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并发症

2024-11-03

血透并发症(精选7篇)

血透并发症 篇1

血透并发症的产生与血透临床护理、病人的自身保健有关。在血透工作中, 对血透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 可以预防产生血透并发症。血液净化是一项与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的学科, 疏忽对血透设备的维护, 会导致病人出现舌燥、发冷、口干和发抖的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

1 临床表现

透析治疗的2.5 h后, 患者会出现恶心、头晕、呕吐和胸闷不适的症状, 血压为50/80 mm Hg;机器血流量为220 m L/min, 各项参数的温度为37℃, 其电导度为14.0 ms/cm, 都处于正常范围。透析时, 低蛋白血症、血容量不足和透析液钠离子太低都会导致低血压。

与其他电子仪器不同, 血液透析机有血路、电路和水路, 有很多自检报警功能。在透析过程中, 如果各单元出现问题就会引起血透并发症, 影响治疗正常运行。所以, 要对血液透析机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2 血液透析机管理

2.1 运用专管公用制度

运用专管公用制度, 方便设备统一管理和集中放置, 便于共同使用。构建维护制度、规范制度、操作规程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 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 便于操作和检查。每台血液透析机都要有电子档案, 需要进行全程监控, 将使用的期限、型号、操作员和维护情况输入计算机, 方便管理人员浏览、查询和统计, 可以制作成相关报表, 有利于管理和维护。

2.2 建立可行的培训机制

建立可行的培训机制, 组织医生和护理人员参加血液透析机学习班, 学习气动液压、血液透析机临床运用、仪器具体操作和测量理论等基础性的知识, 对患者的透析治疗和临床护理进行培训。同时, 实行人才激励制度和年度考核制度, 考核员工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

2.3 正确的清洁消毒方法

血液透析机的清洁消毒方法有化学消毒和热消毒, 由于材料不同, 消毒的比例也不相同。维护人员要按照说明书和具体的操作进行消毒和清洁, 同时还要留心其中的注意事项。

对于血液透析机内外部存在血迹和有机污染物等情况, 可以使用酒精和清水进行擦拭。运用药剂进行清洁时, 要注意设备的电器系统零部件、血泵盖和液晶面的腐蚀情况。为了预防交叉感染现象, 要注意静脉压检测口的消毒和清扫工作, 防止消毒液进入内部腐蚀传感器。

在对血液透析机液体回路配管进行清洁和消毒时, 为了确保回路配管的使用寿命, 提高其耐腐蚀性, 可以使用厂家规定的清洗液。清洗前, 要检查消毒液是否吸入装置中, 才能进行清洗和消毒。使用药液进行清洗后, 可以运用透析用水进行充分冲洗, 注意药液残留, 可以使用试纸检测和试剂检测检查回路管中是否存有药液残留, 预防药液残留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清洗后的消毒液吸管和透析液快速接头要进行30~60 min的紫外线消毒, 每周使用质量分数为5%的氯酸钠进行消毒。

血液透析机管路中会存留蛋白质和碳酸钙等有机物质, 对血液透析机的透析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碳酸钙等物质会附着在液回路配管和装置的内壁上, 长时间会产生配管阻塞, 促进细菌繁殖, 产生设备故障, 损害零部件。所以, 可以每周进行一次除钙处理, 保障血液透析机的透析效果。

3 血液透析机维护

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和规定, 进行合理的安装, 预防其他医疗设备的不良干扰, 避免使用过程中产生报警故障和有误动作, 禁止在机房中使用手机等产生电波的电子仪器和设备。

安排专门人员检查透析机的各接头内外的漏液情况, 保持设备表面清洁;检查有无血迹、灰尘和液迹, 确保机器内外没有附着污渍, 避免产生侵蚀状况;同时, 还要注意进行自检, 确保注射泵无异常状况。对冷却扇中的过滤器进行维护, 如果过滤网有损坏, 要及时维护或更换。

对血液透析机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可以确保工作的稳定性, 保养周期为1 000 h或3个月, 维护的内容主要有: (1) 供水、连接管、原液供给和排液部的检查; (2) 血泵、密闭管路、药液和酸液供给和注射泵部位的检查; (3) 液压、静脉压、气泡、温度和漏血的校正; (4) 血泵流量和减压阀的调节; (5) 温度、静脉压、透析液压、漏血报警、夹钳漏泄、除水精度实验、电气实验和硅油腔容积的检测。

对设备进行消毒、清扫、校正、装机和检测后, 要使用洁净布将其罩好, 在明显处标识备用状态的标牌, 放置设备房间要整洁, 能够随时用于临床使用。此外, 要及时更换设备的零部件, 按照说明书和维修手册的规定进行更换。

水处理设备是血透治疗的重要供水系统, 透析用水可以消除有害物质, 所以要对透析用水进行严格把关。患者透析时会出现致热源反应, 在90 min内会产生恶心、打寒战、发冷、肌痛等现象。为预防此类症状, 可以结合维护和监测, 检查反渗水的内毒素, 定期进行细菌培养, 做好消毒和记录工作, 进行抽样电解质化验。当出现偏差时, 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4 结束语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血透患者的透析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增加, 对血透设备进行科学维护, 可以提升患者的透析质量, 预防血透并发症。所以, 要对血透设备进行有效维护, 及时发现设备故障, 可以避免血透并发症,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蒋忠伟.从血透并发症谈血透设备的维护[J].医疗保健器具, 2008 (08) .

[2]范舒凡.从血透并发症谈血透设备的维护[J].中国医疗设备, 2010 (07) .

[3]刘铁柱.加强血透设备维护减少血透并发症[J].中国医疗设备, 2010 (04) .

血透设备维护与并发症 篇2

1 一例由血透机引起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在透析治疗两个半小时病人出现头晕、胸闷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血压80/50 mmhg。查看机器各项参数温度37摄氏度,血流量220 ml/min,电导度14.0 ms/cm,均在正常范围。

分析:透析时引起低血压的常见原因为血容量不足,透析液钠离子偏低,低蛋白血症等。我们根据经验排除了外围的可能性,直到对该机做了一次电解质分析后才逐渐发现了问题。

故障排除:取样该机的透析液做化验,结果发现该机的K+、Ca2+、Cl-等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偏低,Na+存在较大的偏差,正常值一般为140 mmol/L,而问题机是130 mmol/L,有较严重的低钠透析。后通过外接电导度表检测,窗口显示值与实际值有1.0 ms/cm的偏差,重新校正电导度后病人的症状逐渐消失。

2 血透设备的维护

血液透析机不同于其他常用电子仪器,它既有电路、水路,还有血路等,自检报警功能多,在透析过程中各单元稍有问题就会造成一些血透并发症,影响治疗正常进行。因此严格的维护保养与定期的检测与维修显得尤为重要。

血透设备维护主要分水处理系统与血透机的维护。水处理系统主要是对水质的监控,而血透机主要是预防性的维护,现就一些维护中的主要环节做一些分析。

2.1 对透析用水的严格监控

水处理设备是血透治疗必不可少的供水系统。透析用水要求清除所有对人体有害物质,影响透析液电解质浓度的物质和对透析机造成损害的物质。现今主要是对预防细菌及致热源的产生,反渗水余氯量及透析液的配置等指标的监控。

2.1.1 预防透析用水的细菌及致热源

病人在透析时出现致热源反应一般在90分钟内伴或不伴发冷、寒战、肌痛、恶心等症状。在血透耗品复用的情况下,尤其在HDF治疗中多见。为避免该类症状的发生,我们应采取维护与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反渗水每月检测一次内毒素及细菌培养;对反渗膜及供水管道应每隔二月做一次消毒,4、5、6月份是各类细菌繁殖的高发期,应每月做一次消毒,并做好记录;对透析液每月需抽样做电解质的化验,一旦出现偏差应及时分析并采取应急措施。

2.1.2 对反渗水余氯量的监控

病人在透析治疗中出现发冷、胸闷、呼吸困难,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明显下降,并伴有高钾血症,临床称为溶血性贫血。发生该类症状一般为反渗水中游离氯超标造成,以冬季发生多见。因此预防余氯量的超标是冬季水处理维护的关键。一般反渗水的余氯量低于0.1 mg/L,一旦检测超标应立即更换活性炭。每次更换活性炭一至两周内需每日监测余氯量,防止控制头的错误安装等机械故障因素造成活性炭无效。

2.1.3 透析液配制的监控

高浓度的碳酸氢盐不稳定易生长细菌需在使用时现配。各血透室因安排配液人员专业水平不等,有的是单人操作,经常会发生因配液过浓或过淡而造成病人口干舌燥或胸闷、恶心等症状。透析液的配制已经成为血透室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配液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了血透机的电导度值。因此,我们需安排专业人员与配液人员共同负责,实行双人核对每天B粉的数量和反渗水的用量,做到粉的充分溶解,并做好每日的记录。

2.2 建立血液透析机定期保养制度

许多血透室因血透机使用率高,疏于机器的保养。血透机在使用到出现故障时才会请厂家维修。但有时血透机虽然能正常运转,病人的某些临床反应也能提示该设备存在的某些隐患,比如电导度值偏,超滤不准等。对血透机采取预防为主的主动维修方法是减少血透并发症,延长血透机使用寿命的主要手段。建立一套比较有效的血透机维修保养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2.1 必须保持治疗环境的干燥与清洁,防止空气潮湿对设备的影响。

2.2.2 血透设备必须定人管理定期维护保养。按照厂家规定,血透机在使用5000小时以上应每二至三个月使用外接电导度表进行电导度值、温度值的校正,以及超滤值等参数的校正,并视电磁阀、滤网等配件的老化程度予以提早更换。

2.2.3 与操作人员密切沟通,减少生理盐水腐蚀血透机外围配件的概率,对病人透析时的某些并发症进行医、护、技三方共同探讨,直至解决问题。

3 小结

随着我国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血透病人的透析平均寿命逐年增加。合理的血透设备维护是提高病人透析质量避免血透并发症的有力保障。因此,对血透设备采取预防性维护可以及时发现故障隐患,有效避免血透并发症的发生,并延长了血透机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王质刚.血液净化设备工程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血透并发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永兴县人民医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89例, 男40例, 女49例, 年龄19~88岁, 平均48.5岁。病程1~7.7年, 平均4.8年。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 肾盂肾炎20例, 糖尿病肾病18例, 高血压肾动脉硬化12例, 多囊肾10例。

1.2 方法

血管通路:所有患者都先行中心静脉置管, 血管条件成熟后行血管内瘘手术, 难以建立血管内瘘的患者行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所有患者均采用碳酸盐血液透析, 每周2~3次, 每次4h, 血流量为150~250mL/min, 对于心血管不稳定患者开始150mL/min, 待稳定后可逐渐将血流速提至250mL/min, 透析液流速为500mL/min。肝素用量有个体差异, 一般首次剂量为0.5mg/kg体质量, 有出血倾向者减少肝素用量或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有出血者选用无肝素透析[2]。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同期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肺部感染10例, 结核感染6例, 尿路感染4例, 高血压25例, 低血压10例, 心脏扩大5例, 心动过速12例、心动过缓8例, 心律不齐3例, 肌肉痉挛4例, 恶心呕吐2例, 见表1。

3 讨论

从表1可以看出, 感染并发症为20例 (肺部感染10例, 结核感染6 例, 尿路感染4例) , 以老年患者为主, 这是由于老年透析患者的细胞免疫缺陷, 并且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及吞噬能力下降, 淋巴细胞也有转化障碍, 再加上营养不良, 预防的方法是积极有效的进行充分透析, 改善贫血, 提高血浆蛋白, 尽量减少输血或不输血[3]。

本组血液透析患者约有28.09%患有高血压, 分为透析间期高血压及透析中的高血压。经过积极的饮食方式改善、药物控制、改变血液净化方式等有37例血压降至正常, 有5例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压仍较高, 治疗效果不佳。

透析间期高血压往往和患者的容量负荷过重有关;透析过程高血压和血管张力增加或心肌收缩力加强有关。以下因素可引起透析中的高血压: (1) 透析脱水使血液中某些缩血管物质浓度增加; (2) 降压药物的清除; (3) 低钾或无钾透析液可直接引起血管张力增加; (4) 高钙透析液; (5) 失衡综合征; (6) 硬水综合征以及EPO的不良作用等[4]。

透析时调节透析液适当的钠钙钾浓度;控制透析间期体质量过度增长, 避免脱水速度过快;透析时避免输入高张溶液及胶体溶液;注意HD对降压药物的影响, 按透析时对药物的清除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透析中高血压可予以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或卡托普利, 必要时予以静脉应用降压药以防发生心脑血管病。

心脏并发症是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本组中心脏扩大5例, 心动过速12例、心动过缓8例, 心律不齐3例) 。因此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血透患者的心脏并发症, 就可以延长血透患者存活时间, 提高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 可见心脏问题对血液透析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尿毒症患者会有如此多的心脏并发症呢?原因是尿毒症本身就能引起多方面损害, 血液透析也会带来一些心脏功能和代谢变化, 例如尿毒症患者水钠潴留, 血容量增加, 尿毒症合并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及肾性毒素直接对心肌的毒害作用都能加重心脏负担, 造成心脏形态学的改变, 使心脏扩大, 这些原因在早期表现为心脏结构上的变化, 但时间延长则表现为心脏功能的代偿不足, 临床上则出现心力衰竭。另外,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会增加心脏负担, 还有血液透析时体外循环均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 加重心脏负担, 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 而且会加剧心钠潴留合并电解质紊乱, 血清钾升高或降低都可以造成严重的心律失常, 如再合并有代谢性酸中毒, 或肾脏尿毒素作用于心脏的传导系统, 都是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尿毒症患者多有高脂血症, 血脂对血管壁产生侵害, 其次尿毒症患者血钙、血磷代谢异常, 尿毒症时患者增高的儿茶酚胺与肾素血管紧张素对血管也都有影响, 尿毒症时高血压的损害均能造成或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是尿毒症患者易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原因。尿毒症患者血浆内毒性物质的蓄积, 长期存在和纠正不充分的心力衰竭, 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合并的感染等都可以造成尿毒症性心包炎或心包积液, 还有血液透析本身、透析液和各种药物的作用、体外循环管路中压力的影响等, 都会影响心脏功能, 还有部分患者为减少透析次数引起透析不充分, 造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

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合并症的治疗应由血透中心医师根据患者情况来决定。心力衰竭的治疗首先是充分透析, 也可加用血管药物、利尿药物 (剂量较大) 及强心制剂, 心律失常除进行透析外需加用相应抗心律失常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以扩冠药治疗为主, 心包炎和心包积液在根据病因决定是否用抗感染药以外, 增加透析频度, 减少肝素的用量有效。此外, 应积极治疗透析患者的高血压, 它是导致心脏并发症重要原因, 要在医师指导下选择适当的降压药, 坚持服药, 使血压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

肌肉痉挛的原因:透析过程中肌肉痉挛发生率约20%。主要原因是: (1) 低血压; (2) 超滤过多, 低于干体质量; (3) 使用低钠透析液。预防:对于经常发生痉挛者要考虑是否调整干体质量。高张溶液可使水从周围组织中转移到血管腔中, 帮助维持容量, 但由于高张盐水能导致患者透析后口渴, 所以治疗非糖尿病患者的肌肉痉挛时更适于使用高张糖。

参考文献

[1]肖湘成, 周巧玲, 肖云等.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 15 (21) :126-128.

[2]周巧玲, 邓柯, 池田彻.老年血透患者生活质量有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 10 (8) :114-116.

[3]吴玉梅, 叶朝阳, 王勇平.老年肾衰血透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 5 (2) :152-155.

[4]孙敏, 王群献, 孙建设.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透前后脂代谢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9, 19 (3) :163-165.

血透并发症 篇4

1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原因分析

1.1 中心静脉置管感染

有文献报道多数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是由于导管口受到污染或细菌沿导管进入皮肤创面入侵引起。置管手术时的污染、透析接管时多次打开管帽、透析结束后的封管、导管直接与空气接触、消毒不严等均会导致感染。尤其腹股沟和颈部都是出汗多的部位, 颈部出汗, 头发不洁, 气切口分泌物污染等均易导致颈静脉置管感染, 而股静脉置管因腹股沟处寄生菌较多, 加上下肢活动刺激皮肤伤口, 更利于细菌从皮肤创面进入。

1.2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

管腔内血栓形成是中心静脉置管常见的并发症, 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 发生率会相应增加。导管长期置于静脉中, 对血管壁上皮细胞造成机械性刺激, 使血管内皮损伤, 留置的导管作为体内异物不利于血液回流, 引起局部血管反应性炎症, 易形成血栓。内有血栓的导管可见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 纤维素血栓形成, 造成管腔狭窄或堵塞。

1.3 导管脱出

主要与外力牵拉、固定不牢、肢体活动过度、导管保留时间较长, 缝线易断裂有关, 或者人体皮肤对缝线的排斥作用, 使缝线脱离皮肤, 致使导管滑脱。

2 护理

2.1 置管环境和技术的要求

在置管手术间进行操作, 首选颈内静脉留置, 不限制活动, 感染机会相对少。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无菌操作, 提高穿刺率, 争取一次穿刺成功, 避免因同部位多次穿刺而易渗血, 并增加细菌入侵的机会。

2.2 血透前的护理

先拧下肝素帽, 碘伏分别消毒动、静脉管口后, 用注射器回抽管内封管液2 m L丢弃, 同时观察有无血栓, 如动脉和/或静脉抽血不畅, 临时性导管通过转动导管方向后仍无法从导管内回抽出液体, 多为导管内血栓形成。可用0.1%肝素钠稀释液10 m L反复抽吸, 使肝素与血栓充分接触, 如仍抽不出回血, 用5 000 u/m L的尿激酶稀释液行管腔内抽吸后, 夹闭导管30 min, 回抽被溶解的血凝块, 无效时可重复2~3次。经过尿激酶局部溶栓后一般均可顺利抽出血液, 能达到透析血流量的要求。若管腔完全堵塞者, 不可用力推注以防血栓脱落, 应拔出导管重新安置。

2.3 血透后的护理

正确的封管技术:血透结束后, 尽快用生理盐水20 m L分别冲净动静脉导管内的血液, 以防止血栓形成。用2 500~5000 u/m L的肝素盐水按管腔容积正压封管, 防止血液返流, 可达到良好的抗凝效果。戴上新的无菌肝素帽, 用无菌纱布包扎。

加强置管处的护理:注意观察置管处皮肤情况, 加强置管处换药。如置管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为局部感染, 彻底消毒清除血痂或脓性分泌物后, 在敷料下方敷一小块碘伏纱块, 而碘伏能缓慢持久地释放有效碘, 达到持续长时间的杀菌作用, 碘在创面表层形成一层保护膜, 不易被细菌、尘埃侵入伤口, 达到了减少细菌定植的目的。并使用肝素加抗生素如头孢他定、克林霉素混合液封管以达到局部抗感染的目的。如患者在透析初期或非透析期间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 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 即为导管相关性全身感染, 应给予静脉抗感染治疗, 同时拔除血透管并行管尖培养加药敏试验, 根据培养结果选择合理抗生素治疗

妥善固定导管:换药时注意观察导管处缝线情况, 对缝线脱落者及时给予缝合, 对留在体外的导管固定要牢, 使导管受外力牵位有一定的阻力, 股静脉置管者应用胶布环绕导管交叉固定。

3 加强健康宣教

告知病人及家属留置导管的重要性, 妥善保护, 尽量不做剧烈运动, 以减少出汗, 避免洗浴弄湿置管处敷料, 采用擦洗的方法, 清洁脸部及身体皮肤。置管处避免过度活动, 固定胶带松脱时及时重新固定。

4 小结

中心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常用、安全、有效的通路。加强导管的护理是预防导管并发症的关健, 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导管处的观察和换药, 正确的溶栓和封管技术, 可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确保血透的顺利进行, 有力地提高透析质量, 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摘要:目的 通过对血透用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的原因分析进行分析, 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为临床预防提供指导, 确保血透的顺利进行。通过加强血透导管的护理, 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及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并发症,护理

参考文献

[1]王佩煊, 宋旭兰, 郭雅春.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 11 (2) :183.

[2]何先红.56例颈内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分析及对策[J].海南医学, 2005, 16 (5) :76~77.

[3]黎渐英, 叶晓春, 梁碧玲, 等.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2) :17~18.

血透并发症 篇5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维持性血透,内瘘

维持性血透是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进行动静脉造瘘术, 这种手术易导致患者手术侧的手臂出现血栓, 发生感染、出血、血管瘤等并发症[1]。因此, 为维护良好的血管通路, 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本院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予以早期护理干预, 并获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进行血液维持性透析124例患者临床资料, 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 每组62例, 对照组男女比为35∶27, 年龄21~68岁, 平均 (45.6±7.8) 岁, 其中慢性肾病35例, 糖尿病17例, 多囊肾6例, 其他4例;研究组男女比为32∶30, 年龄26~65岁, 平均 (46.3±9.1) 岁, 其中慢性肾病32例, 糖尿病16例, 多囊肾9例, 其他5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 包括建立血管通路、选择合适抗凝剂等[2]。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加予早期护理干预, 包括:①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交流, 向患者详细讲解动脉造瘘方法、重要性及需配合的措施等, 并对患者抑郁等不良情绪予以针对性疏导, 树立治疗信心;②嘱咐患者在术前每天对行动静脉造瘘手做手握橡皮健身球等功能锻炼, 将手术侧的手臂的静脉变粗;注意保护手术侧的手臂血管, 尽量避免进行抽血、输液、量血压等措施;③术后护理人员需详细讲解肢体功能锻炼重要性, 并指导患者学会观察伤口, 监测血管杂音, 触摸血管搏动, 检查动静脉内瘘等情况;④嘱咐患者在术后1~2 d内不做屈肘、甚至肢体等动作, 并保证肢体的位置高于心脏, 并注意保暖, 避免手臂受压等, 指导患者术后进行适宜握拳活动, 并逐渐加大力量;⑤告知患者避免手术侧的手臂受重力, 并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若出现渗液增多、伤口渗血情况则及时更换敷料;⑥嘱咐患者遵医嘱服药, 避免形成血栓。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形成血栓、出血、感染、血管瘤。根据1988年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健康调查简表 (SF-36量表)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选取躯体疼痛、情感功能和精神状况3个项目, 每项0~100分, 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3]。住院结束后发放《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给患者,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 分为十分、比较、满意、不满意和不满意五个等级[4]。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分析, 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计量资料, 用t进行组间比较;用百分比 (%) 表计数资料, 用χ2进行组间比较, 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内瘘并发症情况比较:研究组内瘘并发症总发生率8.06%明显小于对照组40.32%,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组患者躯体疼痛、情感功能、精神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满意率82.25%, 不满意及很不满意占17.75%;对照组满意率为58.06%, 不满意及很不满意占41.94%。研究组的总满意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是指动静脉皮下建立吻合血管通路, 具永久性, 被维持性血液患者视为生命线[5]。而动静脉内瘘易受各种因素发生并发症, 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动静脉内瘘的使用, 因此予以患者科学、良好的护理干预对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具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通过与常规护理比较, 从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方面探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内瘘并发症总发生率8.06%明显小于对照组40.32%, 同时研究组患者躯体疼痛、情感功能、精神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表明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在于: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情绪进行针对性疏导可以消除或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树立治愈信心,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详细的向缓解讲解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可以使患者以正常的心态面对动静脉造瘘手术, 还可以保证患者手术侧的手臂的血管壁完整性, 从而提高动静脉造瘘的成功概率, 改善临床症状及疗效[6,7]。手术后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讲解需注意的方面, 避免使用重力, 保持伤口的清洁及干燥, 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发生, 讲解肢体锻炼的重要性, 并指导患者做适宜运动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躯体功能[8]。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可以避免血栓的形成, 影响动静脉内瘘的使用[9]。

同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满意率82.25%明显大于对照组58.06%, 表明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分析原因可能在于:由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 可以增加护患人员之间的交流, 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治疗及相关注意事项, 可以使患者感觉到温暖, 并针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予以针对性疏导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从而提高患者对本院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度[10]。关于术后患者并发症情况的相关防控方法, 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 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秋虹.护理干预在保持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 (9) :169.

[2]刘建英.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 2013, 22 (1) :125-127.

[3]孙莉.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7) :1036-1037.

[4]龙伟玲, 伦五妹, 伍秀梅, 等.护理干预对农村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8 (5) :710-712.

[5]邓志兰, 陆丰娟.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 (17) :2609-2610.

[6]赵春燕.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11) :1681-1682.

[7]余丽娜.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20) :161-168.

[8]沈雪美.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 2015, 22 (1) :87-88.

[9]张长霞.维持性血液透析缓则动静脉内瘘护理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 2014, 23 (8) :726-727.

血透并发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留置长期导管的患者40例,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43~76(57.8±7.6)岁;病程8~27(14.7±6.6)年;行规律性透析1~10(4.2±2.9)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采用Seldinfer置管技术,使用permcath带涤纶套(CUFF)双腔导管。置管方法:40例均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麻,颈内静脉置管取胸锁乳突肌内缘与喉结水平线交点处作为穿刺点。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4~4.5h。两组的治疗方式、透析机、透析器均选用血液透析、金宝AK ̄200、低通量纤维透析器18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1)透析前评估:(1)观察导管的固定情况;(2)置管口:是否有感染、渗血、出血、血肿,缝线是否松脱;(3)导管及周围皮肤的清洁;(4)观察导管的完整性和外露长度。(2)开管:(1)轻轻揭开原包扎的纱布及敷贴,用95%酒精清除皮肤表面的胶布痕迹;(2)换药:开无菌包,戴无菌手套,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范围超过8cm×8cm。导管口用碘伏反复揉搓,以清除血痂。注意开封后的导管口两端不能暴露在空气中,用无菌注射器连接,并各回抽血1.5~2ml,将原来的封管肝素液丢弃,并观察是否有血栓,穿刺点用无菌纱布覆盖。(3)上机透析:按导管两端的标识,红色接出血,蓝色接回血,如透析过程中血流量不够,在排除低血压等原因下,允许将动静脉两端对调,以保证血流量的充分。(4)封管:(1)透析结束,分离两端血路管后,导管动、静脉两端快速推注生理盐水各10~20ml,然后注入肝素盐水(含肝素钠25mg/ml),肝素盐水推入量按照导管注明的剂量再追加0.1ml(静脉端 ̄蓝色端1.8ml,动脉端 ̄红色端1.7ml),盖上肝素帽。(2)包扎固定:再次用碘伏(勿用酒精)消毒穿刺点及外露部分导管,贴上3M敷贴,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导管,贴上导管标识。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月在透析间期给予尿激酶通管处理一次:用10~20ml生理盐水稀释尿激酶10万U/支,浓度为含5000~10000u/ml尿激酶,在双腔导管的红色和蓝色端分别注入静脉端 ̄蓝色端1.8ml,动脉端 ̄红色端1.7ml,20min后抽出,如果仍未通畅,再重复注入一次,20min后抽出,最后用生理盐水快速推注后用含肝素钠25mg/ml的肝素盐水封管。注意在尿激酶通管前后均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如果患者有血小板减少、凝血时间延长等,不能进行溶栓,或者慎重使用尿激酶的剂量。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

1.3 观察指标

患者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感染、出血、导管皮下隧道扭转和导管打折等并发症情况。血栓及纤维鞘经导管彩超或导管造影检查确诊。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A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情况

两组患者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情况如表1所示。研究组出现血栓或纤维鞘共1例,发生率5.00%;再次发生血栓或纤维鞘共0例,再次发生率0。对照组出现血栓或纤维鞘总8例,发生率40.00%;再次出现血栓或纤维鞘总5例,再次发生率25.00%。结果表明研究组的发生率和再发生率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所实施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栓和纤维鞘的形成率。见表1。

2.2 其它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研究组感染1例,出血1例,导管皮下隧道扭转0例,导管打折0例,并发症发病率为10.00%;对照组感染1例,出血0例,导管皮下隧道扭转0例,导管打折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尿激酶通管不会增加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出血、导管皮下隧道扭转及导管打折等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见表2。

3 讨论

随着患者透析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群中高龄、糖尿病、肥胖和动脉硬化等现象越来越多,使动静脉内瘘的建立越来越困难[3,4],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愈加频繁,但导管功能不良往往又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最主要的并发症,可严重影响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是引起管功能不良的主要原因[5]。有文章报道在没有任何干预措施下,血栓及纤维鞘形成发生率几近100%[6]。肝素是一种硫酸化的糖胺聚糖,可以结合并催化抗凝血酶Ⅲ并对Ⅶ和Ⅵ以及Ⅹ和凝血酶的活性产生有效的抑制从而达到抗凝的效果,在体内外均能发挥出延缓或者阻止血液凝固的抗凝作用。肝素封管一直被临床广泛应用,可使导管栓塞率明显下降,但据报道栓塞率仍有30%~40%[7]。故寻求更有效的预防导管栓塞的措施成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尿激酶可以溶解血栓,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以预防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近些年来临床开始积极的采用尿激酶联合普通肝素的方式进行常规封管,研究最终结果显示采用尿激酶联合普通肝素封管出现血流量不足导管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肝素封管法[8,9]。但如何使用尿激酶才能最有效降低导管栓塞率,目前尚无定论。

本研究在透析间期给予尿激酶通管处理,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分别为40.00%和25.00%,研究组的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分别为5.00%和0,研究组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出血、导管皮下隧道扭转、导管折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照组为5.00%,研究组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间期给予尿激酶通管处理不仅能有效的降低导管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率,且不会增加感染、出血、导管皮下隧道扭转和导管打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建平,郑淑瑛,瞿盈盈,等.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观察和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2):167-168.

[2]山广宏,隋红霞,张颖,等.血液透析患者中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观察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9):3206-3207.

[3]杨萍,张云霞,王丽敏,等.半永久性双腔导管血栓预防的相关护理探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2,16(1):69-71.

[4]张岩郅,张芝琴,尚有全,等.带袖套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与管理对策[J].海南医学,2013,24(17):2641-2642.

[5]姚淑兰,林瞡华,肖龙,等.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失功的护理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2618-2620.

[6]赵丽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纤维蛋白鞘预防和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8):62-65.

[7]王春莲,金鑫.定期尿激酶封管对糖尿病肾病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效果[J].新疆医学,2014,44(7):91-92.

[8]冯敏坚,黄志霞,钟慧,等.尿激酶联合普通肝素用于血液透析临时导管常规封管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4,34(16):70-71.

血透并发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2例, 男35例, 女47例, 共106例次, 年龄15-82岁。原发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26例, 糖尿病性肾病30例, 高血压性肾病18例, 狼疮性肾炎5例, 其他3例。

1.2 方法

采用佛山市南海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艾贝尔双腔透析导管通过刚丝引导置入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 最后缝针固定导管于皮肤上。所有患者插管后当日或者次日行透析, 每次透析时用安尔碘消毒隧道出口及导管的动静脉接头, 透析后每次更换肝素帽, 消毒后以肝素盐水封管, 并于3M敷帖粘贴固定。

2 结果

2.1 穿刺情况

置管106例, 全部穿刺成功, 其中一次性成功93例, 更换对侧成功或其它部位成功13例。

2.2 穿刺并发症

三种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后近期与远期并发症比较见表1。

3 讨论

保持血液透析通路的通畅, 是保证血透患者安全、有效进行透析的重要前提之一。老年糖尿病、长期透析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中层钙化及营养不良等因素影响对自身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带来困难, 深静脉长期留置透析导管的应用为无法常规建立血管通路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1]。在美国, 使用深静脉长期导管透析病人已占14%-17.5%[2]。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 并发症也随之增多。长期透析患者若有并发导管相关性感染、血栓形成或导管脱落等必然限制其长期使用。

导管相关性感染临床上表现为透析后1小时左右出现寒战, 继之发热, 发热持续至透后第二天。处理:导管口有红肿的加强换药消毒, 并予环丙沙星软膏在每次透析完毕涂抹管口皮肤, 抽导管内血液作培养明确病原菌, 并全身或管腔内用广谱抗菌素, 一般用3-5d左右可控制。另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每次更换肝素帽。严重感染经用抗菌素治疗1周无效者, 可拔除导管, 重新更换一个位置再置管。

导管内血栓形成:每次透前抽出管腔内肝素盐水或血液时, 会出现回抽困难, 经调整位置等不能抽出时, 则可能有血栓形成。处理:可用3万单位尿激酶溶于4mL盐水中, 每个管腔注入2mL, 过15-20min左右, 多能抽出溶栓, 溶栓宜尽早施行[3]。有高凝的患者平时可口服抗凝药如肠溶阿斯匹林, 抵克立得, 血栓通等。每次透析结束时用浓肝素盐水封管, 可减少血栓形成。统计中共有20例发生此并发症, 长期置管者相对较为常见。

穿刺侧肢体肿胀:患者出现穿刺侧肢体肿胀, 多与该侧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可做血管彩超证实。统计中共有12例患者出现此并发症, 其中有5例经早期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肢体肿胀渐消退。若经处理后肿胀无好转或继续加重者, 则要拔管更换位置重新置管。

导管脱出:多与固定的缝线脱落有关, 应在发现缝线松动或快脱落时尽早缝针固定, 可预防此并发症的发生。

近期并发症如穿刺部位局部血肿形成, 血气胸多与多次反复穿刺有关, 建议找准位置, 避免在疤痕处穿刺, 扩张器扩张深度要适中, 一旦发生, 嘱患者尽量减少局部活动, 卧床休息, 并可予局部加压及冷敷处理。

参考文献

[1]张萍, 袁静.111例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 2004, 43 (3) :198-200.

[2]Tanriover B, Carlton D, Saddekni S, et al.Bacteremia associated with tunneled dalysis catheters:comparison of two treatment strat-egjes[J].Kidney Int, 2000, 57:2151-2155.

上一篇:幼儿园教学工作管理下一篇: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