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用语教学刍议

2024-09-01

中学化学用语教学刍议(精选9篇)

中学化学用语教学刍议 篇1

本文在分析当前农村中学信息化、网络化水平的基础, 提出了一些用技术提高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模式和方法。

一、农村中学信息化、网络化水平现状

1.学校信息化、网络化水平逐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村中学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增加了不少的教学装备, 如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校园逐渐实现了网络化, 不仅连上了因特网, 还建立了校园网, 配备了校园文件服务器, 实现了资源的校内共享。

2.学生的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信息技术课在小学就已经有开设, 中学阶段更是作为重点课程在进行学习,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上机操作, 中学生已经能熟练地使用电脑进行简单的文字和数据处理工作, 也能够通过因特网获取感兴趣的和需要的信息;同时, 随着3G和4G网络的建设, 中学生已能熟练使用智能设备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浏览网页、观看图片和视频、通过聊天软件与他人交流。

3.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存在着两个差异:一是青年教师好于中老年教师;二是男性教师好于女性教师;但随着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实施, 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在逐步提高。

二、技术在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多媒体,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直观性。教室的多媒体能够播放视频、图片等直观素材, 在教学时, 对于无法开展的实验,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的视频和动画, 让学生能够较直观的感知和学习实验, 而不是“想象实验”、“记实验”。

另外, 对于抽象难懂的实验, 用多媒体播放实验的动画, 教学的效果更好。如在教学《原电池原理》时, 电子和离子的流动最为抽象难懂,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原电池原理的演示动画, 使学生能清楚、直观地看到电子和离子的流动。

2.利用校园网或因特网建设资源共享和自主学习平台。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和因特网建设资源共享和自主学习平台, 让学生能够自主的选择和学习。例如, 在校园网的文件服务器上, 将实验教学过程中使用过的视频、图片、表格等素材按教材、章节分别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下, 学生可以利用学校机房或教学区内的电脑任意的访问和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学习。

(1) 利用QQ群实现师生、生生间即时的互动交流学习。 例如, 为了方便教学, 我创建了一个QQ群, 并将我所任教的2个班共109名学生都加入群中, 修改群昵称为学生的姓名, 同时明确建群的目的是为了化学学习, 在群内只能聊与化学学习有关的话题。在一次月考结束后, 我在群里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如何看待试卷中的实验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的话匣子打开了, 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并伴着其他同学激烈的讨论, 我从中也获得了很多学生们反馈的信息;同时, 我也可以不时的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在群里, 师生、生生间的即时互动交流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讨论的兴趣和激情, 还让他们从中获得了认识上的发展, 对这个实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利用QQ空间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延时互动交流与评价。QQ空间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其中可以写日志, 其他人可以浏览并发表评论, 空间主人还可以针对评论发表回复。利用这个功能可以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延时互动交流。例如, 学生在完成实验后要写实验报告, 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报告写在QQ空间里, 并作出自我评价, 然后, 其他同学可以浏览并发表评价, 我也可以浏览并发表教师评价, 当事人在看到其他同学或教师的评价后可以通过发表回复与其他同学或教师进一步的互动交流。通过以上方式, 师生、生生间实现了延时的互动交流与评价。

延时的互动交流与即时的互动交流相比, 突出的优点是:师生不必同时在线, 教师和学生在时间上更加自由。另外, 这种模式所记录下的师生的评价可以长久保存下来, 作为一种电子档案, 来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

(3) 利用QQ讨论组实现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Q例如, 在学完溶液的配制这个实验后, 我想了解一下“学困生”对于该实验的掌握情况, 于是, 我将2个班的所有学困生加入一个讨论组, 让他们谈谈对这个实验的看法, 像平时在QQ聊天一样, 他们很踊跃, 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还不时的和其他同学讨论, 从中, 我获得了反馈的信息, 发现了问题所在, 然后引导他们继续思考,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像这样, 通过建立多个讨论组, 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 事半功倍, 同时也体现了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思想。

(4) 利用QQ投票获得教学反馈。QQ投票既可设置单选也可设置多选, 选项的数量最多16个, 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功能去获得反馈, 一方面学生对此非常有兴趣, 参与度高;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从中获得比较准确的数据, 便于发现问题, 抓住重点。如,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难点是误差分析, 但由于形成误差的因素多, 到底哪些因素是学生们最难理解和掌握的呢, 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投票, 将造成误差的每一个因素设置为一个选项, 并设置投票为多选, 让学生去投票, 从投票结果中, 教师就很容易发现学生们普遍难理解和掌握的因素, 在教学中, 教师便可以将这些因素作为重点进行教学,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刍议中学化学有效课堂教学 篇2

【关键词】中学化学 有效课堂 教学实践

随着中学教育的改革,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明确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凸显的尤为重要。作为教师,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将高效课堂教学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

一、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概念

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学习速度,二是学习效益,三是学习心理。学习速度越快,学习效益就越高,学习心理就越轻松愉悦;身心付出的能量越少,有效性就越高。时间是学习成本,是学习的前提,是有效性的基础;学习效益是产出,学生学得越好、越快、收效越多,是有效性的核心。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方式变化而不断扩展。

二、创设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种方法

1.精心设计有效性提问

首先,教师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序,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例如: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当演示实验完成后,可提出问题:(1)水为什么会由低处向高处流?动力是什么?(2)为什么开始要挤入少量的水?目的是什么?(3)如果不用胶头滴管能否完成喷泉实验?其次,课堂提问还应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尽可能多甚至前所未有的独创性想法。又如:学习“二氧化硫化学性质”时,可从物质类别的角度推测SO2可能是一种什么化合物,要求提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你的推测;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推测SO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要求提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你的推测。再次,课堂提问应有一定的梯度。提问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提问内容太难,使学生无从下手,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提问最好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桃子”,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2.创设高效的教学活动

创设高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参与中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不断开发和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要考虑盐的水解;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时要考虑抑制盐的水解;选择制备盐的途径时需考虑盐的水解;判断离子共存时要考虑盐的水解。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活动:(1)盐类水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从去污、灭火、净水三方面列举;(2)盐类水解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针对班内的实际,不少同学来自农村,例举化肥的合理施用;(3)盐类水解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例举焊接工业上常把某些盐当作酸用;(4)盐类水解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例举物质鉴别。教师必须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各种平衡知识及守恒关系解题,可使此类问题顺利得以解决。

3.构建概念性知识网络

中学化学概念虽然繁多,但是概念与概念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包含关系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指导学生把握相关概念的关系,将概念逐步系统化,建构一个知识网络,以图示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教师还可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的直观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正确的化学概念。如“催化剂”,在双氧水分解的实验中,教师不妨做以下对比试验,引导学生得出催化剂的概念。在上述实验中,学生很直观地观察到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将二氧化锰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引导学生观察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再将干燥后的二氧化锰重新放入等浓度等体积的双氧水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由此学生不难得出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的结论。

4.用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推进学生的思维;其次,通过问题促进学生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从不同角度提高自己的认识,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意义的完整建构。例如,在“盐类水解”教学设计中,让学生自主实验发现问题(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与原认知产生冲突。为了引导学生分析盐类水解的实质,推进学生的思维进程,以CH3COONa溶液为例,可以设计三个问题:(1)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有哪些电离衡?(2)CH3COONa溶液显碱性,说明什么问题?(3)到底是何原因使CH3COONa溶液中c(OH-)>c(H+)?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引起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而且成为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5.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教师讲课时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鼓励和指导他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问题在课堂上不是简单的教给学生问题的结论而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如化学要记的知识点比较多,如果死记硬背是难以记牢的,所以应学会巧记学习化学常用的记忆方法有:比较法(常用于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知识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四个相似的概念,可以通过比较、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归纳法、歌诀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和实验记忆法等这些方法都利于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如“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是中学化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全过程,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形成良好的学习总结的习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化学教育,就必须要依纲靠本,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切实从精心设计有效性提问、创设高效的教学活动、构建概念性知识网络、用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衷明华,衷田田.中学化学教学研究性学习[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

中学化学用语教学刍议 篇3

一、模拟难以实现的化学实验

由于化学实验室硬件条件的限制, 并考虑到实验经费的不足和实验的时间、安全等因素, 很多实验难以作为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走进课堂, 这时, 可采取计算机模拟演示。在中学化学教材中这样的实验主要有:

1. 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实验。

如:氯气的制备和氯气的性质实验, 由于氯气有毒, 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如果在通风橱中实验, 学生观察又十分不方便, 如果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动画演示, 效果非常好。这一类的实验还有卤素间的置换反应、硫化氢、氯化氢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等。

2. 装置复杂、药品昂贵的实验。

实验室制取HNO3需用曲颈瓶, 这种仪器绝大多数学校的实验室已不存在;黄金溶于王水的实验, 黄金较为昂贵。这类实验可以用模拟实验来代替。

3. 危险系数高的实验。

课堂化学实验特别是学生实验一般总尽量选择较安全的实验设计。像爆炸实验、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实验。如氟化氢的制备, 氟单质通过水中等实验。

4. 操作技术要求高的实验。

通过计算机将操作技术要求高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加以分解并及时反馈, 分析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结果。如:温室效应实验、酸雨形成实验、饱和溶液配制实验、中和滴定实验等。

5. 错误实验操作。

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 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错误操作的危险, 从而避免错误操作的发生。例如:稀释浓H2SO4时, 将H2O倒入浓H2SO4, 液体沸腾并飞溅出来;用浓H2SO4与Na Br、KI反应, 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HBr、HI的错误设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 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从而引起水的倒吸使试管破裂等;用氢气还原Cu O时先加热后通如H2;用启普发生器制乙炔等。

6. 反应速度过慢的实验。受时间因素及课堂节奏的

制约, 一些反应过慢的实验, 如在验证Zn和稀H2SO4反应的产物之一是Zn SO4的实验可通过播放事前的录像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 铁的生锈实验、胶体的电泳实验等采用模拟实验可摆脱这种时间上的限制而提前进入课堂, 进行自己的教学内容。

二、模拟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

1. 模拟微观物质的结构。

教学中, 我们感到晶体结构 (如Na Cl、Si O2石墨、金刚石、干冰等) 、较复杂的分子结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等内容, 有时通过语言描述比较困难, 结构模型的使用又很不方便。如果我们借助于计算机特殊的动画功能则可以对它们任意进行拆分、组合、旋转、着色等操作, 既有利于学生对物质结构的理解, 又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和逻辑思维对化学结构的认识。

2. 模拟微观粒子的运动。

微观粒子的运动对中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 又不可能通过化学实验演示, 如电子在核外的运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离子反应、原电池工作原理、电解与电镀、布朗运动、电泳现象、配合物形成条件和配合过程、化学反应历程等。

三、利用多媒体优化高三化学实验复习

1. 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多媒体可以让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通过动画、图片、录像演示等多种方式, 使学生明白化学实验应遵守的规则, 应掌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强化学生对一些错误操作带来后果的记忆, 防止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犯错。

2. 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化学实验。

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实验, 这才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根本方法。一些实验基本技能, 决不是老师上一两堂实验复习课就能解决的, 但把多媒体计算机引入课堂,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 互相补充, 相得益彰, 必能使课堂教学得到最大的优化,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多媒体化学实验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 应被严格定位在“辅助”这个范围内。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 既要巧用其优势来辅助教学, 同时又要注意克服缺点, 防止滥用。能做的实验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这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教学中, 实验教学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始终, 渗透在中学化学教学的各个阶段, 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手段, 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效率, 具有诸多优点。

中学化学用语教学刍议 篇4

一、营造宽松氛围,提高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开启学生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学生情操的潜在力量,也只有如此,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问、乐问。对此教师应首先端正态度,以实际行动真诚欢迎学生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提出的问题质量也会参差不齐,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从而唤起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渐养成质疑的习惯,提高质疑能力。

如《钠的化合物》这一节内容中,有关Na2O2与H2O的反应,按照课本实验,学生能够知道Na2O2和水反应生成O2,接着,可补充一个向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的实验,学生能发现溶液变红,振荡,红色突然消失。这时,我们会发现学生有一种很想知道原因的欲望,当学生提出质疑时,我们要适当解答,同时为讲下面的内容埋下了伏笔。

二、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維活动

在化学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生疑、释疑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质疑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积极状态。

如在讲述《化学平衡》中的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时,为学生设置“假如你现在是合成氨工厂的老板,你如何提高自己工厂的经济效益”的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也高涨起来了,有的问工厂的设备怎样,有的问合成氨的技术如何,有的问原料能否充分利用等等,然后再逐步引向本节课的重点:改变合成氨的条件,提高氨的产量。学生的质疑能力对本课的教学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又如在讲授《盐类水解》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判断NaC1、NH4C1、CH3COONa的水溶液的酸碱性,接着让学生实验用PH试纸来测定上述溶液的PH值,然后根据现象进行思考。学生发现有的盐溶液显酸性、有的显碱性、有的显中性,在惊讶之余产生了疑问:为什么盐的水溶液不都显中性?这就使学生带着渴求的心理探索其中的原因。

三、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望

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达到“教为了不教”。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一味强调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采用质疑的教学模式,即自学教材→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巩固总结,通过采用问题教学,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望。

如在学习《电解池》一节中,先让学生在原电池的基础上阅读电解池,通过对比提出一些想知道的问题,再展示案例,由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各组派代表发言,最后师生协作完成对案例的总结。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适时铺路、引导、点拨的作用,而学生在这种质疑模式的教学活动中则一直处于思维活跃的状态,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质疑能力,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利用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合作讨论学习,就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师生关系由原来的“权威——服务”的关系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的。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一把钥匙,让学生自己去开锁,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动功能,让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相互讨论,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

如在讲解《糖类》这一章中“各种糖类的性质”时,采用分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各小组通过糖分子结构的分析来讨论各种糖的性质。在讨论中,小组成员间相互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气氛浓厚。在成果交流会上,各小组学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也对其他小组的质疑进行解答,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创新精神和质疑能力得到了充分提高,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在相互的带动下,学习主动性也提高了,每位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中学化学用语教学刍议 篇5

关键词:自我调节学习,化学用语,学习策略,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用语作为化学学科独特的学科语言,是解释化学认知成果而建立的特殊符号,是学习化学中重要的传播工具。通常情况下,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化学用语被称为“化学符号”,主要包括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等。近年来,化学用语方面的研究呈直线上升趋势,运用“宏观-符号-微观三重表征”、“前概念对化学用语学习影响”等理论支架完善化学用语领域,关于化学用语实证性研究也有所增多。[1]

然而,目前对于化学用语的学术研究与实证调查多从教学策略、教育建议等层面出发,较少站在学生的角色上构建化学用语的知识框架。基于化学用语的独特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填鸭式传输知识,在化学用语书写的教学中,往往直接采用讲授式给予规则,学生根据教师所给规则,进行重复的训练,只停留于机械记忆的阶段,对化学用语本身的含义没有内化为自身的认知,不少学生因为化学用语跟不上渐渐失去了学习化学的信心,最终在化学学习中被“落下”。[2]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形势下的教育强调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所谓自我调节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元认知监控、行动意志控制、自我动机信念调整来掌握策划、启动、实施、监控、调节及评价学习等有关技能。[3]面对应试教育与化学用语的特征,自我调节能力是否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影响因素?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哪方面对学生学习化学用语会产生影响?怎样促使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采用哪些教学策略?本文假设初中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化学用语的学习存在影响,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20世纪80年代初,Zimmerman教授、Pintrich教授等学者基于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理论、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以及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认知理论总结出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而主动调控、运用元认知、动机的行为,国内外对于自我调节学习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较有代表性的自我调节学习测评工具有“学习和研究策略调查表”(Weinstein等)、“学习动机策略问卷”(Pintrich等)和“学习过程问卷”(Biggs)[4]。

本调查主要研究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化学用语的关系,将心理学教授庞维国、化学教学论专家毕华林等关于自我调节能力及其在化学中应用的量表进行有关化学用语的改进,并附关于化学用语的测试卷,统计测试成绩。初中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对化学用语的学习存在一定影响。以20名学生作为试用,符合预想维度化学学习中的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计划以及自我总结[3],而后发放并统计本研究所有问卷,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内部一致性系数a为0.872,该量表信度符合研究需要,具有进一步研究的可信性及必要性。

2.调查对象

我国学者朱智贤、林崇德在对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研究中均指出:青少年的演绎推理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信息加工能力都在7~11岁开始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初三是青少年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重要转折点,高二有85%的学生认知能力已接近成人。初中阶段易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学生也易于将其实施于初中化学用语习得当中。

本研究选用哈尔滨市5个区内不同程度的初三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学习能力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150份问卷(开放式问卷的调查、学生化学用语能力测试卷),剔除不合格问卷,实际回收145份,回收率达96.6%。

3.数据处理

本研究主要讨论自我调节能力对初中化学用语的影响,在数据上主要利用Spss 21.0和Excel软件为研究工具,对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性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测试成绩进行方差检验,由此进行初中生自我调节能力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四个因子的均值进行比较,发现男生和女生在四个分析维度中均存在明显差异。在学习的自我调节中,男生和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

注:P<0.01,存在极为显著差异;P<0.05,存在显著差异。

在四个因子中男生的均值高于女生的水平,由此看出,男生自我调节能力在整体上高于女生。分析以往的研究经验得知男生智力发展以逻辑为主,女生智力发展以记忆为主[5],导致对于自我调节能力的形成也存在差异(如图1所示)。

本次调查到的145名初中生样本中,化学用语测试成绩呈正态分布,60分以下有14人,占9%;60~75分有45人,占31%;75~90分有70人,占48%;90~100分有16人,占12%。而男生的成绩略高于女生,90~100分区间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80%。

利用Spss 21.0对145份问卷(含测试卷)的系统分析后,通过对不同成绩的学生分析(如表2所示)后发现,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四个因子与此次化学用语测试成绩高低有着各自的差异性。

LSD:用 T 检验完成各组平均数的配对比较(对多重比较误差率不进行调整)。

通过对初中生此次化学用语测试的不同成绩与自我调节能力四因子进行比较分析(如图2所示)发现,成绩越好的学生,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尤其是自我测量与评价因子)。由此可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自我调节能力各部分较强的学生学习成绩较为突出。

四、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1)性别差异对于初中生自我调节能力存在影响,表现为男生的自我调节能力高于女生。测验结果表明男生的成绩普遍略高于女生,与其自我调节能力较高有关。

(2)化学用语的学习情况与化学学习自我调节四因子显著性相关,表现为化学学习中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越强,化学用语学习水平越高;反之,化学学习中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越弱,化学用语学习水平越低。然而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需要尤为关注、长期训练。

(3)化学用语(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结构示意图等)内容相对枯燥,自我监控过程中应实时监控学习方法,切忌死记硬背。研究表明自我调节能力中监控与评价因子对自我调节能力影响更为显著,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是否能坚持选定的策略进行监控,并做好对所选的策略对化学用语的习得是否有效的判断。

2.研究建议

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科内容、学习目标,忽视学生的自我监管。自我调节重在引导与鼓励学生自我监控、设置目标以及合理运用分类比较、类比推理、归纳演绎等相关学习策略。在化学用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用语的自我调节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自我调节的内在驱动力。化学用语是主观思维与客观事物相互融合的系统符号,在化学用语教学中,更应注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脱离化学概念教学空洞讲解的授课方式,促进学生乐于自我调节学习。许多学者认为:学生善于自我调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动机,在自我调节的四阶段中,学习者动机不同达到的结果也有所不同。激发初中生对于化学用语的自我调节内在驱动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举一些初中学生熟知的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自我调节内在驱动力,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最根本的标准是看它变化过程中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2)促进化学用语知识的概念同化。由于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学习者在初步接触化学用语时,往往认为其是繁杂无章、毫无规律的独立符号,难以对该部分知识实施自我调节。实质上,化学用语是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的一套精确、简要、国际化的符号系统,具有特殊的逻辑性及系统性。在化学用语教学中,切忌让学生大量地机械记忆,而是应注重认知同化论的实施,把握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关系概念等化学用语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促进学生获得对于不同化学现象有与之相对应概括与理解的能力,形成概念同化思维,激发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在讲授酸类物质时,不要急于给出酸的定义,可以试通过“H2SO4 和HCl等这样的化合物属于酸”的讲解,引出酸的定义,并促使学生学会对关系概念归纳总结,获得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3)利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化学是一门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及性能关系的学科,化学用语是以一种简明的形式说明化学问题的符号,是一种高度概括的抽象性专业术语,在初中化学用语教学中,往往需要利用特定的手段促进学生的化学自我调节能力生成。工业革命以来,多媒体开始活跃在人类的视线范围之内,许多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更是被广为热议,例如:翻转课堂、C20幕课联盟等。目前,较为我国教育环境所接受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是将其与传统的教育手段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清晰呈现复杂的化学符号,将微观与宏观相联系,尝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抽象结构形象化,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提高其在下一步学习中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在对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三课时“离子”的学习中,初学者对于电子转移生成离子的过程的理解,相比于教师口头叙述得失电子,多媒体教学的动态演示更易被接受,并促进对抽象结构知识的自主性学习。

(4)正确认识自我调节学习。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地位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就是以人本主义、元认知理论为核心的学习模式,在学生的自我督促下实施自我调节,从而达到更好的自我发展。针对这种教学模式许多一线教师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导学案、探究学习等,取得了相应的教学成果,然而,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部分教师将此类方法设定为课前作业或机械学习的工具,并未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刍议 篇6

一、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式学习中, 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式学习中, 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 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标准》指出:“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 冷落和贬低了发现和探究。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遵循新课程理念, 我在教学中努力改变学生陈旧的学习方式。例如, 教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 为了让学生弄懂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我摈弃了讲授法, 创设了实验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 (1)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 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 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 缓缓倾倒二氧化碳气体。 (3) 用二氧化碳制干冰。通过这样的小实验, 学生就懂得了二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 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可以用于人工降雨。之所以不使用讲授法, 是因为单纯地讲授, 学生不容易听得懂, 也难记得住。用实验法就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述及概括归纳的能力, 改变学生原有的接受式学习方法。再如, 在喷水的紫色小花在二氧化碳中变红的实验中, 我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展示一瓶可乐, 我问学生可乐中冒出的是什么气体?如何证实?并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我还让学生自己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联想、推断二氧化碳的用途。总之, 通过不同的实验, 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总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 枯燥乏味的学习也就转变成了饶有兴趣的享受。值得一提的是,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从此不再需要接受式学习了。接受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有它存在的必要, 学生在学习中完全抛弃它是错误的, 只有辩证地看待这两种方法才是明智正确的。

二、真正落实教师的“首席”角色

新课程标准施行已经好几年了, 到底有多少教师能真正地进行角色转换?作为一线教师, 我很遗憾地看到, 尽管有不少教师在身体力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穿新鞋走老路”, 依然扮演着权威的角色。新课标下的教师到底应该是怎样的角色?《标准》中说得非常清楚:“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知道, 学生是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 因此, 教学过程既是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又是一个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呼唤人的主体精神, 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新理念。作为“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尊重教师的劳动。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 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作为“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还要注意自己教学行为的变化, 要从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最要紧的是看学生, 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此, 我在课堂上主要是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讨论交流就是我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学生回答问题意见不同时讨论;实验小结看法不同时讨论;同一题目, 两人解法有异时讨论。通过讨论, 可以辨析知识、弄清答案、提高能力。实践证明, 教师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 这种角色的转换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好处的。相反, 处处不放心, 事事想包办, 到头来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积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大教育家第斯多慧有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播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如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如何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呢?我认为, 积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是很好的法子。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情境可粗分为简单型, 如故事情境、疑问情境、作业评价情境等;复杂型, 如活动情境、多媒体情境、实验情境等。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情境, 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选择什么样的情境要尽量与所教内容相融合, 能通过情境这一外因诱导学生的内因发挥积极的作用。

刍议化学史教学的作用 篇7

一、介绍化学史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以及技能的培养

1.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其实恰恰是化学史中常常难以攻克的问题, 是历史上化学家们对此问题进行激烈争论、进行探讨的问题。在教学中如果适当地将历史上化学家们在形成化学概念、认识化学规律的过程中所遇到过的困难、所产生过的错误想法、所做出的一些错误判断等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对这些观点进行对比和分析, 找出正确的结论和观点。这样, 学生便会从这些历史发展中感受到自身的错误观念, 知道自己错在何处?原因何在?

比如, “电离概念”教学, 我们可以引入“阿累尼乌斯建立电离理论”这一段化学史。1799年英国化学家尼柯尔森等人最先发现溶液具有导电性。他们认为, 溶液中电流是靠带电荷的离子运送前进的, 但认为离子是通电流后产生的。这一理论统治科学界将近一个世纪, 直至瑞典化学家阿累尼乌斯从1882年秋开始对溶液的导电性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 查阅了学术刊物中与这个问题有关的论文后, 大胆提出“要解释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性, 必须假定电解质在溶液中具有两种不同的形态, 即非活动性的分子形态和活动性的离子形态”。但却遭到当时最著名的化学家之一克利夫教授嘲笑:“这纯粹是空想, 我不能想象, 比如, 氯化钾怎样会在水中分解为离子。钾在水中单独存在可能吗?任何一个小学生都知道, 钾遇水就会产生强烈的反应, 同时形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可是氯呢?它的水溶液是淡绿色的, 又有剧毒, 而氯化钾溶液则是无色的, 完全无毒。”但阿累尼乌斯竭力证明, 在溶液中, 特别是在氯化钾溶液中, 存在的不是钾原子和氯分子, 而是两种元素的离子。比如, 钾离子不同于中性的钾原子, 它带阳电荷。他甚至还计算出, 在氯化氢的溶液中, 有92%的溶质处于活性形态, 也就是说大部分溶质分解为离子了。这些结果被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在研究盐酸的催化作用时所证实, 它的总量中只有98%对过程起加速作用。这一数值与阿累尼乌斯计算出来的数值是接近的。

此后, 教师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证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自发电离出离子?

学生1:水与HCl气体均不能使石蕊试纸变色, 但盐酸能使石蕊试纸变色变红。

学生2:Cu与硝酸铜不反应, Cu与稀硫酸也不反应, 但Cu与硝酸铜、稀硫酸三者混合能反应。

2.促使学生化学技能的形成

例如, 在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实验时, 需要介绍种种隔绝空气的措施, 此时可以联系拉瓦锡选用汞来研究空气成分的经典实验。如图1所示装置, 汞沸点为356.6℃, 用左边火炉给液态汞加热, 不断气化的汞原子进入钟罩和钟罩中氧气发生反应。因为提供汞原子的物质的量与氧气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远远大于化学反应计量比的要求, 反应可以达到完全。反应生成的红色氧化汞在这个温度下是固体, 且不溶于汞, 密度小于汞, 浮在汞的表面, 很容易分离, 500℃左右可以分解。拉瓦锡把在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未收集起来, 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至500℃左右, 得到了汞和氧气, 若把分解所得氧气回到原来留有剩余气体空间后, 发现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体积。通过这段化学史知识的介绍, 让学生领悟到实验操作设计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进而对学生实验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该段化学史的介绍, 再让学生动脑思考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并收集一氧化氮, 学生自然能设计出“氢氧化钠溶液封法”:在一个大的水槽中加入几厘米高的氢氧化钠溶液, 再在水槽中放一个小烧杯, 小烧杯中加有稀硝酸与铜片, 小烧杯上盖上玻璃钟罩。

二、渗透化学史有利于学生领悟正确的化学研究方法以及学习科学的探究过程

1.有助于学生学习化学研究方法

比如, “归纳与演绎”的经典事例。门捷列夫为了系统地讲好无机化学课程, 想编写一张“不是人为的而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元素性质分类表。于是开始仔细地研究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他把当时已经发现的元素名称、原子量以及主要性质分别写在63张卡片上。随后, 他根据诸如元素对氧和氢的关系所做的分类、按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类、根据化学活性的顺序分类、根据原子价的分类、根据元素的综合化学性质的分类等等, 都作了认真的研究, 并以各种方式排列63张卡片等等。在深入研究元素的原子量与原子价时, 门捷列夫对各种元素的原子量可以相差很大, 而原子价的变化范围则较小这一情况有很深的印象;许多元素具有相同的原子价的同时, 它们的化学性质彼此也非常相似。他注意到, 一价元素都是最典型的金属, 七价元素都是最典型的非金属;四价元素的性质恰好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这就使他坚信各种元素之间一定存在着统一的规律性。1869年2月他发表了第一份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图表。1871年12月, 他综合了迈尔等科学家的研究, 又发表了与今天元素周期表很像的第二张元素周期表, 把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空格由原来的四个增至六个, 并且预言了它们的性质。如对“类铝”“类硅”等的预言准确得令人惊奇。

2.促使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过程

例如, 在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中“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教学时, 可以适时插入人类合成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Xe Pt F6经典事例。1933年, 化学家鲍林通过对离子半径的计算, 曾预言可以制得六氟化氙 (XeF6) 、氙酸及其盐。1960年英国年轻化学家巴特列特一直从事无机氟化学的研究。文献上报道了数种新的铂族金属氟化物, 它们都是强氧化剂, 其中高价铂的氟化物六氟化铂 (Pt F6) 的氧化性甚至比氟还要强。巴特列特首先用Pt F6与等摩尔氧气在室温条件下混合反应, 得到了一种深红色固体的O2Pt F6。巴特列特头脑机敏, 善于联想类比和推理。他考虑到O2的第一电离能是1175.7千焦/摩尔, 氙的第一电离能是1175.5千焦/摩尔, 比氧分子的第一电离能还略低, 既然O2可以被Pt F6氧化, 那么氙也应能被Pt F6氧化。他同时还计算了晶格能, 若生成Xe Pt F6, 其晶格能只比O2Pt F6小41.84千焦/摩尔。这说明Xe Pt F6一旦生成, 也应能稳定存在。于是巴特列特根据以上推论, 仿照合成O2Pt F6的方法, 将Pt F6的蒸气与等摩尔的氙混合, 在室温下竟然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一种橙黄色固体Xe Pt F6:Xe+PtF6→Xe Pt F6。该化合物在室温下稳定, 其蒸气压很低。它不溶于非极性溶剂四氯化碳, 这说明它是离子型化合物。这样, 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个含有化学键的“惰性”气体化合物诞生了, 从而很好地证明了巴特列特的正确设想。

从这个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几代化学家经历了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等探究过程最终验证了惰性气体化合物的存在。

三、渗透化学史有利于学生情感的熏陶、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熏陶学生的情感

通过合适化学史的引入, 可以让学生感觉自己参与了整个化学现象的发现、知识理论的形成过程, 使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

比如:在学习原电池时, 引入伏打发明原电池的一段化学史。原电池的发明是在科学争论中发明并得到发展的。争论的主人公是意大利的伽伐尼和伏打。事情发生在1800年前后。争论的焦点是:伽伐尼是一位解剖学教授, 意大利著名生理学家, 他在一次用手术刀剥去青蛙腿外皮时, 刀尖触到了蛙腿, 发现蛙腿抽动了一下。他对自己的偶然发现, 开始继续探究, 由此产生了伽伐尼和伏打的争论。伽伐尼认为电流起源于动物神经, 伏打认为一系列双金属在液体中的接触是产生电流的原因。即“生物电和化学电之争”。

学生提出问题, 产生猜想, 动手实验。

(1) 用Cu和Cu连接蛙腿, 动手实验; (2) 用Zn和Cu, 不用蛙腿, 用酸性湿纸、湿布、湿海绵等做实验; (3) 一大堆Cu片和锌片交错垒得很高, 在每一对Cu片和Zn片之间, 都加入用盐水浸湿的硬纸, 用导线若即若离地靠近或接触时, 产生出强大电流放射出的明亮电火花 (伏打电池的雏形) 。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意识

任何一个概念的形成, 每一个定律的建立, 所有重大的科学发现, 都是经过一代乃至几代人的艰苦探索, 利用许多人的研究成果才得以完成和总结出来的。比如,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试想一下, 如果没有门捷列夫在德贝莱纳、迈耶尔、纽兰兹工作的基础上发现初步元素周期律;如果没有科学家在以后的科学实验中证实门捷列夫在周期表中留下空格, 为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赢得巨大赞誉, 获得广泛认可;如果没有拉姆塞发现稀有气体, 作为整个一族插入周期表, 从而完善了周期表;如果没有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师徒打开原子大门, 发现电子、原子核, 提出原子结构理论, 莫塞莱得出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 修正了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 等等, 人类探索元素化合物性质会是怎样的呢?

3.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比如, 瑞利、拉姆塞对实验数据微小差异产生的怀疑, 在化学史上被称为“第三位小数的胜利”, 才有了氩和“零族”的发现。早在1785年, 英国著名科学家卡文迪什在研究空气组成时,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时人们已经知道空气中含有氮、氧、二氧化碳等, 卡文迪什把空气中的这些成分除尽后, 发现还残留少量气体, 虽然这个气体体积不足总体积的1/200, 这个现象当时并没有引起化学家们应有的重视。谁也没有想到, 就在这少量气体里竟藏着一个化学元素家族。100多年后的1892年, 英国物理学家瑞利, 在研究氮气时发现从氨分解得到的氮气每升重1.2508g, 而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在相同情况下每升重1.2572g, 这个每升0.0064g的微小差别引起了瑞利的注意。他与化学家莱姆赛合作, 把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除去, 用光谱分析鉴定剩余气体, 终于在1894年发现了氩。

4.有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刍议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篇8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仍存在的问题

1. 大多数教师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很多教师认为初中生课业压力比较大, 化学又需要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教师会尽量减少学生化学实验时间, 或是改成教师演示实验甚至让学生背实验, 既省时又省力。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化学实验课, 但是教师对于化学实验基本上是实行放任式教学, 学生在松懈的教学环境下, 把化学实验课当成了选修课, 长此以往, 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事实上很多学校是不开化学实验课的, 根本没有配备相应的实验室和实验员, 一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化学实验设备, 但是基本上不对外开放, 实验室只是一种摆设。化学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 初中化学教师普遍上都会存在一种错误的意识, 中考不考实验操作, 还不如把时间用在理论教学上, 让学生死记硬背化学实验现象和结论, 直接导致了学生只知道理论上的学习, 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本质。

2.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缺乏对学生的探究性培养。

多数教师担心学生在实验时受到伤害, 通常将最佳的实验方案提供给学生, 而且在实验时会将实验步骤一遍遍陈述的清清楚楚, 学生在实验时必须要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同时, 初中化学教师忽视了化学选修实验, 选修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化学知识之后, 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对化学的理解对化学实验有所创新, 然而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课时直接将选修实验剔出了化学教学目标, 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实验, 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失去了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机会。

3. 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充当看热闹的角色。

初中生对于化学实验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好奇心, 对于实验中的燃烧、发热、颜色、沉淀等化学现象兴奋不已, 在实验中充当了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实验结束后, 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 当问及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时, 学生往往茫然失措, 不知该如何回答, 造成如此后果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不能够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待化学试验, 描述化学现象并且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 他们只是觉得实验现象很有趣, 仅仅被实验的表象所吸引。这样的实验只能说是走了一个过场, 学生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收获。

4. 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进行实验演示。

近几年, 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快速发展, 多媒体的应用在给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特别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上, 教师为了少做或不做实验, 就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来观看模拟演示, 放弃了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 忽视实物和实际操作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解决现阶段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为了解决现阶段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工作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增加教育投入。

学校要想改变教师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观点, 就要从根本上下手。首先, 学校要为化学教学配备先进的实验仪器和实验人员, 使教师认识到学校对化学实验的看重程度, 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其次, 提高教师的待遇, 自然而然会提高教学的教学热情和责任心, 保证化学实验教学任务圆满顺利的完成。

2. 进一步优化实验设计。

教师应该摆脱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 把实验设计的权利交给学生。初中化学教师普遍认为初中生刚接触化学, 不管是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还是在实验操作技巧上都不能做到精准无误的应用, 其实, 初中化学实验只是为了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最直观的感受, 能掌握基础的操作方法, 并能理解化学试验原理和描述化学实验现象, 学生不需要一定要以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化学试验。因此, 教师要将实验设计的权利归还给学生, 放手让学生做, 亲自琢磨、设计、创新, 教师只在其中担当引导学生的角色, 并且在适时情况下保证学生的安全。只有学生掌握了实验的自主权, 才能真正的将自己放在学习中的主人公位置, 从而端正化学学习态度, 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走出课堂的机会, 让学生走进企业, 参观企业的现场生产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化学方面的技能竞赛, 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化学的应用和重要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了化学现象后就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实验, 实验仪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 从废旧电池中提取芯片;从石头中提取碳酸钙;废旧的圆珠笔芯清洗后可以作为导气管等等。如果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的应用并且从日常生活中搜集化学仪器, 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和课外知识的收集亲自动手做实验,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三、总结

教师应该秉承上文中提到的建议, 从最简单的实验开始, 放手让学生去做, 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动手动脑的习惯, 在实验的同时锻炼独立自主、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摘要:《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 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化学课标要求中可以看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并结合化学实验的学科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从而起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设计,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上册) .上海教育出版, 2006 (6) :103—106

[2]李剑波.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性探讨.化学教学, 2005 (1-2) :44—46

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刍议 篇9

关键词:高中化学,复习教学,有效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化学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 复习过程中, 要注意针对影响有效复习的各因素, 提出复习策略, 以帮助学生扎实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的以不变应万变。下面就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高三化学有效复习的影响因素

1.教师因素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以及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 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即由传统知识的传输者向学习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转变, 教学中更注重教学过程的点拨效果和方法指导。在高三化学备考复习教学中, 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复习效果。同时教学的互动性、参与性、引导性、知识构建性以及学生的主体意识等因素是影响学生化学复习的关键。在此阶段, 教师应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 并引导他们建立化学知识关联, 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 进而实现能力与成绩的双赢。

2.学生因素

从学生自身来看, 高三化学备考复习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学生在化学学习和复习过程中, 对知识学习和运用的速度越快, 其学习效率也就越高, 相对学习时间也就越丰富;学习结果在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 学习效果也因人而异, 因此每个学生只有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才能够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学习体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和学习过程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体验, 体验的结果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的习惯和方式, 这也是影响学生复习的关键因素。

3.其他因素

在高中化学复习阶段, 除了教师与学生自身因素外, 教学环境、课程资源、教学情境、教育价值观、课堂提问等因素也对学生化学备考的复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教学环境因素包括学习环境、师生教学目标、复习教学的内容、策略和方法等;课程资源是高三化学备考复习中的重要资源, 是实现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关键;课堂提问是对学生重点知识、难点知识进行强化的关键方法, 提问需要选准突破口, 并高效地解决学生的难点, 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二、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 优化教学

高三化学备考复习教学需注重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实际运用,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备考复习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其前提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构建与强化。因此在实际复习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结构, 并结合实际情况寻求热点、重点、难点方面的突破。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对复习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通过典型性、启发性、针对性的精选题或历年高考题进行巩固练习,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使其能够举一反三。

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复习教学与新知识的教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节。高三化学备课复习教学方法应遵循“讲- 练- 悟”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知识考点化、考点问题化。灵活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采取分层教学法, 实施梯度式教学。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基础上, 教师应基于高中化学复习的特点, 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 将考点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情境化”, 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梳理与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串联重点、难点与考点知识。

3.采用多样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影响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因此, 在素质教育与高考新政策思想的指引下, 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突出学生学习的效率、过程与情感态度。评价的方式应以点拨为主, 用鼓励、引导、点拨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并借助评价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在高三化学备考复习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注重引导性, 切勿因偏颇的评价而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进而影响其高考。

三、教学反思

上一篇:管理控制要点下一篇:英语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