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的美育功能(精选10篇)
声乐教学的美育功能 篇1
摘要:声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不仅具有使人得到声乐美的陶冶和塑造审美功能效应。还可以得到辅德、益智、健体等多种非审美功能效应, 声乐教育的陶冶与塑造会使受教育者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导致社会群体行为的和谐有序、健康向上, 从而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审美功能,非审美功能,情感教育
声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所产生的对社会群体的效应, 主要是由受教育者个体经由声乐艺术的陶冶与塑造, 而导致群体行为的和谐有序、健康向上, 从而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对声乐教育的这种社会效应, 我国古人已有深刻的认识。孔子在教授学生的“六艺”中, 第一位的是“礼”, 它类似于现代的德育, 但注重的是上尊下卑的等级差别;而“礼”的后面紧跟着就是“乐”, 因为“礼别异, 乐和同”, “乐”能促成社会有机体及个人之间的和谐。在最能体现儒家声乐思想的中国古代声乐文献《乐记》中, 论述到“礼”与“乐”的关系:“乐者, 天地之和也;礼者, 天地之序也, 故百物皆化, 序, 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利。过制则乱, 过作则暴。明于天地, 而后能兴礼乐也。”这里把“乐”和“礼”作为维持“天地” (社会) 平衡的两种力量, “礼节民心, 乐和民声”, 礼乐并用, 一个既有人伦之序, 又和乐盈盈的儒家理想世界就建构起来了。孔子最终的理想不是使“礼”的等级差别变得鲜明, 而是要在“有上下”而“礼义有所错”的基础上, 奏响淡化乃至消融了差别的“和合之乐”, 从而将天下国家搞成一个和乐盈盈的大家庭。有人认为:这才是孔子所说的“成于乐”的真谛。
一、声乐教育是最情感的教育
声乐教育使人们的情感受到规范、节制和净化、从而陶冶和塑造人们一种超越的人生境界, 赋予人们一种超脱的精神, 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如果超脱精神、审美态度能够融入群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就可以净化行为中感性冲动的盲目性, 进而走向与理性融合, 随之而来的是群体行为的和谐、有序而自由。它能增强群体的认同感, 提高亲和力和凝聚力, 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序而自由地运行。
声乐教育是一种“和谐的运动”的形式, 在声乐教育的集体活动中, 通过培养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 养成相互尊重、团结互助、遵守纪律、协调配合的精神, 形成人与人之间密切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群体意识, 增强认同感、提高亲和力与凝聚力, 这些对社会的稳定与有序运行等会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 它就是用声乐来表达集体意志, 增强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极好例证;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辉煌时期, 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只要凭借《国际歌》这首无产阶级的战歌就能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找到自己的同志;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合唱是用席勒的诗《欢乐颂》为歌词的, 那“一切人类成兄弟”的高亢歌声唱得群情激荡, 使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这无疑会对世界人民和谐共处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声乐是社会健康的感化力量。受优美、高尚、健康的声乐的熏陶, 社会整体会显现出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使人们振奋精神, 热爱生命, 热爱生活, 热爱工作, 对未来抱有美好的希望。这正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期望达到的社会境界。
声乐还是对社会正义的召唤。《义勇军进行曲》呼唤人们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志愿军战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唤起人们保家卫国的战斗热情;《爱的奉献》唤起有良知的人们的善心爱心。声乐教育的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念、审美情趣, 培养声乐审美能力, 激发人们对声乐美的爱好与追求, 在潜移默化中导致个体的精神陶冶与社会群体的和谐稳定有序、健康向上等功能与效应, 是艺术教育所独有的, 是德育、智育、体育无法代替的。”
二、美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
声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 声乐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面向全社会培养具有声乐审美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是声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 方法如下:
1、讲授法。
讲授法又称为口述教学法, 它通过口述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在声乐教学中教师思想性要寓于艺术性之中, 将思想教育、渗透在声乐艺术教学之中。教师并用生动、形象、准确、富有情感的声乐语言把学生带入作品中去, 使他们进入角色, 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 同主人翁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2、演示法。
所谓演示法, 就是教师展示实用图片, 进行示范性的演唱或采用现代化投影、视听等手段的另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比较先进的声乐教学方法。例如:电教媒体能够生动直观的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 对深化声乐教学的德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3、情境法。
在声乐教学中, 学生活跃的想象能促进声乐表现要素的深化学习,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声乐的旋律是幻想世界的载体, 它充满着芳醇浓郁、绚烂多彩的诗情画意, 只有通过生动的形象, 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用歌唱、演奏动作等, 把它表现出来, 学生才能亲临其境, 有所观赏和领悟。
三、声乐欣赏教学的美育功能
声乐欣赏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 究竟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声乐欣赏教学的美育功能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 教师应该在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普及一些最基本的声乐知识, 提高学生的“声乐能力”。声乐与语言虽然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但他们在内容的构成方面仍有一致性。在学习母语以外的任何语言时, 只有当你精通了这种语言的语声、语法、语义规则以后, 才能把一串连续的语言变成有意义的句子。
其次, 在声乐欣赏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通过对作曲家、作品结构及创作背景的简要介绍。使学生对作曲家创作该作品的意图及历史社会背景有所了解;以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从而能够在欣赏声乐的过程中与作曲家产生对话和思想交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 进入到声乐欣赏的更高层次。
第三, 在声乐欣赏教学过程中, 除了强调对作品的理性分析之外, 教师还有必要对作品中的非理性因素进行分析, 以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 培养他们的感性思维方式, 即直觉性。通过培养学生的声乐欣赏能力, 提高学生对声乐艺术的直觉本性、意象特征、抒情原则、人本目的等方面的认识, 建立起一套纯粹的艺术审美思维体系。从而使他们对生活中的善、恶、美、丑等各种现象有更清楚、更直接地感受, 使他们在生活中自觉做到扬善弃恶, 通过心灵的自我活动实现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实现声乐欣赏教学的美育功能。
第四, 教师还需要注意通过教学了解不同学生在欣赏作品之后所产生的审美感受差异。通过仔细分析学生的这些感受差异,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作品的基本态度和评价, 从而了解学生的思想、审美趣味、价值观等, 并据此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声乐作品进行欣赏教学, 做到因材施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对学生的欣赏趣味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学生不仅懂得欣赏, 更要懂得批判, 知道什么是好的声乐作品, 什么是不好的声乐作品。
第五, 教师作为知识的载体, 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声乐理论知识以外, 还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接受美学及审美心理学知识, 并有意识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避免单纯说教式教学方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更好地达到通过声乐教学, 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目的。
声乐教育的非审美功能, 指的是声乐教育的功利性层面。人们通常认为, 声乐教育具有辅德、益智、健体等多种非审美功能。一般地讲, 这种非审美功能往往不能直接、立竿见影地作用于人的德育、智育和体育, 而要靠间接的方式起作用。比如声乐教育对人的道德的作用, 要靠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的勾通连接, 实现转化过渡, 才能最终落实到道德行为上。也就是说, 声乐教育这种辅德、益智、健体的非审美功能是通过审美功能来发挥作用的。声乐教育的非审美功能, 促进了受教者个体在德、智、体等多方面的发展, 它与声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一起 (因为声乐教育的非审美功能是要通过审美功能来起作用的) , 导致了受教者个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受教者个体素质的提高, 进而使社会群体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从而促进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著.文艺复兴[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2]黑格尔.美学 (上册) [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3]周大风.音乐是什么[J].中国音乐教育, 2003, 03, 10.
[4]五啸.人是价值的存在及其教育学意蕴[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5) .
[5]肖川.教育必须关注完整的人的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 (3) .
[6][苏]尤·克列姆辽夫.苏联音乐美学问题[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7]沈湘.声乐教学艺术[J].上海音乐出版社.
声乐教学的美育功能 篇2
我国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要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推行素质教育。其中,加强美育工作,让学生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审美情操,是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美育思想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审美教育,对美育的任务和作用就有过精辟论述。中国的孔子将“乐”列为学校教育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教)中的一种,并对其多种社会功能作过详细分析。稍后的荀子也强调艺术具有“美人”、“美俗”,即培养人才、移风易俗的巨大作用。十八世纪,德国著名剧作家、美学家席勒第一次提出“美育”这一概念,系统地阐述了美育问题,并把美育看作是培养新人和变革社会的有力手段。本世纪初,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主张通过美育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高尚纯洁的习惯。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对美育的高度重视。
谨此,遵循素质教育观,我就语文教学与美育目标的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联系,试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一、把握语文教学与美育内涵的联系,突出美育的作用
首先,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是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基础。美育离不开语言,也离不开语文。我们通常说的“语文”,就是指语言和文字,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过程也就必然包含着美育任务的完成。比如:在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时,教师通过字、词、句、等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字形的匀称、字音的圆润、字义的丰富、词汇的准确细腻、句子结构的严密精炼等特点的认识和理解。语文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汉语的美的认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中有序地提高其审美能力。
同时,美育也影响着语文教学,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语文教学不是一种单纯知识性、技巧性的练习,更不是一种单调枯燥的机械性训练,而是具有情感性、意境性、形象性与美的因素。教师就要充分发掘语文课中包含的美的因素,使学生将对美的热爱、追求同对语文的兴趣、爱好和谐地统一起来,使学生感到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可以获得心理上、精神上一种特殊的愉悦、美感而乐此不疲,在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之中促成教学相长的动力。
那么,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丰富内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美育体现在通过语言文字所表现的自然美上。大自然既是人类劳动的对象,也是人类审美的对象,它为文学艺术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写作素材。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散文、诗歌、小说等体裁中有不少关于自然环境的生动描写,比如:《雨中登泰山》、《荷塘月色》、《沁园春・雪》、《幽深秀丽的巫峡》等。这些通过描绘表现出来的自然景观,是经过作家的审美而创造出来的,它比单纯以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形式取胜的现实自然美更为精致、细腻、完美,因而更富有感染力。这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这些自然美,这不仅可以使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性情,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操。
2、美育体现在通过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社会美上。社会美又称社会生活美(现实美),它包含两种基本方式:扬美与抑丑,即对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的歌颂、扶持和对假、恶、丑的揭露、抨击。
语文教学中,社会美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公德是最突出的表现。古往今来,有多少爱国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英勇斗争,甚至为之献身,他们的爱国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自尊心,以立志振兴中华,投身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具以上代表性的范文有《开拓中国的现代化》、《李肇星义正词严驳“铁嘴”》、《军刀》、《微型作品两篇》等。
3、体现在艺术美――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和语言美多个方面。语文知识的艺术美,是上述自然美与社会美在作品中的“立体化”反映。具体表现在作品中有血有肉、完整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情景交融、绘声绘色的意境,完整有序、主题明确的结构与个性鲜明、准确精妙的语言运用等等多个方面。语文教学内容中的艺术美。可以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有序提高对美的鉴赏、分析、判断、思维等综合能力,在“润物细无声”中达成美育的效果。
二、把握语文教学中美育的特点与美育目标的联系,准确拟订美育目标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科教学的共同职责。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同其他学科的美育之间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从以上本人对“语文美育内涵”的体会中,可以归纳出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美育的情境性三个方面。
为此,遵循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高尚的审美情操”这一美育宗旨,从语文教学的美育特点中联系学生的生活情趣与心理特质,有的放矢拟订目标为:
1、根据语文美育内容的广泛性,引导学生广泛联系社会生活,提高审美能力以真正“学会生活”。
(1)、从“自然美”中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繁荣安定的向往与自豪,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与美好人生的追求,提高立身处世的能力与努力进取的意识;
(2)、从“社会美”中提高对“真善美”、“假丑恶”的辨别能力,逐步确立爱憎感和是非观,以自觉融于现实社会中;
(3)、从“艺术美”中熏陶学生对美的鉴赏,感染以至有序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高尚情操。
2、根据语文美育内容的形式多样性,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正确追求以真正“学会做人”。
语文知识的思想性、知识性与艺术性,从多个角度、多种形式、多种风格以具体表现,必然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情趣有着千丝万缕的感应。什么才是美好的,什么才是时代、社会所认可与赞同的,什么是有违道德行为操守与时代社会生活意识背道而驰的等等,都是在语文教学的内容、知识目标中得以体现与联系的方面。鉴此,真正让学生养成仪态、言行、道德美的素养,提高待人接物与社会交际的能力与技巧,正是遵循素质教育观的重要体现。
3、根据语文美育内容的情境性特点,启迪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智的联系及作用的认识。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数因不能如愿升到高中受认识偏差的影响,会产生相对的消极情绪,少数更有“得过且过、应付三年”的不良倾向。如何及时、有效地强化是非观念,增强独立思考、正确判断能力,激发自信、自立、自强的进取精神。是德育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美育工作不可忽略的要点。语文教学内容中,很多“情由景生、景随情至”的优秀 篇章,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其中客观哲理与主观情感的关系,能有效地启迪学生的审美情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激发其自信、自立、自强的进取精神。
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必须善于以教学目标为根本,创设氛围、环境,激发学生情感,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到现实生活的理解和体验,使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具有更大的魅力。
三、有的放矢、言传身教,达成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全方位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不同于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它的实施并不难。从本质上讲,良好的教学过程就是审美教育的过程,即美的欣赏和美的熏陶过程。它是教师指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教与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双边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因此,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任务,发掘其中丰富的美育内容,遵循其特点,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表达美,最终达到塑造完美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美育要注意把握好三个主要环节:
1、注重学科知识目标与美育目标的兼顾,注重课内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心理的联系。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目的,是通过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来具体实现的。教师在钻研教材备课的同时,还应该发现课文中所包含的美的因素。以课外阅读作品《听潮》为例,如果单从语文训练着眼,目的仅就是:“学习本文抓住景物变化的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绘声绘色地描写景物的写法。领会作者热爱大海的雄壮美,赞颂大海的伟大力量的感情。”如果我们进一步从美育的角度着眼,除了上述所确定的目的之外,我们还可以确定“情景交融、刚柔相济的美的意境和语言富有韵律美的特点,欣赏用文字所塑声音的形象”,更从作者的思想情感中启迪学生对健康情操的感悟、认同与深化认识。这样,通过教学,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美的体验,还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使德育、智育、美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以“身教”为本,用美的仪表、教态、语言以及责任心,让整个教学过程洋溢美的内涵,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达成美育的目标。
常言“为人师表”,一个好的教师,是学生的表率与楷模,甚至可以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事实证明:一个成功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往往大于他们的父母。为此,美育功能必须从教师本身去体现。健康的仪表、充沛的活力、美好的教态与优雅的语言,循循善诱的耐心与一丝不苟的责任心,高尚的情操与良好师德必定在课堂上、学校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以良好的师德、全面的技能,处处表现美的内涵,是每一教师,尤其语文教师锲而不舍的发展方向。
3、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有的放矢地融汇、渗透到“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让语文教学与美育目标得以全方位实施。
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朗读法、分析法、讨论法、表达法等。每一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用文字来再塑声音的形象,是一篇难得的朗读课文。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如此,课文中的语言,情节才能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读者和作者的感悟才能交融在一起,这时美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分析法”、“讨论法”、“表达法”等可以促成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感性的升华,可以充分融合社会生活、思想认识的广阔天地,实现学科知识―美育目标―素质教育的联系与拓展。再者,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用,也可以说是终生学习、提高、应用知识,绝不能局限于语文教学有限的课堂时空之中,必须全方位融汇至学生学习的各个领域。如班会活动、实习实操、班级管理等等“第二课堂”活动,才是充分显现语文知识应用与美育功能个广阔时空。因此,语文教师应通观全局,密切与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老师、学生会干部的联系、沟通,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生活中对语文知识应用与美育目标实施的每一需要,真正充实体现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与美育效应。
朗读的美育功能与文学作品教学 篇3
我们认为,朗读,不仅是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更是一种使学生受益无穷的审美创造活动;在朗读教学中,通过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因此,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朗读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朗读教学的美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审美感受力是最基本的一种审美能力。文学欣赏活动是作品作用于欣赏者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拥有一定审美能力的欣赏者对于文学作品进行感受和理解的过程。文学作品以语言为工具,再现现实生活的生动图景,它经由语言符号唤起欣赏者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感受。朗读者作为生活中一个具体的人,生活经验与生活感受必然受到生活经历、生活视野的局限,而朗读则可以加以弥补,延展和深化,并提升到审美的层次。著名朗诵家瞿弦和就曾说过:“每当我看到一篇令人激动的作品时,随着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实词的描绘,我常常在脑海中出现许多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我仿佛看到静静的小河、热闹的街市、战斗的英雄、胆小的懦夫。”可见,朗读的表演性,以及表演的创造性,推动这种审美感受的深化和升华,这是仅靠默读难以达到的。
朗读教学,就是要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朗读中,自如的声音,生动的语气传入耳膜;深刻的内涵,美好的憧憬流入学生的心田;而审美感受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正如叶圣陶所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经过指导,学生能恰当地运用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语调的升降,语速的快慢,以及摹声等技巧,把人或事物的形貌、情态、动作、心理、语言、声音等予以栩栩如生地展现。通过朗读教学,学生必然吸收作者感受生活的丰富经验,从而有益于自身审美感受能力的提高。
可以这样认为,朗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感受力的丰富又使朗读水平得到提高,循环往复,双向推进,不断趋向更高一级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朗读是文学鉴赏的一种重要形式,想象是鉴赏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之一。鉴赏者要充分地感受、体验、领悟艺术形象、意境,形成美的观念,获得强烈的美感,没有想象这一心理因素的参与,是根本不可能的。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其语言是既清晰又模糊的。说它是模糊的,是因为文学语言是文学家表现思想感情,再现生活图景的一种符号系统,具有间接性;它需要欣赏者在欣赏中不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艺术修养去补充,去创造,唯其如此,文学作品能够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驰骋想象的审美空间,使读者在联想、想象的创造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审美想象力,同时获得一种创造的满足和愉悦。
自然,默读里也包含了审美想象的因素,但是,朗读是以默读为基础的,它不仅要动眼、动脑,还要动口,这就增加了思索理解和还原语气的过程。朗读人物语言或内心独白,还要设身处地的想象和模仿。朗读者不仅自身要具有敏锐丰富的想象力,深入理解,有所心领神会,还必须借助想象展开广阔的天地,善于通过朗读,诱发、唤醒听众的联想和想象,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记忆,加以深化、扩展作品的内涵境界,使之超越文字表面所表达的东西跃入一个新的审美天地。由此可以看出,朗读对想象力的要求比默读更高,更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朗读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的理解,使他们的感情与作者发生共鸣。白居易说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就是这个道理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充满美的情感,通过朗读活动,将文学作品美的情感渗透于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目的。通过朗读,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客观生活画面,在学生脑海里逐渐清晰,学生的思想感情逐渐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融合,作品表达的情感与学生已有经验情感产生共振,达到“情感共振”的境界。所以,朗读不仅是体验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主题鲜明,格调清新,而且词句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其在审美愉悦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朗读者必先受到文学作品情感的感染而激动不已,这时主体与客体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沟通了情感。尔后,在深刻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带着真挚充沛的情感去朗诵作品,以富有浓郁情感的朗诵打动听众。在朗诵过程中,朗读者既是作品情感的传播者,又是作品情感美的表现者和接受者。同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表现的是父子亲情,它的感情是深沉的,又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而《春》描摹的是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它的感情是欣喜的、热烈的。如果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朱自清的《春》,他们一定会被作品中所描写的万物苏醒、花木争荣、春意盎然的景象所吸引,产生一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奋发向上的力量,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受到了精神的鼓舞和陶冶。
四、培养学生的语言美
朗读,本是学习语言的第一要义。在化无声的书面语言为有声语言的过程中,需要朗读者对语言材料细心揣摩,反复体味,潜心涵泳,从而把握文章的情味,在朗读中进行有意识的处理,以达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效果。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增强语感,感悟熏陶,在不经意间对文学作品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朗读文学作品,文中的语言和艺术形象必然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同时,朗读教学,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呼吸、发音、停顿等技巧,正确运用丰富多样的语言传情达意,使其语言具有悦耳动听的音乐美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因此,朗读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对文章语言表达方面的整散有序、张弛有度的特点和段落层次结构上的起承转合的规律进行揣摩、体味,进而心领神会,逐步成为学生言语实践中一份宝贵的经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总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正确的审美方式去朗读,去想象,去挖掘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美、语言美,在不知不觉中,他们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朗读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因此,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以美育人的突出功效。抓好朗读教学这个环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优化语文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篇4
一、美育是“全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人类终极旨趣的教育。那么语文教育的一个最根本的任务是:通过语文教育,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人格修养。我们应当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熟悉人类的优秀文化, 体验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而促使学生内化为自己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精神力量。所以, 语文教育的美学思想就应该贯穿其中。在语文课堂里, 不是感受干瘪的知识、烦躁的考题, 而是让学生真正得到人性中光辉的美。
二、语文课本的教材内容也决定了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绝大多数课文, 不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应用文, 都蕴含着美的因素。从内容上讲, 事物、事理的美, 或是人情、人格的美;从形式上讲, 含有语言艺术的美, 或是谋篇布局的美。所以美在语文教学中, 十分丰富。在古代诗词的教学中, 我引导眼界、情感多闻于我和家庭的学生领悟“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宽广胸怀;也可以让学识尚浅的学子体味孟子论辩的汪洋恣肆, 老庄论道的庄严冷峻;可以让胸怀初开的稚子领悟苏轼性格的豪放豁达, 仰慕李太白风度的飘逸潇洒, 慨叹李易安的哀婉凄恻……
三、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手段
美育即情育。语文教学旨在陶冶人的情感, 润泽人的生命, 激发人对自然艺术以及人类自身的热爱。语文教学, 教师自始至终都应当自觉地、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语文美感, 让学生摆脱抽象枯燥地接受语文学科知识的困境。具体的审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 则须依不同的教材内容特点选用。而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 哪一种手段, 都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听觉、视觉、触觉甚至味觉、嗅觉, 还有心理活动等等, 对课文进行感知。诱导学生产生形象的直觉, 直至产生感觉兴奋, 取得精神上的愉悦。比如说, 画图给人以视觉上的静态美, 音乐给人以听觉上的动态美, 戏剧则听觉、视觉相结合, 给人以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美。
我深深地体会到, 语文教学必须要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运用各种手段, 让学生热爱语文, 热爱生命, 热爱生活。通过语文的学习, 学生不仅学了知识, 更体验到人生的乐趣。
声乐教学的美育功能 篇5
摘 要: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及目标,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成长阶段对培养学生思想美德,为学生树立起良好道德观起到关键作用。作为艺术重要手段之一的舞蹈,在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中具有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教育意义,将美育教育与舞蹈教学有机结合,使美育产生最佳效果,从而促进青少年在学习舞蹈中增强美育效果。
关键词: 美育功能 青少年舞蹈教学 运用效果
在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素养,同时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是重要的一部分,青少年舞蹈教学是塑造青少年舞蹈素质的重要学科,美育作为培养学生情操的主要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身心健康、建立审美感觉是主要目的。本文着重对美育功能在青少年舞蹈教学中发挥的意义及应用措施进行探讨,以促使美育功能在教学中取得更好的作用。
一、美育的涵义
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通过美育,人具有理想美、情操美、品格美、素养美,及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1]。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的结合体,在审美教育要求下“陶养感情”,培养具有美的、善的思想品德的学生,倡导学生在美育教育下陶冶情操,树立美的情感与信念。基于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美育教育就是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点,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美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对“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发挥美育功能的作用
(一)感受积极的思想。
美育教育作为审美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对学生感受积极思想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学习舞蹈时可以通过不同舞蹈带来的不同情境体验到相应的感情,同时在锻炼舞蹈的过程中不断对舞蹈中的情感进行钻研,使之在学习中增进对积极思想的吸纳与吸收。如《草原英雄小姐妹》塑造了蒙古草原上一对小姐妹为了集体,勇敢、坚强的形象。通过舞蹈的学习,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对小姐妹的思想进行效仿,使其在学习中热爱集体、勇敢坚强的思想,学生学习舞蹈时对其积极思想的汲取有利于美好情操建设。与此同时,青少年舞蹈中大多数以积极向上的思想为主体,舞蹈背后的隐形美德为学生的美育教育奠定了操作基础。
(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社会主义社会的美育教育要求学生具备爱国主义情操,注重行为美和心灵美,在我国传统民族舞蹈学习过程中,基于民族舞蹈的思想有较多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及表现民族风情的作品,因此学习此类舞蹈作品有助于拓展学生对其他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认识,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一般教师教授舞蹈动作之前,都会向大家讲授相关舞蹈背后的故事及感情,学生不断获取这类知识,潜移默化中形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情怀,如《天山少年》、《圣洁》等。通过舞蹈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落实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增加对外在事物的认识,实现寓教于乐的科学教学效果。
(三)净化心灵,增强明辨美丑能力。
学生在舞蹈学习中专注及情感的投入有助于净化心灵,一心沉浸在舞蹈情感中,超脱于俗世之外。同时,学生不应以外在条件进行评比,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培养学生“不以物喜不以己忧”的平和心态。如舞蹈《油酥飘香》中,衣衫褴褛的女孩儿不因他人态度而转变,最终做出最香甜的油酥得到大家的喜爱。从中学生认识到只有真、善、美才是评定事物的标准,无其他外在因素影响,无形中对学生形成暗示性的美德教育,即实力或能力可以作为评判美丑的标准,而不是长相、贫富等。这样的舞蹈有利于教育青少年热爱劳动,不以美丑论人心。
通过以上舞蹈例子可以看出,舞蹈教育本身具备美育功能,在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美德教育作用,同时弥补人的素质缺陷及健全青少年的心理素质。通过学习舞蹈,进行美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明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对培养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爱国主义情操、重视集体主义意识等美的思维方式及美的习惯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美育功能在舞蹈教学中的有效手段
舞蹈作为以身体为工具进行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舞蹈教学作用多重性,不仅可以训练青少年学生的形体美,同时在舞蹈教学中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舞蹈技能培训,还要引导学生发现美德、关注美德,落实美育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一)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学生的性格和品质。
对青少年进行舞蹈训练时,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坚定的意志及审美能力,通过每一个舞蹈本身的故事及内涵,教师要对舞蹈表达的主要内涵进行传授,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积极给予学生引导。另外,教师可以做相应扩展帮助学生在原有认识基础上增强其理解力,通过舞蹈表象学会隐含的内在美德,如集体意识的认知、培养爱国主义、建立勇敢坚强的信念等。教师要尽可能进行美育方面的教导,引导学生潜在思维,使学生认识到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发扬美德,最终成为青少年坚定不移的道德素质。
(二)在舞蹈教学中培养互帮互助的精神。
对于青少年来说,舞蹈不仅是塑造形体的艺术,更是辛苦与劳累。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伴随的是汗水和泪水,舞蹈练习中的辛苦使学生认识到成功来之不易,并且认识到成功源自于努力及努力的重要性。同时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在集体融洽的氛围内练习舞蹈,学生长期处在美的教学环境中,不仅有助于舞蹈技术提升,还有助于学生树立起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进而实现在教学活动及学生生活中进行美育教育。
(三)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活泼的个性、坚强的性格。
现在的青少年以独生子女居多,由于家长的宠爱、家庭生活的优渥,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内向、任性、娇气的毛病。学习舞蹈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舞蹈的特征予以纠正,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改正,如针对内向的学生可以通过活泼、生动的舞蹈激发学生的表现力,使学生逐渐克服内向胆小的毛病,针对任性、娇气的学生,通过舞蹈训练的刻苦改善学生的毛病,使之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
(四)在舞蹈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觉。
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集中表现,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有助于身体素质提高。生活中,我们发现有舞蹈功底的学生无论在形体上还是举止上都具有端庄、稳重的特点,可见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能促进学生自我美感建立,与此同时,自我美感建立有助于学生自信心培养,使学生充满自信,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学习[2]。另外,舞蹈教学时,通过调动人体的肢体、情感、表情等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学生内部审美欣赏提供了平台。学生通过舞蹈认识缤纷世界,了解美好的品质与节操,从而为学生培养欣赏美、追求美的情操提供了基础。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舞蹈教学中的实施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积极作用。舞蹈教育与美育教育相结合,为素质教育发展带来了全新理念。因此,将美育教育更好地运用于舞蹈教育,需要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任璐.专业舞蹈在小学美育教学中的转化与应用[J].北京舞蹈学院,2015(6):10-11.
高职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篇6
实施美育的途径主要有三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在这三种途径中,学校无疑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美育的理想场所。事实上,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大多已开设文、史、哲等相关课程,并在其中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美育要求。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培养专业化、职业化人才的高职教育开始由以往的边缘地位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其地位的上升改变不相符的则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偏狭和落后。最为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学理念的功利性。这种功利性体现在只向学生传授与职业直接相关的知识,而那些基础性、不具有“直接”价值的学科则被尽可能简化。这也是为许多教学研究者诟病之所在。以语文教学为例(有的高职院校甚至没有语文课),即使有,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师授课都体现着职业化的追求和体现,诸如文学作品的赏析、文化知识的传授等被视为可有可无的附属,唯一的目标则是让学生掌握今后进入职场可能会用到的应用文写作技能,语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没落地位由此而见!
尽管目前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但是,如果把加强高职院校美育工作的希望悉数寄托在增加文、史、哲等课程上,却也颇不现实,欲求改善之法,唯有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贯彻美育教育的要求。由于专业限制,笔者只能从所从事的语文教学出发试探讨在语文教学中施以美育的必要和方法。
一、大学语文是实施美育的适宜途径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领》中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不仅仅是因为语文教学传授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也具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古老而醇厚的精神文明的作用。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一首诗、一篇美文,其思想情感与情操也在无形中受到培养和熏陶。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不断受到重视和发掘。当前,在一些课程设置较为全面的综合性大学里,不仅是语文教学,美育目标也可结合相关的文史哲等课程共同实现,而在偏重职业化、基础教育稍显不足的高职院校中,与文化关系最紧密、美育效果最直接的语文毫无疑问就要担此重任。在语文这门学科中,具备了多种多样的美,有诗词歌赋之美、有管弦丝竹之美、有孜孜以求的理想之美、有坚忍不拔的人性之美……在这个“美”的宝藏中,美育的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只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语文的美育作用,无需另设其他学科就可满足美育要求。
二、在大学语文中实施美育的两种方式
1、巧设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审美追求
在一些高职院校中,诸如语文、数学、政治等基础课程的教授已被缩减至最低,专业课和实践占据了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久而久之,在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下,造就的也只能是有技能而无思考、只工作而无追求的机械人。尽管美育的诉求如此迫切,但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依旧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那就是追求职业化的要求仍现实地存在着,我们不可能抛开这一前提去空谈如何在课堂上大兴传统文化教育。那么如何既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实现美育的教学目标呢?我们可以对教学环节进行巧妙安排:首先从每堂课的教学时间上,前段时间可以安排学生掌握职场所需的写作技能,如公文、材料、论文等,完成教学大纲要求。余下的时间,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穿插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的赏析,如此一堂课安排得丰富又充实,既让学生掌握了必需技能又能化整为零地受到美的陶冶;其次,受到教学“主旋律”的宣扬,学生的精力也大多放在专业的技能科目上,而对语文这种基础学科则缺乏兴趣。因此,调动学生求知兴趣,激发学生的审美追求成为许多教学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近几年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教师可以将以往无法表现的声像展现出来,在这种转变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了很多。同时,笔者认为,授课的重点不在于讲解而是感受,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解放自己的思想,全身心地去体会,去感受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人性之美,如此一堂课将不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一次声文并茂的文化之旅。
2、借助深厚文化资源,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虽然近几年高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在一些人眼中,高职院校的学生仍然被划分为素质低下、缺乏内涵的人群,他们以杀马特造型、奇装异服为美,口爆粗言而不自知,这些现象虽属少数,但也反映出他们在审美追求、审美观念上的偏差和稚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爱美、追求美更是无可厚非。但年轻的他们辨美丑、明善恶的能力尚不足,且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过早曝光于五彩斑斓、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下,成为社会一些低级趣味的追捧者。问题是在以传授语言文字作品为主的语文课堂上如何使学生养成似乎只有艺术课上才能塑造的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审美追求。通常,语文授课在讲解名人名篇时,学生熟悉的模式是介绍名人生平——分析写作背景——探讨作品内涵,在大多数学校,这一模式也是自学生入学识字起就占据语文课堂且鲜有改变,难免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要想克服这种心理,我们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焕发他们对传统文化新的感知。其实,文学作品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隅,除此之外还有灿烂的乐文化、酒文化、书法、绘画、宗教文化等,这些同样蕴含着古代先贤高尚悲悯的人性,矜贵持重的品行,洞明豁达的修养,锲而不舍的理想和追求。如果在课堂上能够在深入分析文学作品的同时结合其他方面的成就一起进行赏析,就会给学生带来更直接、更新鲜的审美感受。以介绍著名诗人李白为例,除了能在其广为人知的诗作中体会到李白潇洒恣意的旷世情怀外,也可结合李白对酒、剑术及道经等方面的造诣,既全方面、多角度展示了李白的精神世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也使学生在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成就中感受名人先贤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对美育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推行具有积极作用。同时,美育不是某一学科的专职而是要求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只有调动各方力量,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摘要:本文从实现美育的重要性出发,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以专业课为重心,人文教育边缘化的问题,提出要大力发挥高职语文的美育作用,并讨论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美育,高职语文教学,美育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春艳.谈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教书育人,2009.11.
[2]王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J].教学与管理,1999,6.
浅论高职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 篇7
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误区,就是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更谈不上数学美了。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这个问题尤其突出,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学生本身数学素养有限,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可想而知。综观当前的教育形势,举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数学教学中突出美育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我在此谈谈教学体会,以求教于大家。
一、数学美的本质
徐利治教授曾说过:“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学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和方法上也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还有数学中的奇异美等。”其实数学美是蕴藏于它所特有的抽象概念、公式符号、命题模型、结构系统、推理论证、思维方法……之中的简单、和谐、严谨、奇异等形式;是数学创造的自由形式,揭示了规律性,是一种科学的真实美。数学中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的、意义深刻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 简单性。
简单性是美的特征,也是数学美的基本内容。数学的简单美具有形式简洁、秩序规整和高度统一的特点,还具有数学规律的普遍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例如,众所周知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形式简洁规整,应用极广泛。在梯形的面积公式 (a为上底,b为下底,h为高)中,当a=0时变成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当a=b时变成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对立又统一、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方法在数学中处处可见,其思维方法引人深思。
2. 和谐性。
各种自然形态,特别是动植物的生态,以及人类的许多造物形态都有蕴含丰富的数学关系,有丰富的对称美、和谐美。作为反映和研究客观规律的数学科学,集中反映了这种美的特征。数学美的和谐性是指数学内容与结构系统的协调完备和数学所表现出的均衡对称。如在学习完黄金数w=0.618……后,可以引申出,建筑物的窗口宽与高度的比一般为w;人体的膝盖骨是大腿与小腿的黄金分割点,肘关节是手臂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身高的黄金分割点;当气温为23摄氏度时,人感到最舒服,此时23∶37(体温)≈0.618;名画的主题大都画在画面的0.618处;弦乐器的声码放在琴弦的0.618处会使声音更甜美……建筑设计的精巧、人体科学的奥秘、美术作品的高雅风格、音乐作品的优美节奏,交融于数的对称美与和谐美之中。
3. 严谨性。
严谨性是数学的独有之美,它表现在数学定义上并准确地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属性;数学结论存在且唯一,对错分明,不模棱两可;数学的逻辑推理严密,从它的公理开始到演绎的最后一个环节不允许有丝毫错误。此外,数学结构系统协调完备,数学图形美丽和谐,数学语言生动严密,这些都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例如,极限过程,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人们无法经历它的全过程,而极限理论却使我们在推理想象中完成这个过程。对它所推出的结论的正确性人们确信无疑,达到尽善尽美、令人陶醉的境界。
4. 奇异性。
数学中新颖的结论、出人意料的反例和巧妙的解题方法都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令人惊讶的奇异美。例如,数学家们把欧拉公式eπi+1=0视为最优美的公式,美在哪里?其实,这个式子将算术中的“1”“0”,代数中的“i”,几何中的“π”,分析中的“e”神奇地统一在了一起。eiθ=cosθ+isinθ(在该式中令θ=π就可得到上式),它沟通了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诸如此类,好似天工巧设,出神入化,给人一种奇异的美感。
二、数学美育的价值功能
数学是美的,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展示数学之美,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充分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这不仅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爱好,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这也是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
1. 展示数学之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运用数学美的感染力,能够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美有的是可以直接感受的,如雅致的图形、对称的方程、简单的解法等;有的不那么明显,且往往容易被忽视,如一些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所蕴含的较高层次的数学美,它们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挖掘,在上课时明确展示。
如为了掌握高等数学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公式和相应的数学思想,揭示无限向有限转化的数学美,我用一个著名的悖论导入:古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阿基琉斯和乌龟赛跑,设阿基琉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乌龟的在阿基琉斯前面100米,二者同时起跑。当阿基琉斯追赶了100米后,乌龟已向前走了10米;当他追赶10米后,乌龟又走了1米;当他追赶了1米后,乌龟又走了0.1米……如此继续,当阿基琉斯追到乌龟原来位置时,乌龟已向前走了一定的距离,因此,乌龟总在阿基琉斯的前面,而阿基琉斯永远追赶不上乌龟。
问题一提出来,学生都笑了,他们知道这结论是错的。我问:“错在哪里?”学生的兴趣来了,都积极回答,但都对自己或他人的答案感到不满意。我指出:“答案就在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中。”引导学生看书,学习本节内容后,再回到这个悖论上,学生指出:阿基琉斯在追赶乌龟的过程中分别走了100m、10m、1m、0.1m、0.01m……这是个|q|<1的无穷等比数列,它的各项的和:,是个有限数,当阿基琉斯走了后,他就追上了乌龟。最后,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得出结论:无限能向有限转化,而悖论的错误在于没有看到这一点。这里,我充分利用数学美的奇异性(意料之外的思维)和简单性(一目了然的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强刺激,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整节课处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
2. 挖掘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
古希腊数学家帕普斯是丢番图最得意的一个学生,他很小的时候就跟随丢番图学习数学。有一天他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有四个数,把其中每3个数相加,其和分别为22、24、27、20,求这四个数。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具体做起来却有一定的复杂性。帕普斯请教丢番图有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丢番图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解法,他不是分别设四个未知数,而是设四个数之和为x,那么四个数就分别为x-22、x-24、x-27和x-20,于是有方程x=(x-22)+(x-24)+(x-27)+(x-20)。解之得x=31。从而得到四个数分别为9、7、4、11。对老师漂亮的解法帕普斯非常佩服,从而坚定了毕生研究数学的意愿,后来成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
众所周知,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之形式是如此简洁、优美、匀称,它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就双曲线而言,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如图1,取过焦点F1、F2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M (x, y)是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焦距是2c, M与F1、F2两点距离之差绝对值等于常数2a,则得其标准方程为,在数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为什么要取“2c”与“2a”,而不取“c”与“a”呢?为什么要引进b呢?为何叫标准方程呢?
数学的发明和创造,除了反映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还来源于对美的追求。衡量一个理论是否成功,不仅要有实践标准,逻辑标准,而且要有美的标准。当一种理论尚未达到美的境界时,就必须继续改进发展,“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如上一问题,按定义可得:p={M|MF2|-|MF2|=±2a},得方程,此可作双曲线方程。但它不符合简单性原则。故方程可化为(c2-a2) x2-a2y2=a2 (c2-a2),即。可见此方程简单多了。但是,双曲线具有对称a2 (c2-a2) 性,它表示的方程也该有对称性。于是,由于c2-a2>0,故令c2-a2=b2,即得,此式是如此简洁优美。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一开始选择“2c”、“2a”正是为了追求简单性,而产生b是人为制造的,但实践证明,b正好是双曲线虚半轴长,又具有鲜明几何意义。为何称为标准方程呢?应该说,对于同一个双曲线,建立不同的坐标系就可得到不同方程,其中若不规定一个作为标准,那人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如此教学,通过深挖教材中数学美之因素,既能阐明问题的本质,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他们的创造意识。
3. 创造数学之美,增强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往往是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或繁杂的图形,从其形式上难以发现其是否存在“美”的形式,有时甚至无从下手。但是我们只要努力去发现、构造、运用其可能的对称性、和谐性,往往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就是说,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我们利用了问题形式的变换与化归。而变换与化归的依据在于各种形式问题在其本质上的和谐与统一。通过变换与化归,创造其美的形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证明三角形三内角平分线的连乘积小于三边的连乘积。
如图2:如果记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 b, c,它们的角平分线相应为ta, tb, tc,那么要证的结论是tatbtc
在这个式子中,无论是对ta, tb, tc来说,还是对a, b, c来说,都是对称的,要证的结论也是对称的。但一般的不可能有ta
同理可得,显然问题得到解决。
该问题的解决,体现了从不对称到对称这一过程,而这一数学美的创造过程,为我们提供了问题解决的途径。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在素质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更好地发挥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
“寓美于教,以美启智”。美育对于完美人性的塑造,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功效。
摘要:数学是美的, 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 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 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 数学中的奇异美。在数学教学中突出美育教育,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 创造数学之美, 增强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美育教育,价值功能
参考文献
简论竹刻工艺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篇8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竹刻工艺教学,美育功能
竹刻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2006年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嘉定竹刻在中华雕刻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与卓越的成就。作为嘉定的特色地方工艺, 它的文化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自2001年始, 竹刻工艺再一次成为嘉定劳动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学习科目。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作为嘉定唯一的职业技术学校, 也把它纳入了学校的选修课项目。
嘉定竹刻工艺之所以成为劳动技术课程, 是因为它把弘扬家乡文化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这决定了它与“美”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笔者作为一名有竹刻一技之长的中职美术教师, 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去努力发现与实现竹刻工艺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在竹刻教学实践中, 主要通过家乡文化介绍、竹刻史、竹刻作品赏析等前期导入工作让学生学着感受美;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 将艺术知识与竹刻技法相结合, 让学生通过想象和求知来领悟美;把竹刻技法和基础美术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创造美。竹刻工艺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的同时获得快乐, 在求知和探索中领略美, 在实践和创作中追求创新美。
一、在竹刻工艺教学中学着感受美
何谓美呢?著名美术理论家杨成寅教授认为:“美是对人有积极精神价值的内容和赏心悦目的形象展现, 它包含了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以及一切正面审美属性的基本特征”。
在竹刻工艺的初学阶段, 教学主要以引领学生认识和感受竹刻文化为主。如:带学生参观竹刻博物馆, 介绍嘉定竹刻的发展史、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嘉定竹刻已有四五百年历史, 竹刻作品集书法、绘画、篆刻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 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幽雅、含蓄低调的艺术气息。“形象”与“精神价值”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这是其社会美的具体体现。学生参观后内心能产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和敬佩感, 从而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快乐情绪。
掩隐在嘉定别墅中的竹刻博物馆的宁静深远与周边老街的繁华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墙之隔仿佛却是隔了两个世纪。青砖外墙泛着幽幽的暖灰色调, 低调而又含蓄是竹之品性, 它古朴的建筑外形和与之相呼应的竹林形象, 让学生感受张扬、热闹是一种美, 而竹刻的含蓄低调更是一种不俗的美。博物馆中的作品都有着每个年代不同的特征, 那是不同时代所赋予的一种美不少中职学生缺乏美育熏陶, 做事也比较缺乏长性和耐心, 所以学着安静下来对他们很重要, 是学习的第一步。在鉴赏过程中, 引导他们理解静观不是消极的观察, 而是要满怀激情的分享审美对象的快乐和忧愁。从博物馆环境的雅静到作品的肃静、从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多样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和审视不同的美, 充分发挥视觉和听觉去感受。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时地引导学生及时去发现, 观察、比较和感知。
二、在竹刻工艺教学中慢慢领悟美
竹刻工艺可以说是属于雕刻的范畴, 一般有价值的雕刻作品首先应该是一个由硬质材料制成的立体的美的实体, 它的美应该是形体美、意蕴美、材质美的和谐统一。所以在学习竹刻时, 首先引导学生要把整体美放在第一位。嘉定竹刻的表现形式有多样性, 有浮雕、深雕、镂雕、圆雕、透空雕、阴刻、阳刻、线刻以及翻簧和留青, 大到用竹子根部制作的圆雕作品, 小到用留青刻制的竹笛。有浮雕制作的臂搁, 也有透雕制作的熏香, 作品在注重审美的同时更是顾及到了它的生活性和实用性。所以从根本上说虽然它以艺术的高姿态存在, 但给人以亲近的美感。
不管它的形式如何多变, 竹刻的基本技法还是不外乎切线、铲竹等基本的几种, 。学生在学习竹刻时, 能以一种投入的精神去感受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充实和快乐。从最初的磨刀, 要求细心、耐心和沉稳, 到切线时的一气呵成和心中有数, 再到铲竹时的柔韧平滑, 这些都是能锻炼一个人意志的行为,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必须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和忘我, 稍有差错就会前功尽弃。这些对改变学生原本浮躁不安的习性都是有及好帮助的, 也为他们建立健康和美好的人生观奠定了基础, 这是对美的一种慢慢领悟和蜕变, 所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贵在坚持, 应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能在静中学会思考、想象和控制, 克服烦躁不安, 学着以静制动。
从艺术美的角度而言, 整个学习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造型能力, 所以学技术的同时也必须学习一些基础的美学, 从书法到绘画, 从基本构图知识到多种表现手法, 在做一些小练习时,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和文字, 一般喜欢的都是个人认为最美的。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都是投入和愉悦的, 特别是用特殊的表现形式来阐述时, 更有意外之喜。让学生明白, 美不都是直观的, 来自于心灵的美好感受和体验更是美的更高境界。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慢慢领悟和感悟不同的美。
三、在竹刻工艺教学中尝试创造美
在一个学期的竹刻选修课中, 尝试创造美是每个学生所期望的, 其劳动成果是对自己前一阶段学习的肯定, 也是学生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发挥个人创造力和才能, 不拘泥于任何表现形式和内容。
当学生初次尝试个人的创作作品时, 内心的忧虑和不自信会让他们的动作看上去不协调, 甚至很笨拙。然而随着老师的不断鼓励和赞许, 同时随着竹刻技能的不断娴熟, 他们的创作效率提高了, 而且在创作劳动活动中的动作也日趋优美和沉静, 自信满满稳重笃定的神情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 而且学生本人也为自身青春体力的自由发挥, 感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作为老师要特别珍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的那些欣喜、激动、疑惑的瞬间, 及时引导并揭示出劳动的美及意义。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劳动情操时, 赞许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 坚持是对学生创作自我意识作品的要求。创作劳动从最初的负担和忧虑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愉悦。
学生在竹刻创作过程中, 集辛苦劳动、创作于一体, 脑力和体力的付出, 全身心的投入, 故会倍感珍惜和喜爱。由平面到立体、点线面的统一、韵律的体现让视觉产生了愉悦的美感。通过创作, 学生用辛勤汗水换来的自尊感、自豪感, 毫无疑问是心灵美的主要来源。这种创作劳动无疑是充满着个性特征和审美情趣的, 从而逐渐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促进了学生劳动过程与审美活动过程的统一。学生经历了创作的过程后能更好地感受作品中体现的美, 并学着用宽容的心态去评价和欣赏不同的艺术美。
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篇9
一、语文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的教学中, 因为其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情感性, 所以在教学中, 我们更要抓住这一良机, 充分的让学生体会到爱国主义的情愫, 特别是这些90后的孩子, 他们对“爱国”“国家”理解的淡漠, 需要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加以熏陶。例如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 先让学生了解朱自清的生平, 体会一个文人怎样获得毛主席“代表中华民族气概”的美誉呢?然后在带有丝丝敬仰之情绪中让学生阅读课文, 分析课文, 体会课文中作者渴望宁静却又面对残酷现实的主题, 让学生在学习审美的过程中, 体察作者那份浓浓的爱国情感。在感动氛围的基础上, 再一次引导学生思考:在今天这个时代, 我们还需要像朱自清先生那种民族气概的精神吗?我们怎么做才是一种爱国的行为?你又是怎样认识“爱国”“国家”这样的概念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语文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教育
“审美是一种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是价值实现活动, 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者艺术品的美。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 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和追求。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所以在我的教学中, 我经常为学生创设情境和读写的体味, 以情动情, 让中职学生在语文课上体会生命的意义, 达到情感的共鸣, 以此提高审美能力。在讲授《生命的化妆》中, 带学生体味林清玄先生智慧的阐述自己对化妆的理解——最好的化妆便是无妆, 并真切的让我们的生命也能像化妆师手下的人一样的靓丽, 怎么能做到呢?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 很多有浓妆爱好的女孩, 也在课后再一次看到她们年轻的、姣好的青春洋溢的脸庞,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美, 什么才是适合的样子。
例如我在上《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的时候, 课文中描述了秋景中的五幅图。然后我创设情境, 带学生走进这无边的秋色之中, 运用多媒体的手段, 让学生运用专业课的知识勾勒出秋景五幅图,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 运用专业知识提升审美能力,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含义。然后在讲授秋蕊图突出故都秋的——萧索、悲凉的气氛, 我选取了电视剧《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 让同学做以讨论比较, 体会同样对落花描写中, 郁达夫和曹雪芹笔下秋天的异同, 更深刻的体味林黛玉的“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悲凉感。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 对中国古典文学也有了复习和深刻的感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多方面的感知课文, 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文字美、语言美等特点, 同时也展现了课文描绘的美景, 使文章的景物、情景, 跃然纸上, 从而形成了学生的立体思维, 能够多方面的感受审美对象的美感。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谦虚好学教育
90后的孩子, 特别是中职的学生, 他们的知识基础薄弱, 但是心智却异常的成熟, 因为过早的接触书本以外的东西, 很多学生都存在着自以为是, 教养不足等问题, 那么在语文的教学中, 能不能让学生懂得谦虚、礼让的美德, 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意义, 提高学习的兴趣呢?我想, 语文真的能做到。例如在学习韩愈《师说》、荀子《劝学》时, 让同学明白“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道理, 只要努力学习, 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人生风景。并且老师要加以引导, 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更要他们知道在当今的社会中, 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过硬的人才, 更需要品德高尚的人。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美育教育, 让学生在每个文本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脉络历历可见的生命之痕迹。愿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处于忽略位置的语文教学能在新形势的大语文背景下谱写崭新的一页。
摘要: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 就是学做人”, 这是教育名家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箴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 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 发展健康个性, 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者从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熏陶做了简单的分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 是时代使命的重托, 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据中职学生特点, 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在学生心田上播撒美的种子, 浇灌出心灵美的花朵。
声乐教学的美育功能 篇10
一、体验数学的对称美、形式美和抽象美
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直观的教具,结合教材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感性内容,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对称美、
形式美、抽向美,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学习。
如,通过欣赏几何图形雅致、流畅的曲线、代数对称的方程、简单的解法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具体教学中,如,平行四边形、圆等;形式上对称美,如正(+)与负(-)、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正比与反比等;数乘的对称美如:12×12=144,21×21=441;13×13=
筑物的窗口,宽与高度的比一般为λ;人们的膝盖骨是大腿与小腿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肘关节是手臂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身高的黄金分割点;当气温为23摄氏度时,人感到最舒服,此时23∶37(体温)约为0.618;名画的主题,大都画在画面的0.618处,弦乐器的声码放在琴弦的0.618处,会使声音更甜美。建筑设计的精巧、人体科学的奥秘、美术作品的高雅风格,音乐作品的优美节奏,交融于数的对称美与和谐美之中。
多,“黄金分割”“神圣比例”的美称,它受之无愧。
二、體验数学的层次美
通过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教学中体验所蕴含的较高层次的数学美。
“数学中每一步真正的进展都与更有力的工具和更简单的方法的发现密切联系着。”
三、体验数学的奇异美、创新美
例如,在几何练习题中求最值问题,这些问题又是来自于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学生往往有很大的兴趣,可又不知如何下手,通过巧妙的辅助线,往往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从恍然大悟体会数学奇妙的美。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题多解(证)、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变等数学的奇异美,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标新立异,找出最优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机智,创设思维境界,用数学美的进力启迪学生思维,当学生对数学美感受最灵敏、最强烈、最深刻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进入最佳时期,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交融促进,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一旦“灵感”出现,他们就会感受到创造数学美的喜悦和成功后的乐趣。毫无疑问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多数同学能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和反证法给出四种证明(证明略),初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抓住时机,及时点拨,促进学生思维发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观察式子的整体结构特征,发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寻求其它证法。数学美的诱发力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启迪了他们的思维活动,经过观察、分析、联想,有的同学给出了一些新颖证法,其中提出了一种三角证法。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的奇异之美,陶醉到创造数学美的愉悦之中。
数学中的审美教育同文学艺术一样,具有潜在的思想教育功能。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美学修养,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发掘和精心提炼教材中蕴含的美育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优美、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它的核心是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开启心灵,以自己的知、意、情去追求客观世界的真、善、美,引起精神上的升华,产生情感共鸣,起到美化心灵,净化感情,陶冶情操的效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形成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完美的世界观也能起积极作用。数学之美,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审视,而每一侧面的美都不是孤立的,她们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她需要人们用心、用智慧深层次地去挖掘,更好地体会她的美学价值和她丰富、深隧的内涵和思想,及其对人类思维的深刻影响。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能与数学家、教师们一起探索、发现,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美的享受,那么,我们就会不断深入其中,欣赏和创造美。相信我们的数学学习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声乐教学的美育功能】推荐阅读:
声乐教学中的教育功能07-10
儿童的声乐教学05-09
声乐教学的价值12-10
声乐课堂的教学反思05-20
声乐教学的方法运用06-04
构建声乐教学的桥梁11-04
声乐教学的创新论文01-25
谈声乐的有效教学10-13
经典声乐作品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2-17
多元的声乐教学新模式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