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期货市场

2024-07-29

农产品期货市场(精选12篇)

农产品期货市场 篇1

经济迅速发展, 农产品作为重要的商品, 不能仅仅由独立的农户个体在初级农贸市场进行简单的交易。为了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必须将农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来经营, 实现标准化、程序化、市场化, 以此来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迅速发展。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 也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更加科学的途径。

一、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作用

(一) 提供价格信息, 规避农业风险。

农产品期货市场能够提供农产品的价格信息, 并通过期货市场的信息系统为信息使用者所了解。期货价格是由与农产品相关的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价格信息中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涵盖了市场供求、产品播种面积、产量、加工消费、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政策等全部信息。农业生产受到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自然灾害、虫害疾病等都会给生产带来极大损失, 自然风险大而自身抵御力量不足。在没有价格信息指导的生产和销售市场上,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生产经营者可以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提供的超前的价格信号, 合理安排生产, 及时调整种植计划, 避免盲目生产, 提高种植效益。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信息避险功能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了避险渠道,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二) 严格质量标准, 提供优质产品。

期货合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对交割标的物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在合约签订时, 交易双方就会对农产品的规格做出具体规定。这就要求农产品提供方, 包括农业生产者、加工者、甚至运输方为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标准进行必要合理的安排, 否则将承担违约的后果。

期货交易的实现, 有助于广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促进农户实行集约化、标准化的生产经营,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 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有助于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摆脱发达国家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 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 鼓励产品研发, 调整种植结构。

期货市场超前提供了价格信息, 有效地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生产导向。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导向作用, 能够实现农业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 提高农业种植收益。

种植新的农产品品种可能产生高额回报, 但是同时种植者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农业种植的生产周期固定而且相对时间较长, 绝大多数的生产者会放弃种植新品种带来的收益。利用期货市场, 在保证了后期回报的前提下, 必定会有更多的农户选择冒险。新品种的推广得到了保障, 研发才能积极有效地进行, 农产品期货市场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作用巨大。国家可以根据农产品期货价格引导农业生产,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

二、市场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 现状。

1990年10月12日,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 中国期货市场诞生。2000年在北京召开的亚洲资本论坛“21世纪中国农业经济与资本市场高级研讨会”上, 厉以宁提出, 要理顺资本进入农业的通道, 当前开设主要农产品的期货交易势在必行。2001年3月5日,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写入“十五”规划纲要。

目前, 中国内地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目前有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这两家商品交易所上市了小麦、棉花、大豆、玉米、白糖、豆油等农产品期货品种, 生猪、大米、菜籽、菜油等农产品期货品种正在积极研究与开发中。

期货市场是现代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资本市场整体发展还不完善, 势必会对期货市场的发展产生影响, 而且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 理论和实践经验尚不足。

(二) 问题

1、农产品现货市场发展不完善。

现货市场体系和期货市场体系, 是现代市场两套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的市场体系。总结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 市场演变经历的是三阶段模式:标准化现货市场———活跃的远期市场——成熟的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建立在比较发达、成熟的现货市场基础之上。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现货市场还不成熟, 其定价体系、流通体系、仓储管理体系等都与欧、美、日等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以粮食为例, 我国的粮食现货市场总量上供大于求, 市场疲软;品质结构上优少劣多, 优质品种供不应求、甚至需要大量进口, 而劣质品种供给远大于需求, 造成积压过剩。粮食流通体制不畅, 市场化程度不高, 不利于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 不利于农产品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产品现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

2、期货交易品种少, 新品种上市的审批机制不科学。

当前国际期货产品有1, 000多种, 美国上市期货期权品种高达500多个, 仅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就有上市期货期权品种90多种, 其中农产品期货期权交易品种20个, 印度的农产品期货有100多种。目前, 我国农产品期货品种数量仅相当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农产品期货品种的40%。品种是期货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期货品种结构的不完善不利于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价格形成机制中的竞争力。

新品种上市的审批机制缺乏成文的审批标准及程序规定, 增加了上市期货交易品种的复杂性和难度, 也严重限制了我国期货品种结构的优化。美国期货新品种的审批权集中而明确,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平均45天就有一个新品种上市。而我国目前期货新品种上市机制环节较多、程序较为繁琐, 往往导致新品种推出的时间周期过长, 失去最佳上市时机。

3、市场主体分散单一, 不利于市场监管和农业竞争力的形成。

目前,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上, 市场主体绝大多数为中小散户。统计表明, 我国100万元以下的客户占到交易量的80%以上。中小散户所占比例过大, 缺乏稳定市场的机构投资者, 期货市场资金规模有限, 市场稳定性差, 市场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多种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广泛参与, 才能推进期货市场稳定而长久地发展。国内期货价格不能对世界农产品价格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世界农产品价格又不能反映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 这大大降低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损害我国农业企业的利益。

三、发展建议

(一) 创新期货品种, 完善农产品期货品种结构。

引入农产品期货新品种, 既要保证高效率, 推动期货市场的发展;又要保证高品质, 降低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对市场化程度高、不影响国计民生的小品种可考虑实行备案制, 报经期货监管部门备案并监控风险, 然后由市场优胜劣汰;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品种报期货主管部门批准转为正式上市。

(二) 扩大市场主体规模, 优化投资者结构。

引导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稳妥地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 增加投资主体与入市资金, 扩大农产品期货市场规模。大力培育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 考虑到我国农业个体种植规模过小的现实, 应该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中介;把期货管理政策纳入整个金融体系中, 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支持作用。

(三) 普及期货知识, 引导农业生产者参与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专业性强, 而农业生产者大多缺少金融知识, 对期货市场不了解。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 加大对期货知识的普及, 通过典型案例的宣传, 组织好相关企业和农民的培训, 要逐步引导生产者走上新的合作, 建立起农村市场中介组织, 带动小规模农业生产者参与期货交易。

参考文献

[1]何蒲明.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中国食品产业, 2008.

[2]高伟.推动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中国经济时报, 2007.

[3]黄明.完善与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上海证券报, 2007.

[4]卢建锋.论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经济问题, 2003.4.

[5]孙少岩.我国农产品市场期货市场将走向何方.吉林农业, 2003.2.

农产品期货市场 篇2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我市优势农产品(苹果)特色明显,初级农产品(肉、菜、蛋、奶)自给率差,农业在全市经济中所占份额虽低,但地位相当重要。近年来,我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做为增强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20xx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地市一级成立了综合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同时投资80多万元建成了市级农产品检测室。20xx年9月,市政府第20次专题会议研究,要求“各区县、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切实加强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努力构筑农产品消费安全网络”,并原则同意“市财政安排20万元为全市较大的农产品贸易市场配置检测仪器,具体由市农业局组织实施”。20xx年6月,市编委正式发文,在我市的耀州区、王毅区、印台区和宜君县均成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为全额预算事业事业单位,编制人数分别为4人、3人、3人和5人,这些机构正在抓紧组建中。近期,我市又为全市10个主要农产品市场(超市)配备了农产品快速检测仪器。目前,我市以市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区县质检中心为骨干、主要农产品市场检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已初具雏形,多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位列全省前列。

(二)、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监管,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促进安全生产。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强化了对种子、农药、化肥、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管,加大对违禁投入品排查清缴力度和替代产品的宣传推广,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近年来,全市共开展农资市场大检查40多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例530起,查扣伪劣玉米种子5800公斤,蔬菜种子6425袋(筒),没收各类假冒伪劣农药4266公斤、兽药1860瓶(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60余吨,总货值近15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有效地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保证了农业生产安全。特别是在去年开展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我市一次性销毁假冒伪劣农药2.1吨,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由于工作成效明显,我市获得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在抓源头整治及投入品监管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支持、指导龙头企业、协会组织和农产品生产大户,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健全完善生产过程记录档案,积极申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等“三品”认证。截至目前,我市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5个,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1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为本地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质量保障。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实行市场准入,确保放心消费。从20xx年开始,我们对我市主要农产品市场销售的蔬菜、水果进行例行监测,截止20xx年年底已抽查2400多批次、25000多个样品。蔬菜中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由20xx年的92.3%提高到20xx年的96.3%,省农业厅安排的集中抽检,我市被抽取19个样品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列全省第一。畜产品中“瘦肉精”检出率连续多年为零。为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从20xx年开始,我们着手在耀州路果蔬批发市场进行了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该市场占地62亩,安置剩余劳动力30人,20xx年获得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1.5亿元,日蔬菜交易量占铜川地区蔬菜交易量的60%以上,是我市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后,该市场建立健全了农药残留检测制度和不合格农产品退市制度,每天抽取20多个蔬菜样品进行检测,对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不允许进场销售,目前已检测蔬菜1600批次19850样品,处理不合格农产品11批次6.4吨,有力地保障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通过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xx年,我市把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做为为全市人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市政府成立了以市政府副市长袁丁兴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万民、市农业局局长戎河山为副组长,工商、质检、商务劳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20xx年5月,市政府以铜政发〔20xx〕18号文件印发了《铜川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管理暂行办法》,该文件明确规定:“各检测点由各区县负责日常管理。检测点的检测人员由各区县自行组织招聘,工资由区县财政负担,统一由市农畜产品质检中心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接受市农畜产品质检中心业务指导;检测点仪器设备购置费、市级检测室检测费由市财政负担;检测点检测室由市场、超市提供,并负担日常水电费、检测费。”市财政列出专款,由政府统一采购了10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配发到新区长丰市场、耀州路果蔬批发市场、海星超市等10个主要农产品市场(超市),5个区县共招聘了30名检测人员,其中,新区的3个、王毅区的13个、印台区的2个工作人员工资由公益性岗位解决,耀州区的`8个、宜君县的4个工作人员工资由区县财政予以补贴。市质检中心对检测人 员进行了统一集中培训,培训合格的发放了合格证,做到了持证上岗。目前,有8个市场建成了监测室,已开始对蔬菜、水果类产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另外2个市场正在抓紧筹建,近期将陆续建成投入运行。

(四)大力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促进市场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力度,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宜君县、印台区、耀州区20被国家管理标准化委员会列为国家出口苹果标准化示范区。20xx年印台区绿色食品鸡蛋、宜君县地膜玉米被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xx年“印台区无公害反季节菜标准化示范区”、“宜君县优质地膜玉米标准化示范区”、“印台区绿色食品鸡蛋标准化示范区”、“耀州区药材-黄芩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国家标准化示范区。为了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管理水平上新台阶,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我们把王毅区黄堡镇孟家塬村作为种植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制定了农药统一使用标准,定期指导修剪、施肥等技术,该基地的姜女红无公害桃成了远近闻名的优质农产品;把印台区大匠公司作为无公害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完善了公司的各项免疫、消毒等制度,指导修建入场消毒池,入场紫外线消毒室,现场培训免疫技术员、饲养员,修改饲料配方,制定科学饲养管理方法,在生产环节中真正做到规范化、标准化,该公司的“春蕾”牌鸡蛋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名牌农产品。

在农业标准制定方面,我市依据苹果标准综合体,结合地理优势、群众的管理水平和文化程度等因素,按照苹果栽、管、施、防等管理要求,组织农业、果业等部门专家制订了《出口苹果标准化操作规程》。此外,我们积极组织民间参与农业标准化工作,支持市绿色食品技术协会申请陕西苹果原产地域保护标志的使用。通过组织技术人员培训,帮助该协会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工作标准,使协会组织会员按标准规范组织生产,这是全国首家以协会名义申请地域产品标志的使用。该标志的使用推动了我市苹果的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印台区九州果业基地由于实行了标准化生产,该基地获得了欧盟EURPE GAP认证,礼品苹果被作为全国“两会”等国内外多种大型活动礼品用果,受到了称赞和好评。

(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社会氛围。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社会氛围,我市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采取印发宣传材料、以会代训等形式,多次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活动,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有三次。一是按照农业部及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要求,于二00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至四月二十九日,开展了以“安全生产、放心消费”为主题的声势浩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后,于20xx年5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宣传活动;三是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等五部门关于在全省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意见的通知及市政府《铜川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管理暂行办法》下发后,我市有关部门深入市场、超市、社区街道、农产品基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共发放资料0余份,张贴标语500多条,悬挂横幅200余幅。通过宣传增强了企业和农户生产安全农产品的责任,增强了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度,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农产品量安,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工作,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式总体好转,但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式依然比较严峻,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地环境污染严重,增加了安全农产品生产的难度

不安全农产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危害的直接性。即不安全农产品将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二是危害的隐蔽性。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或程度仅凭感官往往难于辨别,需要仪器设备进行检验检测;三是危害的累积性。即农药、兽药残留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恶化;四是危害的多环节性。农产品生产的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均有可能对农产品产生污染。众所周知,我市是个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能源和建材工业城市,造成的煤尘、粉尘和烟雾等非常严重,前些年只注重了经济建设增长的数量和加快工业化进程,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导致了我市经济比较发达的南部地区粉尘排放严重超标,污染加剧。加之化肥、农药、兽药及地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科学使用,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市起步较早、规模较大的两个蔬菜基地--耀州区寺沟镇阳河村和董家河镇冯家桥村蔬菜基地未能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就是因为大气环境检测未能过关。

(二)农业投入品监控手段单一,“打假护农”亟待加强

按照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农业部们管源头(初级农产品生产),工商部门管市场(流通),质监部门管加工,看似各负其责,实则形不成合力。因此,我市每年在重要农时季节开展的“农资打假”活动,由于缺少有关部门的强力配合,对发现的假冒伪劣、禁用的农业投入品不能严肃查处,许多案件不是放弃查处,就是久拖不查,导致“年年打假年年假”、“前查后乱”现象的发生。

(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滞后,影响到市场竞争力

我市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之比为:1:1,食用农产品(肉、蛋、奶、菜)相对较缺,主要从外地购进,因而在一些决策者(领带者)和生产者中出现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现象,导致在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特别是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方面。无公害农产品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的产品,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显著标志。目前,全省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700多 个,而我市仅有35通过认定,无论从数量、规模、品种等各方面来说,都处于全省落后状态,且发展不平衡。我市优质农产品发展潜力巨大,但认证的少,进入不了超市,认证滞后势必影响到市场竞争力。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还比较薄弱。我市虽然早已建成了市级农产品检测室,但未通过计量认证,且只能对两类农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残留进行检测,对畜禽类产品中的瘦肉精、磺胺、激素及水产品中的甲醛、氯霉素、重金属含量都没办法检测,农产品生产环境的检测更无能为力,现有的仪器设备种类、数量、功能和精度满足不了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的要求,急需补充、完善和增添先进仪器。此外,在经费安排上,市级每年尚可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但远远满足不了工作需要,县区一级几乎没有专项工作经费。

(五)、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速度缓慢。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措施,是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前提。由于许多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企业缺乏按标准生产经营的理念,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采用新标准,吸纳新技术的能力比较弱,造成标准化实施的力度小,实施面窄,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建议

(一)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加大产地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控制源头污染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首先要加强产地环境监管。要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制定有效的农产品生产环境管理规范和污染防治措施,做好耕地和养殖场所的保护工作,禁止向农产品产地排放和倾倒工业“三废”或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其次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划清监管范围,密切协调配合,全力抓好对农药、兽药、饲料、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实施专项整治,依法坚决查处生产、经营和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无证和擅自更改标签的行为,严格控制禁限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销售渠道,逐步形成统一有序、协调有效的农业投入品监管格局。

(二)加强技术推广和培训,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

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及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广泛深入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业投入品科学使用和限制使用规定、国内外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增强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种植业养殖业的安全技术水平,使农民觉按照标准化、无公害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要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需求,在生产过程中,推行档案记录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实施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配发投入品,推行产业化经营,生产出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三)实行市场准入,引导生产和消费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禁止质量安全不合格农产品入市销售,既能充分保障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安全,更能体现优质优价,有效的引导生产,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途径之一。抓不住市场准入,就抓不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关键。要在全市主要农产品市场(超市)实行市场准入,对经过认证或检测,符合质量卫生安全指标要求的农产品,准许进入市场经营;对未经认证或经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禁止进入市场经营销售的管理制度。

(四)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从产品、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标准化生产到市场准入管理的重要技术执法手段。要多方争取,增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的投入,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训。要整合农业系统相关的检测机构和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建成以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为主体、区县为补充,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及主要农产品市场为网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体系。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研究 篇3

关键词:农产品期货市场 套期保值

一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因此通过期货市场避免因供求不平衡产生价格波动的风险, 对于我国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尤为重要。在期市整顿初期, 已产生小麦、大豆、绿豆、豆粕、天然橡胶等农产品期货品种。近年来, 为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实现, 棉花和玉米期货分别在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恢复上市。

1990 年10 月12 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该市场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正式开业,迈出了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期货市场经历了几次清理整顿,目前我国只保留了三家期货交易所,即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目前批准上市的品种12个即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铝、胶合板、天然橡胶和籼米;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小麦、绿豆、红小豆和花生仁;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豆粕和啤酒大麦。

不管是从农产品期货交易量还是从农产品期货交易金额来看,我国农产品期货在我国期货市场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与国外成熟的农产品期货市场相比,我国目前农产品期货市场却存在着投机氛围太浓、套期保值者缺位的现象。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正处于一方面是保值者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市场又急需保值者加入的不合理状态。所以,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需要更好地发挥套期保值功能,需要发展更多的套期保值者。

二、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

1、套期保值的基本分类及作用

套期保值(Hedge)的基本形式有两种: 即卖出保值(又称空头保值)和买入保值(又称多头保值)。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对于交易者来说, 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实现价格风险的转移, 通过套期保值交易, 将风险转移给期货市场上的投机者,保护自己在现货市场上的基本经营利润。

2、套期保值的收益与风险

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能为农产品拥有者提供避免价格波动风险的保障,这就是期贷市场的避险功能,譬如空头套期保值。由于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变动趋势是相同的,因此,虽然价格下跌造成了现货市场上的亏损,但在期货市场上是盈利的,以盈补亏,从而达到规避风险、赚取正常利润的目的。同样,套期保值也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大概有以下几种:基差风险;合约选择风险;保证金风险;投机风险。

3、我国套期保值功能的发挥

“完全的(最佳的)套期保值”是指一项套期保值的保值工具在各方面均与最初的风险暴露(风险敞口)完全吻合。如果存在这样的保值工具,风险可以完全被消除。在实际中,上述最初风险暴露与保值工具间完全的相关关系一般是不存在的。

我国期货市场是从农产品期货起步的,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经过几年的试点,现货企业参与范围不断扩大,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风险类型的角度来区分,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中套期保值者主要包括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以及贸易业务的企业。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可以帮助他们转移现货价格波动的风险,即把现货市场价格变化的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手中。它为广大农产品经营企业规避、转移和分散现货价格风险提供了有效手段,为农业企业持续经营、稳定经营提供了“保险”。只要套期保值策略得当,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就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成熟的农业企业必然要介入期货市场,期货交易必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培育完善的期货市场,要使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农村、农业,就必须加大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的发挥,强化投资者特别是企业投资者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理念。

三、完善我国套期保值功能的建议

1、积极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主体。现阶段发展期货市场交易主体的目标是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理性成熟的套期保值者群体和投机者群体。一要加大农产品企业改革力度, 二是大力发展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

2、积极培育中介组织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中介组织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实现农业产业化, 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 培育成熟的中介组织。

3、增大农产品交易品种以扩大市场规模。我国农产品期货品种创新的空间十分巨大, 必须改变目前期货交易品种过少的局面,必须适时增大农产品交易品种, 擴大市场规模。

4、放开资金准入限制以提高市场流动性。要尽快放开资金准入限制和投资者准入限制, 增加期货市场的资金数量。

5、还要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外部环境。譬如,积极培育现货市场;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完善政府调控方法和手段,等等。

总之,我国是农业大国, 将来的农产品期货市场, 可以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之一, 成为国际市场的避险中心。期货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要进行整体运作策划, 着眼于未来, 走规范化和国际化道路, 同时还要借鉴国外期货市场的成功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按照期货市场的自身发展规则, 对各个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期货交易的各个环节及运作规范化做出超前性和符合国际惯例的发展规划, 探索自己的道路, 使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能在新世纪世界期货市场之林中崛起。

农产品期货市场 篇4

关键词:农产品,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

一、开发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必要性

1、农民难以走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怪圈

最近几年, 农产品市场出现“蒜比肉贵”、“菜价元时代”、“菜补贴”等农产品卖贵和政府补贴菜价现象, 出现了农产品卖难、“谷贱伤农”问题。“米袋子、菜篮子”事关老百姓的居家生活, 农产品市场价格违背价值规律, 不能准确反映市场供求, 影响老百姓生活, 甚至影响老百姓对市场的预期。农产品现货市场在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存在天生不足, 使农业生产为“蛛网困境”所困扰。在单一的现货市场条件下, 农业生产者只能根据当前的现货市场价格安排生产。农作物生长周期一般较长, 如果本期价格较高, 则下一期的产出可能增加,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 价格必然下降, 价格下降又会引起新一轮的产出减少和价格上涨, 如此反复构成了经济学上“蛛网模型”所描述的情形。结果会导致农民预期收入降低, 特别是受现货价格信号的误导, 造成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失当。同时, 由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 价格波动幅度大, 使得小农生产方式被强化, 农作物种植的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2、蛛网模型诠释了农产品的周期波动

由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 所以, 供给曲线S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曲线D斜率的绝对值, 即S与D相比较, 前者较平缓。或者说, 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这时, 当市场由于受到外力的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 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上下波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偏离均衡点越来越远 (详见图1) 。

如图1所示, 假定在第一期由于某种外在原因的干扰, 实际产量由均衡水平Qe减少为Q1。根据需求曲线, 消费者为了购买全部的产量Q1, 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P1, 于是, 实际价格上升为P1。根据第一期的较高的价格水平P1, 按照供给曲线, 生产者将第二期的产量增加为Q2。在第二期, 生产者为了出售全部的产量Q2, 接受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P2, 于是, 实际价格下降为P2。根据第二期的较低的价格水平P2, 生产者将第三期的产量减少为Q3。在第三期, 消费者为了购买全部的产量Q3, 愿意支付的价格上升为P3, 于是, 实际价格又上升为P3。根据第三期的较高的价格水平P3, 生产者又将第四期的产量增加为Q4。如此循环下去, 实际产量和实际价格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 偏离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越来越远。图中的均衡点E所代表的均衡状态是不稳定的, 被称为不稳定的均衡。因此, 当供给曲线比需求曲线较为平缓时, 即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得到蛛网模型不稳定的结果, 相应的蛛网被称为“发散型蛛网”。

二、开发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1、对未来看涨行情的技术分析

正由于农产品周期性价格波动的原因有必要引入期货期权对其进行调峰平谷的价格调整, 当农产品价格处在看涨行情时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购买这一看涨期权, 如果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 有关标的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化与预测一致, 即标的资产的价格高于执行价格, 看涨期权的买方就可以按期权合约上约定的执行价格购买标的资产获得收益, 这种收益可能是无限的。如果市场价格的变化与预测相反, 即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低于或等于执行价格, 看涨期权买方也可以放弃购买权利, 最大损失为其支付的权利金 (详见图2) 。

由于农户的分散经营, 组织化程度较低, 对于今年的农产品看跌行情农民还是按照这种行情推测并布置来年的农业及农产品生产经营, 这样就会出现来年的农产品严重不足的行情;但是期权投资者会理性地分析市场的波动变化, 判断来年农产品是个看涨行情, 于是, 采取期权这一金融衍生工具购买其看涨期权。这样的期权运作方式正好与农民的生产周期相反, 起到了调峰平谷的作用, 规避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2、对未来看跌行情的技术分析

当农产品价格处在看跌行情时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卖出这一看涨期权, 如果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有关标的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化与预测一致, 即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低于执行价格, 看跌期权的买方就可以按期权合约约定的执行价格出售标的资产。买入看跌期权的最大损失是所支付的权利金, 而最大利润是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为0时的收益 (如图3所示) 。

正由于农户的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 对于今年的农产品看涨行情农民还是按照这种行情推测并布置来年的农业及农产品生产经营, 这样就会出现来年的农产品大量上市;但是期权投资者会理性地分析市场的波动变化, 采取期权这一金融衍生工具出卖其来年看跌期权。这样的期权运作方式正好与农民的生产周期相反, 起到了调峰平谷的作用, 规避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三、努力加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

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期货价格调节机制

现实中,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效率会有差异。要有效利用期货市场真实、客观且具有超前性的价格发现功能, 以指导粮食生产、销售和进行市场调控, 增强经营、调控的主动性, 健全期货市场的定价机制非常重要许多学者利用协整检验和套利检验等方法对我国大连、郑州期货交易所的大豆、小麦等期货品种进行了实证研究, 计量结果显示, 我国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已基本发挥, 但存在着相关经济主体对此功能的认识和利用问题, 以及由于大户操纵等原因导致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的扭曲和价格的过度波动问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联系密切, 特别是近年来国外的指数基金给国内市场价格带来了较大影响, 使市场波幅大幅提高。在国际基金眼中, 农产品期货的投资价值仅次于金属品种。因为农产品交易量大, 同时, 除供求基本面外, 美元走势、全球物价走向都是影响其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 因此, “很容易炒作”。为此, 国内期货市场需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 进一步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动。

2、增加交易品种, 提高期货交易占农产品交易的比重

上市品种的多少决定了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所影响的领域和范围, 以及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规模, 从而也影响着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应尽快推出那些条件成熟、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 继续探索适合小品种期货运作的交易模式, 认真研究畜、禽产品的期货交易模式, 适时推出生猪、黄牛等品种的上市交易。我国曾出现了猪肉价格的较大波动, 而我国的饮食有偏重猪肉的习惯, 所以有必要对这一市场进行深入研究, 对生猪的市场供求关系及其未来价格变动趋势科学预测, 并以这一品种的产业链条整体为对象, 对其风险规避与价格发现的技术手段做出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而生猪期货的推出可能是较为有效的措施。

3、完善交易规则, 健全农产品期货的风险防范机制

我国农业基础本来就非常薄弱, 经不起过度投机的风险, 因此, 必须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 并加强监管。第一, 西方国家发展期货市场, 大多是先立法, 后建交易所, 而我国至今未出台专门的期货法, 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健全期货市场法律体系非常重要。第二, 农产品期货上市目前采取的是多部门参与的品种上市审批制度, 这不利于我国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过渡到核准制, 以确保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第三, 完善交易规则, 以提高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

4、培植参与主体, 增加交易主体总量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专业性要求高度组织化的中介组织和多层次的流通网络的配合。我国农业生产以小农经济为主, 更加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培植真正的农产品期货交易参与主体。据对京郊农村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调查显示, 合作化程度提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 加强农民的话语权, 降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 提高规模效应。这种组织起来的农户如果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 将极大提高其运行效率和价格发现效率, 对农业风险规避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的提高, 也有助于增强农民自组织的意愿。

参考文献

[1]高铁生、朱玉辰: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与产业发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2]卢建峰:论农产期货市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J].经济问题, 2003 (4) .

[3]张晓第:建立适应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初探[J].生态经济, 2007 (9) .

[4]张晓第: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外部输入特征的研究[J].当代经济, 2008 (2) .

农产品市场营销方案 篇5

一、我县农产品市场的现状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农产品的要求更是从健康上升的绿色、环保和营养,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我县农产品不断发展,类别多,其中包括粮油,蔬菜,水产品,肉食禽蛋,干鲜果品等。但就目前来看,我县农产品市场的建设、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等原因处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二、农产品市场建设

1、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覆盖了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构筑了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目前大、中、小城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9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力发展,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发挥着积极作用。

2、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超市作为一种现代新型营销业态在近几年开始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里的新成员,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竞争。传统农贸市场的“我独尊”的销售地位正倍受挤压。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 1 络,使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根据现农产品营销中介发展活跃,各种农产品购销主体: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不断发展壮大。依托这些活跃在城乡各地的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使得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实现了对接,改变过去产销脱节的尴尬局面,有效地缓解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三、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1、优化完善农产品品质

许多农产品基于气候或地理环境的因素,本身的品质就非常突出,如黔丹公司的硒锌米、城江西瓜、黑毛猪等,但是以这样的品质进入高端市场还是远远不够的,须从育种改良、种植工艺、加工标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因此有至于摆脱低价值的农产品经营者,必须想方设法在品质上做到与众不同、出类拔萃,这样就有可能卖出高于普通产品数十倍的价格,品质体现价值,确实如此。

2、产品结构性包装

一般我们发现,目前我县大多数的农产品包装相对土气,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很多产品选择塑料袋或者瓦楞纸箱包一下,早早了事,上面标明产地和品牌名称就没有了,事实上这样的包装往往让人感觉档次低,高端的消费群又怎能喜欢上这样的产品呢?产品的包装要和产品的优良品质相匹配,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塑造品牌价值。

当然对高端人群来说,在包装上要特别注明选购的理由,和独特的卖点,这样结合具体产品进行深度发掘。

3、发掘卖高价的亮点

好产品还要会吆喝,现在很多高品质的农产品销路不畅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句鲜明的广告诉求可以唤起消费者的注意,引起他们的购买冲动。

因此塑造卖高价的理由,我们必须挖掘农产品本身的特色,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进行诉求,尽量突出人无我由,人有我精,人精我异的特色。

4、塑造产品传奇故事

对许多名特优的农产品来说,背后都有一段特别的传奇和故事,作为经营者其实不仅仅在销售农产品本身,也是在销售和推广一种文化、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

5、开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现在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农产品都是在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难道我们仅仅是为了满足温饱吗?其实在富裕城市,他们对农产品有着更多、更高、更深、根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必须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对应消费者独特需求,满足他们更加苛刻的要求,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6、农产品渠道创新是出路

现在许多农产品,都希望进现代零售渠道,如卖场、超市、便利店等,事实上,这些渠道因为门槛较高,进场费、促销费不堪重负、还有帐期限至、甚至拖欠款,对许多农产品来说并不是有效的渠道。

7、打破传统传播方式

采用传统的广告传播模式,对农产品企业来说是烧钱,又见不到多少效益的手段,比较有效的手段是,通过事件营销、新闻营销、公关营销。

8、农产品营销价格策略

农产品价格的制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定价,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所出售的农产品价格没有决策权;另一类是农产品经营者定价,依据农产品质量、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决定其价格。农产品定价目标与程序以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其产品是否具备定价权力为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下,为了刺激顾客的消费行为,通常要对基本价格作适当的调整。如价格折扣与折让,即实行让利。抓住顾客的心理进行促销定价。通常利用节假日和换季时节进行所谓的“大甩卖”、“优惠酬宾大减价”和“买一送一”活动,把部分产品按原价打折扣出售,以促进销售。

9、加大创牌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除了企业和农民自身的宣传,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做好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扩大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要积极应用“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下,资金紧张,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一般难以进行广泛的宣传和促销,往往要充分依靠“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这两个策略。一方面,积极利用政府力量,获得宣传支持,引导百姓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改善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公共关系达到宣传促销目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可以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以及其他社会机构为农产品营销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如我县财政出钱在中心电视台打广告,专门宣传独特品牌,效果更显著。

10、做好名牌保护工作

提高商标意识,提高品牌质量,注重品牌保护。龙头企业一方面应对自己的品牌进行商标注册,求得法律保护;另一方面应加强内部治理,提高产品信誉,提高产品质量,珍惜和维护品牌信誉。

四、农产品加工化策略

农产品加工是指以农业生产中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处理,使其改变外观形态或内在属性的物理及化学过程;同时也是通过一定的治理技术处理,使其由初级产品转变为制成品,连接农业生产与居民消费的经营过程。目前,农产品中直接能够进入生活消费及工业生产的种类并不多,因此,农产品加工是不可或缺的产业。农产品加工作为农业产业的延伸和农产品价值增殖的必要过程,是每一个经济体不可缺少的环节。农产品通过加工增值的例子,比比皆是,农民投资办加工企业不仅获得了农产品的增值部分,同时也获得了加工的收入。

五、农产品促销策略

农产品促销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传递产品信息,帮助与说服顾客购买本企业的产品,或使顾客对企业产生好感和信任,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农产品促销有广告推广、人员推销、关系营销、营业推广四种形式。在进行农产品营销的时候要把促销策略灵活运用,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培养一批忠诚的顾客群。

六、农产品营销渠道策略

我县农产品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治理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导致渠道效率较低,与市场经济成熟县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损耗严重使蔬菜等农产品在流通过程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鲜包装措施,轻易腐烂变质,这使得农产品的采购量和实际销售量之间存在较大的缺口,据有关资料显示,蔬菜中毛菜到净菜一般有10%-20%的损耗,这也加大了农产品的成本。物流成本过高导致农产品价格抬高,势必影响农产品向外地市场的扩散。农产品是否能及时销售出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营销渠道是否畅通。营销渠道的畅通和高效可以有效保证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使我国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平衡。因此,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选择策略,不仅要求保证产品及时到达目标市场,而且要求选择的销售渠道销售效率高,销售费用少,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⒈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值链有待延伸,走垂直一体化道路。一方面有助于寻找到新的利润点,开拓发展空间,快速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减少渠道环节,通过内部关联交易降低流通成本,稳定并降低市场价格,有助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对于保护生产者利益和消费者福利也有着积极意义。

2.改造升级原有的渠道组织,提高流通效率。主要是要对当前农产品流通的主要载体——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批发市场在 交易方式、治理模式、服务功能等方面要进行完善和发展,提高流通效率,扩大流通半径,使之满足地区间农产品大规模流通的需要。农贸市场则要继续推进超市化改造,改变过去农贸市场“脏、乱、差”和“食品安全无保障”的状况。

3.加强对渠道体系的梳理和调整,提高渠道绩效。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对包括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在内的整体渠道链条进行梳理再造,消除农产品流通不畅的瓶颈制约,使得各个环节都能够畅顺高效运转,提高其整体运营效率。

七、农产品绿色化策略

布局农产品市场 篇6

农产品批发市场一头连着三农,一头连着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不仅承担着农产品价格调控,搞活农产品流通,保障农产品供应的职能,而且也是对接产地和销地、带动农产品规模化生产、解决农产品卖难、帮助农民增收,畅通农产品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散中心。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农产品供应,80%左右要通过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

此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是现代农业的引擎,是集成现代农业发展要素的有形载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就农产品而言,大市场必能带活大流通。

因此,如何加快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解决农产品产销难题,为农民谋福利;如何建设好农产品期货市场,稳定农产品价格,建立完善市场引导生产的良性机制,成为时下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2月14日,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农业部定点市场工作会议,对此开出了“药方”——“三个对接”,即生产、销售、消费三个环节对接。做好重点工作:进一步推进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强化农产品营销促销,以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今年要新建和改造一批现代化的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市场,构建农产品流通骨干市场网络。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和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两个不同形态、不同典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情况,或许能为未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必要性 篇7

1、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功能的原因。

首先, 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众多, 汇聚了众多的生产者、销售者、加工者、进出口商以及投机者等, 成千上万的买家和卖家聚集在一起进行竞争, 可以代表供求双方的力量, 有助于价格的形成;其次, 期货交易中的交易人士大都熟悉某种商品行情, 有丰富的经营知识和广泛的信息渠道以及一套科学的分析、预测方法。他们结合自己的生产成本、预期利润, 对商品供需和价格走势进行判断、分析和预测, 报出自己的理想价格。这样形成的期货价格能够比较接近地代表供求变动趋势;再次, 期货交易的透明度高、竞争公开化、公平化, 有助于形成公平的价格。

2、期货价格可以弥补现货市场价格缺陷

(1) 期货价格具有预期性。在期货市场中, 期货交易者大都熟悉某种商品行情, 有丰富的经营知识和广泛的信息渠道以及比较完善的分析和预测方法, 他们结合市场中本行业的生产成本、预期利润以及对商品供求和价格走势进行分析和判断, 报出自己的理想价格, 与众多的对手竞争, 这样形成的期货价格实际上反映了大多数人的预测, 因而能够反映供求变动趋势。因此, 期货价格具有对未来供求关系及其价格变化趋势进行预期的功能。

(2) 期货价格具有连续性。期货交易是买卖期货合约的交易, 实物交割的比例非常小, 交易者买卖期货合约的本意大多不是为了实物交割, 而是利用期货合约做套期保值交易或投机交易, 因而, 在买进或卖出后, 必须再卖出或买进相同数量的期货合约, 同时, 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 转手极为便利, 买卖非常频繁, 这样, 就能不断地产生期货价格。因此, 期货价格是连续不断地反映供求关系及其变化趋势的一种价格。

(3) 期货价格具有公开性。期货价格是集中在交易所内通过公开竞争达成的, 依据期货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 所有在期货交易所达成的交易及其价格都必须及时向会员报告并公之于众, 通过传播媒介, 交易者能够及时了解期货市场的交易情况和价格情况, 并能迅速传递到现货市场。

(4) 期货价格具有权威性。正是因为期货价格真实地反映供求及价格的变动趋势, 具有较强的预期性、连续性和公开性, 所以在期货交易发达的国家, 期货价格被视为一种权威价格, 成为现货交易的重要参考依据, 也是研究世界市场行情的依据。

二、农产品期货的市场作用

1、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应充分发挥期货价格的作用

(1) 资源配置是社会生产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是指各种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地区之间的安排、流动的分配, 以求获得最佳投资效益的过程。资源配置是社会生产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源是有限的, 人们的需求却是无限的,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矛盾, 就必须合理、高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为此, 就必须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多生产某种产品就必须以减少另一种产品为代价。这就是说, 在资源有限的社会里, 存在着产品与产量的选择问题;二是怎样生产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在资源投入量既定的条件下实现产量的最大化, 或者说是生产要素组合问题、生产技术的选择问题。

(2) 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首先, 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产生了产品、劳务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 某种产品或要素短缺时, 其价格上涨, 相反则下跌, 市场价格是社会资源稀缺的直接表现;其次, 市场价格向生产者、消费者传递着市场上各种产品和要素的信息, 为其进行经营决策提供指导,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获利的大小;最后, 市场价格在指导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的同时, 也决定了产品 (收入) 的分配。

(3) 利用期货市场合理配置资源, 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农业是一个特殊行业, 农产品价格的有效发挥受到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的特殊性制约, 利用农产品期货价格, 可以有效发挥价格的指导作用。期货价格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在宏观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制定价格政策、分析经济形势、调节资源配置;在微观方面可以对市场价格起到指导作用、比照作用和约束作用。实际上, 期货价格所起的作用是人们通过期货价格合理配置资源, 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 进而防止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而实现的。农产品期货价格具有预期性的特征, 可以弥补现货价格的不足, 生产者可以利用期货市场的远期合约价格, 安排生产, 这样既合理地配置了资源, 又减少了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正常的农业收入。

2、利用期货市场优化配置资源, 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收资源是否达到优化配置, 首先体现在农业生产系统之中。一个健康良性的生产系统应该体现三个标准, 即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结构合理是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基础和前提,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结构合理的最终反映。经济效益是近期的、直接的一种表现, 而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则是一种相对较为远期的反映, 在资源配置的决策过程中, 三者都是理论上的预期。由于期货市场有着众多的研究者以及交易的连续性和规范性, 期货市场就具有预期性和权威性的特征, 期货市场的价格是期货市场预期性的集中反映, 期货市场的价格和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配置资源的依据之一。因此, 利用期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为达到优化资源配置, 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胡荣华, 罗照华.粮食价格政策分析.财经论丛, 2002.6.

[2]黄春花.改革期货市场管理制度.财经科学, 2003.5.

农产品期货市场 篇8

美国农产品、原油价格飙升是此次CFTC加强期货市场监管的直接诱因, 这次监管的重点是市场的过度投机和操纵行为。CFTC发动的规模庞大的商品市场彻查, 无疑将给投机者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同时也将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在农产品、油价因持续飙升已经远远超出消费者实际承受力的情况下, 加强监管姿态势必会对过度投机及操纵导致的价格扭曲起到一定的修正作用。

目前, 原油价格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大幅下降, 截至2008年11月, 原油价格已从每桶140多美元下降到60美元左右, 农产品价格也有所降低, 这也说明, CFTC加强监管的措施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背景

农产品、原油期货价格的持续上涨, 美国国内通胀及原油价格政治化的压力, 美元持续的贬值, 是这次CFTC重拳出击的主要原因。

(一) 农产品、原油期货价格的持续上涨

国际农产品的价格一直处于牛市行情中, 从2006年9月美黄豆从550美分/蒲最高涨到1580美分/蒲, 上涨了近三倍;美小麦也从420美分/蒲最高涨到1340美分/蒲, 也上涨了近三倍;美棉花也从46美分/磅最高涨到92美分/磅, 上涨了近二倍。尤其2008年春天, 美棉花在库存十分充裕、并无上涨条件的情况下, 连续数个交易日中从70美分一直拉升至92美分, 旋即又告重挫, 让人起疑。CFTC此次具体的监管行动也提到要对棉花2~3月份的异常波动展开调查。

原油是这次商品牛市的代表产品, 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其中NYMEX的原油期货从2007年1月的50美元/桶上涨到6月6日137美元/桶的历史高位。许多经济学家与石油行业管理人士坚持认为, 油价上涨主要是由需求飙升、供应受限以及美元走软等基本面因素引起的。然而, 对投机商加剧了油价涨势的怀疑一直没有平息。在美国国会系列听证会上, 能源消费组织与一些金融业内部人士都坚称, 对冲基金与退休基金在商品期货市场的大笔投资扰乱了市场价格。

(二) 美国国内通胀及原油价格政治化的压力

美国对高油价的消化能力很差, 高油价对美国实体经济的损害更大, 并且加上持续上涨的农产品价格这都增加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据瑞银估计, 油价每涨10美元, 美国通胀率就会升高0.38个百分点。在美国总统大选中, 通胀压力增大对执政党意味着什么, 是布什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如果继续听任油价上涨, 可能使共和党在选举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而此次CFTC连出重拳, 据说也是受到美国国会的压力。

(三) 美元持续的贬值

美元不可匹敌的世界货币地位, 是美国随意操纵世界经济、左右国际间财富分配的一大利器。由于伴随着油价持续上涨的是美元的持续贬值, 许多国家为了分散风险, 不断调整外汇储备结构, 降低美元所占的比例, 一旦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可能动摇, 对美国而言, 这是一个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从这个角度来看, 美国政府彻查投机行为, 也是维护美元强势霸主地位的必然选择。

二、CFTC加强农产品期货监管的具体措施

2008年4月22日, 面对日益高涨的农产品期货价格, CFTC召集了一个由农场主、食品加工业者等市场各方参加的圆桌会议。会上, 农场主、食品加工业者等纷纷指责美国农产品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是华尔街投资者的大肆投机, 这使得商业粮食的买卖双方难以利用期货交易降低价格不确定的风险。他们强烈要求政府更严厉地监管期货市场, 限制投机资金的活动。随后6月3日公布的六项措施就是对此次圆桌会议讨论结果的一项回应。这六项措施分别是:

(一) 要求指数基金和场外掉期交易者提供更加详细的交易信息。此外CFTC将对这类投资者在持仓报告中的分类情况进行复审, 以确定目前对于这类资金的分类标准是否符合监管和报告的需要。同时将取消一项关于提高部分农产品期货合约投机头寸限额的计划, 并将重审该机构对农产品指数交易不设限的政策规定。

(二) 向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更好的风险管理方案, 将推出允许交易所进行场外农产品掉期交易结算的议案, 此外还将改进农产品交易期权系统, 以提供给农民和谷物商更多的对冲方式。

(三) 从2008年7月起公布全新的月度交易数据报告, 披露农产品和其他市场的交易信息, 以此提高市场透明度。

(四) 因主要农产品在过去较长时间中的上涨, 农产品贸易商和生产商为交易保证金进行融资变得越来越困难。对此CFTC表示, 与农业信贷主管机构, 包括芝加哥和堪萨斯城联储以及农业信贷署进行协调, 以为农产品期市面临的信贷资金问题寻找金融支持。

(五) 对棉花2~3月份的异常波动展开调查。

(六) 责令CFTC下属的农业咨询委员会对部分农产品衍生品市场的政策问题进行研究。这其中包括, 开发旨在提高农产品期、现货市场收敛度的解决方案;讨论交易所保证金比例、每日价格波动幅度限制和结算价的确定方法;以及促进场外农产品掉期交易等。

CFTC指出, 上述六项措施是为了解决4月22日举行的圆桌会议所关注的三个主要问题, 即农产品期货和现货价格间缺乏收敛性 (期货价格不能有效向现货价格回归) 、较高保证金水平对市场的影响以及投机者和商品指数基金的地位。

三、CFTC加强石油期货反操纵的监管措施

此次CFTC宣布对原油期货市场可能存在的操纵展开全面调查, 及召开年会讨论原油期货可能存在的操纵现象, 这都尚属首次。按惯例, 监管当局一般不会对外披露类似的调查还在进行之中的案件。CFTC之所以这么做, 主要想借此震慑原油期货“史无前例”的火爆市况。

(一) 原油期货可能实施操纵的途径

1.OTC市场。

根据监管规则, NYMEX机构持仓量超过300手, 就必须进入CFTC的大型交易商报告系统, 但CFTC的监管触角并没有触及场外交易 (即OTC市场) , 其中就包括洲际交易所 (ICE) 。和场内交易受严格监管不同, 在OTC市场, 投机者没有持仓限制, 没有被交易所监管, 也没有被要求在每天收盘后披露其持仓。而实际情况是, 不仅作为美国原油期货交易的基准, 也是美国生产的原油定价基准之一的西德州轻质低硫原油 (WTI) 的交易量, 在ICE为25%, 而NYMEX场内交易量则占75%。通过交易量占25%的OTC市场来撬动整个国际原油价格, 或许是许多资金大鳄隐迹于此, 并操纵油价的重要途径之一。

2.普氏能源资讯 (Platt’s) 。

通过普氏能源资讯 (Platt’s) 这一全球著名的私人石油信息提供商来进行报价亦可能成为操纵国际油价的重要路径。一份资料显示, 每天有10亿美元的大宗商品交易以普氏估价作为结算, 因此普氏的国际价格评估已成为石油和石化行业的基准。但目前, 市场已经对普氏的估价是否存在价格操纵行为产生了怀疑。“而实际上, 对于中国而言, 这种情况确实遭遇过。”一位国际原油专业研究人士表示, “例如, 每当中国需要购买燃料油等商品时, 普氏有把报价提高的嫌疑。”

3.参股石油公司的大投行。

最后的一种潜行路径则是部分参股石油公司的大投行凭借其在华尔街的影响力, 可能在自己, 连同其客户先期建立多头仓位之后, 再发布利多的研究报告, 从而拉抬国际油价。

(二) CFTC对能源期货市场的监管措施

鉴于2008年上半年原油期货价格的不断飙升, CFTC于5月29日宣布了多项措施, 旨在增加市场透明度、加强能源期货市场监管, 以确保能源期货市场能够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避免价格操纵及欺诈。主要措施有:

1.加强原油交易的国际监管合作

CFTC于2008年5月29日宣布, 已经与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 (FSA) 和洲际交易所 (ICE) 达成协议加强监管合作, 对以美国为交割地的能源期货合约, 包括在纽约商品交易所 (NYMEX) 和洲际交易所 (ICE) 同时交易的西德州轻质低硫原油 (WTI) 合约实施信息共享。

2.加强美国能源市场交易的信息透明度

适当的透明度有利于发挥市场功能, 同时也利于监管者对市场行为进行监管防止市场操纵和价格欺诈行为。CFTC着手加强以下能源期货市场的信息搜集工作:

(1) 加强能源期货市场指数基金交易行为的透明度。CFTC可以要求能源期货市场的交易商立即提供指数基金的月度交易报告, 以便掌握其市场交易量及影响;

(2) 审查交易报告和分类。CFTC将要求指数基金和掉期交易者定期提供其在期货市场中更详尽的交易信息, 以确定目前对于这类交易商的分类标准是否符合监管和报告的需要;

(3) 审查指数基金的交易行为, 以确保此类交易行为不会影响期货市场正常的价格发现功能。

3.继续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原油市场调查

自2007年12月开始, CFTC的执法部门就围绕原油及其衍生品的购买、运输、仓储和交易行为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尽管这一调查在保密的基础上开展, 但鉴于目前市场的异常现象, CFTC仍公开披露了此次调查活动。这次调查主要目的在于对市场实施有效监管, 阻止、侦查、禁止和惩治期货市场的操纵。

四、对我国监管工作的启示

此次CFTC对商品期货市场施以重拳, 虽然其调查还在进行中, 其监管措施的效果还有待市场检验, 但相关做法对我国今后的监管工作有许多借鉴意义。

(一) 通过向社会发布调查操纵及监管措施, 在心理层面打击投机行为, 使投机、操纵等望而却步

此次CFTC破例对进行调查的事件对外公布, 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一是公布调查行为从心里层面打击投机行为, 可以抑制更多新的投机、操纵行为。另一方面, 公布正在调查操纵行为, 从事投机、操纵的机构, 必然会有所收敛, 同时也会露出破绽给调查者。我国商品期货市场, 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监管、交易规则的研讨, 减少其中可被利用的漏洞。另一方面, 在面对比较棘手的案件时, 我们也可以适当对外公布相关信息, 抑制操纵行为, 迫使对方出现破绽。

(二) 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更有利措施, 促进期、现货价格的收敛及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

CFTC出重拳的原因之一是农场主、食品加工业者等指责美国农产品价格飞涨, 使得农产品的买卖双方难以利用期货交易降低风险。为此, CFTC发布的监管措施提到要向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更好的风险管理方案, 以提供给农民和谷物商更多的对冲方式, 为农民提供金融信贷支持等。这些措施是CFTC从现货的角度上, 为现货生产者提供便利, 使现货生产者更好地利用期货市场降低风险, 从而促进现货、期货价格的收敛及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在我国, 如果期货与现货价格缺乏收敛性, 我们也可以考虑从现货的角度考虑这一问题, 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更好地促进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

(三) 通过公布市场数据增加市场的透明度

市场的公开、公正、公平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CFTC从2008年7月开始公布一种新的月度交易数据的做法, 可以使市场变得更透明更公平, 也使得期货市场价格发现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因此, 我们在加强监管的同时, 也可以考虑研究适当的公布相关交易数据。

(四) 加强机构投资者的监管

机构投资者是期货市场的主导力量, 其相关交易行为对市场影响很大。此次CFTC主要考虑也是加强对指数基金等的监管。我们期货市场, 机构投资者是主要参与者, 我们一定要对其严加监管, 严格监控其套保、套利的审查, 防止其过渡投机和操纵行为。

(五) 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 从多角度考虑产品的影响

此次原油期货价格的飙升, 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从OPEC控制供给到全球通货膨胀, 从美元贬值到美国大选。我们可以看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一个期货产品不仅影响其自身的供给, 也影响着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我们的期货产品对整个国家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时刻保持敏感性, 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 从多角度考虑我们期货产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CFTC.Guidance Strikes Critical Balance Between En-suring Market Transparency and Promoting Growth and Innova-tion.December2007, www.CFTC.gov.

[2]CFTC.CFTC Seeks Public Comment on NYMEX Ex-emption Request Involving Three New Contracts to be Traded on the Dubai Mercantile Exchange.April, 2008, www.CFTC.gov.

[3]CFTC.CFTC Seeks Public Comment on Exemption Re-quest fromthe Chicago Board of Trade Involving Denatured Fuel Ethanol Swaps and Options.April, 2008, www.CFTC.gov.

[4]CFTC. CFTC Establishes New Energy Markets Advisory Committee. May, 2008, www.CFTC.gov.

[5]CFTC.CFTC Announces Multiple Energy Market Initia-tives.May, 2008, www.CFTC.gov.

农产品期货市场 篇9

参与期货交易,要对期货市场中的组织机构和功能有准确的认识。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的政府监管机构、交易所和期货行业协会三级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

(1) 政府监管部门。指国家指定的对期货市场进行监管的机构。国家目前确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下属派出机构对中国期货市场进行统一监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对期货经纪公司的工商注册登记工作。

(2) 我国期货市场由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家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基本模式已经形成。对地方监管部门实行由中国证监会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根据各地区证券、期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监管对象比较集中、监管任务比较重的中心城市,设立证券监管机构。

(3) 期货交易所。指国家认定的以会员制为组织形式的进行标准化期货合约交易的有组织的场所,它是为会员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自律管理的机构。

(4) 中国期货业协会。协会主要宗旨体现为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期货市场的方针政策。在国家对期货市场集中统一监督管理的前提下,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发挥政府与会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维护期货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加强对期货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资格管理,促进中国期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5) 交易所会员。指拥有期货交易所的会员资格、可以在期货交易所内直接进行期货交易的公司。国内期货交易所分两类会员,一类是为自己进行套期保值或投机交易的期货自营会员,另一类则是专门从事期货经纪代理业务的期货经纪公司。

(6) 期货经纪公司。指由中国证监会颁发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营业执照的拥有期货交易所会员席位、专门受客户委托进行期货交易的专业公司。

(7) 期货交易者。指为了规避风险而参与期货交易的套期保值者,或为获得投机利润的期货投机者。他们通过期货经纪公司在期货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

期货交易所与证券交易所的性质和功能相似,期货公司与证券公司的性质和功能相似。投资者交易期货要到期货公司开户与股民交易股票要到证券公司开户一样。期货与证券交易目前都实行网上交易。

2 期货交易

2.1 什么是期货交易

期货交易是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在期货交易所买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交易方式。期货交易的对象并不是商品(标的物)的实体,而是商品(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期货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转移价格风险或获取风险利润。

在期货市场中,大部分交易者买卖的期货合约在到期前以对冲的形式了结。也就是说,买进期货合约的交易者,在合约到期前可以将期货合约卖掉;卖出期货合约的交易者,在合约到期前可以买进期货合约对冲平仓。先买后卖或先卖后买都是允许的。一般来说,期货交易中实物交割量是其交易量的很少一部分。

2.2 期货交易的特征

(1) 期货交易的双向性。期货交易与股市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可以双向交易,也就是说,可以买空也可卖空。价格上涨时可以低买高卖,价格下跌时可以高卖低补。做多可以赚钱,而做空也可以赚钱。

(2) 期货交易的费用低。国家对期货交易不征收印花税等税费,唯一的费用就是交易手续费。国内三家交易所目前手续费在万分之二、三左右,加上经纪公司的附加费用,单边手续费亦不足交易额的千分之一。

(3) 期货交易的杠杆作用。杠杆原理是期货投资魅力所在。期货交易无需支付全部资金,目前国内期货交易只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即可获得控制合约总价值的权利。

(4) 交易便利。由于期货合约中主要条款,如商品质量、交货地点等都已标准化,合约的互换性和流通性较高。

(5) 信息公开、交易效率高。期货交易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使交易者在平等的条件下公平竞争。同时,期货交易有固定的场所、程序和规则,运作高效。

(6) 合约的履约有保证:期货交易达成后,须通过结算部门结算、确认,无须担心交易的履约问题。

(7) 实行"T+0"结算、交易机会翻番。期货是"T+0"的交易,使交易者的资金应用达到极致,交易者在把握趋势后,可以随时交易,随时平仓。

2.3 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区别

(1) 买卖的直接对象不同。现货交易买卖的直接对象是商品本身,有样品、有实物、看货定价。期货交易买卖的直接对象是期货合约,即买进或卖出多少手或多少张期货合约。

(2) 交易的目的不同。现货交易是一手钱、一手货的交易,或在一定时期内获得或出让商品的所有权,是满足买卖双方需求的直接手段。

期货交易的目的一般不是到期获得实物。套期保值者的目的是通过期货交易转移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投资者的目的是为了从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中获得风险利润。

(3) 交易方式不同。现货交易一般是一对一谈判,签订合同,具体内容由双方商定,签订合同之后若不能兑现,最终要诉诸于法律。期货交易是以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进行交易。一对一谈判交易(或称私下对冲)被视为违法。

(4) 交易场所不同。现货交易一般不受交易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交易灵活方便,随机性强,可以在任何场所与对手交易。期货交易必须在交易所内依照相关法规进行公开、集中交易,不能进行场外交易。

(5) 保障制度不同。现货交易有《合同法》等法律保护,合同不兑现,即毁约时,要用法律或仲裁的方式解决。期货交易除了国家的法律和行业、交易所规则之外,主要以保证金等期货交易制度为保障,来保证到期兑现。

(6) 商品范围不同。现货交易的品种是一切进入流通的商品,而期货交易品种是有限的。主要是农产品、石油、金属商品以及一些初级原材料和金融产品。

(7) 结算方式不同。现货交易是货到款清,无论时间多长,都是一次或数次结清。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必须每日结算盈亏,结算价格是按照成交价加权平均计算的。结算价有以下作用: (1) 计算平仓盈亏及持仓盈亏的依据; (2) 决定是否追加保证金的依据; (3) 制定下一交易日停板额的依据。

3 期货合约

3.1 什么是期货合约

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的买卖对象或标的物,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了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商品的标准化合约。期货价格则是通过公开竞价而达成的。

3.2 期货合约的作用是什么

(1) 吸引套期保值者利用期货市场买卖合约,锁定成本,规避因现货市场的商品价格波动风险而可能造成损失。

(2) 吸引投机者进行风险投资交易,增加市场流动性。

3.3 期货合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 期货合约的商品品种、数量、质量、等级、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条款都是既定的,是标准化的,唯一的变量是价格。期货合约的标准通常由期货交易所设计,经国家监管机构审批上市。

(2) 期货合约是在期货交易所组织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期货价格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厅里通过公开竞价方式产生的。国外大多采用公开叫价方式,而我国均采用电脑交易。

(3) 期货合约的履行由交易所担保,不允许私下交易。

(4) 期货合约可通过交收现货或进行对冲交易履行或解除合约义务。

3.4 期货合约的组成要素是什么

农产品期货市场 篇10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呢?

从期货市场发展的角度审视这种局面,感觉临沂市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的滞后,是造成临沂市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临沂市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滞后,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临沂市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

1.商家只盯着小商品批发、物流业、板材业,没有从事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想法和动力。各类批发城的崛起及在“互联网 +”的推动下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板材业的突飞猛进,是临沂市经济发展领跑其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批发城、物流业、板材业吸引了众多商家。在上述三个行业快速扩张的时候,大凡有勇气一显身手者,如今的身价都是百万、千万乃至上亿。正是有了这些榜样,趋之若鹜者络绎不绝。于是,他们就没有了从事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想法和动力。

2.农产品杂而不全、杂而不强,没有进行期货交易的先决条件。苍山的大蒜、费县的板栗、沂南的红薯、莒南的茶叶,是临沂市农产品中的“佼佼者”。另外,平邑的金银花、临沭的稻米、费县方城的大棚蔬菜及瓜果,在本地也略有名气。粗略一算,这些农产品虽然“杂”,但是不“全”。没有成规模的小麦、玉米、大豆、高粱、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基地。尽管农产品有点“杂”,但它却不“强”,没有在山东省或全国乃至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就是早已名扬四海的苍山大蒜,也只是能出口韩国、日本等几个少数国家。

3.没有专门从事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机构。据了解,目前,临沂市只有两家期货交易机构。其中一家主要从事冶金、贵金属、半金属及钌的交易,同时兼顾菜籽的交易;另一家主要从事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等业务;没有一家专门从事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机构。连一家机构都没有,何谈农产品的期货交易。

4.农民对农产品的交易思维,仍停留在现钱现货交易的范畴内。现钱现货交易的惯性思维,早已根深蒂固于农民的骨髓里。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和对新生事物的不认同,使得农民根本就没有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期货上市交易的“冲动”,甚至连什么是农产品期货交易都不知道。这样看来,向农民进行期货交易的宣传是多么的缺失啊。因此,有志向从事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有志之士,应不失时机地向农民进行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宣传。

5.干鲜果、淡水鱼、蔬菜、五谷杂粮等批发城的现货交易同期货交易严重脱节。临沂城内,尽管有干鲜果、淡水鱼、蔬菜、五谷杂粮等农产品的批发城,但在此交易的人们除了凭诚信向一些老客户赊欠外,其余的均是现钱现货交易。没有以期货交易的价格做“参照物”,临沂市的农产品的现货交易同期货交易就严重脱节了,这也就从另一层面上直接造成了临沂市农产品期货交易的不景气。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临沂市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发展滞后的局面呢?在学习之余,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二、解决临沂市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滞后的建议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临沂市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滞后的局面,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定会收到奇效。

1.培育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一提起泰国大米,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它是泰国农业的优质“品牌”;我国黑龙江省的方正大米,是黑龙江省为之骄傲的农产品的“品牌”。在临沂市,苍山大蒜、费县板栗、沂南地瓜、平邑金银花虽算得上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品牌”,但它们离成为全国叫得响乃至世界范围内叫得响的“品牌”,还有许多路要走。正因临沂市没有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叫得响的农产品的“品牌”,它们就不可能成为被人们青睐的农产品期货交易的著名的“的标”。这样看来,培育临沂市响当当的农产品的“品牌”,乃是成为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的“宠儿”的第一步。假如向诸如苍山大蒜、费县板栗、沂南地瓜、平邑金银花这些本地小有名气的农产品注入“绿色 + 科技”的适量“元素”,再借助于扩大对外宣传的东风的影响,它们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叫得响的农产品的“品牌”就指日可待了。

2.连片开发种植优质农作物是必由之路。河南的优质小麦、大兴安岭的优质玉米,吸引那么多农产品期货高手趋之若鹜,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的连片开发种植成为了规模,使客商手中有源源不断的货源可“炒”。目前来看,临沂市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间。要想让农产品期货交易者在此扎根、“长住久安”,这乃是必由之路。

3.吸引众多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机构和优秀期货从业人才扎根临沂。要想广泛吸引众多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机构和优秀从业人才扎根临沂,政府借助市场的手大可一展拳脚。首先,政府可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做足服务文章,就能吸引众多农产品期货交易机构在临沂开设营业部。有了梧桐树,自然就会引来金凤凰,优秀的期货从业者就会在这块处女地上开垦耕种。其次,政府可以和农产品期货交易机构及从业人员一起,深入群众宣传发动,在切实保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前提下,调动群众对农产品期货交易的认可度和积极性。

摘要:临沂市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商家只盯着小商品批发、物流业、板材业;农产品杂而不全、杂而不强;没有专门从事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机构;农民仍停留在现钱现货交易的思维中;现货交易同期货交易严重脱节。解决建议是培育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连片开发种植优质农作物;吸引众多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机构和优秀期货从业人才扎根临沂。

关键词:临沂市,农产品,期货市场,滞后,原因,解决建议

参考文献

[1]王红.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问题研究综述[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6,(4).

[2]银刘彦.“订单农业+农产品期货+信贷”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1).

纵观国际农产品市场 篇11

国际农产品进出口的国际环境

国际农产品贸易稳步增长

国际农产品贸易在经历了从1997至1999年3年的负增长以来,从2000年开始稳步增长,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均保持着10%以上的增幅。根据WTO统计,2000~2004年全球农产品贸易年均增长9%,与全球货物贸易的增长率持平。

国际市场谷物库存回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5年12月预计,2005/06年度全球的谷物产量为20.05亿吨,同比下降2.42%。消费量20.25亿吨,同比增长1.03%。当年产需缺口0.2亿吨,期末库存将回落到4.44亿吨,同比下降4.47%。

棉花产量下降,库存小幅增加。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2005年12月预测,2005/0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497万吨,同比下降5%。消费量达到2438万吨,同比上升3.97%。产大于需59万吨。贸易量为875万屯,同比增长13.18%。期末库存将上升到1096万吨,上升5.59%。预计全球棉花价格将会上升到每磅65美分,升幅为24.52%。

植物油产需同步增长,库存小幅回落。据美国农业部2006年1月发布的《油籽:世界市场与贸易》分析,2005/06年度全球植物油产量为1.14亿吨,同比上升3.58%(主要是豆油和菜籽油增长)。消费量为1.14亿吨,出口为0.4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4.72%和4.78%。期末库存下降到769万吨,同比下降1.79%。分品种看,豆油、葵花子油产量增幅超过需求增幅,期末库存有所回升,菜油、棕榈油等品种库存下降。

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比例失调

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极快,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发达国家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比重从不到60%增长到70%以上,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缓慢,份额不断下降,发展中国家目前所占比重不到30%,这一方面是因为发达国家农业竞争力强,购买力充足,有能力出口和进口更多的农产品,另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的初级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加工制成品比重上升。谷物占食品消费的比例不断下降,水海产品、蔬菜、水果所占比例稳步增长。目前美国消费者每年消费的蔬菜和水果的数量比20年前增长了25%,对有机食品的需求高速增长。可直接消费的最终制品的比例从1980年的不足20%上升至目前的30%以上。“十一五”期间,中国要全面实施技术创新、结构升级战略,努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品出口,使其出口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品出口达到190亿美元。具体来说,由于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技术进步慢,需求弹性低,且规模收益递减,完全竞争特征明显;而发达国家主要出口技术产品,需求弹性高,且规模收益递增,这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就是一种“不平等贸易”,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日趋恶化,如果发展中国家一味奉行比较优势论,将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落入“贫困陷阱”。

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环境依然不公亚2006年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贸易壁垒波及范围相当广泛,从水产品、禽肉等动物性农产品,到花生、蔬菜、水果等植物产品和加工制品,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出口农产品。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仍然保留了大量农业补贴,并继续使用出口补贴和出口信贷等出口支持政策。巨额补贴极大地扭曲了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一方面提高了发达国家自身的农业竞争力,抵消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带来冲击,对没有能力补贴农业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损害,不利于中国农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此外,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传统的关税配额以及关税高峰、关税升级、季节性关税,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代表的非关税壁垒也普遍存在,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巨大障碍。

发达国家继续对农业实行高关税、高补贴的高保护政策,对国际农业竞争环境造成严重的扭曲和破坏。目前发达国家每天给农民的补贴高达10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生活费还不足1美元,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非常不公平。其次,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蔬菜水果、肉类食品和农产品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不仅继续受发达国家高关税等传统贸易壁垒的限制,而且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技术性措施等新型贸易壁垒的影响。

优势农产品出口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欧盟食品安全法等国际新型贸易壁垒的制约。加之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多边贸易谈判进展不顺利,中国频频遭遇国外反倾销和其他贸易争端,国际贸易环境改善前景不容乐观。加入WTO以来,先后暴发了中欧动物源产品、中韩大蒜、中日大葱、中美蜂产品和水果等贸易争端。“今后有可能形成农产品进口激增,而出口受阻的不利局面”。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农产品出口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准入条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不仅农产品关税高峰、关税升级问题严重,而且针对中国农产品的“反倾销”、“特保条款”也有可能不断升级。

各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政策

农产品贸易与各国的利益息息相关,一直是各国保护的对象,也带来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争端。1994年达成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农产品协议》(Agreement On Agrjculture)标志着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产品贸易协议》旨在建立一个“公正、公平、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贸易体制,从而实现“消除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扭曲现象和实现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目标。

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政策

从1933年上溯到80年代中期前的50多年间,为了缓和农产品过剩危机并努力拓展国内,尤其国外市场,美国政府推行了一整套以价格支持体系为手段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概述起来,在此期间,这些以价格支持手段为代表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价格支持。指联邦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或贷款,以防止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滑,稳定农场主收入的各种措施。其中,价格支持措施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种财政补贴,如限耕和限额补贴、休耕补贴、自然灾害补贴等;另外一类是各种贷款,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农产品

抵押贷款。农产品抵押贷款,实际上也是一种农业补贴,一种价格支持的形式。

(2)限制生产与销售。既是以价格支持为中心的美国农产品政策的重要环节,又是农场主获得各种补贴的先决条件。概括地说,限制生产和销售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第一,分配播种面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的播种面积。第二,实行农产品销售限额制。农业法规定,由于参加限耕的农场主中须有3/4的人投票赞成,方可生效。若销售限额尚未通过,那么,自愿限制播种面积的农场主只能获得较低标准的价格支持。同意销售限额的农场主,将由政府发放销售卡,凭卡销售并获取政府的价格补贴。第三,签定市场销售协定。这种办法主要适应于水果、蔬菜和奶制品的生产。农业法规定,凡是同政府签署了限耕和销售限额合同的农场主,都必须遵循他们与政府达成的协议,否则,不仅将失去享受价格支持的资格,还要受到严厉的经济制裁,超过限额部分,要缴纳罚金,其数额高达价格支持标准的50%甚至70%。

(3)扩大农产品出口。开辟和扩大国外销售市场,给过剩的农产品寻找出路,是美国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联邦政府成立了农产品销售局,农产品交易管理局,具体负责扩大农产品对外销售事宜。联邦政府一向重视农产品对外出口,不仅将农业出口作为对外推销其剩余农产品,转嫁危机的重要手段,还把扩大农产品对外出口作为支撑其整个国民经济的既定方针。2002年5月2日,新农业法首先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主要内容包括(1)对当前享受庞大财政补贴的谷物和棉花种植者继续增加补贴;(2)对近年来不再享受补贴的羊毛和蜂蜜等生产者也进行补贴;(3)对历来基本上不予补贴的牛奶、花生种植者也开始给予补贴:(4)对涉及农业生产的土地保护增加政府支出,其数额比目前增加80%。这意味着以往一直很少得到政府财政拨款的畜牧业乃至水果和蔬菜生产者都将获益匪浅。

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通过新农业法后,美国总统布什于2002年5月13日签署了农产品补贴法案,决定在今后10年内,联邦政府将向美国农业提供高达1900亿美元的财政拨款;还决定在2003年~2008年的6年内,联邦政府将农产品财政拨款增加67%。这一新农业法案规定,向农作物和乳制品每年追加64亿美元的补贴,这笔补贴在2002年冬季收割季节开始发放。

欧盟农产品贸易促进项目主要措施和资助标准

欧盟农产品对外贸易促进计划主要有六项措施,即:

(1)推进公共关系建立,宣传、推介欧盟高质量的、营养及安全的并且符合环保要求和动物福利的产品。为出口企业打开“第三国”市场建立公共联系。

(2)参加重要的国际商务展览及其他相关活动,尤其要根据欧盟会展标准,促进欧盟产品规范化宣传。

(3)开展商业宣传活动,特别是要对欧盟建立的产品原产地标识(PODS)、产品地理标识(PGIS)、传统产品特性保证标识(TSGS)和有机农业体系进行宣传。

(4)对新市场进行调研,进一步拓展扩大已有的市场。

(5)开展欧盟高层贸易访问。欧盟高层官员亲自参加大型国际博览会,开拓新市场。

(6)对贸易促进及信息服务措施经验的评估报告进行研究。

在上述措施中,第4、5、6项活动欧盟将提供全部资金支持,其他措施费用由欧盟负担50%,申请者负担30%,申请者所在成员国负担20%。

欧盟对受资助产品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一,出口机会大,具有开辟新市场潜力并可直接消费的产品和加工产品,特别是那些有较大潜力、需求量很大的欧盟产品,而这些产品在目标市场中,比如日本、东南亚、中东、美国、拉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发展中国家的首都市场中会遇到强大的竞争力。其二,欧盟传统优势产品和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日本品牌农产品的出口战略

随着中国等亚洲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农产品出口快速增加,一向被认为是拖日本经济后腿的农业开始转守为攻,并制定了扩大出口的五年计划。

日前,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岛村宜伸宣布了要在2009年之前使农产品的出口额增加一倍的目标。由于成本过高等多种因素,日本的农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日本政府为保护国内农业而采取的贸易壁垒政策也越来越受到外界的批评。为此.日本农林水产省以及日本农业协会等相关部门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尤其是其品牌农产品的出口战略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1)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举国体制

日本政府在品牌农产品出口中发挥主导作用。2000年,日本政府成立“农林水产品出口推广协议会”。该协议会负责制定日本农产品出口的基本战略,确定农产品出口的具体目标,完成并实施年度农产品出口行动计划,与外国政府交涉取消农产品进口壁垒等。

全国性农业组合,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和全国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简称全农和全中),利用其遍布各地的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制定的农产品出口战略规划,帮助农民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储运和销售。

有政府预算支持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利用其人力资源和全球网络,组织专家进行市场调研,提供分析报告,提出具体建议,并在展览、推销、宣传上提供资金支持。2005年度仅展览推介会一项,即安排资金1亿日元。

日本政府对农产品出口有直接的资金支持。这部分资金被称为“推动农林水产物出口倍增事业补助金”,2005年度为6.56亿日元,2006年度翻番为12.58亿日元。该补助金一是用于促进出口,包括海外出口环境调查、面向海外出口所需业务调整费用、海外销售促进费用等:二是用于新品种保护的费用,包括从事新品种保护的费用和开发新品种鉴定的DNA技术的费用等。

(2)日本实施品牌农产品出口的主要措施

日本农产品以高价著称,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进口低价农产品的冲击,出口是否有市场也受到各方质疑。迄今政府一直坚持“防守”为主,消极应对进口冲击。随着WTO农业谈判的明朗化和对外FTA、EPA协议的需要,日本政府开始转守为攻,全面推出扩大出口战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以饮食文化带动农产品出口,以高质、高档、安心、安全,树立日本品牌形象,满足消费者追求食品安全、美味的要求。目标是自2004年起到2009年出口额由2954亿日元增加到6000亿日元,实现5年倍增。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五大措施:

1、树立日本品牌优质、安全的形象

2、加强对外交涉,为农产品出口铺平道路:

3、加强品牌农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4、建立面向出口的生产、流通体制:

5、积极开展海外市场推广。

经过两年的努力,日本政府的农产品出口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4年出口额为2954亿日元,2005年增长12%达到3311亿日元。出口市场以亚洲为主,逐步向欧美扩展;出口品种以在日本市场已确立主导地位的品牌产品为主,代表日本的品牌产品走向世界,不仅被消费者认可,也受到很高评价。

中国农产品出口政策

农产品贸易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际贸易日益自由化的今天,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严重滞后,各国采取了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国农业的竞争性,造成了农产品贸易的极度扭曲。在这种国际贸易环境下,作为世界主要农业生产和贸易国的中国面临着如何重新确定其农产品贸易政策问题,这个抉择不仅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未来农产品贸易和消费的格局,而且也会影响到整个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供需情况,因此,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问题是继续实行农产品贸易的保护政策还是开放农产品贸易。按照《农产品协议》的规定,各成员国将逐步消除和废除市场准入的保护,通过各国实施的关税、进口数量限制等措施来降低保护水平,建立公平的、市场导向型的农产品贸易体制。中国在加入WTO后,已承诺对农产品进口采取约束关税方式,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国内市场准入程度将逐步提高,国内农产品市场国际化趋势加快,因此,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应加快农产品贸易政策的调整,尽快适应WTO体制的要求。

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如果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就应当选择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依照比较优势原则,合理配置土地、水、资金、技术等资源。

要充分利用WTO的有关规则和政策支持国内农业发展

从保护方式来看,应强化WTO规则中的“绿箱”政策,在调整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的同时,要将政策转向充分利用“绿箱”政策上来,把它作为支持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手段。(1)增加农业的科技投入,即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以及农民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提高中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即水利、道路交通、邮电通讯、能源及市场信息等设施建设,以减少农民用于生产农产品的成本支出,减缓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速度。(3)增强农村环境和生态投入,即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4)利用“国内支持”措施,在允许的期限内,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构建农产品进出口的新体制

中国加入WTO后,就必须从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卫生与食品检验等方面对农产品贸易政策进行系统设计,逐步实现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的国际化。为此应:(1)完善关税保护制度,建立合理的关税结构和关税升级制度。根据WTO协议农产品进口配额措施要实行关税化。(2)构建农产品市场注入体系。根据国内农产品供求的长期发展趋势,按国际惯例制定反倾销、反补贴的法律,有效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这样既可防止国外有补贴的农产品过度地进入而冲击中国的农业生产,也可避免中国农业成为国际反倾销的巨大受害者。(3)合理利用非关税堡垒。如利用《农产品协议》对环境与动植物检疫(SPS)的规定,进一步加强进出口动植物检疫工作。在出口方面,加强质量检测,促进中国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减少出口贸易障碍:在进口方面,制定严格的、动态的、具有灵活性的动植物检疫标准,加强对农产品的检测,限制国外有疫情农产品及劣质农产品的进入。

为农产品出口提供资金支持

中央外贸发展基金要向支持农产品出口倾斜,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重点支持出口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信贷: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积极提供信贷支持。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研究制订对农产品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扶持的具体办法。

保险:继续完善农产品出口政策性保险制度。探索出口信用保险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风险防范机制,扩大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范围,有效提高企业投保比率。

税收:完善税收支持政策。调整农产品出口退税率结构,鼓励企业出口深加工农产品。对农产品出口生产企业进口生产加工检测检验设备及企业自用的通用设备,在关税减免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

费用:减免出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费用,加快通关速度。改进检验检疫办法,由主要依靠每批检验向加强基地监管转变。

充分利用WTO《农产品协议》给予发展中国家的过渡期,培育中国的“发展中国家优势”

《农产品协议》规定,鉴于农产品贸易的特殊性和各国农产品贸易长期游离于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之外的实际情况,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有别于其他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强调贸易“回归”,强调提高农产品市场准入程度,改善贸易环境,推进贸易自由化。同时,又兼顾贸易各方利益,允许在履行承诺方面有适当的弹性,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因此,中国应充分利用作为“发展中国家”这一特殊待遇优势,在过渡期内,大力调整农产品贸易政策:(1)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贸易战略。把参与国际竞争的农产品进行分类:一是敏感性产品,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敏感性农产品依次为大豆、油菜籽、植物油、玉米、棉花、食糖,任何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动都会影响主产国的生产者收入和市场格局,对这类农产品应当重支持,速度保护:二是竞争性农产品,如肉类、蔬果类、加工食品等,对这些农产品,只要国内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就有可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定的地位。三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农产品或农业产业,应下决心予以调整,以优化中国的农业产业结构。(2)依靠科技,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对中国农作物品种的保护,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品质,以优良农作物品种为龙头,搞好农产品品牌建设,抓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形成中国特殊竞争优势。

农产品期货市场 篇12

关键词: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综述

1 引言

期货市场信息效率是指期货价格吸收和反映信息的能力, 是期货市场成熟度的重要标准。 通过对农产品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研究, 能够比较清晰的刻画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育情况, 合理配置市场资源。

梳理现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发现, 相对于大量针对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研究, 对期货市场的研究数量有限;在针对期货市场的研究中, 大多集中在金融期货市场领域, 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研究较少。 以往主要从有效市场理论出发, 研究价格对信息反映的时间和程度。 随着协同市场理论、分形市场学、行为金融学等陆续出现, 对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研究越来越多。 各种研究的出发点不同, 采取的检验方法和获取的数据区间也各不相同, 从而使得结果存在较大分歧, 甚至相互矛盾。 因此有必要针对农产品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 并提出相关思考, 为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提供借鉴。

2 信息效率相关理论

2.1 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关注价格对于信息反映的时间长短和程度强弱, 可划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有效性。 检验方法有随机游走检验、事件研究法和判断超额利润等。 有效市场理论通过对价格效率的分析来量化信息效率, 同时忽视了其他方面, 如市场制度和结构等。 对它的质疑主要有:对投资者完全理性假设的质疑;对无信息不反映假设的质疑和对非理性因素造成的价格偏差可抵消的质疑等。

2.2 协同市场理论

协同市场理论是评估资本市场风险和市场中基本因素与技术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协同市场理论是对有效市场理论怀疑的解释, 但目前还缺少严格的实证检验。

2.3 分形市场理论

分形市场理论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 信息反映过程是非线性的。 实证检验方法有相关维、李雅普诺夫指数、重标极差分析方法等, 集中在股票和外汇市场, 对期货市场的研究较少, 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2.4 行为金融学

期货市场中交易者之间、交易者与外部环境之间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最新研究表明市场交易者决策受偏好、情绪、有限理性和市场状态等的影响, 交易者行为直接地决定市场价格的变动, 影响市场信息效率。

3 实证研究方法

3.1 随机游走检验

随机游走检验从期货价格的可预测性角度, 检验价格趋势是否满足随机游走, 包括:序列相关性检验、游程检验、ADF检验、PP检验、KPSS检验等。

国外随机游走检验代表性研究如:Lalson (1960) 发现玉米期货价格服从随机游走, Stevenson & Bear (1970) 使用序列相关性检验发现期货市场存在超额利润, 拒绝随机游走假设。 中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 研究成果在数量和深度上都存在不足。 采用随机游走检验, 多位学者对中国多种农产品期货合约进行了随机游走检验, 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 如程雄飞 (2005) 游程检验的三个主要结果均不一致。

3.2 方差比

由于期货价格不服从正态分布, 具有明显的条件异方差性, 所以依赖于正态分布的早期随机游走检验都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Le Roy (1973) 、Lucas (1978) 等发现随机游走并不意味着期货市场的有效。

方差比和多重方差比克服了上述缺陷。 通过采用方差比的方法, Fung等 (1994) 、Semenov (2008) 等对国外不同的期货市场进行了检验。 中国学者也发现方差比检验更具有适应性, 不少学者运用方差比检验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进行有效性检验。

3.3 协整检验

期货和现货基于同一商品, 价格受相同信息影响, 但由于交易制度和结构等的不同, 使二者在信息吸收能力上存在差异。 Rausser & Carter (1983) 首次提出利用无偏性研究市场信息效率。 但Maberly (1985) 等发现当价格序列非平稳时, 无法判断是否是由于市场信息效率导致拒绝无偏假设。 协整检验解决了这一问题, 方法主要有Johansen检验与E-G两步法。 Tse &Booth (1995) 、Kencourgios & Samitas (2005) 等对不同品种的农产品期货进行了协整检验。

协整关系检验成熟之后, 国内学者对这一领域展开了研究, 华仁海、仲伟俊 (2003) 和史美景、邱长溶 (2007) 等都运用协整检验研究了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信息效率。 之后, 王赛德和潘瑞娇 (2004) 、王冉等 (2009) 、陈万琳 (2012) 等运用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信息份额模型等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信息效率进行了协整检验, 结论各不相同。 不同市场之间、同种期货合约之间的主导关系和信息传递关系也成为研究的热门领域。 如张屹山 (2006) 、缪晓波 (2008) 等发现中国和国际期货市场间存在协整关系, 且信息效率低于国际市场。

协整检验解决了价格的时间序列非平稳的问题, 但也存在缺陷。 如:现实中存在风险收益, 与协整检验的假设相悖;小样本的协整检验的结果缺乏稳定性;协整向量的很小的离差都会造成较大的偏离。

3.4 行为金融学实验

行为金融学实验主要是从投资者行为角度进行, 比如:过度反应、过度自信、心理偏好、学习模式等角度, 探讨市场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

市场异象指投资者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的现象, 说明市场信息效率低。 Anderson (1985) 、Fabozzi等 (1994) 、Philippe &Mathieu (2008) 等国外学者对多种期货合约的日历效应、年度效应和到期效应等进行了研究, 发现大多数期货品种都存在到市场异象。 中国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 但是近来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在各种市场异象的研究领域都有相应的文献。

4 国内外文献评述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农产品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研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从基于线性模型的有效市场理论到基于非线性模型的协同市场理论和分型市场理论, 从供求关系出发到关注市场交易机制, 从交易者同质性假设到研究交易者行为对信息效率的影响, 理论不断深化和成熟。

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和可获取数据的增加, 实证检验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 从最初的随机游走检验到分型市场检验再到行为金融学的检验, 从静态研究逐步发展为动态研究, 从单一影响因素到多元时间序列分析, 从日频数据到高频数据得到应用。

现有的关于农产品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国内文献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忽略了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区别, 直接将研究股票市场的方法套用在期货市场研究中; 或者直接照搬国外的研究方法, 没有适合中国期货市场和国外发达国家期货市场的区别;没有明确对期货市场信息效率进行定义, 没有与有效性、市场效率等概念进行区分, 结论大多是定性描述, 缺乏可操作性;计量方法较为单一、样本数量不足, 高频率数据应用较少等等。 不仅如此, 我们还可以发现国内研究对期货市场的信息效率的一些方面仍存在一些尚未涉及的领域, 如:忽期货市场整体的信息效率, 不同品种不同国家之间期货市场信息效率对比等, 缺乏对期货市场信息效率低的原因的研究。这些不足和局限性, 正是中国学者后续研究的空间。

参考文献

[1]Fama E.F.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J].Journal of Finance, 1970 (25) :383-17.

[2]Maberly.E.D., Testing Futures Market Efficiency:A Restatement[J].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1985 (5) :425-432.

[3]赵玉, 祁春节.中国大豆期货市场有效吗?—基于事件分析法的研究[J].经济评论, 2010 (01) :114-123.

[4]刘庆富, 华仁海.重大风险事件对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冲击效应—基于学生分布的随机波动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05) :89-103.

上一篇:个体税收下一篇:欧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