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2024-10-09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通用10篇)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篇1

摘要: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在世界设计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其独特、自然、淳朴的设计风格在世界设计中独树一帜,一直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也是世界上各国设计师们学习的对象。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包括:丹麦、瑞典、芬兰、挪威与冰岛。这里地处北欧,气候寒冷,一年四季都处于寒冷中,只有短暂的夏季。部分国家处在北极圈内,有极昼与极夜的现象。广袤的森林与湖泊,宁静安逸,这里有着丰富的木材资源与生态景观资源。相对于欧洲其它国家,这里地处偏僻,工业化程度相对落后。偏僻的地理位置等一系列原因造就了这里古朴、自然、纯真的设计风格。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对世界上其它国家的设计有很大的启发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原因,启示

1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产生的原因

1.1 地理位置

这里地处偏僻的北欧,相对闭塞。外界的思想文化冲击对其影响较小,当地人有着自己的思想文化与生活方式。

当外界有新的思想产生时,对其影响传播的速度也非常缓慢,而且有些并不适用于当地,当地人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思想,外来因素对他们的的干扰影响比较小。

1.2 资源分析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矿产资源比较少,但是森林与湖泊资源却相当丰富。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广袤的森林资源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家具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因此,当地人的家具设计大量的使用木材,丰富木材为人们家具提供了广泛的设计空间,人们利用木材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家具用品。

1.3 人文素养

北欧国家的人文素养是非常高的,人们经常去参观博物馆与各种艺术活动,从小就受到当地文化与各种艺术活动的熏陶。因此,他们设计的家具不仅只是满足功能的需要,还符合当地人的艺术审美,设计出精致好看的外观。他们对森林湖泊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崇敬,使他们在做家具设计时也流露着这种情感,每件家具都融入了设计师们的情感。因此,他们设计的家具不仅达到功能方面的好用而且还充满了人情味。摒弃了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一味的追求功能与简洁所造成的过度的冷漠感与人情感方面的缺失。他们的设计既注重产品的使用功能性又考虑了人的情感,使他们的设计非常的人性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4 政治方面

在政治方面,北欧国家人民生活在十分开明与明主的氛围中。这些国家没有专制的统治,远离战争的袭扰。统治者对人民的生活干预的比较少,没有出现统治阶级因个人的好恶而影响设计活动。推崇或厌恶某一设计风格。

人们的设计,纯粹是为了个人生活的需要而做的设计,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做出来的设计,是纯天然的设计。相反,我们看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设计。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非常强盛,统治阶级追求奢靡的产品,处处要体现出统治阶级的高贵。宫廷使用的物品都经过大量的装饰,以其装饰的繁琐来体现皇室的奢华。就举简单的餐具来说,餐桌上使用的勺子大量的用植物纹样作为装饰,勺子上镂刻了植物的叶子与经脉作为装饰。在用餐过后,勺子上面雕刻镂空的植物会携带食物的残渣,并不利于清洗。然而,设计只为体现皇室的尊贵与华丽,忽略了产品的使用因素。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盛行欧洲宫廷与贵族的洛可可风格家具设计。洛可可风格的家具设计非常的奢华,通常以优美的曲线框架,配以织锦缎,并用珍木贴片、表面镀金装饰。这一时期的家具在视觉上形成极端华贵的整体感觉,而且在实用和装饰效果的配合上也达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但是,洛可可家具只是贵族使用的产品,并不是全民化的设计。而且在搬运与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遭到破坏磨损,高档材料与珍惜木料的使用,并不生态与环保。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是平民化的设计,是当地人们民主自由生活的反应。

1.5 经济与气候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人民生活得比较富裕,他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喜欢享受大自然带给他们的阳光、空气,茂密的森林和湖泊。由于生活的富足,北欧人的生活节奏相对缓慢,还因为冬季极夜的因素,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要呆在家里,有时间来品味生活。因此他们的家具设计一点也不马虎,外观设计得非常精美以符合审美的需要。

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农村的家具设计,中国的农村家具设计非常的普通,一般以长板凳、矮凳与竹椅比较多见。像中国明式家具风格的椅子只有在会客的厅堂以及文人墨客的家中才比较多见。普通农村老板姓家中的座椅设计非常的普通,只符合简单坐的功能。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古时候的苛捐杂税比较重,人们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地里耕种,在家休息后,马上又要去进行劳作,人们大多数的时间都在户外。因此农村的家具设计只注重坐的功能,没有太多的去关注设计的美感。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人们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家里,要与家具相处,所以人们对家具的设计美感普遍要求比较高,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不断涌现优秀的家具作品。

2 结合案例作品分析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成因

设计风格的形成不是以刻意的追求某种风格为目的,而是解决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例如:阿尔瓦·阿尔托在设计肺结核病疗养院时,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自然环境,从肺结核病人的角度出发,使帕米欧肺结核病人疗养院完全符合病人的需求,保证充足的日晒、通风。而且为了让病人使用方便舒服的家具,阿尔瓦.阿尔托还专门设计了“帕米欧悬臂扶手椅”。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师非常的关注自然,注重从自然中汲取设计的灵感。雅各布森观察天鹅美妙的姿态,设计著名的“天鹅椅”,他还模仿“蛋”的结构,设计了“蛋”椅。女设计师娜娜迪塞尔通过观察乡间的蝴蝶,从中受到启发,设计了著名的“蝴蝶椅”。

PH灯的设计,也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设计出来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冬天的日照时间特别短,甚至有些地方处于极夜中。人们外出活动回家时,为了保护眼睛,使眼睛适应突如其来的亮光,设计的室内的灯具不会一下变得很亮,而是经过一段的时间慢慢的变亮。PH灯的光源没有直接暴露在外面,而是通过半透明材料的遮挡与漫反射,使到达人眼的光线变得柔和,从而保护人的眼睛。PH灯的设计很受欢迎。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家具设计大多使用当地丰富的木材作为原料。这些国家的森林资源虽然丰富,但当地的设计师们并不大手大脚的浪费木材。相反,他们设计的家具用料都比较的少,简洁,没有浪费木料的情况。斯堪的纳维亚的家具设计没有过多的装饰,大部分都保持木料的原始质感,通过抛光打蜡等手法来维护家具。这些家具设计非常的简洁,没有一丝多余的东西。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师们认为,应该把没用的东西都去掉,留下最主要的部分,追求家具的功能使用性。而且,设计的每件家具还考虑了人的情感因素,不那么的机械、呆板与冷漠。每件家具都流露着设计师们的设计情感在里面,使人感觉非常的亲切,给使用者一种情感的体验,仿佛家具的使用过程就是在与自然交流的过程,设计的精工细作,符合人的情感。

3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借鉴之处

无论外界设计风格如何的风起云涌,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始终保持着自己贴近自然,淳朴的设计风格。外来的设计风格对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些国家在世界上某种风格盛行的情况下并没有盲目的跟风,而是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传统,在本国传统设计的基础上对外来事物加以选择利用,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现代主义风格的家具设计,大量的采用钢构件。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会采用世界先进的新材料、新工艺,把钢铁构件与当地木质材料结合起来设计,创造新的产品。汉斯.瓦格纳设计了一些带有中国明式家具风格的椅子,他们善于学习利用世界上优秀的设计,并把它们消化利用,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在借鉴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款式与产品。反观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些企业设计,只会一味的去山寨与抄袭外国的产品,除了抄袭模仿还是抄袭模仿,根本不在别人的基础上去创新,不去理解外国产品设计的由来,致使中国的工厂只是沦为别人的加工厂,没有自己的品牌与核心竞争力。我们国家的设计不能盲目的受外来风格的影响,要像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一样,对外来的事物加以辩证的选择利用,形成自己本土有特色的设计风格。设计要融入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植根于本土,为日常生活而设计,形成发扬光大自己的设计风格。真正做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用好的中国设计,影响世界!

4 结语

北欧国家在生态设计还没有提出的时候,就保持着生态的设计。注重用料,不浪费木材,保护环境,用天然环保的材料。可见,设计风格的形成,不是去追求外界的某种风格,而是以自己强大的精神文化思想作为后盾,在设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为日常生活而设计,设计就是有源之水,顺应“道”的设计。正是因为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内在的合理性:简洁、功能、美观、环保、充满人情味,使其风靡世界。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是非常优秀的,各国的设计师们都可以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只有把握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真谛,才能真正的做到消化吸收,更好的为我所用,设计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熊艳辉.民族传统设计的魅力——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浅谈.知网.

[2]周玉兰.试论斯堪的纳维亚朴素功能主义设计风格.知网.

[3]曹帽,徐蕾.万物皆设计——感受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知网.

[4]王艳.议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形成之原因.知网.

[5]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6]李亮之.世界工业设计史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篇2

关键词:人性 文化 自然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这一极其复杂的客观现象,绝非静止、孤立地存在着,它是斯堪的纳维亚历史长期孕育的一个产物,深深地根植于斯堪的纳维亚自然地理、种族、文化语言以及社会体制等条件之中。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由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四个国家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水土养育不同的文化,虽然这几个国家有着各自迥异的文化背景及传统材料,但是他们在现代设计中致力的目标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通过适当地运用现有技术,尽可能地提高生活质量。其中芬兰也是最早出现设计大师的北欧国家,大多数的国家都经历着侵略、占领、抗争、独立的过程,这些国家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他们是如何那样自信的以自己的文化、民族作为骄傲的。当他们经历苦难时,文化是如何留存并发扬光大的呢?这是我们需要去学习的。中国也许现在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之中,学习前人的经验是必不可少,面临现今中国设计出现的各种情况,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沉下心来,而不是慌慌张张的急于竖起中国的设计风格旗帜。设计的发展不能照搬,趋势不是我们能完全掌控的,但我们所要做的是看看别国是如何发展设计的,其中不同和相同之处诸多,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自己。

1.简介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宗旨是非常符合现代设计潮流需要的,应该说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理念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北欧的人性化设计是充满人文关怀的人性化设计。“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师仍然保持了人道主义设计价值,正是这一价值正确理解了劳动学的实质:使机器工具适应人。”尤其是在特殊群体方面的关怀是世界公认的典范。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折射了北欧以人为设计出发点和归宿,追求设计的生活本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生活、人与人和谐生活、人与物和谐生活的设计理念。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大多数是以自然生态为原型,抽象过后成为日用产品的,这种有机设计理念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崇尚。从中我们也可以领悟到,人贵在坚持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保持自己长久以来的价值观,而不是随波逐流的迎合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北欧文化源远流长,但并没有因其长远而停滞不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文化也在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那么在这样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又有哪些该学习别人的呢?

2.外来影响

虽说通常我们将北欧五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实除了某些共性以外,诸国的政治状况、历史文化、民族个性等一直有着很大的差异。似乎是每个国家都在共同的大传统中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子传统。所以以下以芬兰的历史为例做进一步的阐述。芬兰的经济地理状况,在历史上有好几次根本性的改变。瑞典统治芬兰时期,芬兰人民与俄罗斯大平原就有紧密的联系。并入俄国以后,芬兰经济开始有较快的发展。而十月革命以后,芬兰独立并由极端分子掌握政权,不顾国家利益,破坏了芬兰同苏联的密切联系。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民生上都给人民带来了无数灾难。二战以后,芬兰恢复了同苏联的友好关系。芬兰虽说比不上中国有那么悠久的历史,但它也是经历过动荡的时期。在没有那么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约束下,芬兰的发展是颇为迅速和茁壮的。

在这样的一个大的背景舞台下,阿尔弗雷·威廉·芬奇(AlfredWilliam Finch)将英国和比利时的新艺术风格带回芬兰,他设计了一系列的具有传统造型的水杯、水壶、陶罐和碗等,使芬兰家用陶瓷用品的装饰不再是单一繁丽的植物纹样,而是焕发出新的风貌。

学习别国的技术和经验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在学习别国经验时是否也焕发出新的风貌呢?就现在中国的产品设计而言,基本的设计流程都是学习欧美等国的产品设计流程。从好几年前的中国“山寨”文化到现在广东的设计公司林立,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产品设计行业的觉醒和发展。无论是小米手机或是互联网行业的阿里巴巴,中国越来越呼吁创造属于自己国家的设计。那么在这段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难免步履艰难,甚至走错方向。拿现在的产品设计行业来说,毕业生应聘设计助理岗位,要求便是较高电脑建模技术和熟练的手绘技法。这可以很鲜明的表明一种趋势,就是产品设计越来越重视数码建模技术而不是毕业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实际上,欧美等国的产品设计确是将手板模型的程序放在电脑建模之前的,电脑建模只是为了产品的批量化生产,他们注重产品设计师的动手完成模型的能力,运用真实的初期模型来给设计师以使用产品的体验,达到真正的适合人使用的目的。由此看来,我们自己在引进欧美等国的某些技术和经验上是否过于粗糙,没有认真去探究经验背后更为深层次的目的和意义;又或者是我们想去改进别国的设计流程的时候,没有考虑的非常周全。

3.面对机会

芬兰在建立阿拉比亚(Arabia)陶瓷厂以后,大量复制瑞典产品。19世纪末,设计师开始有意识的运用和提炼芬兰古老民族的卡累利亚主题,赋予新艺术风格中的现代感。他们所设计的陶瓷不再是放在家中观赏用的高等珍品,而是每户家中都可拥有的日用产品。尤其是卡伊,弗兰克,他在1945年成为阿拉比亚的总设计师。弗兰克是斯堪的纳维亚人文功能主义者,他的理想是为日常生活设计出造型美观、用途多样宜于批量生产的产品。这也是德国强调生产美观的批量化家用产品在北欧引起的响应。从这一点,我们也可看出将别国的有利于我国发展的经验汲取进来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真正在实践中,对于经验教训的选择性学习也是留给我们的真正考验。同样,1946年他为芬兰家庭设计名为“家”的系列餐具,这是一套为所有家庭一一包括最贫困家庭一一而设计的产品,优美精致同时价格低廉,推出之后,立刻获得热烈反响,几乎芬兰所有的橱柜中都有“家”餐具的装点。其中产品的设计思维仍然会是引导设计走向的必然因素,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作出的产品必然也会将社会责任意识灌输其中。每一件设计作品都是设计师精神生命的枝干,设计作品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是设计师当时所想传递给社会的一种思想,如果设计作品没有了这种精神,如同躯壳没有了灵魂。

芬兰对新的艺术风格的回应是将其应用到具有民族特征的设计中去。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在原有民族特征的基础上加入外来文化的特色,让艺术品焕发出新的光彩,萌生出了新的生命。在1900年的巴黎展上,由建筑师耶塞柳斯、林格伦和萨里宁共同主持设计的芬兰馆成为欧洲文化艺术圈中议论的中心。渐渐人们对芬兰的认识就在这样的国际型大展中逐步加深,抓住每一个面向国际的机会我认为是关键所在。现在想起中国的2008年奥运会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但是仍然记忆犹新的确是传递火炬的设计。在这样一次中国面对世界的重要历史时刻,火炬的设计不再运用榫卯结构,中国结,铜钱等这些已经被大家熟知的中国元素,而是运用的祥云。让人觉得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自古以来,吉祥就是中国的代名词,而中国古代神话里,各路神仙也是保佑凡人平安的典型人物。祥云火炬独具中国特色之外,也通过它让世界更了解了中国。当然,对祥云火炬的理解,大家都各有不同。但是我更想表达的是中国的产品设计行业也可以在世界上颇具特色的,不要一味的照搬别国经验或者是否认自己的创造新兴产品的能力。

近年来,中国渐渐开始开辟文化方向的道路。很多设计行业也开始着手发展各行业的文化创意品牌,深入的挖掘中国文化里博大精深的奥秘,不再只局限于中国结,铜钱币等这类文化元素。尤其是举办的一些有关“中国东西”的展览,里面包含着解放后中国人的日常用品。而这些暖水瓶、红袖章、锦旗、二锅头这些平凡的物品承载了几代中国人的记忆,传递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这便是我们在探究中国的个性和特色,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的运用好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使中国产品也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4、总结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篇3

“斯堪的纳维亚”指北欧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冰岛五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 这片土地拥有着大面积的森林、矿物质资源。人类早期的文化的产生经常跟随者着生存环境的改变而丰富多彩,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以实惠、绿色化、精巧等特色为立足点。这种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引导着人们崇尚节俭、简洁、环保、健康的生活。这同时也说明北欧的设计是充满着人文关怀的情感化设计。其迎合了现代设计的发展浪潮,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核心之一是从人们逐渐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切源于自然、本性,弥漫着人文的关怀。将人定为设计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间和谐交往、人与物和谐体验的设计理念,追求设计的本质。

2.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与中国设计文化的关联

斯堪的纳维亚的现代设计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同和欣赏。其设计的风格特点可以简单地归纳为 :简洁之中带有典雅的韵味、温馨包含着对自然的高度依赖,将形式与功能统一结合。陶瓷、家具、玻璃器皿、纺织等产品在这些特色中体现尤为突出。在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于中国设计文化对比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斯堪的纳维亚现代设计与中国的明朝时期审美特点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在家具、陶瓷等作品的设计上。中国家具家具的鼎盛时期当属明代,明式家具具有造型朴素、典雅,线条简洁流畅,刚柔并济等特点。明代在陶瓷的设计上继承了宋元时期的特点,然而在成就上远远超越了前面两个朝代、达到了中国封建王朝的丰富多彩的鼎盛时期。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在家具的设计上有很高的造诣,斯堪的纳维亚家具外观最与众不同的元素之一是柔和的轮廓,精湛的柚木家具。汉斯·瓦格纳(Hans Wegner)是丹麦最著名的家具设计师。他的作品以其比例出色而出名。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其作品中存在中国明式家具的影子。1944年他设计的“中国椅”,椅子的扶手、靠背都从明式家具中得到了借鉴,椅子在设计上流畅自如的线条,靠背扶手浑然一体,椅子脚部的圆脚设计也是明式家具中经常见到的。如图(1)所示。

斯堪的纳维亚的陶瓷制品,从器物造型、烧制工艺、釉色等等一系类过程,明代陶瓷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贡纳·奈兰(Gunnar Nylund)如图(2)所示,阿诺德·克罗克(Arnold Krog)的陶瓷作品中,有很多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陶瓷。特点主要体现在各种餐具上运用设计改良,唐草是一款具有现代审美特点的图案,这是一种现代设计需求与传统相结合的“青花”设计形式,这种陶瓷的创作工艺上采用了在明代非常流行的釉下彩与釉上彩相结合的画法。由此可以的出,一批带有中国韵味的陶瓷艺术作品在斯堪的纳维亚陶瓷设计中应运而生。

3.现代中国该如何学习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特点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客观存在的现象,它不是静止、孤立地存在着。它是北欧历史长河中长期孕育的产物之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斯堪的纳维亚种族、文化语言、自然地理以及社会体制等条孕育着这种特立独行、风格迥异的艺术特色和设计风格。北欧五个国家都有着自身各具特色的设计和文化风格,但是在现代设计中能够看到让人震惊的一致性。那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根基在中国的设计中也是存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在面临侵略、占领的耻辱已经显得残破不堪,北欧的大多数的国家同样在都经历过被侵略、占领、抗争、独立的这一系类悲惨的经历。中国现阶段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学习国内外前人的优秀经验是非常必要的步骤,现代设计的产生的基础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大众化消费的设计思想之上。现今中国设计面临着各种情况,我们更应该冷静地思考,沉下心来,找到具有中国特色设计的突破口。设计的发展不能照搬以往的以及别人的趋势,我们所要做的是看看别国如何将设计发展起来,其中不同和相同之处诸多,从我们自己的文化作为出发点是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之一。

4.结束语

绽放在斯堪的纳维亚 篇4

由Petra Thoms和Linnéa Carlgren这两位立体剪裁小天后操刀的Noir & Blanc品牌于2007年成立。一个漫长的夜晚,在一个长长的衣橱内,Noir & Blanc的雏形诞生了:无常的形状、多变的轮廓和几何图形,均为这两位设计师所长。Noir & Blanc品牌时刻抖露时尚的趣味。品牌的灵感来源五花八门,常常展现夸张的轮廓和独特的色彩。有人说,那些她们善用的几何形状和闪着光泽的布料,使其服装实穿而风格灵动。

这两位设计师均来自于瑞典的北方城市于默奥,两人现居斯德哥尔摩。她们的背景很有趣,除了攻读时尚科学、时装设计和艺术外,还攻读采购和法律的背景,这使得她们在设计的理念之外,增添了来自市场的敏锐嗅觉,有效地反哺于设计之中,朝着一个拥有国际视野的品牌方向迈进。

黑白极简主义

又一波瑞典时尚撞击上海。这一次,以部落文化为题材,以”异域欣快”为名的Noir & Blanc时装秀,将是一场与Jazz du Funk舞团联手的跨界演出,在时尚与现代舞艺术中自由来去。Noir & Blanc是法语,意思是黑与白,在极度的简约里,透显着时尚的味道。

Noir & Blanc的两位女性设计师Petra Thoms(沛茶)和Linnéa Carlgren(琳娜),与Jazz du Funk的舞者们重新定义传统秀场的秀演形式,只为给观众们带来不凡的体验,在梦幻的光影中,“异域欣快”与“忧郁太阳”在显形,在碰撞。

令人目眩的图案、印加和非洲的编织灵感、垂吊披挂的织物,无不昭示Noir & Blanc “异域欣快”2011秋冬系列在北欧的大热。本季创作,设计师们一如既往地把玩各式材料和图案,以新鲜的眼睛窥视传统和异域的符号,来到上海,更满怀热忱地投身到时尚和舞蹈的跨界中,把由Jazz du Funk编演的一段名为“忧郁太阳”的现代舞融入其秀场。

“忧郁太阳”描绘了一男一女间的一段古老而永恒的关系,表达了在冲突与融合间的持久挣扎。激情的舞者把这段充满部落元素的古老故事带进现代,以或原始或圆滑的高雅格调,视觉化男与女之间那或强壮或脆弱的戏剧化情感。

“时装常常是我们的载体,承载传统,展示我们的起源、身份、职业与种群。我们希望探寻这一现象,目睹不同种群相互影响相互进化达致融合。”沛茶如是说。

在那片神奇的土地,诞生了无数的音乐家、艺术家和设计师,斯堪的纳维亚的精彩,在不断上演。两位设计师,均来自于瑞典的北方城市Umeå。她们年轻,富于活力,理解时尚风潮的动向,在滋生创意的特别区域,她们用跨界的演绎带来精彩纷呈的绚烂设计。

瑞典时尚风潮

Noir & Blanc是第三个代表瑞典在上海时装周走秀的设计师时尚品牌,之前安•索菲-贝克(Ann-Sofie Back) 和凹凸 Odeur都为上海带来了不同的时尚感受。去年首席杂志采访的Diana Orving同样也出自瑞典,她们有着跨界创造的共性,又有着特立独行的个性。从设计的视角,看到了北欧创意产业的繁荣景象,已成燎原之势。

对话瑞典服装设计师Petra Thoms & Linnéa Carlgren

在造型和面料方面是如何确定的?会尝试新的材料吗?

我们从来不用造型师,因为我自己是造型师出身。在我俩创办这个品牌之前,就在从事造型方面的工作。面料的选择是非常灵活的,不同的款式需要不同的面料,但我们也会不断尝试采用新的材料。另外,面料的选择还要配合摄影师的工作,要保证好的摄影效果,这些都需要仔细斟酌。

这一季时装秀的流行元素是什么?

这季时装秀的最大特色,是将时装与艺术相结合,我们制作了一个艺术型电影短片,通过一个知名模特展示我们的制作过程。我们很享受创意的过程,因为在工艺的流程里,会发现无穷无尽的新的想法奔涌而出。

怎样获得设计灵感的?

如前所述,灵感来自制作的各个环节。当然主要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音乐、美术、舞蹈,当你聆听经过重新混音的Lady Gaga,目睹曼妙的舞姿时,那种动态的光影就渗透进心里,这时,好的创意概念就会喷薄而出。在设计的过程中,因为生活的积累,我们经常会有新的感觉,

是什么促使你将时装设计作为自己的事业?

是兴趣的力量吧。将事业和兴趣完美结合有时候是很难的事情,但幸运的是,我很享受这样一个职业,因为我们都属于年轻时尚人群,喜欢追求美的东西,勇于体验新潮的东西,我们就设想把这种感觉延展到其他的同龄人身上,让更多的人复制这种快乐。

我们是从2007年开始了时装领域的探索。因为在瑞典一个城市学习设计学习艺术,由于喜欢设计类的事,所以很勇敢的选择这条路。我们是由于学习了服装,学习了艺术,所以走上了这条路。

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设计的事情,但是怎样做自己的事业是从零开始的,所以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学习的经历。

是否可以描述一下你们品牌的整体风格及这一季的趋势?

最主要的风格就是我们偏爱的黑白色的图案,这是设计中成为标签的东西。另外,我们的衣服非常女性化,这在北欧市场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特点。因为我们知道在北欧男女很平等,而我们这一季的设计充满很明显的女性味道,但同时又不失北欧风格。

你们这次展出的系列叫(异域新欢),以部落文化为主题,是否可以谈一下你们灵感的来源?

设计灵感来自于很多不同的传统文化,包括非洲的图腾,图案,希望这个品牌的精髓出现在所有的设计里面,因此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刚才你说灵感来源各国的文化,下一季有没有考虑引进一些中国的元素呢?

我们这次来中国,就是很希望可以学习更多的中国文化,看在未来的设计中能不能借鉴到。

平时瑞典年轻人的着装风格是怎样的?

瑞典年轻人一直惯用简约风格,同时又是非常现代,非常舒适的。他们不习惯太多颜色。通常大街上会看到的是黑色。

有没有看到中国街上年轻人的着装?印象怎样?

昨天下午我们才到的,印象是机场到市中心的路上观察到的。发现中国年轻人还是穿得蛮现代的,而且有非常多的颜色,感觉上上海区域有比较多的日本影响。

我们知道瑞典的设计师在近10年来才迅速掘起,您觉得哪些因素推动了瑞典的设计?

瑞典的风格很特别,也有延展自身的能力,政府本身给予很多的支持,特别是设计师,政府都有活动,协助他们在海外发展,以及在整个设计界的发展。

那除了时装设计之外,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兴趣很广泛,听音乐、看书、跳舞。但我最喜欢的是和朋友在一起,和朋友们一起聊天,从他们的不同的视角里获得设计的灵感。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每个人的阅历不一样,经历过不同角度的沟通、头脑风暴之后,也许一个好的创意,正在悄然滋生。

舞蹈家金星曾经说过瑞典有个不眠之夜的艺术节,她很投入而且从中间获得艺术灵感,你知道这个节吗?

知道的,但是没有很多参与。瑞典有很多很多艺术节,大量的艺术家很多时候为我们提供了创作的好素材,比如从画中获得色彩灵感,从音乐里获得节奏旋律,看到很多不同的图案,那种排列的旋律感,与音乐,如出一辙。

和男性设计师相比,你的设计特色是什么?

视角不同吧,作为女性设计师,更能够从女性的视角洞悉到女性对时装的需求。因为我们目前的品牌局限于做女装,我们更懂得自己,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更能够传达这样一个年代中我们共性的追求。

你对你们品牌的终极目标如何看待?

我们应该会延续现在路线,保持我们的整体风格。后面会考虑到国际化,在不同的区域开展我们的市场,让更多地区的人来认同、感知我们的设计,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知反馈。

你的假期一般都是怎样度过的?

我的假期一般都是去旅游,到不同的国家,看不同的景观,在旅途中可以获得许多创作灵感。我喜欢去一些大的城市,也喜欢到一些很有趣的地方。比如,这次我在上海要呆一周,我会去上海一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古镇看看,我对这些地方很感兴趣。

你是不是一直都喜欢做跨界的设计,将服装展示与舞蹈、音乐或者艺术绘画融合在一起?

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跨界,将舞蹈和时装秀融合,使得整个时装秀有更加强烈的瑞典风格,我们希望跨界的时装秀能够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东西。有的时装秀让观众越看越没劲,我们希望我们的设计可以让观众越看越喜欢,看了之后想要穿上我们设计的衣服。

现在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也越来越难,你的品牌是怎样做到不断的推陈出新的?

时装界发展了很多年,想要完全出新,是很难的。我们的品牌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方式。我们注重的是概念、风格和设计细节的创新。另外,我们也注重面料的创新,同样一款衣服,当你用不同的面料制作出来,风格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当你看到我们的新品时,不是惊叹,面对一件崭新的衣服,而会说,这件衣服很有新意。

你觉得H&M这个品牌怎样?

我认为H&M的成功在于公司将流行、品质和价格整合得很好,该公司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设计师,同时H&M把衣服从设计到上架的时间压缩,将新点子迅速转化为服饰,最短只需三个星期,让消费者能够快速买到上架的衣服。另外,该品牌善于控制成本,价格也很相对便宜。这样就能拥有大规模的消费者,占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Designed by Petra Thoms and Linnea Carlgren, Noir & Blanc as an interesting designer label gets inspirationfrom all kinds of diverse sources, it is often based on using strong silhouettes and distinct colours. Some say, the geometrical shapes and glossy fabrics they are good at make the clothes feel decadent but yet still wearable.

Another wave of Swedish fashion is about to hit Shanghai, this time in the shape of tribal, ethnic euphoria, presented via an exclusive fashion cross-over dance show by Noir&Blanc and Jazz du Funk.

Swedish Noir&Blanc designers Petra Thoms and Linnéa Carlgren team up with dance club Jazz du Funk in order to re-define the concept of an unforgettable fashion show on April 9, 6pm at 800 Show. Expect the unexpected when Ethnic Euphoria meets the Black Sun.

Pattern-mania, knitted influences and draped fabrics define Noir&Blanc’s Ethnic Euphoria collection for A/W 2011. The collection is a creative mix of materials and patterns, that takes a fresh new look at tradition and ethnic symbols, and goes distinctive by incorporating dance movements into its Shanghai Fashion Show.

Black Sun portrays the ancient and timeless relationship between a man and woman showing the constant struggle between conflict and harmony. The passionate duo take this ancient story with tribal elements into modern times with raw and sleek elegance to illustrate an emotional drama between the strong and vulnerable sides of both men and women.

“Clothing is often used to carry on traditions and show our origins, our status, occupation or ethnicity. We wanted to explore this phenomenon and see what happens if you mix up totally different ethnic influences and combine them with each other”, says Petra Thoms.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研究 篇5

关键词: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形成,特征,影响

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形成及背景原因

20世纪50-60年代, 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如法国、德国等陆续举办了一系列关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展览活动, 将它作为优良设计的例子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北欧设计的风采。这些一系列的国际性设计展览, 使得世界各国工业设计界对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 自此,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开始真正走出北欧, 走向世界, 受到世人关注和喜爱。

早在20世纪初期, 当“新艺术”运动的新风吹遍欧洲大陆的时候, 一些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也同时产生了具有各自风格的“新艺术”运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与欧洲其它国家分隔开来, 形成相对不同的地域环境。但随着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汹涌来袭, 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坚守着手工艺等民族传统的东西的人们真正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有限, 但是这种有限的影响还是在某种层面上推动促进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不断发展和逐渐稳定成熟。

相似的气候和环境, 相近的人种起源及宗教信仰以及大致相同的物产资源等促使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基本相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国家在政治上的合作互信, 也使得各国人民间有着良好的情感交流和友谊。虽然在具体设计上略有出入, 但整体设计风格却也所差无几。这些因素都酝酿了“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形成。

在北欧国家里, 人们可以很方便的接触到好的设计以及艺术。平时人们有很多低价甚至免费的形式接触到各种展览馆或者展览活动。设计早已影响着人们日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体现在桌凳杯盏、屋内屋外。这种大的环境使得设计的意识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脑海中, 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整个社会群体。用美好的事物来提高生活质量, “为日常生活而设计”成为了他们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也影响着这里的设计。

虽然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人们长时期被隔离在欧洲其它国家之外, 但是这里的人们依然展现着他们快乐、独立、明智、勤劳的生活态度。追求高品质被他们奉为设计制作的“信条”。环境的限制, 资源的匮乏, 也使得有效利用资源成为其设计的主要原则之一。而这些都作用于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最终形成到稳定成熟。

二、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特征表现

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是将优秀民族传统与现代多元设计有机结合的设计。在与外界的互相交流学习过程中, 它基于其深厚的手工艺传统及过去的传统文化, 不仅在现代设计中继承弘扬了其传统精髓, 更是兼容并蓄, 对先进的现代设计观念和艺术风格进行吸收融合,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和风格。

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显示出其大众化的民主传统。它提倡民主设计思想, 设计是为了大众服务, 而不仅仅只是为了某些人的需求。在实现良好实用功能的同时, 追求合理低廉的价格。在设计中, 充分考虑到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基础之上, 吸收了现代主义设计对于功能及大批量生产等特点要求, 并且尽可能的考虑到经济因素, 真正地是在为大众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注重设计的人性化和有机的设计思想。不像现代主义设计那样绝对的功能至上和形式追随功能, 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因其独特地域环境的影响, 在人们更需要“家”的温暖和情感的诉求与寄托的背景下, 促使设计师们在设计的过程中, 更多地将人性化和情感化考虑进去。柔性的功能主义也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成形, 为人们所喜爱和赞扬。

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注重资源的节约保护, 拒绝奢华之风, 注重对生活质量的提升, 不哗众取宠。成长在那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下, 设计师们真诚地表达了对设计的理解, 在设计上重新审视了自然界与人类的共生方式, 在满足人们生理、心理需求的同时, 力求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三、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迈向国际舞台的时代。它传承了独特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 并且将其与现代大工业下的国际主义进行了有机结合和统一, 不仅对后来国际主义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也给了正在探索工业设计发展道路的设计师和国家很多启迪, 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关注。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帮扶,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在战后又重新得以稳步发展, 在逐渐成熟走向世界的过程中, 深深地影响着国际设计界, 成为世界工业设计耳熟能详的国际品牌。

在当时那个设计思潮运动“百花齐放”的时代, 斯堪的纳维亚的独特设计风格为世界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和可能性。它提倡简朴、尊重自然的理念, 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设计, 直到今天依然是热议的话题。它在设计上对于优秀名族传统精髓的继承和弘扬, 对于现代设计与传统元素的有机结合等方面的突出贡献, 对世界各国设计界来说都是无比珍贵的经验和财富。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今很多国家在人文社会发展战略上默认的共识, 正在慢慢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 这种风格不仅仅是影响在设计方面,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结语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从其形成到发展至今天一直都受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很多人的喜爱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它所遵循的为民众的设计、民族文化传承与现当代先进设计理念的融合、产品的经济法则等很多理念思想依然没有过时, 反而在现今的设计界和社会仍然是专家学者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很多仍在设计发展道路上不断摸索的设计师乃至国家来说, 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于我国设计的蓬勃发展也同样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在我们的设计教育和优质设计推广以及交流等方面我们仍然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旅行社, 2002.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3]张朵朵.图说北欧设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3.

[4]王艳.议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形成之原因[A].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 2013.

[5]王勇刚.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带来的思考[A].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6]李靖.解读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风格[A].价值工程, 2012, 31 (5) .

斯堪的纳维亚文化与北欧设计之美 篇6

北欧主要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挪威、瑞典及其附近的芬兰、丹麦、冰岛五个国家, 毗邻波罗的海、北海、北冰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民主富足的社会、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了理性而富有人情味的北欧设计。北欧设计既不是德国的绝对理性主义, 又没有美国渗透在毛孔里的商业噱头, 纯粹而精彩[1]。其主要受到斯堪的纳维亚独特的自然观、人本观、经济观的影响, 传统的人文主义精神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 使其在国际设计舞台上独树一帜。

一、北欧设计与斯堪的纳维亚的自然观

北欧有森林、湖泊、冰川、海湾, 有极昼、极夜、绚烂的极光, 这里静谧祥和, 远离欧洲大陆的喧嚣, 是童话的故乡, 诗人的国度, 音乐的天堂。因此, 北欧文化与西欧文化有很大差异。在古代, 虽然北欧同样存在激烈的竞争以至杀戮, 但是战场的马蹄声不是喧嚣而是归于人类本性的心旷神怡, 体现出的是一种民族的坚强和独立的个性。当我们聆听西贝柳斯的《芬兰颂》时, 就能深刻地感受到那股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浪漫主义情怀。

北欧的传统手工艺得到很好的保护, 得益于斯堪的纳维亚人的自然观。在哥本哈根的大街上, 可以轻松地找到很多精彩的手工艺品店, 店中的手工艺品使用的大都是当地的天然材料, 其制作延续了千年的传统技艺。北欧的很多设计师都很擅长运用天然材料, 由于北欧森林资源丰富, 所以木材是北欧家具设计师所偏爱的材料。此外, 皮革、藤、棉布织物等天然材料也在现代家具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包豪斯的家具是以钢管起家, “瓦西里椅”是其代表。而阿尔瓦·阿图等北欧设计师却钟爱原木这种材料, 这是一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正是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感, 使北欧人对很多外来文化持一种选择性的态度, 而不是盲目地兼收并蓄。他们青睐天然材料, 这样既避免了工业原料中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又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 保护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还有利于设计师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郊外有一座很小但别具一格的教堂, 叫做“石头教堂”。教堂的圆周里面没有作任何修饰, 凹凸不平, 岩石暴露无遗。其设计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雷同世界上任何一座教堂, 既没有天主教堂特有的哥特式尖尖的屋顶, 也没有一般教堂采用的彩色玻璃。它是一座现代的空穴, 屋顶是一个巨大的圆盖悬浮在半空。人们看到的是天上的光环, 在这样的教堂里, 人们所获得的精神感悟似乎远超出哥特式教堂, 其原因就在于建筑与自然的浑然天成。芬兰设计师库卡波罗的工作室就很有特色, 工作室位于森林之中, 整个建筑基本上是一个巨大的风筝造型, 感觉十分轻盈, 也像一个生命体。把工作置于轻松自然的环境中, 正是北欧人所追求的生活理念, 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设计工作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设计灵感。

北欧相对于西欧、美国更晚接触到工业革命, 传统手工艺得到比较完整的保存, 民族元素和现代设计能够比较容易地结合起来。在北欧, 把手工艺、自然材料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才是好设计。如丹麦著名建筑师、工业产品与室内家具设计大师安恩·雅各布森设计的“蛋椅”、“天鹅椅”, 整体造型都来自于对自然物的抽象形态, 运用的是当时最新的玻璃纤维和聚氨酯泡沫加固而成, 将自然形态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美国人善于把握产品机会缺口, 而北欧人却能把一个产品机会缺口发挥到极致, 凭借的就是对自然、传统的感知。他们坚持这样的设计理念:“形式不能为形式而设计, 功能不能为功能而设计”, 有自然意味和传统积淀的形式才是美。

二、北欧设计与斯堪的纳维亚人的人本观

北欧除了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他们的福利制度更是令人羡慕不已。北欧诸国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却是世界上最富有并被公认为是最幸福的国家;他们没有广阔的领土, 却守望着整个浩瀚的北冰洋;他们没有富饶的资源, 但却有着强大的设计并拥有自己鲜明的设计风格。由于完善的福利以及发达的社会民主, 使北欧几个国家成为几乎均富的国家, 总统和工人的收入比是2:1。这种民主化的社会文化制度反映在设计上就是设计的人本观, 坚持为普通人而设计, 而不是为少数富人设计。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设计文化风气。

北欧设计富有人情味, 是典型的人性化设计。这种人性化表现在设计理念上就是重视大众化设计, 认为设计的目标就是民主化。同时, 北欧设计一直是理性与自由、自然的结合体, 其中理性往往也是为了更好地使设计服务于人。北欧设计提出以人体工程学为原则进行设计的理念, 如瑞典工艺协会提出:“一切东西应达到它企图达到的目的。一把椅子应坐上去舒服;一张桌子应能叫人自在地工作, 或者舒适地用餐;一张床应睡起来惬意。”芬兰家具大师库卡波罗也曾指出:“人体的形式就是美的形式”。北欧的产品设计常进行大量的人体测量工作, 搜集数据为设计服务。其设计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 注重人机工学, 使设计的功能性和人性化有了科学的前提和保障。

另一方面, 北欧设计强调有机设计思想以及产品的人情味。如丹麦家具设计领袖凯博杰森指出:“我们所制造的东西应该是有是生命的, 有心脏在其中跳动, 它们应该是人性化的, 有生机的和温暖的。”北欧设计师充分利用本国的木材资源, 大力发展单板模压弯曲胶合材料, 就是成功的例证。20世纪40年代以后, 弯曲木设计尤其是表现在家具方面在北欧日渐成为一种时尚, 并且历久不衰直到现在, 形成了简练、流畅和雅致的“北欧风格”。与传统家具相比, 弯曲木家具的造型符合人体曲线的起伏, 因此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有别于包豪斯缺乏人性化的线条几何设计, 现代主义设计强调的是功能和理性, 迎合当时落后的生产能力, 但是却为北欧设计的进一步成长提供了一个契机, 在结合自身传统有机形态的基础上找到一个平衡点, 使产品看上去不那么机器化。正是理性和民族感性的碰撞, 形成了北欧独一无二的“有机现代主义设计”。

此外, 北欧人也积极探索新材料的应用, 采用钢、塑料等人工材料创造了许多经典家具, 并将新与旧、材料与造型有机地结合, 构成日趋鲜明的民族化风格。如丹麦设计师潘顿的“S”型椅、点状支撑椅等, 以其雕塑般美感的艺术化形体打破了材料的冰冷感, 充满了艺术魅力, 是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思想。

三、北欧设计与斯堪的纳维亚人的经济观

北欧, 这个看似与经济全球化格格不入的地区, 却能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北欧设计。

美国设计和北欧设计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设计思潮,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 美国设计类似“火”, 而北欧设计则类似“水”。美国ACCD (Art Center Colledge of Design, 艺术中心设计学院) 、罗德岛艺术学院代表的都是现代成熟的商业设计, 如同美国好莱坞电影充满了激情、科技、时尚、竞争;而芬兰赫尔辛基设计学院这类北欧的设计院校, 一般学生课题都不是很大, 几乎所有的设计都是“小题目, 大设计”, 这些学院成为北欧有机设计的摇篮。美国和北欧两种不同的设计思想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都是赢家, 并且无法相互取代。北欧设计的宁静安详并不代表北欧设计师没有敏锐的洞察力, 相反, 正是由于这敏锐的洞察力, 使得北欧的芬兰、瑞典、丹麦、挪威和冰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从落后的农业小国发展成为发达的高福利国家。当然, 这除了设计还离不开对人才的重视, 科技的投入, 优势产业的发展, 发展战略的调整。

北欧为什么能够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取得成功, 可以借助于美国设计师乔纳森·恰安 (Jonathan Cagan) 和克雷格M·沃格尔 (Crai g M·Voge l) 在《创造突破性产品》 (Creating B reak thro ug h P ro d ucts) 一书中提到的“移向右上角”原理来分析。“移向右上角”最重要的两个元素就是造型和技术, 其基本内涵就是, 造型越好技术越好, 造型技术结合得越好, 产品的价值就越高[2]。不同于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主义设计, 由于对自然传统的良好感知运用, 使得北欧设计的形式美感从未缺失, 即使在1919-1960现代主义时期也是如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丹麦设计大师汉宁森设计的灯具。汉宁森从细节入手, 创造了世界上首个间接照明灯具。除去产品功能, 虽然其几何形态明显受到现代主义设计影响, 但是明显不同于西欧、美国的同时期产品, 最明显的就是其整体形态更加有机化, 只是局部采用抽象几何, 同时更加耐看, 贯穿产品的是一种平民化但又设计精致的理念, 透露出廉价而高贵的特征。

作为高度民主化国家, 产品功能好, 价格低廉, 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才是关键, 而造型美观的优势则是北欧整体环境赋予设计师的最好礼物。北欧家具设计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往往是它们的造型, 如“天鹅椅”、“蛋椅”、“七形椅”、“karuselli” (卡路赛利椅子) 等。如宜家家居的产品设计, 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其产品的平民化和互动性。宜家卖场有一款圆纸灯格外吸引人的眼球, 其主要特点是对新材料的尝试, 这盏灯舍弃了传统的玻璃、金属、塑料, 而是选择半透明的纸张, 巧妙的设计减轻了灯具的重量, 同时满足柔光效果, 给人的感受高雅且富有韵味, 但其生产成本比玻璃金属灯具更低, 低廉的价格能使消费者普遍接受。设计师通过低廉而功能良好的产品,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惊喜和愉悦的体验。流行通俗, 价格低廉, 品位上乘, 将有机形式、自然材料和工业化生产结合起来。既好看, 又让人买得起, 还富有人情味, 这样的产品自然有市场。

综上所述, 北欧设计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 将自然和经济有机结合, 将理性和自由有机结合, 将物性和人性有机结合, 呈现出一种严肃而又轻松、现代而不刻板、理性而不拘谨、简练而不简陋的特点[3]。北欧设计把握平衡之准确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 其给人最大的启示就是“有机的平衡”, 这是依赖一种深层的民族自信才能达到的。设计不是为了传统而传统, 为了自然而自然, 为了现代而现代, 为了商业而商业, 传统和自然等等更不应成为设计师的束缚。在斯堪的纳维亚文化影响下的北欧设计独特的设计理念与设计风格, 相信将对发展中的中国设计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摘要:斯堪的纳维亚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精神孕育了北欧设计。本文通过对斯堪的纳维亚文化的剖析, 阐述其自然观、人本观、经济观与北欧设计美学风格的渊源关系, 并进一步指出北欧设计最大的启示在于“有机的平衡”。

参考文献

[1][3]王受之.白夜北欧[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6

斯堪地纳维亚风格下的宜家美学 篇7

一、突出的质感美

宜家的产品以木、织物、塑料、不锈钢为最主要原材料, 同时运用钢铁、玻璃、陶瓷、藤、皮等材料。造型简洁的宜家产品利用地域性天然材料为基础, 突出材料本身的材质之美, 用质感美俘获大众。

斯堪地纳维亚森林资源非常丰富。由于具备这样的有利环境, 自然使得这里的木工技术最为发达和出色, 并且涌现出许多木工制作的专家、行家, 并且这种优良的技艺传统被代代相传。这也是北欧产品大多以优质的木材作为原料的主要原因, 这样既充分利用的资源, 同时也可以展现斯堪的纳维亚人最精湛的木工技艺。同时, 纺织、陶器烧制和藤编织工艺在历史的进程中保留下来, 斯堪地纳维亚人将这些传统元素和现代机器生产巧妙融合, 形成了质朴、自然的优雅美学。

材质美是任何产品设计的基础。北欧设计家认为“将材料特性发挥到最大限度, 是任何完美设计的第一原理”。以镜子为例, 我国的镜子多是与塑料材质相结合, 配上不同的彩色图案, 或花朵、或人物、或卡通, 样式很多, 但美感欠佳。宜家的镜子造型极为简单, 大都只是圆形和方形, 其上没有太多缀余的装饰, 但材质的结合很有特色, 用四周的纯木边框、不锈钢或黑色钢材加以点缀衬托, 显现其品质、素净、清幽的一面。

二、色彩和图案的自然美

宜家产品以简洁著称, 色调温和, 偏重于朴实的乡野情结。几乎所有的产品在色彩的使用上都不超过两种。这种色彩上简单、纯粹、不繁杂的特征进一步塑造了宜家产品简约美和自然美的形象。宜家多数产品的颜色就是材质本身的色彩, 完全保留了材料最天然的朴素状态, 它辅助于材料的质感而存在, 更加突出了产品的材质感和造型感, 如原木的颜色、不锈钢的金属色、陶瓷的乳白色等等, 给人带来简约、质朴、舒适的审美感受。

在宜家产品的外观中, 少量产品添加了装饰图案, 还有500余种精美的纺织物和装饰画, 都含有各种充满北欧风情的装饰图案。所有宜家产品中的装饰图案都充满斯堪地纳维亚风情, 它们都在反应着北欧人的审美标准和生活状态。

北欧人爱到自然界里沐浴温暖的阳光和呼吸清新的空气, 但更珍爱自然界里与人类共存的生命。他们保有童话般的心境去生活。因此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崇尚自然的、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是北欧人最大的特色。宜家产品多用几何图形和花朵、动物图案。几何是简洁的象征, 条纹状和圆圈状的几何图形, 大方、素雅、不落俗套, 与整体宜家产品的极简风格非常吻合, 反应了北欧人简单、自然的生活理念;而色彩缤纷艳丽的花朵和动物图案, 是北欧当地优美环境的真实写照, 再现了北欧人闲适的、贴近自然的生活状态。

三、形体美服务于人性关怀

宜家的产品以简单的几何造型为本, 加以柔化的线条, 把原本现代主义的功能化造型加入了人性化的有机韵味, 让很多看似简单的形态、形体变得迂回而流畅、赋予动感, 让线条变得不再生硬、乏味, 而是风韵有余。宜家的设计作品没有太过复杂的形态, 比如家具中的各类储物柜, 都是简单的直方造型, 立体的盒子式造型, 整体的体块感非常强。但却不同于简单的现代主义作品, 其原因就在于融入了柔化美的人情关怀。

北欧设计家认为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高品质是有目共睹的。其优势除了独具风格的美学价值外, 还在于简洁的造型所带来的人性化关怀。宜家的设计原则是:以低价格制造好产品。这取决于斯堪的纳维亚人民对待生活的态度。北欧设计的一贯宗旨是:为所有人设计。设计即是生活, 生活即是设计。这一地区土地面积小, 环境资源相对匮乏, 严峻的气候也教会了斯堪的纳维亚人民以智慧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所以功能主义和绿色主义的思想也成为简洁造型的必然。斯堪地纳维亚人一方面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用赋予自然特色的柔化线条雕琢日常用品, 另一方面, 尽可能节约环境资源, 所以形成独具韵味的简约设计风格。

四、结语

宜家之美是深沉的、质朴的, 但又是温情的、感动人心的, 它带着斯堪地纳维亚人毫不张扬的真诚话语来到我们身边, 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这是设计者的造诣, 更是设计者的道德。宜家之形式美学值得设计者去探究和借鉴, 斯堪地纳维亚人的设计精神、设计态度更值得设计者去体会和学习。

摘要:斯堪地纳维亚风格是设计史上不可忽视的浓重一笔, 以最简洁的造型, 用充满异域韵味的典雅线条, 勾勒出暗含优美、趣味、无限风情的艺术实用品。对斯堪地纳维亚知名家居品牌宜家进行产品研究, 为设计者解读宜家设计和斯堪地纳维亚风格背后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风格,质感,自然,人性关怀

参考文献

[1]殷紫.北欧新锐设计[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

[2]王受之.北欧白夜——行走斯堪的纳维亚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7.

[3]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智能新品“维亚”南京首发 篇8

走在科技前沿的科勒卫浴, 在5月参加上海国际厨卫展时, 重磅推出全球首发、智美双生的一体超感坐便器——“维亚”。它采用一体化设计, 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南非绿点球场, 配备了微波感应、触屏数控、双重除菌等体验式科技, 辅以科勒新一代冲水技术极速水动力, 达到了设计与科技、美观与功能的完美融合。维亚先进的微波感应将自动关闭盖及冲水系统, 有效解决同类产品红外感应精准度不高、误识别以及冲洗死角的现状。此外, 紫外线喷管+除菌水双重除菌系统更是能杀死99%以上的各类细菌。而所有的智能化操作只需通过全界面菜单的便捷触屏, 轻松遥控。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篇9

HALTI让我们把目光移向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国家,在HALTI身上有太多芬兰独有的气质,我们感受到一股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芬兰风情。

在到过芬兰的人眼里,那里是由湖泊、桑拿浴、冰雪、森林木屋、圣诞老人、北极冰光、巨人神话这些符号构成的,在那块被誉为“千湖之国”、“绿色金库”的神奇土地上。69%被茂密的森林覆盖着。成片成片的森林、大大小小的湖泊以及沿海众多的岛屿,还有清新的空气、纯朴的芬兰人,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田园诗画。在那里,郁郁葱葱的森林无处不在,清澈纯净的湖水随处可见,活脱脱一座天然的森林公园;那里看不到都市生活流行的那种喧器、焦虑与烦躁,只有轻松快乐的情感、自由质朴的生活。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芬兰人,诚实、友善,还有那么一点内向、害羞,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是轻松的。大多数家庭都有游艇和乡间木屋以及一片森林。到过芬兰的人对这些都有着很具体的感受,就像他们被好客的芬兰人按当地风俗邀请去洗桑拿浴一样印象深刻、经久弥新。

四分之一国土处在北极圈内的芬兰,斯堪的纳维亚的冰极光如梦如幻,每到冬季,万千湖泊的秀色被冰封在茫茫的白雪之中。到处都是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芬兰人。天生酷爱冰雪运动,说“会走路就会滑雪”绝对不是一种夸张。芬兰人祖祖辈辈与冰雪打交道,冰雪运动在他们的生活中传承了几千年。在芬兰史诗《卡莱互拉》里,对滑雪和雪具就有过生动具体的描写。作为谋生的工具,滑雪板在芬兰人的狩猎、战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史诗中滑雪板的模样极为有趣。一根长一根短,长的用来滑行,短的则用来向后踩蹬,为提高滑行的速度和灵活性。聪明的芬兰人祖先还给板上涂了一层焦油。同样有趣的是,他们手中的雪杖只有一根,不像今天靠两根雪杖来滑雪,但那雪杖粗壮有力,它还是驱赶狼群的“武器”。

美丽的自然环境,严酷的气候条件,使芬兰人天生就有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对运动的偏爱。芬兰人喜欢用“sisu”这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词来形容自己民族的性格。“sisu”的意思也许就是善良诚实、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的品质,以及被冰雪磨炼出来的坚韧顽强的精神和异乎寻常的耐性。

维亚康姆的中国市场策略 篇10

一、制作出最适合中国观众观看的内容

维亚康姆领航人、现任维亚康姆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萨默·雷石东认为, 在发行、销售和广告方面, 惟一占统领地位的产品就是内容, “观众收看的并不是电视台本身, 也不是公司的有限系统, 人们看的是电视里面播放的内容”。制作高品质与大数量的内容可以为维亚康姆赢得丰厚的利润, 并且通过内容的进入, 还可以绕开载体领域的竞争, 突出自身制作优势。

要做出最好的内容, 最重要和最开始的一步就是划分收看节目的受众, 然后按照受众的群别来制作节目, 这样的内容才是最有针对性和最具可看性的, 收视率才有可能高, 相应的广告收入也才有可能上去。而维亚康姆追求的内容恰好就是分众化、专业化的内容。维亚康姆以年龄来划分受众群, 比如MTV下的几套音乐频道就分别提供摇滚乐、蓝调、都市音乐、乡村音乐、西班牙语音乐等不同音乐种类, 使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各取所需。覆盖全球的Nickelodeon也做得相当成功, 它锁定的目标受众是2到11岁的孩子。MTV全球音乐电视台中国区总裁李亦菲曾说, 维亚康姆恨不得在以10岁为单位的每一个年龄段上都设立一个频道。

坚持细分市场并且有针对地制作节目, 使维亚康姆成为了世界上顶尖的内容制作商, 尤其是在电视黄金时段节目制作方面, 更是无人能及。

二、把品牌做得让每个中国人都知道

维亚康姆进入中国的时候重点宣传打造MTV这个品牌, 现在, 在中国提起维亚康姆恐怕知道的人不是很多, 但如果提起MTV, 知道的人就不在少数了。有媒体称, MTV已跻身全球最具知名度的品牌, 与可口可乐、利维牛仔裤齐名, 由此可见MTV的影响力。

1995年MTV全球网以与中国开展节目交换的形式进入中国, 同年获得在中国500万户三星级以上酒店和涉外小区的落地权。MTV中文频道是一个专为华语受众制造的音乐电视频道, 目前与一些地方电视台合作开办了4档节目:《MTV天籁村》、《M T V学英语》、《M T V光荣榜》和《M T V明星档案》, 这些节目每天用6个小时通过中国40多家地方有线电视台进入6000多万户家庭, 是中国内地最大的外国音乐节目提供商, 它还利用MTV的全球网络将中国本土音乐推广到全世界。

MTV在制作自己节目的同时还在竭力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它最成功的一招就是1999年开始和中央电视台合办CCTV-MTV音乐盛典, 借助央视的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 迅速拓展了MTV在中国的影响。在颁奖典礼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句子“感谢CCTV, 感谢MTV”, 这本是一句听起来很平常、没什么稀奇的话, 可当每一个歌手都这样说的时候, 就在无形中提升了MTV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2002年, MTV在上海举办“MTV-莱卡风尚大奖”, 是“音乐+时尚”模式在美国以外地区的第一次成功炮制。

MTV在覆盖范围上还不仅仅只是在有线电视这一领域, 在中国许多移动电视上, 我们也能够看到MTV光荣榜和音乐大课堂节目。这种无孔不入的宣传和播出模式为MTV在中国吸引了更多观众, 并让MTV的影响力更加扩大化。

维亚康姆在中国的另外一个标志节目就是Nickelodeon儿童频道, 这也是和央视合作的一个项目。维亚康姆的儿童频道是全球惟一的全天候儿童频道, 它在美国已经连续8年稳坐同类节目收视率第一的宝座, 现在把这个节目引到中国来, 并且是和央视合作, 毫无疑问是一个双赢的举措。维亚康姆将为中央电视台的少儿频道提供两套名牌长篇动画《丽莎和它的朋友们》和《猫狗》, 每天播出长达一个半小时。维亚康姆的目标是把这档节目在中国打造成另一个“MTV”。

三、娱乐先行的竞争策略

细看维亚康姆在中国播出的节目, 我们不难发现, 很多都是娱乐类的, 这和中国市场对娱乐类节目的需要而维亚康姆本身正好符合了这种需要有关。维亚康姆并不是一个以报道时政新闻见长的传媒, 它一直都是在走娱乐路线。比起纯新闻类的节目来说, 用娱乐类的节目进入一个市场是比较容易的。维亚康姆在中国主要是用MTV来打开市场, 每天向中国电视台提供大量的音乐类节目, 这种方式很快就赢得了追赶潮流的年轻人的喜爱, 并且将它视为潮流的象征, 同时也有大量的新人想通过MTV来崭露头角, 这就足以说明娱乐类的节目在中国市场有多大、有多受欢迎。现在MTV的娱乐节目已经有着相当的收视率。

四、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赚取更多的利润

维亚康姆中国区总裁李亦菲曾向媒体透露, 维亚康姆在经营上最值得中国传媒借鉴的是管理方式, 而这个管理方式, 就是版权保护。

以M T V为例。M T V的老板在美国的办公室里管理着世界各地的分公司运作, 模式完全一致, 即:每年付给五大唱片公司版权费, 然后, 在全世界各国24小时播放的频道播出, 每增加一个频道, 就增加一笔收入, 因为版权保护, 每生产出一个原创作品, 成本基本是一次性支出, 但却可以无限多次的使用, 每重复使用一次, 就会产生利润。这就是传媒娱乐业不断地使用固定资本把规模做大的运营模式, 也是其成为知识产权保护最忠实、呼声最高的力量之原因所在。[1]

在中国的管理模式也是类似的。对于维亚康姆旗下的教育类儿童节目Nickelodeon在中国的赢利前景, 李亦菲说:“跟所有的教育类节目比, 我们的节目卖的并不差。虽然短期内不会有很高的利润, 但是由于我们的节目成本是一次性付出, 因而现在每进行一次版权销售, 其实都是在赢利。”

虽然眼下中国政策对儿童节目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 但国际间的节目交换与购买还是经常发生的, 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少儿频道每年都要花费3000多万元人民币去购买外面的节目, 维亚康姆还是会有不小的操作空间。其阶段性局部突破的标志之一是, 2003年3月26日, 儿童频道Nickelodeon已经达成与上海声像出版社的合作, 在中国发行Nickelodeon儿童节目的DVD/VCD等音像制品。也就是说, 维亚康姆在中国每卖出一张音像品制品, 都是在盈利。[2]所以维亚康姆并不是很担心在中国的盗版问题。并且在目前来看, 盗版也并没有在维亚康姆身上有太多的体现。

五、坚持本土化的运作

M T V在中国市场上也是在尽量地中国化。MTV尽最大可能利用当地有线电视网络, 向他们提供自己的节目, 并且积极落实人才本地化。本地化主持人是MTV的特色, 也是MTV能在全球迅速发展的法宝。比如, 中国的MTV就有李霞、林海、张峥等一批优秀主持人, 他们都是中国内地人, 了解本地观众的品位, 也了解世界流行乐坛, 两者结合起来, 恰是国际化音乐台的复合型人才。[3]事实证明, 他们为MTV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他们不仅是主持人, 更是明星, 这和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策略很相近, 都是把自己的主持人打造成明星主持。而维亚康姆中国区总裁李亦菲就更是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典型代表, 她是一个有着中西交融的文化背景、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人生经历的现代化人才, 这样的人才对维亚康姆而言, 无疑是它实施本土化, 拓展中国业务的绝佳选择。

六、适当地进行政府公关, 争取频道落地

维亚康姆单纯走“内容为王”的道路在现阶段看来是很成功的, 但从长远来看也有很多的弊病。首先, 任何内容都必须寻求建立非常广泛的关系网络, 建立强大的推广渠道, 如果没有自己的渠道肯定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其次, 没有传输平台, 容易受制于人。因此, 在做好内容的同时, 维亚康姆从不放弃对传播渠道的建设, 收购CBS就是很好的证明。此外, 维亚康姆创建了和正在创建一系列新频道, 凭借自身优秀的内容储备来提供电影及栏目。传媒学者黄升民在谈到维亚康姆的发展模式的时候说过:“依靠卖节目而没有自己的传输平台, 维亚康姆早晚都要受制于人。显而易见的是, ‘内容为王’只是维亚康姆中国攻略中基于合作态度的阶段性策略, 而频道落地才是作为一个电视媒体实至名归的最终追求。”[4]

坚持本土化运作, 必须对这个国家的国情有所了解, 尤其是对这个国家媒体的情况了然于心。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 维亚康姆发现, 在中国, 媒体的核心领导者不是由资本权利而是由行政权利来任命, 能够真正影响媒介运作的事实上是人际配合的沟通、共识和默契, 这与西方媒体靠资本经营的运作方式是非常不一样的。为此, 维亚康姆积极走上层路线, 求得中国政府的支持。维亚康姆制定了“要想在中国立足, 应该先替中国做些事情”的策略和行动, 加强与政府的有效沟通, 博得政府的好感。1999年9月, 维亚康姆公司赞助了在美国举行的“中国文化周”的主题活动, 雷石东担任了“中国文化周”顾问委员会的顾问;维亚康姆公司还在中国中央音乐学院设立了奖学金;2003年春节, 维亚康姆公司独家出资赞助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访美巡回演出, 在当地引起轰动。雷石东本人也在不断地进行访华公关, 他在2001年、2002年两次访华期间都拜会了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其他政府官员。维亚康姆与中国这种富有成效的沟通方式为其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维亚康姆在中国的公关和发展, 最终目的就是频道的落地, 这也是所有海外传媒最后都会出现的两手抓:一手抓具有品牌效益的内容的落地, 一手抓渠道的开发和铺设。其实, 一个传媒以内容为主还是以渠道为主都是相对的, 要想在一个市场上站稳脚跟并获得稳定扩展, 内容和渠道“一个也不能少”。

“观众收看的并不是电视台本身, 也不是公司的有限系统, 人们看的是电视里面播放的内容。” (萨默·雷石东)

参考文献

[1]张志安, 柳剑能.维亚康姆:征逐国际传媒业的ABC战略[J].传媒观察, 2004-06.

[2]植万禄.李亦菲:来自传媒巨头的财富新贵[N].中国经营报, 2001-05-17.

[3]连清川译.进入任何一个你能够进入的市场[N].21世纪经济报道, 2001-07-23.

上一篇:语文教学评价小议下一篇:网络管理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