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的比较研究(共12篇)
资产减值的比较研究 篇1
一、理论概述
从理论上讲, 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居民消费理论是建立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 (Life-Cycle/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的基础之上的, Blanchard和Fisher (1989) 进行研究之后, 财富效应就逐渐进入主流宏观经济学和经常的政策性讨论之中, 一般性地认为消费者的财富和消费是一起波动的, 而资产价格波动主要是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财富变化进而影响消费的。
此后国内外学者对资产价格财富效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最近的研究如Joanne Cutler (2004) 对香港房地产市场, Dvornak和Kohler (2007) 对澳大利资本市场, Kimberly、Sylvie和Kolet (2008) 对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等研究都表明资产价格在不同国家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财富效应。
国内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类文献中, 第一类直接考察资产价格变化对实体经济影响的背景下, 分析资产价格的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如罗文波、张祖国和苏多永 (2009) 、高宏霞、张燕和张宁华 (2009) 等;第二类考察在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背景下, 分析资产价格的财富效应、托宾Q投资效应的大小, 如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 (2002) 、夏新平、余明桂和汪宜霞 (2005) 、陈平和张宗成 (2008) 等。当前国内的研究对股票价格财富效应的研究比较多, 对房地产价格财富效应的研究相对还较少。
本文的研究运用了1994年第1季度到2009年第4季度的数据, 实证研究并比较了我国股票和房地产价格财富效应在影响方式、强弱和时序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并就产生这些差异的经济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这对我们把握资产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影响和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是否存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模型估计和实证分析
1、模型和数据
根据经典消费方程, 如 (1) 式所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居民收入和居民家庭财产两部分, 其中设定居民家庭财产主要由股票资产和房地产构成。C表示居民消费, 本文居民消费额是经季节调整后的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数值去HP趋势所得的, 其中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居民消费支出的替代变量, 根据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季度数据, 扣除同期物价因素得到季度实际值。Y表示居民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采用扣除物价因素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经过季节调整后求对数去HP趋势值。
SP股票价格本文采用对以1994年为基期的定基沪深两市流通市值加权平均季度指数求对数后, 去除HP趋势, 得到我国股票价格。之所以选取股票流通市值,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消费者对股票资产的持有主要以直接持股的形式进行的, 通过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退休基金等间接形式持股的比例还比较低。因此, 股票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主要通过流通股价值的变化来体现。HP表示房地产价格, 房地产价格由国防景气指数中房地产平均销售价格指数季节调整后取对数, 而后去除HP趋势值, 得到房地产价格季度数据。所有数据区间为1994年第1季度到2009年第3季度, 数据来源于CCER色诺芬数据库和中经统计数据库。
2、模型估计和稳健性检验
对 (1) 式的检验要求各个变量是平稳的。本文通过扩展的迪克—富勒 (ADF) 方法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C、Y、SP和HP均为平稳序列。
由于居民收入、股价和房价不仅在当期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 而且在滞后期也会产生影响, 因此在各变量滞后期的选择上, 本文使用从自上而下的方法 (up-bottom approach) , 即先从一个较大的模型开始, 然后逐渐缩小模型。其中多元线性回归的估计结果见表1。在显著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解释变量包括居民消费支出的1期滞后C (-1) 、滞后1期的可支配收入、当期sp和滞后4期的股票价格sp (-4) 、当期hp和滞后四期的房地产价格hp (-4) 。
上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数据均是经过HP滤波处理后的缺口值, 为了进行稳健性的检验, 本文采用Engel和Granger提出的协整理论及其方法, 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 即居民实际消费支出季节调整后对数值lnc、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季节调整的对数值lny、沪深流通市值加权平均指数对数值lnsp、房地产销售价格对数值lnhp建立回归模型。单位根检验表明, 通过回归方程的残差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不存在单位根。即lnc与lny、lnsp和lnh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协整向量为 (1, 1.366, -0.21, 0.394) 。
3、结果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稳健性检验结果都表明: (1) 股票价格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意味着股票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支出存在着挤出效应, 房地产价格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意味着房地产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支出存在着财富效应; (2) 4期滞后的股票价格对消费的影响要强于当期, 而房地产价格当期对消费的影响要强于4期滞后项, 这可能意味着房地产价格财富效应的发挥要更加迅速; (3) 房地产价格对居民消费的绝对影响, 均强于股票价格,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有着更强的影响。
股票价格上涨之所以会产生挤出效应, 而房地产价格上涨却产生了财富效益, 其原因主要在于: (1)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高投机性, 股票价格上升导致居民财富增加, 消费者首先选择将更多资产转换为股票资产, 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这样对居民消费造成了较高的挤出效应。 (2) 由于房地产作为一种资产, 增加其资产拥有量需要更大额的财富投入, 更多时候需要借助于银行贷款融资, 这样就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挤出效应具有较高的门槛;而增加股票资产拥有量并不需要较大额的资金门槛, 而且交易成本也较低, 因此当股票价格上升进而收益率上升时, 消费者减少消费增加股票资产持有量是低成本而且可行的, 因此股票价格上升首先导致了挤出效应。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较强的财富效应主要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 房地产是我国城镇居民广泛持有的资产, 城镇居民各个阶层都持有房地产资产, 而相反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资产持有比例还比较低。据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2008年10月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 根据2008年9月至10月对中国16个大中城市2100人调查结果表明, 股票资产持有率为34%, 而房地产资产的持有率为66%。房地产广泛的持有分布和较高的持有率也是房价变化影响要大于股票价格变化影响的因素。其次, 在我国房价波动的幅度更小一些, 因而城镇居民会认为房价上升所引起的财富上升更加持久一些;与此同时, 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更加频繁, 这也是房地产价格变动的财富效应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次, 随着我国房地产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房屋抵押贷款等金融创新产品的快速发展, 二手房屋买卖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的不断完善, 房屋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性都大大提高, 这也提高了房屋价格上升所引起的财富效应。
三、结论
第一,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高投机性特征, 以及与房地产投资相比较低的进入门槛, 导致了股票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具有挤出效应, 居民将更多的资产投入到股票市场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时股票价格波动也更加频繁, 也导致了股票价格对居民消费影响的时滞也较大。
第二, 与股票资产相比较, 房地产是我国居民广泛持有的资产, 同时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幅度也比较小, 随着我国房地产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房屋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也不断增强, 这都使得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表现出了较高的财富效益, 房地产价格上涨在当季度对居民消费就有显著较大的正向影响。
研究表明, 当前资产价格波动对我国居民消费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的上升, 对消费有着即时和较强的财富效应。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要特别关注房地产价格渠道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参考文献
[1]Blanchard, O.J.and Fisher, S.:Lectures on Macro-economics[J].MIT Press, Cambridge, MA.
[2]Joanne Cutl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ption, Income and Wealth in Hong Kong[J], Macroeconomics, EconWPA.
[3]Nikola Dvornak, Marion Kohler:Housing Wealth, Stock Market Wealth and Consumption:A Panel Analysis for Australia[J].Eco-nomic Record, 2007 (6) .
[4]罗文波、张祖国、苏多永:资产价格波动、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基于2000—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 2009 (4) .
[5]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中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完善[J].金融研究, 2002 (4) .
[6]夏新平、余明桂、汪宜霞:中国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功能的实证研究[J].南大商学评论, 2005 (2) .
[7]陈平、张宗成: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技术分析[J].南方金融, 2008 (6) .
[8]高宏霞、张燕、张宁华:我国资产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物价, 2009 (4) .
资产减值的比较研究 篇2
一、资产减值核算体系变化的比较
1.确认范围上的差异。原企业制度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而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指的资产,除原有的八项资产外还增加了成本模式下核算的投资性房地产、商誉、生产性生物资产、某些权益工具、矿区权益等。新准则规定的资产减值计提范围大于原准则的范围
2.制度细化性的差异。原企业制度并未详细规范那些资产可以不提减值准备。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此作出了细化性的规范,制度明确规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金融 资产,以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不计提减值准备。
3.准则体系变化上的差异。原企业制度对于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并未按照一个有机的体系进行规范,在每一个具体的准则中规定了每一种资产的减值准备的核算方法,出现判断减值迹象的重复性和会计核算的零乱性,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进行了系统性的规范,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主要规范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商誉、生产性生物资产等长期资产减值的核算方法,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规范了存货、应收账款、贷款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减值的核算,从而明确了长期资产和非长期资产减值核算的不同核算方法和核算原则。
二、具体会计核算方法变化的比较
1.账务处理上的变化。原企业准则规定不同的资产在计提减值准备时,其确认的损失计入不同的会计科目,例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时记入“管理费用”科目,而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又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时又计入“投资收益”科目,由于减值损失没有归类到统一的科目中,所以在会计报表中不能清晰地反映减值损失对利润的影响,造成了会计报表理解上的困难。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一律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账户,增强了报表的可理解性。
2.谨慎性原则运用上的变化。企业对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运用的前提就是谨慎性原则,原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在减值因素消失时,其减值准备可以转回,但在实物操作上有关减值的迹象发生和消失往往主观因素大于客观因素,使得很多企业把减值准备的计提变成调节利润的手段,以前有很多暂停上市的公司得以恢复上市,就是采用“巨额计提,大额转回”的方法以实现扭亏为盈的,谨慎性原则的使用反而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资产一旦计提了减值准则在该项资产未处置前减值准备不能转回。可以看出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谨慎性原则采用了“适度”运用法,有效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减值准备计提具体计量上的变化
资产减值的比较研究 篇3
在经济发展中,无形资产起到了有形资产不能起到的作用,依靠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比重,已从20世纪初的5%—20%增到目前的70%—90%。从微软到海尔这些世界和中国大大小小的名牌企业,其生存和发展没有一天、一时、一秒不关注着研究、开发,这说明无形资产呈持续发展的趋势,而企业的投资方向已开始向无形资产倾斜,因此无形资产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用户的决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由于无形资产固有的特殊性,对其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规范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
一、中外相关准则的基本理论对比
笔者以具有代表性的国际会计准则(IAS38)、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42号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SFAS No.142)、英国的“商誉与无形资产”准则(FRS10)、澳大利亚无形资产准则(AASB138)和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进行比较研究。
(一)定义及基本内容
我国新准则借鉴IAS38,对无形资产是这样定义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性资产”;它与2001年准则(下文简称“原准则”)的规定是不同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可见,原准则对无形资产的界定包含可辨认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即包括商誉;而新准则中无形资产是不含商誉内容的,因为外购商誉属于不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而且新准则中除了第十一条“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明确区分,不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涉及到商誉外,没有对商誉的任何规定。因为在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第十三条中对商誉做了如下的规定“(一)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初始确认后的商誉,应当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损失的金额计量。商誉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处理。”
在IAS38中,商誉同样不属于无形资产的定义范围,“无形资产,指为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对无形资产、商誉分别通过IAS38《无形资产》和IAS22《企业合并》这两个准则规范;根据澳大利亚AASB138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指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也不包括不可辨认的商誉,商誉由AAS18《商誉会计》规定。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由AASB3《企业合并》规范。通过以上三者的比较分析可知,国际会计准则、澳大利亚和我国关于“无形资产和商誉”的相关准则的定义内容大致是相同的。
英国FRS10《商誉与无形资产》与ISA38一样,将商誉与无形资产作为两个并列的概念提出,强调无形资产的可辨认性。但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认同商誉与无形资产具有共性之处,因此在同一会计准则中予以规范;同理,美国SFAS No.142《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承认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但本准则中无形资产这一术语指的是商誉以外的无形资产。可见,英国、美国对此问题的处理方式是趋同的。
(二)确认和初始计量
我国新准则(2006年)明确规定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并且列举出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所包括的项目。在此基础上,如无形资产实质上以融资租赁获得时,其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此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政府补贴和企业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分别按照相对应的准则来确定,而在这些准则中,实际上都规定了通过以上这些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其成本额。
美国SFAS No.142指出,企业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入账成本。成本可以是所给付或所收到资产的公允价值,具体取决于哪个的计量更为可靠;英国FRS10规定,企业从外部取得的无形资产应以成本入账。对于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如果其价值能可靠地计量,则应与商誉分开,并以公允价值入账;如果其市场价值不易确定,则按重置成本入账,所确定的入账金额以不产生或增加合并中的负商誉为限。这些规定与IAS38类似;澳大利亚AASB138第24段指出,无形资产应以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所有可直接归属于,或按合理一致的基础分摊于该资产的支付对价,或创造、生产并使其达到预定使用状态的所有支出。这些规定与IAS38类似。可见,这些代表性的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法是一致的,都是围绕“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的,鲜明地体现了各国会计准则的逐步趋同性。
对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是否具备确认资格,IAS38指出:“为评价自行开发无形资产是否符合确认标准,企业应将自行开发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同时指出,研究阶段不会产生应予确认的无形资产,因此,这个阶段的支出或费用应在当期确认为损失。而在开发阶段,则可能产生应予确认的无形资产,因而某些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开发费用应予资本化”;英国的FRS13“研究与开发会计”同样禁止将研究支出资本化,但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允许企业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将开发支出确认为一项资产;澳大利亚AASB138、我国新准则(2006年)对此问题的处理方法也是与英国和国际准则、美国的SFAS2“研究与开发支出会计处理”相同的。
(三)摊销方法和时间
笔者选取的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我国新准则这五种有代表意义的例子,对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规定是一样的,要求摊销方法应当反映出这样一种方式——在该方式下,无形资产的经济利益被消耗或耗尽,并没有强行规定一定要平均摊销。但如果该种方式不能可靠地确定,那么应采用直线法。这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摊销方法的做法更能体现成本与收益配比原则,减少企业的无形资产风险。在前期获得较多超额收益的同时,承担更多的成本费用,并加速无形资产的更新换代。后期由于新的替代技术的出现或者竞争对手的模仿,可能使这种超额收益性逐渐消失。可选用的加速折旧方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IAS38指出:无形资产的应折旧金额应在其有用寿命的最佳估计期限内系统地摊销。有用寿命自其可利用之日起假定通常不超过二十年,而且对商誉的摊销也跟无形资产一样,采用了同样的要求,即都必须在不超过二十年的期限内予以摊销。
美国FASB No.142将无形资产分为使用年限确定和不确定两种,要求前者应加以摊销,而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减值测试,一旦减值损失确认后,就不能被转回;商誉不必进行摊销,但必须每年对商誉进行一次减值测试;若某些事件或情况出现令呈报单位的公允价值跌至账面价值以下,则应每半年进行减值评估。FASB将对商誉价值的决定权交给了市场:若市场环境变化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则商誉价值减少;企业获利能力不变,则商誉价值不变。如果对商誉进行摊销的话,作为反映获利能力的商誉的价值却随着摊销逐渐减少,而且在摊销时间上,也不同于英国和国际准则那样设定最长摊销时间限制。
澳大利亚AASB138第88段对无形资产是否摊销、摊销方法、摊销时间的规定都与FASB一样,但其94段有特殊规定:“源于合同或法定权利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或法定期限”。由于AASB138中的无形资产不包括商誉,所以本准则中没有对商誉是否摊销作任何说明,这一点与FASB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在AAS18《商誉会计》中规定,外购商誉应在其使用寿命内摊销,摊销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摊销方法应为直线法,也可采用可证实的更合适的方法。
英国FRS10第15段至第30段规定,当商誉与无形资产具有有限的经济使用年限时,应当按系统的方法在该年限内予以摊销;当商誉与无形资产的经济使用年限不确定时,就不必予以摊销。外购商誉与无形资产的经济使用年限一般不超过20年。FRS10只规定商誉不应当有残值,无形资产如果有残值并能可靠地加以计量,应当予以确认。除了FRS10,IAS38、AASB138、FASB以及我国都规定,通常情况下无形资产是没有残值的。
我国原准则(2001年)关于无形资产(包含商誉)的摊销采用单一的直线法的处理方式;摊销年限以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为主,最长不得超过十年。这种做法忽视了企业在无形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管理效率因素,部分优势企业可能通过无形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后续支出的有效管理,延长该项资产的寿命,超过10年的最高界限。在施行的过程中,我国也逐步意识到这种做法的片面性,为了加快与国际准则趋同的步伐,新准则中(2006年)关于无形资产(不含商誉)的摊销年限和摊销方法都与IAS38相同。
二、对我国与“无形资产和商誉准则”相关的最新准则的再认识
(一)扩充了无形资产的内涵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也应相应扩大。根据经济学理论,资产中涉及的无形资产多达29项,美国会计核算中的无形资产已达29项。比如人力资本作为知识经济下企业的首要资本,“员工素质、管理层的决策管理能力、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潜力”都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这些都应该纳入无形资产的范畴;再如,品牌价值的高低不仅是评价企业市场营销效果的一个重要参考,而且在企业的兼并收购中也日益成为交易双方谈判的焦点。可口可乐公司市场价值总价值高达1500亿美元,而其账面价值仅为160亿美元,近90%的价值属于无形资产,仅品牌一项就达700亿美元。可见,多数无形资产在财务会计核算与报告披露中得不到反映,游离于财务会计核算系统之外。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国新准则把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务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突破了原准则仅包含7项内容的局限性,扩充了其核算范围。
(二)商誉是否能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我国新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定义强调了“可辨认性”,因为商誉不符合“可辨认性和控制”,从而将无形资产与商誉分开。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代表了预期的未来超额经济利益,它可能产生于购入的可辨认资产之间的协同作用,也可能产生于购买者在整项购买合并中准备一并购入、但却不符合在财务报表上确认条件的资产。商誉本身是不可辨认的,因此不属于无形资产的定义范围。相应的,自创商誉也不应确认为资产,因为它不是成本能可靠计量并由企业控制的可辨认资源。商誉与所在的企业密不可分,不能独立于企业而存在,因而,它属于企业整体层次的资产。商誉不能与企业其他资产分开单独出售,而其他资产则可以独立于企业存在。由于企业的商标权等所有其他无形资产都符合单项资产的性质,因此应当将商誉从无形资产范畴中剥离出来。
(三)公允价值的引入
按照基本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指的是“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在无形资产的计量中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允许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无形资产,可使无形资产的价值更符合其实际的市场价值,更好地反映经济事实,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性;另一方面,由于公允价值的确定本身就存在着不确定性,第三方很难判断企业所采用的公允价值在实质上是否真正“公允”。同时,多种计量属性并存也使得企业计价灵活,选择空间增大,从而可能导致其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可见,公允价值的引入对无形资产的计量实务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信息披露方式的多样化
为了满足报表使用者的要求,做出相对更正确的决策,可以用丰富多样的信息披露方式,定量、定性地披露无形资产会计信息。1.编制反映无形资产动态变化的明细附表。主要反映无形资产种类、来源渠道、增减金额、结余金额,摊销金额,转让收入等信息,分类列式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对于投资数额较大的无形资产,要单独列报,研究开发费用的开支情况应单独说明。2.针对笔者在前面所提到的一些应该扩大无形资产核算范围的内容,比如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为员工和社会的认可程度、管理人员思想素质以及经营技能方面的高低,关于管理人员和股东的信息及前瞻性信息,这些很难用货币计量,但对信息需求者却十分重要。笔者建议可以采用非货币性手段进行定性反映,这部分内容可在财务报告说明书中披露。
(五)对商誉核算的建议
资产减值的比较研究 篇4
会计准则是会计业务的操作规范, 它能规范企业的资产负债及经济活动。会计工作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前进, 在政府、企业、会计理论及会计实践界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初期, 我国会计准则处于探索和改革阶段, 原有会计制度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 会计变革成为必然趋势, 但因为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导向不明确, 导致改革进程缓慢;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末期,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 国际会计准则给我国会计准则提供了改革方向;21世纪, 会计准则建设进入了全面构建准则体系的新阶段, 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 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 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
由于历史原因, 澳大利亚的会计实务和会计立法受英国的影响很大, 但随着不断变革, 澳大利亚会计准则也发生了变革, 并有了自己鲜明的特色。20世纪90年代末期, 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环境的需求, 会计准则改革被提上日程。进入新世纪后, 英国财务报告委员会 (FRC) 支持澳大利亚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 , 监督机构出具审计报告的依据就是报告主体所采用的会计准则是否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相符合, 该法案的实施标志着澳大利亚会计准则走向国际化。
2 中澳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及体系总体比较
2.1 制定模式比较
制定模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主要包括制定机制、制定人员、制定程序3个要素。在制定机构和人员上, 我国属于政府制定模式, 财政部是制定会计准则的唯一机构, 制定人员也主要是财政部设立的会计准则委员会相关人员。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是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委员会、紧急问题处理小组三者并存, 随着时间的推移, 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 (AASB) 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民间性组织, 其政府主导性不断加强。从制定程序上看, 我国的准则制定程序主要包括4个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发布阶段。澳大利亚的会计准则制定则分为6个层次:第一, 将日常会计问题拟定成为讨论稿;第二, 全面征集意见;第三, 形成决定意见表上交AASB;第四, 发布征求意见稿;第五, 形成会计准则终稿;第六, 发布执行。
2.2 准则体系比较
两国会计准则在总体方向上都向国际会计准则方向发展, 但由于两国的会计环境存在差异, 所以其会计准则体系还是有差异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 澳方会计准则较我国更具全面性;第二, 澳方会计准则较我国更接近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3 中澳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具体比较
3.1 准则的使用范围
AASB资产减值会计准则适用于除存货、递延所得税资产、建造合同形成资产、雇员福利形成资产、包括在AASB139范围内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与农业活动有关的生物资产、按照AASB5划分为持有以备销售类别的非流动资产以外的所有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规定, 以下内容事项适用于其他相关准则。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发生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存货发生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建造合同发生资产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融资租赁业务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金融资产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消耗性生物资产发生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澳大利亚同我国资产在资产减值准则适用范围方面比较, AASB136的适用范围涵盖了与租赁和石油开采相关的资产, 但将与普通保险合同、雇员福利、人寿保险合同相关的资产以及持有待出售非流动资产都排除在资产减值准则之外。
3.2 资产减值的确认时间
AASB准则中明确规定, 会计主体应该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 对自身资产的减值迹象进行评估, 如果资产确实发生了减值的迹象, 会计主体应该估算出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因为企业合并等原因形成的商誉及使用寿命等不便权衡的无形资产, 无论其本身是否出现了减值迹象, 在每年也应该周期性的进行减值测试。此外, AABS按外部信息及内部信息来源分类列出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七项应考虑迹象, 这方面基本与我国资产减值准则规定相同, 但多了一条, 报告主体净资产的市场资本化金额小于其账面金额, 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相同, 由此可见AABS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程度。
3.3 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根据AASB规定,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使用价值和其销售净价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按准则要求主体必须对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可靠的预测, 并选择恰当的折现率折算出资产的现值, 以此作为该资产的使用价值并与该项资产的出售净价价值做比较, 选择二者之中的高者作为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我国的会计准则对资产可收回金额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即资产可收回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扣除相关处置费用后与资产预计现金流量的现值比较, 二者之间同样是取高者。可以看出, 我国的会计准则与AASB在对资产减值的可收回金额方面所做定义基本相同, 差异仅仅体现在个别名词上, AASB中的销售净值对应的是我国准则中的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值, 而使用价值对应的则是我国准则中的资产预计现金流量的现值, 相比之下AASB的应用显得简洁明了, 我国准则的名词则显得过于拖沓和晦涩, 不利于使用者记忆, 从这点来看, AASB的专业名词应用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此外, 与我国会计准则相同的是, AASB对预测基准、折现率选择及构成要素提出了相关要求。与此同时, AASB在确定折现率方面还给出了两种方式。第一, 折现率可以通过对相似资产在市场交易中的内含利率或以上市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评估得出, 但前提是上市公司的资产服务潜力要与接收评估资产相似;第二, 如果资产利率确实不便于从市场上直接获得, 那么主体应该使用替代利率来估计折现率。具体地说就是会计主体采用类似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技术, 分析确定主体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或其他市场借款利率作为估计起点, 并考虑到资产使用结束时整个期间的资金时间价值和未来预计现金流量, 同时结合政治风险等因素做出适当微调。相比之下, 我国的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方面的规定没有如此细化, 显然准则在工作指导性上需要提高。
3.4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资产可收回金额如果低于其账面价值, 则应将资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并计入到会计主体的当期损益。由此可见, 我国是以经济性标准为基础对资产减值损失予以确认, 也就是只在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金额时才进行确认。AASB采用的同样也是经济性标准, 因为经济性标准在估算资产使用价值、估算可收回金额时已对各种可能性因素加以考虑, 最大程度的减少了资产减值确认时的主观人为操纵, 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目前我国专业水平及职业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紧缺, 企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所以采用经济型标准来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比较符合当下国情。
此外, 我国准则中使用了资产组概念, 明确了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应按其归属资产组测算减值。而AASB并未提及资产组, 但却使用了现金产出单元。相比之下, 资产组概念在实务中更易理解, 现金产出单元则更能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
3.5 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
两国准则在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问题上存在差异, AASB规定会计主体要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前年度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重新衡量判定, 如减值现象已经不存在或改变, 主体需重新估计可收回金额, 但主体在最近一次确认资产减值后, 只有在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中所用估计发生变更时, 才可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
我国准则规定,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的减值损失, 一经确认便不能转回, 只允许在该资产处置时再进行后续的会计处理。我国准则在这点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究其原因, 还是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完善,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限, 利用资产减值操纵盈余的现象时有发生。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 未来允许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也是很有可能的。
3.6 信息披露
我国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披露方面的规定比较详尽, 减值原因、损失金额、可收回金额确定方法、累计金额及商誉减值都需要进行披露。AASB除了与我国近似的规定以外, 还特别强调会计主体要对商誉等使用年限不确定的现金产出单元, 使用怎样的假设计量可收回金额进行披露。
4 资产减值准则应用案例
案例:某公司2013年末进行减值测试显示, 其部分资产发生减值, 特别是无形资产中有一款自主研发的软件减值严重, 公司将此资产在2013年末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准备金额为2 000万元。2014年企业因经营需要将此软件升级改造, 其功能性和操作性均获得大幅度提升, 改造后的软件得到了业内人士、专家学者及咨询机构的广泛认可。对软件重新估值后发现, 该无形资产可转回1 125万元的减值准备, 2014年公司在不考虑减值准备转回的情况下利润为负数, 面临退市风险。两国在资产减值转回上处理方法不同, 如减值准备可以转回1 125万元, 则公司就会转为盈利, 完全可以避免退市风险。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 两国在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处理上的差异带来的主要影响包括以下两点。第一, 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会产生差异, 特别是对净利润的影响极为严重;第二, 减值准备转回依靠会计人员主观判断, 容易给企业留下操纵利润的空间,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威胁。可见, 无论资产减值是否允许转回, 会计人员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素质, 不管政策制度怎样变化, 都保证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5 结语
我国准则同AASB相比, 在资产减值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减值损失的转回上, AASB相关规定更贴近于国际会计准则, 体现出AASB的国际趋同性。从实际情况来看, 目前我国准则要完全与国际准则保持一致尚具有难度, 但随着我国法律环境及市场环境不断改善, 资产减值准则一定能够更加完善, 未来也有可能允许符合条件的资产减值转回, 最大程度地反映资产真实价值, 给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参考文献
[1]杨秋思, 闻硕.中澳小企业财务报告比较研究[J].金融会计, 2008 (10) :60-65.
[2]阳春辉.中澳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比较[J].法律与经济, 2010 (12) :128-129.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篇5
英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意义:a.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度
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
主义扫清了道路。c.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法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文献《人权宣言》,1804年哪里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
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法典》
意义: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
建统治,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
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美国:1776年7月4日(后为美国国庆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
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了。1787年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
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
意义:a.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b.确立了比
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对以后欧洲
和拉丁美洲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二、比较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
(1)原因相同:三国爆发革命的原因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资产阶级要求
掌握政权,发展资本主义而发动革命。
(2)领导阶级相同:三国的革命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3)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4)结果相同:三国的资产阶级都取得了胜利,掌握了政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点:
(1)原因:英国革命是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
民统治;法国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统治。
(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种植园
奴隶主阶级,法国还有自由派贵族参加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
(3)特点不同: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既
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法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4)革命途径不同: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颁布限制王权的法案和议会改革等渐进、温
和的途径。美国通过两次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颁布宪法来推进民主化进程。法国通过一浪高过一浪的民主运动,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
(5)意义不同:英国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
资产减值的比较研究 篇6
关键词:资产评估学;教材比较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各个阶段的资产评估教育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成为我国培养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但是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由于资产评估单独作为一个专业出现的较晚,因此各个高校的资产评估专业在培养过程当中面临着教材选择、学生培养、专业实践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资产评估学》主要教材,更是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个高校常用的现行教材大多以介绍基础性学科内容为主,虽然能够较好满足教学需要,但是在实用人才培养以及实践操作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和不足。本论文通过对现行的常用的《资产评估学》比较和分析,结合目前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实际工作内容,对《资产评估学》的教材改进提出了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建议。
一、对《资产评估学》现有教材的比较研究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本文的研究对象的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首先在考虑教材的通用程度,以及作者的影响力的基础上,针对教材的不同内容和不同的研究方向,选择了国内通行的三本教材作为研究对象。这三本教材,分别为由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编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资产评估》(称为教材A),该教材一直作为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使用教材,也是很多院校教学使用的教材;刘春慧编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资产评估(第二版)》(称为教材B),该教材一直是很多高等院校教学使用的通用教材;乔志敏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资产评估学(第四版)》(称为教材C)该教材目前也被很多学校使用。
(二)教材内容设置的分析与比较。三本教材主干内容设置比较类似,总章节从10章到14章不等,但是具体内容有所侧重。A教材分为12章,主要介绍了关于资产评估的基本的原理、工作方法和基本程序,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资产评估当中涉及的各个方面,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评估,固定和流动资产评估,以及企业价值的整体评估和财务报告实务等重要部分做了详实的介绍和论述。B教材侧重于介绍国内资产评估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资产评估的相关的职业道德和基本要求,并且在此基础上引用了大量的案例,同时对每个案例的基本内容、评估方向、评估的法律依据,以及评估方法、具体程序和结论分析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教材C主要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教学内容,第二部分是课后练习。教学内容一共分为10章,这10章从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评估目的以及资产评估的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对各种资产的价值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划分;在上述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以及金融资产等各种资产的评估方式,并且对资产评估报告的出具方式、制度以及应用进行可详细的阐述,同时配合详尽的案例进行说明。除此之外,由于该教材设计了大量详实、种类多样的练习题,所以比较适合初学者和自学者使用。
(三)教材的分类以及侧重。根据教材的分类与侧重,我们可以将目前常见的《资产评估学》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以A教材为代表的执业资格考试用书。这类用书由于是根据资产评估的相关考试要求进行编制的,所以,教材涉及的广度以及内容的深度都是以考试作为标准,这类教材侧重于实务操作,更新较快,但是与普通高等教材相比,其内容的知识性以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乃至学术性都有一定的欠缺。第二类是以BC两类教材为代表的高等学校教材,这类教材从内容上来说,其深度和广度乃至学术性都比A教材要深,虽然各个出版社的教材的章节顺序和内容都有所不同,但是从整体上说,这两类教材都比较注重基础的夯实,并且在夯实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拓展,这类教材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以及本科生的教学要求,同时比较适合学生自学。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类教材虽然都有鲜明的优势,但是这两类教材,均在资产评估的前沿问题以及资产评估当中涉及的热点与难点有一定欠缺,从这个角度而言,资产评估的现行教材无论在内容拓展还是创新思路的启发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除此之外,这些教材在资产评估的技术层面都有着很深的研究,但是在对资产评估的相关法律和职业道德层面有着一定的欠缺,而熟悉相关法律和职业道德不仅仅是对职业评估师的基本要求以及其职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更是对整个资产评估行业良性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资产评估的相关教材必须强调这些内容。
二、对现有《资产评估学》教材的思考与建议
资产评估,是财经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评估学》教材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财经人才的培养,因此,结合对现有教材薄弱环节的总结和分析,在对这些薄弱环节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意见与建议。
(一)对职业道德的重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历了漫长的实践期间之后,开始了良性的循环和发展,正是这种良性的循环和发展才催生了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如今资产评估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无论在评估理论还是评估实践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资产评估学》的教材必须从根本上抓起,强调职业道德,这样才能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二)法制观念的强化。目前,个别资产评估行业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乃至诚信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整个资产评估行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形象和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的社会公信力。资产评估从业人员因为其身份特殊,所以必须要忠实宪法、尊重法律,在工作过程当中,必须时刻将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放在心上,自觉恪守职业道德,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时刻维护职业荣誉,认真严格执行评估标准,从这个层面上说,《资产评估学》教材必须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这样才能保证资产评估的根基牢固。
(三)夯实基础。按照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教育大纲的要
求,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必须是具备法律、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知识,同时具有一定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以及高度职业道德,能够在政府资产管理部门、投资公司、房地产建筑机构从事资产管理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资产评估学》教材不仅仅要根据学校所在本地的经济发展特色以及学校本身的优势开展具有本身特色的课程,同时要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特色和较强的竞争力的基础上夯实专业基础。其中的专业基础不仅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书撰写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有很强的心理学基础,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更加需要熟练掌握一定的文献搜索好资料查询能力,这样才能获得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和资产评估领域前沿信息。
(四)结合实际需要,加大实践内容。《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之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实践课程列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绝大多数学校的资产评估学的实践教学都是仅仅局限于案例教学、分组讨论、案例观摩等简单的校内活动。即使是学生毕业前夕的毕业实习,也缺乏相应的实践监督和跟踪机制,最终只要求学生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即可。这些流于形式的实践课程,使得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立刻上岗。同时,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于资产评估人员都要求至少一年的工作经验,这就给资产评估的应届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加大实践内容不仅是高校资产评估专业发展的需要,更是资产评估专业学生就业的根本保障。想达到加大实践内容的目的,就必须要在精心编写实践教材的基础上,同时将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相互结合落到实处,对课内实验、实训观摩、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进行系统高效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构建符合本学科专业特点的教材的目的。
(五)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教材。目前,针对《资产评估学》的绝大多数教材,都存在涉及面广,针对性差的缺陷,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就必须要鼓励那些的多年从事一线工作,同时在行业内部具有良好声誉的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虽然资产评估的对象种类较多,而且各种种类之间的差异较大,但是如果每种种类都分门别类细致编写的话,往往容易导致因为内容和方法的重复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甚至会导致厌学。因此,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就要在详细介绍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方法、职业道德、法律准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地评估对象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派生出一系列的具体的评估方式,具体内容就是要编写相应的资产评估实训课程教材,同时结合校企合作以及国内外经典案例模拟情景进行案例汇编,除此之外,还要对资产评估报告撰写的格式和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以及会计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的资产评估人才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但是,资产评估不仅要求人才要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要具备相当的问题处理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也就是说,相对于一般财会人员而言,资产评估人员无论是专业性还是从业素质,乃至知识面都有更高更广的要求,而这就对资产评估的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资产评估是以会计学知识为基本原理,以普通的财务管理作为基本方法,同时具有自身专门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方式,并且对从业人员知识面要求较广的一个专业,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只有注重基础,并融合经济管理以及基本文理知识的教材,才能起到培养学生在掌握资产评估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同时教材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结合资产评估的最新动向,在教材中强化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德才兼备的评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产评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2] 刘春慧,《资产评估(第二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资产减值的比较研究 篇7
目前, 我国和美国对商誉虽然都采取的是减值测试法, 但许多地方存在差异, 并且由美国最近几年发布的修订来看, 这一差异仍在继续扩大 (我国与IASB准则已趋同) 。由于美国在商誉研究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 如何借鉴其经验, 对我国推动商誉减值测试的健康发展将具有显著意义。
二、商誉减值测试的中美比较
(一) 商誉减值测试方法
1. 我国会计准则采用一步法 (间接法) 。
首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 (或资产组组合) 进行减值测试, 计算可收回金额, 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 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其次, 对于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 应当自购买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 如难以直接分摊至资产组, 应当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比较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金额 (含已分摊的商誉的账面金额) , 如果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金额, 其差额确认为商誉减值损失。商誉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不予转回。其中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 不应当大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所确定的报告分部。其具体流程如下页图1所示。
注:M1为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合, M2为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合;a1为M1的账面价值, b1为M2的可回收金额;a2为的M2账面价值, b2为M2的可回收金额;G为商誉的账面价值。
2. 美国会计准则采用带有定性评估的两步法。
第一步为比较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和账面金额。如果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金额, 可初步判断为商誉已减值, 应实施减值测试的第二步以计量商誉减值损失的金额;第二步是比较报告单元商誉的公允价值和账面金额以计量减值损失。如果报告单元商誉的账面金额超过其公允价值, 超过部分应作为减值损失在报表中予以确认, 确认的减值损失不能超过商誉的
2011年9月, FASB发布2011年第8号更新文件 (ASUs2011-08) , 对原商誉减值测试准则进行了修订, 以简化商誉减值测试的过程及减少测试成本。将允许企业先进行定性因素评估, 再来决定是否有必要执行两步走的定量商誉减值测试。如果企业选择先进行定性评估, 则必须要评估相关事项和条件是否使得报告单位的公允价值很有可能 (可能性大于50%) 小于其账面价值。如果报告单位的公允价值不是很有可能小于账面价值, 就不需要进行两步法减值测试;反之则进入两步法测试。根据该修订文件, 企业在任何期间可以放弃定性评估的权利, 也可以重新选择该项权利在放弃后的任何会计期间。可以看出该文件减少了企业在进行商誉减值测试中的程序并降低了成本, 却扩大了中国、国际和美国准则差异。其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注:定性评估中的相关事项和条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 宏观经济环境, 如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恶化、获取资金受限及汇率下降等; (2) 行业和市场方面, 如企业经营环境恶化、竞争加剧、企业产品服务市场发生改变和有关政策法规的限制等; (3) 成本因素, 如任何成本的上升对企业利润和现金流造成负面影响; (4) 整体的财务状况, 如实际的现金流和收入、利润与往年或预期相比减少等情况; (5) 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事项, 如管理层和核心人员的变动、战略和顾客群的变化、潜在的破产或诉讼风险等; (6) 其他影响报告单位的事项, 比如净资产的组成部分和价值发生改变、很可能处置和销售部分或全部报告单位、报告单位子公司的商誉发生减值等; (7) 对上市公司而言, 股价在数值和与同行相比上持续下降。
(三) 商誉减值测试方法的中美比较
1. 测试单元的差异。
我国对商誉的测试单元是资产组, 美国的测试单元是报告单元。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 其认定应当是以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报告单元是指经营分部或低于经营分部的一个层面, 它的组成部分应符合独立核算的经济主体、出具财务报告、经营成果需考核三个条件。
如ABC保险公司设立三个运营分部:家庭保险、汽车保险和其他保险, 每个运营分部下设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两个下属机构。汽车保险运营分部东部地区机构购买某一企业, 在中国准则下测试单元很有可能选择的是汽车保险分部下的存货组、固定资产组、无形资产组, 而在美国会计准则下很有可能选择的是汽车保险分部的整个东部地区机构作为测试单元。
显然资产组的范围及界定相比较报告单元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测试单元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测试方法的不同。如果商誉的减值建立在报告单元的基础上, 那么测试方法就只能采用美国的两步法减值测试, 也就是说两步法减值测试方法是针对合并商誉的, 而我国的资产组以及由此决定的减值测试方法则是针对所有可能减值的资产。
2. 计量基础的差异。
我国使用的计量基础是使用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和账面金额孰低, 美国则使用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和账面金额孰低。其中可收回金额表现为减去处置费后的公允价值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使用价值) 两者中的较高者。
以可回收金额为基础, 主要是从管理者的理性行为看, 企业或者将其继续使用, 或者将其出售, 该观点实质是将企业资产的价值混同于减值资产的价值;以公允价值为基础, 主要是从经济角度看, 企业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决定继续使用而不是出售已减值资产。
我国也曾于1997-2000年期间发布实施了一些运用公允价值的具体会计准则, 由于实施结果不理想, 所以后来进行了大幅的修订。我国要素市场目前尚不够成熟, 公允价值往往难以取得, 对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公允价值估值还处在起步阶段。另外, 在可收回金额的计算上, 需要运用较多的职业判断, 现值测试技术还不完善, 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还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3. 确认理念的差异。
关于商誉的确认, 国际上通行做法为割差法 (企业整体价值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 , 理论基础为剩余价值观。美国及我国均为割差法, 只是美国选用全商誉确认法, 而我国为部分商誉确认法, 初始确认理念的不同导致了测试步骤以及计算出商誉本质的显著区别。
我国的减值测试法实质上是一步测试法, 它是通过比较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以确定商誉的减值损失。美国的两步法是测试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 并据此计算出商誉的公允价值, 然后再将商誉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比较以确定商誉的减值损失。
我国商誉减值的割差法本质就是合并对价分摊, 商誉即为分摊之后剩余的价值, 并未要求计算商誉的公允价值。美国的两步法下若商誉发生减值, 第二步则计算出了商誉的隐含公允价值。这样计算出商誉的公允价值, 有利于缩小企业的会计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距, 便于决策者利用该信息进行决策, 从而提高了信息的相关性。
4. 经济环境的差异。
宏观上看, 经济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两步法与一步法适用基础的不同。我国加入WT0后, 中外企业兼并、重组的案例越来越多, 使得合并商誉成为有待规范的领域。考虑到我国企业合并的主流形式在未来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仍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且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产生商誉, 而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产生巨额商誉的案例少, 所以我国采取了复杂度和成本相对低的“一步法”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而在美国, 频繁发生巨额并购案例同时产生了巨额的商誉, 比如2000年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并购过程产生的商誉高达l 300亿美元。面对如此巨额的商誉以及伴随而来的巨大风险, 使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商誉的处理。在综合考虑了商誉的不可辨认性和频繁出现的巨额商誉之后, 确定对商誉采取不同于其他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 有针对性地采用了相关性更好, 复杂度和成本更高的“两步法”。鉴于其复杂性和成本, 近年来对商誉减值测试中补充的定性评估权利的做法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减值测试的程序和成本, 值得肯定。
三、完善商誉减值测试的建议
(一) 有针对性的制定商誉减值准则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并购浪潮下出现的商誉将会扮演越来越有影响力的角色。对于商誉这样的不可辨认资产, 充分考虑到其特殊性, 美国针对商誉的减值测试有针对性地采用“两步法”是值得借鉴的, 全商誉法下计算出的商誉更具相关性也更接近商誉的本质。鉴于成本效益原则, 我国准则也应该在不远的将来有针对性的规定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测试单元以及方法, 而不是采用与其他资产减值完全通用的做法, 对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有所帮助。
(二) 推动评估行业更好的发展
我国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仍处于起步阶段, 很多方面需要借鉴学习他国的经验, 但需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 不可盲目效仿。我国的市场环境、信息传递能力和评估人员的专业能力并没有达到美国那样的高度, 通过建立在市场一致预期上的公允价值估计、未来现金流量估计等在实践中几乎难以操作。因此, 必须建立一套完整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标准, 灵活运用评估技术和方法, 加快专业评估人才培养, 优化评估人员结构, 促进评估业更好地服务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评估, 更好地发挥评估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参考文献
[1].田明庞, 慧茹.中美合并商誉减值测试方法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 2008, (10) .
[2].孙芳城, 罗捃.合并商誉减值测试计量的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 2006, (12) .
[3].崔晓钟, 韩海文.资产减值会计计量中可回收金额的思考[J].会计之友, 2006, (3) .
[4].杨琳.浅议中美不同体系下的商誉减值测试评估[J].新财经 (理论版) , 2011, (5) .
资产减值的比较研究 篇8
关键词: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因素模型
一、前提假设的比较与分析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是由夏普(Sharpe,1964)、林特勒(Lintner,1965)和莫辛(Mossin,1966)等人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其前提假设主要包括:(1)完美市场假设;(2)投资者均理性;(3)对各证券的收益和风险具有一致性预期;(4)各种证券的投资期限相同,并且仅考虑单一投资期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5)投资者可以按照相同的无风险利率进行无限制的借贷。
套利定价模型(arbitrage pricing model,APM)是由罗斯(Ross,1976)在套利定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前提假设主要包括:(1)完美市场假设;(2)投资者对各证券的收益和风险具有一致性预期;(3)在风险既定情况下追求尽量多的财富(但没有对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做出明确规定);(4)投资者相信各种证券的收益率均受到k个共同因素影响,但并不在意总共有多少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什么。
通过上述的比较可以看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前提假设较多而且比较苛刻,很难符合投资的实际情况。相比之下,套利定价理论的假设条件较少而且更为宽松:它不要求将投资分析限定在“单一投资期”;也不需要投资者可以按“无风险利率无限制借贷”;同时对投资者的风险态度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允许投资者持不同风险态度;而且也不需要投资者按照风险-收益的权衡构建最优投资组合,因此,模型的成立并不依赖最优投资组合—市场组合的存在。这些假设条件的放松大大的提高了模型对现实的解释能力。
二、模型推导过程的比较与分析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要求的市场均衡表现为一种静态的效率均衡。其均衡是市场上的所有投资者都持有效用最大化投资组合的状态。各个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的投资组合的构建都以马科维茨(Markowitz)的分散投资与效率组合投资理论为基础。当市场上所有投资者都持有了最优投资组合时,市场达到均衡。通过对均衡状态的分析,逐一推导得到以下结论:(1)所有投资者持有的效用最大化投资组合(即:有效组合)都是由无风险资产和最优风险资产组合构成;(2)每个投资者持有的最优风险资产组合都相同,都等于市场组合;(3)市场组合是充分分散风险的投资组合,仅包含系统性风险,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仅被系统性风险解释,而市场组合中的每个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也仅被对市场组合的风险有贡献的风险部分(即单个证券的系统性风险)解释;(4)在上述3点的基础上,最后推导出:各种风险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与代表该证券系统性风险大小的系数的线性关系式,即CAPM模型。
套利定价模型所要求的市场均衡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套利均衡,理性投资者总是试图通过套利活动获得无风险的超额利润,而随着套利者构建套利组合时对证券的买进与卖出,有价证券的供求状况将随之改变,套利空间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有价证券的均衡价格得以实现。因此,这种推论实际上隐含了对一价定律的认同。套利行为有多种形式,这里的套利基于因素模型的假设。因素模型是指各种证券都随意受到k个共同因素的影响,各种证券的收益率之所以相关,是因为会对这些共同因素起反应。因素模型的基本形式为:。其中,rit表示证券i在t时期的收益率;Fkt表示第k种因素(称为系统因素或宏观因素)在t时期的值;bik表示证券i对第k个因素的敏感度;为证券i在t时期的随机扰动项(由随机误差和非系统性风险构成),其均值为零,标准差为;ai为常数,表示要素值为0时证券i的预期收益率。因素模型认为,随机扰动项与因素F是不相关的,且两种证券的随机扰动项之间也是不相关的。这样投资组合的方差可表示为:;其中,表示投资组合对第k种因素的敏感度,它等于组合中每个证券对第k种因素敏感度的加权平均值;表示组合的随机扰动项的方差,若投资组合中证券的数额为N,并且每个证券的投资比例相同,都为,那么,当N→8时,将趋于零。也就是说,当投资种类非常多的时候,资产组合的风险将主要来自因素风险,非系统风险将会非常低。换句话说,多元化可以有效消除非系统性风险,使投资组合仅剩下系统因素引发的系统性风险。这一结论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结论一样。每个投资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持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多元化组合,这些多元化组合的预期收益率都仅包含因素风险补偿,而不包括非系统性风险补偿。每个投资者都想使用套利组合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增加现有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由于投资者总是愿意尽可能大的拥有套利头寸,以获得最大的套利收益,并最终使市场达到无套利的均衡状态。通过分析最大化套利收益的实现条件,就可以推导出套利定价模型:证券预期收益率与k个因素敏感度之间的一元线性关系,即APM模型。
两个模型建立过程中的相同点在于:模型的建立均依托于均衡市场环境。这里的均衡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和信息有效的市场,所形成的价格都是使得市场出清的供求均衡价格,该价格也是全面反映各种可得信息的价格。
二者的区别则体现在:均衡建立的方式不同。CAPM的均衡是一种绝对的静态的均衡,它将均衡市场看成是一个静态市场,它的实现要求每个投资者都按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持有最优投资组合,这个最优投资组合都必须由无风险资产和市场组合构成。APM的均衡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均衡,它将均衡市场看成是一种“失衡-均衡”不断转化的动态市场,它是借助于套利行为实现的,表现为一种无套利的暂时稳定状态,这一均衡状态并不要求每个投资者都持有最优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根据各自的投资偏好分别持有不同的多元化投资组合,并通过套利行为使得所持有的组合的效用最大化。
三、模型形式及内涵的比较与分析
传统的CAPM模型的表达式为:其中,为证券i的预期收益率;Rf为无风险利率;为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证券i的系统风险系数(或证券i与市场组合的协方差系数)。传统的CAPM模型揭示了均衡状态下,证券的预期收益率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Rf,或者说时间补偿;二是风险溢价其中,风险溢价仅补偿证券所承担的系统性风险,并与代表系统性风险大小的系数成正比关系。CAPM模型还有许多拓展形式:如行为CAPM,零贝塔CAPM和多要素CAPM等。
APM模型的表达式为:其中为证券i的预期收益率;为无风险利率;表示对第j种因素的敏感度为1,对其他因素的敏感度为0的纯因素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对第j种因素的单位风险溢价;为证券i对第j种因素的敏感度。该式说明,一种证券的预期收益率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k个因素的风险报酬。当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只有一个时,就可以得到APM的单因素模型:。此外,APM还有两因素模型和多因素模型。
两个模型相同之处以及联系表现为:证券i的预期收益率都由时间报酬(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报酬两部分构成;都将风险区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风险报酬都仅体现对系统性风险的补偿;都体现了预期收益率和系统性风险系数的线性均衡关系;传统CAPM是APM在更严格假设条件下(只存在一个风险因子条件)的特例。
二者的区别在于:系统性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包含的范围不同。CAPM模型所指的系统性风险综合地体现为市场风险,即市场总体收益率水平变动对证券收益率产生的影响,用某证券收益率变动相对于市场组合收益率变动的敏感度—系数衡量。也就是说,CAPM模型仅用市场风险代表系统性风险,来分析系统性风险与证券预期收益率的对应关系,而对系统性风险的具体引发因素并没有做进一步阐述。作为CAPM的一种延伸,APM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缺口—它将系统性风险,根据风险来源的不同,细分成k个系统性因素,而且并没对因素的类型做出限制,从而扩大了因素考虑的范围。这些系统性因素不仅可以包括市场性风险的引发因素(也就是各类宏观经济因素,如经济增长率的变动、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动以及利率水平的变动等),还可以包括人们普遍关心的市场外的风险因素(例如:与未来的收入变化、未来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化以及未来投资机会变化等相关的风险因素),还可以包括某些具有市场普遍性的“市场异象”的引发因素(如:公司规模、股票帐面价值和市值之比B/E等)。虽然多因素CAPM也在传统的CAPM模型基础上扩展了风险的考量范围,使得其形式与多因素APM非常接近,但多因素CAPM与多因素APM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多因素CAPM中指明系统风险之一是市场风险,而多因素APM并没指明系统风险是什么。
四、模型应用的比较与分析
CAPM模型在实际应用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值的估计。由于值是预期值,人们无法得到投资者的预测值是多少,只能更具历史数据估计过去一段样本期内的值,并把它当作预测值使用。具体的方法是:以市场单因素模型为基础,收集证券i和某一市场指数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历史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法估计出市场单因素模型的参数,从而得到值。
APM模型在实际运用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模型的影响因素。在实际运用中,一般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某个具体投资组合的影响因素,进而确定套利定价模型的具体形式。然后,再采用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法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敏感度。
通过比较CAPM与APM的具体应用方式,可以看出,这两个模型都具有一个根本的缺陷:就是用历史值代替预测值。其中的偏差显而易见,严重的影响了模型预测功能的发挥。
从模型适用的领域来看,CAPM可适用于各种企业,特别适用于对资本成本数额的精确度要求较低,管理者自主测算风险值能力较弱的企业;而APM适用于对资本成本数额的精确度要求较高的企业,其理论自身的复杂性又决定了其仅适用于有能力对各自风险因素、风险值进行测量的较大型企业。
五、结论
通过上诉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尽管CAPM模型和APM模型存在着种种的不足,以及解释能力有限的缺点,但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运用中的地位还是不可替代的。CAPM因为其标准化,简单化的特点而取胜。而且CAPM不单适用于证券市场,对评估不动产等同样适用,其公式的深层含义就是投资者要为所承担的系统风险而得到相应的补偿。而APM从另一个角度导出了CAPM,是复杂化多元化了的CAPM,它适用于任何资产组合的集合,因此在检验该理论时不必去衡量全部资产的集合。而且APT更容易扩展到多时期收益的情况。因此在内涵和实用性上更具广泛意义。APM既是以地CAPM的肯定,更是一种补充和修正。
参考文献
[1]Sharpe,W.Captial asset prices: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s of risk[J].Journal of Finance,1964,19:425-442
生物资产价值评估方法比较研究 篇9
一、生物资产的特殊性
(一) 生物资产具有生物转化和自然增殖功能
生物资产与非生物资产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具有生命, 生物资产可以通过生物转化功能不断自然更新和人为繁殖扩大, 这是一般资产不具备的。
(二) 生物资产具有强周期性、季节性
不同类型生物资产的生长周期差异较大, 这种强周期性特点, 人类一般不能随意改变。
(三) 生物资产具有高风险、未来收益不确定性
生物资产的高风险性和未来收益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若人为管理不善或人为故意制造灾害, 同样会造成生物资产数量或质量的降低。
(四) 生物资产具有附着物的不可分割性
一般来说, 植物资产依附土地, 渔业生物资产依附江河水系, 它们具有附着物的不可分割性, 即树木、农作物离开土地无法生长, 鱼儿离开水无法生存, 一旦它们离开其依附物, 将会失去生命, 亦即不再属于生物资产的范畴。部分生物资产与附着物的不可分割性, 决定了它们不能进行单独交易。
二、生物资产价值评估方法分析
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是资产评估的三种基本评估方法, 均得到世界评估业普遍认可。与一般资产相似, 生物资产价值评估方法从理论上讲同样有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种类型, 但在具体运用中需结合生物资产的特殊性。
(一) 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的市场法
1. 市场法。
也称现行市价法、市场价格比较法, 原称市场数据法 (M.Bravi, Italy, 1999) , 是指利用市场上同类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 经过对比调整, 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市场因素, 评估所用数据资料均来自于市场, 因此运用市场法评估资产的价值首先要有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 再考虑公开市场上是否具有可比的资产及其交易活动, 如果没有活跃的公开市场, 可比的资产及其交易活动则无从谈起, 所以判断是否可以采用市场法的一个首要前提是“是否存在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
2. 生物资产活跃市场分析。
生物资产依据生物特征的分类, 可以分为植物资产和动物资产。由于它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其交易市场的活跃程度也不同, 那么生物资产“是否存在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应该对植物资产与动物资产分别进行分析。
(1) 植物资产。植物资产“植根于”土地, 它们的价值不能与土地的价值完全相分离, 因此, 植物资产交易也和土地交易相关联。我国的土地属于国家或农村集体所有, 土地买卖与转让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因此, 生长期间的植物资产市场交易非常有限, 不过偶尔也有交易的情形。由于植物资产按其所处的行业不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农作物资产与林木资产, 下面分别分析这两类生物资产“是否存在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
(1) 农作物资产。未成熟的农作物资产偶尔也有交易的情形, 如国家和集体在征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时, 按照规定需要支付“青苗补偿费”, 该费用实质上反映的是生长期间作物的交易价格, 这种征用土地的情形只是偶尔发生, 不具有普遍性。生长期间未成熟的农作物资产, 大部分情况下没有交易市场, 同时也不存在市场交易的需求。但是农作物资产中有一类特殊的作物, 可以连通土壤进行市场交易, 那就是园艺作物中的花卉。处于任何生长期间的花卉均可作为交易对象。目前我国花卉市场交易极为活跃, 市场交易价格信息系统也比较完备, 不难在市场上找到同一品种花卉的交易价格。
(2) 林木资产。我国《森林法》把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其中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属于公益性生物资产, 产权属于国家, 基于其防护功能和公益性功能, 基本不存在市场交易行为。薪炭林主要解决山区和林区能源问题, 基本上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用材林林木资产市场交易主要发生在采伐期间或成熟后, 不过交易市场最活跃的还是砍伐后的木材市场。经济林的活跃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人们需要的仅仅是经济林的产品, 并非经济林木本身, 所以在市场上活跃交易的是经济林产出的产品。再加上经济林依附于土地, 不能发生位移, 更限制了其交易。所以, 理论上, 经济林不存在公开的交易市场。现实中, 偶尔也有经济林交易的行为, 但是很少, 不具有普遍性。
(2) 动物资产。动物资产与植物资产不同的是, 动物资产能够移动, 土地资源对动物资产的生长及产出没有直接的关系, 类似于一般工业制品, 土地仅是它们的生活场所, 动物资产相比植物资产更容易进行市场交易。
(1) 畜禽资产。我国目前活畜活禽的交易非常活跃。既存在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交易, 如种畜、种禽市场, 又存在消耗性生物资产的交易, 如肉畜、肉禽市场。既有成熟生物资产的交易、育成畜禽的市场, 也有未成熟生物资产的交易, 如幼畜禽市场。可以说, 畜禽资产是生物资产中交易最活跃的资产, 不但存在活跃市场的市价, 而且在公开市场上能够找到可比的资产及其交易活动。不过畜禽资产只是动物资产中的一部分, 并不是所有的动物资产都具有活跃的交易市场, 也有一部分动物资产类似于植物资产, 虽然不是根植于土壤, 却是生活在水体中, 例如渔业生物资产。
(2) 渔业生物资产。渔业生物资产属于水生生物资产, 依附江河水系, 具有附着物的不可分割性, 且自身具有生长繁殖功能。渔业生物资产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渔业生物资产的数量或重量均难以精确或准确的计算和确定。因此, 处于水体中的渔业生物资产, 缺乏活跃的公开市场, 并且很难找到特征类似的参照物。但捕捞后离开水体形成的“水产品”或“离开水的鱼” (短期内具有生命, 实质属于农产品范畴) 交易市场十分活跃, 公开市场交易的对象主要是捕捞后的水产品。
3. 市场法估算生物资产价值。
对于存在公开交易市场, 在交易市场上能够找到可比的资产及其交易活动的生物资产便可采用市场法对其价值进行评估, 计算公式为:
式中, V:生物资产评估值;K:质量调整系数;KP:市场价格调整系数;P:单位市场价格;M:数量 (重量、材积) 。
(二) 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的收益法
1. 收益法。
是在估测资产未来预期收益额及收益期限的基础上, 采用适当的折现率将预测的未来收益额折成现值, 然后再将各期收益折现值累加, 求得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运用收益法评估资产价值时, 是以资产投入使用后连续获利为基础的。所以判断生物资产是否可以采用收益法对其价值进行评估的首要条件是分析生物资产是否具有连续获利能力。
2. 生物资产连续获利能力分析。
(1) 农作物资产。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把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其中公益性生物资产不以获利为目的, 故本文不涉及。大部分农作物资产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通常在几个月或一年内完成整个生命和生产过程, 生长周期短。且包括两种情形:产出一次完成的情形, 如小麦、水稻、马铃薯等, 其产品一次收获;产出多次完成的情形, 如部分蔬菜。对于第一种情形, 其价值只体现在成熟后收获的农产品上, 且其价值仅有一次, 不具备连续获利能力, 不适宜采用收益法评估;对于第二种情形, 即使产出多次完成, 但其生长周期短, 通常在几个月或一年内完成, 在实践中可以不考虑折现问题, 一般不适合采用收益法评估其价值。
农作物生长周期以一年生为主, 也有部分多年生作物, 例如苜蓿等牧草。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寿命一般为5-7年, 长者可达25年以上, 并且在其寿命内可多次产出。且牧草的主要用途是将其全株作为饲料, 即使遭遇自然灾害以及病虫害侵袭时也会有一定的收获物, 因此牧草的未来收益较稳定, 具有连续获利能力。
(2) 林木资产。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基于其防护功能和公益性功能, 薪炭林主要解决山区和林区能源问题, 它们的产品不是用来交易, 至于它们的预期收益额目前还在探讨中, 其价值不适宜采用收益法评估。用材林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 只有达到成熟, 被砍伐作为木材出售时, 才产生仅有的一次收益, 不具有连续获利能力。
经济林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 按其生长发育规律及是否产生收益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未结果阶段, 主要指经济林的产前期, 这一阶段属于经济林的幼龄阶段, 林木的生长以营养生长为主, 这一阶段只有成本投入即是投资投工最多的时期, 一般不产出产品, 没有经济收入, 使用价值较低;二是结果阶段, 主要指经济林的初产期、盛产期和衰产期。在林产品单位价格一定的情况下, 价值的变动主要受产量的影响, 只要准确预测经济林产品的产量, 即可计算价值。此阶段经济林资产的价值远远大于未结果阶段, 而且经济林资产在其寿命内能够多次产出林产品, 具有连续获利能力。
(3) 畜禽资产。畜禽资产按其持有目的也可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在畜禽资产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例如肉牛、肉猪等, 它们对人类的价值只有一次, 且仅有一次, 不具有连续获利能力。而畜禽资产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如奶畜、种畜等, 在其寿命内可以多次产出产品或繁殖新的生物资产, 具有连续获利能力。
(4) 渔业生物资产。一般来说, 人类利用与农业活动相关的渔业生物资产的目的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用于直接消费;另一种是为食用鱼养殖业提供鱼苗。用于直接消费的渔业生物资产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 在其成熟时只提供一次产品, 此后生命终结。这类渔业生物资产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产出的水产品中, 它对人类贡献的价值体现在最后, 而且只有一次, 不具有连续获利能力;为食用鱼养殖业提供鱼苗的鱼叫做亲鱼。养殖亲鱼是为了产出鱼苗, 并且在亲鱼达到性腺成熟后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分期产出鱼苗, 符合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特征, 因此, 亲鱼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 其对人类贡献的经济价值体现在不同期间产出的鱼苗, 具有连续获利能力。
3. 收益法估算生物资产价值。
通过上述分析, 收益法主要适用于生物资产中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价值评估。收益法用数学公式概括为:
式中, V:生物资产评估值;Ri:生物资产在第i期的预期收益额;K:折现率;N:预期收益期数。
通过收益法公式可以看出, 收益法涉及三个基本参数: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额 (R) 、折现率 (k) 与被评估资产取得预期收益的持续时间 (n) 。所以, 运用收益法的关键在于确定收益额、折现率及被评估资产取得预期收益的持续时间。
(三) 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的成本法
1. 成本法。
是指在现时条件下重新购置或建造与被评估资产相同或类似的资产所花费的各种成本费用之和, 再扣除资产所发生的各种损耗, 所得到的差额即为被评估资产的价值。采用成本法评估资产应该具备4个前提条件:被评估资产的实体特征、内部结构及其功能必须与假设的重置全新资产具有可比性;应当具备可利用的历史资料;形成资产价值的各种耗费是必须的;被评估资产必须是可以再生的或者说是可以复制的。总体来说, 只要是符合成本法的前提条件并可以估算其成本的生物资产, 都可以采用成本法估价。
2. 成本法估算生物资产价值。
成本法估算生物资产价值是以按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 重新种植或饲养与被评估生物资产相类似的资产所需的成本费用减去各种损耗, 作为被评估生物资产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V:生物资产评估值;k:质量调整系数;Ci:过去第i期投入以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为标准计算的生产成本;Di:过去第i期的各种损耗;r:折现率;n:生物资产年龄。
在生物资产中, 农作物资产、渔业生物资产的经营期一般较短, 畜禽资产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经营期相对较短, 在利用成本法时, 可以不考虑复利问题, 利用公式 (3) ;而林木资产的生长期长, 以及畜禽资产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经营期相对也较长, 因此, 对于该类生物资产运用成本法时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对分年度投入的成本要用复利计算, 可以利用公式 (4) 。
三、生物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
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从不同途径评估生物资产的价值,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应用前提、特点及特定的操作步骤, 因此比较分析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对于正确选择评估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见上表) 。
四、结语
总之, 通过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的比较, 可见它们的评估原理不同、资产计价尺度不同、前提条件不同、适用范围不同。而各种评估方法的特点能起到相互验证或分析、修正某些误差因素的作用, 若恰当地将不同评估方法配合使用, 不但可以拓展评估的可行性, 还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胡海川, 张心灵, 范文娟.我国奶牛价值评估问题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2, (8) .
资产减值的比较研究 篇10
关键词:无形资产,开发支出,会计处理
1问题的提出
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会计课题。过去几十年来,西方国家一直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和开发支出在一些公司,特别是在高科技行业,如药物和航天科技等工业是非常庞大的。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对于研究和开发活动开支的会计,并没有一套公认的方法。在那时候,有些公司所有的研究和开发开支都在支出发生当年的损益表中报告,另外一些公司把研究和开发开支资本化为递延资产,有些公司只把部分的研究和开发开支在当期的损益表中报告,剩下的部分则资本化为递延资产。《会计标准13号》的规定是当时英国大部分会计界人士认为可以接受的做法。但事实上,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士依然存在,直至今天,世界各国在研究开发支出的计量上依然是各有千秋。
2研究与开发支出会计处理的比较
目前,国际上对研究开发支出主要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 1)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德、荷兰等国,会计实务上把所有有关研究开发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处理,不能资本化为资产。
美国的 《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2号》 ( SFAS No. 2) 关于 “研究与开发成本的会计处理”中,对 “研究”所下的定义是: “以获取新知识为目的的有计划探求和关键性的调查。以期望该新知识能够有助于开发新产品、新劳务、新工艺、新技术或明显改进现有产品和工艺。” “开发”被定义为: “把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设计新产品、新工艺或应用于大力改进现有的销售或产品与工序等活动。”
研究与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支出,称为研究与开发成本。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 FASB) 认为: 将其成本资本化多少和把资本化的成本在多长时间内摊销,是一个现实的难题。如果将企业的研究和开发费用资本化,则会给企业带来由于未来收益不确定而最终可能使成本与收益无法合理配比的风险。因此,不论什么环境下支出的研究与开发支出,都应当于发生当时作为期间费用,计入损益。这种会计处理办法,既与当前会计界流行的 “资本保值理论”相一致,也同谨慎性原则的要求相符合。
研究和开发费用包括研究人员薪金、研究用的材料费用、有关研究和开发的行政费用、用于研究开发的固定资产的折旧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购买用于研究和开发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成本不应看作费用,而应看作企业的资产,并按使用年限以折旧的方式摊销。
( 2) 在意大利、法国、日本、巴西、瑞士、瑞典等国,将研究与开发支出资本化,然后按未来可取得收益的期限进行摊销。
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目的在于取得技术创新成果,进而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如果将其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中,就会造成账外资产,这种情况对企业拥有的超额收益能力难以解释,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也会产生误导作用。研究开发支出一旦资本化,就会引致无形资产的摊销问题。日本摊销期一般为5年,法国规定在不超过经济寿命的期限内摊销。
( 3) 英国将研究开发活动分为纯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活动三种类型。前两种类型做期间费用处理,后一种类型只有符合特定的条件才能予以资本化。
英国 《会计标准13号》把研究活动分为两类: 纯研究 ( Pure Research) 和应用研究 ( Applied Research)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确实有必要不断进行研究,但是研究活动所带来的利益很难确定会在何时出现,企业甚至不能预测这些技术和知识在未来能否应用在商业活动中,所以研究支出应在发生的当期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开发活动与研究活动是有分别的。开发 ( Development) 是指科学或技术知识的实际应用,如创造新的或大力改进现有的材料、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等。同研究活动相比,开发活动的预期收益比较明确和肯定,因此在开发活动的支出中,预期收益足以补偿的部分可以看作递延资产并以摊销形式与未来的收益配比。开发支出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才能资本化为递延资产: 1具有一个明确的项目。2有关的开发支出能与其他支出清楚地区分开。3该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4该项目在商业上是可行的。 5有关项目的预期收益扣除预期成本后,足以补偿开发费用。6企业有充足的资源完成该项目,并能提供足够的营运资本。这些规定的目的是容许很有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开发项目资本化为递延资产,其他不能完全符合上述规定的开发开支,因不明确是否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所以不可作为资本化支出。
3我国对于研究和开发支出的处理
财政部颁布了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并要求于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暂行实施。准则明确指出: 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 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无形资产在确认后发生的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企业在自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如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研究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所用设备的折旧、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发生的这些费用往往难以根据某个特定的项目进行归集; 此外,随着企业间技术竞争加剧,企业研究与开发的项目是否能够成功,将来能否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上述角度出发,我国 《企业会计制度》和无形资产准则都明确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当期确认为当期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计入各期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在该项无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申请取得权利时,不得再将原已计入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
4研究与开发支出会计处理的建议
在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下,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在企业发展中起着最主要的作用,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也相当大。相比之下,以专利权、商标权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例甚微,有的甚至没有。我国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经济管理上对研究与开发成本的会计核算,要求并不迫切。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本着重要性和谨慎性原则,对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有的不予确认,有的虽予以确认,但计价不超过初始成本,如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仅以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将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处理,由于无形资产所占比例较小,对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自创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研究与开发支出究竟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应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计量。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英国会计标准的规定,以费用化的方法作为基准方法,只有当一个项目的开发费用符合特定条件时,才能确认为资产。在会计处理上,为防止开发项目可能遭受的失败,在相应无形资产没有正式取得之前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考虑先作为一项长期资产处理,增设 “研究开发费用”科目予以核算,待开发成功再予以资本化, 转入相应无形资产成本; 如研究开发失败,则予以费用化,转入当期损益。对于非专利技术,由于无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承认,因此最初入账价值应以研究开发费用为准。 在自创无形资产确认并予以计量后,还应对其定期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值来调整其账面价值,以真实反映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应由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评估机构来进行。在会计处理上,评估值超过最初入账价值的部分可计入企业资本公积。
资产减值的比较研究 篇11
关键词:预期损失模型;实际损失模型;金融资产减值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8.4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8-109-02
金融危机的爆发在规则层面上引发了一系列会计问题,暴露出现行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亲周期性和过于复杂等问题,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G20) 在华盛顿峰会上提出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提议。2009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资产减值》准则的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提出金融资产减值以预期损失模型取代已发生损失模型,对贷款人利息收入的计算需要按照扣除了预期信用损失后的金额确认。
一、实际损失法模型
实际损失法要求资产减值的确认只限于现在已经发生的损失,该模型规定贷款人合同利息收入以全额来确认,当客观证据表明损失存在时,才能确认实际发生的信用损失,未来事项引起的预计损失, 无论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都不予以确认。这使得在减值迹象出现或减值确认前,贷款人可能存在高估利息收入,即不考虑预期的信用损失,在贷款存续期的前期贷款人确认的利息收入可能会比较高,只有在后期实际发生损失时,才可以冲减损失发生当期的利润。
由此可以看出,在实际损失法下, 已经存在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并且企业能够对损失事项的不利影响进行可靠的计量。企业对于尚未发生的信用损失, 在初始计量及后续计量时都将不予以考虑。这种处理方法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招致了很多批评,实际损失法受到人们指责的原因归纳如下:
1.实际损失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实际损失法要求在计量金融资产减值中,必须要求有因有果,即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条件都得以满足,才能对其损失予以确认, 将其计入当期损益,这将导致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估计的现金流量的现值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减值损失不能及时的调整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减值损失一旦确认, 就会产生悬崖效应,对企业的损益将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从而使得企业财务状况不断恶化和资产质量不断下降。
2.实际损失法的不一致性。在初始计量金额中,金融资产考虑了预期信用风险损失, 但在后续计量中,实际利率的确定却没有考虑到预期信用损失, 这将会导致后续期间资产减值发生前的高估利息收入。在实际损失法下, 确认减值损失实际上是对前期高估的利息收入的回转。
3.减值损失的确认时点的不确定性。在实务中, 对相同或相似的减值迹象, 由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存在差异,有些人认为还没有达到计提减值损失准备的条件而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而有些人认为已经达到了条件需要确认减值。这就导致在会计实务中,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存在很大的差异, 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不能很好的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4.不能很好满足企业的风险管理决策。金融机构对其金融资产及经济资本拥有经济回报的期望,确定预期回报时需考虑预期信用风险损失,收取风险溢价, 用这部分溢价收入来弥补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损失的。金融机构在作出贷款决定时,利用实际损失法没有考虑到预期信用风险, 这可能会导致宽松的信贷政策, 使企业的风险提高, 从而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的风险管理要求。由此可见,实际损失模型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决策不一致。
二、预期损失模型
(一)预期损失法的定义
预期损失法是指确定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实际利率时需要考虑预期信用损失,预期损失抵减预期现金流入。在金融资产后续计量期间,减值损失通过对预期信用损失的重估予以确认,一旦预期损失发生变化,将低于先前预期部分进行转回。在预期损失法下,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按照金融资产账面金额与考虑了预期现金流量变化后的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计量。
(二)预期损失法与实际损失法的区别
金融资产减值的预期损失法与实际损失法的主要区别在确定利息收入时是否考虑预期信用损失, 预期损失法需要考虑而实际损失法不需要考虑。以下是预期损失法与实际损失法的比较:
1.实际利率的初始确定。实际损失法是基于初始账面金额净值和预计的未来现金流量,不需要考虑预期信用损失;预期损失法是基于初始账面金额净值和针对预期信用损失进行调整的预期现金流量。
2.减值的触发事件。实际损失法必须具备需要以减值客观证据为基础,而预期损失法不需要“触发事件”。
3.修正后的账面金额的计量。实际损失法将按原实际利率对已发生损失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不需要公允价值调整,也不反映仍未发生的预期未来信用损失;而预期损失法将持续更新反映预期损失的预期现金流量, 按原实际利率进行折现,无公允价值调整,会反映预期未来信用损失。
4.后续减值。实际损失法预期可能会发生进一步损失;预期损失法通过持续重新估计现金流量自动进行确认。
5.减值损失的转回。实际损失法在确认减值损失后必须存在减值转回的“触发事件”,这时必须转回,但转回后的金额不超过摊余成本;预期损失法不需要“触发事件”,通过不断调整预期预计现金流量进行自动转回,但转回后的金额不超过按实际利率折现的全部合同现金流量。
(三)预期损失法的作用
预计损失模型反映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金融危机后,对改进金融资产减值会计方面的不断努力。在不考虑模型的复杂性和成本效益等实际问题的条件下,确实是一种比较完美的好方法。这个模型可以提前反映金融资产的可能存在的损失,有效的避免了利息收入的高估。由此可以看出,该模型对于金融危机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使会计承担更多的风险揭示职能。预期损失法可以弥补实际损失法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存在的不足, 它对企业的作用大致归纳如下:
1.避免了减值损失确认的“触发事件”。预期损失法进行减值损失确认时,不需要金融资产已经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即不要求有“触发事件”。这是因为金融资产在存续期间内,通过预测,持续确认金融资产损失准备, 不是信用损失实际发生以后才予以确认的。这将避免了实际损失模型确认金融资产准备的不确定性,防止会计人员误用职业判断从而对“触发事件”有不同的看法, 有效提高金融资产减值信息的可比性。
2.提前确认预期信用损失。预期信用损失不是在识别出损失事项后才予以确认,而在贷款或其他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存续期内得以持续确认。即预期信用损失在金融资产存续期间内得到了较早的确认,并且不断修正预期信用损失,及时确认损失准备。这样, 就使信用损失在金融资产存续期间内进行“均滑”,实际损失法对企业的损益产生“悬崖效应”将得以消除,从而避免了对企业财务状况带来的大幅度波动,实际损失法的“亲周期性”也得到了有力的克服。
3.對预期信用损失在后续期间可以进行持续修正。预期损失法要求随着金融资产的预期信用损失变化,进行持续的修正,预期信用损失的任何变化都会在损益中及时的得到反映。预期损失的变化既可能是预期信用损失的减少,又可能是预期信用损失的增加。如果信用损失预计高于预期, 企业就必须确认减值损失,并将其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按照金融资产账面金额和预期现金流量现值之间差额计量。
4.企业的风险状况和资产质量得到了更加真实的反映。对外发放贷款时, 借款人可能到期无法按时足额偿还贷款,企业就面临着信用风险损失。预期损失法在将信用风险损失考虑在计算实际利率内,为信用风险提前建立了违约准备, 避免了利息收入的高估, 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资产质量可以得到更加真实地反映。因此, 预期损失法满足了大部分企业的风险管理方式。
综上所述,预期损失模型有利于弥补实际损失法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存在的不足,但依然存在着明显的理论缺陷和重大的操作性困难,如果冒然引入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实务,很可能给我国现在初具体系的会计准则的应用和发展带来冲击和混乱,也将使国际对于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复杂性的努力面临挑战。由此看来,我国当前应当对预期损失模型的采用应持充分谨慎的态度,加强国际参与以构建有利于会计监管独立性的外部环境。
(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1]王红军、刘威.国际金融危机下金融资产减值方法的转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01).
[2]王证明.新准则下企业金融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探究[J].财会研究,2009,(08).
[3]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8[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76-78.
资产减值的比较研究 篇12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
(一) 会计目标比较
会计目标是会计学的基础理论, 贯穿会计活动的全过程, 同时, 会计目标也是会计学各项分支理论的核心层次。会计目标具有时代特征, 受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法规及社会等大环境的影响。资产负债观认为, 会计目标就是向使用者提供经济决策所需要类似于企业的资本流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资本结构变化等要素、在资产负责理论中强调, 会计目标与决策有用观有着直接关系, 更关注与社会资本市场的运行情况、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风险的评估。收入费用观认为, 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经济效益信息和受托者对收益目标的执行情况是收益计量的关键所在, 并考虑其真实性和有效性。收入费用观在选择会计目标时侧重于受托责任观。
(二) 会计要素比较
会计要素的定义是会计准则体系制定的核心, 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基础, 它的定义直接涉及到会计核算、监督、财务报告的具体内容。资产负债观的核心要素是资产和负债, 这两项要素是反映资产及负债变动的关键指标, 其余要素是反映资产及负债变动的辅助指标, 并随着核心要素的变化而变化。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一段时间内企业的资产及负债的真实变化情况。收入费用观认为, 资产和负债决定所有者的权益结果。但是资产和负债是派生要素, 与其他各要素之间联系不如资产负债观那样明显。收入费用观更加注重收入及费用的直接配比及其配比结果。
(三) 会计确认比较
会计确认就是要确定将要进行记录的交易的会计要素的类别, 对收益的确认方式是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在会计确认方面最大的区别。资产负债观中同时将交易因素和非交易因素列为反映收益的两类指标。对企业经济收益的分析可以从企业净资产的变化出发, 而无需考虑在交易过程中涉及的效益实现问题, 收益即为剔除在交易过程中与所有者相关的资产变化, 并确认企业未实现的收益。收入费用观中仅将交易因素作为反映收益的关键指标。收益的确定必须遵循收益实现原则, 并将企业实际收入和支持费用的配比作为确认收益的关键要素, 即仅考虑在交易过程中实现的收益。因此, 收入费用观并不涉及企业未实现的收益问题。
(四) 会计计量和收益计量比较
在会计准则中通过会计计量和收益计量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下计量行为进行比较, 其详细比较如表1。
(五)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
会计目标和其他会计概念之间关系是通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联系起来的, 同时,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准确性和相关性尤为重要。资产负债观注重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但这并不是表示在资产负债观中, 相关性的位置比可靠性的靠前, 但并不意味着可靠性的重要性低于相关性。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关键依据, 资产负责观是建立在所处经济和市场环境在保证质量和速度的前提下, 将所需的会计信息反映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收入费用观更为重视可靠性, 也就是说在进行会计计量时所有要素必须严格服从于客观实际, 只有客观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才能作为会计计量的参数。如果可靠性和其他特性之间存在矛盾, 收入费用观将丢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具体差异比较
(一)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对所得税会计方面的影响
1、所得税会计的目标比较。
资产负债观下需要对资产和负债进行会计确认, 比如, 上市公司在进行所得税会计计量时应采用资产负债表方法, 这是因为资产负债表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由资产负债表计算出来的企业递延税款信息是确定贷方和借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关键要素。而收入费用观在我国会计制度中未明确规定所得税会计的目标。
2、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分类。
资产负债观首先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确认, 将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视为暂时性差异, 注重递延所得税对企业经济的影响。收入费用观从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开始着眼, 企业应税所得和税前利润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可以划分为两类, 一是时间性差异;二是永久性差异。
3、对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会计处理方法。
资产负债观注重暂时性差异及其影响, 一定时期内应交所得税与所得税费用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即: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之差-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之差。收入费用观注重时间性差异及其影响, 若忽略时间的影响, 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所得税;若考虑时间性差异则: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转回已经确认的前期递延税款借项资金+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资金-本期已经确认的前期递延税款贷项资金-本期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资金。
(二)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对收益计量的影响
1、收益计量结果方面, 在资产负债观中,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经济收益是经过资产评估后的净增加值, 评估重心是资产负债表。在收入费用观中, 经济收益是企业已取得收入和在此期间付出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 利润表是收益评估的核心。
2、收益信息的质量特征方面, 资产负债观在收益计算过程中关注对企业资产的评估与获取经济效益的相关性指标;收入费用观强调在交易过程中的收益计量和收益可靠性指标。
3、收益信息所反映的会计目标方面, 资产负债观关注对企业资产的计量, 并应用公允价值对企业资产结构、负债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根据资本市场变化规律核算收益信息, 并为利益相关方制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收入费用观评价和计量的重点内容是当期交易的事项和生产经营的业绩, 凭借利润表, 用计算出的各项收益信息来考核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
4、对不同报表的重视程度方面, 资产负债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制定企业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资产变化情况, 为企业提供具体相关的收益信息;收入费用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制定企业利润表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从收入状况、成本费用的差额反映企业的收益情况。
三、基于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环境角度探讨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选择
由于受到我国各方面环境的影响以及监管和考核的需要, 传统上我国在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会计准则的制定理念上都体现了收入费用观的要求。新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观的引入, 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一次重要变革, 对会计目标、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报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于新一轮会计准则制定理念的选择, 因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环境具体分析。所谓准则制定环境, 是指影响和制约会计准则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英、美等发达国家经济较发达、资本市场比较成熟、法律法规比较健全, 在选择会计准则制定理念时, 倾向于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资产负债观, 而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未来的会计准则制定理念的确定, 要适时适境地在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中进行选择。相关分析如下: (1) 在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 相关制度不太健全, 企业内部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较低时, 应选择收入费用观。 (2) 在我国资本市场较成熟, 法律体系较完善, 企业内部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较高时, 可以选择资产负债观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理念。 (3) 在我国资产市场较成熟, 但法律法规不太健全, 企业内部员工和管理水平比较低时, 或者资本市场相对不成熟, 但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素质等其他条件较完善时, 应选择折中观点, 把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相结合, 从而提高会计准则运行的有效性。概括来说,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理念的选择要与我国各方面环境的状况相适应, 从外部看要与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相匹配, 从内部看必须与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员工的素质相匹配, 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会计准则制定理念, 从而制定和修订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摘要:对于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两种准则理念的选择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热点问题。从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后,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上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下的新理念不断出现, 这些理念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及会计工作的内容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 需要从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管上进行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比较
参考文献
[1]李红霞.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国际进展及其在中国应用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8 (10) .
【资产减值的比较研究】推荐阅读:
资产减值比较09-20
企业资产减值研究06-16
资产减值的会计问题10-03
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11-25
资产组减值的会计处理09-12
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10-25
资产减值11-07
资产减值准备论文05-23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