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思想(精选12篇)
音乐教育思想 篇1
中国现在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社会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校教育同样也是问题多多。杜威是饮誉全球的教育学家正如克伯屈所说:“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我把他同詹姆士、帕克、桑代克放在一起, 他们已最有效地帮助了我们现在的美国教育思想的形成。”而且不可否认的是, 他的许多教育理念极大地影响和支撑了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阅读杜威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我们能否从中寻到走出中国学校教育困境、指导中国学校教育变革的思路呢?
学校教育, 也就是杜威所说的“正规的教育”, 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真正意义上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 是近代欧洲社会政教分离、治教分化的结果, 是作为一种教育的主体部分存在于国家之中的。作为一种制度性存在, 它不可能永远坚定不移地走在它初创时被赋予的发展道路上, 指向特定的目标, 保持永远的纯真和适宜, 需要我们不断改革以保持活力。
杜威生活的时代正值美国从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型的历史时期, 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使美国不断发展的同时, 也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问题。总的来说, 就是“资本主义创造了物质和技术的进步, 却使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 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失调, 物质力量不仅没能为社会服务, 反倒成为社会进步的异化物”。基于对美国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对向民主主义社会转变的渴望。作为一个教育家, 他选择了通过改革教育来改良社会。针对当时的学校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他的看法。希望教育领域的革新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对于现在同样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教育来说, 杜威的想法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
“没有这种正规的教育, 不可能传递一个复杂社会的一切资源和成就。”“如果让年轻人和别人的非正式的联系中获得训练, 他们是得不到这种经验的。”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 我们可以看出杜威十分清楚正规教育的益处, 但是他也认为正规教育过于“抽象和书生气”, 不如非正规教育“亲切”和“有生气”, 而且非正规教育的“这些优点可以补偿所得机会的狭隘性”。具体说来, 原因就是正规的学校中充斥着各种被符号化的、必须学习的东西, 它们“远没有变为习见的动作和对象”。同时, 由于被人为的衡量和选择过, 这些材料只“存在于它自己的世界内”。简单地说, 就是“正规教学的材料仅仅是学校中的教材, 和生活经验的教材脱节。”要解决此类种种问题, 杜威认为应该保持两者的平衡, 促进两者的沟通乃至融合, 防止它们的割裂。这里, 学校教育功能的弱化或者说是“走样”, 在杜威看来, 未必是值得哀悼的不幸, 相反是让人欢心鼓舞的幸事。但我们也应该明白的是杜威这样“攻击”学校教育, 并不是希望灭亡它, 他更多的是在对学校教育的批判中注入了自己对当时的学校教育进行改革的愿景。希望从非正规教育中汲取养分, 为日渐僵化的学校教育引入活力, 促进它的改良。
杜威提出的以上这一命题, 溶入了他深刻的思考和希冀。我们可以从中体悟杜威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憧憬。杜威的思想深邃而博大, 对美国转型期学校教育的思考独树一帜, 当然, 也可以为我们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思想上的启迪。
一、关注生活, 培养学生的品性
现在的中国处于时代的交汇处, 面临着传统和现代的激烈碰撞。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这样一个时代鼓舞着人们怀着无比的激情去改变现实生活。但是,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理性开始主导一切, 所有事物是否有价值都要诉诸理性判断。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一样, 课堂中只有按部就班的知识的满堂灌, 学生无法接触实实在在的生活, 没有砥砺品行的机会, 只会些所谓的科学知识。不是危言耸听, 当这些理性的学生长大成人控制我们这个社会时, 不公正和灾难将很可能会遍布人间的每个角落。因为最理性的人类就是最愚蠢的动物, 毕竟人只有拥有品行才成其为人。例如七年级上册就有《笑迎新生活》《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等章节。
二、关怀学生, 创造属人的世界
世界属于人是因为人与人之间都能够相互理解, 人之间不能够相互理解的世界不是属于人的世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人类个体越来越独立,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也越来越大, 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的理解的重要性。时至今日, 学校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把学生封闭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 漠视学生的理解自己、理解社会的需要。我们的课堂应该面向生活, 在生活中发展教育。让学生在生活的引导下学会与人沟通, 学会理解, 发展自己。这样, 学生在各方面也就取得了和谐的发展。同时, 我们应该有勇气把这一美好的愿望化为实际的行动, 在教育实践中尽力施行。努力抛弃隔离学生的课堂, 使学生沐浴生活的阳光。让他们在参与、实现的过程中体味理解的快乐。否则, 我们的教育很可能会继续滑落, 学生也将在沉沦中迷失自我。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淳县第二中学)
音乐教育思想 篇2
教育思想及教育理念
走上三尺讲台已有好几年了,我发现我对教育的理解也是在不断的深入。我还清楚的记得,在我大学毕业前夕我对我的同学所说的一句话,我说,在我什么都干不了的时候我就去做老师,我相信我能把书教好。结果,毕业后的第一年我没有去干我的本行—教书。现在想来,当时实在是太年轻太不知天高地厚太不懂教育。
第二年即2002年我来到柳州,我舅介绍我到了龙屯初级中学,教一年级语文并当班主任,这时我把教育仅仅当作一份能够谋生的工作。后来,我发现它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教育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些还不太懂事的孩子。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教育仅仅有爱,有很大的责任心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有很高尚的品德很广博的知识很强的能力很多很多的方法,教育这一行是充满挑战性的是很有趣的也是难的。
2003年8月我到了柳铁运校,接触到了更多的优秀的老师年龄更大一些的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几门课程的培训,更加使我认识到教学的双向性交流的重要性。
但是后来我又发现中专并不是最适合我的,于是,在2004年8月我又去了新科高中,在新科,带了一届毕业班,我发现高中与中专有很大的不同,我又试图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搭建一座桥。我还发现写作反思于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我现在理解的教育是它应该是能够让师生共同成长即教学相长,而且不仅仅是指知识方面,它还应该包括品德、情感、性格、使自己快乐的能力等。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在我们成就了学生的同时学生也成就了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我们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学生是我们快乐的源泉。教育应该是全面的但它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爱上学习,在学习中发现无尽的快乐,把快乐学习当成一种习惯。教育一定要不断的提升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教育更重要的应该是一种引导与感染交流与发现而不是强加与灌输。教育一定要让受教育者在学习中学会学在爱中学会爱并最终学会做人这一门人生最大的学问。教育一定要让受教育者学会断奶—使他们不依赖于学校并把志在向善积极进取像磁场一样去影响他们周围的人进而使社会达到和谐进步。
三年中自己将达到的目标
上面说的其实是我在教育方面的总的目标,我选择了教育爱上了教育就立志要像严凌君、王泽钊、于漪、李镇西、陶行知等他们那样成为教育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写成专著。
在师德方面要能够成为学生的楷模,像路遥所说的柳青那样做一个大写的人,在教学与管理方面应该精益求精向学校的优秀的老师比如说田滢老师、胡淳华老师等等他们靠拢。职称有所提高。每个学期至少写一篇质量较高的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做到教学与科研的完全一体化。成为骨干青年教师。在各类重要考试中成绩排在年级前列。为成为教育专家打下坚实的基础。狠下功夫学电脑,熟练掌握电脑网络这一现代工具,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服务。
计划中如何实现自己的教师价值
要谈到教师价值就必然要先谈到教师的劳动。我认为,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特殊在它要塑造健康向上的灵魂,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我想,只要我的知识被我的学生学到了,我的治学的方法被学生掌握了,我的崇高向善的品德被学生悟透了。到那时,我的教师价值应该算是实现了。具体说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同行学,不断的阅读、搜索、请教、思考、写作、反思、总结。
2、走近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学生的需求。先做学生的益友后做学生的良师。让我的语文课做到三结合:与课本结合,与学生结合,与生活结合。
3、继续保持阅读和写日记的好习惯。
4、继续保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让自己有充沛的精力来工作和学习。学会随时调适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有最好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和学习。
如何将师德提升
与高尚的灵魂为伍,用高尚的灵魂来熏陶和感染自己。
仔细观察身边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比如听了四十中副校长赵跃兵的《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育人》的报告,我就觉得我的师德有了提升。比如在与张淑慈主任、胡淳华老师、杜红星老师、陶桂茂老师等的交流中,我的师德有了提升。多读陶行知、叶圣陶、蔡元培等教育家的文章,更加全面深入的去了解理解他们的思想和为人,这一方面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吾日三省吾身,这话是曾子说的。我想,用这话来指导我修身也是很恰当的。在要求学生做到某些做人的原则的时候,我得先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是否年能做到。我以为,不断的反省自己的言行是提升师德的有效的方法。
业务提高的条件
业务提高即教学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先说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提高教学水平首先要增强自己语言方面的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多阅读这方面的书并消化这些知识,多写文学评论,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其次,多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多听别人的课多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第三,加强普通话的训练,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和肢体语言,使自己的讲课更具感染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消化。第四,及时与学生交流,重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第五,养成写教学日记的习惯,不断的反思总结。第六,多关注教育界学术界的最新动态,不让自己的思想落伍。第七,多学习和消化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做到更容易与学生沟通。第八,加强书法演讲等方面的艺术素养,让学生发自内心佩服,进而拉近与学生心的距离,便于与学生沟通。
再说怎样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主要靠实践,在管理中提高管理水平,边做边学。也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实,教学与管理二者是紧密相联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必然有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反之亦然。
个人科研目标
关于个人的科研目标,我在上面都已经有所提及。出教育教学专著是我在科研方面总的目标,这三年是每个学期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有独到见解的论文。坚持写教育教学日记。在科研方面想法倒是有一些,但总觉得还没有找到一个入口,真希望有一个老师来指导指导。在前面我就说,教育教学与科研是分不开的是互助的,科研可以指导教学,教学能够促进科研。目前能够想到的问题有以下这些:
1、如何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的重要性(怎样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就在他们身边)
2、文学是怎样影响一个人的灵魂的(文学与我们自己)
3、怎样更快的发现学生的兴趣、潜质、特长
4、怎样处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如何做好学生工作
我以为,做好学生工作的关键是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具体来说,作为老师要做到下面这些:第一,不断的学习训练,丰富自己的心灵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认识作为老师的自己,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帮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前提。第二,尽可能多的掌握教育规律,使我们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了解每一个不同的学生。熟练掌握表扬的技巧,把表扬运用到极致。第三,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尽快的与学生成为朋友。让学生非常想把你当成心灵的依靠。第四,在以上的基础之上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他们认识学习、快乐,责任、纪律,知识、能力,团队、前途,情感、价值,等等,并最终认识他们自己。
我会把我成长过程中的得与失作为一个特殊的案例拿出来与我的学生一同分享。但我绝不会当学生学习、情感的牧师,因为,我深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也会和我的学生们一同分享每一个学生的快乐与痛苦。我以为,让他们成为兄弟姐妹是我的责任,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大家庭”的关爱也是我的责任。
“我为铁二中的发展”应做的工作
铁二中是一艘航空母舰,我充其量是这艘舰船上的一名水手。铁二中是一片大海,我是一条小鱼。铁二中是一个大舞台,我是台上的一个角色。我三年计划中的所有的活动、目标、理想都将在通过铁二中这个平台来实现。我想,铁二中是一个大家庭,我的成长速度只有超越至少应该与铁二中的发展同步,我才不至于掉队。紧迫感危机感随时在我心。具体说来,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以学校的大局为重,服从学校的安排,按质按量按时的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第二,积极的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音乐教育思想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专业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覃卫国(1971- ),男,广西浦北人,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081-02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而成才不仅是指专业方面的成才,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对社会的认识、职业的态度、人生价值取向等重大问题上有正确的观念。没有正确的观念,人生的动力就不足。加强全程专业思想教育,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专业知识学习、理想前途教育、职业道德和纪律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牢固树立专业思想,刻苦学习,奋发成才,从而自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全程专业思想教育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因此,高等学校当前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学习成才的动力不足问题。
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首先表现在对待专业学习的态度上。近些年来,各高等院校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突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一般只在新生入校后的几天和应届毕业生快离校时的几天突击进行,这种流于形式的专业思想教育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
近年来,由于受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专业思想问题: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从紧张的高考中走过来,普遍有“解放”的感觉,在思想上产生了懈怠,学习观念淡薄,沉溺于网络游戏,娱乐风气盛行;学习纪律意识松懈,缺勤、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普遍对所学专业缺乏认识和了解,专业思想极不稳定,进而导致学习焦虑;学习干劲持久力差,高中时期学习优秀而进入大学后成绩平平甚至很差;部分大学生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表现得无可奈何,处于焦急和忧虑之中,以至于得过且过混日子。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地影响了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迫切解决的难题。因此,我们提出了加强全程专业思想教育,旨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学习成才动力不足的问题。
二、全程专业思想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学生中存在的专业思想问题,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高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现在的大学生非常关注自身的发展问题,是很现实的利己主义者,认为思想教育就是喊口号,对自己的前途无关痛痒。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该怎么做?全程专业思想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教育对自己个人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因此,开展全程专业思想教育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1.全程专业思想教育可以解决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问题。专业思想教育的内容涉及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计划、课程结构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就业方向与社会适应性等方面。专业思想教育可以从理论上对所学专业进行很好的指导,使大学生在未接触专业课前就对本专业有系统的认识,在接触专业课时不至于感到突兀和困惑。如在开学初,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或不清楚他们的专业是关于什么的、有什么前景,特别是那些通过调剂转专业过来的同学,更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的情况,全程专业思想教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性质和该专业培养怎样的人才,以及怎样把专业课学好、学精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到专业发展的潜力等问题,从思想上彻底解决专业动力问题,从而为今后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全程专业思想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自觉提高综合素质,力求全面发展。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全程专业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不仅要促使学生明确学完本专业后应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将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各种技能对学习专业的重要性,知道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哪些常见问题和不足以及如何避免,而且要让学生明确本专业需要哪些高素质的人才以及自我反省、自我修炼的能力……这些知识的普及,能使大学生深刻感受到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唯有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勇于实践,不断追求,全面发展,才不会被社会和职业淘汰。
3.全程专业思想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科学地规划未来,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全程专业思想教育从学科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深入剖析一些社会现象以及大学生常见的问题或常常迷惑的问题,指引学生深入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启发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学生把自己的前途和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具体的择业指导。有目标就有追求。当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专业思想,就不再会仅仅满足于考试及格,而会瞄准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奋斗。
三、用全程专业思想教育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我国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时代的潮流,围绕“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联系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抓住学生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所思所想的实际问题,最终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学生的思想热点是追求进步、渴望成才,所以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干一行爱一行,立志成才,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升华,最终使学生树立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
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全程专业思想教育。全程专业思想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变化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学生进校直至毕业,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大致可分为入学初的专业思想概论教育、学习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性专业思想教育、个性化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等。针对大学低年级的学生,我们的专业思想教育要结合职业发展前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和职业的关系,了解职业演化、发展、分类及职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面对人生新的竞争,积极规划职业生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针对大学中年级的学生,可开设系统的专业指导课,使其对涉及的专业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并用专业发展前景鼓励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好理论基础知识,打好专业基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开展一些研究性的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自主选择个人专业发展的研究性课题,升华专业理论,拓展专业知识,尝试革新专业技术,提高创新实践能力。针对大学高年级和毕业班的不同个性、不同就业倾向的学生,开设就业形势指导和个性化的专业思想教育,使其做好择业心理准备和调适,并具备个性化的专业知识和素养。
2.入学教育是启动全程专业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机。一般来说,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他们思想尚未稳定,对学校和所学专业不甚了解,有的还没有目标和追求。在入学教育中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所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促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还可以促使学生确立远大职业理想,激发学生新的生命激情。因此,入学教育是启动全程专业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机。没有牢固的专业思想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加强大一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是稳定大一新生的关键。
3.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专业思想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专业思想教育,是德育的延伸。随着学习的深入,各种专业课、专业实习接踵而来,要抓住这种机会,加强对学生专业思想的再教育,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应结合专业实际、学生的思想实际,多列举一些本专业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的热情。
4.在就业教育中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做到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得益彰。许多学生存在专业思想问题,主要是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我们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进行职业常识、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教育,逐步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使学生对未来的专业前途充满信心。其具体做法有:一是可以邀请校外的专家、经理人到校,对就业观念、求职方法和人才需求信息等进行讲解,解除学生的疑惑;二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大中型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完善自己;三是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事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见实习、自主创业等,并在实践中找准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5.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人兴趣爱好不同,大学生存在的专业思想问题也千差万别。如果带着思想问题去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如邀请学术界知名的专家、教授,通过学术报告会、专业座谈会、外出参观或组织同学结合本专业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和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专业方向、专业优势、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从根本上端正学习态度。现在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个性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社团组织应配合学校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如可以组织兴趣相同的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为社区服务,在服务中体现他们的专业价值和成就感,这样也能够把一定的道德要求化为自身的需要。
总之,全程专业思想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全程专业思想教育对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魅力,稳定学生专业思想,促进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2]杨善林,潘轶.专业思想教育——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大学新生思想教育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王文.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J].高教论坛,2005(1):28-30.
音乐教育思想 篇4
嵇康, 字叔夜, 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书画家、音乐家。嵇康在思想上受老庄影响较大, 崇尚天道自然无为。其著作《声无哀乐论》集中体现了嵇康音乐思想。这是中国音乐史上“自律论”美学最早的典型表达。
儒家音乐思想和嵇康音乐思想是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二者在如何看待音乐的本质等重大音乐美学问题上针锋相对。本文将从二者产生的背景、论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功能、音乐的审美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产生背景
西周以来执行了严格的礼乐制度, 以礼为核心, 即所谓“君子无物而不在礼”。乐是为礼服务的工具。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在西周的衰落期间东迁洛邑 (今洛阳) , 史称东周。周天子逐渐失去共主的地位。与周政权共生的礼乐制也逐渐分解, 乐也从礼的束缚中得到相对独立的地位, 并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它的变化过程经历整个春秋时代近三百年。儒家音乐思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它基本继承了西周的礼乐思想, 又把礼与乐不同的作用区分开来。
嵇康音乐思想产生于魏晋时期。魏晋是我国历史上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时代。随着大一统政权的崩溃, 士人们思想信仰发生了动摇, 儒学的独尊地位受到怀疑, 思想的多元化出现了。根源于道家思想的魏晋“玄学”对当时的政治、社会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 同时它也提供了逃避现实的一种思想体系。这样, 一批“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清谈家应运而生。他们带着任冲动而生活的“风流”, 带着放大的浪漫资质, 构成了与传统儒学相抗衡的思想流派。
二、音乐的本质
《乐记》对于音乐本质的解释, 具有相当的深度。它提出“物动心感”的命题。即“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声相应, 故生变, 变成方, 谓之音。比而乐之, 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它认为音乐不是外物在人心中的反映, 而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感情对外物的一种反应, 是本性在音乐中的显露。它区分了声、音、乐三个概念。声是一种生理现象, 它构成音和乐的基础。音和乐则虽然也是一种声, 但它们又属于一种特殊的声。音是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特殊之声 (相应之声、成方之声) , 它是一种纯粹艺术形式;乐则是诗、歌、舞结合在一起的特殊之音 (比杂及干戚羽旄之音) , 它是一种社会艺术形式。音作为一种纯粹艺术形式, 是受情驱使的。这就是说, 音乐的产生与人的内心有关, 自然界的音响经过艺术加工产生了音乐, 这是由人的内心情感因素决定的。它肯定音乐是表达感情的艺术、它表现人的内心, 揭示人的精神状态。
嵇康认为音乐的本体是自然, 说“夫五色有好丑, 五声有善恶, 此物之自然也”, 这些产生于自然的音乐也具有自然的和谐特性, 有大小、单复、高埤、舒疾、猛静、善恶的变化。它们是音乐的自然之和, 并不因人的哀乐有所改变, 所以“音声有自然之和, 而无系于人情”。音乐本身并没有什么情感特征, 只有和谐与不和谐的区别。在此基础上, 嵇康明确否定了乐和感情之间的联系, 认为“心之与声, 明为二物”, 音乐不表现任何感情, 它只是音响的自然运动。如果听者有了哀乐之感, 那是因为他在欣赏音乐之前内心已先有了哀和乐, 并不是音乐使他产生了或哀或乐的感情。
三、音乐的功能
儒家学派突出强调音乐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提出“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观点, 认为音乐和政治紧密相连, 有什么样的政治就会有什么样的音乐, 所以可“审乐以知政”:治世之音安祥而快乐, 乱世之音怨恨而愤怒, 亡国之音哀愁而悲伤。音乐既然和国家的兴亡有关, 就要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 要提倡礼乐治国, 用礼来区分等级, 用乐来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以达到君臣和敬、长幼和顺、父子兄弟和亲的整个社会完全谐和的目的。它认为音乐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手段, 利用音乐的美感作用, 端正社会风气, 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一致, 这就是先王制定音乐的目的。《乐记》还非常强调音乐的伦理教育作用, 指出音乐必须接受政治、伦理道德的制约。这种适应统治阶级文治武功需要而形成的音乐观, 在当时形势下, 无疑能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而嵇康则认为音乐不过是人感情的一种载体, 它本身是没有感情的, 那么儒家所说的“季子听声, 以知众国之风”是“欲儒妄记, 欲神其事而追为耳”。至于那“文王功德与风俗之盛哀”自然也就不能够“象之于声音”了。说到底, 音乐对人的心理虽然会产生感觉的作用, 但是它并不涉及到人的具体感情, 也就不会牵涉到人的观念和对社会的理性认知。《声无哀乐论》充分肯定了音乐的美感作用, 认为“宫商集比, 声音克谐, 此人心之至愿, 情欲之所钟”。和谐的音乐可以给人带来快感和美感, 而这些和谐的音乐正是人们最大的愿望。这些观点是对《乐记》等儒家思想的挑战。
两相比较, 儒家学派从治国的角度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 认为音乐与政治关系密切, 具有教化功能, 因此注重礼乐文化。而《声无哀乐论》强调音乐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 而不仅仅是教化的工具。嵇康敢于肯定音乐的美感作用, 重视对音乐本身表现手段的研究, 不将音乐视为政治的附庸, 而是为艺术而艺术, 体现了音乐的自觉, 比《乐记》更有美学意义。
四、音乐的审美
儒家学派强调“美”其最重要的本质就是“乐”“善”合一。《礼记·乐记》说:“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 小人乐得其欲。”乐首先能带给人以感官上的快感。“乐”, 这是音乐“美”的基础。孔子对此十分重视、充分肯定, 因为这也是孔子把音乐作为教化手段的基础。但是正如《史记·乐书》所说:凡作乐者, 所以节 (节制) 乐。君子以谦退为礼, 以损减为乐, 乐其如此也。所谓“和”, 实指各种异质的谐和统一, 各种对立性质的消解。音乐的功能正在于和合人心, 当然只有“美”、“善”统一, “仁”、“乐”结合的音乐才具备这样的功能。强调“美”与“善”、“仁”与“乐”的和谐统一, 是儒家学派评价音乐的的重要标准。
嵇康认为音乐只有形式美, 音乐的本体是“和”, 这个“和”是大小、单复、高埤、猛静、善恶 (美与不美) 、舒急的变化、对比;并不表现人的思想、道德和哀乐之情, 人的感情是出自客观的外物影响。即对欣赏者的作用, 仅限于“躁静”、“专散”;即它只能使人感觉兴奋活恬静, 精神集中活分散。
总的来说, 儒家音乐思想更加注重研究音乐的外部关系, 强调音乐与政治的联系, 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与教化作用。而嵇康音乐思想则深入音乐的内部, 注意研究音乐自身的规律、音乐的特殊性、音乐的美感作用与娱乐作用。以儒家音乐思想所代表的“礼乐刑政”并举的官方音乐思想与嵇康所主张的音乐脱离政治功利的音乐思想成为中国美学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 成为中国美学史上的两颗明珠。
参考文献
[1].刘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88.
[2]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156.
[3]孙继南, 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53.
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汇报(最终版) 篇5
日期:2009-03-15 | 来源: | 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最新资讯
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5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为此,我们学校根据教育局的部署,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与讨论。结合学习“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分析我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查找薄弱环节,着力研究、积极探索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求真务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我们嘉善县实验小学是一所教学设施比较完善,教学环境比较优美的精致学校。完善的教学设施和优美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提供了保障。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办学宗旨,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为基本观点,积极构建文明、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努力丰富德育工作新内涵。学校在办学中积累了许多德育教育的优势资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策略。目前全校教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潜心教育。
㈠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实施德育渗透。
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德育内容中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的一面旗帜。未成年人是人生成长的基础阶段,也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正确的政治态度的关键时期。抓紧这一时期的教育工作对他们一生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学校多年来坚持这样的认识,即只有教育学生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才能树立远大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因此学校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学校紧紧抓住国庆这一节日契机,突出爱祖国、爱党这一主题,开展丰富的系列教育活动:以演唱爱国主义歌曲、校园歌曲与道德组歌为主的歌咏会;
一、二年级以图画为表现形式,三至六年级文字、图画相结合的黑板报评比;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四至六年级的队报、网页制作评比;组织学生在教室通过闭路电视观看一部影片;每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每位学生阅读一本有关“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书,并撰写读书体会。每个年级,每个班都围绕着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进行专题教育,让学生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今昔,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培养他们初步的民族意识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志向,使学生懂得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童年。
㈡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强化规范养成。
学校每学期初,由班主任组织学生集体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老师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找差距定计划。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五项夺红旗竞赛,评比内容涉及
纪律、卫生、路队、两操等,每周公布评比成绩。在认真抓好一日常规教育的同时,学校突出“四好”教育,即走好路、做好操、写好字、说好话。
走好路:在校课间不奔跑;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推人、不跳跃;放学排好路队,走人行道,不乱穿马路。
做好操:做好眼保健操,按穴正确,动作规范;做好广播操,队伍整齐,精神饱满,动作到位,有力度。
写好字:坐姿、写字姿势正确;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书写正确,书面整洁,字迹工整。
说好话:在校园内人人要说普通话;人人学会基本的礼貌语,会用“你好、谢谢、对不起”等常规用语;说文明话,不说粗话、脏话。
看似简单的“四好”但内涵丰富,各班根据学校提出的“四好”积极进行挖掘深化,以教育、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㈢注重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受与教育。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我们学校近年来,加强了以活动为依托,以实践为载体,促进体验教育在少年儿童学习生活中的普及开展。
1、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去体验。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参与、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我校少先队组织特别注重这方面体验活动。例如: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大型“献爱心商品义卖交易会”。全校少先队员积极参与,把自己不需要的学习用品、玩具、书籍捐献出来。全校36个班级组建36个柜台。通过义卖,让学生们有了全新的体验:义卖款6196元可让许多贫困学生复学,助人爱人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爱物惜物、利用资源可再创财富;新世纪,我能行……
2、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去体验。学校组织学生每学年观看一定场次的电影、艺术演出、参观教育场馆、祭扫革命烈士墓、聆听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专题报告等。特别是本学期的“六一”节“爱满校园”大型文艺演出:一曲《爱的奉献》在场馆内的回荡,一个向贫困学生捐赠场面,一幕全校师生爱心助学的捐款场景,把大型文艺演出的主题高高突起,让全校师生的心灵得到碰撞,并让学生在“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的气氛中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3、在自我管理中让学生去体验。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
试论孟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篇6
【关键词】孟子 音乐教育 性善论 仁政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教育,对人具有启美扬善的功用。先秦的音乐教育是以“礼乐教育”为主体的综合素养教育,礼崩乐坏只是形式上的冰散瓦解,其主体思想被孔子所传承,为孟荀所发展。不过,荀子重外在之礼,孟子重内在之仁。孟子以性善为人之本,以仁为人之质,人们在欣赏音乐时的同美同乐为善教和仁政提供了共同的心理基础。因此,孟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教育和道德价值。接下来,我们将以“性善论”为钥匙,启开孟子的思想大门,对其音乐教育思想管中窥豹。
孟子和“性善论”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由此我们可知孟子传习孔子及其门人之业,他本人也自诩“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接过孔子的基本观点,尤其是仁的思想,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扩充为他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善,水无不下。” (《孟子·告子上》)但这里的善还不是理想的充实之善,而只是“善端”。如果把心比作善的种子,那么所谓端,就是善的萌芽。孟子认为人的善有四端,并且它们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在实际行为中可以观察到的,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其中的“乍见”二字更加凸显了人的本质,“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心未受到生理欲望的裹胁,而当体呈露,此乃心自身直接之呈露”。①恻隐之心,是对他人的不幸表现出来的同情心理,即所谓,仁爱精神,它是四端中最根本的;羞恶之心,是对不道德的行为的一种责任心,即义;辞让之心,是一种人际交往能力,即礼;是非之心,是人们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即智。孟子没有把人的生理欲望看作人的本性,而是把道德性的仁义礼智看作人本性所在,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既然人性之本为“善”,孟子何须再另行立文以阐明教养的重要性呢?这是因为他在肯定人性本善的同时,并没有全盘否定人的生理欲望,孟子曰:“好色,人之所欲……富,人之所欲……贵,人之所欲。”(《孟子·万章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人有这么多的生理欲望,在选择上会千差万别,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可能为善也可能为恶,“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尽心上》) 所以就需修养,以保存人之质,他说:“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於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日夜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於本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告子上》)孟子以物喻人,意在指明“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的道理。只要能保其养,即使在环境的影响下也不会沦为禽兽,“舜之居于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正因为人有仁义礼智的善端,并且加以修养,才不会放任自流,任其所以。
孟子以性善作为人的共同心理基础,说明人人都有受教向善的可能性,他说:“故曰,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声也,有同听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 这也成为他音乐教育的心理基础。
由仁声到仁政
孟子根据“性善论”演绎出人们有着共同美感基础,“凡同类者,举相似也……圣人与我同类者……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孟子·告子上》)所以美的音乐不但可以对善音者起作用,对于普通人来说,同样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尔》)。由于音乐具有以情感人的审美教育作用,以仁义为本的音乐就可以起到“明人伦”教化作用,“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离娄上》)。当受教者把外在伦理道德内化为内心的真实情感,再通过相应的音乐体验,达到一种至美境界时,从而“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在这里,孟子将伦理道德完善与礼乐的实施尤其是乐的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从而将伦理道德的实现纳入乐教的轨道,寓教于乐,寓理义于情感愉悦的体验中”。②又因四端之心人皆有之,所以通过“仁声”的“善教”就可以推而广之,使音乐的道德教化作用更具普遍意义。
孟子认为“仁声”比“仁言”更能感化人,他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感性的音乐比抽象的语言更具教育意义,因为理性的道德饰以感性的艺术形式,才能转化为人的心理需求。事物只有成为人的感性需求时,才能被人们积极接受。强制性的道德说教,在形式上可能会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但人们在心理层会形成一股抵抗力,因此道德教化并不能实现其价值。孟子的这一思想强调了教育方式的优质化,因为教育方式同样也是接受方式,不能被积极接受的知识只能是妄论,这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孟子同孔子一样对音乐的内容有所界定,如孔子的“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孟子也持此说:“……孔子曰:‘恶郑声,恐其乱乐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孟子·尽心下》)尽管孟子要求的“仁声”须突出道德内容,但从传统“礼乐教育”的综合素养来讲,他所主张的正是“音乐教育中伦理的与审美的、感性的与理性的统一”。③这一点也是符合音乐艺术的内在逻辑的,也是“仁声”、“善教”的理论根据。“仁声”以真情感人,用“仁声”进行“善教”,从而可以使人相亲相爱,并从而“得民心”。即荀子所说的:“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荀子·乐论》)通过“仁声”的情感把上下连接一通,正是实行“仁政”的重要条件。
孟子重视“仁声”的教化作用,从而使“善教”凌驾于“善政”即所谓“仁政”之上。这就点明了孟子的“文教”重于“政教”的观点,也明确了“仁声”优于“仁言”的重要意义。这是之前儒家“礼乐教育”思想中所没有的,可以说是对孔子以来儒家音乐教育思想的发扬。
注 释: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三联书店,2001:149.
②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47.
③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48.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0.
[2]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M].中华书局,1982.
[3]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张旭燕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陕西西安
张伦敦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专业在读硕士
音乐教育思想 篇7
关键词:犹太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是历史悠久的民族, 这两个民族对东西方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的融合过程中虽然受到美国文化的一些影响, 但其固有的文化特点并没有改变, 尤其是它的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在中华文化地位根深蒂固, 然而在21世纪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毋庸置疑的是这两个民族都特别重视教育, 然而他们的教育思想既有共性也有差别, 下面就两个民族在教育思想上的相同点与差异进行比较。
一、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相同点
(一) 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都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展示了丰富的民族性, 显示出了犹太民族精神的独特性。犹太民族性和民族精神又具有多重性, 这主要受犹太教教义的影响。犹太教育铸造了犹太人, 培育了犹太民族性和犹太人的民族精神。尽管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不断进行融合, 然而犹太文化却不失其民族性。
中国文化的民族色彩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化特征。孔子的教育理念几乎垄断了中国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中儒家因素波及整个民族, 这也为儒家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因此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民族色彩主要体现在儒化思想这方面。
(二) 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重视教育
犹太文学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之所以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在于犹太民族重视教育。犹太人崇尚知识、尊师爱教的观念深深地扎根于犹太民众之中, 成为犹太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师在犹太人中享有极高的地位, 在他们心目中,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犹太人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拉比。在希伯来语中拉比的第一个涵义就是老师。这与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相一致。在中国从古至今教育备受关注, 老师在中国也被称为“圣人”“先生”。从这些称呼上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教师的尊重, 更有谚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由此可见, 这两个民族都尊师重教育。
(三) 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为世界科学史作出巨大的贡献
犹太文学不仅为当代美国文学及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也为世界文学、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犹太人人数不多, 但在知识界、文化界和科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据统计, 在诺贝尔获奖者中, 犹太人就占据了15%, 有利地证明了犹太民族对全世界科学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也同样为世界文化和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华人在各个知识和科技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我们都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二、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一) 宗教对教育影响不同
犹太教是犹太教育的基本点和统帅, 因此重视教育是犹太教的支撑点。犹太教育中深深地弥漫着犹太教思想, 因此犹太教经典的传授成为犹太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思想主要受儒家、法家、道家三个主要教学流派的影响, 其中尤以儒家思想为重。儒家教育理念主要以君子的榜样为学习典范, 德育优于智育, 以圣人人格为教育的培养目标, 强调成人的教育理念。
(二) 教育普及程度不同
12世纪的犹太哲学家迈蒙民德说:“每个以色列人, 不管年轻还是年老, 强健还是羸弱, 都必须专研《托拉》。甚至一个靠施舍度日和不得不沿街乞讨的叫花子, 一个养家糊口的人, 也必须挤出一段时间来钻研。”而在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才重视教育, 国民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可见, 教育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只有树立普及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一个民族才能发展和取得进步。
(三) 教学重点的不同
犹太人更注重谋生手段的培养, 职业教育是犹太人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不是一味地教授书本的知识, 而是当做生活中的一种训练, 通过实践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教学方式只侧重书本知识的学习, 严重地忽视了实践环节, 由此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重理论而轻实践。
犹太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明长河中源远流长, 这不得不归功于这两个民族对教育的重视。正是开放性的教育铸造了两种文化的熔炉, 形成这两种文化精神。两个民族重视教育的传统及其所取得的成果雄辩地证明了教育的巨大力量和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北京大学学报, 2005年, 第5期.
[2]张倩红.犹太文化的几个特征.西亚非洲, 2003年, 第2期.
音乐教育思想 篇8
关键词:儒家思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儒家思想,是世界文化丛林中独树一帜的最悠久的精神宝藏,它在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及整个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都起过巨大的作用。理论和实践证明,儒家思想的优秀成分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资源和教育资源,如能很好地吸收和运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1.以仁爱为本,强调“厚德载物”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儒家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和”精神。“仁”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它一方面强调为别人着想,另一方面强调自我约束。这种思想不仅提供了人我关系的准则,同时也是实行这一准则的普遍方法论原则。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等观点,正是从这种“仁爱”原则出发,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强调“人和”、“和谐”、“和为贵”、“和气生财”的思想。“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和实现“仁”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儒家这种人本主义原则,体现了人与人相爱互尊、团结和谐的人道主义。这一美德对于我们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正确处理矛盾仍然产生着积极作用。今天我们更应该弘扬这种美德,讲文明、懂礼貌、知礼节,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以集体为本位,强调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儒家德育推行的基本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正是在这种以天下利益为重的整体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和追寻“廓然大公”高尚境界的道德要求。显示出为国家、民族、集体的献身精神,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成为人民所尊奉的道德品质。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强大凝聚力,是中国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石。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对这一优秀传统加以改造与继承,必将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尤其是有助于克服利己主义,抵制腐化堕落行为。
3.重视家庭伦理,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人伦在儒家思想中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二是指处在人伦关系中的人们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父慈子孝、君惠臣忠、兄友弟敬”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都规定了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人伦关系。这种人伦关系一方面强调下对上的尊、亲、孝、敬、恭等道德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同样强调上对下的礼、爱、慈、友、宽等道德责任和义务。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其中难免有不适于当今社会的糟粕,但其旨在家庭社会之和谐,至今仍有其启迪意义,诸如:抚养子女、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人伦关系中最重要的要求;“孝”被称为一切道德的根本,是所有“教化”的出发点。孔子认为,从一个人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可以判断他对别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态度。
4.高尚的精神境界、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儒家传统道德的灵魂
儒家认为,精神追求是人生的最大快乐。而在精神追求中,最高尚的就是道德追求,以道德高尚的理想人格作为人生奋斗的榜样。孔子把追求崇高的理想与信念看作“仁”的最高表现,提倡“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孟子进一步提出了“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这种道德境界,对于我们形成不畏强暴、不屈不挠、高风亮节的民族气节和人格尊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研究和汲取儒家思想的优秀遗产,直面困难,乐观向上,开拓进取,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质朴的优良品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有功,惰无益”等早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态度、审美标准、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更应广为发扬。
5.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强调身体力行
儒家思想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系统,强调在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实践。孔子讲“修己”、“克己”,提出“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省”;孟子讲“养身”、“养性”;明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都特别强调道德实践,认为这是知善、行善并达到成贤成圣的关键,认为一个人只要立志行仁,而且一以贯之地笃行不已,才能成为无愧于天地人间的高尚的人。
二、儒家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儒家思想强调道德核心是“仁爱”,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
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核心是“仁爱”,把“仁”概括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则。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有了“仁爱”的思想精髓,其他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伦理观点,也是人们所适用的。儒家思想的合理因素与大学生的德育目标是相适应、相一致的。通过批判地学习和弘扬儒家伦理思想,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诠释,能够服务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目的,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儒家所倡导的这些人生观,用来教育当代大学生,既能医治少数学生存在的麻木心态,又能唤起生命意识,拓宽其精神空间,催其奋进,促其进取,形成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2.儒家思想强调社会整体利益,倡导见利思义,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 成长于社会的转型期, 各种思想、意识、观念相互影响和渗透, 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多元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 他们的时代精神、竞争观念明显增强, 初步具备了一些现代意识, 诸如主题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民主意识等。这是他们的主流, 是积极的一面。同时, 由于他们生活经历简单, 对许多问题缺乏深刻、透辟的认识, 面对复杂的价值环境,容易导致一些人认知与行为背离、价值目标与现实取向背离,而这与价值观都有直接联系。今天,我们用儒家思想的义利观引导大学生树立价值观, 一要借鉴其有益的内涵; 二要充分认识和肯定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积极的价值观念; 三要把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奉献、遵守社会公德作为教育的重点。
3.儒家思想倡导胸怀天下、立志报国,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邓小平曾经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党中央先后下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等文献,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做了明确规定,使爱国主义教育日趋科学化、规范化,并将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大学德育工作要让广大学生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把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通过大力弘扬传统儒家所强调的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所倡导的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的集体主义思想, 使大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社会的整体利益同广大青年学生的个人利益乃至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从而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自觉地把自己的忠诚、爱心、智慧和勇气、知识、才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繁荣和富强尽自己神圣的爱国义务。
4.儒家思想强调“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主张“谦恭礼让”和“严己宽人”。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且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受商品经济影响,受逐渐渗透的西方思潮和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的影响,他们不少人以自我为中心,主张个性的自由发展,社会意识淡薄。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我行我素、自私自利、得理不饶人,甚至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等。因此,用儒家的“仁爱”精神去引导学生,让他们懂得在人际交往中,不能过分强调自我感受,明白个性的释放应建立在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谨防自私心理作祟,努力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甘愿吃亏、奉献,不求回报。这些对当代大学生来讲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用这些思想来教导大学生,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逐步培养宽容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儒家思想教育的途径
1.吸取儒家思想中健康的伦理道德观
长期以来,高校只重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却忽视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的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倡导经世致用。因此,正确地介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应将传统文化引入思想道德教育领域,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发挥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2.将儒家思想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文化背景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长期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社会结构、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经典文献、制度等形式存在着,而且还广泛地以积淀而成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形式存在着,成为“遗传文化”。它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和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成为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活在这种背景之下的大学生,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承受者。其中绝大部分是间接地、不知不觉地接受的。如何客观地分析、看待、学习、利用传统文化,净化大学生的思想,应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3、利用现代化手段,传递给学生儒家思想
通过教学设备、网络、多媒体等,传递给学生一些新的信息,从而增强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如电视里百家讲坛中的《于丹心语》,这是专门介绍孔子思想的,也许她的观点不一定符合学术性的严格要求,但是将束之高阁的优秀的东西通俗化,并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也不失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可以增加学生对孔子思想的了解。
4.从时事热点着眼,利用一些新闻热点作为契机,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社会上不时有一些热点问题,如中韩传统文化之争、关于中国龙的形象的争议等,可以用来提高学生对传统精华的继承,以此来弘扬中国的古老文明,从而宣传儒家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能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这些时政内容也可以成为教学资料,从学生的整体角度出发来运用和实践儒家思想,有利于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当然,必须看到,儒家思想中也渗透了许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消极作用的成分, 如轻视劳动、等级尊卑、封建迷信等消极观念。因此,我们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吸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摈弃糟粕和陈旧过时的东西。只有做到古为今用,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拓展和丰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李曼.浅谈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音乐教育思想 篇9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思想,契合
《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以此定义为逻辑出发点,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旨在通过体育、文化、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相关人文精神的教化与传递。中国虽然未曾形成过像古希腊时的竞技体育,但从早先时期开始,体育就是一种教育文化。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的教育人才标准就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他所提倡的六艺,礼、乐、书、数、射、御,既有德育的方面,也有智育和体育的方面;既有科学教育,也有人文教育,是融合在一起的泛教育。因此奥林匹克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之间存在着基于“人文”与“和谐”之上的一些教育理念的契合。
1 追求和谐
奥林匹克运动对和谐的追求,首先体现为对人的身心发展一致的追求,这与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形神合一”的“人”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从一开始,顾拜旦就确定了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与竞技的目标不是要造出健壮的“人形动物”,而是要培养和造就身心协调发展的、完整而健康的现代人格。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体育与竞技,就是因为它拥有奥林匹克精神,而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号召人们在奥林匹克的圣火下,参加体育运动以获得身体的健康与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运动要使人的精神、道德、思想及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成为顾拜旦所说的兼具宗教精神、精英素质及骑士风度的杰出人物和一代新人。然后再以个人为起点,进而延伸到社会,最后扩展到整个世界,以体育运动和竞技比赛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消除各种政治经济利益的矛盾,尊重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减少宗教信仰的冲突,从而实现为建立一个友好互助、和平美好世界的伟大理想。这是符合全人类理想的更高层次的和谐,是奥林匹克教育思想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
和谐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和政治智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教育,其和谐教育思想可以说源远流长,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样悠久和灿烂。中国古代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论。这个观念滥觞于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文化典籍———《周易》。其基本思想是天道与人道必须和谐统一;二是和合论。“和合”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哲学观念、文化观念。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和合论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处理事物内部或外部的关系时,都必须保持和谐、协和。[1]其中和合论中又包含有部分的天人合一论的内容。这种观念体现在教育上,就是教育要促使人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表现为个人“形神合一”的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表现为人际关系的“贵和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社会生活的和谐),表现为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其又是以“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为起点的,进而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孔子在教授射、御等课程时,就大力推崇人不但要有勇力,更该内外兼修,文武兼备,须在修身养性、怡情铸志上下功夫,强调“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如果说儒家是从道德的“礼”的角度追求个人的发展而达到“形神合一”的话,那么道家则着重于精神修炼的领域。道家认为,形神关系是阴阳对立统一法则在生命观上的体现,在阴阳互动中求得和谐与平衡,使精神与形体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形神合一”,庄子就提出了“神将守形,形乃长生”的重要思想。在个人“形神合一”而“修身”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希望人和人能够和睦相守、人和自然能够相互顺应,最终达到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大同理想”、“天人合一”。[2]
孔子以后,历代不少思想家、教育家都持和谐教育思想,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近代大教育家蔡元培在1912年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就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所谓五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世界观和美育。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完全是以人格教育为中心的。这种完全人格即通过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来培养。此外陶行知的手脑结合主张,也都寓有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3]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最高理念。
2 追求超越
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更高、更快、更强”,集中地体现了顽强拼搏和锐意进取的超越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也是人类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追求自我完善的真实写照。它既召唤运动员在竞技场上面对强手时,要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敢于拼搏,敢于胜利,也是要求每个人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超越,从而战胜自己,向新的极限发出冲击。如果将这句格言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就是要鼓励人们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地创新、奋斗、挑战和超越自我,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
中国传统教育中历来是推崇积极奋进和自强不息的,这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作《尚书》和《诗经》中,这两部典籍里充满着勤勉稳健、勇猛深沉的前进气息。在《易经·象传》中就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以天体运动无休无止、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这种思想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众多勤奋成才的例子,比如孙敬和苏秦的“悬梁刺股”、勾践的“卧薪尝胆”、匡衡的“凿壁借光”等。《论语》中也有一段话描写孔子的为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体现的正是孔子自强不息、一生乐于进取的奋斗精神。孟子也非常重视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练自己,使自己杰出地成长起来,他认为伟人的成长道路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从孩童时期就熟悉“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知难而上、励志图强的寓言故事。毛泽东同志更是在艰苦卓绝的年代留下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豪言壮语,抒发了人们凭着勇气和智慧战胜困难而感到精神上无比愉快的酣畅之情。自强不息、追求超越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理想人格的根本修为之路,也是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它不但是使奥林匹克运动生命力获得延续的保证,同样也是推动中国社会绵延不断地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
3 崇尚公平
公平原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费厄泼赖”(fair play)精神,奥林匹克运动就是由于坚持了这一原则才为奥林匹克赛场营造了一种民主、公平的比赛氛围,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引导,才使更多的人有了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机会,它是奥林匹克运动经久不衰、日益壮大的根源性因素之一。顾拜旦曾在《体育颂》中写道:“啊,体育,你就是正义,在你身上体现的是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任何人要想超越速度一分一秒,逾越高度一分一厘,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和精神融为一体。”《奥林匹克宪章》中的第六条基本原则也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精神互相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从古希腊奥运会开始,在奥运赛场上没有任何身份角色的标识,没有贵贱尊卑之分,不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是公民,都可以平等地参加奥运会。现代奥运会沿袭了这一神圣的传统,使全世界各族人民冲破了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及种族歧视的藩篱,只要是注册在奥林匹克大家庭里的一员,就可以拥有平等的权利聚集到奥林匹克旗帜下,进行公平竞赛,以实现超越的梦想。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造就了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让很多人都误以为中国自古就没有公平、公正可言。“三纲五常”的教条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与伦理规范形式,严重影响了中国人的公平意识。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所设想的最理想社会模式就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是谓大同”。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也不乏泛起公平的波浪,从陈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的公平、公正思想。清朝时期,康有为认为“必天下为公而后可至于太平大同”。他说:“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治之至也,虽有善道,无以加此矣”(《大同书》)。在他眼中的“大同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消除一切等级差别的世界。虽然这种思想带有乌托邦的印记,但表达了对社会平等及公正的憧憬。[4]而孙中山则把“天下为公”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孔子更是早有所言:“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楫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体现的正是一种公平竞争、团结友谊的精神。如果说可圈可数的伟人的公平思想不足以证明的话,那么从制度上来讲,沿用千年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事件中最能反映公平、公正原则的典型。宋新夫等研究认为:中国科举制度之所以得到封建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认同,关键在于科举制度自身的完善一直朝着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尽量达到一种事实平等的方向而努力,使寒门士子与权贵子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它在形式上标榜“唯才是举”,注重机会均等,强调公正、公平、公开,并保证了程序上的公平。[5]如果说科举制度是“文举”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那么“武举”中也同样闪烁着公平的光芒。武则天在长安二年(702年),首次举行“武举”考试,考试内容为各种射箭技巧,以及马术、负重等等,任何有武术的人都可以参加。出生寒素之家的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正是以武举得胜而起家为军官的,最终成为当时唐皇朝最得力的大将。[6]虽然中国古代的传统体育项目:投壶、围棋、蹴鞠、马球、武术、捶丸、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没有发展成为奥运会那样的全民性竞技比赛和竞技文化体系,甚至更像是一种陶养性情的手段,但就竞技的性质和规则的内容而言,却也同样体现着公平、公正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机会面前,人人均等的公平、公正的原则。
4 鼓励笃行
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意大利糖果商多兰多·皮特里一直领先,第一个进入了运动场。但不幸的是他已精疲力竭,神志不清,先是跑错方向,后因疲劳过度,几次摔倒在地,但每次他都挣扎爬起,在离终点最后15米处,他又一次倒下了,再没爬起来,在两位医生的搀扶下走到了终点。由于在比赛中借助了他人的力量,皮特里被剥夺了获金牌的资格。但为了表彰他的进取精神,国际奥委会仍然授予了他与冠军一样的一只金杯。之后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的一次宗教仪式上,英国大主教彼得有感于那次马拉松比赛说了一句迄今广为传颂的名言:“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他认为与夺取胜利的荣誉相比,顽强进取和拼搏的参与精神更接近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这句话深深感动了在场的顾拜旦,他于是将“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这句话,确定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之一,并从此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广为流传。因此鼓励无数明知无望夺冠,却仍然怀着奥林匹克理想,到奥林匹克赛场来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们,鼓励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之中,接受奥林匹克主义的洗礼,感受奥林匹克精神的熏陶。
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对于学分为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之意。只有明确目标、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种“笃行”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参与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人要想在奥林匹克赛场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首先必须拥有奥林匹克情怀和奥林匹克理想,然后参与体育运动,并进行艰苦的运动训练,做到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直至最后走进赛场去超越自己,达到顶峰,可谓奥林匹克之“笃行”精神。
5 结语
诚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在追求和谐、注重教化、崇尚超越、讲究笃行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共通点。但是奥林匹克运动所蕴涵的教育毕竟源于西方文化,它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滋长的教育思想既有契合,却也有分歧。例如中国儒学尽管十分强调“刚健”、“进取、”、“自强不息”以及“浩然之气”,但这些豪迈风范主要指向人的精神修养,所谓“修身”,实质重在修炼精神、意志和品质,以达到“正心诚意”的境界,然后再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体现的是一种功利性教育思想。而西方人所谓的“修身”是为了给心灵活动提供舞台与空间,在强调肉体发达的同时也强调心灵的充实,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但是文化就是因为有异曲才有同工,有异趣才有审美,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教育思想有相通之处,才能搭建起彼此交流的平台,而正是因为两者有所差异,才能在冲突中发现彼此的优劣,从而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逐渐走向融合与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3]李秀娟.试论中国传统和谐教育思想[J].网络科技时代,2007(4):43-45.
[2]王念龙.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的共通性[J].体育科学研究,2003(1):7-9.
[4]陈家群,何崇喜.解读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和谐性[J].贵州体育科技,2008(6):1-3.
[5]宋新夫,陈湘芝.教育公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机会均等[J].教学研究,2009(3):17-22.
音乐教育思想 篇10
1 中国传统的思想教育
我国传统“思想教育”是统治者为了从本阶级出发管束他人思想而推崇的一种“思想教育”, 维护自身利益, 巩固自己的阶级统治。细看我国传统“思想教育”是多种多样, 而且是相当有效果, 细致地体现在以下方方面面。
1.1 通过建立相关机构, 对民众进行基本教育
有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象的中国传统文化, 其中最具影响的首推中国儒家文化。儒家对道德极为推崇, 不仅是在中央地区而且远至地方小市, 儒家文化都有着深厚的影响, 并大都承受着教育功能, 并且建造了很多机构。如中央礼部、地方“三老”。如此, 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的正统思想, 主导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人们得到了广泛的教育, 深深打上了儒家思想文化的烙印。儒家文化对如今的我们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在社会道德意识、与人处事和善、谦逊礼让等等性格特征中体现着儒家的思想文化。
1.2 制定相关思想教育系统, 规范民众思想意识
统治阶级为了控制广大民众的思想, 达到统治的目的, 总会出台一些相关思想理念, 作为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目标。在有关利和义的关系上, 儒家提倡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等传统思想, 在大体上体现“义”的家政, 极其反对功利主义价值观。儒家体现出来的思想理念与西方拜金主义思想截然相反, 功与利之间有着本的区别。然而, 儒家思想并不是完全把功与利隔离起来, 不是那种反功利主义, 儒家提倡重义而不是绝对地轻利, 并不否认利和义可以统一、平衡但并不否认义和利可以统一、平衡。
1.3 利用“乡约”的道德教育形式, 从而实现群众互教互助
“乡约”作为我国古代特别存在一种道德教育模式。起先是北宋民间自定的行为道德, 民众之间互相教化的地方教育模式, 到了清朝就已经发展成了中央道德教化制度。“乡约”主要以“以孝为本”、“以和为贵”的道德理念为主, 宣扬尊老爱幼, 谦和礼让等社会良好风气。儒家“刚健观”, 提倡“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是一种激励人们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自强不息”的思想意识, 是我们克服自然困境、抵御外侵的精神力量源泉, 推动我们不断向前发展、积极进步, 也是我们民族特色伟大标志之一。
1.4 结合“大化”与“自化”, 形成社会教化模式
“大化”是相对于整个社会道德教育而言的, 运用道德教育和综合治理, 过滤掉社会上伤风败俗思想理念, 弃恶扬善。“自化”是相对个人思想道德意识而言, 指经受思想和行为上净化, 使个人提升自身素质, 提升道德境界, 到达圣贤境界远离鄙夷小人行为。“贵和”是一种由多种道德因素之间和谐、统一共同构成的思想理念, 在协调社会生活中种种利益关系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善, 就要求个人与集团、社会、阶层之间利益协调发展。
2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状
2.1 高校学生思想的时代特点
当前, 高校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已经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而存在。作为传统文化浓厚的华人高校学生与文化背景相差具体的西方高校学生在思想教育表现上有巨大的差别。然而这种特点体现出了高校学生在成长中的时代特性, 可以总结成“浮躁”“个性”“自我”;处在多元现代化时代, 物质已经不能完完全全满足人们的需求了, 在精神需求上越来越强烈, 但是这样也并没有阻碍社会文明的前进。我们从社会的高度来看时代给大学生思想带来的影响, 这就给高校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以往的教育模式中, 我们要求学生服从高校, 而这种教育形式也是由高校创造出来的, 并不知道高校有没有从时代的发展状况来了解学生更有主观认识能力的特点, 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有极大可能会失败甚至引起冲突。高校需要从具体实际出发去处理好这样的问题。
2.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载体依赖严重
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之中, 物质文明带来的人们思想出现巨大的变化, 社会功能复杂化、主体多元化。然而, 在我国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管理机构。国家教育部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司, 而下属对口单位并不明确。由政府来主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学校这一个平台, 学校也必须成为广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首要平台。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改变, 对于高校内部思想教育管理的发展需要全体社会成员作出贡献。但是, 社会的复杂性、多元性, 使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发展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然而, 高校却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直接载体, 提高学生的思想教育就要从高校出发。重视学生主体需求, 并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配合。于是, 学校只有与学生家长共同努力, 才能更好适应思想教育管理的多元化, 尤其是在尊重学生主体需要上下功夫。重视学生主体诉求, 不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从上而下强制性教育。可以发展为以学生为主体, 发现学生特性, 结合学生特而性进行的教育管理。
3 高校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建议
3.1 立足实际, 设置相关管理体制
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思想教育体制。高校应在学生具体特点基础上, 从高校校园文化实际条件和特点出发, 在把握好思想教育体制运行的规则下, 结合传统的思想教育管理、提升教育管理这素质和人员结构、高校学生时代特性等,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和学生主体结合起来, 逐步创造出一套完美的运行系统, 创建各部门很好地协调一致的机构, 改变“皮变肉不变”的情况, 提升办事效率, 形成长期教育机制。提高校园思想教育管理水平, 就要从加强实施教育管理制度着手。运用相关管理制度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运行, 充分发挥管理者能力。很久以来, 人们对提高高校思想教育管理水平的愿望依然强烈, 然而把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改变, 就要结合实际特点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
3.2 以人为本, 创建高素质管理者
以学生为主体, 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本色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也就是以人为本, 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又得依赖学生而发展, 是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的手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 形成健全学生个体为基本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自主动手能力, 提高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效率, 构建师生之间和谐相处模式, 达到人们对教育管理所期待的水平。提升管理队伍素质, 加强管理者专业化技能的培养, 到达有职业化管理水平的标准。使其具有“道德能力之实”, 以明“政事之本”, “道德之归”, “采取措施提高工作干部队伍的素质, 为了作好管理和教育工作, 应建设好一支识大体、顾大局、懂教育、会管理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
3.3 坚持科学管理的方法, 吸取传统文化以及国外先进经验
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开展多种思想教育管理体制, 寻找对学生最有效的思想政治管理方法, 消除管理教育中的随意性, 提高管理效率。高校思想教育管理完美地实施, 需要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上面的不足。所以, 怎样建立一套完好的教育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具有悠久文化历史, 其中思想教育方面的文化数不胜数, “与人为善”、“舍利取义”、“谦让有礼”, “一个人做到诚实守同时能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完善个人品德, 懂得宽恕之, 才真正有可能达到厚德载物的境界。”等等都是著名的思想道德文化, 并且每朝每代都具有相应的思想政治管理机构, 都是惊天我们所能借鉴的。美国的思想教育体制就, 讲求实践与课程想结合的方法。所以, 古今中外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都可以结合现实高校学生特点, 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总之, 我们科学地运用相关法规, 在管理过程中, 注重人文关怀, 努力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把我无人有、我有人优、我优人多等古今中外有效方法拿来为我所用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耳熟能详的“传道”、“劝贤”、“教化”等词语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思想教育”中的“原则”、“规范”、“方法”。优秀的古老传统教育对如今教育管理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如今国外有着先进的教育模式、发达的教育设施和机构, 但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教育”对当今高校教育来说还是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国外教育,高校教育,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莉萍, 王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11) .
[2]王学风.中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比较及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9) .
[3]孙其昂.思想政治骄傲与[M].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4.
[4]于饮波.中国德育思想史[M].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3.
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篇11
俄罗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文化是培养道德文明和智慧的重要条件之一。”音乐教育在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教育作用,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音乐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音乐教育还具有隐喻性和生动性,音乐教育的方式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因此,充分重视音乐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价值
(一)音乐教育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原则
所谓主体原则,实际上就是主体转化原则,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将教育对象视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性,调动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原则。而以音乐艺术为媒介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恰好处处包含着浓厚的主体性色彩。音乐教育让受教育者在音乐的熏陶和感染下逐渐增强对道德感的认同趋向,对道德的“接受”从“需求”变成自觉接受的主观行为。这样就避免了思想政治教育中说教的灌输性和强迫性,受教育者的愉悦感会产生一种自内而外的作用力,他们自身对音乐的喜爱和认同就能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二)音乐教育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方法
隐性教育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教育主体提及并运用,它是利用人们社会实践和人生活动(组织管理、职业活动、人际交往、文化娱乐等),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方法。隐性教育方法的优点是教育对象在不受到任何外在压力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影响。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相融合,其内容和层次必须是多方面的。而音乐艺术的魅力正在于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人们受教育于不知不觉中。究其原因,音乐教育的过程是“音乐创作者的思想→音乐作品(共鸣)→欣赏者的领悟”,因而通过音乐艺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可以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音乐载体(共鸣)→接收者接受”,这个过程似春风化雨,既做到了润物,又做到了细而无声。
二实践价值
(一)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欣赏和演唱革命历史歌曲、民族歌曲,欣赏和演奏传统民族器乐曲,不仅可以传授音乐知识,更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如欣赏《黄河大合唱》、《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等爱国歌曲,让学生从歌曲的创作背景、激情的旋律、生动的歌词等中受到感染。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把爱国主义教育寓于音乐之中,这种底蕴丰厚的艺术形式,把理想信念教育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触动心灵深处积淀的民族情感,民族责任感则油然而生。
(二)音乐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健康的心理是指人在正常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个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美好情感的体验,进而使他们树立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一部好的音乐作品能够唤起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是道德的升华。音乐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给人们内心以强烈的震撼,使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真善美的真正内涵。音乐教育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更能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音乐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教育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交流、品格得到完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令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尊重人的自我发展和创造,更强调人与人的沟通与合作。因此,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更为密切,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教育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而音乐正是一门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整体的艺术,音乐艺术形式中不乏集体合作的项目,它是学生与他人、与社会相互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合唱、合奏、重唱、重奏等艺术形式,除了极少数乐器会有“独奏”之外,绝大部分的乐器独奏及个人独唱都需要伴奏,这就使得独奏与独唱者需要经常与其它乐器的演奏者进行合作,这种合作性的音乐活动,不但能够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到与他人的协调统一,更能够使学生在组织的过程中锻炼适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协作、相互竞争、相互激励,更培养了团队精神。
(四)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艺术创作和科学发现都需要有积极探究的心理导向、创新求异的思维方式、创新进取的人格品质。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充满了对丰富表情的体现以及自由的联想,这一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思维的展开。音乐极具感染力的情感语言可以将学生的情感引向高度激活的状态,可以使学生充满幻想和激情,从而令他们思维极为活跃,进而激起创造的灵感。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灵感、显现学生创新价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而培养创新能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音乐作品无论是体裁的创新、手法的创新还是演绎方式的创新都可以体现出二度创作的创新过程;其次,音乐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此外,音乐创作既可以提高学生创作的热情,还可以启迪学生的创作智慧,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
三实现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加快音乐教育观念及内容的创新
音乐教育观念创新、变革的实质是用审视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扬弃与超越。音乐教育应以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仅培养“音乐家”、“音乐机器”,更要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发展变化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音乐教育者应针对受教育者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音乐教育观念的创新最直接地体现在音乐教育内容的创新上。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终极目标是与美育相联系的,从而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要吸收西方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更要以本民族音乐文化为主体,不能让音乐教育与社会文化土壤脱离,要提供一种源于本土又具有世界性的音乐教育,将音乐教育所依赖的文化教育资源结合到新的音乐内容之中,以拓宽受教育者的文化视野,提高其审美素质,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二)加快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
以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为目标的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一种非专业的音乐教育。这种非专业的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在教育模式上有着较大的差别。对传统音乐教育模式的改革应从以下几点入手:突破课堂教学的束缚,以学校为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这是一切教育的共性,音乐教育除坚持这一共性之外,还应尊重其本身的特殊性,应采用多课堂、多环境、多手段的教育模式,加强音乐教育的艺术实践;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优秀的网络流行歌曲,对内容低级庸俗的网络歌曲进行批判;组织开展广泛参与、形式多样的集体音乐活动,例如合唱、合奏等,提高学生整体音乐素养与文化素养。
(三)加强社会音乐教育
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都是国民音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音乐教育必须面向全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音乐环境,但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在整个音乐教育事业中占主导地位,却仍然有其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无法满足全体公民学习的需求;难以解决启蒙教育与终身教育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相比,社会音乐教育有其特殊的价值:直接面向全社会,多层次、多方面地满足国民学习音乐的不同需求;可充分发挥社会音乐教育的人才优势,解决学校音乐教育容量与社会音乐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水平;可通过多种渠道办学,调动社会办学积极性,节约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使学生探索和发现内在的自我,了解本我及他人,从而达到心理调节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减少学生的心理疾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素质,更有助于保持校园稳定,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人民出版社,2000.
[3]王育霖.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1).
[4]米兆虎.试论音乐艺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4).
[5]罗依琪.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异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2).
音乐教育思想 篇12
一、湛若水教育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
湛若水一生以“兴学育贤为己任”, 弟子遍布全国各地, 在长期的治学、授学实践过程中, 他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心理思想。其教育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有性善论、学知论、知行并进论、随处体认天理。
古人认为, 人性观是教育观的基石, 从表象来看, 人是受教育的对象, 从内涵上说, 人性才是教育的直接改造对象, 因此, 许多古代教育家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对人性观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古人对人性的看法, 有性善、性恶、非善非恶三种, 其中性善论自儒学建立后就位居正统。湛若水肯定了古人关于“性善”的观点, 并对其进行了创新性继承, 湛若水认为:心与性是一体的, 脱离心谈性是没有道理的。人性分“初心”、“习心”两种, 前者是良心所在, 后者是后天经验之心, 易受物欲蒙蔽, 教育可以让其从恶中解放出来。与前人单一的人性论方法相比, 湛若水的心性二分法阐述了教育在认清自身本质中的作用, 为教育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人的知识是先天而来还是后天造就, 是一个争议了几千年的问题, 生知还是学知是争论的焦点。湛若水是学知论的拥护者, 他说:“即使是像孔子这样的圣贤, 尚且努力求知, 众人没有理由不去力求致知”。关于如何致知, 湛若水有着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知、行并进是学习的基本原则, 治学是学习、认知的统一过程, 知、行如目视足履, 不可离, 不可混;而知行并进的方法为体认天理而涵养之, “体认天理”也就是对客观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尊重, 这是对知识本质洞悉和把握的基础, “涵养之”即个体通过学习, 对客观事物的表征和特征认识的结果, 包括知识的吸收、研磨、过滤、重组, 随时随地进行, 功效相当显著。“随处体认天理”是湛若水教育心理思想的根本宗旨, 更是他独善其身、修身养性的原则和方法。他的这一思想理念深受陈献章“静坐以养其善端”思想的影响, 湛若水认为, 随处体认天理, 必能使“物理”和“圣训”熟练于心。湛若水的这一思想理念突出了“心”的认知功能, 将治学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最终实现“学有大成”的目的, 带有处处皆学问、万事皆为师的特点, 受到了时人的赞赏。就连陈献章也对他赞不绝口, 说:“如此一来, 何愁不到古人佳处。”[1]126
二、湛若水学习心理思想研究
湛若水认为学习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不但可以起到破愚去弊、变化气质、提高个体心理修养的作用, 还可以警发良知, 让人明辨是非。在他看来, 虽人性本善, 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 人心易受到物欲的蒙蔽, 且当知识不够完备的时候容易形成一定的偏见, 而学习就是一个破愚去弊的过程, 它不但能开发人的潜能, 还能提高人辨别是非的能力, 并使人通过道德的修养, “见大而心泰, 气正而凛然”。湛若水对学习的认识不止于此, 其学习心理思想涵盖了学习过程、学习心理、治学因素、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详尽而又全面。湛若水坚信, 学习不是一触而就的, 立志是学习的根本,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学习的五大阶段, 更是一个缺一不可的过程。关于学习心理状态, 湛若水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 虚心的学前心理、唯恐失之的学中心理、乐学的治学结果, 才是最佳的学习心理。究其原因, 虚心有利于学者洞见本体, 最易让学问取代、填充“无志”的心境;唯恐失之、患得患失的求学心理最易让人勤学不怠, 奋发进取, 最终有“日新之功”;乐学不但可以让人保持自学的好习惯, 还是能保证知识长久的动力, 人只有达到“乐学”的学习状态时, 知识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湛若水学习心理思想有诸多值得学习之处, 至今, 张弛有道的学习方法仍是素质教育强调的重点[2]37。
三、湛若水德育心理思想之研究
作为一代鸿儒和朝野重臣, 湛若水对道德格外重视, 他坚信道德在社会管理和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对古人“知、情、意、行”于一体的道德教育模式极其赞同。他自己在授学过程中也时刻不忘道德教诲, 他说:“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的外化形式, 是一个人修养水平的真实反映, 德育不但可以对道德行为作出指引, 还可以对智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他坚持德育应与智育齐头并进, 两者不是对立的, 也没有轻重之分, 就好比一辆车的两个轮子, 缺一则无法前进。在此基础上, 他总结出了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即自省、行为效仿、签恶、改过迁善、诚敬存养、积累、慎独。自省是历代学者修心养性的重要方法, 湛若水认为, 治学者要想提高自我修养, 必须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并通过心灵的对话来纠正、督导自己。行为效仿古已有之, 以道德高尚的人为镜子, 是端正己身的良好手段, 湛若水提倡教师通过道德修养和学术钻研, 为学生树立知识和道德学习的榜样。签恶, 即用反面教材来对自己进行鞭策的行为修养方式, 反面教材的消极后果, 可以刺激人的潜意识, 使人具备面对道德挑战的勇气。湛若水对改过迁善的重视在《湛甘泉集》中得到了体现, 他在书中写道:改过迁善, 进德之基也。他自己也始终坚信善恶就在缘起缘灭之间, 有过能改, 诚敬存养, 善莫大焉。德育与智育一样, 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积累微小以至高大”的学习, 在德育与智育中同样可行。慎独, 即个人独处时, 也能用道德理念约束自己, 这是古人常用的道德修养方式, 在湛若水这里, 他赋予了它新的含义。毫无疑问, 湛若水的德育心理更加强调修道者的主体精神及德育多方式[2]38。
四、湛若水教师教学心理思想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 师生关系、教师学识与教学质量的直接关系。长期从事教学实践的湛若水对这一点也非常明了, 他对教师教学心理思想的研究就以教师学识、作用为核心。湛若水认为, 教师作用有宏观、微观之分, 师儒平天下、成人之德业、定偏养正是教师宏观作用的体现。他在《圣学格物通》中写道:今日的天下与古人的天下并无分别, 今日人心与古代人心也相差无几, 但是人才的多寡为何如此悬殊呢?是教学荒废不兴的原因啊。为师之道以劝人向善为根本, 有志于当世者, 应以确立为师之道为当务之急。可见, 湛若水赋予教师职位极高的荣誉和教习风化的社会责任, 这也是他官居极品仍不忘教学之事的主要原因, 他一生创建了近40所书院, 毫无疑问, 他始终把自己看成师道理念的积极践行者。在湛若水看来, 教师不但可以传道、授业、解惑, 能帮助人“修德进业”, 还能成人之德业,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因此, 他说:“无论天子、圣贤, 还是庶民, 离开师友的帮助能成其德业者少之又少, 正因为教师可以‘开君之聪明, 养君之德行’, 所以, 连尧舜、孔夫子那样的圣人都要向老师来学习。”湛若水用“订偏养正”来形容教师对学生的重要作用, 他说:“教师教学就像农夫种田一样, 都要除去杂草, 正其根本, 教师对学生的订偏养正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和良知的认识, 让学生归于中正。”至于教师的微观作用, 湛若水有以下认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教师的正面作用有:对学生进行提醒、规劝和引导, 消除学生疑虑、制止学生的错误;采取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挖掘学生潜能, 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拔高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的消极作用有:学识和修养不够, 难以帮助学生开展有效学习;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误人子弟;管理失误, 一味呆板、娇惯、宽严失当只会让学生养成恶习, 对其今后的学习带来不良影响。至于教师如何将消极作用将至最低, 湛若水这样认为:教师要以培养人才、昌明风化、广大道德为目标, 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谨慎、教书育人的原则, 关心学生身体健康、日常生活, 不断提高学识和道德修养, 成为学生德行、道艺的榜样。湛若水自己就是自己教师思想的身体力行者, 他主持“天关书院”、白沙祠时, 设置了许多学田, 救济寒门学子, 树立了爱生如子的时代典范[3]7。
五、湛若水差异心理思想
湛若水因材施教思想的基础是其差异心理思想。湛若水坚信个体在认识风格、能力、人格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他以音乐为例, 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同一个音乐, 有人从中感受到了忧愁, 有人听出了欢乐, 有人感觉音节舒缓, 有人感觉音节急迫, 究其原因, 是人们听音乐时的心理认知状态不同所造成的。”同样, 在教学中, 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参差不同, 兴趣和爱好也不尽相同, 教师只有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是消除差异的最佳方法。湛若水的人格差异思想继承了孔子的人格三分法 (狂者、狷者、中行) , 与夫子不同的是, 湛若水对消除三者差异的途径诠释得更加详尽[3]11。
湛若水一生致力于教育教学, 不但在教学实践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教育心理思想上也是硕果累累。其关于学习、德育、教师心理的独到见解, 至今仍有积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摘要:儒家心学理论思想家湛若水, 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书法家。他以儒家心学理论为基础,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对人性、认知、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并行了系统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
关键词:湛若水,教育心理,格物致知,学习心理
参考文献
[1]王丽.明代教育家湛若水教育理念研究[J].兰台世界, 2013 (15) .
[2]黎业明.湛若水与王阳明关于儒释道问题的论辩[J].学术研究, 2009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