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权转移

2024-09-13

开发权转移(精选10篇)

开发权转移 篇1

区域间产业转移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事实, 在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的国家与地区之间, 存在着产业的梯度转移过程, 因此有学者指出在中国的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之间, 也可以而且应当促进这样的产业梯度转移。我国东南沿海开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引进外资, 经济高速增长持续了三十年。推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 对促进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目前, 产业转移逐渐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及国外开放地区的大势所趋, 经济欠发达省区都在抓紧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因此研究如何实现产业大规模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 经济欠发达地区又该如何抓住机遇承接产业转移, 如何通过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等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吉林省已经启动建设广东工业园、上海工业园、北京工业园、台湾工业园等工业园区, 研究制定鼓励开发区与发达地区进行产业合作的政策措施, 集中规划建设一批省际特色产业园, 打造产业集聚发展平台。长吉图区域的发展将形成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那么吉林省尤其是长吉图区域该怎样承接产业转移, 实现区域又好又快的发展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具有的优势

(1) 在政策优势上,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开始实施后, 为此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平台。由于有“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 该地区的可以执行更加灵活的政策, 创造更有利于所引进的产业发展的条件。

(2) 在区位优势上,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范围包括长春市城区及所属部分县 (市) 、吉林市城区及所属部分县 (市) 和整个延边州, 总面积 (7.3万平方公里) 和人口数 (1090万) 均占吉林省的三分之一, 经济总量 (08年为4241.7亿元) 占吉林省GDP的66%。该地区处于东北亚的地理几何中心。长春和吉林两市位于哈—大线中部, 是连接辽宁和黑龙江两省的纽带, 又位于未来中蒙大通道的中部, 是连接蒙古国和内蒙古自治区与东北东部及朝鲜、韩国以及日本的关键位置。延边州既可以联结辽宁、黑龙江两省的东部地区又是吉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 该地区可以直接连接与俄罗斯、朝鲜的港口并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紧密相连。

(3) 在产业基础方面, 该地区在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传统优势, 生物医药、微电子、旅游业等吉林省主要的产业在基本在这一地区布局。这些基础既可以为传统产业的进入提供基础, 也可以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 对吸引外部产业的转移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

(4) 在科技人才方面, 吉林省具有吉林大学、中科院应化所等一批科技人才中心, 同时吉林省国民受教育水平和平均文化素质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 吉林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在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方面都具有优势。

2 面临的挑战

(1) 面对产业转移的浪潮, 我国西部地区和东北各省都在积极争取承接合适的产业在本地落户, 竞争激烈。中东部和西部省份很早就开展了产业承接工作,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作为新的国家战略开发区域, 如何打出自己的特色, 发挥自己的优势, 是个新的课题。

(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内部产业关联度低, 结构不合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内的第一产业农业所需的主要农业技术装备和农药、化肥等物资百分之四十需要从区域外采购, 工农业联系不紧密。主要工业之间如汽车和石化两大产业, 相互依存度不高, 产业链没有连接。另外, 区域内大中小型企业不均衡, 缺乏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 主导产业配套企业少。金融、保险、研发等服务业发展滞后。

(3) 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在服务精神上还有有欠缺, 在主动创新, 主动服务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在招商引资上, 重招商, 轻服务, 招商之后的后续服务与责任主体缺失。

3 理性的思考

(1) 加强领导, 制定承接产业转移应总体规划。

产业承接工作比较复杂, 涉及到很多部门, 吉林省应该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产业承接工作。该小组的成员应为涉及到承接产业转移的省内各部门,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吉林省应该制订该区域内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规划及政策措施, 做到科学规划、全省一盘棋。

(2) 打造特色产业园区, 避免重复建设。

打造特色产业园区, 吸引特定产业是进行产业承接的有效方式。目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内的各地都在利用国家有关政策, 努力打造自己的产业园区, 有以承接地区产业为主的园区如广东产业园、上海产业园等, 也有以承接或发展某种产业为主的园区如汽车产业园等。但由于各地存在竞争, 容易产生产业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所以, 该区域内的产业园区的布局要整体考虑、科学布局、正确定位、形成特色、避免重复, 把产业园区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 确定适合的主导产业。省产业承接领导小组应该重复发挥作用, 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增强各个产业园区的产业协作配套能力, 增强产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性。

(3) 集聚相关产业, 延长主导产业产业链条。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内的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产业链条短, 且关联程度低。该区域内的农业仍以种植业为主, 农业装备技术发展落后。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 链条短。汽车业作为吉林省产值最大的产业, 零部件配套等产业在省内缺乏布局, 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产业链条短缺。另外, 区域内各个主要产业间关联程度低, 相互带动不明显。在承接外来产业转移过程中, 吉林省要大力吸引与主要产业配套的企业到长吉图区域投资, 与本地企业一起延长主要产业链, 增强主要产业间关联程度。

(4) 走新型化工业道路, 注重可持续发展。

一般来讲, 国内外产业转移出去的产业一般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些产业很多可以破坏生态环境, 污染较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作为国家区域战略的一部分, 要制定严格的产业准入政策, 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引进高新技术, 改造传统产业, 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5) 进行制度创新, 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要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 要敢于打破不合理的条条框框, 大胆创新。区域内的各地方要打破行政界限, 共同规划, 摒弃影响区域内经济交流发展的制度障碍。要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意识, 建立服务型政府, 改善投资环境, 提高投资新引力。

(6)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培育核心竞争力。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最终发展还是要靠自身的发展, 所以要在承接外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不断增强本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产业承接过程中, 要增强本地区的主观能动性, 使外来产业本土化, 加大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力度, 不断改造本地企业, 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建立研发中心, 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培育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成荣敏, 许正良, 何为.长吉图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 2010, (4) .

[2]赵儒煜, 李晗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产业发展战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 (2) .

[3]王胜今, 赵儒煜.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与发展战略[J].社会科学战线, 2010, (4) .

[4]赵放, 陈阵.从外商对华投资战略转型和产业转移看吉林省引进外资策略的调整[J].经济纵横, 2008, (5) .

开发权转移 篇2

强化劳动力转移开发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产业空虚十分严重,库区蓄水又淹没了大量良田沃土,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无法解决就业,这已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合理有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开发,是解决库区“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共**委第十一届八次全委会适时做出了把劳务经济摆在全县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的决定,提出把劳动力作为第一资源来开发,把劳务作为经济工作来抓,这是非常正确而及时的决定,为了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笔者想就发展劳务经济谈点个人粗浅看法。

关健词:劳动力 转移开发 现状 对策

一、我县劳务经济现状

我县共59.7万人,其中60%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约35万。目前,劳务输出9.7万人,县内劳动力存量25.3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尚有近10万人。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很大,同时,发展劳务经济的潜力也很大。

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的基础条件

1、培训网络初步建立。我县现有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 培训的学校有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农业技术广播学校、技工学校、中等师范、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分校各1所,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6所。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任务主要由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农业技术广播学校两家单位承担,其余各培训单位主要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一些专业培训和短期培训。同时,为充分利用义务教育资源,在全县26个乡开办“日校办夜校”,17所乡镇中学开展“绿证教育”,全县基本形成了“三教”统筹、农科教相结合的格局。

2、劳务培训成效显著。“十五”期全县共开展劳动力培训65000人次,其中移民技能培训12594人次,培训的质和量都有所提高。一是培训的专业来向多样化发展。从XX年培训专业来看,全年完成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3664人,其中计算机913人,电子电器137人,驾驶52人,营销与服务1309人,餐饮旅游654人,果蔬储运技术200人,会计210人,沼气建筑31人,农机修理48人,家政服务110人。二是培训合格率和输出率逐年提高,全县以职教中心为龙头,各乡镇农校、初级中学为依托的53个劳动转移固定培训输出点,近两年培训成绩突出,XX年输出培训2658人,合格2258人,XX年输出培训3500人,合格3400人。两年共向外地输出培训合格人员3915人,占全县劳动力输出总量的64.6%。三是培训工作与产业发展衔接更紧密。近两年培训合格人员向二、三产业转移1358人,占27%。同时在 17所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中开展了《现代农业基础知识》、《种养植业技术知识》、《农业经营管理知识》“绿证”教育,培养农村农业技术人才,造就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管理者,使他们成为农村新的科技力量。

3、劳动力输出转移工作不断加强。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为了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我县成立了农村劳务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局内,并成立了劳务输出协会,到XX年底共发展个人会员、单位会员约50多个。劳务输出协会向下延伸到村、组、农户,具体抓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建设,定期发布全国各地的务工信息,全方位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服务,推进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的有组织转移。二是有序输出发展快速。近几年,我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基本常年保持在近10万人左右,其中有序输出的人员占总量的比例快速增长,XX年,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输出4000余人,其中定向培训输出3070人,组织现场招聘会有序输出600人,职业学校与外地企业对接输出40名。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过去五年,我县劳动力转移成效显著,劳动力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地区,特别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地区发达地区转移。对解决农村人口就业,促进农村脱贫致富,改变农村落后的思想和观念,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经 济发展。但是,要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也受到很多因素制约,主要包括:

1、转移规模小,层次低,农村富余劳动力仍然较多

全县近20万富余劳动力,每年输出转移不足10万人。而且现已外出转移人员中,知识结构单一,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技能水平低,在转移进程中面临重重障碍,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多从事“苦累脏差低”工种,主要向手工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业等技术含量低的初级产业转移,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度竞争,从而造成转移劳动力队伍的庞大与可供选择就业空间相对狭窄这一矛盾。尚未转移出去的富余劳动力,致富增收十分困难,特别是城镇和农村移民,为三峡工程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因为难以就业生计十分困难,给社会稳定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解决这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致富,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的难点所在。

2、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受基础条件和人员经费等多方面影响,我县劳动力培训和转移输出的组织领导还比较欠缺,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表现在一是机构人员力量薄弱,政府有序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劳务输出的工作力度不够。现有外出务工人员中,政府有序组织培训转移的尚不足5%,输出转移以自发外出转 移居多,主要是“传帮带”式的联络外出转移和“家族式”的转移,组织有序组织的培训和输出也主要依靠培训机构和少量的社会公共中介机构自发组织,各乡镇虽然成立了劳动保障所,但多数未能正常开展工作,存在着有机构无人员、有人员无经费的问题。二是中介和信息服务尚不完善,务工信息渠道狭窄,就业成本高。农民工进城就业或跨区域转移几乎全部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网络的帮助。劳动力管理部门对外开拓劳务基地、搜集用工信息的力度不够大,缺乏区县、乡镇、村的有机结合的联动机制,劳动力转移的信息不畅、工作脱节,影响了劳务收入的提高、权益的维护和输出的稳定性,也增加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成本。

3、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培训规模受限

劳动力的素质越高,实现转移的可能性越大。我县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低下,由于教育相对落后,“十五”期末,全县受教育年限仅为7年,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更低。目前,承担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几个主要机构,由于受移民迁建影响,硬件设施欠缺,培训容量十分有限,每年受训对象仅占劳动力总量的1.5%。同时由于农民收入低,县内大山阻隔,交通不便,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没有经济能力到定点培训机构来参加培训。

4、县域经济落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困难

**县地处边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在全市排位靠后,人均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8%,市平均水平的35 %,特别是库区蓄水后,产业空虚问题严重,全县工业增加值仅占经济总量的8.7%,工业总产值在XX40个区县中排列末位,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0.15%。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仅8户,无一户中型及以上企业和小型骨干企业,现有企业基本集中在煤碳等资源采掘业和电力行业。工业发展的极度滞后,决定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空间十分狭小。近两年,移民迁建、城市道路及港口等公用事业,特别是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速公路建设,也解决了一定数量的富余劳动力,个体民营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作用也逐渐增大,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总体上有所增加,但是这些就地转移具有明显的兼职性、季节性,大多数就地转移的劳动力“经商不弃耕、离业不出乡”,农忙务农、农闲从事其他各种非农职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地少人多的矛盾。

5、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增加,挤压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据调查,全县移民迁建企业关破失业人员1.43万人,其中有近万人就业十分困难,全县纳入城镇低保的有1.8万人。随着53户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关破,还会增加9000余名新的失业人员。同时在移民迁建过程中,相当一部分进镇农村移民和占地移民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困难。一方面,随着 移民迁建关破以及企业制度的改革,下岗职工增加,过去在城镇中无人愿干的“粗、重、脏、累、差”工作及第三产业,尚不能满足下岗职工就业需要。今后新建企业的招工和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将主要来自各种岗位自然更替的人员和社会上的下岗职工。从而缩小了农村劳动力进入空间。另一方面,同城镇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偏低而城市就业的技术密集程度一般较高。因此,城镇留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相对缩小。

二、发展劳务经济的初步思考

县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确了发展劳务经济的工作目标,即到XX年,全县劳动力转移总量达到15万人左右,劳务经济增加群众收入9亿元左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动力,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各方参与”为原则,以有效开发、利用、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为中心,以内转、外输、回引为基本转移途径,加强劳务培训,拓展劳务空间,扩大输出规模,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提高认识,强化宣传,切实加强劳动力转移开发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动农民积极性,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劳动力转移开发,有利于城乡资源合理流动,实现城乡共发展,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十一五”期,必面切实加强领导,齐抓共管,落实专职人员专司其职、落实工作经费专款专用,要像抓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一样,抓好劳动力的转移;像抓农业结构调整一样,千方百计地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农民增收的新突破。要把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量化考核,搞好检查督促,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进一步搞好劳动力转移,要从抓宣传教育入手,引导农民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走出土地创大业,跳出农村谋发展。针对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恋土恋家,转移有所顾虑、“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思想。宣传部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作用,采取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致富典型,宣讲劳动力转移成功的先进个人事迹,为农民转移提供良好的借鉴经验,增强他们转移的信心,鼓舞农民转移的热情,使农村干部群众锁定转移劳动力、快步奔小康的目标。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为劳动力转移提供智力支持

目前,外出就业的富余劳动力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没 有专门技能,不适应城镇经济发展和加工制造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必须下大力气,把培训作为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环节来抓。各级农业部门要抓紧制定规划,积极推进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其素质和就业能力。

一是加快县城职业学校布局调整步伐,使城区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继续努力推进“县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到XX年,完成“县职业教育中心”主要建设项目,同时,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发挥其规模办学效益,到XX年,将该校创建成为市示范职业教育学校;到2020年,将该校建成为专科层次的服务于三峡库区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整体搬迁技工学校,扩大教学规模和教学场地,增加设备设施,开办实习工厂,建立劳务培训基地,使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让技能培训与市场就业挂钩。加强对劳务市场进行预测和前瞻性分析,与用人单位联手举办长中短各类培训班,提高劳务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

二是合理规划和调整全县职业学校布局,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努力改变我县农村职教资源匮乏的局面。选择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立的“三个次中心”和农业产业化基础较好的镇实行普职融通教育新模式,调整办学结构,将以上三所学校扩建成为融初中、职高教育于一体的中等职业学校,服务于其邻近乡镇。并在乡镇建立劳务培训网点,引进竞争 机制,由培训机构开展广泛深入的送观念、送技能、送信息、送服务下乡活动,将劳务培训延伸到乡镇和农村,减轻农民负担,因地制宜施教,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学技能,学科学文化知识。同时,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继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办好“17所绿色学校”,构建学生升学和就业的“绿色通道”;以“41所成人农校”建设为载体,加强与当地企业、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式”、“模块式”技术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三是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富余劳动力转业培训要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区分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外出就业的劳动力进行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要帮助外出就业的富余劳动力及时了解有关务工经商、投资创业以及回乡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和规定,熟悉《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教育进城的农村劳动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树立建设城市、爱护城市、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社会公德。要积极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按照有关规定以及输入地的岗位要求,经过定向或各种适应性转业培训的劳动力,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合格的,发放 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

大力组织劳务输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层次和水平

劳务输出是转移劳动力的主要手段。要加大劳动力转移组织力度,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加强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合作与交流,建立劳务中介组织,提高劳务输出有序化程度。

一是在广州、上海、XX三市建立劳务输出办事机构。形成辐射泛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渤海湾地区的劳务输出覆盖网,广泛收集劳务信息,建立劳务输出平台,开辟劳务对接专线,对务工人员进行跟踪管理与服务,实现无序向有序,粗放型向规范型转换。

二是在县城建设劳务输出服务中心。新建劳务输出服务大厅、职业介绍中心及劳务输出信息发布中心,开通广州、上海、XX三地“远程见工”网络系统,使务工人员在信息大厅即可了解到全国各地的用工信息,使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直接在网上见面、录取。

三是建立完善劳动力信息档案。按照现有劳动力总量、性别、年龄、文化技能状况,建立完善的个人档案,乡镇建立劳务输出网络平台和劳务人员信息数据库,村级建立劳务信息发布点和劳务人员信息名册。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动态管理,掌握已输出的劳动力数量、输出去向、从事劳务工种、劳务收入等基本情况。对潜在劳动力要分类建立基础档案,准确掌握输出数量、输出意向、就业技能,就转移输出提供可靠数据。

四是联络一批用工企业、建立长效稳定的合作关系。巩固市内、县内的劳动力转移基本市场,通过联络各地的用工企业、集团,在劳动力的培训、转移上建立长效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好劳务输出窗口,树立有巫山特色的劳务品牌。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输出。

五是进一步推动劳务输出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各项服务职能。要进一步加快劳务输出协会的发展壮大,向下延伸至乡、村、社,要将劳务输出协会建设成为一个服务劳动力培训转移的综合性的团体。充分发挥协会职能作用,搞好剩余劳动力培训的组织服务、对外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服务、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法律援助服务、回乡创业人员的投资可行性分析及相关服务。

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拓展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空间

一是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拓展农业内部对富余劳动力的消化能力。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三个不同层面的要求,优化布局,突出发展烤烟、畜牧、蚕桑、林果、特色种植业五大农业重点产业,逐步扩大这五大特色产业的规模,提升产业发展的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和内在质量,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上档升级。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生产由粗犷性向精细、加工业转型,实现农村劳动力产业内部转移。

二是加速培育壮大特色工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十一五”时期,要立足于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突出“四矿两电一园”发展重点,不断发展资源开采加工业,努力提升基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围绕年产煤300万吨目标,引进实力企业兴办大矿,实现煤炭产业安全、有序、快速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石灰石资源,组合搬迁城区污染水泥企业,尽快开工建设年产30万吨水泥易地技改搬迁项目;积极推进桃花铁矿开项目前期工作,创造条件,招商引资开发建设桃花铁矿。着力水电、火电开发,争取国家和市级重大项目支持,初步形成全县水、火两电并举的电力发展格局。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集约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游品制造、农副产品加工、资源转换型企业,使工业园区在提高工业经济的比重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拓展劳动力就业领域。要抓住主城区“退二进三”和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有利时机,结合县情、乡情,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或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项目落户;按照“八四四十百千”的总体工作安排,拓宽准入领域,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工作措施,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扶植发展中小企业,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培育乡、村集体经济结构。

加快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别,以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要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新型小城镇,加快城镇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一系列配套改革,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载体。要逐步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一主二副三次四点”城镇体系。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业作支撑,强化城镇经济,完善城镇功能,积极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对进城镇农民实行一视同仁的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政策,加强对农民工的专业技能与思想观念培训,促进农民工向产业技术工人转变,融入城镇现代生活方式,加速推进城镇化,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人口向生产生活条件好的地方梯次转移。

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政策法规,构建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机制

市场转移与行业转移 篇3

6月16日,西固区个别牛肉面馆率先将牛肉面价格上涨了0.5元。安宁等地面馆跟风涨价,将以前每碗2.5元的大碗上涨到了3元,小碗从2.3元涨到了2.8元。兰州每天有近70万人在食用牛肉面,这对市民的影响很大。于是,6月25日,兰州市物价局联合工商、质监、卫生和牛肉面协会发布了限价令,规定普通牛肉面每碗最高不得超过2.5元。但限价后,就应不应该限价的问题,引起了兰州市民和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和探讨,就连国家发改委也对兰州市相关部门的限价行为提出了质疑。很多媒体更认为限价是政府管理的一种越位,“牛大碗”抑价无益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拉面限价是计划经济手段。

由于我们懂得了一些经济规律,很多人预测到限制价格的行为,必然导致质量的下降。果然不出所料,价格是被限制住了,碗里面的牛肉也少了。

面对原材料的上涨,到底是应该涨价,还是减量?

涨价还是减量?

我发现,不同的产品采用了不同的策略。饮料类产品,如可口可乐、统一、康师傅、雀巢等在内的几大品牌饮料都采用了减量的方案。瓶装外型都有了明显变化,如统一鲜橙多就由“直桶身材”变成螺旋形,果粒橙、三得利鲜橙则纷纷变身“小蛮腰”。而仔细看其净含量,不难发现“变身”后的饮料容量都有一定程度“缩水”。如雀巢冰爽茶从500毫升减到480毫升,可口可乐果粒橙由500毫升减至450毫升,康师傅冰红茶由500毫升减至490毫升,美汁源果粒橙由500毫升减为450毫升,而其价格都维持原来的水平不变。

同样也是液体,成瓶卖的食用油绝大部分却没有采用偷工减料的办法降低成本,而是直接涨价。

这仅仅是偶然现象,还是具有某种玄机?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降价容易涨价难。当商家面对巨大的压力或者是增加利润的诱惑时,是减量还是加价就变成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过程。换言之,即使是商家没有那么多的计谋,随机选择减量或是加价,市场也会自动选择消费者相对容易接受的方案。

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减量和加价的关系了。对于饮料而言,消费者是价格习惯型。“给我来一瓶果粒橙。”“三块五。”“以前不是三块吗?”“现在原材料价格上涨,都涨价了。”“那干脆来一瓶冰红茶吧。”

但是,如果把原本500毫升的果粒橙换成450毫升,顾客可能根本无法察觉,即便是发现了,也觉得关系不大。

如果换成食用油就不一样了,顾客总是很注意桶装油的容量。假如你把5升装改成3升或者4升,顾客可能会算一算1升的价格,进而选择其他品牌的替代品。这就是市场选择,它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价格变动幅度,总会选择相对“害”处较小的一种方式。假如你提前有预期,就会选择一种正确方式,否则就会蒙受损失,花钱买教训。

那么,究竟应该选择加价还是减量?对于牛肉面而言,我觉得应该采用加价的方案,因为人们收入普遍提高之后,在价格和质量之间,会对后者更敏感。在少放几片牛肉和增加五毛钱之间,用户多半会选择后者。

还有一种结果,有的选择加价,有的选择减量,形成分化,从而打破多年的全城统一价格的模式,而这种分化本身又会扩大市场。假如没有其他衍生的目的和作用,政府对牛肉面价格的限制就是多此一举了。

市场的转移

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市场的转移能力,更多地体现为两个方面:对于新兴市场的开拓与核心市场风险的防范,或者说是进攻性市场战略转移与防御性市场战略转移。在通涨时代,企业的战略转移能力,则更多表现为防御性。

通涨某种意义上会造就市场变局,乃至造就新兴市场。新兴市场的拓展能力,对于成长中的企业尤其重要。近几年风靡全国的王老吉,在几年前不过是偏居岭南的一家老字号。2005年,王老吉发动“野狼行动”,其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扩张,一跃成为国内凉茶领域的第一品牌。很多全国性的企业巨头,在完成从区域品牌到全国性品牌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其市场战略的转移。我们今天所知的“天空帝国”新闻集团,其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性传媒帝国,关键一步即在于其从澳大利亚到海外的市场战略转移。从1969年收购英国《世界新闻报》开始,到70年代收购《纽约晚报》,乃至后来默多克加入美国国籍以突破收购美国福克斯电视台的政策性壁垒,一直到最近收购道琼斯公司,市场的转移和扩张造就了今日庞大的传媒帝国。在通涨风潮中,即都危机也会变为商机,新闻集团的几次并购生产就都带着“趁火打劫”的意味。同时,通涨将在客观上造成一种行业重新洗牌的局势,使后起之秀有更多的崛起机会。

防御性市场转移,更多的是一种战略上的平衡。如果失去市场的平衡,很容易导致市场动荡。TCL近几年在越南等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但是2006年TCL在东南亚市场却遭遇重挫。2006年的销售数字显示,TCL在国内卖掉了800万台CRT电视,而新兴市场竟然卖掉了500万台。就在众人为新兴市场迅速增长的销售额欢欣鼓舞时,日韩品牌突然大幅降价倾销,对TCL的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对于东南亚市场中不确定性的认识不足,使TCL不能及时进行市场转移,从而导致整体市场失衡。危机中的TCL更经一场风雨。2007年,TCL宣布要“回到原点”。把资源和管理重心从海外收回到国内市场成了必然的选择。

其实不光是TCL,在某种意义上说,家电行业普遍陷入低利润的困局就是因为无法完成有效的市场转移所致。由于国内市场不振,很多企业近年来加大了出口海外市场的力度,而随着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很多企业海外出口锐减。当其市场转移到国内的时候,又碰上原材料涨价,企业在国内市场也束手无策,导致整体溃败。

企业市场转移能力的不足,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此前很多浙江食品企业以国外市场为主,结果在人民币升值后,海外市场变成黑洞,不得已大规模向国内市场转移,最终市场严重失衡,很多企业就此死亡。

行业转移

通货膨胀或者价格的巨大变动,通常都有系统的复杂原因,企业不可能去关心连专业的经济学家也说不清楚的问题。但市场总是在每次巨大的价格变动中重置,这种重置会实质性地影响到许多企业的利益。

若干年前,北京王府井大街三块钱一碗的加州牛肉面大王红火一时,后来逐渐衰退,淡出了市场。价格变动产生的行业转移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三块钱一碗牛肉面的时代,相比只有一块钱一碗的传统面条是一种高档食品,因此,它也有能力占据价格便宜的王府井大街。随着商业的繁荣,牛肉面大王成了一种低档次的便宜食品。在王府井大街上,其他的更能创造价值的商业就会将它排挤出去。

深圳的蛇口作为改革的试验田,起初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建立了林立的工厂。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土地价格上升,工厂就丧失了占据这个地盘的优势。蛇口经历了从繁华到冷清的轮回。

如何在既有核心产业面临衰退的时候适时进行战略转移,以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这是一个考验企业行业转移能力的问题。

目前,进行行业转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彻底转行,另外一种是通过多元化培养新的增长点,化解风险。

改行最成功的当数格兰仕。1978年,格兰仕从鸡毛掸子做起,到1992年,已经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羽绒企业,但是,随后华宝、神州、万家乐、爱德等家电品牌一个个崛起,美的、科龙更是成为企业巨头。家电企业以更庞大的规模,更宏大的气魄出现,羽绒的前景,明显不如家电行业。于是,格兰仕选择彻底抛弃旧产业,进军家电行业,历时几年后,最终成为全球微波炉行业的霸主。

而TCL集团近年来在巨亏后还能够坚持下来,在崩溃的边缘止步,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在某种意义上说,TCL挫而不折,得宜于其出色的产业战略转移能力。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及本世纪初几年,TCL主要以彩电产业作为支柱和利润主要来源。后来,随着彩电行业普遍的价格战,利润越来越低,乃至普遍遭遇低谷。这时候,TCL通讯产业适时崛起,成为TCL的龙头产业和主要利润来源。而在TCL手机业绩大规模滑坡,并且在并购后发生巨亏时,TCL多媒体事业又适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及时的产业转移,使TCL在遭遇严重困局时,不至于全面失衡乃至崩溃。而近年来TCL业绩不佳,使其产业转移方面的优点被普遍忽视。

在通涨风潮中进行行业升级

也许主要是因为顾客在情感层面难以接受的原因,涨价对于商业而言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商品供应充足、竞争激烈的行业。这是很多行业长期忍受低利润的重要原因。

服务业就是这样一个行业。在深圳,中低档理发店普通洗、剪、吹的价格是25~30元,这个价格已经维持了十多年,尽管房租的价格在上涨,成本有所提升。理发店只能靠开发一些新的护发项目、推出一些新的式样增收。

全社会产品价格的上涨为这个行业价格上涨提供了一些机会,因为在这种背景下,顾客相对更容易接受涨价。即便如此,商家还是想了一些办法让顾客更愿意接受涨价,例如提升洗发水的档次等。其实,兰州的牛肉面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升级产品和服务,例如,提供较好的就餐环境,可以考虑把价格涨到5元一碗。

有的行业顾客已经习惯于降价,顾客只是按照习惯思考,并不管成本上升之类,电子消费品就是这样一个行业。由于房地产价格的剧烈上涨,集中在深圳的电子消费品行业实际成本有所提升,更严重的是提升了员工心理预期收入,整个行业在这一轮房地产价格上涨过程中负担相当沉重。而这个行业要想提升产品的售价却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战略选择就非常困难,究竟是坚守还是退却,这并不是一个能够简单给出答案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企业都不会选择主动撤退和放弃。另外一方面,越来越收紧的环境越发不利于生存。要想活下来,首先要注重降低成本,尤其是非业务成本,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能量坚持较长的时间。

开发权转移 篇4

为此, 2014年, 在韵律层精细挖潜的基础上开展了营6岩性油藏开发阵地由高渗区向低渗区重心转移的研究, 以提高油藏储量控制及动用程度。

一、基本概况

营6沙三油藏构造上位于东辛油田东营构造北翼, 西部与营66油藏相邻, 东部与营8区相连, 南部与营17油藏相接, 北部与胜坨油田二区相连。目前已探明含油面积3.8km2, 地质储量737×104t, 储量全部动用。油藏埋深2750-3000米, 标定采收率33%, 采出程度30.5%。营6断块是一个核部厚物性好, 边部薄物性差具有一定厚度、稀油、中渗、异常高压低饱和的典型岩性构造油藏。营6油藏目前分两套层系开发:沙三2与沙三6。

二、存在问题

营6断块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断块油水井井况复杂, 造成局部注采井网二次不完善, 储量控制程度低, 油藏核部油层厚且物性好, 水淹程度高, 水驱动用程度高, 只在顶部和井间滞留区剩余油富集, 边部物性差, 油层动用差, 剩余油较富集, 开发效果不理想。

1. 营6沙三2西区:储层非均质严重, 水驱动用质量差, 平面注采不协调, 纵向上注采不均衡。

2. 营6沙三2东区:储层物性差, 水井启动压力高, 后期堵塞严重。

3. 营6沙三6:井网不完善, 储量控制程度低, 能量状况较差。

三、开发思路探索及成果

针对各区块不同特征, 制度不同的调整思路及调整手段, 分层系、分区块开发, 因块制宜、分类治理。

1. 营6沙三2西区:非均质性较强, 协调注采关系强化水驱。营6沙三2西区调整思路:

(1) 边部——提高储量动用, 调整手段:增注, 布新井;

思路1:利用径向射孔, 提高边部水井的注水能力, 提高水驱动用。

径向射孔原理概述:用小钻头在目的层部位套管开φ27mm窗口;钻水泥环φ22mm。使用带喷嘴的φ12.7mm柔性软管喷射, 借助高压射流水力破岩作用在同一油层中的不同水平方向上钻出多个大于φ13-50mm的小井眼, 钻深100m。对营6-11设计两个方向进行径向射孔, 提高了注水能力, 邻井日增油1.1吨。

思路2:部署非常规水平井, 挖潜低渗区剩余油

边部有效油层厚度小, 常规开发单控地质储量不足2万吨, 经济上不合算, 常规技术手段无法动用。部署分段水平井Y6P16, 效果较好, 日油7吨。

(2) 过渡区——均衡韵律层动用, 协调注采关系, 改善层间矛盾, 调整手段:酸化分层。

核部与边部的过渡区隔夹层较发育, 笼统注水受层间干扰严重。营6更斜6实施分层、酸化, 注重跟踪, 效果比较理想。通过分层酸化, 邻井营6平13能量逐渐恢复, 液面由1531m升至1338m。

(3) 核部——改善层内矛盾, 调整手段:调参, 调剖。

思路1:进行连通性反演, 结合动态分析, 加大配产配注优化力度, 提高水驱动用质量。

连通性反演原理:根据渗流力学的压降叠加原理, 地层中任一点的压降值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在此点产生压降值的代数和。基于信号与系统分析的思想, 把油藏的注水井、生产井以及井间孔道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 利用生产动态数据反演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

参考反演结果, 通过调变频, 上提营6平4液量, 达到平面引效的作用, 提高储量动用。该井实施后, 初期含水下降4.5%, 日增油5吨, 再次上提液量后, 含水恢复到未实施前, 因液量上提, 日增油6吨, 取得了好的效果。

思路2:优化措施运行, 二线油井寻找新出路。

与工艺结合, 解决井况问题, 与地质结合, 二次落实水平轨迹与地层位置关系, 优先选择补孔井段, 及水平段射孔优化和生产参数优化。营6平2井为二线油井, 实施前日液83.6t/d, 日油2t, 含水97.6%, 实施后日液26.3t/d, 日油20.7t, 含水21.2%, 日增油18.7吨, 且含水大幅度下降,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思路3:改善水驱, 提高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动用

核部物性好, 韵律层不发育, 注入水较容易从底部驱油, 通过调剖, 降低底部吸水性, 提高顶部储量动用。

2. 营6沙三2东区:储层物性差——攻欠增注, 注足水。

调整思路:与工艺结合, 选择最优酸化方式, 延长酸化有效期。

营6沙三2东区后期堵塞较为严重, 采用常规酸化有效期段短, 通过与工艺结合, 优化酸液配方, 进行多级电离, 深部酸化, 营6斜27目前仍保持较好的吸水效果。

3. 营6沙三6:储量失控——部署新井, 完善井网。

营6沙三6井网不完善, 储量控制程度低, 能量状况较差。

调整思路:结合数模, 统筹考虑, 整体部署, 强化储量控制及有效动用。部署新油井2 (水平井2口) 口、新水井1口, 井网完善后4油5水。目前该层系日油30吨, 综合含水11.7%, 日注159方, 呈现良好的开发态势。

四、几点认识

通过探索, 逐步形成了营6岩性油藏由核部向边部、由底部向顶部、由高渗向低渗开发思路的转变。

1. 开发后期剩余油复杂化, 根据储层的不同特点, 分块开发, 分类治理是提高采收率的必要手段。

2. 立足本职, 加强协作, 开发与地质结合, 开发与工艺结合, 是寻找潜力、解决问题有效途径。

3. 充分运用各种油藏软件, 辅助开发, 量化剩余油描术, 是做到精准挖潜的重要保障。

摘要:针对营6岩性油藏储层的不同特点, 提出“分层系、分区块开发, 因块制宜、分类治理”的思路, 为合理优化注采调整方案提供了思路及方法, 并为类似油藏开发提供参考依据。首次利用动态连通性反演软件, 辅助动态分析, 完善配产配注工作。借助数模软件确定剩余油分布, 为新井部署提供依据。

关键词:非均质性,分区治理,连通性反演,径向射孔,数模

参考文献

[1]张厚福、张万选主编, <<石油地质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4.

[2]刘业俊, <<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学位论文.2009.6.

开发权转移 篇5

一、总体思路

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长三角地区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速和国家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发挥我市开发园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综合商务成本相对较低比较优势,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承载能力、优化政策与政务环境为主要推动方式,着力营造综合竞争优势,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积极吸纳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经营理念,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推动全市开发园区经济加快发展,带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坚持错位承接,构建分工明确的产业体系

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瞄准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迫切需要转移的产业,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进一步提升和壮大装备制造及零部件、精细化工和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光伏、生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改造振兴轻工食品、纺织服装、建材等传统产业。依托各自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实施“错位承接、错位发展”战略,高新区重点承接发展装备制造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经济开发区重点承接发展现代服务业、光伏产业;蚌埠工业园区重点承接发展商贸物流、专用设备制造产业;怀远经济开发区重点承接发展不锈钢制造、机械电子、有机硅产业;五河经济开发区城南分区重点承接发展纺织服装、食品制造产业;五河经济开发区沫河口分区重点承接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固镇经济开发区重点承接装备制造和食品制造产业;怀远马城经济开发区重点承接发展建材、冶炼产业。

(二)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功能完善的产业承接平台

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灵活化、投资渠道多样化”的投融资方略,多渠道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大开发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开发园区路、水、电、讯、热、气等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加强能源、环保、物流、通关等公共服务和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高承接大项目的能力。推动各类要素向园区集聚,努力实现园区项目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

(三)实施扩区规划,拓展开发园区发展空间

着力推动两个层面的扩区工作。在省级层面上,按照省政府提出的“扩区规划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核心要求和其他要件要求,结合我市新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实际,积极准备申请报告、发展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扩区说明等扩区要件,加大向上衔接力度,推动我市省级开发区获准扩区。在市级层面上,进一步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按照“高新区达到50平方公里以上,其他省级开发区达到30平方公里以上”的总体要求,开展新一轮的扩区规划谋划工作,为未来5-里开发区大建设大发展留足发展空间。

(四)推动合作共建,探索开发园区加速发展新路径

合作共建园区可以有效解决园区建设资金压力大、项目招商引资落地周期长等问题,有利于承接先进地区部分产业整体转移,实现开发园区快速做大做强。要加强与长三角等沿海地区政府、开发园区、龙头企业的联系,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寻求共建园区合作,推行“飞地政策”、“股份制园区”等模式,推动合作共建园区取得突破。通过合作共建,努力把我市开发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集聚的主战场和高效服务的平台,成为引领皖北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和加快振兴的先行区。

(五)加大招商力度,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

紧紧把握国内外产业转移大趋势,围绕产业承接重点,认真谋划重大招商项目,加强长三角等沿海地区资金、产业转移动态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加强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工作力度,强化专业招商,推行挂职招商,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促进产业组团式承接和集群式发展。进一步加强国内国际交流合作,着力引进国际行业龙头企业、国内500强企业,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

开发权转移 篇6

动态能力通过基于知识的流程支撑了企业的持续更新[2], 或是将知识资源的使用视为动态能力发展的核心因素[3], 或是直接将动态能力理解为一个知识处理的循环流程[4,5]。组织要获取新知识, 有两种途径, 分别是组织自己创造知识和通过知识转移来获取知识。组织自己创造知识的过程比较漫长, 难以适应当今快速变化的环境, 而且成本和风险都较高, 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知识转移是组织获取知识、发展组织知识结构、提升动态能力的主要途径。

知识转移的过程就是动态能力进化的过程, 知识转移进一步巩固动态能力[6]。如何更好地获取、创造和整合知识, 是企业在动态环境下进行新服务开发进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问题, 但严格意义上讲, 目前对知识转移、动态能力和新服务开发绩效的研究还处在割裂状态, 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结论, 因此, 研究知识转移、动态能力与新服务开发绩效的关系, 探讨知识转移对新服务开发绩效的直接影响作用, 以及动态能力对于两者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对服务业提高新服务开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知识转移和新服务开发绩效

新服务开发作为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在不同知识、想法和观念的相互碰撞下产生的, 通常需要依靠多个人或多个团队共同行动来完成, 这意味着所有参与的个人和团队都必须分享各自的知识以致力于解决产品创新中的难题, 因此, 新服务开发就是一个多方知识互动的过程。新产品开发过程中, 项目开发小组与组织内外进行着频繁而丰富的知识转移[7], 新服务开发也是如此。企业内知识的转移是创新的来源和新服务开发流程的核心, 是竞争力的来源[8]。

企业内的知识转移为个人知识、部门知识提供了链接, 使来自某个人或某个团队的方法或思想成为他人或另一个团队的新知识, 并由此促进企业的新服务开发。

1. 1 知识转移的机会与新服务开发

知识转移的先决条件可以划分为四类, 即知识转移的机会、参与者能够预期这种转移所创造的价值、动机和知识转移的能力[9]。若需知识转移的双方没有适时的接触机会, 就丧失了知识转移的可能[10]。成功的知识转移是知识发送者与知识接受者之间存在的机会、动机、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知识转移机会包括知识转移双方保持的社会联系以及为知识转移所建立起来的转移渠道, 它们提供了个体之间进行知识转移的可能性, 是知识转移有效运转的前提[11]。个体间紧密的联系缩短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有利于双方快捷准确地搜寻需要的知识。通过联系可以提供新的信息与知识, 可以加深对隐性知识的理解、共享, 因此企业内部门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组织单元实现有效的创新[12]。

同时, 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知识转移的渠道越丰富, 转移知识的机会就越大, 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转移, 进而促进新服务开发的发生。组织内各部门间要提高联系, 则必须架设有效的、多元化的知识转移渠道, 使联系通过一种有保障的渠道上升为共享的远景, 从而为组织内各部门间的知识整合与交换提供快捷而有效的沟通渠道。知识转移的作用在于通过不同层面的知识交流和共享, 为创新能力的发展积累和增加知识基础[13,14]。交流渠道的扩大促进了知识与信息的传播, 促进了企业信息能力的转换与提升[15]。在多种知识渗透、交叉和相互作用的前提下, 企业获取知识、整合知识, 进而创造新知识, 突破技术刚性, 形成创新共识[10]。

1. 2 知识转移的意愿与新服务开发

新服务开发需从各种来源中获取知识, 包括与来源不明的知识基础的结合, 这都需要较高的知识共享意愿。虽然任何知识只要重用就都可能会被彻底改造[16], 但只有通过有效的组织成员与团队间的知识共享, 使知识以指数般扩容, 才有可能转化为新服务。所以, 知识转移意愿是企业提高新服务开发能力与新服务开发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知识转移是输入, 知识转移活动的产出则可能就是新服务。

当知识转移双方达成共享知识意愿时, 知识转移双方就会投入更多的努力和时间去推动知识在双方之间的转换[17]; 同时, 双方共享的意愿也会提高知识转移双方的知识开放程度和组织透明度, 强化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而成员间相互信任关系是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等知识活动发生的前提[17], 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可以改善组织成员之间的知识互动过程以及组织各层次之间的知识转换。组织成员一旦掌握了新的知识, 就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创造性地执行自己的任务, 顺利实现新服务开发目标。

1. 3 知识转移的能力与新服务开发

知识转移的能力包括接受方的知识吸收能力和转移方转移知识的能力。良好的知识吸收能力能加快创新的速度, 增加创新的频率和数量[18]。技术创新尤其是新产品开发得益于获取和利用外部信息, 外部信息的有效利用与成功的新产品开发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19]。新技术的酝酿和实现是一种知识转移活动, 研究表明, 良好的知识吸收能力能促进企业的知识和技术转移, 有助于新产品开发, 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20]。

吸收能力是作为知识接受方的一方吸收来自他方的知识以转化为自身知识的能力; 转移知识的能力则与之相对应, 是作为输出知识的一方把知识传递给对方并为对方所理解和接受的能力。转移知识的能力对于新服务开发同样重要, 尤其对于在组织内部进行知识转移以实现新服务开发的情况。知识源充当的不仅是知识提供者的角色, 更应该是一名知识传授者。知识转移方对知识的编码能力、对知识接收方反馈信息的把握能力都会对知识转移产生影响[21]。转移知识的能力越强, 知识转移就越顺利, 新服务开发也就越顺利。组织通过提升自身转移知识和吸收知识的能力来实现知识的创新, 提高企业使用知识资源的效率, 促进企业新服务开发顺利进行。

2 知识转移与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的观点首先由Teece等学者于1997 年提出, 这种观点是以资源基础理论为出发点, 更进一步地探讨组织需要具备怎样的动态能力才能够将其拥有的资源转换为竞争优势。按照Teece[22]的观点, 动态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能力, 包括感知 ( 或理解) 机会与威胁的能力 ( 以下简称感知能力) ( Sensing) 、获取 ( 或捕捉) 机会与威胁的能力 ( 以下简称获取能力) ( Seizing) 以及转化与管理危机和更新转化能力 ( 以下简称转化能力) ( Transforming) 。这三个能力一起形成了企业的动态能力, 促进企业进行新的资源配置[23]。

2. 1 知识转移与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是企业在高度竞争与动荡的环境中, 迅速地对市场机会进行扫描、搜寻、探索、甄辨、确认和修正的能力, 即要求企业必须跨越组织与技术边界, 对新技术、市场环境持续地进行搜索审视, 持续感知投资机会、技术革新态势、客户的潜在需求、供应商和竞争者的变化。类似的, March和Simon[24]、Nelson和Winter[25]提出了搜寻常规 ( Searching Routine) 概念, 即不断地对局部 ( Local) 、远处 ( Distant) 乃至全局 ( Global) 的技术和市场进行扫描、搜寻和探索的常规。这种感知能力需要通过扫描、寻找、探索与适应方式, 响应变动市场的机会与威胁[26,27]。

知识转移之所以发生, 是由于知识转移双方所掌握的知识的深度、广度存在着差距, 从而导致知识主体间的知识位势也必然存在着差距, 这种差距促使知识主体间的知识转移[28]。企业在动态环境中要明晰自身与对方的知识差距、明确所需的知识, 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环境扫描, 识别机会与威胁, 并对获取的相关知识进行审计, 即需要企业具有对市场的洞察能力[29]。根据动态能力观点, 企业要想在动态环境下获得成功, 必须建立一种洞察能力, 以识别机会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创建、提升和有效运用原有能力[30]。企业必须发现和捕捉新兴的市场信息和知识, 同时识别和筛选这些新的市场资讯。因此, 知识转移可以促进市场感知能力, 而环境扫描和机会识别是企业进行知识转移的先导, 是培育市场感知能力的有效工具。

2. 2 知识转移与获取能力

获取能力是当新的机会和资源被察觉, 企业将该机会和资源通过内部化和商业化的形式转化为企业的新流程、新产品、新服务的过程。强调这一方面的能力是因为, 企业能否在行业内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并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取决于能否获得需要的关键资源, 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产出。企业如果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快更新异质性的关键资源, 就会先于竞争对手奠定树立竞争优势的物质条件; 并且, 企业如果能在更短时间内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获取相同类型的资源, 表明企业在资源获取的能力方面明显强于竞争对手, 企业因此也能更快地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响应[31]。

企业要获取资源和机会并将其转换为新流程、新产品和新服务, 离不开众多知识和信息的支持。知识转移通过将外部知识资源、人力资源、物理资源、信息资源等有形或无形资源转移至企业组织内部, 可使其获得在创新过程不同阶段 ( 创意获取、技术研发和产品商业化) 所需的资源[32]。高效的知识转移将加快创新资源的价值创造进程, 缩短企业创新周期,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产品创新的成功率。总之, 知识转移改变了企业的知识容量和结构, 增强了企业获取机会和资源的能力。

2. 3 知识转移与转化能力

企业的转化能力是指企业为了将新获取到的产品、服务、流程等落实到操作层面上, 需要协调和重构内外部资源来处理这种调整和变化, 从而使得操作层面更容易执行和落实。企业需要持续关注竞争对手以及市场、技术的变化并且主动进行资源调整, 才有可能先于对手达成资源的重构与转变, 因此转化能力可以说是动态能力的精髓所在, 代表着企业能动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Eisenhardt和Martin[33]认为, 动态能力的实质就是企业重构内部资源与能力, 使得企业的竞争力能够与外界竞争环境变化的要求相吻合。

在知识信息高速发展、环境变化加剧的时代, 企业应通过知识转移不断更新知识和改变观念, 突破以往的惯例, 实现创新。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就是对组织惯例不断思考与诊断的过程, 通过知识的更新, 转变观念, 突破惯例, 并在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过程释放价值, 为企业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29]。只有克服企业以往的惯例, 企业才能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时候重新配置内部资源, 实现内外部转型。因此, 企业知识转移有助于企业突破传统惯例, 提升企业的转化能力。转化能力本身是一种组织技能, 使用的次数越多, 越容易掌握[34]。

3 动态能力和新服务开发绩效

创新活动的本质在于改变组织现有的技术或管理状态, 即对组织的生产要素或知识基础进行重新组合[35]。创新作为对组织资源基础的重新组合, 其能力基础必然是组织的动态能力。企业具有动态能力的结果是 “能够进行快速灵活的产品创新”[36]。Eisenhardt和Martin[33]认为动态能力存在于众所周知的组织流程中, 比如新产品开发、结盟和战略决策。本研究认为, 动态能力有助于改善新服务开发绩效。

3. 1 感知能力和新服务开发绩效

企业不可能拥有新服务开发所需要的一切关键资源, 研发突破所需要的智力和科学技能往往超出了单个组织的能力范围, 尤其在创新压力较大的情况下, 企业不能仅仅依赖自身的知识而进行创新[37]。成功的企业往往通过获取并在新服务开发中应用外部的信息知识而持续地站在创新的最前沿。不断地从外部获取市场信息对企业新产品/服务开发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 有助于新产品/服务开发绩效的提高[38], 尤其是在新服务开发的模糊前端, 对于新知识的搜寻和获取为创新概念的产生和验证提供了基础[39]。

市场感知对新服务开发很重要, 企业需要搜寻能够带来创新萌芽的市场机会。企业可以从外部, 特别是客户和供应商处获取关于新服务开发的创意[40], 从而发现更多的创新契机, 为新服务开发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开端。感知能力促使企业从广泛的来源获取信息和知识, 并在组织边界内传递和转化, 发现和定义新的机遇。企业的感知能力越强, 企业对外部机遇的敏锐性越高, 能获得的机遇越多, 创新的潜力也越强, 企业也就越容易实现有效的新服务开发和更好的开发绩效, 因此, 感知能力是促进新服务开发的关键因素。高的感知能力有助于避免锁定效应和能力陷阱, 帮助企业建立全面的市场导向[23]。已有研究表明, 在技术不确定性水平较高的环境中, 具有较高感知能力的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创新效益[41]。

3. 2 获取能力和新服务开发绩效

感知机会是新服务开发的第一步, 获取和利用这些机会是通过服务创新创造价值和积累利润的重要前提。在感知到机会以后, 企业需要将新知识和已有的资源整合, 从而确保其市场定位[42]。新知识来自于企业的感知能力, 产生于企业内部或者通过对外部环境的扫描获得。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企业的市场定位[43]。新知识通过和现有资源相联系嵌入在企业资源基础中[35]。获取能力关系到企业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 这个满足的过程意味着需要进行跨部门合作, 比如营销和研发部门的合作[44]。在确定其潜在的应用之后, 企业进行开发和商业化活动[43], 因此, 获取能力包括两个必须的活动, 即对与创新相关的资产进行整合和商业化。

有着强获取能力的企业通过从新服务开发中获取价值, 实现新服务开发的成功[23], 特别的, 获取能力决定了被发现的创新机会的实现程度[22], 因为将新的知识和现有知识相结合很重要。强获取能力有助于企业整合新知识[42]。有着高水平获取能力的企业能建立强烈的市场导向文化, 从而在不利的市场和产业环境中实现成功[45], 尤其是, 强获取能力有助于详细理解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这对于紧随其后的商业化过程很重要[46]。总之, 强获取能力有助于企业通过整合和商业化新知识, 从新服务开发中获利。

3. 3 转化能力和新服务开发绩效

感知和获取能力有助于企业获得不俗的绩效, 但是仅有这两个能力还不足以保持新服务开发绩效, 为了应对变化的环境, 企业新服务开发需要有积极的管理者来重置, 因为资源配置的过程不是静态的, 而是一个过程[23]。动荡的市场需要创新过程的转化以响应变化的客户需求。除了重新定位新服务开发过程外, 企业必须重置他们的界面[47]。企业必须系统地分析他们的界面, 协调各个过程实现市场成功[43]。转换能力包括更新和调整创新过程[23]。

企业拥有较强的转化能力, 就可以通过资产重组迅速地形成一种新的要素组合与能力重构, 是提升企业新服务开发能力的主要力量。在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中, 较强的转化能力能使企业迅速低成本地完成企业资源结构、市场结构、能力结构和组织结构的重新组合[48]。转化能力往往涉及企业最本质、最根本的性质变化, 容易引发企业创新。当企业面临具有深远影响的环境变动时, 传统的常规性能力或管理经验无法应对此种变化, 企业必须进行根本性准则和价值观的重新构建, 质疑原有的成功经验, 进行重大的战略变革与创新, 甚至是企业再造, 如重组团队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等, 以此提高企业响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柔性; 同时, 通过转化对创新获取的信息进行开发、组织、解构等, 挖掘创新资源的价值, 提升对创新的作用[49]。所有这些也适用于新服务开发。

4 理论模型的构建

本文发现, 动态能力及其维度可能在知识转移和新服务开发绩效之间充当中介机制。现有文献中, 有学者基于动态能力的其他维度, 诸如市场导向的视角、协调整和能力的视角、重组转型的视角等研究动态能力在知识转移和新服务开发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这为本文构建理论模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基于市场导向的视角, 王永贵等[50]认为市场导向是企业获取新服务开发成功的基础。企业可以利用市场导向所提供的市场情报, 掌握当前与未来的消费者需求以及竞争对手和环境变化的信息作为企业产品或服务创新的来源, 并有效地利用市场情报减少新产品/服务进入市场的风险; 同时, 在市场导向的作用下, 企业可以使用准确、复杂的市场信息, 掌握竞争对手的市场战略与营销战术, 了解其营销活动, 识别市场中的机会, 产生更好的新产品创意。

基于协调整合能力的视角, 唯有能整合相关资源、快速地进行产品创新的企业才能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获得成功。这种整合相关资源、进行创新的能力则来自于知识。Iansiti和West[51]指出,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产业环境中, 技术整合是产业的必然趋势, 并且技术整合得越好的企业, 其研发的效率越好、所创造的产品也越好。企业竞争的优势来自知识整合, 而不是单一的知识, 因为整合的知识才能指引企业在快速变动的环境中做好产品与市场组合, 快速而有效地发展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本文研究知识转移、动态能力和新服务开发绩效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 研究认为: 一方面, 知识转移有利于提高组织动态能力。知识转移是组织获得动态能力的主要途径, 动态能力从根本上来源于知识。动态能力可以理解为是组织知识的一种特殊属性, 这种属性体现为一种以应对动荡环境而产生的变革能力, 帮助企业具有先动优势并及时适应环境变化。将动态能力与知识活动相结合, 有助于动态能力的研究发展[25]。知识转移有助于加强企业的感知能力、获取能力和转化能力。另一方面, 动态能力又会进一步改善新服务开发绩效。企业感知能力越强, 就越能够获取更多的有关顾客的知识和竞争对手的信息, 从而促使企业对顾客需求的变化给予应有的关注, 企业也就越容易实现有效的新服务开发和更好的开发绩效[38]。获取能力则通过有效获取和利用企业内外的相关资源或机会, 促进组织新服务开发。转化能力能使企业迅速低成本地完成企业资源结构、市场结构、能力结构和组织结构的重新组合, 开发出新产品。因此, 动态能力能够促进新服务开发。

总之, 知识转移通过知识转移的机会、知识转移的意愿和知识转移的能力而作用于企业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进一步作用于新服务开发绩效, 即动态能力在知识转移和新服务开发绩效之间承担中介机制作用。基于上述分析, 构建一个基于动态能力中介机制的理论模型, 如图1 所示。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动态能力视角对知识转移和新服务开发绩效的关系进行综述研究, 结果发现动态能力在知识转移和新服务开发绩效之间扮演中介作用: 一方面, 知识转移有利于促进企业动态能力, 提高企业感知能力, 改善获取能力和转化能力, 即对动态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 感知能力、获取能力和转化能力有助于改善新服务开发绩效。

本文的贡献在于: 第一, “动态能力” 的概念源于战略管理研究, 包括感知能力、获取能力和转化能力, 本研究发现, 知识转移对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均产生影响, 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对新服务开发产生影响; 同时, 知识转移的三个维度, 即知识转移机会、知识转移能力和知识转移意愿也对新服务开发产生直接影响。这是本文的亮点。第二, 现有研究大部分关注知识转移与新服务开发, 本文则研究知识转移通过动态能力作用于新服务开发, 这是本文的首创。因此, 本文的理论模型完善了知识转移与新服务开发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 有利于指导新服务开发的知识转移的实践活动。

尽管如此, 本研究只作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构建了一个框架模型, 但是, 该模型没有说明特定情境下的知识转移如何通过动态能力作用于新服务开发绩效, 以及知识转移的特点如何影响动态能力作用的发挥; 同时, 本研究只是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在未来研究中, 将对特定情境下的知识转移进行研究, 并将根据该理论模型所涉及的因素设计量表, 针对某个特定的服务行业进行实地调研获得数据, 并利用结构方程和层次回归分析等方法进一步验证理论模型。此外, 知识转移和新服务开发关系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未来的研究需要从不同的视角进一步挖掘知识转移对新服务开发的作用机制, 如社会资本、组织学习等, 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转移与新服务开发的理论体系。

摘要:伴随服务行业的迅速衍生和服务市场的竞争加剧, 新服务开发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从动态能力的视角, 初步构建并讨论有关知识转移、动态能力和新服务开发绩效的概念模型, 剖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认为动态能力包括感知能力、获取能力和转化能力。一方面, 知识转移有利于促进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 动态能力有助于改善新服务开发绩效。动态能力在知识转移和新服务开发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开发权转移 篇7

1 承接产业转移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1.1 人力资源开发的总量决定着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

只有拥有大批的技术类和管理类人才以及合格的产业工人, 才能承担起大规模产业转移的重任。以2010年东部产业的转移为例, 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4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就达到了14 000亿元左右。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 按各类人才每人创造10万元产值来算, 就需要1 400万人, 倘若按每个人创造20万元的产值来推算, 则需要700万人。由此可见, 拥有的人力资源总量直接决定着产业转移整体规模的大小。

1.2 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决定着承接产业转移的高层质量

根据产业转移的理论, 产业转移是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 最终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与之相适应, 招商引资也依次经历来者不拒、互相选择、招商选资三个阶段。目前,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使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即产业转移向更高层次拓展。近几年来, 河南招商引资项目质量不断提高, 一大批高质量的国家重点支持发展产业和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例如, 2010年8月2日, 富士康首条精密电子生产线在郑州投产;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进军河南等, 这些项目的建设, 标志着河南的产业转移正逐步拉开大幕, 同时对河南的经济发展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做支撑, 也就不可能承接高层次的产业转移。

1.3 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决定着承接产业转移的广度

伴随着信息社会形态的出现, 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劳动力的结构、规格和综合素质以及科学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影响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从产业经济理论来看,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只有在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的前提下, 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协调、快速地发展。产业结构主要受到资源供给、市场需求和客观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结合河南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及优势, 应该重点发展以下产业:烟草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纺织业、铝工业、建材业等传统产业和有色产业;汽车及其装配业、新能源等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物流服务业及电子等先进制造业作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但如果没有相应的人力资源结构作保证, 那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也只是空话。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 人力资源的结构决定承接产业转移的广度。

2 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河南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产业转移为河南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承接产业转移也对河南的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

2.1 承接产业转移的人力资源基本情况分析

承接东部产业的转移, 河南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这一优势。但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并不仅仅体现在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价格方面, 而且更主要的是对其质量的要求。要想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技术专长的高素质的劳动力, 而河南恰恰缺乏这样的劳动力。在2010年, 河南省初中毕业的154.92万人中, 仅有62.85万人进入高中或中职继续接受教育, 其余的92.07万初中毕业生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培训和教育就直接进入了劳动力市场。与此同时, 在2010年河南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70.43万人中, 也有22.6万人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就进入了劳动力市场。也就是说, 仅2010年这一年中就有114.67万劳动力没有经过任何职业培训就进入劳动力市场, 这一部分新增加的就业人口成为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可能性比较小。另根据有关数据统计, 河南的技术人才总量偏少, 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河南省每万人中拥有的人才数和专业技术人数分别为360人和140人, 均低于全国500人和220人的平均水平。这些都充分说明了, 河南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 但技术人才相对缺乏。

2.2 承接产业转移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河南承接的产业转移项目集中在房地产、冶金、机械电子、石油化工、轻工纺织、建筑以及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行业, 说明外来投资者主要看中的是河南相对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与此同时, 2011年河南省确定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产业化工、有色、钢铁、纺织服装产业等14个产业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从目前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未来承接产业转移的可能情况来分析, 河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所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以劳动技能技术人员为主, 涉及生产、设备操作、物流、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研发、质检等专业人员。当然伴随着产业转移逐步推进, 也会增加对工商企业管理人员、服务业人员的需求。

3 应对产业转移的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

3.1 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发展观, 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要提倡树立“人人学习, 事事学习, 时时学习”和“学习即工作, 工作即学习”的理念。河南在经济发展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 要满足产业转移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必须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加强对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引导, 树立人才多元论的观念, 打破传统的认为读书就是要上大学的思想观念, 确立技术工人也是人才, 对技术工人的培养也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使社会各层面都认识到技术工人与高科技人才、经营管理类人才同等重要, 从而在思想上、观念上促进技术工人人才的培养。

3.2 紧密结合用人单位需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德国制造”享誉全球, 主要与其产品工艺水平高, 经久耐用有关, 而德国产品的质量之所以能得到全世界的公认主要与其具有众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密切相关。而这正是因为德国职业教育培育了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然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薄弱, 社会上存在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因而很多学生把职业教育看作是在升学无望时迫不得已的选择。我国职业教育本身也存在许多弊端。譬如,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企业用工需求脱节, 职业学校没有对企业用工需求做市场调研就设置专业, 导致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许多职业院校急功近利往往是热门专业一窝蜂上而且招生数量没有统一规划;学校课程设置实践性不强, 由于开设实践性强的课程大都需要配备器材, 多数职业学校购买不起, 与此同时很多职业学校招聘教师时过于注重学历而导致具有一线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缺乏, 所以很多职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差, 企业不愿接收。因而教育部门应该采取措施解决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紧密结合用工企业需求设置专业, 对招生数量做好统一规划, 对职业学校建立实验室予以财政补贴, 并对职业学校教师的考核应该区别于普通高校教师以加强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3 内培与外引相结合, 强化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

要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服务, 把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作为企业经营者的任期目标责任, 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因而每个企业都应该要拨出一定的培训经费, 定期对员工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 作为企业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执行情况。鼓励并提倡以委托培养等方式, 将河南本地的有发展潜质且具有专业技能的职工, 送到国内外相关的职业技术学院去深造, 或者送往国内外进行考察学习。聘请高校和科研部门的专家学者或企业单位的职业经理人通过开办各种短训班, 将所学理论结合自身企业情况实际运用, 在实践中强化和更新指导企业的管理方法, 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人才。

3.4 重视并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近33%。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首先要重视教育。而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与发达的省市相比, 不管是在培养人才的数量上还是在培养人才的质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全国其他省市一样, 目前河南的教育工作也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发展教育是使河南实现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的根本途径。

3.5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存在, 劳动力市场经常出现结构性的矛盾, 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也影响了企业的稳定生产, 而且在一般情况下, 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居于弱势地位。为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 促进产业的形成与繁荣, 河南省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措施, 在就业市场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一方面, 要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的运作, 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指导服务, 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另一方面,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支持, 确保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供给, 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做好人力资源的支持。

总而言之, 随着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 将来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还会进一步增加。所以河南的人力资源开发除了要解放思想, 转变原有的人才观念外, 还应从短期和长期供给方面对现有的人力资源在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学历教育等方面做文章, 使人力资源供给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均符合用人企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莫光政.广西承接产业转移中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策略[J].东南亚纵横, 2010 (2) .

[2]刘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河南人力资源环境优化研究[J].区域经济, 2011 (12) .

[3]李国杰, 缪兴锋.从人力资源视角分析广东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梅州市为例[J].特区经济, 2011 (6) .

[4]李雪苑.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学刊, 2010 (4) .

[5]赵雅坦.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0) .

[6]何静.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校报, 2012 (6) .

[7]成艾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11 (12) .

[8][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开发权转移 篇8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自2004年至今已有10个年头, 各镇及街道成校都面临着心的困惑, 发现招生已越来越难, 对于开办同一个项目, 以往招生人数爆满, 然而现在却要到村里拉人, 人家还不情愿来, 面对这种现状, 引发了一些思考, 原先的项目是否不再符合老百姓口味呢?其实, 查阅以往年头的培训项目记录, 不难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有些已经有了七八年了, 没什么变化。显然, 项目的开发首先要符合老百姓的需求, 同时具有以下几点特性:

1.1 时代性

任何一个项目的存在都应与老百姓的需求分不开, 而老百姓的需求与时代紧密相联系的, 什么样的时代应就有什么样的需求。当今, 电脑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已密不可分, 因此电脑培训已成为一个常规项目, 但电脑培训的项目随时代悄然在发生着变化。自2004年的头几年, 对于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 正是人们兴趣所浓, 比如打字、word、excel、ppt制作等, 但之后我们的需要在升级了, 电脑的应用软件也就在升级了, 随之就出现了flash制作、photoshop工具应用、美图秀秀应用、网页制作与设计等, 很明显随着网络时代逐步深入老百姓的生活空间及各个领域, 网络知识及与之相关的培训已成为人们新的需求热点。这些变化无疑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学校档案中记载着烹饪培训在2004年已开始, 当时的招生非常顺畅, 老百姓纷纷踊跃前来到校报名, 也火了好几个年头, 然而今年到村里招生, 报名人数只有38人, 其中才15人可享受政府补贴。同样也在今年开办了一个淘宝创业培训班, 不到两个星期就有110多为人数纷纷要求报名, 其中70几位能享受到政府补贴,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2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任何一个项目都应是对老百姓带来实惠的, 有用的可操作的。比方摩托车、电动车等维修技术培训, 老百姓学了就能自己开一家维修店赚钱, 又如美容化妆师培训、面点师培训、电子电工培训等等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但理论性强, 文化要求较高的项目如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指导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等之类不适合在农村老百姓中开办, 农村老百姓文化层次较低, 大多只有初中文化, 甚至只有小学文化水平, 因此农村中开展的项目要求可操作的, 具体的, 文化要求低一点的。家政服务培训、电脑操作培训、汽车维修工培训、插花培训等等即实用又可操作。

1.3 创新性与前瞻性

创新是个永恒的话题, 社会的迅猛发展, 知识的不断更新, 观念的不断变化, 竞争的不断激烈, 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这已经摆在大家面前的事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之初, 很多人已经知道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具备三项技能:电脑、驾驶、英语。一些有眼光的培训学校或机构就顺时推出了这三项培训项目, 领先占据了市场, 正因为这种前瞻性的估计, 开劈了新的市场, 带来了惊喜中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项目的开发需要高瞻远瞩, 深谋远虑, 这样才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众所周知, 马云是阿里巴巴网站的创始人, 他就具有时代创新性与远大的目光,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已深深扎入到全世界老百姓的生活、工作中。为此, 马云被著名的“世界经济论坛”选为“未来领袖”、被美国亚洲商业协会选为“商业领袖”, 是50年来第一位成为《福布斯》封面人物的中国企业家。项目的开发已不再传统式, 同样需要新鲜的空气与灿烂阳光来激活整个时代, 创新思维与投向远方的目光会打造出美好的未来。

以上讲到的对于项目开发的思考与研究, 那么接下来谈谈在培训中经常碰到的棘手的管理问题, 针对成人人群这一特殊的对象, 要提高他们的出勤率及如何吸引他们到课堂里来, 来了不走, 也就是班级管理已成为培训任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2 培训管理的分析与对策

培训管理包括了学员管理、教学管理与教学设备设施管理。其中学员管理就涉及到学员出勤情况、学习效果、考试合格率等。教学管理有对授课老师的备课、课堂教学教法管理等。而对于教学设备设施管理就要做到设备的及时调试与维修。我们发现前两项是相互关联, 并且教学管理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堂好的课纵然吸引学员久久不离开课堂, 因此, 对教学管理的教材教法做出以下探讨:

2.1 反复教学

农村老百姓文化层次低, 接受能力较差, 因此课堂内容讲一遍之后, 仍有一部分人没听懂, 这时需要反复讲解, 直到大家都听懂为止。

2.2 课堂复习

成人大多在家是没有功夫复习, 因此复习还是要放到课堂里完成, 也可照顾到课堂上每一个学员, 对于上堂课请假的学员得到了重新上课的一次机会。

2.3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通常会把一堂课的内容先给大家集体讲解, 然后让学员自行学习操练, 有问题的学员可以向老师直接提问, 这种集中与分散的结合是考虑到成人人群基础的参差不齐, 以照顾到了每一个学员。

2.4 教学内容分块

成人都有个家了, 请假很难免, 把教学内容分成相对独立的小块, 这样即便某个学员没有来, 也不会影响下堂课的听课效果。学校在一次计算机高级工培训中, 就把教学内容分成了块, 即计算机使用、word、excel、ppt、photoshop、动画制作、网络操作、复习考试, 而每一块内容又分成了一个个小块。分块的教学, 使复杂的教学内容化解成一个个相对简单的知识点, 等有利于学员对知识的接受与掌握。

2.5 分层教学

针对成人人群的基础各不相同, 采用分层教学是必要的。课堂内容难度呈现阶梯式, 对于不同的人要求掌握的程度可以不相同。让每个学员学有所获, 基础较弱的学员可以掌握简单的, 基础的部分, 而一般的学员可以掌握难度中等的, 基础好的学员那么就可以学得深一点, 这样让每个学员都能吃得上, 也能吃得饱。

2.6 小测试巩固

小小测试可以巩固学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同时也提高了学员对学习的主动性。

2.7 内容插入式教学

一次在淘宝创业培训班遇到这样的情况, 到身份证、照片上传等待审核需要几天时间, 那么接下来的空档就可把平面设计的内容插入进去,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提高课堂效益。

2.8 注重实践教学

理论固然重要, 但面对抽象, 高度概括的教学内容只会让学员望而却步, 但对于可实践, 可操作的内容, 学员往往容易接受。而且在实践教学之后, 学员已经有了较强的感性认识与对知识的理解, 这时候再来讲解理论, 效果就会更好。

综合以上的八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总得来说根据成人教育特殊性, 作为一个成教工作者随时关注着整个培训动态, 特别是课堂动态, 发现问题提醒和指导授课教师及时做出调整, 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让学员更易接受, 让课堂效益提高。

[3]吉大鹏.基于实时分布式数据库的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研究[J].可编程控

参考文献

开发权转移 篇9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潜在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同时资源相对较少。因此,只有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以致提高劳动者劳动生产率,才能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济社会更快发展,从而带动安徽的发展,为中部崛起探索出一条新路。因此,探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这是一个兼具学术和政策意义的课题。

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及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口数量大,人力资源数量增加过快,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818亿元,分别占安徽全省的54%、45%和66%。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已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沉重包袱,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劳动力人口总数还将进一步上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近五年在业人员年均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年均水平看,在业人员年均增长高于同期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这些都说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数量增加快,工农业生产所需增加的劳动力数量比人力资源自然供给的数量要多。人力资源数量增加,虽然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对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带来了投资压力,对劳动力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压力。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劳动力素质偏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缺乏流动性

1、劳动力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文化素质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职业技能差。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学历文凭教育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素质教育体系未能形成,特别是农村职业培训数量极少,农村劳动力技能低,且结构不合理。同时安徽省虽存在高等教育优势,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居住在城市相对较多,且人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

第二,从思想素质看,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差。安徽是传统农村大省,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和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劳动力思想观念落后,保守求稳,依赖思想比较严重。现代经营和管理的知识缺乏,经营管理的能力较差,信息的吸收和反应很慢,市场意识、竞争观念淡薄,适应和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弱。这种状况大大阻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劳动者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三,从劳动力身体素质看,安徽省特别在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投入大大落后于实际需要,计划经济时代的办医形式及农村人力资源的健康保障制度已经消失,但新的形式和保障制度没有形成,公共预防保健服务薄弱,卫生基础设施较差,劳动力健康水平提高缓慢。城市乡村在营养、卫生保健和预防机制方面参差不齐,皖北、皖中和皖南区域差异明显。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导致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缺乏流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极其不公平,忽视农村教育而偏重城市教育,致使农村教育发展长期滞后,农村人才大量流失。这就导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农民整体素质长期低下,难以形成人力资本优势。

第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严重阻碍了农民思想意识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文化、技能素质较低,相对封闭的农村社会、长期单一的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的约束和影响,使农民难以形成竞争、开放的观念,相反却养成了消极和平均主义的落后意识。

第三,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使得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劳动力流动比较困难,使得他们在城镇和其他行业之间迁徙不自由,延缓了城镇化进程,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束缚了农民个人的发展。

(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当前,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在认真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部分地方还结合实际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少数地方在贯彻执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中仍存在不到位的现象,亟待重视。比如,一些部门服务尚不完善和规范;部分政策执行存在偏差。

(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教育结构不合理,培训滞后

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财政支出中用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支出比重不断降低,而这其中的大部分又用于支持生产支出,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支出少之又少。第二,劳动者自身投入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劳动者收入过低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第三,近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劳动者在教育、医疗、迁移等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的投资成本不断增加,劳动者难以支付高昂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严重妨碍了人力资源开发的进行。

2、教育结构不合理,培训滞后。

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教育体系基本上仍然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运行,教育供给与实际需求脱钩。重视基础教育,忽视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使得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很难得到有效提高。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才能有效地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但是目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法规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开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必须首先立法。立法时要注意,在立法思想和条文设置时要尊重规律,贯彻开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原则,全方位地实施和开发。要制定推动开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的激励政策。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落实国家促进开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的政策,积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投资等政策,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的发展。

(二)抓好政策保障措施是安徽人力资源开发的保证

国家提供的政策保障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大政策支持,从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5个方面明确了支持政策,含金量很高。二是加强组织实施,重点对国务院有关部门、长三角两省一市和安徽省明确了具体要求,提出要在国家层面建立高层次协调机制,指导安徽省和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共同推动产业转移工作。三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

因此,安徽应制定各种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并将它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议题,特别是基层政府要吸引各类教育资源向开发农村人才投资。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有志之士投身于农村发展,真正把人才引到农村教育的第一线。

(三)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探索劳动力的供给模式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

1、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

坚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补充,加大技能型产业工人和农民工培训力度,引导更多的劳动者提高就业技能。

2、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大省。

创新职业教育办学和培养模式,营造有利于适用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培养一大批适应性较强的技术人员和操作熟练的工人,以满足承接企业用工需求。

3、建立劳动力有序转移机制。

加强与劳动力富裕地区的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异地培训、委托招工等多种渠道,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到用工紧张的地区。

参考文献

[1]朱盛毅、朱金蓉.基于中部崛起背景下的安徽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乡镇经济,2009(12).

[2]石东阳.广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思考[J].经济探索,2009,(01).

[3]王华轲.加快中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推动中部崛起进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4]刘德宽.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12).

[5]项英辉,李荣彬.开发利用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农业经济,2007,(01).

[6]韩瑜,何新敏,钱士茹.安徽东向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11).

[7]储节旺.安徽崛起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

[8]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开发权转移 篇10

兰州科技大市场负责人在座谈会上首先汇报了北京大学技术转移甘肃中心自2015年成立以来开展的工作情况及2016年工作设想。杨松尧主任分别从采集需求信息、对接科技成果、举办人文论坛等方面介绍了2016年度北大拟实施的工作计划并重点介绍了拟于今年6月底在我省举办北大技术成果对接活动工作建议。 会议针对开展项目对接活动和互派人员挂职学习交流进行了研讨。

张学斌副巡视员对北京大学帮助甘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所开展工作表示感谢。 他说,甘肃省科技厅十分重视与北京大学的科技创新合作,希望双方利用好北京大学技术转移平台,结合甘肃特色,彰显北大优势,征集各市州、高校、院所、 企业的技术需求,以多种方式,推动北大技术成果与甘肃有效对接。

双方还就甘肃派出优秀人才在北大工作、 北京大学支持甘肃建立创新合作平台、共建联合实验室或技术研发中心、合作申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北京大学将原创性技术在甘肃进行试验、示范和产业化等内容交换了意见。

【开发权转移】推荐阅读:

构件开发07-14

协同开发07-15

开发成果07-18

多重开发05-09

开发公司05-11

再开发05-11

开发层系05-11

工况开发05-13

沿海开发05-17

内部开发05-17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下一篇:国有企业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