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教育与音乐教育

2024-09-26

启蒙教育与音乐教育(精选12篇)

启蒙教育与音乐教育 篇1

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体力和能力的充分自由地、主动活泼地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素质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 文化素质是基础, 业务素质是本领, 身心素质是本钱。作为基础的文化素质作用于人的整个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 因此, 要特别加强文化素质的教育。当然, 强调加强素质教育不是以一种教育代替另一种教育, 也不是以素质教育代替专业教育。因此, 提倡文化教育不是冲击专业教育, 而是要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本人将结合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对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关系的认识。

一、素质教育离不开音乐教育, 音乐更离不开提高文化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对音乐教育都很重视, 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在教育中, 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 对于心灵用音乐。”一个人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 可以使他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 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因而我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注重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了解美、认识美、接受美, 以美引导, 使千姿百态的美有所附着, 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

音乐属于文化。在专业音乐教学中, 为培养合格的音乐人才, 必须将品德与专业技艺、音乐文化素质、一般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贯穿于整个的教育过程。首先,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 明确的理想信念, 热爱生活, 热爱祖国, 向往和追求真理。自身有一个自爱、自尊、互爱、互尊、谦虚、求实奋进的内心世界。待人处世既有鲜明的情感, 又有理智的平衡。其次、让学生懂得最基本的文史知识, 掌握哲学、艺术的基本观点, 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此外,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学生还需要懂得或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同时, 还要掌握姊妹文化艺术的经常知识 (包括文学、舞蹈、美术、戏曲等) 。音乐文化素养是指通晓中外著名作曲家的典型作品, 包括他们的时代北京、作品风格、表现形式, 掌握音乐史论的基础知识。

在实施专业音乐教学的过程中, 专业主科的技术水平与品德、一般文化、音乐艺术素养等方面相比较, 专业主科技术还是派的高低具有直观性, 而品德、一般文化和音乐素养等方面则是潜移默化地积淀于学生的头脑中, 一时难以从外表看出水平的高低。在这种情况下,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很容易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主科上, 而忽视了人才的全面培养。在注重德育培养的前提下, 应该正确地处理好音乐和文化的关系。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素质的深浅, 知识面的宽窄, 对音乐人的培养是重要的。即使音乐中的专业技术, 也并不能片面的归结为单纯的技术, 它本身在其本质上属于文化。犹如京剧演员有的能唱得韵味十足, 有的却唱的淡而无味, 其原因取决于演员自身文化素养的深浅。一个文化素养贫乏, 艺术的底蕴肤浅, 对音乐史理论一知半解, 对音乐文化的意义的理解也不是甚了了, 即使有良好的技术功底 (如熟练的手指、漂亮的嗓音) , 也很难创作或表演出表现出时代精神和具有艺术个性的感动人心的音乐作品。在教学实践中, 有的学生专业练到一定水平时便再也提高不上去了。究其原因, 并不是因为专业技巧的问题, 而是文化素养的困乏, 头脑空了。所以, 在专业音乐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看待, 这是进行素质教育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目前, 仍有一些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 存在严重偏激的教育思想。即片面追求升学率, 单纯以培养学生升入专业音乐院校为主要目标, 放松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培养工作, 重视少数尖子学生的培养, 轻视绝大多数普通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普及和提高工作。同时, 重技轻文, 重技轻艺的现象时有出现。有的钢琴演奏者能弹奏难度较高的作品, 但由于音乐表现单调贫乏、机械, 而无法与观众沟通交流。反映出演奏者缺乏对作品的理解, 没有高度的敏感性, 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较低。因此, 为了完善表现音乐艺术中的文化内涵, 必须重视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技术与艺术结合在一起, 完美地表现出音乐的底蕴, 技术必须与艺术溶为一体才称得上音乐艺术中的技术。

二、音乐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音乐教育是整个教育大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之所以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 是因为音乐具有陶冶情操、深化知智能开发和平衡心理等功能, 是其他门类教育不可替代的, 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之一。

普通音乐教育目标着重于音乐对人的素质培养所起的作用, 要求音乐教育者要面向全体学生, 强化普及意识, 通过音乐促进人才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多年来, 我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乐器的学习有神秘感, 特别是通过欣赏等曲子这种感觉更加深了。他们认为会演奏乐器, 很有趣。好的演奏可以像人一样会说话, 能表达感情。

音乐, 深深地扎根于人类的显示生活中, 它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体现着科技与人文的精神, 美化着环境, 净化着心灵。可见音乐素质教育在中学中不可忽视, 它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情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素质教育离不开音乐教育。从中外历史来看, 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等无不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的造诣。据统计, 世界上多个领域的1000位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中, 百分之七八十都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这说明音乐艺术对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思维方式的拓宽、想象力的创造的开发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完善。

我国正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 指的是依据法律, 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 适龄儿童青少年必须接受的一定年限的教育。义务教育的实施, 标志着社会教育观念从少数到全体、从权利到义务、从家庭和个人的事情到社会公务的革命性转变。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要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 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来进行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只有通过课堂教学, 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此外, 校园文化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某些素质的形成, 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往往比课堂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 营造良好的氛围, 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 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 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我在学校从事器乐教学二十几年, 一直致力于探讨情感教育, 经过长期的实践略有收获。比如在音乐教学中, 我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挖其潜能, 激励他们创新的欲望与勇气, 让他们在愉快的音乐创造与活动中获得音乐素质的提高和智力的开发, 以动激趣, 发扬主体精神。

在音乐素质教育中, 极注重中学生的情感素质, 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而音乐素质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 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

音乐素质教育中的器乐演奏正是潜移默化地发展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 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 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

综上所述,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音乐教育都是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基础教育。而加强音乐教育, 让每个人都有权享受音乐, 每个人都能学习音乐, 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 对他们智力发展, 情感培养、扩大视野、塑造美好的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很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启蒙教育与音乐教育 篇2

从时代的要求来看,精英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由于知识的信息化,网络社会的形成,各个学科之间迅速交叉融合渗透,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哪一个学科种类,而必须从多个学科入手,才能取得预期的研究效果。不仅如此,由于各个学科的互相结合渗融,新兴学科也不断出现,研究的难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加大。仅以计算机技术为例,最早的计算机是为军事战争服务的,如今,它所服务的对象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在气象、地质、水利、建筑、运输、农业、印刷、编辑等领域都不难见到它的身影。这些技术领域的互相结合,催生出了新的研究课题,研究的难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北大教授王选发明的计算机激光照排汉字处理系统举世闻名,它将计算机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印刷领域。但这是一个涉及面非常之广、难度非常之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它涉及数学、物理、中文、计算机、电子技术、新闻、印刷等多个学科,并经过研究人员花费了数年时间才得以成功。要发展高新技术,必须要培养能从事高新技术的高精深的专门人才。相比其他人才的培养,鉴于高新技术的特点,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所以,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开展一定数量的精英教育是必须的,也是正确的选择。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精英教育培养的精英人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经济、科技、教育、军事、外交和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还是政府、行业等不同的管理部门,精英人才都起着引领社会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采取适度的精英教育,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来看,作为孕育科技,集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为一体的高等教育,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学校与社会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传播文化和国际交流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高等学校水平高低正在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一般来说,决定高等学校水平高低的主要是学校的教师,也就是这个学校所拥有的精英人才。建国际一流大学,关键和重点是一流的师资,也就是一流的精英人才。事实上,当前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主要焦点就是人才,也就是精英人才资源的争夺和竞争。可以说,有了某一方面的精英人才,就拥有了该方面的核心技术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和战略竞争力。只是我国的高水平师资相当匮乏,它不仅制约了精英教学,也制约了大众化教学。

教育经历与经历教育 篇3

关键词:经历教育;教育经历;财富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0-0009-02

经历和体验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经历,也就没有体验。我们的经历教育是给学生一次经历机会并在其过程中去自己进行体验。通过给学生设置一个场景,让他们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进而引导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和仔细地观察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经历和体验,思维才能产生飞跃;只有经历和体验,获得的思想情感和知识技能才能刻骨铭心;只有经历和体验,教育目标才能内化为学生们的基本素质。经历教育的开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让学生对某一件事经历过一次就可以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循环往复,即经历——认识——再经历——再认识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反复经历中达到自然的感悟和内化,何况小学生正处在感性认识较强、理性认识较弱的年龄阶段,只有反复不断的强化,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产生深刻的感悟,也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记得在师范读书的时候,拜读过舒婷的《致橡树》那真是一种美的享受,橡树摇曳着婀娜的身影,站在阳光下,守望着自己的爱情,不知迷倒过多少人的多少个梦。去年,有幸到海南去看一看仰慕已久的美丽橡树。到了海南真的见到橡树时却令我大失所望,完全不是诗里见到的情景。只见那一排排、一棵棵橡树都带着伤口,粘稠的胶液从橡树的伤口流出,就像一个个受伤者在不断的往外流血,在向人们述说着内心无尽的痛苦,让人顿感恐怖和触目惊心。后来听老胶工说:橡树如果没有伤口,要么就是无胶树,要么就是受过虫害的树,是即将要被砍掉的废树。只要是一棵健康的橡树,就要经历伤口的痛苦,因为橡胶只能从伤口流出,对于橡树来说经历伤口之痛就是它们成长必经之路。橡胶是它们的成功之果。老胶工的一席话让我们茅塞顿开:原来不管是谁,成功必须经历;要想成功,便要经历伤痛的磨练;就连花草树木也不例外。我再也不觉得橡树样子的恐怖和丑陋,反而觉得特别亲切。因为他们的成功是有了经历,伤口就是见证。有一位高考状元说过,如果要不是经历了被同学笑话之痛,笑他成绩差,他也不会发奋努力读书,更不会取得高考时的好成绩。同学的讥笑、讽刺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伤口”,就是一种经历。

有一位成功企业家曾经说过,如果不是小时候家里穷,连饭都吃不饱,他也不会吃苦耐劳摸爬滚打几十年,也不可能创造出如此的企业业绩。对于这位企业家来说,小时侯的忍饥挨饿经历就是“伤口”,就是特殊的经历。正因为这些“伤口”的经历时刻提醒着他们,经历“伤口”的痛对一个人的激励是无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没有“伤口”,如果选择不经历、不受伤,便要远离成功了。吃一堑,长一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经典语言,都是经历教育的最好的体现吧!

学生每天都在上学,都在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每一个事件的发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经历,一种日常的经历,一种普遍的经历。这种无意识无准备的经历中当然也存在很多积极的教育因素,但效果远没有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让学生“经历”得到的收获大。学生每天都要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或高兴快乐,或烦恼沮丧,或成功或失败;不同的人感悟的是不同的东西,每一种经历都是财富。而每一种经历不可能都是在学校教师有意识的监督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在平时活动中就要注重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教师要时时处处、点点滴滴地向学生灌输“我能行”的信念,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美国有位老师在上写作课时,给学生出了一道题:《我的志向》。学生们有的写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医生,工程师,军人或官员等。老师看到这些答案露出满意的笑容。而只有一个孩子与众不同的写到:“我想再过若干年拥有一座大大的庄园,那时可以在偌大的庄园上种上如茵的绿草,有别致的木屋等,除了用来自己休闲还可以与别人共享自己的庄园。”可这篇文章却只得到了老师一个大大的红叉叉,并要求重写。这个学生拿着作文本看着老师的评语,惊讶不已,并无错误呀,便拿着作文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我是让你写出你的志向,不是这些如梦一样的幻想;我要你写出自己的志向,而不是梦想,知道吗?”孩子解释到:“老师,这就是我的志向呀!”老师坚持说:“不,那不是志向,是无边的幻想一堆空想,不符合我的要求,你必须重写。”孩子也不肯妥协:“我知道呀!这就是我的志向,这就是我想要的明天,我不愿意改掉我的梦。”老师不理解的摇摇头:“如果你不重写,那你的分数只能不及格,你要想清楚哟。”孩子也跟着摇摇头:“我不改。”最后那篇作文得了不及格。若干年后,那位当年的老师带着一帮孩子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旅行,尽情享受无边的绿荫和香味四溢的烤肉之余,远处一位中年人走到老师跟前告诉老师,他就是当年那个作文不及格的孩子,如今真的拥有了自己的庄园,儿时的幻想成了现实。老师发呆地望着眼前这位庄园主,想起自己经历的教师生涯,不禁感叹:这么多年来,为了自己,不知道曾有过多少用成绩改掉孩子梦想的经历。而你是我唯一经历的坚持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没有被我改掉的。教师的经历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是在经历之中传输着思想。如果教师经历平庸,不敢梦想,没有追求、没有激情,甚至用自己的经历来抹杀、修改学生的成绩和梦想,那将更加可怕。无论什么经历都是财富,而要把经历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你要正视自己的经历,在经历中教育自己,在经历中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经历。只有这样经历,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人生财富。然而,正在经历或正在摆脱经历的人是没有权利述说经历的,我们必须主动地去经历教育,在经历之中反思,在经历中教育、完善自己。

我总结出了一句话:经历教育是完美人生的必经之路,教育经历是塑造社会栋梁之才的深刻的教科书!开展经历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寻找教育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接受,能够承受,能够面对,能够触及。经历不是目的,是一种过程,要将经历后的感悟内化为自身的素质,真正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这才是经历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育理想与理想教育 篇4

教育理想

理想的高度能够决定人生的高度,这已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而理想教育的高度则取决于整个社会人们教育理想的高度。要想实现理想教育的奋斗目标,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拥有崇高的教育理想。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才能认真阅读,积极反思,不断创新;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期待中的理想教育才能拥有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而一个人有着什么样的教育理想,则与他的人生追求、知识水准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人们心目中崇高的教育理想应该超越个人功利的狭隘,为所有的教育对象着想,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服务,为人类的进步注入永恒的动力。

理想教育

确立了崇高的教育理想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这种教育理想转变为先进的教育观念,并落实在富有人性化的教育实践中,做到人人都能够为自己教育理想的实现而勤奋工作。

人的成长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自然也离不开外部因素的影响。处在社会大环境中,我们的理想教育也同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的影响。而社会对升学率的恶性追求必然会导致教育的畸形乃至异化,生源的悬殊差别也难以避免地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并最终制约一部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也会波及教师的心理,影响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使得理想教育的实现遭遇阻碍。这些问题,虽然并不能完全阻挡我们朝着理想教育前进的脚步,但也会让理想教育面临重重困难,甚至让理想教育举步维艰。

然而,不管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理想教育也不能止步。我们没有停下来的理由。与其说理想教育是社会和未来对我们的呼唤,倒不如说是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希望通过对理想教育的探讨,能够揭开罩在理想教育上的层层面纱,使理想教育渐趋明朗,让更多的人认识理想教育,理解理想教育,认可理想教育,以摆脱理想教育的象牙塔状态,让理想教育真正步入现实,走进人心。同样,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与研究,进一步明确理想教育的内涵,丰富理想教育的底蕴,达成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的完美对接,在帮助现实教育实现质的升华和历史性蜕变的同时,收获理想教育的博大与深邃。

理想教育的立足点,毫无疑问应该高于社会的一般性要求。但是,我们所追寻的理想教育,却又必须也只能立足在现实的土壤中。只有立足于现实之中,才能脚踏实地,直达理想教育高而远的境界。任何脱离现实、追求空中楼阁式的教育都不可能步入理想教育的彼岸。因此,要想实现我们的理想教育目标,必须首先获得社会的支持。要加强理想教育的宣传,展开理想教育的大讨论,让更多的人关心理想教育,思考理想教育,以此提高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认识,增进人们对理想教育的感情,并在得到广泛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让人们自觉地投身到理想教育活动中来,以便给理想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活水,形成激荡现实世界的滚滚洪流。只有让更多的人理解了理想教育,才能跳出“全民应试”的窠臼,实现“理想教育大家做”的目标。

社会对学校、学校对师生的评价不能过于精细,不该只以量化积分、感性判断的形式呈现,应该有着不拘一格的形式,展示理性的优雅,展现思辨的深度,彰显人性的魅力。要从更深的层面上来思考教育,从更高的目标上来考量教育,将教育从功利境界提高到自由境界,从世俗境界升华到理想境界,从单纯的知识境界提升到丰厚的人文境界。要给学校以更多的教育自主权和管理自主权,鼓励学校进行教育变革和教学创新,以创办既能适应社会要求又能显示社区特点的特色教育,而不是拿固有的模式考查学校,更不能用僵化的标准类比学校。学校之间也要开展竞争,但这种竞争应该显示良性的特质,没有对分数和升学率的刚性要求,对优质生源的争夺也不该狂热到病态的程度。

没有哪一个教师不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体现人生价值,获得社会认同。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将传统教育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变为理想教育对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共同关注,并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取得明显的效果。而理想教育的高于现实、超越现实,又决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然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那么,已经习惯于追求显性教学效果的人们,能不能容许我们在理想教育的道路上“默默无闻”地前进,这是一个不能回避也不该回避的问题。而当人们对理想教育不能完全理解甚至是产生误解的时候,作为先行者的我们,还能不能坚守我们的阵地,沿着理想教育的方向“孤独”前行,这同样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实现理想教育

在向理想教育迈进的征程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有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对教育工作要富有激情,并且充满理性,能凭借自己的智慧育人,却也不乏在关键时刻像雄鹰一样展翅护雏的勇气和果敢,以至能够用生命的绝响奏起教育的最强音。

理想教育的实现,还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理想教育必须立足在现实的土壤里,尽管它高于现实。不管现实的土壤是肥沃,还是相对贫瘠,都要正确对待。置身在生活的洪流中,各种因素都可能困扰着我们,冲击着我们的教育理想,甚至影响到理想教育持续深入的开展。只有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才能跨越教育的功利境地,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做到既关注学生的当下学习状态,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心理上的帮助和情感上的支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才能把学生视作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对待,主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自觉培育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积极鼓励他们自由健康地发展,努力排除阻碍他们进步的各种障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崇高的教育信念在朴实的教育行为中熠熠闪光。

要想实现理想教育的目标,教师还要养成高尚情操,铸就教育家情怀。教育家不应该作为理想教育的派生物出现,而应该是理想教育诸多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成为拥有不俗情怀的教育家,我们就要自觉地将对个人生活的关注变为对教育生态的关注,主动地将教育从知识领域提高到道德境界来认识,努力将教育从“功利”状态提升到“无为”状态。

启蒙教育与音乐教育 篇5

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简称ICT)的急剧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也影响到教育领域。它不仅为普通教育,也为各级各类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包括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从对一般教育的影响来说,ICT的大容量和高速度能够储存和快速处理大量的信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十分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能够综合提供文本、图形、音频、图象、动画以至于电影和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使学生得以获得全面而真实的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它不仅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量的最接近原意的信息内涵,而且由于多种感觉通道的信息加工,大大减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信息转换方面的认知负担;它的交互性使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能进行积极而频繁的信息交换,计算机在提供给学生大量信息的同时,还能不断获取学生的反应,监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反应作出反馈;计算机还能对教学过程作实时监控与个别化教学,学生除了作出反应外,还能不断了解自己反应的结果,并能获得帮助和鼓励。此外,交互式多媒体网络环境中信息的组织形式呈非线性结构,知识呈现不再像书本那样是线性的、静态的、不可改变的,学生只能按照课程的原作者与教学设计者所设定的序列获取信息。在交互式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任务要求以及认知方式,选取各种形式的信息组织学习材料,组成各自不同的“课本”,并从中生成知识。这种教学情境,极为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发现、探索和生成知识,有利于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远程教学大大克服了教学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局限(这也是本文下面要重点研究的问题)。通过互联网络,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获取某一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同类课程的数据库,远隔千里的师生或同学可以进行协作学习,学生甚至可以与知名学者和科学家进行交流。无怪人们把信息技术所引起的革命称为教育领域的第三次大革命。在教育史上,教育的责任从家族转移到学校和教师手中是教育领域的第一次革命;而印刷术的使用使教科书成为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主要工具,这是教育领域的第二次革命;以计算机炽心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传递信息的载体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可以说是教育领域在新时代的又一次革命,或称为第三次革命。

ICT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在各级各类教育系统的广泛应用及其潜力的发挥,使传统教育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信息社会对整个教育体系无论从目标到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将促使传统教育体系和教育观念发生彻底的变革,同时,对远程教育的教与学的理论和实际也提出了众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结合远程教育的情况略作分析:

一、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媒体条件和不同的教学水平考虑不同的远程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目标的问题。未来社会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在于未来的信息社会对公民在能力上的高要求。它要求公民获得以下一些能力:信息处理(组织、获取、操作和评价)的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不仅是基础教育的目标,而且应该是匕首一教育的目标、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学是在教学设计中要牢牢把握住的。然而,这些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并非在远程教育发展初期就被自觉地认识到,而 需要有一个过程。

众所周知,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ICT的发展,远距离教育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参见李康,.3《中国电大教育》)

1.从80年代初,由于十年**所造成的人才断层,急需尽快培养大量人才。为此,环节展了以广播电视教学为主的大规模的传递和大规模的接受并加以辅导的传统教学模式。此时,教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制作了由优秀的专家讲授的录像带。这种大规模的教师加媒体的教学传递模式确为解决当时客观上的人才短缺起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观(目标)上还是因袭传统的教学思想。

2.随着客观上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远教工作者开始注意在大规模的教的同时,还要注意学习者的个别差异问题,学习者在非课堂教学条件下的学习特点及其规律,包括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学习监控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中的社会交流等问题;注意研究适应教和学这两方面的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教学研究的重点由只研究教的方面转为同时兼顾教与学两个方面。

3.90年代以来,由于以计算机为中心的通信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远教的传递手段日益多样化,远教工作者对于开放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认识日益提高,教学研究的重点移向学生。

这几个阶段虽然有一个发展过程,但是在远程教育中,目前可以说仍是这几种情况并存的局面。因为,事物发展总是不平衡,特别是所具备的技术条件的不平衡,使得以上三种情况目前事实上带同时存。例如,有些急需的大规模培训项目,目前仍然需要采用大规模的专家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有些地区则可以通过电话线路,进行有声的交互式教学;而一些条件特别优越的和行业则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设备,如电话线或互联网络,实施面对面的实时交互式远程教学,并以电子通信为辅。让边远地区全都使用互联网络进行教学,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该承认当前远程教育发展的实际差别和不同水平,不能以一种条件下的远程教学规律取代各种不同条件下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条件设计教学。技术条件差,并不意味着必然要采用传统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技术条件好,如果观念不改变,也可能走老路。关键在于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

要根据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远教学生的特点以及结合所具备的媒体条件来设计和选择教学方法。即使是在大规模的以教师加媒体的传递条件下,在只有单向传递没有交互作用的条件下,教师也不应该再象以前那样直接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在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获得并建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做到讲解本身生动有趣,有启发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环节的配合,如辅导课、自学和讨论等环节,以培养学生自己理解和建构所学知识,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来设计教学。这些环节在远程教学中,比起基础教育的教学来讲占着更重要的地位。辅导课是电视课的延伸,它以辅导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的讲授弥补电视课交互作用的不足,这是当前远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它又必须从属于电视课,作为其重要的补充(参见蒋建新,.10《中国电大教育》);此外,如何指导自学和如何组织讨论等环节,这些都应该在教学设计时通盘考虑(参见尹炎,1996.2《中国电大教育》)。又如,在具备双向交互作用的条件下,无论是通过电话线还是通过互联网络,教师又应该如何利用这种先进的技术条件发挥其多重角色的作用?比起单垧的传递模式而言,双向交互作用的技术更有其优越性。但是,它也存着与其他教学环节的配合问题。笔者曾经为江苏电大的教育技术学的学位班讲授教育心理学课程。当时教学虽然具备了通过电话线的双向交互作用的技术条件,应该说比起单向的电视教学的传递条件要好得多,但是,学员们普遍反映,只有通过最后的面授辅导,才真正对该学科有深入的理解。这些看法,一方面反映了各个教学环节配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使我检讨自己最初缺乏对这种技术条件下设计教学的特殊性的认识。其实,最重要的还不是技术条件,而是对远教中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特点以及师生关系的认识,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二、远程教学中如何考虑学生特点

传统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新的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成人教育,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总是在他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其对新知识的意的理解并发展其认知结构的。在以自学为主的在职远程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的特点更显突出。在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中,与基础教育一样,都必须考虑学生特点,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基础)和不生的个别差异等。问题在于如何分析和认识远教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

1.远教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适应越来越高的社会要求,目前我国远程教育从层次上讲,已经从80年代初的大学专科教育,扩大到专升本和研究生水平的学位班;人涉及的专业范围来讲,也越来越扩大。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上各企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撑历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强,致使对继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远程教育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远教学生的学习动机看,他们既有为了得到学位或学历证书以满足社会上对资格要求的外部动机;也有为了充实和提高自己以适应工作需要的强烈的内部动机。笔者从江苏电大学位班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学员们每周末用三天时间,放弃休息以及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不辞辛苦地从全省各地区集中到省城进行学习,这种精神是极其可贵的。针对这种动机特点,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充实性和实用性,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满足,体验到学习的收获从而使其内部动机得到更大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应该有必要的作业和严格的评估测试要求,并给予及时的反馈,正确运用外部动机以促进其学习。

2.远教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基础)。一般说来,远教学生都是在职学习,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学习基础,但是已有知识往往比较过时或不能适应当前实际工作的需要;他们在其工作领域中积累了一定的实际经验,甚至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这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极其有利的基础。在他们的实际工作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自学经验,尤其是在职教师,其自学能力和学习上的自我监控能力往往胜过全日制学生。但是,他们存在着比普通学生更大的差异,例如年龄差异、学习基础的差异、环境因素的差异(工作和家庭生活负担情况)、学习时间的多寡,等等(参见赵建新,.12《中国电大教育》;高文浩,1996.7《中国电大教育》)。如何针对这种极大的差异,在有奶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为此,对他们的辅导要求和教师的支架作用应该更高、更有效。这些因素都晨教学设计时应予重视的问题。

3.远教学生的自学。在远教学生的学习过程吕自学占据自重要的比例,如何根据他们的学习辨认式上的个别差异,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自我计划和自我调控作用,对于其学习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友爱见尹炎,1996.2《中国电大教育》)。这是一个尚待探索的领域。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皮亚杰划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他认为,有人即使发展到了成人,还是达不到形式运算的水平,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元认知时(人们对其认知的认识,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计划和自我监控都是属于凶认知研究的范围)认为,不是人人都能具备元认知的能力的。但是,成人学习中,如果能针对学习方式的个别差异,着力于培养学习学习中自我调调控能力,将会大在地提高其学习效率。

如上所述,远教中的学生特点是非常显著的。如果教学中能针对这些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远程教学中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扬长避短,就能实现有效教学,发挥远程教学的优势。

三、远程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和支架作用

浅谈音乐教育与创新教育 篇6

首先,创新教育离不开音乐教育。

从人脑结构看,人脑是由左右两半球构成。据科学家推测,在人脑两大半球中,右半球的能量是左半球的10万倍以上。音乐的开发右脑,并通过胼胝体促进左脑的发展。音乐教育直接作用于右脑,更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中小学生起着巨大的作用。从各国科学家、文学家、名人情况看,很多与音乐有着不解的缘份,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音乐的熏陶与影响,或从音乐中汲取欢乐和力量,或从音乐中受到启发或灵感。科学的发现、艺术的创作、都需要有创新求异的思维、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倾向、创造性的人格品质。音乐形象通常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使音乐情感的表现往往不具有特定的语义内涵。音乐创作中自由联想的特点以及音乐形象本身表情的丰富性,显然有利于人的个性培养和思维的展开,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和创造能力。

从音乐教育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看,十分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不论西方重和声复调的音乐,还是中国重旋律线条的音乐,都表达着人类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这些情感是通过不同的节奏、曲调、和声、音色等要素来表现的,演唱、欣赏音乐作品,都需要注意包括速度、力度、音区、复调、曲式、织体等在内的要素特点。无怪乎有人把音乐的表演称之为二度创作,把欣赏、感受音乐称之为三度创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演奏、演唱或欣赏者,由于兴趣、经历、知识、阅历等等的不同,对音乐也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联想、想象,进行二度、三度创作,能直接而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音乐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节奏规范、发声训练、合唱合奏,都需要专心、协调、配合。有时上台表演、到社会慰问演出,需要学生自定节目、自行组织、自编自演,能让学生表现自我、接触社会,体验成功与失败,不失为一次极好的锻炼。

其次,音乐教育需要创新教育。

实践证明,要想成功地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音乐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还要将这种创新意识融入教学之中,探索出丰富新颖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探索中,要努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学科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立足中学音乐教育基础,加强中学音乐课程、课堂教学、学科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例如:用竞猜音乐谜语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用“卡拉OK”这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用讲音乐故事来提高学生欣赏的兴趣及能力;用表演舞蹈动作来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用影视欣赏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等等。作为跨世纪的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及当代教育科研的新成果,根据自身的实际和教学条件,因地制宜,进行积极的创新,努力寻找和探索符合实际的能使音乐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教育公平与和谐教育 篇7

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对教育公平有一个认识。教育公平有三层内容:一是入学机会公平,二是教育过程公平,三是教育结果公平。实现教育公平,不仅提供入学机会的公平,在办学条件上也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还应该特别支持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这也可以说是对他们的一种补偿。因为长期以来他们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只有对他们特别予以照顾,教育资源向他们倾斜,才能补偿过去的不足,使他们跟上一般的水平。我国高等学校对少数民族子女降分录取,就是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政策倾斜。当前要特别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许多地方很重视这个问题,这次我在成都参观了金牛区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叫行知小学,办得很好,与城市小学没有两样。当地教育部门比较有远见,教育局长说,这些农民工子女将来大多数都会留在城市,变成我们的市民,我们现在不去教育他们,将来就会成为城市里的社会问题,因此还是应该及早让他们受教育。但是许多地方长官不这么想,他们总计算着经费问题,认为城市教育投入只包括有户籍的市民子女,不包括农民工子女,只算经济账不算社会账。其实农民工为你的城市增加财富,增加税收,为什么不能享受城市的教育?有些同志提出发教育券,由农村孩子带着教育券到城里上学。这样就减少了农村教育的经费,使农村教育更困难。同时,“农民工”的提法也不确切,他本来已经离开土地,成为城市里的工人,也就是实质上的市民,只不过没有户籍而已。既然是城市市民,他们的子女理应受到与城市市民子女同样的教育。当然,现实中也有一些困难,如农民工往往有多个子女,他们都到城市上学,城市负担有困难。但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总要设法让他们受到教育,因此要允许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当地政府给予支持。

这是从宏观教育来讲的,国家要负起均衡发展的责任,增加教育投入,改造薄弱学校,扩大优质教育,不仅实现入学机会的公平,而且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两重意义:一是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二是提高了全体国民的素质,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就微观教育来讲,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也有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不只是宏观条件的公平,而且要使每个孩子在一切教育活动中都受到公平的对待,这就需要学校有和谐的环境,班级有和谐的环境,要求老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当今学校中教育歧视是普遍存在的,不少教师对学生有偏爱,例如爱聪明的孩子,爱听话的孩子,不爱淘气的孩子,甚至有时还会用语言伤害这些孩子,这是不公平的。因此实现教育公平,必须有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需要学校协调多方面的工作: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和谐、教师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具体到学生身上,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要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现教育公平、和谐发展,并不是不讲差异。我们要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培养差异。实现教育公平,并不是平均主义,并不是人人都一样,用一个模型来塑造人才,而是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但是内容不同。用一种规格、一种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对有些学生来讲可能是拔苗助长,对另一些学生来讲可能压抑了他潜能的发展,这也是教育的不公平。

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是统一规格、统一要求、统一模式,因而培养不出优秀人才。我们的教育讲求公平,相信人人都能成才,但是才有不同。有的学生将来可能成为科学家,有的可能成为艺术家,有的可能成为企业家,等等。当今,我国最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在温家宝总理看望他时,就提到这个问题。因此,我们不能不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就要提倡公平而差异的原则。还要说明一点,拔尖创新人才不只是指科学技术人才,也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人才。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有灵活的办学机制,提倡学校办出特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其次,学校要有灵活多样的课程,便于学生根据不同的兴趣和特长选修。课程不仅包括列入课表中的显性课程,还应包括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活动。学校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兴趣,还是那句话,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到十二三岁时还没有自己的爱好,老师就要为他担忧,担忧什么呢,担忧他将来成为一个对什么也不感兴趣的平平庸庸的人。我们的老师思考这个问题没有?我国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思考这个问题没有?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思考。我们的中学生在毕业填报高考志愿时,大多数不知道填报什么专业,填报的志愿往往是爸爸妈妈的志愿,甚至是爷爷奶奶的志愿。

我最近看了一位美国华裔学生写的书稿,讲述他们在高中的时候怎样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程,怎样准备申报大学的。他说,他有五个好朋友,性格不同,追求与梦想也不一样:大卫在高中期间就梦想成为一名导演,并且执着地追求这个梦想,他选择了新闻报告课,高中最后一年成了学校新闻制作主任兼摄影师。麦克想成为一名记者,他读了许多文学著作,特别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还利用假期到伦敦去参观了莎士比亚大剧院和莎士比亚墓,高中四年,他每学期都为学校办报纸,最后成了校报的主编。约翰痴迷数学难题,想当一名数学家,在语法课上也偷偷地看数学书,同学讥笑,他也不动摇。安德鲁想当一个工程师,他准备在大学学习机械工程,他对课内学习并不太用功,但在课外花很多时间制作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小船、做火箭。泰勒想学商业,他很看重人际关系的锻炼技能,泰勒是一个天生会和人交往的人,他能够让你笑、让你哭、让你高兴、让你难过,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他是班上最早出去打工的。你看,他们个个都有志愿和爱好。我们的中学却缺乏这种教育,学生缺乏这种个性。

第三,需要改革评价制度。没有绝对的好学生和坏学生,只有某些方面甲学生优于乙学生,某些方面乙学生则优于甲学生。前几年在美国盐湖城举行冬季奥运会期间,我国体育代表团参观一所学校,团长把从国内带去的两只熊猫娃娃送给学校,说明一只是送给学校里最优秀的男生,一只送给最优秀的女生。学校校长感到很为难,他说,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优秀的,没有最优秀的男生或女生。最后只好把两个熊猫娃娃放在学校柜窗里,一只写着“送给最优秀的男生们”,另一只写着“送给最优秀的女生们”。和谐教育就应该从多种视角、多种标准来评价学生,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最终能达到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而不是把某个学生评下去。

第四,要建设一个和谐、舒适、愉快、活泼的学校文化。最近以来,学校文化建设受到广泛重视,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要成为和谐的共同体,要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价值观,要有民主和谐的氛围。这里学校校长有重大责任,他要以人为本,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建立共同愿景,共同学习,追求学校的和谐发展。

数学教育与创新教育 篇8

关键词:数学教育,创新素质,功能

创新教育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素质, 所谓创新素质, 是指人们在创新过程中所具有的创新意识、创新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结构这四个方面的素质。在数学教育中, 人们对数学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的功能认识不足, 导致了有意识开发和利用数学育人功能方面力度不够, 这对我们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无疑是巨大的缺憾。本文试就数学教育在创新教育方面的功能进行论述。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功能

创新意识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中的客观事物的刺激下, 自觉产生的具有强烈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创新欲望, 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

就数学教育而言, 不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素材, 首先, 数学的发展史就是发明创造史, 其间充满了无数数学家为数学发展而经历的撼人心智的智力奋斗历程。每一点数学思想的形成, 都标志着一个继承历史并突破历史的跃进, 都标明着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升华, 这里所蕴含的不迷信权威、不囿于传统、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 无疑能激发数学学习者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其次,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数学问题的解法千变万化, 奇妙无穷。无论是多方思考探求而得一题多解, 还是寻求问题共性得到的多题一解, 或是突破思维定势独辟蹊径的巧解、妙解, 都可极大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心理品质的培育功能

创新心理品质是指创新者所具有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等心理品质。创新心理品质在创新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对创新素质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1.数学可以培养人的独立性心理品质。在数学的学习中, 我们会发现数学的本质要求人们始终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去看待问题, 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有模棱两可的情形;数学推理的逻辑性使得数学中的任何结论的得到都要有根有据, 要符合逻辑的论证;数学研究的严谨性使得数学问题探索过程中需要质疑、批判意识。总之, 数学能使学习者坚持原则, 忠于真理, 不盲从权威, 不屈服于权贵, 具有独立的人格。

2.数学可以培养人的敢为性心理品质。敢为是所有伟大发明、发现、创造及所有事业成功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心理素质。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摆在学习者面前的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个“堡垒”, 学习者需要有强烈的攻克“堡垒”的敢为意识, 当他们经过艰苦的分析、思考、论证, 最终完满、正确地解答了一个问题, 就攻克了一个坚固的“堡垒”, 在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 也增强了攻克下一个“堡垒”的敢为欲望。

3.数学可以培养人的坚韧性心理品质。数学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 经常要遇到各种困难和疑惑, 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 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 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数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坚韧性心理品质。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功能

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核心, 是衡量一个人创新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它由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要素组成。

1.数学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人们对事物的特征通过视觉获得信息, 并运用思维辨认其形状、结构、关系从而发现规律和性质的能力。数学中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观察, 数学中的观察常能从表面触及本质, 捕捉到问题中隐含的关系和信息, 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对“数”研究就要观察其形式、结构及关系;对“形”研究就要观察其大小、变化、位置及关系, 不同角度的观察往往产生不同的思维, 不同的解法。因此数学学习可锻炼人的创造性观察能力。

2.数学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的发展史, 是创造发明史, 是思维发展史。数学作为一门科学, 它在内容和方法上呈现出:“概念的纯粹性、结构的协调性、语义的准确性、分类的完全性、计算的规范性、推理的严谨性、规划的可靠性、构造的可行性、统计模拟的广泛适用性、技巧决策的灵活多元性”。因而强调思维过程的数学教育,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推理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知识结构的培育功能

知识结构是个体掌握知识的质量, 或是绕个体掌握知识构成的体系。在人们的创新实践中, 零散的知识只能解决个别的、局部的、表面的问题, 而系统的知识才能解决普遍的、整体的问题。也就是说, 只有建起科学的知识结构才有力于培养人们的创造性, 开发创造潜能。有学者认为当代科学技术创新者知识结构应是一种鼎形结构, 鼎形知识结构有四根支柱——哲学、语言学、数学、计算机学。

数学在鼎形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 数学是反映客观世界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的科学, 处处充满体现着事物普遍联系、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所以数学为哲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其次, 数学语言准确、简洁、严谨、明晰、通用, 数学学习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语言素养;第三,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数学是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基础, 一定的数学知识也是计算机学学习的基础。

综上所述, 数学教育对人才创新素质培养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深刻的, 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因此,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并以此为出发点, 改革我们的数学教育, 使其充分发挥培育创新人才的巨大功能。

参考文献

[1]李佺宁.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几个问题[J]安康师专学报, 1999 (4) 59

[2]何伯镛.“大哉, 数学之为德”[J].数学教育学报, 1996, 2

职业教育与审美教育 篇9

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源自理论与实际的双重要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存在很大不同, 专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其最重要的特点。然而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 严重的工具主义导向使学生成为单向度的异化的人, 带来心理、行为上的诸多问题。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所指出的高等教育的问题同样存在于职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 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 使学生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 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 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1]。如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是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 恰与之契合的则是美育, “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2]因此, 本文从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出发, 探讨审美教育之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讨论在职业教育中推行美育的途径与措施, 发掘美育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审美教育之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引导人们对美越来越高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商品的供过于求, 人们已不满足于物品仅仅经久耐用, 还追求产品外形的美观时尚。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化的需求, 建筑装潢越加看重设计的外观美, 服装百货等日用品也在包装上下功夫, 广告推销需要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城市规划与自然资源的利用要服从美的规律, 服务行业人员的言行举止也要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以此引发的竞争力都要求生产制造者研发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产品。处于生产第一线及设计制作的技术人员多半来自职业技术院校, 这就对职业教育的美育提出了迫在眉睫的新课题。德国早在20世纪初就推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口号, 把二者相统一的理念渗透到整个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 艺术与技术互相影响, 艺术丰富了职业实践活动与产品的审美内容, 职业技术实践又反过来推动了审美的应用。可以说, 审美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另外, 职业教育具有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特殊性。“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类教育和培训服务。它的本质是帮助人们获得技术型技能型职业的能力和资格, 本质属性是技术技能职业性。它的目标是针对不断变化的劳动环境, 通过规范的教育过程, 传授从事职业活动必需的职业技能、知识和能力, 使人获得必要的职业经验成为可能。”[3]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 职业技术院校力图培养具有很强专业性和操作能力强的学生, 所教授的课程直接与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对口, 功利性较强。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看, 过于重视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价值, 忽视了作为主体的个人价值即其本体性价值, 表现出“见物不见人”的倾向。长期的功利主义思想主宰下的学生逐渐丧失对其主体价值的体认, 异化为生产线上的劳动工具。正如德国美学家席勒指出的:“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 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他耳朵里听到的永远是他推动的那个齿轮发出的单调乏味的嘈杂声, 他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在他的天性上, 而是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他的专门知识的标志上。”[4]如今部分学生理想迷失、喜好低俗、生活空虚, 走向社会后不能遵守职业道德, 严重的甚至造成心理问题或犯罪。这些问题与职业教育价值理性程度密切相关。

职业分工的愈加细密使人性分裂的状况愈加严重。如何复归人性的完善?席勒认为只有通过美才能走向自由。爱因斯坦也认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 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 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判别力。否则, 他——连同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着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和谐发展的人。”[4]通过“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判别力”, 继而使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与审美教育的目的相通。因此, 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措施。

二、在职业教育中推行美育的途径与措施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即通过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鉴赏与判断, 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可以使一个人从自然、受动的人成长为一个理性、主动的人。“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是一个民族实现伟大理想的情感动力;一个民族只要还在追求美, 那么, 这个民族就有希望。因此, 美育成为提高民族文明、增强全民族素质的极其重要的课题。”[5]现如今审美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 如何具体在学校当中实行美育, 使之成为与专业教育并行的教学环节, 真正触到美育之灵魂精神, 还值得进一步探讨。而如何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美育课程体系或教育理念, 更需要深入探究。

职业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其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其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让学生学习一定的美学知识, 掌握相关技能;二是了解当前与本专业相关的美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状况;三是培养学生拥有科学的审美观, 较强的审美鉴赏判断能力与创造力, 并用在实际工作学习中, 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使学生心智健康成长, 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去。具体实施措施大致如下:

首先, 可从校园文化建设做起, 从环境上营造美与和谐的氛围。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 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三个方面。物质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硬件设施, 如建筑物、雕塑、壁画文字、文化长廊等。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 而且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体现育人功能。学生在艺术文化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中陶冶身心, 愉快健康地成长。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环境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可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与专业特点, 制定合理的规范要求, 形成良好的集体心理状态与精神面貌。从美学的角度讲, 制度并不是生硬的强制, 若制度合情合理使学生心服口服, 就能创造秩序井然的和谐境界。精神文化环境表现为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学校要加强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 形成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

其次, 要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正如乌申斯基说的那样:“在教育中, 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 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 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且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审美鉴赏能力与审美判断能力, 提高自身修养并外化在日常的一举一动中。唯有如此, 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并促成其人格的完善。一方面, 学校可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与活动, 另一方面, 教师也要修身养性, 注意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审美素质的提高不仅具有表层意义, 而且也会改进因偏见造成的对待学生的不良态度, 改进师生关系, 形成和谐、充满人情味的新型师生关系。

再次, 通过一些课程与活动设置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同样适用于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挖掘教材的美, 以生动的讲述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即人学”, 文学作品是艺术美的显现, 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培养丰富的感情世界和创新精神。另外, 对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的欣赏也是一种很好的美育方式。不论是设置选修课, 还是以搞讲座、建社团的形式, 都要将学生自身的审美塑造以及专业技术工作中的审美问题作为重点, 教育引导学生把审美内化为生活方式, 融汇到日常生活与实际工作中去。

另外, 要与时俱进, 合理运用网络、媒体等现代高科技手段让学生更直接地接受美的熏陶。考虑到当代青年已经步入数字化生活, 广泛接触的是影像资料, 通过这些手段更容易取得良好的美育效果。总而言之, 美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人人都培养成艺术家, 而是培养“生活的艺术家”, 即不是以艺术作为自己的职业, 但却以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社会和人生[6]。因此也不仅是简单地从外在环境和课程安排上来推行美育, 而应该根据职业教育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专业特性从人的心性深处感化人、教育人, 使之成为具有职业审美素质的人才,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三、审美教育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现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而科学技术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普及状况和发展程度, 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审美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延伸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其一,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和了职业技术教育单方面注重专业的缺陷。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说:“职业教育的目的:谋个性之发展, 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为国家及世界增进先进生产力之准备。”其中“个性之发展”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一部分。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不能做机器的附庸与俘虏, 而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特长, 充实人生, 点缀生活。苏联伯格丹·苏肖朵斯基也说:“我们日益认识到, 教育不应该局限于进行职业培训, 而是应该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特别是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上发挥作用。”职业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对其渗透, 重视人的核心价值, 培养出具有正确世界观、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骨干与各行业的人才。

其二, 审美教育与终身职业教育相互促进, 推动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理念从终结性到向终身性教育的转变对人们的审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不仅仅是人们为了生存而拼命的饭碗, 而应该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如同对美的观照贯穿人的一生。终身职业教育思潮的核心内容强调学习与工作的交替进行。“教育和职业需求之间的联系是终身教育中十分突出、人们普遍认识到的一个方面。独立的个人以及整个社会, 为了开发经济和社会正义的目的, 都把目标转向教育, 把它作为提高职业水平的一种手段。”[7]终身职业教育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 使所有的人都能在终身受到需要的教育。审美教育也是一种终身性的教育, 与职业教育相伴而行, 共同促成人们的和谐发展。

其三, 审美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是现代化生产与时代精神的需要。北方工业大学仇春霖教授说:“一个从事现代化生产和科技工作的人, 如果不懂得美, 缺乏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也谈不上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商品生产与市场运作的审美要求日益提高, 审美价值甚至成为市场的主导价值, 技术美学显出格外重要的作用, 而审美教育在培养人们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上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总而言之, 必须把“以人为中心”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指导思想和根本立足点, 努力探索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审美教育的有效措施与途径。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职业教育中去, 使之产生强大的生产力, 把职业教育融入到审美教育中去, 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摘要:当前职业教育正处在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 从终结性教育到终身性教育, 即走向人本位和素质本位教育的过程。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凸显了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 认清审美教育之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从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审美素质的提高和相关课程活动的设置等途径推行美育, 发掘美育之于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永远要求真.今应更求美[A].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7

[2]蔡元培.蔡元培全集 (3) [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3]欧阳河等.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4]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5]曾繁仁.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曾繁仁.审美教育——使人成为“人”的教育[J].贵州社会科学, 2008 (12)

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 篇10

一、阐述目前我国舞蹈教育的现状

舞蹈尽管发展起步较早,但是真正融入到教育行业却显得较为缓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对于舞蹈的训练和教育仅仅局限于专业舞蹈院校以及部分艺术类院校,而在学生传统的基础教育中却没有对舞蹈教育予以充分重视,舞蹈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十分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舞蹈教学从素质教育中被孤立了出来,大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甚至都没有开设过舞蹈这一课程。由于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升学压力,很多学生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同时,由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的限制和约束,很多学生难以从学习中解放出来,学的相当疲劳和费劲,缺乏灵活的学习技巧和休息空间,导致学生对于学习丝毫提不起兴趣,甚至会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并且在过于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很多学生经常学习到很晚,并不注意对自身身体的锻炼和重视,再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很多学生身体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发育不良,体能素质较低。很多学生觉得十分疲劳和苦闷,内心的压抑和矛盾难以得到良好的释放。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适当的开设舞蹈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缓解和释放压力的空间和场所,以便学生能够做到劳逸结合,在锻炼身体和释放情绪的同时,提升对自己的认知和自信,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实行德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所谓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和情感的双重教育,舞蹈教育不仅能够对人类生理和心里特征进行真实的反映和再现,而且还可以对人们道德修养以及人格魅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进行德育方面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舞者的态度、意志、情感以及理解等多重特点进行塑造和培养,从而形成舞者自身独特的个人风格,诚实或者正直等多种人格魅力。而且舞蹈极富有节律,所表现出的体态十分优美,对于舞者体形的塑造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舞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精神世界起到净化作用,协调统一舞者的形态、神态以及意识。对舞蹈教育课程进行开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舞蹈教师以生动形象且富有趣味的向学生讲解舞蹈相关知识和原理,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忱,积极的去理解舞蹈,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且逐渐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合作和交流,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良好的班级纪律和学习氛围。另外,在学校开设舞蹈教学,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自己的原则和方式来对舞蹈进行表现,符合了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和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

2. 通过舞蹈,开拓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人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具有抽象思维,而且还需要形象思维的参与和配合。对舞蹈艺术进行审美过程是通过人们的形象思维以及情感体验共同参与和配合完成的。通过不同的肢体性舞蹈表现,可以看出舞者对于生活的见解以及对真善美的热爱和向往。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舞者在完成某个动作的过程时,要经过一个模仿、感知、理解、吸收、创造和发挥的过程,此过程本身就需要舞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舞者只有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舞蹈的内涵。”,将舞蹈的真正内涵充分表现和概括了出来。由此可见,无论是对生活的理解,还是更高层次的加工和升华均可以通过舞蹈进行诠释,舞蹈是人类的重要发现和伟大成果。而且据相关智力调查表明,很多舞蹈学生的智商要比人均智商高,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出舞蹈教育确实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强身健体,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舞蹈是人们通过体态来对感情和观念进行表达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人们也可以在舞蹈的过程中释放身体的各种压力,使身体得到彻底的解放并达到愉快身心的目的。然而,舞蹈却与平常的体育锻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尽管都可以锻炼身体,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但是舞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更为多样,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更具有广泛性,不仅仅局限于身体锻炼方面。通过系统而专业的舞蹈教育,除了能够强身健体之外,还能进一步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内在的独特气质和魅力。人的体质大体上可以分为体格和体能这两部分。所谓体格主要就是指人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体形体态均属于这个范畴。所谓体能便主要是指人体的各种生理作用以及行为水平。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形体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并确保体态的优美,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体形和形态更为良好和优美。同时,舞蹈教育还需要对学生的柔韧性、控制力、协调性、稳定性以及耐力进行专门的素质训练,以便能够全方位的对学生的整个身体系统进行锻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舞蹈特有的锻炼方式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内在身体潜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身体基础。

4. 陶冶情操,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

舞蹈除了可以强身健体之外,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灵进行美化,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体验。同时舞蹈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以及全面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经有人对舞蹈的艺术价值魅力予以这样的评价:“人体是最美的,而舞蹈又是一种高级化的人体运动,是一种经过美化的人体运动。大学生通过接受舞蹈教育,其气质、情感、形貌、言谈举止等方面都会更加高雅,内心充实的情感世界都在舞蹈中得到充分体验,这才是舞蹈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更深层的意义。”由此可见,学生通过舞蹈教育,可以在气质、情感以及言谈举止等方面都变得更加优雅和得体,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也可以得到尽情的体验和释放,具有极为深远的教育意义。舞蹈具有极高的审美能力,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舞蹈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比如音乐、绘画以及文学等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和亲密联系,但是其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学生在经过舞蹈教师的有效指导后,可以将这些共同的审美元素进行消化和融合,构建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审美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给学生以心灵和人格上的成长。舞蹈教育对于素质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与思想和情感的不断交融下,学生能够获得较多的审美体验,从而对自己和人生产生新的理解和看法,启迪学生思考,净化心灵,使学生获得较快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教育先行与教育中心 篇11

【关键词】教育先行 教育中心 关注 宽容 支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05-01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林,教育必须摆在首要位置来抓,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会意识到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所以教育先行,教育优先发展便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从我们国家来看,教育先行是经历了一个较为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从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的重要性以来,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但是尚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在逐步加大,但离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还相差较远。目前教育优先还只是一个口号,仍然写在《纲要》中,仍然需要政府多重视,需要社会多关心,需要教育本身多努力,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努力,从而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步实现。

然而,与之相反的倒是教育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成为千万个家庭、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一方面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感到欣慰和喜悦,但同时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因为社会、家庭的关注,无疑是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围环境,但与此同时,过度地关注,非理性地对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办学秩序,束缚了教育者的手脚。

首先是家长的关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本无可厚非,千百年来的中国就有这样的传统。也正是由于家长的重视和支持,孩子的教育才能更全面,学校的教育才能越办越好。然而现在的许多父母似乎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孩子身上,有的甚至把孩子的发展作为自己一生的寄托,这样势必会造成对孩子的过度关注。一方面对孩子倾其所有,从孩子出生起,甚至有的在怀孕之时,父母便用尽心思,营养、胎教、启蒙教育、高价幼儿园、各种培训班、择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留任何遗憾给孩子”等成了众多家长的口头禅;另一方面对社会,对教育方面的“风吹草动”极为关注,甚至关注过头,这样既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别人。近年来屡次报道,高考期间,许多家长为了保护考场的环境,而过度“维权”,不仅不让机动车从考点前经过,甚至连自行车也不准,他们确实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在关心着自己的孩子,却影响甚至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这样的事例不能不让我们去反思。

其次,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应该说,教育作为中心,得到社会及媒体的关注也在情理之中,这样不仅能为教育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同时也能较好地监督我们的教育。然而,当今社会也存在一些不正常现象,即过度关注,甚至是吹毛求疵。曾几何时,教育的“眼里”揉不得沙子,“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为许多人甚至是教育者本身所共识的话题,这样学生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当然也就归咎于教师,归咎于学校,归咎于教育。安全教育,当然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也是个主渠道,但不能因此认为学生一旦出了安全问题都是学校的责任。而事实上这方面的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给学校领导,给教师带来的压力,尤其是心理压力是巨大的,以至于很多校长谈安全色变,许多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职务,更不愿意根据教育规律去开展一些校外活动。前一阶段,中央二台《经济与法》的一个节目《都是蚊子惹的祸》,让无数人看后感叹、惋惜,但同时也让我们的学校颇感无奈与忧虑。“蚊子”是学校的蚊子,因此孩子在学校住校被蚊子咬了以至于后来死了,学校当然脱不了干系,这样的故事绝对不是传说,而类似这样的事件也绝对不是仅此一例。甚至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专门关注教育的负面新闻,以期从中牟利,虽然极少,但对教育的影响却极坏。

再次,政府官员的关注。教育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重视,这是毋庸置疑的。开明的政府,远见的官员会把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而不是只考虑眼前的经济,自己的政绩。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在逐步增大,对教育关心、重视的舆论氛围也越来越浓,教育也因此而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有些政府官员在教育遇到困难时开始“害怕”起来,不是积极主动地为学校,为教育创造宽松的环境,为学校,为教育排忧解难,而是想法设法去“抹泥”,对社会的不能理解,对家长的无礼指责、无理要求不去调查,不去分析,而是一味地息事宁人,把所有的板子全打到了学校和教育的身上。究其原因,学校是姓“公”的,教师是“公家人”,在“公”与“私”之间,“私”是弱势嘛。这样一次次地处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导致了社会舆论往一边倒,有些地方出现了“校闹”(借用“医闹”一词)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说我们有些老百姓法律意识淡薄,偶然做出一两起过激举动尚可理解的话,那么如果是因为我们的官员无原则的退让甚至纵容而导致这种局面愈演愈烈的话,那岂不成了教育的悲剧,社会的悲哀了吗!

教育中心应该成为教育界和教育工作者的福音,而不能成为教育工作者心惊肉跳的“代名词”。如果我们的社会对教育能够多一份宽容,多从教育本身的特点去对待教育,如同我们对待其他众多职业一样,那么我们就能够冷静客观地面对教育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如果我们的家长对教育能够多一份理智,能够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那么我们就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就能够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从而让孩子能够更好地面对社会,面对各种挑战;如果我们的政府對教育能够多一份真正的关心和支持,把关心学校的发展,把关心教育质量真正放在心中,多为学校出谋划策,多为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这样我们的教育便会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便会真正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浅谈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 篇12

一、加强教材的编撰

无论是普通音乐教育还是专业音乐教育, 一项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教育和相应的思想的教育, 音乐是倾注了浓重情感和鲜明意向的艺术, 音乐课本中优美动听的歌曲也好, 器乐独奏曲也好, 还是大型的交响曲, 都是具有思想倾向的作品。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形成高尚情操的一门重要的课程, 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和道德等的教育。所以, 作为音乐课的教材, 必须遵循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原则, 所选的歌曲或乐曲不但要体现音乐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还要以其明朗的格调和高尚的情趣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健康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食量。

二、加强教师队伍优化

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根本。在我国各学校的音乐教师队伍中, 还有很多地方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 有的地方并不是很重视音乐教育, 用一些喜欢音乐多少懂点音乐知识的非音乐专业的教师上音乐课, 或者直接把音乐课的时间改为别的文化课, 这是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 专业的音乐教师和学校对音乐课的重视是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条件。

另外, 应重视对现有专业师资的思想教育。思想品德素质的高低影响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要重视政治理论的学习, 不断加强师德修养, 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 确立现代教育观念, 明确素质教育的任务, 积极投身素质教育的实践, 并重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不断学习新知识, 提高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 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业务基础。因此我们要在音乐教师中提倡自尊、自重、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用实实在在的教学成果来达到音乐教师队伍优化的目标。

三、加强课堂教学的优化

音乐课, 一般分大课和小课两种方式。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专业课一般是小课, 一对一或一对二的上课方式, 除非是音乐理论课是用上大课的方式。而中小学的音乐课一般都是大课的方式。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上课, 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结合教材内容, 由表及里, 旁引博证, 讲一些必要的音乐故事, 扩大知识范围, 迎合各种不同的兴趣面。如中外音乐家轶事、趣闻、名人与音乐、音乐与智力等。这样的方式能避免学生纯学音乐的专业只是而感觉到有些枯燥。从而使学生感受美的熏陶,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全面的思想教育。

举个例子, 在声乐作品中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叫《幸福在哪里》, 歌曲琅琅上口, 通俗易懂, 但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学会了节奏和音准, 背诵过了歌词。但歌曲的内涵很容易忽视。在这首歌的教学中, 应该顺势举一些相关的例子, 使学生在心灵中播下“幸福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的种子。又如:儿童歌曲《我的好妈妈》和《小鼓响咚咚》, 简单、生动的歌词和欢快、流畅的旋律给学生们语言和音乐两种艺术形式的感染, 使人们充分感到孩子对妈妈的关怀、体贴, 对“小娃娃”的关心、照顾的良好感情。学生在愉快、活泼的音乐中, 接受了品德和情感的教育。歌曲教学的全过程应始终伴随着情感的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怀着真挚丰富的感情去引导学生, 不能单纯的机械的教学, 也不能用对学生无任何感染力的语言, 这样既不能使学生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还将使学生失去对歌唱甚者一切音乐课的兴趣。再如, 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和歌表演《小海军》, 学生们在感受威武、雄壮的旋律和坚定的节奏的同时, 体会到解放军坚定不屈的英雄气概, 激发出勇敢、坚强和热爱解放军的情感。

音乐是含蓄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 音乐才开始它起作用的领域。”教师在音乐教学中, 要以巧妙的语言, 真挚的情感进行音乐各方面知识的教授。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很关键的,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争取课堂活跃、松紧适度、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使学生在充满愉悦的气氛中得到音乐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

四、加强音乐课外活动的优化

音乐作为学科类课程应在课程中增设文艺活动方面的内容。所以除音乐课堂教学中注意德育渗透, 更有必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发挥德育的效力。例如歌咏比赛、合唱比赛、乐器比赛等。这一工作应该纳入音乐课的工作计划, 并且认真研究, 努力做好, 尽可能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 组织、管理、协调和落实好活动的时间安排, 让学生得到书本之外的知识, 增强团结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增强思想纪律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参与集体音乐教育活动时, 一起活动, 共同体验, 表达一种愉悦的情绪, 易产生共鸣, 形成友好、愉快、协调的集体。它有利用培养学生互助互爱、关心他人、有礼貌、守纪律等优良品德。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高素质人才, 使音乐成为实现人生目标的动力之一。高素质人才, 音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古人曾说:“夫声乐之人人之深, 其化人也速”。可见音乐对人的发展影响之大。如学生通过歌唱和欣赏乐曲或者弹琴来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从而提高音乐文化修养, 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通过音乐技能和技巧的训练, 开发学生动手、动脑筋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通过音乐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 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音乐教育不一定非要培养音乐家, 首先音乐教育是培养人, 通过言传身教是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 是学校音乐教育首先要达到的目标。

五、加强音乐环境的优化

创造优美和谐的氛围, 设置舒心愉悦的音乐环境, 对加强德育渗透也相当重要。学校应设置音乐教室、活动排练室等, 而且布置的要整洁舒适, 色彩鲜明。在各个音乐活动的场所悬挂某些合适的音乐家头像、音乐家名言、乐器挂图等, 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把音乐悟性不同的学生都能引进艺术殿堂, 使他们得到心灵的升华、陶冶。

上一篇:建筑物下采煤技术下一篇:骨科围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