店的客流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分析。 (3) 决策依据阶段。相关管理人员通过规律总结、客流数据等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能够对促销活动进行检验, 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加大推广力度, 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 (4) 决策实施阶段。相关管理人员依据对不同统计图表的相关数据, 对经营管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然后开启了相应的循环过程。依据有关客流数据显示, 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决策, 从而为药店经营管理工作的发展带来益处, 将经营业绩加以提升。
2. 客流量统计技术。
(1) 人工计数。对于点检测较为适合, 费用不高, 从心理上感受较为可靠些。在较短的时间内有着很高的可靠性, 然而时间增加出现的误差也会增加;当客流量不断增加时, 误差率就会大于30%。 (2) 视频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够清楚的判断出顾客的行进方向, 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能够和相应的保安系统连接上, 所达到的精确度可以超过90%, 然而在某种因素上会呈现出较大的影响;使用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能在灯光黑暗亦或是室外的环境下使用;所产生的精确度会在一定情况下受到计数区域带来的不利影响;当该系统处于宽阔通道的情况下, 价格比较昂贵。 (3) 客流量分析系统。所谓的客流量分析系统, 简称为TotalCount, 在对客流量进行分析的一款软件。它主要利用影像分辨手段, 能够对不同区域的客流量进行统计, 已经超过90%的精准度, 比市场上的红外线技术还要高些, 但是该系统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不能在黑暗的地方使用。
三、客流分析与药店经营策略
相关人员采取客流量的统计手段, 对客流量的具体数据进行掌握, 并与相应的数据做好详细的对比, 进而对营运状况进行分析, 从而发现管理误区。
1. 结合销售数据分析顾客流量绩效。
通过零售ERP (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 简称ERP) 系统, 可以获取单位时间成交量、客单价、各类药品销量等有用信息, 再加上人流方面的统计数据, 许多管理上的盲点会清晰地展现出来。弄清楚现在到底是客流多而达成交易的比例低;还是达成交易的比例已经很高, 只是进入店铺的客流实在有限;再或者是客单价太低。倘若客单价处于较低的状态, 那么普遍都是药店自身出售的产品存在不足之处, 对当前顾客的需要不能满足。假如客流量相对于以往没有太大的改变, 那么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对药品结构布置引起高度重视, 并定期举办促销活动, 吸引顾客前来购买相应的药品。
2. 发现客流规律提高营销效率。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 人们在持续一种状态是有时间限定的, 倘若时间一长那么会出现疲劳感。就拿药店购物来说, 顾客依然有着疲劳的感觉, 假如超出这个度, 不但会使一些设备处于空置的状态, 致使有些购物区没有顾客光顾, 而且出现的疲劳感会对顾客的购物情绪带来直接的影响, 对药店的销售额带来不利干扰。因此, 某些商家依据客流特点进行分析, 对不同区域所处的时间进行掌握, 依据顾客购物的心理特点, 采取合理的促销活动,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客流进行划分, 进而确保顾客可以在购物的时间内, 将药店的整体水平加以提升。
3. 统计不同类型顾客的流量, 针对性制定营销策略。
药店应当对相应的零售药店的客流组成、层次做好研究工作, 客流组成在药店营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具体可以分成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忠诚客流类型;二是变动客流类型;三是有效客流类型;四是潜在客流类型。相关管理人员应当依据不同种类的顾客, 采取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对药店的经营方式进行调整, 做好相应的定位工作, 通过不同方式来引进大量的客流, 已经逐渐演变成营销创新的主要手段。
四、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 可以得知本文主要从药店客流量概述、客流量的统计流程与技术、客流分析与药店经营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与客流量的统计, 是促进药店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的关键所在,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奉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企业经营统计学 篇8
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涉及信息收集、处理、交换的相互传递、管理等活动,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商务组织和管理机构,其范围主要包括仓储、物流、中介、广告和市场研究、信息咨询、法律、会展、税务、审计、房地产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劳动力培训、工程和产品维修及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科技进步密不可分,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现代服务业相对于传统服务业属于新兴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企业虚拟化经营正是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成因。营通过对企业运行功能的社会分工与合作,企业虚拟化经改变了企业的组织形式,使企业资源的配置从实物资源的整合转向运行功能的整合;同时促进了企业间产业链条不断细化,具有相同运行功能的价值链实现重新组合;一方面实现了企业运行功能的专业化经营,另一方面为企业价值链升级提供了新模式,综合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原来在第一和第二产业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为满足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商务活动运行功能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带有服务业属性的企业(行业),便会逐渐从其他产业链条中分离出来,成为生产性服务业。
(一)企业运行功能的产业属性
企业的运行功能是指企业在创造社会财富,维持自身正常经营运行的过程中,必须拥有的相应组织和各种资源所具备的,能够发挥有利的作用或效能,即组织和资源的使用价值。实体企业自身具备完成其运行过程所需要的全部运行功能(如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及销售服务、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功能),实体企业不仅拥有这些运行功能的使用权,而且拥有这些运行功能的所有权。虚拟企业在整个业务活动的运行过程中,经营业务自身所需要的这些运行功能也必须发挥作用,但很多功能作用的发挥是借助于其他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运行功能)而产生的,企业本身仅在自身最特长的功能上投入相应资源,从而形成自己所专长的功能。这个专长功能一方面是企业在社会(市场)上的立身之本,另一方面,这个功能又可以被用作成为其他企业其功能的组成部分,成为不同企业之间功能协作的承载体。因此实施虚拟经营的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对其运行功能进行分工与合作,实现了与其他企业共享所拥有运行功能的使用权。
企业的运行功能按照其效能或使用价值的产业属性,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制造
业属性的运行功能,如加工制造功能,这些功能具有改变产品的物理性质、化学属性、几何形状、零部件的结构整合等效能(能力),这些功能最终形成产品的物质(有形的)载体,构成产品的“硬件”;另一类是具有服务业属性的运行功能,如产品研发设计、创意、品牌培育、管理、培训等效能,这些效能或使用价值具有无形产品(即服务产品)的性质,这些功能最终形成产品的品质内涵(无形的)载体,构成产品的“软件”,形成产品的市场价值。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向社会提供完整的产品(指产品不仅具有形成其使用价值的物质载体,还有体现其市场价值的“软件要素”,如品牌、营销能力、售后服务等),在典型的实体企业经营运行模式下,应该完全具备这两种运行功能。否则企业或者不具备完整的生产能力,或者只能生产半成品。
(二)与企业运行功能相对应的企业类型
在企业虚拟化经营的模式下,根据企业运行功能类型,可以将企业按其所拥有运行功能的产业属性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仅拥有制造业属性运行功能的企业,称为制造型运行功能企业,这种企业的产出物只是仅具有产品使用价值的、有空间形状的“物质躯壳”,并不具备完整产品所需具备的其他的“软件要素”,因此其产品只是“半成品”,属于“制造型功能产品”。制造型运行功能企业只有在与其他企业的功能合作,其产品才能真正体现其市场价值,如现在大量存在的只给其他企业提供代加工业务的“加工厂”。制造型运行功能的企业在市场上出售这种“物质躯壳”产品,是将产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同时出售的。第二种是仅拥有服务业属性运行功能的企业,称为服务型运行功能企业,这种企业只直接或间接为其他企业的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性的(产品),或者为制造型运行功能企业所生产的“物质躯壳”填装“软件要素”。服务型功能产品不仅产品的物质形态是无形的,而且企业仅能出售产品的使用权,并不能出售产品的所有权。如品牌价值的培育、财务会计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等。生产服务型功能产品的企业便是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服务型功能产品既可以单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最终产品,又可以成为服务型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功能合作时所需要的“中间产品”。第三种是同时拥有制造业运行功能和服务业属性运行功能的企业,称为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即功能全能型的实体企业)。企业在生产有形产品“物质躯壳”的同时,还能够为“物质躯壳”填装“软件要素”,在企业内形成产品最终的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为市场提供完整的产品。在虚拟经营情况下,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也能够向社会提供“制造型功能产品”或者“服务型功能产品”,目前这类企业被认为是属于制造业属性的企业。
(三)虚拟经营促进纯服务型运行功能的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产业链条中的分离
企业通过虚拟化经营,对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的运行功能必然形成分工与组合态势,其结果便会促进这类企业中的制造型运行功能和服务型功能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聚合,再通过企业间虚拟经营的合作,当其他条件成熟时,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便会向两个方向演化:当企业的制造型运行功能越来越多,企业基本上是依托制造型运行功能开展经营业务,其产品主要是“制造型功能产品”时,企业就演变成独立的制造型企业;当企业的服务型运行功能越来越多,企业基本上是依托服务型运行功能开展经营业务,其产品主要是“服务型功能产品”时,服务型运行动能所体现的现代服务业便会从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中分离出来,演变成独立的服务型运行功能企业,即生产性服务业。毫无疑问,企业虚拟化经营的实施,不仅使制造业企业向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其发展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而且促进了纯服务型运行功能的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产业链条中分离出来,加快了生产性服务的发展进程。
(四)企业虚拟化经营加速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向制造型运行功能企业和服务型运行功能企业的分化,提高有些企业服务型运行功能的比重
如果说纯制造型运行功能企业和纯服务型运行功能企业是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发展的两种极端状况,在工业经济时代实体企业的经营模式下,绝大多数企业都属于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但企业所拥有的运行功能的产业属性成分(即偏重于服务业产业性质还是偏重于制造业产业性质)是有所不同的。企业虚拟化经营会促进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向制造型运行功能企业和服务型运行功能企业的分化,分化的结果除了使有些企业或者成为纯制造型运行功能企业,或者成为纯服务型运行功能企业外,还有很多企业虽然仍然是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但经过企业虚拟化经营对运行功能的分工组合,出现运行功能向两种产业属性集中的倾向,或者提高了企业制造业属性的比重,或者提高了企业服务业属性的比重。前者使原本属于制造业的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制造业的特征更加突出和更鲜明;后者使原本属于制造业的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有了更突出、更鲜明的服务业特征。
二、虚拟企业产业属性对现代服务业统计的影响
(一)虚拟企业联盟体中盟主企业的产业属性对现代服务业统计的影响
企业实施虚拟化经营,为了完成一个业务项目,通过合作关系形成一个虚拟企业的合作网络性组织,在这个网络中,企业可以有条件地进入或退出,这样既可以达到优化资源整合配置的目的,又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这些虚拟企业组成的松散型的、临时性的联盟组织便为虚拟企业联盟体。虚拟企业联盟体有盟主企业和盟员企业之分,盟主企业是联盟体的发起者,处于主导地位,盟主企业的业务方向便是联盟体的业务方向,盟主企业向社会提供最终产品。盟员企业是参与者,可以有条件地进出联盟体。虚拟企业联盟体中盟主企业的产业属性对现代服务业的统计也会产生影响:
当盟主企业是服务型产业属性时(该产业属性既是盟主企业在注册成立时被相关部门所认定的产业属性,又是该企业从事经营业务的产业属性),所从事的经营业务可能会包括制造业的产出物(通常是外包制造加工业务,承接外包业务的企业便是盟员企业),这类盟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产品价值的增值部分,基本上都属于服务型运行功能的产出物,这类企业按照现行的统计渠道,应该按照服务业数据上报,这种情况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类虚拟企业联盟体盟主企业的产业属性。如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北京某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新技术研发的企业,在为其他企业提供研发产品的同时,该企业将部分研发产品的价值链条延伸到制造环节,通过制造加工外包向社会提供最终的制造业产品,但该企业是按照服务业进行相关数据上报的。
当盟主企业是制造型产业属性时,所从事的经营业务应该是制造业的产出,但在虚拟经营的情况下,当盟主企业将制造型运行功能的业务外包给其他制造型企业承担时,这类盟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产品价值的增值部分,基本上也都属于服务型运行功能的产出物,这类企业按照现行的统计渠道,应该按照制造业的相关数据上报。这种情况虽然也反映了这类虚拟企业联盟体盟主企业被相关部门所认定的产业属性,但出现了与其所从事经营业务的产业属性的不一致。这就导致了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实际上两种类型的盟主企业所真正经营的业务其产业属性的本质是一样的,即两类企业为社会提供产品价值的增值部分,都属于服务型运行功能的产出物,但其上报的统计数据却不一样,导致服务业数据的少报,同时也是制造业数据的多报,降低了相关数据的可比性。如在调查中了解到北京另外一家保健品制造商,该企业主要从事产品的品牌建设,产品的销售,产品的制造加工环节同样外包给其他企业来做,但该企业是按照制造业进行数据上报的。
(二)虚拟企业联盟体中盟员企业的产业属性对现代服务业统计的影响
虚拟企业联盟体中的盟员企业,由于盟员企业不向社会提供最终产品,仅向盟主企业提供其运行功能的产出物,这些产出物在虚拟企业联盟体中作为盟主企业采购的中间产品,不论这些中间产品是属于制造业产品,还是属于服务业产品,都不会影响盟主企业最终产品的产业属性,所以盟员企业(作为一个独立企业而言,而不是另外一个虚拟企业联盟体)的产业属性对现代服务业的统计也没有影响。
三、基于虚拟经营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范围的调整
企业虚拟化经营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正是由于企业实施了虚拟化经营,才使生产性服务业从加工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中分离出来,不断的发展壮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力发展企业虚拟化经营,大大提高以企业运行功能为分工及合作对象的社会分工协作水平,是大力发展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途径。这样在企业虚拟化经营得到普遍运用的情况下,生产性服务业必然会出现有别于以实体企业经营模式为主的情况下的发展模式和表现形态,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范围和统计方法也应随着企业虚拟化经营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产出物真正的产业属性,得到真实的统计数据,反映生产性服务业的真实发展水平,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依据,更好地促进企业虚拟化经营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一)将服务型运行功能为主的企业纳入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范围
从我国目前统计实践的情况看,对制造型运行功能企业的产品自然是按照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来统计,对服务型运行功能企业的产品自然是按照服务业或第三产业来统计,但对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的产品基本上是按照制造业或第二产业进行统计的。在虚拟化经营不普及的情况下,这样的统计大致符合实际情况。随着企业虚拟化经营的深入发展,许多混合型运行功能企业其服务型运行功能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以生产“服务型功能产品”为主的企业,但这些企业尚未从原来的制造业产业链条中分离出来,变成独立的服务业企业,这些具有服务业属性的功能所提供的产出品(产品)便隐含在制造业当中,目前我国服务业统计并没有将其作为服务业来统计,必然形成我国制造业数据偏大,服务业数据偏小的状况。上海浦东新区和闸北区统计局在进行经济数据普查时,对制造业中服务型运行功能比重较大的企业,如企业“服务型功能产品”增加值超过60%,便将该企业和其产出物列入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对调整现代服务业的统计范围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可以将这种做法向全国推行。
(二)将制造型盟主企业的产出物纳入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范围
在虚拟企业联盟体的经营中,当盟主企业是制造型产业属性时(可能该企业在实体企业经营模式下属于制造业,也可能是在相关部门注册为制造业),若盟主企业将制造型运行功能的业务外包给其他制造型企业承担时,这类盟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产品价值的增值部分,基本上也都属于服务型运行功能的产出物,即服务型运行功能产品,因此需将制造型盟主企业的产出物纳入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范围。
摘要:虚拟经营是以企业运行功能为分工与合作对象的经营模式,虚拟经营的广泛实施,加速了许多具有服务属性的运行功能从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中分离出来,同时以运行功能为对象的社会分工与合作也要求这些分离出来的运行功能以独立企业的形式与实施虚拟化经营的企业进行功能互补,如以虚拟企业联盟体的形式运作,进而促进和扩大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因此企业虚拟化经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范围及统计方法都产生了诸多影响。
关键词:虚拟经营,生产性服务业,统计与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朝鲜.理论与量化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王信东.企业虚拟化经营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刘荣明.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及调查方法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周秀玲、王信东.论企业虚拟化经营与现代服务业发展[J].商业时代,2006(11);31-34.
企业经营统计学 篇9
目前, 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主要由统计部门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来说,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司负责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统计, 实行由服务业周期性普查与部分服务业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周期性普查包括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和经济普查, 由国家统计局负责, 有关部门参与。服务业抽样调查主要由国家统计局负责, 对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基本情况和资产、营业成本、收入等进行统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则对从事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的户数、注册资本 (金) 、总产值、销售总额或营业员收入等进行统计。
通过2 0 0 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近两年服务业统计调查的实践, 笔者认为目前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主要存在“力量薄弱、制度不全、漏报错报、总量不清”等问题。
1. 基础统计力量薄弱, 缺乏专业的统计人员和专门的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 基层统计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 但统计力量有所削减, 特别是2 0 0 0年全国机构改革后, 基层统计部门的力量进一步减少, 而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工作的任务和难度逐年增大, 调查的点更多、面更广, 遍布城乡, 而且变动频繁。因此, 工作任务加重和投入力量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在内部机构的设置上, 长期以来, 各级均没有设置专门的服务业统计机构, 导致日常工作出现严重缺位现象。
2. 统计制度方法不健全, 统计结果的随意性很大。
多数个体经营户没有账簿, 他们口头申报的数据, 特别是收入等敏感指标的随意性很大。而目前有关的统计制度和方法尚不健全, 缺乏一套科学、统一的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统计调查制度、方法和体系, 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数据质量控制制度。
3. 被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下降。
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经济结构复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受利益的驱动, 为了达到规避税费、不愿提供真实收入, 瞒报、漏报的现象十分严重, 这进一步加大了统计数据准确的难度。
二、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的改革建议
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严重困扰着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的顺利开展, 进而影响到G D P核算的数据质量。对此, 我们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加大统计的改革力度, 以适应当前形势对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1. 落实人员经费。
各级政府要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重视服务业统计工作, 要针对统计部门存在的困难, 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1) 配备人员。首先, 要加强统计力量。配备专业的统计调查人员, 加强统计调查网络的建设, 是做好调查统计的关键。各级统计部门应设立服务业统计机构, 配备相应的人员力量。市级统计部门应设立单独的统计机构, 县 (区) 应配备专职的统计人员, 乡、街道应明确专人负责, 并配备一名兼职统计员, 并由其按调查小区, 聘用调查员。 (2) 解决经费。要增加对服务业统计调查的经费投入, 以保证正常工作的开展。所聘调查员由县 (区) 统计部门统一管理, 调查补贴按照财政分级负担与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 保证按调查工作量给于调查员一定的调查补助。 (3) 提供条件。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配合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统计调查工作。加强对个体户的财务、税收管理, 督促其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制度、原始记录等, 以保证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完善调查制度。要加大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力度, 使调查统计工作进一步制度化、常规化、规范化。
(1) 抓住普查。我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目标是以周期性的普查为基础, 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 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估算。 (2) 搞实调查。由于大多数个体经营户记账不全或根本不记账, 因此如何获取真实的调查数据, 成为当前调查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 同时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建立常规的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调查制度是一个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3) 加强评估。在调查测算的基础上, 对不同类型的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主要经营指标进行科学评估, 建立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办法。
3. 加强基础工作
(1) 做好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更新和维护。基本单位名录库是开展服务业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名录库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服务业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的成败。因此, 应联合有关部门, 认真做好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更新和维护, 搞好抽样调查的样本框。 (2)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把好数据入口关。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调查开展时间不长, 统计基础薄弱, 调查渠道不畅, 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十分必要。加强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对被抽中的样本单位, 可采取记账补贴的方法, 调动其积极性, 配合统计人员完成调查任务。
4. 宣传与执法并举
(1) 加强统计宣传。从上至下, 对服务业个体经营户进行统计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调查的重要性, 增加政府和服务业个体经营户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同时争取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理解和支持。 (2) 依法统计。为遏制统计调查中被调查对象种种不配合现象的发生和蔓延, 需要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力度。要充实各级统计执法队伍力量, 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 配合各项调查开展执法工作。对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要进行严肃查处, 充分发挥统计法的震慑作用, 确保统计调查工作的开展, 为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摘要: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行业, 随着近年来我国服务业的迅猛发展,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对服务业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服务业统计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重视。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是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服务业个体经营户行业分布广、经营品种多、经营地点分散、人员文化相对较低, 申报不规范, 同时服务业统计工作也存在着人员数量少、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这些都给此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进一步改进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统计工作, 现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企业减排,统计显身手 篇10
笔者所在的凤凰山矿业有限公司是一座日采选矿石能力达2000吨规模的中型企业,在采、选、提几个主要生产环节上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和半自动化。面对矿山设备老化,能耗、成本过高的现状,加强作业管理和优化工程方案、提升企业经济绩效就成了当务之急。而提到企业节能减排就不得不说说统计分析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众所周知,企业统计分析是通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研究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对研究对象更为深刻的认识。统计分析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一体,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比一般统计数据更集中、更系统、更清楚地反映客观实际,便于发现生产经营规律,暴露问题,从而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统计分析在促进我单位节能减排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方面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别样的统计视角发现减排问题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缩减成本、节能降耗日益受到企业决策层的重视。2010年公司选矿车间以提高磨矿效率为目标开展的设备管理、台效管理、节水管理、防“跑冒滴漏”管理使单耗大幅下降。机运车间以控制压风、排水能耗为目标,开展的压风机开车与停车时段控制,以集中排水,分中段阶梯排水为管理手段,同时强化供配电系统节能改造,确保了工程作业的节能运行。坑采车间以井下采场为控制单元开展的节能降耗工作主要体现在采场照明、巷道照明和采场通风等方面的节能现场管理。工程车间主要以通风系统为目标开展了节能降耗改造,即-240M通风实行定时停机,分时开启一台主扇,并结合-440M提矿、井下探矿钻机、现场的通风照明管理等措施。露采车间严格执行调度指令,对露天坑下和800T水池进行供水控制。
生产调度方面,开展分时电价和调荷避峰工作。其他职能部门也以能耗指标、基本电费和无功补偿管理为目标,加强生产设备设施管理,电费结算管理,严格节电考核。具体体现为:加大分时电价管理,调动严格执行分时电价峰谷负荷的调控工作,要求变电所给予配合,保障全年分时电价减支;减少高峰用电,做到调荷避峰和分时电价管理,实现综合电价下降1.4分/千瓦时;在全矿范围内开展办公用电、维修用电量化考核管理,成立节能降耗督查组,对长明灯、长流水以及电炉、电热板、大灯泡、空调、电脑等的用电均作了明确规定,并不定期进行检查;加大对全矿负荷工作的管理,要求机动部门、调度室、设备室做好35KV主变压器的技术管理和负荷管理,确保一台6300KVA主变压器正常运行。通过一系列工作,公司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据统计,2010年凤凰山矿业公司总用电量为2665.59万千瓦时,与2009年同比减少了152.7万千瓦时;生产用电量2331.45万千瓦时,同比减少了77.58万千瓦时。
其中:采矿单耗34.69千瓦时/吨,同比减少了2.11千瓦时/吨;选矿单耗40.83千瓦时/吨,同比减少了1.50千瓦时/吨。吨铜能耗为1.22标准煤/吨,同比减少了0.14标准煤/吨。
单从数字上看,2010年企业的节能减排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统计人员仔细分析后发现,上述数据并不能全面反映节能减排工作实效。为此,我们将总用电量、生产用电、采矿单耗、选矿单耗、吨铜能耗等五项指标进行了前后对比分析,以各项指标节能幅度为突破口,发现总用电量、采矿单耗、吨铜能耗指标控制较好,而生产用电、选矿单耗两项指标仍须强化管理。统计部门会同机动部门分析认为,应采取技术和管理并用的手段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在巩固总用电量、采矿单耗、吨矿能耗指标控制工作的同时,重点解决生产用电、选矿单耗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绘制五项指标节约幅度图表供公司管理层参考。五项指标节约幅度如下图所示。
统计分析助力减排工作深化
2011年,公司根据统计、机动部门的分析报告及建议,开展设备节能技术改造,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高效低耗设备,决心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节能降耗。先后实施240米直排水技改、绿色照明改造项目。安装电力负荷监控,使负荷调整得以控制,分时电价在原来的基础上每月减支约5000元。合理安排生产中大型设备开停车以及台效的控制,使用电总量在原有的基础上降低1%;7月至9月高温期间,控制高峰负荷时出现的过负荷,变常年高温季节两台主变压器运行为一台主变压器运行。对240米南沿风管进行改造,完成4寸风管967米,2寸水管960米的铺设,杜绝因风水管锈蚀而造成的跑、冒、滴、漏现象。井下各中段罐笼平台由气动改为液压后,可以停开大功率的空压机,从而降低能耗。同时节约了电能转化风能的设备效率,杜绝风动的设备和管路的跑、冒、漏等损耗。完成选矿精矿变压器的节能改造,将原S7-800千伏安变压器改造为节能型S11-400千伏安变压器,有效提高了能效。
2011年,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的双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赢得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如上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综合电价指标由于受政府调控因素略有上升外,其它能耗指标与2010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经统计测算,2011年1~10月共节电425.72万千瓦时,折合人民币272.12万元;分时电价在消化政策因素增长的基础上节约电费支出11.49万元;无功补偿实现力率奖励减支10.28万元。
在我单位的节能减排实践中,统计分析的作用有三:其一是应用于节能减排指标预测,利于抓住工作重点;其二是应用于企业经营决策,利于统筹谋划节能减排工作;其三是应用于企业过程分析和阶段分析控制,利于完成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由此可见,一份有质量、有深度、有广度的统计分析报告所起到的效果常常能够“四两拨千斤”,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赢得先机。
提高企业统计质量优化统计服务 篇11
关键词:统计,质量,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统计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 是认识国情、研究国力、制定国策、监督国是, 实行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中工业统计是统计的一个分支, 而作为工业统计基本单位的企业, 其统计又是企业认识再生产过程及其规律的一种工具, 是企业加强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企业的诸多重大决策依据均来自于统计数据, 因此提高统计质量, 优化统计服务, 强化统计工作对企业强化管理,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产生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正为愈来愈多的企业所重视。
一、正视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
目前, 大部分国有发电企业大都脱胎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之下, 虽已建立比较完备和成熟的统计工作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但在适应新的市场竞争要求面前, 仍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基础设施薄弱, 需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完善电厂计量等设施建设。如某厂是一个建厂五十余年的老厂, 设备陈旧落后, 目前统计数据的取得还停留在运行人员的运行记录表纸阶段, 这就造成了多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因运行考核主要依据被考核的人所记录的各项统计指标, 形成了运行人员既当“运动员”, 又当“裁判员”的管理上的缺陷, 造成统计数据的可靠性下滑和统计职能上的缺失。比如其老厂主蒸汽系统为母管制, 由于小集体利益的驱使, 锅炉运行人员为提高锅炉效率会将锅炉蒸汽流量虚大记录, 汽机运行人员为降低汽机汽耗率会将汽机侧主蒸汽流量虚小记录, 这样就造成了计算中从锅炉到汽机的管道损失的增大, 与实际运行情况不符;另一方面由于运行记录为一小时记录一次, 由点之和代表全天情况难免有失偏颇。因此迫切需要一方面加快网络等现代化技术的建设, 实现数据的在线采集;另一方面在计量设备上, 尽量将一些需要总量的数据如锅炉、汽机主蒸汽流量及给水流量的表计设为积算器, 避免点记出现的误差。二是统计数据严重滞后于企业市场化管理, 需进一步规范统计指标。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深入, 原有的部分统计指标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比如在电厂的产成品上, 过去强调的多是发电量完成的多少, 而现在则更多强调上网电量———即最后进入电网的电量, 最终能形成收入的电量, 并且具备上网电量关口计量表计。目前一些财务指标如发电单位成本已同上网电量接轨, 变为单位上网电量所耗用的成本, 同步诸如发电煤耗、供电煤耗等指标也需同上网电量发生关系, 改为统计上网电量标准煤耗率, 即单位上网电量所耗用的标煤量, 这样才能真正反映电厂的综合能耗水平, 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三是统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需进一步强化统计队伍建设。由于历史原因, 人们普遍认为统计工作只是简单的数字加减, 因此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倾斜力度小。老厂存在的情况大多是统计人员没有正规学历, 只靠老师傅“传、帮、带”来开展统计工作, 但对于新建发电企业来说, 要么是新毕业的大学生, 要么是从生产线上退下来的职工, 大多专业不对口, 统计人员的素质仍然参差不齐, 有待加大培训力度。这就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解决统计人员的素质问题, 比如派统计人员到专业学校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或者请统计方面的专家、学者到企业为统计人员讲课, 现场指导, 解难答疑等。四是数据上报渠道混乱, 需进一步统一上报口径。目前需要基层统计报表的部门主要有国家及政府统计部门、行业部门、企业上级及内部各相关领导及部门。这些部门所需报表数目繁多, 而且很多是一个部门一个系统, 这就造成同一指标统计人员要输入多次的现象, 既增加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了统计数据出现误差的概率。因此还需将对政府及上级行业部门的报表与厂内所编的报表程序进行链接, 直接取数, 这样就理顺了内部管理和外部提供资料的关系, 把向外部报告资料和内部管理融为一体, 不重不漏, 既方便了统计工作, 又能杜绝统计数据的主观造假及无意的出错。
二、加强统计管理工作, 提高统计质量
企业统计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必须按照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化, 制度化、规范化推进, 确保统计数据准确、真实、可靠、有效。
1. 必须深入贯彻执行统计法, 杜绝违法统计现象的发生。
统计工作, 首先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统计法, 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因此, 一方面统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时时、处处、刻刻注意宣传统计法, 尤其是针对原始数据的来源———运行人员的记录, 教育督促他们要尊从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 反映机组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 积极响应国家、省、市统计局的号召, 定期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活动”, 利用活动时间认真学习统计法并进行重点抽查, 对虚记、估记数据的人员严格考核, 确保原始数据的真实性。
2. 完善统计管理办法, 规范统计工作秩序。
为搞好企业统计工作, 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发挥统计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更好地为发展电力市场经济服务, 根据统计法, 必须编制企业统计管理制度, 从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统计工作的分工和内容、统计管理、统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全厂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制度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 尤其是要将统计工作详细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人员, 并明确规定各相关部门完成工作并相互报送报表的时间, 以减少统计工作中的推诿扯皮现象, 规范并理顺各部门的统计工作, 全厂的统计工作才能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3. 认真编报各类报表, 确保报表报送的时效性:
目前基层统计部门的报表按时间可分为五类:第一类为快报, 即在事件发生24小时以内必须上报的报表, 主要是针对一些异常、障碍及事故等方面的安全情况制定的, 目的是为了上级部门及时了解事件真相。第二类为日报, 即反映前一天全厂机组的运行情况, 包括发电量、上网电量、供热量、供电煤耗等一些大指标及压力、温度等小指标, 风力发电要有日平均风速等指标等, 主要是为生产部门及主管领导及时了解各种运行状况下的运行参数, 以便更好地进行运行调度, 保证机组在最合理、经济条件下运行。第三类为月报, 即在日报的基础上进行累计计算, 加上月末粉位调整、煤场盘煤及全月燃油后进行计算的报表;第四类为季报, 即在月报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第五类为年报, 主要包括一些大的生产经营指标及机组设备方面的变更。无论是何种报表的编制, 均应严格按照统计标准, 并根据厂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统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统计人员在每月1日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必须以比平时正常上班都要早的时间来提前上班, 统计人员牺牲了诸如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多个节假日, 目的只是为了保证能按时准确地向厂内相关部门、上级政府部门及行业部门提供准确无误的报表, 优质完成统计服务工作。
4. 开展统计分析调查, 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分析是企业对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 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般发电企业均实行以月度为周期的统计分析制度, 每月各相关部门对所辖指标的当月及累计发生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统计分析工作, 由计划统计部门汇总并报相关领导、车间、部室、公司以及上级有关部门。每季召开一次全厂统计分析会 (经济活动分析会) , 党政主要领导及各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参加, 以全厂经济效益目标为中心, 突出重点, 不回避难点和矛盾, 对重点、难点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措施建议。在此基础上, 还应不定期地实行专题分析, 针对目前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专题分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指标看问题。如针对某段时间供电煤耗奇高, 可进行降低供电煤耗的专题探讨分析、针对综合厂用电率高可进行上网电量的结构分析及降低厂用电率可采取的措施, 针对供热与电厂效益的关系可进行热电联产经济效益分析, 针对供水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可进行提高关口计量表计的准确性等专题分析, 尤其现在新建发电企业, 如风电、光伏电站, 因可借鉴的历史资料较少, 更应加强统计分析工作, 没有同期数据比较, 就要加大与可研资料的对比分析, 加大与同区域发电企业的数据对比分析, 或者是针对实际问题开展一些专题分析。如某光伏电站, 经常出现直流柜空气开关跳闸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 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及实验数据的比对分析, 发现有一16回路汇流箱接入80A空开, 行成“小马拉大车”的情况, 负荷超过80A空开所能承受的电流后, 开关跳闸, 有一8回路汇流箱接入160A空开, 形成“大马拉小车”的局面, 影响发电量的减少, 经过厂家配合重新接线后, 再没出现开关跳闸情况, 且最高负荷提高了3个百分点。这些专题分析切实能起到统计分析的目的, 从而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状况, 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为确保发电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5. 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提高统计人员整体素质:
统计事业是一项智力型事业, 高智力型事业与低整体素质的矛盾是阻碍统计工作大踏步前进的主要障碍。要冲破这一障碍, 就必须大力发展统计教育, 建立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掌握现代科学和多方面技能的统计队伍。在统计人员的培训上, 要坚持国家与地方并举,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 时间上以业余为主, 方法上以参加培训班为主, 内容上以更新提高为主。如:每位统计人员均需取得统计上岗证并保证年检制度;参加各种统计普法培训;参加国家统计学会及电力学会举办的培训班等, 进行多层次、多类型、多方位地教育培训, 大大提高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统计工作的优质服务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统计工作也会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 这就要求统计人员必须坚持不懈地致力于统计工作, 不断提高统计质量, 优化统计服务, 确实当好企业领导及更高层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新编工业统计工作指南
[2].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工业统计手册.广西经济出版社, 2010
[3].樊华英.如何提高统计质量.广西经济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