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相关审计问题(通用10篇)
资产减值相关审计问题 篇1
鉴于资产减值准备审计项目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还专门制定了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审计指导意见 (会协字[2000]29号) 》。因此, 在资产减值准备这一特殊项目的审计实务中应当单独编制相应的审计工作要点。应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1. 编制资产减值准备具体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所采纳的步骤是否完备是整个审计工作是否成功的关键, 科学合理、完备的审计步骤不但能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同时也是审计工作质量保证的根本前提。只有按照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执行恰当的审计程序才能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防范将会发生的风险。
2. 符合性测试。
符合性测试程序用来初步评价资产减值准备内部控制程序, 即初步评价资产减值准备审计的控制风险。在进行符合性测试时, 了解被审计单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程序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内部控制, 对内部控制的存在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了解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核算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 是否经过总经理、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的批准, 是否有书面报告等证明文件, 并充分考虑可能出现各种影响减值准备计提的因素, 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等。
3. 实质性测试。
(1) 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范围。根据审计理论, 控制风险与固有风险、检查风险构成整个审计风险的三要素。其相互关系可用下列等式表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如果注册会计师评价出的控制风险很高, 那么只有依据执行更多的实质性程序, 才能控制检查风险处于低水平, 进而控制审计风险处于低水平。根据前面讨论的资产减值准备审计的特点可以看出, 该账户审计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较高, 因此, 建议应将资产减值准备审计的检查风险确定为高水平。相应地, 实质性测试应以账户余额层的测试为主。
(2) 检查资产减值准备账务处理、税收处理是否恰当。 (1) 检查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转回、核销的批准程序, 取得并核对书面等证明文件, 主要应查明资产减值准备相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是否存在相关的证明资料, 以及有关人员的确认证明;有关损失的核销, 是否存在授权批准和相关的批准文件。由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核销等会计处理容易发生主观上或客观上的错误, 企业在会计处理过程中, 会计人员如果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 容易受权势和利益的驱动, 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核销调整利润, 因此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核销的批准程序应作为审计的重点, 若发现问题, 应及时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 (2) 复核资产减值准备各项计算的正确性。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应当采取详细的实质性测试。获取或编制资产减值准备的资料, 分别检查企业是否根据应收账款的实际可收回情况, 采用企业确定的计提方法, 合理计提坏账准备, 不得多计提或者少计提, 否则应视为滥用会计政策, 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检查企业是否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各种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是指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所发生的损失, 检查企业是否按照各种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计提各种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复核无误后, 将加计结果、与总账数和明细账数核对, 检查是否相符。若发现错误, 应及时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改正。 (3) 检查分析“资产减值准备”的异常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性复核。通过计算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占相关资产项目余额的比率, 并同以前年度的相关比率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重大差异, 分析导致异常变动的原因, 确定存在重点问题的领域, 进行重点审查。 (4) 涉及所得税会计处理审计要点。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规定, 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各种准备金原则上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 均不得在税前扣除。这样, 企业当年计提、转销的减值准备, 年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必须调整。首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当年年终, 应按年末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余额合计数, 调增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审计时, 要检查企业是否施行了上述调整, 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及应交所得税金额计算是否正确。还要审查相关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无误。如账务处理不合理, 应建议调整。
(3) 审查资产减值准备披露是否恰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全面、准确反映企业资产质量的信息至关重要。有关资产减值方面的信息越来越为信息使用者所关注。因此,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应充分注意到企业有关信息披露的公允性。审查企业是否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如实反映当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的金额, 以及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累计金额。
4. 出具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依据审计证据所估计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列示有差异时, 应判断差异是否合理。如认为差异不合理, 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若不调整, 应将其视为一项错误同其他错误一并考虑。如果差异金额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则不必调整。但各项差异综合起来考虑, 被审计单位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不合理或披露不充分时, 注册会计师应视其重要程度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当缺乏客观数据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 注册会计师无法判断被审计单位计提减值准备的合理性, 应当考虑其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固定资产审计注意问题分析 篇2
混淆固定资产的划分界限及相应审计措施
固定资产是指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资产。如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其主要特点有长期拥有、投资数额较大、风险大、变现能力差、对经营杠杆系数影响大等。在实务中,与固定资产混淆的主要对象是低值易耗品以及包装物等周转材料。有的企业将固定资产划入低值易耗品或包装物,然后采用一次摊销或分次摊销直接增加成本费用,进而减少利润,达到少缴税的效果;也有的企业将低值易耗品等计入固定资产,本应进入成本费用的,结果却被当作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无形之中减少成本,虚增利润。
固定资产的计价不准确及相应审计措施
固定资产的取得有外购、自制、投资者投入、债务重组等方式。以企业外购固定资产为例。原始的外购成本包括买价、相关税费、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及专业人员服务费。但有的企业仍按老会计制度办事,如购建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应列入固定资产成本,而将其有意无意计入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以此冲减销项税额;又如借款利息在固定资产未办理竣工结算前可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有的企业钻了这个空子,延迟办理其竣工,顺理成章地将利息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虚增固定资产成本;再如不把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是计入当期损益,以此达到调减利润的目的。
对于计价不准确的问题,审计人员可以采取以下两点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购建过程的控制测试。
首先,从被审计单位出发,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相关规定建立完善有效的固定资产购建内部控制制度。被审计单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止固定资产舞弊的重要防线。其次,还应注意企业是否建立了必要的不相容岗位牵制制度,以防在固定资产构建过程的各个环节的部门或人员与供应商串通损害企业利益。此外,固定资产的后期评估制度也是审计应关注的重点。
(二)加大对固定资产取得的相关凭证及账簿资料的审查。
首先,注册会计师在审查被审计单位取得成本时,应着重关注企业固定资产取的原始凭证。特别是对于自建而成的固定资产,在自制原始凭证上可以大做文章。其次,固定资产取得价值的相关税费也是容易出现错弊的地方。如运输费的7%应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即剩余的93%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再如对于一般纳税人,相关税费则不包括可抵扣的增值税(不动产、自用的消费品如小汽车、游艇等除外)。另外,要联系各个相关账户进行审计。如对于取得固定资产人员发生的差旅费应计入管理费用,不应计入其价值,此时,应着重核查管理费用中差旅费的明细账。
随意调整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因素及相应审计措施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使用寿命内,按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相当于补偿固定资产损耗,冲减其原始成本。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主要有固定资产原值(即固定资产成本),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使用寿命,折旧方法等。这些因素的变动会对固定资产折旧产生重大影响,很多企业管理者看准了这一点,利用这些因素来操纵利润,达到修饰财务报表的目的。因此,加强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监督,对于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企业盈利,保证固定资产再生的顺利进行均有重要意义。
对于此类问题,审计人员可以采取以下两点具体措施:
(一)对累计折旧进行实质性测试。
首先,编制或索取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了解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情况,并对表内相关数字加计复核,并与报表数、总账和明细账进行核对。其次,对折旧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主要检查有无扩大或缩小固定资产折旧范围、随意变更折旧方法和使用年限等,着重关注在报表附注中有无披露相关事项。此外,审查折旧计入成本的合理性。将“累计折旧”的贷方本期计提折旧额与相应的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用明细账户的借方进行比较。一旦发现差异,应及时追查原因,并建议被审计单位作适当调整。
(二)结合行业和市场特点进行审计分析。
固定资产折旧需要会计人员做出合理的判断,审计人员不能单凭被审计单位账面数据进行审计评价,而应在此基础上,结合收集的固定资产合理使用年限、使用特点与市场价格等可靠的信息来源,做出独立的判断。固定资产折旧的复杂性导致审计风险加大,为此,审计人员一定要摸清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在行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市场信息;必要时可获取专家的支持,以便独立、准确地提出审计结论。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学院)
资产减值相关审计问题 篇3
(一)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个国家的权力存在公权与私权对立的两极。通常私权是指作为自然人的个人权力以及作为独立经济组织的企业权力;公权是指政府所拥有的公共管理权力。为了更好的发展, 私权主体即社会公众与公权主体即政府之间形成了产生了委托代理契约关系:社会公众作为委托方将公共财产和资源委托给政府进行管理;而政府作为受托方也必须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 维持社会秩序, 要承担公共受托责任。根据内容不同, 政府责任可以分为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生态责任等诸多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政府责任的重点有一个不断演绎的过程: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生态责任。
国家建立初期, 社会异端分子大量存在, 政府必须以维护社会秩序为重, 相应的政府责任体系只能以政治责任核心, 其他的责任形式要建立在政治责任的框架之内;在社会秩序较为稳定后, 经济基础薄弱就显现出来, 大力发展经济, 解决温饱问题成为首先关注的问题, 经济责任成为政府的首要责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些人先富裕起来, 社会财富出现两极分化, 人们更加强调政府对社会的服务及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的社会责任;而今天, 在全民都在享受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时, 蓦然回首却发现“碧水蓝天”不见了, 自然资源日渐枯竭, 出现了“空心化”,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而且影响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因此, 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由“三高”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提高效益, 节约资源, 减少废物”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 使得经济发展与有限的自然承载力相协调, 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此时, 政府的生态责任日益凸显, 人们要求政府在自然资源资产的保护、合理利用和补偿上履行更多责任。
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 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受托责任内容的发展是审计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内在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受托责任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 推动着新的审计种类不断出现。当受托责任的内容主要是保护委托人的财产不受损害即实现财产保值时, 就产生了财务审计;当受托责任的内容发展到要求受托人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时, 便产生了内控审计;而受托责任的内容进一步发展到要求受托人对自然资源资产承担更多责任时,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便产生了。
(二)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公众民主意识的日益提高, 社会公众对于政府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使政府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范围更广, 而且要求政府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能力和水平更高。我国政府为了能够更好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行为, 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若想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就必须从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任职过程和任期满离任进行监督和评价。各级政府即领导干部是否切实履行了公共受托经济责任, 并不是由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自己说了算, 而必须由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审计公正地对其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作出评价, 进而确定或解除其所负的受托经济责任。由此, 在我国民主政治不断推动下,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开始进入审计日程。与此同时, 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自然资源的“空心化”, 使得社会公众对政府在自然资源资产方面受托责任的履行尤为关注。于是, 对领导干部进行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便应运而生。
不难发现,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就是通过对领导干部任期内对自然资源资产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具体而言, 就是对关于自然资源资产指标完成情况、作出重大经营决策情况、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情况以及个人遵守廉政纪律情况等方面进行审查考核, 以判断其是否正确履行其受托经济责任, 自然资源资产是否得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有无造成生态环境损害。可以说,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在自然资源“空心化”环境下的创新和发展。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构成要素
(一) 自然资源资产的内涵和特性
(1) 自然资源资产的内涵。按照《辞海》中的定义, 自然资源“一般指天然存在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 如土地、矿藏、气候、水利、生物、海洋等资源, 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资产是具有使用价值且能够带来收益的, 由国家、企业或个人拥有的有形或无形财产, 其主要特征是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收益。自然资源只有具备一定条件才能转化为自然资源资产, 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稀缺性和明确的所有权, 只有既稀缺同时又有明确所有者的自然资源才可能转化为自然资源资产。故, 自然资源资产是指具有稀缺性、所有权明确并能给所有者带来收益的自然资源。显然, 在我国自然资源“空心化”的今天, 随着国家对自然资源产权化管理不断推进, 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具备了资产的特性, 成为了自然资源资产。
(2) 自然资源资产的特性。自然资源资产不同于一般的经济资产, 有其特殊性:一是范围大、内容广。自然资源资产不仅包括土地、森林、矿产, 还有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多个方面;二是产权边界不清晰, 较难界定。如:河流、森林、矿藏可能会跨越多个省份;三是使用后果具有全局性, 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四是有的可再生如森立、草场, 有的不可再生如:石油、天然气、稀土等矿藏;四是有的价值可以实现货币量化如石油, 天然气, 有的无法量化如森林、河流;五是有的污染源很容易就确定了, 有的却很难量化到具体的某一家企业或一个人, 如:空气污染;六是保护和修复效果大多要经过多位领导多届任期才能显现等等。
因此, 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的界定非常复杂, 很难明确评价领导干部对自然资源资产是否履行责任以及履责程度。这就使得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必然不同于一般经济责任审计, 必须围绕自然资源资产特性来实施, 审计构成要素要能够体现自然资源资产特性。
(二)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构成要素
(1) 审计目标。审计目标就是要回答审计监督行为为什么会存在。财务审计的审计目标, 主要是查错防弊,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绩效性;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同于财务审计, 审计目标是为了让领导干部对环境保护尽职尽责, 使自然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 不能仅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来进行考核, 更要关注:自然资源资产使用合法性、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自然资源资产使用后所带来的不良社会后果, 如:泥石流、沙漠化、地面塌陷、干旱、雾霾等以及由此引出的自然资源修复和补偿等问题;如何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增加等问题。在对领导干部进行自然资源资源离任审计, 还应注意“惩恶”不是目的, 而使“性本恶”的行为不再发生, 让“善者更善”, 使领导干部更好的履行自然资源资产责任, 提高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水平, 带领全社会共同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资产才是最终的目的。
(2) 审计主体。根据审计关系人理论学说, 审计行为产生于审计委托人 (财产所有者) 、被审计人 (财产受托经管者) 和审计人 (审计主体) 这种三方关系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和经济责任审计一样, 其主导的审计委托人是党委组织部门, 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财产所有者;被审计者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中国“强势政府”的国情下, 政府领导干部进行审计, 一般社会审计是很难胜任的, 只有隶属于最高行政长官的国家审计才能胜任此项工作。
与此同时, 自然资源资产的使用结果事关全局, 无论是好的结果如空气质量好转, 还是不好的结果如雾霾、水污染等, 都不是只与某一家企业或某一个人有关, 受影响的也不是一家企业或一个人, 而是所有社会公众。社会审计是无力承担此项任务的, 只有拥有社会公众赋予审计监督权的国家审计才能从全局上进行把控, 完成此项任务, 达到社会公众的期望。因此, 国家审计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天然审计主体。当然, 在国家审计的委托和主导下, 社会审计可以参与进来。
(3) 审计客体。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共同承担起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 其中, 政府及其领导干部起主导作用。政府及其领导干部应该制定正确有效的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 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有效宏观管理;与此同时, 率先垂范, 为企业和公众树立榜样。具体而言, 领导干部在自然资源资产方面负有宏观责任和微观责任。其中:宏观责任是指根据国家资源战略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本地区自然资源资产政策、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如:环境准入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修复制度、污染源头控制制度、污染付费制度、环境监管和评价制度等等, 宏观管理是否有效, 重大资源资产得到合理开发和保护, 是否有无贪污受贿, 重复建设, 造成环境破坏等情况;微观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企业对自然资源资产使用的监督是否到位, 政策落地情况如何, 企业的自然资源资产信息是否可靠, 对于自然资源资产的使用是否具有合法性、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4) 审计方法。审计方法就是审计主体对客体的监督方式。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法除了可以采用一般财务审计方法外, 还应根据其特性采用特殊的审计方法:一是与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合作, 根据不同自然资源资产的特点, 采用不同的审计技术方法,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二是审计应注重资源资产的使用与再生的速度, 注重代际间的平衡以及资源资产的使用绩效, 同时考虑到资源的替代性;三是除了尽可能采用货币计量价值外, 还可以根据实物的数量和以技术参数为特征的质量指标来进行衡量;四是与环保部门、专业评估机构合作找到准确污染源;五是要聘请环保专家和专业机构评估资产的合理修复期和资源保护效果, 合理评价领导干部的履责情况。
(5) 审计结果报告及利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接受党委组织部门的委托对领导干部作为行为责任人对自然资源资产履责的情况发表审计意见, 其审计报告模式不同于现行财务审计的审计报告模式:一是审计报告内容应包括对自然资源资产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质量水平、相关财政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遵循特定标准的程度以及领导干部作为行为责任人对自然资源资产履责等内容发表的审计意见;二是报告对象, 与经济责任审计一样, 提交委托审计的组织部门和被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 本级政府行政首长, 必要时报送本级党委主要领导, 抄送审计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最新发展, 是政府进行“问责”之前必不可少的一环, 其审计报告是政府问责不可或缺的一项证据。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报告, 遏制自然资源资产领域腐败的发生, 促进政府问责制的落实和责任政府的建立;同时提高自然资源资产的经营管理水平, 最终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施困境
(一)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 (政府单位) 在一定时点的自然资源资产财务状况, 表明企业 (政府单位) 在一定时期经营和管理自然资源资产的成果, 具体包括自然资源资产、自然资源负责和所有者权益等项目。作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础和依据,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非常重要, 这是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首要难题。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一项过程极其复杂、内容海量的工程。首先,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量化评估很难。自然资源资产有的潜藏在地下, 还未勘探明确;有的即使看得见, 但是缺乏市场交易价格, 难以估量核算;有的流动性强, 价值不稳定;有的可再生, 有的不可再生。因此, 对其进行价值量化的难度非常大;其次,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确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只有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统一的确权登记, 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 才能对某个企业或者政府单位拥有的自然资源资产进行价值评估, 对其领导干部的履职进行评价;最后, 有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变化需要好多年才能显现出来。单取出一个较短的期间, 很难衡量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变化。
(二) 领导干部的责任界定
对领导干部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本前提和关键是责任界定。现行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更多是从宏观政策执行、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指标的完成等方面展开, 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领导干部的责任界定则会超出经济范围, 更多是对自然资源资产履职来界定。除了自然资源资产的计价和衡量很难操作之外, 其产权边界的不清晰、使用影响的全局性, 污染源头的不明确, 修复效果显现的长期性都会造成审计客体模糊, 责任界定出现偏差。此外, 对于领导干部的责任划分也比较难, 如上下届领导干部的责任划分、上下游领导干部的责任划分、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划分、合法合规与绩效责任的划分等。
(三) 审计力量的合理配置和扩充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 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 对政府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家审计的任务越来越多日趋繁重。尽管国家审计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天然审计主体, 但是面临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国家审计必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新型审计, 许多审计人员虽然拥有丰富的审计经验, 但是对自然资源领域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问题却是“一筹莫展”, 即存在“隔行如隔山”的问题。故, 审计风险较大。如何能够对审计主体力量进行合理配置并扩充, 借用自然资源方面的专家和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等多方面的力量, 在降低审计风险的前提下, 提高审计效率, 是对领导干部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所面临的又一难题。
(四) 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
造成我国自然资源“空心化”的关键因素就是政府问责制的缺失。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有助于强化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2013年底中组部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 “突出强调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指标, 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强化约束性指标考核, 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的权重。”并要求“实行责任追究, 对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 造成生态严重破坏的, 盲目举债留下一摊子烂账的……已经离任的也要追究责任”。然而, 能否将这些要求落到实处, 则要看各级组织部门对该文件精神的领会和问责力度。如果领导干部对自然资源资产履责在政绩考核中占权重过低, 越过红线后未能受到严厉问责和终身追责, 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四、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保障措施
(一) 逐渐推进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虽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编制出囊括一切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但可以先从单项资产入手,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对其进行产权登记、价值量化、评估, 构建能够反映自然资源资产基本情况的核算体系, 编制重点自然资源资产的资产负债表。待其成熟后, 再逐渐把其他的资产囊括进来, 编制更全面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此同时, 从单个区域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开始, 逐渐形成全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为了全面反映企业 (政府单位) 在一定时点的自然资源资产财务状况, 应该在现行账户体系下设置以下自然资源类会计科目: (1) 自然资源资产类科目, 如:自然资源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累计折耗等; (2) 自然资源负债类科目, 如:自然资源长期借款、应付自然资源使用税等; (3) 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如:自然资源资本、自然资源利润, 未实现权益等; (4) 自然资源成本费用类科目, 如:自然资源成本、自然资源维护费用等; (5) 自然资源损益类科目, 如, 自然资源收入等。对于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计量尽量货币化;若其价值确实难以货币量化, 不妨采用报表附注的方式, 通过文字说明和技术指标来反映该资源的实物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情况。此外, 还应根据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不同, 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 设置不同的会计科目, 如:自然资源资产再生与循环利用、自然资源资产修复与补偿等科目, 以更加准确的反映自然资源资产的财务状况。
(二) 明确领导干部的责任界定
对于领导干部进行责任界定, 应充分考虑到自然资源资产特性, 通过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来进行。首先, 应在领导干部任期之初编制区域 (或企业) 期初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如表1) , 左边是对拥有各项自然资源资产的评估价值, 右边是政府单位或企业进行投入而形成的自然资源负债和自然资源资本, 资产减去负债和资本是未实现权益, 即政府单位或企业留存的自然资源资产净值;任期中领导干部对自然资源进行经营管理, 使用部分自然资源资产取得利润, 应编制利润表来反映资源使用绩效。鉴于自然资源资产不同于一般的经济资产, 不能把全部的自然资源资产都用完, 来取得短期经济利润最大化, 应考虑自然资源资产的可持续性, 必须留存或补偿部分自然资源资产来恢复生态, 供子孙后代生存之用;期末, 对这些余下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进行再评估, 减去相应的负债和资本就形成了期末未实现权益, 结合其任期内实现的利润, 应编制期末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如表2所示。
显然, 对于自然资源资产而言, 经营管理成果不仅有利润, 还要有未实现权益, 而且未实现权益日趋重要。在考核领导干部责任时, 应综合考虑利润和未实现权益, 尤其是未实现权益。如果未实现权益出现了负值, 则表明长期利益牺牲过多, 即使短期利润很大, 领导干部也没有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如果未实现权益增加了, 则表示领导干部履行了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在未实现权益为正且高于国家划定的生态红线的情况下, 使用等量资源取得利润越高越能体现领导干部责任履行程度。另外, 可通过自然资源资产利润表来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的使用绩效。
同时, 还要区分以下责任类型:其一, 上届与本届领导干部责任。自然资源使用和保护的影响大多要多年才能体现, 因此, 要注重考核发展思路、发展规划的正确性和连续性, 及其对前任正确思路的坚持和历史遗留问题的积极化解, 划清“上下届”领导干部责任, 既不要新官不理旧账, 也不要新官为旧官买单;其二, 上游 (上风处) 与本地 (下风处) 领导干部责任。自然资源资产的使用后果具有全局性, 上游的水污染会带来下游的水污染;上风处的空气污染会带来下风处的空气污染。应合理区分责任, 不能让下游 (下风处) 领导干部为上游 (上风处) 官员买单;其三, 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不要让领导干部以集体决策为挡箭牌, 将个人违纪行为变为“集体违纪”, 让集体为个人买单;其四, 合法合规责任与绩效责任。目前对于领导干部的问责主要是合法合规问责, 绩效问责往往被忽略了。其实, “无过”并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 没有达到相应的绩效水平也应被追责。
(三) 有效扩充审计力量, 提高审计效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风险程度高, 国家审计力量不足是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 审计人员在数量上难以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 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在质量上 (缺乏自然资源相关的专业知识) 也胜任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需要。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审计任务, 国家审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扩充审计力量, 提高审计效率: (1) 建立审计联席会议制度, 审计组成员由审计、环保、国土资源、统计等部门人员共同组成, 以审计部为主, 协同完成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2) 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密切合作。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担当此项审计, 国家审计负责把关;同时, 近些年内部审计发展比较快, 可以让内部审计机构对领导干部进行初步的离任审计, 而后国家审计以此为参考, 再进行审计; (3) 探索自然资源离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财政审计、环境审计、绩效审计等有机结合, 借用相关审计成果, 避免重复审计, 降低审计成本, 提高审计效率。
(四) 充分利用审计结果, 强化政府问责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结果是政府问责的重要依据。有效运用审计结果不仅可以缓解实践中的“审用两张皮, 重审轻用”的现象, 还可以更好地发挥监督领导干部廉政勤政以及惩治预防腐败的作用。在审计结果利用方面, 首先政府组织部应该加强领导干部在自然资源资产领域的问责力度, 加大该领域责任履行评价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 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评价“一票否决”制度。任期内自然资源资产的合理使用和保护情况, 不仅是职务晋升的重要前提和标准, 而且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事故和违法违纪行为进严厉的责任追究。其次, 完善审计问责结果公告制度。要建立沟通渠道, 让媒体加入, 公众参与监督, 做到政府信息公开, 提高政府执政的透明度, 实现政府的善治。第三, 严格执行“先审后离”制度, 以树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权威, 发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震慑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志华:《会计报表的缺陷与重构》, 人民出版社2012版。
货币资金审计相关问题探讨 篇4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和终点,其增减变动与企业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经济活动息息相关。货币本身是一种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很容易发生舞弊、盗窃等问题。笔者通过参加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审计实务,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对货币资金的审计进行探讨,为货币资金审计提出更为合理的建议,以便达到货币资金审计的目的。
一、库存现金审计
2006年2月,笔者以业务实习的名义参加了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对中国某科学院下属子公司——某某中心货币资金进行审计。
通过审查现金盘点表,发现该公司的现金盘点金额和2005年12月31日现金数额相等,不存在盘点调节金额,不存在审计基准日至结账日收入数和审计基准日至结账日支出数。事实上,该公司每天都发生现金的收入和支出。人们不禁要问,公司如何会出现2006年2月1日现金盘点的金额与2005年12月31日现金结账的金额完全相同的情形呢?对现金审计作进一步的了解,审计人员发现该公司的出纳并不是从保险柜中取出现金进行盘点,而是从保险柜中取出预留的部分现金进行盘点。即进行盘点的金额是根据2005年12月31日结账时的现金余额预存下的。2006年1月1日起用于企业日常收支的现金是与预留下来的现金分别存放和管理的。显然,不能达到现金抽查盘点的预期目的,也不能达到现金的存在性、完整性和期后事项进行实质性了解的目的。
同时对另一家公司进行现金盘点时(该中心出纳人员同时管理五家平行子公司),又发现2006年2月1日现金盘点的金额与2005年12月31日的现金余额不符,差额为0.2元。事实上,该公司并不存在审计基准日至结账日收入数和审计基准日至结账日支出数。见到这种情况,该公司出纳就轻易地从其他公司的现金中抽取了0.2元补在该公司中。
通过现金实地审计,表面上该企业的会计操作没有违反相关的会计法规和准则,但从内部控制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来看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
因此,审计人员在执行现金的实质性审计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审查现金收入时主要审查收据和明细账
对收据的存根应逐笔与现金明细账核对,注意其中未使用过的收据是否妥善保管,有无缺页,收据号码、印数是否相符;已使用过的收据存根,号码是否连续,有无缺页;有无不给收据而收现金,执法部门收据有无给白条收据或自制一般收据现象;是否账上有收据号码而存根上没有;收据的抬头、日期、金额、事由是否有涂改,复写的上下联是否相符等。对于那些收入业务与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无关的现金收入要查明原因,并做出相应的记录。
(二)审查现金支出时重点是白条付款和收据
白条这种凭证一般要有领款人签章、单位领导批准才能作为付款凭证入账。应重点审计金额较大,支付理由不充分的白条,特别是材料采购,购买商品的白条尤其要作为审查的重点,因为很多企业将它作为贪污,虚增工程成本的手段。
(三)审计收据是否存在重复报销的情况,其金额是否超出现金支付的标准,是否用于违反现金支付规定的支出。对于用收款收据支付货款的情况,应查明进行会计处理结算的原因。对于自制的付款凭证,包括工资、奖金、各种补贴等发票领取人签字,若发现签字雷同,或一人代领多人工资的支付凭证要进行详细认真的审计。
(四)盘点现金
进行现金盘点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一定要突然,以防当事人临时东拼西凑,弥补漏洞;二是要了解清楚除了出纳员的库存现金外,其他部门或个人在出纳员处是否存放现金。若有应一并查点,不能遗漏。另外在审计时,发现现金长期保持高额结存额的,应查明其是否有挪用或白条抵库现象。
二、银行存款审计
(一)关联方关系问题
事务所进行银行存款审计时,银行存款户在2005年年初和年末余额均为零,且年内借贷方有等额的发生额。紧接着审计人员对该账户年内的借贷方发生额进行了抽凭测试,发现该账户的年内各月发生额比较均匀,金额相差不大。对该企业出纳询问得知,该企业有一家子公司,简称出版公司,该公司员工的工资、奖金、补助等均由该中心按机械科学院的工资奖金发放办法统一计提,并统一拨款发放。由于出版公司的基本账户主要用于发放职工的工资、奖金、补助这类用途,故出版公司在工商银行首体支行开设的基本账户由该中心代为管理。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存在母子公司关系,上下级公司关系与关联方关系,导致资金公用、共同管理的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单位的财务部门多集中在一起办公,一个出纳人员同时管理几家单位现金和银行存款。
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审计人员有了行为指南。在第二章第六条中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可是仔细研究文件,发现该规定并没有禁止一位出纳人员同时管理多家账户的条款,更没考虑到同时管理的多家企业存在关联方关系的情况。如果出现关联方关系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令A会计人员担任a公司的出纳人员兼b公司的会计;令B会计人员担任b公司的出纳兼a公司的会计。这样即避免了一人兼任不兼容职位,又避免了因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产生的问题。
该公司的银行存款基本户还有两个。根据国家规定,一个企业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户,不得在多家银行机构开立基本存款户,也不得在同一家银行的几个分支机构开立多个一般存款户。显然,企业银行开户就是不符合规定的。
(二)定期存款的利息问题
观察该公司银行存款明细表还可看出,该公司的定期存款占期末余额总数的比例比较大,占到了57%。理论界认为,一年以上的银行存款不属于企业的流动资金,不应在银行存款账户中核算,而应在其他货币资金账户中核算。而各企业对一年以上银行存款的核算均在银行存款账户中进行。鉴于这种现状,将一年以上银行定期存款在银行存款账户中进行审计。由于一年以上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远高于活期银行存款利率,所以在对一年以上定期银行存款进行审计时不仅要证实银行存款的存在性,还要加强对银行存款产生的利息收入的审计。因为一些有较多闲置资金的企业可能会用公款私存的方法套取其高于活期存款的利息差额。为此,需要编制定期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表,对其在存款到期后产生的利息进行测算。
通过编制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测算表发现,一年期的固定存款就高于活期存款利息很多,随着存款年限的增加,存款利率和产生的利息将会比活期存款利息更高。因此,在进行定期存款利息的审计时还要同时进行财务费用的审计。企业记录定期银行存款存入的凭证为银行定期存款证实书,将定期银行存款利息记入财务费用的依据主要为存款到期后银行给出的定期存款余额对账单,并且一般是在定期存款到期后一次性按定期存款余额对账单的金额将利息记入财务费用。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目前,银行又开设了定期存款约定转存的业务。这项业务是指当银行定期存款到期后,银行将存款的本金和利息的总额作为本金按企业在第一次存款时约定的转存期,作为定期存款存入银行。以约定转存方式存入银行的存款不再开具银行定期存款证实书。就是说,以约定转存方式存入的定期存款没有供企业入账使用记账凭据,而且由于前一期到期的定期存款没有定期存款对账单,所以在记录财务费用时,也没有记账凭据。这就给进行银行存款审计时又带来了新的麻烦,只能对定期存款的利息进行估算。为了准确估算未到期定期存款的利息,审计人员在测算银行约定转存定期存款时要追查到该笔存款最初的银行存款证实书进行测算。
对于定期存款的审计是货币资金审计的一个重点。因为定期存款的金额普遍较活期存款要大,且由于拥有该类存款的企业多为资金充足的企业,由于资金的充足,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就有可能比资金紧张的企业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力度有所放松。企业领导或财务人员就有可能利用职务之便套取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差额,造成公款私存。对于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利息,企业在操作中不是按月按季计提利息,记入财务费用,而是在定期存款到期后一次性记入。这也为该种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在发生自动转存的情况下。通过虚记存款年限,虚记存款本金,达到少记利息收入,套取利息收入的目的。为了有效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对于企业财务人员,要定期测算利息收入,将已形成的利息收入记入当期财务费用,还要统一管理企业定期存款款项,不给财务人员形成公款私存的机会;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在年审时要加强定期存款的审计力度,对于未按月按季记录利息费用的企业代为编制利息测算表,并提出整改意见。
执行银行存款实质性审计应注意的事项:
1.重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审计
按照规定,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月末应结出本月收入、付出的合计数和月末余额,并与银行对账单相核对。如果发现两者余额不一致,除了单位或银行记账差错外,还可能存在未达账项,这就需要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以确定单位在银行存款户的实际余额。因此从银行存款账户审计入手,是审计人员常用的方法之一。银行存款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检查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是否真实、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是否合法。检查时,可以利用被审计单位已经编制好的银行余额调节表;如果工作需要,也可以根据银行对账单、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编制出截止审计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在此基础上核对账目,即将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录同银行送来的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核对时结合其他资料对下面几种情况进一步查实。
一是有无长期挂账的对账单未达账项。二是有无对账单上已记入而日记账中未记入的账目,特别是单位日记账上没有而银行对账单中有的一收一付的业务。三是单位银行日记账已记入、银行对账单上没有的账目,要查明是否属未达账项、有无弄虚作假。四是与外单位直接发生货币资金业务时,有无用转账支票将款转到外单位再换取现金支票而套取现金,这种情况在违纪会计事项中十分常见,其中不少是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有的还与经济案件有关。
2.明确银行账户的审计重点
审查银行账户的重点有两点,一是相关票据的审计,包括现金支票、专账支票、汇票、信用证。重点检查是付给谁的,与开具收据或发票的单位是否相符,有无张冠李戴、弄虚作假的现象。二是银行存款账户和银行对账单要逐笔核对,重点检查银行支出款项是否不记入本人单位或虚列账,查明其是否有挪用、贪污公款的情况。
资产减值相关审计问题 篇5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2015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提出要探索并逐步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符合实际的审计规范;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再次明确:“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合理考虑客观自然因素基础上,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近两年以来,学术界和实务界也开展了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根据CNKI上检索的结果,篇名包含“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文章有10篇,篇名包含“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有61篇,每年平均30篇。从实务角度来看,目前全国已有部分地方的审计机关积极探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取得了一些审计成果、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但是,作为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顶层设计有无理论依据?现有资源能否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启示?还欠缺哪些实施条件?应如何创新相关理论?目前,专门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文献还很少,就这类问题进行探讨的只有蔡春、毕铭悦(2014)的《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思考》和陈艳丽、弓锐、赵红云(2015)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理论基础、关键概念、框架设计》两篇文献。
本文利用规范研究方法从哲学、相关基础理论、相关应用理论三个方面探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主体、客体、方法、模式、自然资源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及其必要性、可行性问题,以期推动和深化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研究。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哲学基础及启示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一种,自然资源资产属于自然资源的一部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涉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要探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需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着手。
(一)人类中心主义及启示
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和中心,是一切事物的尺度和目的。早期的观点包括地心说、基督教思想和工业革命带来的理性主义,这些均可称为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自然界没有自身价值,只具有为人类服务的工具价值,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类可以毁坏甚至灭绝任何自然物。弱人类中心主义相对温和一些,诺顿(1985)在承认人的利益的同时又肯定自然物的内在价值;人类应根据理性来调节感性,应有选择地满足自身的需要;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以实现人类利益最大化(Willian H.Murdy,1975);开明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对自然的关怀的实质是对人类利益和需要的关心(John Passmore,1974)。
据此理论,我们认为涉及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的环境权益(如呼吸权、空间权等)和不可耗竭的资源资产可适用于强人类中心主义,人对自然没有负债,也不需要对这种消耗活动进行治理和审计;但是在生产性消耗、排放以及可耗竭性自然资源资产方面,人类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和人类的道德生命,应该承认自然(对后代)的内在价值,有选择、有限度地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对损害人类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开发和破坏行为承担偿付义务并对此进行审计。
(二)自然中心主义及启示
自然中心主义(Physiocentrism)包括辛格(Peter Singer)、雷根(Ton Regan)等人的动物解放和权利论,施韦兹(A.Schwetzer)和泰勒(P.W.Taylor)的生物中心论,利奥波德(Aldo Leopold)和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的生态中心主义等。其中,最能代表人与自然整体关系的理论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植根于美国固有的荒野文化传统,代表性观点有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思想(Aldo Leop⁃old,1949)和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Holmes Rolston,1988)。“大地伦理”思想认为人类与大地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人与地球上一切物种和资源都是平等的,“每个成员都有资格占据阳光下的一个位置”,大地的景观审视与伦理审视应当是一致的,要重视共同体中“缺少经济价值的部分”;美国哲学家H.罗尔斯顿认为大自然除了具有与人有关的工具价值,还具有不依赖人类评价而自为存在的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基因多样性价值、历史和文化价值、哲学价值、艺术价值、娱乐价值和生命支撑价值等等。自然是一个自控制、自运行的系统,人类承担着对大自然的义务和责任。
依据以上观点,从整个生态系统角度看,自然资源资产具有不依赖于人类的自身存在价值和运行规律,人类对资源环境的任何干预都会带来价值的破坏,也会受到资源环境自身运行规律的惩罚,减少后代人和其他人所享受到的资源环境的服务价值——这也是需要对自然资源管理者、使用者进行审计监督的基本原因。完全未受人类影响的资源环境状况(荒原)或者原始资源环境背景应作为资产计量的起点,受到人类影响后的资源环境状况的变化情况就应该作为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负债,人类有责任将资源环境恢复到原本的状况。我们认为,该理论适用于一些珍稀脆弱生态系统、濒临灭绝的生物资源和生活必需的饮用水源等。
(三)人化自然理论及启示
“自然的人化”概念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来的。马克思立足于人的生产实践活动,认为人与自然互为本质,不断发展的生产实践活动既是人的自然化过程,也是自然的人化过程;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既有功利性也有艺术性;人与自然的矛盾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
据此理论,现实的大部分自然资源和环境都是受到过人类活动影响的,不存在纯粹的资源环境绝对本底值;人类认识、利用、管理、保护的资源环境是某个阶段的人化自然;人类有权力开发资源环境,也有义务保护、恢复、增值资源环境,权利与义务是统一、对等的;人化自然的现状是阶层利益博弈、斗争的结果,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法定义务,这种法定义务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产物。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及启示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持续发展”概念:“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该定义关注的是代际均衡问题。
从人本发展理念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层次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资源环境作为生命的摇篮,人们希望了解自然资源资产负债信息,希望对自然资源资产代理者的治理情况进行监督,作为承担这一职能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就成为必然。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也可为自然资源负债确认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资源环境在代际关系、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使用和消耗应该平衡,超过了公平线就成了当代人对下代人、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负债;可持续发展理论还意味着当代人对资源环境的消耗量和污染量不能超过资源环境的自净和自我修复能力,否则就成了对下代人的自然资源负债。
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基础理论基础及启示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及启示
在现代社会中,委托—受托(代理)责任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如企业中的代理方承担着企业受托责任,国家和政府作为代理方承担的责任就叫公共受托责任,政府承担的自然资源资产受托责任就是一种公共受托责任。美国审计总署(GAO)认为:公共受托责任就是指受托管理并有权使用公共资源的机构向社会公众说明其全部活动情况的义务。行政人员的受托责任分为财务受托责任、法律受托责任、项目受托责任、过程受托责任、结果受托责任、可持续性受托责任(Mc Kinney Howard,1998),也可以归纳为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其行为合不合规、报告可不可靠需要由专业、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审计。所以,审计产生的基本动因是受托责任(杨时展,2007),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动因是政府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公共受托责任。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重要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分级管理”的体制。据此可以将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的公共受托责任分为五个层次:使用、消耗资源的企业对政府和利益相关者的受托责任,下属对行政领导的受托责任,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受托责任,政府对人大的受托责任,人大对全民的受托责任。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对人大、人大对全民的受托责任,基本的受托方(责任方)是政府。
基于上述理论,政府是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者,也是受托责任者,负有向人大、上级政府报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状况的责任(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一种重要的报告形式),但是其管理的合规性、绩效和报告的可靠性如何,需要代表上级政府和人大的国家审计机构来进行审计,审计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财务受托责任、法律受托责任、项目受托责任、过程受托责任、结果受托责任、可持续性受托责任、报告受托责任。对自然资源资产公共受托责任者在任期末进行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就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离任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信息对其进行任期责任履行情况考核和评价,以解除其任期公共受托责任。对于其任期内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情况,如果是在任期之初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就是增加了净资产,恶化就是增加了负债、减少了净资产。据此理论,自然资源净资产的所有者是当代的全体人民,债权人是负债的实际承担者,即后代人或其受托责任人即下届政府,但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计为本届政府的负债。
(二)审计与治理关系理论及启示
“治理”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典拉丁语(Gubernare)和希腊语(Kybernan)中的“操舵”一词,原意是控制、指导和操纵。现代治理强调多主体参与、公共决策、利益协调的组织和制度体系。习总书记提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生态文明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自然资源资产治理体系属于生态文明治理体系范畴,作为国家治理对象的一部分,是由“党、政、企、社、民、媒”(陶希东,2013)通过“政府治理、政党治理、市场治理、社会治理、小区治理、第三方治理、源头治理等”(许耀桐,2014)方式“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从职能上看,刘家义(2014)认为国家治理系统分为决策、执行和监督系统,国家审计是监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国家治理的需求、目标、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方向和制度形态。
从控制的角度看,审计的基础性职能是发现、确认和提供偏差信息,治理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标准、防止和纠正偏差。如果审计机构被治理者或治理制度赋予相关的处理处罚权,那么审计也同样具备某种防止和纠正偏差的职能,审计系统是治理系统的子系统,是一种由审计专业人员代理的治理活动。即使不被赋予相关的处理处罚权,治理者基于自己的利益根据审计提供的信息做出利益控制决策,进而形成公共决策,也会使审计行为和结果产生相应的威慑力,从而具备不完全的治理职能。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审计系统是治理系统的子系统,治理系统是审计系统的环境系统,治理系统为审计系统提供需求、目标、约束、激励和保障;审计系统的功能发挥还受到审计主体、客体、手段、结构等要素的约束。
因此,自然资源资产治理是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动因,自然资源资产治理者是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偏差信息的需求者,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者是自然资源资产治理者(发现偏差和纠正偏差的职能)的代理人。因此,自然资源资产的多主体治理需要多种审计主体的参与,审计形式包括:党代表人民对有关国家机构提出的审计、人大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者即政府的审计,政府对下属各部门和下级政府的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者对使用者企业的审计,企业内部对自然资源资产开发生产者的审计,接受利益团体委托对相关自然资源资产代理人的审计。作为宏观经济管理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主要机构,对政府及其首脑的离任审计是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重要类型。从审计客体来看,自然资源资产政府治理的实质是对上届(或往年)政府承担的自然资源负债的偿还,政府治理的决策应依据经(政府)审计过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作出,反过来,党、人大、上级政府、团体等自然资源资产治理主体进行决策和对政府治理行为及结果进行评价亦应依据经(政府)审计过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所以审计的客体应该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用理论基础及启示
(一)会计学理论的启示
会计学理论主要从会计的定义、基本假设和技术程序三个方面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可行性分析。
从会计定义上看,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AAA)认为会计是“鉴定、计量和传送经济信息的过程,借以使信息使用者能够作出可靠的判断和决策。”会计是一种“可应用于各种对象的计量和传递程序”,为“涉及必须对稀缺资源作出选择的所有情形”提供“经济信息”的程序,包括信息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对“稀缺资源”作出决策的“经济信息”显然适用于自然资源资产信息,作为报告环节的成果,自然资源资产和负债报表的编制在会计理论上是成立的。
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来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属于对外报告会计范畴,因此,可以借鉴企业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本原则和假设分析其可行性。第一,从主体假设来看,自然资源资产的核算范围是国家及其管辖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资产,当然不可能只限于企业。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所有者主体”是全体人民,“报告主体”是自然资源资产的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使用主体”为接受资源部分权利转让的企业或居民。但实际上真正拥有决策权、治理权的所有者是缺位的;管理者也就是报告主体一般也很难明确,即使确定了报告主体也由于信息分散、信息搜集责任不清、信息衔接集成度不够等原因而难以进行核算和报告;对于执行主体的资源环境披露义务也没有形成硬约束,从而自然资源资产使用单位的会计信息也难以汇总。第二,对于资源环境的货币计量非常困难,这虽是技术层面上的原因,但是背后反映了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不健全、不完善导致的定价困难。按照AAA的会计定义,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是能对稀缺资源配置进行选择的“经济信息”,目的是能够使信息使用者作出可靠的判断和决策,并不局限于财务信息,编制资源实物量的报表并对此进行审计在理论上成为可能。第三,从持续经营和分期假设来看,如果进行离任审计,则可能由于资源环境破坏效应的长期性和滞后性与政府任期较短的矛盾难以解决等原因,使得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评价职能难以实现,而且GDP硬约束和资源环境软约束的现实,也使得政府没有动力和压力编制和提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但这也正是自然资源资产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建立的意义所在。
总之,作为审计环境系统的自然资源资产治理系统不够健全,导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可能存在一些困难。但是,按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到2020年,构建起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等在内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尤其是“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有效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将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更好的条件。
从技术和程序上看,在政府还没有编制出可核查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前,审计部门可以借鉴企业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程序理论和方法,确认、计量、记录有关会计要素,制作包含主要要素和项目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相关表格,并按图索骥从自然资源资产主要管理部门获取有关实物数据资料,然后通过期初、期末数据比较、计算和分析相关要素和指标的偏差,完成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自然资源负债要素的确认可以借鉴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关于负债的定义:“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该定义可以适用于自然资源负债,但是,会计主体不应是“企业”而是自然资源资产的治理者“国家”,由于人与自然之间无法发生交易,所以“交易”应改为“事项”;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治理环境、补偿资源主要不是现金流出而是经济资源内部转移,因此应把“经济利益流出”改为“经济资源转移”(周守华,2015)。
(二)审计学理论的启示
审计的鉴证业务性质、分类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可以作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及实践探索提供参考。作为一种由人参加的实践活动,审计的基本职能和主要工作是发现和确认偏差,提供偏差信息,与鉴证业务相通,那么可参照鉴证业务的分类,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划分为基于责任方认定的审计业务和直接报告的审计业务。前者与会计报表、账户、凭证资料等有关,后者需要审计人员自行设计表格(包括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从被审计方获取信息(未公开的相关认定)并与标准进行比较,然后将偏差信息传递给治理者进行纠正、奖惩。亦可实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尽管由于没有成熟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账户系统导致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无法开发科学严密的程序系统,但是运用这种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开发一种相对简便易行的审计程序和表格系统仍然是可行而且必要的。如此,在没有系统化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情形下,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亦是可以进行的。另外,在没有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情况下,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人员应依据相关资源和环保法律法规作为审计标准,按照资源和环保法规确定的生态红线作为确认责任和负债的依据。
(三)资源环境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的启示
《资源学》、《环境学》可以提供资源环境概念和分类的知识,为报表编制中的科目设置提供依据;《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中关于资源环境价值理论与评估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确定方法、环境效益与损失评估方法、环境资源定价方法为负债的确认以及资源环境的货币计量问题提供了理论上可行的方法。货币计量模型和方法的复杂性可以通过在IT系统中设置相应的函数表达式来解决,抑或直接使用前后期一致的实物计量方式。因此,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信息分散且难以获得的问题,这只能依靠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市场和产权制度的完善来解决。
五、结论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和失衡需要自然资源资产治理,不同主体的自然资源资产治理需要针对不同主体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政府承担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责任和管理结果报告责任,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主体是国家,编制主体是政府,政府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行为责任应接受审计,包括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以责任方认定为基础实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该认定包含在各种报表信息中,对于直接认定的审计业务,审计人员也可以自行编制基于实物量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可行而且必要的,但是目前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使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自然资源负债的确认,实践中难以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认定方法;会计和审计理论需要做一些改进或创新,治理与审计的关系理论需要进一步发展。
摘要:本文依据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审计与治理关系理论、会计学、审计学、资源环境学、资源环境管理学等现有理论知识,采用规范研究方法探讨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必要性、可行性、动因、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方法、审计模式、自然资源负债等的确认问题,指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短板在于会计主体不清晰导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难以编制,制约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自然资源资产治理体系不健全,会计学理论、审计学理论和治理理论自身也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公共受托责任理论,治理理论
参考文献
(美)W.H.墨迪.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J].哲学译丛,1999(2).
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研究 篇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健全, 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持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多种资产的复杂市场实体。而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企业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 需要对企业持有的各项资产进行价值计量, 对企业持有资产的实际价值予以公允的评估。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 (FASB) 认为, 资产应当以能否为企业在未来期间内获取经济利益作为确认标准。然而, 未来的不可确定性使得资产能否在未来期间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具有了不可确定性, 从而导致资产的实际价值也随着企业状况和市场环境的变换而不断变化。因此, 根据FASB的观点, 企业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状况对资产价值予以合理的估计, 当发现资产的价值存在减值迹象时, 企业应当及时对资产确认减值损失。
财务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认为, 企业财务会计应当是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经营业绩等决策有用信息, 从而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的决策。因此, 企业资产应当以其实际价值作为计量基础, 应采用价值计量的方法以反映资产的真实市场价值, 而不应采用历史成本模式对资产予以计量。资产减值会计将资产账面金额大于其实际价值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 通过合理的评估手法, 根据现实市场的实际情况对资产实际价值予以公允的估计。这有利于揭示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 反映企业资产实际能够为企业获取的未来经济利益, 满足了决策有用观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
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实质性趋同的大背景下, 财政部于2006年2月25日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详细规范了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过程, 对旧准则存在的一些规则漏洞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完善。不过, 在会计实务工作中,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实际应用仍然存在一些局限,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二、资产减值准则及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一) 资产减值准则的内容
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 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的确认应以可收回净额为标准。当企业判定资产已经存在发生减值的迹象时, 应当根据资产公允减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来确定可收回净额, 将资产可收回净额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 同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以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为例, 在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判定固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 符合确认减值损失的准则规定, 企业应做如下的账务处理:
而且, 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一经确认, 以后会计期间得转回。企业只能在对资产予以处置时, 才可以转出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仍以固定资产为例, 当企业处置该项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固定资产时, 应做以下的账务处理:
(二) 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目前, 我国的会计准则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 但是对于资产减值准则这一具体的会计准则, 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仍有一定程度的差别, 主要表现在资产减值损失能否转回和资产减值的计量问题上。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 当市场环境变化使得企业估计的资产可收回净额发生变化时, 企业应当将之前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转回处理。然而, 我国的准则制定机构一方面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和资本市场机制暂时的不健全, 为了避免企业通过对已确认减值损失的资产进行重估增值, 进而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实现利润操纵。另一方面, 资产减值准则规定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长期性资产, 这些长期性资产的减值一般都是永久性减值, 一旦确认减值损失, 价值恢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 考虑到这两个情况我国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都不得转回。
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都规定资产减值损失应以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净额两者之间的差额进行计量。不过,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可收回净额指的是企业资产或现金产出单元的销售净价与其实用价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然而, 我国资产减值准则规定的可收回净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值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两者之间较高者。
三、会计实务中资产减值准则应用的缺陷
(一) 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目前, 我国新准则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在以后期间内不得转回。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进行盈余管理操纵。资本市场的不健全和公司治理机制的缺乏, 使得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层出于各种动机, 往往需要对财务报告进行一些盈余管理操纵。如果资产减值损失可以在以后期间内予以转回, 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可以通过确认秘密减值准备, 在未来的会计期间通过对已确认减值损失的资产重估增值, 转回资产的减值损失, 实现对企业各会计期间利润平滑和盈余管理操纵。
然而, 禁止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会导致企业资产的真实性不能得到充分反映。资产减值准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合理评估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 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能够实现的未来经济利益, 从而满足财务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 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当影响资产发生减值的因素已经消失, 资产价值已经恢复到计提减值损失之前的水平时, 企业应当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 以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然而,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 企业不能根据资产的实际价值, 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 这将导致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得不到真实的反映, 财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程度被降低。
(二) 可回收净额的计量
新准则规定, 资产的可收回净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值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然而,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 这导致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合理地确定资产的可收回净额存在较大的困难。在实务工作中, 资产的公允价值很难避免被人为的主观操纵, 价格市场的不透明使得确定一个符合资产实际价值的“公允价值”变得十分困难;而且, 资产处置费用的确定也具有极大的主观随意性, 很容易被企业经营管理层用以利润操纵;另外, 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的不健全使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也不能合理的予以确定。这些问题制约了新资产减值准则在我国会计实务工作中充分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四、完善资产价值会计的对策和建议
(一) 持续完善会计准则
新准则相比于旧准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许多规则漏洞, 但是在实务工作的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例如新准则关于资产减值损失一经计提不得转回的规定。虽然, 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但是, 这是以降低财务信息相关性为代价的, 不能满足财务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的要求。因此, 应当持续加强对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完善工作, 逐步建立能够满足我国会计实务工作需要, 符合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性趋同的会计准则。
(二) 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和相关市场机制的完善
目前, 我国资本市场和相关市场的机制仍然不够健全, 这也是制约资产减值准则有效地发挥实务指导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是将已资产存在减值迹象作为前提的;而且, 可收回净额是公允减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净值和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这些都依靠健全、完善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为企业资产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和价格。然而, 我国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和相关市场, 并不能够为企业的各种资产提供及时、准确的市价信息, 这已经成为资产价值准则实务操作的重要障碍。因此, 我国应当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和相关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工作, 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价格市场和信息市场, 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各种资产的市价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
(三) 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功能
资产减值准则规定的对象主要包括对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物性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长期性资产, 通常金额巨大、情况比较复杂。因此,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审计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要求较高, 需要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执业经验以及对上市公司业务和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充分了解。在对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进行审计的实务工作, 注册会计师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通过风险评估程序确定重要性水平, 并进行实质性测试, 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审计功能的充分、有效发挥,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资产减值准则漏洞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审计, 可以督促企业更正财务报告存在的相关差错, 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且, 注册会计师功能的有效发挥,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盈余操纵的行为, 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 在资产减值会计的实际工作中, 应当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予以充分地重视, 才能高效地发挥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会计实务工作的指导作用。
固定资产减值相关问题的探讨 篇7
在资产减值的形成与发展上, 美国一直排在国际前列。在1947年, 美国颁布了第29号公告一存货计价规范了企业可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记录存货价值的方式。1953年, 美国颁布了存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计量规定。1975年, 美国颁布了第12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允许企业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投资。1994年, 美国将资产减值准则加入日程。1995年, 美国发布了长期资产减值及处置准则。1998年, 美国发布了适用面更广的资产减值核算规定。
我国资产减值的政策起步非常晚, 目前仍处于发展演进之中。我国在改革开放前没有资产减值的问题, 一直以资金运用的概念做资产要素。我们国家资产减征政策的起点是1992年《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财务通则》等制度的颁布, 财务部颁发这些政策是为了建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能性标准。1997年, 《关于企业资产评估等有关会计处理的通知》的颁布规定了时间长于一年的长期股权投资或其它股权投资的具体评估办法。我国第一次明确对资产减值政策作出规定是在1998年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上, 这个制度在2001年已修改为长期投资要计提减值准备。资产在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采用未消失成本关与经济利益观的视角做出了新的定义。在2001年, 我国颁布了对无形资产减值进行规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无形资产》与对固定资产减值规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固定资产。在2006年颁布了新版《企业会计准则》。并在2007年将准则通过上市与国际接轨, 成为会计史上里程碑式的实践。
二、固定资产减值的几个办法
1. 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是根据年限将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 也成为“平均法”、“直线法”。它的操作简单、使用普遍, 适用于各时期使用情况相同的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额度取决于固定资产的原值、报废清理的残余价值收入支出与预计使用的年限。其中, 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是指清理固定资产时剩下物品的变价收入。在实际操作中, 要定时反映损耗程度以使计算折旧变得更加简单, 一般根据其原值与月折旧率相乘进行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将固定资产原值与预计净残值相减并用得出的差除以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等于固定资产年折旧额的十二分之一。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等于固定资产年折旧额除以固定资产原值乘以百分之一百, 或者用一减去净残值率, 用得出的差除以折旧年限乘以百分之一百。固定资产月折旧率等于固定资产年折旧率乘以十二分之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求取折旧额时往往将期初固定资产与规定折旧率相乘。
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方法之一, 其依据是实际工作量。这种计算方法的实质是将平均年限法进行补充与延伸, 也可以说将年折旧率视为固定值, 一般情况下按照工作时数平均来计算, 主要适用于经济效益忽高忽低, 福大程度差异大的固定资产。它的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三种:第一, 根据行驶里程来计算, 即将原值乘以一减去预计净残值率的差除以总行驶进行即可得出单位里程折旧额。第二, 根据工作小时来计算, 即将原值与一与预计净残值率的差相乘并除以工作总小时即可得出每工作小时的折旧额。第三, 根据台班来计算, 即将原值乘以一减去预计净残值率除以工作台班数即可得出每台班折旧额。根据相关规定, 企业专业车队可采用工作量法进行计提折旧, 由于专业设备的指标各不相同, 所以分为行驶里程折旧法与工作小时折旧法。工作量法是将折旧视为一直变动而非一成不变的费用, 也就是将资产价值视为随使用而降低的一种价值。工作量法对于许多资产来讲, 是假定合理的, 因为有形磨损比经济折旧重要得多, 所以如果没有使用就不应该折旧, 因为资产的服务价值与以前一致。这种以经营活动为依据的折旧方法将按照服务单位分配投入价值视为主要目的, 将对服务价值降低计量视为次要目的。
3. 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是使折旧费用呈递减企业缴费呈递增的一种动态, 与直接法相比, 它所得的现值综合将会降低, 使企业可以实质上获得无息贷款。它具有两种算法, 第一种是以呈递减状态对成本分配的年度总和法, 第二种是根据固定比率与递减折旧分配的定律递减法。加速折旧法的依据是效用的递减, 也就是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缩短, 它的效用也在降低, 换句话说, 如果固定资产状态较新, 它的产出、效用与现金流量都会很高, 当固定资产较旧, 产出、效用与维修现金流量都比较小。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的时候计提折旧多后期少。
其中, 折旧费用大小取决所估残值, 如果这个值是零, 那么折旧率就是百分之百。所以固定资产成本为限制过高折旧率要一次计入当期费用当中。在定律递减的过程中, 折旧并不是按照折旧基础来计算的, 残值不能提前扣除, 要表现出最后一年的折余价值。由于误差与人为因素的原因, 最后一年的折余价值与估计的残值有一定差距, 残值可以通过折余估值与估计残值的差来确定折旧费用。如果误差过于大, 折旧非用户会产生差异与整个递减趋势不相符, 这时要通过直接法对寿命最后两年进行计算。如果折旧方法使用不当, 会影响收益。
固定资产效能随使用寿命减少而降低, 如果资产较新会给企业提供较多效益, 如果固定资产较旧就会为降低操作效率与产品质量。所以要遵循固定资产的运营规律, 在运营后期较少折旧。由于科技的进步, 随着高效设备投放市场, 技术落后的设备使用不划算, 会形成无形损耗, 缩短使用年限。如果继续使用, 无法满足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要求, 会造成社会财富的损失, 所以补偿无形损耗的加速折旧更具现实性与应用性, 它鼓励企业尽早收回投资, 利用高新技术提高竞争力。所以, 实行该方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市场与竞争具有需求, 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可以提高生产率与竞争力, 淘汰产品质量差的企业。
三、现实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 固定资产减值信息披露不全面
我国公司对固定资产减值的信息情况披露得非常简单, 所披露得资产明细表没有计算可回收金额的标准, 信息使用者无法理解固定资产减值的具体信息。企业信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披露, 包括内披与外披。表内披露是以所所有者权益变动为载体, 通过现金流量表、利润表、负债表以货币的形式进行结构性表述。表外披露是通过报表的辅助进行文字描述, 辅助理解。披露地内容会对信息使用人的决策有一定影响。资产减值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资产负债表主表披露、第二个阶段是资产负债表附表披露、第三个阶段是财务报告的附注披露。这三个阶段是资产减值向汇总披露的转变。在第一个阶段的进程中, 我国财政部办法了以下两个制度:第一个是《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 第二个是《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 这两个制度要求无论是境外上市公司亦或是境内上市公司都要披露坏账与存货跌价, 本阶段资产减值直接反应在资产负债表的对应资产下方。在第二个阶段的进程中, 财政部颁发了突出对谨慎性原则为要求的《企业会计制度》, 在原有减值准备上提出了固定资产准备。这一阶段的披露形式是通过资产净额的方式列于主表当中, 新增的附表为资产减值明细表, 披露八项资产年末余额、本年转回数、本年增加数等信息。第三阶段是基于国情顺应全球化发展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准则的颁布实现了与国际化接轨的特征, 新企业会计准则涉及存货的金融资金与非流动资产, 根据披露的形式对报告体系进行调整。取消了主表的自查减值分项披露, 将资产与递减项合并, 通过对应资产项目反映汇总信息。在附注上通过数据明细的形式辅助说明主表的资产减值, 根据对信息情况的披露将披露内容分为基本信息与特殊信息。按照披露确认的减值损失确认资产损失, 将准备累计金提供分布报告, 将报告中减值损失内容进行披露。自残减值特殊信息是由重大资产减值与商誉减值损失两个部分所构成的, 需要在附注中披露损失原因, 确认资产减值金额。资产可收回的确定方法是根据商誉的减值损失, 在附注中分摊到资产组, 将可收回金额在考虑到实际情况进行披露。
具体来说, 首先, 数字信息的披露没有文字注释作附注配合。文字性的描述与数字信息缺乏关联性, 所以应按照固定资产的减值信息进行附注披露。目前绝大部分公司只是披露数字, 没有文字作为解释说明, 让人难以理解。其次, 资产减值缺乏实质性的披露, 有些披露只是将计提方法进行重述, 缺少实际情况分析。对于资产组划分与未来现金流量估计缺乏信息含量较高的说明。再次, 资产减值附注基本信息与详略内容不同, 缺乏统一规范, 主要披露的是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依据与原因, 搜易对报表附注中的信息要进行细化, 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可以通过规范披露格式、明确减值标准进行改进。
2. 利用减值控制利润的盈亏
通过利用对坏账进行利润操纵, 对坏账比例加以限制结合公司的情况来确定。如果公司经营状况好, 那么核算的过程就会比较规范, 会长所赋予的空间就会发挥积极作用, 报告会变得更加真实。但是, 现在这种看似不错的情况下, 企业会有巨大的空间调节利润。采取人不改变余额前提, 就要做坏账调节利润, 这使得审计人员无法纠正。在短期过程中, 利用投资对企业投资进行计提准备, 根据具体情况按照单价提供跌价准备, 在业绩不好的年度, 投资根据自由度漏洞进行抵消, 影响盈利。利用存货跌价进行利润操控, 在按照单个成本进行计量, 缺乏相关资料, 透明度就会不足, 可变向净值就无法确定。我国的市场价格缺乏客观所以难以知晓其价格, 在跌价是要具有主观性与随意性的跌价存货准备, 对长期投资缺乏一定真实信息。
3. 计算方法较随意
我国目前固定资产减值的计算方法较随意, 没有统一的规范, 导致计算起来非常随意。这样会降低准确程度。由于计量模式应具有统一性的原则与标准, 所以可以借鉴资产减值的计量标准, 要借鉴现金流量的净现值与流入流出来、Ian个等, 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四、解决的办法
1. 推行独立审核
首先, 将资产减值核算纳入银行信贷监督范围, 将现实生活中的银行信贷资产转化为物化资产, 当企业半瘫痪时将物化资产消耗掉, 使银行无法计算其损失, 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对物化资产进行检查采取措施。根据新准则, 不能只针对资产回复进行转回, 要通过途径关掉流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审计人员要成为有力的防护, 加强审计监督, 注重职业判断差异比较。审计人员根据准则以职业的态度获取证据, 对政策进行判断与关注。要及时发现企业中人卫控制利润的现象, 提醒公司进行调整。审核工作室防止企业造价的最后防线, 由于审核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职业经验与专业进行判断, 所以计提资产减值会设计到很多主观判断, 以主观的判断去判断主观的判断有失公允, 标准难以固定会增加审计风险。工作人员要以应有的谨慎实施审核工作, 这样才能进行客观合理的审核。如果客观数据缺乏确定性时, 要考虑审核报告的影响, 以及是否要进行揭示, 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质量。监管部门应改革资源配置, 改进考核指标, 将盈利作为主要直白哦, 防止公司利用减值调控利润, 防止资产重组, 便于披露监管力度, 如果披露不足, 就要追究负责人的责任。要将存在严重操纵资产减值准备动机的企业严加监管, 发现问题立刻进行严惩, 提高造假者的成本。
2. 完善企业制度
冲减入账金额, 或转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中, 在进行固定核算时, 进行简单处理, 不在考虑之前对企业不利的状况, 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是要充分考虑在建工程的情况, 利用无形资产对于全额减值进行处理, 无形资产的摊销要与减值进行相同处理, 将固定减值准备一致算来, 将无形资产减值与处理区分开。资产减值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与存货可变现净值都需要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这种职业判断能力是对理论与方针的理解与掌握, 需要对企业环境与经营目标进行了解, 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内部人员的素质偏低, 职业技能较差, 所以要完善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工作, 使他们具有使命感可以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主动学习, 提高职业能力。
3. 建立、健全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健全信息与价格市场是有效实现资产减值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完善, 市场对资产重组、资产评估、破产清算等公开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 需要有公开的衡量参照值。要合理确定市场价格, 半段资产规范, 就要规范健全现实市场环境, 建立价格信息系统。所以, 国家应该建立起各行各业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信息系统, 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公布, 评估市场价值减少主观因素。使计提资产减值具有公正性与可操作性, 可以缩小上市公司的利润操作空间, 提高信息质量, 出台相应法律条款规范信息市场。要进一步发展信息市场, 使其能够健全与完善。要将市场信息与企业资产的价值公开, 让企业减值的过程中可以有所依据, 在得到公正与合理的前提下可操作性与客观性。信息价格市场是企业实现公允性的重要场所, 是资产减值最重要的途径。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 使性制定的跪着可以推动我国与国际协调发展, 缩小我国与国际间的禅意, 在考虑到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加强与国际的合作与交流。
摘要: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持有超过一年使用时间且价值达到相应标准的非货币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与生产经营的主要自残, 包括建筑、机械、运输工具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资产。企业可以通过固定资产减值, 使其能够真实反映企业未来获取利益的能力。本文旨在讨论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固定资产,资产减值,折旧
参考文献
[1]陆静望.水运企业固定资产减值问题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 2007.
[2]姜洁.新旧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减值相关问题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 06:152-154.
关于资产减值相关问题的研究 篇8
(一) 资产减值的定义
在对资产减值进行定义前, 我们需要先了解资产的定义。我国现行准则对资产的定义为:“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预期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该定义体现了资产的三个特征: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 与现有的和未来即将发生的无关;是企业本身拥有, 或者实质控制的;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该定义说明资产的本质即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经过评估或判断, 如果该资产预计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小于其账面价值, 则发生了资产减值。
(二) 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
1. 体现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下, 选择低估资产和收益的方法。葛家澍教授进一步解释, “只要会计对象包括着不确定性, 只要人们还找不到唯一科学的估计标准, 而需要从几个不同计价方法中加以选择, 就不能排除‘稳妥’的原则, 那就是:宁可低估, 不可高估。”资产减值会计正是产生于此, 它能正确地反映资产风险, 符合会计的稳健原则。
2. 与现代资产计量理论相符。
用i、r、t、c分别表示会计主体、资源、时间和控制, 以式子表示, 即:。由此可以看出, 时间对资产计量影响重大, 而历史成本的相关性太差, 所以应选择多重计量标准, 全面反映资产价值质量, 资产减值正好满足这一特点。
二、资产减值的确认问题
资产减值的确认包括确认时间、确认标准与基础和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三方面。从会计学角度看, 资产减值是分别运用历史成本与可收回金额这两种计量属性, 对同一资产进行计量所产生的差异。新会计准则中规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发生了减值迹象, 每年都应进行测试;资产减值的确认基础可按照资产类别或单项资产等进行。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 在会计实务中, 资产减值应当考虑具体每项资产减值的可能性。关于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 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即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其中经济性标准操作简单, 易于理解, 能够准确反应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因此我国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 采用经济性标准;在新会计准则中, 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受到明确规定, 损失一经确认, 则以后期间不得转回。
三、资产减值在会计处理中的两面性
(一) 资产减值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 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高估资产价值普遍存在。资产减值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了量度, 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 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 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 也避免了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例如我国的泸州老窖, 2014年10月发现1.5亿元存款出现问题后, 泸州老窖在随后的风险排查中, 进一步发现公司在工商银行南阳中州支行等两处存款存在异常情况, 共涉及金额3.5亿元。泸州老窖将对这总计5亿元存款在2014会计年度按40%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使公司资产质量得到保障。由此可见, 资产减值会计是对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的一种判断, 对企业的利润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 企业通过确认资产价值, 不仅可以消化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 而且还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 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获取经济利益的实力。同时, 实行资产减值会计可以使企业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地预计可能带来的损失, 这样有利于提高资产的效益, 降低潜在的风险, 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这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财务状况, 对规范市场信息行为, 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资产减值在实际会计处理中的弊端
根据2015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显示,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存在多种资产减值计提方法, 这些方法运用过程中又受到上市公司对资产组合分类、会计判断与估计等因素的影响。资产减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灵活性较大, 在信息生产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职业判断, 同时, 资产减值牵扯到大量复杂的计量问题, 所计提的比例也与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相关。受各种原因的影响, 比如委托代理原因、资本保全观念原因、公司融资前粉饰利润表等。对政府政策的迎合性, 比如我国规定的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达到某个标准, 以及我国股票市场ST股规则的存在, 使上市公司存在很大的盈余动机。我国目前准则制度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问题太过标准化, 不具有实际操作性, 外部审计人员有时明知公司进行了盈余管理, 也无计可施。
从目的出发, 我们来研究企业应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大清洗动机和平滑动机越强 (体现为减值前盈余越小或越大) , 计提的减值准备越大。而且, 扭亏和大清洗公司会同时使用流动资产/影响营业利润减值准备, 以及长期资产/不影响营业利润减值准备, 而平滑和管理层变更公司只使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 而且是不影响营业利润的减值准备, 在为未来存留盈余空间时不影响当期营业利润, 对当期盈余的结构和报表呈现更有利。如部分2015年度亏损的上市公司, 对本期新增的按成本法核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全额或大比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多年以前形成的商誉在本期全额计提减值;前期内部开发资本化形成的无形资产本期一次性冲销等等。中国会计准则为了防止利润操纵, 规定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不能转回。其实防不胜防, 因为处置资产时减值准备需要转出, 如果上市公司在资产转让实际发生前大额计提减值准备, 处置资产时则相应大额转出减值准备, 同样可以操纵利润。
四、对资产减值漏洞的建议
资产减值本身为企业资产的质量服务, 信息使用者可以由此做出决策。针对以上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出现的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 加强资产减值相关规定的系统性
我国目前与资产减值相关的规定太过分散, 相关的规定缺乏系统性。加强资产减值相关规定的系统性有利于会计人员在实际处理中的操作, 也有利于适应变化着的经济环境。
(二) 规定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
会计准则规定, 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可直接归属于此项资产的费用之差为资产的可回收金额。这里十分确定的表示公允价值是市场交易中的销售协议价格, 是最可靠的计量基础。所以, 如果所有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如何确定达到一致认定, 你们他们对同类资产的判断误差就可以达到最小, 这时候的资产减值金额可靠性较高。所以, 保证公允价值的公允性有利于资产减值实际中的应用。
(三) 提高职业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
由于资产减值准备计量的灵活性, 所以从事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尤为重要。企业会计人员不仅需要熟识大量的会计专业知识, 还要有企业管理经验以及多应用其他的学科技术、判断能力和对具体实务的综合分析。这是一个比较漫长艰难的过程, 由于在实际会计核算中主观性较强, 一旦过于计提或少提甚至不提, 都会对会计信息造成影响。因此, 在企业实际运行中, 需定期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和培训。
(四) 加强市场价格披露体系
要想保证公允价值的公允性, 必须要有公正透明的市场价格体系来做支撑。信息价格的披露与信息使用者的切身利益相关, 为了获得这些信息, 同样需要透明的市场价格体系。这样也可以方便外部人员进行监督。因此, 政府须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系统, 并及时公布此类信息。同时, 这些信息的质量也要得到保障, 从而更加准确的体现财务报表的作用, 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进行盈余操作。
参考文献
[1]吕迪、贺琼.资产减值会计问题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 04:163-164.
[2]葛家澍.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03:76-86.
[3]毛新述, 戴德明, 姚淑瑜.资产减值会计计量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 2005, 10:35-41+96-97.
资产减值相关审计问题 篇9
关键词: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
高校的内部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任职期内、任期届满或离任前,对其所在单位或部门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所应承担有的责任。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对学校内部的领导干部所在部门或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审计,以鉴证和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行为。审计的对象是高校内管干部,即高校中层行政负责人。高校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有五个:审计对象的双重性、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的高风险性、审计服务的内向性、审计结果运用的多元性。
开展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完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从机制和源头上预防高校领导腐败;有利于加强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促进高校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一、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责任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强。高校内部审计工
作,尤其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是独立性。如果审计独立性不强,那审计过程就会受到各方面的干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就无法保证。目前,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随意性较大,发展不平衡,许多高校把内部审计机构与纪委、监察室或财务部门等其他部门合署办公,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仍然不多,完全不符合《教育系统内部审计规范》的要求。这是一个表现。另一个表现是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不够,大部分高校主管内审工作的领导并非学校的最高领导。这体现出学校领导对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会不同一程度的影响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力度不够。尽管大部分高校的审计网站定期公开高校专项审计及基建审计调查结果,但审计结果报告却没有一所高校向社会公开披露,所有的审计报告都是不公开不透明的、是保密的。内部审计结果不公开就无法发挥它相应的作用,高校进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没有了意义。
(三)经济责任审计原则未得到有力贯彻。“先审后离”“离任必审”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即高校领导在任期内发生调任、转任、轮岗、辞职、免职、退休等情况时,或任期满时,应该对其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但在实际情况中,因为领导重视不够、审计人员不够、联席会议不健全等,这个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都是高校自己确定的,有的只审计重点单位和重点部门,有的只审计被别人举报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是以一种经济监督形式而存在。
(四)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还不完善。现在大部分高校没有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单独出台相关的文件。有些高校虽然制定了审计文件,指明了审计对象,但比较笼统,既没有评价指标体系,也 没有做出具体的措施,操作性不强。高校经济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还需要加强,因为高校内部经济审计是比较综合和复杂的工作。审计工作如果得不到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就不会顺利。
二、改进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对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责任重大、任务量多,因此要加强组织领导,这是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基础。首先,高校党委和行政领导应该重视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这是改进审计工作的前提。学校党委和领导应该仔细学习经济审计的有关法律法规,增强对它的了解,树立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于高校科学发展的观念;应全力支持、领导、协调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定期不定期听取相关情况报告,主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发挥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在监督管理干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二)加强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设。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要真正发挥它的应用作用,要真正实现常态化,就必须加强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设。
(1)加快制定《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完善的审计制度,对规范经济责任运行、保障审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意义重大。教育部可以就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召开一个座谈会,组织审计专家学者、高校领导一起讨论、共同研究,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总结国内外经验,最终制定出一部《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实施办法要详细规定出审计对象、内容、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提供基本规范。
(2)加强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首先,应逐步建立审计承诺制度和承诺虚假责任追究制度。在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资料的真实性对相关的评价结果有直接影响。为防止被审计者谎报或瞒报数据,必须建立承诺虚假责任追究制度。所谓审计承诺制度,顾名思义,就是被审计对所提供信息材料的真实性的信用承诺。被审计者如果违背审计承诺制度,就可以依照承诺虚假责任追究制度的相关规定,追究其相应的责任。其次,应逐步建立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档案制度。建立内部审计档案制度,可以减少重复情况的出现,减轻审计负担,提供审计效率。高校可以基于本校实际设立内部数据库,专门保存相关的审计数据和资料。再次,逐步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如果质量不高,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就会对责任审计制度的长远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因此,高校应逐步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以规范审计行为和程序。审计人员要严格按照程和规范序来开展工作,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为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保证。可以设立内审人员、审计项目负责人、内审机构负责人三级负责制度,保证审计工作评价的真实可靠。最后,完善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建立审计通报制度。审计工作完成,应该及时进行通报。这需要进一步发挥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让联席会议成员通报审计结果、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通报相关部门的整改落实情况。
(3)完善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程序。一个科学的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应该包括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完成三个阶段。在审计准备阶段应该包括四个程序,即开展审前调查、制度审计实施计划、传达审计通知、给出书面承诺保证。在审计实施阶段,依照计划进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完成阶段包括三个程序,即做出审计报告、分析审计结果、归档保管。其中,在做审计报告时,要先撰写草稿,然后交给联席会议征求意见和建议,在修改报告,最后做出一个终极报告。另外,在程序设计时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参与。
综上所述,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强、审计结果公开力度不够、审计原则未得到有力贯彻、审计制度还不完善四个主要问题。因此要加强对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加强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设、完善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程序。
参考文献:
[1] 黄保平.关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的解读[[J].时代金融,2011 (12): 188-189
[2] 吴宇.浅析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 (15 ): 36-39
资产减值相关审计问题 篇10
我国在实行新的会计准则后, 会计准则的目标和我国的国情也能够更好地相互适应, 并且与国家会计准则也实现了接轨。在进行资产减值会计实施的过程中, 会计理论也在不断地更新完善, 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却依然存在。目前,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在针对资产减值的各项规定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会计事务中的资产减值在确认前准备中, 一些企业需要以单项的资产为基础来进行估计未来的现金流量, 而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所以就引进了资产组的概念来进行运用。目前, 我国企业从管理过程中的现状以及相关的机制中可以看出, 资产组是一种新的概念, 而这一概念的运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首先, 企业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 一部分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现金流量管理, 同时, 在从业人员中, 由于个人专业素质问题在预算方面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其次, 我国企业的整体规模相对依然都以中小企业为主, 在进行资产组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不能够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确认。并且我国企业在管理水平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在资产组的重组上还存在真很多的困难。
2. 在资产减值回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资产减值回转在准备计提的过程中是不能够进行的, 这也是我国针对财务工作所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原则。目前, 新的会计准则对于资产减值的转回以及公允价值的应用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这样就是整个会计准则体系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很多公司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也存在着严重的舞弊现象, 这样也说明了目前在规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加以理解, 并且在会计准则的角度来看, 这样的做法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目前会计工作中对于反映企业实际情况的问题不够真实的情况依然存在,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而在进行调整后, 企业的资产价值的评估就会更加客观, 而减值恢复时如果不进行转回计提减值准备的话, 那么就无法反映出企业的真实财政信息。
3. 专业判断范围过大的前期下信息的可靠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需要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 而我国目前所采用的经济型标准中只要出现资产减值现象, 就需要对资产可回收的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进行确认。但是在进行确认过程中如果合理的对各项资产的收回金额进行确认的话还存在着很大的难度。首先, 我国目前企业的资产信息、市场价格等各项机制还不够完善, 对于资产确认和计量也会超出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其次, 一些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在进行入账处理后,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其价值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在对其进行计算处理的过程中还要不同的部门来协同认定, 有些工作还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人士来进行评估才能够做出确认。这样就使操作出现很大的困难, 信息披露的时间也常常会出现延后现象。
特别是在新会计准则运用后, 对于资产减值的处理所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 其中计提减值准备的具体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加以明确, 新的会计准则中所采用的方法虽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操作起来相对较为困难;对于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内容也成了会计工作中难以处理的重要问题, 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出现严重的失误, 所以在进行实务操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加以完善。
二、针对新资产减值会计处理问题的相关改进建议
会计准则的质量越高, 为投资者所提供的信息就越有价值, 而这个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会计准则自身的质量, 还决定于会计准则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应。其中, 在资产减值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加以改进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 调整信息市场和资产价格市场的健全度
信息市场和资产价格市场对于新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对于市场中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还起不到明显的作用, 并且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我国大型企业中也占据着很大的比例, 而国有资产在市场上的活动还会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另外, 我国市场在信息上的服务大多都是由政府部门来进行的, 政府对于信息资源的垄断也较为严重, 同时, 我国的市场规范也相对不足, 我国在针对资产的市价目标的公布上还达不到相应的要求。这就需要对信息市场和资产价格市场进行重新的调整, 从而保证整个评估体系的完整性。企业在进行各项资产公允价值和市价的确定和公开过程中也会有相应的依据来作为准则, 这样就能够充分地体现出资本市场的公允性。
2. 加强市场机制的完善性
在我国传统的会计工作中, 对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有了足够的重视, 但是由于资产减值提高了会计工作的相关性, 这样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就相应的有所降低。而在会计工作中, 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不仅要在形式上表现出来, 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对实际的表现方式。
3. 建立完善的、健全的资产评估体系
资产评估体系对于保证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场的公正合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市场的资产评估体系是否健全、完整也直接关系着资产减值准备的合理性。我国目前在资产评估体系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因此必须要建立起完整有效的专业性资产评估体系, 并且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性的注册资产评估队伍, 这样也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技术的更新换代加快, 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从而任何知识都只有暂时性的意义, 在知识经济或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时代, 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成了个人发展的资本。
摘要:在会计工作中对于资产减值的处理不仅影响着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利益, 同时也关系着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 而这些因素的存在也直接关系着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因此, 为了更好地对资产减值进行有效的会计处理, 就需要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加以有效的解决。本文将就这一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说明。
【资产减值相关审计问题】推荐阅读: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07-01
资产减值的会计问题10-03
资产减值11-07
资产减值比较09-20
资产减值准备论文05-23
企业资产减值研究06-16
金融资产减值论文07-28
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分析06-23
资产减值的比较研究08-08
无形资产减值会计核算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