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

2024-11-10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精选12篇)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 篇1

21世纪初,美国课程专家班克斯(J.A.Banks)首先提出了基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中小学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以倪(Phyllis Bo-Yuen Ngai)、盖伊(Geneva Gay)为代表的教育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跨文化模式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进入多元文化世界的适应力与发展力。那么,以多元文化著称、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美国为何要提倡跨文化模式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思想内容是什么?怎样实施?

一、美国跨文化模式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的提出背景

随着美国中小学生多元化现象日趋明显,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有效参与全球化的需求,教师和教师教育者再也不能躲藏在“社会同化思想”和“色盲”的后面,而要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以让学生和教师具备有效并有意义地参与到多元化社会各方面的能力。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家泰勒和苏泊尔(Sheryl V.Taylor&Donna M.Sobel)指出,在当今的教育中,教师以他们未曾学习过的方式从事教学工作,向他们不了解的学生传授知识,甚至在超出他们经验范围的课堂情景下授课。[1]据全美中小学校学生以及教师教育项目注册人数种族分布情况统计,在公立中小学的学生中,多达30%的中小学学龄人群从文化、语言和种族上都与美国主流文化存在差异,并且该比例已经大幅度增长。[2]但是,未来的教师队伍继续以英语为母语的中产阶级欧裔美国人为主流。

今天的中小学教师必须评价并了解社会的不公和压迫程度,考虑文化、语言、种族与种族划分、能力、性别、社会经济水平、宗教、年龄和性取向等因素,具备跨文化教学能力。从目前各研究数据来看,很多教师教育项目并没有帮助教师成功地获取各种多元文化能力,因为这些教师教育项目提供的是孤立的多元文化课程(isolated course)的体验———单独设立,与其他课程分离,并且常常被定为选修课,往往从属于教育项目的其他需求。[3]教师没有具备培养中小学生多元文化能力的知识、态度和跨文化教学技能,因而学生也没有准备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多元化社区和世界“地球村”之中。因此,在21世纪全球化与多元化背景下,以倪为代表的美国学者们提倡跨文化模式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将多元文化概念融入到教师教育项目之中,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知识、态度和跨文化能力。

二、美国跨文化模式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趋向

美国跨文化模式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提出受到班克斯的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模式的影响。班克斯通过四种课程模式的相互影响阐明了他对中小学总体课程设置的修正建议。[4]表1概括了四种模式关注的焦点,这四种模式共同构成了课程改革流程———主流中心课程、文化叠加课程应发展为多元文化课程,最后发展成为基于全球观的跨文化模式课程,构成通用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其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多元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其参与到改造人类社会、保障人类生存的公民活动中。[5]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配备相应的教师,考虑到传统教师教育课程的局限性,班克斯等学者认为必须进行彻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由于在教师教育项目中存在着相互竞争,各教育学院一般集中力量培养教师专业教学技能,较少重视多元化和社会公正问题。并且,因强调不同专业的教师专业化,导致了教育院系内部的“各自为政”。因而,如果要有效实施跨文化模式的中小学多元文化教育,就必须首先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班克斯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之所以目前没有被完全融入到公立学校的课程之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师在其自身的培训中并没有充分理解多元文化内容的重要性,因此难以将多元文化的内容融入到课堂实践之中”。[6]为了填补在“职前教师教育内容指导”上存在的空白,[7]倪等教育者在对班克斯中小学多元文化教育方法调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即跨文化模式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

在将班克斯的四种模式应用于教师教育项目时,倪和盖伊等学者认为应同样把此模式视为课程改革顺序的四个流程,并在教师培训中使用多元文化模式和跨文化模式,最终向跨文化模式靠拢,达到其培养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多元文化概念贯穿于整个教师教育的课堂之中。为了帮助教师具备向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到多元化的全球/当地社区中去,所有教师教育者要鼓励并引导教师从多个角度出发来探索教育的基本问题。那么,跨文化模式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该如何开展?

三、美国跨文化模式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方法

关于跨文化模式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改革者指出其核心首先是选择好可以达到培养目标的多元文化核心概念,然后把它融入到整个多元文化课程中,强化和拓展教师的多元文化知识、态度,并制定与此相关的教学法,最终达到培养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的目的。

(一)多元文化核心概念融入课程的方法

除了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学习所选择的多元文化核心概念之外,在教师资格认证项目中也把核心概念融入到各类课程中进行学习。通过这些核心概念的系统性掌握和运用,培养教师跨文化行为和技能。主要的方法是交叉学科法(interdisciplinaryapproach)和转化课程法(transcourse approach),将确定好的多元文化核心概念(见表2)融入到教师教育课程中。

下面以“跨文化协同”(intercultural synergy)概念为例,阐述其融入方法。首先把这一概念作为多元文化基础课程的一部分,向教师深入介绍“跨文化协同”这一概念。教师教育的其他课程对这一概念进行强化并与教育联系起来。职前教师在一系列通过认证所需要学习的课程(例如,伦理学与政策、教学方法、教学社会研究、读写、中小学课程设计、教育哲学等课程)中探索并应用这一概念。这将引导职前教师把所选择的所有多元文化概念与课程的主题联系起来。在教学方法课程中,将“跨文化协同”的概念应用到群体实践中。比如,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促使学生了解彼此间的差异,如何在分组中促进协同合作学习,在哲学课程中,把“跨文化协同”与教育目的联系起来。在中小学课程设计中,“跨文化协同”这一概念将得以讨论,其课程内容要反映多元化人群相互联系的条件和共同贡献;其课程设计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第三文化”的路径,在解决问题中采用多元文化行为技能。

此外,课程任务要求职前教师运用多元文化概念,以培养各自的反思技能和行为技能。在反思性论文中,职前教师记录对与多元文化概念相关的教育问题的反思。这些反思记录或者短文放入毕业生档案袋中。田野经验作业要求学生实践多元文化教学方法和跨文化行为技能。通过这种方法,多元文化教育不仅仅包含单一课程体验,而是融入渗透到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之中。

(二)多元文化核心概念融入课程的实施保障

将多元文化核心概念融入整个教师教育项目中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比如,教师教育者为实施多元文化是否做好了准备?“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教育者具备多元文化教育的必需技能,从而将理论渗透到课程开发和课堂指导的实践之中”。[9]为此,教育者尝试提出一些保障措施。

首先,美国教师教育者在管理层的支持下,由教师教育者组成了一个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确定多元文化概念、相关事项和方法,以及跨文化行为技能的内容和目标。该内容和目标基于调查归纳了哪些多元文化概念被涵盖,哪些概念、问题、方法和技能与教师教育各方面相关联,并获得多方面认可,尤其是教师的认可,以便将多元文化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中,为教师教育者和职前教师强化和反思整个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提供机会。

其次,教师教育机构制定政策,以推动多元文化内容融入到每门课程中。例如,为响应认证机构对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强调,教师教育机构制定政策,确保在新的课程中至少包含1门多元文化基础课程,同时在其他教师教育课程中强化多元文化概念。教师教育机构通过运用认证评价过程来激励教师教育者优先将多元文化概念融合到每门课程中。同时,由认证机构审核教师教育机构的执行情况将会推动多元文化课程的改革。教师教育机构在符合认证要求的同时,也制定支持整合多元文化概念的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师教育者不再忽视多元文化教育的作用。

再次,教师教育者会因为在其自身的学科领域中与同事分享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观点而备受鼓舞。[10]教师教育者和未来的教师教育者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相互合作也持续促进了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发展。

最后,虽然彻底的课程改革对于改进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至关重要,但是要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全面发展跨文化教学能力需要学习者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并通过实践的多元文化体验将知识转化为有用的技能等。[11]

四、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倪等教育者提议的多元文化核心概念本位、交叉学科和转化课程方法,教师可以在整个跨文化模式教师教育课程过程中长期、持续地接触多元文化概念、问题和方法,从而持续培养教师跨文化行为、技能。这种广泛性和持续性可以强化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而这正是当前美国一些教师教育项目所采用的低效的孤立课程法所无法实现的。摒弃仅一个学期的、孤立的多元文化课程法,转而在大学课堂上和田野经验中,全面贯彻多元文化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的一个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教师在多元文化课堂中所必需的跨文化教学能力。“融合性”可以概括以上跨文化模式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思想,即将多元文化核心概念及方法、技能贯穿、整合到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中,包括实践经历中,这为制定系统、综合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提供了借鉴,也为我国未来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经验。

尽管美国有很多关于高效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和提议,但还没有一种方法通过1~2个学期的课程就能够神奇地改变学生的态度和技巧。博恩和斯利特(A.P.Bohn and C.E.Sleeter)认为,仅仅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州标准或联邦标准,或是与其他课程脱离联系的教科书,并不能造就真正的多元文化教师。[12]更确切地说,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包含渐进式学习和基于课程的协同教学,从而逐渐转化学习者的知识基础、问题解决方式和技巧。这也是跨文化模式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的宗旨所在。这一观点与美国教师教育院校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最初策略保持一致(“必须将文化多元论贯穿于职前教师教育体验的所有领域”)。从目前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来看,其保留了用于深度解决多元化问题的孤立课程,与此同时,将多元文化概念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以强化和拓展学生的多元文化能力。美国跨文化模式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考察。

参考文献

[1]Taylor,S.V.,Sobel,Donna M..Rich Contexts to EmphasizeSocial Justice in Teacher Education:Curriculum and Peda-gogy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Equity&Excel-lence in Education,2003,36(3):249~258.

[2]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Statistics(.2002).Digest ofEducational Statistics.Washington,DC:U.S.GovernmentPrinting Office.

[3]Cochran-Smith,M..BlindVision:UnlearningRacisminTeacherEducation.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2000,70(2):157~190.

[4]Banks,J.A.Citizenship Education and Diversity: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1,52(1):5~16.

[5]Banks,J.A.TeachingStrategiesforEthnicStudies(5thEd.).Boston:Allyn,&Bacon.,1991.

[6]Meinert,R.,Winberry,S..The Multicultural Debate andthe K Through 8 Curriculum Challenge.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1998,147:5~15.

[7]Sleeter,C.E..Preparing Teachers for Culturally DiverseSchools:Research and the OverwhelmingPresence ofWhite-ness.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1,52(2):94~106.

[8][11]Ngai,P.B.LinkingDistanc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n Educational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MulticulturalCompetence among Distance Learners.Journal of Studies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3,7(2):157~177.

[9]Gay,G.,Howard,T.C..Multicultural Teacher Educationfor the 21st Century.Teacher Education,2000,36(1):1~16.

[10]Wallace,B.C..A Call for Change in Multicultural Train-ing at Graduate Schools of Education:Educating to EndOppression and for Social Justice.Teachers CollegeRecord,2000,102:1086~1111.

[12]Bohn,A.P.,Sleeter,C.E.(2000).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the Standards Movement:A Report from theField.Phi Delta Kappan,82(2):156~159.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 篇2

【摘要】在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下,各国的民族文化发生了广泛的碰撞、交流和融合,在这个背景下,学校教育受到了挑战和冲击,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重点对多元化背景下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研究。

【关键词】多言文化背景;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简介:赵丹(1987-),男,汉族,云南省曲靖市人,学士学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育,学生管理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我国体育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深刻的表现出来,通过特定的方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现代人们的行为和观念进行影响。在全球经济的文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体育教育为了和时代的发展相符合,就需要进行改革。

一、多元文化对学校体育课程的影响

(一)推进了教程的改革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体育教育已经从以往的追求体质的增强,转换成了保证每一个学生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道德健康、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发展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当前的体育课程管理体系、课程体系、教育方法进行改革。体育教育想要按照“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目标发展,就需要对体育课程的结构进行优化,对素质教育进行推行,对以往自然行政班级上课的模式进行改变,在开设体育健康课程时,按照体育选项课的形式进行开展,为了对学生健康标准测试的达标率进行提升,要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培养,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进行提升[1]。

(二)改变了体育教学的思想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教学思想的开展教学的前提。我国的体育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校主要以教师、学科和教材作为开展教育的重心,只重视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锻炼,对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其他方面的学习不够重视。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体育教育已经逐渐从应试教育转变成了素质教育,提出了“终身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学的工作目标和基本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体育未来功效和现实功效为一体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对学生的技能、习惯、基本能力等进行培养,为学生终身教育的开展打下基础。

(三)对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影响

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非常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体育教学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多元化教学的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对项目进行选择、对老师进行选择,还可以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不仅更进一步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培养,而且对学生的自豪感、民族认同感也进行了培养,推动了我国体育文化教育的发展。

二、体育课程教学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改革目标

在新的市场经济下,“以人为本”正逐渐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人的创造力和潜力作为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点。

(一)体育改革的思路和观念

在进行体育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以学校体育教育的规律为基础,将基础教学课程作为改革理念的指导,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改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体育教学在健康第一的理念基础上,对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行了激发,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生理、心理、文化、适应能力等基本素质进行培养。把新课程体系的改革作为改革的切入点,重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将人的培养教育和课程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尽可能地对体育教育的外延和内涵进行扩大,从而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良人才。

(二)要注意将民族多元文化彰显出来

(1)使用多元化的教学结构模式: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国的体育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性质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将我国体育教学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地域差异性展示出来。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学生的体质、素质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需要对学校的教学标准、教学结构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保证课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地区体育教学开展的基本要求,要尽可能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传统教育的枯燥空洞进行弥补[2]。

(2)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和多元文化匹配的课程体系是新体育课程构建的重点,在教育过程中,体育教育是提高生命个体健康的主要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品格进行培养,通过使用多元化教学取代单一化教学的模式,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健康和体质进行提升,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3)尽可能丰富教学内容:学校开展体育教育主要是为了对学生个性、发展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提升,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对学生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对学生体育爱好和兴趣进行培养,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4)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是体现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基础,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把提高个体的能力、个性作为教育的重点,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教学思想上,要对传统的说教模式进行改变,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并对学生和老师进行结合,在教学内容上,要尽可能的多样化,要具有灵活性,对主体和客体进行统一,在教学方法方面,要使用启发式的创造性教学取代传统的注入式模仿教学,对主动体育、快乐体育等可以对学生积极性进行带动的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尝试,让学生在轻松娱乐的学习环境中将教学目标完成[3]。在课程设置上,要使用专项提高课、选项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取代,引导学生加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掌握和学习各项基础的同时,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真正的实现以体育活动、体育动机、体育方法、体育经验作为教学中心的体育教育。

三、多元化背景下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的基本原则

(1)严格按照科学化性的基本原则: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考虑,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教学,教学内容要和学生的性别特征、年龄特征、气候情况、地区环境情况相符合,在安排和选用授课教材时,要在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指标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在安排和选择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的系统性,处理好教材之间的联系,对不同对象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行处理,要保证体育教材在层次上、时间上、专业程度上都处于完整的系统中,对系统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

(2)将健康第一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并将“健康第一”的思想作为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主要思想,同时对学习的体育观念进行改变,在提高全民素质健康和推进学校体育改革方面非常重要。

(3)按照辩证统一的原则:所有的事物都有其特有的特殊性和统一性,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体育改革亦是如此,一方面世界多民族呈现出了多彩的体育文化,另一方面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大众体育文化。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符合本民族的区域性特点,不可以随意地取用竞技运动项目系统,也不可以随意对进入到学校体育教材的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排斥,为了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基本原则,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基础,对好的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和吸收,对体育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进行提升,对学生体育文化的内在需求进行满足,尤其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辩证统一的基本原则,对传统教学轻差异重统一的倾斜进行转变,完全改变了以往的统一教学的`授课模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体育教学。

(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由于大多数体育老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对体育课程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体育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授课内容进行补充、调整和改善,要保证体育课堂的活力和生机,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要对体育老师的相关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进行培养,特别是课程理念知识、课程改革知识、课程意识知识、新体育项目、新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等,比如学校可以邀请体育课程教学领域的专家开展讲座,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对体育老师进行培养等。

(2)进行课堂改革。体育课堂是体育教师展示才华、学问和能力的舞台,体育老师想要通过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课堂,有针对性的对教学方法进行组织,和学生进行交流,就需要不断地对课堂内容进行创新和改造,使体育课堂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只有这样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组织和鼓励体育教师研究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指的是由学校设计和决定的课程,组织和鼓励体育教师研究校本课程不仅是学生和学生的基本需求,可以有效的弥补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中存在的缺陷,而且可以有利用体育老师体验课程的设计和决策过程,提高体育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力,二是有助于体育教师体验体育课程决策与设计的过程,从而增强对课程的理解力,而对课程的理解力又是进行课程实施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本校课程进行研究,可以对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三是研究本校课程的发展,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提高体育课程实施的积极性和动力,在研究校本课程时,体育教师通过直接参与到课程的制定和检查中来,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能力,通过课程的开发找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体验到课程研究的成就。

(4)改善教学环境。首先要改善软件环境,提高体育课程实施制度的建设力度,对各项政策、教学文件、教学制度、教学法规进行完善,二是要提高学科的理论建设,从课程理论、体育理论、教学理论等方面对体育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三是要建立良好的体育师资队伍,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规范。四是要提高体育文化的建设,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通过利用各种形式对体育文化进行宣传,对学生的体育知识进行拓宽,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校报、校宣传窗、体育艺术节、校园网等渠道宣传体育知识。此外,学校还要努力改善硬件环境,出台体育器材设备的相关要求和规定,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提高体育教师用书和教材的建设,为体育课程的开展建设处良好的知识环境。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形式已经使原来的计划经济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学校体育教育在这种环境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体育教学进行多元化改革是未来体育教育发展的重点,因此,要使用长远的眼光对世界传统文化价值和世界体育文化家长进行充分融合,使用多元化的体育文化对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进行提升。实践证明,全球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和融合,在推动了一体化学校体育格局形成的同时,也为我国未来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杜时忠,卢旭.多元化背景下的德育课程建设[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胥英明.困惑与反思--后现代体育及体育课程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 篇3

一、简述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职业学校道德教育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的概念,具体是指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和非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能力。比如,与人交流的能力。隐性课程在职业学校教育中,主要体现为对课堂的规划、课堂的程序教学、学生的性别教育等的教育内容。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隐性课程,具体指的是,职业学校在进行职业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对人才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教学内容进行资质的分化,但是隐形课程的教育内容不体现在里面。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无时无刻不体现着隐性课程的内容,其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1]。

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职业学校道德教育隐性课程出现的问题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职业学校道德教育隐性课程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没有发挥自身在职业道德教育隐性课程中的作用。职业道德隐形课程想要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必须提高教师对职业道德隐形课程的重视,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引领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隐形课程的教育,促进学生未来的良性发展。

其次,现在职业学校缺乏职业道德的构建。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隐性课程,在很多职业学校都没有真正进行实施,把职业道德中的职业精神等内容,没有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没有产生积极的作用。所以,关于职业道德教育隐性课程的制度建设,目前尚不完善。

最后,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基础薄弱,不利于开展职业道德隐性课程。

三、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职业学校道德教育隐性课程的优化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我国市场经体制的建立,各国的文化和思想大量涌入我国,形成文化多元化的大格局。在这种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职业道德教育的优劣,决定着学校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因此,学校必须加强重视。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职业学校道德教育隐性课程存在问题的优化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职业学校在进行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隐性课程的内容[2]。目前,我国的职业学校都采取的职业道德教育隐性开展的模式,就是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同时,获得职业道德教育的知识。如果学生只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缺乏职业道德修养,依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职业道德知识渗透。

第二,学校要多开展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动。我国的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与西方国家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比较时,我国的职业道德教育缺少的就是隐性课程的教育。隐性课程是一门特殊类型的课程,它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规定,是无形的教育,但是对学生的影响却非常巨大。

第三,要创建职业道德教育的教育环境。首先,是要满足职业道德教育的物质需求。比如,创建人文景观;其次,是要满足职业道德教育的文化需求。比如,师生关系的构建;最后,要把职业道德教育隐性课程,逐渐转变为有形课程。

四.结束语

道德教育在职业学校的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学生的道德水平表现,是学校综合素质的展现。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各方面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职业道德教育隐性课程,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多加注意学生的感悟,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内容的设定,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对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进行渗透,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 篇4

一、多元文化取向的小学礼仪文化教育课程理念

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的步伐, 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 我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有效处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与西方礼仪文化之间的关系, 是小学礼仪文化教育面临的现实难题。“尊重”与“自尊”作为当代礼仪的核心要素, 成为多元文化取向的小学礼仪文化教育课程的独特诉求和价值取向。

(一) 文化自尊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形成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及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作为小学礼仪文化教育, 无疑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然而, 由于全球化及多元文化的长足发展, 各种价值观冲击和震撼着我们, 同时也使学生的文明、礼貌、谦逊、友好等传统礼仪文化意识越来越淡薄。面对这种现象和趋势, 小学礼仪文化教育必须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文化自尊”的礼仪文化教育课程理念基于在多元文化视角下坚持礼仪文化的主导性和保持礼仪文化的民族性、国度性的原则, 通过向小学生展示我们民族最富有生命力和生动力的礼仪文化因素, 同时经过必要的爱国主义教育, 使小学生在感受到民族礼仪文化的丰富、厚重、精彩、深刻等蕴涵后, 形成自我的民族礼仪文化尊严。

(二) 文化尊重

“多元统一”是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化观, 这种文化观秉承不同集团或民族的文化都应平等地受到尊重的理念, 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大家庭的有机构成, 且均有其优势与不足、精华与糟粕, 因而需要互相借鉴、补充、整合, 以促进共同繁荣。毋庸讳言, 过于自我欣赏民族的本土礼仪文化, 只能带来狭隘的民族主义价值观, 这显然不是小学礼仪文化教育的终极目标, 同时也是多元文化理念所必然唾弃的。多元文化取向的小学礼仪文化教育既应该坚持礼仪文化的民族性, 大力弘扬民族礼仪文化, 又不能固步自封、孤芳自赏, 视外来礼仪文化为道德毒瘤, 而应该立足民族, 放眼世界, 保持开放的文化视野, 欣赏和接受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文化尊重”的小学礼仪文化教育课程理念, 旨在通过面向世界的教育帮助小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礼仪文化的多样性、精彩性, 并学会尊重外来礼仪文化。

二、多元文化取向的小学礼仪文化教育课程设计

多元文化取向的小学礼仪文化教育课程宗旨是把学生当做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旨在培养“世界文明公民”及学生的开放素养, 强调的是知、情、意、行以及学生、知识、社会、世界的统一。因此, 在课程设计中, 既要考虑学生的特点, 也要考虑学科的知识;既要注重学生的认知, 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多元文化”对文化观、学习观、教学观的要求, 必然迎来课程设计的新变革。其中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形式等的设计。

(一) 课程目标定向

1. 让学生认识与理解多元礼仪文化知识

“文明社会下, 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良好的礼仪素养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1]然而, 礼仪绝非仅仅表征为外在的礼仪形式, 还应包含个体的内在礼仪文化积淀。而内在礼仪文化修养的形成无疑需要借助于礼仪文化知识的学习。尤其以多元文化为取向的小学礼仪文化教育必须有多样的礼仪文化知识与其相匹配。为此, 在课程目标上, 小学礼仪文化教育应通过呈现各国各民族的优秀礼仪文化, 让学生感知和体验到礼仪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东西礼仪文化的差异性。当然, 礼仪文化知识的教学并不在于教师带给学生多少知识, 而在于教师能启迪学生, 使礼仪文化知识个人化, 从而获得意义。因此, 礼仪文化知识的传授应当建立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之上。

2. 逐步培养学生的“国际礼仪”素养

“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讲, 礼仪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及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深化以及国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国人“走出去”、外国人“走进来”现象频繁且普遍。然而作为传统礼仪之邦, 近些年, 国人的礼仪素养却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指责。许多出境游客因为不讲文明、不懂礼仪而丑态百出, 受到外国人的嘲讽;而与来访外国客人打交道, 由于不懂礼仪差异, 又常尴尬百出。为此, 作为“世界公民”, 要有意识地加强培养小学生的“国际礼仪”素养。“国际礼仪”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 从国际重大盛会礼仪到见面问候礼仪, 举不胜举。为此, 小学礼仪文化教育应充分挖掘多种资源、采取不同形式, 从生活点滴开始培养学生的“国际礼仪”素养。

(二) 课程内容设定

礼仪是一种文化, 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在多元文化视角下, 小学礼仪文化教育课程内容只有融汇中西、古今礼仪文化的精髓,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功用。

1. 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精华

我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积淀了丰厚的内容, 无疑是小学礼仪教育的文化源泉。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文化, 对于增强我国的民族素养、民族风貌意义重大。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 小学礼仪教育可以挖掘出丰厚的礼仪文化资源, 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人伦原理, “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 “诚实守信”“勤俭廉政”的道德品质, 等等。此外, 在礼仪形式上, 有独具我国民族特色的婚宴礼、饮酒礼、节日礼、诞生礼、丧礼、祭礼等。

2. 批判吸收西方礼仪文化营养

西方社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也沉淀了厚重的礼仪文化。西方国家在餐桌礼仪、服饰礼仪、交际语言均有独特性, 例如西方的贴面礼、亲吻礼、吻身礼等, 虽然至今让许多国人仍不习惯接受, 但它们均有自身的独特魅力。又如英国绅士教育下形成的整套绅士礼仪, 其中许多到现在仍然十分有价值。为此, 小学礼仪文化教育应当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国家, 有不同肤色的人, 有不同的风俗习惯、礼仪传统等。如此, 小学生才可以逐步养成乐于了解并尊重礼仪文化差异的态度。

(三) 课程组织形式

多元文化下, 各种信息汹涌而至, 文化间交融、碰撞的渠道更加多样化, 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及电视、电影等传媒手段。面对无时无处不在的异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文化, 小学礼仪文化教育必须采用适应多元文化时代发展的方式、方法。

首先, 小学礼仪文化教育应注意吸收现代科技成果, 有效发挥现代传媒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 机动灵活地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等优势, 使礼仪文化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进而提高实效性和吸引力。其次, 教师自身要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开放的胸襟, 乐于吸取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和进步观念。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有限的礼仪文化, 更不能有文化偏见, 不应因为自身对某些礼仪文化的爱好或厌恶影响学生错误的礼仪文化认识。此外, 教师在拥有文化包容性的同时, 也要有相当的文化敏感性。例如一些礼仪文化由于独特的使用范围, 而不适宜教授给小学生, 此时教师则要谨慎把握。

再次, 小学礼仪文化教育要善于把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的“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下认识、学习并践行礼仪。此外, 还要有机结合家庭进行学生礼仪文化教育, 毕竟家庭作为学生教育的另一重要极, 离开家庭教育、离开家长的配合与监督, 单方面展开多元礼仪文化教育只能是一种奢谈。

小学生多元礼仪文化素养的培养绝非朝夕之功, 也不仅仅是礼仪文化教育课程所能完全替代解决的。为此, 只有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共同努力之下, 并形成合力, 才能不断熏陶小学生的多元礼仪文化素养, 进而为培养文明的“世界公民”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河清.学校德育应重视礼仪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 2008 (6) :43-45.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 篇5

从加拿大民族构成,看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

以加拿大民族的`构成为出发点,探讨了加拿大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加拿大多元文化所具有的特色,以及加拿大政府对多元文化的扶持、教育,得出多元文化的倡导、发展和教育,对加拿大各民族文化本身的发展和加拿大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作 者:宫丽 GONG Li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刊 名:中州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ONGZHOU UNIVERSITY年,卷(期):200522(1)分类号:G04关键词:加拿大 民族构成 多元文化

生物课程中多元文化内涵的审视 篇6

关键词 生物课程   多元文化  建构视角  实践模式

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作为一个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因其强大的辐射性,广泛地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课程研究的基本课题已由“课程开发”逐渐转向“课程理解”即由探讨课程开发的规律、规则与程序转为把课程作为一种“文本”来解读其蕴含的意义。[1]在当前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课程的文化内核如何解读,课程又如何才能承担起文化传播者和生产者的双重角色,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生物做为自然科学课程如果仍一味地在传统“工具理性”的支配下进行单一的客观知识体系的授受,文化与科学的沟壑必然无法逾越,因为“学生们并没有被教给区别科学推理与欣赏诗歌、音乐和艺术的方法”[2]。教师只有善于从历史文化和生命阐释的二维视角,去谋求科学世界与学生特殊文化世界的融合,才能使生物课堂多一些审美与价值的体验。

一、生物课程内容与多元文化

1.生物课程文化的包容性与民族交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其悠久的文化传承。生物学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同时它也在不断地从各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汲取着养料。多元文化生物课程就是要将各民族的文化精髓渗透到生物学课程的各个层面,使之成为联结文化精神与科学理性的纽带。让学生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中体验各民族文化的历史沉淀、增进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改变单一民族取向可能造成的文化断层与错位。以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节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各民族的酒文化进行阐述。让学生在蒙古族马奶酒、藏族青稞酒、布依族刺梨糯米酒的制作流程中感受生物科学的真谛及其文化的意蕴。再比如教师讲授细胞呼吸的内容时,如能呈现一组素有巴楚文化“活化石”之称的古色古香吊脚楼的图片,必然能让学生耳目一新。苗族的吊脚楼因其高悬于地面之上而起到了通风防潮的作用,降低了呼吸作用的强度,延长了粮食保存的时间。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各民族的文化承继中去追寻生物科学进步的源与流。

2.生物课程文化的价值属性与人格塑造

人类在创造着文化与文明的同时又在文化的孕育中分娩。由于能动性的存在,人类总是在文化的学习、借鉴中不断成长。当文化的选择以人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作为其理性的指向与尺度时就具有了塑造人的目的性。在多元文化的生物学课程中,教育者应坚持核心是人的主体性,目标是人的主体需求与文化价值的统一,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纷繁的文化价值意识洪流中能辨识方向,突破现实的羁绊。知识社会学认为,学校中的知识是一种社会产品,是在社会、文化和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在生物课堂中就是要将知识产生时特定的历史、文化的情境融入其中,打开知识蕴含的价值属性。文化价值浸润的同时学生的人格也在不断生成与塑造。在讲授变态发育时教师可以蚕为例,让学生欣赏唐代诗人蒋贻恭的《咏蚕》,体会自身“著处不知来处苦”的行为,感受父母亲“辛勤得茧不盈筐”的辛劳。在癌症一节中教师预先播放的影片《邓稼先》以感人至深的情节描写展现了邓稼先院士为了我国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最终因严重的核辐射伤害而身患癌症的事迹。

3.生物课程文化的生命本质与生物保护

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变成了一种统治力量进而成为社会的新型意识形态,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制下已变成只按“技术理性”行动,而没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单面人”(one-dimensional)了[3]。现代科技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导致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和环境污染的肆虐。教师在对学生解释生物污染成因时往往忽视其文化归属性。人们总是从自身需要和利益出发去改造外部世界,这必然挤占更多的生存空间,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制衡格局被打破。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体系给学生带来了新的文化冲突,催促着学生文化选择自主性的形成。学生只有在多元文化的反省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澄清,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一位年仅23岁的大学生为了救丹顶鹤而失去生命的故事,这使随之进行的鸟类保护教学成为应有之物。课程结束时的一段纪录片《迁徙的鸟》,再让学生亲眼目睹一只天鹅在枪响后跌落,激发其对盗猎者的痛恨。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在《瓦尔登湖》的文章中欣赏鱼鹰插进波平如镜的湖面,叼起鱼儿复返长空。教师通过生动鲜活的情境,给学生创设了更多的思考感悟空间,从而避免了生物保护的教学流于苍白的简单陈述与灌输。

4.生物课程文化的创生性与人才培养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国提出了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做为教育者在实践中应尝试消解创新的掣肘,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教育者在教学工作中要主动找寻生物学课程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切入点,以课程的一元来撬动多元,以此来包容经济、政治、伦理、心理等诸多元素。生物课程文化由一元走向多元的过程,既是一种文化特质迁移的过程,又是一种多元文化间互动交融的过程,更是一种新文化创生的过程。教育者通过对生物学课程中的文化元素的深度解析,打破了单一主流文化对于学生认知视野的蒙蔽,使学生能感知多样存在的文化形态。此时生物学课程将不再被看做客观的事实与符号,而是学生文化生活意义的再生产。以共生的概念为例,生态学中其本意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的一种形态,体现的是不同种属间相互的永久性营养联系,当这一原理扩展到经济社会领域时产生了“共生经济理论”。它揭示了市场经济下各企业间的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促进了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此外生物学与心理学之间也有许多交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由意识向行为的转移,研究方法由内省法向实验法的改变产生了重大影响。生物学课程中的多元文化引入实现了课程知识的科学性和文化性的契合,实现了对生物学课程价值的再开发,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视野的有效拓展,实现了对生物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融合,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生物课堂教学与多元文化

1.文化情境的引入环节

引入就是要以丰富的文化素材来激活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迅速进入预设情境中去,形成对知识的期待。教育者并不能过多地寄希望于知识本身对学生的诱惑力,而应该自己先去理解课程并“像表演者或说书者那样为他们的听众表演”。[4]在此阶段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世界中去寻找文化的切入点,将抽象的知识教学转化为生动的文化盛宴,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枚举数例以飨读者:(1)古诗词导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古诗较好地体现了温度这一生态因子对植物生殖发育的影响。(2)公益广告导入:《生命倒计时》中表盘上物种的消失,引发了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思考。(3)音乐导入:德国作曲家奈克的作品《鸟店》从儿童的视角演绎了一个鸟店里的场景。(4)影视作品导入:《最爱》这一以艾滋病为主题的电影中就集中凸显了艾滋病的血液传播途径。(5)科学家事迹导入:达尔文历时5年环球航行,观察记录了大量动植物后出版《物种起源》,让学生从一部生物学发展史中解读出了文化史诗的影像。(6)社会热点话题导入:亲人和牧师依照习俗触摸尸体向死者祝福直接导致了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的蔓延。教师巧妙设计的蕴含着丰富文化元素的情境导入,使得生物科学不再仅仅是冰冷的科学事实再现,而是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的途径与媒介。

2.文化情境的整合环节

知识的学习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人理解的基础上建构的。知识的建构要注重文化背景与学科知识的深化与整合,注重文化的选择性、适应性。这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意味着要能深入把握知识的内涵和逻辑体系而且还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此外教师选择适当的文化素材时要在充分考虑素材文化性的同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在以电影《最爱》为背景讲授艾滋病的血液传播途径时,往往出现素材与教学割裂或者仅仅将素材作为学生兴趣的催化剂的现象。这时,教师可以尝试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来解决矛盾:(1)经静脉注射吸毒而感染艾滋病与卖血感染艾滋病有何异同之处?(2)艾滋病传播途径中的母婴传播与血液传播有何关联?(3)全血中艾滋病抗体检测呈阴性能否保证输血的安全?(4)患者输入血液制品会增加艾滋病感染风险吗?通过问题的巧妙设计消解了知识与文化的貌合神离,提高了文化的契合度,实现了文化与生物科学教育的水乳交融。

3.以境生情的内化环节

多元文化的内化过程绝非单纯的文化占有而是一种文化生成重构的过程,亦是文化精神在反思与批判中的一种升华。文化情境呈现给学生的仅是如临其境的感受,然而文化只有通过体悟与分享才能触发出感情的火花。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实现课程文化模式的转型”。[5]内化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在悬而未决的文化情境中产生困惑、迷茫、甚至愤怒,最终又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走出泥沼,找到真正的价值意义所在。在基因工程的教学中有关试管婴儿的伦理问题,教师应尝试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并形成一个个小课题。学生在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事物具体的价值判断,这样才能更易于与学生原有文化特质相融合从而形成新的文化特质。

4.人文情怀的体验环节

多元文化课程就是要达到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以期实现对其行为的检视。“所谓的‘受过陶冶’,是指人们看到并承认人文价值与技术价值之间的张力结构,并把这种张力做为基本动机纳入到自己的生活计划中。”[6]生物课程文化的体验就是实现文化由内隐价值到个体自觉践行的转变,达到文化由理到情、由情到行的完美统一。多元文化课程要实现从意志到行为的转变,还要走进学生的生活领域,让学校、社会、教师、家长皆参与且成为生物多元文化课程的开发主体。对教室进行布置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点。全班同学一起种的天竺葵、一起养的几条锦鲤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对生命的尊重。此外每年世界动物日进行的征文也可以让师生抒发对生命的爱。作为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网上搜集各种生物的民谣、谜语,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诗歌,都不失为有效的文化体验形式。通过体验学生将客体文化转化为了主体文化,将社会文化再生产变成个人文化。

实现生物课程中多元文化的有效建构,为教育者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与挑战。其一,教育者需要事先深入掌握广博的各科文化知识并且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以便发现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并与生物科学知识相结合。二者中广博的文化知识是文化构建的必备条件,敏锐的观察力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其二,生物科学与文化的发展性使得教育者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生物科学进展与文化动向,以使生物课程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其三,教育者要熟知学生的现实文化生活并精通其与生物科学知识的联结技巧,只有这样生物教学才能与文化构建更贴切。其四,教育者要具备从多元文化的价值冲突中将学生引领至积极的领地。教师自身素养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素养的改变与提升。

诚然,生物课程中多元文化的建构仍有诸多困难与不足,但提供了初步的课程与文化跨学科融合的构想,对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参考文献

[1] 王德如.课程文化自觉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Lawton,D.(1996).Beyond the national curriculum:teacher professionalism empowerment.London:Hodder & Stoughton.P.39.

[3] 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 [美]帕梅拉·博洛廷·约瑟夫,等著.课程文化[M].余强,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5] 靳玉乐,陈妙娥.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J].教育研究,2003(3).

[6] 邹进.现代德国教育文化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作者:宗德柱(1984-),男,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江苏省郑集中学城区校区教师;孙存华(1954-),男,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 篇7

2008 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标志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新课改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 力求各种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众所周知, 在传统的教育中, 课程也好, 教学也罢, 更多体现的是单一文化的影响, 将学生视为抽象的、普遍的概念, 忽视了生活形态、社会经验等文化背景对学生的影响, 忽视了学生生活经历和经验的差异, 这些都易造成课程文化与学生文化背景的断层与割裂。然而,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 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和文化状态下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个体, 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真实复杂的现实环境, 需要以自己的真实世界来理解其所面对的科学世界。因此,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 新课改更加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并针对学生的文化差异因材施教从而促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

长期以来, 课程被认为是传递文化经验的一种工具, 而其本身作为一种文化却被人们所忽视。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 新课改注重对课程文化功能的解读, 注重课程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为了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都能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新课改力求使学生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发展跨文化的知识与信念, 力求做到课程文化的两个转变。一方面, 课程文化需从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转变,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不断同化其他民族文化及外来文化的“同化型文化”, 在这个进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其他民族文化, 反映在课程领域里, 表现为课程文化单一性, 而多元文化的思想则启示教育者重新认识并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革, 其根本应是课程观念的更新, 必须体现多元文化所反映的公平正义的精神, 正视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对课程体系的需求, 力求使课程体系丰富多样, 从而很好地让学生形成民主的信念与价值, 获得跨文化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另一方面, 课程文化应实现全球化的转变。随着我国加入WTO, 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 人们的意识形态、生活习惯、生产方式以及审美价值取向越来越多样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应逐渐纳入全球范围内, 推进课程创建的国际化, 让学生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去看世界、理解世界, 养成开放的胸怀和多元的问题解决能力。

多元文化主义强调个体生活在真实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形态下, 不同个体的生长、生活经验有所差异, 因此, 个体建构出的个人世界也会不同。多元文化主义认为我们应尊重个体的这些差异, 并能够从不同文化视角去全面地了解这个世界。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不再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 教师与学生因各自的生长经历、生活经验不同, 其对世界的理解与建构必然存在差异, 教师的角色应向引导者转变,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另外, 不同学生由于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的不同, 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必然会有所不同,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 让学生能够用多元的视野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综上, 笔者结合多元文化主义的观点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生观、课程观以及教学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待我们的教育者能够越来越重视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教育教学, 引导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靳玉乐.多元文化背景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J].教育研究.2003.73-74

[2]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 篇8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培养优秀幼儿教师的重任, 音乐教育则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项重要艺术领域, 钢琴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否在工作中很好的开展音乐教学, 开发幼儿早期的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 它将音乐理论和演奏能力结合到一起, 合理的钢琴课程设置, 良好的阶段性教学, 使学生能够初步系统的掌握各个时期, 不同体裁风格的钢琴作品, 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为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持的音乐基础。

一、明确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设置指导思想

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适应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的, 具备幼儿教育专业的, 能够在幼儿园、保教机构、学前教育行政机构进行工作和教学的研究型人才。高师所设课程均为这些学生设置, 使其能成为为幼儿教育服务的优秀人才。学前教育专业所有的课程设置, 都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幼儿教育专业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钢琴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类课程, 通过钢琴教学, 使学生能够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技能, 能够独立进行演奏不同风格的作品, 通过学习演奏不用题材、体裁的作品,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感受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具有正确理解和分析表现钢琴作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习为歌曲编配即兴伴奏, 使学生能更好的在工作岗位上为幼儿音乐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即兴伴奏水平增强自弹自唱的能力

钢琴即兴伴奏和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是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备的业务。在各类问卷调查中, 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识到自己即兴伴奏水平和自弹自唱能力欠缺, 希望教师多讲关于儿童歌曲即兴伴奏的知识, 在即兴伴奏和自弹自唱上多增加课时, 以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这两基本业务。在实际的幼儿园工作中, 要求幼儿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演奏基础之外, 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即兴伴奏和自弹自唱能力,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准确无误的演奏演唱出各类优秀的儿童歌曲或者其它作品, 成为一名优秀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由此可见, 提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水平和自弹自唱能力可谓重中之重。我们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培养。首先, 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教师在课堂上, 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外, 还需要教学生如何分析儿童歌曲的风格、体裁等形式, 了解十二个大小调, 以及什么样的伴奏织体用在哪种风格的歌曲中。例如, 半分解和弦经常用在欢快活泼的歌曲中。其次, 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 鼓励学生去动脑筋想问题, 灵活运用各类伴奏音型为歌曲伴奏。编配好伴奏后让学生自己边弹边唱, 使基本的声乐表演、钢琴演奏以及即兴伴奏三种能力融合到一起。

三、增强专业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领域

钢琴演奏者除了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外, 还需要演奏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娴熟的演奏技巧, 来弹奏出各类作品中的音乐思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是从高中进入大学, 入学之前对钢琴的了解和认识基本为零, 未经过系统专业的训练, 所以, 要从基础开始学起, 这样不仅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动力和压力, 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教学动力。

第一, 重视基础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最基本的钢琴知识给学生阐述清楚, 例如, 弹琴需要有正确的坐姿, 坐在琴凳三分之一处;要有正确的手型;正确的演奏方法;对各类音乐术语以及表情记号的认识等等。

第二,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考虑到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幼儿园工作, 针对性较强, 所以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成为主要特点。以往的钢琴教学中主要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弹奏也主要以独奏为主, 相比较之下, 这种形式过于单一化, 所以我们可用采用集体课的形式, 将一首曲子同样的问题集体讲解, 学生单独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等形式。

第三, 教学内容要多样化。在给学生合理选择教材时, 我们也要注重曲子内容的多样化和实用性。除了给学生选择儿童歌曲、必备的练习曲和乐曲之外, 我们还可以给学生选择一些合奏或者是四手联弹的作品,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也让他们体会到演奏的乐趣, 成为演奏的主体, 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同时还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第四,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 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训练, 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有简单的曲子练起, 在练习中可以先忽略曲子中的风格和表情记号, 只要把音符弹准确即可。其次,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每一个学生毕业后都将走向工作岗位, 因此实践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音乐会, 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演奏过程中,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质

在钢琴教学中,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必可不少的, 它可以增强学生的乐感,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强大的支撑。

第一, 认真聆听乐曲。聆听, 包括有意识的聆听和无意识的聆听, 都可以增强学生的乐感, 减少在学习中的困难和抵触情绪, 在学习一首新的乐曲之前, 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提前进行欣赏和聆听,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第二, 培养良好的识谱习惯。在钢琴教学中, 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识谱习惯, 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要学会引导学生, 先从乐曲名开始, 循序渐进的进入五线谱的学习, 在最初可以让学生按照学习视唱的方法, 慢慢唱出来。在钢琴学习过程中, 为了提高识谱速度, 教师应经常让学生来识谱, 逐渐熟悉起来。

第三, 示范性演奏。除了让学生提前感知课堂内容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亲自示范和演奏, 在演奏时要将最基本的手型、肢体语言、音乐表现等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通过观察聆听教师在演奏过程中的一举一动, 进而去学习和模仿,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音乐素质。

第四, 探索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创新伴随着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教师引导学生为自己喜欢的歌曲或者儿童歌曲编配伴奏, 根据学生自身所掌握的钢琴演奏技巧尝试的去自学一些喜欢的乐曲等等, 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语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主题, 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基础上, 积极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教育教学改革, 为学前教育师资水平的提高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为我国的幼教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以多元文化的角度为起点, 结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培养目标, 对目前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配置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建议, 为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多元文化,学前教育,钢琴课程

参考文献

[1]管建华.音乐的跨文化交流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 2003, 1.

[2]杨瑞敏.高师改革面向基础教育[J].音乐周报, 2003, 1.

[3]孙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 篇9

一、简述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职业学校道德教育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的概念, 具体是指职业学校的学生, 在进行课程学习和非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 所形成的各种能力。 比如, 与人交流的能力。隐性课程在职业学校教育中, 主要体现为对课堂的规划、课堂的程序教学、学生的性别教育等的教育内容。 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隐性课程, 具体指的是, 职业学校在进行职业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要对人才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教学内容进行资质的分化, 但是隐形课程的教育内容不体现在里面。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却无时无刻不体现着隐性课程的内容, 其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1]。

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职业学校道德教育隐性课程出现的问题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职业学校道德教育隐性课程出现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教师没有发挥自身在职业道德教育隐性课程中的作用。 职业道德隐形课程想要实现高效率、高质量, 必须提高教师对职业道德隐形课程的重视, 教师的观念和行为, 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引领作用。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隐形课程的教育, 促进学生未来的良性发展。

其次, 现在职业学校缺乏职业道德的构建。 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隐性课程, 在很多职业学校都没有真正进行实施, 把职业道德中的职业精神等内容, 没有传递给学生, 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没有产生积极的作用。 所以, 关于职业道德教育隐性课程的制度建设, 目前尚不完善。

最后, 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基础薄弱, 不利于开展职业道德隐性课程。

三、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职业学校道德教育隐性课程的优化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以及我国市场经体制的建立, 各国的文化和思想大量涌入我国, 形成文化多元化的大格局。 在这种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 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职业道德教育的优劣, 决定着学校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 因此, 学校必须加强重视。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 职业学校道德教育隐性课程存在问题的优化措施,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 职业学校在进行专业课教学过程中, 不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隐性课程的内容[2]。 目前, 我国的职业学校都采取的职业道德教育隐性开展的模式, 就是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 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同时, 获得职业道德教育的知识。如果学生只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 但是缺乏职业道德修养, 依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 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 开展职业道德知识渗透。

第二, 学校要多开展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动。 我国的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 与西方国家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比较时, 我国的职业道德教育缺少的就是隐性课程的教育。 隐性课程是一门特殊类型的课程, 它在课堂教育过程中, 没有明确的规定, 是无形的教育, 但是对学生的影响却非常巨大。

第三, 要创建职业道德教育的教育环境。 首先, 是要满足职业道德教育的物质需求。 比如, 创建人文景观;其次, 是要满足职业道德教育的文化需求。 比如, 师生关系的构建;最后, 要把职业道德教育隐性课程, 逐渐转变为有形课程。

四.结束语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 篇10

关键词: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多元文化

音乐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它对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多元文化教育的论题在当今教育界司空见惯,这一论题经常在学术论坛和大众杂志上进行讨论。多元文化是什么?它对教师、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理解并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现在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较差,在教学中也缺乏有指导性的音乐教材。对此,如何利用音乐教学的途径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这是摆在职业学校音乐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拟从以下方面来组织教学:

一、根据学生特点灵活开展教学

例如,为市场营销、导游、制茶与茶艺表演专业的学生增加歌唱课课时,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提升心理素质;为建筑类、机械类的理科专业的学生,增加音乐欣赏的教学课时,以此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意识。

二、提倡学科综合

音乐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加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与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如对情绪、情感的表现就是各类艺术的共同点,在这部分中就可抓住这条主线,充分挖掘与运用各种艺术门类不同的表现手段,整合成综合的教学内容,如用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用情景剧表现音乐情绪,用色彩、线条、景物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包括文学、地理、历史、体育等,如音乐与体育,可以用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音乐与语文,可以选用适宜的背景音乐为诗歌、散文配乐,烘托意境;音乐与历史、地理,可以学习和了解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歌曲或乐曲,以及相关的风土人情。这种融合式的音乐教学,不仅突出了音乐这条主线,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以艺术化的方式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音乐同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整合起来,赋予了音乐课新的内涵。在实施中,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它艺术门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

三、由单一音乐技能课向综合音乐课过渡

以前的音乐教育,可以说是以“识谱”为核心。识谱被认为是学习音乐的金钥匙。就像我们学习语文要识字一样,学音乐哪能不识谱呢?但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一生都不是依靠乐谱来欣赏音乐和表演音乐的。你会唱的很多歌可能都是听来的,而不是靠乐谱学会的。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让他们热爱音乐,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四、增加音乐欣赏课时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个性强,好表现,有的还不合群,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合奏合唱来强化自我和集体的统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可以使他们懂得:只有把自己融于集体中,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音乐活动的组织,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五、把流行音乐内容引入课堂教学范畴

定期举行一系列的相关讲座,让学生从盲目崇拜中走出来,学会欣赏而不是简单的崇拜和模仿,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欣赏趣味。在课堂上会常常看到:同学们学唱艺术歌曲味同嚼蜡,唱流行歌曲却有滋有味。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胡曲《二泉映月》也会暂时感动,却不像对流行歌曲那样如数家珍。怎样在音乐课中,让学生既能欣赏到好的流行音乐又能喜欢上古典音乐?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对音乐中的“雅与俗”有个正确的理解,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推崇雅乐,引导俗乐,排斥庸俗低下的音乐,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既然流行音乐“撵不走”,音乐老师是不是该在教学内容之外,也去研究一下流行音乐,以更专业的眼光,对流行音乐进行有选择的合理利用,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喜欢的方式,传递音乐知识,让学生对音乐艺术产生兴趣,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探索通俗艺术之外的高雅艺术,真正享受艺术美感。以流行音乐为切入点,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使其产生学习音乐的强烈愿望,进而对音乐形式追根溯源,把学生逐步带到古典领域,因为流行音乐也是从古典音乐逐步发展而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把古典与现代有机地融合起来,雅俗共赏,从而也就实现了开拓学生艺术视野的目的。如果学生对老师的上课内容和形式都不感兴趣,那么音乐陶冶情操就只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罢了。

六、拓宽教学内容

扩展音乐作品曲目,使其容纳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包括时下的流行音乐、先锋音乐、民族民间音乐。

七、丰富教学手段

把教育技术中的互联网、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成果应用于音乐的教学中。音乐欣赏课的传统教学工具比其他课程要多,除了黑板、钢琴外,录音机、CD机、录像机、VCD影碟机、幻灯机、电视机、投影仪几乎一个都不能少,有条件的学校还配备了功放和大功率音箱。不难想象,这么多的设备带来的问题是:教师要花大量时间来连接、转接、切换各种设备,而且课堂上的时间会浪费在更换、搜索碟片与录像带等音像资料上,烦琐的操作给正常的教学造成了障碍。将多媒体电脑课件应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节省了版书、换磁带、搜索等时间。有限的课堂时间被高效率地使用,可使教学内容大大增加。利用电脑软件制作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及视频剪辑于一体的演示文稿,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满足学生的视听要求。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更得心应手,所有要讲到的乐器、音乐家以及相关知识都可以很容易地用音画或丰富多彩的动画形式展示出来,可以使抽象的知识简单化,更加直观,富有乐趣,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喜爱。而且课后也可方便地把音乐拷贝到学生的随身听上供其课后欣赏,这样一来就扩大了教学效果,延伸了教学领域。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弥补了很多学校音乐课教学上器材投入不足的缺撼,节省了教学上大量器材设备的投入,节约了学校办学支出。多媒体电脑取代钢琴、录音机等传统教学工具可以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文化的多元性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也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最为重要的背景之一,多元文化观要求我们树立平等的文化价值理念,各学科之间、各艺术领域之间应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尊重差异性。在音乐教学中抛弃传统教育观念,大胆引入多元文化价值观,不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培养了创新能力,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 篇11

在当今的社会大背景下,人口流动已是必然趋势。要帮助外来人员对异地他乡产生归属感,使来自不同地方的孩子与本地孩子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真正实现从“合”到“融”。简单的说教不能做到内心的互相认同、心灵上的沟通,我们必须关注文化融合。为此,我园进行了多元文化融合课程的开发。

一、资源整合,积累多元文化融合素材

幼儿园里有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他们幼时的生活背景各不相同。他们成长的那个家乡和我们这里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承载着中华优秀民族文化。我们要把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收集起来,成为孩子们学习的重要素材。

1.调查与整合,选择适宜的多元文化内容融入课程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向来自各地的家长收集他们家乡特有的、非常有意义的文化资源。老师们又将通过在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家长提供的资料相结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有益于幼儿理解和学习的内容,整合到我们的课程中。

2.整合环境资源,使冢乡特色文化资源共享

我们利用各种环境资源,让孩子感受多元文化,潜移默化地了解和融入多元文化的氛围。如参观本地社区的文化馆。前后参观的有浪花苑社区的“农耕文化陈列馆”,吴淞社区的“水乡服饰陈列馆”,园东社区的“胜浦山歌童谣陈列馆”,等等。我们还把家长提供的家乡图片资料和物品资料陈列在幼儿园的走廊和专用教室中,有民族服饰墙、江苏工艺墙,还有蒙古文化体验馆、苏州人家体验馆等。还把不同地区小朋友的照片和家乡介绍展示在走廊中,图文并茂,孩子们非常喜欢去找一找,认一认。

二、生成主题,在课程研究中交流各地文化

1.结合班级实际,生成主题

我们结合班级幼儿情况生成了以“家乡文化”为主题的课程内容。比如班级中安徽的孩子比较多,我们就先由这些孩子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饮食、民间艺术等,让孩子对安徽的文化产生兴趣,然后由老师挖掘一些与孩子生活接近、浅显易懂的内容设计成教案,通过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健康五大领域的渗透学习,从不同侧面了解安徽的文化特点,如安徽黄山、安徽剪纸、黄梅戏等。通过这样的学习,本地的孩子和家长也感受到其他地方文化的魅力,不再排斥外来文化。

2.系统规划,形成主题课程

在这些主题开展中,孩子们主动与家长收集家乡的童谣、游戏、民间艺术等,互相介绍、互相学习。我们在讨论中发现,各班幼儿家乡的分布情况都有雷同,而且来自四川、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的幼儿较多,来自云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幼儿家乡的文化很受大家的关注。所以为了让孩子更系统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经过多次研讨,我们分年龄段形成了12个主题活动内容。

三、特色游戏,在各类游戏活动中融合多元文化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学习方式,幼儿园除了教学活动,还在一日活动中安排很多游戏,如规则游戏、角色游戏、区域游戏。

1.规则游戏,合理补充

我们把收集的一些素材改编成各类规则游戏,如语言游戏中的家乡童谣,智力游戏中的家乡风景、服饰、节庆棋,还有各地的户外民间游戏,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2.区域游戏,主动探索

我们还在区域游戏中分别投放了有关幼儿家乡文化的学习材料,让孩子在自主学习和探索中获得知识经验。如在益智区的配对游戏中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在手工区的民间剪纸游戏中探索剪纸的方法和规律,在健康区的民间游戏中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

3.角色游戏,亲身体验

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点,在我们的角色游戏中融入各地文化特色,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在社会性交往中感受各地不同的生活习俗,了解各地文化。在开设娃娃家时,选取教学活动中幼儿所熟悉的家乡布置为娃娃家的内容,如:江苏人家、河南人家、朝鲜人家等。我们还在小吃店中投放“山东大包”、“天津麻花”、“苏州海棠糕”等家乡小吃,在小舞台中提供云南葫芦丝、山东大鼓、江南水乡的莲相棒等乐器和民间音乐,让孩子在看看、听听、玩玩中了解家乡文化。

四、共庆节日,在丰富的节日活动中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我们这些离开家乡的孩子现在很少会用传统的方式过节,即使过节也没有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的热闹,无法感受这种节日的氛围。让孩子在幼儿园共同感受节日文化,无疑是促进各地孩子文化和情感融合的有效途径。

1.同过中国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交流中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我们会邀请各地的家长来园介绍不同的过节方式,做一些过节时吃的特别的食物,如端午节包粽子,重阳节做重阳糕。让幼儿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学到了丰富的节日文化知识,还亲身体验了过节的快乐,外地孩子更是找到了归属感。

2.自设特色节,为家长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

我们每年开展四大特色节日活动,有四月美食节、六月艺术节、十月旅游节、十二月民间工艺节。在美食节中一起包北方的饺子、南方的馄饨、朝鲜族的紫菜包饭。幼儿并把自己家乡的特色小吃带来与大家分享,有蒙古的奶片和奶茶、海南的椰子糖、新疆大枣、苏州海棠糕等。在民间工艺节中,展出了各地幼儿家乡的民间工艺品,现场由家长和老师指导幼儿制作苏州蓝印花布、山东潍坊风筝、传统蛋壳画、民族娃娃等。让孩子在吃吃、玩玩、做做、演演中感受各地丰富的文化,为家长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 篇12

一、西方多元文化音乐哲学思想的坎坷历程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很多院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仅限于对各族文化介绍及赏析, 未曾触及相关美学、哲学等交叉学科。而美国在整个19世纪后半叶, 所有普通教育和音乐教育都对欧洲哲学和教育方法论进行了引用。欧洲是教育新思想的发源地, 美国的学校一直积极采用这些思潮。例如:由斯宾塞哲学体系引申而来的“个性培养”和“生存权利”目标;课程设置中重视塑造学生的个性、修养道德、确保其有文化、对职业指导有帮助等等, 教育实践大多是建立在欧洲哲学和方法论基础上的实用课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同样应用于音乐发展, “传统的”、“原始的”音乐被认为是音乐进化中最低级的, 民歌稍微高级一些, 而处于顶层当然是艺术音乐。这些思潮至今仍在我国很多院校留存, 有很多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重视欧洲主流音乐忽视本民族传统音乐, 更不要提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达尔文进化论思想是民族民间音乐一直处于“原始呐喊”音乐之上, 欧洲古典音乐之下, 而它的价值仅仅是作曲家可以从中获得些许创作灵感。[1]一战之前, 学校音乐教育非常重视民间舞蹈, 训练舞蹈节奏、动作以及民族历史描述, 一战之后, 民歌成为音乐教材中不可或缺的特色旋律, 可以说, 民间舞蹈和民歌是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的雏形, 这也是当代我国音乐教育现状之一。20世纪30年代, 美国民间音乐教育以北欧、西欧的民歌为主, 30年代中期, 许多东欧的民间音乐也被加入进来。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跨文化教育运动和第一届国际音乐教育会议上对民间音乐的重视有关。20世纪40年代起, 拉丁美洲音乐开始得到重视。对东欧和拉美音乐的包容, 体现出音乐教育中的国际主义帮助。20世纪60年代末, 许多国家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开始得到重视, 甚至在国家立法方面也采取保护措施, 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国家, 在教育上开始将帮助那些外来文化进入本国主流文化。许多殖民国家也开始对西方视角的排他性提出异议, 在获得国家独立的同时, 开始重建教育体系, 重视本土文化是他们第一项措举,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音乐教育者们逐渐将本土音乐引入音乐课堂。

西方国家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开展历经半个多世纪, 多元文化方法不仅渗入学龄前儿童、中小学还遍及高等教育学府。越来越多的音乐部门提议开设一门关于世界音乐概论的课程, 或在音乐欣赏课程里纳入多元文化音乐的内容, 而在大学中使用多元文化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因为在大学采用多元文化教育方法之前, 教师们一直是以西方文化为尊的视角来授课。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公选课程理念、思路、方法

高师院校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亟待开设, 拓宽学生视野, 了解人类音乐的多样性, 理解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性, 同时了解人类音乐文化、音乐行为的普遍性, 很多相距甚远的民族, 其音乐表象却表现出惊人相似, 这或许与民族历史、民族迁徙有着不解之缘。高师院校重在培养各级教育人才, 大类平台的公选课应重视选修课平衡体制, 纳入多元文化选修课程, 使师范类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中及时填充不同民族、人种、宗教信仰的民族音乐, 否则充盈大学生业余生活的音乐就只剩流行音乐、摇滚乐和所谓的古典音乐。

音乐的“无国界”性造就音乐成为人类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高师院校的多元文化公选课程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更强的音乐适应性, 在21世纪全球一体化信息时代到来之际, 全球化交往成为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 不同民族、信仰、文化的各色人种相互交流、融合、学习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基础。师范类院校所培养的园丁人才, 必须具备合作精神与共处意识, 新时代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这种跨文化理解、包容能力, 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提供了最好的方式。

面对来自不同专业、拥有不同音乐基础的各类大学生如何有效的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笔者认为, 最简易之法是“从文化角度出发”。我们把要求学生了解和接触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放在“金字塔”的最底端, 之后引导学生接触不同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仪式文化等的, 最后阐释位于“金字塔”顶端的音乐文化。要求学生了解音乐的概念与行为、音乐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音乐文化的社会变迁等等, 而不介入音乐本体分析研究, 这将成为公选课与音乐学院专业课的主要区别。在这里, 音乐可以与建筑、雕塑、宗教、地理、历史等多学科产生交叉, 这些来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恰好可以互为沟通, 每次课堂探讨都可总结、综述, 弥补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口径狭窄, 过分追求专业知识、重技术轻视综合素质教育等教育现状, 也能够逐渐改变高师院校其他专业大学生对音乐专业即是唱歌、跳舞、弹琴的狭隘偏见。

多元文化音乐公选课的教育理念重在赏析、介绍及课堂讨论。音乐只是课堂讲解中的一部分, 讲解不同文化区、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音乐时, 来自不同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共享其知识结构, 共同探讨各民族历史背景、音乐现象、音乐流变及变迁、音乐文化传承及保护等信息。这种课堂, 不似传统课堂, 教师一味“独角戏”的课堂演说, 上课地点可以在草坪、舞蹈厅等便于大家交流、模仿的地方。以环球音乐采风的模式带领学生每周领略某一区域音乐文化, 相信将是学生喜爱的一门交叉文化式选修课程。

三、多元音乐文化理念与其他课程的渗入

在高师院校的音乐专业课中, 外国民族音乐应开设在中国民族音乐之前, 只有在全面了解世界各民族音乐特点的基础上, 把中国音乐放在世界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 在与各民族音乐的对照之中, 才能真正明确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特点和位置[2]。另外, 中外民族音乐会有文化交叉, 例如:蒙古国主要民族歌唱方式有长调、短调、浩林呼麦, 主要特色乐器是马头琴, 而这些在中国蒙古族音乐中也会涉及, 学生可做课堂探讨“中外蒙古族音乐之联系与区别”。

多元音乐文化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潜移默化影响。例如:民族音乐素材, 一直是作曲家创作灵感来源之一, 而如何把音乐要素合并起来并引起听众的共鸣, 必须具备熟悉各文化音调作品的能力, 包括乐器的制作形制、工艺等等。作曲理论专业学生需具备一对赏析各民族音乐的耳朵, 需了解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 否则只会把这些音乐视为“异族现象”, 无法接纳更无从融入。

视唱练耳是一门技术性理论课程。亨利?雷蒙恩、古斯塔夫·卡卢利编写的法国视唱教材至今仍旧被许多音乐院校沿用, 这套教材共有十册, 其中包括单声部、双声部、三声部甚至四声部的各类视唱作品, 很多作品都源自外国民歌, 大多来自乌克兰、爱尔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 因十二平均律的律制局限, 无法采录七平均律或五平均律的民谣音乐, 更不可能将微分音程引入传统视唱教材体系。如何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引入多元文化观念?下文以非洲音乐文化为例:教师在节奏训练环节, 可采用非洲复节奏思维模式教授。传统节奏训练多为同节拍体系节奏模仿或记忆, 而非洲复节奏思维中, 大量存在不同节拍, 不同节奏性, 不同长短的节奏性组合, 这种节奏训练的融入, 将大大拓宽学生对传统节奏模打、记录的死板模式, 也要求教师提升自身音乐修为。另, 黑人灵歌、福音歌、传统布鲁斯歌唱也可引入视唱课堂,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可采用黑人二元性音乐表演特征。例如:演唱黑人灵歌的同时手打节奏, 而节奏与演唱可能是不同的节拍或长短不一。二战后的黑人民歌, 融入了很多欧洲音乐特征, 出现很多双声部、多声部的演唱, 这些民歌或可引入视唱课堂, 让学生在多声部的演唱基础上, 尝试加入非洲鼓复节奏 (此类复节奏可为单拍子的“卡农式”模仿, 亦可为单拍子、复拍子的纵向叠加) , 二人或底盘人合作产生愉悦、活泼的课堂场景。笔者已经开始此类尝试, 收效不错。

传统音乐不会一成不变, 音乐文化伴随时代而“成长”, 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交接是每一历史时期的客观现状, 音乐审美必然随之转变。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音乐审美总能抽象化、形式化的代表该地区, 该时期的音乐集中表象, 因此无论历史、当代或是未来, 都应构建多元文化的音乐审美观。高校音乐美学课程必须时代化、多元化, 在抢救已经“死去”的原生态音乐审美同时, 须包容现代音乐审美的冲击, 同时应关注全球各种文化的音乐审美, 尤其是原生态音乐, 打破“西方美学思想”的模式化。

四、教师培训和教学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涵义的关注

在国内, 民族民间音乐课已在学校开设数十年, 近年来的中小学音乐课本也逐渐涉入民族音乐题材, 许多学生在中学时期就能熟记各地民歌、曲艺、戏曲等民间音乐素材。但, 如何教授这些课程, 几乎没有给年轻教师任何培训机会。他们只能照本宣科, 从网络、媒体搜集各类图片、文字, 音视频资料, 攒成教案教授学生。社会认定, 教师从小接受的西洋音乐培训已经足够讲授民族音乐了。这种基础教学中的错误理念, 足以导致传统音乐的“变质传承”甚至流失。而教师从小树立的“西洋音乐概念”仅仅是欧洲主流音乐形态, 教师对世界各民族音乐现象几乎一无所知。比如:日本流传至中国的民谣使用最多的音阶为:mi-fa-la-si-dolmi即视此都节音阶为日本独有的民谣音阶, 却忽略了日本还有三种更有日本“风味儿”的民谣音阶。此类实例还有很多。

为此, 笔者极力呼吁各省市教育部门对教师进行多元化教育培训。培训层面涉及高校、中小学乃至幼教师资, 将多元文化能力作为教师专业教育要求的音乐资格的标准之一, 尤其重视多元文化音乐师范教育的必要性。世界音乐对于音乐教师和其他任何教师都是有用的, 无论教学或是研究, 都不能将音乐从文化中孤立起来, 视为“特有”现象。高校应提供更多机会给那些对多元文化观点感兴趣的教师, 通过讨论会、研讨会、暑期课程和研究生班在职培训等等机会, 让他们学习外族音乐、学习如何讲授它们。

希望每一位高师毕业生都能擅长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具备多元文化、多元音乐知识的学识, 当然这需要很多工作着手进行, 需要一个缓慢的进化过程。

参考文献

[1]威廉·M·安德森帕特丽夏·希汉·坎贝尔/编曹水清刘等/译·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8.

上一篇:科学素养与高中物理下一篇:名著人物形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