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习惯培养

2024-10-09

初中生学习习惯培养(精选12篇)

初中生学习习惯培养 篇1

学生能否学好物理,与非智力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基本上都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时,总感觉物理难学,比较抽象.这是因为学习物理时,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对于物理概念、规律的学习,物理实验的操作无所适从.因此,培养初中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尤为重要,这将为以后的高效学习做铺垫.

一、认真预习,阅读教材的习惯

在上课之前,学生一定要认真阅读教材,进行预习.通过预习,对新课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明白本节课有哪些知识点,同时要对重点和难点作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对重点难点进行突破.如,在学习“声音的特征”这一节时,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弄清声音的特征包括响度、音调、音色,同时明白什么是音调,什么是响度,对于影响音调、响度的因素预习时不能解决,那么课堂上教师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会听的特别认真仔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的实验研究,从而掌握这部分内容.这样课堂学习才会做到高质、高效.

二、注重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习惯

学习物理,一定要注重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一部分同学认为物理难学,那是因为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都是用专门的物理语言来表述的,每个物理量都有它的名称和表示字母,这些需要学生记忆.其实,许多物理概念的表述都有相似之处.如,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定义就可以知道速度=路程/时间,功率指物体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学生在学习“功率”的概念时就可以联系“速度”的定义,这样就容易记忆.同时只要学生理解了这些物理概念,掌握其计算公式即轻而易举了.

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程除了要理解每一个概念和每一条规律,更重要的是参与到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中,这样才能灵活应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来解答问题.如,学习“沸腾”这个概念,只要学生动手烧一壶水,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数据,那么对于什么是“沸腾”、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变化、声音的变化、水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等,不需要刻意去记忆也会印象深刻.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时,养成理解记忆的习惯尤为重要.

三、勤实验,多观察分析的习惯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规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得到的,实验能让科学现象生动的呈现出来.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完成课本上安排的学生实验,同时自己要多观察、多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来解决.如,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光屏上不能呈现像,不妨多观察我们的实验过程,并多做几次,通过观察分析会发现,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时,或者烛焰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上或焦点之内时都不能成像在光屏上.学生通过实验解决了问题,一定会记忆深刻,那么以后完成类似的习题也就轻而易举了.同时,学生在做题的过程遇到一些自己不能理解的物理问题,也可以用实验来解决.

实验操作时要手脑并用,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对每一个物理实验,都要知道实验原理,明确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这样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因此,要想将物理学的游刃有余,一定要养成多做实验,认真观察分析的习惯.

四、勤思考,联系实际的习惯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勤思考、善于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前提.要善于联系周围的各种现象,发现问题,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问题,养成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习惯.如,当看到雾、露、霜的时候就要想到运用物态变化的物理知识去解释;当把重物搬上卡车时,要想到用斜面来省力;当看到五颜六色的彩虹时要联系到光的色散;学习串联、并联电路之后,会联想到家里的各种电器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应该是并联,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它们之间应该是串联.因此,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会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感性的认识.当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困难时,会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同时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习的热情.

五、注重复习归纳的习惯

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复习归纳,当学习完一节或一章的内容时,一定要把知识以图表形式或按“树状结构”进行归纳总结,使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条理化,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网络.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会使得他们的学习变得轻松、主动,这不仅能使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对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生学习习惯培养 篇2

摘要:自觉学习习惯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尤其对英语这门重在积累,运用的科目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和能力。

关键词:培养;自觉;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英语教师的职责也不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给学生,而是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去学习,并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的和创造性的活动,即帮助学生寻找一些好的学习工具。比如,想办法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我认为这点对于初中生的学习来说显得很重要,同时会给他们带来很多的好处。就拿学习英语这门学科来说,我想浅谈以下几点。

一、培养自觉预习的习惯

新课教学前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先去预习内容,让学生发现很多问题,并要求他们把所发现的或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培养学习者自主发现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律的能力以及他们提出各种关于语言的问题的习惯。然后在新课教学中,学生会带着这些问题和学习的渴望去学习,目的性会更强,兴趣会更高,学习过程中也会全神贯注。

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开始学习语法现在进行时态,若要学生先去预习,他们会很自然地发现很多的动词后都有ing,而且都是be动词接动词的ing形式。那么教师在教本单元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指出该知识的特征,然后对他们的观点加以指正、总结。也就是说在学生预习后,教师需要在教学时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在教语法时鼓励学生自己总结语法规律;同样教学诗歌时,鼓励学生发现韵律和韵脚的规律,并进行诗歌创作;教学写作时,提供具体的思考技能。这样学生自然学得更懂,更牢固了,那么他们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二、培养自觉勤记忆和做笔记的习惯

心理学表明:活动有助于记忆。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习惯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英语中要记忆的东西太多,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因此要多培养学生进行竞赛活动,记住新词和句子,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记忆力。除此之外还要学生做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可以慢慢地帮助他们积累知识,对学生学习英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也有助于防止学生忘记。特别是在课外阅读时看到的知识,用笔记下来会更好。但课堂上的笔记更不可少,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的习惯还可以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做笔记可以抄写一些重点词语、句型、语法及例子,有助于他们快速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如enjoy doing sth 这个句型,可以先让学生造句,然后教师给出一个与他们爱好相投的句子:e enjoy atching TV.这样这个句型的`用法同学们都能掌握好。

三、培养自觉做练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练习要听写结合。听是语言的输入,写是语言的输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所听内容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获得可理解的输入。这种方法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又可以提高其写作能力。学到的任何知识要会运用才会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每天学完新的知识点,要用练习来加以巩固和复习,并且这样也容易及时地发现问题,以便改正。但若学生在做练习时答案是抄袭得来的,那就无从发现问题,更谈不上去改正。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习正在进行时态时,它的基本形式是be动词接动词的ing形式。老师在讲解时学生会记得带上be动词和动词的ing,但真正让他们独立做题时大部分同学会丢掉be动词或动词的ing。所以培养学生自觉做练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检测中学生会习惯性地学会思考问题,独立答题,不会想着用舞弊的方式来多得分。只有这样,不管是好还是坏,教师都能看到真实的学习效果。

四、培养学生自觉读课文和说英语的习惯

一些学生生性胆小,不爱说话,看到老师就脸红,不敢大声朗读和背诵,学的是哑巴英语,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也不敢提出来,时间长了,问题越积越多,成绩越来越差,逐渐成为学困生。但口语交际的本质就是交互,交互性成为激励说话者通过交流提高语言能力的条件。所以练习对话和读课文很重要。不但可以培养语感,还可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甚至可以训练他们的胆量。所以教师应该在任何时间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练习对话,朗读课文以及说英语的习惯。

朗读方面可以请学生朗读课文,摘抄的笑话、幽默或自己的日记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还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到有一丝成就感,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我认为在这样的语言环境和学习英语的气氛中学生不想学也得学了。这就达到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的目的了,那么学好英语就自然不成问题了。

以上几点不仅利于个人发展,还有利于学生共同协作、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学生由于缺乏好的学习方法而导致学习效果不好,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是当前提倡的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式,特别是自主学习,既易被学生接受,效果又好,还能培养成好的习惯,克服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地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共同协作和相互交流中成长。

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习习惯 学习态度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往往深陷茫茫题海中。但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们应该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是人才竞争的根本。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积极的语文学习态度

态度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比较持久的、内在的否定或者肯定等反应倾向。态度对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具有启动、持续、调节、强化等心理功能。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的习惯动力性心理因素。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只有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才能产生强大的源驱动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学生积极的语文学习习惯态度,包括语文认知心理、语文情感体验心理、语文行为倾向等诸多元素。培养学生积极的语文学习习惯态度,首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知水平。6~9年级的学生具象思维占优势,并具有模仿性强、竞争性强的心理特征。所以,教学时,我们必须为学生树立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榜样,比如名人的成材典型,再如同学校、同年级、同班学生优秀的语文学习习惯范例等,引导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意识到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主动性。

二、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的目的在于课前预先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以便在课堂学习时,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课,集中精力攻破难点与重点。预习的方法如下:逐词逐句阅读课文,联系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与课文的注释了解课文,找出课文中的难点与重点,准备好课堂记录的笔记本,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与物质准备。学生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需要持之以恒。同时,在预习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做到看、想、做有机结合,做到心、眼、手俱到,把每次预习都当成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步骤。此外,还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就是要求学生边阅读课文边画、圈、勾、点、批等。因为圈点的过程,原本就是关注课文难点与提炼课文重点的过程,是加深理解与深切品味课文内容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质疑问题与寻求答案的过程。

三、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

此处所言勤于动笔,是指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必须学会与坚持摘、划、注、批、品等。因为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的先人在读书的过程中非常强调眉批,并由此留下了大量的宝贵遗产——古籍评点。放眼国内外,凡是学问渊博者,都有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条理性,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记忆课文中的难点与重点。具体而言,勤于动笔包括下面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必须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在课文中用不同的符号进行点、圈、画、勾、批等;其次,学生必须学会随时摘抄学习资料或者课文中的精彩语句或者精彩语段;再次,学生必须学会经常写一些阅读理解层面的心得体会。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进行点、圈、画、勾、批等,既把握了课文的难点、重点、触点等,还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审美体验。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必须学会画出自己感悟较深的语句或者语段,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或者词眼。如果是记叙文,必须找出课文中的人物、环境、事件、总结性的句子或者揭示主题的语句、抒发作者情感或者抱负的语句等。对于不甚了解的地方,必须学会质疑与探究,而后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批注,以此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教给学生点、圈、画、勾、批等的方法,课后布置训练,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阅读练习,提高阅读效率。

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教学新课文之前,我们必须要求学生预习课文,鼓励学生在独立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质疑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受与个性化理解,鼓励学生就课文内容、课文主题、人物艺术形象、环境描写、写作风格等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鼓励学生质疑与批判教师对课文的分析,鼓励学生质疑与挑战学术权威。当然,对于学生的不成熟观点或者错误观点,我们必须及时指导学生进行探讨,并及时纠正。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可以培养学生深度思考教学内容的良好习惯与能力,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学会学习转化为会学习。

五、结语

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学起来会感到轻松自如,老师教起来也会感到游刃有余。而且好习惯应该在刚进入初中的起始阶段就开始养成,应该教育学生:大家已经是中学生了,都长大了,在一个新的学习阶段里,要变得懂事,要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改掉过去的一些不好习惯。好习惯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坏习惯是学习的最大障碍。

【参考文献】

[1] 白金声.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点滴体会[J]. 黑龙江教育,2002年11期.

[2] 张渊乐. 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新探[D]. 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任丽丽. 历练是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叶圣陶语文学习习惯养成说初探[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初中生学习习惯培养 篇4

一、必须对养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进行再认识

1、树立良好学习习惯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应有之义。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又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树立良好学习习惯是实现可持续学习的必然要求。

老师教, 学生学, 似乎天经地义, 但是在提倡终生学习的今天, 离开老师教导的学习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取决于学生阶段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现学习的可持续性, 迎接未来人生的重大挑战, 是每一位教师的重大责任。

3、树立良好学习习惯是英语教学差异性的客观要求。

就英语学科而言, 作为一门语言、一种外语, 英语的非母语特性决定了英语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艰巨性和挑战性, 也决定了英语的学习习惯与一般母语学科相比具有一定差异性。

二、当前初中生不良英语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

1. 课前积极预习的意识不到位。

许多教师虽然意识到预习环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缺少对学生预习的精心指导和具体要求。由于对预习环节不够重视, 能够坚持预习、有效预习的学生少之甚少, 即使能够预习, 往往因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

2. 课堂主动互动的意识不到位。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遗憾地发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 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举手发言, 只有少部分学生与教师互动;只有部分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英语课上的表演活动, 其余学生乐于做观众;学生只顾埋头记录教师讲解的知识点或是一味抄写板书, “哑巴英语”依然大行其道。

3. 课后正确复习的意识不到位。

不少学生认为课堂上已经听懂教师讲解的知识要点, 没有必要在课后浪费时间去复习, 于是, 课后不做任何复习或很少复习;认为复习就是做练习, 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师布置的笔头作业;认为平时学习时间太紧张, 等一个阶段的课程结束后复习也不迟。这些误区的存在使得大部分学生难以通过及时有效的复习巩固新学到的知识。

4. 课外持续学习的意识不到位。

不少学生在课后几乎不进行任何的听、读训练, 还有一些学生虽然会进行一定的听、读训练, 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无法长期坚持, 效果也不理想。由于对课外拓展学习的忽视, 缺乏可持续性学习的内生动力, 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缓慢。

三、多措并举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

1. 督促重视课前预习。

首先, 要求学生从整体上熟悉第二天即将学习的内容, 在看书时, 可以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的知识, 当遇到不懂的地方, 应当在旁边做上标记, 便于第二天及时解决。其次, 对于提前预习中必不可少要涉及到的新单词, 学会查阅单词表了解单词的音标、拼写、词性和中文意思, 听录音来了解单词的发音, 并跟读录音来练习单词的发音;查阅词典了解单词的基本用法。最后, 要求学生避免死记硬背新单词。因为如果死记硬背, 即使背下来也容易遗忘。

2. 鼓励参与课堂互动。

有些学生胆子大, 爱表达, 但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课堂行为, 以至于影响自身课堂效果和其他学生听课, 起到了消极的反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需具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使英语课堂活而不乱, 并能在鼓励学生勇于表达的同时引导学生善于表达。有些学生英语基本功不错, 完全有实力表达, 但不乐意、不情愿参与课堂活动, 这就需要教师准备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具有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 帮助树立复习意识。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当天所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进行复习时, 应引导学生按照从词到短语, 再到句型, 最后到对话或篇章的顺序进行复习。复习的方法有很多, 例如:跟读录音、边听录音边听写、用所学的内容造句、朗读背诵复述或默写当天所学内容、自己编写对话或文章、通过整理课堂笔记来归纳并巩固所学知识等。

4. 引导课外拓展学习。

在听力方面, 初中生在课外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的听力材料, 如故事和记叙文等来练习听力, 最好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开始, 因为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这样有利于帮助自己坚持下去。在阅读方面, 指导学生选择适当有点难度, 略高于自己实际英语水平的阅读材料, 题材可以广泛一些。这样, 不仅可以拓展原有词汇量, 而且可以拓宽视野。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年第5期.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年.

浅谈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5

关键词:初中生 学习习惯 培养

0 引言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对于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自己收益非浅,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下面,针对初中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1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从学校现有教育看,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初中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但成效并不理想。教学失去有效性,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也不能适应与时俱进的社会,终将被社会所淘汰,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必须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由于不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非常不利,从我们实际教育工作看,尽管不少老师任劳任怨,辛勤耕耘,可是没有培养起下一代良好的个体素质,学生只会“死学”。学生有了知识没有实践,或者不会实践,甚至有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督促下才能学,自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会学。心理学家奥托说:“我们所有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质要求是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学会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当今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综上所述,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他成为习惯。好的态度才能处处表现,好的方法才能时时应用,好象出自本能,用之不尽。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爱比克泰德有这样一句名言:“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学生的成绩不是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是在学习行为过程中实现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养成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阻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只要学生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

2.1 培养预习习惯。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手、动脑、自己阅读课文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能力。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2.2 培养阅读习惯。上新课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八年级数学《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时,可出示阅读题:①请学生回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②请学生用折纸的方法讲解角平分线和中线,折纸的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③请学生任意作一个三角形,并做出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和一条中线。三个要求层层深入了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让学生的 “阅读”成为“悦读”。

2.3 培养钻研习惯。要学好知识,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探索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为此,教师就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集中精力,专心听讲,勇于钻研,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

2.4 培养质疑习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许多文人学士对质疑的重要性也进行过很多的阐述。教师在课堂上或课外随时都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埋在心里的想法、引申出的知识点等向师生提出,或在课堂上专门留一定空间让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找出问题,让他们尽可能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能提出疑问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勤思多问的习惯。

2.5 培养听课习惯。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课堂。学生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在课堂完成,课堂一分钟胜于课下十分钟。如果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那么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针对那些活跃发言的学生,提醒他们要静心多思,培养其思的习惯;针对少数不太愿意发言的学生,教师应主动邀请,积极鼓励,降低问题难度,为其发言铺设阶梯,培养其说的习惯;针对个别分散注意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改变语速、语调、节奏或用突作停顿的方法,暗示或直接提醒的方法,让学生思维回归正题,表扬注意力集中的学生,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听课的习惯。通过这样分别对待,在课堂上形成专注听讲,积极发言,争相参与又能深入思考的良好的听课习惯,这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并且对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十分重要。

2.6 培养复习习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人的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要求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

2.7 培养合作习惯。现在孩子多独生子女培养合作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必须唤起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个人的学生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思想教育,鼓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当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地听,不嘲笑同学的错误等。

2.8 培养自信心。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如在讲完一个几何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数学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对他们耐心细致地疏导,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再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良好的学习方法比知识重要,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学习方法更加重要。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教师一定要从小、从严、从点滴小事抓,要抓住现在这个初中阶段的最佳期,使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篇6

【关健词】培养 数学 学习习惯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关键。现着重谈谈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养成制订计划的习惯

要想制订一个完美的计划,既要包括短期安排,又要有长期目标。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要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比如在实施每天的计划时,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我要做什么?我打算怎么做?我做得怎么样?因此,我们每周的计划要能够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在学习上的学期计划也应该这样做。假期所制订的学习计划,除了要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要计划自己要读的书,参加的学习活动等。对于自己所设立的目标和任务,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要自我欣赏、自我赞许,这样就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相应的学习效率也就能够提高了。

二、注重听课习惯的培养

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常规的教育与训练外,应该比较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如:在教学“相遇问题”中,我安排几个学生表演相遇问题中的几种不同的情况———追及、同向、反向、还剩多少才相遇……,配之形象化的动作,学生十分感兴趣.

2.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只有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状态下的听讲,才能真正做到专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数学课教学的主体结构是讲与练的结合.讲授要通过练习消化理解.因此在讲授讨论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数学游戏,这对于调整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大有裨益的.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长。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根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那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有75%至85%的知识是通过工作、自学和科研中获得.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初中学生已具备阅读能力,从七年级开始就应重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树立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思想.新课程浙教版教材为学生开辟了良好的读书基地,新颖的章头图语,重于动手实验与实践探索的教学内容,难度适当的课内练习、作业题和复习题(小结、目标与评定),使大多数学生有能力理解,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教会他们阅读课文的方法。

“学贵自悟”,有目的的预习读书是学好数学的良好开端,为了读有所悟,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对于初中学生,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比如精心设计预习提纲,由教师示范阅读课文,从中培养学生掌握如何分析定义、定理中的关键字、词、句以及与旧知识的联系.建立适当的检查职责,书写简明的读书笔记等.检查可分为教师抽查,小组互查,同学之间互测等形式,对检查中有知识缺漏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使之一起前进.另外还可以与家长联系,以求互相协作,防止学生的“惰性”发生,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设计预习提纲应尽可能浅显易懂,使大多数学生细读之后就能理解.提纲的拟定可围绕下列几个方面:教材内容涉及到哪些数学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的表达方式如何?概念、规律是怎样揭示出来的?用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是怎样运用这些知识的?步骤有哪些?关键是什么?这些概念和有关相似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四、质疑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師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适时利用比较激疑,使学生有疑可问。例如,教分式的概念可与分数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不同点和相同点。学生归纳出:分式与分数一样都是(A÷B)的形式,分数的分子A与分母B都是整数,而分式中的A、B都是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通过比较激疑,不但做到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同时加强学生对求异同的训练。巴浦洛夫说的好:“怀疑,是探索的动力。”因此,在上课时要善于激疑。只有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五、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认真完成作业,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学生的作业不但反映学生知识的水平和教学效果,而且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独立完成、按时上交等。教师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与马虎了事的坏习惯。

六、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遗忘规律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的东西,课后有部分是会忘记的。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多,速度快,如果缺乏课后复习,就不能对例题的关键和思路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难以达到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课后复习并非简单地把教材再看一遍,而要做好以下三点:第一,要理解并熟记有关定义、法则、性质、公式、定理。这是解题的依据,是进一步培养其他各种能力的基础。第二,尝试着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回忆:本节老师是如何引入新课的,运用哪些旧知识;本节重点在何处,难点在哪里;解题关键是哪一步。第三,读参考书。参考书是对教材内容的加深和扩展,能够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通过参考书适当做一些练习,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初中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7

我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已有十七个年头了, 在这十七年的教学中, 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但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其中最令我头痛的是: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对于学困生的转化, 我虽然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辅导, 但收效甚微;有些学生很喜欢学习英语, 也花了不少时间去学英语, 学得很辛苦, 但仍旧听不懂, 学不好。对于这两个问题, 我思考了很久, 得出的结论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对此, 我进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 并在学校的新一轮教学实践中付诸实施,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3年中考, 我所带的两个班级英语成绩比刚进入初一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平均成绩达到140.5分。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习惯”一词被解释为“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自身需要的行为方式。”在学校教育中, 习惯主要指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初中生朗读、预习、上课、复习、课外阅读、背诵、写、说等方面的习惯, 可以说, 英语教学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英语习惯的培养过程。

二、学生学习英语存在不良习惯的表现

(一) 部分学生存在记单词时间投入多, 效率低, 效果差, 最后还是忘记占上风的现象

究其原因, 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单词拼读规则, 大多数学生依靠机械记忆、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单词, 有的甚至给单词注上汉字读音, 造成单词既读不准, 又记不牢, 更不会用, 时间久了, 就会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 学生没有预习新课内容的习惯

很多学生因为课业多, 或对英语有畏难的情绪, 而忽视了预习这一重要环节, 认为反正老师明天会讲解, 不愿意把时间花在预习上。结果教师讲得手舞足蹈, 口干舌燥, 下面却是两眼迷茫。

(三) 学生没有先复习, 再用笔头作业来巩固知识的习惯

学生晚上完成笔头作业时, 总是凭记忆来做作业, 没有系统复习单天所教内容, 结果要通过大量翻书本才能完成, 这样其实需花很多的时间, 效率更低, 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

(四) 学生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实践发现, 很多学生自主进行英语阅读的意识和习惯没有形成, 课外阅读量很少。在阅读过程中, 如果遇到生词, 只是一味地查字典, 没有通过上下文猜词, 有的学生习惯指读、唇读等不良习惯, 他们缺乏正确的阅读指导。

(五) 书写上的不良习惯

有些学生在书写时没有按照书写要求, 如没按照四线三格写、单词间无间隔、大小写混淆、增减单词中的字母、标点符号漏写或错写等, 从而造意思混乱的现象出现;一部分学生学英语没有大声朗读的习惯, 只是默读, 哑巴英语, 没有语感, 要想学好当然很困难。

心理学家认为, 一个好的习惯要至少重复21次才有可能巩固, 因此,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严格要求和经过长期的训练, 要重视开端,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三、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的培养及策略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 说, 写三个基本学习技能

1. 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的培养

首先, 最好的听力内容是原声语言, 包括课文的配套录音、听力辅助材料、英文电影及英文歌曲等。其次, 在进行听力练习时, 要克服紧张心理。第一遍只听不写, 明白大意;第二遍边听边写, 掌握细节;第三遍复习检查, 查缺补漏。要尽可能地抓住听原声语言的机会。

2. 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的培养

学英语的最终目的在于交流, 学生要多多动口, 不仅在课堂上要与教师同学用英语对话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尽量多用英语表达, 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 养成大胆大声、清楚流畅地说英语的习惯, 做到敢讲、争讲、爱讲英语。

3. 学生良好的“写”的习惯的培养

“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书写, 二是写作。写可以说是英语教学中最难且最易出错的一个环节。

首先, 学生要保证书写的规范, 整洁和美观, 正确拼写字母单词, 使用标点符号等。教师可以经常举行书写比赛, 在班上形成写得好、写得快的良好风气。

其次, 就是写作方面, 学生平时要加强训练, 养成用英语写日记的习惯。在写作时, 先要仔细审题, 确定体裁;然后要巧妙地构思, 设计好框架。此外, 要注意语句的通顺连贯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最后, 要认真检查, 看要点是否齐全, 词数是否与要求符合等。

(二) 学生养成正确的英语学习的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1. 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

预习是学习的开始, 是积极学习的重要环节。“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 良好的预习能为听课做好准备, 学生可以知道本堂课需进行哪些语言实践, 掌握哪些语法, 关键是能获得上新课的主动权, 以便上课时能够积极接受信息, 配合教师顺利实现各个环节的教学过程, 这对于英语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要做到预习的有效性, 要做到哪些步骤呢? (1) 学生可以借助课后单词表, 或查阅字典, 预习新课的单词、词组及其用法。 (2) 让学生有目的地研读对话, 可以听录音模仿朗读、跟读对话和阅读短文, 了解将要学的知识内容。 (3) 让学生找出课文句型、重点和难点, 记录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4) 再对课前课后有关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提前进行预习。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 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例如, 在学习Unit 8 Topic 3 Let’s celebrate! (七年级下册) 这篇文章之前, (1) 可以让学生分组, 通过找资料, 了解各国重要节日及有关的活动。

Country Festival Activity

(2) Wha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3) Make cards about Teachers’Day, Christmas Day and Spring Festival and so on.

实践证明, 预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2. 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的培养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因此, 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积极思维, 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要积极发言, 英语学习的课堂参与很重要, 教师精心组织各种全班活动、小组活动、两两对话, 学生要在各种活动中积极动脑筋, 踊跃发言, 交流自己的想法, 提高课堂效率。在上课时, 对难点和容易混淆的问题及课本以外教师补充的知识点, 应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做笔记是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 也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理解, 课后有重点地研究, 复习巩固的依据, 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

3. 学生的复习习惯的培养

科学的、高效的学习, 必须把握“及时复习”这一环节。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复习先密后疏。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系统地掌握新知识, 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时可先尝试回忆, 然后反复阅读教材, 对照笔记, 记忆掌握重点内容。运用联想对课文进行描述, 使每个学生的语言能力都得到逐步提高。

(三) 养成正确的记忆单词, 背诵课文的好习惯

1. 学生良好的记忆单词习惯的培养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重头戏, 要学好英语, 必须要有很大的词汇量。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各项语言技能的运用和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储备大量的词汇, 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语言呢?

首先, 学习英语词汇的基础是指学会单词的拼读和拼写规则 (拼读规则是指从单词的拼写形式判断其读音的规则) 。大部分单词的字母、字母组合有一定的读音规律,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坚持对学生进行词汇的拼写、拼读知识和规律进行不断的点拨和归纳, 以真正提高词汇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其次, 记忆单词还要掌握一定的构词法和构词规律, 如词缀记忆法、同音异形、循环式单词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下面我对自己教学实践中采用的行之有效的循环式单词记忆法进行简单的描述。

每周记一单元单词, 在第二周记Unit 2单词时再回头复习Unit 1单词, 第三周记U-nit 3单词时, 复习Units 1, 2单词, 第4周记Unit 4单词, 复习Units 1, 2, 3单词, 如此循环, 直到第八周时, Unit1单词已复习了7遍, 这时可以从Unit 2单词开始复习, 也就是说每单元保持学习7次, 这样就可以基本上把单词转化为长期记忆, 隔二个月后再从头复习一次, 单词就不容易忘记了。

第2周:记忆Unit 2复习Unit 1

第3周:记忆Unit 3复习Units 1, 2

第4周:记忆Unit 4复习Units 1, 2, 3

第5周:记忆Unit 5复习Units 1, 2, 3, 4

第6周:记忆Unit 6复习Units 1, 2, 3, 4, 5

第7周:记忆Unit 7复习Units 1, 2, 3, 4, 5, 6

第8周:记忆Unit 8复习Units 1, 2, 3, 4, 5, 6, 7 (在第8周从Unit 2开始复习)

第9周:记忆Unit 9复习Units 1, 2, 3, 4, 5, 6, 7, 8 (在第9周从Unit 3开始复习)

只要按照一定的间隔时间反复记忆, 记单词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当然还要设计相应的考查单词的表格。我从事这新一轮教学中就坚持采用这种循环记忆法, 效果很好, 三年来其实大大减轻了学习负担, 单词解决了, 学生对语法, 阅读兴趣也增加, 学习效率提高了。

再次, 学习单词要从记忆—理解—使用, 这个过程需要反复练习, 学过的单词才能巩固下来。单词的学习, 不能只是孤立的机械记忆, 要把单词放在句子中, 放在篇章中学习, 即要记住单词的上下文, 把单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记忆, 才能记得牢。

2. 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的培养

对于英语学习初学者来说, 积极背诵有意义的课文、精彩的语段和习惯用语, 可以打好学习英语的基础, 它更是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保证。只要长期坚持背诵, 学生就会培养起良好的语感, 养成用英语思维的好习惯, 并大大改进听力和口语。既然背诵课文对英语学习如此重要, 那我们应该怎样背才能减少遗忘而高效呢?

首先要做到看熟、听熟、读熟再到背熟。看熟:快速看课文, 抓住文章大意, 搞清文章结构, 扫清单词, 语法障碍;听熟:听清重读, 弱读, 连读, 意群, 断句, 关键词等;读熟:大声地读, 欣赏地读, 跟着磁带读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背熟:文章通过理解消化已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 语句通过熟读已朗朗上口, 这时就能顺利地背诵下来。

其次, 过度学习代替适度学习。实践表明, 过度学习的效果优于适度学习的效果。所谓适度学习是指在识记材料刚刚达到背熟程度就中止的学习, 而过度学习是对识记材料达到背诵之后还继续进行巩固学习。

再次, 坚持背诵, 及时检查。经过一周或一个月后再复习背诵重复记忆, 这样很长一段时间也不容易遗忘。

总之, 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靠教师的示范、监督, 另一方面要靠学生自己的严格要求, 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严格要求和经过长期的训练, 并且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 我深知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英语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反之, 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有负面影响, 同时, 成绩没有提高, 在学生心理上又会产生挫败感, 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由此可见, 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英语教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简单谈谈学生学习英语中存在的不良习惯以及如何培养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学习,习惯,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 .

[2]冯克诚, 刘以林.学习方法指导丛书.英语解题和课业指导策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9 (1) .

[3]王彦彬.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 (10) .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谈初中生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8

一、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

《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它应该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 选择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获取知识, 发现新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活动, 学习化学概念和规律, 体验学科学的乐趣, 了解科学方法, 获取科学知识, 逐步树立创新精神。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 怕麻烦等思维障碍,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也能避免因多次失败而产生消极影响。在探究开始时就设置各种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新的化学情景与已有知识的冲突, 从而提出问题, 并做出合理的假设和猜想, 设计出实验方案。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器材进行实验, 并与别人交流实验的结果, 能够从中再发现新的问题等。

二、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

教材是学习化学的基本依据, 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在新教材刚开始讲授时就要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化学教材, 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这样的阅读不仅在预习时需要, 在课后的复习过程中更加需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阅读教材的方法加以指导。笔者认为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通读, 现在的教材对学生来说, 可读性强, 也容易看懂, 但不少学生只对书中的插图, 阅读材料感兴趣。学生抓不住知识难点和重点, 对理解知识的注意事项也容易忽略等。在通读教材时就要明确重点和难点, 对重要的语句和不理解的段意要求他们在阅读时用笔勾画出来。

其次是精读, 弄清化学概念是如何引入的、化学规律是怎样揭示的, 它们的内容, 化学意义如何, 单位是什么, 这个化学规律或公式有什么适用的条件, 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这一知识点与前面学过的知识有怎样的内在联系等等。通过精读, 将知识前后联系, 纵向对比, 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明确公式和定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同时指导学生横向对比阅读。如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可以让学生对比前面学过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使学生了解它们在反应物种类、类别及生成物种类、类别等方面的特征和区别, 从而正确地形成概念。

最后是泛读,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科普读物, 特别是那些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社会方面的读物。并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读物, 如:介绍我国航天事业方面的杂志, 介绍我国现正在搞的“嫦娥工程”方面的读物, 以及能对化学产生兴趣的课外读物, 使学生增长知识, 开阔眼界, 活跃思维,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阅读能力和习惯。

三、培养学生看图的习惯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 有的插图具有漫画的特征, 有的是两个人物的对话, 形象生动, 直观性强, 图文并茂, 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 要重视对插图的理解, 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上的文字叙述, 认真地分析插图中的每一条线段, 每一个符号, 每一部分图示, 它们表达什么意思, 说明了什么问题, 表示了什么化学现象和过程。学生会看插图, 对掌握知识和理解化学概念、用途是很有帮助的, 能将抽象的化学概念、用途形象化, 便于理解和记忆。

四、培养学生细心观察, 认真实验的习惯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观察和实验, 对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认识化学现象的源泉, 是学习化学知识, 掌握化学概念和规律的基础, 也是学习化学的手段, 所以要重视观察和实验习惯的培养。

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和源泉。观察不是消极的“观看”, 而是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细致地看化学现象是怎样发生的, 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并把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细心观察周围的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及大自然中的化学现象, 并与课内知识联系。如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 可以观察道路旁的树有时需在树干上刷一些石灰浆。家中水壶、水瓶内为何会形成水垢?如何清洗?使学生养成爱观察善思考的好习惯。

五、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 即是说学习如果只是死记一些知识, 而不去思考加以消化, 那么, 学来的东西是空洞的, 不会有什么收获。而对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 变化多端的化学现象就更要下工夫多想多问才能学好。

要培养学生注意从教材的叙述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归纳抽象出催化剂、分子、原子、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从实验数据中通过科学推理、分析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等。更要培养学生从老师的讲授中学习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学习新知识时, 要运用化学现象自觉地与有关旧知识联系。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时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发生火灾时用什么物质来灭火?它同用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在灭火原理上有何不同?各有何特点?使用范围如何?使学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求同和求异是思维矛盾的两个方面, 求异思维实质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通过精选习题, 选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题, 来对学生的思维加以训练。下面再举一例说明:

食盐和口碱是家庭中常见的烹调用品。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区别开来。你有哪几种方法?

先让学生自主思维, 展开讨论有哪些方法, 然后一一列举出来, 如: (1) 品尝味道, 有咸味的是食盐, 有涩味的是口碱; (2) 各取少量样品放入茶杯中, 分别倒入少量醋酸溶液, 有气泡的是口碱; (3) 各取少许样品配成溶液, 分别盛于玻璃杯中, 再在这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 有浑浊现象的, 原物质是口碱; (4) 各取少许样品配成溶液, 再分别用干净的筷子沾取溶液滴于pH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值大于7的是口碱。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

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在学习“溶解度”概念时为什么规定“一定温度”、“100克溶剂”、“饱和”、“某种溶质在某种溶剂”等条件?若没有这些条件行不行?又如在做选择题时, 为什么要选这个答案, 其他答案为什么不对。只有对书本上的东西提出的疑问越多, 解决得越彻底, 学习才会越深入, 收获也越大。

六、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习惯

笔者从批改学生的作业中发现, 部分学生解化学题时不规范, 不全面, 不合题意, 具体表现在: (1) 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 如:元素符号大小写不分Mg写成mg、一氧化碳CO写成Co; (2) 问答题的叙述不清楚或答非所问, 词不达意, 还有的说不到重点上。书写潦草, 错别字多, 让人难以阅读等; (3) 在解计算题时不规范:如不写必要的文字说明, 不写单位等。这些不规范的现象往往会在各种考试中出现, 造成不应有的丢分, 学生也感到苦恼, 如果是在中考中因此丢分, 那就太可惜了, 作为我们老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教育, 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认为教师在上新课时, 一方面要把知识点和概念讲清楚, 另一方面在讲例题时, 注意解题的方法和板书的格式, 教师注意做好示范, 对学生的作业要严格要求, 不能马虎过关, 有的作业要找学生进行面批, 当面指出其不规范的写法。在作业评价课上教师要通过归类对比, 规范训练, 严格要求, 学生规范解题的习惯会逐步养成。

七、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和认真订正错误的习惯

学生平时学习的化学知识都是局部的、零碎的, 因此, 学完一章后, 或学完氧气、二氧化碳、水等常见物质;酸碱盐;微观粒子等各部分后, 应当会整理知识并形成习惯。整理知识就是指将所学的知识按化学本身的内部结构整理成有机联系的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弄清各章知识的前后联系及每一部分的知识在教材内容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便于融会贯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写出示范性小结, 不但有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订正错误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评讲试卷后, 及时再去找部分学生来重做试题时, 发现不少学生仍然不会做, 什么原因呢?认真分析后就会发现:对作业和试卷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往往容易忽略或不认真去检查。所学的知识记忆模糊, 或未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所以, 对作业或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地方, 必须要学生搞清错在哪里, 错误的原因何在, 是对概念、规律理解上的错误, 还是对知识不懂的错误, 或是粗心大意的错误等。找出错误的原因后, 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使学生把订正错误的过程作为一次对知识的再学习、再认识的过程, 纠正学生这方面的不良习惯, 在各种考试中会减少丢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我们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且要持之以恒,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到甜头, 增强信心, 我想学生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 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初中生学习习惯培养 篇9

一、培养听的习惯

听是学习英语的基本途径。只有在耳朵接受了语言形象, 听清了, 听懂了, 听准了的基础上, 才会学着说出来, 才能逐步学会说和读。所以, 我把培养学生听的习惯作为首要问题来抓。虽说我们偶尔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多媒体教室、光盘播放室去听空中课堂节目或看电视节目, 接受纯正的英语教育。但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 学生主要的还是听原声磁带, 听教师上课的英语讲解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 多给学生提供的听的机会, 说地道的英语。

第一, 培养学生反复听录音带的习惯。每个对话都要求学生在看文字之前先听几遍录音, 看了文字之后, 再边听边读, 复习时 (早读课) 也一样。这样, 标准的语音语调在学生的耳边不断的萦绕, 最后在学生的脑子里盘旋生根。多数学生坚持听录音的学生, 能做到用正确的语音、语调, 在朗读、背诵、表演时脱口而出。

第二, 教师要坚持从一开始, 就用英语进行教学。语速由慢到正常, 可以先教一些课堂用语, 比如, Stand up, please.Sit down, please.Good morning, classeveyone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Who's on duty today?Is everyone here?Open your books, please.Good!Very Good!等, 课堂用语可以由少到多。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进行一些必要的归纳总结时, 用母语之外, 基本上都用英语进行教学。只要坚持一个学期, 学生能听懂, 还可以用简单的英语与老师和同学对话。由于习惯已经养成, 学生也都认为上英语课用英语教学是理所当然的了。此外, 在进行听的训练过程中, 学生的听音习惯, 心理素质都会影响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因此, 要激发学生对所听材料的浓厚兴趣, 告诉学生听音、听句子时要抓住其中的主要信息, 听懂说话者的大意, 抓关键因素、单词、词组和短语。不要反复思索那些一时还未听清的, 一时反应不过来的词或句子, 以免影响后面更多信息的获取, 千万要保持心态的平蘅, 避免烦躁、急躁的情绪产生。

二、培养说的习惯

由于我们七、八两个年级的学生, 都是初学英语者, 对英语充满了好奇, 兴趣浓厚, 求知欲望盛, 最不怕羞, 最愿当众讲话, 所以, 这两年是培养学生说英语的最佳时期。由于我校处在农村地区, 受条件的限制, 我们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场所仍然只能是课堂。学生在学说英语的过程中, 学生通常是把自己的语言按一定的句式, 甚至经过母语到英语的心译, 他们经常是想一想再说。当然随着语言知识的积累, 这一过程会缩短, 直到不假思索, 就能脱口而出。但要达到这一境界, 必须从开始学习就严格训练。其方法是:先跟读, 后自己读;先自己私下的大声讲, 然后想全班讲;先说简单的内容, 然后说复杂的内容;先一两句话, 后长篇讲述;先作准备, 后即兴发言。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所学教材, 结合课内课外的学习和生活, 编制或下载一些话题, 多准备一些英语活动, 比如, 每天课前的英语值日的报告, 讲英语小故事, 讲英语笑话和用英语讨论生活中的话题等。每堂课上都要有时间, 让学生用英语自由交流或表演教材上的内容。有时也可以进行问与答的练习, 可以是教师问, 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问, 学生答。这样, 一方面练习了讲话, 一方面又达到了复习巩固教材的目的。只有多成面, 多渠道调动学生开口讲英语, 在说的过程中, 学会遣词造句, 学会合理运用语言的技巧, 才能达到运用语言去交际的目的。

三、培养读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文字是人类传统的沟通媒体, 培养学生学会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 读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大量的读可避免写作中的语言和知识的贫乏。正如我们的祖先说的那样:“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听和读的过程都是领会和吸收的过程, 没有领会和吸收, 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了无源之本, 无本之木。对中学生来说, 读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朗读, 另一种默读。

首先, 朗读习惯的培养。读中的朗读是一种发出声音的读。在朗读时, 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各种器官同时并用, 促使文字的形音义结合, 会增强理解记忆, 在声音的配合帮助下, 能更好地体会和理解记忆事物的内涵, 而且训练了发音、语调、停顿、重读、弱读、节奏和意群, 还有利于说的能力的培养。朗读对学生的记忆语言材料, 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 起着很大的作用。大多数学生都是靠朗读来加深记忆的靠朗读来训练自己的会话能力。因此, 对于初学者来说, 我们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

其次, 要求学生背诵对话。一开始就培养学生每课对话必读, 每课对话必背的习惯。背诵时, 还要求学生在语音、语调、停顿等方面尽量发挥出最佳水平。为了做到这一点, 开始时教师会很辛苦, 要设法在课堂上、早读时或是课余时间对学生一个一个的, 逐课逐课地进行检查, 这样坚持一个学期之后, 逐渐改为重点检查。

再次, 默读习惯的培养。默读是读的主要形式。阅读能力的强弱体现了阅读者自身的语言知识、认识能力和阅读技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应着力于阅读词汇和阅读技巧上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对生词的判断推理、对字里行间进行逻辑推理和篇章结构分析的能力, 找准主题句, 抓住实词、关键词、转折词和综观全文。

四、培养写的习惯

写是人们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传递信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国际间的交往形式亦趋于多样化, 对于现在或将来直接参加国际交流的人们, 英语写作这种书面交流的能力将必不可少。写可以说是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最难又易出错的环节。我们在教学中, 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多数学生的书写与他们的汉字书法有关。写得一手漂亮的汉字的学生, 在书写英语时, 不用教师为他们操心。但是一个汉字写的歪歪扭扭的, 点划横竖不分的学生, 在写英语时, 通常会写得乱七八糟, 马马虎虎, Q和O不分, 分不清U和V, M和W, h和n等;有的学生能读一些词和句, 也能听懂一些对话, 却不知道怎样拼写;有的学生借助母语的构思, 用英语表达, 从而写出了一些语法句义都不合英语习惯的句子或文章, 这些都是忽略了写的结果。面对这些情况, 我们要认真对待, 平时要对每个学生严格要求。

初中生学习习惯培养 篇10

一、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要复杂得多.因此, 初中生必须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学实践表明, 在初中生这个群体当中, 只有一小部分同学具有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 大部分学生预习习惯不好, 甚至根本就不预习.我认为要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 要使初中生可以简单看懂和把握数学教材的基本内容, 在此基础上找到和找准接下来听课及学习的目标.再根据教材中的例题解析与示范, 对教材后面大部分的习题尝试解答, 通过解题发现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完这一切之后, 学生需要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课, 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认真听讲, 解决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预习习惯培养的初级阶段, 教师应该在每一次新课之前都给同学们列出预习提纲, 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阅读数学教材, 对照数学教材回答预习提纲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比如, 在预习《圆周角》这节内容的时候, 教师可以预先引导学生阅读这一节的内容, 然后让学生回答: (1) 证明圆周角的基本定理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 (2) 分为这几种情况证明的原因是什么? (3) 这几种情况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

如此持续一段时间, 当初中生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预习, 让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预习的过程中,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交流和讨论, 优化预习效果,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讲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听.在一个班级里会出现数学学习成绩的巨大差别, 虽然与学生的先天智力以及后期努力程度有很大关系, 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我认为是听课习惯的不同.

在我的学生当中, 有一个叫李明的同学, 他平时学习比较认真, 但是其听课习惯却很不好.每次听课的时候, 他总是东张西望或者是干别的事情, 这就造成他对一些数学知识总是一知半解.虽然在课后极力弥补, 但是其数学成绩却一直提不上去.针对这种情况, 我私下与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帮助他找到数学成绩一直提不上去的原因, 并给他提出了下面几点要求:首先, 在课堂上要做到认真听老师讲课, 并且要多开动脑筋;其次, 要积极回答老师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最后, 要准确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 同时做到可以正确地在解题中加以运用.从此以后, 在课堂教学中又出现了一个认真听课和活跃的影子.李明同学每次都能积极回答我提出的问题, 并且还积极配合上黑板板演.随着这种认真听课习惯的逐步养成, 他的数学成绩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一跃跻身班级前五名.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之后, 我便在班里大力推广这种听课经验.慢慢的, 班里的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班里同学的整体数学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三、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独立完成数学作业这本是每一位初中生必须要坚持做到的学习任务, 但是有关统计和调查却表明, 在我们的学生当中, 存在着很多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抄袭作业、拖拉作业上交时间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 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帮助大家打牢基础, 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假如一个学生可以次次都认真独立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数学作业的话, 那么对于他后续的数学学习成绩提高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我所带的学生当中也有不认真完成作业以及抄袭的现象发生.记得一次在执教《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时候,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我布置了很多类似的习题让大家进行练习.遗憾的是, 我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认真计算, 而只是简单地把其他同学的答案抄下来完事.由于对布置的作业没有认真完成, 从而造成很多学生在后来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过程中存在很多错误.

如何培养初中数学学习习惯 篇11

摘要初中生可塑性强,要把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必须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用真心去关怀学生,让学生充分信任你,然后再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能事半功倍,让学生成长为爱学习,自信,自强的好学生。

关键词可塑性;关心;习惯;讨论

刚升入初一的孩子还没有完全从小学那种在玩耍中学习的状态里脱离出来,玩心比较强,而且,处在这个阶段,孩子生理变化快、心理不成熟,他们的行为习惯还没完全养成,他们的学习目标还未明确,他们的学习还只是凭家长和老师的督促,学习凭兴趣,没有耐习,特别是对数学学科,知识更复杂,更难,遇到难一点的,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来的,容易放弃,学习差一点儿并不是能力问题,只是某一阶段没上心,没听而已,稍加努力,学习又马上上来了,学习成绩还未定性,学习的可塑性大。那么如何把他们在学习上的这种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呢?

一、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性格,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了解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了解孩子与同学的相处模式

首先家庭环境对学生影响巨大,如今的初中生,他们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孩子很小就是由爷爷奶奶在家带,老人对孩子只有溺爱,而且只能从生活上满足孩子,无从辅导督促孩子作业,这类孩子也就是如今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管教,个性强,自私,对于学习,怕吃苦,基础差,但一个个都特别聪明,因此这就需要老师特别有耐心,而且工作要细致,要将孩子从爸妈那儿得不到的爱补给他,要从生活小细节上教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从约束他乱吃零食上来做起,教他如何与学生相处。这样从关心的角度出发,从细节做起,老师很容易获的孩子的尊重与信任,孩子自然就愿意上这个老师的课,也想去把它学好。这就完成了教育孩子的第一补,为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奠定了很好的心理和感情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什么叫习惯?习惯是人的行为活动特征,活动方式的一种模式化,固定倾向。心理学认为,习惯是在一定条件下经常地完成某种行为的需要。习惯一经养成,简直如“条件反射”一样,是一种不需要强制而超越强制的自然而然的力量。学习习惯就是学生为了完成好学习任务和要求而采取的那种习而常之的行为。学习习惯概括地可包括自学习惯,观察和实验的习惯,以及分析和解决总是的习惯。具体一点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它包含认真新闻记者自然科学教材及课外书籍;认真听课,大胆质疑,准确表达;良好的书写及解题习惯;自然科学实验的精细观察,良好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分析习惯;整体综合、归纳、分析习惯等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外研究学习方法的专家认为,每个人的时间里有80%是由习惯来支配的。由于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青少年时期的整个人生道路上是个突变时期,是关键时刻。比较短暂,这不仅增加了学生自我认识的困难,也加大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难度,但也从中说明了在初中阶段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地位。由于初中时期是一生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时期,引导得当,也最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巩固,常常可得益终身。那么学习数学什么样的习惯比较好呢?应该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对于这一点,要给学生灌输他很聪明,他能解决问题;要告诉他,老师相信他能行,即使现在解决不出来,听老师讲完后也也一定能行,这样他就会很积极的去思考,去听讲;这种心态一经形成习惯,那么他就会在整个数学学习中,不畏难,不畏繁,自信,自强。这是学好数学的基本素养。要培养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愿意去学想去学好数学还要“会”学才能提高数学成绩。这就需要好的学习方法。我觉得,当然也是从我的学习经历和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感受到的:讨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1)老师上课多以讨论的形式来传授讲解问题,课堂中展开讨论,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中展开讨论,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讨论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对于每个讨论的问题,学生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整理,才能表达出来。时间不足会使课堂讨论成为“形式主义”“走过场”,影响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例如,在教学直角三角形中成比例线段时,可以给出这样一道题目:如图Rt△ABC中,∠C=90o,CD⊥AB于D,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让学生通过讨论逐个回答出下列结论(个别结论需启发):

①∠A+∠B=∠A+∠DCA=∠B+∠BCD=90o

②∠A=∠DCB,∠B=∠ACD

③AC2=AD2+CD2,BC2=CD2+BD2

④△ABC∽△ACD∽△CDB

⑤CD·AB=AC·CD等

对这样的讨论题,一定要给足学生讨论的时间,便以吃透创设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逐步巩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由原先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汲取,因此,让讨论在课堂中真正发挥其作用。

(2)课余多鼓励学生与同学讨论,与老师讨论。我为此在教学中专门给他们分了讨论小组,并且还排了讨论时的座位,指定了每个讨论小组的组长,帮扶对象,还给出专门讨论时间,住读生晚自习第二节课(我们学校有寄宿生,因此每天晚上安排了專门的老师辅导住读生做作业。)走读生课外活动或课间挤时间。如果某个问题第一个学生来问我,我会详细解答,但如果第二次又有学生来问我,我一定不会讲,我会让第一个学生给他讲,这样同学们互相请教互相讲解,既可以检验学生是否真的弄懂,也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班机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另外学生问我问题时,我也不是满题灌,我先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让他明白梗住他的是什么问题,与他探讨,提醒,尝试,让他真正弄懂。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养成了与人讨论的好习惯。

初中生学习习惯培养 篇12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一、突出初中英语学习的课前预习工作

对于知识的学习来说, 课前的预习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自主学习的体现, 据调查研究证实, 具有英语课前预习习惯的初中生, 其学习成绩一般较好, 能有效的吸收课堂知识, 提高学习效果。初中生在家和在校的时间较长, 在校课堂和家庭教育中, 课前预习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我们所说的课前预习主要是初中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 在家长或者老师的引导下对英语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 从而保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初中生良好的英语预习习惯有赖于家长和老师的悉心引导和慢慢培养。首先, 他们要认识到预习习惯的重要性, 要给与学生预习工作一定的重视, 不能对孩子的复习工作视而不见, 在预习的过程中, 家长和老师要注重预习的方式方法, 做到减负增效, 做到耐心细致, 精益求精。其次, 在英语的预习中, 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点评和检测。在点评上以鼓励为主, 不断引发他们的成就感, 提高他们英语预习的效果和自觉性。在检测上, 要做到题目适当, 难以相符,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查缺补漏。最后, 对孩子的预习要有耐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二、着重培养初中生英语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对于初中英语的学习来说, 审题是解题的基础, 而初中生好动、精力不容易集中, 经常会出现马虎大意的行为, 对英语题目, 特别是英语作文缺乏耐心细致的审题, 从而酿造一系列的失误, 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家长和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 注意观察细节, 学习细腻的处理问题。在英语练习、考试和作业上, 监督孩子认真审题, 集中精力, 专心答题。如此, 初中生才能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强化初中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对于初中英语的自主学习来说, 需要专注课堂学习, 认真听讲, 这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前提和保障。只有认真的听讲, 才能在课后的预习上查缺补漏, 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英语课堂上, 要想实现良好的学习倾听习惯, 必须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对于初中生来说, 他们幼小活泼, 表现欲望加强, 喜欢自己说, 不喜欢听别人讲话, 爱插嘴或者抢话, 这些都是对学习极为不利的。在日常教育中, 父母和老师必须想方设法的提高孩子的倾听素养,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知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家长和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 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倾听的兴趣, 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视听习惯和倾听习惯。比如,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和老师可以再给学生讲故事时, 充分采取抑扬顿挫的语言, 或者利用手势、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来调动孩子倾听的积极性, 同时也可以运用悬念法, 让孩子产生好奇, 促使他们认真地倾听, 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 分散他们说话的意识, 让他们认真倾听, 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

四、突出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书写习惯

初中生书写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 好的书写习惯是极为重要的。在学校有一定的规范来约束初中生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来写英语作业。但还是有一大部分学生不能做到自律, 对于作业敷衍了事, 不认真, 不整洁。所以在日常教育中, 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书写习惯。父母和老师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要想让初中生具备良好的英语书写习惯, 父母和老师要在孩子平时书写给予关注和多加注意, 突出自己的书写良好习惯, 给孩子榜样的力量。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可以练练小字, 写写毛笔字, , 老师认真板书, 好好批改作业, 在牵扯到需要文字书写时, 要做到认真、整洁、仔细、规范, 让孩子感到自豪和欣赏。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动力, 促进今后的自身发展。初中生自我认知还比较匮乏, 这就需要家庭和学校教育还要有一定的强化措施。对于英语作业的书写, 必须要求孩子做到字迹工整, 簿本整洁, 格式规范。并对写字的姿式作了要求, 如背要挺直, 眼睛离书本要有一尺远等。

五、引导初中生独立完成英语作业的习惯

自主学习需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不断得到深化, 新的教育理念占据中学课堂, 对于初中英语学习, 实行减负增效, 所以初中生的英语作业不是很多少, 但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作业和读一读, 说一说的口头作业还是比较多的, 请家长们和老师们不要轻视这些口头作业。对于初中生来说, 这些口头作业是对他们当天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有益于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各位家长和老师陪学生完成口头作业, 看学生做实践操作, 以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在校的作业老师给予督促, 在家的作业就要求家长配合, 从坐姿到书写都应从平时开始严格要求。再次强调认真读题审题, 增加课外阅读, 现在的英语习题形式灵活多样, 同一题目的表达方式会有很多种, 有些学生在老师和家长在读题时, 能轻松的完成题目, 但是在考试过程中, 由于是要求自己读题, 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导致了成绩的高低。所以就要求家长能够注意让孩子养成自己阅读的好习惯, 课余多阅读一些有关英语学习的书籍, 使孩子养成爱动脑, 勤于思考的习惯, 这种习惯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可以说是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1]李欣.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培养策略[J].中学生英语, 2011 (10)

上一篇:构造措施设计下一篇:地球上的大气