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干预

2024-11-07

青少年心理干预(通用12篇)

青少年心理干预 篇1

社会闲散青少年是指失学以后, 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 14~25周岁之间的青少年。作为社会的“另类人群”, 社会闲散青少年不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叛逆心理明显, 归属感缺失、自律性比较低, 而且心理处于矛盾多变阶段, 由于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监管, 导致闲散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 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心理干预, 逐步化解其心理问题, 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帮助其回归社会, 健康成长。

一、闲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闲散青少年主要指处于失学、失业、失管状态的14~25周岁的青少年。作为社会的“另类人群”, 社会闲散青少年不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而且许多青少年还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据有关资料显示, 闲散青少年的形成因素, 主要是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部分闲散青少年, 好逸恶劳心理比较严重, 他们不仅在学校里不努力学习, 辍学以后也不安心寻找工作, 虽然辍学以后就开始四处打工, 但是, 由于文化水平较低, 又没有什么专业技能, 走向社会以后, 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经过几年的调查笔者发现, 大多数闲散青少年胸无大志, 内心空虚, 有的整天沉溺于网络世界, 有的躲在家中当啃老族, 还有的干起小偷小摸的行当, 成为人们眼中的“小混混”, 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由于受周围邻居、朋友歧视, 许多闲散青少年常常陷入悔恨和自责, 他们不仅不愿意与他人接触, 而且自暴自弃, 整天满腹牢骚, 无法振作精神, 有的对生活失去信心, 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闲散青少年的形成因素

(一) 家庭对子女疏于管教, 使一些青少年形成懒惰、叛逆心理

目前, 中国青少年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 许多父母对子女疏于管教, 对孩子娇生惯养, 放任不管, 导致家庭教育失常, 不仅许多青少年独立性差、依赖性强, 而且还在生活中追求享受, 好逸恶劳, 由于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许多家庭“望子成龙”心切, 往往对子女抱有很大的期望, 一旦孩子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标准, 轻则谩骂, 重则拳脚相加, 采用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 并限制孩子的行动自由, 久而久之, 反而使一些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青少年从小在家庭中受宠, 被当做父母、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 长大以后步入社会, 也是好高骛远, 缺少克服困难的精神, 不能脚踏实地做事, 又好逸恶劳, 无法承受一定的压力, 导致他们成为闲散青少年。在日常生活方面, 有41%的闲散青少年依靠打零工赚取日常花销, 有29%的闲散青少年依靠帮助亲戚、父母做生意维持生活, 还有一部分闲散青少年在家睡觉、上网吧, 闲逛、玩耍度日, 还有部分闲散青少年逐渐流入社会, 与社会上的一些小混混为伍, 耳濡目染不良行为, 酗酒、吸毒、赌博等, 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二) 学校教育体制不完善, 学校管理不到位

之所以产生闲散青少年, 学校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是学校教育体制不完善。我国的学校教育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导致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对学生的德育重视程度不够。许多教师对班级的差等生更是缺乏耐心, 导致这部分学生由于无人问津, 产生自暴自弃、悲观失望的心理, 久而久之, 厌学情绪日益严重, 不得不过早地流向社会。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许多教师对学困生也是非常无奈, 一方面学困生课堂纪律不好, 影响其他学生学习, 另一方面学困生基础薄弱,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没有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久而久之, 为了更多学生的利益, 许多教师就会对学困生进行“隔离”处理, 或直接给其“放长假”, 或为其安排后面的单独座位, 一步步将其推向了厌学、自暴自弃的边缘。导致一些青少年成为闲散青少年的还有一个成因, 就是学校不重视法制教育, 校园管理混乱, 导致外界不良习气影响校园环境, 由于一些青少年年龄尚小, 抵御不良习气的能力较弱, 不自觉地误入歧途, 影响了自己的学业和前途。

(三) 社会各界对闲散青少年重视不够, 不良社会习气影响闲散青少年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更多的关注经济利益, 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重视程度不够。社会问题也是影响闲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另一大重要原因。一是电子游戏厅的泛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同时, 也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业余文化生活。一些自制力差的青少年沉浸网络, 整日“有家不归”“有学不上”, 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 逐步发展成为闲散青少年。二是社会流动性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流动日益增大, 许多青少年跟随父母背井离乡, 这不但给青少年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障碍, 也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些青少年游离于城市的角落, 缺少一技之长, 不稳定的工作, 就业的压力, 使他们越来越想远离社会, 导致一些青少年宁肯在家里成为“啃老族”, 也不愿意步入社会。闲散青少年虽然给家庭带来一些困扰, 但社会各界对闲散青少年重视不够, 对于闲散青少年缺少关心关爱, 也是导致闲散青少年心理失衡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闲散青少年的心理干预措施

(一) 提高家长教育监管意识, 做好家庭防护

闲散青少年心理干预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要正确树立教育理念, 克服自身的“异常心理”, 改变保守的教育思想,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首先, 家长要意识到孩子是未来事业的接班人, 不能够将其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要树立全局观念, 孩子的成长教育, 不仅影响着孩子自身的未来发展, 也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兴旺繁荣,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要按照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规格科学地培养教育子女。其次, 要采用正确的培养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对子女的关爱, 应该是爱而不宠, 养而不娇, 要树立正确的教养态度, 使孩子在各方面健康成长。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 在家庭中, 家长要努力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 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精心营造一个家庭人文环境, 在文明、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中, 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目前, 许多家长只是知道对孩子宠爱、呵护, 不懂得怎样去科学地培养孩子, 针对这一情况, 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监管意识, 做好家庭防护, 我们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等形式提高家长的认识, 推广家庭教育新经验, 向家长传播新知识新理念, 以通俗易懂、轻松有趣的形式, 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正确地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 加大教育监管力度, 优化社会环境, 促进闲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闲散青少年的心理干预, 还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据调查数据显示, 社会上的闲散青少年, 初中学历的占绝大多数, 这充分说明了在青少年培养问题上教育的缺少。闲散青少年中有70%以上是初中学历, 高中阶段失学的青少年, 是导致社会闲散青少年增多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 我们要加大和改进教育力度, 同时, 在学校教育阶段,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及时矫正行为异常的青少年, 避免其产生心理障碍, 产生厌学心理。对于学习成绩差、不能够继续升学的学生, 要做好就业培训, 使其有一技之长, 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另外, 关注闲散青少年, 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网络的娱乐功能越来越强, 闲散青少年常常沉迷于网吧, 在虚拟世界里荒废了青春。针对这一现象, 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上网问题, 一方面要加强网吧的管理, 有效控制青少年的上网次数, 另一方面, 要多进行心理疏导, 如举办“网络成瘾戒除夏令营”, 结合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 帮助青少年回归正常生活。对于外来工子女与留守儿童, 由于这些青少年缺少父母的监管, 或者经常更换住址或学校, 很容易成为闲散青少年, 所以, 社会要多给予这部分青少年关心关爱, 学校、社会机构要多关注这部分青少年的精神生活, 定期对其开展家访, 同时, 提供一些免费的培训机会, 使他们能够在思想上融入社会, 健康成长。

要解决闲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 必须要了解闲散青少年的形成因素。笔者认为, 之所以出现闲散青少年, 既有其个人家庭因素, 也有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所以, 要想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必须在这三方面加强防护, 创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有效预防闲散青少年的形成。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抓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不仅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 还影响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受各种不良习气影响, 闲散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大阻碍。闲散青少年的犯罪率已经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 因此, 闲散青少年的心理干预, 对于帮助其回归社会, 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闲散青少年,心理干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海虹.闲散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管理路径探析[J].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 .

[2]朱作鑫.谈闲散青少年的成因、特点及教育管理[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3) :22-23.

[3]周明.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的途径探索[J].法制与社会, 2011 (12) .

[4]施小静.加强闲散青少年管理, 推动社会管理工作创新[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2 (3) .

青少年心理干预 篇2

青少年生存心理的危机干预

在各种不同价值观念交互碰撞,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变迁的特殊历史时期,当代青少年的生存心理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试从文化心理角度探讨青少年面临的生存问题对自身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从生存环境及生存自身探索危机干预的途径.

作 者:吕杰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刊 名:青年探索英文刊名:YOUTH STUDIES年,卷(期):“”(1)分类号:B84关键词:青少年 生存心理 文化转型

青少年心理干预 篇3

本文以高中学生为主要对象,从心理危机内涵的界定,以预防为主,全面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创新等等方面,论述了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

收稿日期:2011-12-16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0年河北省承德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全面构建中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研究论文,编号:1001028。プ髡呒蚪椋汉丽丽(1960-),女,辽宁兴城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咨询与科学研究。

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青春期,经历着生理和心理的剧烈变化。身体的成熟和能力的迅速增长,使青少年开始试图摆脱家庭、老师的束缚,成为自主而独立的人,他们面临着独立、职业选择等问题。但由于中学生毕竟还没有完全成熟,还存在着幼稚的一面,对学习的压力、挫折,以及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问题还不能很好地调适而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由于我国高考压力十分巨大,多年来在高中校园里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它极大地威胁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共中央、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曾多次下发文件和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各级各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作为素质教育内在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与生命进行对话的最重要工作。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的内在特点和规律,这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一、以预防为主,全面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危机的含义,所谓心理危机是指当事人主观上认识的失衡,即当事人认为自己所经历的某一事件或境遇是其个人资源和原有的应付能力所无法解决的困难,引发的无助感和困擾冲突,当得不到及时缓解或帮助时,导致当事人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失调甚至冲动地自毁或伤及他人,其后果是令人心痛和震惊的。

2.以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基础,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问题的筛选和高危人群的确定。根据UPI筛选标准,将青少年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Ⅰ类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者、Ⅱ类为应引起关注者、Ⅲ类为心理健康者),并确定本届新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学校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对Ⅰ类(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人群发邀请函来咨询室面谈,掌握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再将面谈学生分出A、B、C类。筛查出可能存在自杀、抑郁、精神分裂倾向的学生,将这些学生列为高危人群,作为重点关怀对象。(2)SCL-90测试和进一步访谈。对可能存在自杀危机意念、抑郁倾向、精神分裂倾向的学生进行SCL-90测试。根据SCL-90测试结果,进一步确定心理问题的性质。决定提供心理咨询或转介专门医疗机构治疗(必要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学生处或与所在班主任取得联系)。(3)根据普查情况,制订具体的心理教育计划。咨询室针对测试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制定具体的教育和帮助方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并确定当年心理健康教育周主题。对有自杀意念、抑郁倾向、精神分裂倾向的学生,第一时间预约访谈,跟踪帮助,或转介到专门医疗机构治疗。通过这项工作能够挽救一些学生,帮助一批学生,使他们能以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投入青少年活动。

3.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主要手段,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1)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我们把每年的5月份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在活动月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如心理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电影赏析、展板宣传、发放宣传单、广播、电视等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再次,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学”辅导课,并纳入学校正规教学计划。(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创新:课题组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拓展训练”通过教学计划安排在体育课里进行。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完美结合,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了更新的境界,更高的水平。同学们非常欢迎“拓展训练”课,它不仅训练了同学们的正确认知,还培养了同学们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是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有效课程。多年来,同学们受益匪浅。

4.以心理咨询为主阵地,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1)全天为学生作多种形式的个别咨询,主要形式有在咨询室当面咨询,还有电话咨询、书信自信、短信咨询、网上咨询等,使个性不同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帮助。(2)积极探索团体咨询,我校心理咨询室每个学期都要用一周的时间举办团体咨询,提前半个月向学生发出报名通知,主要有“怎样学会与人共处”、“超越自卑,拥抱自信”、“提高网络素质,远离网瘾”等内容。通过在情境中、在游戏中的训练与自助,收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5.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搭建网络平台,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具有覆盖面广,青少年喜闻乐见等优点,为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心理咨询室还建立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网站。在校园网上开辟了“心理咨询”网站,开设了“心理知识”、“咨询指南”、“校园心理”、“心理测评”、等多个栏目。心理健康网站一方面介绍很多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调节方法,很多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网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不愿面对面咨询的学生的心理要求,他们可以往咨询员信箱发邮件,咨询员给他们作网上咨询。

二、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创新

1.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制度。我国中学普遍配备了至少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如果仅仅靠1或2名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从事全校繁重而艰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果没有数量可观的学生参加,这项工作是肯定做不好的。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设立,将逐步建立健全辐射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监控体系,使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更加完善。

班级心理委员的独特优势。心理委员来自学生,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最大限度地接触学生,心理委员作为班级里的一员,他们非常了解和熟悉每个同学的基本情况。一旦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最早察觉的往往就是身边的同学。心理委员的职责之一就是及时发现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就是说,班级心理委员对本班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特殊的敏感性,他们能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或帮助寻找专业人员及学校相关部门解决。这样,就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和早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就会提高干预和治疗的良好效果。班级心理委员和其他班委会成员一样,是班委会的成员,与老师接触的机会更多,当身边同学出现心理异常情况时,心理委员能够及时向班主任教师提供相关信息,特别是对于同学中出现的心理危机,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专业人员及学校相关部门,真正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组建宿舍心理健康信息员队伍。危机干预的难题是没能及时发现危机学生,现在我们在每个宿舍选出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担任信息员,成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利用这一载体,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延伸到每个学生中去,从而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力。通过培训心理健康信息员,使之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坚实基础,在与同学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中,给予那些心理需要关怀的学生以经常性的帮助,并能将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情况及时地向班主任及校心理咨询机构反映,避免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

3.对高危人群实行动态心理辅导与管理。心理危机管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学生管理的重要方面。学校应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体系建设,制定预警干预预案,建立起由“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员—学生心理委员——班主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组成的心理危机监测、评估、预防和快速反映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多渠道信息平台,及时掌握患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状况和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实施心理援助方案;形成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特别是对有自杀意念以及具有抑郁症状和精神分裂症等倾向的学生,采取主动访谈并提供心理辅导;并根据访谈情况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帮助或心理干预,实行动态管理。

4.迅速反映,及时启动救助机制。通过危机干预机制,发现危机预兆和有严重精神疾病症状的学生时,立即启动心理咨询室、学生处、保卫处、医院、家属救助机制,及时有效进行干预,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聂衍刚,刘伯兴,梁君倩.青少年大五人格、应对方式与心理危机特质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3).

[2]蒋赟,钟惊雷.学校在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和作用[J].当代教育科学,2008,(11).

[3]吴锡改,胡聪聪.关注心理危机引领校园和谐——青少年常见心理危机及应对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0,(3).

[4]曾祥岚,茄学萍,王惠惠.认知评价对青少年地震应激反应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0,(4).

青少年心理干预 篇4

1.1 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偏低

流动青少年规模逐渐扩大,而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偏低。调查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61亿,其中流动青少年占流动人口总数近五分之一[1]。研究显示,31.6%的流动青少年存在一定程度心理健康问题,8.9%流动青少年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有统计表明,我国青少年人群死亡案例中,自杀是其中最大的死因,超过了车祸、疾病等。而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3]。流动青少年处于农村与城市的边缘地带,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未能及时调适与疏导,正是导致高自杀率的因素之一。

1.2 流动青少年城市认同感、归属感较低

调查显示,流动青少年心理认同感、社会公平感较低。其中近80%的流动青少年对城市生活没有归属感,不认同自己的城市身份;67.3%的流动青少年不认为社会公平。在流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上,研究结果也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城镇子女。流动青少年对城市生活心理认同是社会融合的重要基础。身份认同感、归属感的缺失,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平感。社会公平感是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核心。

1.3 流动青少年受困心理、失衡心理导致犯罪率上升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其中流动青少年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4]。究其原因:首先,流动青少年既是农村的城市人,又是城市的农村人,交织着城市与农村的复杂情感。特殊身份使他们在寻职受挫或境遇不佳时,常产生一种进退维谷的受困之感;其次,城市发展的“经济接纳”、“社会拒入”模式,造成流动青少年主观期望与实际地位相对低下的落差,导致内心失衡。受困心理、失衡心理无法有效排解,积聚到一定程度,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2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

2.1 流动青少年所受家庭教育缺失

在流动人口青少年中,拥有残缺家庭或父母教育不当的不在少数,这些孩子被过早地推向了社会,过着步履维艰或者放浪形骸的生活。在生存压力面前,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的经济功能至上,流动人口家长终日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孩子,家庭教育功能消退甚至缺失[5]。不少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多以埋怨、责备、甚至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就会认为孩子缺少希望,放任对孩子的积极引导和正确鼓励。还认为孩子上学成绩的好坏、进步与否责任在学校及孩子本人,自己已尽到责任,缺乏对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作用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父母文化学历低,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困难多,辅导就少。又因学历低就业门路窄,且工资低,影响家庭收入,然而也就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

2.2 流动青少年的父母期望不当

在流动人口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有理想的一面,出于对自身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满意,多数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很高。然而,过高的要求无形中成了流动学生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当孩子发觉自己的目标很难达到时,就会出现感情淡漠、不求上进,甚至仇恨、敌对、自暴自弃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在流动人口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也有功利化、现实的一面,对子女的期望值较低,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上学目的就是以后只要能喊卖羊肉串就行了,或学好算术免得将来做生意找错钱。较低的期望值导致家长放松甚至放弃对子女的家庭教育[6]。

2.3 流动青少年家庭很难与城市融合

流动人口是一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虽然为当地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到当地社会中。在很多流动人口看来,流入地社会依然是“外在的”和“他们的”,而并不认为是“我们的”。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往往会存在不平等、不公正的状况,如对待外来民工还存在世俗的偏见甚至歧视,使外来民工身心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会通过各种途径转嫁到他们的孩子身上。另外,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诸如盗窃、拐骗、交通事故等也同样困扰着他们,使他们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惧感。

3加强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的政策建议

3.1 构建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健全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政策法规,推进法律层面的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工作。其次,设立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协调机构,推动制度层面的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工作。再次,完善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实施路径,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体系。最后,建立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共享平台,促进各种途径的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整合。从而,构建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的长效机制。

3.2 完善流动青少年社会支持

流动人口离开家乡进入一个几乎是完全陌生的生存环境,他们失去了原本熟悉的关系网络如社区和亲属的帮助,而且他们在脱离了流出地的管理以后,一定程度上也失去了原本由流出地提供的各种保障和服务。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种以个人社会关系网、流入地企业、社区、政府相结合的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网络,引导流动人口积极参与流入地社会事务,促进流动人口与流入地户籍居民的良性互动,增强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融合机制,减少问题流动人口发生的机率。

3.3 创新流动青少年社会管理

流动青少年的社会管理是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化解社会矛盾。当前因流动人口引起的社会基层矛盾,特别是流动青少年的上学、就业以及社会融合等利益诉求等尤为突出。基层社会管理中的矛盾化解可依托于心理干预,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及方法运用到流动青少年的管理中,构建流动青少年社会管理中的心理干预相关机制,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重要载体。

3.4 促进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

流动青少年是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期出现的一个重要社会群体,他们的迁移和流动使其生活模式、生活习惯等均受到都市生活的极大冲击。由于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生活方式等因素上的差异,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一直不佳。影响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的因素,除了政策、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因素。有针对性的对流动青少年开展心理干预,以稳定推进人口迁移,增强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为立足点,整合不同类型流动青少年的学校(企业)、社区、家庭等心理干预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能有效促进流动青少年在心理上与城市生活的认同和接纳,从而有效促进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稳定推进人口迁移,顺利实现城市化。

参考文献

[1]程遥.健康城镇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发展趋势与对策[J].经济地理,2012,04:25-31.

[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R].中国青少年研究网.2008-8-3.

[3]谢绮珊.农村自杀率三倍于城市[Z].广州日报.2011-09-08.

[4]陈维环.浅析未成年人犯罪[J].法制与社会,2011,36:277-278.

[5]刘芳,王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J].黑河学刊,2011,07:143-145.

青少年心理干预 篇5

不同干预者在青少年吸烟行为预防干预活动中的作用

选取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初一、初二、高一各三个班与高二两个班的359名学生为被试,随机分成教师实施干预组、课题组成员实施干预组和控制组,以比较教师和课题组成员的不同干预效果.结果发现:课题组成员为干预者的效果好于教师;教师组青少年后测比前测更认同吸烟的`危害,课题成员组青少年后测比前测更反对吸烟的好处、更赞同吸烟具有各种危害;课题组成员和教师都能显著地提高被试的抵制技能;干预条件可间接通过吸烟好处和抵制技能对青少年后测吸烟行为产生作用.

作 者:林丹华 方晓义 Lin Danhua Fang Xiaoyi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刊 名:心理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28(3) 分类号:B84 关键词:不同干预者   青少年   吸烟行为   预防   干预  

青少年心理干预 篇6

摘 要 本文对青少年兴奋剂行为的心理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从期望效应、自信心、价值观、认知、态度和压力等方面进行分析青少年兴奋剂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通过分析得出青少年兴奋剂行为产生的各个心理因素,对青少年兴奋剂行为不同致因分别进行了分析并找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杜绝青少年兴奋剂行为的产生。

关键词 青少年 兴奋剂行为 心理致因 对策

一、兴奋剂行为

在体育领域中,运动员或相关人员人为地和不正当地使用任何形式的药物,或异常计量生活性物质以及采取不正当的方法、手段或心理倾向活动等,以提高运动成绩、获得比赛胜利为目的各种行为被称为兴奋剂行为。

二、影响青少年兴奋剂行为的致因

青少年使用兴奋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国部分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归纳、调研。高晶(2004.6),认为青少年考生兴奋剂行为产生的个人因素是:为了达到分数线;克服伤病的影响;提高自信心;对兴奋剂的副作用缺乏认识;强烈的上大学的愿望;不用吃亏;迫于别人的压力;查到的几率小;惩罚力度小;满足虚荣心。顾建仁(2008.12),认为青少年兴奋剂行为产生的社会因素主要是:经济利益驱使;升学因素;教练员因素;现有反兴奋剂条件的限制以及社会心理方面等因素。易剑东、余俊明(2001)等主要从社会心理方面研究得出兴奋剂产生和泛滥的由八大社会心理根源致使。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影响青少年兴奋剂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不合理的期望效應、自信心不足、价值观出现偏差、错误认知、态度模糊和压力过大。

(一)不合理的期待效应

在名与利极大诱惑的社会环境下,如果教练和家长对青少年没有一个合理的期待,加上学生为了迫切希望能考进入理想学校,部分青少年则会铤而走险选择兴奋剂行为。

(二)自信心不足

青少年自己身体素质不好或是由于伤病等原而导致对比赛或考试没有信心,则会想通过某种途径来克服伤病的影响来提高成绩来获取大家认同感。青少年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以及对兴奋剂危害认识不够的情况下,就很容易致使青少年兴奋剂行为的产生。

(三)价值观出现偏差

体育的初衷是培养青少年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价值观,但是有些青少年由于盲信别人的诱导、对兴奋剂知识的匮乏,以及错误的目标定向等价值观偏差的影响,致使兴奋剂行为的产生。

(四)错误认知

青少年对兴奋剂作用原理以及兴奋剂行为对身心危害的认知水平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青少年兴奋剂的使用情况。

(五)态度模糊

在升学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对兴奋剂行为态度模糊的青少年有可能会成为为追求高成绩而牺牲健康为代价的功利主义者。

(六)压力过大

对兴奋剂态度模糊的青少年,在竞赛和考试激烈的竞争以及教练非合理的期望等影响下,随之而来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则会导致一部分青少年人会持侥幸心理选择使用兴奋剂。

三、改善青少年兴奋剂行为的干预对策

(一)寄予青少年合理的期待效应

社会、学校和家庭方面应寄予青少年合理的期待效应,并引导青少年进行合理的定位,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期待效应。

(二)提高青少年自信心

引导青少年对自身能力进行正确的定位,树立合理且实际的目标定向,以提高青少年自信心。社会、学校及家庭也应鼓励和提醒青少年,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定向,强调实现目标是努力奋斗和实力进取的结果。

(三)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客观规律,尊重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正确的看待兴奋剂行为问题。

(四)更正青少年对兴奋剂行为的错误认知

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兴奋剂行为危害的认识教育和青少年道德观念的有意培养,提高对兴奋剂行为的认识、增强兴奋剂危害辨别能力,提高青少年抵制诱惑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兴奋剂行为的产生。

(五)明确青少年对兴奋剂行为的态度

社会及相关部门应对青少年进行责任感和道德观念教育,增大社会舆论压力,严格查处兴奋剂行为,净化社会环境,改善青少年对兴奋剂行为的态度,坚定青少年对反兴奋剂行为的立场,从而防止兴奋剂行为的产生。

(六)降低青少年群体的压力

要降低青少年群体的压力,应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方面对青少年进行行为的影响,从期望效应、自信心、价值观、认知、态度和压力等维度对青少年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通过“四位一体”和“六个维度”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提高青少年对兴奋剂行为的认知,改善青少年对兴奋剂行为的态度,真正从最根本上解决青少年兴奋剂问题,最终实现整个体育领域社会文化环境的净化。

参考文献:

[1] 朱美玲,沈艳珍,李欣,吴铭.青少年兴奋剂行为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的探析[J].

[2] 高晶.对山东、广东体育高考生使用兴奋剂的心理调查[D].广州.华南师范.2004(6).

[3] 顾建仁.少年业余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原因分析[R].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體育科学论坛大会主题报告文章.2008(12).

青少年心理干预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网瘾患者50例, 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 每组患者25例。

对照组患者中, 男性患者18例, 女性患者7例, 年龄14~24岁, 平均年龄为 (17.45±2.49) 岁;护理组患者中, 男性患者15例, 女性患者10例, 年龄14~23岁, 平均年龄为 (17.12±2.11) 岁。比较护理组与对照组网瘾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所以护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研究。1.2护理方法: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即心理护理、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治疗方案等。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 实施综合性的行为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2.1 建立干预基础:

护理人员耐心的与患者沟通交流,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家庭背景, 发现患者在形成网瘾前所存在的各方面问题, 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对患者的病情、心理特点等都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收集资料。

1.2.2 认知干预:

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治疗网瘾的环节以及步骤, 在治疗过程中, 对患者可能会出现的负面情绪做出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还需要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作解释, 提高患者正确的认知能力, 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的心理, 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1.2.3 情绪干预:

护理人员每天选定一个时间跟这些患者沟通,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在沉溺于网上时的心情, 对学业、家庭关系、同学关系、以及学习、工作的影响, 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 告知患者:网瘾造成的不良的情绪对患者自身、患者家庭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同时, 明确戒除网瘾、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其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而网瘾是可以通过自我控制而治愈的, 增强患者戒除网瘾的意志力和战胜网瘾的信心。

1.2.4 行为干预: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采取比较积极的方式去戒除网瘾, 具体方法如下: (1) 视觉分散法:组织患者观看有益身心健康的文艺节目等。 (2) 听力分散法:给患者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 (3) 触觉分散法:鼓励患者拥抱父母, 融洽亲情, 用亲情去化解心里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

使用不良情绪自评量表[2], 分数越高, 不良情绪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使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护理后, 护理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网瘾患者大多都处于青春期, 其生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3]。本文主要对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实施综合性行为护理干预, 较护理前, 改善了患者的恐惧、紧张、焦躁等不良情绪。同时, 护理人员在进行干预前, 先对患者的病情以及心理进行了一定的了解, 之后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行为治疗, 使得患者能够从护理人员的口中了解到网瘾产生的原因, 认识到治疗的过程以及预后, 能够增强患者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戒除网瘾的依从性[4]。

之后, 针对网瘾患者的情绪、认知范围, 护理人员实施积极的方式去帮助患者戒除网瘾, 给患者播放其喜欢的音乐、定期的举办一些院内的活动、定期的让患者和患者家属见面等, 让网瘾患者能够从网络中投入到亲情中来, 促进网瘾的戒除。

综上所述, 对入院的网瘾患者, 首先对其的病情以及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的了解, 之后再促使患者能够快速的接受治疗, 加快住院的适应过程。患者经过行为护理干预后, 其不良情绪明显得到改善, 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 在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护理质量, 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住院网瘾青少年实施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网瘾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 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实施综合性的行为护理干预, 对比2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心理不良情绪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住院网瘾青少年实施行为护理干预措施, 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促使其快速的接受治疗, 从而戒除网瘾。

关键词:住院,网瘾青少年,护理干预,心理,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惠敏, 宁丽, 刘彩谊, 等.住院网瘾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行为特点及相应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29) :71-72.

[2]张英, 宁丽, 王莹, 等.住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8) :892-894.

[3]张英, 朱红梅, 陶然, 等.网瘾青少年干预中的护理风险评估及预见性干预[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3, 19 (6) :335-337.

青少年心理干预 篇8

一、网络心理危机的内涵研究

所谓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一般来说,这种本质属性人们往往以“定义”的形式加以呈现,而与此本质属性相关联的特性也被称之为“特征”。因此,本研究主要从“定义”和“特征”两个方面对网络心理危机概念的内涵加以研究。

1. 网络心理危机的定义研究

尽管根据不同的来源,学术界对“危机”(crisis)一词作出了不同的诠释,但目前较为公认的看法是:危机不再意味着是迫在眉睫的大灾难……而是生命中一个必要的转折点,即生命发展中所面临二选一的决定性时刻,它汇集了成长、复原与更进一步分化时所需的资源[6]。可见,“危机”一词既有“危险(danger)”的意思,同时也暗含“机遇(chance)”。“心理危机”这一术语不仅拓展了危机研究的范畴,也进一步促进人们开始关注内在心里中的“危机”现象。就心理学而言,心理危机,一般是指个体或群体面临突然的或重大的生活挫折或公共安全事件时,既无能逃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应激的方式来应对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况[7]。鉴于此,心理危机本质上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

与“危机”和“心理危机”相比,“网络心理危机”一词则是一个比较时髦的话语,它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众所周知,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交互性、平等性、不对称性在带给人们体验新生活的同时,也给个体带来了一些不安全因素。就心理层面而言,这种网络的不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网络本身所携带的突发性事件,例如:马加爵事件;地震或火山瞬间爆发时人们惊慌失措的场景;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等失事时人们的心理冲击;他杀或自杀时的血腥画面;等等。人们长时间接触此类事件,都会引起心理失衡,产生心理危机。二是现实中具有心理危机的人将自身已有的心理危机现象通过网络传播出去,从而引起网络接触者产生相应的心理危机。如有自杀倾向的人在网上谈论自杀的念头,甚至直播自杀过程等等,这些都可能引起网民也产生自杀的冲动。由此可见,网络心理危机由两个部分构成,我们不妨将其界定为:因网络本身携带的突发性事件或现实中具有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的人将自身已有的心理危机现象通过网络来传播而引起的心理危机,称为网络心理危机。简而言之,因网络事件而引发个体产生的心理危机,便为网络心理危机。

2. 网络心理危机的特征

对网络心理危机进行特征分析,也是一种用以揭示网络心理危机特点的有效方法。根据“网络”和“心理危机”的各自特征,我们认为网络心理危机主要具有以下三种特征。

(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依

网络心理危机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与网络接触的个体都可能存在潜在的心理危机。这种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这是由人的弱点所造成的,即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由于人经验的局限性,并非每个问题都能顺利解决,从而会产生种种困惑或挫折,于是便产生了相应的心理危机。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接触电脑的机会越来越多,致使人们看似心理放松、宣泄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多,事实上其方式往往脱离实际,无法真正调整自己原有的心理行为方式,从而使得网络心理危机逐渐增加成为可能。

尽管网络心理危机属于心理危机,也具有一般心理危机的特征,但其又有特殊之处,使得网络心理危机不管是在形成原因还是在干预模式上都与一般的心理危机迥异。例如,在形成原因方面,网络心理危机的产生无疑离不开网络,它是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前能够诱发心理危机的刺激物在网上的呈现越来越多,特别是具有心理危机的人,像恐惧、抑郁,以及拥有自杀念头之类的人,在网络上不断“吐露心声”,这些都造成心理防御能力低的网民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危机;在干预的模式方面,除了传统的认知模式以外,还可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2)复杂性与时代性交融

网络心理危机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既可以是发展性危机(即个体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自身持有的信念与网上内容不符,从而导致异常反应),也可以是情景性危机,即个体在互联网上浏览到罕见或超常事件,且个体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如地震、火灾、洪水、海啸、龙卷风、疾病流行、空难、战争、恐怖事件等)。除此之外,这种复杂性还表现在心理危机的发生必须与网络密切相关。这样,与一般心理危机相比,多了网络的介入,这样不仅使诱发心理危机的因素变多,也给心理危机的解决带来麻烦。例如,网络上交流工具很多,如QQ、微信、微博等,为了满足多样化网民的需求,心理工作者首先需要学会使用各种网络交流工具,然后才能针对性地交流。

网络心理危机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是当今社会转型期的产物。如今,社会各个领域都飞速发展,而个体对这种变化的心理准备却不足,对多元化的心理认同还不够,这不免使得人们对未来充满担忧,从而容易产生焦虑、恐惧、迷茫心理,出现信任、信念和诚信等各种心理危机。第二,它是当前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完善、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移动数字多媒体传输技术的突破,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网络课堂等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各式各样的事物。然而,由于交际的符号化和信息的异化,导致交际的盲目性、迷惑性、欺骗性和假相化,使得个体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可能更加迷茫、空虚和痛苦。

(3)危险性与机遇性并存

由危机的内涵可知,危机包括危险和机遇的意思。同样,网络心理危机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向其危险性;另一方面指向其机遇性。其中危险性不言而喻,若个体因网络产生心理危机的程度过重,超过了个体的承受能力,威胁到正常的生活,这就有可能导致应激障碍。若个体此时采取了不适当的方法去应对,就会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下降,甚至出现精神崩溃或自杀倾向。

尽管网络心理危机的触发源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危机,但是就心理危机的本质而言,它与一般的心理危机一样,更多地取决于个体对危机事件的认识、个体的既往经历,以及应对能力等等。因此,遇到网络心理危机时,如果个体进行适时的干预,处理得当,不但能够增强自身的能力,还能够健全自己的人格。正所谓每一次危机的解决,都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而做出的准备。

二、网络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表明:影响青少年网络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即个体的认知失调、情绪障碍、父母教养方式和舆论媒体负面信息宣传过度。为了更好地预防、缓解甚至消除青少年网络心理危机的发生,本文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建设性的解决策略。

(1)个体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指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以至于产生不舒适的身心状态。认知失调对个体的网络心理危机影响不容小觑。例如,就认知方面而言,认知失调的个体在网络上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一是认知失调者对观念是非本身的判断存在错误,即对客观事物本身认识不足;二是认知失调者对网络知识的判断失误而信以为真,即有些网络知识本身就是虚假的,有意迎合大众而大肆宣传。为了减少和消除这种由失调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甚至心理危机,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途径:一是减少不协调认知成分;二是增加协调的认知成分;三是改变一种不协调的认知成分,使之不再与另一个认知成分矛盾。因此,在网络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让青少年及时地了解认知失调理论的相关内容,从而避免青少年因认知失调而与网络接触时产生心理危机。

(2)个体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也称心境障碍,它往往伴随着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情绪障碍的学生不仅对其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8,9],对其网络心理危机影响也显而易见。例如,处于抑郁状态的个体,可能因为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对现实生活的兴趣降低,从而导致心理产生空虚感,久而久之,就会变为一种孤独感,此时个体为促使自己内心的再平衡,就很容易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重新找到失去的自我和属于自己感兴趣的世界。而网络的虚拟性,不仅无法使个体真正解决自身的问题,还有可能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因此,在网络心理教育中,教育者及时关注并调节个体的情绪障碍就显得至关重要。另外,青少年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情绪觉察能力、情绪理解能力以及情绪表达能力等手段来减少情绪障碍的发生。

(3)父母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子女教养过程中所持有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度。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心理危机的发生具有重大影响。例如,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使得青少年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一般较差。这样,当孩子接触网络时,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与放松,从而会深陷网络,为心理危机的产生提供必要前提。又如,溺爱型方式使得青少年往往自我控制力差,对父母依赖性强。由于缺乏辨别能力,就很容易受网络信息的影响,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再如,在放任型家庭中长大的青少年由于缺少温暖和爱,他们常常处于紧张、恐惧之中,而网络的虚拟性和包容性似乎能让他们感到更多的关怀,最终导致迷恋网络而受害无穷。相对而言,在民主和睦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一般情绪稳定,性格开朗,能与人和睦相处。即使他们与网络接触,产生网络心理危机的概率也较小。因此,为了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网络心理,家长们应适时地关注自己的教养方式,避免因方式不当而使子女形成不健康的网络心理状态。

(4)舆论媒体负面信息宣传过度

如今许多网络媒体为了迎合受众、争夺利益最大化,常常见诸于报端的是一些媚俗的、吸引眼球的内容,如各种恶性事件、丑闻,且有夸大事实的倾向。而很多网络负面信息的真实与否,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很难去查证,致使很多青少年也成了谣言的传播者。这些对青少年的心理危机有着重要的诱发作用。例如,媒体对自杀事件给予多次报道,就有可能提升自杀率。例如,卧轨自杀曾经在维也纳成了自杀者们常选用的方式之一。同时,媒体也对其进行了大肆渲染。此后,奥地利针对媒体的自杀报道制定了一系列要求。随着报道方式的变化,卧轨自杀率也降低了80%。可见,负面信息的大肆宣传确实成为助长心理危机产生的土壤。鉴于此,首先,政府应该切实履行好其监督职能,加大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进一步管理;其次,作为公民,应该自觉抵制负面信息;最后,媒体应该加强社会责任感,避免在网上恶意夸大传播负面信息。

三、网络心理危机的干预模式

在网络心理危机干预中对模式思想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干预的效率,也有利于节约大量的资源。因为干预模式是在一定干预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干预范式。根据网络心理危机的特点,这里提出如下三种干预模式。

1. 即时-预约模式

从时间的维度看,针对网络心理危机者的干预可以采用即时-预约模式。所谓即时-预约模式,就是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远程操作的便捷性,网络心理危机者通过网络来及时联系或预约相关的心理学专家来干预自身心理问题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新模式的出现有两个客观原因:一是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互联网越来越普及,这为即时-预约模式的实现提供可能;二是国内尚缺乏足够的心理咨询师。例如,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精神科医生还不到2万人,其中有本科以上学历合格的精神科医师大约4000人。全国平均每6万多人才分到一位精神科医师;而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的精神科医生就更为少见。这样,很多严重的网络心理危机当事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心理医生得不到有效的干预。该模式的优点:一是有利于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做到24小时不间断开放,从而及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有利于将有限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缓解目前人手不足的压力。

2. O-To-O模式

从空间的维度看,针对网络心理危机者的干预可以采用O-To-O模式。所谓O-To-O模式,就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模式,既包括从线上到线下(Online-To-Offline)模式,也包括线下到线上(Offline-To-Online)模式。其中线上即网络世界,线下既现实世界,这种模式是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有机结合形成的又一全新干预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在于:心理干预者首先在网上与具有网络心理危机倾向的个体相识,并发现相关问题,然后通过网络在线预约转入线下进行干预,通过现实中的面对面干预,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患者,最终达到解决网络心理危机的目的。然而,由于当事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接受干预,例如工作比较繁忙、问题比较敏感、面对面聊天会产生畏惧心理等等,那么他们就可以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转入网络干预,在网络的自由环境下,解决存在的心理危机。事实上,无论是线上到线下模式,还是线下到线上模式,其本质都是采用现实与虚拟相结合,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最终起到有效干预患者心理危机的目的。

3. 认知-调节模式

从内容的维度看,针对网络心理危机者的干预可以采用认知-调节模式。所谓认知-调节模式,就是通过调节不合理的认知观念,达到调节心理危机的目的,它适合于危机稳定下来并接近危机前平衡状态的求助者。该模式源于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和Beck等人的认知疗法。在他们看来,心理危机的形成不是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个体对应激事件错误的主观判断引起的。因此,干预者要通过角色训练等技术改变危机个体的思维方式,尤其是通过认识其认知中的非理性成分,进而强化思维中的理性,从而达到重新获得对自己心理危机的控制。同样如此,人们对网络事件异化的、歪曲的思维是网络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干预者就需要通过校正患者错误的思维方式,帮助当事人克服非理性思维,获得恢复平衡的信心。鉴于此,认知-调节模式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干预者帮助来访者练习和实践新的思维方式,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使得个体的思想变动更为积极,更为肯定,直到旧的、否定性的思想消失为止。

摘要:因网络本身携带的突发性事件或现实中具有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的人将自身已有的心理危机现象通过网络来传播而引起的心理危机,称为网络心理危机。网络心理危机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依、复杂性与时代性交融以及危险性与机遇性并存三种特征。导致青少年网络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种:个体的认知失调、情绪障碍、父母教养方式以及舆论媒体负面信息宣传过度。针对网络心理危机,可以采取三种模式加以干预:即时-预约模式、O-To-O模式、认知-调节模式。网络心理危机研究为广大心理健康教育者在今后的网络心理危机处理与干预中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心理危机,内涵,影响因素,干预模式

参考文献

[1]燕道成.中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成因与教育应对[J].中国教育学刊,2014(2).

[2]郑海斌,苗军芙.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2(11).

[3]胡珊,范会勇.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状、归因及教育对策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5).

[4]沈晓梅.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1).

[5]曾洁.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6]顾瑜琦,孙宏伟.心理危机干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7]邱鸿钟,梁瑞琼.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8]Leising,D.,Grande,T.,&Faber,R.The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A measure of general psychological distress.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9(4).

青少年心理干预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云南省鲁甸县12个乡镇中随机抽取4个乡镇, 从中抽取40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 (男200人, 女200人) ;同时选取在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与其相仿的非地震灾区盐津县的4个乡镇的青少年 (400名) 作为对照 (男200人, 女200人) 。年龄均为13~18岁;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进行调查。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 其中有10个因子反映心理症状情况, 内容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和其他, 能较好地反映被试者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

本量表采用5级评分 (0—4) , 即:没有、很轻、中度、偏重、严重。在测试前需向被测试者解读“很轻、中度、偏重、严重”的具体情况, 由被测试者体会, 不做强制性要求。评定的时间范围是“现在”或“最近1周”的实际感觉。总分和因子分是SCL-90的主要统计指标, 在SCL-90量表中, 其90项的所得分数之和为总分, 在这里总分能反映被测者的病情等级。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其他这10因子中每个因子均有1个累积得分, 每个因子的累积得分为因子分, 因子分可反映被测者该因子的总体情况, 该因子反映是否为阳性, 即是否存在心理问题是以该因子得分是否超过2分为准[5]。邀请15位专家对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效度检验, 一致认可其科学合理, 对SCL-90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 同质信度在0.69以上, 重测信度均在0.73以上。

1.3 调查方法

在测试前, 首先让受试者了解本量表的评分办法和要求, 然后让受试者在不受外部环境干扰的状态下独立完成。

1.4 干预

对照组青少年按常规体育锻炼形式进行, 不对其进行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干预;对研究组分别安排放松性民间传统体育游戏3项、合作共享性民间传统体育参与3项和开放性集体民间传统体育体验3项, 以上活动时间控制在90 min内, 练习强度适中, 其练习负荷心率控制在110~140次/min。在练习过程中要注重心态的放松, 团队的合作, 成功的分享, 在活动过程中让青少年积极地进行情感宣泄与心理疏导。干预实施时间为2014年10月1日-12月1日, 在实施过程中不影响其正常学习和作息。

1.5 统计学分析

对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用±s表示, 计量和计数资料比较采分别用t、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

所测试的400名地震灾区青少年中, 总分≥160分的有281名, 占70.25%;而非地震灾区≥160分的仅有86名, 占21.50%。地震灾区青少年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5个心理健康因子方面的检出率与非地震灾区青少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心理健康因子得分

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恐怖、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因子较非地震灾区青少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躯体化、敌对、精神病、人际关系方面, 两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不同性别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得分

地震灾区青少年女生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4个因子方面得分较男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2.4干预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水平比较

非地震灾区青少年在进行常规性体育锻炼活动干预后, 其心理健康水平与干预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地震灾区青少年在干预后, 恐怖、抑郁、焦虑、强迫症状4个因子的变化较大,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干预后地震灾区与非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5。

3 讨论

诸多研究都表明, 大地震会对当地群众产生很大的心理影响。本研究也进一步印证了地震对鲁甸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普遍性的, 其总分检出率达到70.25%。鲁甸地震灾区青少年在经历了大地震、目睹了地震给家乡造成的房屋坍塌、群众伤亡、家园破坏的情境后, 对其个体的情绪、认知等方面都产生强烈的影响, 对一些失去亲人、目睹亲人惨死画面的青少年影响更为深刻。在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会在头脑中反复经历那些创伤性的画面, 对于和创伤有关的信息反应剧烈, 睡眠、食欲、生活都会被挥之不去的灾难性画面和经历搅乱。这些改变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心理压力增大甚至诱发疾病, 乃至产生意志失控、情绪紊乱等心理危机[6]。这时如果不及时干预, 心理障碍会进一步加重, 还会出现严重抑郁, 甚至有自杀念头[7]。

在鲁甸地震灾区青少年中的心理健康因子得分检出率方面, 恐怖、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分别达到89.75%、80.25%、78.75%、73.50%。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经历大的地震灾害后, 会产生恐怖性、焦虑性和强迫性的神经症等创伤, 恐怖性神经症症状表现:不仅仅使人在遇到可怕的事情或事物时表现出来, 而且在遇到一些本不该害怕的事物、场景情况下也出现恐怖的表现及反应, 这种表现不仅仅是心理方面的, 而且在生理、躯体上有明显的反应[8];焦虑性神经症表现:与往常不相符的过度紧张、过度焦虑、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等[9];强迫性神经症:突出表现在强迫思维、强迫行为, 这造成了自我内部的分离、对立的痛苦感[10]。本研究的结果是, 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因子有恐怖、抑郁、焦虑、强迫。

民间传统体育干预是以放松性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合作性共享性民间传统体育参与、开放性集体性民间传统体育体验为手段, 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良性发展为目的的高层次情绪表达方法。民间传统体育干预为地震灾区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伤痛转移手段, 通过针对性民间传统体育项目选取, 让灾区青少年能够在自己有兴趣的活动体验中感受到快乐、温暖和帮助, 让他们的紧张情绪得以放松, 焦虑情绪得以缓解, 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11]。在本研究中, 地震灾区青少年在经过民间传统体育干预后, 其干预效果明显, 特别是恐怖、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显著改善 (P<0.01) , 其他相关因子也有积极性的变化, 证实了民间传统体育干预对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其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在同一年龄段的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水平也不同[12]。民间传统体育干预前, 地震灾区不同性别青少年心理健康因子 (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 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女生更容易受到影响。出现此现状的原因在于, 女生在这一时期较男生更早地进入青春期, 地震发生时她们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 致使其心理健康受到较大影响。但在干预后也更容易恢复。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黄国平, 杨彦春, 李静, 等.芦山地震心理救援:汶川本土化模式的移植[J].四川精神卫生, 2013, 26 (2) :65-67.

[2]汶川县中学生震后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 (2) :225-227.

[3]李玉霞.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与其相关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 21 (3) :415-417.

[4]李林.中国民间传统体育锻炼对心境状态的影响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0, 23 (2) :165-166.

[5]冯正直, 张大均.中国版SCL-90的效度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1, 23 (4) :31-34.

[6]刘翔.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J].职业与健康, 2010, 26 (24) :3035-3038.

[7]张春芳, 赵玉芳, 赵雪峰.汶川地震后震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 (4) :477-478.

[8]湖鸿宝.地震灾区健康教育的工作策略[J].职业与健康, 2009, 25 (12) :1314-1315.

[9]肖平, 郭海燕, 李雪莲, 等.浅谈地震后的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J].哈尔滨医药, 2009, 29 (2) :11-12.

[10]王海燕, 张小华, 徐凤兰.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防制对策[J].职业与健康, 2006, 22 (19) :1531-1532.

[11]黄媛, 张敏强.地震灾难中的心理应激反应及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 (2) :231-232.

青少年心理干预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72例网瘾青少年纳入本研究。男43例, 女29例, 年龄13~19岁, 平均 (16.3±2.8) 岁;文化程度:39例初中、22例高中、11例大学。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72例网瘾青少年分为综合护理组 (n=36) 与对照组 (n=36) 。两组青少年性别、年龄、 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措施

对于对照组青少年, 进行常规护理, 内容包含心理护理、 住院准备、治疗介绍、常规护理配合等, 缓解青少年的焦虑情绪。对于综合护理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护理人员使用情绪、 认知以及行为模式进行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

1.2.1建立起完善的干预基础护理人员要调查青少年的疾病情况, 把握好具体的沟通技巧, 向青少年的家人了解他们的心理情况, 详细了解其病情, 主动的进行介绍, 为青少年介绍病区环境、饮食制度、住院须知以及安全问题, 加强心理沟通, 了解具体情况, 充分取得青少年的信任。

1.2.2重视认知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以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医学心理学作为基础, 为青少年介绍戒除网瘾的基本方法和治疗原理, 提前向他们介绍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告知青少年具体的干预措施。加强与青少年家人的沟通, 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 缓解他们的焦虑心理, 提升网瘾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1]。

1.2.3加强情绪干预在非治疗时间中, 用真诚的态度与青少年沟通, 让他们了解疾病与情绪之间的关系, 让他们知道, 网瘾是可以成功治愈的。在实施互利干预时, 要遵循个体化特征, 为其介绍成功案例, 提升青少年的自信心, 并让他们知晓, 焦虑情绪不仅会影响自身的恢复, 还会对家庭造成不良的危害。

1.2.4注重行为干预采用积极的方式指导青少年, 让他们可以正确面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应激问题, 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 组织青少年观看传统文化讲座或者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电视节目, 为其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 用肯定的语言与其进行交流, 鼓励青少年与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 用亲情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2]。

1.3疗效评价标准

对于两组患者, 均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 在护理前后分别测试1次焦虑程度, 内容共计20项, 每项1~4级评分, 累积最后的总分, 最高80分, 最低20分, 分数与焦虑程度呈正比。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干预前, 综合护理组与对照组网瘾青少年焦虑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护理后, 综合护理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3讨论

网瘾青少年多处在青春期状态, 其生活的社会环境与自身的生理环境均处在变化过程中, 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 网瘾青少年很容易对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认知扭曲, 在入院之后, 又需要进行封闭性治疗, 这无疑更容易导致网瘾青少年出现心理失衡的问题[3]。他们担心未来, 生活的提心吊胆, 在身体上表现为气促胸闷、腹泻、尿频、恶心、头晕多汗、心慌心悸等等, 注意力难以集中, 很容易为了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发脾气。此外, 焦虑情绪也是住院网瘾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这表现在约束焦虑、生理焦虑、心理发展焦虑、人际关系焦虑几个方面, 要帮助网瘾青少年顺利的恢复, 不仅要对他们采用科学的治疗措施, 还要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4,5]。

网瘾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 治疗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焦虑情绪引起的心理应激是非常严重的, 应激状态越严重, 越容易对治疗结果产生不良影响[6,7,8]。本研究对于综合护理组采用了科学的认知、行为以及情绪干预措施, 在网瘾青少年可以提前了解焦虑情绪的不良影响, 同时, 护理人员需要采用尊重与同情的态度关爱他们, 采用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疗法, 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了解网瘾的成因与治疗方式, 从而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在护理干预前, 综合护理组与对照组网瘾青少年焦虑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护理后, 综合护理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于网瘾青少年, 在常规干预基础上, 采用系统的焦虑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满足网瘾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该种措施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在干预过程中, 需要关注青少年的各种反应, 采用科学的处理措施, 促进青少年的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郑运爽.优势视角下青少年网瘾问题干预的社会工作策略[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17 (S1) :271-273.

[2]Matthew E Young, Thania Galvan, Brooke L Reidy, et al.Family functioning Deficits in bipolar disorder and ADHD in youth[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11, 10 (17) :387-389.

[3]刘悦, 王清, 杨国栋, 等.网瘾青少年焦虑、抑郁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0, 23 (3) :396-397.

[4]Jesse R, Cougle, David C, et al.Generalized anxiety following unintended pregnancies resolved through childbirth and abortion:a cohort study of the1995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J].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005, 19 (1) :137-142.

[5]Ruth, Mc Caffrey, Rozzano C, et al.Music listening as a nursing intervention:a symphony of practice[J].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2002, 16 (3) :70-77.

[6]Federico Tonioni, Lucio D’Alessandris, Carlo Lai, et al.Internet addiction:hours spent online, behaviors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J].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2012, 11 (1) :412-413.

[7]陶然, 黄秀琴, 王吉囡, 等.网络成瘾患者的心身症状、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 (英文) [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09, 17 (4) :291-293.

青少年性青光眼术后的护理干预 篇11

【摘要】目的:降低青少年性青光眼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复发率,促进病情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 对2009年7月:2010年3月期间在我院眼科中心行青光眼手术治疗的35例青少年性青光眼患者,加强术后住院期间生活、用药指导,出院后护理指导等。结果:住院期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眼压稳定,术后视力提高。结论:青少年性青光眼患者术后科学的护理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促进了该病的康复。

【关键词】青少年 青光眼 术后 护理干预

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而引起视乳头损害和视野受损的一种眼科常见病,青光眼发病迅速,危害极大,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视力下降和(或)视野缩小,甚至失明。因此青光眼已成为第四大致盲眼病[1],且该病手术治疗的成败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青少年型青光眼的发病与遗传有关,3岁以后眼球壁组织弹性减弱,眼压增高通常不引起畏光流泪、角膜增大等表现,早期不易被发现,如治疗不及时,致盲率极高,严重者数天内失明,而护理也尤为重要,不科学的护理工作势必将对疗效产生负影响[2],这将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对青少年青光眼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手术后必须加强护理,才能避免病情反复,实现预期目标。现将我院眼科2009年7月~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35例青少年青光眼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7月~2010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5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 10例14眼,女 25例30眼;年龄 12~22岁,平均年龄14.3岁;眼压25~43mmHg,平均32.4mmHg;视力 手动/眼前~1.0,平均视力0.35;前房深度0.12mm~0.25mm,平均0.18mm。

1.2方法 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术后的心理、生活、饮食、用药等方面护理干预。

2.术后护理

2.1心理护理 有些患者术前视功能已发生一定损害,部分患者年龄较小,对青光眼缺乏充分的认识,对术后的恢复往往急于求成,情绪焦躁,可采用鼓励、安慰、展示成功病例等方法消除患者的悲观恐惧心理,减少其焦虑、忧郁、恐惧等情绪;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以便配合术后治疗,主动参与术后的治疗和护理。人的情绪体验虽然由外界事物所引起,但主要取决于自身对事物的态度。心理干预的目的就在于解决患者的心理困难,以较为有效且适当的方式来处理心理问题[3]。

2.2体位护理 对于术后体位,既往青光眼患者术后,往往自认为采取仰卧位较好,其实不然,术后休息应该向健侧卧位,这样可以降低房水对术眼的压力,但是若术后患者前房有出血,则应该取半坐卧位。要嘱咐患者尽量不要做增加腹压的动作,如打喷嚏,咳嗽,弯腰等,同时应防止便秘的发生;勿挤压术眼。

2.3饮食护理 青光眼患者术后的饮食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进食不宜过饱,速度宜慢,这对稳定血管、神经和内分泌系统都有益处。同时应增加富含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A、B、C、E的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适量动物内脏、肉类等;适当增加利水的食物,如赤豆、西瓜、冬瓜菜等食物,青光眼视力损伤多与视神经的血液供应有关,因此,患者的饮食宜清淡些为佳,忌烟酒、咖啡、浓茶、少量多次饮水,每次不超300ml,每日不超2000ml,以免激发眼压增高,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2.4用药护理 静脉输液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静脉穿刺一针见血,避免药液外渗或外漏,引起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局部点眼时,切记勿挤压术眼,减少不良刺激,增加患者信赖感和安全感;让患者以最佳的状态进行术后康复。同时要熟悉药物可能引起的常见的不良反应,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2.5 院外护理 嘱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戒骄戒躁;劳逸结合,适当看电视、电影、手机等,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在光线暗的环境下看书,看电视、手机、电脑等;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经常自我检测,生活工作中若出现眼部胀痛、雾视、视力急剧下降、视野缺损等情况时,及时就医。出院后1周、1月、3月、6月、12月要定期复诊,此后每6个月也要定期复诊。

3.讨论

通过采取以上护理措施对青少年青光眼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术后至今4年时间内该35例病例中,无一人复发青光眼,无一人产生明显并发症,术后视力均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对于青少年性青光眼,术后科学合理的护理对术后眼压的稳定,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及预防,手术成功率的增加至关重要,并对降低术后青光眼的复发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静,赵家良,董方田,等.北京市顺义县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中华眼科杂志,1989,25:115-119.

[2]周文炳.临床青光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1.

儿童青少年肥胖现况与干预对策 篇12

1 现况

1.1 肥胖的定义根据WHO的有关报道, 肥胖可简单定义为过多体脂堆积达到可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疾病, 其中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疾病病因可寻者称为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由不合理饮食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 由于热量摄入远大于消耗与利用,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进而导致体重超常的病症,占儿童青少年肥胖的95%~99%[11,12,13]。

1.2 肥胖的诊断标准关于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就有关文献所载,提供参考如下。

1.2.1 WHO推荐的儿童期肥胖诊断标准( 立位)轻度肥胖为超出标准体重的20%~29%, 中度肥胖为超出体重的30%~49%,重度肥胖为超出标准体重的50%以上,并排除病理性肥胖[12]。

肥胖度=( 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超过标准体重10%~20%为超重, 超过标准体重20%者可诊断为肥胖症[12]。

在临床和实验中, 目前公认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体重加上两个标准差以上时即为肥胖, 可按超重数量分为轻、中、重3 度肥胖。 轻度者超过标准体重二三个标准差之间,中度者超过三四个标准差之间,重度者超过4 个标准差以上[13]。

国际肥胖工作组于2000 年公布了2~18 岁儿童肥胖的体重指数( BMI) 判定标准,我国也于2004 年制定了学龄儿童的肥胖BMI筛查标准[14]。

1.3 肥胖变化趋势

( 1) 2006 年我国9 个城市7 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调查0~7 岁儿童112 945 名,超重总检出率为6.25%,肥胖总检出率为3.19%。 与1986年相比20 年间肥胖总检出率增长了2.78 倍,平均年增长率为6.9%。 20 年间我国儿童肥胖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其特点有:1性别: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童, 尤其在高发年龄段( 6、7 岁) 更为明显; 2年龄:1986、1996、2006 年的3 次调查结果均显示婴儿期与学龄前期是超重肥胖的高发年龄;3地区:1986 年北部地区最高,1996 年北部地区平稳增长,而中部地区增长迅猛,南部地区增长加快,地区间差异明显缩小。 2006 年中部地区肥胖检出率跃居第1 位。 近10 年地区间肥胖率及增长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尚待研究。4肥胖度分布:3 次调查结果均示不同性别、 年龄的儿童肥胖以轻度为主,随年龄增长,中、重度肥胖逐渐增多。 重度肥胖主要在3 岁以后,且男童高于女童[15]。

( 2) 1985—2010 年我国学生( 7~18 岁) 超重与肥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2010 年7~18 岁215 319 名学生中,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4 类群体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23% 、13.76% 、12.72%、8.56%,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各年龄组中,以小学生( 7~12 岁) 最高,为17.14%;其次为初中生( 13- 15 岁) ,为13.11%;高中生( 16~18 岁) 最低, 为10.88%。 21985—2010 年的25 年间,6 次( 从1985 年开始,每1 年1 次)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超重与肥胖的发生呈爆发式增长,至今增长速度仍处在较高水平; 超重检出率由1985 年的1.11%上升至2010 年的9.62%,肥胖检出率由1985 年的0.13%上升至2010 年的4.95%。 32005—2010 年,乡村学生( 东北、华北、华东等经济发达的地区) 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超过城市, 成为进一步扩大流行的重要区域[16]。

2 成因

2.1 脂肪组织发育活跃及重聚与单纯性肥胖的关系有许多研究表明,婴儿期和学龄前期是肥胖的高发年龄段,此期间的脂肪组织发育活跃、脂肪重聚( AR) 发生的年龄与生活后期肥胖检出率,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度相关,AR年龄越早,上述三率越高[17]。 浙江省舟山市区0~6 岁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调查还提示,高出生体重( 出生体重超过4 000 g) 、母乳喂养率较低、婴儿期过度喂养均与单纯性肥胖相关[19]。

2.2 家庭聚集性和集居儿童与肥胖症的关系在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肥胖的分子机制正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研究表明,人类的脂肪含量很大程度取决于遗传, 但遗传在肥胖的发生中占有多大份额是不确定的, 且遗传作用很难与通常所处的家庭环境截然分开[19]。 有学者指出,对450 例超重儿童家庭进行调查,其中家庭共同居住成员( 父亲、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共调查1 090 例,超重肥胖检出率为54.3%,肥胖检出率为14%[20]。 Ⅰ代亲属( 父亲、母亲) 共调查879 例,超重肥胖检出率为54.6%,肥胖检出率达14.1%。 Ⅱ代亲属(祖父母、外祖父母)共调查211 例,超重肥胖检出率53.1%,肥胖检出率13.7%。 Ⅰ代亲属与Ⅱ代亲属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Ⅰ代亲属的肥胖检出率高, 表明在家庭聚集性中Ⅰ代亲属父母起关键作用。 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不仅仅归因于遗传体质,并且与父母的饮食习惯直接相关,父母的BMI评分是儿童超重或肥胖的危险因子之一。 该研究结果中超重肥胖儿童家庭共同居住成员超重率和肥胖率远远超过我国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21]。 幼儿园是集居儿童的场所,426 例3~7 岁儿童的调查显示[15],患肥胖症45 例,占抽样调查总数的10.56%;轻度肥胖4 例,占0.94%。该作者认为, 幼儿园的饮食是先算后吃, 营养搭配合理,但儿童吃了不够的情况下,保育员会尽量让孩子吃到感觉饱了为止, 从而造成营养的堆积是造成肥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3 肥胖的主要原因专家指出, 体重肥胖的人每日消耗的热量远低于瘦弱的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除了基础代谢和产热消耗以外, 运动就直接决定着机体对热量的消耗[22]。 肥胖的儿童不仅活动量小且能量摄入过多,尤其是“ 三高”食物( 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导致能量累积,进而发展成肥胖。

3 危害

对于肥胖导致心血管事件和糖尿病的发生机制有多种学说,鉴于其机制非常复杂,研究从多途径予以探讨。 有研究表明,内脏肥胖者局部脂肪组织( RAAS) 系统激活,血管紧张素原的过度表达和分泌更加显著;肥胖青少年可能存在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 还与调控脂肪细胞的激素和细胞分子分泌有关,如瘦素、抵抗素、脂联素、性激素、皮质激素、肿瘤坏死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 PPAR- r) 和白细胞介素- 6 等。近年来, 肥胖所引起的不可逆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呈明显增加趋势,其发病的根源为血管内皮的损伤。

3.1 上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E-FABP) 与肥胖、高血压和糖脂代谢紊乱等相关性研究武明雷等[23]学者研究显示,E- FABP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内的重要分子物质,其功能与脂肪酸的运输、代谢、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基因表达等密切相关, 尤其在动脉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血管内皮的损伤是儿童的早期心血管改变的初期表现, 因此血清中E- FABP的测定结果提示了这种新的循环因子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 具有促进代谢综合征( MS) 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对E-FABP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 将为包括肥胖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3 . 2内皮祖细胞( EPC) 数量和形态变化与肥胖相关研究鲍鹏丽等学者研究提示,肥胖症可能参与内皮功能损伤的各个途径中, 其引起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主要存在4 种变化:1血管收缩和舒张失衡。 2抗凝和促凝因子失衡。 3生长因子和生长抑制因子失衡。 4其他如抗内皮细胞抗体( AECA) 与抗心肌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9) 、内皮祖细胞等[24]。 EPC自1997 年首次在循环血中发现, 其生物学特性表现为不仅是出生后血管形成的物质来源之一, 而且还是保护和修复机体整个血管内皮层的重要力量, 因此其在修复和内皮损伤的平衡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Arnold等[25]研究表明,在儿童充分运动时会导致EPC数量的增加。

3.3 儿童青少年肥胖症与高血压的关系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据统计已达18.8%。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血压儿童在成年后更容易患高血压[26],肥胖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的关系。 李娜等[27]对门诊单纯性肥胖5~16 岁儿童516 例的研究结果显示:1血压比较:肥胖组收缩压为( 109±8)mm Hg,舒张压( 67±6) 为mm Hg,均高于对照组( 正常儿童) 的( 97±4) 和( 57±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所有检出高血压病患儿均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 2心脏彩超比较:高血压肥胖组儿童左室壁增厚与血压正常肥胖组儿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指出,随肥胖程度增加血压逐渐升高,中、重度肥胖儿童血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的危险性高于非肥胖儿童。 且肥胖能引起心脏结构改变( 左室重量增加、左室壁增厚、心脏外脂肪厚度增加和左室腔内径增大) 和心脏功能的改变( 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27]。 黄彩等[28]对1140 名6- 12岁学生高血压和肥胖研究, 也证实了体重、 身高、BM都与血压显著相关, 即随着BMI的升高,SBP与DBP均明显升高,其中相对于DBP,SBP与BMI的关联更为明显; 超重者和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相对危险性( RR)分别为体重正常组的1.97 和5.76 倍。

4 干预对策

基于国内外对儿童青少年单纯肥胖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仍处于探索阶段,且10 多年前很多学者共识的由于热量摄入过多、能量消耗过少的理论,做了大量的单项研究,如控制饮食,选用低热卡食物,加强运动等手段以达到降低体质量的目的, 但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单纯用饮食控制体质量,维持效果短。 来自美国伯明翰的报道显示, 低热饮食的儿童有生长速度降低的现象发生。 这些结果迫使我们对原有的儿童期单纯症的治疗目的和原则应有所更新。 日本长岛的学者指出,对儿童来说,减重不是治疗目的,保持持续生长和降低增重速率,增加有氧能力和耐力才是目标。 这种观点已经被原来越多的学者认同,据此,平衡膳食,加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环节。而且儿童青少年是特殊群体, 对于用药物和外科手术控制体重的方法不建议使用。 但对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可适当给予合适药物干预。 在这样一个大原则下,儿童青少年单纯肥胖症的干预措施如下。

4.1膳食干预以家庭为基础的行为干预模式,为目前公认的预防儿童青少年发生肥胖症的有效方法。主要针对胎儿期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3个高峰期。

4.1.1胎儿期预防通过孕期保健指导孕妇合理饮食,适宜营养,避免出生体重过重或出生体重较低的孩子。有研究表明,儿童的出生体重与BMI存在正相关性,而出生体重较低的孩子,成年后容易出现腰部脂肪的异常聚集[29]。这是防止儿童发生肥胖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4.1.2 婴幼儿期预防肥胖症的第1 个高峰为婴儿期,尤其0~6 月的肥胖症检出率高; 第2 个高峰期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即4~11 岁。 因此婴儿出生后6 个月内是儿童单纯性肥胖干预的第1 个关键期, 五六岁时是干预的第2 个重点期。 婴儿期的母乳喂养时间提倡6 个月,按需适度。有研究证实,母乳喂养对儿童肥胖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30]。 儿童期因幼儿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受引导性,家长的不良饮食行为、生活方式易直接导致儿童的不良习惯的形成。 此时应注意家长的榜样作用,避免孩子的不良习惯,如挑食、偏食、进食速度快、食量大或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孩子的手段。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发生。

4.1.3 青春期预防青春期( 13 到18 岁) 是儿童发育的最后阶段, 即第3 个高峰期。 青春期一方面是身高增加,另一方面是体重快速增长。 特别是女孩子,内分泌激素的增加,呈明显的第2 性征表现。 体格发育上脂肪量增加,心理发育也是关键。 对肥胖的错误认识,导致节食、禁食、盲目服用减肥药等。 另外,青春期女孩性活动和性要求逐渐苏醒和加强, 早期性活动和刺激作为脂肪组织发育的一个强有力信号, 也加速了女孩脂肪堆积。 因此。 加强有关肥胖的健康教育,加强营养和食物选择的正确教育,鼓励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建立日常作息规律, 了解正确的性知识, 养成良好的交往规范,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避免出现单纯性肥胖症[31]。

4.2 运动干预体育锻炼最有益于生长发育,几乎无不良反应,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也容易实施管理。 有研究表明,体力活动过少比摄食过多更易引起肥胖。 久坐少动会使孩子能量消耗过少,代谢率降低,从而引发肥胖[32]。 因此,有氧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分解,减少体内脂肪的积蓄。 需要指出的是只有超过20 min的低强度运动才能激活脂肪水解酶,促进脂肪的分解。故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应为中、低强度有氧运动。 运动项目有快走、慢跑、游泳、跳舞、球类活动等。 但要长期坚持,运动1~2 h/d,运动频率3~5 d/ 周。 儿童青少年的长期坚持,家长的积极配合,教师的监督实施,可有效地控制儿童青少年的体质量。

儿童青少年肥胖是一种易发现的、明显的,却又是复杂的营养代谢失调症, 是一种可影响整个机体正常功能的生理过程,可以说肥胖是一种信号,预示着机体存在更难预防或治愈的严重“ 疾病”,至今对于肥胖的预防和治疗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根治方法。 只要我们提高认识,积极总结经验,经过不懈的努力,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重视疾病的一级预防, 将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发生,进而减少心血管等疾病风险的发生。

上一篇:习语特点下一篇:光传送网资源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