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农业

2024-08-10

文化农业(精选12篇)

文化农业 篇1

翻开人类的发展史, 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 农业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生产粮食和提供原料的层面, 而是进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注重现代农业发展的文化表达, 融合文化及艺术元素, 充分发挥文化功能, 发展文化创意农业, 为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和谐、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不懈努力。

一、农业发展融合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创意农业

俗话说, 一句话使人笑, 一句话也能使人跳, 这就说明说话的艺术性很重要。一个人不能没有知识, 一个产业不能没有文化, 人没有知识, 就无法感知外界, 就无法取得发展, 一个产业没有文化、没有历史, 就没有底蕴、就没有艺术, 也就没有前途、没有效益。因此, 在新的历史机遇期, 发展现代农业, 实现农业现代化, 要抓住我国加快实现文化复兴, 建设文化大国强国的机遇, 实现文化艺术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融合, 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农业。

文化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农业生产为依托, 以创意为核心, 以知识产权为基础, 充分应用文化学、美学、艺术学、生态学、农学、养生学、景观学、休闲学、环境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园艺学、市场营销学以及现代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指导人们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休闲旅游结合, 使其成为具有“四高”即高文化品位、高知识化、高赢利性、高附加值, “四化”即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 “五型”即审美型、文化型、娱乐型、科学型、观赏型的新型农产品;通过“三生”即创意生产、创意生态、创意生活, 创造“三农”即创意农村、创意农居、培养创意农民, 达到“六美”即美色、美形、美味、美质、美感、美境的目的, 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产生更高附加值,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村繁荣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二、文化创意农业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活力

文化创意农业不仅仅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更是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因其有机融合文化及艺术元素, 所以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发展文化创意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尚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农民提供农业剩余的制度化使农业经营产生明显的比较劣势, 农产品价格震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稳定, 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难度明显加大, 这迫切需要我们更新发展观念, 转变增长方式, 促进农村向城市的要素单向流动向城乡要素投入的双向互动转变。发展文化创意农业, 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科技、文化、社会、人的创造力等各项资源通过文化创意的手法变成一种生产要素, 投入到农业, 落实到农村, 惠及到农民, 使得城乡联系更加紧密, 农业产业更加发展, 农村社会更加和谐。

发展文化创意农业是消费需求的内在动力。随着都市生活压力与日俱增,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趋于流行。农业、农村拥有很多的自然资源, 是生态系统最完整而完善的户外自然教室, 是自然生态教育体验最适当的来源;而且农业资源具有季节性、地域性、生长性、活动性、景观性、实用性、知识性、生态性、文化性等特性, 这些都是营造特色、酝酿创意的有利资源, 足以创造产品与服务的差异性, 吸引和满足更多的消费需求。

发展文化创意农业是农业创新发展的新活力。文化创意农业作为提升一产、接二连三的第六产业、无边界产业, 传递着一种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交融的新型文化观, 把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并举, 使科技和文化成为驱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两大引擎, 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产品和农耕活动, 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联结起来, 构建多层次的产业链和价值体系, 同时, 突出以优美的自然农业生态为依托, 以高效的农业生产为基础, 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归依, 从而构建出经济生态、自然生态、文化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

三、充分挖掘文化创意农业发展中的文化资源

在现代休闲观光旅游产业中, 可供挖掘、利用和展现的文化资源深邃厚重、纷繁复杂、气象万千, 但能与现代农业、文化创意融合、协调并易于表达、体现和营造主题及特色的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民族民俗文化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和五十六个民族的文明古国, 产生了如书法、绘画、戏剧、武术等许多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艺术, 也形成了独特的风土民情和奇风异俗, 仅传统节日就有汉族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藏族浴佛节、雪顿节, 苗族“赶秋”, 彝族火把节, 壮族歌墟, 傣族泼水节等, 更有大理白族的三月街、贵阳苗族的四月八、内蒙古的“那达慕”等许多深受欢迎的乡村民俗, 流行于我国农村的踏青游春、龙舟竞渡、赛马、射箭、赶歌等多种活动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 异域文化

世界历史悠久, 民族众多, 民俗风情多姿多彩, 旅游者在徜徉山水、流连古迹之余, 总是喜欢欣赏异域风光、感受异域文化。我国风景名胜众多, 文化形式和文化内涵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形成了具有区域差异的典型主题及特色文化景区, 如三大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区:东北林海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区、西南奇山异水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区和西北草原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区。

(三) 乡土文化

我国各地有多种多样的充满情趣、脍炙人口的乡土文化艺术, 舞龙灯、舞狮子、踩高跷、打腰鼓、陕北大秧歌、东北二人转、西南芦苇盛会、广西“唱哈”会、青海“花儿”、江苏里下河水乡的“荡湖船”以及浙江金华的“斗牛”等;各地的民间工艺品, 更如繁星满天、争奇斗艳, 如天津杨柳青年画、潍坊年画、贵州蜡染、南通扎染、常熟花边、东阳黄杨木雕、青田石刻以及各种刺绣、草编、竹编、泥人泥兽、面人面花等, 无不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而倍受国内外游客青睐。

(四) 农耕文化

由于地理、气候环境等条件的影响, 农业给古老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衣食之源, 创造了纷繁多姿、丰富内涵相应的农耕文化, 形成了“男耕女织”“天人合一, 顺应自然”的以农为本文化体系特征。如北麦南稻、旱地水田、红壤绿洲、牧场果园、梯田平川的地域形态差异, 多样的农牧方式、作业周期、除病防灾等农事过程, 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祭祀、崇拜、禁忌仪式, 以及传统的牛拉犁、水推磨、石舂米、家织布等设备与技术。

(五) 农事节庆文化

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国, 天文历法都与农业有关, 岁时节令丰富, 农事节庆活动就是在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古代祭神、祈雨、庆丰收等活动成为最早约定俗成的农事节日, 并与日月天象变化相结合形成了春节、三月三、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俗节日。其他农事节庆文化活动如农业采摘游、民间艺术游、烹饪王国游等以及桃花节、山花节、西瓜节、苹果节、赛牛会等节庆活动, 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也已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六) 饮食文化

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流派、各具特色的饮食类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菜体系中包括了地方菜、宫廷菜、少数民族菜和有宗教意味的清真菜、素菜以及保健食品药膳;其中地方菜又可分为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沪菜、川菜、湘菜、鄂菜、豫菜、鲁菜、辽菜、京菜等, 其主要区别是:南甜、北咸、东酸、西辣。而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则更具特色, 如回族涮羊肉、维吾尔族手抓饭、傣族竹烧鱼、蒙古族全羊席、朝鲜族打糕、藏族酥油茶、白族生皮等。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商品资源。

(七) 耕种作物文化

我国广阔的领土、悠久的自然历史、复杂的生态环境,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作物资源和各具特色的作物文化, 为休闲农业的开发增添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如竹子象征着“虚心谦和、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操行以及柔韧、孝义的人格精神, 梅花、菊花象征“高洁情怀、傲骨精神”, 莲荷象征“洁身自好、品性清廉”的君子品格。桃、李被视为繁荣、美好、幸福、安乐的象征。茶文化从形式到内涵都丰富多彩, 在休闲农业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加快文化创意农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连续15个“涉农”一号文件的启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要紧紧把握农业产业大发展、文化产业大繁荣的机遇, 促进农业和文化的有机融合, 全力推进文化创意农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文化创意农产品品牌建设, 建立文化创意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推动创意、文化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发挥地方特色, 巩固提高传统优势产业, 加快创意产品开发, 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意品牌, 完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机制创新, 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文化创意农业品牌建设中的作用;鼓励有关企业申报地理标志和商标, 规范使用和管理, 提升文化创意农产品品质, 拓宽销售渠道。

加大对文化创意农业的投入力度, 对现有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 有目的地集中向文化创意农业倾斜, 重点支持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与农民联系紧密、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创意农业项目, 确保做大规模, 做出效益。拓宽文化创意农业投资领域, 不断创新文化创意农业投入机制, 逐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三资”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依托的多元化文化创意农业投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创意农业龙头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努力拓宽文化创意农业投入渠道, 积极推进文化创意农业上市融资, 增强创意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文化创意农业需要人才智力支撑, 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 鼓励农业企业培养、引进和聘请创意经营、技术创新人才, 把该方面的人才培训纳入新农民的培训计划, 把品牌知识、资本经营、文化创意农业作为企业家培训的重要内容, 对获得文化创意农产品认评的单位与个人, 给予专项奖励。

强化文化创意农业开发平台建设。注重支持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完善产业、质量、消费者协会和其他专业协会及质量认证、创新服务平台、检验检测等社会中介服务组织, 积极为企业提供品牌推介、法律服务、信息咨询、商标代理, 以及融资担保、技术服务、资产评估、打假维权、产权交易、会计审计等各方面服务。搭建创意产品品牌网站、创意专家团、文化创意农业品牌协会、研究会、促进中心等文化创意农业建设的信息交流平台, 强力推进文化创意农业建设与发展。

强化发展理念的转变, 发展创意农业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 倡导通过释放农村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理念, 强调农村本土文化的弘扬, 结合本地“三农”的实际情况, 改变农业发展局限于单一的生产功能, 进一步全面挖掘农业的潜能, 把科技、文化、产业、市场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创新农业业态, 实现农村一、二、三产的协同发展。使得农业真正成为产出高效的快乐产业, 农民成为富裕而有尊严的幸福群体, 农村成为人人向往休闲的美好家园。

文化农业 篇2

优点:1.“合规创造价值”的管理理念

我所在的XX支行为农行XX分行辖内的老三铁单位,“铁账、铁款、铁规章”是对XX农行日常经营行为操作提出最基本的要求。合规是农业银行的立身之本,是各项业务健康发展的基石,回顾XX农行的发展历程,我们在加强合规文化建设、防控经营风险等方面的工作上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临柜员工认真办理每一笔业务,将“三化三铁”的思想贯穿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业务主管谨慎审核业务,规避任何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行长根据岗位特征将岗位责任落实到各个员工身上,有针对性地强化了内控、风险管理。

2.“尚贤用能”的人才理念

XX支行根据各个岗位的特征要求,结合员工工作风格、性格特点、年龄层次等等因素,合理分配岗位,鼓励员工在自身的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光和热。此外,XX支行积极响应“以人为本”的支行理念,重点抓了对员工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理论、业务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和规范化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形成“学习工作不分离”的良好氛围,提高全行员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不足之处:经营管理有待更细节化

XX农行面临区域内有限的金融资源,农业竞争除了靠过硬的产品,还需要管理者实行更精细化的管理,员工提供更细节化的服务。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群体,如何走出去,怎样请进来需要很多营销的细节技巧,这就需要我们丰富自身营销知识,把准备工作细致化,针对不同客户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营销方案。同时,网点自身的对外服务更需要注重细节,服务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环境的整洁都是维系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的重要考核因素。这需要我们全行员工从接待礼仪、仪表举止、柜台服务、文明用语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统一的规范化训练,在掌握的基础上长久地坚持保持下去。

您认为领导层面和员工层面分别需要重点弘扬和实践怎样的企业精神?

领导方面:

XX农行“自加压力、敢于争先”鼓励我们各个基层网点与好、强、快的先进单位比,鼓励我们用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鼓励我们追求全面的第一。我认为领导层面上我们应该奋勇争先,向其他优秀的单位如张家港支行学习优秀的管理经验,成功的营销案例,合规的临柜操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推进本行健康稳健的发展。

员工方面:

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遵守《员工行

为守则》,始终如一秉承着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理念投身于我们的岗位,将“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团结一致,精诚合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当今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日益激烈的经济发展对我们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丰富自己,将所学的知识技能投身于事业,这样我们才能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前进。您对进一步深入开展总行企业文化和XX农行企业精神深植和实践活动的建议。

两岸农业合作文化创意新平 篇3

第三届云台会于2014年6月9日在昆明盛大开幕,为了更好地让前来参会的700余位海外侨胞、重要嘉宾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云南、投资云南,会议主办方特意安排了2014年6月11日台湾考察团对玉溪新平实地考察活动。

当日,恰逢海峡两岸云台文化创意农业示范园正举办揭牌仪式。出席此次仪式的有云南省台办经济处处长吴兴鸿、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刘有、台湾神农科技发展协会理事长廖树宏、新平县委书记吴伯平和新平县人民政府县长李丁全等。

新平县委书记吴伯平在致辞中说,台湾在精致农业、观光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有着超前的发展方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海峡两岸云台文化创意农业示范园落户新平,是推进云台交流合作的积极举措,也是台企入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企对接的成功合作。通过合作,借助台湾现代高效农业开发理念、种植技术,达到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据悉,此次海峡两岸云台文化创意农业示范园区由神农科技发展协会和云南特行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合作,园区规划总面积6000余亩,预计总投资2.1亿元。台湾神农科技发展协会是一个以组织、整合农业资源,引导农业走科技化道路,促进建立国际农业交流网络,发展现代农业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建成以后,该园区将引进台湾先进农业生产管理理念和“产销班”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建立农产品全程追溯系统,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合作方云南特行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新平县腰街农场,成立于1960年。公司注册资金1687.2万元,拥有员工218名。公司历史悠久,坐落于花腰傣民族聚居地,距离玉溪市150公里,距离省会昆明240公里,市省道公路218线楚雄市至国境江城县、普洱市及西双版纳州必经的交通站口,占据着极便利的交通要道,为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潜力。公司经营着优质的亚热带水果,荔枝、龙眼、柑橘及甜橙、芒果、甘蔗及其它经济水果上千亩。多年来,公司产品在得到全国各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和认可的同时,也赢得了较好的口碑。在2011年第七届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的申报中,该公司生产的荔枝和柑桔分别获得金奖和优质奖;同年,该企业被玉溪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龙头企业”。2012年,该公司的“佳贡”牌妃子笑荔枝被云南省農业厅评为“云南名牌农产品”;2014年1月,该企业又被认定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新平县是云南省的农业大县之一,具备了发展农业产业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优势。由双方“强强合作”合作的农业示范园项目的落成,将会为云台农业合作项目交流、园区建设搭建一个重要平台。它是第三届云台会的一项重要成果,是推进云台交流合作的积极举措,也是台企入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企对接的成功合作的重大标志。

文化农业 篇4

一、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在思想上的突出特点

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因素作用,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知识体系专业化,人文素养弱化

由于农业院校在专业比例上以农、林、畜、牧等学科为多数,而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和艺术类的学科在农业院校的专业中所占比例较小,从而削弱了学校的人文氛围。同时,高等院校的专业化教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自然科学的严谨教育,相对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并且,农业院校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乡镇,在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有所欠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严重脱节,大部分学生讲求实用效用,往往对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课、选修课漠然置之。在社会、学校、个人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农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弱化,但想要改变现今农业院校自怨自艾的现状,要成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水平大学,就必须从人文与精神上寻找药方。

(二)思想认识有偏差,学农不爱农

其一,很多学生进入农业院校后,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了解,对农业地位缺乏正确的认知,自我认识不清晰,心理素质不高,导致其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专业思想不牢固,虽身在农业院校,心却在其他专业或行业,甚至对本专业出现抵触心理,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对未来产生迷茫感。其二,农业院校缺少及时有效的途径去对学生的消极思想认识进行矫正和疏导,有些农业院校对身为“农”字号十分不自信,申请更名转而放弃自身专长和特色,另谋路径发展非“农”的新兴热门专业,旨在向综合性大学大步迈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院校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自信。其三,社会上和部分家长对学生就读农业院校的错误观念和狭隘偏见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落差,这些有着错误观念和狭隘偏见的人往往将农业院校与农林业低级产业相联系,不了解国家和农业的发展现状,对农林专业前景并不看好,思想保守,直接影响农业院校学生对专业自信度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就业矛盾丛生,学农不务农

农业院校学生就业率低的现状,既有来自社会就业形势的影响,也有来自学生就业的心态问题,以及家长望子心切的原因。农业院校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有多方面原因。从大学生个人角度出发,他们认为农村机会太少,或者自己的专长不适合在农村发展,再者是忍受不了农村地区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有的学生来自农村,希望通过高考越出“农”门,毕业后更不会考虑回到农村工作。另外,农业技术岗位、农业服务岗位的回报周期长、薪酬相对其他行业少、工作环境较差,相比之下,绝大多数的农业院校毕业生选择到一线城市、沿海城市寻找发展机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就职是首选,在择业过程中也会充分强调环境、薪酬、食宿等条件,种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农业院校毕业生“学农不务农”的尴尬局面。

二、思想教育以农业文化为切入点的路径探索

(一)注重农业政策解读,深化农业地位认识

在课堂上应该详细介绍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普及国家关于农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具体政策,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深化对农业作为基础地位的认识,能够洞察时代脉搏,体察社会所需,与时俱进,学以致用。而一系列的农业扶持政策的解读是思想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学生的政治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细致地解读,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关心与切身实际相关的身边事。

同样的,与农业联系紧密、与农业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前景相关的方针政策也需详细解读,例如生态文明建设、三支一扶以及最新提出的“互联网+”的互联网新思维。

(二)加深对农业文明的了解,促进人文素养提升

农业文明是农业生产在文化上的积淀,贯彻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中。中华文明源自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加深农业院校学生对农业文明的了解,不仅有利于他们接受历史、政治、文学、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学科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自然与人文科学的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课上,适当地穿插自然辩证法、农业科技史、农业发展史、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扩宽农业文化学习渠道,提升专业自觉自信

除了在课堂上的教导,还需要拓宽农业文化的学习渠道,加大学生与农业文化的接触面,提升专业的自觉与自信。这样有助于农业院校学生从浩瀚的农业文化中,定位自己在农业方面的兴趣所在。

增设相关农业文化选修课。增设农业发展史、农业科技史、古代农业、现代农业的选修课。通过选修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中国农业发展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从而培养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使命感。

丰富校园农业文化活动。农业院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人文讲座、开设相关选修课程,组建农业文化社,举办征文和演讲比赛、重视人文社科的课题研究等方式,加深农业院校学生对农业文化的了解。

建设农业文化长廊。文化长廊建设对农业文化的介绍具有直观性,一方面通过文化长廊将文化信息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校园农业文化景观的特色。

(四)加强农业精神培育,树立服务三农理想

加强培育农业院校学生“勤劳务实、担当奉献、恋土乐种、传承创新”的农业精神,使他们能够形成在城乡差距大、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中为三农奉献知识和青春的理想信念,成为一个为农业献身、为农村扎根、为农民幸福奋不顾身的农业人。

寓农业精神于先进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先进榜样能够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榜样的先进事迹就是十分有感召性的教材。在先进典型的事迹中领悟农业精神,感悟农业人身上的品质,让农业院校学生主动担负起社会责任。

寓农业精神于实践体验。在实践中去领会农业精神,体验我国的三农状况,感受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在实践中接受农业精神的感召,找出自己专业学习上的差距,激发自身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秦之香,沈金亮,王刚.构建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校园文化[J].中国西部科学技术,2007,(2):48-49.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5

建立在古代农业生产和生活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中包含着因时而变和超越时空界限的`内容.传统农业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和观念,为当代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智慧启迪.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智慧启迪.

作 者:张磊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刊 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4(6) 分类号:G09 关键词:农业文化   基本内核   现代文化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综述 篇6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资源,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从农业遗产相关概念界定、保护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具体分析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程度,并通过前人的研究,得出该采取何种方式促进保护共同体的构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遗产保护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8-93-3

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虽广受关注,但是就现有研究而言,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的系统性研究尚未出现,学术界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问题的研究还有诸多空白之处。从现实意义方面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有利于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意义方面看,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能够更好的促进其保护,为我们所研究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撑。

1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概念界定

1.1 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从概念上等同于文化遗产,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形成的独特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不仅可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需要,且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闵庆文、孙业红(2009)在《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1]中提出的:农业文化遗产并非一般农业遗产,其在某种程度上更强调对生物的多样性保护。

苑利(2006)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我们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2]中认为除普通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相关方面技术知识外,还包括合理结构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并划分为大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和小农业文化遗产概念。

闵庆文(2007)《关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中文名称及其他》[3]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它主要希望传达的是人类长期生存下与自然形成的和谐的共存。与以往单纯层面的遗产保护方面相比,更强调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共生共存。

1.2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源自对英文GIAHS 的翻译。联合国粮农组织对“Globally Important Ingeniou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概念内涵的界定是:“农村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进化下形成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与景观富含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满足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有利于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孙业红等人(2012)[4]认为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权威性的界定,相对于现代文明主要是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来说,农业在某种意义上也有遗产的味道。李文华院士认为“农业文化遗产除普通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技术知识以外,同时包括结构合理、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闵庆文、孙业红和成升魁等人(2006)[5]认为,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历史相对悠久且结构复杂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耕作方式。苑利、顾军等人(2012)[6]认为只要和历史上由中国农村人口创造并保存或传承至今的农业生产生活知识,都可称之为“农业文化遗产”。闵庆文(2012)[7]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国的历史学家石声汉先生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3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

在现有的研究中,费迪南·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8]中认为共同体的理论的出发点是人的意志完善的统一体,并把它作为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的状态。共同体的类型主要是在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之上的群体(家庭、宗族)里实现的[20]。

但与此同时,齐格蒙特·鲍曼在《共同体》[9]中认为“共同体”一词的原文是community,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和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既包括小规模的社区自发组织,也可指更高层次上的政治组织,而且还可指国家和民族这一最高层次的总体,即民族共同体或国家共同体。既可指有形的共同体,也可指无形的共同体[21]。

关于共同体的研究,从近代到现代研究较少。李明[10]等人(2012)认为江苏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体尚未形成,给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形成了极大地制约。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迫切需要各领域保护主体联合起来,构建共同体,形成“统一战线”,以便有效地创新农业文化保护机制。

2 构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意义

2.1 保护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实意义来说,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球重要文化遗产申报数量极其有限,条件要求高,很难对这些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当前,江苏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非常严峻。兴化垛田成为中国重要文化遗产20个候选项目之一,也是江苏唯一入选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虽然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体尚未形成,但是,相关学者已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给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探索提供了现实依据。并且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更加全面的经验,为其进一步申报全球文化遗产奠定基础。

2.2 为今后保护开发机制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对江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刚刚起步,文献数量偏少。其次研究内容主要局限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意义及一般对策的探讨,而系统性、深入性的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还不多见。以江苏兴化垛田为例研究江苏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共同体的开发,能够很好的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为江苏农业文化遗产发展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2.3 阐明构建保护机制的合理性及必然性

在现有的研究中,闵庆文、孙业红2009年《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11-22]中认为中国拥有丰富的农业文明发展历史,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因此可以说,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式发展至今,有现实客观的必然性。

而刘朋飞、高启杰2008年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关系研究》[14]中指出根据农业与经济文化在不同社会阶段的关系演变,运用量化分析方法,并结合中国国情和现实社会情况,指出目前中国已进入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大环境,这些都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闵庆文2009年《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途径与近期主要任务》[11-22]中提到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积累的农产经验,形成了大量传统农业系统,所蕴含的丰富而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生态经济也不断地被发现,成为弥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与此同时,在国际方面,VictoriaSekitoleke女士认为: 长期以来,中国劳动人民一直在探寻的适应自然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古代哲学色彩,在成为中国瑰宝的同时,也是全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因此,开展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中国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及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3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困难

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地区居民开始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农业正在不断消失。于艳邱[13]等人(2010)认为中国南疆地区发展,中国传统绿洲农业文化不断消失,一些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被废弃在仓库中,刺绣等传统手工艺也在被工业发展代替。袁俊[14]等人(2008)认为如果以经济发展区的思路去开发利用保护性的社会公益性遗产地, 必然导致遗产地的错位开发和超载开发, 最终使农业文化遗产地遭到严重破坏,乃至消失。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很大挑战,社会普遍缺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王思明、李明[15]等人(2012)认为树立保护意识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条件。这已经成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主体存在“结构性缺失”。孙庆忠、关瑶[16](2012)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无法游离于世界市场体系之外运作,因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不能仅仅凭借项目区或者当地政府的努力,而是需要建立多方合作的保护模式才能实现。李明、王思明[15]等人(2012)认为从理论上说,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遗产地农村居民,他们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农村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

3.2 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环境仍未得到解决

路璐[17]等人(2011)认为建立既有全国影响力又有江苏特色、江苏气派的农耕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李明、王思明[18]等人(2011)认为地方政府处于多重角色的冲突之中,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分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外部宏观环境较差。认为江苏政府、社会等对江苏农业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未达到一定高度,导致文化遗产遭到一定破坏。

卢勇[19](2011)认为,兴化垛田虽作为苏北地区唯一入编的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种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独特农业景观,各界关注甚少,在学术界甚至未有专文进行研究和论述,只是在文人墨客的散文游记中略有提及。

3.3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未形成有力的共同体

近年来,闵庆文等人大都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等内容,并未有人研究关于农业共同体的构建问题。系统性、深入性的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研究还不多见,基于共同体制度创新视角的研究尚未出现。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形势非常严峻,兴化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堪忧。

3.4 认清保护的根本原因

而上述问题产生是由以下几个原因综合产生的,李明[20]等(2012)对此认为,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反思。

政府、社会和公众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意识淡薄,并且对传统文化存在相应的偏差。

尚未形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共同体,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不合理。目前,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保护并不完善。

政府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缺乏战略规划。地方政府受人力、财力等因素制约不可能事事全面保护,但不能借此缘由无所作为。必须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战略研究,做到有规划的合理保护。

由于共同体构建研究发展时间较为短暂,关于农业文化遗产共同体研究文献数量偏少,研究内容尚未深入到共同体创建研究。政府及学者、社会大众等对共同体研究的意识较为薄弱,故存在诸多问题。

4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在今后的发展方面,开发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

既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又可以强化其对当地农业文化遗产的认同。通过这种适度旅游开发的方式,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以“生活相”代代传承的目标,使更多的民间组织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达到责、权、利的统一。

4.2 在社会参与方面,应提高保护意识

只有唤醒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各界的自觉保护意识,才可以有力保障农业文化遗产。

4.3 在保护机制创新方面

一是应该进行体制创新,从作为项目保护转变为成立专门的机制进行保护。政府要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统一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制。建议成立相关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专门负责指导和实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二是应该创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与运作机制。借鉴国外经验,并加强多元化保护管理;三是需要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机制,完善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政策。

4.4 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

可考虑制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相应的保护制度,规范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保障各参与主体在利益分配上的公平。

4.5 考虑在高校科研院所成立专门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机构

在人才队伍方面,可考虑由高校、科研院所、农业博物馆和地方政府部门联合培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的专门人才,设立相关学科专业。最后在社会共同体方面,从政府、社会和公民共同参与公共管理的角度,同时考虑政府部门、农业文化遗产管理涉及的非政府组织,共同保护文化遗产。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启动,虽然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理论观点和积极意见,为今后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目前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多,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局限性。

一是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的研究刚刚起步,文献数量极少;二是研究内容仅限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和旅游开发方面的经济价值探讨。就现有的研究而言,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的系统性研究尚未出现,学术界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评价问题的研究还有诸多空白之处,对江苏文化遗产的研究刚刚起步,并且研究角度多为历史文化、一般管理和旅游开发等,从学科交叉角度的研究不多,而基于共同体制度创新视角的研究更是尚未出现。

参考文献

[1] 闵庆文,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J].资源科学,2009,31(6).

[2] 苑利.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我们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农业考古,2006,(6):168-175.

[3] 闵庆文.关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中文名称及其他[J].古今农业,2007,(3):116-120.

[4] 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旅游发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90-10493.

[5] 闵庆文,孙业红,成升魁,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J].经济地理,2007,27(5).

[6] 苑利,顾军.农业文化遗产遴选标准初探[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

[7] 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J].农民科技培训,2012(9):22-24.

[8] 费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881.

[9] 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0] 李明,王思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什么与怎样保护[J].中国农史,2012,(2).

[11] 闵庆文,张丹,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途径与近期主要任务——“中国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试点项目启动暨学术研讨会”综述[J].古今农业,2009,2.

[12] 刘朋飞,高启杰,徐旺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关系研究[J].古今农业,2008,(4):89-98.

[13] 于艳邱,严艳.基于保护视角的西北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新疆南疆绿洲农业系统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007):210-211.

[14] 袁俊,吴殿廷,肖敏.生态旅游: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制衡——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例[J].乡镇经济,2008,(2):74-77.

[15] 李明,王思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

[16] 孙庆忠,关瑶.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路径与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

[17] 路璐,王思明.江苏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J].中国农史,2011,30(3):129-137.

[18] 王思明,卢勇.中国的农业遗产研究: 进展与变化[J].中国农史,2010(1):3-11.

[19] 李明,王思明.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调查与实践探索[J].中国农史,2011,30(1):128-136.

[20] Tonnies F Community and Society , trans[J].Charles P. Loomis (New York),1957.

[21] Redfield R .The little community an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作者简介:郭琪,南京农业大学,研究方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构建;陈柳,南京农业大学,研究方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构建;冯威,南京农业大学,研究方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构建。

注:此项目为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立项,作为我们导师的子课题项目研究。导师信息:李明,南京农业大学教师,职称副教授,曾参与人文社科类项目研究。

网络出版时间:2014-4-29 10:37:07

文化农业 篇7

1 延边州人文地理概况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于1952年9月, 位于吉林省东部, 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 以东北亚金三角著称于世界, 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毗邻, 南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隔图们江相望。全州边境线总长768.5km, 其中, 中朝边境线522.5km, 中俄边境线246km。现有12个对外口岸。全州幅员面积4.27万km2, 总人口219万人, 其中, 朝鲜族人口80万人, 占36.5%。由于民族团结事业成效显著, 连续四次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在气候分类上, 延边州大部分属于中温带, 受海洋影响的季风小气候区。特点是季风明显, 春季干燥多风, 夏季温热多雨, 秋季凉爽, 冬季漫长而寒冷。

2 延边国贸发展概况

延边国际贸易大厦有限责任公司 (YBGM中延集团) 是中国最大的商贸实业集团之一, 依托母体产业共筑成当地20年来最大的强势集团品牌。公司业务遍及中国延边州、长春、北京、香港、韩国、日本、迪拜。拥有4大业务板块, 100多家经营实体。公司主要以商场, 连锁品牌超市为先锋产业;高端别墅, 商务会馆为特色产业;房地产, 科技农业园, 旅游山庄为基础产业。公司自成立以来, 凭借企业领袖卓越的战略眼光, 先进的管理体系, 强大的资本实力, 不断完善自身战略发展, 以“用文化凝聚人心、用制度驾驭人性、用平台成就人生以”为企业宗旨, 以“百年国贸、强业兴人”为经营理念, 以“更高、更强、更远”为整体战略发展要求, 不断完善自身发展战略, 优化资产结构。多年获得了“延边州第一零售品牌”、“延边州第一商贸品牌”、“延边州第一商业龙头企业”、“延边州第一社会价值最大化平台”、“跨世纪 (1999~2001) 当地第一发展速度最快民营企业”等荣誉。

3 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发展概况

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是在2010年由延边国际贸易大厦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 位于延吉市依兰镇兴农村境内, 东经129°28′, 北纬42°59′, 海拔247m, 延吉高速公路北出口北300m西侧, 距市区仅7km, 通城市公交。该区域自然风光优美, 四季气候温和宜人, 空气清新, 水质优良, 有山泉水, 土壤肥沃, 森林覆盖率高, 植被、野生动物等品种繁多。

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占地面积362万㎡, 总投资1.98亿元, 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36亿元, 二期工程投资6200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智能日光温室、普通日光温室、无公害生鲜市场、生态菜窖以及农田水利工程等基础配套设施。主要旅游景点有现代农业观光区、红色经典旅游区、民俗生活体验区、动物养殖体验区、亲水公园、无公害生鲜市场、生态菜窖等, 成为东北亚最大的农业科技文化观光产业。现有员工200余人, 其中大学占12%, 初中及以上占80%, 初中以下占8%。

2010年7月2日, 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被命名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百草园”中医药文化传承与青少年健康教育基地。2010年7月24日,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协会、科学发展观研究委员会授予“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的称号。2010年9月25日, 被授予“全国妇女双学双比科技示范基地”称号。

4 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建设的意义

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是集科研、科普;农业养殖、种植;农副产品生产、储藏、加工、运输;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加快新农村建设, 促进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园。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的建设对周边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示范与带动作用, 并提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平台, 推动和带动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4.1 有效地起到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示范的作用

国贸科技示范园的智能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有机土栽培、深池浮板种植、温室大棚等农业充分展示了科技园的农艺与农机的有效结合及农业高科技技术应用。还充分发挥了作为现代农业窗口的农业科技文化园的功能, 并开始增强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和注重了作为生态农业园核心的农业科技文化园的示范培训等功能。通过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农业技术培训, 提高了农民和广大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素质。

4.2 在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上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从发挥延边州的地理优势和朝鲜族民族特色等优势出发, 培育和发展了区域主导产业, 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延边州和国贸农业科技园区的产业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 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也起到了明显作用。特别是在优质新品种示范、设施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方面都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延边国贸农业科技园的技术密集、劳动密集的生产方式也为当地农民们创造了就业机会, 并为农民工返乡问题也制造了一个良好地平台。

4.3 使农副产品的价值达到了最大化, 提高了经济效益

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区内有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的给园内水果和蔬菜提供交易的无公害生鲜市场和占地面积2000m2, 并可以储藏水果、蔬菜的生态菜窖, 完善了农业产业链条式的经营。实行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服务, 使其价值达到了最大化。

4.4 积极带动了当地农业的产业升级, 调整了农业结构

特别是智能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有机土栽培、深池浮板种植、温室大棚等新技术引进和农产品加工业、生物技术产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形式的引入, 这不仅加快了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企业集聚, 也使科技园区有效地吸纳了社会资金, 使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增强。例如, 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得到全国供销总社大力支持, 从2010年起, 供销总社每年为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的建设下拨6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 共扶持10年, 总计6000万元。

5 小结

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是以高科技农业为依托, 以农事活动为基础, 以城市为市场, 以参与为特点的农业观光园, 有很强的科技示范作用。科技园努力打造高收入城镇、高收入农村、高收益农田的“三高”农业典范, 力争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高效化运行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农业项目连锁化经营格局, 为延边州农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农业科技园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产物, 其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会不断地汲取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 农业科技园发展便会更加有意义。

摘要: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以延边州的地理环境优势, 延边国贸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企业文化为基础而建设。科技园在推动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发展的同时, 也保障城市农产品供应, 带动和促进就业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延边国贸,农业科技园,意义

参考文献

[1]龙罡、黄磊, 论农业科技园的理论基础与功能[J].农业科技与发展, 2010 (18) :11-13.

[2]曹仁稳,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福建热作科技, 2003, 28 (3) :38-41.

[3]龙宗娅、吴铁明, 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对当地农业发展的意义——以耒阳蔡伦现代农业科技园为例[J].吉林农业, 2011 (3) :3-5.

浅析农业社会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篇8

一、农业社会与政治文化

农业社会即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经济的社会, 又称传统社会。当代美国批判社会学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丹尼尔·贝尔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 农业社会是前工业社会的一种形态。本文将农业社会界定为两层意义:一是时间性的, 即丹尼尔·贝尔所说的前工业社会;二是空间性的, 即经济上尚未步入工业化, 文化上尚呈现典型农业社会文化特质, 政治取向上尚趋向于本国本地区封建主义或专制社会时期特征的区间和地域。空间性的农业社会与其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内在相关性。

“政治文化”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率先提出的概念, 阿尔蒙德认为, “深入到具体的政治行为的政治系统有着特殊的取向模式, 这种特殊的取向模式就是该系统的政治文化。”国内学者在梳理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的概念:政治文化是主观意识范畴, 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 是一个社会的人们对政治生活的价值取向模式, 主要体现在政治认知、情感、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的总体倾向上。综上所述, 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引领公民的政治价值取向, 引导着公民的政治行为, 反映着每一个公民对其存在的政治环境和政治体系的基本情感以及态度, 对于稳定政治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社会的两种文明类型

18世纪以前, 人类社会处于农业社会, 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 生产技术发展缓慢, 农业生产方式较为固定。本文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 将其划分为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两种类型。

农耕文明是指以大陆、大河为依托,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社会, 多体现为小农经济, 是指以个体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特征主要有:社会分工不够发达, 社会分化程度低下;各阶级阶层由血缘和地缘来确定社会关系, 不同阶层几乎没有来往, 社会流动性不强;社会管理制度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家长制, 其权力完全由最高领导者的个人意志支配;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 拘泥陈规, 迷信权威, 安于现状, 惧怕变革。农耕文明下, 人们有着较为固定生存空间, 缺乏完善的竞争机制和环境, 因此人们在引领政治进步变革时显得非常的迟缓和无章法。

与农耕文明不同, 海洋文明往往出现于人口稀少、地域狭小、土地贫瘠不利于耕作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农作物单一、农产品匮乏, 使得商品交换成为必然, 而海洋探险就成为必须。海洋文明往往更趋于多元化, 这源于长期海外冒险积累的探索精神和开眼看世界带来的理性认识。这样的社会不屈从于权威和传统, 具有自我和独立意识。相比农耕文明, 海洋文明是更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文明形态。

三、农业社会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作为农业社会的两种文明类型对政治文化的影响显著。

(一) 中国与日本

大河—平原的地理形态使中国养成了稳固的农耕文明。父子相承的生产技术传承方式决定了中国古往今来对君父的崇拜、服从心理;而以大规模水利建设作为农耕生产的重要生产条件, 需要一个强大而统一的中央政权的统一调度才能实现, 无论是郑国渠、都江堰、大运河还是如今的南水北调、小浪底、三峡皆是如此。综上原因, 促发了中国长达四千多年的以君主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长期稳固, 这种稳固不仅是形式上的, 更是意识形态上的。由此衍生的“真人崇拜” (“明君情结、清官情结、侠客情结”) 、朴素平均主义 (仇富心理) 、“人情化” (熟人社会、“村屯效应”) 等等构成了中国人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中国一海之隔的日本, 历史上长时间确立了“唐化”路线。但由于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技术的进步, 松散的邦国体制和航海、渔业的发展使其越来越凸显出海洋性特征。由此, 小农经济和长期“唐化”造成的农耕文明属性与远洋探险和渔业生产形成的独立意识、冒险精神相融合, 逐渐催生了商业传统、“拿来主义”、自由精神和扩张意识。正是基于这种社会心理, 促成了明治维新时代“重商主义”、“片面民主”和全面否定自己学习西方的政策, 以至于后来走上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也为当今日本政坛的乱象埋下了伏笔。

(二) 英国与法国

英国与法国虽只一峡之隔, 但二者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过程和现状却有很大区别。除了两国地域上的海洋和大陆属性的差异外, 两者分化的更直接刺激还在于经过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之后的农业社会形态差异。

在英国, “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社会组织的一次剧变。“圈地运动”导致大量的农业人口离开土地, 成为自由劳动力, 为工业革命积累了人力资源条件, 同时大农场畜牧业的发展也催生了资产阶级农业生产方式, 使得英国社会彻底与农耕文化分离。以至在此之后的英国, 无论城乡都基本荡清了农耕文化下的思维模式和文化牵绊, 为英国彻底步入现代社会和工业文明铺平了道路。

而在法国, 尽管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轰轰烈烈”的、被后世称为“政治上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但由于平民色彩过重, 加之小农经济在法国处于垄断地位, 以及法国大革命对小农经济的保护和扶植力度过大, 导致法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社会长期难以摆脱小农经济和农耕文明的特征。

不同的农业社会条件导致不同的政治结果, 二战结束后, 同样是践行民主制度的两个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1945年, 英国的绅士们用自己手中的选票送走了他们“用来”打赢反法西斯战争的强权派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走上了战后秩序恢复、经济复兴的道路。而法国, 1946年, 戴高乐总统因不满法国政坛的乱象愤然辞职, 这种混乱直到1958年国会赋予总统更多的权力之后才得以缓解。结论是:英国人更懂得有效、有限地使用手中的政权, 而农耕文明下小农经济主导的法国则更习惯于一个强权者来操纵一切。这种社会心理的影响延续至今, 我们在今天的英法两国的政坛仍可以看到这样的影子。

(三) 俄罗斯

在俄罗斯, 土地广阔而贫瘠, 耕种需要大面积的毁林开荒和土地处理,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 繁冗的毁耕工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而劳动力恰恰是俄罗斯家庭一直缺乏的。因此, 团结协作就不可避免, 集体主义精神由此产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集体农庄可以在俄罗斯长期存在, 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中国就带来了灾难的道理。

丰沛的河流和冲积平原带来的农耕作业催生了以河流耕作地为核心的政治文化聚落, 俄罗斯公国的建立就以此为基础。与中国相似的情况出现了, 沙皇对河流和水利的支配权导致人们形成了绝对服从和依赖的社会意识。19世纪俄国历史学家卡拉母津说:“俄国人所引以为荣的事, 却正是外国人所非议的事———盲目地、无限地忠于君主的意志, 甚至当君主狂暴地把正义和人道的法律都踩在脚下时, 他们仍然忠诚不渝。”[1]时至今日, 经过宪政改革的俄罗斯始终没有摆脱专制集权的怪圈, 人们仍然更倾向于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强权派的统治者主持整个国家。农耕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俄罗斯人天生对土地的向往和依赖, 侵略性的政治取向由此而生, 这也促使俄罗斯人建成了世界上领土最广阔的国家。

(四) 地中海沿岸国家

以古代的伯罗奔尼撒各城邦、伊比利亚各城邦和各个岛屿城邦国家为代表的地中海沿岸地区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区域。地中海式气候、狭小的地域和贫瘠的土地导致该地域各城邦普遍农业生产品种单一、农产品供应量不足 (主要农产品如小麦、橄榄、葡萄等都各有分布) 。农业基础薄弱使得商品交换成为人们生存的必然需求, 加之人们平等的观念和地中海特殊的地缘结构, 航海也就成为古代地中海地区人们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样的农业社会基础上产生的小国寡民和独立、理性、平等的人格促使该地区产生了最早的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 以及独特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文化。这些文化不仅成为后世人类文明多次进步运动的旗帜, 也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立国之本。

历史证明, 农耕文明主导的经济形式很难催生自由民主精神的发展, 近代自由民主制度的发展源于特殊的农业社会基础———海洋文明。“市场经济产生权利观念, 权利意识促使政治法治化, 民主化。限制政府权力, 保护公民权利, 产生宪法观念和宪法, 培育宪政存在的社会基础———市民社会。没有市场经济促进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 没有市民社会产生的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也就没有宪政。”[2]

每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都是长时间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形成的, 农业社会的行为方式从远古而来, 投射到我们每一个个体身上, 组合成了我们社会现有的形态。一个国家的政权组成形式是每一个组成他的公民共同意志和政治文化影响的结果。我们要践行政治现代化, 就必须正确地认识自身, 摒弃每一个个体农耕文明传统的桎梏, 汲取和接纳海洋文明政治文化中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思想理论和行为方式, 而不是一味地激进照搬、攻讦他人。因此, 我们在看待一个政治形态的时候, 一方面要有历史之同情, 考虑到其现有的形态有着历史之必然和无奈;另一方面也要放眼长远, 真正从自身做起, 从根源上理解它、改造它。这才是现代社会, 一个负责任公民的应尽之责。

参考文献

[1]张昊琦.俄罗斯精神[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8:16.

文化农业 篇9

截至2012年底, 全国榨菜种植面积达150万亩, 产量310万吨, 加工250万吨, 产成品108万吨, 实现榨菜产值165亿元。其中, 涪陵区青菜头种植面积达71万亩, 产量127万吨;产销成品榨菜43万吨, 出口榨菜1.5万吨, 出口创汇16500万元, 实现产业总收入82亿元, 对GDP的贡献率达4.43%, 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地位十分突出。

当前, 榨菜种植是涪陵农民的主要生计方式之一, 然而作为一种传统的生计型农业, 榨菜种植在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不能给涪陵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了。那么什么是生计型农业呢?百度百科对生计型农业的解释是指农业生产者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进行劳作, 其产品除主要为自己家庭成员所消费外, 剩余量用于交换其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 如农具和衣服等。赵玉琴则指出生计农业的经营目的是为了获得农业产品, 以维持自身或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 或者有交换但目的是为了维持生计的农业。

目前对于榨菜种植户而言, 榨菜的种植也仅仅只能够维持生计,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榨菜种植需要大量的土地和人力。据统计, 从育苗到收获, 1亩青菜头需要15个劳动力, 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开支至少250元。以2011年涪陵青菜头行情为例, 青菜头产量一般为2吨/亩左右, 最低保护收购价400元/吨, 总收入在800元/亩左右, 除去直接开支, 劳动力价格40元/天, 占当今农民工100元/天基本收入的40%。可见, 榨菜产业劳动力的廉价程度, 与现代经济形势不相符, 与现代工业价值不接轨, 比较效益十分低下。

由此可见, 涪陵榨菜种植户依然是处于生计型农业状态, 这种生计型农业对于这些农民家庭而言至关重要, 其主要功能就是维持家庭生计和发展, 即农业生产经营的收入能够满足家庭的日常生活、人情往来等各项开支, 使得家庭能够维持、发展下去。对于涪陵榨菜种植户的大部分家庭来说, 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并不是为了获得扩大再生产的经营性资本, 也即农业生产不是货币伦理取向的, 而仍然是家庭伦理取向。为此很有必要改变现有状况, 下大力气促进涪陵榨菜种植户的生计型农业转型, 而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转型方向就是由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这是因为涪陵榨菜文化源远流长, 而通过榨菜文化与旅游农业融合就可以很好地实现涪陵榨菜种植户的生计方式转型。

一、涪陵榨菜文化

在中国名目繁多、品味各异的酱腌菜制品中, 涪陵榨菜可算得佼佼者。它以表似碧玉、红如玛瑙的外观形态, 鲜、香、嫩、脆的特殊风味, 以及营养丰富、方便可口和耐储存耐烹调等许多优点, 佐餐、调味等多种用途而驰名中外, 与欧洲的酸黄瓜、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也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三大名菜 (榨菜、薇菜、竹笋) 之一。涪陵榨菜作为佐餐食品, 在深圳大运会上笑迎天下客。毫不起眼的小小榨菜, 却可以被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 被作为航天食品与杨利伟一起进入太空, 成为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工作人员的佐餐食品, 这就是涪陵榨菜以百年积淀书写的品牌传奇。

涪陵榨菜文化则是涪陵人民近百年来所创造出来的一种主要以榨菜为载体的商业文化。作为涪陵的符号, 榨菜的原型青菜头从公元15世纪前就以泡菜的形式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数百年来, 榨菜早已成为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结, 融入涪陵人的心里。在这里, 对于传统榨菜加工技艺的坚守, 已经成为涪陵人诚信的重要体现。在他们看来, 能够以前人“三清三洗”“三腌三榨”的手法为消费者奉上咬劲更脆、口味更鲜的榨菜是一种责任和自豪。

在丰富的榨菜文化元素中, 因其精致悠久、独特闪亮, 榨菜工艺文化特别是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文化以其耀眼的姿态强烈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虽历经百多年风雨, 依然倔强地延续着自身命脉。这些涪陵榨菜人年久积累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已成为涪陵珍贵的非物质文化历史遗产。现在, 涪陵榨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已作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者, 被保护与光大。

百多年来, 自榨菜之名与技艺从邱家流出, 涪陵榨菜人便代代为之拼搏奋斗、挥洒心血。百年风雨路, 从榨菜的发明到榨菜产业由小变大、由弱趋强的过程中, 涪陵榨菜人不断探索、勇于进取, 在革新技术、优化产品的同时不断将产业做稳、做大、做强。其间贯穿的是“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的儒家经济智慧, 其间彰显的, 是涪陵人刚韧自强、兼容务实、开拓进取、开放创新的人文精神。

二、榨菜文化与旅游农业融合模式下的榨菜种植户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与榨菜保护及其传承的传统模式不同,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使榨菜文化保护与传承更具持续性, 因此, 榨菜文化旅游农业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其保护与传承的模式之一。然而不仅仅如此, 更为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通过发展壮大榨菜文化旅游农业的同时, 也能实现榨菜种植户的生计方式转型。

目前, 榨菜文化开发形式比较单一, 榨菜企业及其相关组织应充分利用旅游市场与相关单位组织签订合同,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逐步实现榨菜文化真正融入旅游农业, 使榨菜文化旅游真正成为涪陵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清新自然又纯朴的青菜头, 对于长期生活在都市快餐文化和肤浅浮躁的流行文化中的人们来说, 是一次心灵上的洗涤, 当人们看到满山遍野的青菜头时, 既能够愉悦心情, 同时也满足了他们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因此, 加强榨菜产业文化与旅游形态的融合不仅仅是发展涪陵旅游的需要, 也是传承与发展榨菜文化的迫切要求, 更是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的关键一招。

1. 榨菜种植户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榨菜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模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质量随之提高, 对精神消费追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返璞归真的需求日益高涨。近几年来, 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新的旅游业态应运而生, 以农家乐和民俗游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在各地方兴未艾。乡村旅游业提供的产品是一种精神价值和服务, 具有突出的文化特性, 离开了文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必将缺乏生机与活力。

榨菜历经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而不衰,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青菜头的种植及其榨菜的生产在广大涪陵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已经日常化, 具有浓郁的乡野气息。这朵生长于乡野的奇葩通过与乡村旅游融合, 在为当地榨菜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发展自己平台的同时, 还能够激发灵感, 实现榨菜品种的创新, 加强榨菜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结合, 不失为发展与传承榨菜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 涪陵的乡村旅游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不断扩大, 优秀旅游乡镇以及星级农家乐逐年增加, 涪陵区政府和领导还积极鼓励发展乡村旅游, 不仅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还给予创建成功的单位一定奖励, 如果按此趋势继续发展下去, 榨菜文化与涪陵乡村旅游的融合式开发将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市场, 榨菜发展与传承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同时还丰富了涪陵乡村旅游活动和促进榨菜种植户由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2. 榨菜种植户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榨菜文化与休闲度假游融合模式

在每年青菜头收获季节, 阳光下的菜地, 绿意盎然;大江两岸, 风力大、地势开阔平坦处, 或沿江丘陵的山脊上, 浩大的青菜头晾晒阵势蔚为壮观:一排排与江岸平行的高大晾架上, 无数条竹篾串缀的青菜头联珠串玉迎风披挂, 近观犹如千万道翡翠珠帘与柔和的江风相亲相戏, 远望仿佛长江浪涛层层拍向两岸, 强烈吸引着过往游人的视线。

平凡的腌菜池里平凡的歌谣也唱出了榨菜人豪爽豁达、勤劳肯干的品性, 也使单调而繁重的踩池劳动变得活跃而有趣。对此场景, 诗人聂焱豪情迸发, 他在大型情景舞蹈诗《飘香·涪陵记忆》的《酒歌》中写道:“高粱酒, 苞谷烧, 硬邦邦的脚杆软绵绵的腰。头顶一片天, 脚踏一方土, 踩它个长江乌江水滔滔……”。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休闲度假旅游正逐步成为旅游消费的宠儿。休闲度假旅游是以游憩、娱乐、度假、休养为主要目的, 直接关注人的内在感受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形式。以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标志, 我国的大众化度假旅游产品开始启动。

因此当榨菜文化与休闲度假旅游融合时, 就不仅会强化休闲度假区的文化主题, 打造旅游特色, 而且还能扩大榨菜文化的影响力和促进榨菜种植户由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3. 榨菜种植户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榨菜文化与观光旅游融合模式

旅游者总是希望通过旅游能够领略到旅游目的地所特有的风景名胜、人文古迹以及风土人情等, 将榨菜文化纳入涪陵旅游线路无疑是观光旅游的一大亮点。当传统的榨菜生产流程及其工艺出现在旅游线路上时, 游客在观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更能实地领略到劳动人民的艰辛, 从而更好地实现自然与人文相融的绝佳境界。榨菜生产中的一些传统工艺是适合在大自然的环境下呈现的, 而且在青山绿水的背景下, 榨菜传统工艺更显得优美和清新, 同时还为旅游景点增添一道独一无二的靓丽风景。在体验消费时代, 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游览, 而是渴望在差异化的体验和活动中获得难忘的、意义不同的独特回忆。这种榨菜文化与观光游融合式开发比会馆茶楼类型的榨菜工艺呈现更容易使榨菜文化走进观众, 观众也更容易接受榨菜文化, 与此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涪陵观光旅游发展和促进榨菜种植户由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三、通过制定榨菜文化与旅游农业融合政策促进榨菜种植户向旅游农业转型

1. 制定并完善相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涪陵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鼓励榨菜企业及其相关组织为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优秀的旅游产品, 利用政策倾斜引导榨菜文化与旅游农业融合发展, 进而在完成对榨菜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同时, 也自然地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和促进榨菜种植户向旅游农业转型。一方面, 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榨菜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地方法律性保护制度。随着涪陵榨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榨菜文化, 但在目前社会急功近利的思想下, 榨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盲目利用与开放使得其保护与传承工作适得其反。鉴于此, 可以吸取国外文化保护方面的措施经验, 文化遗产保护要先行立法, 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措施。因此, 对于榨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政府应加快颁布与文化遗产有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 科学地规划、保护、传承、管理涪陵榨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而让榨菜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 应当加快完善和出台支持发展榨菜旅游农业的系列配套政策, 推进榨菜文化旅游产业融入到涪陵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游和观光旅游当中, 依托“大木花谷”等一些成型的旅游文化集聚地, 进一步刺激榨菜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帮助榨菜种植户开发旅游农业。

2. 加大对榨菜旅游农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榨菜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 且是开发榨菜旅游农业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 政府财政部门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才可以让榨菜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此, 涪陵区政府应从战略的高度进行统筹安排, 加大对榨菜旅游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并在榨菜旅游农业的软件建设上给予资金支持。另外, 可以向国家申请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金来弥补榨菜旅游农业建设中的资金短缺。最后, 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单位进行合作, 通过政府引导或是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榨菜旅游农业的开发与创新中来, 从而通过上述措施帮助榨菜种植户实现由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3. 打造榨菜旅游农业品牌

旅游品牌的底蕴是文化, 要充分挖掘旅游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和精神享受, 旅游品牌才能得到认可。创建榨菜旅游农业品牌的重点是宣传和促销, 要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 制定相应的促销方案, 通过媒体宣传、实际行动以及各种文化节庆等渠道, 宣传榨菜产品及其相关的旅游农业产品, 逐渐扩大影响, 真正让品牌成为榨菜旅游农业开发的无形资产。近年来, 为了促进榨菜文化及其相关旅游农业项目的发展, 涪陵区政府已成功举办了多届榨菜文化节, 通过举办榨菜文化节来展示榨菜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借助榨菜文化节这个窗口和平台, 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和喜爱涪陵, 关心和支持涪陵, 来涪陵观光旅游, 投资兴业, 并最终促使榨菜种植户由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4. 开展多种形式的榨菜旅游农业宣传活动

2009年10月15日, 一部被标注以“中国重庆涪陵榨菜文化的艺术演绎”的大型情景舞蹈诗《飘香·涪陵记忆》在重庆南岸区文化艺术中心剧场华彩亮相, 这台由涪陵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长江师范学院联合打造, 涪陵辣妹子集团有限公司独家赞助的重庆文化艺术节展演剧目之一, 以榨菜文化为题材, 展开一幅美轮美奂、生动灿烂的艺术画卷。这样的形式充实了涪陵榨菜文化的内容, 也为榨菜旅游农业的打造提供了典范。开展其他的活动, 如可以利用编印各种宣传手册、摄制电视专题片、举办新闻发布会、报刊和电台 (电视台) 广告宣传、组织新闻采访团采访、举办“榨菜杯”歌咏赛和摄影展、组织丰富多采的游乐活动、安排高质量及高规格的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举办“涪陵榨菜百年历史展览”、举行榨菜文化专题研讨会及特产经济专家论坛、编写榨菜食谱和举办榨菜美食烹饪大赛及研讨会、开展榨菜书法作品比赛、修建榨菜陈列馆等宣传手段, 全方位宣传涪陵榨菜及其榨菜旅游农业。

5. 建设榨菜博物馆旅游项目

中国榨菜看重庆, 重庆榨菜看涪陵, 百年传统产业, 不仅产业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而且有许许多多科研成果以及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当今世界是文化一体化的时代, 榨菜博物馆、会展中心便是传承和发展榨菜文化的有效载体。建议在榨菜之乡涪陵, 建设一座占地面积不小于50000平方米, 涵盖榨菜耕作文化、腌制文化、包装文化、销售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科研成果展示、榨菜科技园区、产品交易中心等现代化的“中国榨菜博物馆”, 让榨菜种植户在博物馆进行榨菜生产流程的演示, 并且建议每年12月1日为中国榨菜节, 同时, 国家榨菜产业管理办公室要在博物馆举办一次让榨菜种植户参与的全球性的榨菜交易会, 以便于总结经验, 弘扬文化, 共商未来, 并最终促使榨菜种植户由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6. 建立健全榨菜旅游农业资源

榨菜主产地一般都民俗风情浓厚, 因此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着力优化榨菜旅游资源, 强化榨菜民俗节目排练, 与此同时还要让世界各地来涪陵或是其它榨菜主产地参加榨菜交易会的客商, 不仅领略中国榨菜文化的魅力, 还将目睹漫山遍野春意盎然的绿郁葱葱, 在搭架串菜等榨菜生产现场, 观看丰富多彩的高质量、高品位的榨菜龙舞、榨菜舞蹈、榨菜腌制比赛等文艺节目, 从而促使榨菜种植户由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摘要:榨菜种植是涪陵农民一种传统的生计型农业, 如何实现涪陵榨菜种植户的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榨菜文化传承与旅游农业融合模式以及探索榨菜文化与旅游农业融合的对策, 来实现涪陵榨菜种植户的生计方式转型。

关键词:生计型农业,旅游农业,榨菜文化,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1]何侍昌, 李乾德, 汤鹏主.榨菜产业经济学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4.

[2]袁明宝.生计农业:中国小农的现实表达与发展转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页) , 2013 (12) .

[3]赵玉琴.再造中国农业:生计农业向营利农业转变[J].发展, 2006 (10) .

[4]陈中文等.湖北黄梅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13 (9) .

[5]杨永超.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消费机制研究[J].学术交流, 2013 (8) .

文化农业 篇10

1.1 红色文化的概念

江西是蜚声中外的红土地。这里所谓的红土地一般是指以江西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及其邻省的老革命根据地所构成的红色区域。而“红色文化”, 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诞生于井冈山和以瑞金为核心的中央苏区“红土地”之上, 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过程中所形成的革命文化。

1.2 红色文化遗产

实际上, 红色文化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 而是由红色文化遗产作为具体的载体。红色文化遗产是多种功能、价值集于一身的独特的、宝贵的当代历史文化遗产。在红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红色文化资源, 其客观存在构成了发展红色旅游最核心、最有价值的直接物质基础。根据上文的论述, 有必要强调指出的是, 作为发展红色旅游的直接物质基础的红色文化遗产包括有形的物质遗产, 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遗产。面对红色文化遗产, 在加以保护使之传承于后代的同时, 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充分的利用, 使其价值得以体现、功能得以发挥是当下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3 红色旅游资源

红色旅游资源这一概念是伴随着红色旅游的提出而产生的。按照国务院《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红色旅游资源是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前夕28年的历史阶段内, 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精神。”

江西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 是一片神奇的“红土地”, 红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 拥有“四个摇篮一座丰碑”, 即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共和国的摇篮——瑞金、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血染的丰碑——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江西这块革命圣地, 以其彪炳史册的革命胜迹和光耀千秋的革命精神所形成的“红色摇篮”主题形象, 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正是这些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奠定了江西发展红色旅游的雄厚实力。

2 发展休闲农业的现实意义

2.1 休闲农业适应了我国农业格局的转变

由于我国农业已从全面短缺向供应平衡或供过于求转变, 发展休闲农业将能够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生产功能转变。休闲农业突破传统观念, 整合原有的产业结构, 复合了循环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的功能, 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 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 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2.2 休闲农业极大地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互动,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外来游客将现代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多方面的信息在旅游活动中辐射到农村, 使得农民无需外出就能接触到现代化的意识观念与生活方式, 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由于休闲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 休闲农业对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科技人员, 同时还需要高层次复合型的管理人才。通过高水平人力资源流动的积极影响以及与外来游客间的交流互动, 有助于培养、造就新一代高素质农民, 逐步缩小、消除城乡差别, 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

2.3 休闲农业在农业文化的传承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 奠基于农耕活动的自然经济, 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传统农业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正是这一文化的核心。用现代语言来表述这一理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农业生产强调上顺天时、下应地利, 必须因地制宜, 根据具体的自然条件, 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历史上, 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实践活动中曾经得到深刻而惨痛的教训。在重新审视、检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 回归“天人合一”这一理念的价值日益显现。在休闲农业中, 人与自然亲密接触, 深刻认识自然的和谐之美, 充分感受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 以“天人合一”理念为核心的农业文化得以妥善的保留、传承。

3 开展红色旅游中的景观问题

3.1 对于景观概念的认识

景观 (landscape) 一词首先见于15世纪的荷兰, 指的是绘画作品中所绘的自然景色, 而后landscape被定义为风景画。18世纪欧洲风景画发展进入高潮阶段。风景画的流行象征人类对风景审美意识的自觉, 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风景的向往。因此, 具有审美感的风景是景观的原始含义也是最为常用的含义。现代地理学将景观视为区域的概念。20世纪初期奥托、施吕特尔各索尔均超越了将景观仅仅视为客观地表物质单位的概念, 而是将其发展、阐释为区域内物质与非物质的现象综合。施米特许森将景观作了如下的定义, “景观是动态过程, 是地理圈以内具有特定性质的一种事、空、时系统”。这一定义体现了静态的原始景观概念向动态的文化景观概念演变的认识过程。进入20世纪, 在地理学基础上产生的景观生态学说 (Landscape Ecology) , 将景观看作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和空间单元, 将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 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 (即景观) 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作为研究对象。反映气候、地理、生物、经济、文化、和社会综合特征的景观复合体则被称为区域。

3.2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若干实际问题

3.2.1 景观规划设计应优先保护生态环境

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无疑会产生影响。 (1) 旅游资源开发行为诸如开山辟路, 大兴土木, 乱垦滥伐对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一方面直接破坏景观资源, 另一方面还可造成水土流失。 (2) 游客旅游活动本身的影响, 比如旅游者的踩踏造成土壤板结, 树木枯死;更有甚者, 由于部分游客自身素质偏低, 乱折植被造成植被损坏, 乱扔废弃物造成水源以及景点的污染。 (3) 当地居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当数量的红色旅游点位于偏僻、经济不发达地区, 当地居民仍处于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 生态意识薄弱, 保留了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譬如乱砍滥伐, 使用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燃料, 乱扔垃圾等缺乏文明的不良行为相当普遍。景观规划设计必须竭力杜绝对生态环境潜在的不利影响。

3.2.2 景观规划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旅游规划中心主任石培华向准备发展红色旅游的城市指出, 红色旅游不是简单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仅仅是基础, 红色旅游产品还要精心设计, 要结合旅游规律。不是所有红色旅游景点都能成为红色旅游的热点, 要经过红色精神的挖掘, 红色文化的展现, 防止红色旅游开发中的庸俗化。要明白红色旅游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整个产品的卖点在哪里,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什么, 要将红色旅游的特色产品以及与此相关的消费方式挖掘出来。

由此必须明确, 特色是发展红色旅游的生命所在, 特色愈强, 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而景观规划设计应有机结合当地具体的条件, 明确资源特色, 选准突破口, 使地方特色更加鲜明, 使景观规划直接为旅游服务。

3.2.3 景观规划设计应融入互动 (体验参与) 元素

当前,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简单, 以静态观光的内容居多, 大多采用博物馆陈列, 橱窗展示等, 内容空泛, 展示方式单一, 表现手段落后, 单纯以文字图片为主的平面介绍, 枯燥乏味, 不符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游客的消费心理, 容易产生视觉、心理上的疲倦, 难以对游客产生强烈吸引力, 与市场需求的差距较大。

因此, 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有必要注重体验、参与、互动元素的挖掘、开发, 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融入注重游客体验、参与的休闲旅游项目, 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而不仅仅是单纯依靠传统的观光式旅游。体验参与式旅游能够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游客在精神层面的对话与互动, 通过策划富于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活动项目, 能够帮助参与者更深刻地领略和体会红色文化资源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比如在军事指挥部旧址和战场景点可以设计大量吸引游客参与的互动活动, 开发射击、攀爬、野战等体验型项目, 构建红色文化遗产地的体验参与项目体系。

3.3 落实景观规划的资金筹措问题

发展红色旅游, 充分落实景观规划设计必须重视有效成功解决资金筹措问题, 否则会由于资金投入不足, 缺乏动力支撑, 后继乏力。发展红色旅游需要以资本为纽带, 应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 努力拓宽投资渠道,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搞好交通、通讯、供水、排水、供电、环境治理、安全保障等, 并规范住宿设施、饮食设施、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建设标准要求, 做到设施齐全, 标准规范, 健康发展。

由于红色旅游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红色旅游景区 (点) 的建设能够争取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2005~2006年国家在国债资金中共安排红色旅游专项资金11亿元, 支持了101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点)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政府专项资金依然是红色旅游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 仅仅依靠政府的投资来发展红色旅游是远远不够的。

红色旅游开发中, 相关金融机构在金融支持方面也能发挥积极作用。旅游部门与银行机构合作, 比如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政策性贷款, 向商业银行取得金融支持, 运用开发性金融融资参与红色旅游开发, 填补政府专项资金投资与市场投资间存在的差距。国家旅游局和国家开发银行签订的《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以红色旅游的开发建设为先导, 实行长期战略合作, 对红色旅游发展势必将产生重大、长远的推动作用。

开发红色旅游所需资金的融资渠道不能脱离市场化道路, 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1) 通过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 积极鼓励各类民间机构投资, 正确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红色旅游开发。当前, 国内部分红色旅游资源所在地都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如贵州省已吸纳了亿元民间资本, 开创了红色旅游开发引进民间资本的先河。 (2) 应面向旅游市场, 树立现代经营理念, 既服务于广大游客的需求, 也要满足投资者的需要, 借助合适的机会考虑从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截至2005年上半年, 吉安市签约旅游招商项目38项, 签约金额26.7亿元, 包括吉水县“毛泽东祖籍地游览苑”、井冈山大井领袖峰景区、井冈山荆竹山景区等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都是通过吸引民间资本来筹措资金的。

摘要:考察江西具体的历史与现实, 红色文化资源丰沛是江西值得重视和可资利用的比较优势。当前, 推动江西休闲农业是提升江西农业产业升级、促进江西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借助红色文化推动休闲农业不失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可行途径。而红色旅游将是红色文化与休闲农业两者有机结合的现实选择, 也是红色文化推动休闲农业的具体实现形式。红色文化与休闲农业这两个基本要素决定了开展红色旅游当中突出存在的景观问题的解决思路。

文化农业 篇11

裴春亮:虽然参加了很多次人大会,还是很兴奋,作为咱们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的党总支书记,我还是不敢丝毫怠慢,我代表的不仅是我个人,更有身后养育我的乡亲们的重托,我对他们心存敬畏。我感到自己的责任更大了,担子也更重了。

《决策探索》:您今年重点关注哪方面的内容?

裴春亮:作为农村基层干部,我关注的焦点更多的在于“三农”问题。今年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能够强烈感受到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体制改革重视的程度远远高于以往。在去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更是提出了,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因此,我重点关注两个问题:如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如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问题。另外,作为裴寨村的村官,如何更好带领乡亲们搞好具有裴寨特色的“三化”建设,实现工业强村、文化兴村、旅游富村。

《决策探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十三五”时期必须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请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裴春亮: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说法,让我印象深刻。去年以来,全国各地时有雾霾天气,我的家乡新乡也经常被雾霾笼罩,为了保护碧水蓝天,我们也采取了很多措施进行治理,上至政府企业,下到每一个百姓,我们身体力行,舍小家为大家,自觉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去,这就说明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也符合民愿。前段时间,新乡市刚刚摘得“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市”的桂冠,这也标志着我们在建设“绿色新乡”的征程中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另外,政府牵线,带领本地企业家前往南方参观学习、洽谈业务,又积极对接郑州航空港、平原新区建设,组建大都市区,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新乡将是一个开放又有活力的大都市。

《决策探索》: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扶贫攻坚成为“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您怎么看待扶贫这个问题?

裴春亮:为了使全市人民在共享发展中获得更多幸福感,我们当地政府在加大扶贫脱困、改善民生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很给力。我作为优秀村官和民营企业家,更有义务和责任响应党的政策,为政府排忧解难,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为当地经济发展尽自己绵薄之力。在2015年的8月,为了彻底改变地处海拔800-12D0米的深山区平甸、潭头、东寨、西沟四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共计1790余口人的居住环境,我个人出资5000万元捐建辉县市宝泉花园社区,项目总规划用地608亩,将建设18栋配套设施齐备的现代化居民楼,配套商业街、卫生所、学校及绿化美化基础设施,实现当地村民住得下、能就业、有钱赚的致富梦。我很感谢一直支持我养育我的父老乡亲,我会一如既往地把他们的理解、支持变成奋力前行的动力,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负乡亲们的重托。

《决策探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农业现代化,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农业文化的价值及继承和保护探讨 篇12

1 农业文化的内涵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是一个复杂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1]。对于农业文化,一般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农业文化被认为是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农业文化仅指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观念体系,其中包括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的哲学理念、价值观念、政治思想、科学认识等具体内容。我们认为,探讨农业文化必须从广义上进行理解,因为无论是研究农业文化的产生,还是研究农业文化的传承与保存,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作为载体,只有把农业文化物质的和精神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才能把握农业文化的本质,掌握农业文化发展变化以及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规律。

在中国,农业文化不仅是农村的文化、农民的文化,而且也是城市的文化,它贯穿古今,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中国文化中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的文化[2]。

1.1 物质实体文化是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农业文化的实体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农作物品种、农业生产工具,也包括农业文学艺术作品、农业自然生态景观等一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物质实体文化。

以农具的发展变迁为例,可以发现工具的改进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原始时代的农业工具主要是以木质工具和石质工具为主的,如石斧、锄、耒耜、石磨盘和石磨棒等;春秋时期锸、钁(jue)、铲、犁和镰等金属农具得到普及;战国时期开始将铁犁和畜力配合起来使用,这就为深耕和多耕创造了条件;秦汉时期牛耕已普遍推广;耧是汉代的重大发明,可同时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的工序,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和质量;魏晋时期出现了新的农具耙,还形成了耙耕耱的北方抗旱保墒耕作技术体系;唐宋时期则形成南方稻作农业的技术体系;元明清时期形成了更加集约的传统农业技术体系。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那些代表一个时代一个地域农业发展最高水平的传统农具,正在被抽水机、除草剂、收割机、打谷机等取代。作为传统农耕生活方式的历史记录,舂臼、桔槔、石磨等工具几近绝种,无工业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风车、水车技术在化学和电力“工具”的冲击中备受冷落。农民与传统农具的疏离,与现代化生产工具的亲和,宣告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农业物质实体文化的重要功能表现为具有承载功能。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空中楼阁,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为依托,随着实体文化的变化,农业文化的其他部分也会随之变化。当原有的物质实体被新的物质实体所取代,新的农业文化也就代替了旧的文化。实体文化不仅决定着农业的生产方式,也决定了农民的生活方式。研究农业实体文化与农民社会生活方式的关系,是农业文化研究最具现实意义的方面。

1.2 民俗与民间信仰是农业文化的重要表现

农业民俗文化是指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事项。例如,为了安排好农业劳动,古人创造了适应农业生产的独特的历法和岁时节日(农历或阴历),设立了反映季节变化的二十四节气,通俗易懂地表明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和雨量变化的不同,告诉人们根据节气安排农业劳动[3]。二十四节气的节律就是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农耕文化周期,与之相应的农事活动习惯正是在这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运转中自然地延展。乡村的土地制度、水利制度、集镇制度、祭祀制度,都是依据这一周期创立、并为民众自觉遵循的生活模式。民间素有“不懂二十四节气,白把种子种下地”的说法。北方农村的“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清明麻、谷雨花、立夏点豆种芝麻”等等,就是农民不违农时、信守农耕作业习惯的形象表达。这些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农谚,正是历代农民根据气象观测和耕作经验的总结;它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指令,千百年来指导着人们的农事生产活动。农事节日往往与关键的岁时节令和农事祭祀相联系,反映着农业生产各个重要阶段人们的迫切意愿和习惯。如大家所熟知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农业信仰也是农业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乡土本色。正可谓平坦的原野无山神,内地的乡村无海神。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农民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情。祭农神、祭土地神、祭水神、祭谷魂、祭虫神等仪式活动,以及对各种生产禁忌的恪守,集中表达了农耕民族取悦神灵,祈求风调雨顺的文化心理。民众对自然的崇拜意识和对动植物的禁忌保护,也在客观上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很多民族的观念中,自然、动植物和人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整体。这种建构人与环境关系的文化观念与宗教意识,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3 农业文化观念体系是农业文化的灵魂

农业文化的观念体系包括农业哲学思想、农业政策思想、农业生产经验与理论等。“均衡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源于传统农业文化。中国古代农业哲学、农业思想及其农学理论和农业生产实践,共同特征为“天人合一”,表现为“天、地、人、物”系统的协调和统一。其中“天、地”是指农作物生长的外界自然环境,如时节、气候、土壤等;“人”是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物”则指农作物和畜牧、家禽等;各种要素的协调统一是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条件,是农业丰收的根本保证[4]。中国农民遵循“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制定出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的耕作制度体系,从而在传统农业时期创造了较高的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农业文化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包括哲学理念、价值体系、道德观念等内容在内的观念体系对人们的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行为均发生重要影响。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经济基础的乡土社会,也是熟人社会,人们聚族而居,生于斯、死于斯,彼此之间都很熟悉。从熟人社会中孕育出来的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生育制度、亲属制度等思想,都体现了农业文化环境下人与人之间遵循的互动规则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风范。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守望相助、互帮互助和热爱家乡等优良传统。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不仅对农民的生活和发展而言是重要的,而且也是全体社会成员幸福的必要条件;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不仅在传统农业社会是必须的,在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不仅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进步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源泉。

2 农业文化的价值

文化是一条记忆的长河,是各时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历史过程的集结体,因此文化本身具有传递性。正如费孝通所说的那样: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传统是社会累积的经验。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的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5]。农业文化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在经历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后人们开始反思传统农业文化的价值,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物质丰富和物质享受的同时,开始警觉地发现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在日益恶化着,如土地沙漠化、森林面积锐减、环境污染、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日益困扰着人们。于是,人们开始审视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重新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对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多方面的启发意义。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饭沼二郎教授把东西方农业进行对比后指出:西方农业传统是单一种植的休耕农业,东方农业传统是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他在《恢复传统经营方式重建日本现代农业》一文中进一步断言:否定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将会导致农业的衰退;只有尊重农业传统搞现代化,才会使农业迅速发展[6]。因此,正确认识传统农业文化,挖掘农业文化的诸多价值与功能,是农业文化传承和实现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的重要基础。

2.1 农业文化的生态价值

农业文明是人类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到破坏自然、受到惩罚,而最终尊重自然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在传统农业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成为一种习惯。

中国农业文化的生态价值突出表现在它很好地协调了三种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告诉人们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努力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颁布相关的法令法规来严格约束人们的采集、狩猎和捕鱼等行为,以杜绝人们乱砍滥伐、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等不良行为;秦朝颁布的《田律》中就规定从春季开始,不准进山伐树砍樵,不准采摘刚萌芽的植物等[6]。一些民俗和信仰如不捕杀幼小动物,在动物交配和怀孕季节禁止打猎,鱼类繁殖期间休渔等等,均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二是因地制宜、合理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对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我国人民根据自然规律,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农业环境条件,发挥不同的地域优势,使农、林、牧、渔各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农、林、牧、副、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大农业观,并把这种大农业看成是国家富裕的基础[7]。大农业观是农业文化生态价值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也强调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三是遵循用地养地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施用农家肥、绿肥、土地轮种、套种、灌溉、修建梯田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对土地的永续利用,从而很好的保护了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水土资源。

尽管一些具体的传统农业操作技术已经落伍了,但是传统农业文化中所蕴含的巧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今天发展现代化农业所不可缺少的。几十年来,中国式石油农业的发展,为解决十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农业是完全合理的,改变农业的这种高能耗状况和改善各种工业能输入在农业系统中的利用效果,仍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8]。我们从对石油农业的反思和对未来农业的思考中可以更清晰地发现传统农业文化的生态价值,并可判断出真正能代表未来农业前进方向的,并不是以石油农业为标志的所谓的“现代化农业”,而是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2.2 农业文化的经济价值

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创造了一系列有特色的耕作制度和成熟的农业技术,形成了精耕细作、轮作倒茬、用地养地的优良传统,并创造了土地连续耕种2000多年而地力不衰减的奇迹。传统农业文化注意保持土壤肥力的持续和稳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施肥技术的发明等措施,不仅体现出传统农业文化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利用理念、尊重自然的理念、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应该建立在继承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如精耕细作、轮作复种、用养结合等[9]。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至今仍然对世界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比如,北方农民根据其地区春季干旱、冬季少雪的特点,创造出了一套以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地表蒸发的“防旱保墒”耕作技术;其具体的做法是,冬季深耕、春季浅耕、耕后镇压,形成了“耕—耙—耱”相配套的技术组合。而在南方,则采用“耕—耙—耖”的水田耕作技术,并在水稻收获后的冬闲季节栽种绿肥植物,达到用地与养地结合的目的。轮作复种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轮作”是指在一块土地上有计划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以防止严重的病虫害的发生和地力的加速衰退;“复种”是指在一年内在同一块地上播种两次以上,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南方有多种形式的水旱轮作制,在北方则发展了以“豆谷轮作”为基础的轮作复种制。豆谷轮作、绿肥轮作和水旱轮作仍然是今天可持续农业的基础[10]。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在弥补和克服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后果方面被认为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能够并且也完全有必要在优秀传统农业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发扬我国有机农业的优良传统,走生态农业现代化道路,以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农业文化的社会价值

农业文化的社会价值突出表现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贡献上。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现代社会,它所蕴涵的和谐理念在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上又投射出启迪之光。

(1)在农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以“诚信”为特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条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导致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崇尚投机,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走向“杀熟”之路,诚信观念逐渐淡薄,成为社会危机的重要根源。重塑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关系,可以从农业文化中找到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传统血缘和地缘为主的合作传统,另一方面也要引进以契约为主的现代业缘合作形式。虽然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都同时发挥着作用,但人际信任依然是基础,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制度信任只是发挥着辅助作用。未来中国和谐的社会关系应该是传统的诚信与现代社会契约关系的嫁接。

(2)在农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礼治”对维系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价值。费孝通曾指出乡土社会实质上是“礼治”的社会[5]。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这种教化权力是我们的长辈所持有的,因此礼治社会的基础是长幼原则,也就是孝道伦理。从“礼治”文化衍生出的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向心力[11];以中国家庭养老模式为例,家庭养老的代际传承,得益于以孝文化为核心的传统伦理道德和礼教习俗的支持。在传统的“乡土社会”子女对父母不孝,就会被亲朋邻里舆论谴责,同时为家族、社会所鄙视甚至制裁,当孝文化演变成尊老传统后,不仅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减轻了社会负担,也实现了老有所乐,增加老人的幸福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把优秀的农业文化继续发扬光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3)在农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勤俭节约”品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辛勤的农业劳动,就不会有良好的收获。农民深知农业劳动的艰辛,因而也十分珍惜自己或他人的劳动成果,这种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正是我们今天所大力倡导的。近来全世界关注的“低碳经济”本质上是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它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这与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所倡导的“勤俭节约”品质、“循环利用”思想是一致的。节俭是一种观念,更体现一种民族品格;特别是人均资源少的国情决定了勤俭节约是我们应始终遵守的原则。

3 新形势下我国优良农业文化传统的保护和继承

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传统农业生产实践方式产生了深度的影响,换句话说,是革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命。就农业生产本身而言,农业机械化、化肥化、良种化、饲养科学化等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的成果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农耕方式,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与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加的矛盾也日益突显。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农业之外的就业出路就是农民应对生活压力的必然选择。大部分中青年人离开乡村,直接的后果是土地撂荒、村庄的社会生活缺乏活力,给承载了农业文化的乡村生活增添了几分凄楚的晚景。与农民如潮般流向城镇的同时,电视、手机等信息媒体也在引领着乡村生活的走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文化正在影响着农民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重新设计,致使乡村固有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难以成为诗意的栖居之所。当农民不再倾注心力于农田,当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日益成为农民所向往的生活目标时,农业文化也就只能是日近黄昏、夕阳西下的图景了。

在面临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时,人们逐渐开始反思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关系,试图从传统农耕文化中汲取生存与发展的智慧以克服现代化的消极影响,进而重新发现了传统农业文化的价值。由此,农业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1 农业文化的保护

2002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和全球环境基金(GEF)开始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按照FAO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12]。该项目的目的是建立全球重要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这是在现代化背景下对于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策略。本文的所指的“农业文化保护”指的是广义层面上的农业文化保护,其范畴大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遗产范畴。农业文化保护涉及一切保留至今的、对今天的发展仍有价值的、与农业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保护的内容既包括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工具、农业景观、农业品种等有价值的物质文化;也包括传统农耕信仰、民间文学艺术、农事节日习俗等非物质文化;其核心是农业文化所蕴含的农业哲学思想,以及围绕之而产生的价值体系。

关于如何保护农业文化,学者和实践工作者提出并运用了许多办法,在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这对矛盾中,生态旅游和传统手工业的振兴被认为是弥合二者的有效路径,由此产生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模式[13]。在发展旅游产业这一视角之下,我们看到传统农业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契机和曙光。青田县的龙现村在拥有了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标签后,从上海、杭州等地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其独特的田鱼文化、民俗文化、华侨文化有效地带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旅游业的年收入达200万元。在经济上直接受益的农民也由此切实感到继续保持稻田养鱼传统和生活方式的必要性。目前方山乡稻田养鱼的面积扩大到5000多亩,部分年轻人也因此留在村中发展。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正进入良性循环之中。开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给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持提供存在的土壤,而且也给乡村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活力,因此对农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乡村旅游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很多以获利为目的的外来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并无益于农业文化的保护。一些乡村旅游模式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但是随着旅游的开展就开始逐渐变味了,一些不恰当的经营管理方式于无形之中将商业化的元素渗透到当地文化的细胞中,反而加速了传统农业文化的毁灭。

建立农业文化博物馆也是农业文化的保护措施之一。对不同区域的农具、农器、农谚、农趣、农节等进行收集、保护和展示。目前虽然国内一些综合博物馆、休闲农业园区有所收集和展示,但要么零星分散,要么商业化浓重,传统农业文化的韵味浅薄,更未上升到一种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相对于静态的文化博物馆而言,现在更多的学者倡导的是建立生态博物馆(农业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农业文化的活态保护[14]。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对农业文化遗产实施活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农业生产经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都是以鲜活的状态存在于民间社会的;将这类遗产如实地记录下来,或是将其中的一部分做成标本放进博物馆固然没错,但如果将这种固态保护方法作为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法宝并用于全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则是大错特错了。生态博物馆不仅保存社区的实物遗存,更强调保护社区内自然的、人文的一切资源,社区内的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建筑、可移动实物、风俗习惯等一系列因素;生态博物馆将整个特定的社区作为一座整体的博物馆,社区的遗产被原样保存在其原生环境中。

为了避免许多优良农作物品种及家畜品种的灭绝,也有学者倡导建立地方特色农业品种资源保护区[15],把具有地方特色但暂时又缺乏经济利用价值的品种保护起来。国家农业部已经开始建设濒危和珍稀水生野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江苏省04年起也率先实施农业品种资源保护,如江苏家禽科学研究所的家禽基因库已收集保存了国内20多个珍稀濒危禽种。该措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也是保护农业文化的必要措施。生物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农业物质文化是农业非物质文化的载体,保护好农业物质文化,可以间接地维持非物质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但是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农业品种资源保护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无论是发展乡村旅游,还是实现农业文化的活态保护,或者是建立各种农业文化特色保护区,其保护的载体或环境都是农村社区,因此,如何搞好新农村建设、怎样建设新农村,就显得尤为重要。

3.2 发展社区农业是保护农业文化的有效途径

(1)社区农业的概念。社区农业是近些年农业社会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农业发展和农业保护概念[16]。社区农业是指依据农业与农村的多功能原理,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形成的综合性农业。(1)社区农业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特别注重挖掘传统农业资源,如种质资源、传统农具、传统技术、乡土知识等,社区农业体现农业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2)社区农业充分体现乡土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指直接表现出来的乡土人情,民俗、节日庆典等文化形式,也体现在产品中凝结的某种文化价值的物化形式。如北京郊区的“豆腐村”,就把饮食与饮食文化、传统食品加工制作工艺、食品加工工具、当地民俗与生活方式等有机融合在一起。(3)社区农业充分利用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把农业生态、农业景观、农村风貌等农业与农村文化结合起来,发展多元化的产业。在社区农业的视角下,农业是多样化的而不是单一的,既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化的有机农产品,也可以提供特色加工品和餐饮服务,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农事体验和文化参与。社区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而是融合了农业生产、传统手工业、手工艺制作、食品制作、文化服务、乡村旅游等诸多产业类型的综合型农业。

(2)社区农业保护农业文化的三个特色。(1)社区农业有利于农业文化的综合性保护。农村社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社会单位,有其独特的资源、文化传统,社区农业的发展需要发掘社区资源的价值,重新整合利用这些资源。农村社区资源十分丰富,田园景观、农村风貌、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工具、农业劳动方式、农业技术、循环利用、乡土知识;农家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均凝聚在社区农业活动和社区生活之中。通过发展社区农业,可以使人们重新发展农业文化的价值,并使其得到有效利用,使农业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2)社区农业有利于农业文化的活态保护。社区农业不同于固化的“农业博物馆”,也不同于目前流行的“农业文化主题公园”,后者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农业文化,而社区农业是根植于农民生活之中的。只有活态的文化才能真正能够得到保护和传承,我们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没有断裂,并不是指少数的有形遗产和古史典籍,而是活化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农业文化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种农民仍在使用并赖以生存的农业耕作系统和耕作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讲农民的社区生活本身就是文化。社区农业对农业文化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个发展和传承的载体,帮助人们认识农业文化价值,规范人们的文化行为,提高传承农业文化的自觉性。(3)社区农业把文化保护与农民增收联系起来,使之具有了可持续性。文化从来就是为人的生存服务的,文化保护针对的是人,而不是人创造的文化。如果脱离人的生存需要谈文化保护,甚至以牺牲当地居民的利益来保护所谓文化,这种保护是没有生命力的。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大量的为了保护所谓“文化”而牺牲当地居民利益的现象,实在是本末倒置,没有理解文化的本质。发展社区农业,首先是把农民放在突出地位的,把农业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联系在一起。社区农业首先引导向农业的深度发展,这其中包括了提高产品质量,如发展有机农业,农产品的深加工,改变销售方式、形成特色品牌等;其次是向农业的广度发展,这个广度是充分利用社区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扩展农业的服务领域,其中典型的发展途径就是利用地理、生物和文化的多样性来发展乡村旅游。其三是降低成本和风险,可以通过土地等资源的重新组合、乡土知识的开发、新能源的利用等来实现。实践证明,发展社区农业在保护农业文化的同时可以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

上一篇:碳基材料下一篇:道桥防水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