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策略

2024-10-22

免疫策略(共10篇)

免疫策略 篇1

免疫接种是防控动物疾病、保障养殖业健康稳步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动物免疫接种过程中, 如何提高免疫质量、保证免疫效果、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是值得基层兽医工作者重视和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动物免疫质量可通过以下几方面策略来控制。

1 疫苗质量控制策略

1.1 疫苗来源可靠

给动物实施疫苗接种, 首先要求使用的疫苗必须来自质量有保障的疫苗生产厂家。在此提醒养殖户, 不要轻信那些兽药推销人员介绍的疫苗产品, 必须对其产品和生产厂家进行详细地了解后再决定是否使用;否则, 一旦使用了质量差的疫苗, 不但起不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甚至可能引发疾病, 给养殖户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1.2 运输、保存得当

疫苗运送需使用冷藏车或恒温车, 同时灭活疫苗需防止冻结, 以免降低效价。疫苗在冷藏库中长期保存时, 需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上注明的温度保存, 一般情况下猪瘟疫苗、鸡新城疫疫苗等冻干疫苗需在-18~-15℃条件下贮存, 口蹄疫、禽流感等灭活疫苗需在5~8℃条件下贮存。进行动物免疫接种时, 需使用疫苗冷藏箱 (包) , 并于冷藏箱中放置冰块 (袋) , 冬季防冻、夏季防晒。若疫苗贮存不当, 会导致效价降低或失效。

1.3 疫苗在有效期内

疫苗使用前应仔细查看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对动物实施免疫接种只能使用处在有效期内的疫苗。凡超过有效期的疫苗应严禁使用, 并作报废处理。同时疫苗启用后, 稀释的疫苗应在4 h之内用完, 灭活疫苗应在当天用完;没有用完的不能再用, 应作废弃物处理。

1.4 包装完好、内容物无变质

疫苗使用前还应检查疫苗包装是否有破损, 内容物是否变质。凡冻干疫苗瓶体破裂、瓶盖松动、失真空, 内容物颜色异常;油乳剂疫苗瓶体破裂、瓶盖松动, 内容物分层、颜色异常、有絮状物或沉淀等情况时, 都必须禁止使用。只能使用包装无破损、内容物无变质的疫苗, 才能保障免疫质量。

2 操作质量控制策略

2.1 做好接种前准备工作

接种前应准备好疫苗及相关物资, 主要有疫苗、冷藏箱 (包) 、冰袋 (块) 、消毒好的注射器和针头、耳标、耳钳、耳标识读器、消毒药、免疫证、免疫档案、保定绳、防护用品等;同时, 根据免疫工作时间安排, 事先通知养殖户关好畜禽, 在家等待防疫员前去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2.2 严格接种操作规程

其一, 防疫人员应做好严格消毒, 防止引起疫病传播, 并做好个人防护, 避免感染人畜共患病。其二, 冻干疫苗应使用专用稀释液或生理盐水稀释, 灭活油乳剂疫苗应充分摇匀。其三, 免疫前应观察动物的健康状况, 只有健康的动物才可以接种疫苗;动物生病或体质不佳时, 应暂缓接种。其四, 给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时, 应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上的免疫方法和免疫途径进行接种。其五, 接种疫苗的针头必须长短适中, 注射剂量、注射部位、耳标佩带位置都必须准确。其六, 应将当天未用完的疫苗进行煮沸处理, 其他废弃物 (如针头、塑料、疫苗瓶) 应作深埋或焚烧处理, 切忌乱扔乱放, 以防散毒或动物误食。

2.3 认真填好免疫档案

对动物实施免疫接种后, 必须规范完整地填写动物免疫证和免疫台帐, 便于日后通过查看免疫证和免疫台帐清楚地了解哪些动物什么时候需要进行何种疫苗接种, 哪些动物因病或未到免疫日龄而未免疫、到什么时候可以补免, 从而做到应免尽免、不漏畜、不漏针, 以提高免疫密度;同时, 做好动物免疫档案也是实现动物疫病可追溯的重要途径之一。

2.4 及时处置免疫副反应

动物防疫人员为动物实施免疫接种后, 要嘱咐畜主注意观察, 若动物出现异常情况, 应立即通知防疫员进行处理。动物若表现为食欲减退或体温略有升高, 可不治疗, 一般2~3 d可自行恢复;若表现为四肢震颤、呼吸困难、站立不稳或倒地等, 应立即使用盐酸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 并注意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防暑降温, 同时加强通风换气。凡动物因免疫发生副反应而致死亡的, 应给予畜主适当补偿, 以保障免疫工作顺利开展。

3 免疫密度控制策略

3.1 实行定期巡查制度

动物防疫员应每隔10~15 d对责任区进行1次巡查, 一旦发现新补栏 (笼) 或漏免畜禽, 及时进行补免;对需要接种几种疫苗的动物进行第2种或第3种疫苗接种, 确保应免动物免疫率达到100%;同时, 也可以了解责任区内动物存、出栏 (笼) 状况和疫情情况, 为重大动物疫病提供相关测报数据和防控策略。

3.2 开展养殖场自主免疫

规模化养殖场动物饲养量大, 动物免疫接种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目前散养户仍然较多, 动物防疫员每天需为很多养殖户的动物接种疫苗, 有可能带来疫病传播风险。因此, 养殖场应实施自主免疫, 动物的免疫接种由场内兽医完成, 但动物防疫员需对养殖场的免疫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指导, 确保场内兽医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 并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免疫程序保质保量地完成免疫接种任务, 同时做好养殖档案相关记录。

3.3 推行免疫告知制度

要想提高动物免疫接种效率, 在工作中取得主动权, 最好的办法是推行动物免疫告知制度。集中免疫期间, 动物防疫员进村入户前, 应通知村干部, 村干部通知组长, 组长通知各农户将饲养动物关好, 等待动物防疫员前来进行免疫接种工作。同时, 动物防疫员应公布联系方式, 农户如有需要免疫的动物, 也可以打电话或以其他方式告知动物防疫员, 约定时间来对其畜禽实施免疫。通过相互告知, 真正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畜、不漏一针, 达到提高免疫质量和免疫密度的目的。

3.4 实施常年动态免疫

目前, 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病种较多, 加之动物饲养量大、养殖分散, 动物免疫工作量非常大, 要想保证免疫质量, 仅靠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是不够的。因此, 必须改变免疫方式, 改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为常年动态免疫,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 随时对到了免疫日龄或免疫到期的动物实施免疫接种, 确保动物免疫密度常年在90%以上。这样也可防止非集中免疫期因免疫不及时而出现动物免疫空白期, 从而保证动物免疫接种密度和质量。

4 免疫效果评价策略

对疫苗、操作、密度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后, 动物免疫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可以通过动物免疫密度检查和免疫抗体效价监测2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也需要有完善的考核机制和检查监管机制来保障免疫质量。

4.1 实施动物免疫密度检查

每个季度至少开展1次动物免疫密度检查, 随机抽查一定数量的散养户和养殖场。通过现场询问、核实动物免疫接种情况, 查验动物免疫档案、免疫证和免疫耳标, 考核和测算免疫密度, 若发现免疫密度过低则必须进行加强免疫。动物免疫密度现场检查必须做到耐心、细致, 并注意方式、方法, 避免走过场;同时, 做到检查时动物防疫人员不在场, 防止养殖户与防疫员串通, 欺骗检查人员, 以保障免疫密度检查的真实性。凡有漏免的动物, 要求防疫员立即补免, 以保证动物免疫密度。

4.2 加强免疫抗体监测

动物免疫效果可以通过血清学监测结果来评价。血清学监测应采取随机抽样方式采集血清样本。血清样本采集过程中, 要做到血液及时离心, 防止融血, 冷冻保存, 并做好样品编号和采样登记工作。群体检测时, 必须随机抽样, 免疫抗体合格率70%以上判定为群体免疫合格。对于被检样品的抗体滴度, 既要看几何平均值, 也要看最低保护滴度。即使平均滴度比较高, 只要有一定比例的被检血清滴度低于临界保护滴度, 就必须进行加强免疫, 确保免疫质量。

4.3 完善考核和督查机制

为确保动物免疫质量, 必须完善动物防疫工作考核和督查机制, 要求动物防疫员严格按照动物免疫操作规程完成动物免疫接种工作。同时, 兽医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和动物免疫抗体抽检, 以暗查为主, 确保检查公平、公正、真实。动物防疫工作考核结果应与动物防疫员绩效工资挂钩, 对工作完成好的, 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完成差的, 给予批评处罚, 以增强动物防疫员开展免疫工作的积极性, 确保动物免疫密度和质量。

4.4 强化动物卫生监管

实施动物卫生监管是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动物饲养环节的监管, 落实动物防疫措施, 确保免疫接种和消毒严格按要求实施, 督促防控措施和免疫接种没有到位的养殖户及时进行整改, 保障防疫措施和免疫接种到位, 才能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

5 结语

总而言之, 动物免疫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通过保证疫苗质量、严格免疫操作规程来实现, 并且通过血清学监测对动物免疫效果进行评价。同时, 健全动物防疫考核和督查机制, 加强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管, 使重大动物疫病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保证动物免疫质量, 达到控制疫病和保障养殖业健康稳步发展的目的。

免疫策略 篇2

摘要:免疫规划工作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能有效控制了相应传染病的传播,极大地保障了儿童身体健康。但近年来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不断扩大,免疫接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渐暴露出来,其主要原因是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无固定住所、难以管理。流动儿童又不能及时的免疫接种而影响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现对流动儿童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关键词:流动儿童; 计划免疫工作; 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5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047-01

计划免疫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种以控制和最终消灭相应的传染病。而有效接种率的高低,取决于基层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辛勤扎实的工作;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加,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无固定住所、难以管理。流动儿童又不能及时的免疫接种而影响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现对流动儿童的现状与对策探讨如下。

1计划免疫流动儿童的定义

迮文远编著的《计划免疫学》对计划免疫流动儿童定义,是指“户口不在居住地,或户口在本地而人在外地居住时间在3个月以上儿童[1]”。本地将流动儿童的标准定为“凡外区县流入本地区但离开户口所在乡镇或出区境的儿童”,居住时间4个月以下的为短期流动,4个月以上的为长期流动。

2免疫规划的现状与问题

2.1部分家长对计划免疫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我县计划免疫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以来,对控制相应传染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用疫苗可预防的白喉、脊髓灰质炎已先后基本消灭或控制,麻疹、百日咳、流脑等传染病年发病率由20纪60年代的600.03/10万降到1/10万以下。但由于受文化水平、生活条件等有关因素的影响,部分家长对此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家长只知道有病看病,而不知道无病预防。特别是流动儿童的家长多数忙于打工、经商、挣钱,对于孩子防病保健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了部分流动儿童漏建卡、漏接种现象发生。

2.2宣传工作不到位和方法欠完善:当今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非常疼爱,这对计划免疫工作带来有利条件,目前的计划免疫宣传对当地户口的儿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流动儿童家长的职业比较繁杂,大多无固定住所,或居住条件差,无法看到电视和收听广播的宣传,所以常规的宣传方式存在不到位的现象。

2.3超生人员存在恐惧心理:有些家长不顾有关计划生育的政策规定,多在怀孕后离家出走,他们不仅居住分散,且经常更换居住地点,东藏西躲,孩子出生后不愿被外人知道,普遍存在恐惧心理,致使流动儿童数难以摸清,服务难到位,宣传工作难以见效。

2.4工作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由于基层卫生组织经费严重不足,报酬问题得不到落实,很难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些从事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使一部分流动儿童未能及时建卡和免疫接种。

3免疫规划中的防范策略

流动人口是商品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化、集团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力出现过剩。特别是农村耕地的减少,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大批剩余劳动力纷纷走出家园寻找就业门路。于是跨地区、跨行业的各种劳动、商务应运而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口流动。在这规模宏大的流动人潮中,也夹杂着不少儿童,成为计划免疫的流动儿童,据有关部门的分析,人口大流动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管理好流动儿童既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

3.1领导重视,狠抓落实:每年应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纳入年初工作计划,年终考核指标。从行政上、业务上狠抓落实,促使各乡镇卫生院积极主动,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搜索流动儿童,减少免疫空白点。

3.2执行法律法规,加强管理: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动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凭计划免疫接种证入托、入学制度,依法加强辖区内管理。

3.3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与工商、公安、计划生育、交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发挥流动人口管理部门职责。特别是大型土地招工或劳动输出,必须经过流动人口管理部门注册登记。

3.4开设常年计划免疫接种门诊:随时进行补卡、补种,在流动人口较多,儿童流动频繁的集镇、城乡结合部门开设学年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对流动儿童做到随到随建卡、及时接种。

3.5建立横向网络:各县、各乡镇之间建立计划免疫横向网络,对流动儿童一旦发现,及时建卡和转卡、补种,并统一计划免疫转卡单,互通信息及时联系,像传染病疫情报告一样建立制度。

3.6广泛宣传,普及免疫知识: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单、标语、接种证等多种形式,多方位的反复开展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教育,仅儿童家长主动到卫生部门登记造册免疫接种,由现在的被动搜索变为主动上门要求免疫服务。

参考文献

免疫净化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篇3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罪魁祸首就是患者体内的异常淋巴细胞以及它们产生的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在人体内挑起“内战”,并造成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升高、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及补体下降等一系列“战争后遗症”,而它们又继续引起了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和不适。因此减少或清除血液中异常淋巴细胞和这些“战争产物”就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医生们尝试过用各种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有部分患者病情十分顽固,经过长期治疗无法缓解。另外,长期使用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也使许多患者无法耐受。比如,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后出现的上腹不适、疼痛、恶心、反酸,甚至胃黏膜溃疡、出血、穿孔;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造成的骨质疏松、骨折;个别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还可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肝损害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

后来,医生又开始尝试使用血浆置换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治疗方法是通过仪器去除患者血液中的病理成分如异常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等。此外,血浆置换也可以去除血液中的自身抗体。但是,传统的血浆置换只是减少了致病性免疫复合物,而并没有影响疾病的罪魁祸首——异常淋巴细胞。

目前我们使用的免疫净化疗法就是在血浆置换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单个核细胞清除术。治疗时我们应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利用自动离心或黏附作用,去除一定量的异常淋巴细胞和含有异常免疫球蛋白及自身抗体的血浆,这样既减轻了“战争后遗症”又抓住了挑起内战的“元凶”。

相对于以往的各种治疗方法,免疫净化疗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在短期内清除致病物质,减少异常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反应,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他药物的疗效发挥,并可减少药物用量,从而减少了药物副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病人适合做免疫净化呢?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净化适合于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包括正规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抗风湿药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半年以上症状无缓解的患者;血液中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免疫球蛋白浓度显著增高的患者。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它适用于对免疫抑制剂等系统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和血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及循环免疫复合物且滴度显著增高者。

对于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它主要适用于具有明显口干、眼干症状及合并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或存在大量其他自身抗体者。

家禽免疫抑制原因及管理策略 篇4

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种可用于诊断免疫抑制的特异性和实用性的检测方法。免疫抑制的表现是综合性的,包括传染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升高、加工胴体的废弃率增加、疫苗免疫接种失败和总的生产性能变差。

1 禽类免疫力的基础

禽类拥有一个能阻止传染性因子进入体内的外层物理屏障,包括气管、羽毛、皮肤、肠黏膜及肠道菌群等。

1.1 气管的内表面被覆有极细小、毛发样的纤毛,它们和由特化细胞分泌的黏液一道,将进入气管的异物(如尘埃、病毒粒子和细菌)包裹起来,并将之从呼吸系统中清除出去。

1.2 正常肠道菌群与有害细菌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这些有害细菌如果未能加以抑制,则可能导致肠道的损伤,并进入循环系统。若传染性因子能滑过这些物理屏障,则将碰到机体内的第二道防御系统(免疫系统),后者将对之进行识别和消灭它们。

1.3 雏禽的母源免疫力是由其亲代母鸡的抗体经蛋黄转移的方式而获得的,其重要性在于雏禽出壳后的第2~4周龄期间可得到这些母源抗体的保护。所有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均需要有适当的营养。通常情况下,禽体免疫系统拥有优先获得来自日粮中各种营养素的权力。这意味着限饲而减缓生长速率时并不影响其免疫力,其原因有下述两个方面:(1)禽体免疫细胞拥有优先取舍大多数营养素的权力,因此其需求通常都能得到很好的营养供给,即使营养限制严重至足以抑制生长速率的程度时亦是如此;(2)通过限制生长,可以减轻对机体免疫状态的抑制作用。

1.4 相反,一只充分采食的禽只,它必须与生长应激作斗争。当免疫系统被某一疾病侵袭而激活时,上述情况就变得复杂化。因为疾病所引起的炎症反应通常都会引起病禽采食量的急剧减少。随着炎症反应的出现,可利用的能量大部分将从用于生长而转向免疫系统。不幸的是,遗传学研究表明:为快速生长和改进肉产量,目前所选育出来的品种(系),其对疾病的抵抗力有降低的倾向。最近的研究显示,快速生长的火鸡对禽霍乱的敏感性较高。

2 免疫抑制原因及影响

2.1 引起免疫抑制的原因

主要有两类: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

2.1.1 某些因子(素)扰乱营养的吸收,或破坏肠道的正常菌群,如小火鸡肠炎和死亡综合征、轮状病毒、腺病毒、球虫病、抗生素应用不当,以及饲料或饮水受细菌污染等。禽霍乱(多杀性巴氏杆菌)、禽波氏杆菌、新城疫、氨气和尘埃,所有这些都会造成呼吸系统的损害。球虫病会引起肠道里细胞的损伤,从而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也为细菌侵入血液提供了机会。出血性肠炎破坏肠的正常上皮细菌、抑制营养的吸收,因而也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2.1.2 其他通过释放各种毒素或直接损伤免疫功能细胞而导致免疫系统损害的因子,包括大肠杆菌、霉浆体、新城疫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传染性贫血因子、网状内皮增殖病病毒、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球虫病等。多种毒素可抑制抗体的生成,同时增加机体对传染性因子的易感性。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可见于饲料中。而大肠杆菌、波氏杆菌和巴氏杆菌在其感染过程中也能释放出各种毒素,而砷则是化学毒素的一个例子。

2.1.3 氨气、各种维生素缺乏症、霉菌毒素和种种应激也都对免疫力有抑制作用。某些因素可损伤(破坏)机体抵抗疾病的物理屏障,而恶劣的垫料则可令禽皮肤表面的细菌数量增加。各种维生素缺乏可能引起皮肤龟裂,而不恰当的脚趾修剪则可能造成开放性创伤,为继发细菌入侵打开方便之门。

2.1.4 长期应激导致类固醇的释放,后者对免疫有抑制作用。研究证明,低舍温会降低禽体的抗体应答。但是,热也是一种重要的应激,不但会导致死亡增加,而且会对禽体免疫状态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已注意到,强制换羽应激后的种鸡,其排出沙门氏杆菌的可能性增加,或导致旧病(如禽霍乱或大肠杆菌病)的复发。

2.2 保护因子(素)

2.2.1 维生素E是一种主要的营养性抗氧化剂,其主要起稳定细胞膜的作用。

最近几年有关维生素E对家禽免疫状况的正面效应的研究,已取得大量的成果。然而,这并非是维生素E的一种新的应用,这种“免疫增强”效应似乎是作为其一种生物抗氧化剂的一种固有的作用。已经证实,维生素E缺乏会严重损害遭受疾病攻击的鸡和火鸡的免疫功能。因此,当饲料中含有足够的维生素E时,认为维生素E实际上是使机体的免疫系统能正常发挥其功能,而不是增强免疫力本身的看法是合理的。已经证实,维生素E能抵消与小火鸡肠炎相关的某些负面影响,给种母鸡添加维生素E,可为其后代小火鸡提供较高水平的母源性维生素E。根据各方面的研究报告,0~3周龄时于每吨饲料中添加约110 000~250 000U或于饮水中添加60~140 g/t的维生素E,对家禽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的发挥是有利的。

2.2.2 维生素C是另一种主要的营养性抗氧化剂。

维生素C并不像维生素E那样只限于细胞膜,亦在细胞胞液中发挥作用。(1)维生素C有助于减轻应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维生素C的其中一个作用是令氧化的维生素E再生。此外,对胶原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胶原有助于痊愈过程,同时也是骨形成的一种基质。(2)维生素C对白血细胞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已证实,在热应激期间添加维生素C是有益的,包括改善日增重、免疫功能、蛋产量和精液质量。在饮水中添加150 g/t的维生素C时可明显改善幼火鸡的日粮采食量。为获得最理想的维生素C营养,作为一个准则,推荐于每吨日粮中添加100~200 g的维生素C。

2.2.3 维生素A也对机体充分发挥其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A缺乏时,病禽的新城疫抗体减少。患维生素A缺乏病小火鸡,其T细胞反应降低,抗体生成也较低。推荐的维生素A添加标准为0~6周龄时,每吨饲料的添加量为1 000万~1 225万U。然而,过量的维生素A则可能会引发中毒,因此在火鸡日粮中,其添加量不能超过1 300万U/t。

3 管理策略

很容易发现,一种或多种因素(传染性或非传染性因素)是如何引起免疫抑制,以及导致继发性疾病的后果,而这些继发性疾病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禽体的免疫力。某些因素较常见于育雏期间,而另一些则影响龄期较大的禽只或种禽。种鸡的一些损害可能传递给其后代,并对其产生负面的影响。为成功地避免雏禽的免疫抑制,必须对这些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3.1 生物安全是控制任何疾病时必须优先考虑的措施。

包括严格的检疫、隔离、卫生消毒、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科学的疫苗免疫接种等措施。

3.2 适当的营养对维持一个健康的免疫系统是必须的。

对禽体的免疫活性来说,包括无霉菌毒素的饲料、增加维生素和配合饲料的供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已有报道,补充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E、A和C,可改善小火鸡和种火鸡的免疫活性。

3.3 疫苗免疫接种只不过是另一种工具,而不是控制疾病的“王牌”。

疫苗免疫接种被认为是给禽只一种预期感染,使接种禽能产生防御现场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抗体。种鸡的疫苗免疫接种安排,其目的是保护种鸡,同时也为其后代提供某种母源性免疫力。任何疫苗免疫接种程序都必须考虑适当的接种途径、选择合适的疫苗(包括疫苗毒株和病毒的滴度)、接种对象的龄期和恰当的接种技术。

3.4 球虫病可能成为免疫抑制的一个原因或一种结果。

正确的禽群管理,包括良好的卫生和垫料管理实践、适当的营养和饲喂实践,以及日粮中含有有效的预防性抗球虫药, 能为禽只提供对球虫病的最理想的保护。

3.5 饮水的氯化。

极力推荐的是,各种龄期段的鸡的所有饮水器内的饮水中应保持恒定而一致的活性氯(2~3 g/t)。这种浓度的活性氯可杀灭污染井水中的细菌(大肠杆菌、波氏杆菌)和预防疾病(病毒和细菌)通过饮水器具而在鸡群内播散。氯可经气体或颗粒氯系统添加,或经一液态氯泵或分药器直接将之注入井内或饮水线中。

3.6 适当的通风是必须的。

尘埃和氨气能加重传染性疾病的病情,而超水平的氨能抑制禽的免疫系统。通风不良本身即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

3.7 控制氨浓度不但可保护免疫系统,而且有助于发挥整体的生产性能。

氨气的控制是适当的垫料管理与适当的通风之间的一种平衡。为此,某些特殊的垫料处理也可能是需要的。

3.8 抗生素在家禽健康和生产管理上具有重大作用, 主要用于控制由诸如大肠杆菌、霉浆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致病因子引起的经诊断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感染, 以及预防传染性疾病。

为发挥抗生素在维护健康和生产性能方面的作用, 必须正确和合理地使用这些药物。

疾病预防程序包括上述列举的各种因素,其中控制疾病的两个关键因素是生物安全性和疫苗免疫接种。与此同时,应确保上述种种免疫抑制性疾病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活性氯,可大大降低鸡群传染病的发生率。给种鸡添加VE,可为其后代提供较高水平的母源性VE。

相关链接

临床经常出现的家禽免疫抑制现象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 篇5

一、接种时间。

1.乙肝疫苗

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

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

接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4.百白破疫苗

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与百白破疫苗程序相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供应不足阶段,按照第4剂次至第1剂次的顺序,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百白破疫苗。

5.白破疫苗

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腮风疫苗(麻风、麻腮、麻疹疫苗)

目前,麻腮风疫苗供应不足阶段,使用含麻疹成分疫苗的过渡期免疫程序。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7.流脑疫苗

接种4剂次,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8.乙脑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9.甲肝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接种。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各接种1剂次。

10.出血热疫苗

接种3剂次,受种者接种第1剂次后14天接种第2剂次,第3剂次在第1剂次接种后6个月接种。

11.炭疽疫苗炭疽疫苗接种1剂次,在发生炭疽疫情时接种,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和病人不能接种。

12.钩体疫苗钩体疫苗接种2剂次,受种者接种第1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剂次。疫苗免疫程序见附表。

二、接种对象。

1.现行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所有达到应种月(年)龄的适龄儿童,均为接种对象。

2.新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其接种对象为规定实施时间起达到免疫程序规定各剂次月(年)龄的儿童。

3.强化免疫的接种对象按照强化免疫实施方案确定。

4.出血热疫苗接种为重点地区16—60岁的目标人群。

5.炭疽疫苗接种对象为炭疽病例或病畜的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边高危人群。

免疫策略 篇6

1.课前准备

(1) 针对教学任务的解析。 根据划分为三个级别的方式进行管理, 教学任务可以是知识目的:要让学生在免疫检验的技能实验课当中掌握实际性训练课的鉴定方法。 其次是对能力的要求: 目的就是让学生熟知并且会使用在实验课过程中的操作方式和判定结果。 最后是要达到德育目的:让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时刻注意工作的安全和工作风气。 (2) 针对要点和疑难问题的解析。 所谓的要点和疑难的问题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来总结的, 在实际训练课上影响教学成果的关键因素就是对要点和难点进行解析。 老师在实验过程中针对要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演示讲解, 达到解决的目的, 在实验操作时, 老师可以通过分组一一对学生进行指导。 (3) 预示鉴定。预示鉴定是实验课之前进行的最后一步, 是实验成功结束的关键步骤。 因为在免疫学的实验过程当中, 有很多原因都对其造成影响, 针对实验的要求是很高的, 预示能使得学生和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并且找出实验子预备时潜在的问题, 只有在预示鉴定结果成功之后, 才可以将其应用到实验教学当中, 进而实现实验目标, 取得良好的成果。 (4) 对材料的准备。 在实验课以前就将实验课上所需要的各种东西进行合理的配置。第一, 在上课之前必须确保实验材料的质量, 比如要将实验使用的各种仪器在酸液缸里进行浸泡, 再用洗衣粉水再次浸泡, 之后开始刷洗, 再使用离子水进行冲洗, 最后在烘干箱里烘干,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实验的时候不受外部因素影响;第二, 要根据实验分组对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数量和质量进行确定, 然后分发给各组, 但是必须确保分发给每个组的仪器是均等的。 (5) 准备实验材料———试剂。 因为免疫检验学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和试剂要质量高, 就像p H值、离子强度等, 所以试剂的准备是否合理是实验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中只要有一种试剂不过关, 就会导致实验失败, 因此在准备实验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

2.课中教学

(1) 安全性教育要重复。 因为在免疫学检验实验过程中采用的标本不是医院病人的血清就是学生本身的血清, 所以一定要遵守医学检验的规定, “一切标本都是病毒的来源”。 按照医学检验的职业规定, 实验课老师要将实验的安全教育在课堂的自始至终都贯穿进去, 多次重复, 给学生建立安全思想。 (2) 老师的操作演示要标准。 在解决疑难问题的时候, 老师要进行演示讲解, 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准确全面, 讲述时也要贯穿德育, 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标准化, 使得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严密求实的工作风气。 (3) 抽取血液的技术要娴熟。 因为在进行血清的实验过程中要使用很多血清, 这时候有些学生会感到惧怕, 老师就要增强学生自信, 还要让学生相信这种娴熟的技能。 (4) 组建教学要前后有序。 教学模式实际就是依照教学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实际条件组建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 为了能取得最好的成果, 免疫实验课就应用小组演示教学和练习方法。 上实验课前, 老师将每15个人划分成一个小组, 让3个老师引导, 学生操作以前老师先进行演示, 解析实验课的要点内容, 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清晰地看到实验的整个过程, 之后老师让2-3个学生一组进行练习。 老师时刻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编制好工作规划和教学评估规范, 保持学生实验有序。 (5) 老师的讲解要到位。 在辅助过程中, 特别是针对逐一辅导的时候, 老师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术造成持久的影响。 因此, 面对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 老师要仔细讲解, 并且要讲解得正确到位。

3.课后完善

(1) 要认真整理物品的数量, 老师要将实验课结束以后用完的物品收回来。 一是清点发放物品的数量, 加强资产管理;二是回收试剂, 避免试剂浪费。 这样不仅可以规范管理,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 (2) 物品安全需谨慎。 免疫实验所用的血清均为学生血清, 要将一切标本视为传染源, 所有接触过血清的试管和吸量管均由教师统一回收。 严格要求学生用消毒液擦拭桌面, 离开实验室前按照程序用肥皂洗手, 避免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对使用高压灭菌严格。 因为实验使用的标本有污染性, 所以当实验完成以后, 就要把碰过血清的材料看做是医疗废品来处置, 必须严格遵守高压灭菌的规定, 坚决不放松对质量的要求, 防止发生生物安全的隐患。

4.结语

在中职卫生学校免疫检验技术实验课教学中, 要严格控制实验课过程中的每个教学阶段, 要做好准备工作, 辅导工作要全面, 确保实验课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辉.免疫学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免疫策略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自潍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历年收集整理的法定传染病档案;人口资料来自潍坊市统计局每年的统计年鉴。

1.2 甲肝疫苗的来源和接种方法

2004年以前疫苗主要为长春 (L-A-1株) 和浙江 (H2株) 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减毒活疫苗, 2005年后采用灭活疫苗, 疫苗均来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逐级供应。上臂三角肌外缘皮下注射, 免疫一针。

1.3 甲肝抗体 (抗-HAVlgG) 检测

采静脉血2ml, 分离血清, 置-20℃保存备检, 用ELISA法, 检测方法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1.4 甲型肝炎诊断标准根据全国病毒性肝炎中的甲肝诊断

标准, 对来自各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的病例, 以具有临床症状, 生化指标和实验室诊断依据并经流行病学调查核实为准[2]。

1.5 统计分析方法

将收集到的资料采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直线相关及回归分析, 以p<0.05为显著性水平。

2 免疫策略的实施

2.1 坚持先试点再推广原则

1992年, 首先在各县市区的城区和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对1~14岁儿童实行免疫接种, 当年接种1万余份, 1993年达10万余份。经过2年的试点, 群众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甲肝报告发病率开始下降,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2 扩大接种率

1994年下发了《潍坊市甲肝疫苗接种工作意见的通知》, 要求各县市区根据各地实际逐步开展甲肝疫苗的免疫接种, 对象为1~14岁儿童、甲肝疫点、暴发点及流行区中的易感人群、35岁以下特殊重点行业的人群。截至1995年底有一半以上县市区1~14岁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达到50%左右。

2.3 将甲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自1996年开始, 部分县市区将国产甲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工作开展较好的县市区等满周岁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达70%左右, 全市1~14岁以下儿童接种率接近60%。为消除各县市区之间甲肝疫苗接种的不均衡性, 1997年下发了《潍坊市甲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 提出满周岁儿童 (12~23月龄) 常规接种, 并及时完成上卡上证, 要求接种率达90%以上, 对尚未完成接种甲肝疫苗的14岁以下儿童在做好调查的基础上搞好查漏补种工作, 2~14岁儿童甲肝疫苗累计接种率要达85%以上, 35岁以下在特殊服务行业工作的重点人群甲肝疫苗接种率要达80%以上, 对全市甲肝疫苗的接种工作提出了“七个统一”:即统一规程、统一计划、统一培训、统一接种时间、统一价格、统一渠道、统一检查标准。

2.4 提高甲肝疫苗免疫接种质量

为进一步配合甲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1998年又下发了《潍坊市甲肝疫苗免疫接种监测、考核方案》, 主要是要求各县市区按照接种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发病率监测、接种率监测以及疫苗的血清学检测, 对上述监测提出了具体的考核方案, 并纳入计划免疫的运转检查范围, 与其他基础疫苗一起做到“一运转、一检查”。为进一步提高免疫接种率, 2000年、2002年先后再次下发了《潍坊市甲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儿童甲肝疫苗集中接种工作的通知》, 从2005年开始改为灭活疫苗, 但基础免疫程序未变。由于全市1~14岁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接近90%, 自2000年后以基础免疫为主, 满周岁儿童甲肝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率每年都保持在95%左右。

3 效果

3.1 部分人群1992~2007年甲肝疫苗接种情况

1992~2007年全市共接种甲肝疫苗3 281 800余人份, 其中1992年1~14岁儿童接种率只有0.72%, 之后逐年提高, 1999年达到86.17%, 2001年之后均超过90%, 满周岁儿童接种率达95%以上。

3.2 疫苗接种后甲肝流行规律的变化

自1959年有疫情记载到上世纪90年代之前市病毒性肝炎曾发生5次流行, 每隔5~6年就有一次, 1990年之前病毒性肝炎未分型, 当时的病毒性肝炎60%以上的发病是甲型肝炎。流行年、非流行年甲肝发病若分别按病毒性肝炎的70%、50%计算[3], 流行较为严重的1972、1977、1982年甲肝发病率高达79.00/10万 (5 690例) 、370.40/10万 (27 735例) 、184.59/10万 (14 259例) , 1992年甲肝疫苗开始推广使用, 随着甲肝疫苗接种率的提高, 自1994年始甲肝报告发病率快速下降, 2002年之后稳定在1/10万以下的较低水平, 彻底打破了甲肝每隔5年左右出现流行周期的发病规律。

3.3 接种率与发病率的关系

自1992年开始接种甲肝疫苗以来, 随着1~14岁儿童累计接种率的不断提高, 该年龄组的发病专率由接种前1991年的59.61/10万迅速下降, 1998年为3.01/10万, 2002年以后下降到1/10万以下, 2002年比1992年下降99.08%。对1~14岁儿童接种率与发病率作相关回归分析, 若以1991年疫苗接种率为0%, 发病专率59.61/10万, 到2007年疫苗接种率为95.67%, 发病专率0/10万, 两者呈显著负相关, 回归方程y=53.980-0.615x (r=-0.89, P<0.05) 。

3.4 疫苗免疫学效果监测

3.4.1 疫苗接种前的调查

1989年6~12月根据市疫情资料和经济卫生状况,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流行区和非流行区, 城区和农村513名不同的健康人群进行甲肝抗体水平调查, 抗-HAVlg G阳性353例, 阳性率68.81%。抗体阳性率基本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 其中15~49岁组阳性率达80%以上, 但1~14岁组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 该年龄组甲肝抗体阳性率 (43.09%) 和整个人群抗体阳性率 (68.81%) 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47.45, P<0.01) 。

3.4.2 大面积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观察

1999年8月, 按多级随机抽样法对全市26处乡镇、52个自然村抽样调查接种率和抗体阳性率, 每村调查1~14岁儿童28名, 每年龄组各2名, 共抽查1~14岁儿童1 456名, 甲肝疫苗接种率为87.29% (1 271/1 456) , 抗-HAV阳性率为88.46% (1 288/1 456) , 其中有接种史1 271名, 无接种史185名, 抗-HAV阳性率分别为94.96%和43.78%, 两者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293.61, P<0.01) 。1~14岁儿童各年龄组抗-HAV阳性率在85.58%~91.31%之间, 与1989年抗体阳性率 (47.09%) 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81.36, P<0.01) , 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其中最大χ2=3.23, P>0.05) 。

3.4.3 不同年龄组疫苗接种前后抗体水平检测

1992年7~8月在还未进行甲肝疫苗接种的昌邑市、坊子区各随机抽取2个乡镇, 在不同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和不同的村庄选择7个年龄组 (1~3岁、4~6岁、7~9岁、10~14岁、18~20岁、25~30岁和35~40岁) , 每组每乡镇各20人左右, 检测疫苗接种前甲肝抗体的阳性率。14年后 (2006年5~6月) 在相同乡镇检测比较7个相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变化情况, 用以评估疫苗接种后整个人群的抗体水平, 特别是14岁以下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变化情况。在疫苗接种以前, 各年龄组人群抗甲肝抗体阳性率随着自然感染或隐性感染的累积而逐步提高;开展大规模疫苗接种后在早期年龄组 (1~3岁) 抗甲肝抗体阳性率已达81.48%, 1~14岁组甲肝抗体阳性率为86.56% (309/357) , 与1989年抗体阳性率 (47.09%)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114.81, P<0.01) , 整个年龄段一直保持在较为平坦且较高水平, 有良好的整体免疫屏障。比较18岁以下各年龄组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14年抗甲肝抗体阳性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 而18岁以上的3个年龄组接种疫苗前和14年后甲肝抗体阳性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 但接种疫苗后抗体阳性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未见下降趋势。 (表1)

4 讨论

在甲肝疫苗问世前, 潍坊市一般每隔5年左右都要发生一次大范围的甲肝流行, 当时主要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效果不明显。1991年国产甲型肝炎灭活疫苗问世, 但由于各地的流行和感染情况千差万别, 国内尚无统一的甲肝疫苗免疫策略, 于1991年6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1~14岁儿童为主的免疫接种。接种过程中坚持先试点再推广原则, 经过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依靠政策引导进行扩大免疫接种, 至1995年底有一半以上县市区甲肝疫苗接种率已达到50%以上。为进一步规范免疫程序, 从1996始又由政策引导在全省和全国较早地把甲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接种率不断提高, 1999年接种率达到86.17%, 2001年之后均超过90%, 满周岁儿童接种率达95%以上。

随着甲肝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高, 发病率开始显著下降, 由1992年的26.31/10万, 迅速下降到2002年以后的1/10万以下, 发病率连续多年保持在全省乃至全国较低水平, 流行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1~14岁儿童接种率与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 进一步说明接种甲肝疫苗对控制甲肝发病效果明显。1999年的监测表明1~14岁组抗体阳性率达88.46%, 与接种前的1989年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 整个人群7个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水平经接种疫苗后的追踪观察显示14岁以下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与接种前差别也存在统计学意义, 而高年龄组抗体水平也未见下降, 说明接种甲肝疫苗后, 普遍增加了整个人群的免疫屏障[4], 抗体阳转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实行先期试点积累经验、依靠政府政策引导的甲肝疫苗免疫策略科学合理, 操作性较强, 实施后的流行病学效果和免疫学效果明显,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

摘要:目的了解甲肝疫苗免疫接种策略对控制甲肝的长期流行病学和免疫学效果。方法从1992年开始, 在全市1~14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中接种甲肝疫苗, 坚持先试点再推广, 依靠政策引导进行规范的免疫接种。自1996年开始将甲肝疫苗接种纳入满周岁儿童常规免疫。应用ELISA法进行血清学免疫效果检测甲肝抗-HAVlgG, 收集潍坊市1992~2007年历年的甲肝疫苗接种资料、1959年以来甲肝疫情资料、疫苗接种前后的血清免疫学效果随访检测资料, 采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直线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1992~2007年全市共接种甲肝疫苗3281800余人份, 其中1992年1~14岁儿童接种率只有0.72%, 之后逐年提高, 1999年达到86.17%, 2001年之后均超过90%, 满周岁儿童接种率达95%以上。接种疫苗后甲肝发病率快速下降, 全人群报告发病率由1992年的25.96/10万下降到1994年的6.38/10万, 2002年以后已连续6年控制在1/10万以下, 彻底改变了甲肝在潍坊市的流行发病规律, 1~14岁人群甲肝疫苗接种率与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 (r=-0.89, P<0.05) 。自1993~2007年全市共减少甲肝发病31963人, 1999年与2006年调查1~14岁儿童甲肝抗-HAVlgG的阳性率分别为88.46%和86.56%, 与1989年相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人群抗体阳性率亦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开展1~14岁人群甲肝疫苗免疫接种, 并把满周岁儿童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具有预防和控制甲肝流行的流行病学和免疫学效果, 安全性良好。规范和加强疫苗接种的监督管理, 强化政府职能是落实甲肝疫苗预防甲肝策略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甲型肝炎,甲肝疫苗,免疫策略,抗体阳性率,疫苗保护率

参考文献

[1]庄辉.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J].中国计划免疫, 2004, 10 (3) :180-181.

[2]庄方成, 姜器, 龚岳平.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l0年流行病学效果观察[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22 (3) :188-190.

[3]孙百军, 刘庆军, 朗爽, 等.免疫接种对甲型肝炎流行特征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 2003, 30 (2) :242-243.

[4]刘锦秋, 陈胤忠, 俞文祥.盐城市历年来病毒性肝炎流行特点分析[J].疾病监测, 2000, 15 (2) :54-55.

免疫策略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风疹发病资料来自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黄山市统计局。

1.2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风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有关数据采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2.1.1 发病情况

2007—2013年黄山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共报告风疹2 581例, 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50/10万, 无死亡病例。2008年报告发病率最高 (75.88/10万) , 2009、2010年发病明显下降, 2011年较2010年又有大幅上升, 2013年年报告发病率最低 (1.46/10万) , 发病呈明显周期性波动, 周期约为3 a。见图1。

2.1.2 时间分布

2007—2013年期间, 各月均有风疹病例发生。其中3—6月病例占到全部发病人数的89.07%;每年2月份发病人数开始增多, 4月份左右达到高峰, 然后逐渐下降。见表1。

2.1.3 地区分布

2007—2013年黄山市3区4县均有风疹病例报告, 病例主要以散发为主, 局部地区有暴发, 散发2 075例, 暴发506例。黄山市风疹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50/10万, 其中, 黄山区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 为74.19/10万;其次是祁门县, 为34.47/10万和屯溪区为24.14/10万;再其次是黟县为20.50/10万;徽州区年均报告发病率最低, 为6.32/10万;其次是休宁县, 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92/10万, 歙县为17.15/10万。

2.1.4 人群分布

3.1.4.1性别分布

2007—2013年报告病例中, 男性1 451例, 占56.22%;女性1 130例, 占43.78%, 男女发病比为1.28∶1。

2.1.4. 2 年龄构成

2007—2013年全市报告病例中年龄最小为3个月, 最大为84岁, <20岁人群累计发病2 223例, 占病例总数的86.13%。其中以10~20岁为高发年龄组, 累计发病1 890例, 占到总病例数的73.23%;其次为5~10岁年龄组, 累计发病197例, 占总病例数的7.63%;20~25岁年龄组累计报告病例数160例, 占总病例数的1.60%;0~1岁年龄组, 累计发病49例, 占总病例数的1.90%。见表2。

2.1.4. 3 职业分布

2007—2013年, 学生风疹病例累计报告数为2 014例, 占病例总数的78.03%;其次为散居儿童, 累计报告142例, 占5.50%;农民累计报告100例, 占3.87%。学生、散居儿童和农民共占87.41%。

2.2 风疹暴发疫情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风疹为一起暴发并报告。2007—2013年, 黄山市共报告风疹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起, 占传染病相关事件的20%, 其中, 2008与2011年均报告5起, 2009年报告2起, 2010年报告1起。报告地区为歙县、黄山区、祁门县、徽州区、黟县, 分别报告6、3、2、1、1起。风疹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间分布与风疹疫情季节性分布特点相一致, 3—6月报告事件数最多, 所有突发公共事件均发生在学校, 中、小学学生是主要发病人群。

2.3 病例分类

2007—2013年报告的2 581例风疹病例中, 临床诊断病例2 040例, 占79.04%;实验室确诊病例541例, 占20.97%。各年实验室确诊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数的比例分别为27.27% (36/132) 、21.28% (243/1 142) 、52.46% (64/122) 、24.52% (64/261) 、14.05% (120/854) 、12.50% (6/48) 、36.36% (8/22) 。

2.4风疹疫苗接种

黄山市2000年开始推广风疹疫苗接种, 8月龄开始接种, 起初作为二类疫苗自费、自愿接种, 全程只接种1剂次, 接种率较低。2008年4月份开始, 正式将风疹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 但由于全国性疫苗短缺, 只能对满8月龄儿童接种1剂次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MR) , 从2010年1月正式按国家免疫规划要求, 全程接种2剂次, 第1剂为满8月龄接种MR, 第2剂为满18月龄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MMR) 。特别是为配合消除麻疹行动, 2011年在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对8月龄~14岁人群开展用MMR进行麻疹、风疹强化免疫工作, 2012年对全市8月龄~6岁儿童用MMR进行风疹、麻疹查漏补种活动。2010年起实施了对全市新生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和补种工作, 适龄儿童含风疹类疫苗接种率越来越高。

3 讨论

黄山市2007—2013年共报告风疹2 581例, 以临床诊断为主,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4.5/10万, 高于山东省、福建省和全国发病水平[2,3,4], 低于天津市、大连市发病水平[5,6]。风疹发病季节特点与麻疹类似, 每年3—6月份为风疹发病高峰期, 发病呈周期性波动, 周期约为3 a, 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 占总病例的78.03%, 与安徽省风疹监测资料数据基本一致[7]。发病地区以黄山区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县 (区) , 主要原因可能与该区流动人口多, 人口相对密集有关 (境内有全国著名黄山风景区、太平湖风景区等景点) 。发病年龄主要以10~20岁为主, 占全部病例的73.23%, 与全国风疹监测数据相比发病年龄组呈后移趋势[4], 分析主要原因为从2008年开始将风疹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逐步对适龄儿童进行两剂次含风疹类疫苗接种, 并在部分地区开展了目标儿童含风疹成分疫苗 (RCV) 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 适龄儿童接种率越来越高, 抗体保护水平也逐步提高, 发病下降。

学校易发生风疹暴发疫情, 主要是由于中小学生未接种风疹疫苗, 缺乏风疹免疫屏障保护[8]。学校人群聚集, 风疹在集体单位容易传播, 更容易发生暴发流行。同时, 风疹是丙类传染病, 病例临床症状一般较轻, 发病早期未引起家长和学校重视, 未及时就诊与报告疫情, 延误调查处理时机, 导致疫情扩散。今后结合消除麻疹工作, 对中小学生用MMR进行强化免疫, 提高学生麻疹、风疹免疫水平, 降低发病率, 同时, 加强对风疹的监测和对校医等培训, 规范疫情报告和学校疫情控制。凡发现发热出疹性疾病, 均要及时报告、采样和送检, 及时处理疫情。

孕妇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后能引起新生儿CRS的发生, 导致先天性胎儿畸形, 甚至死亡,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从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的发病率资料表明, CRS发生率为0.5‰~2.5‰之间[9]。预防风疹最有效措施是接种风疹疫苗 (RV) 或RCV[10]。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和查漏补种工作的开展, 目标人群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 发病逐步下降。本次调查显示, 黄山市风疹发病年龄主要以10~20岁为主, 发病年龄呈明显后移趋势。发病年龄后移可能导致育龄妇女感染风疹概率增大, 增加发生CRS风险[11]。

我国现行的免疫策略是针对6周岁以下儿童制定的。对满8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RCV, 但仅仅采取对适龄儿童的免疫策略可以减少目标儿童发病水平, 降低妊娠妇女暴露风疹的危险, 不能直接对育龄期妇女提供保护, 且随时间推移免疫力减弱, 如果不能对育龄期妇女进行再次免疫, 则CRS发生的危险性增加。WHO欧洲区1990—2004年消除麻疹和预防先天性风疹感染进展报告中即提出, 到2010年将活产儿中CRS发病率降到<1/10万, 主要策略就是保证育龄期妇女风疹疫苗的高接种率[12]。因此, 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深入开展, 适龄儿童接种率保持一个较高水平后, 很有必要考虑将育龄妇女风疹疫苗接种纳入免疫规划程序, 加强对育龄妇女风疹疫苗接种宣传, 鼓励育龄妇女妊娠前接种1剂风疹疫苗, 提高风疹的免疫水平, 减少CRS的发生。

摘要:目的 了解2007—2013年黄山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风疹免疫策略, 为制定预防控制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CRS) 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黄山市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风疹发病资料, 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3年间累计报告风疹2 581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24.50/10万, 无死亡病例。风疹流行周期约为3 a, 2008和2011年为流行高峰年。发病高峰月为3—6月。地区分布表现为黄山区最高 (74.19/10万) , 徽州区最低 (6.32/10万) 。男性发病1 451例, 女性1 130例。男女发病比为1.28∶1。近年风疹发病呈现逐渐向大龄人群推移的趋势, 以1020岁年龄组最高, 占总病例数的73.23%。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 占病例总数的78.03%。风疹暴发疫情全部发生在中、小学校。结论 黄山市2007—2013年风疹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 发病年龄呈向大龄人群推移的趋势。应加强对校医培训, 规范疫情报告和学校疫情处置, 预防控制风疹暴发, 尽快制定对育龄期妇女接种风疹疫苗的免疫策略, 减少CRS的发生。

关键词:风疹,特征,分析,策略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S].

[2]李炜修, 宋立志, 许青, 等.2006-2010年山东省风疹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 2012, 18 (2) :84-486.

[3]谢忠杭, 严延生, 陈彩粼, 等.福建省2006-2011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2, 18 (4) :26-28.

[4]马静, 罗会明, 郝利新, 等.中国2005—2011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2, 18 (6) :500-503.

[5]张志宏, 吴琳萍, 张春梅, 等.2007—2010年天津市和平区风疹流行病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12, 28 (3) :326-327.

[6]刘晓辉, 于新源.大连市金州新区2004—2011年风疹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2013, 7 (7) :421-423.

[7]余文周, 周淑洁, 何维宽, 等.安徽省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对策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 2002, 8 (5) :271-273.

[8]陈海平, 董春明, 迮文远.我国部分地区人群风疹免疫水平的监测[J].中国计划免疫, 1999, 5 (1) :5-6.

[9]徐冰编译.消灭风疹[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2001, 24 (6) :243-246.

[10]徐爱强, 宋艳艳, 陈世玉.我国风疹流行概况及风疹疫苗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995, 5 (5) :225-227.

[11]马静, 郝利新, 罗会明, 等.中国2008—2009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0, 16 (4) :322-324

免疫策略 篇9

1 充分认识医学免疫学的学科特点及成人教育教学目标

医学免疫学作为一门现代化的自然科学,在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学科之间更广泛的交叉渗透,在细胞与分子水平建立了更深奥的理论知识体系。近年来,随着学科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突飞猛进,许多新的理论、新的技术逐渐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医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之医学免疫学在医学课程中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免疫应答”是免疫学的核心内容,应答机制复杂、抽象,而且概念繁多。如果一味地记忆概念,熟悉免疫学的家族成员,不但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影响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的整体认识和理解[1]。传统的教学通常以基本的概念作为教学起点,所用时间为教学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而真正的核心内容———免疫应答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个谜,学生在枯燥无味中,记忆概念,熟悉免疫学的家族成员,这对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不能提供有力的支持。这些问题在成人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表现的尤为具体、明显。

鉴于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大多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先前曾学习或接触过免疫学,所以,每个授课教师在面对成人学生时,应将教学目标定位于通过复习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术及原理;熟悉常见免疫学疾病的免疫学特征、发病机制及免疫学诊断指标在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科研思维,引导并鼓励他们用免疫学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目标可以有效地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他们进步。

2 准确把握成人教育受教对象的免疫学实际水平及现实需求

在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免疫学基础水平或实际状况,可以明确教学目的,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成人教育的受教对象因就读学校以及所在学校在学制、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要求等方面的不同,免疫学知识差异明显;这种差异又因各自从事的工作可能被进一步放大。其二,成人教育受教对象在知识水平、从事专业领域甚至是年龄方面的差异,更能促进他们彼此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由于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环境、不同工作状态导致了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现实需求并不完全一致,所以,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获取相关的免疫学知识和技能。对他们来说,对知识实用性和前瞻性的要求就更为迫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就应该有所调整,不能再完全照搬对全日制学生的授课模式,课堂上应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帮助他们以“免疫应答”为核心,建立免疫组织、器官、免疫分子的整体联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能结合具体的科研实践或临床病例将免疫学的理论以及应用很清晰地讲解出来;甚至把课题设计思路、原理、选择相关实验方法的依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等解释清楚,让他们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所以,成人教育的免疫学教学过程更富有挑战性,或许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希望了解免疫学的前沿知识,但通过前瞻性的研究,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必不可少的。

3 灵活选择讲授方法,促进讲授内容与学生原有免疫学知识的有效整合

当成人学生再次进入课堂时,不经意间就会将现在的老师与先前的老师进行比较,包括学术水平、思维能力、讲授风格、讲授艺术、个性特征、涵养等,所以从事成人教育的医学免疫学老师必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一定要全新全意、尽职尽责,争取从第一次课开始就要用自己的完美表现征服他们,否则,后面的课就会乏善可陈,让学生失去耐心和兴趣。因此,对课堂进行整体设计、灵活选择讲授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第一,要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条件、情景,用个人的教学经验、科研经历吸引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给学生提供大胆质疑,自主探究的宽松环境;要根据课堂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力求把静态教案转变为动态的方案。第二,要注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让他们展开思维、发挥想象;在免疫学成人教育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因学而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第三,要适当应用人文科学的讲授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效率。通过“角色扮演”将不同的免疫细胞视为“野战军(巨噬细胞)、边防军(肥大细胞)、特种兵(T、B细胞)”等,可以让学生更形象地认识不同免疫细胞的在免疫应答中的分工及相互协同。第四,要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融会贯通为目的建构个性特征明显的知识体系。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科学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高,使许多免疫学原有的概念、观点和现代的理论之间发生了冲突,在成人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矛盾,在揭示新旧知识矛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在这一完整的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思维能力。

4 巧妙布置案例作业,引导学生体会并运用科研思维

将各种“即时信息”转化为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当代科学的新动态、新发现和新记录,可以使学生接触人类最新创造的知识与技能,为他们的成长提供非常有利的科学氛围和思维想象空间。其实,在成人免疫学教学过程中,简单的布置一些案例作业就可以引起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比如,讲授T细胞亚群时,如果结合最新的“调节性T细胞(Treg)[2]、Th17[3]细胞”发现过程,讲述如何研究其功能,学生的兴趣会明显提高;如果再留一个作业“肿瘤组织周围Treg是增高还是降低,如何证明?”,“Th17是否参与了炎症反应?”,那么学生就会认真思考,对所学的免疫学知识进行综合,找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课堂的印象和效果就会非常明显。

随着成人教育的发展,成人教育的层次也从专科、本科逐步过渡到硕士学位,对案例作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应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特征,又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4]。选择的实际案例应充分反应其中的免疫学原理、方法;课题设计的由来和思路均应非常清晰;所用的实验的材料、过程、仪器设备尽量标示清楚,以便将来的具体应用。相信在这些案例的基础上,很多同学会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请教老师新的问题。学生的科研思维会被进一步延伸,应用免疫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加强,听课者定能获得最大收益。

总之,成人教育特点鲜明,每个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知识水平、周围环境存在诸多差异,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进行整体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方法科学应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成人医学免疫学教育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涛,刘希伟,付强,等.医学免疫学中的哲学思维[J].医学与哲学,2008,29(10):72-74.

[2]Anderton SM,Liblau RS.Regulatory T cells in the control of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Curr OpinNeurol,2008,21(3):248-254.

[3]Annunziato F,Cosmi L,Liotta F,et al.The phenotype of human Th17cells and their precursors,the cytokines that mediate their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role of Th17 cells in inflammation[J].Int Immunol,2008,20(11):1361-1368.

免疫策略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桐乡市传染病报告系统, 麻疹监测系统, 接种率资料来自于常规免疫接种报表及历年计免接种率资料, 人口资料来自桐乡市统计局统计年鉴。

1.2 血清学检测

麻疹病例的抗体检测及儿童免疫效果检测由桐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 按照卫生部1998年标准, 采用微量血球凝集抑制 (HI) 试验, 检测HI抗体, 以抗体效价≥1∶2为阳性。

1.3 资料处理

运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桐乡市1999-2009年麻疹报告发病率及发病数变化趋势

1999-2009年共报告麻疹864例, 年均发病率为9.57/10万, 发病率较高的年份为2005年 (18.91/10万) 。较低为2006年 (0.81/10万) , 高发年与低发年的发病率相差十几倍, 发病水平不稳定 (见表1) 。

2.2 桐乡市1999-2009年麻疹发病人群分布

864例麻疹患者中<8月龄儿童17.36%, 8月龄~1岁7.87%, 1岁以上~7岁24.31%, 8~14岁7.52%, 15岁以上年龄组为发病总数的42.94%。流动人口占总发病数的42.13%。免疫史:8月龄~14岁儿童343例, 有免疫史98例。其中本地儿童有免疫史63.03% (75/119) , 流动儿童有免疫史10.27% (23/224) 。发病年龄人群分布见表2。

2.3 桐乡市1999-2009年MV接种率

根据省计划免疫考核方案, 每年抽样调查结果桐乡市MV接种率近10年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最低89.57%、最高99.52%、年平均97.32%。流动儿童接种率82.07% (2006-2009) 。本地儿童11年MV平均报告接种率98.85%, 建卡流动儿童MV接种率83.40% (2006-2009年) 。

2.4 MV接种免疫效果监测

1999-2000年对 (2-39岁人群) 开展MV免疫效果监测, 结果平均麻疹抗体阳性率97.67%, GMT29.22。结果反映MV接种效果良好。

3 讨论

3.1 消除麻疹目标[1]的实现还需努力

从调查和监测资料反映出桐乡市麻疹疫苗长时间保持高接种率、高免疫成功率、计划免疫基础工作较为扎实, 但麻疹的发病率水平距消除麻疹目标尚有一定距离。我国自1960年代后期推广MV, 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然而这之后的20年下降速度趋缓, 近几年甚至有反弹。根本原因是按现行免疫程序接种获得的麻疹免疫力不能像自然感染野病毒那样持久或原发性免疫失败, 以及MV时代尤其是1970年代后出生的人隐性感染机会减少, 必然导致易感者大量积累。

3.2 仅靠现行的儿童免疫规划体系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尚有困难

我国儿童免疫规划体系对控制针对性传染病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但是实施儿童免疫规划, 麻疹发病年龄会后移, 大年龄组随时间推移发病率逐渐上升。同样育龄妇女体内麻疹病毒抗体的水平偏低, 对婴儿的保护能力也有所下降, 这就使得8个月以下儿童的麻疹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成人及婴儿麻疹的大量出现提示仅靠强化免疫、应急接种等可能面临很多困难。

3.3 实现消除麻疹目标需要高度一致的免疫策略

麻疹传播力极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员流动频繁, 麻疹流行不可能仅局限于某一个行政区划界限。麻疹控制较好的地区也不能保证今后不会出现麻疹流行或爆发[2]。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流动人口聚集地儿童参加预防接种的积极性, 普及预防接种也是十分迫切的任务。

3.4 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还需要解决深层次问题

提高基础免疫率[3]、加强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培训基层接种人员、加强麻疹疫情报告、加强血清学监测、及时处理疫情、适时强化免疫、改善冷链、加强麻疹预防宣传、开展入学新生查验接种、提前复种时间等, 这些工作需要认真落实。但在学生、成人中开展免疫规划项目, 需要教育、社区等部门支持配合。如果没有政策法规支持和经费保障, 很难实施。所以, 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更需要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予以高度关注和支持, 以及疾控工作者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关于印发《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的通知 (卫疾控发 (2006) 441号[S].

[2]程周祥, 倪进东, 汪思银.麻疹疫苗高覆盖率背景下麻疹流行特征的变化与免疫策略调整必要性的探讨[J].疾病控制杂志, 2007, 11 (1) :10-13.

上一篇:数学语言的训练下一篇:现代高校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