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啦啦操运动员

2024-10-01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共12篇)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 篇1

技巧啦啦操,顾名思义就是指啦啦操的技巧性,技巧啦啦操难度较大,技巧性较高,导致表演人员在训练或者表演过程中容易出现运动损伤,为了提高啦啦操的水平,减少人员损伤,对啦啦操的运动风险继续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时很有必要的。

1 技巧啦啦操存在的运动风险

1.1 身体素质风险

由于技巧啦啦操的技术动作难度较高,其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也较高,技巧啦啦操中翻腾、抛接、舞蹈动作、金字塔组合、过渡连接等高难度、高技巧性动作为主要内容[1],运动员要想完美地完成这些动作,必须具备良好的力量,有足够的忍耐力,身体柔韧度、灵敏度、协调性要高[2],如果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没有达到这些标准,在训练的这些高难度的动作时,很可能发生运动损伤。

1.2 心理素质风险

技巧啦啦操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竞争日益激烈,在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很重要,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能力对竞赛的胜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3],但是如果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的过程中,心理素质达不到要求,对队员缺乏足够的信任,在完成抛接动作的过程中犹豫不决,就很可能造成动作失误,同时破坏了整个队伍的协调性,也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而且,运动员在比赛之前一般都有较高的期望值,较高的期望值在无形之中给运动员造成了强烈的竞赛压力,而且在补赛中如果对手发挥很好,也会给运动员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如果运动员不能很好地调节这些压力,在比赛中害怕出现失误,过多地注意动作过程,也可能增加动作的失误率,造成运动损伤。

1.3 技术风险

运动技术也是引起运动损伤的重要风险运输,技巧啦啦操技术性较高,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和在比赛中,往往容易因技术动作出错发生损伤[4]。例如,运动员在完成翻腾的动作时,如果没有把握好时机,翻转或者转体的度数有误,动作幅度失误,都很可能造成损伤,如关节损伤,肌肉损伤等。再如,如果运动员在完成动作快速转换的过程中,两个动作的连贯性不强的话,身体可能会不适应,长期下去,也容易造成损伤。

1.4 环境风险

在训练和比赛中,适宜的环境与运动员对环境良好的适应能力也是影响训练结果与比赛结果的重要因素。技巧啦啦操中主要的动作有跳跃、转体、支撑,这些动作的顺利实施需要良好的场地环境,如果场地地面较滑、较硬或者较软,都可能影响运动员运动技术的正常发挥,造成运动损伤。例如,如果在过软的场地中训练金字塔组合动作,整个整体就很可能出现重心不稳的情况,容易发生运动风险。如果在寒冷的环境中训练或比赛技巧啦啦操也存在运动风险,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的肌肉粘滞性会增大、骨骼脆性增加,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生损伤。

1 . 5 生活与自我管理风险

运动员的生活习惯对训练质量与比赛水平的发挥有重大影响,如果运动员在比赛之前,休息不够,在比赛中很可能会精力不足,而且警觉性与认知功能也会有所下降,这就为运动中出现损伤增加了风险。

如果运动员如果对运动中存在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也可能造成运动损伤,例如,在训练或者比赛之前,如果运动员没有做好准备活动,身体没有调整到适宜的状态,在运动中,往往会因为肌肉的力量不够,韧带的伸展性不足造成肌肉损伤或韧带拉伤。再如,如果运动员在伤势没有痊愈之前就进行训练活动,也可能造成伤势加重或者出现新伤。

2 技巧啦啦操运动风险的防范措施

技巧啦啦操的运动风险有客观风险与主观风险之分,由于技巧啦啦操的主观风险变动较大,所占比重大,因此,从主观上规避风险是最重要的,只要针对技巧啦啦操中存在的运动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还是能够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的。

2 . 1 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和强度, 做好充分的准备与放松练习

技巧啦啦操教练员在训练运动员的时候,要根据运动员的生理特征与实际水平制定喝血合理的运动计划,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和强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训练中,从易到难,运动强度从小到大,防止运动员局部负荷过重,以避免训练中损伤的发生。在训练与比赛之前,运动员要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容易受伤的部位更要做好准备活动,进行适当的身体练习,调整好心态,以最好的身心状态迎接接下来的训练或者比赛。在训练与比赛之后,也需要做一些放松的运动,从而尽快消除运动中产生的疲劳感。从而降低运动风险。

2 . 2 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对掌握高难度的技术、取得比赛的胜利有重大影响,而且良好的身体素质对避免和减少运动风险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提高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忍耐力、柔韧度、灵敏度、协调性,增强身体的力量,提高速度。技巧啦啦操教练员在训练运动员的过程中,要重点重视运动员力量素质的提高,运动员良好的力量素质是其他素质提高的基本条件,训练中要有目的地加强运动员身体各个关节部位的力量训练,从而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同时还需要针对在运动中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与薄弱环节加强训练,以提高运动员机体的抗损伤能力。特别是对于底座的运动员,一定要对其上下肢、肩带和腰腹部位进行专项的力量训练,这样有利于提高底座运动员的托举能力,增强金字塔的稳定性。

2 . 3 加强难度动作技术的研究和分析

在技巧啦啦操动作中,翻腾、抛接、托举动作的技巧性与难度性都较高,而且这些动作也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在训练与表演中,危险性较高,动作稍有差错都可能造成身体损伤,因此需要加强对这些难度较大动作的研究与分析,使运动员正确的掌握这些运动技术,在表演中顺利的完成,以有效的防范运动员身体损伤的发生,而且对难度动作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还有利于提高运动员潜在的运动能力。

2 . 4 重视损伤的恢复,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当运动员伤势未完全康复时,进行训练活动或者参与比赛,都可能加重旧伤或者造成新伤,因此,当运动员受伤后,应注意多加休息,在伤势未完全康复之前,要适当的减轻运动量,避免超荷训练与强度大的训练,主要以身体康复为主。如果运动员感到疲惫时,也要控制好运动强度,最好不要在疲惫的状态下做高难度动作的训练和大强度的训练,因为人在疲惫的状态下,运动能力也会随之下降,人体的防护应变能力会下降,注意力也很可能会分散,这样身体很容易发生损伤。同时,作为一名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使运动员会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运动员身体状态的快速调整,从而缓解训练中产生的不适感,进而降低身体损伤的发生率,降低技巧啦啦操中的运动风险。

2 . 5 加强对运动损伤预防知识的了解

技巧啦啦操教练员在训练运动员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需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安全教育,让运动员了解和掌握运动损伤相关的预防知识,提高运动员的运动风险防范意识。在训练练习过程中,对于一些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如关节部位,最好在联系的时候利用绷带保护好手部关节与踝关节。在联系抛接、翻腾、托举等难度较大的动作使,教练员做好仔细的向运动员讲解其中的要领,并做好保护措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练习,切忌急功近利。告诫运动员在做托举、抛接的动作时,要使身体肌肉肌肉保持紧张的状态,并且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要加强底座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和加强运动员的团结意识与配合默契。还要告诫运动员在平时练习高难度的动作时,在没有教练员的指导或帮助下不能进行。

3 结语

总而言之,技巧啦啦操作为一项高技巧性、高难度的体育项目,存在各种运动风险,在预防风险中需要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和强度,做好训练前后的热身准备和放松练习,加强难度动作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加强对运动损伤预防知识的了解,从而降低运动员损伤的发生率,降低运动风险。

摘要:啦啦操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轰烈展开,并且影响力与日俱增,它以翻腾、抛接、舞蹈动作、金字塔组合、过渡连接等高难度、高技巧性动作为主要内容,这项运动对运动员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心理素质要求、生活与自我管理要求以及技术要求、环境要求都比较高,运动员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如果身体素质、心理状态或者技术达不到相应的要求都很容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该文就从技巧啦啦操中存在的各种运动风险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运动风险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技巧啦啦操,运动风险,防范,措施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 篇2

摘 要:现今啦啦操是我国目前十分受欢迎的一个运动项目,在国内高校里逐渐变为体育教学里的一个全新的运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的研究了当前我国高校啦啦操的发展情况,同时给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希望能够为啦啦操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啦啦操;发展现状

融娱乐、体操、健身、舞蹈为一体的运动就是啦啦操运动,其因节奏感强、活力四射、动作干脆而备受大家喜爱。啦啦操的应用范围很广,不论是在奥运会、春晚等国际舞台,还是在商业活动演出中,都有啦啦操身影。啦啦操运动是一种精神力量的鼓舞、集体风貌的展现。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啦啦操运动像是夜空中的星星闪亮了大学的天空,给大学生活画上了一笔靓丽的色彩。

一、开展啦啦操运动的意义

啦啦操运动有着很高的心理学价值、健身价值以及较好的观赏性,有利于国内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集体性项目,啦啦操运动在练习时,要求所有人团结一心,相互配合,另外还要求每个人在运动中都可以展现出自己的爱好、性格、能力,可以张扬个性。在练习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表达自我的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能力。啦啦操运动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啦啦操运动有着竞技性、表演性以及集体性的特点,这对于大学生培养集体荣誉感,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准确定位自身,从而丰富校园生活。

二、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的现状

啦啦操运动最早实在美国出现的,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融合了街舞、健美操等多种元素,强调自我个性的张扬。而在我国,啦啦操运动在高校开展的时间还不是很久,分析当前高校拉拉操运动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1.领导重视度不够

据了解,很多高校都没有设立专门的啦啦操队,其主要原因在于领导重视度不够,没有在设备、资金、时间以及人员等方面长期支持。遇到啦啦操比赛,才会临时选拔队员来训练。而体育院校的队员一般都是竞技健美操专业出身,这些队员都接受过专业的健美操培训。普通的高校的大部分队员都是在上体育课时选拔出来的。里面的很多队员在上大学前都对啦啦操没有太多的了解。

2.啦啦操运动的子项目发展不够平衡

据对这几年参加比赛的项目分析来看,在啦啦操的街舞和自由舞的部分,报名参加的学校很少;而在五人项目和双人项目的竞赛中,由于对技巧性要求比较高,所以参赛队伍的数量也比较少。

3.啦啦操的后备力量不够

在国外,一般在在7到8岁之间,就开始挑选啦啦操运动员并开始训练。而在我国,在短时间内,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高校里选拔出的啦啦操队员百分之四十七是非专业的,百分之五十三的队员是从舞蹈、艺术体操、武术等项目调剂过来的。因此,要想啦啦操运动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对这些专业人才进行培养训练。

4.缺乏啦啦操教材

经过对啦啦操运动的教材和与啦啦操运动相关研究比较,发现我国十分缺乏啦啦操运动的教学教材。目前使用的很多教材都是借鉴国外较为先进的教材,这样就不能根据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导致啦啦操运动教学没有针对性。

三、高校啦啦操发展的对策

1.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

啦啦操运动的开展需要的场地、器材以及专业的师资力量,高校一般都能够满足。客观来讲,其他公共体育课的场地相比,开展啦啦操运动所需要的场地并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在篮球场和草坪上都可以训练。不论是单人练习还是集体操化练习,在校园里都能够开展,基本上与健美操的教学与训练条件是相同的。利用国内高校的体育设施及条件就可以培养啦啦操人才,所以说在人力、物力及财力等各方面的条件都是比较成熟的,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资源,来培养我国的啦啦操人才。

2.定期举办比赛,强化宣传力度

可以定期举办啦啦操比赛,提高啦啦操运动在民众中的影响,为啦啦操运动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其发展变得成熟后,可以实行协会与企业合作举办啦啦操比赛,推动啦啦操的市场化运作,深化啦啦操的市场潜力,为今后举办更多的啦啦操比赛及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各地区的交流合作

现今在我国,啦啦操运动在高校里的开展还不太平衡。可以向成功高校吸取经验,向啦啦操运动发展较为成功的高校请教、学习,还可以聘请专业人员来学校指导培训,或者组织培训班,进行强化学习,吸取他人的学习技巧和方法,使得本校啦啦操运动能够更好的发展。

4.加强专业教练员建设

教练员本身的素质与啦啦操的开展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国内高校要加强培养高校系统的体育教师。可以开展教练员在岗培训班,系统的培训高校体育教练员啦啦操的相关知识,全方位地提升教练员队伍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还可以通过开办研讨班等方式,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合作。这对啦啦操运动的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在各大媒体上宣传啦啦操,得到政府、社会以及学校的重视,让更多的喜欢跳舞的青年参与到啦啦操中来,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啦啦操人才。

5.创建啦啦操社团,加强交流

在高校创建啦啦操学生社团。在举办活动时,可以吸引一些啦啦操的爱好者,向其普及啦啦操知识,并锻炼创建者让其学习组建啦啦操队伍,学习选取队员,安排训练等,从而创建科学系统的训练规范,使得在校的学生更加了解啦啦队在我国的发展。同时还可以组织高校间的啦啦操联谊赛,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使得大学里的啦啦操运动的可以变得更加的好。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且高校体育教学更加重视的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理念,所以要让高校大学生要对体育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作为一个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啦啦操自身所展示的团结、互助以及青春活力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高校支持并开展这个运动迎合了时代的需要,使得素质教育的内容变得丰富,同时还为学生创建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对建设校园文化的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 篇3

关键词:高校;啦啦操;发展现状

融娱乐、体操、健身、舞蹈为一体的运动就是啦啦操运动,其因节奏感强、活力四射、动作干脆而备受大家喜爱。啦啦操的应用范围很广,不论是在奥运会、春晚等国际舞台,还是在商业活动演出中,都有啦啦操身影。啦啦操运动是一种精神力量的鼓舞、集体风貌的展现。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啦啦操运动像是夜空中的星星闪亮了大学的天空,给大学生活画上了一笔靓丽的色彩。

一、开展啦啦操运动的意义

啦啦操运动有着很高的心理学价值、健身价值以及较好的观赏性,有利于国内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集体性项目,啦啦操运动在练习时,要求所有人团结一心,相互配合,另外还要求每个人在运动中都可以展现出自己的爱好、性格、能力,可以张扬个性。在练习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表达自我的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能力。啦啦操运动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啦啦操运动有着竞技性、表演性以及集体性的特点,这对于大学生培养集体荣誉感,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准确定位自身,从而丰富校园生活。

二、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的现状

啦啦操运动最早实在美国出现的,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融合了街舞、健美操等多种元素,强调自我个性的张扬。而在我国,啦啦操运动在高校开展的时间还不是很久,分析当前高校拉拉操运动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1.领导重视度不够

据了解,很多高校都没有设立专门的啦啦操队,其主要原因在于领导重视度不够,没有在设备、资金、时间以及人员等方面长期支持。遇到啦啦操比赛,才会临时选拔队员来训练。而体育院校的队员一般都是竞技健美操专业出身,这些队员都接受过专业的健美操培训。普通的高校的大部分队员都是在上体育课时选拔出来的。里面的很多队员在上大学前都对啦啦操没有太多的了解。

2.啦啦操运动的子项目发展不够平衡

据对这几年参加比赛的项目分析来看,在啦啦操的街舞和自由舞的部分,报名参加的学校很少;而在五人项目和双人项目的竞赛中,由于对技巧性要求比较高,所以参赛队伍的数量也比较少。

3.啦啦操的后备力量不够

在国外,一般在在7到8岁之间,就开始挑选啦啦操运动员并开始训练。而在我国,在短时间内,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高校里选拔出的啦啦操队员百分之四十七是非专业的,百分之五十三的队员是从舞蹈、艺术体操、武术等项目调剂过来的。因此,要想啦啦操运动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对这些专业人才进行培养训练。

4.缺乏啦啦操教材

经过对啦啦操运动的教材和与啦啦操运动相关研究比较,发现我国十分缺乏啦啦操运动的教学教材。目前使用的很多教材都是借鉴国外较为先进的教材,这样就不能根据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导致啦啦操运动教学没有针对性。

三、高校啦啦操发展的对策

1.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

啦啦操运动的开展需要的场地、器材以及专业的师资力量,高校一般都能够满足。客观来讲,其他公共体育课的场地相比,开展啦啦操运动所需要的场地并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在篮球场和草坪上都可以训练。不论是单人练习还是集体操化练习,在校园里都能够开展,基本上与健美操的教学与训练条件是相同的。利用国内高校的体育设施及条件就可以培养啦啦操人才,所以说在人力、物力及财力等各方面的条件都是比较成熟的,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资源,来培养我国的啦啦操人才。

2.定期举办比赛,强化宣传力度

可以定期举办啦啦操比赛,提高啦啦操运动在民众中的影响,为啦啦操运动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其发展变得成熟后,可以实行协会与企业合作举办啦啦操比赛,推动啦啦操的市场化运作,深化啦啦操的市场潜力,为今后举办更多的啦啦操比赛及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各地区的交流合作

现今在我国,啦啦操运动在高校里的开展还不太平衡。可以向成功高校吸取经验,向啦啦操运动发展较为成功的高校请教、学习,还可以聘请专业人员来学校指导培训,或者组织培训班,进行强化学习,吸取他人的学习技巧和方法,使得本校啦啦操运动能够更好的发展。

4.加强专业教练员建设

教练员本身的素质与啦啦操的开展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国内高校要加强培养高校系统的体育教师。可以开展教练员在岗培训班,系统的培训高校体育教练员啦啦操的相关知识,全方位地提升教练员队伍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还可以通过开办研讨班等方式,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合作。这对啦啦操运动的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在各大媒体上宣传啦啦操,得到政府、社会以及学校的重视,让更多的喜欢跳舞的青年参与到啦啦操中来,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啦啦操人才。

5.创建啦啦操社团,加强交流

在高校创建啦啦操学生社团。在举办活动时,可以吸引一些啦啦操的爱好者,向其普及啦啦操知识,并锻炼创建者让其学习组建啦啦操队伍,学习选取队员,安排训练等,从而创建科学系统的训练规范,使得在校的学生更加了解啦啦队在我国的发展。同时还可以组织高校间的啦啦操联谊赛,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使得大学里的啦啦操运动的可以变得更加的好。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且高校体育教学更加重视的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理念,所以要让高校大学生要对体育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作为一个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啦啦操自身所展示的团结、互助以及青春活力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高校支持并开展这个运动迎合了时代的需要,使得素质教育的内容变得丰富,同时还为学生创建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对建设校园文化的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奇,周建社.国际接轨背景下中国啦啦操运动的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5):128-132.

[2]时倩.舞蹈啦啦操锻炼对女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6):3066-3067.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 篇4

关键词:技巧啦啦操,底座,托举,专项,力量训练

1 前言

作为一个新兴体育项目,技巧啦啦操近几年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几支高水平的技巧啦啦队已经代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作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的运动项目,成套动作主要以难度动作价值的高低来评判。技巧啦啦操的评分规则将难度动作分为托举、抛接、翻腾和“金字塔”四部分,这其中托举对底座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尤其是肌肉力量要求极高。目前国内高水平技巧啦啦队与美、日等国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于托举难度系数低、稳定性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底座运动员托举专项力量较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技巧啦啦操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效提高底座运动员专项力量,提高我国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中托举动作的难度系数和完成稳定性。目前国内尚没有针对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专项托举力量进行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托举动作专项力量训练内容和方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主要查阅国内外关于技巧啦啦操、技巧有关的专著、论文,与技巧啦啦操训练有关的文献,并查阅了相关的训练学资料。

2.2.2 专家访谈法

对国内技巧啦啦队领域教练员、高水平运动员进行关于底座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内容的访谈;对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啦啦队高水平国家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相关访谈。

2.2.3 录像分析法

对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啦啦队训练视频进行分析,找出关于底座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内容并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根据力量素质与运动专项的关系,可分为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1]。所谓专项力量,是指那些在发力时间、空间等特征上严格符合专项动作技术要求的力量[2]。也就是说,进行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其肌肉收缩方向、用力性质、动作幅度和速度等技术特征应该与动作的技术特征吻合或相似,即进行负重抗阻练习时,应包含直接用来完成动作的肌肉群,并尽可能地模拟其实际的动作结构及动作的节奏和速度[3]。从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来看,一般性力量训练是所有竞技体育项目运动员的基础,专项力量的训练是大幅提高运动员专项水平的基石,尤其是对于技能主导类难美项群项目,运动员尤其要密切结合项目动作进行专项力量训练。

技巧啦啦队底座运动员的托举动作主要包括抛、托、举等技术动作,其中大部分动作是由手、腰腹和腿协同发力,并结合动作完成后的稳定性技术。因此,底座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内容应与这些技术动作密切相关,应结合具体动作、结合尖子进行训练,具体内容应包括专项力量和专项力量的稳定性两个方面。

3.1 上肢专项力量训练

3.1.1 上肢专项力量训练方案设计

底座在做托举动作时要求最高的就是上肢的力量,上肢专项力量训练是托举专项力量训练中的重点部分,加强上肢力量练习能够使托举的难度变化和难度提高起到关键作用。

1.卧推尖子

这个动作适合初学者练习专项力量。运动员平躺在地毯或垫子上,双手张开抓住尖子的足弓部位,食指或中指顶住尖子脚后跟,双臂与水平面垂直,屈臂推撑,如图1:

在训练过程中根据渐增负荷的原则,并结合底座的个人能力,尖子的重量应从小到大逐渐递增;当底座托举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可加大动作的难度,让底座双手分别单托一个尖子,如图2。

对于负荷数量(次数与组数),练习的重复次数与负荷强度有很大关系,通常,以50%的负荷强度做20次为宜,强度增加可适当减少次数[4]。托举动作对肌肉耐力需求不大,因此可考虑少次数、大负荷练习。需要强调的是,不管底座运动员的能力如何,在练习时必须要有保护者站在体侧准备抓扶尖子。

2.肋木推尖子

底座面对肋木,抓住尖子的足弓部位成肩位托举如图3:

由肩位推举到高位尖子抓紧肋木保持平衡。此动作对于提高底座推举能力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是国际上通用的训练方法。遵循大负荷训练原则,可让尖子负重(绑沙袋等)或托举体重较大尖子。需要强调的是,此动作中尖子处于高位,距离地面有近两米,因此训练时要时刻注意安全,尖子必须注意自我保护抓紧肋木。

3.站姿推尖子

此动作在空间上与实际比赛中相同。身体垂直站立于地面,双手张开抓住尖子的足弓部位,成肩位托举,做屈臂推撑,如图4。这个动作常用的方法是大负荷训练法,可让尖子负重,或者换推体重较大的尖子。此动作适合水平较高的底座运动员,但仍然必须有至少1名保护着站在一侧。这个练习同样可以练到下肢与上肢的协调发力。

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还可加大动作难度,比如交换手推、双手推单脚等。

4.托举打滚

此动作适用于高水平底座运动员,卧躺在地毯或垫子上,双手张开抓住尖子的足弓部位,食指或中指顶住尖子足跟后缘,双肩顶直,向左侧沿身体纵轴翻滚90°的同时屈左臂顶右臂,尖子配合底座伸左腿、屈右腿;继续向左侧翻滚90°,同时屈右臂成体前屈臂托举,此时尖子双腿处于直位;再向同一方向继续翻滚90°,同时顶左臂、屈右臂,尖子同时屈左腿、伸右腿;最后再向同一方向翻滚90°,同时顶右臂,此时底座双手、尖子双腿均处于直位;这五个步骤(如图5)做完,底座身体刚好翻滚360°。

此动作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的上肢托举稳定性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在练习时需要一名保护者跟随底座滚动方向一直站在尖子面前随时准备保护。

3.1.2 上肢稳定性训练方案设计

上肢稳定性训练的目的是能够让底座将技术动作稳定,提高成套动作中托举动作的成功率,并减少尖子运动员的伤病率。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王卫星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特殊的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的稳定性训练可以明显提高运动员的静平衡能力[5],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因此,在对底座进行静止控制能力训练的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人为创造不稳定因素,提高稳定性训练效果。

1.卧控尖子

底座卧躺在地毯或垫子上,按照卧推尖子的技术要领将尖子推举至高位(直臂位)。为模拟实际比赛情形,可以让底座进行加难练习:1、在制动过程中可让保护着扶着尖子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不规则轻微摇动,让底座随时调整手臂方向以保持动作的稳定性;2、让尖子负重或者换举体重更大的尖子。在练习此动作时,需根据运动员的个人能力合理安排时间,一般初学者为30秒-60秒,对于高水平运动员,不建议无限制延长制动时间,而是建议加大负荷量,即加大尖子重量。

此动作因难度较小,很多练习者会忽视保护,实际上在练习后期,底座往往会出现体力不支的状况,此时尖子很容易跌落,因此,此动作同样要求安排副点进行保护。

2.肋木控尖子

对于稳定性训练,此动作更接近于实战,底座将尖子托举至高位,可让尖子接近于无外力保护状态,手指轻扶肋木。但此动作切忌额外加力,而且肋木下方必须铺设体操垫,并安排保护着站于两侧和后方。

3.站姿控尖子

身体垂直站立于地面,双手张开,尖子的足弓部位踩在底座双手的掌心部位,成单底座高位托举。要求尖子的重心尽量放在底座的手上,控的时间根据底座能力而定,时间范围一般为30秒-120秒。底座练习此动作时要求前、后至少各有一名副点保护。对于高水平底座来说,为了模拟实际成套动作中的动作,还可采取尖子负重、双手托单脚、单手托单脚等措施。

3.2 核心部位专项力量训练

3.2.1 底座运动员核心部位专项力量训练意义

核心(Core)通常上指我们所说的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群。Ian Hasegawa认为,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6]。由此看出,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7]。研究表明,运动员强大的核心力量可以起到稳定脊柱和骨盆、改善控制力和平衡性、提高肢体协调工作效率以及降低能量消耗等重要作用。对于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来说,他们在比赛中所做的技术动作需要强大的核心力量作保证,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对于体操、技巧类技能主导类难美项群项目运动员来说,强有力的核心力量能够使躯干得到稳固的支持,对上下肢的的协同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8],从而保证肢体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技术动作。

3.2.2 核心部位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对于初级水平运动员来说,应该是结合动作发力方向以及动作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进行练习,多做抓-抛-接尖子的动作。随着水平的提高,可以采取加难措施—尖子负重或换体重更大的尖子。此阶段还有一种练习方法,可以让底座模拟托举尖子的动作,双手抓住杠铃杆,做前俯后仰的动作。此种练习方法同样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至于练习的总负荷,不建议用练习的次数来弥补符合的不足,毕竟对于底座运动员来说,技巧啦啦操对核心部位最大力量的需求要远高于肌肉耐力的需求。对于高水平底座来说,可以采用俯身双手抓尖子匀速将其上举止高位,然后再按原路线返回的方法,如图6:

还有一种方法,底座平躺在垫子上,双手屈臂托尖子,在保持尖子身体平衡的前提下底座练习仰卧起坐,结束为止为底座躯干与地面垂直,然后底座再按照原路线返回,如图7:

此方法对底座的核心力量要求较高,在练习时需安排副点进行保护,并适当给底座以加力帮助。

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的腰腹力量训练有很大的不同,核心力量的训练涉及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对那些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在练习方式上不仅采用一端固定的向心收缩,而且强调两端固定的静力性收缩,在运动方向上不仅进行一维的运动,而且重视两维和三维的运动[9],因此上述两种训练手段效果极佳。

3.3 下肢专项力量训练

3.3.1 下肢专项力量训练方案设计

底座的肩部站人,肩部的人需上身直立,稳定自己的重心,双脚尽量夹住底座的颈部,底座的双手要紧紧抓住上面人的小腿部位,以免在行走时肩上的人失去重心。在做这个练习时需要跟随保护人员。肩上人的重量最好要超过底座的自身重量,一次行走长度需50米以上。练习此方法时还可将尖子的站肩换成底座双手地位托举。

为更接近实战,还可让底座双手地位托尖子,底座下蹲,但下蹲幅度不可太大,要与实际准备抛接时下蹲的幅度相同;如继续加大难度,底座可双手高位托举尖子深蹲。运用此两种手段训练时要遵循循序渐进和大负荷的训练原则。

3.3.2 下肢与上肢的专项协调力量训练方案设计

对于水平较低的底座来说,开采用模拟训练法:双手低位平托杠铃杆,下蹲后下肢直立的同时双手托举杠铃杆至高位,当逐渐加大重量并且对技术动作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可以将杠铃杆换成体重较轻的底座,随着能力的增强,逐渐加大尖子的重量。

对于高水平底座来说,可以采用“踩单车”的训练方法:底座半蹲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尖子左脚踩在底座的手上,右脚踩在底座的左肩,双手扶住底座的头部以作支撑。底座需腿部快速发力带动上肢经胸前向上托举,尖子借助底座托起的惯性互换左右脚。交换的次数以底座队员的能力来制定。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方法中尖子的脚因不断离开底座的手部,因此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在练习时,务必安排至少两个副点前后站立保护。

3.3.3 下肢、核心部位和上肢协同配合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案设计

对于水平不高的底座来说,第一步可以采用“抛投”的训练方法:底座半蹲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抓住尖子的髋部,按节奏同时下蹲,底座需腿部快速发力带动上肢经胸前向上抛起,抛起的方向要垂直与地面。尖子借助底座抛起的力量向上跳起,尖子向下落时,底座需再最高点接住尖子的髋部慢慢放置地面。

另外还可以采用双底座托尖子的训练方法:两个底座面对面站立,双腿弯曲,双手平放于膝盖上缘,掌心向上,尖子两脚各踩于一个底座的手上,底座双手抓住尖子脚掌,在直腿、起身的同时将尖子托举至胸上,再由胸部地位托举至头顶高位,最后按照原步骤依次落下[10]。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对于上肢专项力量和稳定性训练,均可采用与尖子相配合的方法进行训练,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在进行力量或稳定性训练时,切记不能忽视保护,务必要安排好保护的副点;

2.核心部位是全身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的协同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在进行核心部位专项力量练习时,既可以采用核心部位动力性发力练习,也可采用一端固定的向心收缩练习,还可采用两端固定的静力性收缩练习。

3.对于下肢的专项力量练习,可采用托举行走或下蹲的联系方法;还可以采用下肢与上肢协同发力的专项力量练习,以及下肢与核心部位和上肢共同协同配合法力的专项练习,这样练习的效果会更好。

4.2 建议

1.竞技体育运动带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技巧啦啦操,因其技术动作涉及到底座抛、举、托尖子等动作,因此无论在训练还是比赛中,每一个动作都要安排好副点保护,切勿掉以轻心。

2.底座在进行专项力量练习时,切不可只练习局部专项力量,而是要注重全身,尤其是上肢、核心部位和下肢的协同练习。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191.

[2]如何提高运动员的专项力量[E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193098.html.

[3]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9:285.

[4]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193-200.

[5]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20.

[6]Isaacs LS.Comparison of the vertec and just jump system for measur-ingheight of vertical jump for young children[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98,86:659-663.

[7]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

[8]王卫星,廖小军.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2):12.

[9]陈小平,黎涌明.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J].体育科学,2007,(9).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 篇5

对竞赛进行组织管理有利于增强比赛的公平性,在校园中传播啦啦操运动要不断完善啦啦操组织管理制度。要对重视与啦啦操相关的组织机构,如体育总局等【1】,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功能,通过对啦啦操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来对其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并结合各地区不同的经济情况,制定相应的啦啦操发展策略。同时要不断完善啦啦操竞赛制度,相关人员要积极发展啦啦操运动产业,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优势促进其发展,在市场中发展啦啦操运动,能够促进啦啦操运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有效结合,创立啦啦操品牌并提高其知名度,实现啦啦操本身的价值。

4.2做好啦啦操宣传工作

在对啦啦操进行宣传时,不仅要宣传啦啦操的动作方式,更重要的是宣传啦啦操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要将啦啦操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有效结合【2】,让啦啦操运动员在掌握啦啦操动作的同时,了解啦啦操文化,为达到这一目的,要不断对啦啦操运动进行宣传,建设啦啦操运动项目并取得相应效果,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让相关部门人员了解啦啦操运动的价值及其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促进意义,加强相关部门对啦啦操运动的重视,从而提高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参与度。在宣传时要注重深入基层,让三线城市及农村学校的学生能够参与啦啦操运动,实现啦啦操的教育意义。

4.3培养啦啦操运动人才

为促进啦啦操运动更好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校园文化的作用,要积极培养啦啦操运动人才,可从两方面来培养,一方面要建设强大的啦啦操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啦啦操培训。首先推广啦啦操运动需要较多师资力量【3】,师资力量也是啦啦操运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啦啦操因其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对教练员有着严格的要求,教练员要对啦啦操整套动作进行全面掌握,熟知啦啦操文化,并能够有效把握啦啦操运动的发展状况,在培训教练员方面,要健全相应考核机制,并进行适当的激励,同时要为教练员提供必要的实践交流机会,提高其综合能力。然后要注重对学生的啦啦操培训,学生是参与啦啦操活动的主体,也是发展啦啦操运动的新生力量,对学生进行培训利于激发学生对啦啦操的兴趣,提高学生啦啦操动作水平,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啦啦操运动健康长远发展。

4.4建设校园啦啦操运动文化氛围

啦啦操运动能够营造健康的体育文化氛围,而健康体育文化又利于校园文化的发展,啦啦操运动对校园文化的有效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要想在校园中有效推进啦啦操运动【4】,学校教师和学生要积极进行配合,学校要根据地域特点、教师情况、学生情况以及现有文化氛围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啦啦操运动发展方案,可从啦啦操活动场地、宣传方式等方面对方案进行设计,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啦啦操运动文化。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设备和信息网络来对啦啦操活动进行设计与宣传,让学生对啦啦操有全面的了解,对其形成正确科学的认识,使啦啦操运动能够在校园文化中和谐发展。

5.结语

啦啦操运动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运动方式,啦啦操运动团结性、健身性、教育性及观赏性等优点能够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校园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也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谐发展。学校应认识到啦啦操运动项目对发展校园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发展啦啦操运动,加大啦啦操运动宣传力度,与相关部门进行配合,促使学生进行广泛参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丁辉.校园啦啦操运动的推广价值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6):126-128.

[2]蔺平.舞蹈啦啦操运动对中学女生身心的影响及其开展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8):55-57.

[3]张冰妹.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4):84-85.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 篇6

关键词 舞蹈啦啦操  中学女生  生理  心理  影响  策略

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对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女生来说,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一系列“质”与“量”的飞跃。在这种急速变化的情况下,家长和体育工作者如何正确把握和引导她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将对她们今后的学习、生活甚至人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根据上述情况,如何合理地、有针对性地安排好中、小学大课间的体育活动就成为当前学校领导和体育工作者有待解决的难题。本人作为从事体育教学多年的教师个人认为:针对中学女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大课间开展舞蹈啦啦操运动对中学女生生理机制的发育和心理调控的效果均有良好的作用。

一、“舞蹈啦啦操”的概念与特点

“啦啦操”是一项集竞技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项目。[1]目前啦啦操具体分为两大类: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一般针对专业队员,舞蹈啦啦操是针对大众学生。

舞蹈啦啦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运用多种舞蹈元素的动作进行组合,并结合身体转动、各种跳步以及肢体平衡和柔韧,通过舞蹈过渡连接的技巧,将舞蹈与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动作速度、力度与生理负荷,展示舞蹈技能与运动以及团队的凝聚力,通过空间、方向与队形的变化表现出不同舞蹈风格特点的运动艺术的团队项目。[2]

二、中学女生生理和心理特点

中学女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一系列“质”与“量”的飞跃,在生理和心理急速变化的情况下她们朝气蓬勃、精力旺盛,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趋向成熟。[3]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代谢能力强;心脏发育不及骨骼;呼吸表浅,容易出现疲劳,但恢复较快;机体在掌握动作时稳定性差。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敏感,情感含蓄、意志比较薄弱,经不起失败的打击。具体表现在体育课上:耐力差,容易出现疲劳等现象;注意力不集中,动作掌握慢;缺乏毅力,怕苦怕累。根据上述特点,中学女生的体育课尽量安排运动量比较适合、难度适中的运动项目,注重身体全面发展。

三、舞蹈啦啦操运动对中学女生生理的影响

1.神经系统的影响

中学女生神经活动兴奋过程占优势,具体特征表现为活泼好动,但兴奋过程极易扩散,又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掌握动作的准确性较差。[4]舞蹈啦啦操的活力和激情四射,符合中学女生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因此,在中学女生大课间容易开展。再者,舞蹈啦啦操动作特点是“快”、“准”、“狠”[5],动作“准确”、“到位”的反复练习正好克服了女生注意力分散的毛病。通过一段时间舞蹈啦啦操的训练后,学生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增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

2.运动系统的影响

大课间活动时间一般都在半小时以上,那么女生在参加半小时以上的具有一定力度和幅度的舞蹈啦啦操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躯体肌肉力量,而且啦啦操中的拉伸动作可以使女生肌肉、肌腱、韧带的弹性得以提高,柔韧素质得到发展。[6]啦啦操运动主要是以头颈部、肩臂部、腰腿部、膝关节、踝关节等为主的部位进行动作编排,对身体相对应的大肌肉群有较好的锻炼作用;集中在腰腹部和髋部的动作编排能促使女生的腰腹肌和骨盆肌得到很好锻炼,再者成套动作的编排有效地改善了女生的腰腹肌力量和腿部爆发力。[7]同时啦啦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即成套的一连串动作须在规定的节奏内完成,这样的动作练习无疑可以提高女生的速度素质。而且在同一时间内身体多个关节同时参与运动,这样大大提高女生的协调性。

3.呼吸系统的影响

中学女生的呼吸系统发育还不像成人,她们的胸廓没有发育完全,呼吸肌能力相对较弱,表现特征是呼吸较浅;同时肺泡的数量少,肺活量小,最大吸氧量小,表现出呼吸频率快。[4]运动医学研究证明:正常人体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的有氧运动后,其心肺功能明显得到改善或增强。舞蹈啦啦操运动是瞬间运动负荷较小,而动作持续时间较长;富有动感、青春活力的音乐和旋转变化的舞步加上肢体操化动作的力度与制动,再者成套动作整个过程要求身体姿态优美的控制,这些美的元素能激发女生潜在的运动激情,鼓舞着他们坚持运动的毅力,同时为她们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8]因此,大课间开展舞蹈啦啦操运动能激发中学女生的体育兴趣同时增强她们的呼吸系统,提高最大吸氧量,改善机体运输、储备氧及利用氧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机体有氧耐力。

4.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大课间开展舞蹈啦啦操运动实际上也是一项典型的有氧运动。根据测定参加三十分钟以上啦啦操运动后,人们的即刻心率可达150次/min左右。长期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可以使其心脏收缩力增强,并增加心肌毛细血管的数量,使得心脏营养供应充分;容积扩大,心室壁增厚,心搏慢而有力,心血管机能明显提高。[9]具体表现为安静心率下降,心肌力量增强。同时由于心搏量的增大,改善了全身耐力进而增加体力,使精力旺盛。“生命在于运动”的意义在此一目了然。

四、舞蹈啦啦操运动对中学女生心理的影响

1.审美意识的培养

舞蹈啦啦操欢快的音乐陶冶着学生心情,老师优雅、规范的动作和完美体态给学习者美的享受,这样很容易在锻炼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成套动作都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舞蹈啦啦操,其大多选择节奏感强、速度较快、充满活力的音乐,如摇滚、爵士、现代流行等年轻又活力的音乐。[10]这些节奏明快的音乐更能调动起学生参与运动的激情;动作控制的制动感与旋律变化多样的音乐完美结合,使啦啦操带给女生与众不同的美的享受。[11]再者舞蹈啦啦操运用现代音效,使音乐具有极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参与舞蹈啦啦操的学生在欢快、动感的音乐效果下更具有鲜活性和艺术性。

2.意志品质的培养

舞蹈啦啦操肢体语言的美感给学生潜移默化地传递正能量。在舞蹈啦啦操编排中运用各种肢体动作、身体姿态,甚至一个眼神都能告诉观看者“我能行”、“我快乐”等传递正能量的肢体语言。[12]高举拳头的动作表达“加油”,鼓掌的动作表示“兴奋”等。具有丰富内涵的肢体动作使得舞蹈啦啦操更具有积极的、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美感。女生在参加舞蹈啦啦操锻炼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积极乐观的意志品质。

3.集体协作意识的培养

在舞蹈啦啦操运动中,团体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尤为突出。它是一项参与人数多的集体项目,在常规训练时就非常注重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合作,在表演或比赛时更是强调团队的整体性与动作的一致性。因此,大课间开展舞蹈啦啦操运动,增强中学女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又培养了她们集体参与意识和责任心,提高同学间相互团结协作能力。

五、舞蹈啦啦操开展的策略

1.加大舞蹈啦啦操在校园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我国由于目前教育体制的改革,促使许多学校过度强调学生的升学率,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教师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和宣传,而甚少宣传有关体育锻炼的好处和科学方法,这就使得学校师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如何触发学校领导接受新鲜事物,并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对啦啦操运动的关注和重视呢?制作舞蹈啦啦操专业的图片、音频以及视频资料等,通过体育课、校报、家庭手册、大型活动等渠道对啦啦操进行宣传,目的是让学校师生和家长充分了解舞蹈啦啦操的功能和锻炼价值。学校应利用大课间组织专业教师和各个班级爱好舞蹈啦啦操的女生进行教学和训练,以此来增强舞蹈啦啦操在学校的宣传力度,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为舞蹈啦啦操在学校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

2.注重舞蹈啦啦操教师的业务培训

近几年在中小学校里体育课的地位虽然有所提升,但比起语文、数学等其他文化课,还相差甚远,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不容乐观。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应该像对待其他任课教师一样重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把大课间体育活动列入教学工作量,具体做到分工明确、落到实处,把大课间活动与管理者的绩效工资挂钩,提高教师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学校领导应增加体育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和培训力度,拓宽体育教师的视野和扩大知识面,并通过外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动作和理论知识水平。

3.重视并投资完善校园舞蹈啦啦操运动设施

舞蹈啦啦操的基本教学对场地要求不是太高,最简单的时候只要一块空旷、平整的地面就可进行。为保证更好的教学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选用有弹性的塑胶场地进行教学,教学时必须配备音响设备,用来播放音乐。如果学校想把该项目发展成为本校的特色体育项目,应该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啦啦操场地投入经费,改善现有的教学、训练的场地和器材状况;合理规划场地的使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真正提高体育场地的利用率。

4.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要想在中学女生大课间开展好舞蹈啦啦操这一项目,首先,应该选择适合中学女生的教学内容,舞蹈啦啦操的内容本身就不是单一的,包含爵士、街舞和花球,在大课间教学中可根据女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开展相应的舞种,在舞蹈啦啦操原有规定动作基础上根据学生素质和教学效果可适当降低或简化动作难度和动作套路,这样可以激发女生对舞蹈啦啦操的兴趣。其次,从事大课间舞蹈啦啦操教学的体育教师早该摒弃固有的“台上一人台下一堆”的组织教法。应该尝试按班级或人数分组教学,每个班级或小组选出几个代表分别站在每一排中间起模范带头作用。之后,可采用小组观摩对比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合作各自发挥个体的才能和经验,理想的结果应该是:使每个成员都能够强烈地意识到的个体的权利和责任,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组织建立啦啦操社团

学校体育社团已成为学校社团的生力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成立舞蹈啦啦操社团培养并选拔出骨干队员,为舞蹈啦啦操的开展树旗帜、立标杆,为大课间舞蹈啦啦操推广保障后备人才。

社团成立前期,由学校团委牵头,学生管理处和校学生会积极配合,组织学校女生自愿参加。之后,学校应选派形象气质好和专业技术过硬的教师参与并辅导社团活动,教师良好的气质形象和规范的技术动作对女生的吸引和感染力是无可估量的。社团成立中期,通过教师认真教学和学生努力认真学习,培养出优秀的女生作为骨干,组织她们外出参加比赛,通过比赛锻炼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进取精神。经过前两个时期的铺垫,后期学校可以组织舞蹈啦啦操比赛,通过全校的比赛将舞蹈啦啦操全面推广。

————————

参考文献

[1] 李永亮.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七大原因及五项对策[J].人民教育,2007(7).

[2] 王玉刚,李爽,杨婷.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7(3).

[3] 杜鹃.依据高中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提高体育课质量[J].体育教学,2001(5).

[4] 辛振海,赵海龙.中学女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与体育指导[J].教学与管理,2008(2).

[5] 杜磊.浅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解决方案[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6] 陆秀梅.舞蹈啦啦操对高中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13(9).

[7] 韩小菊.浅析啦啦操运动发展现状及在高校普及的价值[J].湖北体育科技,2013(12).

[8] 腾凤仙.啦啦操运动的研究现状和项目分析特征[J].当代体育科技,2014(4).

[9] 许小刚.浅谈新竞赛规则下舞蹈啦啦操的特征[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4).

[10] 鲁娟.规则导向下舞蹈啦啦操的艺术审美[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5).

[11] 马金花.中学女生体育课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12]  马蓉蓉,林锦清.啦啦操运动团体凝聚力影响因素[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11).

[作者:蔺平(1975-),女,山西大同人,太原科技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 篇7

1 . 1研究背景

技巧啦啦操起源于美国,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最初仅仅以简单的形式为球赛呐喊助威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体育项目。尤其是在国际啦啦操联盟于2001年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啦啦操锦标赛后,啦啦操运动正式晋升为世界性的竞技运动。人们也开始建议其列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2000年左右,技巧啦啦操传入我国。虽然发展的时间不长,其发展速度却是相当可观的。我国高水平技巧啦啦操运动的主要载体是高校,如广西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而目前来说,华东师范大学在全国范围内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但相较于世界一流水平,仍有着不小的差距。

1 . 2选题意义

技巧啦啦操成套由托举、抛接、金字塔、翻腾等内容组成,作为技巧啦啦操成套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抛接动作是所有技巧啦啦队需要克服的重点和难点。底座运动员抛接所达到的高度、保护下落时的尖子运动员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抛接动作的完成质量和尖子运动员的安全与否。而这些因素都是以底座运动员的专项力量为基础的。所以,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抛接动作的专项力量是十分重要的。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 1研究对象

中国高水平技巧啦啦队底座运动员(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主要参考对象)。

2 . 2研究方法

2.2.1现场观察法

观察华东师范大学技巧啦啦队的训练;在美国参加世界啦啦操锦标赛期间现场观察美国队训练。

2.2.2专家访谈法

对啦啦操世锦赛美国队主教练Cooper、全国冠军华东师范大学啦啦队主教练周燕等专家进行交流。

2.2.3文献资料法

阅读参考相关啦啦队、技巧训练及运动员选材方面的书籍、论文等资料。

3结果与分析

3 . 1相关概念界定

3.1.1力量和专项力量

田麦久在《运动训练学》一书中认为:“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肌肉阻力的能力。”

吕季东等人在《专项力量概念的界定》一文中认为:“不管专项力量应该如何界定,可以肯定的是,它归属于力量,是力量的下位概念”、“专项力量是,在运动员比赛动作技术和战术所要求的时空条件下,人体参与运动的肌肉或肌群收缩克服阻力的能力。”

3.1.2抛接动作

《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给抛接动作做出的定义“抛接是尖子由底座从髋位开始抛至空中,在空中完成不同姿态的造型或翻转、转体动作后,再由底座接住的动作过程。抛接过程为: 抛、空中姿态、接三个步骤。”

3 . 2底座运动员抛接动作的专项力量训练

3.2.1下肢力量(股四头肌)

(1)负重半蹲。动作要求:动作开始时,练习者手扶肋木,身体直立,双眼平视前方,双脚比肩略宽,陪练者坐在练习者的肩上;下降时,双腿匀速下降,腰背保持直立,双眼平视前方,无低头、弯腰动作;起立时,双腿快速蹬起,腰背保持直立,双眼平视前方,无低头、弯腰动作。训练负荷:20(个)×3(组),组间间隔不超过1min。

(2)前弓步。动作要求:动作开始时,练习者双手各提10kg杠铃片,身体站直,双眼平视前方;向前动作阶段,练习者一条腿向前跨出一大步,匀速使领先腿屈膝屈髋,后腿随之屈膝屈髋,此时前腿的膝关节呈90度,小腿与地面垂直,身体始终保持直立,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训练负荷:围绕地毯走一圈(14×14m)为一组,进行3组训练,组间间隔不超过1min。

3.2.2上肢力量(三角肌、肱三头肌、前臂肌群和胸大肌)

(1)双臂屈伸(胸大肌、肱三头肌)。动作要求:动作开始时,身体直立,双眼平视前方,肩膀放平,无耸肩、低头动作;下降时,双臂自然匀速下降,身体保持直立,无塌腰、屈膝动作;撑起时,双臂快速撑起,保证肱三头肌的爆发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无蹬腿、塌腰动作。训练负荷:20(个)×3(组),组间间隔不超过1min。

(2)俯卧撑(胸大肌、肱三头肌)。动作要求:放置两块踏板在地毯上,踏板间隔比肩宽;动作开始时,双手撑在踏板上,身体保持直立,双眼平视前方,成宽俯卧撑姿势;下降时,双臂自然匀速下降, 身体保持直立,无塌腰动作;撑起时,双臂快速撑起,双手接住撑起的力量脱离踏板;再次下降时,双臂撑在地毯上,自然匀速下降,身体保持直立,成窄俯卧撑姿势,肘关节紧贴身体;再次撑起时,双臂快速撑起,双手接住撑起的力量脱离地毯,成起始动作。训练负荷: 以两种俯卧撑为一个回合,15(回合)×3(组),组间间隔不超过1min。

(3)推倒立(三角肌、肱三头肌)。动作要求:动作开始时,放置踏板在地毯上,练习者成倒立姿势立于踏板之上,身体直立,双手比肩略宽,保护者扶住练习者双腿;下降时,双臂自然匀速下降,身体保持直立,无塌腰动作;撑起时,双臂快速撑起,身体保持直立,无塌腰动作。训练负荷:20(个)×3(组),组间间隔不超过1min。

(4)反握负重腕屈伸(前臂肌群)。动作要求:动作开始时,练习者坐在保护垫上,反握住踏板边缘,双手与肩同宽,放置膝关节上, 手腕关节伸出;手腕抬起和下降过程中,保持匀速,无耸肩动作。训练负荷:20(个)×3(组),组间间隔不超过1min。

3.2.3核心力量(竖脊肌)

(1)悬垂俯卧抬上体(竖脊肌)。动作要求:动作开始时,练习者俯卧保护垫上,上体伸出,双手抱头,陪练者坐在练习者小腿上;上起时,练习者匀速起上体至最高处,双眼平视前方;下降时,练习者匀速下降至最低处,无触地、低头动作。训练负荷:20(个)×3(组), 组间间隔不超过1min。

(2)仰卧桥静控(竖脊肌)。动作要求:动作开始时,练习者身体保持直立,静止仰卧在地毯上,双腿置于保护垫上,头肩部放置于地毯上,双手自然搭在大腿上。训练负荷:5(min)×3(组),组间间隔不超过2min。

3.2.4综合力量

3.2.4.1抛接辅助练习

动作要求:两名底座搭档成抛接姿势站立,双手微屈;尖子笔直站立于底座手上,双眼平视前方;底座上下颤动手臂,幅度不宜过大,颤动手掌落差以30cm左右为宜;底座注意掌握尖子的平衡, 控制尖子,使其重心始终在底座手背上。训练负荷:30(个)×5(组), 组间间隔不超过1min。

3.2.4.2抛冰棍

动作要求:两名底座与一名尖子、一名后点搭档,做抛接冰棍的练习;底座使用正确姿势进行抛接练习,无弯腰、低头等动作;底座每次抛接应尽最大努力进行练习。训练负荷:8(个)×5(组),组间间隔不超过1min。

4结论与建议

4 . 1结论

(1)高水平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抛接动作专项力量包括下肢力量(股四头肌)、上肢力量(肱三头肌、三角肌、前臂肌群和胸大肌)、核心力量(竖脊肌)。

(2)由于肌肉大小关系,抛接过程中,主要发力和受力对象都是股四头肌,而与尖子练习最紧密的是上肢肌肉(肱三头肌、三角肌、前臂肌群和胸大肌)。

(3)核心力量的练习主要是为了避免或减缓底座运动员出现腰伤的现象,在进行抛接专项力量训练时不容忽视。

4 . 2建议

(1)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进行抛接专项力量训练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对训练内容进行搭配,而训练内容包括下肢力量(股四头肌)、上肢力量(肱三头肌、三角肌、前臂肌群和胸大肌)、核心力量(竖脊肌)。

(2)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进行抛接专项力量训练时,应将下肢力量(股四头肌),上肢力量(肱三头肌、三角肌、前臂肌群和胸大肌)次之。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 篇8

以美国队技巧啦啦的成套编排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2012 年啦啦操世界锦标赛录像, 对世界高水平美国队的技巧啦啦成套中所体现的翻腾、托举、抛接、金字塔, 以及上下法、过渡连接、队形与层次变化、个性舞蹈组合和音乐等编排元素应用情况进行有效分析, 其目的在于了解当前世界高水平技巧啦啦编排特点和发展方向, 旨在为提高我国技巧啦啦编排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012 年美国奥兰多啦啦操世界锦标赛美国队技巧啦啦成套编排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查阅并获取本研究需要的相关资料与文献。

2.2.2 录像分析法:通过反复观看2012 年啦啦操世界锦标赛美国队技巧啦啦操比赛套路。

2.2.3 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录像资料将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量化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成套分析

3.1.1 美国队技巧啦啦成套编排模式与难度动作布局分析

从图1 可以看出, 美国队技巧啦啦操编排主要分为13个模块。模块1——可称为开始部分:大跳翻腾与抛接两类难度的同时应用;模块2——托举难度;模块3——翻腾难度;模块4——翻腾与抛接两类难度的同时应用;模块5——翻腾难度;模块6——翻腾与托举两类难度的同时应用;模块7——托举难度;模块8——金字塔以集中、连续3 个不同造型的编排设计体现;模块9—— 抛接难度;模块10——大跳翻腾难度;模块11——集体翻腾难度主要体现团队翻腾技巧和翻腾能力;模块12——抛接难度;模块13——结束部分舞蹈组合主要以体现运动团队个性与风格。

美国队整套难度动作分布为:3 个托举难度分布于1/2的前半套;4 个抛接难度分布于成套的前、后1/3之处, 起到了烘托气氛点的作用;金字塔难度分布于全套之中, 是成套的高潮部分, 呈现出快速、轻巧、稳定的难、美特征;更值得引起注意的翻腾类难度动作在全套中, 达到7 个模块的高难翻腾类动作, 自始至终贯穿于全套, 也是成套编排上非常有看点的重要部分。技巧啦啦操编排是以体现难度动作编排为主要特征的, 规则要求在成套动作中, 4 类难度动作至少出现一次。而美国队在整套编排难度动作的设计、选用和布控上, 则充分体现了团队翻腾优势和难度动作均衡化的特点。

3.2 翻腾难度编排的高分值特点分析

从表1 可以看出, 美国队在成套编排翻腾难度选择上, 以10 级难度、最高难度分值为2 分的高难度直体后空翻转体720°为主线内容高质量完成。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出现了13 次, 并分别以13 种不同的方法连接, 体现连接编排的多样性;男、女运动员完成10 级翻腾难度达到26 人次, 其中男运动员为18 人次, 女运动员为8 人次。美国队在成套翻腾难度编排设计上, 翻腾路线、空间与分层编排都体现了别具匠心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男、女运动员轻松高质量地完成, 美国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们的团队整体翻腾能力优势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同时也有力的证明了美国队运动员的扎实全面的翻腾技术和训练水平。

3.3 托举难度编排分析

从表2 可以看出, 美国队在托举编排设计上均以单底座和双底座的高位完成, 没有出现多底座和肩位的托举难度。其中1 个7 组尖子完成的九级难度, 为1.8 的分值;1 个8组尖子完成的八级难度, 为1.6 的分值;2 个分别为以7 组和2 组尖子完成的七级难度, 为1.4 的分值;1 个7 组尖子的五级难度, 为1.0 的分值。美国队在完成高难度价值的托举造型时, 尖子在托举之间的造型快速转换速度和不同的空中造型展示, 充分体现了的多样性和编排的创造性, 运动员们面部表情充满着自信, 以整齐划一的磅礴气势展示完成了单底座和双底座的高位托举难度, 并具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完美地体现了美国技巧啦啦操运动员高超精湛的托举能力。

3.4 抛接难度编排分析

从表2 可以看出, 美国队成套编排出现了2 次踢转720°抛接难度, 在动作完成质量上, 尖子被抛的高度、空中姿态和转体速度均有着高度地整体一致性, 使尖子在空中转体与动作姿态上, 更具有难度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震撼性。在编排设计上分别以抛接与翻腾难度的空间层次对比和依次分层的集体展示, 体现了其设计新颖独创性, 以及运动员和团队的超凡能力。

3.5 金字塔构建创编元素分析

从表4 可以看出, 美国队的金字塔 (一) 由11 个动作元素组成。上法为:前手翻上肩位的托举;采用了A (抛接) 8 次、B (托举) 3 次;完成由6 组尖子构成的金字塔, 塔形结构为3 组高位、3 组肩位, 时间为5 个半8 拍。

金字塔 (二) 由5 个动作元素组成, 由金字塔 (一) 直接过渡连接, 采用了A (抛接) 2 次、B (托举) 3 次;完成由7 组尖子构成的金字塔, 塔形结构为4 组高位、3 组肩位, 时间为3 个8 拍。

金字塔 (三) 由金字塔 (二) 直接过渡B (托举) 1 次, 完成7 组尖子构成的金字塔, 塔形结构为6 组高位、1 组肩位, 时间为1 个8 拍。

美国队巧妙地将托举、抛接动作设计于金字塔的编排中, 呈现出稳、快、巧、难的特征。在金字塔 (二) 和金字塔 (三) 转换过程中将难度连接与直接过渡融合贯穿, 从快速完成搭建时间和多样化的转换空间以及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团队金字塔高度艺术化的难度价值、编排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充分发挥了美国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美国啦啦操团队追求不断超越、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

※表格中:A表示抛接、B表示托举 (例:2A表示2组抛接)

3.6 过渡连接与上、下法多元化分析

从表5 可以看出, 美国队在比赛中充分的利用了地面、空间转换衔接的优势。在金字塔过渡连接中, 由有难度价值的抛接与托举进行层次分明、交替穿插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其编排艺术价值。全套运用9 次地面滚动的过渡连接, 其中5×8 拍的个性舞蹈出现了3 次地面过渡连接;7 种不同的上、下法元素;以轻巧、快速、新颖的过渡连接进行各空间的相互转换运用, 将技巧啦啦操运动高难度的惊险性和艺术性淋漓尽致体现。

3.7 队形与层次多样化编排分析

从表6 可以看出, 美国队整套队形变化多达26 次:其中前半套队形变化12 次、集中翻腾难度队形变化8 次、结尾5 个半8 拍的舞蹈队形变化了6 次。在空间编排形式上充分利用了纵向的上下空间:上空间的高空托举、抛接;下空间的翻腾、跳跃;地面的横向利用半蹲、跪地和翻滚。整套出现2 个以上层次变化有13 次:其中多层次有3 次、2 个层次有10 次, 而结尾的个性舞蹈更是达到14 次高低起伏的层次变化。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组合、过渡连接和舞蹈等动作的编排中, 在移动路线和队形变化上既有相同方向也有不同方向的直线和弧线、交织与交错;在层次编排上, 不仅有动作完成时间上的依次分层, 还有不同空间层面的分层体现, 使整套动作编排无论在高低层次变化、还是在纵向与横向空间变化、队形流动的变化上都呈现出让人目不暇接的强烈对比特点, 带给观众和裁判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 让所有人为啦啦操的独特魅力所震撼。

3.8 音乐和个性舞蹈高低起伏变化特点分析

从表6 可以看出, 在5×8 的音乐节奏中, 舞蹈组合高低起伏的层次变化累计达到20 次。第1 个8 拍4 次高低起伏层次变化:依次分3 层降低身体姿态的舞蹈、男女配合;第2 个8 拍5 次高低起伏层次变化:3 次依次分层地面滚动、高踢腿、半跪地面接触;第3 个8 拍3 次高低起伏变化:地面滚动、依次分2 个层次降低身体姿态的舞蹈动作;第4个8 拍3 次高低起伏变化:半跪地面接触、2 个高低层次起伏半跪地面舞蹈;第5 个8 拍5 次高低起伏变化:依次分3层降低身体姿态的舞蹈、地面滚动、半跪地面舞蹈。

美国队在音乐和个性舞蹈组合编排方面, 高低起伏层次分明, 充分地利用了音乐节奏与空间的多样性转换, 每1个8 拍均达到3 次变化以上。其舞蹈编排包含:站立纵向空间的高踢腿、半跪地面舞蹈、地面横向空间的弧线滚动, 还有男女运动员的配合等, 充分体现了美国队在编排动作素材和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和创造性。运动员的动作清晰到位, 在动作力度、速度和控制能力上做到张弛有度, 以集中多层次的横排队形来表现团队高度的整体一致性。他们对音乐素材、音效和音质选用与制作堪称达到与美国大片相媲美的震撼效果, 跌宕起伏的每一个动感音符, 将运动员个性化热辣、动感、激情的舞蹈加以衬托与渲染, 充分体现了美国队独特的音乐与舞蹈表演风格。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美国队技巧啦啦操的编排整体表现为:以翻腾难度作为编排主体, 突出能力多样个性化和层次对比多元化优势, 过渡连接快速、巧妙、新颖的结构特征自始至终贯穿于整套编排。优势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翻腾、托举和金字塔难度价值高、舞蹈与难度动作创编艺术欣赏价值高、完成动作质量高;2) 高难动作艺术化、过渡连接直接化、男女运动员能力水平均衡化等;3) 编排层次、对比多元个性化、动作素材使用的合理化、队形层次空间立体化、音乐舞蹈风格个性化等。整套编排节奏紧凑, 巧妙运用多元化的叠加效应, 以出其不意的视听觉强烈体现对比的效果。各类高质量、高规格的难度动作与过度连接以及创新难度是创新艺术编排发展的趋势, 是技巧啦啦操不断推陈出新、体现其高难性和惊险性的运动发展特性。

4.2 建议

人才基础、后备力量培养是推动和发展我国技巧啦啦操运动的重要必备条件。

技巧啦啦操的编排, 1应以比赛规则和世界发展动态与趋势为依据;2以独到的创意将构成成套多元化素材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完美体现于成套编排设计中是编排价值关键所在;3运动员个人及团队技术水平、能力是衡量成套编排的重要价值指标, 更是重要的依据, 因此, 应以发挥运动员个人特长和团队的技术特点为优势量身定做。

技巧啦啦操教练员应定期进行运动核心技术、成套编排、音乐制作等全方位的专业技术指导培训与交流工作, 切实有效提高执教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有效提升该项目发展。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对2012年啦啦操世界锦标赛美国队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翻腾难度作为开场, 并贯穿以全套各类高质量、高规格的难度动作编排, 是技巧啦啦操创新艺术编排发展趋势, 是有效提升团队整体运动能力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技巧啦啦操,编排,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周燕.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S].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2010.

[2]马鸿韬.啦啦操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田麦久.试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时代要求[J].体育科学, 2006 (6) :3-5.

[4]闫晓.从竞赛规则变化看我国技巧啦啦操运动的发展与编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7 (3) :361-365.

[5]黄楚姬.啦啦操的概述与编排[J].体育科技, 2003, 24 (2) :40-43.

啦啦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篇9

1.1、加强表演意识培养

首先, 要全面提高啦啦操队员的文化素养。要强化啦啦操队员的表演意识, 就必须全面地、大幅度地提高啦啦队员的文化素养, 这也是促进高校啦啦操队员表演艺术升华至更高层次的重要措施。因此, 我们必须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招生质量以及淘汰制的全面执行等方面进行认真地反思, 其目的就是要把文化素养放到它应有的重要位置上。

其次, 全面提高啦啦操队员音乐修养。音乐是用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感。音乐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又一重要标志。音乐修养是指人们对音乐技术和艺术的理解、鉴赏以及把握的素养和程度。

1.2、提高成套动作编排艺术性的训练

啦啦操运动中成套动作的创编风格应取决队员的性格、表现及特长等特点。如果所挑选的啦啦操队员的性格是外向型的, 则为其所编排的动作就应该是奔放豪迈、充满激情, 反之, 若所挑选的啦啦操队员的性格是内向型的, 则为其所编排的动作就应该偏重于细腻、小巧。一套啦啦操队成套动作的创编中, 整套动作的统一性是必须予以关注的, 因为一套动作时间有限, 如果展现过多的风格就会让观众和裁判产生凌乱无序的感觉, 使动作编排的重点不能突出。

1.3、提高音乐理解力的训练

啦啦操的灵魂是音乐, 而实现音乐灵魂的唯一途径是啦啦操队员的表现力, 是啦啦操艺术的升华。音乐可以使啦啦操队员的情绪得到激发, 是啦啦操队员动作潜力得以充分表现的催化剂。提高审美能力, 可将丰富的内涵展现在啦啦操队员的动作中, 因此对于发挥啦啦操队员的表现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4、强化心理素质训练

首先, 自信心培养。啦啦操运动具有很强的表演性, 因此啦啦操队员在心理上必需具备表现意识。成套动作中展现出的强大的感染力, 正是来自于啦啦操队员发自内心的激情, 这种激情建立的基础就是啦啦操队员良好的自信心。当然, 要培养啦啦操队员的自信心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手段, 首先是要将啦啦操队员的自卑心理彻底消除, 然后进行心理稳定性训练和心理承受力的训练, 这通常是采用念动训练法和模拟训练法在赛前进行, 并使之掌握调节心理的各种方法, 促使队员技术水平和身体各部位的感觉在比赛中得到正常乃至超常发挥, 起到增强自信心的一个作用。

其次, 应变能力训练。赛场上随时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 这时是考验啦啦操队员实力的最大因素, 比如:嘈杂的现场、同伴的失误、裁判的主观、教练的临场调整等等, 都会刺激啦啦操队员的心理, 使之产生波动。此时若队员能积极的面对, 及时调整心态, 就能很快的调节心理, 反之, 若变得过于紧张或消极, 表现力的发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乃致动作变形, 因此啦啦操队员自身应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以做到在整个表演或比赛中稳定发挥, 以不变应万变。

1.5、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通过人体运动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与灵敏等机能称为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术与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因为身体素质好的队员学习和掌握新的动作较快且易于创新。对任何体育项目来说, 身体素质都是基础, 只是项目不同身体素质训练的侧重点不同罢了, 其中对啦啦操表现力最有影响的是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协调素质和耐力素质。

2、结论

身体素质与动作规格是提高啦啦操运动员表现力的主要条件之一。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动作规格的高低, 而动作规格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啦啦操运动员的表现力。

心理变化影响表现力的提高。在训练中应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 加强啦啦操运动员自身的心理素质的训练, 培养啦啦操运动员的表现欲。

舞蹈和音乐是影响动作表现力的重要因素。要加强舞蹈训练, 使学生通过各种训练培养出啦啦操运动员自身特有的表现风格, 这是提高表现力的有效手段。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乐感, 使其能理解音乐, 融于音乐, 掌握音乐的节奏、风格、充分展示啦啦操的艺术内涵。

技术动作是运动员表达思想、表达情感的首要手段。啦啦操运动员首先应该抓好身体各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和身体各部位基本姿态的规范训练, 其次还要加强舞蹈训练, 通过各种训练培养其自身特有的表现风格。在训练中, 应采用科学的训练原则加强学生自信心理素质的培养, 改善心理素质结构, 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望, 从而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莉莉, 戈俊.影响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表现力因素的初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31) .

[2]韦丽春.啦啦操中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的研究.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 .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 篇10

一、研究内容

1、啦啦操运动的概念及特点

啦啦操运动集舞蹈、艺术体操、技巧及一些特色运动为一体。啦啦操运动是在音乐的衬托下, 运动员将肢体动作及一些高难度技巧完美展示给观众, 充分展现出青春激昂、健康向上、团结合作的的精神面貌。它主要分为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 作为集体性项目啦啦操运动一般要求人数最少6人, 最多30人;啦啦操运动对性别没有限制, 这更有利于保证复杂技巧和创造性动作的完成质量, 同时整体的空间转换和队形变换更为多样, 这样有利于啦啦操运动魅力的体现。

第二, 啦啦操体现的是年轻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因此啦啦队员在形象和体魄上都应当是青春、健康的。啦啦操运动所展现的是艺术、个性、挑战, 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新、自我超越的价值追求。

2、啦啦操运动的价值体现

(1) 啦啦操运动的健身价值

啦啦操运动是由多种运动、艺术元素相融合而发展的艺术形式, 因此啦啦操运动也综合了众多运动项目所具有的锻炼价值和功能。啦啦操运动对人体综合素质提升都有积极影响, 长期参与啦啦操运动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 能提高人体各方面的身体机能, 使机体运转达到最佳状态。

(2) 啦啦操运动的健心价值

在国外, 啦啦操运动被人们成为是“欢笑运动”, 可见它在调节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等方面对人都能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无论是啦啦操比赛还是表演, 啦啦队员灿烂的微笑和激昂的啦啦队口号, 观众在欣赏时很容易受到欢乐氛围感染, 使得啦啦操比赛或表演舞台上和台下的欢乐气氛连成了一片, 到处都充满着欢乐、喜气、活跃的氛围, 有利于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3) 啦啦操运动的审美价值

啦啦操运动是体育与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 它对服装、道具、总体效果及观众效应等都有较高要求。啦啦操运动体现的是美丽、健康与力量, 运动员极富感染力的表情动作、张力十足的音乐节奏以及鲜亮瞩目的服装道具总能使人耳目一新, 观赏性更强, 使观赏者充分享受啦啦操运动多维的美, 有效的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4) 啦啦操运动的教育价值

啦啦操运动及其注重团队协作, 啦啦操表演强调整体效果的展现, 这就要求全体队员共同协作, 达到最好的效果, 特别是在一些抛接和托举动作对队员配合度要求更高, 坚持啦啦操运动对培养队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责任感都有重要作用。因此, 在啦啦操练习中要学会与他人进行协调沟通, 形成和谐的人际氛围, 这对参与者思想品德的教育也有重要意义。

3、啦啦操运动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随着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拉拉队员精彩的表演和近年来CUBA赛场的啦啦队展示, 啦啦操运动以其特有的魅力得到青年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追捧,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啦啦操相关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迅速展开, 表演者的奋力拼搏与观众的加油呐喊, 都充分展现了学生自豪、团结协作的集体荣誉感。在校园活动中, 用啦啦操表演来活跃氛围,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同时也体现出团队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这为校园文化发展积累了良好的教育素材和精神财富, 也必然推动着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4、发展啦啦操运动,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1) 加强校园啦啦操运动文化环境建设

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 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啦啦操运动的发展使其必然成为校园体育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啦啦操运动文化环境的塑造需要离不开全体师生长期不懈的努力与学校合理的啦啦操文化环境建设规划, 如对师生开展啦啦操活动场地的规划、啦啦操运动文化的宣传、在校园网站设置啦啦操网页信息供师生浏览等等, 使学校啦啦操运动文化在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等方面和谐发展。

(2) 发展校园特色啦啦操运动文化

校园啦啦操文化的建设应从学校发展目标出发, 结合学校地域和人文特征, 建设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啦啦操文化。例如增强学校宣传媒体在各种活动中对啦啦操知识及最新信息动态的广泛宣传, 引导学生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到啦啦操文化中, 不断发展更新, 促进学生啦啦操观念的改变, 同时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发扬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3) 积极组织校园啦啦操文化活动, 加强对学校啦啦操文化环境的管理

学校啦啦操文化环境的塑造, 需要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啦啦操文化活动中, 例如成立学校啦啦操俱乐部, 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啦啦操文化活动, 丰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的同时塑造学校课余体育文化环境。加强管理是保证学校啦啦操文化健康发展重要手段。要做好啦啦操文化环境建设就要将学校各部门组织起来, 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不断实现科学化管理, 例如师资力量、啦啦操专业管理人员引进等, 多方力量协调发展逐渐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结束语

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啦啦操运动体现的是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啦啦操运动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带动了校园文化的提升, 有利于形成健康文明、竞争有序的良好文化氛围, 提升校园整体文化水平, 同时也促进了素质教育有效实施, 推动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 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啦啦操运动的概念及特点进行研究, 分析啦啦操运动的价值及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提出通过啦啦操运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为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及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啦啦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燕梅.啦啦操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J].教研教改, 2009, (6) .[1]王燕梅.啦啦操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J].教研教改, 2009, (6) .

[2]余新丽.论啦啦操运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J].才智, 2011, (2) .[2]余新丽.论啦啦操运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J].才智, 2011, (2) .

啦啦操教学方法探讨 篇11

关键词 啦啦操 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健身运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身方式的选择有了很大不同,不仅仅是健身俱乐部,普通高校也在不断地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在普通学校,都在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现在中小学校已经将体育计入升学考试总分中,这说明学校的体育课将会有所改变,有所进步。

过去的体育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凭着自己的爱好自由地进行锻炼,这影响了大多数学生健康的发展。有的学校管理不严格,学生把体育课当作休闲课,没有意识到它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现在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逐步重视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安排体育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程,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学习、考评等,这就要求教师设计一个完善的教学方法。

一、啦啦操的分类和技术特点

(一)技巧啦啦操

以翻腾、托举、抛接、金字塔组合舞蹈动作、过渡连接及口号等形式为基本内容的团队竞赛项目。技巧啦啦操的配合动作一般由三类队员组成,即底层队员(专业术语统称为“底座”,一般为两人)、上层队员(专业术语统称“尖子”)和后面的保护队员(专业术语统称为“后点”)。

(二)舞蹈啦啦操

以舞蹈为主,通过展示各种舞蹈技巧和元素并可结合道具为基本内容的团队竞赛项目。当今世界流行的舞蹈拉拉队以爵士、花球和街舞的风格为主。

(三)技术特点

啦啦操包括32个手位,6种手型(并拢式,分开式,芭蕾手式,拳式,立掌式,西班牙手式),可运用多样化道具(旗子,喇叭等),口号是拉拉操运动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拉拉队鼓舞士气的有力助手。

二、啦啦操教学分类与方法

啦啦操教学方法主要分为基础性教学和创造性教学。

(一)基础性教学

重点提高学生的认识,从基本技术、心理训练、科学锻炼原理、合理安排運动负荷等方面进行理论和技术的教学,为学生下一步创编操进行铺垫,引导学生对突出自身个性特点的自编操做准备。学生进行该项目的基本技术教学,主要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分组反复强化练习,教师纠错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可采用游戏(接力赛:把基本动作分为几组动作,分别让几组同学以接力的方式进行练习,同时配上音乐,比赛哪组做得准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基础性教学非常重要,也是这个项目的入门练习,它的特点是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准确的动作方位,并正确地发力,所以显得枯燥,这要求增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基础性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准确的示范法

示范法是啦啦操教学中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示范在直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可以使学生了解所有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

2.重复练习法

指在啦啦操教学过程中,单个动作、分段动作、联合动作和成套动作的重复练习。

3.分段练习法

啦啦操动作丰富,造型美观,但活泼多变,不对称动作多,练习的强度大,因此分段练习是啦啦操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

4.比赛测验法

指在啦啦操教学过程中,把已学会的成套啦啦操采用比赛测验的方式进行练习。其具有竞争因素,对集中练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兴奋性有较好的作用,有利于激发练习者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造性教学

创造性教学的实施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技术,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创编套路、组合,并在课堂领操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提高综合能力。在基础性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记写能力、应用能力。比如在后半学期,可安排每组同学根据基础动作、运动规律,编排一套简单的啦啦操,配上适合的音乐,并把动作用文字和图解记录下来,作为实践课的教案交给老师,这可作为一项实践考核项目。现在啦啦操推广委员会推行了啦啦操达级制度,为大部分同学在啦啦操上有更大发展提供了平台。他们可以自由组合,将学到的规定套路进行编排,通过达级比赛,达到一定的等级。这样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发挥了创造力。创造力教学为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形成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学生不是复制性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而是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利于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啦啦操的教学目的

(一)啦啦操教学主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学生从小养尊处优,缺少锻炼,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啦啦操教学中学生对任何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考。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生理性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应该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二)啦啦操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啦啦操运动的本身特性和功效既有利于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更有利于他们的主体性、全面性、综合性、基础性、协调性、层次性、内化性、实践性和成功性的发展。学生在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音乐伴奏下做啦啦操运动,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而且能陶冶美的情操,更能使心理得以平衡,疲劳得以消除,体质得以增强,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因此,啦啦操在学校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红梅.教育学理论[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 篇12

1 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

1.1 校方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各学校已经开始注意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以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大部分高校的领导者还是将眼光放在了学习上,注重学生的分数,尤其是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展开的辅助性课程往往需要为其他专业课程让路。可以说由于校方的重视程度不够,即便开设了啦啦操相关课程,也不能为了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提供合适的场地和充足的软硬件设施,在训练时间的分配上也不够合理,为训练选配的教师往往并不具备专业的啦啦操指导技能,这些均造成高校开展的啦啦操运动并不能发挥展现学生风采和校园人文风情的效果。

1.2 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由于校方对啦啦操运动重视程度不够高,直接造成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学生在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的初期由于校方重视程度不够,会对啦啦操运动的效果、作用等不够了解,无法激发学生参与这项运动的激情。而当学生参与到啦啦操运动之中,也会容易在缺乏良好训练环境的情况下最终退出该项活动。特别是校方针对啦啦操运动开展的要求、前景预设等不够明确,直接造成不能吸引真正接受过专业啦啦操训练的学生参与该项活动,不能建设起一支高水平的啦啦操队伍。许多学生并不了解啦啦操这项运动,在接收不到良好宣传的情况下,并不会放弃自己的学习和休闲时间来投入到一场自己并不了解的活动之中,这样在缺少足够学生支持的情况下,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往往无法顺利进行。

1.3 训练设施不完善

许多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是将其视为体育课程的一部分,仅提供给学生普通的体育教师和一片足够学生用来活动的场地,并不能结合啦啦操运动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专业水平的道具。这就造成在开展啦啦操运动时,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啦啦操学习,一些具备较强审美艺术效果和一定难度的啦啦操运动并不能真正的在高校开展起来。还有一部分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主要依靠学生团体来自发进行,校方不能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基础设施、物资支持以及高水平教练的指导,造成学生团体开展的啦啦操运动质量不高,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啦啦操运动爱好者的流失,直接影响着啦啦操运动在高校的顺利开展。

2 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问题解决对策

2.1 提升师生的重视程度

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是需要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配合之下得以顺利进行的,因此需要提升师生对此项运动的重视程度,为啦啦操运动的展开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校方应当在学生课余时间通过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等校园自媒体向学生传播啦啦操相关知识,让师生明确这是一项怎样的运动,以及参与这项运动能够获得的身体素质、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审美素养的提升,从而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或者支持该项运动。特别需要校方领导对此项活动提高重视程度,让全校师生明确这是一项在学校的领导之下开展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这样在多方努力之下提升高校师生对啦啦操运动的了解程度,激发其对该项活动的兴趣,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该项活动之中,才能使得本项活动拥有更多的支持者,推动啦啦操运动在高校实现长期开展。

2.2 提供专业化的指导

高校开展高质量的啦啦操运动,首先需要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帮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认识啦啦操运动,明确自己在该项活动中需要扮演的角色,并在教练或者教师的指导之下不断进行身体素质和协作能力的提升,配合教练完成高质量的啦啦操运动。为了提供给学生专业化的指导,校方最好能招聘或者培养出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啦啦操训练的教师,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还需要对现有的啦啦操教练定期进行培训与考核,保证其具有相应的水平,能够指导该校学生参与和完成啦啦操运动。高校需要鼓励教师自行组织啦啦操相关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学会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开展啦啦操教学,鼓励教师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与合作,完成高水平的啦啦操教学,推动该校啦啦操运动的科学发展。

2.3 完善训练设施

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同样离不开完善的训练设施作为支持,因此需要校方加大关于啦啦操运动的投入,从人力、物力上尽最大可能为该项运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校方需要为啦啦操运动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包括矿场的训练场地、配套的基础设施以及认真负责的教员。同时针对该校啦啦操运动的水平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道具,从而实现啦啦操运动向着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如果高校的资金及技术有限,不能为学生训练提供充足的道具资源,至少要保证学生训练的场地足够宽阔和安全,从而保证该校的啦啦操运动有开展的可能性。

2.4 合理利用多方资源

啦啦操运动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校方、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同样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借助他人的力量有效开展啦啦操运动。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首先可以借助该校体育特长生的帮助,让体育特长生参与啦啦操运动或者作为助教,为啦啦操运动增添力量。还可以借助一些社会资源,带领对啦啦操运动感兴趣的学生去参观其他学校的啦啦操运动,双方互相学习,实现共同进步。还可以借助其他部门的教员、设备等力量,为该校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创设更多有利条件,最终实现啦啦操运动的顺利、高效完成。

3 结语

综上所述,啦啦操作为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已经逐渐获得大众的认可,但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开展现状并不乐观,校方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训练设施不完善,在此种情况下并不能发挥出啦啦操运动实际应有的效果。因此可以从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提升师生的重视程度、完善训练设施、合理利用多方资源几方面入手,不断推进我国高校啦啦操运动的顺利开展,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各学校均开始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力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现代高校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也开始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方面加大投入。啦啦操逐渐成为高校开展体育教学的首选内容。但现代高校在开展啦啦操运动时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效果并不理想,需要从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提升师生的重视程度、完善训练设施、合理利用多方资源几方面入手,针对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啦啦操运动在高校的长足发展提供可能。

关键词:高校,啦啦操运动,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刘颖.辽宁省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3-55.

[2]李春燕.成都市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96-97.

[3]郭虹.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143-144.

[4]李凡.北京市海淀区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6):143-144.

上一篇:化学教学如何融入生活下一篇:英语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